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旷:金刚般若经旨赞卷下
2014/9/4   热度:217
昙旷:金刚般若经旨赞卷下 □□□□□□□赞曰。次下第□□□□□□□□□□□□□□□□□□远离随顺外论散乱住处□□□□□□□□□□□□校量显经福胜摄属第八断疑□□□□□□住处文以义一段令知教胜起于离乱观□□□□□进行故。初财校量显四胜德起前三行。后身校量□□□□□□□初显依经成。二胜德起离乱□□□□□□□□□□□□□□□□□时□□□□□□□□□□□□□□□□□□□□□日□□□□□□□□□□□□□□□□□□□□□□□令□□□□□□□□□□□□□□□□□□□□□□□为□□□□□□□□□□□□障后破如言执。初中又二。初布施福多。后持经福胜。初中□二。初施福多。后持经福胜。初中有二。问答少数欲□定界。后以界持财。正为行施。初中复二。初问后答。此初也。言恒河者。即四大河之一数也。本出阿耨达池。南面深而且阔。细沙□流布。佛常近故偏举也。文相当知。无□解。 经。须菩提□至何况其沙 赞曰。此答也。 经。须菩提□□□□□□□□□□□□□行施文□□□□□□□□□□□□□□□□□□现□□□□□□□□□□□□□□□□□□起□□□□□□□□□□□说多福□□□□□前重□□□□□□□□□差别义故。一渐化义。欲令众生渐次信解入上妙义故。复渐以胜福校量。二成胜德。前说此经能为佛因。未显有何殊胜功德。今为明此故重校量故。天亲论颂。此义云。说多义差别亦成胜□后福过于前故。重说胜喻。 经。佛告至□□□□□□□□□□□□□□□□一摄□□□□□□□□□□□□□□□□□□□初□□□□□□□□□□□□□□□□□□□明□□□□□□□□□□□□□□自他故。能出三界故。能断无明故。能净法身故。福不然故。福为劣故。迦摄经而说颂言。若恒沙世界珍宝满其中。以施诸如来。不然如一法。宝虽无量不如一法施。一偈福尚胜。况多难思议。既摄胜福故持四句。所生福德胜施福也。 经。复次至如佛塔庙 赞曰。此天等供养也。塔者梵□□□□□□□义。庙□□□□形貌义。即齐□处置佛龙□□□□□□□□乃是法身舍利三世诸佛此出□□□□□□□何处即是诸佛舍利塔。应天人修罗三种胜趣有智惠故应供养也。既说经处是可尊崇故。持经福胜施福也。 经。何况有人至希有之法 赞曰。难作能作也。乃至一偈福尚胜前。况尽受持实为希有。四句受持尚不可得。若尽能持颂为难作。既于难作而能作之。当知是人能显法身成就报身得起化身。以得如是三身果法故。言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既受持人是可尊崇故。持经福胜施福也。 经。若是经典至尊重弟子 赞曰。此第四起如来为念。若有持说此经典处。则是大师是法身在皆报化身。于此说法故。于此处起有如来菩萨等念。既说受持忆念解说。当知是人行普贤行故。于是人起佛菩萨声闻等念。既施财处无如是德故。持经福胜施福也。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尊重于二处 因习证大体 彼因习烦恼 此降伏染福 初句释复次随说是经。已下诸文总别显其二处尊重。余三句释如来无所说。已下经文皆是校量显经福胜。内经既有如是胜德。非彼外论而相此对从长散乱为障极多。是故菩萨不应乐着。但应依经修行离障住处之行。 经。尔时须菩提至云何奉持 赞曰。次下第二破如言执。于中有三。初问名体持次告示令举。后正破彼执。此初也。既闻胜福生希有□未□经终且申启问既有斯德。当是何名。又恐闻福多而随言执实言令知说而无说。离执而依受持生福方多故。胜外论显斯二意特异诸经。是故居中而请问也。 经。佛告至汝当奉持 赞曰。此告示令学也。金刚妙惠能到彼岸。依此名字当勤奉持。 经。所以者何 赞曰。下正破执。于中有三。初征次破后问答重成。此初也。然佛常说不应如名取着于法。而今乃言。以是名字汝当奉持何所以耶。 经。须菩提佛告至波罗蜜 赞曰。此破也。佛说般若破迷假说。即非所证真实般若。以真理中离言说故。故虽说而无说。但是假诠般若。是故不应如言执实。 经。须菩提至说法不 赞曰。下问答成。先问后答。此初也。为但此经真实般若离言相故。说而无说。真胜义中更有余法。是可说不。 经。须菩提至无所说。赞曰。此答也。非但般若。是无所说亦无余法。是佛说者。以一切法其体平等。无非般若第一义故。故一切法亦无所说。此平等理诸佛同证如证而说。亦说般若。既非此佛独说之法。是故亦言如来无说。既同证说故法可尊。施福不然。不可为比。是故前颂第二句云因习证大体也。因习般若而成大体同证同说而福胜也。然楞伽经佛不说法有其二义。一内证之法离言说故。二本住之法诸佛同故。既有二意。两论各明同同契至真因无乖返。 经。须菩提至是为多不 赞曰。次下第六离影像相。自在中无巧便。障即十八中第十色。及众生身搏取中观破相应行住处。财施校量显经胜中。第三明经能离烦恼令其依经起观破行。前令远离乐外论障。依经受持发生胜福。然应契证二空真如发起神通化导群品。若欲发起殊胜神通。应观五蕴为空非有。既无挂碍。便能发通。以五蕴身是心影像。虽有假相体非真故。然诸菩萨不了蕴空执为实有。蕴和合相。法执既起烦恼随生。造种种业受诸苦果。由此拘碍不能发通。既由此执不得巧便。即是无惠巧方便障。今为破此无方便障。令其折观五蕴搏相故。说世界所有微尘 蕴假合。如界假尘尘界既空。蕴相宁有。故举尘界以况内身。破彼五蕴搏取相也。既依经故能离烦恼。故前颂云彼因习烦恼。经能离障福为胜故。故诸菩萨。应依此经发巧便惠观破五蕴搏取之相而发神通。然世界言惠内及外。内谓众生五蕴身相。外谓山河器世界相。经言世界所有微尘有其二意。一喻显施福能生多染如界起尘。二为观破众生内蕴和合身相。既有二意而说此文。是故论者各明一义。天亲就喻以显经名。彼论因习烦恼。无著约法而起行名离无巧便障。文中分三。初问次答后告。此初也。色身世界所有微尘施如世界所生染尘。此二界尘宁为多不。 经。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赞曰。此答也。折观身界以为微尘施如世界所生染尘。此二界尘皆甚多也。 经。须菩提至是名微尘 赞曰。下告有二。初告令观色身非实。后告观名身。亦复此初也。然其内蕴总有二类。一者是色。即初色蕴。以有形质可表示故。二者是名。即余四蕴以皆是心法不可表示故。此名及色似为一搏和合身相愚夫不了执为实有。一合相故。二执便生。今欲破彼搏执故。显色及名皆不可得。是故此初破色身也。然破色身有二方便。一分折方便。即折粗色以为细尘。二不念方便即说微尘亦不可得。前言三千世界所有微尘者。即是第一分折方便明此身。此界用多微尘成虚假不实令悟我空也。此文所言微尘即非微尘等者。是其第二不念方便令观微尘。于心内外皆非实有念悟法空也。佛令折观彼粗色故。假说微尘众。但是观者心量所现即非实有心。外微尘但是假名微尘众矣。能成微尘既不可得故。所成身为非实有。即是破其色身相也。故瑜伽说佛说微尘有五胜利应捡叙之。 经。如来所说至是名世界 赞曰。此后告令观名身亦假也。言名身者。即余四蕴受想行识非可表示。皆但名显故总云名。经言世界即此名身。虽世界言通色非色。今此但取名身四蕴以彼色蕴前已破故。然此名身皆非实有。四缘假合三相迁流。过现未来皆不可得。故知无实四蕴名身。今佛所说众生界者。为破众生虚妄执故。随世流布而说世界即非实有名身世界。但是假名名身世界。此即以其不念方便破彼名身为非实有。前三色身可分折故具二方便。今此名身不可分折故唯不念。既以依经修二方便破彼五蕴和合搏取发巧便智。契证二空起胜神通化导群。而正是修行离障之法故。名色及众生身搏取中观破相应行住处故。亦说经能离烦恼非如施福能生烦恼。如彼世界能起微尘。亦以界尘喻施因果。又界起尘不生烦恼尘。但坌色不污法身施福因果尚劣界尘。何况得比。持经功能胜福。有斯别义言即非等。以此释经义可知也。 经。须菩提至见如来不 赞曰。次下第七离福资粮不具障。即第十一供养给侍如来住处。财校量中当其第四降伏染福。修真供养福资粮行诸菩萨等为趣菩提。信行地中修二资粮。鸟翼车轮阙一不可。若欲成就福德资粮无过供养给侍于佛。以福田中为最胜故。若行供养应观法身。是无限碍真实体故。故行给侍成福资粮。前虽令离蕴识影中无巧便障发起神通。而犹未离法执。贪着取色分斋供养如来故。不能具广大福德。即是不具福资粮障。今佛欲令观于法身而行给事侍破其执障故。说如来非以相见。既因经故成福资粮。当感法身无相真体故。持经福胜布施福。显斯二意说此一文。是故两论各以有约一义。无著约其离障名离不具福资粮障。天亲就其校量名为持经得净胜报。文分为四问答征释。此初也。法身无相真体故。问善现可以色身三十二相观为如来真法身不。 经。不也世尊 赞曰。此答也。不以色身三十二相观为如来真法身也。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也。不以色相见如来者何以故耶。 经。如来所说至三十二相 赞曰。此释也。如来说彼三十二相即是非真化身假相。以佛真体即是法身。法身乃是无相故相故三十二即是非相。是名应化假身相也。然相好果别福因招真佛法身持经福感。既以约果而谈法身真佛色相非真。即知约因而说持经之福胜相因福。其布施福感有漏报。尚不如彼色相福因。何况得此持经功德。故论颂云。此降伏染福。是故菩萨应当受持成福资粮感法身果。 经。须菩提至其福甚多 赞曰。次下第八为离懈怠利养等乐味障。即第十二远离利养疲乏热恼。于精进若退若不发住处。于彼第八断疑分中。内财校量显经福胜。令其依经发起精进。前为令其福资粮故。依经修学供养如来修福因时。应须舍离懈怠利养。而常修行持说等行。答修行时爱味利养。身有疲乏心有热恼故。生懈怠不发精进。即便不能行胜持说不得近。供养如来资粮不具菩提难满。今为对持此诸过障令勤依经修胜福行故。举内财而为校量。既由经故能离此障。是故两论各明一义。无著约所除之障名离懈怠利养。天亲就能除胜教名内财校量。文分有五。一对舍身福破着身懈怠。二破闻福已生如义相执。三令小菩萨生惭愧策勤。四破二乘人惊怖不精进。五令生不放逸。第二惭愧处。初中又二。