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第二十一
2014/9/4   热度:135
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第二十一 有译有本录中菩萨三藏录之二 (大乘经重单合译中) 华严部 (华严本部及眷属经皆纂于此总四十部二百四十八卷)二十四帙 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或五十卷六帙)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等译大本初译 右此经总七处八会合三十四品会列如左 第一寂灭道场会 合二品四卷 第二普光法堂会 合六品三卷 第三忉利天宫会 合六品三卷 第四夜摩天宫会 合四品三卷 第五兜率天宫会 合三品十卷 第六他化天宫会 合十一品十三卷(新经开为二会) 第七普光法堂重会 一品七卷 第八给孤独园会 一品十六卷 大方广佛花严经八十卷 八帙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等译 新编入录 大本再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其部译经总七处九会合三十九品会列如左 第一会菩提场中说 合六品十一卷 第二会普光明殿说 合六品四卷 第三会忉利天宫说 合六品三卷 第四会夜摩天宫说 合四品三卷 第五会兜率天宫说 合三品十二卷 第六会他化自在天宫说 合一品六卷 第七重会普光明殿说 合十一品十三卷 第八重会普光明殿说 合一品七卷 第九会给孤独园说 一品二十一卷 新译大方广佛花严经四十卷罽宾国三藏赐紫沙门般若奉诏译(贞元新入目录四帙) 普贤行愿赞一卷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贞元新入目录) 文殊问字母品经一卷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贞元新入目录) 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一卷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华严入法界四十二字观门一卷(内题大方广佛花严经)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一品(并梵字亦名文殊五字念诵法)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金刚顶瑜伽文殊师利菩萨经一卷(经内题云法一品亦名五字咒法)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曼殊室利童子菩萨五字瑜伽法一卷并梵字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五字陀罗尼颂一卷并梵字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一卷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文殊赞佛法身礼一卷(经内题云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法身礼并序)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信力入印法门经五卷元魏天竺三藏昙摩流支译单本 上十一经十五卷同一帙 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一卷(失译今附秦录第一译右一经大周录云元魏三藏菩提流支译出长房录今按长房等录留支所译无此经名今为失译附于秦录又云与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智严经同本异译者误也今寻文理义旨各殊名虽似同所诠乃异求其旨趣乃与佛华严经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留经同本异译故移编此)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二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出内典录第三译 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一卷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 新编入录第四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新旧四译一译本阙)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一卷或二卷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提云般若译 出大周录 第一译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一卷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 新编入录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一卷(亦云金刚鬘菩萨加行品)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出大周录单本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一卷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提云般若译 新编入目录 单本 大方广普贤菩萨所说经一卷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 新编入录 单本 庄严菩提心经一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第四译 上九经十卷同帙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第五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五译三译阙本此菩萨十地经大周录云是华严十住品异译者谬也寻阅文句义旨悬殊但可为华严眷属耳) 右信力入印法门等十一经并与华严分有相似是眷属摄而非正部以其三种世间严事劣故 佛说十力经一卷安西三藏勿提提犀鱼于莲华寺译(贞元新入目录) 佛说回向轮经一卷于阗国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贞元新入目录) 佛说十地经九卷于阗国三藏沙门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 安西北庭进入(贞元新入目) 上四经十二卷同一帙 兜沙经一卷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右一经是华严经如来名号品异译 (旧经在第五卷新经在第十二比于大本此经稍略) 菩萨本业经一卷(亦直云本业经亦云净行品经)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一卷(或无诸字)西晋清信士聂道真译 右二经是花严净行品异译 (旧经在第六卷新经在第十四其支谦译者兼十住品略无偈大周入藏录中更有菩萨本业经一卷亦是异译净行品寻本不获故阙之耳) 菩萨十住行道品一卷(亦直云菩萨十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出法经录 拾遗编入 菩萨十住经二卷东晋西域三藏只多蜜译 右二经是华严菩萨十住品异译(旧经在第九卷新经在第十六卷略无偈) 渐备一切智德经五卷(或十卷一名十住又名大慧光三昧)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上六经十一卷同一帙 