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一·二、造论所为(注解)
2014/9/4   热度:202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一·二、造论所为(注解) 注解 1 余本有“中”字,《金藏》无。2 《金藏》有“言三意者”四字,余本无。3 同安慧一系,谓德慧、净月。4 同火辨一系,谓亲胜、难陀。5 同护法一系,谓胜友、胜子、智月。6 即利益有情,令法久住二意。7 “上”字,《演秘》、《义蕴》作四解,一解疑为“者”字之误。8 第七于格中简为依之义。9 “无别体也”,即无别体为空也。10 “舜若”,梵文为“wunya”。11 “舜若多”,梵文为“wunyata”。12 《金藏》作“理”,余本作“性”,。13 《金藏》作“得”,余作“悟”。14 “沉”字,金陵本作“没”,余作“沉”。15 见《成唯识论》第九卷说十重障。16 《佛地经论》云:烦恼障者,谓执实我萨迦耶见以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十烦恼欲界迷四谛见道所断有四十;上二界除嗔,各有三十六;道所断欲界除邪见、见取、戒禁取,及疑四烦恼,有六;上二界因亦除嗔,各有五,共十六数。与见道所断共一百二十八数﹞,及随烦恼。若所发业,若所得果,皆摄在中。皆以烦恼为根本故。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诸法萨迦耶见以为上首,所有无明法、爱、恚等诸心、心法,及所发业。并所得果,皆摄在中。皆以法执及无明等为根本故。17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十四〈二执章〉以十义门分别二执中:第一 “出体门”云:若唯言生法我见,唯以别境中慧、根本烦恼中萨迦耶见以为体性。 第三“三性分别门”引本论第六云:若欲界分别起者,唯不善摄,发恶行故;若是俱生发恶业者,亦不善摄,损自他故﹝嗔唯不善即损自他,上二界无﹞。余﹝有覆﹞无记摄,细不障善,非极损恼自他处故。当知俱生身边二见唯﹝有覆﹞无记摄,不发恶行。虽数现行,不障善故。 即三界俱生,唯有覆无记。上界分别我见亦尔。欲界分别,唯不善 性,损自他故。18 智周《演秘》云:举初障理,难后重障不得兼余。19 灵泰《抄》牒文、《金藏》作“性”,余本误作“断”。20 智周《演秘》云:举后断重,贪等亦除,难前障理,不唯我、法。21 “此”,指“由我、法执”等四句论文。22 本论《述记》卷五十三除“我见若无烦恼随断”外,说余二解云:或虽所生之惑先除,我见未灭。究竟尽位,由我见断,余方断尽。此依九品,品虽别断,断八品等时不断我见,烦恼先断说。以我见无品数,全离欲方断故。又解:既所生惑有多品数,能生之见,定然亦有九品。即随离九品欲,我见渐断故,根本断时,余亦随断。 道邑《义蕴》云:第四地中观法无我,永伏我见,更不现行;第五地断害伴;六地断羸劣;七、八、九地断微细随眠。此即断根本时枝叶犹在,故知但约见无学道,非余位也。 《枢要》卷上云:虽有漏心皆有法执,菩萨执生,有三时断,末障随本。第六识执,有三位断:一、俱时,二、邻近引生,三、势力疏远。俱起者,四地执俱断;邻近引生者,名害伴;疏远势生者,名羸劣等。故障与执,断有前后。 《唯识别抄》卷四云:萨迦耶见既为根本能生诸惑﹝我见不包括我所,故说萨迦耶见﹞,何故见道我执断已,余惑犹在?见道我﹝执﹞见断时,余分别惑亦即随断;修﹝所断﹞我﹝见﹞未断,惑未已。然二道所断,本末不同。若见断者,由断我见,末惑随亡;若修断者,先末、后本,随于何时,九品之中先断前八迷事烦恼,第九品时方断我见,以难断故。23 如本论卷九云:如是二障分别起者,见所断摄;任运起者,修所断摄。二乘但能断烦恼障,菩萨俱断。永断二种,唯圣道能。伏二现行,通有漏道。菩萨住此资粮位中,二粗现行虽有伏者,而于细者及二随眠,止观力微,未能伏灭。24 “不须别说”,《金藏》作“分别说”。25 “以”字,《金藏》作“二”。26 “障惑”,《金藏》作“惑障”。27 应言:通取虚妄心、心所有法。28 “熟”,金陵本、《秘蕴》误作“热”。29 见《对法》卷二。30 《对法》卷二原文为:当知烦恼断故,建立择灭。二受断故,建立不动及受想灭。烦恼断者,谓除此品粗重所得转依。受断者,谓除此﹝二受﹞能治定障所得转依。是故得第二静虑时虽证苦灭,而不建立无为。以变异受未尽断故。31 指下文断二障得二果。32 “是”字,《金藏》有,余无。33 《瑜伽》论五十九卷原文:又未离欲者,诸烦恼所有粗重,随缚自身,亦能为彼身生因。由是因缘,当知一切烦恼皆结生相续。又将受生时,于自体上贪爱现行。于男,于女,若爱,若恚,亦互现行。又疑现行,彼作是思:此男此女今为与我共行事不?又于内、外,我、我所见及我慢等,皆亦现行。由此因缘,当知一切烦恼皆得结生相续。34 “匿”字,《金藏》作“呕”。35 《大正藏》小注云“去声呼之”。“呼”,金陵本误作“吽”。36 “喃”字,《金藏》作“喃”,下一同。原有小注云“奴缄反”,《金 藏》作反,余误作“变”。 “波利匿缚喃”,梵文为“pari nirvana”;藏文为“mya van las 'das pa/”。37 《佛地经论》卷五云:虽有有为无漏功德,而无有漏身心在故,证无余依大涅槃界。“依”,谓三界有漏身心。若诸菩萨断二障尽,得佛果时,即得说名证无余依大涅槃界。是故二乘先入有余依涅槃界,后入无余依涅槃界。菩萨初证如来地时,顿证二种大涅槃界。一切有漏身心尽故,名无余依。犹有变化,似有漏相身心在故,名有余依。悲智无断所证得故,亦名无住大涅槃界。涅槃即是真如体上,障永灭义。由无漏慧简择谛理,断诸杂染,而证得故,亦名“择灭”。