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观大师: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三十五
2014/9/4   热度:194
澄观大师: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三十五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 第二离垢地。所以来者。论云如是已证正位。依出世间道。因清净戒。说第二菩萨离垢地。言正位者。即初地见道。是出世间。依此修于三学。戒最在初。前地虽证真。有戒未无误犯。又以十度寄明地位。前施此戒。故次明之。下八准此。言离垢者。慈氏云。由极远离犯戒垢故。谓性成就。非如初地思择护戒。亦名增上戒。住此地断邪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误犯三业。能障二地。由斯二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微细误犯愚。即上俱生一分。此能起业。二种种业趣愚。即彼所起误犯三业。言最胜真如者。谓此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最为胜故。此亦由翻破戒之失为无边德。以成于戒得最胜故。 诸菩萨闻此 最胜微妙地 其心尽清净 一切皆欢喜 皆从于座起 踊住虚空中 普散上妙华 同时共称赞 次正释文。分三分。初赞请分。二正说分。三重颂分。今初。五颂分二。初三庆闻初地。二请说二地。今初前二。经家叙其三业庆喜。 善哉金刚藏 大智无畏者 善说于此地 菩萨所行法 后一发言申赞。领前请后。 解脱月菩萨 知众心清净 乐闻第二地 所有诸行相 即请金刚藏 大慧愿演说 佛子皆乐闻 所住第二地 后二初序后请。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当起十种深心。 第二正说分中先明地相。后彰地果。前中分二。一发起净。即是入地心。二佛子菩萨住此离垢下即住地心。三聚无误。地中正行名自体净。直心起彼名发起净。初中有三。谓标列结。今初标也。深心者深契理事。故标深列直。义一名异。言直心者则令自体净中性戒成就。性戒有二。一久积成性。二真如性中无破戒垢。今称如持。使得性成故云成就。 何等为十。所谓正直心。柔软心。堪能心。调伏心。寂静心。纯善心。不杂心。无顾恋心。广心。大心。 二征列中有十句。初句为总。余九为别。别中前四律仪。次三摄善。后二饶益有情。 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二离垢地。 第三结行入位。由上十心成就上品极圆满故。入斯戒住。以此十心为发起净。下文第一自体净中。明三聚净戒。即分为三。初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此三聚戒摄前三位。初摄治地住。次摄饶益行。思彼众生堕恶等故。后摄不坏回向。谓有智愿等。于法宝等皆不坏故。律仪通于止作。摄善唯约善行。此二自利。后一唯约利他。 佛子。菩萨住离垢地。 今初律仪。分三。初标所依。谓离垢地戒增上故。 性自远离一切杀生。不畜刀杖。不坏怨恨。有惭有愧。仁恕具足。于一切众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萨尚不恶心恼诸众生。何况于他起众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杀害。 二正显戒相。中有十善业道。即为十段。今初离杀。分二。初总明。次不畜下别显。今初性自远离。文属杀生。义该下九。谓自性成就十善业道。即自性戒。然离有三种。一要期离。谓诸凡夫。二方便离。所谓二乘。三自体离。谓诸菩萨。契穷实性。自体无染。然离亦有四。地前离现行。登地离种子。除误犯显性净。正当二地。次别显中有三种离。一离因谓离杀因缘。二于一切下对治离谓离杀法。三是菩萨下果行离。即离杀业。今正不杀。故名果离。 性不偷盗。菩萨于自资财常知止足。于他慈恕不欲侵损。若物属他起他物想。终不于此而生盗心。乃至草叶不与不取。何况其余资生之具。 第二离盗。初句总。非理损财不与而取故名为盗。别中亦三。一因离。二于他下对治离。三若物下果行离。因中止谓少欲。足谓自足。自之所有尚生止足。故无盗。 性不邪YIN。菩萨于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于他妻妾他所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尚不生于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于非道。 第三离邪YIN。乖理曰邪。深爱曰YIN。别中亦三。一因离。谓自妻知足。此亦二意。一内心知足。离于起因。二自足妻色。离受畜因故。此由寄报轮王相同世间故。得示有妻妾耳。二对治离。谓不求他妻。现在梵行净故。不求未来妻色。他人之妻盖不在言。三于他妻下明果行离。亦有粗细。细约起心。粗约从事。 性不妄语。菩萨常作实语真语时语。乃至梦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语。无心欲作。何况故犯。 第四离妄语。违想背心名之为妄。别中分二。初对治离。次乃至下果行离。今初对治。即是因离。不别明因。有二义故。一无外事。谓无刀杖妻财之外事。故无受畜因。二无异因故。谓但用诳他。思即妄语因。无别贪等以为异因。异因即起因故。离彼诳心。即诚实语。实语即是杂心对治。故对治离即是因离。不同身三各具三离。口四唯二。意三唯一。 性不两舌。菩萨于诸众生无离间心。无恼害心。不将此语为破彼故而向彼说。不将彼语为破此故而向此说。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长。不喜离间。不乐离间。不作离间语。不说离间语。若实若不实。 第五言不乖离。名离两舌。两舌事成能令离间。别中亦二。初对治离。后未破下果行离。对治离者。即不破坏行。此唯约心。果行离者通心及事。即是差别。 性不恶口。所谓毒害语。粗犷语。苦他语。令他嗔恨语。现前语。不现前语。鄙恶语。庸贱语。不可乐闻语。闻者不悦语。嗔忿语。如火烧心语。怨结语。热恼语。不可爱语。不可乐语。能坏自身他身语。如是等语皆悉舍离。常作润泽语。柔软语。悦意语。可乐闻语。闻者喜悦语。善入人心语。风雅典则语。多人爱乐语。多人悦乐语。身心踊悦语。 第六言不粗鄙名离恶口。别中分二。初果行离。后常作下。对后诸业望治果行。非全次第。故先显治。后能离果。今此先明果行中。先明所离。后明能离。初中有十七语。句各一义。前四总显恶言体用。后十三语重显前四。疏有多义。 性不绮语。菩萨常乐思审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道理语。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是菩萨乃至戏笑尚恒思审。何况故出散乱之言。 第七言辞不正故云绮语。其犹绮文。总离可知。别中亦二。先对治。后果行。前中八语初一为总。故下结云戏笑尚恒思审。是以菩萨常乐三思而后言。则无散乱矣。下七语别。时之一字亦总亦别。总者上言思审者思合其时。语默得中也。别者下七种语皆明其时。略有三义。一教化时谓称适其机。二教受时即实义法三种语。三教诫语即顺道理等四种语。即律中五义。一制谓有罪者治。二听谓无罪者听。三举谓有过者举。四折伏谓折摄合宜故云巧调伏。五令喜谓有实德者称扬令喜故云决定。随时筹量者若制若听若举若折皆须适时。故总结之。二是菩萨下果行离中亦以轻况重。 性不贪欲。菩萨于他财物。他所资用。不生贪心。不愿不求。 第八离贪。此下意三。但有对治者。以贪等是业有之本。更无所依。