十住经四卷 或五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共佛陀耶舍译 右二经是华严十地品异译 (旧经从第二十五卷至第二十九新经从第三十四卷至第三十九天亲菩萨造十地释论一十二卷)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一名普贤定意或三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右一经是新花严十定品异译 (从第四十卷至第四十三旧华严经无十定品此等目所问经周录为单本今勘为重译)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一卷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右一经是华严寿量品异译 (旧经在第三十新经在四十五) 如来兴显经四卷(一名兴显如幻经) 右一经是旧华严宝王如来性起品及十忍品异译 (从第三十五卷半至三十七卷尽其十忍品在三十卷此略无偈不知何故前后差别) 新经名如来出现 (从第五十卷至第五十二其十忍品在第四十旧录中又有如来性起微密藏经二卷即是旧经性起品抄出别行其文不异但取第二会初缘起标于经首加证信序即非别翻故不重载) 上四经十一卷同帙 度世品经六卷或五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右一经是华严离世间品异译(旧经从第三十八卷至第四十四新经从第五十三卷至第五十九) 罗摩伽经三卷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出内典录 右一经是华严入法界品异译 (此罗摩伽经比于本品文阙不足于其中间译出少分旧经从第五十一卷无上胜长者至第五十二卷初妙德救护众生夜天所其文即尽新经第六十七卷半至第七十卷初) 大方广佛花严经续入法界品一卷(或无续字)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出大周录 右一经续旧华严经入法界品(或有经大续入本部之中在第五十七卷) 上三经十卷同帙 (从兜沙下二十三经并是大部之中别本异译) 涅槃部(及支流经并纂于此) 总六部五十八卷六帙 大般涅槃经四十卷(或三十六卷四帙)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 (第五单重合译其涅槃经宋文帝代元嘉年中达于建业时有[狂-王+象]州沙门范惠严清河沙门崔惠观陈郡处士谢灵运等以谶前经品数疏简乃依旧泥洹经加之品目文有过质颇亦改结为三十卷行于江左比于前经时小异有论一卷略释大经又论一卷释本有今无一偈) 大般涅槃经后译荼毗分二卷(亦名阇维分亦名后分)大唐(南海波凌国沙门若那跛陀罗共唐国沙门会宁于彼国共译出大周录单本) 右一经是前大般涅槃经之余。憍陈如品之末。兼说灭度已后焚烧等事(义净三藏求法传云益府城都沙门会宁麟德年中往游天竺到南海波凌国遂与彼国三藏沙门若那跋陀罗唐云智贤于阿笈摩经抄出如来涅槃焚烧之事非大乘涅槃经也遣使寄来方之天竺今寻此经与长阿含初分游行经少分相似而不全同经中复言法身常在常乐我净佛菩萨境界非二乘所知与大涅槃义理相涉经初复题陈如品末文势相接且编于此诸博识知详而定之) 大般泥洹经六卷或十卷东晋平阳沙门释法显共觉贤译 第四译 右一经是大般涅槃经之前分。尽大众问品同本异译 (兼茶毗分前后七译四译阙本) 上二经八卷同帙 方等般涅槃经二卷(亦名大般泥洹经或三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一译 四童子三昧经三卷(或直名四童子经)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按群录中又有哀泣经二卷或二卷云与方等泥洹同本异译亦不述其翻译所由寻其文句即是方等泥洹更无有异其方等泥洹初品名为哀泣但取此品题目以作经名比于方等泥洹仍阙三品余并无别既是繁重删之不录) 大悲经五卷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共法智译 单本 上三经十卷同帙(方等般泥洹等三经涅槃支流) 五大部外诸重译经 (三百七十三部五百八十八卷五十一帙) 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一名神通游戏)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出大周录 第四译 普曜经八卷(一名方等本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二译四译二阙 右二经同本异译(其大庄严经问录编为单译或有以普曜经入小乘藏者二俱误也) 上二经二十卷二帙 法华三昧经一卷法华支流宋京州沙门释智严译 单本 无量义经一卷 法华前说萧齐天竺沙门昙摩伽陀耶舍译第二译 两译一阙 萨昙分陀利经一卷(是异出法华宝塔天授二品各少分僧祐录云安公录中大译今附西晋录拾遗编入) 妙法莲华经八卷(二十八品或七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第五译 右上四经(此妙法莲华经第五卷初提婆达多品萧梁武帝时外国三藏摩提共扬都僧正沙门法献于瓦官寺译其经梵本是法献于于阗将来其第八卷初普门品中重诵偈周武帝时北天竺三藏阇那崛多于益州龙渊寺译秦本并阙后续编入又第八卷中药王菩萨等咒六首大唐三藏玄奘重译在音义中此不别出) 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一卷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上五经十二卷同一帙 正法华经十卷(或云方等正法华或七卷一帙)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三译 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或八卷)隋天竺三藏崛多笈多二法师添品译出经前序及内典录 右二经同本异译(其添品序略云正法法护翻妙法什译捡验二本文皆有阙护所阙者普门品偈也什所阙者药草喻品之半富楼那及法师二品之初提婆达多品普门偈也什移嘱累在药王之前二本陀罗尼并置普门之后其间异同言不能极窃是提婆达多品及普门品偈先贤续出补阙流行余景仰道风宪章成范大隋仁寿元年辛酉之岁因普曜寺沙门上行所请遂共崛多笈多二法师于大兴善寺重勘天竺多罗叶本富楼那及法师等二品之初勘本犹阙药草喻品更益其半提婆达多通人塔品陀罗尼次神力之后嘱累结其终字句差互颇亦改正傥有披寻幸勿疑惑兼此添品总成六译三在三阙) 维摩诘所说经二卷(一名不可思议解脱或云维摩诘经)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第六译 上二经十卷同帙 维摩诘经二卷(或三卷)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第二译 说无垢称经六卷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第七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前后七译四译阙本) 大方等顶王经一卷(一名维摩诘子问经亦名善思童子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一译 大乘顶王经一卷(亦名维摩儿经)梁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第二译 上四经十卷同帙 善思童子经二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第四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其善思童子经周录在单本中误也前后四译第二本阙) 大悲分陀利经八卷(亦名大悲今附秦录) 第二译失译 上二经十卷同帙 悲华经十卷(一帙)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 第四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四译两译阙本) 