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瑛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二)
2014/9/4   热度:2179
圆瑛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二) 丙二引大众同闻分三 丁初声闻众 二菩萨众 三天人众 《解》声闻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随从故。佛法赖僧传故。 (讲)此别释听众。有声闻。菩萨。天人。大众同闻。非一人独闻。即六成就中。第六众成就也。声闻者。闻佛四谛音声而悟道。故得此名。有定性回心二种。即大小乘之分。定性属小乘。所作已办。生死已了。居灭已休。更不前进。耽著小乘涅槃之乐。不肯前趋宝所。求成佛道。是为定性声闻。 回心属大乘。回小乘心。向大乘道。出离化城。涉俗利生。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广修六度。普度众生。同诸菩萨。运智上求佛道。运悲下度众生。是为回心声闻。 三种众中。不先列菩萨。以声闻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声闻。割爱辞亲。出家修道。剃发染衣。具出世之相故。二佛成道后。教化成就。感佛深恩。常随从不离故。三为佛法所系。佛法二宝。必赖僧宝得传故。 《解》菩萨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随故。表中道义故。 (讲)菩萨居中者。一以菩萨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其相不定故。二有此界菩萨。有他方菩萨。乘时利见。到处化度众生。不常随从故。三声闻欣涅槃。是滞空。人天乐生死。是著有。菩萨不住涅槃。不畏生死。处染若净。在俗恒真。不落空有二边。常居中道。故曰表中道义故。 《解》天人列后者。世间相故。凡圣品杂故。外护职故。 (讲)天人列后者。一三界内人天虽分。同是世间有漏相故。二有圣有凡。有苦有乐。品类杂故。三天人从佛闻法。亦复护法。为外护职故。以是列后。 丁初声闻众分三 戊初明类标数 二表位叹德 三列上首名 今初 《经》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解》大比丘。受具戒出家人也。比丘梵语。含三义。一乞士。一钵资身。无所蓄藏。专求出要。二破恶。正慧观察。破烦恼恶。不堕爱见。三怖魔。发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 (讲)与者同也。师资同堂晤对。大比丘。即大乘声闻。内秘菩萨行。外现比丘身。受具足戒者。受二百五十戒。割爱辞亲。出家学道人也。 又既称大比丘。则具足戒。亦可云具足三谛戒也。真谛戒具足。出同居家。俗谛戒具足。出方便家。中谛戒具足。出实报家。 比丘是梵语。名含三义故不翻。即五不翻中。多含不翻也。三义者。一乞士。外向施主乞食。以资身命。内向如来乞法。以资慧命。一钵资身。即手持钵多罗。常行乞食。佛制比丘。乞食资身。舍除贪慢故。行乞则折伏傲慢。无所蓄藏。则破除贪心。专求出要者。专心研求。出离生死之要道也。 二破恶者。以三观正慧。破除烦恼诸恶。小乘云破身口七支之恶。大乘自当广指诸恶。不堕爱见者。爱即思惑。见即见惑。我执已空。见思惑尽。超出三界。不堕爱见深坑。 三怖魔者。发心受具足戒。登坛白四羯磨成就。地行夜叉。空行夜叉。天行夜叉。辗转赞善。声传六天。魔闻生怖。 《解》僧者。具云僧伽。此翻和合众。同证无为解脱名理和。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见同解。戒同修。利同均。名事和也。 (讲)僧是略称。具足应云僧伽。译为和合众。有理事二种和合。理和者。同证无为之理。解脱生死苦缚也。事和者。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合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天竺僧分大小乘。六和亦然。○又僧有五种。一无耻僧。毁犯禁戒者。二哑羊僧。不解三藏者。三朋党僧。交游族姓者。四世俗僧。昏昏度日者。五胜义僧。证果说法者。此僧非前四。乃第五胜义僧。 《解》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叶。师资共千人。身子目连。师资二百人。耶舍子等。五十人。皆佛成道。先得度脱。感佛深恩。常随从也。 (讲)首句举总数。三迦叶兄弟三人。过去在迦叶佛时。共立刹竿。感为兄弟。先为事火婆罗门。后遇佛得度。迦叶此云龟氏。姓也。先人在山修道。感灵龟负图而出。因是命族。三兄弟。一优楼频螺迦叶。此云木瓜林。在此林住故。又云木瓜癃。胸前有癃。状如木瓜故。年一百二十岁。频沙王奉为国师。世称大仙。师徒五百人。释迦如来。初度憍陈如等五人之后。即思要度一位。世界有名之人。可以广度多众。乃以妙观察智。观察三迦叶。机缘已熟。即至木瓜林借宿。优楼频螺。以道不同。拒而不纳。释迦云。天色已晚。即指石室云。此处可否借我一宿。答曰。此处有毒龙。佛云无碍。迦叶即许住之。其徒曰。必为火龙所害。师云。彼愿意。汝勿多事。佛即往住。众徒心均不安。恐佛必遭火难。其夜火龙吐火。佛则放三昧火胜他。龙嗔喷毒气。佛入慈心三昧。则不受毒。龙降伏。次日迦叶众徒往观。火龙伏于足旁。乃大异之。归告其师。迦叶云。彼道不如我道真。意劝众徒。勿信小沙门。迦叶于是留佛少住。以礼待遇。佛为显神通。至第十六次。迦叶心起一念。佛即为说出。并谓迦叶云。汝自谓得阿罗汉果。其实未得。汝勿自高。成大妄语。于是迦叶心伏。求佛度其出家。佛令与众徒宣布。各愿从佛修道。将事火之器。弃之河中。二伽耶迦叶。伽耶山名。即象头山。在王舍城外。依此山学道故。闻知大兄。从佛出家。师徒二百五十人。亦相率从佛。三那提迦叶。那提此云河。在河边学道故。一日见河中事火法器。随流而下。疑二兄为人所害。即往探之。知二兄皆从佛出家。师徒二百五十人亦相率归佛。师资共一千人。身子。即舍利弗。其母身形端正。是其所生之子。故称身子。目连即目犍连。此云采菽氏。婆罗门种。二人先事沙然梵志。沙然去世。众推二人为师。后闻佛因缘教。心有领悟。师徒二百人。皆从佛出家。耶舍长者子。及同学共五十人。亦从佛出家。并初度憍陈如。十力迦叶。额鞞。跋提。俱利。五人。应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略零数。故曰千二百五十人。 皆佛成道。先得度脱四句。此大比丘众。皆是佛成道后。观察机缘成熟。先得度出三界。解脱生死。感佛度脱深恩。恒常随从。与佛俱在一处。不离左右也。初明类标数竟。 戊二表位叹德 《经》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解》阿罗汉亦含三义。一应供。即乞士果。二杀贼。即破恶果。三无生。即怖魔果。复有慧解脱。俱解脱。无疑解脱。三种不同。今是无疑解脱。故名大。 (讲)前比丘是修因名。此阿罗汉是得果名。因果相契。因具三义。果上亦含三义。一应供。罗汉为世间福田。应受人天供养。即乞士所感之果。二杀贼。杀心中烦恼之贼。烦恼名贼者。以能伤害法身慧命故。即破恶所感之果。三无生。出分段生死。于三界内不再受生故。即怖魔所感之果。以魔乐生死。闻说受具足戒。即怖佛界增多。人天减少也。 有慧解脱下。标三种罗汉。今是无疑二句。是拣大阿罗汉。慧解脱罗汉者。因中修性念处观慧。即修四念处观。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观成断惑证真解脱生死。能破一切智外道。○俱解脱罗汉者。因中修共念处观慧。谓诸禅三昧。与四念处共修。具三明八解脱。能破五通外道。○无疑解脱罗汉者。因中修缘念处观慧。缘念世出世法。皆悉通达。能决众疑。能破围陀外道。三种罗汉。修因证果。彼此不同。今经云。皆是大阿罗汉者。决定是无疑解脱。故名大也。 《解》又本是法身大士。示作声闻。证此不思议法。故名大也。 (讲)此是开迹显本。以释大也。又此阿罗汉。约迹则是声闻。约本则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是菩萨之别称。破无明见法身。大乘之士也。示作声闻者。隐藏法身大本。示作声闻小果。如舍利弗。过去已证金龙佛位。须菩提。乃是青龙陀佛。倒驾慈航。故曰示作。证此持名念佛。不思议之法。故名大也。 《解》从佛转轮。广利人天。故为众所知识。 (讲)上表位。是阿罗汉位。此叹德。是大菩萨德。从佛转轮者。依从佛所转之*轮。悉能代佛宏化。转妙*轮。法以轮称者。譬喻二义。一轮有推碾之功。喻法能推碾众生。粗细烦恼故。二轮有运载之义。喻法能运载众生。从凡夫地。到圣人地故。既能代转*轮。自可广利人天之众。为众所共知共识者也。闻名曰知。见面曰识。二表位叹德竟。 戊三列上首名 《经》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拘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冕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 《解》德腊俱尊。故名长老。身子尊者。声闻众中。智慧第一。目连尊者。神通第一。饮光尊者。身有金光。传佛心印。为初祖。头陀行第一。文饰尊者。婆罗门种。论议第一。大膝尊者。答问第一。星宿尊者。无倒乱第一。继道尊者。因根钝。仅持一偈。辩才无尽。义持第一。喜尊者。佛之亲弟。仪容第一。庆喜尊者。佛之堂弟。复为侍者。多闻第一。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牛司尊者。宿世恶口。感此余报。受天供养第一。不动尊者。久住世间。应末世供。福田第一。黑光尊者。为佛使者。教化第一。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善容尊者。寿命第一。无贫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此等常随众。本法身大士。示作声闻。为影响众。今闻净土。摄受功德。得第一义悉檀之益。增道损生。自净佛土。复名当机众矣。 (讲)此列常随众上首之名。长老二字。贯下十六尊者。非独指舍利弗一人。德腊俱尊者。若德重智深。是谓法性长老。若腊久年高。是耆年长老。俱者并也。德腊并尊。故名长老。此中多有德有腊者。亦有有德而无腊者。并无有腊而无德者。 身子尊者。已证阿罗汉果。堪称尊者。身子乃连母为名。其母身形端正。故名身。是身所生之子。故曰身子。本经称舍利弗。舍利此云鹙鹭。其母眼目伶俐如之。故称舍利弗。弗即子也。又称鹙子。声闻众中。智慧无能及者。在胎已能寄辩母口。八岁登座。论议无双。七日之内。遍达佛法。故称智慧第一。亦姑显一德耳。十六尊者。各有偏长。非余尊者。不具智慧。亦非身子。不具余德。 目连尊者。神通第一。具云目犍连。此云采菽氏。先人入山修道。采菽而食。因是命族。此族出家多人。以摩诃二字拣之。云大采菽氏。神通者。神妙莫测。通达无碍。罗汉具六神通。一如意通。二天眼通。三天耳通。四他心通。五宿命通。六漏尽通。前五。天仙神鬼皆有。彼是报通。此皆修通。后一圣人方得。言第一者。如止耆婆之车。焚得胜之殿等。难以具述。 饮光尊者。身有金光。梵语摩诃迦叶。此云大饮光。由宿世为冶金师。有一贫女。至塔中礼佛。见佛像金身。坏了一块。乃起一念。我如有金。当为装饰完好。发一善愿。即有感应。后行乞途中。拾一金钱。即倩冶金师。为其锤薄。不取工价。发心同饰佛像。自尔以来。九十一劫。身常圆满紫金光聚。光吞日月。故名饮光。加以大者。拣异其他迦叶也。 传佛心印者。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云。梵王至灵山。以金色钵罗华献佛。舍身为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华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今付摩诃迦叶。此即我佛传心印于迦叶。为初祖。迦叶复传心印于阿难。递代相传。心心相印。故称心印。<, /P> 头陀第一者。梵语头陀。此云抖擞。以十二行。抖擞尘劳烦恼故。一住阿兰若。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四日中一食。五节量食。六过中不饮浆。七著粪扫衣。八但三衣。九冢间坐。十树下宿。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卧。迦叶年老。不舍头陀。佛悯其老。劝令休息。迦叶头陀如故。佛赞有头陀行。我法久存。故曰头陀第一。此尊者未曾入灭。佛嘱传衣弥勒。在鸡足山入灭尽定。以待弥勒佛出世。 文饰尊者。即摩诃迦旃延。此云大文饰。南天竺国婆罗门种。西域四大姓一刹帝利。此云王种。二婆罗门。此云净裔。三毗舍。此云商贾。四首陀。此云农夫。婆罗门多智。尊者又复出家闻法。善解契经。阿含经云。有外道执断见。问曰。我见人死不还。云何说其受苦。故知无他世。答曰。如罪人被囚。宁得归否。又问若生天上。何故不归。答曰。如人堕厕得出宁肯更入。如是种种善论。故云论议第一。大膝尊者。即摩诃俱絺罗。是舍利弗母舅。平日与姊论议辄胜。自姊怀胎后。皆姊胜。知胎中必怀智人。自思弟屈于姊。尚是小事。将来舅屈于甥。岂不令人见笑。遂辞姊。到南天竺国。读四围陀典。发愤精进。尚无剪爪之功。世称长爪梵志。十六年归。欲与甥论议。问姊甥今何在。姊云先从沙然梵志学道。现从佛出家。即至佛所。索甥归还。佛令立论。论胜则还。心中大快。即思十六年苦功。今日正好在此广众一显。遂曰。论胜还甥。论屈我头把汝斩。佛笑谓曰。汝以何为宗。答曰。不受为宗。佛云。汝见受否。大膝一想不好了。两头俱堕。说受则自宗相违。说不受。世间相违。被佛一问。自知论屈遂逃。行不数武。心思大丈夫。一言既出。何以逃走。乃返佛所。高声曰。瞿昙取刀来。斩我头去。佛曰我法无如是事。汝既知屈。可从我出家。由精勤故。得四无碍辩。触问能答。故称答问第一。 星宿尊者。父母祷星宿而生。即离婆多。又译假和合。释论云。夜坐空亭。见一小鬼负尸而来。有一大鬼追来争之。乃请尊者分判。自思若依理而判。必为大鬼所害。若枉理而判。难免小鬼所害。俱不免害。乃依理判曰。我见此尸。是小鬼负来。大鬼怒。拔其手足食之。小鬼取尸手足补之。因此烦恼。遂疑此身非我。若我本身。眼见鬼拔食讫。若非我身。云何随我行。逢人即问。汝见我否。僧答云。本是他遗体。非我有也。遂悟此身假和合。即得道果。入定心无倒乱。故云无倒乱第一。 继道尊者。即周利槃陀伽。周利是兄名。译大路边。槃陀伽译继道。相继于道路而生。其母二次。皆于归家途中生子。继道随兄从佛出家。因根机愚钝。仅持一偈。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兄遣还俗。哭泣不已。佛怜而教之。使诵扫帚不辍。于三七日。将一把无相扫帚。把心地见思烦恼。扫得干干净净。得阿罗汉果。具足辩才。义持第一。可见修行。不怕愚钝。只怕不肯发心。若肯发心。下愚可得上智。但诵扫帚。亦能证果。如若念佛。岂不成佛。此其证也。 喜尊者。佛之亲弟。四月九日生。身黄金色。具三十相。短佛四指。故称仪容第一。摩竭提国。有裸形外道。世称智者。与舍利弗论议结舌。深信佛法。有欲出家。见难陀色貌殊伟。叹曰。短小比丘。智慧难概。况堂堂者乎。遂从其出家。 庆喜尊者。佛之堂弟。是佛成道日生。净饭王是日。先得太子出家成佛之报告。又闻王弟白饭王。报告生子。故字之曰庆喜。至二十岁。佛度出家。要求佛将二十年所说之法。重为宣说。悉能记忆。迦叶云。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故称多闻第一。 覆障尊者。即罗侯罗。过去因塞鼠穴六日。报感在胎六年。故云覆障。是佛之子。佛与耶输陀罗。为名字夫妻。未行欲事。何以有子。因悉达第四次出游。见比丘僧。为度生老病死苦。回归向父王请愿出家。净饭王闻言流泪曰。阿私陀仙人之言应矣。次日至宫中。劝太子曰。汝若有子。当许出家。太子指耶输陀罗腹云。他已有孕。耶输一惊。即觉成孕。于太子出家后。六年始生。恶声盈路。诸释皆愤恨。请王治其罪。耶输虽能自信。欲雪不白之冤。求王设一火坑。誓言我若为非。母子俱灭。若真遗体。天当为证。抱子投坑。火化红莲。托耶输体。母子无损。国人始信。从此息谤。后佛度罗侯罗出家。密行第一。 牛司尊者。宿世恶口。感此余报。司者。牛虽不食。恒事虚哨。憍梵波提。过去世为沙弥。见老比丘诵经。轻弄云。如牛食草。老比丘已证阿罗汉果。告云。汝此言有罪。随即忏悔。犹堕落五百世为牛。余报未尽。尚事虚哨。佛恐世人。睹形不知观德。讥谤又要获罪。于是令居天上。诸天敬奉。故受天供养第一。 不动尊者。即宾头卢。颇罗堕。昔树提长者。以钵置刹竿上。号于众曰。谁能现通取钵。当以与之。尊者即时现通取之。佛诃责不许入灭。留身世间。应末世供。为人天福田。故称福田第一。 黑光尊者。为佛使者。即迦留陀夷。身形粗黑有光。人见惊骇。佛禁夜行。因之而始。此尊者为佛使者。摩利夫人师事焉。教化夫妇同证道果者。数满一千。一人证果者。不知其数。故称教化第一。 房宿尊者。即劫宾那。由父母祷星宿而生。房宿乃二十八宿之第四星也。能知星宿第一。 善容尊者。即薄拘罗。毗婆尸佛时。以阿梨勒果。施一病僧。自尔九十一劫。无病无夭。又持不杀戒。感五不死报。初生现异。母以为怪。遂欲处死。置之熬盘不死。复置釜中不死。复投水中。巨鱼吞之。鱼为人获。刀剖子现。竟无所伤。渔人养育成人。因火不能烧。汤不能煮。水不能淹。鱼不能噬。刀不能伤。名五不死。颜貌端正。故曰善容。享寿一百六十岁。故称寿命第一。 无贫尊者。即阿冕楼陀。楞严经。名阿那律陀。译云无贫。亦云如意。由昔饥世。以稗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不受贫穷。得如意乐。亦佛之堂弟。听法之时。常乐睡眠。佛即呵云。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因闻佛呵。恐受坠落。乃自责发愤。经七昼夜。眼不交睫。精进失目。佛怜而度之。示以乐见照明金刚三昧。好乐反见。照明金刚不坏本体。而得正定。遂得半头天眼。告螺髻梵王云。我不因眼。观大千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是为天眼第一。如是等。诸大弟子。如是。指上十六尊宿。等者。等余未列之众。此等常随众。本法身大士。示作声闻。为影响众者。或过去古佛。倒驾慈航。或法身大士。隐本垂迹。或他方圣众。影响法会。助宏道化。今闻净土摄受十方众生。不可思议功德。得第一义悉檀之益。第一义悉檀。为四悉檀之一。得入理益。所入之理。即中道第一义谛之理。○增道损生者。闻此念佛法门。悟唯心净土。见自性弥陀。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自净佛土。即净自心之佛土。复名当机众者。因此等常随众之机。与念佛之教相当。堪能得益。故称为当机众矣。初声闻众竟。 丁二菩萨众 《经》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解》菩萨摩诃萨。此云大道心。成就众生。乃智悲(并)[双]运。自他兼利之称。 (讲)此释菩萨通名。正文并者。及也。承前文义。在会听众。不独声闻。诸菩萨。亦所同闻。摩诃萨。乃菩萨中大菩萨。此云大道心成就众生。大道心者。发大菩提心。即运智上求佛道也。成就众生。乃运悲下度众生也。故曰智悲双运。自他兼利者。运智上求是自利。运悲下度是利他。菩萨二利兼焉。 《解》佛为法王。文殊绍佛家业。名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故居初。 (讲)此释文殊等别名。佛为法中之王。于法而得自在。王者。自在之义也。法王有三子。菩萨是真子。二乘是庶子。凡夫是外子。于真子中。文殊为首。能承绍佛之家业。故名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者。文殊为七佛之师。过去已成龙种尊王如来。现在北方成佛。名曰宝积。得一切种智。倒驾慈航。勇猛实智。即根本智。非此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难信之法。故以文殊居初。 《解》弥勒当来成佛。现居等觉。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故列次。 (讲)梵语弥勒。此云慈氏。姓也。本名阿逸多。此云无能胜。当来成佛。龙华三会。度众无量。现居等觉之位。在兜率天内院。候补作佛。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者。必以断深惑。度众生。究竟福慧二种庄严。净佛国土。为要务之急。故次列。 《解》不休息者。旷劫修行。不暂停故。常精进者。自利利他。无疲倦故。 (讲)旷者远也。此菩萨。从远劫修利他行。乃至今日。不暂停息。世界无边尘扰扰。众生无数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故此菩萨不休息。常精进与不休息义同。其行亦同。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度众生以利他。智悲并运。常无疲倦。故名常精进。 《解》此等深位菩萨。必皆求生净土。以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乃能速疾圆满菩提故。 (讲)此明菩萨等得益。深位菩萨者。位邻极圣。深证等觉。已破四十一品无明也。必皆求生净土者。以不离三宝故。小注云。事是大因缘。理是秘密藏。不可忽过。既得不离三宝。即是成佛大因缘。常见佛闻法。开示佛之知见。常近众僧。同得悟入佛之知见。故云大因缘。佛知见。即三德秘密之藏。证入三德秘密藏中。乃能速成正觉。圆满无上菩提。故曰不可忽过。二菩萨众竟。 丁三天人众 《经》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解》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即忉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色。无色。无量诸天也。大众俱。谓十方天人。八部修罗。人非人等。无不与会。无非净土法门所摄之机也。通序竟。 (讲)此会。不独出世间声闻菩萨。并有世间天人。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者。能为忉利天之主。未来成佛。号无著尊佛。迦叶佛时。有一女人。发心建塔。三十二人助成其事。感报此天。中间一天。天王所居。东西南北各八天。即三十二人所居。为内臣。合名三十三天。等者。下等四天王天。在须弥山半。东方持国天王。宫殿建于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宫殿建于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官殿建于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宫殿建于水晶埵。