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迪: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集成记卷第一
2014/9/4   热度:300
希迪: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集成记卷第一 武林住惠因沙门(希迪)述 略释此章分三。初诠旨标题。华严者。所依经也。备乎本疏。而言一乘者。贤首曰。一者无他义。乘者运载义。圭山曰。统收不异。谓之一。运载含容。谓之乘。故名一乘。即一佛乘。谓教理行果。总名为乘。皆有运载义故。又不一名一。谓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非一切。一亦非一。一切诸法互相涉入。事事无[得-彳]。相入相即。无不镕融。同一法界。皆如幻故。故大经云。一即是多。多即一等。总一切法。都是一乘。教义者。可堂曰。方余疏钞。但是所况。并分齐义。并如下释。然此一题。能所两重。初者章是能释。上皆所释。二者华严能诠。次六字所诠。从诠就旨。以立章题。全取他名。有财释也。其崔志远传中。一曰华严五教章。一曰华严一乘分教记。作者一时略举耳。 二国师嘉号。京大荐福寺。京者大也。总指其处。即有唐西京。古之长安。今之永兴。大荐福寺者。别指述处。拣非安国荷恩等处。梵云毗呵罗。正云尾贺罗。此云行处。出家道人。所行止处。今云寺者。自摩腾初来汉国。同诸宾客。权止鸿矑。后建伽篮。标名白马。因得寺名。沙门等者。正举能述人。沙门梵语。具云室啰末拏。此云勤息。故经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然有胜义世俗示道行道之异。如十轮经。次之二字。即教主名也。字之与号。俱称贤首。生有唐。为金轮皇帝之师。如传广述。言述者。礼记云。无忧者。其唯文王乎。以王季为父。武王为子。父位之。子述之。又云。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今贤首不敢有作。亦祖述而已。 今将下三正释本文二。初约所依。以定宗如来者。圭山曰。一乘主即十身。海即者。即本经所依定也。下文曰。一乘教起。要依佛海印三昧中出。不同三乘等依佛后得智出。故标海印。清凉曰。海印是喻。从喻受名。谓香海澄渟。湛然不动。四天下中。色身形像。皆于中现。而有印文。如印印物。亦犹澄波万顷。晴天无云。列宿星月。炳然齐现。无来无去。非有非无。不一不异。如来智海。识浪不生。澄渟清净。至明至静。无心顿现。一切众生。心念根欲。心念根欲并在智中。如海含像。故下经云。如海普现众生身。以此说名为大海。菩提普印诸心行。是故正觉名无量。非唯智现总。亦依此智顿现万形。普应诸类。贤首品云。或现童男童女形。天龙及以阿修罗。乃至摩睺罗伽等。随其所乐悉令见。众生形量各不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广如贤首品疏说。问贤首品有十种三昧。何独依海印。答初一无不摄。故地论云。一切所说十句中。皆有六种差别相门也。又出现品。是佛菩提。贤首品谓普贤等。故探玄曰。海印有二。一约果位。如前差别无尽教法。皆如来海印定中。同时炳然。圆明显现。二约因位。要普贤等诸大菩萨。方得此定等。释曰。虽因果不同。德用相似。如贤首品疏。会虚空喻云。彼就果行。此就因德。然普贤行德。似同佛果。是故皆以虚空为量。上下文中。皆同此说。思之。然仪式不同。曾无出入。言三昧者。探玄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均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纳法在心。名为正受。 建立下。演玄言以开释二。初分门。 初明下。二随释有十。初建立一乘三。初标章。言初明建立一乘者。孔目曰。一乘法义。佛及普贤。果则同。约不可说与可寄。言则异。 故地下二引证。探玄曰。有说能诠之教为因分。所诠之义为果分。此说甚疏。镇国曰。全乖文旨。又曰。直望论意。即指义大为果分。故不可说。说大为因分。是则可说。更以义取。略有二种。一唯就十地以明。以证智为果分。方便寄法等。并为因分等。二约究竟佛果。对普贤因说。义通一部。释曰。初唯约十地。二约究竟等。对详可见。 问薪引探玄后段如何。答以别为总。问奈何祖自云。此义通一部经中大意。答清凉曰。岂不向言宜同果海。有能所同。因果非一。即曰宜同。则因果非异。非一非异。为真地智。思之。 二缘下二教大。内章曰。教大有三。清凉曰。一因成就大。谓慈悲愿力。为起行本。故名为因。二因渐成就大。谓闻思慧等。为出世智因。起之不顿。故名为渐。三教说修成就大。谓即修慧。真修契实。如于正证。可寄言诠。故名教说。教说二字。正拣义大。非如果分不可说故。前二不似正证。体非玄妙。不假言拣。但为出世智因。故并称因。当分获得。三皆成就。此三地位。为在何所。此有二意。一约初地。则前二容在地前。地加行故。后一唯居地上。二约通说。地地之中。加行修等。慈悲愿力。即是因成。闻思慧等。即为因渐。正证后得。皆教说修。 缘起等者。太一曰。所言因者。谓方便缘修。体穷位满。即普贤是也。 此二下二示双融地疏曰。(亦是叙贤首文)三约双融。此上六中。各说即无说。无说即说。无二俱融。准思可见。又果海离缘。故不可说。所证就缘。是则可说。二所证非修。故不可说。能证修起。是则可说。三正证离相。故不可说。后得带相。是则可说。四后得无分别。故不可说。加行有意言。是则可说。五加行观无分别。故不可说。寄法表地。是则可说。此上不可说。皆各不异于可说。以真理普遍故。可说不异不可说。以缘修无性故。是故下文。虽说一分。义亦不少。故论云。如实满足摄取故。评曰。三约下科名同此。上下义意同。 就普下二就普因彰不共二。初分门。就普贤者。太一曰。虽始起于妙德。圆满在称周。故隐文殊。独言普贤也。可堂曰。分相者。方便无体。莫不皆空。究究正乘。坐断法界。该摄则三乘无已。普法所成。旧曰。圆融无是普法。色即是空。空中无色。三即是一。一内无三。故曰三乘竟必有尽。若尔。则余乘皆尽。唯有一乘。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是故二门共诠别旨。 分相下二随释二。初分相门四。初权实分宗。分相门者。分别三一教相差别也。下文曰。