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一帙)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 新编入录 第五译 金光明经八卷(二十四品)隋大兴善寺沙门宝贵 合出 当第四本 右二经同本异译(其序略云而金光明见有三本初在梁世有昙无忏译为四卷止十八品其大周世阇那崛多译为五卷成二十品后梁世真谛三藏于建康译三身分别业障灭陀罗尼最静地依空满愿等四品足前出没为二十四品宝贵每叹此经秘奥后分如何竟无嘱累旧虽三译本疑未周长想梵文愿言逢遇大隋十七年法席小间因劝请北天竺揵达国三藏法师此云志德重寻后本果有嘱累品复得银主陀罗尼品在京大兴善寺即为翻译并前先出合廿四品写为八卷学士成都费长房笔受通梵沙门日严寺释彦琮校练撰录者曰此合部经文义备足其无谶四卷真译七卷崛多五卷并皆有阙故此三经无繁重载谨按长房等录周武帝代天竺三藏耶舍崛多译出一本名金光明经更广寿量大辨陀罗尼经五卷成部今详此名乃非全译但于无谶四卷经中续演二品其寿量品更续其文大辨品中更广咒法余品之中亦有续者故云更广寿量大辨陀罗尼经故六卷合经序云寿量大辨又补其阙以此证知但是续阙非是别翻又经序阇那崛多译为五卷房等诸录乃云耶舍崛多者此二三藏乃是同师当时共翻互载皆得其合部经有六卷与此八卷明同异者其六卷经一品颠倒比校新经八卷者是又二经嘱累文意全别六卷嘱累乃与法华嘱累大况相似未详所以今勘八卷之者亦乃与新经苻同二本少殊不可双载故存八卷为正编之入藏后寻览者幸无惑焉兼此合经总成五译两本在藏三本入删繁录) 纯真陀罗所问经二卷(或三卷)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第一译 上二经十卷同帙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四卷(亦名说不可思议品)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二卷(亦名佛升忉利天品经或三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四卷(一名道神足经或二卷或三卷)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上三经十卷同帙 宝雨经十卷(一帙)大唐天后代南印度三藏达摩流支等译出周录 第三译 宝云经七卷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共僧迦婆罗译 第一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新旧三译第二本阙) 阿惟越致遮经三卷(或无遮字或四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一译 上二经十卷同帙 不退转法轮经四卷僧祐录云安公凉土异经在北凉译 第二译 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卷(或六卷)宋凉州沙门智严共宝云译 第三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其阿惟越致遮周录在单本误也)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一卷(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出序记第一译右经初序记云魏兴和四年岁次降娄月建在戌朔次甲子壬午之日瞿昙流支沙门昙林于尚书令仪同三司高公第译九千一百九十三字诸录皆云菩提留支译者误也今依序记为正) 入定不定印经一卷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 新编入录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其旧译经周录为单本新勘重译) 上四经十卷同帙 等集众德三昧经三卷(或二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一译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三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出真寂寺录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三译一译本阙) 持心梵天经四卷(一名庄严佛法经又名等御诸法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或六卷七十品)第一译 上三经十卷同帙(姚秦释僧睿思益序云恭明前译颇丽其辞而迷其旨今按群录吴时月支国优婆塞支谦字恭明翻译众经而无思益同本之者其持心经与思益同乃是西晋竺法护译睿云恭明先译失旨者误) 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或直云思益经祐云思益义经)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第二译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二卷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第二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其胜思惟经有释论四卷) 上二经六卷同帙 持人菩萨经四卷(有加所问二字或三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一译 持世经四卷(一名法印经或三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第三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三译第二本阙) 济诸方等学经一卷(或无学字)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一译 大乘方广总持经一卷(或无乘字)隋天竺三藏毗尼多流支译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周录为单本新勘为重译) 上四经十卷同帙 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三卷(或直云宝藏经或二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一译 大方广宝箧经二卷(或三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第四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四译两译阙本) 宝箧经一卷(经内题云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大乘同性经二卷(亦名一切佛行入智毗卢遮那藏说经或四卷)周宇文代天竺三藏阇那耶舍译 出大周录 第二译 证契大乘经二卷(亦名入一切佛境智毗卢遮那藏)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出大周录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上五经十卷同帙 深密解脱经五卷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全本初译 解深密经五卷大唐三藏玄奘译 出内典录 全本再译 上二经十卷同帙 解节经一卷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右一经是解深密经初五品异译 出第一卷 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一卷(亦名解脱了义经亦名相续解脱经)宋天竺三藏求罗陀罗译 右一经是解深密经后二品异译 出四五二卷 右四经同本异译(二是全本二是抄译) 