初如来校量。后善现悲对。此初也。此中意云。舍身命虽复胜前施。实功德不及持经四句偈福。以现舍身苦身心故。何况更求当苦法果而行舍施因果俱苦而得比于。持经胜福。以此经有七种胜能持说经时因果俱乐。是故胜彼舍身功德。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苦身胜于彼 希有及上义 彼智岸难量 亦不同余法 坚实解深义 胜余修多罗 大因及清净 福中胜福德 初一句释此经文明经福胜。次六句释下经文。举七种因释胜所以。后一句总结福胜。 经。尔时至如是之经 赞曰。此善现悲对也。闻舍多身不如经福。领解此经为菩提因。深妙理趣法喜之极感激生悲。谓我昔得见道真智契证无为。虽名惠眼未曾闻是希有之法。即义中法门希有。准余本经。此下更有何以故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即七义中法门。第一颂中上义智岸难量。释此文也。何以故者。征不闻之所以。佛说已下释不闻之所以。此智岸有二种义故。虽惠眼而未闻也。一是智岸胜上义故。故云佛说般若波罗蜜。二以智岸难测量故。故云即非般若波罗蜜。由斯二义特异余经故。总说为法门第一。 经。世尊至希有功德 赞曰。次破闻福已生如义想执。于中有二。初总标胜能。后拂彼情想。此初也。为欲破彼懈怠利养令发精进故。说持经胜舍身福。不应如言执实功德。若能依此实相之经生实相智而发精勤。当知是人为第一希有也。 经。世尊至说名实相 赞曰。此拂情想也言实相者无相为相。为令离于虚妄执故。非谓即有此实相也。若离虚妄契乎无相。是故佛说为实相耳。既于此经诠实相理。余经未说。不同余经。即颂七义中亦不同余法。 经。世尊至不足为难 赞曰。次令小菩萨生惭愧策勤。于中有二。初今逢佛说信受不难。后未来信持方是希有。此初也。一类菩萨而怀懈怠令生惭愧而策勤故。故说恶时尚有持说。况佛在好世而不发精勤。将欲激令惭愧发生勉励之心故。言我今信解受持不足为难。 经。若当来世至第一希有 赞曰。未来信持方是希有。于中有二。初标后释。此初也。多障难世土劣机微。若但生信心。或深解义理领文在口摄义在心。当知是人第一希有。 经。何以故至寿者相 赞曰。下释所以。文复分三。初达我空。次悟法空。后顺诸佛。然其三文皆有征释。此达我空也。何所以故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以能断伏人我相故。 经。所以者何至即是非相 赞曰。此悟法空也。无我等者。何所以耶。以能依经悟法空故。由彼我执依法执生法执尚除我见。宁有诸相非相是法空故。 经。何以故至即名诸佛 赞曰。此顺诸佛也。何故能离我法见耶。以持经人顺诸佛故。佛离妄相。其智坚实能契深妙。而说此经故。经所诠坚实深妙而受持者。顺佛而行发坚妙智。能除二执故。当来世信解受持第一希有。即颂七义中坚实解深妙也。 经。佛告至甚为希有 赞曰。次破二乘人惊怖不精进。如来昔于二乘教中。说有诸法即蕴处等。及说空法即无我等。有为无为皆说为有。今说此经有空发遣。于听闻时乍闻有法是无。恐谓此经为非正道。如坑谷等非处行故遂生惊惧。又闻空法。亦无其心犹豫不能断疑故为恐怖。后思惟已惊怖转深。一向不回总生畏惮。今此经者兼被二乘令其回心趣无上觉。既由惊等不能策勤故。今破之令发精进。谓真实理远离二边。若执有空不契中道。为破执相故说二无。非谓都无有空等法故。二乘等能悟此理不惊怖等为希有也。又复此经显三无性为破遍计空有执心。非谓拨无依圆二经故。二乘等闻相无自性性故不惊闻。生无自性性故不怖闻。胜义无自性性故不畏。皆为希有也。 经。何以故至波罗蜜 赞曰。次生不放逸第二惭愧处。文中征释有何所以不惊怖等。即说此人为希有耶。谓由此经有三胜上故。使闻者不惊怖等为希有也。一胜余契经故。谓于六度所诠义中。唯诠慧度为导等故。即颂七义中胜余修多罗。二能为大因故。大谓佛果菩提涅槃。由此所诠无分别慧。以能出生法报佛故。即七义中大因义也。依斯二义故。经说言如来说第一波罗蜜等。能诠所诠皆殊胜故。言即非者破取相心。三诸佛同说故。即余本言彼无量诸佛亦说第一波罗蜜。即七义中清净义也。由佛同证此清净理。如其同证亦同说故。此经即有如是胜上二乘。今能不惊怖等而为信持。汝等菩萨云何放逸不勤修也。前第二文已劝味着利养懈怠诸菩萨等生惭愧已。今此复令不起精进放逸菩萨生于惭愧名第二处。既说此经有七种因胜舍身福。是故菩萨应当舍离懈怠利养。而常精勤修胜因经。 经。须菩提至忍辱波罗蜜 赞曰。次下第九离不忍苦障。即第十三忍苦住处。断其第八经成苦果等断三种疑心。依经修行忍辱之行。前供养处。令依此经而行供养成福资粮。离懈怠处。令起精进。举经胜益。而为劝勉劝励。虽成须能忍苦。若修行时不能忍苦。即有退转便成障碍。忍有三种。能除三苦。一谛察法忍。于二空理审观察故。不见生死流转苦相。能发大心求无上果。二安受苦忍。由能安受寒热等故。不见疲乏老病等等苦。能发精勤克成上果。三耐怨害忍。由能忍耐他怨害故。不舍慈悲无苦恼相。能广摄化速成大果。即由初忍能起后二。由察空理无怨等故。若心起于我法等相见有苦想。不起此者便乐流转。或乐住寂不发大心。不耐疲乏不起精进。见怨害苦而生退心。便于佛果而成障碍。而诸菩萨不能依经。离我人相起三忍故。返疑此经能招苦果。若谓舍身苦身心故。因果俱苦故。福劣者依经行行遭寒热等亦苦身心。云何福胜。由执故不能依经而起忍。由疑故不乐起忍之经。今欲断彼疑执之心令其依经成忍行故。故说割截无我人等。无著约除执障名离不忍苦障。天亲就断初疑名断经成苦果故。依无著离不忍中文分为四。一如所能忍即是忍体。二明忍相及生忍处。三如忍差别即种类忍。四明对治不忍因缘。此初也。文中二句。初句令如所证真境而行能忍。谓如所证法无我理起前所说三种忍度。皆依真境而能起故。忍体即是无嗔勤惠。如所证境无嗔等故。故前标云。如所能忍由依真境而行真忍。即是波罗蜜清净善根体。是故经云忍辱波罗蜜。后句令如所证真境离其忍相。由离相故。即是彼岸德不可量。是最胜义。能离我相及嗔恚相无苦恼相。不但无苦并有慈悲共乐和合。由是等故经言即非忍辱等也。既如所证行离相忍。是故论云如所能忍。既由有此离相忍故。依经苦行而是其善故。天亲论颂此义云。 能忍于苦行 以苦行有善 彼福不可量 如是最胜义 离我及恚相 实无于苦恼 共乐有慈悲 如是苦行果 如前彼福不可量等等。皆是此中依经苦行所得苦果故。故虽行忍而有忍度。不同舍身而有苦果。 经。何以故 赞曰。下明忍相及生忍处。于中有二。初征后释。此初也。于何处故而生忍相。既令生忍。而复言非何以故也。 经。须菩提至割截身体 赞曰。下释有二。初明生忍处。后正明忍相。此初也。然生忍处有其三种。谓于他处起怨害忍。于寒热等起安受忍。于法我等起谛察忍。此中应明三忍生处。下忍相中应明三忍。而能所起唯耐怨者。以文略故举初显后。显于昔时作忍辱仙。被斗诤王割截身体能忍此苦不生嗔心故。但他人所怨害处即耐怨忍所生处也。 经。我于尔时至寿者相 赞曰。下明忍相。于中有二。初顺释后返显。此初也。由于彼时无我等故。身相既离他相。亦无不见苦恼。而可嗔恚故能起彼耐怨害忍。如瑜伽论菩萨地云。若遇他害应作是思。此我先业应合他害。今若不忍更增苦因。既为苦缚。岂成自爱。作是思已应修五想。一摄受想。二亲善想。三唯法想。四有苦想。五无常想。此于他害不生我相。即五相中唯法相也。由修无我唯法相故不报彼怨生初忍也。 经。何以故 赞曰。下返显中文复分二。初征后释。此初也。何所以故知。于彼时无我等相。 经。我于往昔至应生嗔恨 赞曰。此释也。嗔由我生。若有我见应生嗔恨。恨依嗔立。怀恶不舍结怨为性。嗔恨既无明无我相故。行忍时无我等相。 经。须菩提至寿者相 赞曰。下明忍差别。即种类忍。言种类忍者。此五百世相续苦忍。是前割截极苦忍类。或五百世生生常行前后相似故名种类忍。非一故名为差别。忍辱仙人者即慈悲仙人也。 经。是故至三菩提心 赞曰。下显对治不忍因缘。不忍因者。即三苦想。由有苦想便不忍故。三苦想者。一住流转苦想。二住众生相违苦想。三住乏受用苦想。由初想故见流转苦。不忍生死不发大心。便不能起谛察法忍。由次相故见怨害苦不能忍耐。众生违便不能起耐怨害忍。由后想故见有所乏。不能忍受寒热等等。便不能起安受苦忍。今为对治此三想故。生谛察等三种胜忍对治三想。即分为三。初治流转苦因缘中。文复分四。总标别释重成结劝。此初也。然三苦忍有总有别。总苦谓初流转苦想。由不谛察二空理故。见生死苦见相违害见乏受用。由此不能发菩提心。常处生死忍流转苦故。彼论云。未生第一菩提心者有是过等。总忍谓初谛察法忍。由能谛察二空理故。不见生死不见疲乏不见他害。由此乃能发菩提心共证菩提。同出流转故。彼论云。以无我相而能发心修忍行等。别苦忍者。谓即此余二想二忍各依境生。各离相故。今此欲令离总苦想故。以总忍而为对治。故说应离一切诸相发菩提心。即以谛察无我理故。能离我等三种苦想。发心修行忍波罗蜜故。天亲论而作颂云。 为不舍心起 修行及坚固 为忍波罗蜜 习彼能学心 上二句问下二句答。为者依也。依何等故心不舍菩提想。依何等起行相而修行。依无我等忍波罗蜜而能发心。亦以无我而能修行行得坚固。是释经言离一切相发心义也。 经。不应住色至触法生心 赞曰。此别释也。若执色等以为实有。便起希求追恋悭惜更增流转永处生死。安能离相而发菩提。为遮此等故。劝不住色等生心。 经。应生无所住心 赞曰。次重成中文复分二。初顺成后返遮。此初也。既住色等而生其心增流转苦。不能发心。若欲发心出生死者。是故应生无所住心。 经。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赞曰。此返遮也。前令不生色等心故。故劝应生无所住心。非谓更住无住心相。若有住无住相者。亦是生心即为非住。以真住者都无住故。若无住者契真理故。即此真理。是佛菩提。若心住于色等相者。彼心不住佛菩提也。 经。是故至色等布施 赞曰。此结劝也。是有住者。即非忍故。故佛前说诸菩萨心不应住色而行布施。既住色等非真布施故。住色等亦非真忍。是故其心应无所住。 经。须菩提至如是布施 赞曰。次显对治众生相违苦因缘中。文有其三。初正对治。次令信受。后遣执着。初中复二。初总标对治。后别释所以。此初也。