良由此法。出情难信。是故圣者将彼三乘。对比决之别教一乘。别于三乘者。太一曰。别教者别于三乘。清凉曰。后一直显本法一向不共。又曰。唯后一是不共一乘。智论指此。以为不共。大品等经。共二乘说故。又曰。别即不共。不共顿实故。又曰。不共二乘。然一与三。于五教中。有乎二说。一前诸教为三乘。后一为一乘。略如前引。广如孔目问答探玄杂章。二者以始小为三乘。后三为一乘。备如华严圆觉疏等。所以尔者。终顿二教。进退殊故。若约皆为三人。则中三为三。若约泯二异前。则后三皆一。故太一曰。若后破执成正义。则是终教。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乘涅槃四句佛性者。非小乘及回心人。则是顿教终教佛性。及大槃涅般。从是已后。亦说后三为一。前二为三。今章正用前说。勒成文体。思之可见。 如法下二以经印定。如法华等者。即太一谓。法华经云。三界外别索大牛之车也。 然此下三云张圣言三。初标示。问章家望至相尚华瞻如何。答十义差别。始末均融。理数应然。庸讵责让。况为义丰文约。勒成斯章者也。又如起信。根本不过一卷。而末论成帙。岂亦得失为论。问小钞云。然大乘与一乘异者。法相宗学人。多不信之。故华严藏和尚。制五教义分齐文中。料拣大乘一乘十义差别。都引二十余部经论证之。故知学识寡浅者。难免谤法如何。答文章以意为主。以意逆志。方得之矣。何者。且此释大经。通拣前四。彼疏圆觉。独贬权三。辄以圭山一时引成废替。贤首千载衡量。其可得乎。不然。如光宅四乘。岂以吾祖。引证彼昔日之实。便与今日之实无殊。思之。 一权下二正释十。一权实差别三。初引喻明权实三。初正显相。权实者。此约究竟方便以明。方便者。权施也。于五教中。后一究竟。前四方便。问终顿名实。何以为权。答三四二教。虽则泯二异前。而对三显一。曲巧顺机。亦名为权教。问大经疏叙光宅云。若依昔未显说。一切具有如来知见。根败之种。今并说成。则今昔有异。配此如何。答但了彼文。自知霄壤。圭山曰。法华之前。亦有一实。谓对一类利根。顿说如来藏性真常之理。又诸般若及净名之类。皆密约实理。弹呵二乘。但以机闻各殊。不兼权教。故迦叶自责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自知不成佛也)又云。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此显烦恼已断不能生也。今法华三根声闻。皆与授记。一切声闻。不在此会。令转演说。一切众生。皆是吾子。开权会权。唯是一实。法华云妙。妙在于此。然所归之实。即昔实也。但以昔未会今会之。而为妙矣。乃至但光宅不显出昔日自有一乘实教。(法华唯会昔权。不会昔实。昔实不滞方便故)而乃唯说法华为实。则抑诸大乘了义之经。斯为缺事。四乘之义。教理善成。释曰。圭山既不会实。岂独清凉会之。只由光宅。并以昔经属权属会故。清凉特列数科而破之。今却谓清凉此科通会昔实。何昧之甚耶。若云光宅不分昔实。一浑会之。故成其违。清凉分出昔实。然后却约实体不足。并皆属会。故成其顺者。是则于昔权实。虽分与不分为异。而一等是会。正犹五十步笑百步。虽远近不同。一等是走。奚必清凉是。而光宅非。若光宅云。我正约实体不足。总拨为权。故皆会耳。则清凉之破。徒骋繁文。以燕代燕。何克之有。岂清凉若是之党己行人耶。问何故钞云。一乘三乘。昔权今实。实体不足。皆属法华等耶。答法华但会昔日权教。归今一乘。不会昔实。昔实本是一乘故。无同此体。不假会之。如转识成智之时。不转识体。识体本净。是无垢识故。妙哉此义。谁人得知。取要而言。但可将今家始教为权。后三为实。配彼一乘三乘。昔权今实。故镇国曰。法华云。决了声闻法。余诸声闻众。亦当复如是。又曰。引法华有二文。以证定性二乘皆成佛义。一即法师品。药王汝当知。如是诸人等。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若闻是深经。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闻已谛思惟。当知此人等。近于佛智慧。释曰。既言决了声闻法。明昔净名等经声闻。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及如燋谷芽。佛名经说。如燋谷芽。虽逢春阳。无希秋实。及深密等。说于定性不得成佛。三乘圣人心皆犹豫。今皆作佛。故云决了第一。经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故云决了。复恐人云。千二百外。定性声闻。即不作佛。故引次文。即五百弟子授记品初。千二百人。悉皆求记。如来先授陈如作佛。次授五百。末后偈云。其五百比丘。次第当作佛。同号曰普明。转次而授记。我灭度之后。某甲当作佛。其所化世间。亦如我今日。国土之严净。及诸神通力。菩萨声闻众。正法及像法。寿命劫多少。皆如上所说。迦叶汝已知。五百自在者。余诸声闻众。亦当复如是。其不在此会。汝当为宣说。释曰。据此。非唯列千二百。则灵山之会。万二千人。五千拂席增上慢者。应是声闻。不厕灵山法华胜会者。令此会中声闻菩萨。转为授记。余如玄中。又亦可以始终二教。收彼四乘。(但拣昔实法华不会)镇国曰。然法华渐教之终。将收败种。加令其去。激励在会。使其信受。此经顿教之始。为显深胜。留使不闻。令诸后学。修见闻种。又曰。然法华下。会释二经。此依化仪。渐顿二教。通释经意。法华是渐者。化仪渐故。先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故云渐也。非法门为渐。言将收败种者。义如前引。谓二乘结断。如根败士。无利五欲。如燋谷子。不能生芽。即昔教意。今至法华。三根声闻。皆得记别。不在此会。亦为宣陈。则燋谷生芽。盲龙规听。死尸再起。寒灰薰热。而言将收者。尚未广说。先且行之。使在会者。自欣多幸。故云笃励。是以经云。此众无枝叶。唯有诸贞实。门中云繁柯既亡。则贞干存焉。广说之后。方复收之。故不在会。亦令为说。言此经顿教之始者。初成顿说。故未有滞权。不须引行。直彰不共。显法难思。在会不闻。由无因种。若修因种。于何不闻。故云令修见闻种。评曰。纵不信彼圭山。则此清凉亦可信矣。勿得妄执。然则可堂纵夺。且有过乎。曰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也。问但会权三为即已否。答通会权实三乘。乃是吾宗大义。非光宅法师所得也。如下文说。