缘生初胜分法本经二卷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 出内典录 第一译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卷大唐三藏玄奘译 出内典录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第二译 上五经十卷同帙 入楞伽经十卷(一帙)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第三译 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 新编入录 第四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新旧四译一译阙)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宋天竺三藏求那跋多罗译第四译 上二经十卷同帙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十卷(一帙或七卷或八卷)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第三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大方等大云经六卷(亦名大方等无相经或四卷或五卷)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第二译 大云请雨经一卷(内题云大云经请雨品第六十四)周宇文代天竺三藏阇那耶舍等译 第一译 大云轮请雨经二卷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第二译 大方等大云请雨经一卷(内题云大方等大云经请雨云第六十四)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出内典录 第二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 大云请雨经二卷(经内题云大云轮请雨经)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上五经十二卷同帙 诸法无行经二卷(或一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第一译 诸法本无经三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第三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二译一译阙本) 无极宝三昧经一卷(或直云无极宝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一译 宝如来三昧经二卷(一名无极宝三昧经或一卷)东晋西域三藏只多蜜译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慧印三昧经一卷(一名宝田慧印三昧佛经)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第一译 如来智印经一卷(一名诸佛法身僧祐录中失译经)今附宋录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上六经十卷同帙 大灌顶经十二卷(或无大字录云九卷未详) 一帙东晋西域三藏帛尸利蜜多罗译 单重合译 右卷别各是一经具列如左 第一卷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 第二卷灌顶七万二千神王护比丘咒经 第三卷灌顶十二万神王护比丘咒经 第四卷灌顶百结神王护身咒经 第五卷灌顶宫宅神王守镇左右咒经 第六卷灌顶冢墓因缘四方神咒经 第七卷灌顶伏魔封印大神咒经 第八卷灌顶摩尼罗亶大神咒经 第九卷灌顶召五方龙摄疫毒神咒经 第十卷灌顶梵天神策经 第十一卷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或广普品第十一即别行随愿往生经是) 第十二卷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即是旧药师经佛游维耶离者此为第一译) 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出内典录 第二译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第三译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大唐三藏义净大内佛光殿译新编入录 第四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与前灌顶第十二卷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同本其三藏义净所译三卷者更加六佛本愿及咒余文大同奘师译者其旧药师经群录皆云宋时鹿野寺沙门惠简所译寻捡其文即灌顶第十二卷析出别行更无异本其随愿往生经群录或云吴时支谦译或云西晋竺法护译其见流行者即大灌顶经第十二卷普广品更无别本此之二经既在大部之中其别生流行者删之不录) 阿阇世王经二卷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译 第一译 普超三昧经二卷(或上加文殊师利字或四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二译 放钵经一卷(是普超经举钵品异译出第一卷)僧祐录云。安公录中失译经。安公云出方等。今附西晋录 右三经同本异译(前后六译三译阙本) 上六经十卷同帙 月灯三昧经十卷(或十一卷一帙)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全本后出单重译 月灯三昧经一卷(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十事行经)宋沙门释先公译 第二别译 右一经出前大月灯经第七卷异译(第一译单卷者本阙) 无所希望经一卷(一名象步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二译 象腋经一卷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 第四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四译两译本阙) 大净法门经一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一译 大庄严法门经一卷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第三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三译一译本阙)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二卷昙摩流支译 第一译 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一卷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等译 第二译 后出阿弥陀佛偈经一卷(与后经异本 后汉失译第二译或无经字两译一阙) 观无量寿经一卷(亦云无量寿观经与前后经异本)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译 两译一阙 第一译 无量寿如来念诵仪轨一卷(经内云修观行供养仪轨)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阿弥陀经一卷(亦云无量寿经)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第一译第二本阙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亦直云称赞净土经)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第三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其求那跋陀罗所译小无量寿经寻本不获诸藏纵有与阿弥陀文同不异) 上十二经十三卷同帙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一卷(亦名弥勒上生经)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单本 右上生经虽是单译。