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荷兰来登大学“中国佛教之瑜伽行?唯识学研讨会”报告


2014/9/3    热度:259   

  参加荷兰来登大学“中国佛教之瑜伽行?唯识学研讨会”报告

  释惠敏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教授

  2000.6

  荷兰来登(Leiden)大学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于89年六月八日到九日举办“中国佛教之瑜伽行?唯识学研讨会”(The Symposium on Yogācāra Buddhism on China)。此次研讨会的缘起,主要是召集人政治大学哲学系林镇国教授,有感于近代国际佛学界的“唯识学”学者大多偏重于梵文、藏文典籍的研究,比较忽略中国佛教之汉译及汉文佛典的研究。因此,林教授藉著在荷兰来登(Leiden)大学的因缘,提议邀请各国的此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中国佛教之瑜伽行?唯识学”的主题,进行深入且广泛的发表(30分)与讨论(25分)。此案获得相关单位的支持与赞助,于是,邀请了国际上“唯识学”学者,按照思想史的发展顺序,作如下的研讨会议程安排。

  1. Prof. Leslie Kawamura, “The Trisvabhava in the Mahāyānasamparigraha-?astra”

  【摘要】瑜伽行派文献中,最详细讨论“三自性”的典籍是《摄大乘论》。《摄大乘论》对《唯识三十颂》架构的影响。“三自性”说包含了瑜伽行实践的理论基础,也提供“转依”(从生死世界至涅槃世界)的功能

  2. Prof. Dan Lusthaus, “Notes on the Soteric Hermeneutics of Asan%ga: Language, Sanska^ras, and Appropriation ”

  【摘要】引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如是三藏所摄诸法为谁所行?是闻所成、思所成、修所成心心所法所行。如契经说:诸心心所法有所缘、有行相、有所依及相应。

  彼于此法为何所缘(cognitive/objective support, passive aspect)?谓契经等。

  作何行相aka^ra (mental images, functional aspects, active aspect)?谓蕴等(it is the skandhas, etc.)相应义(, and what is associated with those referents (artha)。

  为何所依ā?raya (bases)?谓他表了(para-vij?apti)忆念(smr!ti)习气(Vāsanā)。

  何等相应( samprayukta, association)?谓互为助伴,于所缘行相平等解了。”作为无著(Asan%ga)之诠释学模式(Hermeneutic model) 。

  3. Prof. Charles Willemen, “Yogācāra and Abhidharma in China”

  【摘要】介绍阿毗达磨论书发展史与瑜伽行派典籍的关系。

  4. Prof. Chen Kuo Lin, Language and Consciousness in the Samdhinirmocana Sūtra”

  【摘要】讨论《解深密经》以“离言法性”、“言说”与“智”、“识”的问题来解释psycho-linguistic closure(轮回的世界)与解脱境界的关系。

  5. Prof. John Keenan, “Critical and Mystic Yogācāra Philosophy: Paramartha on Languange”

  【摘要】心识论之批判性现象学(Critical Phenomenlogy) 瑜伽行派典籍是《解深密经》、《摄大乘论》、《广百论释论》;主张觉悟后,于世俗谛,语言仍然具有效性。心识论之神秘主义(Mystic Understanding) 典籍是《金光明经》、《宝性论》、《大乘庄严经论》、《无相论》;主张觉悟后,是舍弃所有的二元性与语言,此也是真谛法师的立场。

  6. Prof. Lambert Schmithausen, “The Problem of the External World in the Early Fa-hsiang School”

  【摘要】以《成唯识论》之“以他人心识为认识对象时,如何建立唯识无境?”论题的引文为主,讨论“法相宗”对于“外在物质世界是否存在?”的看法。例如:“[外人问:]外色实无,可非内识境;他心实有,宁非自所缘?“[论主答:]谁说他心,非自识境;但不说彼是亲所缘。谓识生时,无实作用。非如手等亲执外物,日等舒光亲照外境;但如镜等,似外境现,名了他心,非亲能了。亲所了者谓自所变。故契经言:无有少法,能取余法,但识生时似彼相现,名取彼物。如缘他心,色等亦尔。[外人问:]既有异境,何名唯识?[论主答:]奇哉!固执触处生疑。岂唯识教但说一识。不尔如何。汝应谛听。若唯一识宁有十方凡圣尊卑因果等别。谁为谁说。何法何求。故唯识言有深意趣。” (T31, no. 1585, p. 39 c)

