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二·九、略辨识相彰能变体(注解)


2014/9/4    热度:249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二·九、略辨识相彰能变体(注解)

 

  注解

  1 谓长行解释。

  2 即“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

  3 即初一颂半“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之后三句。

  4 “即分”,《金藏》作“分之”。

  5 即一、解初句,二、解后二句。

  6 见《述记》卷二,如云:

  颂中“唯”言,显其二义:一、简别义:遮虚妄执,显但有识,无心外境。二、决定义:离增减数——略唯决定有此三故,广决定有八种识故。

  本论卷七云:

  “唯”言,为遮离识实物,非不离识心所法等。

  《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一初云:

  “唯”者,独但简别之义;“识”者,了别诠辨之义。唯有内心,无心外境,立“唯识”名。

  7 即“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8 “现行”二字,《金藏》无。

  9 “阿赖耶”,梵文为“alaya”;藏文为“kun gz/i”。

  10 “时”字,《金藏》有,余无。

  11 “毗播迦”,梵文为“vipaka”;藏文为“rnam par smin pa”。

  12 “毗”,梵文为“vi”。

  13 “播迦”梵文为“paka”。

  14 “阿陀那”,梵文为“adana”;藏文为“len pa”。

  15 “云”字,灵泰《抄》牒文、《金藏》作“名”。

  16 《金藏》作“通初二位”,余作“亦通初位”。

  17 “住”字,《金藏》同于金陵本,余作“位”。

  18 《枢要》卷中云:

  又十三住:初名通九,第三名通十三,“异熟”名,该十二,故名为“多”。依生死系,故唯取此﹝与七地分别﹞。此二解,依﹝与二乘﹞不共所缘,以三性境为所缘者,不说二乘。二乘回趣,亦此所摄。《疏》中二解﹝即说因及五位二解﹞,通三乘解。以上简自﹝所有﹞名。

  心,即简意二不名心等所以,与“阿陀那”名等故。“意”名,不及第七,故不取之,又简他识。“多”者,相续义,一切时行,名之为“多”,多时行故。“异熟”者,业果,五果中异熟果。六识虽有异熟,而非多;第七虽多﹝时行﹞,非异熟;故唯此名“多”。又“多”者,广义,即是总义,异熟之义,虽通六识,非总报主,不立“多”名;第七虽多,非异熟;故名“异熟”,余识不名。

  19 如《枢要》卷中说:

  四十九立七地:“一、种姓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四、行正行地,五、决定地,六、决定﹝行﹞地,七、到究竟地。”四十七:“种姓、胜解行、极喜、增上戒、增上心,三慧——觉分、谛、缘起——无相有功用、无相无功用,及以无碍解、最上菩萨住、最极如来住。”“种姓地”,即种姓住。“胜解行地”,即胜解住。“净胜意乐地”,即极欢喜住。“行正行地”,即增上戒、增上心、三种增上慧、有加行功用无相住。“决定地”,即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有三决定:一、种姓定,二、发心定,三、不虚行定。此地菩萨堕在第三决定中故,“决定行地”,即无碍解住。“到究竟地”,即最上成满菩萨及如来住合立。其“阿赖耶”名,在前四地;“毗播迦”名,通六地半;第七地中,摄第十地菩萨故;“阿陀那”名,贯通七地;然依杂染位多分异熟,通阿赖耶故。

  20 “识”字,《金藏》无。

  21 “是”字,《金藏》无。

  22 “恒”字下,《金藏》有“也”字。

  23 《枢要》卷中云:

  又“思量”者,简他识,如《疏》,又简自。何故此名?意有二义:一者、依止名意,二者、思量名意。何故名思量,不名依止?依止之名,是共他故,今不共故。又依止名,兼他显自,以能依止显所依故。“思量”之名,自行相义,以行相﹝见分﹞显体。以缘少故,相续恒起,行相深远,名之为“审”。故以思量行相而显自性,不名依止。又现正思量,名之为意。

  《对法》第二:“无间觉义,是意﹝义﹞。”即次第灭根。今此思量,呈现正思量,简无间故,言“恒”故,显此思量恒现在故。又简自名,何故不名心识,而独名意?《百法》等说识有八种。﹝《瑜伽》卷六十三﹞〈有心地〉﹝即〈决择分·三摩呬多地〉﹞说八并名心﹝“此中诸识皆名心、意、识”﹞故。以恒审思量﹝“于一切时执我、我所,及我慢等思量为性”﹞之义,胜余名故。若恒集起﹝“能集聚一切法种子故”﹞名心,不及第八。若了境﹝“谓于境界了别为相”﹞名识,不及余六。故以“意”名而标自称,不说心、识。由此简他识有二义:余识非恒及非审故。如《疏》中解。第二、此中心、识不及八、六故,自识思量之用,胜心识故。简自名中,亦有二:一、不唯依止解意,非诸论中依止之义,他之共故。二、显常现在,故非无间觉。

