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一·二十二、别破小乘——二无心定及果实有


2014/9/4    热度:260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一·二十二、别破小乘——二无心定及果实有

 

  【论文】

  一·四○○ 复如何知,二无心定、无想异熟,异色、心等,有实自性?

  【疏翼】

  第二破不相应中,第二别破异计。其初破本萨婆多等十四不相应者有六中,第四破二无心定及无想异熟。于中亦有四文:一、问外人说有之由,二、外人引有之教理,三、以理教难,四、申成正义。此即初文。

  【述记·卷九】

  次第四、破无心定等及果。

  论主问彼实有所由。

  【论文】

  一·四○一 若无实性,应不能遮心、心所法,令不现起。

  【疏翼】

  第四破二无心定及无想异熟中,第二外人引有之教理。

  【述记·卷九】

  此、外人答。

  出其有理,非但经说。且于三位中,心等不起,若无别实法遮心等不生,心等如何能不起?

  【论文】

  一·四○二 若无心位有别实法,异色、心等,能遮于心,名无心定。

  【疏翼】

  第四破二无心定及无想异熟中,第三以理教难。文分为二:一、厌色齐心难,二、假遮非实难。初中分二:一、牒外,二、正难。此即初中初也。

  【述记·卷九】

  下、有二难,此为厌色齐心难。论主将难,先1牒彼义,但言入定。唯牒其定,不牒其果,例同破也。

  若入此二无心之位2,有别实法,异色、心等,能碍于心,名无心定者。

  【论文】

  一·四○三 应无色时,有别实法,异色心等,能碍于色,名无色定。彼既不尔,此云何然?

  【疏翼】

  第一厌色齐心难中,第二正难。

  【述记·卷九】

  应入无色之时,亦有别实法,异色心等,能碍于色,名无色定。彼既不尔,此云何然?

  厌心之时,有别非色、非心来碍心;厌色之位,亦应有别非心、非色来碍色。厌色之位入无色,无别非色、非心来碍色;厌心之时入无心,宁别非色、非心来碍心?无色,既唯有心;无心,应唯有色!

  【疏翼】

  以上第一论主难。

  【述记·卷九】

  二、外人难云:厌心入无心,不许别法碍,即令厌色入无色,亦有别法碍;汝大乘厌色入无色,无色既非是色种,厌心入无心,无心应非是心种!厌心入无心,无心即心种;厌色入无色,无色应色种!然彼无色,即非色种;故亦无心,即非心种!

  三、论主云:色法唯所厌,无色非色种;心法亦能厌,无心故心种。即是色法非能厌,无色非色种。设令色法亦能厌,无色不妨是色种。

  四、外曰:我亦应然。心法通能厌,别有非色、非心来碍心;色法唯所厌,无别非心、非色来碍色。

  五、论主云:心法亦能厌,别有非色、非心来碍心;色法唯所厌,唯应有色来碍色!色法非能厌,不许非色、非心来碍色;心法即能厌,唯应心种来碍心。我义:心法通能厌,即说心法名无色;色法唯所厌,故说心种名无心。即是心法通能厌,唯有心种名无心,色法唯所厌,唯有心法名无色3。此中翻覆子细逐征,论文虽复不伦4,讲者应须审悉。不尔,此文即为自害。

  【疏翼】

  以上第一厌色齐心难讫。

  【论文】

  一·四○四 又遮碍心,何须实法?如堤塘等,假亦能遮。

  【疏翼】

  第三以理教难中,第二假遮非实难。

  【述记·卷九】

  此为第二、假遮非实难。

  “堤”谓堤堰;“塘”谓坳塘。此中意者,谓萨婆多极微是实,和合色是假,如瓶等及堤塘。既是和合假法能遮,极微实法乃不能遮,不和合故。假法遮物,此极成法,今引为喻。今明假法亦能碍心,不须实法,“如堤塘等”。然《俱舍》云:如堰江河5等6者7,此引有别实法为碍,非谓假实为喻8。

  【论文】

  一·四○五 谓修定时,于定加行,厌患粗动心、心所故,发胜期愿,遮心、心所,令心、心所渐细渐微。

  【疏翼】

  第四破二无心定及无想异熟中,第四申成正义。于中有三:一、申成二定,二、申成无想异熟,三、结非实有。初中分四:一、加行,二、熏种,三、损伏,四、定善。此即初中初也。

  【述记·卷九】

  次、大乘中,自出己义。此申正义。

  谓修定时,于定加行,厌患有漏、无漏粗动心、心所故。无想,六9;灭定,七10。无想,有漏;灭定,无漏;无想厌如病等11,灭定,止息想12,俱为劳虑故“厌患”。“发胜期愿”云:我欲或一日,乃至七日,或一劫,或一劫余,无心,遮心、心所,遂厌此心,令心、心所渐细渐13微,此犹远加行也。