如是择灭,于真如上假施设有,无别实物。至究竟位,说名“涅槃”。无所趣故,无臭秽故,离编织故,离稠林故,名为涅槃。38 指本论卷十。39 在四转依义中第四“所转得”说四种涅槃,于《佛地经论》所说三种外,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解云: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在缠名“如来藏”﹞,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40 “处”字,《金藏》作“在”。41 此指初静虑乃至有顶的四禅八定。42 “之理”,《金藏》误作“真如”。43 《瑜伽》卷十一说无色定非为“乐住”云:或复名为“彼分涅槃﹝藏文作“de'i yan lag gi mya van las 'das pa/”﹞”,亦得说为“差别涅槃﹝藏文作“rnam gravs kyi mya van las 'das pa/”﹞”。由诸烦恼一分断﹝指现行非种子﹞故,非决定﹝此后还生﹞故,名“彼分涅槃”。非究竟涅槃﹝是有为﹞故,名“差别涅槃”。44 此意能伏灭烦恼现行,故云“虽理名真”。45 此意二乘虽得择灭、非择灭二种涅槃,但非证无住涅槃。46 以烦恼择灭,非永断烦恼种子。47 “证如”,《金藏》作“如理”。48 “号”字,《金藏》作“名”。49 “菩提”,梵文为“buddhi”。50 “末迦”,梵文为“marga”。51 “名所知障”四字,《金藏》有,余无。52 即本论卷十所论四种转依。53 《金藏》作“提”,余本误作“萨”。54 本论卷十云:既所知障亦障涅槃,如何但说是菩提障?说烦恼障但障涅槃,岂彼不能为菩提障?应知圣教依胜用说,理实俱能通障二果。55 《摄论》卷二:何处能入?谓即于彼有见似法、似义意言大乘法相等,所生起胜解行地、见道、修道、究竟道中,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56 灵泰《抄》云:此等以上《疏》文,以是三藏师释,言“前文本解”。次下文解为“于二空有迷谬者,即是未入法时”,乃至“此即第四究竟位也”,此以上《疏》文,即是《疏》主解也。57 “六”字,余本作“诸”,《金藏》作“六解”。58 《枢要》卷上:今总结类上解文者,二段科有二:一、因果三转依,二、凡圣断得。三段科有二:一、悟断得,二、遣断证。四段科有二:一、胜解行等四位,二、六转依中但成四位,四位摄六故。五段科亦二:一、五忍,二、七地分五故。如是合成八义科段。59 即指论主造论第二所为。60 我、法二空,亦即能取、所取二空。61 “伐蹉氏”,梵文为“vatsiputriya”。62 《宗轮论述记》卷中云:经量部亦名说转部者,此师说有种子。唯一种子现在相续,转至后世,故说言“转”。 《宗轮论》末云:其经量部本宗同义:谓说诸蕴有从前世转至后世,立“说转”名,......执有胜义补特伽罗。63 “且外道中,别计我者......化地部等也”七十八字,《金藏》有, 余无。64 “此”字,余本作“诸”,唯《金藏》作“此”。65 即指依他、圆成。66 即不起所取执及能取执。67 “不了”二字,《金藏》有。68 “执”字,《金藏》有,余本无。69 即能取、所取。70 即第一所为“生解断障”。71 “有殊”,《金藏》作“即殊”。72 如《枢要》卷上:又为开示谬执我、法等中,为外道开,为内道示;为小乘开,为乘大示;为边主开,为中主示;为初机开,为熟机示。此上依人。又开唯识,示我、法﹝空﹞。此上总解“开示”二字。下有十释:一、除邪显正﹝对外道说﹞:......。二、断谬明真﹝对小乘言﹞:......。三、去虚妄留真实:谬执我法,不了虚妄唯识;迷唯识者,不了真实唯识。令达二空,去妄留真。四、识世俗知胜义:谬执我法,不了世俗唯识;依依他起,起二执故。迷唯识者,不了胜义唯识,令达二空,断谬明真......。五、见境观心:谬执我法,不了境唯识;迷唯识者,不了心唯识。令达﹝所取能取﹞二空,见境观心。六、除空说有﹝除增益损减﹞......。七、灭愚起智:谬执我法,愚痴增;迷唯识者,少正智。令达二空,灭愚起智。留惑润生,得种智故。八、舍劣得胜﹝舍生死,得二转依﹞:......。九、遣断烦恼证圆成实:......。十、粗重道心﹝迷唯识谬,执为粗重﹞......。73 此指其中第二种谬唯识者。74 此指第一种谬唯识者。75 “二十”,余本作“诸部”,《金藏》作“二十”。76 “心”,即依他起法。77 如理《义演》云:中道大乘心外无境故。若望清辨自宗,即违自宗失,以有境故。此二计与论主作比量相违难!78 “论”字,《金藏》有,余无。79 《掌珍论》卷上云:若正觉知胜义谛理有为无为无颠倒性,尔时如世有智画师,不执彼有真实自性。非如前说有为无为境界差别邪见罗网以自缠裹,如蚕处茧。彼非有故,无分别慧趣入行成。80 《摄论》卷二。81 “心”字,《金藏》有,余无。82 《摄论》卷二引颂文:若远行、独行,无身、寐于窟;调此难调心,我说真梵志。 《顺正理论》卷十一亦引此颂并云:故唯有识随位而流,说有多种心、心所别。83 此解“远行”及“独行”,依无性释说。84 《摄论》卷二云:又于一切所依﹝指眼等五根﹞转时,似种种相,二影像转:谓唯义影像及分别影像。又一切处,亦似所触影像而转。有色界中,即此意识依止身故;如余色根,依止于身。......又如经言:如是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意为彼依。85 《摄论》卷二又云:又如所说十二处中,说六识身皆名意处。86 见《瑜伽》卷七十七。87 如《瑜伽》卷七十七云:又如善净镜面,若有一影生缘现前,唯一影起。若二、若多影生缘现前,有多影起。