此四王统领八部鬼神。护持世间。又称护世四王。是忉利天王外臣。上等夜摩天。兜率天。此天有内院。菩萨所居。三灾不及。外院天众所居。化乐天。他化天。至此为欲界六天。有男有女。未离欲故。 更等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各三天。四禅本天三天。外道天一天。五不还天五天。合为十八梵天。名为色界者。色蕴胜故。以离欲清净。无有女人。自然化生。又名梵天。梵者净也。以禅定为乐。又名四禅天。 更等无色界。四空四天以灭色趣空。无色蕴故。名无色界。三界共成二十八天。俗云三十三天。不知但是横论第二天之名。以为竖论总数。三十三层者。错误也。 无量诸天。应指大千世界。四禅以下。诸天之数无量。大众俱者。总指在会十方天人。八部修罗。人非人鬼神等。无不与会。共秉同闻。皆为净土法门所摄之机。旁注。唯广大故微妙者。唯法门广大。故无机不收。能三根普被。故法门微妙也。初通序竟。 乙二别序 《解》发起序也。净土妙门。不可思议。无人能问。佛自倡依正名字为发起。又佛智鉴机无谬。见此大众。应闻净土妙门。而获四益。故不俟问。便自发起。如梵网经下卷。自倡位号云。我今卢舍那等。智者判作发起序。例可知也。 (讲)前是通序。即信闻时主处众。六种成就。证信序也。与诸部经相同。故为通序。此为别序。乃发起一经之由致。与诸部经各别。故名别序。又称发起序也。法不孤起。起必有由。他经多为弟子发起。请问而说。此经乃无问自说。以净土妙门。无人能问。法门何以称妙。以但持六字洪名。即得三界横超。念佛为因。而得成佛之果。非大众智力所能知能问。故曰不可思议。无人能问。乃自倡依报极乐世界。正报阿弥陀佛。二种名字。以为发起也。 又。佛智鉴机无谬者。佛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善鉴众生之机。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纤毫不错。见此现前大众。应闻净土妙门。而得四益。故不俟问。便自发起。四益。即四悉檀之益。第一世界悉檀。得欢喜益。闻佛说有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庄严。国中有佛。现在说法。心生欢喜。第二为人悉檀。得生善益。闻说欲生彼国。亲见弥陀。只要执持名号。即为多善根福德因缘。则知念佛即能生善。第三对治悉檀。得灭恶益。依教专修净行。念念相续。而得灭除身口意三业之恶。第四第一义悉檀。得入理益。教令持名念佛。念到日久功深。豁悟实相第一义谛之理。即得理一心不乱。是谓四悉普益也。 如梵网下。引例也。梵网经下卷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等。亦自倡位号。智者大师判此段偈文。作发起序。以彼例此。可知此文。亦发起序。 《经》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解》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 (讲)净土法门。收机最广。故能三根普摄。上中下三根。皆可念佛。皆得往生。师子峰云。是男是女总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又后文云。上上根不能越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亦即圆超也。 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者。绝待即绝诸对待。唯一无二。唯此无外也。如彻祖云。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为宗。二以唯佛为宗。三以绝待圆融为宗。四以超情离见为宗。○唯心为宗者。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心性竖穷横遍。心外无有一法可得。○唯佛为宗者。全心即佛。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佛亦竖穷横遍。佛外亦无有少法可得。上二皆明绝待义也。 圆融。乃圆通融洽。无障无碍。即以心佛明之。心性圆满周遍。不妨佛性。亦满亦遍。一切法性。皆满皆遍。佛性法性。圆满周遍亦然。彼此无障无碍。此明圆融义也。○问理虽如是。事上难免生疑。既许心性圆遍。如何能许佛性诸法之性。同时圆遍耶。答此乃法界无障碍之义。不独理与事。而得无碍。乃至事之与事。一一皆得无碍。喻如千灯一室。各得圆遍。各各无障无碍。即此可以断疑。 绝待圆融。共为一宗者。正绝待便圆融。正圆融便绝待。如台宗所云。随举一法。体即法界。举心为法界。一切诸法。皆趣此心。举佛为法界。一切诸法。皆趣此佛。同时绝待圆融。不前不后。如千珠宝网。一珠含九百九十九珠。九百九十九珠入一珠。珠珠皆能互含互遍。不相妨碍。 超情离见为宗者。超凡情。离圣见也。但约绝待。已超凡情。已离圣见。若约心佛圆融。尤非凡情圣见之所能及。○问。凡情当超。圣见如何亦离。答。但有一法当情。都是法执之病。都为清净心中之障碍。不得不离。喻如好眼。不容沙著其中。以沙是不好之物。能坏于眼。急当去之。若以金屑著眼。虽是贵重之物。亦能妨碍于眼。亦当去之。是为超情离见之宗。一句弥陀名号。具此四句宗旨。非语言分别之所能及。故曰不可思议。 圆收圆超一切法门者。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说出一切法门。不出戒定慧三学。今此净土法门。可以三学全该。正念佛时。都摄六根。身口意三业清净。不犯众戒。念到一心不乱。而得正定。了知能念之心。自体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又了知能念之心。念念相续。所念之佛。历历分明。又了知佛即是心。心即是佛。能所情亡。空有见泯。而得三观妙慧。是则一句阿弥陀佛。具足戒定慧三学。即圆收一切法门也。 古德云。八万门中。念佛第一。又云净土法门。为径中捷径。即圆超一切法门。旁注云。从未道彻者。即此净土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从来未经何人道彻也。 甚深难信者。即此念佛一法。若理若事。悉皆难信。莲池大师云。兼众德而俱备。统百行以无遗。其理甚深。若人执持名号。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其事亦复难信。故经云。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此念佛法门。事是无上大因缘。理是三德秘密藏。是为难信之法。故特告大智慧之者。非第一大智慧人。不能直下承当。无所疑惑也。旁注。可见正智庸愚。两不思议者。正智之人。依智不依识。远离分别。故不思议。庸愚之辈。昏昏度日。不知分别。亦不思议。故云两不思议也。特告大智慧者。正以不思议法。向不思议人说也。 《解》西方者。横亘直西。标示现处也。十万亿者。十万曰亿。今积亿至十万也。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为一佛所化。且以此土言之。一须弥山。东西南北各一洲。同一日月所照。一铁围所绕。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名大千世界。过如此佛土。十万亿之西。是极乐世界也。 (讲)此正释西方。从是娑婆世界。向西方横亘直过。十万亿诸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极乐。乃标彼佛。示现同居土成佛之处也。按世界刹种。高二十层。每层有无量诸佛国土。娑婆与极乐。同在刹种第十三层。故得平横通达。直至极乐。十万亿。积亿至十万也。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为一佛所化之土。 且以此娑婆世界。三千大千言之。一须弥山。东西南北。各有一洲。梵语须弥。此云妙高。以四宝所成曰妙。上至忉利曰高。在一个小世界大海中心。出水八万四千由旬。此山东面有洲。名弗婆提。此云胜身。身形殊胜。从人立名。人高八肘。寿命二百五十岁。西面有洲。名瞿耶毗。此云牛货。以牛为货。从物立名。人高十六肘。寿命五百岁。南面有洲。名阎浮提。此云胜金。从树立名。洲有此树。树汁入水。沙石成金。超胜余金。人高三肘半。寿命百岁以下。北面有洲。名郁单越。此云胜处。胜三洲故。人高三十二肘。寿命一千岁。无中夭者。 同一日月所照。一铁围山所绕者。日月在须弥山半。四万二千由旬之高。与四天王天齐。旋转须弥。光照四大部洲。四洲之外。全是海水。海外有一小铁围山。其山纯铁。围此四洲。是一小世界。名一四天下。上有六欲天。初禅天。一千个四天下。六欲初禅。上有二禅天。名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二禅。上有三禅天。名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三禅。上有四禅天。名大千世界。三次言千。是为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所化之土。过如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有极乐世界也。 《解》问。何故极乐在西方。答。此非善问。假使极乐在东。汝又问何故在东。岂非戏论。况自十一万亿佛土视之。又在东矣。何足致疑。 (讲)此假立问答。所以破疑也。此非善问句。所答最妙。离诸戏论。下出戏论所以。即可断疑。 《解》有世界名曰极乐。序依报国土之名也。竖约三际。以辨时劫。横约十方。以定疆隅。故称世界。极乐(国)[者]。梵语须摩提。亦云安养。安乐。清泰等。乃永离众苦。第一安稳之谓。如下广释。 (讲)此正释依报世界。有世界名曰极乐。乃释迦自倡依报国土之名。以为发起之序。依报者。众生所依止之果报土也。世是迁流之义。约竖论。过去现在未来三际。以辨时劫。界是方位之义。约横说。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以定疆隅。故称世界。极乐三种翻译可知。永离众苦者。佛于经中自释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曰永离。是为第一安隐也。 《解》然佛土有四。各分净秽。凡圣同居土。五浊重者秽。五浊轻者净。 (讲)此别明净秽。然佛土有四。一凡圣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庄严土。四常寂光净土。若据此土。则各分净秽。所有伪谬。悉皆得正。此段辨凡圣同居土净秽之相。凡是凡夫。圣是圣人。圣人应迹世间。与凡夫共同居处故。名凡圣同居土。五浊者。楞严经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投以尘土灰沙之伦。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喻心水本净。因尘劳而成浊也。○一劫浊。梵语劫波。此云时分。劫浊无别体。四浊交凑为体。迁流不息为相。二见浊。五利使为体。诸见纷起为相。三烦恼浊。五钝使为体。恼乱逼迫为相。四众生浊。三缘和合为体。色心陋劣为相。五命浊。寿暖识三为体。催年减寿为相。此论娑婆世界五浊之体相也。 轻重分净秽。如此土三途浊重。则土秽。人道浊轻。则土净。人天比较。人道浊重亦秽。天道浊轻乃净。欲界与上二界比较。欲界浊重又秽。上二界乃净。娑婆极乐比较。娑婆有五浊皆秽。极乐是五清乃净。因同居土中凡夫。与圣人同一例故。 《解》方便有余土。析空拙度证入者秽。体空巧度证入者净。 (讲)此段。辨方便有余土净秽之相。方便者。是佛权巧方便而设。是为化城。中途暂住之所。名有余涅槃。非究竟宝所。无余涅槃也。藏教阿罗汉。辟支佛所证。通教三乘。别教三贤。圆教十信。已断见思烦恼。未破无明者。亦寄居于此。 析空拙度证入者秽。此指藏教二乘。禀析空观智。析色入空。将四大五蕴。分析此身。毕竟无我。但得我空。四大五蕴之法不空。此观智拙。以此观智断见思惑。度出生死海。证入方便有余土。为拙度证入者属秽。 体空巧度证入者净。此指通教三乘。禀体空观智。体色入空。观四大五蕴色法。现前此身。当体本空。非但我空。法亦如幻。本不可得。此观智巧。以此观智断见思惑。度出生死海。证入方便有余土。为巧度证入者属净。○又。通别比较。通教三乘。不达中道亦秽。别教三贤。以达中道故净。○又。别圆比较。别教三贤。不达即中亦秽。圆教十信已伏无明。三谛圆融。所见乃净。极乐方便土皆净。以小乘回心故。 《解》实报无障碍土。次第三观证入者秽。一心三观证入者净。 (讲)此段。辨实报无障碍土净秽之相。实报者。真实果报土。种种庄严。无障无碍。又名实报庄严土。乃别教十地。等觉。妙觉。圆教初住至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居。次第三观证入者秽。此指别教所修三观。次第而入。先空。次假。后中。谓十信修析空观。伏见思惑。十住修体空观。断见思惑。十行修假观。破尘沙惑。十回向修中观。伏无明惑。初地修中观。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始入实报土。以智不圆融故。所见土相则秽。一心三观者。乃圆教菩萨所修。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谓圆修三观。此观若成。则能圆断三惑。圆证三德。故初发心住。即破一品无明。即证一分三德。而入实报土。以观智圆故。所见土相则净也。极乐实报土皆净。以国中一切菩萨。所修所证悉圆顿故。 《解》常寂光土。分证者秽。究竟满证者净。 (讲)此段。辨常寂光土净秽之相。此土乃如来所居。若约别教妙觉。于本教虽称究竟。但断十二品无明。与圆教二行齐。无明未尽。是为分证者秽。究竟满证。乃圆教妙觉。破四十二品无明尽。复本心源。究竟清净。圆满无上菩提。是为满证者净。极乐是寂光净。以受用同佛故。 《解》今云极乐世界。正指同居净土。亦即横具上三净土也。 (讲)今极乐世界。称净土者。正指凡圣同居土一土。横具上三净土。以同居境净故。真俗圆融。不可限量。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佛在同居。即寂光净土。菩萨在同居。即实报净土。声闻在同居。即方便净土。 《解》此论修德。不论性德。性德。则一切微尘。法尔具足四种净秽佛土。今约信愿行三。弥陀名号。不可思议故。能令凡夫所感。同居极乐。最极清净也。此则十方佛土所无。极乐同居独擅。方是极乐净土宗旨。下明义处皆然。 (讲)此乃成时大师所批。修德是修成。性德是本具。性德即真心之别名。若论性德。法法唯心。随举一法。体即法界。故一切微尘。法尔具足四种净秽佛土。今约能修之信愿行三资粮。所修之一句弥陀名号。不可思议之真因。以感不可思议之妙果。同居极乐最极清净也。此种同居净土。十方佛土所无。极乐同居独擅。唯一无二。方是极乐净土宗旨。虽属修德所成。亦是性德本具。不出性外。是谓唯心净土也。上佛倡极乐世界之名。为下文依报发起之序。再倡阿弥陀佛名号。为下正报发起之序。 《解》有佛号阿弥陀。序正报教主之名也。翻译如下广释。佛有三身。各论单复。法身单。指所证理性。报身单。[指]能证功德智慧。化身单。指所现相好色像。法身复者。自性清净法身。离垢妙极法身。报身复者。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化身复者。示生化身。应现化身。又。佛界化身。随类化身。 (讲)此释正报教主。有佛号阿弥陀。乃释迦自倡正报教主之名。以为发起之序。翻译如下文广释。此处但解佛有三身。身者。积聚之义。众生积聚业障以为身。佛则不然。一法身。积聚理法以为身。理法平等普遍。故法身遍一切处。二报身。积聚智慧以为身。故报身惑净智满。三应身。积聚机缘以为身。故机缘成熟。应时出世。 各论单复者。三身各皆有单有复。法身单。指所证理性。即如如理。此理生佛同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众生迷此而轮回。诸佛证此而成道。报身单。指能证功德智慧。即如如智。始觉还源。惑净智满。以智慧为身。化身单。指所现相好色像。即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色像。 法身复者。一自性清净法身。即众生本源自性天真佛。人人本具。不假修成。生佛一如。此身通因彻果。二离垢妙极法身。即如来修德究竟所成佛。离五住垢。断尽烦恼。极三智妙。证得菩提。此身唯佛果方有。 报身复者。一自受用报身。即弥陀智德究竟。圆满无上菩提。断德究竟。永离二种生死。得菩提觉法之乐。涅槃寂静之乐。以自受用。故名自受用报身。二他受用报身。此从后得智所现。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二乘有眼。不见报身刹尘相好。 化身复者。一示生化身。即示现降生。八相成道之身。二应现化身。应众生机。现胜应劣应之身。又。佛界化身。现佛界之身也。随类化身。随九界之类。而示现其身也。上明单复三身竟。 《解》虽(辩)[辨]单复三身。实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纵横。不并别。离过绝非。不可思议。 (讲)此段铲除情见。乃论性德。恐人不明理性。而生三一之情见。故破之曰。虽辨明单复三身。实际理地。究竟非一非三。又恐人执著非一非三。故又曰。而三而一。上句双遮。下句双照。合之则正双遮时便双照。正双照时便双遮。圆融中道理性。超情离见也。 不纵横。不并别者。是三德秘密之藏。为诸佛之本源。众生之慧命。涅槃经云。云何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伊。别亦不成伊。如摩醯首罗天。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佛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即佛所证三德秘密之藏。 按∴字。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喻圆教不思议三德。不可说一。不可说三。而三而一。离四句之过。绝百句之非。岂思议之所能及耶。离定三思议。离定一思议。离非三非一思议。离而三而一思议。此离四句也。百非者。依根本四句。每句各具四句。四四十六句。约三世则有四十八句。再约已起未起。则有九十六句。加根本四句。则成百句。但能离根本四句之过。百句之非自绝。佛身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如金刚经云。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故曰不可思议。上辨单复三身竟。 《解》今云阿弥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复即报即法也。 (讲)此段所云。阿弥陀佛。乃论修德。正指在同居土中。示生之化身。以是同居土见故。恐疑非法非报。故又云。即报即法也。化身本不离法身。依法身体。垂报化用。三身不相舍离。如摩尼珠。珠体。珠光。珠影。不相离也。旁注随横四土现。即同居横具上三土。在同居土中现也。 《解》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义。的标实境。令欣求故。诚语指示。令专一故。简非干城阳焰。非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权小故。圆彰性具。令深证故。 (讲)此重释西方依正二有。世界及佛。皆言有者。二俱现有。非过去。非未来。具四悉檀之义。悉者普也。檀者施也。以四益普施故。一的标实境。令欣求故。的确标显。西方依正。现在实境。令众生心生欣慕。求生彼国。此世界悉檀。令得欢喜也。○二诚语指示。令专一故。释迦及六方佛以诚语指示。持名念佛法门。令得专一其心。净念相继故。此为人悉檀。令得生善益。○三简非干城阳焰。简者简别。西方依正。二皆实有。非同乾闼婆城。乃幻现。旷野深山常见。倏有即无。同妖魔之气所现。阳焰乃田间游气。春晴伏地可见。远看似水。近看则无。渴鹿逐阳焰。即错认为水也。非权现曲示者。破华严合论之伪。李长者著华严合论。谓西方是权现。曲引小根所示。故特破之。非缘影虚妄者。第六意识。是缘尘分别影事。举体虚妄。此破末世众生。认缘影为真心。谓西方依正。皆在心外。非保真偏但者。上破邪魔。此破权小。保真。乃藏教保真涅槃。法华经云。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偏。谓藏教之偏真。但。谓别教之但中。今西方依正二有。乃圆教圆中之妙有。故非偏非但也。此对治悉檀。令得灭恶益。○四圆彰性具。令深证故。即圆彰西方依正二报。乃自性本具。虽过西方十万亿刹之外。不出唯心。即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令悟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而得深证受用。此第一义悉檀。令得入理益。 《解》今现在说法者。简上依正二有。非过去已灭。未来未成。正应发愿往生。亲觐听法。速成正觉也。 (讲)此释现在说法。今即今时。非过去已灭。非未来未成。故曰现在。彼佛度生。亦以音声而作佛事。亦不外说法也。释迦说大云经时。告大云密藏菩萨言。西方世界。有国名安乐。佛号无量寿。现在说法。告一菩萨言。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今说大云经。汝可往听。今彼菩萨。将来至此。则正当释迦说法时。弥陀亦在说法。弥陀寿命无量。释迦虽灭度已久。弥陀还是现在说法。佛世难值。此土弥勒。尚未下生。当来下生。未知我在何道。正应发愿往生。亲觐弥陀。常随佛学。速成正觉也。 《解》复次。二有现在。劝信序也。世界名极乐。劝愿序也。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复次。[阿]弥(陀)序佛。说法序法。现在海会序僧。佛法僧同一实相。序体。从此起信愿行。序宗。信愿行成。必得往生。见佛闻法。序用。唯一佛界为所缘[境]。不杂余事。序教相[也]。言略意周矣。初序分竟。 (讲)此结出发起序之义。经中不外信愿行三资粮。此先序其由致。前六句即劝信。劝愿。劝行之序。依正二俱现在实有。非假设理想。应当深信不疑。世界名极乐。循其名则乐之极。应当切愿求生。佛号阿弥陀。光寿无量。闻说应当力行念佛修行。○复次阿弥陀序佛。说法序法。现在海会序僧。此合序三宝。及经中五重玄义。佛法僧是住持三宝之名。序名。住持不离实相。则佛法僧。同一实相。序体。从此实相之体。起信发愿力行。序宗。信愿行三资成就。必得往生。见佛闻法。横超生死。序用。唯一佛界为所缘境者。惟念一佛。不念他佛。即以一句佛号。为所缘之境。