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一·一、宗前敬序


2014/9/4    热度:308   

韩镜清:成唯识论疏翼 卷一·一、宗前敬序

 

  【颂文】

  一·一 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

  【疏翼】

  在论首端有五门分别,总属大文第一宗前敬叙,大文第二依教广成。此颂本属第五门判释本文中,第一分宗前敬叙分。

  【述记·卷一】

  初发论端,略以五门解释:一、辨教时机,二、明论宗体,三、藏乘所摄,四、说教年主,五、判释本文。

  【疏翼】

  以下五门分释。

  【述记·卷一】

  第一、辨教时机。于中有二:初、辨说教时会,后、辨教所被机。

  辨说教时会者,如来说教随机所宜,机有三品不同,教遂三时亦异。

  诸异生类,无明所盲,起惑造业,迷执有我,于生死海沦没无依。故大悲尊初成佛已,仙人鹿苑1,转四谛轮,说《阿笈摩》2,除我有执,令小根等渐登圣位。彼闻四谛,虽断我愚,而于诸法,迷执实有。世尊为除彼法有执,次于鹫岭3说诸法空4,所谓《摩诃般若经》等,令中根品舍小趣大。彼闻世尊密义意趣,说无破有,便拨二谛性相皆空为无上理。由斯,二圣互执有、空,迷谬竞兴,未契中道。如来为除此空有执,于第三时演了义教《解深密》等会,说一切法唯有识等,心外5法无,破初有执;非无内识6,遣执皆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于真谛理,悟证有方,于俗谛中,妙能留舍7。

  又今此论,爰引六经:所谓《华严》8、《深密》9、《如来出现功德庄严》10、《阿毗达磨》11、《楞伽》12、《厚严》13。十一部论:《瑜伽》14、《显扬》15、《庄严》16、《集量》17、《摄论》18、《十地》19、《分别瑜伽》20、《观所缘缘》21、《二十唯识》22、《辩中边》23、《集论》24等为证理,明唯识、三性、十地因果行位、了相大乘。故知第三时,中道之教也。如《瑜伽》第七十六、《解深密经》25,广说其相26。

  此约机、理、渐教法门,以辨三时。若大由小起,即有三时年月前后。《解深密经》说唯识是也27。

  若顿教门,大不由小起,即无三时前后次第。即《华严》中说唯心,是初成道竟,最第一说。此约多分28。

  今论所明,二种皆是。若对不定姓,大由小起,即第三时教;若唯被菩萨,大不由小起,即顿教也。此显顿渐无别定教。〈入法界品〉五百声闻亦在座故29,如《枢要》说30。

  辨教所被机者,依《瑜伽》 等31有五种姓:一、菩萨,二、独觉,三、声闻,四、不定,五、无姓32。

  此论第三云:入见菩萨,皆名胜者,证阿赖耶,故正为说。又见道前,已能信解,求彼转依,故亦为说33。

  又云:无姓有情不能穷底,故说甚深;趣寂种姓不能通达,故名甚细34。由此论旨,唯被大乘及不定姓趣菩萨者,非被独觉、声闻、无姓三种机也。故所被机,必唯上品。所显幽旨,亦离二边35,浩汗包括,难可详矣!

  依《楞伽经》,被五种姓36;依《大般若》,被四种姓37;《庄严论》38等与此稍异,如《枢要》说。39

  二、明论宗体。于中有二:初、明论宗,后、彰论体。皆如《枢要》说40。

  明论宗者,诸愚夫类,从无始来,虚妄分别因缘力故,执离心外定有真实能取、所取41。如来大悲,以甘露法,授彼令服,断妄狂心,弃执空有,证真了义。《华严》42等说:一切法皆唯有识43。天亲菩萨为利有情,令法久住,依如上教,制《三十颂》,明唯识理,文义周圆,离于广略。后护法等44,依上经论,采撮精要,广释颂文,名《成唯识》45。故此即以唯识为宗——识46有,非空;境无,非有47,以为宗也。虽具明诸法,皆不离识48也。