故非果行。非果则不可更立异因。故但有其一。今初离贪谓离求欲心。别中有三。一于他财物是事。二他所资用是体。三不生贪等。明差别。初始欲名求。次希得属己为愿。 性离嗔恚。菩萨于一切众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愍心。欢喜心。和润心。摄受心。永舍嗔恨怨害热恼。常思顺行仁慈祐益。 第九离于忿怒含毒故云离嗔。别中有三。一别显能治。二永舍下总显所治。三常思下类通治益。别中六种心。论摄为五。一于怨生慈心治。二于恶行生利益心治。三于贫苦生哀愍欢喜心治。四于乐众生生和润心。论名利润。治彼染著无利润故。五于发菩提心人起摄受心。摄令成故。 又离邪见。菩萨住于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恶戒。心见正直。无诳无谄。于佛法僧起决定信。 第十离于乖理推求。不言性离者盖文略耳。别中治七种邪见。一住正道者治异乘见。小乘对大非正道故。二不行占卜治虚妄分别见。即是邪见。夫吉凶悔吝。由爱恶生。故云邪见。三不取恶戒。治于戒取。四心见正直治于见取。五无诳者治覆藏见。六无谄治诈现不实见。七于佛法下治非清净见。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护持十善业道。常无间断。 第三佛子下结成增上戒。 上摄律仪竟。 复作是念。一切众生堕恶趣者。莫不皆以十不善业。 第二复作是念下摄善法戒。谓非唯律仪不阙不断。常摄善法亦无断阙。文中分三。初略观不善起摄善行。次佛子下广观障治。起摄善行。三如是方便下总结劝修。今初分二。先明观智。后是故下明起愿行。且初。 是故我当自修正行。亦劝于他令修正行。何以故。若自不能修行正行。令他修者无有是处。 后起愿行者。由念众生恶因果故。便起大悲。修二和行。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十不善业道。是地狱畜生饿鬼受生因。 第二广观障治起摄善法中谓观五重善法。谓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也。意于上上清净佛善。起增上心。求学修行摄善法戒清净行故。 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 后摄观十善具诸法门。然通相而辨善皆能治。以顺理益物正反恶故。文有五重。今初人天十善。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以智慧修习。心狭劣故。怖三界故。阙大悲故。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乘。 第二辨三乘善。各有三段。今初声闻乘善。初标所修善。次以智慧下显所用功异。三成声闻乘结成自乘。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缘法故成独觉乘。 第三缘觉善。所用异中初句总明。以能修习。名修清净。未能圆修。不名具足。方便谓教法。以缘觉出世无九部法故。 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 第四菩萨十善所用异中修治清净。是自利心。广是利他。无量即大乘心。是二利行体。具足悲愍。是菩萨用。方便所摄即四摄摄生。是彼悲力。发生大愿即净深心。当初地。二不舍众生即不退转地。虽得寂灭不舍众生。即八地。三希求佛智等。即受大位地。即当第十地。 又此上上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乃至证十力四无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应令一切具足清净。 第五佛善。上上是总。一切下别有四种。义显上上事前。三属佛。后一菩萨思齐。一切智中自在纯熟。方名具足。亦灭习气。故云清净。 如是方便菩萨应学。 结劝可知。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 第三十不善业道下利益众生戒。长文分二。初广明摄生。后如是护持于戒下结成益生之戒。前中显此戒增有五种义。一智。二愿。三行。四集。五集果。今初。言智者谓善知众生苦因果故。文分为三。初总明知因。二于中下别显知果。三佛子下结成苦因。今初总中。果有三涂不同。因有三时阶降。论名时差别。疏有多义。 于中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十恶即分为十。初杀生中。杀令夭折。不终天年。故得短命。即正恶等流。二未死受苦故获多病。即方便等流。怖无精光感外增上。资具等物乏少光泽。 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 二盗损彼财故获贫穷。令其不得称意受用。故共财不得自在。感外田苗霜雹损耗。 邪YIN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 三YIN中。令其妻不贞良方便詃诱故。YIN之秽污感外臭恶尘坌。 妄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他所诳。 四妄语等流。又诽谤约违境。被诳约违心。言无实故。 两舌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眷属乖离。二者亲族弊恶。 五两舌中。令他离间亲友成怨故。 恶口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声。二者言多诤讼。 六恶口中。语体恶故语用恶故。言恒有诤。违恼他人。 绮语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言无人受。二者语不明了。 七绮语。言无人受机不领故。语不明了自绮错故。 贪欲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无厌。 八贪欲中。已得不足故。未得欲求故。 嗔恚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长短。二者恒被于他之所恼害。 九嗔恚中。二种等流似前轻后重。见其不可意故求其长短。二恼害彼故。 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 十邪见。还生邪见之家。心见不正故多谄曲。 佛子。十不善业道。能生此等无量无边众大苦聚。 三结成苦因。无边苦聚由此生故。 是故菩萨作如是念我当远离十不善道。以十善道为法园苑。爱乐安住。 第二是菩萨下明愿。依智起愿。愿为众生自修善故。但离恶因恶果自亡。愿修善因善果自至。 自住其中。亦劝他人令住其中。 第三自住下明行。依愿起行。如誓修故。于中初依前愿以起自行。后亦劝下依于自行正摄众生。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于一切众生生利益心。安乐心。慈心。悲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自己心。师心。大师心。 第四佛子下明集者。依增上悲念众生故。生十种心。谓依前摄善。起悲摄生名戒增上。今依上悲欲拔众生。悲心能起利众生事。故名为集。集者益物之心。就中别相为八种众生。一于恶行众生令住善行。故名利益。二为苦众生令得安乐。三于冤憎众生慈不加报。四于贫苦者悲欲拔之。五于乐众生愍其放逸。六于外道摄令正信。七于同行者护令不退。八于摄一切菩提愿众生取于自己。九观彼众生乘大乘道。进趣之者敬之如师。十观集具足功德者敬如大师。后二通摄为一菩提故唯有八。第五作是念下集果。依前悲心起胜上欲。欲拔济故。约前拔济。通有四种众生。一化颠倒众生。二化欲求众生。三化有求众生。