虽复发心不住流转。若有众生相违苦想强生忍时。便起劳倦而生退转。不能常度菩萨发心行施等行。本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当如是不住众生相违苦想。而行施行生相违时勿生嗔恨。而强行忍当生退转。只因不住能利众生故。于此事相皆应远离故。论依此而作颂云。 修行利益生 如是因应识 众生及事相 远离亦应知 经。如来说至即非众生 赞曰。此别释所以也。文中四句。初二句明无我相。后二句明无法相。由诸菩萨不了众生实无我法见相违害。今欲治彼故说二无。既无相违。宁生苦相。论依此义而作颂云。 假名及阴事 如来离彼相 诸佛无彼二 以见实法故 言假名者即是我相。众生我相但假名故。言阴事者即是法相。五阴体事为法相故。由佛证实故。说二无无我相故。说一切相即是非相无法相故。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如此释经顺论意故。 经。如来至不异语者 赞曰。此令信受也。即断第九道非作因疑。令信此经。依而行忍。前令作依经修供养行当成福果。持说经时应离懈怠及须忍苦。以是佛因应勤受持速成佛故。故说应无我法等相忍彼众生相违苦等。而诸菩萨未离执心。不堪依经行忍行故。不欲信受离相违行。返疑此经非为佛因。若证果中有言说道可说此经为佛正因。令我忍苦而持行之。既证果时。离言说道。云何令我忍受勤苦而为持说非因经耶。今为令知经。是佛因断彼疑心令修忍行故。说四语令其信受。论依此义而说颂云。 果虽不住道 而道能为因 以诸佛实语 彼智有四种 谓证果时虽复不住言说之道。而言说道亦能为因得佛果也。则以诸佛有四实智。依实而语无虚妄故。言真语者。总说俗谛为显世谛。是虚妄相唯修实智。是真实故。言实语者。别说俗谛。谓说小乘四谛之行。此苦集是烦恼行。此灭道行是清净故。言如语者。总说真谛。谓法无我第一义谛。是说大乘平等法故。言不异语者。别说真谛。授记三世。依真修行所得之果。记住无住行及当果净非净故。不作是释。两论相违。名有义者。宁成会释。其不诳语译者。妄加论及余经皆不举故。故天亲论而说颂云。 实智及小乘 说摩诃衍法 及一切受记 以不虚说故 既于四境如义而说不颠倒故。应信修行。 经。须菩提至实无虚 赞曰。此遣执着也。闻前所说真语等故。虽生信受而名为得如言执故。返成其失。显佛所说。虽无虚妄。而亦不可如言执取。为遮显此说无实等。谓言说者。但是假诠法本离言言非是法。但是随顺彼证实智。如言可取法非有故无实。离言智证法不无故无虚。法既离言言非法故无实。而能随顺得证智故无虚。论依此义而作颂云。 随顺彼实智 说不实不虚 如闻声取证 对治如是说 经。须菩提至则无所见 赞曰。次显对治之受用苦因缘。即断第十证如不证疑。令作经起安受苦忍。前虽令离相违苦相。若心住于乏受用想。亦不精勤数生退转。而诸菩萨心有所住不契真如。有苦想故返疑真如不遍时处。圣人若以真如得名。此一切时一切处有。而人何故有得不得。而证真者如何要以不住心得住者。不得由住故。虽修而契证。由疑故不修无苦之因。今欲断彼疑住之心。令具证如而起真忍故。说心住为入闇等。无著约令不住名治乏受用苦想。天亲就断疑情名证如不证。疑文中有二。初法喻明无智妄住。后法喻明有智不住。此初也。谓真如理万德皆圆无住。内证则无所少有住。外念即为所之由。诸菩萨心有所住无明染故。不见真如。由此便于现在世中见乏受用而生苦想。凡所修行求当乐果。若尔岂唯现乏生苦当果亦乏苦想。不亡真如。既实遍于时处。智人不住心净故。得愚者住法染故。不得如人入闇。则无所见不见真故。而见现乏。设于当果宁免苦耶。如彼愚人投闇觅物无所见。得始终乏故。故心住着。即是所治乏受用因应离之。故天亲论遣疑颂云。 时及处实有 而不得真如 无智以住法 余者无智得 经。若菩萨至见种种色 赞曰。此有智证如不住。于相即能治行。若诸菩萨不住于相。出无明夜心清净故。便证真如种种德用。既于现在无乏苦相。所行施等不求当果。当果不乏何所苦耶。如有智人而有惠目智日光照见种种物。随见而用始终何乏即心无住。是能对治故。诸菩萨应无所住。而能发生真安受忍勿于受用生乏苦想。所行施等求当乐果。论依此义故说颂云。 闇明愚无智 明者如有智 对法及对治 得灭法如是 颂初二字总举二喻。对法即是能对治惠如目及日。对治即是所对治障如所入闇。得灭法者证真如理如破闇已见种种色。余文可解。 经。须菩提至受持读诵 赞曰。次下第十为离阙少智资粮。即第十四离寂静味住处。断第十疑中。校量经胜令持生惠。劝舍味定。前三住处满福资粮。初行供养正修福因。次修因时少欲勤进。后精勤时忍而无退故。前三文成其福行。下修智因亦三住处。初离静处劝舍定味持续为因发生三惠。次离动处恐证道时生喜动慢而为智障。后教授处外求良缘除所得心得成证智。由此唯前文亦三。假信行地中多修禅定。恐生味着成所传故。而不能修智惠资粮。如何克成无上大果。故为除此寂静味故。而显持经殊胜功德。令其修行离味着障。无著约其所除障名离寂静味。天亲就能除法名校量显胜。文分有二。初明五种殊胜功德。以生三惠。后我念过去。下重释五中。第二福聚。初中有五。一佛念亲近。二摄取福德。三叹法修行。四天等供养。五能灭罪障。初中复二。初所修法行。后叹佛忆念。此初也。谓有菩萨一向专修等持作意。不欲持经返疑持经。得何福德。本就何业故。论依此疑起颂云。 于何法修行 得何等福德 复成就何业 如是说修行 前三句问。后一句结为答。初问故经说云当来之世。于此经等法行有十。此略举五。一受。二持。三读。四诵。五为人说。谓文字中以其总持初受后持。于义理中以其广闻初读次诵。为持故受。为诵故诵故读。然读与诵二论开合对文背向。无著分二俱广闻故。天亲合一。此前四法行为自淳熟故。外从他闻便生闻惠。内持不妄得生思惠数数思惟。乃至修惠。第五法行为化众生。论颂云。 文字三种法 受持闻广说 修从他及内 得闻是修智 此为自淳熟 余者化众生 经。则为如来至悉见是人 赞曰。此蒙佛忆念也。若能舍离乐味禅定。能于此经具修三惠四亲近行。自他利者佛知见之常亲近也。 经。皆得成就至无边功德 赞曰。次摄福。于中有二。初标福德多。后校量显胜。此初也。以信行他持说经。福虽是有漏。闻熏习故。而能资长。本无漏远与佛果圆满四智而为疏缘。近与十地二无漏智亦为增上。亦与十地十王果报为异熟因。能成此因。得此等果故。言成就无边功德。 经。须菩提至身命布施 赞曰。下校量显于中有二。初举舍身多。后校闻经福。初中复二。初施广后时长。此初施广。即天亲论明事大也。 经。如是无量至以身布施 赞曰。此显时长。即天亲论显时大也。 经。若复有人至其福胜彼 赞曰。下校量经福。于中有二。初举劣校量。后况复胜行。此初也。于中法行各起四行。自作教他赞励庆慰。其庆慰者是随喜。由随喜故信心不迷。迷者即是不随喜义。既能随喜故心不迷。 经。何况有人至为人解说 赞曰。此况复胜行也。不谤少福。彼尚不如况尽受持行五法行不可将彼事。大时大舍身功德用为校量。即是答前得何福问。论依此义而作颂云。 以事及时大 福中胜福德 经。须菩提至无边功德 赞曰。次叹法修行。于中有二。初赞叹法胜。后叹修行人胜。初中复二。初正赞后重成。此初也。天亲自下显九种义答前成就何业颂云。 非余者境界 唯依大人说 及希闻信法 满足无上界 受持真妙法 尊重身得福 及远离诸法 复能速证法 成种种势力 得大妙果报 如是等胜业 于法修行智 颂初十句显九种义释经文。其后二句总结劝智。前中初句释此经文。此胜功德。唯佛与佛乃能自觉云不可思。无可及胜。非彼声闻菩萨所测名不可称。以此功德无边际故。是故偈言非余者境界。 经。如来为发至上乘者说 赞曰。此重成也。为成此前不可称义故。说为发大乘者。说上乘者说此二空是菩萨。体虽无别。约义下二能净二障故名大乘。余乘不及复名最上希求。此人名为发者。大心者论名大人。是前颂唯依大人说为大人说故不可称。 经。若有人能至思议功德 赞曰。次赞修行人。于中有三。一叹行德。二荷正法。三简非相。此初也。此法行人所得功德。唯有如来能悉知见。余不能知。以是能成极果因故。即前满足无上果也。 经。如是人等至三菩提 赞曰。此荷正法也。无上菩提不过理智。此经诠亦名菩提。今以念惠蕴持在心。即是以肩荷担何种菩提法也。即前受持妙法也。 经。何以故至听受读诵 赞曰。此简非相也。先征后释。何以故法行可难。成大福聚为荷菩提。答中有二。乐不法者。谓二乘人唯信人空不信法空。有法执故。志意狭劣。不皆闻故。着我见等。即诸外道未离我执。同谓有智人法执缚不求二空不能受故。返显能受。是大乘人离土者故。能成就如前功德。即前及希闻信法与为大乘者义相违带故在第二而义乐此。 经。须菩提至而散其处 赞曰。此天等供养。以花鬘等恭敬供养。右绕礼拜故名是塔。说经之处地当可尊。次持经人身可重生无量殊胜福德。即前尊重身得福也。 经。复次须菩提至为人轻贱 赞曰。此显灭罪。于中有三。初明于贱次彰灭罪复得菩提。此初也 轻贱有二。一谓骂辱。二谓打缚。无著云轻贱其轻贱。 经。是人先世至则为消灭 赞曰。此彰灭罪也。余本此文即何以故。赞曰先世有二。一过去生。二持经。前罪经被轻。所以即以灭罪释其所由。业有四。一顺现受。二顺生受。三顺后受。四不定受。若前先世有顺后受及不定受。若后先世惠现生后不定。四业罪业既尔。福业亦然。除谤正法。显善报人及登地上诸圣菩萨。余说一向偏善恶者。具二业者。随其善恶有胜劣故受罪福。报彼业尽已受彼业果。而持经人具二业者。由福胜故得持此经。有罪业故被人轻贱。若不持经。善业势尽恶业不亡。当随恶道。由持经故。轻受毁辱罪业消灭故说轻贱。是其善事。若唯一向有痴业者。当随恶道。岂合闻经。若唯一向有福业者。受极乐果。岂被轻贱。妄兴色难。未融妙趣妨而不通。若作斯何或不遣。此中且据中处受持令持经人遇难勿退。若心邈到淳至持者。虽无轻贱重罪亦除。 经。当得阿耨三菩提 赞曰。此得菩提也。得菩提者。显乎罪灭。由前罪灭故得菩提。即前颂云及远离诸障。 经。须菩提至无空过者 赞曰。上明五种殊胜功德舍静味。次下重释五中。第二摄福德聚。于中唯论下三为三。初显经灭力。次阙福德多。后何人能说。初中复二。初举余福德。后校量显胜。此初也。我曾过去阿僧祇者。谓成佛前。从金刚定七时满心然灯佛后为一僧祇。非此所论。今取已前二僧祇劫。