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心中不杂余事。序教相也。言虽略。意则五重玄义俱周。初序分竟也。 甲二正宗分三 乙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 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 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 《解》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讲)蕅公判此经正宗。不出信愿行三科。为千古独唱。深合佛意。无人能及。 乙初中分二 丙初依报妙 二正报妙 丙初又二 丁初征释 二广释 丁初又二 戊初征 二释 今初 《经》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讲)佛自征极乐之名。乃欲广释其义。令闻者生信也。 戊二释分二 己初约能受用释 二约所受用释 今初 《经》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解》众生是能受用人。等觉以还皆可名。今且约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 (讲)此略明众生。众生者。色受想行识五阴。众法相集而生也。外身四大假合。属色阴。前五识。领纳五尘之境。为受阴。第六识。攀缘六尘。忆想分别。为想阴。第七识。恒审思量。念念迁流。为行阴。第八识。执持根身器界种子。为识阴。具足众法而得生。故名众生。是能受用人。世界。是所受用境。 等觉以还皆可名者。等觉。乃始觉将要圆满。只剩一品生相无明未破。尚去佛一等。生相无明一破。即成究竟觉佛也。又等觉。即一生补处菩萨。以还即从等觉以下。皆名众生。菩萨是大道心众生。今云极乐。且约同居土人民言。以下下品。尚且如是。例知上上品。自不待言。旁注净宗不思议在此者。同居人民。与补处菩萨。同其受用。 《解》娑婆苦乐杂。其实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乐是坏苦。不久住故。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流故。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 (讲)此总论苦乐。娑婆此云堪忍。亦云能忍。此土众生。堪能忍受诸苦故。此土苦乐相杂。对文中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相反。其实苦即苦受。为苦苦。此身已是苦果。更加众苦逼迫身心。是苦而复苦。故曰苦苦。乐即乐受。为坏苦。此土无真乐。虽有少分之乐。乐不久住。故曰坏苦。非苦非乐。即舍受。为行苦。虽然不苦不乐。难免行阴迁流。终归变灭。故曰行苦。行是迁流不息之义。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即借水寄叹。行阴迁流之相。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彼土无有众苦。故得永离三苦。苦既全无。乐即绝待。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乐外有苦可对。则乐非极乐。彼土绝待之乐。乃名极乐。问。乐必对苦而显。彼土既无众苦。何以显乐。答。乃对娑婆极苦。而显净土极乐。故旁注曰。众苦极乐映释。令知胜劣。而生忻厌也。 慈云忏主。开此土彼土。修行难易十种。今以苦乐对之。一者此土有不常值佛苦。彼土但受华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二者此土有不闻说法苦。彼土但受水鸟树林。皆宣妙法之乐。三者此土有恶友牵缠苦。彼土但受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四者此土有群魔恼乱苦。彼土但受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五者此土有轮回不息苦。彼土但受横截生死。永脱轮回之乐。六者此土有难免三途苦。彼土但受恶道永离。名且不闻之乐。七者此土有尘缘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八者此土有寿命短促苦。彼土但受寿与佛同。更无限量之乐。九者此土有修行退失苦。彼土但受入正定聚。永无退转之乐。十者此土有佛道难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满。所作成办之乐。以此十种对辨。则两土苦乐显然。 《解》一往分别。同居五浊轻。无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游行。天食天衣。诸善聚会等乐。 (讲)此别明苦乐。一往分别者。大略分别也。依四土明苦乐有无之相。无分段八苦者。分是分限。指寿命有长短。段是形段。指身量有大小。乃此土三界内生死。名曰分段生死。彼土莲华化生。是最后身。一生补处成佛。故无分段生死。 八苦者。彼土一一皆无。一无十月胎狱生苦。但受莲华化生之乐。二无形骸衰朽老苦。但受相好圆满之乐。三无内外诸科病苦。但受自在晏安之乐。四无四大分离死苦。但受寿命无量之乐。五无恩爱别离之苦。但受海会相聚之乐。六无怨憎会遇之苦。但受上善俱会之乐。七无所求不得之苦。但受自然如意之乐。八无五阴烦恼炽盛之苦。但受照见五蕴皆空之乐。前七是别。后一是总。五阴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炽盛火旺貌。须以智慧水。方能灭除烦恼火。两土比较。苦乐悬殊。即净秽之所攸分也。 但受不病不老四句。于诸乐中。大略言之。天食天衣者。天是天然。不假经营造作。思食食来。食毕。盛食之具自去。思衣衣至。随意美妙庄严。应法之服。自然在身。 《解》方便体观巧。无沉空滞寂之苦。但受游戏神通等乐。 (讲)此土方便有余土。有藏教析空观。拙度证入者。有通教体空观。巧度证入者。皆沉滞化城。偏空寂灭之苦。彼国此土圣人。皆秉圆教观。体色即空证入。不滞空寂。即能从真出假。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熟众生。故曰但受游戏神通等乐。 《解》实报心观圆。无隔别不融之苦。但受无碍不思议乐。 (讲)实报无障碍土菩萨。皆秉一心三观证入。观智圆融之故。无三观前后隔别。三谛不融之苦。故云但受无碍不思议乐。 《解》寂光究竟等。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乐。 (讲)寂光究竟等。指常寂光净土。由始觉觉至心源。本始合一。成究竟觉。佛之住处。理智不二。身土一如。故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若约别教妙觉。虽称究竟。只破十二品无明。但齐圆教二行。尚余三十品无明未破。法性之水。犹有渗漏流注也。彼土受用同佛故。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乐。圆满无上菩提。觉法之乐。究竟无余涅槃。寂静之乐。以上别明苦乐中。正释四土也。 《解》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 (讲)此点示妙行。执持名号。即为妙行。以多善根多福德故。然同居土众生。以持名念佛。正当念时。便以佛之善根。为己善根。佛之福德。为己福德。故曰善根福德同佛。此中道理。尚待辨明。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则应以多善多福乃生。下即接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是则持名念佛。即为多善根福德因缘也。明矣。 因是亲因。如世间种子。缘是助缘。如世间水土。有因无缘不生。有缘无因亦不生。因缘具足。方能成办。能念之心属因。今发菩提心。精进念佛。求成佛道。名多善根。即亲因也。所念之佛属缘。今修净土行。一句佛号。具足万德。名多福德。即助缘也。因缘具足。故能圆净四土。圆受诸乐。此方是持名妙行。极乐净宗。合上正释四土。别明苦乐也。 《解》复次。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则十方同居。逊其殊特。下又可与此土较量。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横超而度越。佛说苦乐。意在于此。 (讲)此乃指同居殊胜。极乐同居。上而言之。十方佛土同居。皆要让极乐最殊胜奇特。下而言之。又可与此土较量苦乐。此娑婆五浊恶世。是极苦世界。彼西方净土。是极乐世界。厌苦求乐。人之常情。故发心念佛。求生净土者多。万修万人去。故曰优入。十方往生之众虽多。极乐仍从容不迫。如海纳百川而不隘。镜含万象而有余。横超而度越者。但有闻说。两土苦乐悬殊。厌秽忻净。念佛求生极乐。可得横超三界。度越生死苦海。佛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意即在于此。要令人深信极乐殊特。切愿求生。力行念佛。而得往生受用。初约能受用释竟。 己二约所受用释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解》七重表七科道品。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周匝围绕者。佛菩萨等无量住处也。皆四宝。则自功德深。周匝(环)绕。则他贤圣遍。此极乐真因缘也。 (讲)先总释胜境。即极乐殊胜庄严之境。七重栏楯。横曰栏。直曰楯。俗云栏杆。庄严界畔。罗网庄严空际。行树庄严露地。一重行树。一重栏楯。重重相间。而至于七。上覆以七重罗网。一一皆是金。银。琉璃。玻璃。四宝所成。七重四宝亦但略言。其实重重无尽。宝宝交错。周匝围绕。佛菩萨住处。 大本云。七宝诸树。遍满世界。所谓金根金茎。枝叶花果。亦皆以金。则名一宝。金根银茎。枝叶花果。亦分金银。则名二宝。如是三宝四宝。其宝间错。辗转增多。乃至七宝。 观经云。七宝行树。一一高八千由旬。一一花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等。又云。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此经文略。但言罗网。未言网间宫殿。 此中文有表法。表者显也。即借文以显义。借事以显理等。七重。表七科道品。三十七分。解在后文。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此土同居。有凡夫四倒。无常执常。非乐执乐。无我执我。不净执净。方便。有二乘四倒。常计无常。乐计为苦。我计无我。净计不净。合之二土有八倒。彼国同居。人人实具四德。常者。同佛无量寿故。乐者。但受诸乐故。我者。自在无碍故。净者。清净庄严故。皆四宝则自功德深者。人具四德。则自功德深。内因胜也。周匝围绕。则他贤圣遍。外缘胜也。此即极乐真因缘。 《解》此等庄严。同居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 (讲)此下别明四土。先明同居土因果。以善业观行为能感因。以缘生胜妙五尘为所感果。极乐此土。横具上三土。唯横无竖。此等庄严者。总指同居庄严。有二能感因。一增上善业。即持名多善根之业。以念念即佛。乃成佛之亲因缘。净念相继。乃等无闲缘。以佛号为所缘境。乃所缘缘。言增上者。即增上缘。总摄前三缘。有大力用。为中道无漏善业。○二圆五品观。圆教观行五品位。谓随喜。读诵。解说。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以此二者。为能感之因。同居净土。为所感之果。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者。缘生。即因缘所生法。殊胜妙好。非同娑婆粗恶五尘也。同居之体质。亦即色声香味触。五尘为体也。 《解》方便净土。是即空观智所感。亦相似三观所感。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体。 (讲)此明方便土因果。以即空观智。相似三观。为能感因。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所感果。此土因有横竖。竖则即空观智。非通教即有之空。乃圆教即假即中之空。横则相似三观。乃圆教相似位。一心三观。此二为能感因。所感方便土果。为妙真谛者。非是藏通二教之真谛。乃圆教不思议真谛。即假即中。故称为妙。无漏五尘者。方便土。亦不外五尘为体。乃中道无漏五尘也。 《解》实报净土。是妙假观智所感。亦分证三观所感。以妙俗谛。无尽五尘为体。 (讲)此明实报土因果。以妙假观智。分证三观为能感因。以妙俗谛。无尽五尘为所感果。此土因亦有横竖。竖则妙假观智。非别教次第之假观。乃圆教即空即中。不思议假观。横则分证三观。乃圆教分证位中。一心三观。此二为能感因。所感实报土果。为妙俗谛者。非是别教之俗谛。乃是圆教不思议俗谛。即真即中。故称为妙。无尽五尘者。色声香味触。随举一尘。皆具一切尘。尘尘无尽。实报土亦不外五尘为体。乃中道无尽五尘也。 《解》常寂光土。是即中观智所感。亦究竟三观所感。以妙中谛。称性五尘为体。 (讲)此明常寂光土因果。以即中观智。究竟三观。为能感因。以妙中谛。称性五尘为所感果。此土因亦有横竖。竖则即中观智。非别教次第中观。乃圆教即空即假。不思议中观。此二为能感因。所感常寂光土果。为妙中谛者。非是别教之中谛。乃是圆教不思议中谛。即真即假。故称为妙。称性五尘者。色声香味触。称合真如自性。不可思议之五尘。为常寂光土之体也。上明四土横竖也。 《解》欲令易解。作此分别。实四土庄严。无非因缘[所生]法。无不即空假中。所以极乐同居净境。真(假)[俗]圆融。不可限量。下皆仿此。 (讲)此明四土圆融。欲令易于了解。作此四土。次第分别。同居是缘生。方便是即空。实报是妙假。寂光是即中。此依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四句偈分之。其实四土庄严。无不圆融无碍。无非因缘所生法者。四土唯一同居土也。无不即空者。四土唯一方便土也。无不即假者。四土唯一实报土也。无不即中者。四土唯一常寂光土也。又无不即空者。方便土横具上下三土。无不即假者。实报横具上下三土。无不即中者。寂光横具下三土亦然。 所以极乐同居净境者。引此圆融之境。以证圆融之理也。此论修德所成之境。元依性德起修。故得全修在性。称性无碍。真俗中三谛圆融。不可限量。 极乐同居。具足四土。圆融无碍。人民表因缘所生法。同居土也。声闻表即空。方便土也。菩萨表即假。实报土也。佛表即中。常寂光土也。称合圆融之理。成此圆融之境。即一土具足四土。故曰不可限量。下有显理处。悉皆仿此。以上别明四土竟。 《解》问。寂光唯理性。何得有此庄严。答。一一庄严。全体理性。一一理性。具足庄严。方是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胜妙五尘。何异偏真法性。 (讲)此假立问答。以断偏执理性之疑。恐人不达寂光乃即事之理。而落偏理废事之见。前二句是问词。下答云。一一三土庄严。不在寂光之外。三土全体。是寂光理性。一一理性。本来具足无量庄严。事在理中。理随事遍。寂光亦不在三土之外。此是诸佛究竟依报之果土也。经云。诸佛住处。名常寂光。若约如来分上。全三土而成寂光。若约众生分上。全寂光而成三土。是自业之差别。何关土有高下。又。人民但见同居。不见上三土。声闻但见同居方便。不见上二土。菩萨能见下三土。分见寂光。唯佛圆见四土。若谓寂光在三土外。不具三土胜妙庄严五尘。则与小乘偏真法性。有何差别。以上约所受用释竟。大科征释竟。 丁二广释分二 戊初别释所受 二合释能受所受 初又二 己初释生处 二结示佛力 今初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解》上明住处。今明生处。宝池金银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 (讲)上四土依果明住处。此宝池莲华明生处。池以金银等七宝所成。异此方土石也。此即对待而论。以显彼土绝待之乐。此土同居是有漏惑业所感。彼土乃无漏净业所成。又为弥陀愿行之所庄严。大本云。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犹如大海。一宝二宝。乃至七宝。所共合成。今不言由旬数量者。略也。 《解》八功德水[者]。一澄清。异此方浑浊。二清冷。异寒热。三甘美。异咸淡劣味。四轻软。异沉重。五润泽。异(缩)腐褪色。六安和。异急暴。七除饥渴。异生冷。八长养诸根。异损坏诸根。及沴戾增病没溺等也。 (讲)八功德水。略显八德。文易可知。惟缩腐褪色。与沴戾六字。解注如下。缩者臭也。腐者日久味变。褪色日久色变。沴者不和。戾者不顺。因不和顺。所以增病。 极乐宝水。非止八德。实则功德无量。十六观经云。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其摩尼水。流注花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是水本无情。而能说法。岂思议之所能及哉。 无量寿经云。诸上善人。入七宝池。澡雪身体。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乃至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清明澄洁。净若无形。是水本无心。能随人意。又岂思议之所能及哉。 《解》充满其中。异枯竭泛滥。底纯金沙。异污泥。阶道四宝。异砖石。陛级名阶。坦途曰道。重屋为楼。岑楼名阁。七宝楼阁。异此方土木丹青也。楼阁是住处。及法会处。但得宝池。莲胞开敷。便可登四岸。入法会。见佛闻法也。 (讲)此方之水。有时枯竭。则不能得其用。有时泛滥。儒书云。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则复损坏一切。底纯金沙。亦只略言。观经云。真金为渠。其下皆杂色金刚。以为底沙。大本云。纯一宝池。底沙亦以一宝。黄金池者。白银底沙。水晶池者。琉璃底沙。二宝为池。底沙亦二。乃至七宝。亦复如是。异此方池底皆污泥不净也。 陛级名阶。践之上升。坦途曰道。履之游行。重屋曰楼。岑楼曰阁。此即佛僧所居。及聚会说法之处。七宝所成。则皆用七宝庄严而较饰之。异此方土木。彩画丹青而严饰也。 无量寿经云。阿弥陀佛。讲堂精舍。宫殿楼阁。皆以七宝。胜于此界。第六天上。天帝所居。百千万倍。菩萨所居。亦复如是。诸天及人。宫宇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以一宝二宝。至无量宝。今言七宝。不云高下大小者。皆省文也。 七宝以金为首。金具四义。体则坚固。性则柔软。色具光明。价本贵重。银之四义。所不能及。琉璃此云青色宝。又云不远山宝。玻璃此云水玉。即水晶。砗磲此云大贝。贝为海中介虫。大者为宝。有云非梵语。以其形似车之渠。渠者网也。赤珠乃赤虫所出之珠。玛瑙有山玛瑙。水玛瑙之分。如上七宝。但取名同此方。实则一一超胜百千万倍。 问。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尚美观耶。此土土古圣贤。如尧帝处茅茨。禹王卑宫室。颜回居陋巷。只贵其德。不重宝严。读古者。无不景仰其风。答。此由弥陀大愿所成。亦由诸上善人净行所感。不待造作经营。又由弥陀大开方便。随顺众生厌秽忻净之心理。以大愿行。庄严成就极乐净土。今十方众生。有欲舍苦求乐。信愿念佛。求生彼国。即可横截生死。正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也。○莲池大师云。喻如正厄饥寒之国。忽闻饱暖之乡。方沉幽暗之崖。乍睹光明之境。岂不身心踊跃。舍故趣新。但得往生。终成解脱。方便接引。当如是耳。 《解》华轮者。轮王金轮。大四十里。且举最小者言。若据观经。及无量寿会。大小实不可量。由同居净土。身相不等故也。 (讲)此明华轮。即莲华大如车轮。非指普通车轮。乃举轮王金轮。轮王有四。铁轮王。统领南洲一洲诸国。铜轮王。统领东南二洲诸国。银轮王。统领东西南三洲诸国。金轮王。王四大部洲。至要即王位。有金轮宝自然现前。乘之一日之内。可以周游四大部洲。金轮王出世。海水低落。海边现有轮王道路。能通四洲。轮王有七宝。千子。以十善化导。四洲皆服。金轮大一由旬。四十里。乃举最小由旬言。若据观经。及宝积经中。无量寿如来会所明。大小实不可限量。由同居净土。有凡有圣。身相不等故。观经云。一一池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大本云。池中莲华。或一由旬。乃至百由旬。千由旬。 问。莲华大小。何以相去甚远。答。由十方念佛众生。工夫勤惰不等。故所感莲华大小不一。现前有一众生。闻说净土法门。发心信愿持名。七宝池内。即时产一莲芷。标名于上。如若精进念佛。莲华日大一日。光色日鲜。如中途退心。或另学别种法门。则莲华渐枯。倘一生修持到底。则临命终时。弥陀接引往生。即生此莲。名为托质莲胎。以九品莲华为父母。清净受生。华开见佛。是莲华乃卸凡壳之玄宫。安慧命之神宅。莲喻车轮者。不但状莲之形。而且表莲之德。轮有运载义。而此华轮。能至十方。接引众生。出离苦海。往生极乐。可为弥陀大愿船。普载众生。同赴莲池会也。 《解》青色名优钵罗。黄色名拘勿头。赤色名钵头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莲胞亦有光。然极乐莲华。光色无量。此亦略言耳。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质而非形曰微。无碍曰妙。非形则非尘。故洁也。莲胞如此。生身可知。 (讲)此先明莲华光色。后举四德。莲分四色。色各有光。由众生身有光明。故莲胞亦有光。光色本应无量。四色亦略言耳。 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者。既曰略叹。当知莲之德。亦不止此。质而非形曰微者。质乃宝华之体质。形量大小不定。各随念力而现。故曰非形。无碍曰妙者。自在无碍。不可思议。十方众生发心念佛。华即标名。勤惰才分。荣枯顿异。是为感应冥符妙。又上中下品。各随功行。无量往生。不致错谬。是为胜劣分明妙。香者。彼土之莲。光色既胜。香气应异。非此方莲香可比。非形即非尘者。既非一定大小之形。则自然非色尘之德。而全体唯心矣。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故曰非尘故洁也。莲胞既光色明耀。微妙香洁。则生身庄严殊胜可知。以上释生处竟。 己二结示佛力 《经》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 (讲)此结示佛力。故呼舍利弗而告之曰。极乐国土。