  【疏翼】

  以上明宗体已。

  【述记·卷一】

  明论体者,依《瑜伽·摄释分》初第八十一说:经体有二49: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50由能诠文,义得显故。

  龙军论师51、无性等云:谓佛慈悲,本愿缘力,其可闻者,自意识上,文、义相生,似如来说。

  此文、义相,虽自亲依善根力起,而就本缘,名为佛说,佛实无言。此若依本,乃无文、义,唯有无漏大定、智、悲。若依自识有漏心现,即似无漏文、义为体。无漏心现,即真无漏文、义为体。此即如来实不说法52,故《大般若》四百二十五53、《文殊问经》54等,佛皆自说:我成佛来,不说一字,汝亦不闻55。

  论说“聚集显现”为体。无性56、《佛地》57一师,作如此解58。护法、亲光等云:或宜闻者,本愿缘力,如来识上,文、义相生,实能所诠文义为体59。若依本说,即真无漏文义为体60。

  《瑜伽论》六十四卷引《升摄波61叶喻经》云:我未所说,乃有尔所62。《二十论》63说: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是故世尊实有说法,言不说者,是密意说。此论根本,既是佛经,故出体者,应如经说。此释虽二,然此论主无不说法,取后解也。

  总论出体,略有四种:一、摄相归性,皆如为体:故经64说言一切法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65。二、摄境从心,一切唯识:如经66说三界唯心。三、摄假随实:如不相应——色、心分位,《对法论》说是假立故也67。四、性用别论:色心、假实,各别处收。《瑜伽论》说,色蕴摄彼十处全68等。

  上来第二、第四体讫69。

  自识所变,则是第二、摄境从心。并言佛说,乃是第四、性用别论。闻者似法,说者真教;俱净法界,平等所流;约本为言,此教亦以真如为体;此即第一、摄相归性。能说、能听所有名等,声上屈曲,离70声无体;故假71从实,体即是声;此即第三、摄假随实。

  《对法论》云:成所引声。谓诸圣说72,虽出四体,所望不同。以理而言,不相违背。

  今此论体,若从所闻有漏心变,或从能说有漏文义,唯属依他,相、名等摄。若73无漏心变,或无漏说,正智所摄,通圆成实。无漏有为,通二性74故。此所诠体,谓唯识境、行、及果。若能诠体,即声、名等。经体虽二,今取能诠声、名、句等,正教体故。

  问:《对法论》75:十八界中、十五有漏76,如何声等,亦无漏摄?名、句、文三,自性无记,如何可说通无漏善?

  答:依随转门、二乘等身77,说十五唯有漏,名等唯无记。依今大乘,若唯如来后得说法,声、名、句、文,真善无漏。《十地论》78说:说者、听者,俱以二事:一、善79声,二80、善字81;《能断金刚般82若论》说:我法唯善,汝唯无记83。

  此论第二云:法、辞二无碍解,境有差别。法缘名等,词缘于声84。

  又《解深密经》,及《瑜伽》七十八,说第九地断二种愚:一、于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句、字陀罗尼自在愚85。下此论第九云“无量名、句、字86是87法无碍解88”。又此论89及《佛地》90云:十八界通无漏善91。故为教体,于理无违。

  问:若明教体一切唯识,如何乃言佛菩萨说?

  答:无性释92云:彼增上生,故作是说。《二十唯识》,天亲解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谓余相续识差别故,令余相续差别识生;展转互为增上缘故。

  问:过去、未来既非实有,非有为法生已,便住,如何听教聚集解生?