非此镜面转变为影,亦无受用灭尽可得。88 《瑜伽》卷七十七云:譬如大暴水流,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唯一浪转。若二,若多浪生缘现前,有多浪转。然此暴流自类恒流,无断无尽。89 “此”字,即指一意识师。90 道邑《义蕴》谓此指圆测所说。太贤《要集》卷一云:测云:但说六识为一意识。不说七八亦无别体。91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二云:彼﹝觉天﹞作是说:诸有为法有二自性:一者、大种,二者、谓心。离大种外,无所造色;离心,无所。诸色,皆是大种差别;无色,皆是心之差别。92 道邑《义蕴》云:“既言和合,是不实。余准皆假。”传为妙音等 计。 本论《述记》卷四十云:如《俱舍》﹝卷十﹞解触支中,叙经部计,《婆沙》﹝卷二十三﹞等叙妙音等计。93 “又”字,《金藏》作“及”。94 如《瑜伽》卷五十六解。95 如《无垢称经》等说。96 即执境非无,执心非有。97 即执心非多,执所非异。98 “顺世外道”,梵文为“lokayatika”。99 “总”等八字,《金藏》即在此处,余本在上文“邪见一说都无心 境”下。100 《枢要》卷上:第三﹝所为﹞为破邪执造论之中,又解:各有小乘大乘师执。第一、清辨依世俗谛:心外有境,二俱非无。第二、小乘中一说部:执一切法唯有假名,都无心境,外道空见,亦复如是。第三、执心意识义一文异:《摄大乘》﹝卷一﹞说心、意、识体一者﹝原作“义一文异”﹞是。第四、上古大乘,亦有依《庄严论》﹝卷五说“不离心光别有贪等、信等染净法故”﹞,执诸心所离心无体:如下﹝本论卷四﹞心所问答中辨。故四各通大小二执。由此,总应九句分别:第一解云:第一、第二、小乘大乘执境执心非空非有;第三、第四、大乘小乘执心执所非多非异。第二解云:第一第二、大乘小乘;第三第四、小乘大乘。第三解云:第一第二、大乘小乘;第三第四、大乘小乘。第四解云:第一第二、小乘大乘;第三第四、小乘大乘。第五解云:第一第二、大乘大乘,第三第四、小乘小乘。第六解云:第一第二、小乘小乘。第三第四、大乘大乘。第七解云:四俱大乘。第八解云:四俱小乘。第九解云:四中一一皆有大乘小乘。并各如次:应云执境、执心非空、非有,执心执所非多非异。101 “小乘”二字,《金藏》无。102 遍计所执,义境本无,虚妄分别执有,离执心则所执何依?103 即执能取、所取。104 唯识即依他起性。105 “僧佉”,梵文为“sajkhya”。106 “吠世”,梵文为“vaiwesika”。107 “犊子”,梵文为“vatsi puttriya”。108 “法藏部”,梵文为“dharmaguptaka”。109 “化地部”,梵文为“mahi wasaka”。110 “缘俱有法”,谓如根等。111 “法救”,梵文为“dharmatrata”。112 即《述记》卷第一末后半。113 “及”字,《金藏》无。114 即《述记》卷第二本初。115 见《述记》卷第七后半。116 即卷第二。117 “有”字,《金藏》作“即”。118 “如其境实”即圆成、依他。119 即第三“所为造论”。120 “宗”字,余本作“文”,《金藏》作“宗”。121 即第二科大文。122 “其”字,《大正藏》作“且”。123 “有别实境”,谓有实所取。124 “执离彼境,有别实心”,即执有实能取。125 见元魏菩提流支译《唯识论》卷首颂。126 此颂真谛及玄奘两译有文意同,唯玄奘译作长行。127 “识相”,即依他起相。128 此谓虚妄分别的依他起。129 圆成实为真。130 指《密严经》。131 “说”字,《金藏》作“俗”。132 “判”字,余本作“科”,今依《金藏》改。133 最胜子等《瑜伽师地论释》云: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瑜伽”。一切并有方便善巧相应义故。境瑜伽者,谓一切境无颠倒性、不相违性、能随顺性、趣究竟性,与正理教行果相应,故名“瑜伽”。......行瑜伽者,谓一切行更相顺故、称正理故、顺正教故、趣正果故,说名“瑜伽”。......果瑜伽者,谓一切果更相顺故、合正理故、顺正教故、称正因故,说名“瑜伽”。《摄论》有十分,前二是境,中六是行,后二是果。参看彼论〈总标纲要分〉可知。134 “初分”内容为,彰论旨、辨识相。135 即第三判。136 《枢要》卷上文本解。第一解、约未发趣位正因果相,及已发趣位正因果相科分;第二解、唯约正因相及还果相科分;第三解、约境、行、果科分,境中又分二谛,同此上第三三科判;第四解、约略广中科分三十颂;第五解云:或总分四:初、一颂半,总标纲要分;第二、十四颂半,广陈能变分;第三、九颂,结释外难分;后之五颂,依修获益分。先未有说,故总标宗;不知识性如何,故次陈能变;虽成所立,外问须除,故结释外难;既知是已,闻思何利?故次明依修获益。由此成四,不增不减。或总分五:一、略标宗,二、陈识性,三、彰变义,四、释外征,五、修成果。宗义为主,故最初陈。虽有识言,未知识性,故次于前随宗陈辨。虽知其体,未明变义,故次识体而说变义。妨难未遣,故随变义次释外难。述义周圆,随释难已,故须入位。故分成五。其第三彰变义,于前分为四科中第三结释外难中离出,义意可知也。137 “无心外境”,无遍计所执义境。138 九过:即现量相违、比量相违、自教相违、世间相违、自语相违、 能别不极成、所别不极成、俱不极成、相符不极成。139 “或”字,余本有,《金藏》无。“摄”字,《金藏》有,余本无。140 “拥”字,如理《义演》作“壅”。141 “四百九十八”,《述记》原作“第五百卷”,误。142 “等”字,取出世间。143 此段文,依第一句“是世间故,名世间”,可类推“造世间故,名 世间”,乃至“属世间故,名世间”。