所修供养余持经外有所得行。以用校量故。言过去阿僧祇劫。然灯佛前然灯佛后。能无相修福惠。广大不可校量。一刹那福实胜前故。所言八百四千等者者。此顺西方倒陈其福。顺此方者即那由他亿万四千八百诸佛。西方数法与此不同。亦余诸经数各差异。但可总言然灯佛前供诸佛福不如于此不所于中强生下别二只逢佛非佛尔故。经中随举显校量故。 经。若复有人至所不能及 赞曰。此校量显胜也。下位有情恶世持说胜佛二只修因胜福显然。灯前虽行供养心有所得未蒙授记。是故不如持说经福无所得因。速成佛故即前复能速证法也。 经。须菩提至狐疑不信 赞曰。此阙福德多也。以福广多非情计坏。若今说者。新学菩萨二乘凡夫。即便迷闷心发狂乱返生狐疑而不信受故。但略说不具言耳。 经。须菩提至不可思议 赞曰。此何人能说也。是经文字福因之能及所得果不离心言。不可思议难可解了。虽人能但唯佛能生非余所测。但劝持宜希当胜果故。前论颂显此义云。 成种种势力 得大妙果报 由是菩萨。应勤受持勿耽定味而为智障 经。尔时须菩提至降伏其心 赞曰。次第十五欢喜劝住处。显第十一应非无住疑。令修真实无住无道。谓信行地虽未证得真无住道。而于比观证无住道。亦得相应。数修此故。能离二取证真见道。断伏二障。由证以观以证道故。自见得胜起我而生喜跃掉动之心。当不能处证无住道。次复得入真无住道故。自取心深成障碍故。论颂云。 于内心修行 厚我为菩萨 此即障于心 违于不住道 由住自取返疑无住。若说菩萨。都无所住而生其心。若尔则应一切无住。如何前云应如是住亦是降伏。既劝住伏非不住故。由自取故。虽修而不契真住。由生疑故复不修无住之道。今言显彼疑取之心。令其微契无住之道。是故善现再兴前日日虽以重所为立别。是故此文非二固说。无著约余住障名离喜劝住处。天亲就显住疑应非无住疑。文下为二。初问后答。此初也。菩萨约前住心降伏为道。我能自取之心为复不起我能心耶。是故问言云何住等。 经。佛告须菩提至实灭度者 赞曰。下答上二。初明无所住。后明无所伏。此初也。菩萨所住为度。众生妄心取相。谓有所度及其度已实无众生如界生齐觉乃无故。 经。何以故至则非菩萨 赞曰。此显无所伏也。先征后释。所住若无妄心宁有。若亦无妄所伏亦无。既有所伏妄心明有所相。而言无所度者。何以故耶。故即答云亦无所伏。若诸菩萨谓有我等是所伏者则非菩萨。见有我等则不能伏。不伏我等是凡夫故。 经。所以者何至三菩提者 赞曰。此约无能取也。先征意云。既有发趣菩提心人明意应有所住所伏无所住伏之。所以者为何谓耶。故即答云勿谓实有。能发趣者能发趣心本无起故。依所住伏说能发趣。所取本无能取无故。二取既无。都无所得。云何菩萨智自取心而乃障于真无住义。然宣演中强以此文配乐顶德深成不可顶德未离能取心故。 经。须菩提至三菩提不 赞曰。次下第十二离无教授障。即第十六求教授住处。次第十二菩萨修因疑。令修胜进求教授行。前虽令离自取之障。依无二取住无住道。而诸菩萨谓为究竟不欲离此处求胜进。岂求教授观上法取由自不能求教授故。返疑释迦妄有所行。既其实理都无所得。无发趣人亦无菩萨。云何释迦于然灯所布发敬花而求教授。妄有所作何所益耶。既尔彼时应有所得。既由疑执不求教授。由此便是无教授障。将欲断彼执疑之心故。举昔于然灯佛惠求教授行。我于彼略得住八地。至无功用能无相修虽都无得当相。然灯以求教授进成上位。况信八地未得真住。不求教授观上法耶。既显疑执而说此文。是故两论各明一义。无著约除其执名离不求教授障。天亲就显疑念名显菩萨修因疑。文分为三问答即成此问也。于彼佛时真实理中颇有取证佛菩萨不。 经。不也世尊至三菩提 赞曰。此答也。准问应知。 经。佛言如是至三菩提 赞曰。下佛印成。于中有二。初总印。后别成。此初也。 经。须菩提至释迦牟尼 赞曰。下别成中展转释疑文下有六。一无法得受记。二真如不可说。三佛不得菩提。四遮正增减执。五真如惠信法。六安立第一义。初中又二。初返释后顺成。此初也。菩提若实是可得者。我于彼时实行胜行。应于彼时便得正觉。然灯便不与我授记。以于彼时便应得故。释迦牟尼此云能宁。既自能宁能宁他故。 经。以实无有至释迦牟尼 赞曰。此所成也。良以实无胜行可行。亦无如言菩提可证。复于彼时心无所得行顺于理。既无退转。是故然灯授我当记故。论颂云。 以授后时记 然灯行非上 菩提彼行等 非实有为相 经。何以故至诸法如义 赞曰。此真如不可说。文中征释。何故菩提无有实法。若无菩提佛亦非有。言于彼时无可得者。何以故耶。彼时所授如来记者。如来即是诸法真如。而此真如实不可说。以离戏论烦动心故。非有为漏实异性故。故于彼时无说无得。 经。若有人言至三菩提 赞曰。此佛不得菩提也。文中二答举执遮遣。若有人言然灯佛时因行非上不得菩提。后成佛时果德殊胜。应有实法得正觉耶。故遮正云非但彼时不得菩提。后成佛时亦如因行实无所得故。前颂云菩提彼行等。 经。须菩提至无实无虚 赞曰。此遮正增减执也。恐闻因果信无所得。便谤如来都无菩提。谓菩提者言皆虚妄为遮。此故言无实虚。佛菩提者。即是真如。真如无有虚实。一实二相以实无有有为五阴言说相故。故言无实故。前颂云非实有为相不无证修世间言道真实相故。故说无虚。故后颂云。彼即非相相以不虚妄说。 经。是故如来至皆是佛法 赞曰。此真如遍诸法。由前菩提是真如故。真如即尊佛自体法亦是诸佛所证之法。真如遍为一切法性。是法诸佛法。一切自体相。佛无所得能得是法。菩萨亦应无得而得。 经。须菩提至是名一切法 赞曰。此安第一义。前以真如遍诸法故。一切法皆是佛法。恐彼妄执能所下别色等诸法。以为佛法故。今遣之言即非等。所言一切是佛法者。以无所得契证真如。能见色等而不下别故。说一切皆是佛法。即非妄起。有所得心下别一切名为佛法。若离能所下别之心即色观真即真观色故。一切法是名佛法。我于彼时蒙佛教授。知一切法皆佛法故。故授我记当得作佛。故诸菩萨亦求教授悟诸佛法速成佛果。释迦过去亦逢诸佛而缚三文举然灯者。此经正以无相为宗。然灯佛时万方契证功德八劫行入三祇。是故此中句偏举也。 经。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赞曰。已显地前信解八地。次下第二明净心地。即第十七证道住处。天亲论释喻说显疑。同入真见。前为信行三灾菩萨则说地前四种妙行。无生而不遍度。无行而不遍。修无果而不遍相无障而不遍。显四弘所行已备。于前二真见道将开。于后今为阙说故。此文生则为阙说法身理智。令此菩萨显下别障发无漏心。亲证体会。而诸菩萨不离所得下别心故。虽闻前说。以无所得证真法身。仍未显疑。恐谓法身亦有所得。遂以喻显。而显所疑故。说譬如身长大等。无著约所喻之理智故。说净心证道。天亲就举喻而显前疑故名喻说显疑。文下为二。初得智令显。后离慢令证。前中又二。初如来喻教后善现答成。此初也。真如理智唯内证真非其言相可称彼体。然诸智者因喻得明故。次大身以通玄旨。譬如人身赞满端纬摄彼德貌。总名大身。所成理智名之为法。摄领成就故谓之身。而此法身名长大者。谓入证道所显法身。以得二智而显证故。所言证得二种智者。一摄种姓智。始从初地得此智。已生如来家。定殖佛种。先于此家长夜所生。既得生已毕竟缚依便能得彼至得成就。三功德相妙身相故名为长身。三功德者即报应化三妙果也。二乐直有始从初地能证五种平等理故。成平等智。五平等者。一断恶平等证智不见苦乐异故。二无我业等证智不见有我异故。三显相应平等证智不见自他异故。四无希望心相应平等证智利他无求报故。五一切菩萨证道平等证此能发同体智故。得此智已普摄众生。是摄身故名为大身。既从证道得此智故。下显法身当名长大。况至果德所显法身离一切境。遍一切境大功德体最名长大。故论约果法身颂云。 依彼法身佛 故说大身喻 身离一切障 及遍一切境 功德及大体 故即说大身 非身即是心 故即说非身 上之二句说喻之意。下之二句释次经文。中间四句正明此义。 经。须菩提言至是名大身 赞曰。此蕴现答成也。如来说身为长大者。安立非自非他相故。若有自他异身相者。即为非大身。若离异相有彼真如同体相者。是名大身。故前颂云非身即是身。故即说非身。于彼身中安立非自非他相故。 经。须菩提菩萨至不名菩萨 赞曰。次下离慢令证显第十三疑。由从初地离我得慢得二智故。乃至成佛能显清净妙大法身。欲令信行终满菩萨速入证道而证会故说长大身。令离自他我慢相心而为体证。而诸菩萨不能离慢而证道故。返疑无我。则无菩萨。若无菩萨则亦无佛。虽度众生严净国土。若如是者。何要发心修行行法而求法身。由慢故无智而不证道。由疑故有慢而不契真。今欲显彼疑慢之心故。说应如净心菩萨离烦倒慢成妙大身。无著约障慢执名离慢令证。天亲约遣疑情名显行佛不成疑。文下为四。告征释结。此初也。由必不遍真如法界妄怀慢故。谓度生等闻说实无有菩萨故。返疑行耶。都无所成。疑慢若生岂成行耶。如诸佛等得智离慢无我能等成长大身。严土度生自然成就故。则菩萨亦如佛等离慢证真成身长大故。言菩萨亦如是。若欲我当度众生者。由知我故。是自慢倒如何能得摄种姓智。见众生故。于他妄倒如何能得平等姓智。既由慢等不得智故。无妙大身。何名菩萨。故论颂云。 不达真法界 起度众生意 及净佛国土 生心即是倒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非所以也。 经。须菩提至名为菩萨 赞曰。此释义所由也。以于俗谛揽五蕴成。若于真谛都无名相。若俗若真。何有一法名菩萨者。恃何起慢言我度耶。 经。是故佛说至无寿者 赞曰。此结会诸法非但菩萨无差实法。我明一切诸法亦然。人法二乘二俱无故。人法既空不应生会。若不尽此起众生会。则不得成妙身大身。是故不得名菩萨也。即由初地入见道时。离上别慢名为净心。心净得智名为证道。而经广明信行佛地。略说初地见道净心不明十地证净心者。经宗为明佛种不显佛果菩提。是其所绍发心。已知是能绍继举果令求广明佛地。地前虽修广身令学。若入见道十地自成克绍佛果成种不显故。略十地而不广明。由此名为金刚般若。以初后中阔狭异故。 经。须菩提至不名菩萨 赞曰。上明第二净心地竟。次下第三显如来地。即十八中上求佛地八中第六究竟住处。前明地前及后心地。今辨果德令欣求趣。即举佛身六种具足。令十地位菩萨。上求据能求人名为上求佛地住处。约所求果名为究竟。及如来地六具足名如前配列。