  答:无性释93云:随堕八时94,闻者识上有直、非直说,聚集显现,以为体性。谓八时中,闻者识上有直、非直二种言说,聚集显现故。如《瑜伽论》八十一说:诸行无常,有起尽法;生必灭故,彼寂为乐。95

  如言“诸”字,率96尔心起,必起寻求,续初心起。虽多刹那,行解唯一,总名寻求,未决定知“诸”所目故。如《瑜伽论》第三卷说:又一刹那,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故。

  复言“行”时,由先熏习,连带解生,有三心现:谓率尔、寻求,及次97决定——决定知“诸”目一切行。故《瑜伽》说:寻求无间,若不散乱,决定心生。若散乱时,生即不定98。虽知自性,然未知义。为令知故,复说“无”字。于此时中,有先三心,于“无”字上,但有其二,谓率尔、寻求。未决定知“无”所无故。即从决定后,却起寻求。论但定说率尔、寻求定无间生。寻求以后,许乱起故。复言“常”时,五心并具,其义可解。

  由前字力,展转熏习,连后字生,于最后时,方能解义,染净等心,方乃得转。故虽无过、未,而教体亦成。若新新解,皆有率尔。四字之上99,皆定有二心:谓率尔、寻求。即于末后有十二心,一时聚集:第一有二,第二有三,第三有二,第四有五,故有十二。既于初字有率尔心,于后后字,有寻求、决定,末后乃有染净等生,五心并具,名为聚集。故唯识教,其理成立。更有别义,如《枢要》说100。

  【述记·卷一】

  此中出体,虽有四门,《佛地论》中、唯有二种:一、摄境从心101,二、性用别质102。无性103意取摄境从心;护法意说性用别质,教体即是能说声等,不尔,教体便成有漏,或染无记。三宝、真如,亦皆104如是。至下第十,论自当解105。

  三、藏乘所摄:于中有二:初、藏所摄,后、乘所摄。

  藏所摄106者,依《瑜伽》107等108,说有二藏:一、菩萨藏,二、声闻藏109。然独觉教少于声闻,从多为藏,但名声闻藏。或说三藏:一、素怛缆110,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或说六藏:菩萨、声闻各有三故。独觉更无别戒律等,故无三藏,可得成九。此于二藏,菩萨藏收——上乘摄故;三藏之中,对法藏摄——研核推寻诸法相故。六藏之内,菩萨藏中对法藏摄。

  乘所摄者,或说一乘:如《法华》等111。或说三乘:一、菩萨,二、独觉,三、声闻。处处经论皆同说112故。或113唯说二乘:一者、大乘,二者、小乘之教。或说五乘:三乘114如前,第四、人乘,第五、天乘115。前三摄定不定种姓,后二唯摄第五无姓116。此论正是一乘所摄;三乘之中,菩萨乘摄;五乘之内,第一乘收117。此对诸部、十二分教相摄分齐,如《枢要》说118。

  【述记·卷一】

  四、教兴年主。于中有二:一、教兴年,二、教兴主。

  教兴年者,慧119恺法师〈俱舍序〉云:佛灭以后千一百年,天亲菩萨出生造论。120依今所传,诸部说异。今依大乘,九百年间121,天亲菩萨出世,造此颂本。真谛法师《中边疏122》亦云:九百年中,天亲生也,同时,唯有亲胜、火辨二大论师造此颂释。千一百年后123,余八论师,方造斯释。

  教兴主者,《三十颂本》天亲菩萨之所作也。其别神德,具如别记124。释此本颂,有十论师:

  一、梵云“达磨波罗125”,唐言“护法”。此大论师,南印度境达罗毗荼国126建至城127中,帝王之子128。学乃渊于海浚129,解又朗于曦明;内教穷于大小,声论光于真俗130。外道小乘咸议之曰:大乘有此人也,既犹日月之丽天,皎皎而垂彩;亦如溟渤之纪地,浩浩而无竭。天亲以后,一人而已。制作131、破斥132,具如别传。年三十二,而卒于大菩提寺。临终之日,天乐霄迎,悲声恸域133。空中响报婆罗门曰“此是贤劫之一佛也”。故诸神异,难以备言。