144 广如彼说者,《大般若经》卷四百九十八。此段文如次随应说:出世者,谓此六种波罗蜜多。是出世间,故名出世;拔出世间,故名出世;由世间出,故名出世;为世间出,故名出世;从世间出,故名出世;世间之出,故名出世;依世间出,故名出世。145 《枢要》卷上:《瑜伽》释言:总问此论所明宗要。问者先闻诸经所说一切唯心﹝原释作“瑜伽师地”,今以“一切唯心”代之﹞其义未了,故为此问。......或作论者先总受请论之宗要﹝原释作“论体五分”,今以“论之宗要”代之﹞尽在心中。欲为学徒分别解说,自假兴问为起说因,故为此问﹝原释作“故问云何瑜伽师地”﹞。若不尔者,无容欻问﹝原释有“此地云何”四字﹞。又发问者、略有五种:一、不解故问,二、疑惑故问,三、试验故问,四、轻触故问,五、为欲利乐有情故问。今为﹝原释作“是”﹞第五专为利乐诸有情﹝类﹞,故作此论也﹝原释作“造斯论故”﹞。已达,非初二;自问,故非次二;故依第五以发论端。146 “余如枢要”四字,为文后双行夹注。 《枢要》卷上云:初一颂半,分之为三:初二句随前问答;次一句,随别征释;后三随陈自列。此以义科,非依释段。 随前问答之前二句安慧《唯识三十论》谓: 颂中所略言词,“谓于世间及诸论中”。147 安慧《唯识三十论》亦合释之。148 即遍计所执性。149 即随能遍计所执心缘。150 《瑜伽》卷六十五初云:若有诸法待于所余,依于所余,施设自相,应知略说是假有相,非实物有。 《杂集论述记》卷十二说待名待余二假中“第一假”云:待名有三:一者、体无,待名安立,谓计所执;余二便实。二者、体无,待生、待名方得起,即依他亦假;待名言熏习而体方有故。三、体无,待名方显有,时或失彼名,如瓶若破,失瓶名故;非如青等,名无碍转,一切不失故。无为中择灭﹝虚空﹞等假。有为中随其所应瓶等、忿等,皆是假有。151 “施”字,《金藏》误作“强”,余作“施”。152 “本体”,谓依他起见分、相分。153 “之相”二字,《金藏》无。154 即非离依他起之内识。155 我,即主体;法,即客体。156 “二种假名言”,指有见、有相意言。157 “初由”下“无体随情假说,后由有体施﹝原为“强”,误﹞设假说 说”,十五字,依《金藏》补入。158 “说”字,《金藏》无。159 “若尔”,《金藏》为“此中若尔”。160 “真如”,《金藏》作“真如非变”。161 “此约假说为我及法故”,余本无,唯《金藏》有。162 指《密严经》。163 唐不空所译《密严经》中无此颂。164 指《密严经》。165 唐不空所译《密严经》中无此颂。166 谓世间、圣教二种。167 余本作“是世我、法”,《金藏》有“间”字。168 《了义灯》卷三云:以我、法无,依内情故。以无依有假,故但说情。169 《了义灯》卷三云:除佛以外,于计所执总无之上,别执为我及以实法。 《述记》下文谓安慧亦有一说自证分,乃熏习起。为依他起有,非 如见、相二分为别无。170 “假”字,《金藏》无。171 即施设假说为能取、所取。172 “又解”二字,《金藏》无。173 《枢要》卷上云:安慧解云:佛身、诸法,不可说为若我,若法。证不可言故。执习俱尽故。施设我、法,唯在于余。除佛以外诸异生等,于计所执总无之上别执为我、法。世尊为除此妄实执,于总无上义施设为圣教我法。如论所引《厚严》二颂。护法云:世间依情起妄执,无。圣教依因缘﹝依他起见相分﹞道理,假施设为我、法。难陀论师云:依相分上起所执我、法,随计妄情,说为世间我、法。即依所变依他起上,施设为圣教我、法。174 以问兴起下三句颂。175 道邑《义蕴》云:我、法依二分,二分依识体。176 “识”字,《金藏》无。177 “自种”二字,《金藏》有,余无。178 因善不善性,果则无记。179 即本论卷二。180 见本论卷四。181 即持业释。182 即《唯识二十论》。183 “粗”,《金藏》作“于”。184 “别”字,《金藏》无。185 即持业释。186 即第四胜义。187 第二即道理胜义,第三即证得胜义。188 即依世俗胜义可言八识差别。此四胜义见本论卷九。189 即但有依他起之识,无遍计所执之境。190 见《摄大乘论》卷一。191 见魏译十卷本卷九。192 谓缘起诸识。193 《大乘义林章》卷三〈唯识章〉第五义门云:显类差别者,其圆成真性识若加行、后得观,是共相,非别相。以总缘遍法故。根本智观是别相,非共相。诸法别知故。然体非共相,万法不离此。理一无二故,亦可名共相。诸经论云:共相作意能断惑者,依此道理,及前加行并能诠说。然诸法上各自有理,内各别证,不可言共。其幻性依他识,或说因果体俱一识,作用成多。一类菩萨义,或因果俱说二:﹝《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抉择分〉中有心地﹝〈五识身相应地〉、〈意地〉﹞说。谓本识及转识﹝如云“谓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作二缘性:一、为彼种子故,二、为彼所依故”﹞。或唯因说三:《辩中边》云: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智周解云“言识似义,谓境也。有情,谓五根也。此说第八变及相。我谓第七。恒执我故。了谓六识”﹞。《三十唯识》云: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故偏说之。阿陀那名,理通果有。或因果俱,说三:谓心、意、识。或唯果说四:《佛地经》等说四智品。或因果俱,说六:《胜鬘经》中说六识﹝如云“于此六识,及心法智。此七法刹那不住”﹞。或因果俱,说七:诸教说七心界。或因果俱,说八:谓八识。或因果合说九:《楞伽》第九,颂云: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依《无相论》﹝即《三无性论》卷上。