成就如是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愿行为能庄严。极乐是所庄严。此约佛释。大愿。即弥陀因中为法藏比丘。对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愿。第三十二愿云。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大行者。即弥陀愿后。勇猛精进。阿僧祇劫。修菩萨行。大本云。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所。摄取二十一亿佛刹。清净之行。 称性功德者。称合真如自性。本具功德。一切庄严。亦复性本自具。但非佛力。不能成就。故曰称性功德之所成就。 遍严四种净土者。由真性圆满周遍。故能普遍庄严。四种净土。弥陀愿行圆满。庄严净土。为众生作增上缘。带起十方三世。一切凡圣。自心种种庄严。为所缘缘。一切凡圣。缘此庄严净土。起欣慕心。而修净业。求生净土。故曰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圣凡。令往生也。 《解》[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 (讲)复次。弥陀以因中所发大愿。能作众生多善根之因。又以愿后所修大行。能作众生多福德之缘。此意须善会。何以弥陀愿行。能为众生作殊胜因缘。因佛以此愿行。庄严成就四种净土。又以此愿行。庄严成就一句洪名。令众生对此庄严之依正。信愿持名者。以佛之愿为愿。以佛之行为行。皆得多善根多福德也。念念执持名号。相续无间。即念念以此善根福德。成就如是称性功德庄严。此义约众生释。皆是已成者。众生性本自具一切庄严。但由信愿持名。方能成就。已起信愿行。即是已成。非今非当者。非现今成。非当来成也。 《解》此则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讲)此约生佛圆融不二释。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四句。以弥陀大愿大行。种种称性庄严。此属性宗。能为众生作增上缘之本质。带起众生。自心所现种种庄严。此属相宗。性不碍相。相不离性。性相圆明。生佛不二。撤尽性相二宗法门界限。 缘有四种。一亲因缘。二次第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有增上力用故。谓弥陀愿行。称性所起之种种庄严。有增上力用之本质境。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者。带是变带。谓众生托佛增上缘本质境。变起自心种种庄严。为带质境。为己所缘。本质能现带质。带质无异本质。故曰全佛即生。全他即自。二义祗是一义。成就如是。生佛一如。自他不二。事事无碍。不可思议功德庄严也。初别释所受竟。 戊二合释能受所受分二 己初约五根五尘明受用 次约耳根声尘明受用 己初又二 庚初正明 二结示 今初 《经》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解》乐是声尘。地是色尘。华是色香二尘。食是味尘。盛华散华经行是触尘。众生五根对五尘可知。常作者。[即]六时也。黄金为地者。七宝所严地界。体是黄金也。日分初中后。名昼三时。夜分初中后。名夜三时。故云昼夜六时。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昼夜。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 (讲)经中举极乐五尘胜境。为众生五根所受用。文显可知。常作者。即指天乐。昼夜六时。无有间歇。不同世乐之或作或辍也。乐以天称有二义。一天人之乐。乃诸天奏乐。供养弥陀。以及海会圣众。二天然之乐。不假人力。自然敷奏。如本经云。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不特其音之美。且能令闻者念三宝也。 黄金为地者三句。指地之体质。本是黄金。七宝但是地上庄严耳。昼夜六时者。昼夜各有初中后三时。合为六时。又一解。昼六时。夜六时。每昼夜共十二时。然彼极乐净土。依报世界。正报色身。皆有光明。不假日月。假者藉也。既不假日月。则安分昼夜。安分是反难辞。后解答云。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但顺此方比拟。英顺此方情见始得。 《解》曼陀罗。此云适意。又云白华。衣祴是盛华器。众妙华。明非曼陀罗一种。应如妙经四华。表四因位。供养他方佛。表真因会趋(佛)[极]果。果德无不遍也。且据娑婆言十万亿佛。意显生极乐已。还供释迦弥勒。皆不难耳。若阿弥神力所加。何远不到哉。 (讲)上是天乐。为耳根所对之声尘。金地为眼根所对之色尘。此是天华。为眼鼻二根所对色香二尘。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此云适意。色香美妙。适悦人意。又云白华。清白洁净。世所未有。此即天华。乃天人所雨。以表供养之意。如大本所云。一切天人。皆□天上百千华香。来供彼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 衣祴。是盛华器。盛字平声。贮也。衣祴例如进香香袋。众妙华。明非曼陀罗一种。应如妙法莲华经之四华。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以四华供养他方佛。表真因会趋佛果。果德无所不遍也。住行向地诸菩萨。破无明见法身。乃为真因。念念趋向无上妙觉之佛果。果德遍十方界。故曰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极言供佛之多也。 且据娑婆言十万亿佛四句。蕅公之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今在彼土。能供十万亿佛。意显往生彼国已。有欲还供本师释迦。及当来弥勒。亦不成难事。若承阿弥威神之力加被。则何远不到哉。更不落十万亿之数量耳。 《解》食时。即清旦。故(曰)[云]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议。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时(迥)[回]还也。 (讲)食时。乃受食之时。清旦盛华。供养多佛。食时即归。明其神足不可思议。神足乃六通之一。亦名如意通。此通有三。一能到。身能飞行。轻举远到。二转变。大小一多。互相转变。三圣如意。化现无方。应变莫测。故能不离彼土。常遍十方。此二句有二义。一十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也。二不起灭尽定。而现诸威仪也。譬如月不离空。而能影现众水。不假逾时。回还本处。极言其速之至也。此种神力。固由众生净业所感。亦由弥陀愿力所致。因中第二十三愿云。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解》此文显极乐。一声。一尘。一刹那。乃至跨步弹指。悉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 (讲)上文神足。已显不思议之理。此文显极乐事事皆无障碍法界。故举一声一尘一刹那。乃至举足跨步。伸手弹指。一一无非全体法界。极乐净土。随拈一法。体即法界。摄尽十方无尽三宝。十方三宝。体即法界。摄尽极乐依正。故云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如帝珠网。一珠摄多珠。多珠摄一珠。一多相摄。贯彻无碍。 《解》又。显在裟婆。则浊重恶障。与极乐不隔而隔。在极乐。则功德甚深。与娑婆隔而不隔也。 (讲)又。显在娑婆。则五浊深重。恶业为障。故与极乐。不隔而隔。如五台清凉胜境。我等凡夫。不隔而隔。在极乐。则诸善俱会。功德甚深。隔而不隔。如圣人之与人间。隔而不隔也。 《解》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举拭。但经行金地。华乐娱乐。任运进修而已。 (讲)饭食经行者。受斋之后。一心行道也。念食食至。乃受天然饮食之乐。并不假安排造作。食毕钵去。自然化去。亦不劳洗涤举拭。并无尘缘障道之苦。大本云。诸往生者。其饭食时。金钵。银钵。种种宝钵。随意现前。百味饮食。充满其中。酸碱甘淡。各如所愿。不余不缺。不以美故。过量而食。食已自消。而无遗滓。或见色闻声。意以为食。自然饱适。无所味著。身心轻利。食毕化去。时至复现。但经行金地下。虽有天华缤纷。天乐敷奏。娱乐之境。心不贪著。优游自在。一心行道。任运进修。或称念佛名。或参究禅理。或修习观行。非徒散虑逍遥也。 此饭食经行。是寻常日用事。当知日用之中。头头是道。古德云。运水搬柴。无非妙用。穿衣吃饭。尽是禅机。莲池大师云。拈匙放箸。口口不离。举足动身。步步踏著。何得埋头吃饭。空过一生。玩水观山。徒劳万里。味哉言乎。初正明竟。 庚二结示 《经》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讲)此如来重呼舍利弗。告以极乐世界。成就如是。天乐天华。神足往还。饭食经行。一一无非弥陀愿行功德之所庄严。○愿庄严者。大本愿云。我作佛时。刹中菩萨。以香华等。种种供具。欲往他方世界。供养诸佛。一食之顷。即可遍至。又愿我刹中人。欲食之时。百味饮食。化现在前。食已自去。今者成佛。一一如愿。○行庄严者。法藏比丘。既发愿已。天雨妙华。而散其上。故果上亦感天华之庄严。又愿后修行。恒往佛所。承事供养。故感果上国中人民。一食之顷。遍供多佛。神足之庄严。又手中常出衣服饮食。幢幡宝盖。一切音乐。供养于佛。故感果上天乐鸣空。国中众生。自然衣食之庄严。初约五根五尘明受用竟。 己二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分二 庚初别明 二总结 庚初又二 辛初化有情声 二化无情声 辛初又二 壬初鸟音法利 二征释略显 今初 《经》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解》种种奇妙杂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种。舍利。旧云鹙鹭。琦禅师云是春莺。或然。迦陵频伽。此云妙音。未出壳时。音超众鸟。共命。一身两头。识别报同。此二种。西竺雪山等处有之。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似而已。六时出音。则知净土不以鸟栖为夜。良以莲华托生之身。本无昏睡。不假夜卧也。 (讲)此重呼舍利弗。复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娑婆众生耳根最利。故以音声而作佛事。极乐摄法界机。五根五尘。一一圆妙。此姑就声尘。以显法利。非全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也。 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者。常有。谓非时有时无。种种。言其品类不一。形殊众鸟曰奇。音能说法曰妙。毛羽光彩。形形色色。多而且美也。下略出六种。白鹤以纯白为正。孔雀华彩夺目。鹦鹉以红嘴绿羽为贵。能学人语。舍利旧云鹙鹭。元朝楚石梵琦禅师。西斋诗云。舍利是春莺。修眉漆点睛。或然。未确定之辞。 迦陵频伽。此云妙音鸟。正法念处经云。迦陵频伽。出妙音声。若天若人。紧那罗等。无能及者。唯除如来音声。未出壳时。音超众鸟。大论云。迦陵频伽鸟。在卵中未出。声超众鸟。 共命。一身两头。识别报同者。梵语耆婆耆婆迦。此译为生。胜天王经云。生生。或译命。法华经云。命命。杂宝藏经。名为共命。心识各别。报命相同也。后二种。雪山等处有之。此等诸鸟。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相似也。名虽相似。实则不同。十六观经云。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此鸟原是弥陀化身。 六时出音者。则净土诸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而无间歇。非同此方。夜栖昼鸣。良以极乐众生。莲华托生之身。本来无有昏睡。不假夜卧。鸟亦如之。 《解》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 (讲)上明鸟音。此明说法。谓以上众鸟。非但音声和雅可爱。且能演扬宣畅。佛法道品。五根等他经七科三十七分。即修行入道之品也。此经惟列二十五品。或谓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极乐为大乘机。如何演畅不对机之法。当知三十七品。实通大乘。智度论云。三十七品。无所不摄。即无量道品。亦在其中。涅槃经云。若人能观八正道。即见佛性。名得醍醐。此皆能通大乘之明证也。 所谓四念处下。解七科名义。正文无前三科。但有五根等后四科。仔细研究。极乐众生。莲华化生。清净庄严。不必观身不净。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不必观受是苦。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无有诸恶。所求如意。圆证三不退。故不必更闻四正勤。四如意足。蕅公因解后四科。顺带前三科耳。 四念处。念。是能观之智。处。属所观之境。以智观境为念处。一身念处。观净土之身。究竟清净。非同娑婆不净。二受念处。观净土之受。纯不思议乐。无有众苦逼迫。三心念处。观净土之心。真实常住。远离生灭无常。四法念处。观净土五阴之法。自在为我。非同诸法无我。 《解》四正勤。一已生恶法令断。二未生恶法令不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长。 (讲)正勤。即正精进也。净土众生。圆证三不退。惟善无恶。净念相继。入三摩地。不退入凡夫位。不退菩萨行。不退无上道。念念趣向萨婆若海。即正勤也。 《解》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进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 (讲)如意足。亦名四神足。能发神通。所愿皆遂。故名如意足。一欲如意足。向所欣慕极乐净土。今已得生故。二精进如意足。三种不退。已得圆证故。三心如意足。菩提行愿。念念不舍故。四思如意足。深入佛慧。任运增明故。 《解》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进根。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名念根。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名定根。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 (讲)五根者。信进念定慧也。五者何以名根。具二义故。一能持义。如树有根。能持所生枝叶。不致焦枯。二能生义。能生花果。令得成熟。故以根名。一信根。信正道及助道法。正道。即信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发菩提心。趣向真如佛果。助道。即修习一切善法。助发正因。名信根。二精进根。修正助道法。勤求不息。名精进根。三念根。念正助道法。更无他念。名念根。四定根。摄心在正助道法。相应不散。名定根。五慧根。于正助道法。慧照分明。名慧根。蕅公云。观于苦等四谛。即慧照现前。观于苦谛。当体即是法身。集谛。当体即是般若。道谛。为解脱因。灭谛。即解脱果。名慧根。 《解》五力者。信根增长。能破疑惑。破诸邪信。及破烦恼。名信力。精进根增长。破种种身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名精进力。念根增长。破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定根增长。能破乱想。发诸事理禅定。名定力。慧根增长。能遮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 (讲)五力者。即前五根增长。具大力用。不为他法所伏。而能摧伏他法。一信根增长。深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能破众生不能成佛之疑惑。能破邪信。不为邪法之所动摇。及破见思尘沙无明。各种烦恼。名信力。○二精进根增长。能破种种身心懈怠。不存身见。悍劳忍苦。破身懈怠。心不昏昧。亦不沉没。破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者。即成办出离生死大事。名精进力。○三念根增长。破诸邪念。空有二边之念。皆属于邪。成就出世。中道正念功德。名念力。○四定根增长。一心不乱。能破散乱妄想。而发事理禅定。禅定即三昧。功浅者。发事一心不乱三昧。功深者。发理一心不乱三昧。名定力。○五慧根增长。慧光透露。能遮通别诸惑。见思为通惑。三乘同断故。尘沙无明为别惑。别属菩萨所断故。三惑黑暗。慧光能破。诸暗既破。显发真正无漏之智。名慧力。 《解》七菩提分。亦名七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名择法觉分。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进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觉分。 (讲)七菩提分者。梵语菩提。此译为觉。故亦名七觉分。即由前慧力。所发真正无漏之智。善能觉了。一择法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即以智慧观察五蕴诸法之时。慧照分明。善能简择分别。何者是真。何者是伪。与无漏智相应为真。不相应为伪。不致谬取虚伪之法。五蕴本来无我。妄执实我。五蕴本非实法。妄执实法。我相法相。皆虚伪也。与无漏智不相应。我法二空真理。与无漏智相应。如是简别。名择法觉分。 二精进觉分。精进修诸道法时者。不杂谓之精。不退谓之进。修趣向佛道之法。一心精进。不倦不怠。慧照分明。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如楞严经所云。勤心役身。事火祟水等。诸外道所修。无益之苦行。不能出离生死。是为无益。常勤心在真法中行。真法。即真正道法。四摄六度等。如是精进。名精进觉分。 三喜觉分。若心得法喜者。即进修道法。工夫深造。与真法相应。心得法喜。慧照分明。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计断计常。著空著有。皆颠倒也。住真实之法而生喜。名喜觉分。 《解》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名除觉分。若舍所见念著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名舍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爱见妄想。名定觉分。 (讲)四除觉分。若断除诸见烦恼者。诸见。即身边邪见戒五利使。烦恼。即贪嗔痴慢疑五钝使。五利使属见惑。迅速敏捷故利。五钝使属思惑。纡回迟缓故钝。此十使是造业受报之因。能使众生。受轮回生死之苦。故名使。断除十使时。慧照分明。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之惑。此惑无有自体。故曰虚伪。不损真正善根者。以无漏智为真正善根。智能断惑。其智不损。如日光能破暗。其光不损。名除觉分。 五舍觉分。若舍所见念著境时。谓所见念著之境。此境本来无有。慧照分明。善能觉了。所舍之境。举体虚妄。因念著故。似现前境。乃由意识所变。故曰不实。既已了知。永不追忆。如人所见梦中之境。梦时妄生爱著。醒觉之后。了知虚伪。无有真实。故不追忆。名舍觉分。 六定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禅有多种。外道禅。修无心定。用强制力。将第六意识。伏而不行。生无想天。寿五百劫。初半劫。用功入无想定。能经四百九十九劫。如夹冰鱼。虽然不动。冰融复活。迨最后半劫。定力一失。妄想复起。因谤三宝。堕落地狱。○有漏禅。如四禅四空诸天。各皆有定。若未得灭受想定。不能了生死。报尽还来。散入诸趣。如郁头蓝弗。修到非想非非想天。三界极顶。舍报之后。堕作飞狸之身。此定觉分。慧照分明。善能觉了。如上诸禅。悉皆虚假。非真实定。不生爱见味著。名定觉分。 《解》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摄持之。调和适中。名念觉分。 (讲)七念觉分。若修出世道时。即修出离世间。了脱生死之道。三十七品。出世道也。修此道时。慧照分明。善能觉了。定慧不可偏重。常使定慧均平。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要一样高低长短。或有时定力太过。其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分。而审察提起。不令沉没。成有时慧力太过。其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收摄任持。不令浮动。务必调和其心。定慧适中。名念觉分。 《解》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无漏行观。见四谛分明。名正见。以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为令增长。入大涅槃。名正思[惟]。 (讲)八圣道分。圣者正也。亦名八正道。由前择法觉分。不依偏邪。故入正道。无漏圣法曰正。能通涅槃曰道。共有八种。一正见。修无漏行观者。即苦集灭道四谛。每谛有四行观。合为十六行观。详在三藏法数。恐繁不录。修此行观。不至漏落生死轮回。故称无漏行观。慧眼分明。见理正确。名正见。 二正思惟。以无漏心。即四谛智。总名一切智心。以无漏心。相应思惟者。不是识心思惟。乃是无漏心相应之思惟。动发觉知筹量者。依四谛智。动发四谛观。觉知筹量四谛境。为令观智增长。断惑证真。入大涅槃。名正思惟。 《解》以无漏慧。除四邪命。摄诸口业。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名正业。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命。 (讲)三正语。以无漏慧。除四邪命者。