  二、梵云“寠拏134末底135”,唐言“德慧”。安慧之师。业冠前英,道光时彦;芳声流于四主136,雅韵骧于五天;圣德神奇,未易详举137。

  三、梵云“悉耻罗末底138”,唐言“安慧139”。即糅《杂集》140、救《俱舍论》、破正理师141,护法论师同时先德142。南印度境罗罗国143人也。妙解因明,善穷内论;扇徽猷于小运144,飞兰蕙于大乘145;神彩至高,固难提议。

  四、梵云“畔徒室利146”,唐言“亲胜”。天亲菩萨同时人也。本颂初行,先为略释,妙得作者之意,后德因而释焉。

  五、梵云“难陀147”,唐言“欢喜”。胜军148祖习。故于后卷149新熏种子,此150师所说151。造《瑜伽释》等,大有制作。

  六、梵云“戍陀战达罗152”,唐言“净月”。安慧同时。造《胜义七十释》153及《集论释》之论师也。

  七、梵云“质呾罗婆拏154”,唐言“火辨”。亦世亲同时也155。尤善文词,深闲注述。形虽隐俗156,而道高真侣。

  八、梵云“毗世沙密多罗157”,唐言“胜友158”。

  九、梵云“辰那弗多罗159”,唐言“胜子160”。

  十、梵云“若那战达罗161”,唐言“智月162”。

  此后三论师,并护法菩萨之门人也。或释《瑜伽163》,或别注述。道名俱远,词旨咸奥。神德既高,难尽言也。

  制此释者,虽十论师,于中,护法声德独振。故此论题,特以标首。此师所说,最有研寻,于诸义中,多为南指,邪徒失趣,正理得方;迥拔众师,颖164超群圣者;其唯一人乎165!

  【述记·卷一】

  五、判释本文。于中有二:一、判本文,二、释本文。

  判本文者,此论本颂唯有正说。世亲菩萨临终时造,未为长行广释,便卒。故无初、后二分文也。论其释文,具有三分:初、归敬颂,及次、长行,是宗前敬叙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166下,正释本文,名依教广成分;“此论三分,成立唯识”167下,是即第三、释结施愿分。此乃判彼释文有斯三分。

  就初分中,此初一颂,彼护法等归敬福田,凭力求护,投诚述己,彰释论因。次诸长行,即安慧等,明论本师为令含识得胜果等168,制论本颂,造论之由,此即分别不同科也。然准释论之意,可知本师169亦然170。不尔,本师岂不令法久住、利乐诸有情也?

  就初颂中,上之二句、归敬福田,下之二句、叙释论意。

  释本文者,“稽首”二字,显能敬相;次下八字,彰所敬体。若依俗释,“稽”者,至也;“首”者,头也;以首至地,故名“稽首171”。此唯身业,敬相不尽。今但举身,义显意、语二业亦敬。又依理解,起殷净心,策殊胜业,申诚归仰,敬礼之异名也。此通三业,敬礼乃周。

  瞿波论师172云:三业礼者,欲显大师有天眼故,以身业礼;有天耳故,以语业礼;有他心故,以意业礼。

  又生三业圆满善故,以三业礼。如僧祇律173中说:在明、去远,须以身礼,以可见故;在暗、去近,须以语礼,以可闻故;在暗、复远,须以意礼,不可见闻故。又显敬礼三轮因故174,须三业礼。

  天亲《摄论》175归敬颂云:故我至诚身、语、思,频修无倒归命礼。故知“稽首”,理通三业。

  次言“唯识性,满分清净者”,显所敬体176。言“唯识性”,略有二种:一者虚妄,即177遍计所执;二者真实,即圆成实。于前唯识性,所遣清净;于后唯识性,所证清净。又178有二种179:一者世俗,即180依他起;二者胜义,即圆成实。于前,所断清净;于后,所得清净。此释,准下第九卷初唯识性解。

  又言唯识,性相不同。相,即依他,唯是有为,通有无漏;唯识即相,名唯识相,持业释也。性,即是识圆成实自体,唯是真如、无为无漏;唯识之性,名唯识性,依士释也;唯内证性,为简依他,故说识性。