如云“先以唯一乱识,遣于外境,次阿摩罗识(梵文为“amalaka”)遣于乱识,故究竟唯一净识也”﹞、《同性经》﹝周宇文氏阇那耶舍所译卷上云“言菩提者,但有名字言语谓菩提耳。何以故?楞伽王!无有是菩提,无根是菩提,无住是菩提,......无等等是菩提,不可说是菩提。(共四十六句)”﹞中,若取真如为第九者,真、俗合说故﹝说如来藏亦复如是﹞。今取净位第八本识以为第九。染净本识各别说故。《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此中既言无垢识与圆镜智俱,第九复名阿末罗识,故知第八识染、净别说,以为九也。或因八、果三识:《佛地﹝经论﹞》﹝卷一﹞等云:前十五界唯有漏故﹝《佛地经论》说“余处(《对法》卷三)说言十八界中十五有漏、八无记等,但就二乘、异生等境粗相分别,不就诸佛诸大菩萨甚深境界”﹞。或因八、果七识:安慧论师云末那唯染故。或因果俱八识:如护法等正义所说。或说唯一自证分:谓安慧师。或说唯二:见、相分:难陀师。或说有三:自证、见、相分:陈那师。或说四分:加证自证分:护法师。如是所说诸识差别,一往而论。依《成唯识》﹝意﹞云:八识自性不可言定异。因果性故,无定性故,如水波故。亦非定一。行相、所依、缘相异故,起灭异故,熏习异故。《楞伽经》﹝卷二﹞云:心、意、识八种,俗故,相有别。真故,相无别﹝十卷本卷二原颂云“心、意,及意识,为诸相故说。诸识无别相,非见所见相”。卷十颂云“心、意及余六,诸识共和合。离于一异体,生死虚妄生”﹞。如是一切识类差别,名为唯识。此幻性识,若加行观,唯共、非自。若后得观,通自相观。一一依他,各各证故。194 见本论卷五及卷六。195 六离合释之一。196 “别”字,《金藏》有,余缺。197 “为”字,《金藏》作“有”。198 “于”字,《金藏》作“依”。199 见本论卷二等。200 即本论卷二。201 即第一一颂半。202 如《枢要》卷上云:何故本颂最初答难,即标论宗?《般若灯论》初释八不﹝即龙树原颂“不灭亦不起,不断亦不常,非一非种种(即非异),不来亦不去”﹞,清辨二释﹝如云“彼世谛中有缘起故,非第一义亦有缘起”﹞,顺世俗解。今以一颂半摄一部中所有义尽,由是答标。下十四颂半广此所标三种能变下三句颂。次“是诸识转变”等一颂﹝第十七颂﹞,广此第三句颂“彼依识所变”。后有八颂广此颂﹝第一颂﹞上二句“由假说我法”等。彼初二颂﹝第十八及第十九颂﹞,答文外违理难。后六颂﹝第二十至第二十五颂﹞,答违经难。言虽似别,意皆依心所变现而说之。后之五颂﹝第二十六至第三十颂﹞,总广明修此一颂半所经行位。故先答难即标论宗,总摄一部之大意也。初一颂半,分之为三:初二句,随前问答;次一句随别征释;后三句随陈自列。此以义科,非依释段。203 智周《演秘》云:初、略释颂所有论文,分为二段:一、别解三句合为一段,二、总解三句合为一段。故名“合作二文科”也。204 智周《演秘》云:初略释颂一段论文,总为三段,名总三文。205 “四”字,《金藏》有,余无。206 具意云:长行释前三句颂中,第一、略释本颂答外征也。略释有 二种判文中,此释初句,别释其四字。207 “故”字,《金藏》无。208 《枢要》卷上云:“主”是俱生我,无分别故,“宰”是分别我,有割断故;“主”是第七我,“宰”是第六我;“主”是世间我,能作、能受故,“宰”是圣教我,依用辨故。并《疏》为五解。 本论卷四后半云:应知此意﹝第七识﹞但缘藏识见分,非余。彼无始来一类相续,似常、一故,恒与诸法为所依故。 《述记》卷二十七解云:唯识见分无始时来粗细一类、似常、似一,不断故。 又云:夫言“我”者,是自在义,万物主义,与一切法而为所依。209 灵泰《抄》云:“物”者,是人也。意说此法可与人以作轨范故。“范”者,是法也。即鞅、模、壒、师,皆名为法,以作轨则。210 “任”字,《金藏》作“住”。211 “相”字,《金藏》作“性”。212 “别抄”卷一云:(编按:此处“别抄”即《成唯识论演秘》,下同)一、无法有法对:轨,唯有法;持,亦通无。 《瑜伽》卷五十二云:又有性者,安立有义,能持有义;若无性者,安立无义,能持无义。故皆名法。213 “别抄”云:轨,唯差别;持,且通二。214 “别抄”云:轨,唯有为;持,通二种。215 “别抄”云:先陈者、是“持”,即是有法。后说名“轨”,即是宗法。如声是无常等也。216 指第一体有无对。217 如《瑜伽》卷五十二云:由能执持诸五识身所不行义,故佛世尊假说名法。是故说言缘意及法,意识得生。218 即“轨”。219 即“持”。220 《枢要》卷上云:圣教法,名“轨”,依用辨故;世间法,名“持”,执实自体能自持故。并疏为五。此中皆依增上义说。四解通依世间、圣教。第五别配﹝不通﹞。 “别抄”另设一解云:又解:彼四对,说无体法亦名为轨,岂可龟毛体是无法,不能生解?色、心自性,类此亦然。无为亦然,无分别智,岂无轨义?先陈唯有法也。221 《瑜伽》卷八十三:“谓此是意种类性故”。222 “摩纳缚迦”,梵文为“manavaka”。223 此处应有“士夫”。藏文《瑜伽》连同“士夫”乃解九名。汉译只 解士夫义而缺列所解名。应如藏文作“言士夫者,能作一切士夫用 故”。224 “所说”,谓《瑜伽》说。225 “五”为误,应作“六”。226 “八”字应作“九”。227 见《大般若经》卷四百一十一〈断诸见品〉。228 “十三”之数,谓前八种再加士夫等五种。229 即魏译《金刚般若论》卷上。230 魏译《金刚般若论》卷上云:一者、我相,二者、众生相,三者、命相,四者、寿者相。我相者,见五阴差别,一一阴是我,如是妄取,是名我相;众生相者,见身相续不断,是名众生相;命相者,一报命根不断住故,是名命相;寿者相者,命根断灭,复生六道,是名寿者相。231 “此法”,谓情识或根等。