四化梵行求众生。文中为十类。初有一类。二有五类。三有二类。四有二类。皆言又作是念。文各有二先观所化。次我当下兴拔济心。前即所治。后即能治。今十类生一一生所容有如前十心拔济。十中初一解邪。余九行邪。且初。 作是念言。众生可愍。堕于邪见恶慧恶欲恶道稠林。 第一化颠倒众生。先所化中。邪见为总。谓四颠倒。理外推求故名邪见。常乐二倒名为恶慧。我净二倒名为恶欲。恶道稠林者结其邪见。为诸过因。上为所治。 我因令彼住于正见行真实道。 后能治。住于正见翻上邪见。真实道翻上恶道稠林。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分别彼我。互相破坏。斗诤嗔恨炽然不息。我当令彼住于无上大慈之中。 第二化欲求众生中有五类。分二。初三化现得五欲受用生过。后二化未得五欲追求时过。前中。即分三段。一受用不共财。二受无厌足财。三受贮积财。今初。已得之物不与他共。于费用时生嗔过也。先明所治。互相破坏。有二。一斗诤于言中。二分别彼我。乃对冤于心中。嗔恨已下结其增长。由嗔恨故思念作报。身心恶行炽然不息。能治中以慈治嗔。如来之慈乃名无上。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贪取无厌。唯求财利。邪命自活。我当令彼住于清净身语意业正命法中。 二化无厌财众生。求时无厌以生贪过。初所治中有二。一贪取无厌。明内心难满。二唯求财利者形于身口。邪命自活。结上三业。次三业正命。以为能治。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常随三毒。种种烦恼因之炽然。不解志求出要方便。我当令彼除灭一切烦恼大火。安置清凉涅槃之处。 三化受贮积财众生。积而不散顺生三毒。增烦恼过。初治中。染著生贪。散用生嗔。痴迷上二。言种种烦恼因之炽然者。谓宝玩受用数为烦恼之所烧故。痴迷于此无求出意。故云不知出要。能治中。涅槃清凉。烦恼火灭故。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为愚痴重闇妄见厚膜之所覆故。入阴翳稠林失智慧光明。行旷野险道起诸恶见。我当令彼得无障碍清净智眼。知一切法如实相。不随他教。 次二有二愿。化未得五欲进求时过。即造业众生。分二。初一明追求现报。造诸恶行。后一明追求后报。造有漏善因。今初。先所治中有四种过。一愚痴覆心过。二入阴翳下增恶远善过。三行旷野阴道明受苦报过。四起恶见者即无正对治过。后能治中先得净慧眼。以所见如实。故不随他教。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在于生死险道之中。将堕地狱畜生饿鬼。入恶见网中。为愚痴稠林所迷。随逐邪道行颠倒行。譬如盲人无有导师非出要道。谓为出要入魔境界。恶贼所摄。随顺魔心。远离佛意。我当拔出如是险难。令住无畏一切智城。 二化追求后报。习有漏善随顺险道过。谓以迷出世胜义愚。造福不动业。求未来报。则常在险道。前所治中文有十句。分三。初生死即自体。人天报危故名险道。二将地下险道中事。文有八句。迷于苦集灭道。如次各二。初将坠明有苦。二入恶见网正明迷苦。三为愚下迷于集因。随逐下明其造集。如盲下显无道体。无有导师明阙道缘。正明迷道。非出要道下正迷于灭。入魔一句显有灭障。谓入六尘如恶贼劫。随顺下二句明失。次能治中。拔出险道。总离前恶。住无畏城。是离之处。 上化欲求众生竟。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为大瀑水波浪所没。入欲流有流无明流见流生死洄澓。爱河漂转。湍驰奔激。不暇观察。为欲觉恚觉害觉。随逐不舍。 第三化有求众生。有二段。初一道差别。五趣流转。后一界差别。三界系闭。今初。先过。后治。过中初句为总。入欲下别。总即没在大河过。谓六道漂溺如彼大河。求其没中所以是过。次入欲流下别显。大瀑水波浪。有三种相。一自体漂流。即五趣因果。二身见下为因起难。谓处之多害三安六处下便成大失。失出离道。今初自体有五种相。一深。二流。三名四漂。五广。一深者具足四流无量水故。为烦恼河。二生死洄澓者流也。上总四流。烦恼因深。故此苦果常流不竭。三爱河漂转者名也。前明四流虽无惑不摄。爱润生死。此由漂溺者偏受河名。四湍驰等者漂也。此有二义。一显河急。故云湍驰奔激。谓虽宝爱身。欲令长久而念念不住。是漂溺时。二由急故不能如实知。亦复不见涅槃彼岸。故云不暇观察。五为欲觉等。随逐者广也。谓随欲五尘。故名为广。依此漂溺。 身见罗刹于中执取。将其永入爱欲稠林。于所贪爱深生染著。住我慢原阜。 第二起难。有四。一者执。执著我我所窟宅。不能动发。故云身见罗刹于中执取。二将其下转还。诣先舍欲已。将生上界。由身见执。还生下界欲念之中。三于所贪下中著。谓于受用时求欲等乐著故。四住我慢原阜者增慢。谓于受用事时中。我慢大慢憍慢。自高轻彼故。慢令心高故喻原阜。 安六处聚落。无善救者无能度者。 三明大失有三。一善道无出意失。此无善因安六处聚落故。二恶道无救失。此无救缘。三无能度者异处去失。谓离善行生诸难处。不值佛故。此双阙因缘。 我当于彼起大悲心。以诸善根而为救济。令无灾患离染寂静。住于一切智慧宝洲。 后能治中初起化心。次以诸下成化行。化行有六。一与善因。谓六度万行以为船筏。二作救缘。三令无苦患。四令离集染。五证涅槃寂静。六令得菩提大智。皆翻上思之。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处世牢狱。多诸苦恼。常怀爱憎自生忧怖。贪欲重械之所系缚。无明稠林以为覆障。于三界内莫能自出。我当令彼永离三有。住无障碍大涅槃中。 第二明界差别。先过。后治。过中初句为总。三界系缚犹如牢狱。求有处之。所以为过。次多诸下别明世狱有五过随逐。一苦事即种种诸苦。二财尽谓爱资生求之不得。憎贫穷远之不能。三爱离谓亲爱别离常生忧怖。四有缚谓虽生上界。还为贪械所缚。五障碍。谓虽得四禅八定。亦为无明所覆。与正见相违。次能治中。若如实了知三界之相虚妄。则自无障碍。果证涅槃。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执著于我。于诸蕴窟宅不求出离。依六处空聚起四颠倒行。为四大毒蛇之所侵恼五蕴怨贼之所杀害。受无量苦。我当令彼住于最胜无所著处。所谓灭一切障碍无上涅槃。 第四化梵行求众生。有二。初化邪梵行求。令舍邪归正。次段化同法小乘。令舍权归实。今初先明过中初句为总。谓执著于我过。然外道执著虽多。以我为本。断常等见皆因此生。次于诸蕴下别明有六句。前三句失道。故远第一义乐。后三句失灭。故具足诸苦。初中外道计我故云诸蕴不求出离。遍计六根。起四颠倒。故云颠倒行。后三中。一四大乖违苦。谓生老病死苦。二五阴随逐苦。三怨贼六受无量谓苦。外道著我。故不能得出。后治中上由计我故处处生著。唯大涅槃是无著处。菩萨教之观过。知其实性。人法皆空故云最胜无著处无上涅槃。 又作是念。一切众生其心狭劣。不行最上一切智道。虽欲出离。但乐声闻辟支佛乘。我当令住广大佛法广大智慧。 二化同法小乘。初起过中有三。初不求大因过。利生懈怠为狭。佛法无边退没不证为劣。二不行下不愿大果过。三虽欲下明修行过。不定聚众生。实有大乘出离之法。而修小乘。后治中广大佛法。即诸度万行。登地已上名为广大。皆佛因法。智慧通因果。翻前狭劣。总名广大。 佛子。菩萨如是护持于戒。善能增长慈悲之心。 第二结成摄生之戒。护持于戒。即前律仪。及摄善法故。能增长慈悲之心即益生戒。 上相地竟。 下地果。 佛子。菩萨住此离垢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亿佛。多百亿佛。多千亿佛。多百千亿佛。如是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第二位果。唯无发趣。三果同前。皆胜初地。初调柔果有三。谓法喻合。法中有三。初见佛为炼行缘。 于诸佛所。以广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后于诸佛下明能炼行。