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指月––飞跃看话禅》研究心得(下)


2014/9/3    热度:386   

《借壳指月––飞跃看话禅》研究心得(下)
  本文荣获九十三学年度第二学期郑西漳居士奖学金
  ◆ 释觉华
  肆、宗派不同 禅风有别
  在两宋之际,禅师各立宗风,互逞奇特,曹洞宗禅师宏智正觉发展以“坐禅”为主的默照禅,临济宗禅师大慧宗杲随之提出看话禅对抗默照禅的盛行,并极力抨击默照禅为邪禅。然而,在正觉示寂前,二人却以知音互相称许,这吊诡的发展,是南宋禅学思想史上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一、大慧宗杲对默照禅的批评
  “看话禅”的提倡,是因为宗杲认为当时流行的默照禅,只是静默中作工夫,暂得胸中无事,这是一种短暂性压制心识的作用;但世人不知,却执著这静处便以为是究竟处。宗杲认为佛法不在静处,不在闹处,不在思量分别处,非离生灭而求寂灭。默照禅是一种“以静处为是,闹处为非,则是坏世间相而求实相,离生灭而求寂灭。”娏默照禅执于静处为究竟处、执守空寂,是不能明白佛法不坏世间的道理,如说:
  乍得心身宁静,切须努力。
  不得便向宁静处觑根,教中谓之解脱深坑,可畏之处。
  须教转辘辘,如水上葫芦,自由自在,不受拘牵。
  入净入秽,不碍不没。方于衲僧门下,有少亲近分。
  若只抱得不哭孩儿,有甚用处?娗
  指出修禅者,不可以“向宁静处觑根”,应该畏惧这种向宁静处觑根的“解脱深坑”。无疑地,这就是指“默照禅”。大慧又说真正的禅法应该像“水上葫芦”那样“转辘辘”地“自由自在”,也就是,禅必须“入静”和“出秽”都能“不碍不没”。他还把禅喻为“孩儿”,必须是活泼泼地,而不是像默照禅那样死板板的“不哭孩儿”。彰显“看话禅”在二六时中、一切环境里,都可方便参究:
  茶里、饭里、喜时、怒时、净处、秽处、
  妻儿聚头处、与宾客相酬酢处、办公家职事处、了私门婚嫁处,
  都是第一等做工夫提撕举觉底时节。娊
  参禅并不是要像默照禅一般默然而坐,坏世间诸法相,才得悟入见性。而是只要时时刻刻提起疑情,在任何时、任何地都能参禅而达到明心见性。所以他反对以“静”或“默”的方式来参禅:
  才涉唇吻,便落言诠;不落言诠,即沉寂默。
  沉寂默则成诳,滞言诠则成谤。
  不语、不谤、不默、不诳,须知向上别有一路子,
  明眼底知有,只是难近傍。娞
  禅,既不是“言语”,也不是“默然”,而是存乎“语”和“默”之外的超越境界,宗杲认为默照禅违背了中道,所以他严重批判“默照禅”。
  二、看话禅与默照禅之异同
  宗杲认为默照禅不求悟的这一点,其实是修习默照禅所产生的弊病。事实上,正觉因强调自心唯一证处,所以才要扫除一切外缘,从静坐中起般若观照。《塔铭》中载:“佛祖之灯,以悟为则,惟证乃知。”娳宗杲亦说:“时时以话头提撕,莫求速效,研穷至理,以悟为则。”孬所以,正觉的默照禅与宗杲的看话禅,都是求“悟”。证悟佛性,是二者的共同目标,所不同的是入道的“方便法”。
  默照禅的目的,虽以自悟佛性为唯一的证处,但绝不是以此为究竟,正觉仍然十分重视理事圆融之道,并且在实践上要能于用处功回、用处无迹。在参破生死之后,还须“妙在回途,借路著脚。”宧在尘市中,堂堂运步,应物无碍,才是参禅者悟入所在。宗杲也是如此,认为无心之道不是要如土木瓦石般无知,而是“触境遇缘,心定不动,不取著诸法,一切处荡然,无障无碍,无所污染,亦不住在无染污处。”宭
  大慧宗杲和宏智正觉之间的差异,是在体现这一人人本有之“佛性”或“如来藏”的方便上,是表现上的不同。宗杲主张“佛性”或“如来藏”的体现,必须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当中体现,而其方法则是透过参古人的“话头”,特别是“狗子无佛性”一语。而宏智正觉却认为,一切言语行为都是导致自心妄想的原因,必须透过默然静坐,把内心的尘缘全部放下之后,才能体现出来。正觉所利用的是默默静究的工夫,扫除妄念,而宗杲则是利用看话头的工夫,在日常生活中消除思量分别。无疑地,都是在对“佛性”或“如来藏”的开发,二人只是表象不同,而无本质上的差异。