总显佛果依正二执。佛果必有依正报故。初一依报。后五正报。为成依报先明净土。正报之中三业必以知为导故。先明知见。三业之中身为所依故。先明其相好。二具相为表德令人敬德而会佛好为严身令人爱慕。而亲近利他中胜。先明好身相为好依故。后显相语利他胜故。先明之心为益本故。为后辨且初第一国土净具足。即在显前行何不成疑中令修佛果圆满土行。文中分四。一举执显非。二征非所以。三正显严土。四结真菩萨。此初也。菩萨若求佛果依报应正修行无相定慧。除彼二执而作真严。若言我当是人我执庄严佛土是法我执。二执既起不证于真。即非心净。何能严土。言我严者非菩萨也。故前颂云。及净佛国土生心即是倒。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非所以也。 经。庄严佛土至是名庄严 赞曰。此正显严土也。此中若欲真严土者。即非有相能所庄严。若离能所无相严者。是名庄严。是真严故。便能具足四身净土。是故此文名土具足。前余地前小念修道。今令地十等以具足故文似重。与前别也。 经。若菩萨通达至真是菩萨 赞曰。此结真菩萨。不言我能是达生空无所严相。是达法空如来说为是真菩萨故。论颂云。 众生及菩萨 知诸法无我 非圣自知信 及圣以有知 真菩萨者能知自身及众生身。皆无有我非圣菩萨。当以自智信无我法。次及圣位以有圣知不通达耶。即显有执不达二空非真菩萨。 经。须菩提至有肉眼不 赞曰。次下第二无上见智净具足。显第十四佛无能见令称实求具足知见。前令求佛依报净土。土体通情与非情。即是菩萨所用所化七珍为实。是所受用。其中众生是所化利。若无知见谁受化耶。是故云由见净五修智净六通及所依福。方能了达色非色等而为受用。亦知众生心行差别而为济利。亦能无尽令他爱乐常宁化导。而诸菩萨志乐求佛无上见智。闻前所说不见诸法名为诸佛。遂疑如来恐无见智。今说佛有见智具足下彼疑心今欣求趣。无著约有所求之果若见智得具足。天亲约显疑今求名说佛无能见疑。文下为三。初明见净具足。次明智净具足。后显福德具足。鉴照名见。既显名智。可爱名福。离障圆明名净具足。见净五眼即下为五。一一又二。初问后答。此初也。问肉眼破肤四尘名之为肉清净五报依照名眼。若诸愿共未得通者。除转轮王。唯见近处欲相无明障内之色离业报障方能成就。若诸菩萨自为导此身心故。见众生者。生怜愍故。初修成之。然随大小见百由旬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由有障故不见他方。若在佛身色即是智理即是事。一即一切。见因法界无障碍故。以是清净无漏色报利他善报之所见障肉边亦名肉眼。今欲显佛具此见净故。问善现如来有不。 经。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赞曰。此答也。佛离诸障能益自他平同凡夫亦五义。五所生净色无漏肉眼。若无此者非具足故。 经。须菩提至有天眼不 赞曰。此问天眼也。先举净虑名之为天。因天而照故名天眼。然此天眼有报修得。若顺静虑引色界中所尽净色名为修得。若生天中业因所生法净色报名为报得。此二天眼闻能征见欲约外色而其尘近。即有差别。若愿所得见四天下罗汉辟支。小大渐次见小中大三千界色。菩萨为离前肉眼过欲惠知彼六趣。诸本论修天眼。其最小者见百由旬。乃至最大见十方界。诸天二乘所不见色。及见三世染净因果。若在佛身。是真天眼以无二相见一切故。今欲显佛具此见净故。问善现如来有不。 经。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赞曰。此答也。以佛过去具足离修。于现果德常在三昧。能利自他观无尽境。有报修得真天眼也。 须菩提至有惠眼不 赞曰。此问惠眼也。简释染净名之为惠。能照真理即名为眼。三乘圣者随证二空解真之智以为惠眼。前之天眼未离虚妄。菩萨欲知诸法实性成就真故出生死道。及欲今生离虚妄者为救济故。次修惠眼。若至佛身一即一切障以一智见通理事。约照理边亦名惠眼。今将显今此故问有不。 经。如是世尊如来有惠眼 赞曰。此答也。由佛离相即色观云遍证诸法真如理性故。佛世尊有惠眼也。 经。须菩提至有法眼不 赞曰。此问法眼也。众生报性名等称法。后智照达名之为眼。大乘因果照二空。如由此复能发俗。后智能知众生报性差别。及能照解名句等法。逆所观法名为法眼。若唯惠眼于法无知。便同二乘不能普利菩萨。为知众生报。欲及度生法故修法眼。若至佛身虽即照理。约达俗边亦得名有。将显今此故为问起。 经。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赞曰。此答也。佛既体真通达诸法。何报欲而不了。何名句而不知。利他之最是法眼也。 经。须菩提至有佛眼不。赞曰。此问佛眼也。觉道圆满故称为佛。普观理事故名为眼。佛眼有二。一总二别。总谓揽前四眼。所成如四河流。总聚名海。别谓佛身。以一切种无功用智而为体性。前之四眼名别。因位未通离障见境未周自利利他。尚犹贱劣等令圆胜故修佛眼。今将显佛令此见净故。先问起如来有不。 经。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赞曰。此答也。超前因位通显无知理事双融故有佛眼。前诸住文不立胜义。此皆言有不言非者。此与智净既同住处以后彰前亦同解也。 经。须菩提至说是沙 赞曰。下明智净。前之见净能照惠体。此之智净能照智用体用别故。无著下二用不离体。天亲合一即由见净能发净智。既释众生心行差别。令彼之心离诸散乱。证真境故名智净住。文下为三。初举智所能。次明佛能知。后征释所以。初中复四。一因河辨沙。二因沙数界。三因果说生。四因生说心。此初也。如来依俗欲显数多事理智心故。说如是此如起信空无边报。 经。须菩提至宁为多不 赞曰。此因沙数界也。如起信论空无边故界无边也。 经。佛告须菩提至所有众生 赞曰。此因果说生也。亦如起信。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也。 经。若干种心 赞曰。此因生说心。亦如起信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若干种者重知二种。一者染心。即是凡夫共欲之心。不能修初四念处故。于常乐我净体上而妄执为常乐我常而生爱护。二者净心。即二我者离欲之心。不能修真四念处故。于自佛性常乐我净真实体上而倒执为非常乐等。以求出离故。天亲论法真念处更名常住不动根本名异义。皆法真说故四念处有其二种。 经。如来悉知 赞曰。上明所境。此显能知。知有二。一于染净而悉知之。二于染净悉知是倒。故论颂云。 虽不见诸法 非无了境眼 以见彼颠倒 种种颠倒识 以离于实念 不住彼实智 是故说颠倒 经。何以故 赞曰。下释所以。于中有四。问答征释。此初也。非但境多而心难见。能悉知者何以故也。 经。如来说诸心至是名为心 赞曰。此答也。如来说此染净诸心。于俗谛门少为非住四念处心。于真谛门住非住心不可得故。但是俗谛假名染净。颠倒之心若取心相独□生碍。于一心念尚不能知。由见诸心不为非心。得真理故能通知也。此同起信应引说之。 经。所以者何 赞曰。此征也。既说为心复说非心。何所以者。 经。过去心至不可得 赞曰。此释也。然心能变境。境复生心。心境相因而成缘相。若缘过境名过去心。若虑来境名未来心。若取现境名现在心。三世之境既离心无已灭未生妄无住故。故三世心已灭未生亦妄无住。皆不可得故。说诸心为非心□。 经。须菩提至得福多不 赞曰。智见净中福德具足。显第十五福德非善疑。令修佛身具足福德智。为能导引生福故。福为所依能资智故。若无福者知见何依既不能居。前之净土亦不能感。后相两身为成。前后假真福而诸菩萨不能了心。皆为非心离颠倒故。返疑福德亦是离倒。作是疑云。若说染净心皆倒者。依心修福亦是离倒。既非善何要修行。由执故不离颠倒之因。由疑故不修离倒之福。今欲显彼疑执之心。令其修行离倒之福故。显离相福德甚多。无著约离执而修福名福德具足。天亲遣疑而知善名显福德非善疑。文下为三问答于成。此初也。以离颠倒无住之心。而以七宝奉施如来。当得佛身福德自在。以是因缘福宁多不。 经。如是世尊至得福甚多 赞曰。此答。以如是等无住施缘。当感佛身其福甚多。 经。须菩提至得福德多 赞曰。此释成也。若住三轮执实有福心。既颠倒福有限量。不说福多。以无相心所修福德。能与佛智而为根本。非是有住颠倒福故。我如来福德多故。论颂云。 佛智惠根本 非颠倒功德 以是福德相 故重说譬喻 经。须菩提至具足色身 赞曰。次下第三随形好身具足。显第十六相好顺佛疑。令修佛身圆满。身业前既学佛严净佛土修胜智见鉴照理事。次便严佛所有相好。然佛相好从法身起。真德无限相好无边。皆如真体周遍法界。由此名为相好具足。故说身有无量色等不成就者。应观法身。法体若成相好亦就。然诸菩萨于出观时有执心故。随其行位所见相好执为定实。既示体真返生疑念。既说佛以无为得名。云何诸佛成就相好。既成相好应非无为。佛若无为相好非佛。宁求相好观法身耶。不观真故。虽修而不具足。由怀疑故。后不修相好。今欲显彼疑执之心。令观法身。成相好体得真体。已相好自故。显不以相好见佛。无著约体真而修学名相好具足。天亲就遣疑而上求名显相好非佛。天亲以同是身业故。合说显疑。无著以相好有殊。乃开二具足。此随好中文分为四。问答征释。初问意者。欲具随好应观法身。法身心随从应化具足。随好色身见不。答征可见。不烦再举。释之意云。如来所说应化随好以为具足。佛道身者。但随彼位散心所见即非法身。恒沙性德所起随好具足色身。若能离相观佛法身。所成圆满真随好者。是则名为具足色身。虽相及好皆是色身。而以随好配色身者。别德总名犹如色处。以非秉着但名为色。如彼四蕴非表示故。但总称名此亦应尔。 经。须菩提至诸相具足 赞曰。次显第四相身具足。故非秉着。但名色身相既秉着故。别标举生起义意。显彼疑情问答征释。一准随好但相好殊而文别耳。此相及好既依真起。虽不离真非即真体性相别观不可为无。即性而观不可为有。以离法身既无相好。故此相好非不是佛。既对法身非无非有。是故不应定执求也。论依此义而说颂云。 法身毕竟体 非彼相好身 以相好成就 非是法身故 不离于法身 彼二非不佛 故重说成就 亦无二及有 经。