于中先供佛。 于诸佛所以尊重心。复更受行十善道法。随其所受。乃至菩提终不忘失。 后于诸佛下受法更受十善。即学佛十善也。是戒地故。 是菩萨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远离悭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净满足。 三是菩萨下所炼净中。对前胜中。以离悭嫉破戒二种垢故。 譬如真金置矾石中如法炼已。离一切垢转复明净。菩萨住此离垢地亦复如是。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远离悭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净满足。 二喻中。前初地菩萨戒未净。故施亦未净。今离二垢。说名离故。初地金但火炼以除外垢。今此置矾石中。兼内净体明。云一切净。法合可知。 佛子。此菩萨四摄法中爱语偏多。十波罗蜜中持戒偏多。余非不行但随力随分。 二别地行中以离语四过故爱语偏多。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二离垢地。 三总结地。 菩萨住此地。多作转轮圣王。为大法主具足七宝有自在力。 二菩萨住此下摄报果。先明在家。后若欲下出家。在家中二。先上胜身即金轮王。 能除一切众生悭贪破戒垢。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为大施主周给无尽。布施爱语利益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又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 后能除下明上胜果。 是菩萨若欲舍家于佛法中勤行精进。便能舍家妻子五欲。既出家已。勤行精进。于一念顷得千三昧。得见千佛。知千佛神力。能动千世界。乃至能示现千身。于一一身能示现千菩萨以为眷属。 二出家摄报果。 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是数。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三若以菩萨下愿智果。并如初地。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质直柔软及堪能 调伏寂静与纯善 速出生死广大意 以此十心入二地 第三重颂中有十五偈。分三。初十颂行位。于中有四。初一颂颂十种心。 住此成就戒功德 远离杀生不恼害 亦离偷盗及邪YIN 妄恶乖离无义语 不贪财物常慈愍 正道直心无谄伪 离险舍慢极调柔 依教而行不放逸 二有二偈颂摄律仪戒。 地狱畜生受众苦 饿鬼烧然出猛焰 一切皆由罪所致 我当离彼住实法 人中随意得受生 乃至顶天禅定乐 独觉声闻佛乘道 皆因十善而成就 如是思惟不放逸 自持净戒教他护 二有二偈半颂摄善法戒。 复见群生受众苦 转更增益大悲心 凡愚邪智不正解 常懈忿恨多诤讼 贪求境界无足期 我应令彼除三毒 愚痴大闇所缠覆 入大险道邪见网 生死笼槛怨所拘 我应令彼摧魔贼 四流漂荡心没溺 三界焚如苦无量 计蕴为宅我在中 为欲度彼勤行道 设求出离心下劣 舍于最上佛智慧 我欲令彼住大乘 发勤精进无厌足 四有四偈半颂摄众生戒。 菩萨住此集功德 见无量佛咸供养 亿劫修治善更明 如以好药炼真金 佛子住此作轮王 普化众生行十善 所有善法皆修习 为成十力救于世 欲舍王位及财宝 即弃居家依佛教 勇猛精进一念中 获千三昧见千佛 所有种种神通力 此地菩萨皆能现 愿力所作复过此 无量自在度群生 二有四偈颂位果。 一切世间利益者 所修菩萨最胜行 如是第二地功德 为诸佛子已开演 三有一偈结叹所说。 上第二离垢地竟。 第三发光地。所以来者。前戒此定。义次第故。又前三地寄同世间。施戒修法。前二地施戒竟。今此显修。故深密云前位能持微细戒品。未得圆满世间等持等至及圆满闻法总持。为令得此。因说此地。令劝修学。言发光者智论名为光地。本论名明地。光之与明眼自殊称。皆略无发字。仁王名明慧地。慧亦是明。义旨皆同。今统收下经及诸经论总有三义立发光名。一以初住地十种信心为能发。胜定闻持为所发光。以安住地竟。方始闻法修得定故。瑜伽云由闻行正法光明等持光明之所显示。故名发光地。二以闻持为能发。胜定为所发。三以胜定总持并为能发。彼四地证光明相为所发。唯识云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故十净心唯是能发。证光明相唯是所发。言所离障者唯识名暗钝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闻思修法忘失。彼障三地胜定总持。入三地时便能永断。由斯三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欲贪愚。此障胜地及彼修慧。二圆满陀罗尼愚。此障闻思慧。及障彼陀罗尼故。若约所证。唯就总持名证胜流真如。唯识云谓此真如所流教法。于余教法极为胜故。其所成行亦唯禅及求法。其所得果亦法及禅。下四无量五神通等皆定所摄。上释名竟。 佛子得闻此地行 菩萨境界难思议 靡不恭敬心欢喜 散华空中为供养 次正释文。总分三分。初赞请分。二正说分。三重颂分。今初六偈分二。前三庆前。后三请后。前中初偈集经者叙。 赞言善哉大山王 慈心愍念诸众生 善说智者律仪法 第二地中之行相 是诸菩萨微妙行 真实无异无差别 为欲利益诸群生 如是演说最清净 后二偈赞说。前偈有慈。后偈有悲。故云利益。又前偈教相。故云律仪。后偈证相。故云微妙。真实者契理故。无异者千圣同辙故。无差别者理贯事故。 一切人天供养者 愿为演说第三地 与法相应诸智业 如其境界希具阐 大仙所有施戒法 忍辱精进禅智慧 及以方便慈悲道 佛清净行愿皆说 后三偈请中初二偈大众请。前偈总请三地之法。谓如彼教法相应三智之业。后偈别请十度行法。以地地通有故。慈悲是愿。道谓道力。佛清净行即无漏智。 时解脱月复请言 无畏大士金刚藏 愿说趣入第三地 柔和心者诸功德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净第二地。欲入第三地。当起十种深心。 第二正说分中先明地行。后明地果。前中四分。一起厌行分。二厌行分。三厌分。四厌果分。此地修禅。厌伏烦恼亦厌于禅故名厌地。正住地心。住于八禅故但名厌。初入地心观修彼行名厌行分。趣地方便起彼厌行。地满心中得无量等。是厌之果。今初分中有三。初结前生后。次何等下征列十心。三菩萨以是下结行入位。初中标起。云十种深心。论经云深念心。则异二地单云深心。谓更以十心。念前十深心故。 何等为十。所谓清净心。安住心。厌舍心。离贪心。不退心。坚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广心。大心。 二征列十心。义分四对。初二句一对谓根本建立。次三句一对谓方便发修。次三句一对谓修已成就。后二句一对谓德用自在。此四对中皆前离过后明成善。初言净心者离过也。谓依二地净心。趣此地净心故。二安住心。依不舍自乘及前十故。此二依前。故云根本建立。次第二对方便修者。于中前二句离过。一悬离当欲。二离于现贪。后一造行进善。第三对中初一句离过。谓自地烦恼不能坏故。名坚固心。后二句成善明盛。谓八禅出入自在。勇猛谓不退失。第四对中谓不乐狭小。故云广。依他自在不舍众生。故云大。 菩萨以此十心。得入第三地。 三结行入地。谓于前十心。作意思惟。便入增上心住。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已。观一切有为法如实相。所谓无常。苦不净。不安隐。败坏。不久住。刹那生灭非从前际生。非向后际去。非于现在住。 第二厌行分中有三。一修行护烦恼行。以观有为可厌患故。二见如是下修行护小乘行。求一切智。深念众生舍狭劣心故。