一方口食。谓曲媚豪势。通使四力。二维口食。谓种种咒术。卜算吉凶。三仰口食。谓仰观星宿。以自活命。四下口食。谓种植田园。和合汤药。以上四种。邪心求利。以活身命。多有口业。摄诸口业者。即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 四正业。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凡不正之行。皆名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即修清净梵行。如楞严经云。尚无不杀不盗不YIN。云何更随杀盗YIN事。名正业。 五正命。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一诈现异相奇特。以奸诈为怀。示现异相。与人不同。如不食五谷。卧刺投灰。诸奇特事。冀人信仰。二自说功德。诱动人心。三占相吉凶。为人说法。占卜相命。报吉谈凶。为人说法。四高声现威。令人敬畏。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此二可知。此五种亦皆邪心取利。以自活命。故名五邪命。住清净正命中者。以道自活。而全法身慧命。名正命。 《解》以无漏慧相应。勤行精进。修涅槃道。名正精进。以无漏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以无漏慧相应入定。名正定。 (讲)六正精进。以无漏慧。修涅槃道。勤行精进。不倦不怠。行契于智。谓之相应。名正精进。 七正念。以无漏慧相应。除诸妄念。一心专念真如实际。佛果菩提之正道。及万行庄严之助道法。名正念。 八正定。以无漏慧相应入正定。远离不定。及邪定。与有漏禅定等。名正定。 《解》此等道品。依生灭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依无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依无量四谛而修。即别教道品。依无作四谛而修。即圆教道品。 (讲)此料简道品。先约四教简。后约四土简。道品即四谛中道谛也。通大小乘。乃如来妙智。对机所施之教法。如医师之因病设药。修行道品。如服药除病也。 天台宗智者大师。将如来一代时教。判为五时八教。化仪四教。为顿渐秘密不定。化法四教。为藏通别圆。四教各有四谛。故道品须约四教料简。极乐世界。十方往生者众。机当不一。若约夙种而论。当有四教道品修法之差别。 一藏教。即三藏教。四阿含为经藏。毗尼为律藏。阿毗昙为论藏。小乘学者。依此而修。故名藏教。约事立名。后三教大乘。约理立名。藏教诠生灭四谛。苦谛。则生住灭三相流迁。集谛。则贪嗔痴等分。四心流动。道谛。则对治易夺。灭谛。则灭有还无。净土众生。若小种先熟者。定依生灭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 二通教。为大乘初门。钝根人通前藏教。利根人通后别圆。故名通教。诠无生四谛。苦谛如幻如化。无逼迫相。集谛。如幻如化。无和合相。道谛不二相。灭谛无生相。净土众生。若是通教机。定依无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 三别教。独菩萨法。别前藏通。别后圆教。故名别教。诠无量四谛。苦谛。有无量相。十界果报不同故。集谛。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故。道谛。有无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灭谛。诸波罗密不同故。净土众生。若是别教机。定依无量四谛而修。即别教道品。 四圆教。三谛圆融。圆修圆证。故名圆教。诠无作四谛。苦谛。五阴本如来藏。无苦可离。集谛。烦恼即菩提。无集可断。道谛。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灭谛。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净土众生。若是圆教机。定依无作四谛而修。即圆教道品。 《解》藏道品。名半字法门。净土浊轻。似不必用。为小种先熟者。或暂用之。 (讲)前约四教简道品。此约四土简道品。藏道品。名半字法门。以小乘偏真。而不圆满。故名半字法门。对大乘通别圆。满字法门而说。净土浊轻者。以净土本无五浊。因娑婆众生。生彼国土。故有浊轻。似不必用者。若为小种先熟。则暂用之。若无小种。不必常用也。 《解》通道品。名大乘初门。三乘共禀。同居净土多说之。 (讲)名大乘初门者。为别圆二教初门也。声闻缘觉菩萨。小中大三乘。同闻共禀而修。同居净土众生。有具见思惑者。故多说无生道品也。 《解》别道品。名独菩萨法。同居方便净土多说之。 (讲)名独菩萨法者。非三乘共禀。惟菩萨独修之法。同居方便净土多说之。实报寂光二土。则不用别教道品也。 《解》圆(教)道品。名无上佛法。有利根者。于四净土。皆得闻也。 (讲)名无上佛法者。第一义谛也。最尊最上。无有何法能加其上。如有利根之者。于四种净土。悉皆得闻。因四土圆融故。如是方是极乐净宗。总论四土。同居则具四教。方便但具别圆。实报唯圆教。寂光惟是一心。无教不教。 《解》如是等法者。等前念处正勤。如意足。等余四摄六度。十力无畏。无量法门也。 (讲)如是。指法之辞。指根力觉道四科。等者。等念处正勤。如意足。及余四摄法等。四摄者。一布施。众生无缘不能度。先以布施。结众生之缘。二爱语。以柔软语。令众生乐闻。易于受度。三利行。行种种饶益行以利众生。四同事。和光同尘。欲施教化。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以此四法。摄取众生。故名四摄法。 六度者。一布施度悭贪。二持戒度诸恶。三忍辱度嗔恨。四精进度懈怠。五禅定度散乱。六智慧度愚痴。悭贪等六蔽。是众生心病。六度是如来法药。以法药对治心病。自可药到病除。 十力者。如来所有十种智力。一是处非处智力。知一切众生因缘果报。作善业得乐报。因果相契。为是处。作恶业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犹言无有是处也。○二业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所有诸业。或善不善。漏无漏等。○三定智力。知诸禅三昧。世间禅。四禅四空定。出世间禅。小乘禅。大乘禅。出世上上禅。○四根智力。知诸众生。诸根上下。随机施教。○五欲智力。知他众生。种种乐欲。各各不同。○六界智力。知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七至处智力。知一切道至处相。知所修何教道品。得至何位之相。○八宿命智力。知一世乃至百千万世。姓名苦乐寿夭等。○九天眼智力。见众生受生舍报。从何道来。向何道去。或苦或乐。○十漏尽智力。自知我生已尽。不受后有。无畏。乃四无畏。一一切智无畏。谓于一切诸法。尽知尽见。故无所畏。○二漏尽无畏。谓诸漏已尽。五住究尽。二死永亡。故无所畏。○三说障道无畏。谓于障道之法。能知能说。故无所畏。○四苦尽道无畏。谓于尽苦之道。能知能说。故无所畏。 无量法门者。众生烦恼之病无量。故佛说法门之药。亦复无量。如上诸佛所说之法。净土诸鸟。一一皆能说之。众生闻者。皆能得益。 《解》三十七品。收法虽尽。而机缘不等。作种种开合。名义不同。随所欲闻。无不演畅。故令闻者。念三宝。发菩提心。伏灭烦恼也。 (讲)此明开合。开合乃是随机。三十七品。收一切道法虽尽。而众生机缘不等。故作种种开合。其中名义。自应不同。若是好广之机。则开演三十七品。成无量法门。若是好略之机。合演三十七品。无量法门。成戒定慧三学。名既不同。义亦有异。总而言之。随众生机缘。乐闻广者。略者。无不演畅。曲尽其宜。如乐说无碍辩。各随好乐而说也。 故令闻者。念三宝。足见极乐众鸟。说法有方。善能开导于人。令念三宝也。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三者俱称宝者。皆可尊可贵故。既圆念三宝。自可圆发三心。明正因佛性。则理心发。明了因佛性。则慧心发。明缘因佛性。则善心发。一发一切发。是为圆发。自能圆断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也。 《解》灼见慈威。不可思议。故念佛。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闻共禀。一心修证。故念僧。 (讲)此正明念三宝因缘。以修持净业。往生为因。谛闻众鸟说法为缘。灼见慈威三句。亲见弥陀。有摄受之慈。有折伏之威。慈威二皆不可思议。故念佛。法喜入心三句。闻法心欢喜。谓之法喜。法喜入心。如饮甘露。是为法味充足。故念法。同闻共禀。一心修证者。大众同闻。共禀受教法。一心修持。随功行之浅深。而证位有高下。故念僧。 《解》能念即三观。所念三宝。有别相一体。及四教意义。三谛权实之不同。如上料简道品应知。 (讲)此简别能念所念。以及三宝不同之相。能念即三观者。谓能念之心。体本空寂。即空观。用则圆照。即假观。正空寂时。寂而常照。正圆照时。照而常寂。即中观。 所念三宝。有别相一体者。何谓别相。差别之相也。法身。报身。应化身。为四教佛宝。教理智断。为四教法宝。三乘贤圣。为四教僧宝。何谓一体。真实之体也。湛然智照。灵明觉了。为佛宝。实相理体。清净圆妙。为法宝。理智不二。和合无违。为僧宝。别相是相。相即性中之相。一体是性。性即相中之性。性相一如。二而不二也。 及四教意义者。别相一体。各分四教。但有三谛权实之不同耳。藏通二教。为真谛三宝。别教为次第三谛三宝。圆教乃一心三谛三宝。前三教总属权。圆教乃属实。此乃如上文。料简四教道品应知。初释鸟音法利竟。 壬二征释略显 《经》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讲)此文征释疑难。恐人疑云。弥陀因中。第一大愿。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现有众鸟。岂不有违本愿乎。故呼舍利弗而诫之曰。汝勿谓此诸众鸟。五阴实法。是罪报所生。此鸟非但不同人间之鸟。随业受生。而且不同天上之鸟。虽能说法。仍属业报所生也。 所以者何。此句是征。所以不可说此鸟。实是罪报所生者。何也。彼佛下解释疑难。彼佛国土。由弥陀愿行。功德庄严。无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此三恶道。由五逆十恶。感地狱道报。由悭贪嫉妒。感饿鬼道报。由愚痴暗昧。感畜生道报。故名恶道。 又呼舍利弗而告之云。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此引法藏比丘。所发第十六愿为证。愿云。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不善名者。不取正觉。名且不闻。何况有实是罪报所生之众鸟耶。何况。反显其必无也。非但目所未睹。亦复耳所未闻也。 是诸众鸟四句。出其所以。难云。彼国既无恶道。何以现有众鸟。告曰。此鸟皆是阿弥陀佛愿力。欲令法音宣扬流布。以不思议力。变化所作耳。又引难云。法藏愿后偈云。地狱鬼畜生。皆生我刹中。何得谓无三恶道。引释云。彼偈次云。一切来生者。修习清净行。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则知未生。虽属恶道。早种净因。既生彼国。皆成上善。同佛相好。岂复存恶道形耶。 《解》征释可知。问。白鹤等。非恶道名耶。答。既非罪报。则一一名字。皆诠如来究竟功德。所谓究竟。白鹤等。无非性德美称。岂恶名哉。 (讲)经中征释。无三恶道之疑已显。故曰可知。此假立问答。以释尚无恶道之名。故问云。白鹤等岂非恶道名耶。答既非罪报者。是诸众鸟。五阴实法。既非罪报。则白鹤等假名。亦非恶名。则一一名字。皆诠如来究竟功德者。此承上对显。五阴既非罪报。则属善报。假名既非恶名。则属善名。善报则究竟五阴功德。善名则究竟假名功德。一色一香。一尘一名。皆即全体法界。不可思议。故一一名。皆诠如来究竟功德。诠者显也。以假名诠显实法。如来究竟功德。以如来证穷十法界功德。是为究竟。彻法流之源底故。是法平等。一究竟一切究竟。故一一名字。悉皆究竟。所谓究竟白鹤。乃至究竟共命之鸟。无非性德美称。岂恶名哉。反显是究竟功德之名也。故旁注曰名字法界。不可思议如此。 《解》问。化作众鸟何义。答。有四悉[檀]因缘。凡情喜此诸鸟。顺情而化。令欢喜故。鸟尚说法。令闻生善故。不于鸟起下劣想。对治分别[心]故。鸟即弥陀。令悟法身平等。无不具。无不造故。 (讲)此问答显益。问。弥陀欲令法音宣流。变化众鸟。有何意义。答。有四悉檀因缘。梵语悉檀。此云普施。四悉乃有四益。一世界悉檀。欢喜益。因世界凡情。喜此诸鸟。弥陀随顺凡情而化。令得欢喜。二为人悉檀。生善益。化鸟说法。事出奇特。令闻者。咸念三宝。而得生善。三对治悉檀。灭恶益。鸟能说法。未可轻视。不于诸鸟。起下劣果报想。令得灭恶。四第一义悉檀。入理益。第一义。即甚深究竟之义。生佛一如。鸟为弥陀变化所作。鸟即弥陀法界藏身。无一法不具。无一法不造。即理具事造。令得入理。此经为圆顿教。皆第一义悉檀。便具下三悉檀。以事造不离理具也。 《解》此中显微风树网等音。(乃)[及]一切依正假实。当体即是阿弥陀佛。三身四德。毫无差别也。 (讲)此文标指法界。即直指万法唯心之旨。以显西方六尘之境。一一无非全体法界。微风。乃触尘。树网。乃色香味三尘。音。乃风声。此前五尘为实法。五尘落卸影子。落在意地之中。是法尘。为假法。此六尘是依报。众生是正报。若依若正。若假若实。随拈一法。当体即是弥陀三身四德。毫无差别。亦即我及众生。三身四德。生佛平等。依正无殊。此为第一义悉檀也。初化有情声竟。 辛二化无情声 《经》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解》情与无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无量法门。同时演说。随类各解。能令闻者。念三宝也。 (讲)此中经文。重告舍利弗。无情法利。微风者。风之美也。轻清柔和。不徐不疾。吹诸宝树宝网。铿然有声。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宫商并奏。律吕克谐。出微妙音者。幽雅曰微。说法曰妙。音中或赞佛。福慧两足。能作众生导师。或赞法。犹如妙药。能治众生心病。或赞僧。信解修证。能作众生模范。能令闻者。自然兴念三宝。此明念三宝因缘也。 解中情与无情。同宣妙法者。情指上文众鸟。无情指本科风树罗网。同时宣演。四教道品。无量法门。能随上中下。各类之机。皆得领解。则何异佛音圆妙。随类得解也。能令闻者。念三宝也。 问。无情声。何以亦能说法。答。情与无情共一体。迷者茫然罔觉。悟者豁然契入。如香岩闻击竹声。而悟道者是也。又古德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此土无情尚然。何况极乐庄严佛土耶。 《解》念三宝。是从悉檀获益。凡夫创闻。大踊遍身。是欢喜益。与三宝气分交接。必能发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伏灭烦恼。是(灭)[破]恶益。悟证一体三宝。是入理益[也]。初别明竟。 (讲)此明念三宝四益。念三宝是从四悉檀获益。以同居净土凡夫。创闻情与无情。同宣妙法。大喜遍身。是欢喜益。外与别相三宝。内与一体三宝。气分交接。必能发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发心起行。或伏烦恼。或断烦恼。喻如浊水静深不动。灰土自沉。清水现前。去泥纯水。搅亦不浊。心中烦恼伏断。亦复如是。是破恶益。悟证一体三宝。人人具足。是入理益。本科二化无情声竟。大科初别明竟。 庚二总结 《经》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重重结示。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佛心生心。互为影质。如众灯明。各遍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长思矣。 (讲)重重结示令深信者。前三教皆浅信。惟圆教事事无碍之信乃深。一切庄严。即四土庄严。皆导师因中。所发四八弘愿。愿后所修。六度万行。之所成就。乃至果上成佛。得一切种智所现相分庄严。此皆约佛边说。 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者。净业。即修持念佛法门。清净三业。以此净业为能感。一切庄严为所感。乃至往生净土。由唯识所变相分庄严。以为受用。此乃约众生边说。 佛心生心。互为影质者。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是全庄严。乃佛心也。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现。是全庄严。乃生心也。全心即境。全境即心。佛生互为影质。本质如石印之印模。影像如影印之印刷品。以佛之庄严为本质境时。却在众生心中。为影像境。以众生庄严为本质境时。却在佛心内。为影像境。故曰互为影质。如众灯明。各遍似一者。以众灯。喻佛心及一切众生之心。以灯之光明。喻佛心所现庄严。及一切众生心所变庄严。众灯光遍一室。虽然似一不分。却是各各遍满。无坏无杂。互不相碍。以喻佛心生心。所现四土庄严。似一不分。亦是各各庄严。无坏无杂。互不相碍。此即唯心庄严。事事无碍之境也。 全理成事。全事即理者。此指上文。心境无碍。理即是心。事即是境。全心成境。全境即心。如依金作器。器器皆金也。 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者。此指上文性修交成。性即是理。修即是行。称理起行。行不离理。全行即理。理不离行。全性德庄严而起成修德庄严。全修德庄严。还在心性之中。不在心性之外。心性本无外故。如依地种花。千葩万卉。皆不离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净土弥陀。不在心性之外。此理微妙。亦可深长思矣。岂浅智短识之所能知耶。 《解》奈何。离此净土。别谭唯心净土。甘堕鼠即鸟空之诮也哉。初依报妙竟。 (讲)奈何。寄叹之词。谓奈之何。世人不了即事之理。即土之心。离此不思议净土。别执缘尘影事之妄想。以为真心。别谭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甘心堕于鼠即鸟空之诮。良可哀也。 鼠即。乃鼠鸣声。譬喻谭有不知妙有之理者。鸟空。亦鸟鸣声。譬喻谭空不达真空之理者。初依报妙竟。 丙二正报妙分二 丁初征释名号 二别释主伴 初分二 戊初征二释 今初 《经》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解》此经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征释名号。欲人深信。万德洪名。不可思议。一心执持。无复疑贰也。 (讲)此经乃是如来。的确指示。持名念佛之妙行。故特征佛名而解释之。持名而称妙行者。一但持一句佛号。而得三界横超。此简捷妙。二但要十念功成。亦得带业往生。此殊特妙。三但得往生净土。便证三种不退。此圆顿妙。故称妙行。此文释正报妙。正报有主有伴。先征释化主名号。故问当机。在汝之意。以为云何。彼佛因何之故。号为阿弥陀。就此一征。正欲人因名思义。深信万德洪名。不可思议。一心执持。无复疑贰之心也。初征竟。 戊二释分二 己初约光明释 二约寿命释 《解》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 (讲)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释迦本师。以光寿无量二义。收尽一切无量之义。非弥陀但具光寿二义也。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光寿二义。即弥陀心性。光则寂而常照。不变常随缘也。寿则照而常寂。随缘常不变也。寂中有照。照中有寂。横竖交彻。即一真法界之全体。为十界之纲宗。乃诸法之实相。故举此作弥陀三身四土。三身四土。乃此体之所现。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光寿无量。亦此体之所成也。 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者。本觉理性。即众生人人本有之佛性。此性横遍竖穷。寂照照寂。即光寿无量之义。持名即始觉合本者。执持名号。能持之心即始觉。所持佛号即本觉。始觉不离本觉。本觉具足始觉。故曰始本不二。如摩尼珠。珠具光明。还照珠体。光不离珠。珠不离光。光珠不二也。 生佛不二者。生心如是。横遍竖穷。寂照照寂。佛心亦如是。佛号亦如是。故念佛众生。一念心与佛号相应。则一念佛。念念相应。则念念佛。是则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也。 己初约光明释 《经》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解》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光明无量也。 (讲)此释佛光无量。先约证释。首句为一切诸佛心要。诸佛心性。悉皆寂而常照。不变常随缘。故为光明。遍照法界。今弥陀从因至果。复本心源。彻证心性无量之体。称体起用。故光明无量也。 《解》诸佛皆彻性体。皆照十方。皆可名无量[光]。而因中愿力不同。随因缘立别名。弥陀为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有光明恒照十方之愿。今果成如愿也。 (讲)此约愿释。前三句佛佛道同。无有差别。而欲立别名者。必约差别因缘。如弥陀因中。为法藏比丘。对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愿。第十二愿云。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今果成得如所愿。可悟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也。 《解》法身光明无分际。报身光明称真性。此则佛佛道同。应身光明。有照一由旬者。十百千由旬者。一世界。十百千世界者。唯阿弥普照。故别名无量光。然三身不一不异。为令众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别耳。 (讲)此约三身。简法身横遍竖穷。故光明亦无分际际限。报身以智慧为身。乃称性所现。故光明亦称合真性。法报二身。诸佛一如。应身光明。乃有差别。有照一由旬者。由旬无正翻。乃轮王巡狩停留之处。如此方驿馆。有小中大之不同。或照十百千由旬。或照一世界。十百千世界不等。唯阿弥陀佛。大光普照。故别名无量光。此指弥陀应身。常光如是。非指放光而言。