问此中羊鹿为愚法耶。通大耶。答此有三说。一云愚法。一云通大。一云俱。今从第二。太一云。声闻等为穷子。是其所引。故知小乘外别有三乘。又准天台藏教。断而未动。无量义经。断而动故非愚法。四衢者。觉钞云四谛。大白下。真元曰。法华大车。以况佛智。 若彼下二遮异解。古有难云。方便品偈。叙昔说小是方便。不叙大是方便。当知佛子大乘非方便。那忽有索。文句第五答曰。汝不闻。寿量品中。我小出家。得三菩提。乃至中间。若小若大。若己若他。皆我方便。诸佛亦然。宁得不索。亦不下。古又难曰。二是方便可言索。文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以此推之。但二索一不索。彼又答曰。被会绝待之唯一。一外更无法。昔待二之唯一。一外更有法。一名同而体异。闇执瓦烁鱼目。谓夜光月形。愚蚩而智愍。 是故下三示经本。文句曰。索有三意。一大机有感果之义。机中论索。二情中密求。为得为不得。三发言索。即是殷勤三请也。昔教之中。已有二求。但未发言。至于今日。具此三索。问昔出宅索三。是机情索者。文云。如先所许。此乃求三。何阙求一。答出外不见。必有异途。将昔许三。以求异意耳。亦得是索一也。 此中下二合法显索果。文句曰。若依大品云。是乘从三界出。到萨婆若中住。若未出时。已乘是乘。争出火宅。何故复言。车在门外。若先在外。乘何而出。然乘通因果。三十七品断见思惑。皆是因乘。尽无生智。皆名果乘。要因因乘。断除惑尽。方得果乘尽无生智。故言车在门外。但果正因傍。就果为言。车在门外。若内因断结。运义名乘。外果不运。何得名乘。然果无断惑之运。要以尽无生智。入无余涅槃。方是好运也。 问二下三作问以伸释四。初二乘有果不索问。文句曰。若乘因到果。何意方更索车。 答依下二三车无得应索答二。初立理作答二。一引经正答。大乘者即是一乘。若望下二约宗料拣。是故下经曰。各各与之。不宜差别。文句曰。不移本习。而示真实。如身子于智慧。开佛知见。目连于禅定。开佛知见等。 为欲下二通伸回意三。初正示。文句曰。今文具有请与欢喜。法说中千二百人。身子为首。殷勤三请。菩萨众中。弥勒为首。佛口所生子。大数有八万。合掌以敬心。欲闻具足道。譬说之初。身子为中根人请。又总为四众请。傍为下根请。文云。善哉世尊。愿为四众。说其因缘。法许云。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譬说许云。当以譬喻更明此义。因缘许云。我及汝等。宿世因缘。吾今当说。法说竟。身子欢喜。譬说竟。迦叶等欢喜。宿世说竟。楼那欢喜。又合譬文云。令诸子等。日夜劫数。常得游戏。与诸菩萨。乘是宝乘。直至道场。故云。为欲等也。若不下二揩定。古有难云。若菩萨索。菩萨应领解。领解既无。故知不索。文句答曰。汝不闻。法说竟天龙四众皆领解。其非菩萨。谓是何耶。 以至下三结示。经云。如彼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火宅。到无畏处。自谓财富无量。等以大车而赐诸子。 问临下。三克示三车虚实问。 答实下。四方便二义俱通答。圭山曰。因同而宗异。此义实为玄也。然文句曰。今佛与世。四十余年。始显真实。而上来具引者。是则用夫彼文。成此之义。妙之至也。二教义差别。教者因也。义者果也。因果不同。故云差别。于中三。初正明。下文曰。或教义俱教。以三乘望一乘故。或教义俱义。以一乘望三乘故。 是故下二引证。亦不下三遮谬。亦同二乘俱不得故者。演义曰。羊鹿是虚指。出门不上车。牛车若是实。出门即合上。牛车亦不上。明三皆虚指。约法说者。昔指三乘。三界门外。二乘出三界。无有真实证。菩萨出界。岂有真实证。俱无实证。名不上车。明知三乘皆是权设(寻教至义即教理二量)。 三所期差别四。初正明。文句曰。本求羊鹿水牛。期出分段。今得白牛。尽于变易。过本所望。岂不欢喜。是故下二引证。亦不下三遮谬。 良以下四结成。 四德量差别二。初同教二。初示相。谓宅下三中大乘。而露下一乘。又彼下准知。 此等下二结指。复古记曰。同者。同前诸教三乘。故名同也。此为同教得名所以。即能同名同。今不取者。若作此解。则与集玄曰。但于别教。法体之内。约于一分。似顿实义。立为同教。何异设使真如章。同教门者。则与三乘义同。则不合引善财。见三千尘数知识。以三千知识。太一列属别教。如自海水。故况义同。言非同教得名所以也。今释曰。同犹通也。为通三乘。故名为同。云云。 又彼下二别教二。初示相。又彼等者。亦三中大乘。太一曰。一相孤门。下文曰。随机少说。一相一寂。一味理等。非穷尽说。 此则下一乘。大师曰。理无孤起。必眷属围绕。又曰。以自为主。望他为伴。重重无尽。 是故下引证。 无量下牒释。 此义下指经。非华严宗。无有斯理。 此约下二结指。 五寄位差别三。如本下初引示寄乘。然彼经论。约寄诸乘。显诸地不同。今此却约寄位。显诸乘差别。皆以等者。祖曰。初地明施。复显人王。即是人乘。二地十善生天。是欲天乘。三地八定。是色无色天乘。故以初三为人天乘。四地初断俱生身见。观于道品。同须陀洹。五地四谛理。终寄阿罗汉。六地观缘。寄于缘觉。七地一切菩提分法。方便涉有。故寄三乘之中大乘菩萨。八地已上。以得自在。故寄一乘法。 若大下二进退折理。若大等牒计。七地下进析。又不下退析。是故下配析。 问若下三结问会释。即第十五卷。二乘等者。指就胜门。 六付属差别四。初引经示教。利喜者。国师曰。示义教行。既得义利具解行。故成喜。 解云下二释义。大即菩萨。探玄释多劫六度曰。此同法华中。若不信此法。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小若愚法。即异时三乘。 亦不下三遮谬。 是故下四显宗。 七根缘受者。差别即根器机缘受行之者。于中二。如此下初引示。佛陀三藏曰。渐教之机。纵使三阿僧祇修满。若更回心。得入顿教大乘信位。若不回心。以不信不闻故。名一阐提。 解云下二略释。文处可见。 八难信易信差别二。初引示。清凉曰。三乘之信。展转难得。况于一乘。明文昭然。权实有据。解云下二略释。信满摄位。如行位中列。 九约教显理差别二。初引示。唐经曰。若有众生。心下劣。为彼演说声闻行。若心明利乐辟支。则为彼说中乘道。若有慈悲乐饶益。为说菩萨所行事。若有最胜智慧心。则示如来无上法。探玄曰。以此文证。知有一乘。及顿教三乘差别。清凉曰。既特云最胜智心。示如来法权实明矣。故缨络经中。说十种善。前九依三乘人。各成三乘。第十名佛乘种性。谓初闻佛法。即发佛心。唯观如如。修佛智慧。终不为彼悲愿缠心。