232 此段文,藏文作“不如实知彼诸有法,并爱著彼等故”。“爱著彼 彼等”,汉译亦有,见下引文。233 《枢要》卷上云:“情”者,性也。初总谈彼有情之义无体可显。即五根等,皆名“有情”。此即是我。唯有此性,无余法故。234 《枢要》云:后解:以爱为“情”。能生我爱,说名“有情”。于彼法性生爱著故。若无有情,谁情所爱?235 《瑜伽》卷八十三具云:我者,谓于五取蕴、我、我所见现前行故。......言意生者,谓此是意种类性故﹝《枢要》云“是意种类。有能思量胜作用故。显是意类,故名“意生””﹞。摩纳缚迦者,谓依止于意﹝藏文作“依止我慢”﹞。或高或下故﹝《枢要》云“若总释义,此名“儒童”。“儒”者,美好义。“童”是少年义。美好少年,名曰“儒童”。《(瑜伽)论》依别解,“摩纳”(梵文为“mana”)是高义,高慢他故;“缚迦”(梵文为“vaka”)是下义,卑下他故。以依止意,或陵慢他,或卑下他,名“摩纳缚迦””﹞。言“养育者”,谓能增长后有业故﹝言士夫者,汉译缺此四字,依藏文增。《枢要》亦误以士夫意义而解“养育者”,应更正﹞。能作一切士夫用故。“补特伽罗”﹝梵文为“pudgala”﹞者,谓能数数往取诸趣,无厌足故﹝《枢要》云“诸贤圣等亦名此者,从未得道旧身说故”﹞。言“命者”者,谓寿和合,现存活故﹝《枢要》云“寿命是别,‘者’,是总也。总“者”与别“命”和合现在,故名“命者”﹞。236 “生者”,具有十义。 《枢要》解生起、出现等,引《瑜伽》卷十初文。如云:生云何?谓于胎、卵二生初托生时。等生云何?谓即于彼,身分圆满,仍未出时。趣云何?谓从彼出。起云何?谓出已,增长。出现云何?谓于湿、化二生,身分顿起。蕴得云何?谓即于彼诸生住中,五取蕴转。界得云何?谓即彼诸蕴,因缘所摄性。处得云何?谓即彼诸蕴,余缘所摄性。诸蕴生起云何?谓即彼诸蕴,日日饮食之所资长。命根出现云何?谓即彼诸蕴,余寿力故,得相续位。此生支略义者,谓若生自性,若生处位,若所生,若因缘所摄,若任持所引,若俱生依持,是名略义。 《枢要》引已解云:前十中,第一生及第五出现,是生自性。第二、三、四,是生处位﹝指胎卵二生﹞。第六蕴得,是所生。第七界得、第八处得,是生因缘所摄。第九诸蕴生起,是任持所引。第十命根出现,是俱生依持。谓“生者”具有此十义。237 即《瑜伽》卷八十三。238 谓即本论。239 应指经部。240 《俱舍论》卷五说一切有部云:命体即寿,......谓有别法,能持暖、识,说名为寿。故世尊言:寿、暖,及与识,三法舍身时所舍身僵仆,如木无思觉。故有别法能持暖、识相续住因,说名为寿。 又经部说云:今亦不言全无寿体,但说寿体非别有物,......谓三界业所引同分住时势分,说为寿体。由三界业所引同分住时势分相续决定,随应住时,尔所时住故。此势分说为寿体。如谷种等所引乃至异熟时势分,又如放箭所引,乃至住时势分。241 “无学”,谓阿罗汉。242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十四〈二十七贤圣章〉有五门分别。于第 一门释名义中,又有列名与释名二子门。第一子门云:言列名者,总有二类:一、因位,二、果位。就因之中,有其十八;果位之中,有其九种。因十八者,即四向、三果,即成七种。八者、信解,九者、见至,十者、身证,十一、极七返,十二、家家,十三、一间,十四、中般,十五、生般,十六、无行般,十七、有行般,十八、上流般。此即有学之中十八名。言无学中九:一者、阿罗汉,二者、慧解脱,三者、俱解脱,四者、退﹝法﹞,五者、思﹝法﹞,六者、护﹝法﹞,七者、住﹝法﹞,八者、堪达﹝堪能通达﹞,九者、不动。此约大乘列名。若约小乘,其名少异。小乘之中即无信解、见至,遂立随信行、随法行,替前二名。若无学中,无阿罗汉,别开不退。243 于十地外,加种姓住、胜解行住,及如来住。见《瑜伽》卷四十 七、四十八。244 “者”字,《金藏》有。245 “流”字,《金藏》有。246 “极”字,《金藏》作“于”。247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五〈二十七贤圣章〉第一释名义分别门中, 第二子门释名云:......言第三果:名为不还。欲界九品悉皆并尽,唯有一生,更不还生欲界,名为不还。言四向者,即进趣之义,名为向也。四向法更无别义。言信解者,随他言音而生信解,名为信解。言见至者,曾见之法,能至于果,名为见至﹝《显扬圣教论》卷三云:“即随法行,已见圣谛”﹞。言身证者,信解、见至二种圣人至不还果,身中证得灭尽定故,转名身证。此但转名,而不转体。理说应云身证灭定,由得灭定。得灭定者必具前七。故《瑜伽》﹝卷二十六﹞说得八解脱﹝如云“于八解脱顺逆入出、身作证,多安住”﹞。八解脱:一、有色诸色观解脱:如《显扬》卷四云:“有色者,依有色定意解思惟故。诸色者,若色如胜处中广自分别。﹝即观色少,若好、若恶、若劣、若胜,及观色多、若好、若恶、若劣、若胜。少者,指资具摄色。多者,指有情世间及器世界。好、恶者,指净不净色。劣胜者,指净不净声香味触等色﹞。观者于诸色中,为变化自在故。意解思惟,显示彼相故。二、内无色想外诸色观解脱:《显扬》卷四云:内无色想者,即依无色定意解思惟故。外者,除眼等根,意解思惟余色故。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显扬》卷四云:解脱净者,一向意解思惟净妙色,为得增上安乐住故。解脱者,解脱净不净色功用障碍心故。身者,意身故。作证者,由智断得作证故。四、无边虚空处解脱:《显扬》卷四云:为欲证得一切种身业自在故,及为解脱彼障故,复除先色,作无边虚空意解思惟。五、无边识处解脱:《显扬》云:为欲发起圣神通、无诤﹝能防护他人因己应起烦恼不得生起﹞、愿智﹝为能如实了知三世等所应知事,而入增上静虑,所愿可满﹞、无碍辨等诸功德故;为证得能助发起彼诸功德心自在故;又为解脱彼障故;复作无边识意解思惟。