放光者。如本师未说法华之前。先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亿佛土。正说楞严之时。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如百千日。普照十方。微尘世界等。 三身不一不异者。法身。以理为身。报身。以智为身。应身。以机缘为身。应机示现故。如何可以说一。三身本来一体。如何可以说异。说一说异。皆为戏论。佛身不可思议。离诸戏论。故曰不一不异。为令众生。得四悉檀利益。故作三身光明分别耳。 《解》当知无障碍。约人民言。由众生与佛缘深。故佛光到处。一切世间。无不圆见也。 (讲)此释佛光无碍。佛光而言碍无碍者。皆约众生分上说。众生与佛缘浅。不睹佛光。故说为碍。若与缘深。能睹佛光。说为无碍。故佛光到处。一切世间有缘众生。无不圆见。故曰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问。佛光既照十方。何以念佛之人。许多不见佛光。答。正因念佛功浅。宿世障深。故不能见。不可因不见佛光。遂疑佛光不能照十方国。譬如日光普照。生盲不见。岂可谓日无光耶。倘能一心念佛。念念无间。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何况佛光。初约光明释竟。 己二约寿命释 《经》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解》心性照而常寂。故为寿命。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寿命无量也。 (讲)此释佛寿无量。先约证释。首句指诸佛心性之体。悉皆照而常寂。随缘常不变。故为寿命。法身常住。今弥陀因行已满。果觉已圆。彻证心性无量之体。始本合一。故寿命无量也。 《解》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无量寿。应身随愿随机。延促不等。法藏愿王。有佛及人。寿命皆无量之愿。今果成如愿。别名无量寿也。 (讲)此约愿释。法身清净。犹若虚空。既无形相。安有始终。报身修成。智德圆满。断德究竟。故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本无差别。应身寿命。则随佛本愿。及与机缘。而为长短。如释迦生于人寿百岁时。愿减寿二十年。以补末劫众生。故八十岁入涅槃。此为随愿。机薪既尽。应火须亡。此为随机。故或延或促不等。 法藏愿王者。法藏。即弥陀因中为比丘之名。对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之弘愿。故称愿王。第十三愿云。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又第十五愿云。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故曰有佛及人。寿命皆无量之愿。今果成如愿。故别名无量寿也。 《解》阿僧祇。无边。无量。皆算数名。实有量之无量。然三身不一不异。应身亦可即是无量之无量矣。 (讲)此约三身简。阿僧祇。此云无数。乃印度十大数之首。第二由阿僧祇阿僧祇。为无量。第三由无量无量。为无边。以下皆倍倍积累。第四为无等。第五不可数。第六不可称。第七不可思。第八不可量。第九不可说。第十不可说不可说。今佛生寿命。以阿僧祇劫计算。有无量无边之阿僧祇劫。此实有量之无量也。 弥陀应身亦有涅槃。非同法报二身。无量之无量也。正法住世。亦复无量。正法于上半夜灭时。观世音菩萨。即补佛位。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国名众宝普集庄严。其佛寿命。正法。亦复无量。正法灭后。是夜大势至菩萨。即补佛位。号善住功德宝王如来。然三身不一不异下。是破情计。应身本来即法即报。故曰亦可即是无量之无量矣。 《解》及者。并也。人民指等觉以还。谓佛寿命。并其人民寿命。皆无(有)量[等]也。 (讲)此释生寿无量。佛为法王。惟妙觉堪称。等觉以还。皆人民也。彼佛寿命无量。并其人民。皆得无量之寿。 《解》当知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 (讲)此重释光寿二义。先总明。当知无量光寿之佛名。皆本于众生。现前一念。竖穷横遍之心性建立。以生心佛心。本同一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故曰平等。能令持名者。即佛号而悟心性。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 《解》复次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 (讲)此别明光义。承接上文。由众生心性。有大智慧光明。横遍十方。无量光之义。故生极乐。即生十方。见弥陀。即见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自度谓断自性之烦恼。度自性之众生。十方一切众生。与我本来同体。故能自度。即是普利一切也。 《解》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 (讲)此别明寿义。由众生心性。有常住不变。竖穷三际。无量寿之义。故极乐人民生者。即是一生补处。以是最后身。圆证三不退。任运进趣佛果。故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也。 《解》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讲)此结归心性。劝人深思。导师证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性。故名阿弥陀。故曰离心无名号。离名号何由彻证无量光寿之心。是以叮嘱。应当起智观察而知。即心即佛。愿深思之。未可草草过去。初征释名号竟。 丁二别释主伴分二 戊初别释 二结示 初又二 己初主 二伴 今初 《经》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解》此明极乐世界教主成就也。 (讲)此别释教主。极乐世界。以弥陀为教主。故曰主成就。即六成就之一。阿弥陀佛成佛。是证果。证果必由修因。彼佛之因。藏经中所载不一。今略举其八。一大本云。定光佛前。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佛时。有国王闻法出家。即法藏比丘。对佛发四十八愿。愿行圆满。得成为佛。今阿弥陀。即法藏比丘所成之佛也。○二法华经云。大通智胜如来时。有十六王子出家。净修梵行。, 勤求无上菩提。佛灭度后。常乐受持。妙法华经。后悉成佛。今阿弥陀。即第九王子所成之佛也。○三悲华经云。无量劫前。有转轮王名无诤念。供养宝藏如来。时王发愿。愿成佛时。国中种种清净庄严。佛与授记。过恒沙劫。西方世界作佛。国名安乐。今阿弥陀。即无诤念转轮王所成之佛也。○四大乘四等总持经云。无垢焰称起王如来时。有净命比丘。总持诸经。十四亿部。随众生愿乐。广为说法。今阿弥陀。即净命比丘所成之佛也。○五贤劫经云。云雷吼如来时。有王子名净福报众音。供养彼佛。发菩提心。上求下化。今阿弥陀。即净福报众音所成之佛也。○六贤劫经又云。金龙决光佛时。有法师名无限宝音行。力弘经法。今阿弥陀。即彼法师所成之佛也。○七观佛三昧第九经云。空王佛时。有四比丘。烦恼覆心。空中教令观佛。遂得念佛三昧。今阿弥陀。即彼第三比丘所成之佛也。○八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云。师子游戏金光如来时。有国王名胜威尊重。供养彼佛。修禅定行。今阿弥陀。即彼国王所成之佛也。阿弥陀因地修行多劫。因应无量。不能枚举。 《解》然法身无成[无]不成。不应论劫。报身因圆果满名成。应身为物示生名成。皆可论劫。 (讲)此约事论三身。佛有三身。法身是本有。报应属修成。法身无相。故无成与不成。不应论劫。报身因圆果满名成者。依始觉智修因。以智断惑。见思粗惑先断。从真出假。修二利行。断尘沙惑。修中道观。断无明惑。此别教意。若一断一切断。此圆教意。惑净智圆始本合一。得根本智。成自受用报身。依根本智。起后得智。成他受用报身。故可名成。亦得论劫。 应身为物示生名成者。应身。乃应众生机而示现。众生机缘未熟。佛不出世。物字指众生言。若众生机缘成熟。佛即示现八相成道。故可名成。亦得论劫。 《解》又。法身因修德显。亦可论成论劫。报身别无新得。应身如月印川。亦无成(与)不成。不应论劫。 (讲)此约理论三身。与上文互显。文法妙极。法身因修德显者。法身。是三德中第一德。虽然本具。必因修德方显。修德是三德中。第二般若德。第三解脱德。法身虽然人人本有。若不假般若智德。解脱断德。法身之性德。终不能显。如金矿虽具真金。若无人知。不开采煆炼。金终不显。必由了缘二因之功。正因方显。故亦可论成论劫。 报身别无新得者。报身虽属修成。以智断惑。惑净智圆。法身显现。譬如磨镜。垢尽明生。别无新得。但狂心若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非从外得也。 应身如月印川者。应身。随机应现。如一月在天。影印百川。古云。千江有水千江月。千月还是一月摄。应身不出法身。并上报身。由法垂报。既法身无成不成。不应论劫。则报应亦然。 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梵语劫波。此云时分。有小中大三种。人寿从十岁。过一百年增一岁。如是递增。增到八万四千岁。以后过一百年减一岁。如是递减。减至十岁。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成住坏空四中劫。为一大劫。合有八十小劫。此约世界成坏为一劫。弥陀成佛至今。已经十劫。当依唐译。是十大劫也。种种教化成就。故声闻弟子。诸菩萨众。无量无边。一生补处菩萨。其数甚多。 《解》[但]诸佛成道。各有本迹。本地并不可测。且约极乐示成之迹而言。即是三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论成也。 (讲)十方诸佛成道。各各皆有本迹。本者。最初成等正觉为本。迹者。令生应化事迹为迹。如法华经。如来寿量品。释迦自谓。尘点劫前。早已成佛。此本也。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此迹也。弥勒是补处菩萨。尚不能测。一佛如是。佛佛皆然。故曰本地并不可测。今弥陀。且约极乐示现成佛之迹而言。非约本地而论。即上文所谓。一成一切成。亦即是三身。非成非不成而论成。此非偏论也。 《解》又。佛寿无量。今仅十劫。则现在说法。时正未央。普劝三世众生。速求往生。同佛寿命。一生成办也。又。下文无数声闻菩萨。及与补处。皆十劫所成就。正显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 (讲)此明佛寿无量。今仅十劫。则现在说法。时正未央。经云。佛世甚难值。今既弥陀住世。寿命无量。故普劝三世众生。速求往生。面奉慈容。亲闻妙法。同佛寿命。依佛修证。一生可以成办道果。如下文无数声闻菩萨。及与补处。皆弥陀十劫中。教化之所成就也。正显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我等曷不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亲觐无量寿如来也。初主竟。 己二伴 《经》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解》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若先习小行。临终回向菩提。发大誓愿者。生彼国已。佛顺机说法。令断见思。故名罗汉。如别教七住。断见思之类。非实声闻也。 (讲)此明非实声闻。经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名同小乘。皆是回心大阿罗汉。非是实行声闻。因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佛土。定性者。即小乘实行声闻。志意下劣。得少为足。但证人空。未得法空。遂沉空滞寂。保果不前者。中乘辟支。亦复如是。故名定性二乘。极乐纯大乘机故。他方小机。皆不得生。 若生前先习小乘之行。临终之时。回向无上菩提。发大誓愿。求生极乐。常随佛学。上求佛道。下度众生。此即回小向大。得生彼国。生彼国已。佛顺机而为说法。令先断见思烦恼。故名罗汉。非定性之类。乃回心大阿罗汉。如别教七住。亦但断见思之类。非实行声闻也。 《解》盖藏通二教。不闻他方佛名。今闻弥陀名号。信愿往生。总属别圆二教所摄机矣。 (讲)此明实是菩萨。盖藏通二教。不闻他方佛名者。佛对彼二教。不说他方事。故不得闻也。今闻佛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由此信愿往生。定非藏通二教之机。故断定总属别圆二教所摄菩萨机矣。 正文云。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者。谓彼国不独声闻之众无量无边。而诸菩萨。亦非算数之所能知。菩萨之数难知。菩萨之功德亦复无尽。大本佛赞彼国菩萨功德。为二十三喻。一智慧深广。犹如大海。二三昧不动。如须弥山。三慧光明净。超踰日光。四净法满足。犹如雪山。五平等如地。好恶普载。六清净如水。洗诸尘垢。七犹如火王。烧烦恼薪。八如风行世。普遍无碍。九犹如虚空。一切无著。十净如莲华。无有染污。十一犹如大乘。广能运载。十二如震法雷。警觉未觉。十三如雨甘露。滋润众生。十四如金刚山。魔外不动。十五如梵天王。诸善最上。十六如大树王。普覆一切。十七如优昙华。希有难遇。十八如金翅鸟。威伏外道。十九如众游禽。无所藏积。二十犹如牛王。无能胜故。二十一如大象王。善调伏故。二十二如师子王。无所畏故。二十三旷若虚空。大慈等故。末复结云。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二伴竟。合上初别释竟。 戊二结示 《经》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佛及声闻菩萨。并是弥陀因中。愿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是则佛。菩萨。声闻。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云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讲)此处正文。与前全同。其义与前不一。前乃成就依报庄严。此乃成就正报庄严。化主以光寿无量为庄严。化伴。声闻皆是回心大阿罗汉。菩萨具诸功德。其数无量无边。非是算数所知为庄严。佛及声闻菩萨。若主若伴。并是弥陀因中。愿行所成。 愿所成者。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光明照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当大明。诸天人民。以及蜎蠕。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来生我国。此光明随愿所成也。○又。法藏第十三愿云。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此寿命亦随愿所成也。○又。大本云。假使比丘。满亿那由他百千数量。皆同目犍连神通。欲共计算彼佛初会声闻。尽其神通。百分中不能知一。○又云。我作佛时。刹中菩萨。神通。智慧。辩才。相好。威神。悉皆如佛。今来成佛。得随所愿。 行所成者。大本云。尔时。法藏教化众生。修行六度。广行教化无量众生。发菩提心。行今成就。有斯庄严。皆以愿行之因。为能庄严。光寿无量。化伴无数之果。为所庄严。故曰。并是弥陀愿行所成。 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者。果者。对因而言。因中由法藏愿行无碍之因。成就弥陀无碍之果。果上种智。一现一切皆现。现成化主光寿无量之庄严。化伴算数难知之庄严。○复由众生心性无碍之因。成就罗汉菩萨无碍之果。果上唯识。一变一切皆变。变起自他影像。互相成就。 是则佛菩萨声闻。各各非自非他者。自是他心中之自。则自即非自。他是自心中之他。则他亦非他。○自他不二者。即生佛不二也。声闻菩萨。乃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乃声闻菩萨心内之佛。佛心内众生。全生即佛。众生心内之佛。全佛即生。生佛一体。自他不二。惟是现前一念心性。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能令信愿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竟。 (讲)上约已成。此约今成。当成。今成者。即现今念念成就。当成者。即当来亦如是成就。今成当成。皆依已成之彼土。依正妙果为本质境。作增上缘。能令我等。信愿持名之众生。信。亦念念如是信。愿。亦念念加是愿。持。亦念念如是持。自然无量庄严。亦必念念如是成就。若今成。若当成。皆如已成者。如是成就也。二正报妙竟。大科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竟。 乙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分二 丙初揭示无上因缘 二特劝净土殊胜 《解》[净土殊胜]谓带业往生。横出三界。同居横具四土。开显四教*轮。众生圆净四土。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胜异超绝。(然)全在此二科点示。须谛研之。 (讲)此二科。乃发挥一经不可思议之力用。承前。既闻极乐依正庄严而生深信。自应依信发愿。谓净土法门。带业可以往生。横出三界生死。此为一切法门所未有。于同居净土。即能横具上三土。开显四教*轮。一生同居。即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即已横生上三土。是谓圆净四土。自可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一生补处菩萨甚多。即是一生可以成佛。此等殊胜奇异。超绝无比之法门。全在此二科点示。蕅公恐人忽略。故婆心特切。叮嘱须谛研之。 丙初揭示无上因缘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解》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 (讲)此正明三种不退。彼土众生。无论上中下品。但得往生者。一概皆是阿鞞跋致。此云不退地。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者。谓即得预入圣人之流类。不退堕凡夫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者。谓能修大乘行。恒常度生。不堕二乘地。不肯涉俗利生。○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者。谓双舍二边。全归中道。心心流入萨婆若海。此云一切种智海。即如来果海也。 《解》若约此土。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萨。别十(向)[行]。圆十信。名行不退。别初地。圆初住。名念不退。 (讲)此竖论三种不退位次。若约此娑婆世界。藏教初果名须陀洹。此云入流。谓预入圣人之流也。通见地。乃通教第四地。见真谛理。故名见地。别初住。乃初发心住。圆初信。乃圆教十信初心。此皆此土证位不退之位次。○若论行不退。藏教则以二乘不修大乘行。故无此位。通教菩萨。乃第九菩萨地。九地以前还有退。别十向。即别教十回向位。前十行。未能全不退。圆十信。乃圆教八至十信。八位以前。还有退也。此皆此土证行不退之位次。○若论念不退。藏通二教。皆无此位。以不破无明。不证法身故。别教要到初欢喜地。圆教要到初发心住。方破一品无明。方证一分法身。方得念念流入萨婆若海也。足见行念二不退之难证夷。 《解》今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 (讲)此点示圆证胜异。即此经不思议之力用。今净土法门。乃至具足五逆十恶之众生。但要临终十念功成。亦得带业往生。虽居下下品位者。亦得圆证三种不退。此种殊胜奇异。功能力用。为其他法门所未有。岂思议所能及哉。 五逆者。一出佛身血。二弑阿罗汉。三弑父。四弑母。五破和合僧。十恶者。身杀盗YIN。口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贪嗔痴。五逆十恶极重之罪。为地狱之因。十六观经。下品往生章云。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劝令念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于念念中。能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于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此即十念成就。带业往生。虽居下下品。皆与补处菩萨俱。即是圆证三不退。圆见三身。一生可以圆成佛果也。此种胜异。惟净宗所独有。故特点示。 净土带业往生。人多怀疑。昔有国王。问那先和尚云。念佛带业往生。是事难信。那先对曰。大王。巨石置水沉否。王曰必沉。先又曰。要令不沉。其可得乎。王曰不可。先又曰。若以巨石。置巨船上。不亦可乎。王忽然领悟。若仗他力。自可不沉。念佛众生。同仗弥陀大愿船之力。何难出离苦海。同赴乐邦莲池会耶。 《解》然据教道。若是凡夫。则非初果等。若是二乘。则非菩萨等。若是异生。则非同生性等。又。念不退。非复异生。行不退。非仅见道。位不退。非是人民。躐等则成大妄。进步则舍故称。 (讲)此文进退双明。教道不乱。教中位次分明。丝毫不容紊乱。若是具足烦恼之凡夫。自然不是初果。见道位之圣人。若是但求自利之二乘。自然不是自他两利。常恒度生之菩萨。若是异生性之三贤。未破无明。未证法身。不与如来体同。名异生性。自然不是破无明证法身。同生性之菩萨等。此是下位。未可躐等上位。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成大妄语不可。 又。念不退菩萨。已得同生性。非复异生性。行不退菩萨。已发大心。非仅见道之小果。位不退圣人。非是具足烦恼之人民。此是上位。未可仍称下名。既已进步。而获新证。则舍故称。如登初地。则舍三贤之故名等。 