止观随笔(八)


2014/9/3    热度:294   

止观随笔(八)
  /白伟玮
  一个人认识了佛教的理论,实践了佛教的修行方法,除了满足自己求知欲,逐渐解决自己的烦恼以外,佛教还有什么更深一层的意义?佛教能在社会上扮什么样的角色?能对社会弊病提出独特的见解吗?
  弘法是每一个佛教徒踏出自己小小圈子的第一步。弘法,简单来说就是尝试去向别人介绍佛教。常有人说弘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假使把佛法传错了意思,引人走入错误的途径,更是天大地大的罪过。弘法,最理想的情况下,应该是由全心全意研究佛法,全心全意修行的人来做,譬如出家的法师或在家有修为的居士。但是真正要让佛法深入人心,感化社会,使佛法在政治、经济、教育或社会政策上发挥它的影响力,就需要每个佛教徒都能很清楚地“解说”佛法的精神。这一点值得做为每一个真正佛教徒对自己的最基本需求。
  要能“解说”佛法,有一些准备的步骤和条件是不能够缺少的。传统观念中的“不可说,不可说”和“开口即错”,对现代佛教徒造成一个很大的障碍──不敢问问题,不会问问题。有时候即使问了,得到似是而非的答案,也不敢追根究底。然而一个将生命归依三宝(佛、法、僧)的人,也表示其生活的重心都将以佛法为指标,那么他对佛法应该求一个真正彻底的了解,了解佛法对习气、情绪、价值观念和周遭环境的关系。问问自己:“我很固执,我脾气不好,我很容易嫉妒,我生活很贫苦,佛法是怎样看这些问题?是怎样帮助我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了解的过程中,如何把问题明白地发掘出来,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知道自己有问题,清楚地把问题呈现在眼前以后,再和善知识(法师或居士)一起讨论,是一个很值得采取的步骤。因为知道问题在那里,相对地也知道自已想学什么,此时善知识的提醒和指引,是否对解决自己的问题有帮助,稍微一思考,就很明白了。这也是佛法和生活开始结合的时候。在这样一个发现、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才能逐渐地看出佛法的精神。
  然而当我们自以为已经“学到”佛法时,需要想一想或比较比较其他宗教的教徒、无神论者或心理学家,他们的想法又是如何和佛法不同?除了由书本上去理解、去探讨以外,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吸收和体验的佛法说出来,并且在心理上准备著「愿意接受别人的质疑和愿意听听别人的意见。”因为如果不是抱这样的态度时,(一)弘法者很难真正把别人的话听清楚,这是造成沟通的最大障碍;(二)不能反省自己所学到的佛法中,有那些需要修正和改进。一个佛教徒要学著分辨不同的观点:“为什么有人信神、拜拜、算命或抽签,就说能够暂时或长期的解决他们的不安?”“为什么佛法认为那些方法都不是最彻底的?”而很多不同的观点,常常在接触到非佛教的事物或非佛教徒时,才会出现。这些是我扪佛教徒不能闪避,必须面对的,否则佛法只能维持在自己了解、自己修行的阶段,和芸芸众生又有何关系?
  一个生活在人群中的佛教徒,不但要使佛法照见自己内心的烦恼痛苦,而且还要进一步运用佛法呈现这个社会的真正问题所在,进而提出解决之道。首先就是开口向人介绍佛法,不仅藉此以整理自己了解的理论和实践体验,同时,也从别人的问题和反应中,检讨自己对佛法的认识。(1987.10.《新雨月刊》第9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 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切众生有没有过失?没有,确实没有过失。你要认为他有过失,我们自己看错了,看走眼。所以你要真有智慧去观察,他哪有过失?!他的那些行为,不是随顺法性,就是随顺烦恼,法性跟烦恼是一不是二。在经上大家常念,「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一念觉,烦恼就是菩提;一念迷,菩提就成了烦恼。他是觉、是迷,是示现给我看的,是帮助我、成就我来的,他有什么过失?如果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在这个道上去行,这是真正的菩萨道。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