一向不起二乘作意。今第九地。正为悲愿。缠其心故。此云慈悲乐饶益。明文若斯云何不信。 解云下二略释。等者。等初教染净即空。云以此等者。经又曰。佛子。此菩萨善能演说声闻乘法独觉乘法菩萨乘法如来地法。疏曰。此法师位。能随机宜说权实。即三乘一乘。解脱差别。各含教证。教道以将化生。令器熟故。证道以将度生。令得解脱。体正度故。 十本末开合差别二。初引示二。初本末分异。如是下二会末归本。如是等者。即声闻等三法。毗卢等是佛第十地。举后摄初。十皆佛法。会末归本。故云皆入。此文下二演释。检焚薪。此上下三喻。结大钞。曰龟镜者。神龟有灵。能知吉凶。秦镜照胆。能鉴邪正。 其别下四指示决判。略如下辨。即所诠等中。计唯权三。固宜毙矣。 二该下二说摄门二。初标章。一切下二释相二。初指本圆彰绝待。一切三乘者。即同时异时等也。本来悉是彼一乘法者。圭山曰。总为一。谓圆教摄于前四。一一同圆。旨归云。总浑同一无尽大修多罗海。随于其中。一会一品。一文一句。皆具摄一切。及一一文句。遍入一切。以是普法。无分限故。圆满教法。理应尔故。如因陀罗网。无分齐故。尽佛能化。无边境故。 何以下二结所以现全收二。初征。 以三下二释三。初总示。 初不下二列释二。初不异二。初立理一。以三即一故。不异者一乘也。二以一即三故。不异者三乘也故下文云。此即一之三。与上即三之一等。 问若下二问成二。初示前问二。初问。答有下二答由。初二义等者。法界品曰。一念悉知三世法。亦了一切众生根。譬如善巧大幻师。念念示现无边事。又遮那品曰。其佛为说法界体性清净庄严修多罗世界海微尘等修多罗。而为眷属。镇国曰。主经谓。法界体性。大方广也。清净佛也。庄严即华严也。有多眷属者。显此教圆由。后二义等者。法界品曰。佛智广大。同虚空。普遍一切众生心。悉了世间诸妄想。不起种种异分别。镇国曰。一切众生。无不具有如来智慧。况于二乘无漏因果。探玄曰。法界广故。摄于二乘。二乘狭故。不摄法界。上皆法尔。有约开显。违此教宗。直须思之。 二以下二明后义。独反四句。于理甚明。应云一由即三。故不待隐。二由即三。故不碍显(虽同一处。岂寻梦游天宫)三由即三。故无不隐。四由即三。故无可显(经曰。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镇国曰。以权隐实。各在髻中。又曰以权覆实。即昔开三。三即为髻。隐一乘旨)二不下二不一是则下三结指二。初结成。 又此下二指配前第本门。此通分相。故云又也。然则高胜难齐。智明映夺。拣收自在。不离普门。 二同教二。初牒。分同教者。具如法真别出二章中释。分诸乘者。显法不同也。如经露地所授。并临门三车等。融本末者。说一切乘无差别也。如会三归一等。 初中下二演释二。初分诸乘三。初标数。 一明下二列示六。一明一乘三。初标数。 初约下二列释七。初约法相交参二。初释相。谓一乘垂于三乘。于中有举事拣劣。应思因陀罗网。如四卷楞伽第一。微细诸记。指净名不思义品。须弥入芥子中。四大海水。入一毛孔等。华藏世界者。记皆指梵网莲华藏世界。或一等者。三乘参于一乘。先举事。十眼如离世间品。十通如十通品。而义理皆别者。后显胜要。问上曰据义分量。深浅宽狭。并皆不同。今举义门有差别。名字有同。欲引三乘信乐故也。 此则下双结可见。 是则下二示意。两宗交接者。诗曰。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成根欲性。亦见闻成种义。令人别教。清凉曰。彼谓同于我法。后因薰习。方信入圆也。 二约摄方便二。初演义。文初应云。二约摄方便。以明一乘。下例然。 所以下二引经。即法花。 三约下三约所流辨二。初演义。从一乘流者。即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故经下二引经。又经下胜鬘云。毗尼即大乘。学大乘者。即是佛乘也。 四约下四约就胜门三。初纵夺显义。三中大乘。正拣羊鹿。权通三教。实唯后圆。同是等言。得名一乘。所以内章曰。大乘中乘小乘分别。大乘即是一乘。何以故。大乘尊上。即无尽故。中乘小乘。义即不定。如经会三归一故。 故经下二引经证成。初方便品。次化城喻。此文下三约教委释。以一事实。就初意即别教。次意当同教。又宜以字。 五约下五教事深细。深细拣粗浅。内章二曰。法华经云。此土常安隐。当知三界内。有粗细众生。粗者见劫坏。细者常安隐。佛所以不同说。然细即一乘。粗即三乘。何以故。细同无尽故。粗即不定。 六约下六八义意趣。其略曰。一乘语字。几意故说。答有八意说。即八意所说。一乘即一乘也。依摄等指广。 七约下七十义方便。如孔目第一卷。 依上下三结判。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革凡成圣。故云。点化之术。理数然也。皆随本宗定故者。表是同也。主伴不具故者。示非别也。通意可知。 二明下二明二乘三。初标数。即太一谓。二通三也。 一者下二显相三。初约一乘。一乘等正显。谓如下指经要。问云依法华经。三乘一乘。约界分体相方便究竟不同故。此中下释。所以可见。 二者下二约三乘问答。曰大小二乘。于方便中。从教趣果分二故。 三者下三约小乘。回心者。即回心二乘也。 又初下三定宗可知三明下三明三乘二。初蹑前标数。即太一三通二也。此由蹑前。故云三种。 一者下二开门显法二。初显法本末门二。初正明本义四。初本末分宗。一乘等者。探玄曰。或分为三。谓小乘三乘一乘教。智论既将此经。为不与二乘共。故名为不共。即是一乘。大品等为通三乘。同观得益。故名为共。即是三乘义。准四阿含经。既不共菩萨亦名不共。即是小乘。此上配法义同。故引来显法。本末者。演义第六曰。本是一乘。末是小乘。三乘。焚薪同此。 以经下二圣言拣定。搜玄曰。如法华经。三界之中三车。引诸子出宅露地。别有大牛之车。又声闻等为穷子。是所引。故知小乘之外。别有三乘。互得相引。 问何下三征析所引二。初问答。以下二答四。初以义正答二。初正答。约终教已去者。断惑中前义也。法真曰。始教许出。终不许者。则二乘是。一教有了不了也。问还可约始教已去。答不答亦可。所以知者。法真曰若言断惑。后义许二类者。愚法则始亦不许。通大则终亦许出。又曰。若后义虽始教。而愚法亦在所引中。问始教是一。何于愚法。有许不许之殊耶。答此教具深密第二第三时教故。思之。 何以下征释。以人等者。下文曰。诸声闻于烦恼障。尚不能断。但能折伏。何况能断所知障。 故弥下二引教印成二。初行果非真二。初行断。非真四无量。如三地经疏四十一卷钞说。 又经下二果证不实。