  何故须简?有漏依他,不可敬故。无漏依他,亦俗谛故,非最胜故,非诸圣法真实性故,非所证故,非迷悟依故,或彼即是满分清净故;略,不敬也。又有别解,如《枢要》说181。

  若于识性,“满净”即“者”,是持业释;净属人故。“满净”之“者”,是依士释;净属智故。今取后释。此即如来智周德圆,穷真如性,故称为“满”;澄鉴无垢,二障都尽,说名“清净”。澄鉴曰“清”,无垢名“净”,“者”即假者;意显如来证唯识理究竟圆极,名“满净者”。

  于“唯识性分清净者”,“分”谓少182分,“净者”同前。即诸菩萨分证唯识真如自性,觉未圆明,名“分净者”。欲显师弟悟证不同,故于唯识说满、分净。

  于所归敬,合有七释,三如《枢要》183。

  今以理准184,四义不同:

  一者、唯敬法而非人:法有二种:一、教,二、理。佛证唯识,说一心经,令依修学。既涅槃已,教便散灭。由论本师造《三十颂》,显唯识理,散灭之法,令其集显。论文虽举满、分二人,意取二人所证、所说识性教理。满清净者,于教为胜;本教主故。分清净者,于理为胜;显理胜故。由于识性,满分净故,如来能说教,弟子能显理。故今归敬,唯法,非人。何故但敬法,而非人?诸佛所师,所谓法故。佛及弟子,从此生故。

  二者、但敬人而非法:即是唯识本、释二师。“本”,谓如来,于唯识性满清净者;“释”,谓颂主,于唯识性分清净者。“唯识性”声,境第七摄185,是能差别。“满、分净”者,第四啭摄186,是所差别187。此梵本音,一切所敬,皆第四啭。故此颂所举“唯识性”言,显是所证。而意归敬能证彼人满、分净者。

  《辩中边论》天亲颂云:稽首造此论,善逝体所生188,及教我等师189,当勤显斯义。唯敬二师。何故但敬本释二师?如来是作者,论所依故;弟子是述者,起此论故。

  《瑜伽论》中六十四说:若欲造论,先敬二师190。恭敬法故,敬礼本师191。恭敬义故,礼开阐师192。

  安慧193《杂集论》初序云:此论所依,及能起故。佛薄伽梵诸法所依,“一切教起,所依处故”。佛圣弟子依法随学,无倒依止而造论故194。

  世亲虽是地前菩萨,于唯识性,决定信解。虽未证真,亦随修学;分有所得,名“分净者”195。

  三者、双敬法之与人:法,谓真如,诸法自性。即是此中“唯识性”是。人,即是此中“满分净者”,能证唯识真如性故。何故双敬法之与人?法可轨持,人弘道故。

  四者、归敬佛法僧宝:初“唯识性”,即是法宝。以是佛师,故先归敬。教、理、行、果四法不同,常恒轨则,真如为本。要证真如,余方有故。教、行、果,三真实性故。三乘圣者之根本故。或说彼本即兼末故,不说余三,但说理法。或唯识性能诠、所诠、能成、所成,如其次第教、理、行、果,四种法宝。言“唯识性”,即摄一切四种也。“满清净者”,即是佛宝;证法、正说,唯如来故,次法后说。“分清净者”、即是僧宝;能随佛教,是佛之资,故次佛说196。

  一、问:何故论初,三宝不次?

  答:师资相因,法先、佛后。显说相因,佛先、法后。故与常说三宝次第义各不同,所望异故。《报恩经》197不许法在佛先说198,今以师资之义,亦无过失。

  二、问:何故论初,须敬三宝?

  答:有四义:一、最吉祥故:故199《成实论》200说言:三宝最吉祥故,我经初说201;二、真福田故:《论》又说言:堪受世间妙供养故202;三、有大力故:福德智慧二种庄严功德、神通,实难对故203;四、起希求故:说法之首先说三宝、令闻法者发胜心故。凭力请加、方能造释。

  三、问:三宝有二:一乘、三乘。此中所敬,何者三宝?