随成佛经次第编此 弥勒成佛经一卷(与后经异本)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第二译 两译一阙 弥勒来时经一卷(失译)出法上录今附东晋录 第三译 弥勒下生经一卷(一名弥勒受决经初云大智舍利弗)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第四译(谨依长房内典二录并云弥勒下生经初云大智舍利弗者其经先是长安沙门释道摽萧齐江州沙门道政删改今详此说或谓不然其释道摽乃是什公门下诠义之僧非翻译之主纵使是标译出文义有何不周降至齐朝政重删改年月悬远叙述参差彼云道政所删难为准的经中子注乃曰秦言故是秦翻无繁惑矣什录先载是其出焉) 弥勒下生成佛经一卷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第六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前后六译三译本阙) 诸法勇王经一卷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 第二译 一切法高王经一卷(一名一切法义王经)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第三译出序记 (右经初序记云魏兴和四年岁次壬戌季夏六月朔次乙未二十三日丁巳创译婆罗门客瞿昙般若流支沙门昙林在窦太慰定昌寺译八千四百四十九字诸录皆云菩提留支译者误也今依序记为正其一切法高王经周录为单本者误也)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三译一译本阙) 第一义法胜经一卷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第一译出序记 (右经初序记云魏兴和四年岁次壬戌九月一日甲子瞿昙流支沙门昙林于尚书令仪同三司高公第译五千五百七十六字诸录皆云菩提留支译者误也今依序记为正)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一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顺权方便经二卷(一名转女身菩萨经或一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二译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一卷(亦云转女身菩萨问答经)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译 第三译 出后经记 右二经同本异译(其乐璎珞庄严按寻群录或云姚秦罗什所翻亦云宋朝法海所译今准经后记云比丘慧法于罽宾秦寺请毗婆娑昙摩耶施译出故应无谬群录或云昙摩耶舍善毗婆沙时人共号为毗婆沙故僧祐录云舍利弗毗昙毗婆沙译者即其人也舍之与施声相近耳今什录中除附耶舍之录前后四译两译阙本) 上十一经十二卷同帙 六度集经八卷(亦名六度无极经或九卷)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 重单合译 太子须大拏经一卷(或云达拏)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周录为单 合为重译 右一经出六度经第二卷施度中异译 菩萨睒子经一卷(亦名孝子睒经)僧祐录安公录中失译经今附西晋录 第二译 睒子经一卷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第四译 右二经同本出六度经第二卷施度中异译 太子慕魄经一卷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第一译 太子沐魄经一卷(或作慕魄)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三译 拾遗编入 右二经同本出六度经第四卷戒度中异译 九色鹿经一卷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出法上录 右一经出六度经第六卷精进度中异译 上七经十四卷同帙(其九色鹿经周录为单本误也) 无字宝箧经一卷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第一译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一卷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于西太原寺译出大周录 第三译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一卷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重译拾遗编入 第四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大周录云与大方广宝箧经同本异译者误也前后四译一阙本) 老女人经一卷(亦名老母经或名老女经)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拾遗编入 第一译 老母经一卷 僧祐录中失译经今附宋录 第二译 老母女六英经一卷亦名老母经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第三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 月光童子经一卷(一名月明童子经或名申日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一译 申日儿本经一卷(录作兜本误也无日字)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拾遗编入 第三译 德护长者经二卷(一名尸利崛多长者经)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拾遗编入 第四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上之三经虽是同本而广略全异互有增减又支谦译中有申日经一卷云与月光童子经同本异译今捡寻文句二经不殊父名申日子号月光约父子名以分二轴两本既同故不双出其申日经或小乘藏申云出阿含其增一阿含中有尸利崛多长者缘起无月光童子事编在彼中亦将误也)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一卷(一名菩提无行经亦直名菩提经)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第一译 伽耶山顶经一卷亦名伽耶顶经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第二译 象头精舍经一卷隋天竺沙门毗尼多流支译 第三译 大乘伽耶山顶经一卷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出大周录 第四译 右四经同本异译(其沙门靖迈翻经图中别载菩提经一卷大周录中又有菩提无行经一卷此之二经并是什公所译文殊问菩提之异名无繁重载) 长者子制经一卷一名制经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第一译 菩萨逝经一卷(或名誓童子经或直云逝经)西晋沙门白法祖译 第三译 逝童子经一卷西晋沙门支法度译 五译二阙 