此有二意。一者二乘涅槃。是所破病。故非真灭。又亦可拣。非如来究竟涅槃。胜鬘云。言诸二乘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法华又云。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涅槃。生灭度想等。又云。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惠。则知小乘涅槃。非真灭也。又经下二实证在大二。初禀大方得果二。初反明经未详。又大下二顺结。经具云。欲得声闻乘。当学般若波罗蜜。欲得缘觉乘。当学般若波罗蜜。 是故下二衍门具三乘二。初结前生后。故普下二引经示论要问。下曰诸教中说二乘及三乘。各有二义。言二乘者。一就初心机性及种子说。则回心已还。并是声闻藏。直进已去。是菩萨藏。未回心者。是声闻藏。三乘准可知。是故下三结示三车。 其瑜下四指判诸论。大小有差。如所诠中出。问此上为独断惑中前义耶。为亦具后义耶。答双备二义。将通配之。三宝章曰。谓彼愚法二乘无漏。亦非可归。以非究竟安隐处故。如彼化城。终须舍故。乃至如经中归声闻僧犯菩萨戒等。此约三乘终教说。解曰。即断惑中初义。终教不许出也。彼云。亦非可归。即此约大乘终教已去。不名究竟出三界也。今此不能如实修四无量。即彼云。归声闻僧犯菩萨戒者。是也。彼又曰。如前愚法。亦是可归。以诸趣寂。皆究竟故。诸不定性。必回心故。此约始教说。解曰。此亦初义。始教许出也。故下章曰。以同上。亦许二乘全断惑障。分断所知障也。彼又曰。此大乘中。自有二无漏故。又亦自有二乘法故。故说通二。非摄愚法。此通始终渐教说也。解曰。即断惑中后义也。彼云。亦自有二乘法。即此是故。大乘必具三也。此云罗汉。实义在大乘中。即彼云。此大乘中。自有二无漏者。是也。以彼证此。二义宛然。问始说五性。故有三乘。终顿谈真。何属三摄。答探玄曰。若约三乘。即从始至终。皆说三乘。通益三机。如力士经大般若等诸大乘经。于中虽有权实不同。皆具三乘。下文曰。中间三者。或总为一。谓一三乘教也。以此皆为三人所得故如上说。是故下四结归。本义可见。 由此下二重示三宗四。一引论重明三。初引论。此摩诃衍者。指所释大品等。及余方等者。方等部。不与声闻共说者。即二乘在座如聋如哑。 解云下二释义二。初释不共二。初正辨。一乘不思等牒示。纂灵记曰。大智度论云。不思议经。有十万偈。摄大乘论曰。有百千偈。名百千经。释论云。即华严经十万偈。为百千也。又涅槃经。名此以为杂华经。然百千举数。而标目杂华。即相以彰名。举数者失其源。即相者违其主。不思议则推宗有在。直造其庭。佛华严则以人标法。曲详其致。四名之中。后二为得。以其等结释可见。 如四下三引况。小乘四阿含如析薪出。如大下后释共。太一曰。大品经三乘终教。可堂曰。始终说三通盖三机。于中亦有权实不同。此中之实。是终顿之实。又曰。顿实二教共二乘。 此中下三料拣。探玄曰。此中共大之小非愚法。共小之大非别教。 依此下二即以梁论。要问曰。依摄论一乘三乘小乘。谓于教门中。成机欲性。显法本末差别不同故。若言下三遮止异释。是故下四结示三宗。问此之分齐何与诸文不同。答要问约自相显分齐。故云即小乘三乘等。此约教用显分齐。故云显法本末。说诸乘等。亦可彼约浅深。此就阔狭。是故分二而来。一乘与本。当第五圆教也。 二者下二从理成行。门合愚下但小乘者略也。约一乘辨者。可堂曰。被中自说。凡合二声闻。大乘之中。虽有权实。皆菩萨乘者。是约一乘宗中所辨之义。非三乘等宗义也。如上所说者。指衍门具三等慈悲爱行。即四等四摄之二。 四者下四明四乘二。谓等者。按三韩本。一乘独一。三乘共为第二。小乘为第三人天共为第四。故云总开余可知。 五者下五明五乘。内章曰。五乘之义。有其三种。一人天共一。二声闻缘觉共为第二。三始终渐教。共为第三。第四顿教独一。五一乘独一。总为五乘。第二者。人为一。天为一。声闻为一。缘觉为一。大乘为一。第三者。天一。梵一。声闻一。缘觉一。如来一。会彼五乘。成无分别。离相一乘。出楞伽经。同异评之。 六者下无量乘。圭山曰。无量乘中。有其二意。一以随机设教多门名无量。二以彼宗一切诸法一一皆能显义益物。一一无不说摄名为无量。初义应知。上来下三结指。 二融本末二。初牒章。此同下二释相二。初标分。此同至一法界者。晋经二十八曰。能说诸乘无差别。清凉曰。药草喻品云。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即解脱中。无差别也。有二门者。略也。具足应云。何以故。法界有二门故。 一泯下二释相二。初正释二。初示义二。初明权实。一泯等者。地疏曰。唯一事实故。二榄等者。地疏曰。就彼根性。有三乘故。初则下二彰无碍。问此与前存坏等何异。答配属是同。为意则别。何者。彼成该摄。此意明中。故云一三融摄。体无二也。 问若下二问成二。初问答。 义下二答三。初直答。要问。上曰。似成内外及教义不同。内章曰。惟一实之渊旷。嗟万像之繁杂。真俗异而体同。凡圣分而道合者先人已通斯趣耳。何者下二征析。 是故下结成。 由此下二作句二。初句数。初句无他故。次句贞无。曰若实声闻。不见不闻。何以能知后句非一非三。如果海者。龙树曰。卢舍那佛。虽摄三世间。而摄不摄故。 此四下二会通。思益云。譬如痴人畏空而走。经恒沙劫。不能得出。在所至处。不离虚空。又十定品四十一经云。譬如虚空。于虫所食。芥子孔中。亦不减小。于无数世界中。亦不增广。存坏者略也。 余释下三结指。 第二下二教义摄益二。初牒分教义。二大如向已说。初中下二演释二。先辨教义分齐二。初标分。 一者下二释相二。先示相三。初别教。如露等者。向曰。一乘无尽教义。广说如华严中。即五教中。第五圆教也。 二者下二三乘。仍教等者。太一云。其始终两门。并具无分别教义。空有二门乃至无分别义者。谓证真如。无分别教义者。谓比观意言。若尔则无分下。缺一别字。又云。三乘三界内。成其行故。未敢详定。此当三乘者。即前四教也。三者即前四教也。 三者下三同教。此有二意。一者由修权因。若入地后。即入实故。此通余经。二者第四经云。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则唯法华。 二开下后开合二。初开章。开合者。如别中具教义则开。唯教唯义则合。总中俱教俱义则合。皆具教义等则开。 别中下二释相二。先别二。先标。三乘下后列二。初三乘。目者詺目。如大树叶。不离本茎。一外无三。树言目。尽桓温在石头曰。若能目此城者。当赠二姬。 