须菩提至莫作是念 赞曰。次下第五明语具足。显第十八佛有所说疑。令修佛身圆满语业。前明相好求佛身业。身不徒然。为生说法。既离执以求身之方具足。亦已诠而学说说法方圆。若执有说而求具足有所说故有所不说。何能圆满佛之语业。由佛无说无所不说故说。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一切众生语言法。一言演说尽无余。众生所有诸言音莫非如来说。轮摄能如是者。名语具足。皆由了说而无说故。而诸菩萨。于散位中不能契真无说而说。返疑如来有实说法。不契真故。虽学而不具足。由有疑故。不观无说之理。今欲显彼疑执之心。令知无说而求具足故。言说法者。无法可说等。无著约令顺无说而上求人语具足。天亲就显义而契理名显佛有所说疑。中下五句遮征释成。此初二也。如颇谓佛若真若俗。即如离如有所说解。便遮止云莫作如来五所说念。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也。 经。若人言至我所说故 赞曰。此释也。若言如来于真于俗。即如离如而有所说。即言离言能诠所诠实体法者。有所说故有所不说。是即如来语不具足不解义故。岂非谤佛。 经。须菩提至是名说法 赞曰。此成也以所说法不过文义。离法界外即无自求。如前求佛。即相无相说法亦能说而无说。无所说故无不说。能以一言尽说诸法。离所说外更无可说。语具足故。是名说法故。论颂云。 如佛法亦然 所说二差别 不离于法界 说法无自相 次下第六明心具足。于中准论有六种心。一念处。二正觉心。三施设大利法。四摄取法身。五不住生死大心。六行住净心。于中第一念处心。经显第十八。何人能信疑。而斯经亦阙此经文。余本即有故论列之如魏本云。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此中意者。菩萨如佛常念众生。若善不善若信不信。常应利益。而不舍离。而诸菩萨不能如佛起乐等念。恐诸众生有恶不信难可悲念。便生疑云。既此前言能说所说。皆是其无有何等人信是深法。于无信者。如何悲念不已相而兴悲。由疑故不以法。而后欲显彼疑执之心。令起无解大悲念处故。说众生若真若俗非有非无。若信不信非凡非圣。于中不可定执是非。但乐等念如三念。更不舍众生。无著约等念而令悲名念处心。天亲约有信而令名显何人能信疑。故论颂云。 所说说者深 非无能信者 非众生众生 非圣非不圣 经。须菩提至为无所得耶 赞曰。次下第二明正觉心。显第十九有得证果疑。修菩提胜因果行前明念处大悲为首。大悲之智必由果圆果满满来顺成正觉。欲成正觉即令修行有为无为无上妙行。而诸菩萨不离我法。不能如佛具此二行。返疑佛行非无上行。作是疑云。何故如来离无所得及无所行。此上上证依展转行有得行□证菩提。而今令我行二行耶。由执故虽行而乖正觉。由疑故复不欲修行。今欲显彼疑执之心故说真理。虽无一法可修。若离俗谛修行方便无由彼证。无著约除执而令学名正觉心。天亲就显疑而令修名显有得证果疑。文下为二。初善现发问。后如来即答。此初也。三僧祇劫二谛双修。所成正觉若因若果。岂非为彼无所得耶。 经。如是如是须菩提 赞曰。下答有二。初明菩提果无所得。后明觉道因无所得。初中复二。初法身果。后报身果。初中复三。初即次释后结。此初也。承前问辞。若因若果无所得耶。故今即言如是如是所菩提也。 经。我于阿耨至少法可得 赞曰。此释也。我观菩提。若因若果无微尘许所取法体。无少法故心无可得。 经。是名阿耨至三菩提 赞曰。此结也。由证真如无所得理无有少法。是可得故。障尽理圆而成法身。是名阿耨无上菩提。是故论言阿耨多罗语故复说颂云。 彼处无少法 知菩提无上 法界不增减 净平等自相 有无上方便 及离于漏法 是故非净法 即是清净法 前之二句释此三文。彼法身处无少可得。故知即是菩提无上。 经。复次须菩提至三菩提 赞曰。下报身果。于中有二。初明菩提平等。后释平等所由。此初也。若凡若圣无我真如平等之理。虽皆齐有由佛能证此平等理。得成报身名正等觉。故论说为三藐三佛陀语故。显身菩提者。人平等相相谓假者即报佛也。以法界中功德起而非增烦恼灭而非减。由非增减即名平等。由佛同证此平等理故。得寿命功德身相。悉皆齐等名无齐下。由证平等成无齐下。是故说为人平等相。即是前颂法界不增减也。 经。以无我无人至无寿者 赞曰。此释平等所由也。余本及论。此下皆有得者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文阙者译者慢耳。所证真如具恒沙德。在经名如来藏。出经名法身位。别名殊体无差别。我人众生是生死法无彼我等。是名法身。故论说为于生死法中平等相也。即是前显净平等自相。由法无我清净平等自体相故。显其报身平等相也。 经。修一切善至三菩提 赞曰。下显菩提道。因无所得。于中有二。初旨明后料简。此初也。一切善法六度万行。若望法身能为了因。若望报身即为生因。故论说为菩提道也。即明令修一切善法。方得菩提。非如二乘少修善法。即是前颂有无上方便。余菩提者善法不满足。更有上方便故。 经。须菩提至是名善法 赞曰。此料简也。所言善法者。即彼无漏福德智惠理事等行。即非善法者。非是有漏世谛善法。是名善法者。即是随顺第一义谛无漏善法故。前颂云及离于漏法。是故非净法。即是清净法。如显释经彼非结也。虽法报身互通□义。皆名无上正等菩提。性相别观随义增胜法身菩提。得名无上报身菩提名正等觉。摄相归性总名法身。皆名无上不增减等。是释法身无上所以。由斯两论各依一释。 经。须菩提至持用布施 赞曰。次下第三施设大利法心。显第二十无记非因疑。及二十二佛能度生疑。令眼如佛大法利行前已学佛证得正觉。次当学佛法施群生。以所得法施大福利。施福利时不应见有我。谓能说彼谓能受以法及人皆非有故。而诸菩萨不能学佛无所得心。施法利故。返疑所施文字教法。是无记故非菩提因。何要施设。由执故虽施而不广大。由疑故复不欲信施。令欲显彼疑执之心。令其学佛设大法利故。说受持得无量福。实无众生如来度等。无著约除执而广利生名施设大利法。天亲就显义而行广利名显二种疑。文分为二。初施设法利。即显无记非因疑。后安立第一义教授。即显佛能度生疑。显初疑故。论颂云。 虽言无记法 而实是彼因 是故一法宝 胜无量殊宝 上之二句假设问答。虽是无记。且为佛因。以离所说不成佛故。下之二句据实理答。言无记者是小乘义。岂大乘者执无记耶。以所说法。从前流故。众生但闻成出世故。故一法宝胜无量宝。令知教善为菩提因。显彼疑心行法利故。故以财施而为较量。此文后三。初举劣。次明胜。后校量。此初也。地前持说功德应少所举较量财命极多。地上持说功德应广所校财施都少者。何以施多少皆劣持经。地前难化多以勤勉。地上易知少之自达。随举并得据理皆齐。地上纵多无所喻故。 经。若人以此至为他人说 赞曰。此明胜也。文准前释。 经。于前福德至所不能及 赞曰。此正校量也。下持经福以为多。下全举施福不及其一千万亿。下亦复如是。算数譬喻所不及。此中准论有四胜故。所不能及一者数胜。即是此中算数不及。经福虽少性无限故。数亦无限。非彼施福有限数法所能及故。二者力胜。即余本言歌罗分也。如折一毛百分之心。一名为歌罗。义释为力。以无漏福少分力势非即漏善力所及故。三无似胜。即余本言数不能及。以持经福全不比数施福类故。如贵贱人不相以数。四者因胜。即余本言邬波尼杀昙。此译为因。举因摄果。施福招苦因果俱劣。经因虽少福成佛果因果胜故。由四胜故譬喻不及。故论颂云。 数力无似胜 无似因亦然 一切世间法 不可得为喻 经。须菩提至我当度众生 赞曰。此下安立第一义教授。显第三十一佛能度生疑。令其行真利乐行。谓设法利度众生时。而起生凡。依第一义教授。地上诸菩萨类。应如如来度诸众生。无实生相。而诸菩萨不能学佛。依第一义而度生故。返疑如来有实度生。非是依于第一义谛。若说真如是法平等诸何更有度众生。既有度生明非平等。由迷故虽度而不成真利。由疑故总不欲度生。今欲显彼疑执之心。令其依真而度生故。故说无实众生可度。无著约遣迷而真度名第一义教授。天亲就显疑而体真名显佛能度生疑。文下有四。问遮征释。此初也。作念于真理有度生耶。 经。须菩提莫作是念 赞曰。此遮止也。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也。 经。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赞曰。下释有三。初顺成。次返显。后简异。此初也。真法界中一相不存。若依俗谛但有五蕴。即于蕴体假名众生名及五蕴不离法界故。法界中无生别度故。论颂云。 平等真法界 佛不度众生 以名共彼阴 不离于法界 经。若有众生至众生寿者 赞曰。此返显也。佛一切智称理而知无中。谓有即为妄执。既无妄执。是故不见有少众生如来度者故。无著云。如来如尔而不知故。天亲颂云。 取我度为过 以取彼法是 取度众生故 不取取应知 于中三句释此经文。初五阴中有生度者。是取相过。次显以取五阴之法是众生故。后令众生而得解脱有度生相。即初句标下二句释。 经。须菩提至即非有我 赞曰。下简异中复有三。初佛知无。次凡疑有。后破凡愚。此初也。言有我者。是有我执。非有我者。是无我执。有所执我可有我执。所我既无何有所执。即本无我而妄生执名为我执。既无我执佛何故说。 经。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赞曰。此凡执有也。佛知我无都无我执。而诸凡愚起心别见妄说为有横生实执。如来欲显无所取我但妄执故说为我执。于无所取而妄执故。故前颂云不取取应知。 经。凡夫者至即非凡夫 赞曰。此破凡愚也。岂唯无彼所起之我。勿谓实有能起执人真谛无生。何凡之有俗谛。约化亦非是真故。凡夫者即非凡夫。余本有言愚夫异生。即禀异见而更生故。 经。须菩提至观如来不 赞曰。次下第四摄取法身心。显第二十三比知法体疑。及二十四相福成因疑。令离相修摄法身行。前来诸文虽明法身未显摄取故与前别。而诸菩萨法执未亡。不能离相摄法身故。返于法身而生疑念。法身虽非相成就见。应以见相而得比知。既尔法身应以所修相好福因而能证得。由执故虽修而不能摄取。