第四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又大问录中别载经一卷即安世世高译者一本异名不合重载) 犊子经一卷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出法上录 第一译 乳光佛经一卷(亦云乳光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广略稍异前后四译两译阙本) 无垢贤女经一卷或云胎藏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出聂道真录 第二译 (右经云与胎藏经同本俱云竺法护译今勘二本文句全同但名有异今存一本) 腹中女听经一卷(一名不庄挍女经)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第三译 转女身经一卷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 第四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前二经稍略总五译二阙) 上二十一经二十二卷同帙 无上依经二卷梁天竺三藏真谛译全本第二译出经后记 (右此无上依经谨按长房等录并云陈永定二年丁丑真谛三藏于南康郡净土寺出其经后记云梁绍泰三年岁次丁丑九月八日三藏真谛于平固县南康内史刘文陀请令译出今寻诸家年历差互不同长房年历但至承圣五年景子梁国即绝甄鸾及王道圭年记至绍泰二年景子改为太平元年太平二年丁丑改为永定元年陈霸先立号为陈国又有年记不知何人所撰彼云承圣三年甲戌改为大定元年建于后梁凡八载方改年号然四家年历并无绍泰三年四本既并不同未审孰为正说或可梁绍泰三年丁丑即是陈初永定元年也历中但纪后号不载前名今者且依经纪为梁代译也) 未曾有经一卷后汉失译 旧录在小乘单本中误也 第一译 甚希有经一卷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第三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是前无上依经初品出第一卷) 决定总经一卷(或云决定总持经亦名决总持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一译 谤佛经一卷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宝积三昧文殊问法身经一卷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第一译 入法界体性经一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拾遗编入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宝积三昧文殊问法身经一卷后汉三藏安世高译 第一译 大方广师子吼经一卷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出大周录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大乘百福相经一卷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出大周录第一译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一卷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再译 拾遗编入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大乘四法经一卷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于东太原寺译出大周录 第一译 菩萨修行四法经一卷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于弘福寺译拾遗编入 第一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希有希有挍量功德经一卷(亦直云希有挍量功德经)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第一译 最无比经一卷大唐三藏玄奘译 出内典录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广略少异 前世三转经一卷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第一译 银色女经一卷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阿阇世王受决经一卷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第一译 采莲违王上佛授决号妙华经一卷(亦直云采莲违王经)东晋西域沙门昙无兰译 拾遗编入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从无上依经下一十九经大周录中在单本内今勘为重译) 正恭敬经一卷(或名正法恭敬经)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 第一译 善敬经一卷(亦名善恭敬经一名善恭敬师经)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广略少异 称赞大乘功德经一卷大唐三藏玄奘译出内典录 第一译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一卷大唐至相寺沙门释智严译 新编入录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其称赞大乘经旧为单本今为重译) 上二十三经二十四卷同帙 谏王经一卷(亦云大谏王经)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第一译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一卷(亦直云胜军王经)大唐三藏玄奘译 出内典录 第二译 佛为胜光天子说王法经一卷(亦直云胜光天子经)大唐三藏义净译 新编入录 第三译 右三经同本异译(其三经同在小乘录胜军经在大乘录并云单本误也) 大方等修多罗王经一卷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第一译 转有经一卷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文殊师利巡行经一卷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第一译 文殊尸利行经一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第二译 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金翅鸟王品一卷大兴善寺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二卷(下卷有序)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一卷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第二译 缘起圣道经一卷大唐三藏玄奘译 出内典录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六译四译阙本其缘起圣道经周录在单本中误也又有闻城十二因缘经一卷即与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文同不异但名别耳今存一本) 稻芉经一卷 失译今附东晋录 稻[卄/干]喻经一卷(经内题云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卄/干]喻经)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了本生死经一卷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谦自注解三译一阙 