三菩萨如是厌离下修行方便摄行。欲摄众生不离无障碍智究竟方便等故。又此三段摄前三位。初及第二一半。摄修行住。次护小乘狭劣心下摄无恚恨行。以慈悲故。后段摄等一切佛回向。思惟佛智。度众生故。今初文有二十句。分二。初十句观无常即知有为体性。后十句观无救者即就人彰过。今初分三。初显观无常。时谓住地已。次观一切下总辨所观。谓有为法。后所谓下别示其相。文有十句。初总。余别。总云无常。论云是中命行不住故。命行是所无常法。不住是无常义。别中九句。通显此无常义谓无我我所故。 又观此法无救无依。与忧与悲苦恼同住。爱憎所系。愁戚转多。无有停积。贪恚痴火炽然不息。众患所缠日夜增长。如幻不实。 第二又观下十句明其无救。初句总显。言此法者。即前无常。今又观之。不出生老病死。如四方山来无逃避处。无能救者。别有九句。约生老病死。初四约死以显无救。此相显故。所以先明。一无依者。于无常未至中。无所依告救令不至。二与忧者无常既至。无能救者意者惧死。所以怀忧。三与悲者生阴转坏。死相现前。于此中间弥增涕泗。四苦恼同住者正舍寿时四大分散。则忧苦转增心生热恼。次二约资生事不知是苦。妄生乐想。谓五追求。资生境有违顺故爱憎所系。六于受用时苦多乐少。云愁戚转多。谓受而不散众祸皆集。用而毁损如损身命。故曰苦多。此二含生一种。七于身老时盛年壮色。不可救令停集。后二约病。初一病因。谓八于少壮时具乐等三受。故贪等常烧不容法水。炽然难救。九于年衰时众患所缠。如树将朽。日夜增长无能令免。老即病缘。如幻不实总结前九。 上护烦恼行。 见如是已。于一切有为倍增厌离。趋佛智慧。见佛智慧不可思议。无等无量。难得无杂。无恼无忧至无畏城。不复退还。能救无量苦难众生。 第二护小乘行。文有三十句。初十句护小心。后二十句护狭心。今初句总。先结前。谓先观无常已厌有为。次观无救故倍增厌。趋佛智慧明其生后。正护小心。求佛大智故。次见佛下别有十句。分二。前五摄功德大。即求佛菩提。后五清净大即求涅槃果。菩提修成名摄。涅槃本有离障称净。今初摄功德大。一智用不测故不可思议。二妙用无比故无等。三纯以利他故无故。四无讥嫌故难得。五不同外道故无杂。总摄五种功德大。后五清净大。义摄有三。一无恼即离惑习。无明不杂故。二无忧者离苦苦依。根本亡故。三得涅槃有二义。一得体谓至无畏城。二得用谓能建大事。不住生死。故云不复退还。不住涅槃。故能救无量苦难众生。 菩萨如是见如来智慧无量利益。见一切有为无量过患。则于一切众生。生十种哀愍心。 第二护狭心。文有二十句。前十悲其沦溺。后十决志救济。前中先牒谓见佛智胜利伤物不得。有为过患愍物处之。此是牒前则起悲心。是为生后。 何等为十。所谓见诸众生孤独无依。生哀愍心。见诸众生贫穷困乏。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三毒火然。生哀愍心。见诸众生诸有牢狱之所禁闭生哀愍心。见诸众生烦恼稠林恒所覆障生哀愍心。见诸众生不善观察生哀愍心。见诸众生无善法欲生哀愍心。见诸众生失诸佛法生哀愍心。见诸众生随生死流生哀愍心。见诸众生失解脱方便生哀愍心。是为十。 二何等下正显悲行。文有十句。初总余别。总由孤独无依故生哀愍。今众生上远慈尊。下不利物。故云孤独。别有九种孤独无依。初二依欲求众生。一已得心无厌足故贫穷无依。二未得求无休息故三毒火然。言多欲多求。次三依有求众生。一闭苦果狱。二集因覆障。故云烦恼稠林。三无观察道。由生八难不闻法故。安能证灭。后四依梵行求众生。前三小乘。一行小因。不求大因胜善之法。二保小果。不求菩提为失佛法。三不得大涅槃。长随变易生死。后一外道虽求解脱。以邪行故失于方便。 菩萨如是见众生界无量苦恼。发大精进。作是念言。此等众生我应救。我应脱。我应净。我应度。应著善处。应令安住。应令欢喜。应令知见。应令调伏。应令涅槃。 第二菩萨如是下决志救度。中初结前生后。作是念下正显救心。文有十句。对前十类生此十心。一救孤独故。二脱贫穷故。三净三毒故。四度有狱故。五著无障处露地坐故。六住善观察故。七得善法欲生欢喜故。八知见性相同佛法故。九调伏诸根不随流故。十应令涅槃得解脱方便故。 科第二厌行分中有三。前护烦恼行。护小乘行已竟。下第三修方便摄行。 菩萨如是厌离一切有为。如是愍念一切众生。知一切智智有胜利益。 第三修行方便摄行。谓修摄生方便之行。故下经云以何方便而能拔济。即知不离佛智等。即是摄生之方便也。文有四段。初发起摄行之因。二作是思惟下思求方便摄行。三便作是念下思得摄生方便。四菩萨如是下依思修行。今初分二。先牒前二行以为三因。后欲依下依前三因以明发起。今初。一如是厌离一切有为是牒护烦恼行。为离妄想因。次如是愍念一切众生是牒护狭心。为不舍一切世间因。三知一切智智有胜利益。是牒护小心。为发精进因。谓既知佛智胜益。明修行彼道以趣入故。三因之中初后是智。中一是悲。悲智为因能救方便。 欲依如来智慧救度众生。 后发起者既思三因。欲将有益之智。救可愍众生。 作是思惟。此诸众生堕在烦恼大苦之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济。令住究竟涅槃之乐。 第二思求方便摄行者。亦只思前众生堕有为惑业苦中。欲令永灭。得大涅槃。未知方便故思求之。 便作是念。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 第三思得摄生方便中方便有五。一佛无碍智。二八地如实觉。三四地如行慧。四三地禅定。五亦三地多闻。然此五中从微至著。则后后起于前前。今观求逆寻其本。展转相因。并云不离。此五之中多闻为能起。佛智唯所起。中间三种。通能所起。 菩萨如是观察了知已。倍于正法勤求修习。 第四依思修行。上既逆推本由多闻。今则顺行先求闻慧而起闻行。文中先结前生后。下正起求行。 日夜唯愿闻法喜法乐法依法随法解法顺法到法住法行法。 后日夜下正起求行。于中二。先明求法行。后菩萨如是下明求行因。今初文有十句。即是三慧而有四节。初三唯闻。第四五六通闻思慧。第七唯思。后三唯修。于中初日夜常闻以显勤行。喜法等九显正修行。 上求法行。 下求因行。 菩萨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财皆无吝惜。不见有物难得可重。但于能说佛法之人生难遭想。 二求行因中有二。初常勤求因。后菩萨如是下正修行因。今初。彼常勤求以何为因示现。恭敬重法毕竟尽故。于中分六。一总明轻财重法。 是故菩萨于内外财。为求佛法。悉能舍施。 二双舍内外。 无有恭敬而不能行。无有憍慢而不能舍。无有承事而不能作。无有勤苦而不能受。 三内财敬事。谓心则恭敬舍慢。身则承事忘苦。 若闻一句未曾闻法。生大欢喜。胜得三千大千世界满中珍宝。 四况舍外财。 若闻一偈未闻正法。生大欢喜。胜得转轮圣王位。若得一偈未曾闻法。能净菩萨行。胜得帝释梵王位。住无量百千劫。 五轻位重法。人天王位终是无常。句偈教义法王为果。 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说法。能净菩萨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极大苦。当以相与。菩萨尔时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说法净菩萨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尚欲从于梵天之上。投身而下亲自受取。况小火坑而不能入。然我今者为求佛法。应受一切地狱众苦。何况人中诸小苦恼。 六甘苦重法。以一句之法能尽苦源。地狱多劫诚可甘也。 菩萨如是发勤精进求于佛法。如其所闻观察修行。 后正修行因中初结前。如其下正显因相。谓静处思惟正观。为修行之因也。若顺经文。此是后文标举耳。 此菩萨得闻法已。摄心安住。于空闲处作是思惟。如说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净。 大文第三厌分。束为七修相者。前明闻思。今显修慧。