由疑故不修能摄之因。今欲显彼疑执之心。令离执相而观法体。修离相行摄取法身故。说不以相观佛等。无著约离执而自契证名摄取法身。天亲就显疑而修正因名显比知相因疑。文分为二。初明观相不可识真即显比知法体疑。后明相因非得真体即显相福成因疑。初中后二长行颂故。长行文四问答觅领此初也。可以观见三十二相比知如来法性身不。 经。须菩提言至观如来 赞曰。此答也。须菩提将导佛觅故。以菩萨执疑之心答言如是。以观诸相以知如来真法身也。 经。佛言须菩提至即是如来 赞曰。此觅也。由转轮王亦今相故。故论颂云。 非是色身相 可显知如来 诸佛唯法身 转轮王非佛 经。须菩提白佛至观如来 赞曰。此领也。如我先来解佛所说。应不可以观见诸相。比知如来觅真法身也。 经。尔时世尊至不能见如来 赞曰。此显成也。余本此后更一颂云。 应观佛法性 即导师法身 法性非所识 故彼不能了 广而颂显示如来所不应见。谓若求见真佛法身。而寻色声行耶。定故但见世谛。非契于理则不能见如来法身。如此法身所不应见故。色声心不可见也。既尔法身如何可见。故次半颂答此义云。应观佛体真如法性。性即是导师法身报化德法名曰导师。导引凡圣。于真理故导师应以法性为德。是彼色声心所不应见也。何故色声心而不能见色声。是者分别识。以此法性唯内证知。非是心别识所识故。彼色声心不能见也。故论颂云。 唯见色闻声 是人不知佛 以真如法身 非是识境故 经。须菩提至莫作是念 赞曰。下明相因非得真体。次第二十三相福成因疑。文中有三。问遮身正。此初二也。恐诸菩萨复作是执。若不以相以见如来。宁以相因得法身果。说相两因得作佛故。为离此着故复答言也。更作念如来。岂不以相具足为因证得。便遮止云莫作是念。若以相因得菩提者。转轮圣王亦应证得。此中亦应作是例难。以前影后经不重言。 经。如来至三菩提 赞曰。此经示正义也。谓佛身者理智为体。但由发起真无相智观证法性名得菩提。不以具足福相为因。而能证得无上正觉方便因相各差别故。论依此义而说颂云。 非相好果报 依福德成就 而得真法身 方便异相故 经。须菩提至莫作是念 赞曰。次下第五不住生死涅槃心。断第二十五失福及果疑。令其学佛无住妙行故。令学佛以无相智正观正证摄取法身。非得法身便永寂灭。次令学佛起报化身。不显福业不住涅槃。不着物福业不住生死。而诸菩萨不能学佛行无住道契大涅槃。返疑福业有舍有取。作是疑云。既说如来唯智如来非福因。得则应证得法身之时所修相好福德应失福德。失故无所感果。岂非证寂为断灭。般若非断灭。不住涅槃。则取福德应住生死。若证寂灭便同二乘住生死故。则同凡数。如何能得无住涅槃。由执故不契无住之理。由疑故不修无住之因。今欲断彼疑执之心。令成无住大涅槃果故。说发心不说断灭。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无著约除执而成无住名不住生死涅槃心。天亲就遣疑而修行因名断失福及果疑。文分为二。初不住涅槃。后不住流转。初文后四问遮征释。此初二也。发趣大乘初心菩萨。尚不欲住寂灭涅槃。况我如来得无住道。故令菩萨知佛果德而以行求速成大果。然诸菩萨意行虚空法界等尽我行方尽故不可说。同于二乘舍大悲心而求断灭。便遮止云莫作是念。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也。 经。发阿耨至断灭相 赞曰。此释也。发菩提者能住真如。真如在缠不为苦逼。虽处涅槃不同惑断故。发心者得胜忍智。如所住法。而能通达不厌生死。不欣涅槃说。初发心多劫生死广行妙行。若至佛果示现生死以利群生。利众生时必凭胜福。福于佛果虽非亲因。于能证智而有助力故。得法身不失福业。由是亦说断灭相状。论假此义而作颂云。 不失功德因 及彼胜果报 得胜忍不失 以得无垢果 经。须菩提至七宝布施 赞曰。下明不住流转。文分为二。初明有福非苦所恼。后明受报而不住着。初中复二。初举劣后显胜。此初也。恐诸菩萨生如是心。若不住涅槃应生死苦逼。为离执着疑惑之心。说有福德而无苦恼故。举凡人施宝福因感得轮王释梵等报。尚非圆胜尚无苦逼。况佛菩萨胜福德耶。如经说云。转轮圣王以少福故当得无病等。 经。若复有人至所得功德 赞曰。此显胜也。如前凡人施宝功德。虽在生死当非苦逼。况若复有佛殊胜人知一切法无彼二我得成三忍。于有为法而得自在。非业烦恼力所生起。所有福德胜过于前。而更有苦所逼恼耶。二无我者。一人无我二法无我。言三忍者。由知二种无我理故。能于三性。如次起于苦性无生忍。自然无生忍。惑苦无生忍。 经。须菩提以诸至不受福德故 赞曰。下明受报而不住着。于中有三。初标次问后释。此初也。即是释前福胜所由。由知无我得成于忍。于所作福而不受故。 经。须菩提白佛至不受福德 赞曰。此中问也。以前佛说求福资粮。次前复云福胜。于前即是菩萨应受福德。云何复云不受福德。 经。须菩提菩萨至不受福德 赞曰。此为释也。受有二种。一者无贪领受。二者贪着取受。若是无贪无漏福德。即应领受不住涅槃。若是贪著有漏福德。则应不受不住生死故令领受故。说菩萨求福资粮福胜于前。今说所作不应贪着故。说菩萨不受福德。非是总令弃舍于福故。论颂云。 身胜福德相 故重说譬喻 是福德无报 如是受不取 经。须菩提至我所说义 赞曰。次下第六行住净心。为化众生集行住神通方便说法流转所作殊胜有为之事。此胜惠行名之为行安处。如是名之为住。而无诸染故复名净。前虽总明无住寂用。而未别明方便作用。今为明之有下文起。于中有三。一威仪行住净。二破名色身自在行住净。三不染行住净。缘随感应似有来者。观语不执成大神通。于说法等而无染着。今具足说令其上求所学之求如是次第。初威仪行住净。即次第二十六化无受用疑。令修佛果净。以诸威仪行。菩萨上求佛地。所有事业化众生等未亡执故。乃谓如来实有知来而生习学。由不语□□迷真故。返疑法身有知来相。作是疑云。既如前说是福德无报无有漏报。云何得于十方世界出没往来现身说法。令生睹见而受用耶。有往来故即是漏果。又如何得无苦恼耶。由执故虽求而不成就。由疑故不修成就因。今欲断彼疑执之心。令其欣乐胜感应用故。说实无来去之相。无著约除执而上求名威仪行住净。天亲就断疑而识化名断化无受用疑。文下有三。初牒执显非。次征非所。次后释义所由。此初也。先修后非。此中应有四种威仪言来知即谓行也。余本有住此中略无此四威仪。但随感应不化所作意任运而成。若化若真皆无来去。若言实有四威仪者。当知是人不解我意故。论此义而说颂云。 是福德应报 为化诸众生 自然如是业 诸佛现世间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非所以也。 经。如来者至故名如来 赞曰。此释义所由也。谓智如如义如如智。真如来者湛然常住。其应化身与真法界非一非异。若随感应非一门说虽似去来摄相福性非异门说则无来去。况是如来大悲愿力。但法心现。是净威仪岂得说有去来之相。故应契理称实而求故。论颂云。 去来化身佛 如来常不动 于彼法界处 非一亦非异 经。须菩提至宁为多不 赞曰。次下第二破名色身自在行住净。断第二十七真化一异疑。前明依真随感而应。离往来相而现威仪。而未广显神通化用。巧便自在。诸胜惠行若无此者。亦不能起诸净威仪。而诸菩萨未离执心。不能学佛起发惠行。返疑化身所有神通。与真法界为一为异。若是异者。真既无动。离真起惠。即应是妄。如外诸惠不应发起。若是一者。此即真如。不应离真别有动用。如何令我强发起耶。由执故虽修而不能发起。由疑故不修发起之因。今欲断彼疑执之心。令其依真发无相惠故。说世界作微尘喻。举界与尘非一异义显化与真亦非一异。无著约除执而能起名破名色身自在行住净。天亲就断疑而修一因名断真化一异疑。文分为六。一无所见方便。二如所不分别。三所心不分别。四于何法不分别。五何方便不分别。六云何不分别。初中二。初如来以微尘喻告令拆观蕴相。后善现以世界喻显令知蕴相是空。初中又六。一问二答三征四释五难六通。此初也。然世界言通喻二义。一喻真如总体法身。二喻所执诸蕴总相。其微尘众亦喻二义。一喻所起无数化身。二喻分拆蕴和合相。由执蕴相不分拆故。不能契真而起于化因。以世界喻其蕴相。令其观破碎如尘众。法执烦恼皆断尽故。便能证真。依真起化。真之与化非一非异。如碎世界而起多尘。总界与尘非一非异。显斯二义故。问善现三千世界破为微尘。其微尘众宁为多不。论云。 世界作微尘 此喻示彼义 微尘碎为末 示现烦恼尽 经。甚多世尊 赞曰。此答也。既有多尘。何有实界甚多宁有实身观外了。内无身相故执惑都尽。证真法身。即依真身而能起化。化别真相。真化非一。化不离真。真化非异。如外境尘非一。无别体故非异。显斯喻义故言甚多。故论颂云。 非聚集故集 非唯是一喻 聚集处非彼 非是差别喻 非聚集者。显所集尘体各别故。言故集者显多别尘集成总界。总别既异是非一。喻聚集处者。显微聚处。即是总界。言非彼者。非离总界而有界尘。总别无差是非异喻。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也。征若实有便执求尘。若无实不应言多。言甚多者何以故耶。 经。若是微尘至是微尘众 赞曰。此释也。明佛说尘非谓实有。若是实者。佛虽不说世情自知。佛何论说。 经。所以者何 赞曰。此难也。尘若无实佛何故说。说之所以者为何谓耶。 经。佛说微尘至名微尘众 赞曰。此通也。佛说微尘以喻拆身相。不见色心和合相故。能离惑执。依真起化。如界起尘非一非异。显如是义。假说微尘。即非实有。内外尘众但是假报。下拆遮蕴色心心所假名微尘。以喻化身。依真而起非一异义。而乃说是微尘众耳。 经。世尊如来至是名世界 赞曰。此下善现以世界喻显令知总蕴是空。于中分三。初标举次征起后解释。此初也。如来所说三千界者。总聚世界。积微所成。喻彼内身众生世界。总揽五蕴多分所成。即非世界者。以彼所成无实体故。内亦无自体。是名世界者。但假名世界。假名故由以外界喻观内身无实相故能离执惑。又如外界揽众微成无有体相。但能起彼微尘众故名世界。所显法身揽万德成无有诸相。以能起名化身耳。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起也。外界内身及与法身皆无相者何以故耶。 经。若世界至则是一合相 赞曰。下释所由也。