  答:此中唯敬一乘三宝。说唯识性满分净故,二乘不修唯识观故。《显扬颂》首云:善逝善说妙三身,无畏无流证教法,上乘真实牟尼子,我今至诚先赞礼。《佛地论》颂云:稽首无上良福田:三身、二谛、一乘众204。《摄大乘》等,处处皆同205。故此唯敬一乘三宝。证解圆满,福慧具足,有大力故。或此通敬三乘圣者。二乘亦于人无我门,观见真如唯识性故,分净所摄。《对法206》云:诸会真、净、究竟理207,乃至敬礼如是大觉尊、无等妙法、诸圣众。通敬一切三乘三宝。

  四、问:此中所敬三宝如何?

  答:法如前说。此中佛宝,通摄三身;僧宝,通摄除佛余圣。

  问:麟角独觉,诸部不同208,此于三宝,何宝所摄?

  答:麟角善根,僧种类故,许彼种类有多独觉,同时出故,故麟角者,亦僧宝所摄。

  五、问:三宝有二209:同相、别相。此中所敬,何者三宝?

  答:此中但敬别相三宝。何故但敬别相三宝?显敬有为无为功德皆周尽故。又亦通敬同相三宝。唯识性中义兼说故。故《涅槃》210云:若能见211三宝常住同真谛,此则是诸佛最上之誓愿。论文虽举满分二净,意取所证同相三宝。皆常住故。

  六、问:何故但敬三宝,非余?

  答:四缘胜故:一、由如来性调善故,二、所调、能调善方便故212,三、由如来具大悲故,四、财供养时,未以为喜,正行供时,方欢喜故213。由此,如来所说正法,及圣弟子,皆可归依,非余天等214。三宝215、归敬216,及二体性217,并诸门义218。

  三宝可敬,余不可敬,并如《瑜伽》第六十四、七十四卷219,《显扬》第六、第十三220,及《胜鬘经》221、别章222等说。

  此中第四,亦得说敬非人非法。法223宝即非人,佛、僧,非法故。虽有四义,释上二句,正取归敬本、释二师。于境第七224,说唯识性故。第四225声中,说满分净故。如《枢要》说226。

  总是第一、归敬福田。

  凡造论者,总有二缘:一、令法久住,二、为济含识;一、自利,二、利他;一、由智德,二、由恩德;一、为生大智,二、为生大悲。

  第三句云“我今释彼说”者,正显释论令法久住、自利、由有智德、生大智也。

  第四句云“利乐有情”者,述意所为济诸含识、利他、由有恩德、生大悲也。又有别解,如《枢要》说227。

  “我”,即护法228,自指己身,即是随俗五蕴假者。“今”者,正显随其尔所释论之时,即事究竟时分“今”也。“释”谓解释,开演之义。幽隐未显,今说,名“开”;先约难知,广谈,为“演”。又约初机,曰“开”;为久机,曰“演”。又“释”者,成立之义。安教、立理,名曰“释”也。“彼”谓“世亲”。“说”,即本颂。《三十伽陀》229世亲所造,名为“彼说”。此即唯取彼所说教。

  又“说”,即是能诠、所诠。若教、若理,世亲所述,总名“彼说”。如《枢要》中释论名义。

  此中意显,我今释彼世亲所说《三十唯识》,令法久住230。

  【述记·卷一】

  令法久住,略有六因:一、欲令法义当广流布,二、欲令有情随入正法,三、令失没义重开显故,四、为欲略摄广散义故,五、为欲显发甚深义故,六、以巧言词庄严法义,令起爱乐生净信故。如231《瑜伽论》六十四说232:令法久住,即自利也233。

  利乐有情,乃有多义。梵云“萨埵”234,此言“有情”,有情识故。今235谈众生有此情识,故名有情,无别能有。或假者能有此情识故,亦名有情。

  又情者,性也;有此性故。又情者,爱也;能有爱生故。下第三云:若无本识,复依何法建立有情?有情之体,即是本识236。言众生者,不善237理也。卉木238众生,亦应利乐!