六、无所有处解脱:《显扬》云:为欲证得最胜无漏住自在故,又为解脱彼障故,复作无所有意解思惟。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显扬》云:为欲证得最第一有住自在故,又为解脱彼障故,复作非想非非想意解思惟。八、想受灭解脱:《显扬》云:为欲证得最胜寂静住自在故,又为解脱彼障故,复从非想非非想处心进止出入,息灭攀缘﹝《瑜伽》卷十二云“前七解脱,于已解脱生胜解故,名为“解脱”。第八解脱,背弃想受,故名“解脱”。《大乘义林章》卷十三有〈八解脱章〉可参看﹞。所以者何?前七解脱共异生故。异生唯得前七解脱,不名“身证”。灭定无心,唯身证得。似涅槃法,由身证得,得“身证”名。“身”谓积聚,或复依止。“证”谓成显。“身”之与“证”,依主、相违二释俱得。言七返有者,人天七返,名“七返有”。言家家者,从家至家,故名“家家”。于中有四:一者、从人至人,二者、从天至天,三者、从人至天,四者、从天至人。皆名“家家”。其义不定,或言初果之人不重生二家。从张家死流生王家者,故言“家家”也。言一间者,一生,或半生在,名为一“间”。即是间隔之义,亦名“一间”。“间”者,隔也。即由此生堪能障隔圣果之道,名之为“间”。若断三品,即三生在。若断四品,即二生在。若断五品之时,必断六品。圣道力合如此。若断六七品,即半生在﹝《瑜伽》卷二十六云“谓即一来补特伽罗行不还果向,已能永断欲界烦恼上品、中品(即前六品),唯余下品,唯余一欲界天有,即于彼处得般涅槃......”﹞。问:云何得知?答:初品﹝上上﹞,润二生。中下二品﹝上中、上下﹞,各润一生。中上一品,润一生。中下二品﹝中中、中下﹞,共润一生。下上品,润半生。下中、﹝下﹞下二品,共润半生。问:何因唯有七,不至八,不减六?答:以圣道力,故不减六,不增八﹝“不增八”疑应在“不减六”之前﹞者,业力强故。如蛇毒损人之时,行不过七步。以毒力势故,不减至六。七步者,四大力故。言中般者,谓处中有而般涅槃。言生般者,谓处生有及本有中而般涅槃。言有行般者,谓加行精进而般涅槃。言无行般者,谓速疾道不假加行而般涅槃﹝《显扬》卷三云“行少行已,及少精进而证寂灭”﹞。言上流者,从下向上而往受生,故名“上流”﹝《显扬》卷三云“谓即不还果,随生一处意生天中,于彼不能得诸漏尽,复进生上,于余身中方证涅槃”﹞。问:云何名般涅槃?答:言般涅槃者,谓得果义。谓活命而得罗汉,故名般涅槃。上来有学讫。言“罗汉”﹝梵文作“arhat”﹞者,即是应义。有其三种,如论广释﹝《成唯识论》卷三云“皆已永害烦恼贼故;应受世间妙供养故;永不复受分段生故”﹞。言慧解脱者,能断慧障,未断定障,名慧解脱。言俱解脱者,定、慧二障,全俱能尽,名俱解脱。言“退”者,退有二义:小乘之中退失于果,名之为“退”;大乘之中,退失禅定现法乐住,名之为“退”。若游散,若不游散,若思惟,若不思惟,皆退失故,名为“退”。游散者,放逸之异名也。言思者,若不思惟,即便退;若思惟已,便不退失;名之为“思”﹝《显扬》卷三云“思法谓如是软根若思自害,即能不退。不思害时,即可退失”﹞。言护者,若作意防护,故不退失,故名为“护”。言住者,在平等位,亦不练根﹝练钝成利,练下成上﹞亦不退,住平等位,故名为“住”﹝《显扬》云“住不动,谓成就如是软根,虽不思自害及行放逸,然皆不退。不能练根,不能发起胜品功德”﹞。言堪达者,即是练根堪能进达﹝《显扬》作“堪能通达”﹞,故名“堪达”。不动性﹝即“不动法”﹞,是利根。不进、不退,名为“不动”﹝《显扬》云“谓从先来自性成就利根,此人于诸善根不为已得退法之所摇动,亦不为发胜功德及上练根之所动摇”﹞。上来即是大乘释讫。就小乘中随信行、随法行。随他言音而生信解,名为“随信行”。言随法行者,是利根。自能依教而生于解,名为“随法行”尔。 又《杂集论述记》卷二十六亦如〈二十七贤圣章〉列名中分类云:二十七贤圣总有六类:由因根性得果差别立二:谓信解、见得﹝即“见至”﹞。由灭定差别立一:身证:由道果差别立八:四向、四果。由生差别立八:谓极七返、家家、一间、中般、生般、无行般、有行般、上流。由退不退立六:谓退、思等。退有自类,故开为五﹝相当《瑜伽》卷二十六“时解脱补特伽罗”﹞。由障立二:谓慧解脱、俱解脱。烦恼障及定障二离不同故。248 但圣教假立补特伽罗种种相名,有四种缘。如《对法》卷十三云:补特伽罗虽非实有,由四种缘是故建立:谓言说易故,顺世间故,离怖畏故,显示自他具德失故。言说易者,若于无量色等差别无量差别相法想中,总合建立一假有情,即呼名往来等种种言说,遂不为难。顺世间者,非诸世间唯依法想﹝见分相分﹞,而起言说,多分依有情想而起言说。是故圣者为化世间必应同彼,方便建立补特伽罗。离怖畏者,世间有情未会甚深缘起法性﹝即唯识性﹞,若闻一切有情无我,便生怖畏,不受正化﹝假立法种种相名亦然﹞。显示自他具德失者,若离假立有情差别,唯说诸法染净相者,是则一切无有差别:不可了知如是身﹝相续﹞中如此过失,若断未断,如是身中如此功德,若证未证,是故建立补特伽罗﹝如是亦建立过失与功德种种法相名﹞。 《摄论》卷二说“如何建立佛说教法”云:入所知相云何应见?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识所摄,如阿赖耶识成种子,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而生,似所取事有见意言。 《摄论·世亲释》卷六云:“似法似义而生”者,谓似法义相而生起时﹝此中亦摄所诠无我性、空性等义相﹞。“似所取事”者,谓似色等义。“有见”者,谓似于见。此即成立有相见识。”无性释卷六云:“或与见分俱所取能取性﹝“性”藏文作“事”﹞,此即安立所取能取所依性﹝即依他起性见分与相分﹞。