于中有二。初正破后显空。此初也。若说外界内身实者是一合相。相者执也。谓执内外都无体相。假聚集物为一。转合既有执心。便生烦恼。如何能显无相法身。 经。如来说一合至名一合相 赞曰。下显空中。文复分二。初善现□。后如来成。此初也。如来常说外界内身一合相者。其体都空。以于胜义情有理无。而真谛中情亦非有。但顺彼情名一合耳。 经。佛言须菩提至是不可说 赞曰。下佛重成。于中又二。初体实无后妄执有。此初也。谓佛了知外界内身无实自体。是可说者。 经。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赞曰。此妄执有也。凡夫不了体空无故。但随音声妄生法执。法执起故我执亦生。增贪爱等诸烦恼也。故论颂云。 但随于音声 凡夫取颠倒 经。须菩提至所说义不 赞曰。下明如所不分别即无能见。前破我法所缘之境。今破能缘我法见心。见心乃是所起分别。今翻令作无分别心故。言如所不分别也。文中分四。问答征释。此初也。佛说我见有其二空。一为安置人无我理。谓显无有所执我相。但有虚妄我见心故。二为安置法无我理。谓我见体亦非实法所见。既无能见无故。如是观察实无二见。能取心者。即是相应三摩钵底之方便也。非谓知无所取我法为能见心为入方便故。论颂云。 非无二得道 远离于我法 佛欲破彼有我见疑故。问善现有人为佛说实我见永我空不。 经。世尊至所说义 赞曰。此答也。为破二执假说我见。非谓实有。此我见体。若言佛说实我见者。则是彼人不解佛空。 经。何以故 赞曰。此征也。既无实见佛何故说。说我见者何以故耶。 经。世尊至寿者见 赞曰。此释也。文中有三。谓牒非结。世尊说有我见等者。为欲除彼我法执障。令息虚妄而假说也。即非实有。此我见等以无所我岂有能见。无始熏习妄分别起。于真理中本无见故是名细障。令见真如二无我理。得远离故。而假说为我见等也。论明此义而说颂云。 见我则不见 无实虚妄见 此是微细障 见真如远离 经。发阿耨至菩提者 赞曰。此显何人不分别也。此所简者。凡夫外道及二乘者有学无学。随应二见但是实有未能悟入二空之理。唯菩萨者有胜智能欲趣菩提。断二障故。是可名为不分别者。 经。于一切法 赞曰。此明于何法不分别。二乘之人不求遍者。非于一切而不分别。菩萨异彼。于一切法观无我法而不分别。 经。应如是至信解 赞曰。此显何方便不分别。即何定智必以此缘无分别故。然此方便总别有三。若依止寂诸境义边名奢摩他。是为止品。若依鉴照诸境义边名毗钵舍那。是为观品。若此二品齐均之位名三摩提。是为等持。体虽无别而义有异。依止生智即是根本第一义智。名之为知。依观生智。即是后得世俗智故。名之为见。若依等持所生之智融照真俗。名为信解。由此知见信解三种总别寂照。无分别智能离我法分别之心。即无分别之方便也。论彰此义而作颂云。 二智及三昧 如是得远离 经。不生法相 赞曰。此显云何不分别即何行相。于中有二。初标后释。此初也。法即是境。相即是心。依真定智离能所相。即无分别之行相也。 经。须菩提至是名法相 赞曰。此释也。有牒非结。言法相者。但是虚妄。能取所取分别之心。即非有此虚妄法相。如彼见我即不见故。但欲破彼虚妄分别。假说妄情名法相耳。 经。须菩提至布施 赞曰。次三明不染行住净。于中复二。初说法不染。后流转不染。初说法不染。即断第二十八化说无福疑。令学清净说法之行。前令观察五蕴体空。发起神通利济群品。若不说法利济不成。必欲利生应无染说。谓于文义无取着染亦于说时无名利染。菩萨不能学无染说。返疑佛化所说之法。非真说故无所利益。若谓去来说法等事。皆是化现非真法身。既非真实。何能益物。人知化说不生信心。设我持说岂成我益。由染故虽说而不成胜利。由疑故不佛说而被生。今欲断彼疑执之心。显虽化说亦是真说。能为众生广大利益。谓佛法者自真而流能成众生出世之种。不信闻者尚为佛因。若信者闻宁非大益。况无染说与佛齐功。但当精勤勿疑真化。显斯妙趣启发其心故。重举施校量经论。无著约持说而离著名说法染。天亲就断疑而劝持名断化说无福。文分为二。初校量显胜。后正明不染。前文复二。初举财福后正校量。此初也。将显持说经福广多。是故先举多财施也。 经。若有至福胜彼 赞曰。此正校量也。以得二智及正三昧能远离障而起化身。化身所说即是真说故。所说法功德无边。能令闻者获大胜福。论明此义而说颂云。 化身示现福 非无无尽福 经。云何为人演说 赞曰。正明不染。于中有二。初问起后释显。此初也。既是化佛所说之法非真实故。无人信敬。云何演说而成胜益。既令说法应取文义。不取文义说法不成。云何为人不染说法。 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赞曰。此释也。化身所说不说于相如所证如无动念故。既不取相不言是化但依正证正念而说则所说法而名为正故。能普遍利众生。汝诸菩萨。亦应如是不取佛身。化非化相。不取于法。说非说相。不取听者。信非信相。但如所证无动真如其心湛然无所动念。取相动心即是染故。论明此义而说颂云。 诸佛说法时 不言是化身 以不如是说 是故彼说正 经。何以故至如是观 赞曰。次下显其流转不染。断第二十九佛入涅槃疑。令修流转不染之行。前令学佛无染说法。次令学佛常在世间示现流转世法不染。而诸菩萨未尽执心执实有为生厌离故。便欣寂灭不乐世间。不能如佛处世说法。由此返疑佛入涅槃。作是疑云。若说诸佛常在世间说法利者。云何说言佛入涅槃。若常处世应流转故。由执故虽处世而染着。由疑故复不乐处世。今欲断彼疑之心。令常处世而不染着说观有为如星幻等。无著约除疑而不著名流转不染。天亲就遣疑而住世名断入涅槃疑。文中征释。征之意者。若说诸佛常在世间说法利者。何所以故云般涅槃。若般涅槃则不处世而言。诸佛常住涅槃。复常处世何以故耶。以彼疑执而作此征故。以斯偈遣彼疑执。佛涅槃者非同二乘。以非即有为非离有为故。非有为故不住世间。非离有为故不住寂灭。始可名为佛涅槃真何故能尔耶。得无住道故。如何能得无住道耶。以了有为如幻等故。佛说由此得无住道。虽处流转而能不染故。诸菩萨应于有为如星翳等。如是观察。论明此义故说颂云。 非有为非离 诸如来涅槃 九种有为相 妙智正观故 言有为者。谓余起法由带四相之所表示。显是迁流造作法故。然有总别开合之相。总合相者或总为三。谓初三喻显自性相。即见相识有为自一切有为不离此故。其次三喻显受用相。即器身受能所用器为所受身受。是能必以此三成受用故。其后三喻显三世相。即过现未三世之事。必以此三来世法故。或总为四。一自性相。即前初三义如前释。二着所住味相。即前所受器世界相。于中境界是所住味颠倒境故。三随顺过去相。谓前能用身受二法身。是无常过去随逐受为苦过。所随顺故。前同受用故合为一。今能所别故开为二。四随顺离相。谓前三世由观三世迁流不定成出离故。论依前义而说颂云。 观相及受用 观于三世事 于有为法中 得无垢自在 言别释相者。别以九喻喻九有为。一观相如星。星在夜有昼日则无相分亦尔。无明夜有智日无故。二观见如翳。翳于净空妄见毛等二见亦尔。妄于真理见我法故。三观识如灯。灯以油注润而得住报识亦尔。由业所引爱润住故。四观器如幻。幻以倒见妄生味着器境亦尔。无实体妄着用故。五观身如露。露少时住不得久停身亦如是。无常过去常随逐故。六亲受如泡。泡起灭是不安隐受亦如是。随顺三苦故。七观过去如梦。梦唯是念都无实体过境亦尔。唯是心念无实体故。八观现在如电。电忽有无非久时住现法亦尔。适生即灭不暂停故。九观未来如云。于净空无而忽有。未法于种本无相状忽生起故。功德施论观察九为九种体相如星翳等。与此异同而义无越彼论。所喻观察颂云。 观自在境物 迁动及体性 少盛寿作者 观心兼有无 彼论长行广释颂意。恐繁不叙。乐者述之谓以妙智观诸有为如星等故。于有为法得无垢深自在而住故。前半颂显此义。云于有为法中得无垢自在。然经偈中有其三节。即初一句举所喻法。其次二句举能喻相。其后一句总结劝观。余本论皆有九喻。此本唯六。仍加影喻。次第又前后者。不知什别有何意而译此文。深成可怪加减佛言极过失耳。 经。佛说至信受奉行 赞曰。上来已释正宗分竟。此即第三流通分也。文中三节。初标佛化毕。次明众同闻。后仰受遵奉。须菩提等义如前释。优婆塞等。此云近事。谓授五戒近事三宝。并前比丘尼者。以男女声别四众矣。天人修罗如常所明。智广论云。如是我闻者令真法也。信□行为生智也。由佛所说有三净胜故。便闻者欢喜奉行。一说共清净。以于诸法得自在故。显无取执妄相愚痴□所覆障不为名誉利养我慢之所深故。二所说清净。如以实知诸法体故。谓即说彼所证实理根性皆得相应。初中善等不净胜故。三得果清净。以离诸障成法器故。谓彼受者随所宜闻境行果三。远离疑谤起行得果证彼境故。以其听者根器宜闻佛正为说无不信□□□在心敬顺修学由□故说欢喜奉行。若闻此德不生欢喜不乐奉行。当人如无情物。则无种性。故无著论流通颂云。 若闻如是义 于大来无觉 我名过于石 究竟无因故 由法深广信受□□故。便此德不能流布。既无著论后□颂云。 下人于此深大法 不能觉知反信向 世间众生多如此 是以此法成荒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莲池大师在世的时候,他教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他老人家自己念“阿弥陀佛”,人家觉得奇怪,就问他:“这是什么原因?”老法师说:“我这一生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上讲执持名号,名号四个字,我依教奉行。别人未必肯发心求往生,所以叫他念六个字,跟阿弥陀佛结个缘。“南无阿弥陀佛”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皈依阿弥陀佛,恭敬阿弥陀佛。由此可知,“南无”两个字是客气话,对一个真正修行人来讲,那是废话;然而,对没有真正发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来说,“南无”这两个字非常重要!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