  伍、结论
  大慧宗杲的看话禅,是基于对默照禅的弊病所建立的对治方法,其思想基础仍建立在如来藏清净心的系统上。话头是选自公案古则中的某些语句作为焦点,时时提撕勉力参究。是就此话头大发疑情,续而疑团成片,进而猛然爆破而悟本来。
  《借壳指月飞跃看话禅》(一)的特色是将禅七的开示辑录成书,其中除引大慧宗杲的语录作为开示外,尚引高峰原妙禅师、憨山大师、永嘉禅师乃至近代虚云老和尚的语录,作为禅七开示的内容。笔者研读、整理、归纳成本文。同时,也归纳出看话禅的几个重点步骤:(一)以话头截断众流,跳脱五蕴身心之束縳,尤重离心意识参,制伏想蕴之妄动。(二)时时提撕,不令间断,提而未提于得力处与身心打成一片。(三)话头久久提起,必生疑情,疑情骤增,成为疑团,紧逼身心。(四)把话头参到绵绵密密,最后爆破疑情,看到念头未起之前的源头,而豁然见性。其中必要的条件就是万缘放下,于一法不立处参,起决定心、了生死、悟本来,是为“看话禅”的过程与目的。
  历代祖师依禅教开悟者甚多,今之禅教何故式微?笔者认为在不能掌握“禅”的心要,有心学习者常落于禅之外相形式,而不悟“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行者要在生活中处于“性相一如”的状态,一切任运自然,无假造作又不坏世间诸法相。现因时代环境与众生习性交互影响,肯下死心参禅数十年的少有人在。真想下功夫参禅又苦无善知识指导,总是诸缘不具,或具而不契。今幸有慧门法师著重行门之实证,创立“佛教力行学院”提倡法门实修,常主办各项实修活动与教导,令修学者得到指引,普获法益,值得赞叹与肯定!笔者读研此书,对禅宗参话头的修行,从除妄想、参公案、起疑情等方法与过程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实为极大收获。v(全文完)
  注 释
  娏《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五〈答曾侍郎天游〉《大正藏》四十七册,页918下。
  娗《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大正藏》四十七册,页895下。
  娊《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大正藏》四十七册,页899上。
  娞《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大正藏》四十七册,页839中。
  娳《崇先真歇了禅师塔铭》《卍续藏》七十一册,页777中。
  孬《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大正藏》四十七册,页941下。
  宧《宏智禅师广录》卷六《大正藏》 四十八册,页78中。宭《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九《大正藏》四十七册,页890下。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需要知道,我们现在出生在一个没有佛降世、在世的时代,无论哪个大德,他的修行再好,也还只是尚未成佛的人(佛菩萨转世另当别论)。只要是学佛的人,无论是在家居士还是出家的师父,都还是佛的学生。既然都是学生,有学习好的,也有学习成绩差点的,这些都非常正常。当然我们要以成绩好的学生为榜样,学习他的优点。但也不能因为发现他有些缺点,自己沾沾自喜甚至四处宣传他的缺点,这样对自己的学习并没有什么帮助。而且如果我们诽谤了大德或善知识,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很重的业障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