  7. Prof. Hans-Rudolf Kantor, “Zhiyi’s (538-597) Reception, Interpretation and Criticism of Dilun- Teaching”

  【摘要】参考敦煌之写本为资料,讨论天台智者大师如何接受、铨释以及批判“地论宗”的判教论、佛性论、存有论(以无明与法性为论题)。

  8. Prof. Wing-cheuk Chan, “The Yogācāra Doctrine of Buddha-Nature: Paramartha vs. Fa-hsiang School”

  【摘要】作者想澄清真谛法师与法相宗对于佛性论的差异。他认为真谛法师与天台宗对于圆教佛性有类似的看法。尝试佐证上田之区别真谛与《起信论》的主张,也想解决真谛与如来藏思想关系的谜题,并主张真谛法师是non-idealistic Yogācāra,而法相宗具有idealistic的性格。

  9. Prof. Nobuyoshi Yamabe, “The Influence of Xuanzang’s Yogācāra Texts over the Northern School of Chan”

  【摘要】分析《楞伽经》之“自觉圣智”、“自心现量”等,真谛之“似根、似尘、似我、似识”,玄奘之“回心入菩萨道”、“相分”等观念,以及“唯识观”的修行,对北宗禅的典籍《圆明论》、《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的影响。

  10. Prof. Hui-min, “pratītya-samutpāda and pratītya-samutpanna dharma-laks!an!a: The Essence of Yogācāra Thought from the Viewpoint of Venerable Yinshun”

  【摘要】介绍印顺法师,依无著《摄大乘论本》认为:瑜伽学者论义的特长,是“说缘起”与“说缘所生法相”。并且,巧妙地依此主轴,将唯识学中的重要论题,例如:种子(种习论)、细识(细心论);三相(三自性);一能变(种子识)、三能变(现行识);无著与世亲唯识说之差别;“缘起”的从因生果;“缘起所生”的依心有境等,有系统地论证。

  另外,敝人也介绍了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的“大正新修大藏经”电子资料库的使用方法。并以目前已发行的光碟(大正藏第1册至第32册)分送与会学者。让国际上的学者们对于台湾在数位文化的成果与典藏,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上是研讨会的论文简报。接著,顺便介绍荷兰来登(Leiden)大学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的开创者柯恩教授(Kern, Johan Hendrik Caspar; 1833~1917)。他是荷兰之印度学学者及佛教学者。生于爪哇,曾于柏林大学,师事韦伯(Weber)学习梵语,1865年以来,任莱顿大学教授。出版印度天文学之原典,并致力于爪哇古诗之研究,又将古典梵文学作品《莎昆妲萝》译成荷文,且监修《印度研究》杂志。特致力于佛教研究,其有名之著作有《印度佛教史》及《印度佛教手册》(Manual of Indian Buddhism)。1896开始,与日本之南条文雄共同校订出版妙法莲华经之梵文原典,其后并出版英译本。于1891年另有佛传梵文学作品《本生鬘》之校订出版。其所有论文均收于《论文汇编》(Verspreide Geschriften,十七卷,1913~ 1936)中。

  荷兰虽然不是地大物博的国家,但是居于欧洲大陆的交通要道,国民具有擅长航海与贸易的性格。因此,荷兰在学术与文化上,颇具有国际视野与胸襟。国民对于各种文化、多种语言也都能兼容并蓄,这个优点很值得我们参考。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今天学佛,我们跟佛学什么?学觉悟。就是学佛的大智大觉,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这个世界,内有烦恼,外有恶缘。我们内有烦恼、有习气;外面有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的诱惑,我们的心不真诚、不清净、不平等、不觉悟、不慈悲。现在这个世间,很多人作善的念头没有了,不但自己不能修善,看到别人修善很难过,还有嫉妒,还有妨害,想尽方法去破坏、去阻拦,甚至于不怕造极重的罪业,毁谤、侮辱、陷害。我们学佛人,假如遇到这种情形,不可以被外头境界所动。绝对不要以为,“好人被人欺,好马被人骑”,不敢存好心,不敢做好事,那就坏了!我们跟佛学,魔境现前的时候,我们要禁得起考验,绝不畏惧、绝不退缩。知道我们遭遇种种困难,对我们自己本身来说,帮助我们消业障,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我们跟佛学,至少也要福德智慧现前,这才能讲得过去。福是什么?净而不染;德是什么?正而不邪;慧是什么?觉而不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