右此一经与前稻芋经同本异译 莫办前后 自誓三昧经一卷(题下注云独证品第四出比丘净行中)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拾遗编入 第一译 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一卷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三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前后三译一译阙本) 灌洗佛形像经一卷(亦云四月八日灌经亦直云灌顶)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拾遗编入 第一译 摩诃刹头经一卷(亦名灌佛形像经)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造立形像福报经一卷失译今附东晋录 作佛形像经一卷(亦云优填王作佛形像经)失译(今在汉周录在小乘单本中乃云)西晋沙门法炬译者误也 右二经同本异译莫辩失后 龙施女经一卷或无女字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第一译 龙施菩萨本起经一卷(或云龙施女经亦云龙施本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广略少异 都部陀罗尼目一卷(经内题云陀罗尼门诸部要目)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八吉祥神咒经一卷(或无神字)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第二译 八阳神咒经一卷(亦直云八阳经新勘为单本)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第三译 八吉祥经一卷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第四译 八佛名号经一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第五译 右四经同本异译(缘起大同佛名稍异前五译一译阙本) 八大菩萨曼茶罗经一卷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盂兰盆经一卷(亦名盂兰经)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报恩奉盆经一卷失译今附东晋录 右二经同本异译(莫辩先后广略稍异) 浴像功德经一卷大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 新编入录 第一译 浴像功德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新编入录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后本稍广 挍量数珠功德经一卷大唐天竺三藏宝思惟译 新编入录 第一译 数珠功德经一卷(内云曼殊室利咒藏中挍量数珠功德)大唐三藏义净译 新编入录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瑜伽念珠经一卷(经内题云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于十万广念诵中略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新译木患经一卷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上三十六经三十七卷同帙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三十卷 三帙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 新编入录 第四译 不空罥索咒经一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第一译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一卷大唐三藏玄奘译 出内典录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是前大经序品三藏流志先译一名不空罥索咒心经寻本未获)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三卷(亦名不空罥索心咒经)大唐天后代三藏宝思惟译 新编入录第一译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一卷(一名普门)大唐天后代北天竺婆罗门李无谄译新编入录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此是梵本经抄非是全部与前三经同名异本)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二卷或三卷大唐总持沙门释智通译 第一译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一卷(或云千臂千眼)大唐南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 新编入录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其初译本贝叶交错文少失次)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咒本一卷南天竺国三藏金刚智译 贞元新入目录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唐西天竺沙门伽梵达摩译 拾遗编入单行 右此心经虽是单本随前身经编之于此 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咒本一卷南天竺国三藏沙门金刚智译 贞元新入目录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一卷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 新编入录 第一译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一卷大唐三藏宝思惟译 新编入录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上二本经虽有广略据其梵文并译未尽义净译者其法最略)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念诵法一卷(经内云菩萨修行仪轨)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贞元新入目录 上十二经十五卷同帙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新编入录 第三译 如意轮陀罗尼经一卷大唐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 新编入录 第四译 右二经与前二经同本异译(上四本经虽有广略据其梵文并译未尽义净出者其法最略) 观自在菩萨说普贤陀罗尼经一卷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一卷(亦名一字咒王经)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宝思惟译 新编入录 第一译 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一卷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 