一乘下二一乘。隐彼无尽教义者。大经曰。舍利弗等。在逝多林。皆悉不见如来神力。如来严好。如来境界。如来游戏。如来神变。如来尊胜。如来妙行。如来威德。如来住持。如来净刹。亦复不见不可思议菩萨境界。菩萨神变。菩萨游戏。菩萨眷属。菩萨方所。菩萨庄严师子座。乃至如是等事。一切声闻。诸大弟子。皆悉不睹。疏曰。以显一乘因果不共。探玄警诸后学。令习因种。又曰。身厕祇园。目对尊会。而不睹神变。其所何耶。意云。彼境殊胜。宿因现缘。并皆缺故。其犹日月丽天。盲者不见。雷霆震地。聋者不闻。道契即邻。不在身近。故菩萨自远而至。声闻在会不知。后总下后总。或具者。具教义也。三乘为教。一乘为义。此三句者。牒第三或具句也。余悉可见。 二明下后摄益分齐二。初牒分。一或下二演释三。初摄界内机。二或下二摄界外机二。初通标。若先下二别辨。一乘三乘和合说故。属同教者。法真曰。先三乘后一乘。不失和合。亦名回三入一。示唯法华故。太一曰。如法华经宗义。是一乘经也。先于一乘已成解行者。随好品云。天鼓发音而告之言。诸天子汝以心不放逸。于如来所种诸善根。往昔亲近众善知识。疏云。示宿因心不放逸。显曾修行于如来所。种诸善根。通见闻等。亲近知识。必曾闻法。成金刚种。后于出世身上。证彼法者。彼又云。尔时诸天子。闻说普贤广大回向故。便得十地。获诸力庄严三昧等。 三或下三通摄二机二。初通标。若先下二别辨。于中先以三乘引出者。摄界内机。得出世益。后令得一乘者。摄界外机得。出出世益。此通余经。太一曰。余经是眷属。若界下界内见闻。如善财前生。曾见闻普法。成金刚种。出世得法。即从文殊。至于安住地。神出出世证成。即婆珊婆已上也。此中解行当地前。证入地上故。妙趣云。一乘法义。出出世证。余时见闻。及此解行。亦可今生解行。亦可今生生解行。后生证入。 第三下三叙今古立教三。初牒章总叙。一依下二依人别示十。一菩提流支。此与玄文相违。薪云。玄文传写之误。若尔岂圆觉亦误也。古记误探玄。令字为含。又与出现语业中疏钞相反。彼钞云。第二唯是一语。无多音等。一云。人法影略。但此引随类音。与彼随根解为异。一云。各随见闻不同。如天台叙流支半满二教也。彼二随意取舍。 二护法师三。初依经立教。谓以下二以义显相二。初渐教。如直下二顿教。清凉曰。此虽约机说有渐顿。而所说法。不出半满。 远法下三后世相承。 三光统律师三。初标人立教。李通玄曰。后魏光统律师承习佛陀三藏。立三教者。一渐。二顿。三圆。又曰。于二教之上。分为三教。光略疏曰。如约以辨一化始终教门差别。有其三种。三种者何。一曰顿教。二曰渐教。三曰圆教。 光师下二伸其释意三。初渐教。彼曰渐者。为于始习。施设方便。开发三乘引接之化。初征后著。从浅至深。次第相乘。以阶彼岸。故称为渐。为根下二顿教。彼曰。顿者始于道树为诸大行。一往直陈宗本之致。方广法轮。其趣渊玄。更无由籍。以之为顿。 为于下三圆教如文。 后光下三传袭宗承。 四大衍法师。清凉疏曰。随朝大衍法师。总立四宗。乃至又此四宗。初名立性。二名破性。三名破相。四名显实。初二小乘。后二大乘。名初浅后深。此亦有理。但收义不尽。以十八部中但判二故。钞曰。各从所立得名。四中各有二句。上句立义。下句指教。又此四不出性相。而前三从所破。后一从所显。乃至但判二者。唯明有部及经部故。除本二部。故云。十八部中。 五护身法师。义苑曰。护身寺名。师讳自轨。探玄曰。此于前第四宗内。开真佛性。以为真宗。即涅槃等经。第五名法界宗。即华严。明法界自在无碍法门。 六耆阇法师。义苑曰。耆阇寺名。曰凛师。清凉曰。前四名即衍云四宗。义在立宗之初。第五同第五时。 第六同诸师圆教。故略不引。又真宗说真空理。常宗说真理恒沙功德常恒。既真宗真理。非常宗应同无常。又三与四。但法喻之别。 七陈隋二师二。初师资立教。一名下二依彼列释。一三藏教。探玄曰。亦名小乘教。二通教。探玄云。亦名渐教。三别教。探玄云。亦名顿教。四圆教。探玄曰。亦名秘密教。 八江南敏师。清凉云云。 九梁朝云师二。初正判四乘。信行下二依立二教。薪云。此中有二对。初普别一对。以渐顿一对。 十大唐三藏三。初指人依教。一转下二所立三轮。一转法轮。深密云。四谛轮二。名照法轮。深密云。隐密轮三。名持法轮。深密云。显了轮故。慈恩云。金光明经。说此三法。名转照持。 此三下三彰摄不摄。须弥偈品钞曰。法相宗三性即有性。三无性则无性。有无义殊。故彼偈云。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意云。既言密意。说三无性。则不碍于三有性也。若法性宗。此二三性。有无无碍。互夺双巳。皆悉自在。评曰。此约后义。故摄于终。若约前门。则与探玄一致。有谓。后来方改。良恐未然。 此上下三述德结益二。初总述德。此等下二别结益集。玄六云。轸动也。探玄问答。 第四下四分教开宗二。初牒章标分。就法分教。教类有五者。谓约圣言量。判一大藏经。总为五种教。故义苑后义曰。岂不观此中但约教诠。立其教名耶。如云以经本中下文内。为善伏太子所说。名为圆满修多罗。故立此名等。以理开宗。宗乃有十者。清凉云。依教文必影略。 初门下二随门演释二。初就法分教三。初以类分判。圭峰曰。斯之五教。映古夺今。可为依准。通玄曰。然今唐朝藏法师。承习俨法师为门人。立教深有道理。亦可叙其旨趣。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云云)。 初一下二随义演释二。初略释初后。愚法者。祖曰。不了法空。又愚法者。如不识赤盐。准台宗杂录第三卷曰。大论二十四云。六师不听食五种盐。未审彼土五盐如何。若此土五盐。谓颗盐。绿盐。赤盐。白盐。印盐。盐有多种。大略五耳。西方准此。亦应可见。有阿罗汉。为他所问。何名赤盐。不识所从。而问三藏。三藏曰。盐是味。赤是色。未晓小事者。由未有出假智故。贞元经第十卷。善财见自在主童子文云。阿陀那识。行相微细。究竟边际。唯佛能知。住地菩萨。愚法声闻。亦不能觉。后一即别教。有谓。二教宽狭。更烦熟视。其云圆教有二。即以别说同。非内析出。直须思之。 中间下二具释三乘二。初标。中间三者。清凉曰。始终顿三。名为中间。以初有小乘。后有圆教。故名中间。 一或下二列三。初或为一。或总为一。谓一三乘教等者。指上显法本末门中普超三昧等。然其泯二之教。亦此中菩萨藏摄。于中则有普超大品法华涅槃维摩思益大般若等。义方圆足。无爽通理。 二或下二。或为二二。初标立。然渐顿略有二义。一约历位无位。清凉曰。始终二教。皆悉历位。顿教不历。故合始终。以为渐教。二约化仪。圭山曰。菩提场初成正觉。不移其处。