即五种方便中第四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也。论云云何厌分。是菩萨闻诸法已知如说行。乃得佛法。入禅无色无量神通。彼非乐处。于中不染。必定应作故。谓不乐不染即是厌义。其无量神通是厌之果。经文修有七相。一依何修。二云何修。三何处修。四何故修。五何时修。六何所修。七何为修。束此七相。大为三段。初四修行。次二正入。后一入意。今初。此菩萨得闻法已即依何修。以依正法故。次摄心安住即云何修。摄散住法是修相故。次于空闲处即何处修。次作是思惟下即何故修。要得修行方证得故。此于七相中已具四相。然非但口言。通于说听。谓非但听闻文字音声而得清净也。然皆即妄即真。圆融自在。任运而发。不同欣厌。 佛子。是菩萨住此发光地时。 第二证入中初结前。即何时修证。谓在三昧时是修行时。正修行竟是证入时。后文即离欲恶下即何所修。修何所证。谓证八定。八定之义广有多释。今疏略以四门分别。一入意。二释名。三体性。四释文。今初入意者下经云但随顺法故行而无所染著。论云以何意故入禅无色无量神通。为五种众生故。一为禅乐憍慢众生。故入诸禅。谓得世禅恃以生慢。二为无色解脱憍慢众生故入无色定。谓外道证此以为涅槃。恃以生慢。菩萨示入八禅。一一过彼故摄伏之。三为苦恼众生入慈悲无量。令安善处永与乐故入慈无量。应解彼苦令不受故入悲无量。四为得解脱众生故入喜舍无量。谓喜其所得自离动乱故。五为邪归依众生故入胜神通力令正信故。又示入禅定令物仿故。善自调炼寄位次第。法应尔故。尚不同二乘自为。岂与凡外同年。次释名者。禅那西音此云静虑。静谓寂静。虑谓审虑。是以静能断结。虑能正观。诸无色定有静无虑。虽能断结。不能正观。欲界等持有虑无静。虽能正观不能断结。故唯色界独受斯称。次无色定者。此四地中超过一切有色法故。违害一切有色法故。色法于彼无容生故。俱舍云无色谓无色。皆无色故受无色名。次别名者。初四禅者一初禅有寻有伺静虑。具五支。谓寻伺喜乐定。亦名定生喜乐地。谓离欲界生得喜乐故。二禅无寻无伺静虑。具四支。谓内净喜乐定故。三禅离喜静虑。具五支。谓舍念慧乐定。亦名离喜妙乐地。谓离下界喜乐得妙乐故。四禅离乐静虑。具四支。谓舍念中受定。亦名舍念清净地。无色别名至下当辨。三释体性者。婆沙云静虑有二种。一修得是善性摄。心一境性。以善等持为自性故。二生得随地所系。五蕴为性无色体性。但除于色。余义同前。大乘宗中。亦无异辙。若会相归性。则八定支林一切皆空。若事尽理现。皆如来藏。泯绝无寄则定乱两亡。若事理圆融。一即一切。四释文。初明四禅。后说四空。四禅之中并勒为四。一离障。二对治。三利益。四彼二依止三昧。 即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住初禅。 今释初禅。一即离欲恶不善法者此明离障。以一即离贯于下三。离五欲故名为离欲。断十恶故名为离恶。除五盖故名离不善法。言离恶不善者。烦恼欲因所生种种恶不善法。即身口恶行。总辨欲界诸不善法。已明离障。二有觉有观。此有二支。是修行对治。新译名寻伺。皆初粗后细。寻谓寻求。伺谓伺察。心之粗性名之为寻。心之细性名之为伺。三离生喜乐者。是修行利益庆离欲恶等。是故生喜。身心猗息及得解脱之乐。故名为乐。由此名利益支。四住初禅者。是彼二依止三昧。谓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一境性。为彼对治及利益支之所依止。依止定力。寻等转故。其所离障以无行体非是支故。不为彼依。而言初者欲界上进此最初故。而言住者即安住义。 灭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住第二禅。 第二禅中一灭觉观。是所离障。觉观初动。发生三识。乱于二禅。如净水波动则无所见故。初禅能治。此为所治。则病尽药亡。二内净一心无觉无观者。是修行对治。言内净者谓信平等令内心净。言一心者释于内义。唯缘法尘。不同初禅有三识故。故阿毗昙云欲界地中心行六处。初禅地中心行四处。谓无鼻舌。二禅已上心行一处。唯意识身缘法尘故。无觉无观释于净义。不同初禅有觉观故。前灭觉观显于所治。此覆言无显能治无。故非重也。三言定生喜乐者。此二支是修行利益。初禅庆背欲恶故名离生。今庆觉观心息故名定生。如净鉴止水。故身心适悦。四住第二禅。即彼二依止三昧。 离喜。住舍有念正知身受乐。诸圣所说能舍有念受乐。住第三禅。 第三禅中一离喜者是所离障。谓二禅利益支。喜心分别想生乱动。三禅转寂故须除遣。二住舍有念正知三支者是修行对治。一住舍者即是舍数。拣非舍受。论名行舍。行心调停舍彼喜过。故显扬云住舍者。已生喜不忍可故。平等正直无动安住。二有念者于喜不行中不忘明记故。三正知者或时失念喜行。于此分别正念而住。谓住于舍。上三即前内净。渐修转胜。至此别开深细寂静。故能治下地喜踊浮动。三身受乐下是利益支。初身受乐正显支体。谓离二禅浮动喜心最极寂静。得大轻安。身心俱乐。以身在乐中。是故心乐亦名身受。次诸圣所说舍有念受乐者。释成胜义。谓诸下地无如是乐。及无间舍。上有舍而复无乐。故诸佛及佛弟子。说第三禅具有能舍及正念知而复受乐。故诸乐中三禅乐胜。四住第三禅。即彼二依止三昧。 断乐先除苦喜忧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住第四禅。 第四禅断乐先除苦喜忧灭者即是离障。三禅胜乐于此为害。如重病人观妙音乐。为障四禅故须除遣。故云断乐。得此定者所有苦乐皆得超越。故总集说。先除苦等。先之一字总贯下三。谓二禅先除苦受。三禅先灭喜受。初禅先灭忧受。并今断乐已灭四受。二不苦不乐者是利益支。余禅皆先明治。今此先明益者。乘前总无四受便举不苦不乐。明五受内唯有一舍。是不动故。三舍念清净。此二是对治支。亦即名地。三禅舍念与乐爱俱。此断乐爱故云清净。喜心浮动常须正知。乐受深细但须舍念。若远显清净者。瑜伽云一切下地灾患已断。以离八灾患。谓寻伺苦乐忧喜出息入息。是故此中舍念清净。由是此禅心住无动。四住第四禅。即彼二依止。然入上色定其身相状如处室中。入下四空如处空中。 上四禅竟。 下四空先叙意。 第二四空定。空处等名同心一境性。有何差别。俱舍定品显此差别。由离下地染故立四名。谓离第四禅立空无边处。离空无边处立识无边处。差别既尔。从何得名。复次颂云空无边等三。名从加行立。非想非非想。昧劣故立名。谓修定前起加行位厌坏色故。作胜解想。思无边空。加行成时名空无边处。厌空想识无所有。准此可知。其第四空由想昧劣。谓无下地明慧胜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名非非想故。故云前三无色加行受名。第四无色当体受称。然此四空亦各有四。谓离障等。而经文但有三句。义含有四。谓初离障。具对治义。若依璎珞本业。四无色定各有五支。谓想护止观一心。如初空定。厌色相起于空想。即今对治。护彼色相令不现前。若超色想即名为止。是今离障。空无边行照了分明。即是观义。是初利益。一心即是彼二所依。 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种种想。入无边虚空。住虚空无边处。 今初空处。谓观虚空作无边行相。能灭色想。心安空定。名空无边处。四空名处者谓有情生长处故。文中三句即为三别。初明离障。二辨利益。三明依止。今初。以经三想句连为义句。故曲有三。言离障者谓离三有对曲色。一有见有对色。谓色界。此一有见谓为眼根所观照故。名为有见。五根五境此之十界有色有对。以此体是色故。极微所成更相障碍。故名有对。二不可见有对色者谓眼等五根对声香味触也。三无见无对色者谓无表法处色也。今言超一切色想者过眼识相。此明超可见有对。二灭有对想者耳鼻舌身识和合想灭故。此灭不可见有对。三不念种种者不念意识和合想故。意识分别一切法故。说名种种。此灭不可见无对。意识虽缘非色之境。今但取缘色自有种种。皆云想者。小乘以在色。欲修此定。未舍形色。故不言灭色。但言灭想。想取色相故偏灭之。大乘之中决唯灭想。若超色想说无色者。后灭空识应无识空。若于色界顿修空定。则六识行境并皆得灭。已明离障。云何对治。前三句中不念之言。含于对治。谓不分别色等境故。