249 吠世史迦,梵文为“vaiweshika”。250 即《述记》卷第一末:一、实,二、德,三、业,四、同,五、异,六、和合,七、有能,八、无能,九、俱分,十、无说。 即于前六句义,又增有能、无能、俱分、无说四句义。251 “复”字,《金藏》有,余无。252 数论,梵文为“sajkhya”。253 前门即是有作用。254 如下《述记》卷第四说。255 如《述记》卷第六,执大自在天梵天等诸外道师所说。256 《瑜伽》卷五十三至五十七,说六善巧。除蕴、处、界三善巧外, 余处非处、缘起,及二十二根三善巧。257 《显扬》卷十四〈成善巧品〉首偈云:于诸蕴、处、界,及众缘起法,处非处、根、谛,善巧事应知。258 见《中边论》卷中。259 《菩萨藏经》卷第十七,即《大宝积经》卷五十一。260 “界、处”,《金藏》作“处、界”。261 《杂集论述记》卷三只随文解释。《大乘义林章》卷十四,则有〈三科章〉五门分别蕴界处:一、辨名,二、出体,三、废立,四、百法相摄,五、十种蕴分别。第一辨名门中又分二子门,第二子门云:释义名云:《俱舍》﹝卷一﹞云: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蕴,是聚义。可聚十一种义故。《中边》﹝卷中﹞云:“非一及总略,分段义名蕴。彼论释云:一、非一义:如契经云﹝原作“言”﹞:诸所有色﹝等﹞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共十一种义。二、总略义。如契经言:﹞如是一切略为一聚。﹝三、分段义。如契经言:说名色蕴等。(藏文无此句)各别安立色等相故﹞。由此﹝原作“斯”﹞聚义、蕴义得成﹝如见世间聚义名蕴﹞。﹝该论《述记》卷中云“复引世喻如场麦蕴等”﹞。《俱舍》﹝卷一﹞释云:于此经中,无常已灭,名过去。若未已生,名未来。已生未谢,名现在﹝普光记卷五云“三世门。正灭,是现在。故举已灭名过去。简异择灭、非择灭,故言“无常已灭”。已生是现在,未至已生位,名未来。至已生位,未落谢过去,名现在”﹞。自身名内,所余名外。或约处辨﹝普光记云“内外门。......“或约处辨”者,“处”谓十二处。五根名内,六境名外色”﹞。有对名粗,无对名细。或相待立﹝普光记云“粗细门。五根、五境、有对,名粗。无表、无对,名细。或相待立。谓有见等三。(有色有见有对、有色无见有对、有色无见无对。)或约欲界(色界、不系)等三。......前粗后细”。若言相待,粗细不成,此难不然。所待异故。待彼为粗,未尝为细。待彼为细,未尝为粗。犹如父子﹞。苦、集﹝谛等﹞。染污名劣,不染名胜﹝普光记云“劣胜门,约体以明,谓善无覆名胜色;不善有覆,名劣色......或约欲、色、不系,三色观待相形,前劣后胜”﹞。去来名远,现在名近。乃至识蕴、当﹝原作“应”﹞知亦然﹝谓依五根,名粗。唯依意根,名细。或约(九)地辨﹞。......《俱舍》﹝卷一复﹞云:﹝诸有为法﹞和合聚义是蕴义。此依内明释。二云:荷负﹝原作“能荷”﹞重担义,﹝是蕴义﹞。如﹝原作“由此”﹞世间说肩名蕴。物所聚故。此依俗释。三云:“可分段义,是蕴义。故世间﹝原无﹞有言:汝三蕴还,我当与汝。﹝普光记云:“引彼世间举贷财物,皆令彼人三时还足。便作是言:汝三蕴还,我当与汝物。显一一分皆名为蕴。”﹞”此依声论释。《俱舍》三解与《中边》非一,及总略、分段义,名蕴,其意同也。又释:蕴有二义:一、是聚义,二、是灭义。故《﹝阿﹞毗昙﹝心论﹞》﹝卷一﹞云:阴是聚义﹝原文为“问曰:阴义云何?答曰:聚义是阴义。问曰:若如是者,阴但假名,无有实事。非但一物得有聚名,和合故名聚。答曰:非但有相,亦有实事。有此事者,便有彼相。如佛所说碍相是色阴等,是故有事。界等所摄智、识,使等境界,如四圣谛;故阴有事,非但假名。”又云:问曰:阴中何故不摄无为?答曰:无阴相故。二种阴相:共相、别相。共相者,聚义是阴义,及无常等。别相者,色碍等是。二种相,无为中无,是故不摄无为”﹞。旧云“十二入”者,是皈义。今云处者,是出生义。出生六识之门处故。十八界者,《俱舍》﹝卷一﹞云种族义是界义﹝原文为“法种族义是界义。如一山中有多铜铁金银等族说名多界,如是一身或一相续有十八类诸法种族,名十八界。此中种族是生本义。如是眼等谁之生本?谓自种类同类因故。若尔,无为应不名界!心、心所法生之本故。(此指无为为所缘缘。)有说(第二师约差别说。)界声表种类义。谓十八法种类自性各别不同,名十八界。”普光记卷五云“族,谓族类。如世种类刹帝利等种类不同”﹞。大乘释名,种子义名界。﹝《对法》卷一云“当知十八以能持义,故说名界”﹞故《中边》卷中云:非一及总略、分段义,名蕴。能、所取,彼取种子义,名界。能受所了境用门义,名处﹝原论释此颂云“此中,能受受用门义,谓六内处。若所了境受用门义,是六外处”。该论《述记》卷中云“受用者,谓六识。能受者,谓六根。六根为六识受用之门,故言能受用门义。境准可知。门者所由之处。(原有“根”字,今略。)境为(受用)识生所由之境,故名为“门”。或从喻为名”﹞。262 “依他起”,是有体施设假。263 “遍计所执”,无体随情假。264 《瑜伽》卷六作:为宣说自他成就功德、成就过失,令起决定信解心故。 此四缘义,《瑜伽》、《显扬》卷第十,以及《对法》卷十三文义全 同。《对法》文已如前详引。265 此处应加上《对法》卷十三。266 “将第三句寄问征起”,《疏翼》原无,依《大正藏》增。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生死轮回是每况愈下,一世不如一世,一世比一世苦。怎么晓得?我们也不要想过去世,也不必考虑未来世,就想想这一生,你就会明白这个事实真相。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