《解》(惟)[唯]极乐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 (讲)此点示圆超绝待。惟是极乐同居净土人民。约依正二报而论。悉皆超绝。一切俱非。是圆超。一切俱是。乃绝待。一切俱非俱是者。以与佛同体。本来是佛。圆证三不退。故非凡夫。非二乘。非菩萨。以五住烦恼未尽。二种生死未了。故非是佛。此俱非义也。又。具足烦恼。是凡夫。宿种已熟。见思粗垢已落。是二乘。已回小向大。恒度众生。是菩萨。往生净土。是最后身。一生成佛。故是佛。此俱是义也。如下文云。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必补佛职。若谓是一生补处。却可名凡夫。是为不思议之妙门也。 《解》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讲)此承上文。所点示之胜异超绝。乃结归三种不思议因。谓十方无此等胜异超绝之名相。阶位。法门。唯极乐独有。○心性之极致者。此论心要。以心性平等一相。即非凡夫。二乘。菩萨。佛。种种名相阶位。是名凡夫。二乘。菩萨。佛。差别名相阶位。此等名相阶位。皆称性缘起。故曰极致。○持名之奇勋者。此论境要。以一句佛号为境。佛号称性不可思议。以持名之奇勋。所感果报。亦不可思议。○弥陀之大愿。此论法门要。以导师因中。所发四八之大愿。庄严极乐之依正。故得同居横具上三土。凡夫圆证三不退。心性之上非字。对末句。乃反显。若非三要不思议之力用。何以有此。 《解》一生补处者。只一生补佛位。如弥勒观音等。极乐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实证补处。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数知[也]。 (讲)上释不退。此释补处。一生补处。即前文圆证三不退之别名。只一生补佛位者。只此莲华化生之身。是最后身。一生精进。即补佛位。如此土之弥勒。在兜率内院。候补作佛。极乐之观音。弥陀正法灭尽。即补佛位。非只观音一人。极乐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寿命无量。必实证补处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菩萨。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知。但可总说无量无边阿僧祇也。 《解》复次。释迦一代时教。(惟)[唯]华严明一生圆满。而一生圆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 (讲)此亦点示胜异超绝也。释迦如来。一代时教。即说法四十九年。天台判为五时。八教。故称一代时教。其中所说诸经。惟华严一经。明一生圆满成佛之因。此指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初参文殊菩萨。得根本智。后参五十二员善知识。得差别智。而一生圆满之因。以最后参普贤菩萨。行愿品中。以十大愿王。导归安养。圆满一生成佛之因。此经非独劝善财一人。乃华藏海众。同闻共禀。以前九愿。所积功德。于第十愿。普皆回向。求生净土。疾趣菩提。故曰且以此净土法门。劝进华严海会。一切圣众。若宏华严。而不信净土者。恐于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之旨。而未深思也。行愿品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诸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此偈即导归安养之铁证也。华严一生成佛。惟有善财。此经则一生补处。非是算数之所能知。其胜异超绝。为何如耶。 《解》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渺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讲)嗟乎。是慨叹辞。凡夫例登补处者。谓同居土凡夫。比例实报土补处菩萨。下下与上上同一例。而无异也。此为他经他土所未有。故为奇特之倡。极妙之谈。乃为法门大事因缘。不可测度。故六方诸佛云。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者。以此。○华严海众所禀。一生成佛之旨。末后导归安养者。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之者渺。而疑之者多也。如华严合论。尚云西方是权。华藏是实等。言辞既繁。将凡夫例登补处。念念即佛之义遂蚀。余。蕅公自称。唯有剖心沥血而已者。谓此种无上大因缘。既是信少疑多。余唯剖心沥血。而昭告于人而已。故此解字字。皆蕅公心血也。可不信欤。初揭示无上因缘竟。 丙二特劝净土殊胜 《经》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解》前罗汉菩萨。但可云善人。唯补处居因位之极。故云上。其数甚多。故云诸。 (讲)此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故重呼当机。告以如上一生成佛。无上大事因缘。众生幸而得闻。必宜深信。既已深信。若不发愿。亦复无益。如人深信。饭可养身。若不想吃。何能滋养。故如来苦口悲心。殷殷垂劝。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愿之为力。不可思议。极乐净土。亦由法藏愿力所成。临终往生。全仗愿力。行愿品云。是人欲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败坏。以致亲属威势。象马珍宝等。悉皆散灭。惟有愿王。不相舍离。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间。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观此。则发愿求生。自属当务之急。非愿无以导行也。 所以者何下。乃征释发愿所以。征有二意。一娑婆亦属佛国。何为劝其舍此趣彼。二十方无量佛国。何必劝其定求极乐。 得与如是下。出其劝愿之意。得与如是补处菩萨。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也。前罗汉菩萨。但可云善人。唯补处居因位之极。与妙觉佛位相邻。乃可称上善人。得与同会一处。所谓观音势至。把手共行。文殊普贤。亲为胜友。则薰陶有自。成佛无难。可不愿生欤。 《解》俱会一处。犹言凡圣同居。寻常由实圣过去有漏业。权圣大慈悲愿。故凡夫得与圣人同居。至实圣灰身。权圣机尽。便升沉硕异。苦乐悬殊。乃暂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间。见闻者少。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 (讲)俱会一处。即是凡夫与圣人。同居一处。进求佛果。故曰犹言凡圣同居。寻常。指普通佛前佛后而言。实圣有漏业者。谓实行现证初二三果之圣人。见道所断之惑虽除。修道所断之惑未尽。故曰有漏业。权圣大慈悲愿者。即上三土之圣人。权巧方便。示现受生。则由大慈悲愿力。有欲饶益众生。如观音三十二应。示现界内外身。故凡夫得与圣人同居。 至实圣灰身者。初二三果断思惑尽。证阿罗汉果。则有漏之业既尽。凡情亦空。灰身泯智。不受后有。权圣机尽者。大权示现之圣。应机出世。机缘既尽。所应度者。皆已度毕。大愿亦满。感应道息。即机薪既尽。应火亦灭。便升沉硕异。苦乐悬殊。升指权圣。实报寂光乐。沉谓实圣。沉空滞寂苦。现前同居。乃暂同。如石火电光。非究竟同。又天壤下。明天上人间。天。谓四禅天中五不还天。壤。谓人间名山圣道场地。见闻者少。如楞严经云。此不还天。彼诸四禅。四位天王。独有钦闻。不能知见。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如此生有幸。获见获闻。如文喜禅师之见文殊。闾邱胤之见丰干。虽得一时亲近。而得同居一处。亦步亦趋。不相远离者亦少。 《解》又。佛世圣人纵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满国土。如众星微尘。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则迥不同。 (讲)上明佛前佛后。此明佛世。辅扬佛化之圣人。纵使是多。亦不过如珍宝之罕。如祥瑞之奇。总不能遍满国土。如众星罗列普天。如微尘飞扬世界也。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不同。不能如极乐世界。上善俱会。作办皆同也。 《解》今[同]以无漏不思议业。感生俱会一处。为师友。如埙如(篪)[篪]。同尽无明。同登妙觉。 (讲)此明胜异。凡往生极乐者。同以无漏不思议业为能感。得生彼国。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以为师友。竟如兄弟。不相舍离。埙篪是乐器名。诗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和谐什奏。喻诸善俱会。作办皆同。此即胜异。前文作办不同。不得亦步亦趋也。 同尽无明者。即圆断五住之惑。由圆证三不退。圆净四土。同发妙觉极果。一生成佛。圆证三身。圆显四智。一切力用。自在其中。其胜异为何如耶。 《解》是则下凡众生。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者)[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必补佛职。与观音势至无别。若谓是一生补处。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此皆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 (讲)此明超绝。即顿超佛地。绝待无比。是则净土众生。即下凡带业往生者。一生彼国。圆证三不退。于念不退中。即能超尽四十一因位。此等众生。非凡非圣。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一生必补佛职。与观世音大势至。无二无别。故非凡。若谓是一生补处菩萨。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故非圣。而又即凡即圣也。此皆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者。佛所说之教。法门无量。犹如网孔之多。故曰教网。捞摅有情故。一切教中皆无此等名相。此等阶位。是谓所不能收。○十方佛刹之多。亦如网孔。故曰刹网。诸佛刹中。亦皆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同居。不能与极乐同一例也。是谓所不能例。方见净士法门。极乐同居。超绝无有伦匹也。 《解》当知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唯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 (讲)此结显三不思议。劝人当知。不可或昧。大事因缘者。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此为诸佛出世大事因缘。了脱生死。疾趣菩提。此为吾人成佛大事因缘。同居一关。即凡圣同居土。见思之惑难断。分段生死难出。故以关名。最难透脱也。唯极乐同居。圆具上三土。圆证三不退。故能圆断诸惑。一生圆成佛道。超出十方同居之外。 了此者。即了悟极乐同居。乃弥陀种智所现。念佛净业所感。吾人心性所现。故曰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以不思议心。持不思议名号。生弥陀愿力所成不思议同居。是谓三不思议也。 《解》具此深信。方能发于大愿。文中应当二字。即指深信。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即)[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 (讲)具足三种深信。信以导愿。故方能发于大愿。愿横超生死。一生成佛。其愿故大。既具深信。复发大愿。即发无上菩提心也。合此信愿二者为慧行。慧行。即往生净土之指南针。由此信愿。方能执持名号。即由慧行。而起行行。二行并进。乃为净业之正行。自可感生净土。 《解》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心)[愿]为要。正与此同。 (讲)此明信愿为重。若使信愿能得坚固。虽临命终时。只十念或一念。亦决定得生净土。何以故。因彼念力坚固。一心不杂不乱。加信愿二坚固力。会三力于一时。收成功于片刻。如张善和。一生杀牛为业。临命终时。业报现前。群牛竞来索命。要其妻请僧救度。妻请一僧来。谓曰。汝杀业太重。惟有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仗承佛力。方可得救。善和求救心切。一心念佛。念得数声。曰。牛去矣。要妻点香与他。一手擎香。连声称念。少顷云。佛来了。僧劝再念。不久含笑而终。此即临终念佛往生之证。惟是此事不可误会。倘若以为。临终十念一念。决定得生净土。且待到临终再发心念。何必早早念也。若作如是思想。必定要自误。何以故。临终时。众苦逼迫。神识昏昧。多不能念佛。如张善和。虽今生业重。前世善根不少。故得遇善知识。教以念佛法门。神识不昏。而能称念。亦善根之力。与信愿行三力。及以佛力。故得带业往生。惟望及早念佛。信愿行三种资粮。早办为要。 若无信愿。纵使念佛。将一声佛号。持得绵绵密密。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美则美矣。亦无得生净土之理。何以故。以不信西方。不愿求生。故不得生。如人于海中驾一舟。开足机器。若不想到西方。决不能到。念佛不愿生净土之人。如问他。子念佛何为。答曰。修修来世。此人临终。一定不得往生。转生人间受福。福中作业。仍要堕落。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信愿为往生之慧行。不可不重也。 大本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愿为要者。菩提愿。即四弘誓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求生净土。正欲度生。行愿品偈云。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二烦恼无尽誓愿断。若不求生净土。见思尚不易断。况尘沙无明乎。三法门无量誓愿学。求生净土。诸善俱会。则观摩有自。可以广学法门。四佛道无上誓愿成。求生净土。可以横出生死。圆证三不退。一生成佛。发菩提愿。正与此信愿相同。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竟。 乙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分二 丙初正示无上因缘 二重劝 今初 《经》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解》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声闻(独)[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不可生净土。(唯)[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 (讲)此文初正释善根福德。声闻下别明得生不得生。菩提正道名善根者。菩提二字。通因彻果。因中发菩提心。而修持名念佛之正行。为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因者种义。为成菩提果之种子。种种助道。乃助成正道之法。如布施。持戒。禅定等诸度。名福德。即助缘。助成种子。生根发苗。开花结果。 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者。因但求己利。得少为足。不发菩提心。故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者。因修诸度。但求人天福乐。未了无为。未得无漏。故福德少。皆不得生净土。故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唯以下明得生所以。欲生彼国。须具信愿行。三种资粮。信愿执持名号。即是三资粮。信吾人心性不可思议。西方依正。种种庄严。不出吾人心外。由是立大誓愿。愿求生彼国土。发菩提心。执持名号。正修净业。兼修诸度。以万善庄严净土。是为多善根多福德。如是念佛。则一一声中。悉具多善根福德。无上大因缘也。即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何况一心不乱。其福善。岂可得而思议哉。 持名念佛。为善中善。故多善根。福中福。故多福德。此理人多不信。当为证释。 何为善中善。以发菩提心念佛。具足智度论五菩提心故。○一发心菩提。谓于无量生死中。发大菩提心也。而持名。正于凡夫生死心中发菩提心。求出生死。求生彼国。自度度人故。○二伏心菩提。谓断诸烦恼。降伏其心也。而持名。则正念才彰。烦恼自灭故。○三明心菩提。谓明了诸法。不外一心也。而持名。则了知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故。○四出到菩提。谓得无生忍。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也。而持名。即得一二三忍。捷超生死。趋一切智故。○五无上菩提。谓坐大道场。成最正觉也。而持名。则圆证三不退。直至成佛故。是谓善中之善。为多善也。 何谓福中福。以弥陀名号。具足万德。而持名念佛。如莲池大师所云。举其名兮。兼众德以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则一心念佛。百行齐修。是谓福中之福。为多福也。 问。持名念佛。即为多善根多福德。有何圣教为证。答。大悲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佛名者。一心持讽诵念。此人当得无量之福。永离三途。命终之后。往生彼国。此二经即多善多福之明证也。 《解》故使感应道交。文成印坏。弥陀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行人心识。不往而往。托质宝莲也。 (讲)承上多善多福之故。而使因果相契。感应道交者。以三资之因为能感。以九品之果为能应。文成印坏者。出涅槃经。譬如蜡印印泥。印与泥合。印灭文成。此以铜铸像。像文成。则蜡模印坏。以喻念佛行人。临终往生。则净土文成。娑婆印坏。在于一念。 弥陀众圣。不来而来。亲垂接引者。佛圣。乃众生心内之佛圣。故不来。此约真如门。而来亲垂接引。此约生灭门。真如随缘显现。○行人心识。不往而往。托质宝莲者。行人心识之体。本来周遍法界。故不往。循不思议业。现不思议事。故而往。托质宝莲也。古德往生偈云。“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我佛往生去。无去无来事宛然。”以上总释无上因果。 《解》善男女者。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恶。皆名善也。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也。 (讲)此别明能持所持。善男女为能持人。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乃至六趣。四生。但得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方能得闻。若无善根。佛名永不得闻。闻佛名。即使五逆十恶。皆名善也。 阿弥陀佛。为所持佛名。此名具足万德。故曰是万德洪名。以名呼召佛德。罄无不尽。莲池大师云。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何止光寿无量也。故即以执持弥陀名号。以为修行之正行。不必更涉及观想参究等行。但持一句洪名。至简至易。一教便会。一心受持。便得往生。至极直捷也。 《解》闻而信。信而愿。乃肯执持。不信不愿。与不闻等。虽为远因。不名闻慧。 (讲)此别明闻慧。闻而信愿。乃肯立行。具足三资。方名闻慧。若不信不愿。正行无由而立。与不闻无异。虽佛号一历耳根。堪为道种。但成远因。不得名为闻慧也。 《解》执持。则念念忆佛名号。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 (讲)此别明思慧。执持。则念念思忆佛之名号。净念相继。无有间断。故是思慧。然执持有事持理持。浅深不等。旁注可订久伪者。订为订正。久伪。指有人解释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等。不按教观。故为伪。今大师为之订正。 《解》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 (讲)此释事持。深信西方。实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现在说法。未达心佛不二之理。是心作佛者。是事造之佛。是心是佛者。是理具之佛。理具事造。皆不出吾人一念不可思议心性之外。未明斯理。不达他佛全是自心。自心全是他佛。弥陀即我心。我心即弥陀。但以信佛之故。决志愿求。生彼国土。执持名号。执受在怀。持守不失。念兹在兹。无有间断。喻如儿子忆念慈母。无时暂忘。此即思慧。但是事持。 《解》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 (讲)此释理持。理不离事。即由事持。而能达理。便是理持。了达所信西方阿弥陀佛。即是我心理具。即是我心事造。即以自心理具事造万德洪名。以为系心之境。以心缘境。以境系心。心境不相舍离。令不暂时或忘。悟明全境是心。全心即境。心境一如。能所不二。此亦思慧。即是理持。 《解》一日至七日者。克期办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乱。钝根七日方不乱。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又利根能七日不乱。钝根仅一日不乱。