  有情不同,有六十二。如《瑜伽论》第二卷说:五趣、四姓、女、男、俱三、劣、中、妙三、在家等四、律仪等三、离欲等二、邪定等三、苾刍等七、习断等十九、异生等四、声闻等四、轮王为一239。故今此论,言“诸有情”。又教所被菩萨种姓、不定姓人,此类非一,故言“诸”也。

  一、“利”谓利益,即是后济;“乐”谓安乐,即是现济。二、或现益名“利”,后益名“乐”。三、或摄善名利,离恶名“乐”。四、或翻此。五、或出苦名“利”,与乐名“乐”。六、或兴240智名“利”;兴福名“乐”。七、或兴出世胜善名“利”;兴世胜善说名为“乐”。八、或兴小果名“利”;兴大果名“乐”。九、或利与乐,一体异名。如《佛地》241第一、《显扬》十三242诸论等说。十、或利,谓十利:一、纯利,二、共利,三、利益种类利,四、安乐种类利,五、因摄利,六、果摄利,七、此世利,八、他世利,九、毕竟利,十、不毕竟利243。乐谓五乐:一者、因乐:即顺乐受诸根境界,乐相应法244。乐能245发业246,皆名因乐,能有乐故。二、受乐:即是乐受,通有、无漏。有漏乐者,三界所系调畅身心247,皆名为乐,非唯遍行受数中乐248;无漏乐者,通学、无学;是乐自性。三、苦对治乐:谓因寒、热、饥、渴等事。暂息灭时,生起乐觉,名苦对治乐;非必自性。四、受断乐:谓灭受想定,粗动受灭,故说为乐。五、无恼害乐:此有四种:一、出离乐:谓出家者。二、远离乐:谓生上者。三、寂灭乐249:谓即涅槃。四、觉法乐:谓菩提250。《婆沙》二十六有此四乐251。最后二种,是胜义乐。此十利五乐,如《瑜伽论》三十五说。

  上之十种解利乐者,应说颂言:世、性及苦乐,智福、出世、世,小、大与名异,十利并五乐。

  今释252此论,令法不灭,为与有情此利乐故。即今二缘,释彼颂253也。或此颂中下之二句,明释彼说者,但为诸有情。有情信、学,法便住故。菩萨所为,本利他故。依所具缘,前释为本;约大悲说,后解无妨。

  然造论者254,名庄严经。略有五喻,名庄严也。一者、如莲未开,见虽生喜,不如已剖255,香气芬馥。二者、如金未用,见虽生喜,不如用之为庄严具。三者、如膳未食,见虽生喜,不如食已,知真美味。四者、如庆书未开,见虽生喜,不如披已256知其庆事。五者、如珍宝未得,见虽生喜,不如得已,摄为己财。故今造论,名庄严经257。

  又要具四缘,方应造论,如《瑜伽论》六十四说258。

  【疏翼】

  以上即总第一文前敬叙中释归敬颂讫。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人,存好心、做好事、修善行,不必要人知道,不必要人称赞。 我们尽心尽力,不求果报,果报不可思议;不求功德,功德无量无边。 我们行善不必要别人称赞,我们要希望别人称赞,就已经不善了。为什么?存心不善,心地污染不清净。 我们做好事,不要让人知道,这叫积阴德。我们做好事,不让人知道,这个福德愈积愈厚,将来果报就殊胜。如果你做好事,到处去宣扬,到处让人知道,你的善就报掉了。 我们造的罪业,希望大家都知道,这人批评我几句,那人指责几句,我们的罪业就报掉了。所以善,要积阴德,不要让人知道,我们的德就厚;恶,希望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恶就报掉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