何以不念。见无我故。约菩萨实治故云无我。若依有漏。但厌粗以为加行。二入无边虚空者是修行利益。谓三色想绝则入空理廓尔无边故。三住虚空无边处者是彼二依止三昧。后之三定一同于此。 超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住识无边处。 二识无边处。心缘内识作无边行相。故以为名。初超虚空无边处是明离障。彼何所障。外念为粗故。云何对治。见彼外念粗分别过患故。二入无边识是修行利益。前明舍外。今辨缘内。正理云谓于纯净六识身。能了知中善取相已。安住胜解。由假想力。思惟观察无边识相。由此加行为先。得入根本。后依止可知。 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少所有。住无所有处。 第三无所有处者即内外皆无也。初超无边识是明离障。何过须超。事念粗故。云何对治。见粗念事分别过患。次入无少所有者。修行利益。前以舍外缘内。故为粗念。既无所取。能取亦无。故内外俱无斯为利益。瑜伽云从识处上进时。离其识外。更求余境都无所得。此意明识既为粗。识外复无故无所有。住无所有处。是二依止。 超一切无所有处。住非有想非无想处。 四非想中无下七地明了之想。有昧劣想。故以为名。超一切无所有处是所离障。云何对治。无彼无所有。以见分别粗念过患故为能治。既寂无所有。云何名粗。犹有无所有想故。经阙一句。论经则具。彼云知非有想非无想安隐则修行利益。即入非有想非无想。是二依止。瑜伽云。先入无所有想定。超过一切有所有想。今复超过无所有想。故言非想。又言非无想者非如无想及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唯有微细想。缘无想境转故。即于此处超胜解。则超近分而入根本。此中所以不出三界者。由缘无想境即是细想。外道不了谓为涅槃。未能无缘。岂离心境。况计此为我。故法华喻头上火然。若知此患。更求上进。求上所缘竟无所得。无所得故灭而不转。则得灭受想定也。若未得此定。厌相为先。后想不行。即入无想定。今更约第一义修。略示四空。谓观色即空。心安于空。是空处定。次知空色不出于心。是识处定。次心境两忘。为无所有。次亦亡无所有想。缘无想处名非想非非想。若不缘此无想。则诸漏永寂。 但随顺法故行而无所乐著。 第三入意。但顺化众生法。不同凡小有爱味等。 三厌分竟。 佛子。此菩萨心随于慈。广大无量不二。无量无对。无障无恼。遍至一切处。尽法界虚空界。遍一切世间。 大文第四明其厌果。即前八定之所等引。故名为果。文分为三。初四无量即行方便果。次五神通即行用果。三此菩萨于诸禅下总结自在。今初所以先明者。凡夫味定三界轮回。二乘上升多皆趣寂。菩萨因定发生慈悲。准瑜伽四种无量。为四有情。缘求乐众生兴慈。有苦兴悲。有善随喜。有惑不染。此四皆缘无量境故名无量。若总相说皆以定慧为体。若别明之。慈即与乐无嗔为体。悲则拔苦不害为体。喜则庆他不嫉为体。自他舍惑即是喜舍。文中分二。初别显慈行。后住悲下类显余三。初中有十二句。心随于慈此句为总。随有二义。一心不趣寂。动皆含慈。二以慈心随逐于物。如犊随母。慈之种类总有其三。谓一众生缘慈。二法缘慈。三无缘慈。缘谓缘念。初缘假者欲与其乐。此通凡夫。次缘人空。但有蕴等善恶行法以用教化。此通小乘。三缘众生体空欲令悟入。此通大乘。今初。又此七句含有八义。曲摄为四。初四句言与乐。正显行相。广者与欲界乐。欲境广多故。大者与同喜乐。谓初二禅喜受俱故。高出名大。无量者三禅已上离苦离喜故深。故名无量。不二者三乐平等与故。次二治障。不爱之冤亦与其乐。故无冤障。是爱之亲亦与其乐。非是偏情。故无对碍。中心无爱不爱。故非障也。次一清净。谓无身心不调五盖等障。是行清净慈。后无恼一句摄果。慈定起于色界正果。慈之余势。起欲界习果。皆无苦恼之事。故修慈经说修慈有十五利。谓卧安。觉安。天护。人护。眠无恶梦。寤常欢喜。水不能漂。火不能烧。刀不能伤。毒不能害。常生善处。镇受快乐。正报梵世。残报人王。远果作佛。然此中有多种果。初现报果。常生下后报果。正报梵世。望上生报。望下正报。残报人王。即是习果。又初士用果。水不能漂等是增上果。常生下异熟果。残报等流果。作佛是离系果。修一慈心三报不断五果俱圆。无费一毫而功报无极。幸诸后学思而修之。上释众生缘慈。次遍至一切处即法缘慈。横遍十方。竖通三界。彼中所有一切诸法皆能缘念。法者谓圣凡五蕴之法及众生所有分别作业之法。名为法缘。后二句无缘者。无缘有二。一自体无缘。竖穷法空。故云尽法界。二遍至无缘。显空无分齐。横尽虚空。末句云遍一切世间者总结上慈。成无量义也。 住悲喜舍。亦复如是。 结类三可知。 上明四无量果。 佛子。此菩萨得无量神通力。能动大地。以一身为多身。多身为一身。或隐或显。石壁山障所往无碍犹如虚空。于虚空中加趺而去同于飞鸟。入地如水。履水如地。身出烟焰如大火聚。复雨于水犹如大云。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扪摸摩触。其身自在。乃至梵世。 第二佛子下得五神通。明行功用果。前内怀慈济之心。此外现救生之用。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壅曰通。文中有五。一神境。二天耳。三他心。四宿住。五天眼。寄同世间故但得五。外色内身皆神之境。转变多种受神之名。亦名神足。依欲勤心观之所成故。亦名如意。随意成故。余名易了。今约利生三业。初一约身到机所。次二口业。天耳闻佛说法闻众方言。以他心智通。随种种言音皆尽知已。将前所闻之法。随其所闻之意。复宜用何言之异。而授与之。后二意业。宿住知其过去是何界种。天眼见其未来远近成益。随应化之。今初身通。初总明。后能动下别显。总中云得者。总修总得。然通依四禅。多依第四。别中得三种自在。一世间自在。动大地故。二以一身下身自在。三石壁下作业自在。 此菩萨天耳清净过于人耳。悉闻人天若近若远所有音声。乃至蚊蚋虻蝇等声。亦悉能闻。 第二天耳通。初总标其体。谓天耳清净。清净有二义。一离欲界法。得静虑引生清净大种所造。二离于障碍审谛闻故。由此过于人耳。悉闻下显用。释过人义。远细皆知故。 此菩萨以他心智。如实而知他众生心。所谓有贪心如实知有贪心。离贪心如实知离贪心。有嗔心。离嗔心。有痴心。离痴心。有烦恼心。无烦恼心。小心。广心。大心。无量心。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定心。非定心。解脱心。非解脱心。有上心。无上心。杂染心。非杂染心。广心。非广心。皆如实知。菩萨如是以他心智知众生心。 第三他心通中三。初总。知他心者通于王所。次所谓下别。后菩萨如是下结。别中二十六心。行相各异。然除小等四心。余皆障治间明。善恶对显。总摄为九。一以初六心明随烦恼。谓随缘现起烦恼相应。故名为随。非约小惑名随也。言有贪等。即三不善根。及三善根以为能治。二有烦恼等二心明使。即是随眠。三小等四心名生。约无记报心。人心小。欲天广。色天大。无色二解脱无量。以作空识无边行相故。上二不尔。四有四心学三昧行。略者谓由止行。于内所缘系其心故。非略者太沉昧故。或不一所缘故。散者太举。于五妙欲境随顺流散故。非散者于妙所缘明了显现故。前二约定。后二约慧。五有二心明得三昧。定者正入根本定故。不定者未入及起时故。六有二心明得解脱。有缚无缚故。七有余凡夫。增上慢即前类之余。以得四禅谓为四果。即粗习行名上。无此即细习行名无上。八有二心。妄行正行。论经名求不求。希求名闻即是杂染。反此非染。九有二心。大乘得失悲智兼济为广。随阙非广。上之九类不出三种。初二烦恼。次一是苦。余皆是业。业有善恶耳。皆如实知者。审于事实见理实故。亦非心外见法。亦非无境可知。若自他相绝。则与众生心同一体。故无心外也。不坏能所故能知也。又他心是总。余皆是别。六相圆融一乘之实知也。 此菩萨念知无量宿命差别。所谓念知一生。念知二生三生四生。乃至十生二十三十。乃至百生无量百生无量千生无量百千生。成劫坏劫成坏劫无量成坏劫。我曾在某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族。