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 (讲)此别明修慧。先明七日克期。一日至七日者。乃克定期限。以办生死大事也。念佛三昧得成。即生死大事所作已办。何以故。一心不乱。即念佛三昧功成。不乱即正定也。七之为数。世间所重。故斋戒则定七日。持咒则定七遍。荐亲则定七七。今念佛亦定七日。以验根机之利钝。而分三昧之浅深。 利根一日即不乱者。根机灵利。天性敏捷。于克期取证中。才经一日念佛之功。即得一心不乱。非谓受持念佛法门第一日。乃谓平时或散或定。不得一心。于克期取证中。勇猛精进。一日念佛。三昧功成也。○钝根要经七日精进。方得不乱。中根或二日三日四五六日不定。此亦大略分之。 又利根者。志性坚固。平日工夫纯熟。于克期办事中。万缘放下。一念精专。能经七日。皆得一心不乱。安住三昧之中。○钝根者。于克期七日。仅得一日不乱。中根或能经六日五日四三二日。而能一心不乱。亦不一概。 以上乃据本经而言。其他诸部。克期念佛。长短不定。大本则定十日。文云。斋戒清净。一心常念。十昼夜不绝者。命终必生我刹。此文似指在家之众。若于克期之中。斋戒清净。一心常念。十日。亦得往生。○又鼓音王经。亦定十日。文云。若受持彼佛名号。坚固其心。忆念不忘。十日十夜。除舍散乱。必得见彼阿弥陀佛。○大集经。定四十九日。文云。若人专念一方佛。或行或坐至七七日。现身即得往生。○又般舟三昧经。定九十日。文云。若人自誓九十日中。常行常立。一心系念。于三昧中。得见阿弥陀佛。○又文殊般若经。亦定九旬。文云。九十日端坐西向。专念于佛。即成三昧。此与般舟。克期虽同。行法全异。彼则半行半立。此则全坐也。 如上所引。皆以念佛功深。净业成就。然弥陀悲愿难量。即一日。或十念称名者。亦皆愿垂接引也。大本法藏愿云。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一昼夜不断。必生我刹。○若世俗之人。俗务不能摆脱。未得处于空闲。专念彼佛。但每日早晚。端身西向。念十口气者。临终亦得往生。总而言之。念佛之法。但能一心。不论时之久暂。皆得往生。惟品位高下之分矣。 《解》一心亦二种。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不为二边所乱。即修慧也。 (讲)此别明修慧。念佛以一心不乱。方为极则。方是真修。一心不乱者。即纯一其心。专念弥陀。三昧现前。而不动乱。不起妄念。不落知解。然有事一心。理一心之别。故曰一心亦二种。 不论事持理持者。事持。如闻说念佛法门。可以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深信不疑。一心系念。句句分明。念念相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更无二念。即以一念。而除众念。由未达理。故曰事持。 理持。如闻说念佛法门。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深信不疑。一心持念。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极而空。了知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能所双忘。心佛一体。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由达理故。是曰理持。 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者。念佛是圆顿修法。下事理二持。皆约圆教判。持名至圆五品位。伏见惑烦恼。至圆初信。除见惑烦恼。乃至二信至七信。思惑亦断。为见思先尽。此皆事一心也。○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者。由事持。持至圆初住位。破一品无明。藏心开显。藏心。乃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之心。此心向为无明所覆。不得显现。今念佛功深。能破一品无明。藏心开显。即证一分三德。可以亲见本性法身佛。名理一心也。○事一心我执亡。不为见思所乱者。如念到事一心。则我执已亡。见思惑尽。故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法执尽。不为二边所乱者。若念到理一心。则法执已尽。无明亦破。双舍空有二边。全归中道。故不为二边所乱。此一心不乱。乃为修慧。 此中一心不乱。该括观经三种心。一至诚心。无伪无妄故。此一心不乱。惟精惟一。更无伪妄。即至诚心也。○二深心。具足善法故。此一心不乱。诸妄不起。万善同归。即深心也。○三回向发愿心。回向有三。一回向真如。此一心不乱。念念旋元自归真如实际。即回向真如。二回向佛道。此一心不乱。念念相应。念念佛。即回向佛道。三回向众生。此一心不乱。自性众生。悉皆得度。自行化他。即回向众生。合此三者。即回向发愿心也。 又即起信论之三心。一直心。正念真如故。此一心不乱。不落有念。不落无念。有无不著。全归中道。即直心正念真如也。○二深心。乐集诸善法故。此一心不乱。六度齐修。万行具足。即深心也。○三大悲心。广度诸众生故。此一心不乱。三昧成就。教化众生。即大悲心也。以上持名妙行。具足信愿行三资粮。闻思修三妙慧。是净土真因。下段临终见佛。接引往生。是念佛胜果。 《经》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解》不为见思乱。故感变化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娑婆界中。三有颠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种极乐世界。 (讲)其人。即事理二持。一心不乱之人。临当寿命欲终之时。能感佛圣现前者。此乃以自力为能感之因。他力为能应之缘。因缘具足。感应道交也。 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此自力也。大本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有发菩提。修诸功德。愿生我刹。临寿终时。我与大众。现其人前。此他力也。接引往生有二相。上文闻思修三慧。为无上因。此临终佛现。往生四土。为无上果。不为见思所乱。承上生前念佛工夫。若得事一心。则临命终时。自然不为见思烦恼所乱。正念昭彰。如入禅定。与变化身佛。及诸圣众。感应道交。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复起娑婆界中。欲有色有无色有。三界内我执颠倒。若但伏我执。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若我执已断。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方便有余土。 《解》不为二边乱。故感受用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生死涅槃二见颠倒。往生实报寂光二种极乐世界。 (讲)不为二边所乱。承上生前念佛工夫。若得理一心。则临命终时。自然不为二边所乱。心佛一如。入三摩地。与受用身佛。及诸圣众。感应道交。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复起生死涅槃二见颠倒。若无明分破。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实报庄严土。○若无明破尽。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常寂光净土。 大凡人到临终。是为生死关头。死逆生顺。二习相交。一生所作善恶。俱时顿现。作善现善境界。作恶现恶境界。如念佛之人。则现西方胜境。及佛圣接引之境。身无痛苦。先从下身冷起。渐渐冷上。全身都冷。而顶门未冷。此即往生之验。往生之人。第八识从顶门而出。识离即冷。即得往生。不经中阴。不踰顷刻。一念之间。生极乐国。托质宝莲。自然化生。不由胞胎。不假乳养。得清虚之身。相好具足。纯丈夫相。随功行之浅深。分品位之高下。故有四土之分。 《解》当知执持名号。既简易直捷。仍至顿至圆。以念念即佛故。不劳观想。不必参究。当下圆明。无余无欠。 (讲)此二段。乃结前正释。启后破疑。当知持名一法。但持一句佛号。何等简单。一教便会。何等容易。一心持去。即得往生。何等直捷。仍至顿至圆者。横出三界。顿超生死。一生同居。圆证三不退也。何以有此奇勋。以念念即佛故。不劳别作观想。不必更加参究。一念当下圆明。具足无量法门。即观想参究。亦不出一句名号中。无有盈余。亦无欠阙。此一句佛号。即是大总相法门也。 《解》上上根。不能踰其阃。下下根亦(得)[能]臻其域。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胜进。亦不一概。可谓横该八教。竖彻五时。所以彻底悲心。无问自说。且[深]叹其难信也。 (讲)上上根。如文殊普贤。皆发愿求生极乐。二偈见前。不能踰其阃者。谓等觉菩萨。尚不能超越其范围。下下根。如鹦鹉八哥。学念弥陀。亦得往生。以臻其域。极乐称为莲域。 所感佛。所生土。往往胜进。亦不一概者。所感应现之佛。有应化身。受用身之不同。所生土。有同居。方便。实报。寂光之不一。皆由能感三慧之力。有胜有劣故。感应道交。不妨不来而来。各见所见。不往而往。各生所生矣。 往往胜进。亦不一概者。此论蒙佛接引。往往有胜进接。如圆教接别教。别教接通教。不按位接者居多。亦不是一概如是也。 此持名念佛法门。圆满具足。可谓横该顿。渐。秘密。不定。藏。通。别。圆。八教。竖而论之。亦可彻于五时。所以如来彻底悲心。不待问而自说。且深叹其难信也。 《解》问。观经专明作观。何谓不劳观想。答。此义即出观经。彼经因胜观非凡夫心力所及。故于第十三。别开劣像之观。而障重者。犹不能念彼佛。故于第十六。大开称名之门。今经因末世障重者多。故专主第十六观。当知人根虽钝。而丈六八尺之像身。无量寿佛之名字。未尝不心作心是。故观劣者。不劳胜观。而称名者。并不劳观想也。 (讲)此下释疑。因前云。不劳观想。故假设疑问。而解释之。问。观经专明作观。此是佛说。今何谓不劳观想。答。以此义。即出观经。彼经因殊胜之观法。非凡夫心力所能及。胜观者。即观彼佛报身之相。在池水上。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此相岂凡夫心力所能观想耶。 故于第十三。别开劣像之观。而障重之人。心粗念杂。仍不能观。故于第十六观。大开称名之门。今经因末世人根浅薄。障重者多。故专主第十六观。执持名号。○观经下品往生章云。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劝令念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后。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于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当知下。称理之谈。末世人根虽钝。心体本来具足百界千如。而丈六八尺之像身。无量寿佛之名字。未尝不是唯心。是心作佛像。是心是佛像。是心作名字。是心是名字。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故观劣者。不劳胜观。持名者。亦不劳观想。其义一也。 《解》问。天奇毒峰诸祖。皆主参念佛者是谁。何谓不必参究。答。此义即出天奇诸祖。前祖因念佛人不契释迦彻底悲心。故傍不甘。直下诘问。一猛提醒。何止长夜复旦。 (讲)此因前云。不必参究。故假设疑问。而解释之。问。天奇毒峰诸祖。皆主参念佛者是谁。何谓不必参究。答。此义即出诸祖。天奇本瑞禅师。毒峰本善禅师。因念佛人。不契释迦如来彻底悲心。何谓彻底悲心。佛以大悲愍念众生。教人念佛。要人悟明。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旨。一切众生。不明斯旨。是为不契佛心。故诸祖在旁不甘心。以佛心如是大悲。念佛者昧而不觉。故天奇示众云。终日念佛。不知全体是佛。如不知。只看念佛者是谁。直下诘问。一猛提醒。曰念佛是谁。要人于言下。回光返照。亲见自性弥陀。 何止长夜复旦者。众生自从最初一念无明妄动。即迷却本性。从迷入迷。在无明长夜中。而不觉悟。今为猛力提醒。豁然迷情顿破。心佛显现。是谓复旦。众生由本觉而不觉。今由不觉豁悟本觉。喻如昨日从旦入夜。今早从夜复旦。即性天明朗。佛日现前也。 《解》我(等)[辈至]今日。犹不肯死心念佛。苦欲执敲门瓦子。向屋里打亲生爷娘。则于诸祖成恶逆。非善顺也。 (讲)释迦彻底悲心。要我念佛。我等犹不肯死心念佛。求生净土。苦苦的去看念佛是谁。一句话头。犹如执敲门瓦子。向屋里打亲生爷娘。爷娘喻自心。能念所念。一一唯心。不了心作心是。反将念佛是谁。一句话头。苦苦参究。自问自己是谁。何异以敲门瓦子。打亲生爷娘也。参究之人。原欲善顺诸祖。因不达祖意。反成恶逆。违背祖师一猛提醒之意。非善顺也。 《解》进问。此在肯心者则可。未肯者何得相应。曰噫。正(是)[唯]未肯。所以要你肯心相应。汝等正信未开。如生牛皮。不可屈折。当知有目者。固无日下(然)[燃]灯之理。而无目者。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 (讲)此兼破不肯死心。更进而问曰。前此所说。乃在能肯死心念佛之人则可。如未肯者。何得与释迦彻底悲心相应。曰噫。谓我所说者。非为肯心者说。正唯对未肯者。要你发起肯心念佛。与释迦悲心相应也。汝等正信未开者。即唯心之正信尚未开发。我法二执坚固。喻如生牛皮。不柔软。不可屈折也。当知有目者。喻正信已开之人。深信即佛即心。即心即佛。自肯死心念佛。不必更加参究。故曰固无日下燃灯之理。 而无目者。喻正信未开之人。正好死心念佛。自得心开。何必苦苦参究。于心中更去觅心。故曰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火也。 《解》大势至法王子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此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语也。敢有触者。宁不被烧。 (讲)此引证不必参究。楞严经。大势至法王子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二语。乃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语也。谁敢有触之者。若有触者。那有不被烧之理。 《解》问。临终佛现。宁保非魔。答。修心人不作佛观。而佛忽现。非本所期。故名魔事。念佛见佛。已是相应。况临终非致魔时。何须疑虑。 (讲)修心人。指参禅之士。平时不作佛观。而佛忽现。定属魔事。如楞严所云。“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细魔事。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又永明大师四料简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魔之恼乱行人。种种不一。皆投行人之所好。多现佛身。与菩萨身。而为说法。引入魔网。此非本所期望。忽见佛现。故名魔事。禅宗有防魔语曰。“魔来也斩。佛来也斩。”而念佛见佛。是本所期。是为相应。不为魔事。况临命终时。此时非致魔时。何须疑虑。 《解》问。七日不乱。平时耶。临终耶。答。平时也。问七日不乱之后。复起惑造业。亦得生耶。答。果得一心不乱之人。无更起惑造业之事。 (讲)此料简七日一心。第一问答可知。第二答中。果得一心不乱者。更无起惑造业之事者。果得事一心不乱。如成具光明定意经云。“空闲寂寞。而一其心。在众烦恼。而一其心。乃至褒讪利失。善恶等处。而一其心。”不为内惑外境之所杂乱。故曰无更起惑造业之事。 《解》问。大本十念。宝王一念。平时耶。临终耶。答。十念通二时。晨朝十念。属平时。十念得生。与观经十念称名同。属临终[时]。一念。则但约临终时。 (讲)此料简十念一念。大本。即大本无量寿经。宝王。即念佛三昧宝王论。晨朝十念。即慈云忏主。晨朝十念法。每日清晨。以水嗽口。焚香西向。合掌念十口气。一口气尽。为一念。此接引事务忙碌。日间无暇念佛之人。能早晚终身十念。亦得往生。○十念得生。与观经十念称名。俱属临终时。看破一切。放下万缘。以最猛利之心。念佛十口气。亦得带业往生。○而一念。但约临终者。生平不信佛。不念佛。至临欲命终。业报现前。得遇善知识。开导念佛法门。善根发现。信心称名。虽只一念。当此生死关头。念力坚固。亦得往生。 《解》问。十念一念并得(往)生。何须七日。答。若无平时七日工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从)[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净土或问。斥此最详。今人不可不读。 (讲)此段文虽明显。事极切要。每见世人。以为念佛不必早念。且待年老再念。并不思古人云。“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半是少年人。”又闻说临终念佛。十念一念。并得往生。遂不肯平时念佛。欲待临终时。再发心念。此是很错误的。故蕅公云。若无平时七日工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到临终时。百苦交煎。就是要十念一念。都不容易。定要平时念佛工夫纯熟。临终方能提起正念。 纵下下品。逆恶之人者。谓五逆十恶之人。临终而能十念一念者。皆是夙世善根之因成熟。故能感善缘。临终时遇善友。开示念佛法门。闻便信愿。发心持名。虽十念一念。其行不多。而当时心力猛利。惟佛是念。惟佛是求。故得仗佛愿力。慈力。接引往生。此事一万人中。难逢一人。岂可待临终方念。而存侥幸之心哉。净土或问一书。诃斥此事最详。人人不可不读此书。 《解》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生。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 (讲)此疑遥远即到。问。西方去此娑婆世界。相隔十万亿佛土。何得即生。答。以十万亿土。虽隔甚远。实在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太虚尚在心中。况十万亿土乎。故曰。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往生自心之净土。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何难即生。 《解》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实无远近。一照俱了。见无先后。 (讲)此以喻显法。法中心性包括太虚。此理难知。借喻显之。以镜喻心。以数十层山水楼阁喻十万亿土。一照俱了。实无远近。一见俱周。亦无先后。同在一时。故往生者。如一念顷生极乐国。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来去宛然。来去无性。如镜中之境。显现宛然。显现无性也。 《解》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亦如是。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亦如是。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如是。 (讲)此以法合喻。西方依报。极乐世界。与弥陀说法。正报之佛生。亦如镜中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层数无性。一照俱了。见无先后。弥陀圣众现前。众生心不颠倒。即得往生。亦如镜中来去宛然。来去无性。一念俱了。见无先后也。 《解》当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也。 (讲)此总结唯心。当知二字。要即事以明理。此经字字行行。皆心性之灵文。海印三昧。与大圆镜智。皆心性之异名。心性具足一切法界。名海印三昧。即万众森罗海印含。此理具也。心性圆现一切依正。名大圆镜智。即圆光普照。无法不现。此事造也。 《解》问。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 (讲)此疑二行差别。问持名判行行者。因前文判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故此问曰。持名既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说信愿行者。三资唯是一心也。既是一心。故非有先后。亦非定三也。○盖下明非定三之理。无有愿行。不名真信。无有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举一即三。全三是一。念一声佛号。圆具信愿行。声声悉皆圆具。正助皆不出一心。二行亦不出一心。所以名为多善根福德因缘也。 《解》观经称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此之谓也。若福善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 (讲)此引经作证。观经称佛名故。于念念中。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声声圆具信愿行。福善既多。所以灭罪亦多。末二句反言者。福善不多。安能灭罪如此之大。 《解》问。临终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称名。亦除罪否。答。如日出。群(暗)[闇]消。称(佛)[洪]名。万罪灭。 (讲)此疑临终猛切念佛。能除多罪。平日至心念佛。亦除罪否。答。如日出群暗消者。此以喻明。谓众生将心造罪时。依惑起业。无明惑起。智慧日落。则全明成暗。今觉悟念佛。如日一出。群暗自消。智慧之日既现。愚痴惑业自灭。故曰称佛名万罪灭也。 《解》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答。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心清净,心健康;身清净,身就健康。身要清净,你吃东西最好是单纯的,越简单越好,对你身体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就越有帮助。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