新编入录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 十二佛名神咒经一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第一译 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一卷大唐三藏义净译 开元新编入录 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其五千五百佛名经第一卷初十二佛号与前十二佛名同而不别十二佛名经旧录为单本新勘为重译) 佛说三十五佛名经一卷(经内题云佛说三十五佛礼忏文出邬波离所问经)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孔雀王咒经一卷(亦名大金色孔雀王经并结界场法)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四译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 失译(今附秦录拾遗编入)第五译 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 失译(亦附秦录拾遗编入) 第六译 孔雀王咒经二卷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第七译 孔雀咒王经三卷大唐三藏义净于东都内道场译新编入录 第八译 右五经同本异译(新旧八译五存三阙前六文略后二稍广) 大孔雀明王经三卷(经内题云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初有启请法在上卷经前)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一卷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贞元新入目录 上十五经二十卷同帙 陀罗尼集经十二卷大唐中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出大周录单重合译 右出金刚大道场经。大明咒藏之少分也。撮要而译(此集之中大般若咒经等有别行者录不具显又多生疑恐非正典今为除疑故别篠亦别之如后) 第一卷佛部卷上大神力陀罗尼释迦佛顶三昧陀罗尼品 第二卷佛部卷下(初尽一切佛顶像法次有二七六印并咒诸佛咒印法第三阿弥陀佛大思惟经序分咒印法并说持诵得往生事及数珠法第四大金轮陀罗尼第五拔罗功能法相品) 第三卷(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在舍卫国说大般若理趣中咒及般若心咒皆在此中于中第十二印并咒名般若无尽藏注云是一印咒筏唎耶思蝇伽法师译卷末复有大轮金刚陀罗尼若诵此咒即当入坛及得用印不成盗法) 第四卷观世音卷上(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第五卷观世音卷中(初有二印及咒千啭观世音菩萨咒次有六印及咒观世音杂咒印第三千臂观世音菩萨印并咒第四不空罥索观世音四印并咒第五画像观世音像法第六观世音毗俱胝菩萨三昧法印咒) 第六卷观世音等诸菩萨卷下(初阿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法印咒唐云马头第二诸大菩萨法会印咒品大势至普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虚空藏菩萨等并有印咒法) 第七卷金刚部卷上(初金刚藏大威神力三昧法印咒品第二金刚眷法印咒品诸眷属金刚说咒并印) 第八卷金刚部卷中(初金刚阿蜜哩多军荼利菩萨自在神力咒印品第二跋折罗吒诃婆印咒法唐云大笈金刚) 第九卷金刚部卷下(初金刚乌枢沙摩法印咒品唐云不净洁金刚印火头金刚是第二大青金刚咒法) 第十卷诸天卷上(初摩利支天经第二功德天法中天竺国菩提寺僧阿难律木叉师迦叶师等于经行寺翻流行于唐国) 第十一卷诸天卷下(诸天等献佛助成三昧法印咒品大梵摩天帝释摩醯首罗四天王日天月天星宿天地天火天阎罗天一切龙王咒印并祈雨法那罗延天乾闼婆紧那罗摩乎啰伽孔雀王师子王伽噜荼大办天神王焰摩檀沱水天风天阿修罗王遮文荼天法一切毗那夜伽法一切药叉法一切罗刹法右大梵摩天等皆献咒印) 第十二卷(诸佛陀罗尼都会道场印咒品是灌顶普集会坛池也)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一卷周宇文代天竺三藏耶舍崛多译 第一译 十一面神咒心经一卷大唐三藏玄奘译 第二译 出内典录 右二经与前陀罗尼集第四卷十一面神咒经同本异译(而集经中印法稍广)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经三卷(经内题云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仪轨经)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贞元新编入目录 摩利支天经一卷或上加小字 失译 今附梁录 拾遗编入 右一经是集经第十卷初摩利支天经少分异译 佛说摩利支天经一卷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末利支提婆华鬘经一卷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诃利帝母经一卷(经内题云诃利帝母真言法)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一卷(亦名呵哩底母法)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咒五首经一卷大唐三藏玄奘译 出翻经图 单重合译咒五首者(能灭诸罪千啭陀罗尼咒一六字陀罗尼二七俱胝佛所说神咒三道随一切如来意神咒四观自在菩萨随心咒五其千啭咒亦有别写以为一经在此中故不别出大同录中分为五经者非也) 千啭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经一卷大唐总持寺沙门释智通译 拾遗编入第二译 右千啭咒二首与上集经第五卷初千啭观世音咒及杂咒中千啭陀罗尼同本异译 六字神咒经一卷(或六字咒法)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新编入录 第四译 右一经与上集经第六卷中文殊师利菩萨咒法及咒五首经六字陀罗尼并杂咒中六字陀罗尼咒同本异译 七俱胝佛大心准提陀罗尼经一卷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出大周录第一译 七俱胝佛母准泥大明陀罗尼经一卷大唐南天竺三藏金刚智译 新编入录第二译 右二经同本异译(比于旧新者稍广然据梵文译仍未尽咒五首中及杂咒内惟独译咒更无余法) 七俱胝佛母陀罗尼经一卷(经内题云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贞元新入目录 上十五经二十八卷 三帙 上帙七卷 中帙七卷 下帙十四卷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要有“师承”,没有“师承”,说自己修行成就,这很难!我们现在要想找个好老师,到哪里去找?说实在地,真正善知识他不会宣传,甚至于许多人不认识他,不了解他,我们到哪里去找老师?我们现前这个世界遇到这些法师、大德,你要想依靠他,太难了,不可靠!找不到老师,那怎么办?跟谁去学?在佛门里面,蕅益大师就是学莲池大师,莲池大师那个时候也往生了,蕅益大师依莲池大师的著述来学。莲池是净土宗第八代的祖师,他成为净土宗第九代的祖师,是我们莲宗九祖。我们今天要跟阿弥陀佛来学。阿弥陀佛的著作在哪里?净土五经就是。净土五经当中,我们可以依照《无量寿经》的教训认真去做,再以《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普贤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以及历代的注解,作为我们修学的补充教材。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