便兴顿教。顿教之首。便是华严。自后乃至。灭度中间。每遇上根。即顿说真性。时处不同。皆名顿教。有数十部。又三七日后。往波罗奈仙人住处。而兴渐教。渐之首。即是五比丘所问。四谛法轮中间三时五时。渐次而说。处所各别。终至法华涅槃。皆名渐教。三乘权实。部类尤多。此初义应知。 以始下二列释二。初渐二。初释二。初释相。十地论二曰。渐者次第故。故楞下二引证。圭山曰。庵罗果生熟渐次。贞元曰。如庵罗果。渐熟非顿。 顿者下二顿二。初释相。演奥曰。顿者拣渐为名。疾速之义。言说等如次教理行果。如诸记说。 故楞下二引证。约地位释彼经义。如演义十四卷。以一等者。思益云。诸法正性不待等者。论云。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如净等者。文云。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我等所解。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又宝等者。圆觉亦云。此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悟入。 三或下三或为三三。始开教会深密。复古记曰。约大乘初浅后深故。开为二会。深密者。以三时收渐教也。五时则于后开出法华涅槃常住妙典为四五时。今合五作三。第三时中。收经甚宽。又持法轮。义亦通也。深密经亦说真如妙有。奘师所尚。尚于堪然。今约经宽。略分教耳。释曰。此得章意。若承探玄大经疏等者。即如起信论。演奥钞曰。始分两名。然有二说。一云。始则破相教分。则法相教。此约疏中文势然也。二云。破相法相。各有两名。此约清凉意也。应云。于中但说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为始。有不成佛。故名为分。于中但说一切法相。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为始。有不成佛。故名为分。华严疏云。以深密第二第三时教。同许定性。俱不成佛。合为一教。此既未尽大乘法理。故立为初。有不成佛。故名为分。问彼既分为第二第三。何故此中合为一教。答此且据皆说定性不成。又皆未尽理。故合为一。彼自约摄生宽狭等义。故分为云。故清凉云。深密对般若。更高一级。般若一向不说有五果回心。深密说定性者。不得菩提。不定性者。五果回心。名渐悟菩萨。(云云)终实教依所诠立名。依主释。清凉曰。夫能诠教。皆从所诠以立。 依是下二依义引法鼓三。初定义。依是义者。依渐中开二之义也。故彼下二引经。初问答示义。圭山曰。有余者。余义未了也。复次下引喻。诸佛下合显可见。解云下三解释。二教不同。复各有二。太一真如章云。终教门者。复有二种。一始二终。言始门者。则维摩经中。不二法门品。三十二菩萨显不二法门者是。言终门者。则不二法门品。文殊所显不二者是。其始终两门。并具无分别教义空有二门。始教门者。复有二种。一始二终。言始门者。如百法明门论。六种无为。属一切法。摄人法二空。方入空摄。得知真如。不及二空。二空为上。此门亦通分别无分别教义。言终门者。如维摩经弟子品内。为迦旃延说。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等。又金刚般若经。微尘即非微尘等。又依对法论。开六无为。成八无为。三种真如。则属无为摄。得知真如。成无为上。此初教始终。并通分别无分别教义。无分别义者。谓证真如。无分别教者。谓此观意言。无分别境语。大乘言教故。分别教义者。谓教义则空故。今初教门中真如。但是空义。不同终教。 又起下三约理。引起信问。此与彼疏不同如何。答不杂任放二辨。思之。 此约下三示意结指。言法义者。摄论说法人及法义。法谓色受等眼耳等。人谓信行法行等。法谓修多罗祇夜等。义谓十二部经所显诸义。又法谓眼等。人谓我众生等。法谓十二部正教。义谓十二部正教义。 二以下二以理开宗二。初标。俊法师曰。小乘诸师。本是上座大众二部。展转分支。成二十部。然久远流传。但有五部。一摩诃僧祇部。应著黄衣。二法藏部。弘四分律赤衣。三一切有部。皂衣。四饮光部。木兰衣。五化地部。五分律主。著青衣。舍利弗问经说。如是五部。虽各别异。而皆不妨诸佛法界及大涅槃大众部。其味停正。余部如被添水。诸天余之。但饮其露。弃于水去。人间饮之。水露俱进。或时消疾。或时成病。其读诵者。亦复如是。多智慧人。能取能舍。诸愚痴人。不能分别。故文殊问经云。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以义相从。合二十部。兼诸大乘。为十宗也。 一我下二列十。初我法俱有宗二。初标。小乘下二释。清凉曰。犊子部等。余四部。谓此计中。总有五全。或一小分。言五部全者。一犊子部。二法上。三贤胄。四正量。五密林山。故总为五部同计。言一少分者。泰师云。更等取经部中根本经部。不等末经部。以本经部亦执有胜义。我非即非离。即计菩萨出离生死。故名胜义。然此一部诸部论师。共推不受。呼为附佛法外道。以诸外道所计虽殊。皆立我故。二法有我无宗。清凉曰。言等者。等取余二部。半谓此计都有三全一少分。一一切有部。二雪山部。此即上座部。宗轮论云。多同说一切有故。亦等取也。三多闻部。宗轮叙多闻部云。余义多同一切有部。并不立我计法有实故。言一少分者。化地部末计。彼云。过去未来并皆实有。亦有中有一切法。所知所识故。名法有我无。以无我故。异外道计。 三法无去来宗。清凉曰。谓大众部等者。先标宗。说有现在。下释而云等者。等取七全一少分。谓都八全一少分。同有此计。一大众部。二雪山转部。三鸡胤部。四制多山部。五西山住部。六北山住部。七法藏部。八饮光部。宗轮论叙。制多西山北山云。余义多同大众。叙法亦然。叙饮光云。余义多同法藏。在上八部。类同此计。言一少分者。取根本化地部。彼云。过去未来世。无现在。无为是有。叙雪山转云。余义多同说一切有部。亦无去来也。北京素公云。以前义故。四分律法藏部义。及四阿含僧祇律大众部义。并是第三法。无去来也。 四现通假实宗。清凉云。等者。一全一少分。一全即说假部。一少分即末经部。以根本经部是第一宗摄故。其成实论。先是数论弟子。以所造为能造。后出家入佛法时。经部摄故。三藏云。经部细实而粗假。实义同故。现通假实摄。此说假与一说。说出世别。此谓从真谛中。皆有假实。蕴门明义是。实者实积聚故。界处门明义是。假者假积聚故。今章云。成实论即是少分末经部也。 