如是饮食。如是寿命。如是久住。如是苦乐。我于彼死生于某处。从某处死生于此处。如是形状。如是相貌。如是言音。如是过去无量差别。皆能忆念。 第四宿住智通。初总标谁能念即宿住之智。次所谓下别显。后如是过去下总结。别中初念何事。谓一生乃至多劫中事。此显念时。次我曾下云何念。即念相差别也。念彼因中名字不同。姓谓父母家姓。如迦叶等种族即刹利贵贱等。余可知。 此菩萨天眼清净过于人眼。见诸众生生时死时。好色恶色。善趣恶趣随业而去。若彼众生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诽谤贤圣。具足邪见及邪见业因缘。身坏命终必堕恶趣。生地狱中。若彼众生成就身善行。成就语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谤贤圣。具足正见正见业因缘。身坏命终必生善趣诸天之中。菩萨天眼皆如实知。 第五天眼通。论明生死智通。约根约境异故。初总显能见。谁能见。天眼故。清净者审见故。过人者远见故。次见诸下别显所见。初见生死本有之果随业之因。若彼众生下云何见。别见因果不同。如二地善摄戒中辨。菩萨下结。 此菩萨于诸禅三昧三摩钵底能入能出。然不随其力受生。但随能满菩提分处。以意愿力而生其中。 第三总结自在。近结厌果。远结前厌。于何自在即前禅等。禅谓四禅。三昧者四无量慈等三昧故。三摩钵底此云等至。此应译者之误。合云三摩呬多。以此云等引。五通即所引故。云何自在谓智能出入。则散动不能缚。即心生时随心用现在前故。大悲方便不随受生。则定不能缚。若不随禅生当何所生。不拣净秽但能满菩提分处。即生其中。谓诸佛菩萨共生一处。是能满处。以愿力者。非业系生故。 上地行竟。 下地果。 佛子。是菩萨住此发光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见多千佛。见多百千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 第二位果。三界即为三别。初调柔果中有法喻合。今初炼行缘。次悉以下明能炼行。后见缚下明所炼净。 悉以广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其佛所恭敬听法。闻已受持随力修行。此菩萨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 次明炼行中先福行。次回向行。后修智行。言观一切法不生不灭者即法性观。于清净法中。不见增故不生。烦恼妄想中不见减故不灭。因缘而有者谓净法从缘生故无可增。妄法从缘灭故无可减。又此三地世间满故。于禅定为此实观。起后地无生行慧。亦即善巧决定观察智也。 见缚先灭。一切欲缚色缚有缚无明缚皆转微薄。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不积集故。邪贪邪嗔及以邪痴悉得除断。所有善根转更明净。 二所炼净中。先明断惑。后炼细异粗。前中五缚即五住烦恼。若合色有即是四缚。亦名四流。见缚先灭者。初地见道已断分别惑故。一切欲等者。论云一切修道中三缚及彼因。同无明习气皆悉微薄。谓烦恼障三缚现行及种故云彼因。与当地所知障种同灭。故云无明习气。习气即种义。次于无量下拣细异粗。谓是断细。以多劫不积三不善根故。细种渐断善根转净。言多劫者仁王经说。初地经四阿僧祇劫后地培增。以细障难断经劫转多。多劫不积故邪贪等断。然但细习。以初地见道二地修道已断粗故。善根转净则前信等。 佛子。譬如真金善巧炼治秤两不减转更明净。 喻言秤两不减者厌离世间胜于前地。信等入于厌火故自在不失减也。 菩萨亦复如是。住此发光地。不积集故。邪贪邪嗔及以邪痴皆得除断。所有善根转更明净。此菩萨忍辱心。柔和心。谐顺心。悦美心。不嗔心。不动心。不浊心。无高下心。不望报心。报恩心。不谄心。不诳心。无险诐心皆转清净。 三合中二。先正合前行净。后此菩萨下别显忍净。此地忍增。故偏明之。有十三心。初二句为总。一他加恶辱能忍受故。二善护他心谓他凌我以刚强我则骋之以柔和。故下诸句别释此二。别中初有二心。分别善护他心。一谐顺心。以他于菩萨作恶。疑菩萨嗔恨。菩萨现同伴侣与之谐和。二悦美心者。爱语诲诱。次以三心分别。加恶忍受谓身加恶而不嗔。口毁辱而不动。心嫉害而忧恼不能浊。次有三心出上二因。无高下者。过去久离憍慢故不自高举轻下于彼。由此能忍柔和护他。后二即加恶不改之因。一不望报恩故益他被辱而忍受。二受恩常念小恩大报。故众生于我有恩。法尔应忍。后三心显上二心离障。虽柔顺护他而非谄。实为利益故不诳。心无隐覆谄佞故。险诐者谄佞也。 此菩萨于四摄中利行偏多。十波罗蜜中忍波罗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 此菩萨下第二别地行相。 佛子。是名菩萨第三发光地。 第三结说地相。 菩萨住此地。多作三十三天王。 二摄报果。此下诸地摄报文皆分二。初上胜身。 能以方便令诸众生舍离贪欲。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乃至不离念一切种一切智智。 次上胜果中先自分行。 复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若勤行精进。于一念顷得百千三昧。得见百千佛。知百千佛神力。能动百千佛世界。乃至示现百千身。一一身百千菩萨以为眷属。 次胜进行。 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此数。百劫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三愿智果。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言。 清净安住明盛心 厌离无贪无害心 坚固勇猛广大心 智者以此入三地 第三重颂。十八偈分五。初一颂起厌行分。 菩萨住此发光地 观诸行法苦无常 不净败坏速归灭 无坚无住无来往 观诸有为如重病 忧悲苦恼惑所缠 三毒猛火恒炽然 无始时来不休息 二有十二偈颂厌行分。于中初二护烦恼行。 厌离三有不贪著 专求佛智无异念 难测难思无等伦 无量无边无逼恼 见佛智已愍众生 孤独无依无救护 三毒炽然常困乏 住诸有狱恒受苦 烦恼缠覆盲无目 志乐下劣丧法宝 随顺生死怖涅槃 我应救彼勤精进 次三偈颂护小乘行。 将求智慧益众生 思何方便令解脱 不离如来无碍智 彼复无生慧所起 心念此慧从闻得 如是思惟自勤励 日夜听习无间然 唯以正法为尊重 国城财贝诸珍宝 妻子眷属及王位 菩萨为法起敬心 如是一切皆能舍 头目耳鼻舌牙齿 手足骨髓心血肉 此等皆舍未为难 但以闻法为最难 设有人来语菩萨 孰能投身大火聚 我当与汝佛法宝 闻已投之无怯惧 假使火满三千界 身从梵世而投入 为求法故不为难 况复人间诸小苦 从初发意至得佛 其间所有阿鼻苦 为闻法故皆能受 何况人中诸苦事 后七偈颂方便摄行。 闻已如理正思惟 获得四禅无色定 四等五通次第起 不随其力而受生 三一偈颂厌分及果。 菩萨住此见多佛 供养听闻心决定 断诸邪惑转清净 如炼真金体无减 住此多作忉利王 化导无量诸天众 令舍贪心住善道 一向专求佛功德 佛子住此勤精进 百千三昧皆具足 见百千佛相严身 若以愿力复过是 四三偈颂位果。 一切众生普利益 彼诸菩萨最上行 如是所有第三地 我依其义已解释 五一偈颂结说。 第三发光地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在社会有很多人都很喜欢算命。算命不是好事情,迷惑颠倒,他才会去算命。过去金山妙善法师常说,他教我们不要去记挂着命运,也不必去算命,要紧的是懂得造善因业是果之因,命运是果,命运从哪里来的?命是你自己造作的。你造善因,你的命当然好;你造恶因,你想好也好不来,就这么个道理,所以一定要懂得造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