  24 谓除佛之六识以外,多分粗故。

  25 谓六、七二能变识。

  26 如理《义演》云:

  举七通净名,显第八亦通净,阿陀那识是。举异熟染名,显六、七二﹝识﹞亦唯染也。此约三能变识互显也。

  27 《枢要》卷中云:

  又“了境”者,一、约见分行相而显自体。二、简他识有四义:一、易知故:婴孩之属皆知有故,二、共许有故,三乘通许,三、行相粗故,四、 所缘粗故。唯﹝前﹞六名“了境”,余﹝二﹞不得名。又自可名为心、意,何故但名识,不名心意等?以了境之行相粗故易知,显其自性,心、意,不尔。眼识等名心,义难知故。﹝《瑜伽》卷六十三﹞〈有心地〉,即〈决择分三摩呬多(梵文为“samahita”)地〉﹞说八并名心﹝意识﹞。《对法》﹝卷二﹞说无间觉、意﹝原文为“无间觉义,是意义”﹞,故简自名。又不名“异熟”名等,显“异熟”等名,相难知故,多分非彼。自余别义,如《对法抄》﹝《杂集论述记》卷十﹞及别章﹝《大乘义林章》卷三〈唯识章〉﹞说。

  《杂集论述记》卷五以十门分别八识云:

  一、体﹝性﹞:五法中体,有说:五识唯有漏,唯分别、相摄。有说:通无漏,及余二﹝名及正智﹞。若有漏,如前二法。无漏者,正智摄。《唯识论》﹝卷八﹞说无漏能所诠、见,及有为相分皆正智故﹝原文为“无漏心等离戏论故,但总名正智,不说能所诠”﹞。三性之体,准此二说应知。﹝约依他与圆成可有二说。﹞

  二、释名者,《唯识》﹝卷四﹞说第七、八,持业释,藏即识故;眼等六,依士释,依眼之识故﹝原文为“是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余识故。此名,何异第六意识?此,持业释。如藏识名。识即意故,彼依主释,如眼识等。识异意故,然诸圣教恐此滥彼,故于第七但立‘意’名。又标‘意’名,为简心识积集、了别劣余识故,或欲显此与彼意识为近所依故,但名‘意’”﹞。

  三、所依多少:谓因缘、等无间缘、增上缘依。如《唯识》﹝卷四﹞解第七识中解:何故所缘缘非依者,无依用故,非极有力引生心故。

  四、心所相应多少者,如前﹝《唯识》卷三、卷四、卷五﹞解八识处各有诸说。

  五、﹝善等﹞三性各别,说与心所相应多少。

  六、三受:如唯识第五解六识别说。

  七、二障所依:如《唯识》第十解二障处各有﹝顿、渐﹞二说。

  八、转识得智:如《唯识》第十、《佛地》第三、《摄论》﹝两释﹞卷九等。然《唯识》﹝卷十﹞有五识唯有漏师、得成所作智体二﹝“有义”﹞说。

  九、何界地后转四智生者,如《唯识》﹝卷七﹞解四缘﹝中等无间缘﹞处。

  十、具缘多少者,如《唯识》第八有自他诸识四分互﹝为所﹞缘多少,然一约三缘﹝“现起分别展转相望、容作三缘。无因缘故”﹞等。

  〈唯识章〉则多约唯识观分别。

  28 即第六句。

  29 “解”字,《金藏》作“释”。

  30 “二”字,《金藏》无。

  31 “也”字,《金藏》无。

  32 即“出必由户”之由。

  33 “及”字,《金藏》误作“变”。

  34 谓本无始故。

  35 由隐之显义。

  36 “现气分”谓现行气分。

  37 “熏习”或作润泽。

  38 亲因与果性类相同,如章符印,名等流种。

  39 “同”字,《金藏》作“自”。

  40 但诸法自性是否转变?小乘与大乘不同,即小乘执自性为因缘外独有,或离意言外别有境相,即遍计所执性常一法我。如《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九云:

  问:诸行自性有转变不?设尔,何失?若有转变,云何诸法不舍自相?若无转变,云何此中说有住异?