  【论文】

  一·四○六 微微心时,熏异熟识,成极增上厌心等种。

  【疏翼】

  第一申成二定正义中,第二熏种。

  【述记·卷九】

  正欲入定至微微心时,即是末后邻次于定前刹那心,熏异熟识成极增上厌心种子。以前诸位虽熏成种,犹中下品,未名为定。

  【论文】

  一·四○七 由此,损伏心等种故,粗动心等,暂不现行,依此分位,假立二定。

  【疏翼】

  第一申成二定正义中,第三损伏。

  【述记·卷九】

  由是增上厌心种子,余粗动心等,于后念14以去,暂不现行。依此一期无心分位,假立二定。此二定种,无想有漏,灭尽无漏。上15说因位初入灭定,非久串习,故说灭心定前,厌患种为定体16。

  【论文】

  一·四○八 此种善故,定亦名善。

  【疏翼】

  第一申成二定正义中,第四定善。

  【述记·卷九】

  即以厌心功能种子为定体性,故定是善。此则二定加行门17别:《对法》第二18、《显扬》第一19、《瑜伽》第五十三20、五十六21等广说,及彼抄会22。又此论第七卷自广解23。

  【疏翼】

  以上第四申成正义中,第一申成二定讫。

  【论文】

  一·四○九 无想定前,求无想果故,所熏成种,招彼异熟识。依之粗动想等不行,于此分位,假立无想。

  【疏翼】

  以上第四申成正义中,第二申成无想异熟。于中有二:一、申分位假,二、解异熟名。此即初文。

  【述记·卷九】

  下、明定果。即是微微心等诸明了心求无想果,将此果以为涅槃。

  “所熏成种”,此是增上微微心是。“招彼异熟”,即招阿赖耶识。依此本识余粗动六转识想等不行,于此无心分位,假立无想异熟。此言虽总,而意欲说,明了心时,种子招总异熟,无心以去,厌心种子招别无想异熟。论种子体,是一体24,种子通招总别。若据其位,前后有殊。有心、无心,二果别故25。

  又解:微微心以前明了,故招总果;微微心细所熏成种感别果。二种种子各招一果,亦不相违。微微心种转为无想定等故。前解为胜26。

  今解:即是彼地六识中善、染等心不行位,建立此体。如许无心,唯依本识,即依本识上立此无心。无心实非异熟,亲依异熟立,得“异熟”名。故论云:不恒行心、心所灭27,不简何性心。

  然《瑜伽》五十三云:唯约生得心、心所灭,立此异熟者28,即善等不29恒行心,生便即得,故名生得。非谓异熟生得无记心。或种依本识,是生得无记性,与本识同性,故名生得。此相传解,违下第七,然不顺理30。

  又解:第六异熟舍受生、得无记心、灭种子上立。即是依本识,而生得粗动想等灭故,建立此异熟。此师为正。诸论皆说生有初心31定无覆故。如下第七32。第六识何时灭,此有二义,如下第七卷中广说。自有三师。

  【疏翼】

  第三师谓生时亦有转识,与前二师别。

  【论文】

  一·四一○ 依异熟立,得异熟名。

  【疏翼】

  第二申成无想异熟正义中,第二解异熟名。

  【述记·卷九】

  此无想天,非真异熟,是异熟生。诸论33说名“无想异熟”者,依真第八异熟识生得种立,故名“异熟”。非是总报真实异熟。如言从异熟所生,名异熟生。

  【疏翼】

  以上第四破二定及无想异熟中,第四申成正义讫。

  【论文】

  一·四一一 故此三法,亦非实有。

  【疏翼】

  第四申成正义中,第三结非实有。

  【述记·卷九末】

  故无想异熟及二无心定,亦非实有。

  总结非也。

  余门34分别,如下35当知。

  就别破中,上来四段合破七种不相应讫。初二定,持业释。无想异熟通持业、依士。下第四36、第七卷,自当了知。

  【疏翼】

  以上第四破二无心定及无想异熟讫。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一般人以为到寺院、庵堂里面去舍一点钱,这就叫布施;其实错了,那不是布施的真正意义。在事上讲,一切众生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全心全力地去帮助他,这叫布施。如果人家生活上有困难,我们帮助他,这多半是属于财布施。佛教我们修财布施,目的是帮我们断悭贪,我们要量力而为。如果你有家庭,你有负担,你一定要考虑家庭最低生活的需要,有多余的,这才可以修布施帮助别人。如果你全都布施掉了,你就会遭遇困难,那不是佛教你的,那是你自己的迷信。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