五俗妄真实宗等者。清凉曰。以世俗是假。假故妄也。出世为真。真非是假。故是实也。少似中论。一半向前。 六诸法但名宗等者。清凉曰。则显出世亦假名耳。故云。一切我法亦如中论。若有世间。则有出世间。既无世间。何有出世间等。此通等者。圭山大钞曰。早欲参涉大乘等。 七一切法皆空宗。秀法师云。心境俱空宗。大乘初教。此中有二。一境空。谓心外无境。如深密等。三心亦空。如诸般若等。唯深密经。虽了不了。然皆依八识五性。方便建立故。解云。准此深密。亦皆空宗。若约说三性及真如不空理等分。通八摄无违。八真德不空宗。秀法师曰。谓修多罗说。一切法唯是真如。如来藏中。实德摄故。九相想俱绝宗。秀法师曰。性德俱绝宗。谓顿教。十圆明具德宗。秀法师云。性德圆满宗。谓圆教。然此中依立教之次。玄文承拣相之余。故演义曰。如前西域中二宗不同。今符法性。又加后二。以显甚深。 第五乘教开合三。初牒分。崔翰林曰。以梁陈间。有慧文禅师。学龙树法。授衡岳思。思传智觊。觊付灌顶。三叶腾芳。宛若前朝佛澄安远听。忆灵山之会。梦聆台岭之居。说通判四教之归。圆悟显一乘之极。藏以寝处定慧。异代同心。随决教宗。加顿为五。其一曰小乘教。其二曰始教。其三曰终教。其四曰顿教。其五曰圆教。就是或开或合。有别有同。融正觉之圆心。变方来之邪见。永标龟镜。实淬牛刀。从学如云。莫能悉数。 初约下二列释二。初正释三。初约教开合二。初标示。一或下二开释五。初合一。圆觉大疏曰。初总为一。谓圆教摄于前四。一一同圆。海中百川。无非海也。唯是如来一大善巧。一音所演。二或下二开二。探玄曰。或开为二。谓一乘三乘。前诸教中。虽有存三泯二不同。然皆通三乘趣入。故名三乘教。后一直显本法不通二乘。故唯是一。即智论中。名共教不共教。此亦同上。印师等所立二教也。余义具如周疏等。 三或下三祈三。探玄曰。或分为三。谓小乘三乘一乘教。智论既将此经。为不与二乘共。故名为不共。即是一乘。大品等为通三乘同观得益。故名为共。即是三乘义。准四阿含经。既不共菩萨亦名不共。即是少乘。依此三位。梁摄论第八云。如来成立正法有三种。一立少。乘。二立大乘。三立一乘。第三最胜。故名善成立。 四或下四分四。探玄曰。或分为四。此有二义。一于上共教中。约存三泯二。开两教。故为四。一别故小乘。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三同教一乘。如法华等。四别教一乘。如华严等。二约历位。开渐顿二教。故为四。一小乘教。二渐教。三顿教。四圆教。释曰。彼修权实二重。复拣深密。故增一转。五或下五散五。探玄曰。或散为五。于上渐教。复分始终二教。 二以下二以教摄乘二。初标。先一下。二释二。先一乘。于中别教一乘。约持业释。如义即大。名为义大。同教一乘有二。若约持业释者。即如法华。若约依主释者。即一乘之同教。如教从所诠。亦名为大。大之说故。名为说大。绝想等者。孔目一云。会彼五乘。成无分别。离相一乘。出楞伽经。佛性等者。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实有一乘。以无明覆故。不能自见。镇国曰。以皆有佛性。故唯一乘。又佛性者。即第一义空之理。理运弥载。即是乘义。密义等者。演义曰。为引不定性故。一切悉成。即一乘义既未说。定性不成故。是密意不出小乘者。探玄曰。或唯三无一。如俱舍等。 二明下后三乘。于中小乘。探玄曰。一始别终同三。谓始约因。修四谛缘。生六度别。终就得果。三乘之人。身智同灭。如俱舍等说。此约初时小乘教说始教。探玄曰。二始同终别三。谓同闻般若。同观无性。三乘之人。各得自果。如前所引说。若据圣谛缘。生六度行异。亦得名为始终各别。此是第二第三时教说也。终教今用复古。自具四句义。而引文小异。一始同终别三。谓同闻般若等。二始别终同三。探玄曰。谓法华等。初以三乘方便。诱引后同。以大乘令得座等。三始终俱别三。以大品等共集三乘众。通说三乘法。具获三乘益等。四始终俱同三。始同者。探玄曰。三乘教众生心中但有因性。涅槃云。非佛性者。谓草木等。终同如文。然上一三终教之始。内章曰。三乘熟教。初分已下。名同不异。二四二义。终教之终。内章曰。熟教终义。与顿教之义。唯一真如。顿教可见。圆教。按三韩本并决择第五卷。并云。同教中三。始终俱同。所以定知。此中圆字误者。上文曰。或唯一乘。谓如别教等。 三诸下三诸教相收二。初标。复古曰。然此二门。本即一乘。末即诸教。虽有相收为本之义。而本义不成。以毕竟是方便故。如共教中。亦上下相望。有共不共。而皆共教也。 初中下二释二。初以本收末门。复古曰。圆内余相尽者。本来是一乘故。或具五等者。摄前四为方便也。顿教中亦余相尽者。一切不可说。不知一故。或四等者。从渐入顿。熟教中或一者。亦以余相尽故。或三等者。小乘及初教根不定。堪入熟教。初教中或一者。亦余相尽故。或二等者。小乘根不定。堪入初教等。小乘可见。二以下二以末归本门。复古记曰。小乘或一。自宗不知大乘故。或五。皆有为方便故。初教或一。约自定故。或四。皆有作方便故。熟教中或一。约自宗或三。于后二教。皆有为方便故。顿教中或一。约自宗。或二。于后作方便故。 是诸下二劝思。所明等者。即所依心识等。准上二门。思之。又手镜云。传之理法界。融乎生灭门。传之事法界。遍乎真如门。二门交彻。即理事无碍门。此理事融通。非一非异。即周遍含容门。斯亦交络分齐。 是则下三结成二。初结叹。太一曰。问一乘教相建立云何。答此义相难。今举喻显。如一楼观。内外严饰。尽其功思。唯有一门。有智慧者。能扣开门。示无智者。一乘教义。亦复如是。性起树藏。内庄一乘。外严三乘及小乘等。有一觉门。向菩提树下。唯有因果二位。佛及普贤二人。开见为诸有情。可化众生。张大教网。絙生死海。漉天人龙。罝涅槃岸。复古曰。是则融前诸教。为究竟之圆。涝漉根缘。无孑遗矣。是知人天善根。皆圆教摄。有谓但融圆中。自四谛等。不取前教者。岂足以语道也。 故此下二引成。 嘉兴府崇德县邑将仕郑珙家眷等。舍钱贰拾贯文。功德保扶。身位安康。增延寿算。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历史里面有记载,舜的父母、舜的兄弟是极端的不善,甚至时时刻刻都想到处他于死地,可是在舜的眼睛当中,他的父母、他的兄弟就是诸佛如来,纯善无恶。这个观念怎么产生的?无分别心里头产生的,他没有分别,纯孝之心,纯孝就是纯是善心、纯是爱心、纯是服务的心。这就叫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