  答:应说诸行自性无有转变。

  问:若尔,何故此中说有住异?

  答:此中住异是老别名,非谓转变。如生名起,无常名尽,老名住异,应知亦然。复次,有因缘故,说无转变;有因缘故,说有转变。有因缘故无转变者,谓一切法各住自体、自我、自物、自性、自相,无有转变。有因缘故有转变者,谓有为法得势时生,失势时灭;得力时生,失力时灭;得士用时生,失士用时灭;得增上时生,失增上时灭;得功能时生,失功能时灭;炽然时生,萎歇时灭;增进时生,衰退时灭;兴举时生,堕落时灭;猛利时生,迟钝时灭;滋茂时生,枯萃时灭;和合时生,离散时灭;故有转变。

  复次,转变有二种:一者、自体转变,二者、作用转变。若依自体转变说者,应言诸行无有转变,以彼自体无改易故。若依作用转变说者,应言诸行亦有转变——谓法未来未有作用;若至现在,便有作用;若入过去,作用已息;故有转变。

  复次,转变有二种:一者、自体转变,二者、功能转变。若依自体转变说者,应言诸行无有转变,以彼自体无改易故。若依功能转变说者,应言诸行亦有转变。谓未来世有生等功能、现在世有灭等功能、过去世有与果功能,故有转变。

  复次,转变有二种:一者、物转变,二者、世转变。若依物转变说者,应言诸行无有转变,以物恒时无改易故。若依世转变说者,应言诸行亦有转变。谓有未来、现在、过去,世改易故。既有转变,说有异相,无违理失。

  而大乘《摄论·无性释》卷二解第一缘起阿赖耶识分别自性云:

  谓于分别,有势力故,或于分别,有所须﹝即须现行分别为因熏成种子﹞故,说名分别,即阿赖耶识能分别自性。以能分析一切有生杂染法﹝自﹞性,令差别故。

  前七转识与阿赖耶识如灯焰、灯炷,烧炷生焰更互为因,并如芦束不倒,更互为依。种子现行,二种自体必依他起故,又必互为因果转变故。自来亲因亲果,未有如是密切严合者。

  41 种子不同时横生种子,而前灭后生相似相续,竖直引生,暴流飞湍,默运不停。

  42 灵泰《抄》云:

  “等流”者,是果名,即五果中等流果是也,故知不可望果说。何以故?等流体即说因生故,等流果还望同类等流种子故。云举等流习气之因以显等流自体,意显等流种通生有漏三性之法也。

  43 谓善、恶、无记三性同。

  44 七为能熏,八为所熏。

  45 第七识为有覆无记。

  46 “有分”,梵文为“bhavavga”;“有支熏习差别”,藏文为“yan lag”。

  《摄大乘论》卷一列三种熏习中,第三为“有支熏习差别”???

  47 “所生”,即为异熟果体。

  48 谓有覆无记识。

  49 “可”字,《金藏》误作“唯”。

  50 谓无覆无记之法。

  灵泰《抄》亦云:

  “异熟”,唯是果名,故五果中有异熟果,今异熟望因说故,异熟不望果说。体既是果,果上更无果,故不望果说也。异熟望因说,因,谓善恶业种。

  51 “虽”字,《金藏》、金陵本误作“唯”。

  52 谓等流习气。

  53 “熏”字下,《金藏》有“成”字。

  54 《瑜伽》卷五此段原文为:

  又建立因有七种相:谓无常法是因,无有常法能为法因:谓或为生因,或为得因,或为成立因,或为成办因﹝藏文更有“或为建立因”(藏文作“gnas pa'i rgyu”)﹞,或为作用因﹝藏文又多“或任何一因”,即常法非任何因﹞。又虽无常法,为无常法因,然与他性为因;亦与后自性为因,非即此刹那。又虽与他性为因,及与后自性为因,然已生、未灭,方能为因;非未生、已灭。又虽已生、未灭,然得余缘,方得为因;非不得余缘。又虽得余缘,然成变异,方能为因;非未成变异。又虽成变异,必与功能﹝藏文作“mthu”﹞相应,方能为因;非失功能。又虽与功能相应,然必相称相顺,方能为因;非不相称相顺。由如是七种相,随其所应诸因建立应知。

  55 《摄论》卷一云:

  复次,此阿赖耶识差别云何?略说应知或三种,或四种。此中三种者,谓三种熏习差别故:一、名言熏习差别,二、我见熏习差别,三、有支熏习差别。

  《摄论·无性释》卷三解三熏习云:

  “名言熏习差别”者,谓我、法、用﹝藏文作“bya ba”﹞,名言多﹝藏文作“诸假立言说”﹞故。有人天等“我”、眼色等“法”、去来等“用”,熏习差别。由此我、法、用影,显现诸识生起功能﹝藏文作“nus”﹞差别。“我见熏习差别”者,谓四烦恼所染污意萨迦耶见力故,于阿赖耶识中,有能执我熏习差别﹝世亲《释》云“由此为因,谓自为我,异我为他,各有差别”﹞。“有支熏习差别”者,谓福、非福、不动行增上力故,于天等诸趣中,有无明等乃至老死熏习差别。

  56 “此”,谓名言熏习、异熟熏习。

  57 即“异性招感”。

  智周《演秘》云:

  善恶种子生自现、种,名为等流。有余缘,助感后异熟,即名异熟。

  灵泰《抄》云:

  诸佛由无我见故,即一切诸佛法身皆悉共同。若一切诸佛自受用身,周遍虚空不相障碍。若他用变化,或有众生宜见一身,或百千诸佛共成一身,无自他故。异生起我见执我妻子﹝为我所﹞,有自他简别。为即我见种子故,即名有自他身各各百千万种别,其﹝果报﹞身更互相碍也。凡夫有﹝俱生等﹞我见故,则别异于诸佛也。我见不能别招果﹝者﹞,名言中分出也。出生前﹝有支﹞熏习故,即五趣别。由福、非福行故,即欲界人天别。由不动﹝等﹞行故,即令色、无色界别也。

  58 灵泰《抄》云:

  其第八现行识不能熏成种。

  以是所熏,非能熏故。

  59 谓“所熏能熏各具四义”。

  60 下文作“有缘变”。

  61 谓种子在因位,则非果能变。

  62 又若体是果,为第八识所缘相分,为第八识自证分所变现,则亦是。

  63 即次下文。

  64 “果”字,《金藏》无。

  65 “由”字,《金藏》无。

  66 “等流能变”等二十字,《金藏》有,余无。

  67 谓本论卷八。如云:

  然诸习气总有三种:一、名言习气:谓有为法各别亲种。名言有二:一、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二、显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随二名言﹝《摄大乘论》谓之“意言”。藏文作“yid kyi brjod pa/”﹞所熏成种,作有为法各别因缘。

  二、我执习气:谓虚妄执我、我所执。我执有二:一、 俱生我执:即修所断我我所执。二、分别我执:即见所断我、我所执。随二我执所熏成种,令有情等自他差别。

  三、有支熏习:谓招三界异熟业种。有支有二:有漏善:即是能招可爱果业。二、诸不善:即是能招非爱果业。随二有支所熏成种,令异熟果善恶趣别。应知我执、有支习气,于差别果是增上缘。

  如是言,则我执不止从名言种子分离出。

  灵泰《抄》云:

  若我执中通不善性者,即是有支熏习中收,故言不别招后有果。其我执不善性,能感异熟果。

  68 种生种已;种生现已,现复生种,皆转变起。

  灵泰《抄》云:

  若不尔者,现行为因熏成种子果时,其种子应名果能变!

  69 上文说“此中果变谓有缘法,能变现义,故种子非”,依义不同。

  70 上文作“有缘法”。

  71 种子是第八识见分所缘相分,为第八识自证分变现生起。

  72 “心”字,《金藏》、金陵本同作“种”。

  73 灵泰《抄》云:

  佛位有种生种、种生现行,名生等流因能变。其八识现行,无有现行生种——因能变也;无有异熟因果——果能变也。

  74 道邑《义蕴》解三界具几云:

  若因能变:欲界之中,等流通三性,异熟具善、恶。若上二界,等流无不善,异熟唯善性。若果能变:欲界具八识,色界缺鼻、舌,无色唯三识。果中三性,有漏因中,色、心等种三界多少,皆应准知,不能具说。

  《枢要》卷中云:

  体相沉隐,名之为“因”,故唯在种。体用显现,立为“果”名,易见故不在种。不尔,应通。因、果能变中有五四句:初、应总因果为句,次﹝第二、第三﹞,等流、异熟各别因果为句,次﹝第四﹞,以二相相对为句,及后﹝第五﹞、转变变现为句,合有五四句,思之。

  有唯转变名变,非变现为变,谓一切种子;有唯变现名变,非转变名变,谓因第八,及六识等业果现行,并佛功德一切诸心、心所;有俱句者,谓因七识;俱非者,谓异熟相分。

  但是所变故,一切因位有力相分为能熏故,亦转变名变,非变现名变,第一句摄。其因中六识业果相分,及一切第八、佛果诸心、心所相分,并为第四句。﹝以上第五四句。﹞

  又有因变,非果变,谓成佛以去一切有为无漏种子,佛更无现行熏生故;有果变,非因变,谓第八﹝及﹞六识中业果,并佛一切现心、心所;俱句者,谓因七识能熏现行,及能生种;俱非者,谓佛果上一切相分。﹝以上第四四句。﹞

  唯以等流为因果能变,作四句:或唯等流因,非果变,大悲菩萨、佛果无漏法尔种子;有唯等流果,非因变,谓佛果现八识;有俱句,即因第七及六识无漏,并威仪、工巧、变化因种;有俱非句,谓佛果相分。﹝以上第二四句。﹞

  以异熟为因果能变作四句中,唯有三句,无第三句故。有漏善恶业种子,为初句;第八及六识业果、现种,为第二句;无第三句;俱非者,谓第七及六识中,非善恶并业果心等是。﹝以上第三四句。﹞

  于八识中,各为五四句,后别应思。

  75 “料”字,《金藏》误作“显”。

  76 “气”字,《金藏》无。

  77 此句答生何。

  78 此句答如何生。

  79 灵泰《抄》云:

  “体”,谓体性,即自证分;“相”,谓相状,即是见、相分。

  80 种与现、现与种,同时相似生。种与种,前后相似、相续生。

  81 “已”字,《金藏》作“已”,余作“故”。

  82 “异”字,金陵本误作“果”。

  83 “不”字,《金藏》作“不”,余作“亦”。

  84 即“从异熟起”。

  85 即有覆无记。

  86 《对法》卷五原文为:

  又异熟者,唯阿赖耶识及相应法。余,但异熟生,非异熟。“余”者,谓眼、耳等,及苦、乐等,是阿赖耶识余,此唯得异熟生,从异熟生故。

  87 “唯”字,《金藏》作“虽”。

  88 此即第二问。

  89 即〈决择分三摩呬多地〉。

  90 “如彼”,《金藏》作“所以”。

  《瑜伽》卷五十一云:

  阿赖耶识相应受,于一切时唯是不苦不乐,唯是异熟生。

  本论卷八云:

  果有五种:一者、异熟:谓有漏善及不善法,所招自相续异熟生无记。

  本论《述记》卷四十五解云:

  然本识亦名异熟无记,如前第二卷﹝即今《述记》卷二十五﹞会。

  91 “间”字,《金藏》无。

  92 “体”字,《金藏》有,余无。

  93 《瑜伽》卷五十七原文为:

  问:几有种子异熟?答:一切皆有。

  94 《对法》卷十一云:

  具知根者:谓于无学道所有诸根。言“诸根”者,即前所谓九根﹝意、信、勤、念、定、慧、乐、喜、舍﹞,除忧根。于无学道中,说名具知根。“具知”者,谓阿罗汉等此所有根,名具知根。无学身中,无有忧根,所应学无故。

  95 如理《义演》云:

  总有六门,分为五对;从狭至宽,渐次料简。第一、真异熟﹝及异熟﹞生分别,即总别相对,初二义是。第二、异熟生非异熟分别,即三性相对,第三义也。第三、有漏分别,即现种相对,第四义也。第四、有为无为分别,即因果相对,第五义也。第五、缘合非缘分别,即变不变相对,第六义也。

  《枢要》卷中以三义定真异熟云:

  真异熟具三义:一、业果,二、不断,三、遍三界,第七具后二义,非初。第六报心,具初后义,非中。非报心,具后一义,非初二。五识报心,具初,非后二。非报心,三义具无。故唯第八独得其名。

  96 谓初位阿赖耶识之名。

  97 “异”字,《金藏》作“异”,余作“易”。

  98 谓合上四义,名异熟果。

  99 论文已如上引,《述记》卷四十八解说名“异熟生无记”所以云:

  若但言“异熟”,即六识中报,非真异熟摄。今为总摄彼故,言“异熟生”。

  100 谓心摄见、相分,故云“胜”。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说别人不好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别人不好,而是你的分别心在作怪。这个世间没有对错,有的只有自己的执着。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