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导读


2014/9/3    热度:526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导读
  ◆ 吴聪龙
  持戒为先
  修行不外修戒、定、慧,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中国大乘八宗之禅、净、密、律侧重于此,故此四宗摄归行门。
  首言戒。戒为定慧之本,犹如大楼地基(如前已说),故戒为各宗之共同科目,而律宗之所专讲者也。律藏浩瀚,而在家众之戒,则唯五戒、八戒、菩萨戒耳。
  五戒最为基本,杀、盗、YIN、妄为“根本重戒”,倘根本一破,则终非道品,修行全荒,深造无由。为佛弟子,切应谨守,慎勿自坏法器,甘为朽木也。
  进一层为八关斋戒,以一日一夜为期,于此一日一夜之中,持守八戒一斋,远离尘欲,心地清净,梵行高远。倘能用心持之,其助定之功效,自可深刻体会。
  再进一层为菩萨戒,乃是“心地大戒”,非但制身口,且制心地矣。如杀戒,但起杀心杀念,虽身口未造杀业,亦已违犯。如《梵网经》云:“杀因、杀缘、杀法、杀业。”其中“杀因”即指心念动机而言。杀戒如此,余戒例然。
  吾人学戒,宜先研戒相,如《五戒相经》、《斋经》、《梵网经》与《瑜伽菩萨戒本》等。戒相研明,然后发心受戒;受戒之后,认真持守;有所违犯,如法忏悔。如受菩萨戒者,每半月布萨,须依法发露忏悔,方乃诵戒。总之,佛制戒律,务须如法奉持,方足以言入定慧也。
  净土持名念佛的定慧
  次言定慧。中国古来流传之定慧行门,不外禅、观、净、密,虽同归圆顿,而其间之难行、易行、自力、二力等诸般同异,前已辨之详矣,故今唯就净土持名念佛法门言之。
  净土三资粮曰信、愿、行。信则信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如圣言量,真实不虚。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有正有助,正则持佛名号,助则止恶修善。
  信愿行三者之关系
  先说信愿行三者之关系。此三者实为一体,密不可分,盖有信则有愿,有愿则有行。蕅祖云:“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又云:“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印祖云:“如鼎三足,缺一则蹶;三法具足,决定往生。”
  虽然,三者之枢纽乃在于信愿,盖信愿为行之原动力,且亦为往生之关键故。蕅祖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浅深。”此谓有信愿则得生,无信愿则不得生。盖弥陀本愿,十方众生,但有愿生彼国者,临命终时,彼佛必皆一一专车(莲华)接送,此愿唯弥陀独有,余佛所无。故吾人但得临终仍有信愿正念,则能与佛愿力感应道交,阿弥陀佛即与圣众现前接引,故于命终识离之时(乱心位),心不颠倒(乱心位上不乱),业种不起,不复牵入轮回,而得往生净土矣。
  故知往生关键,全在临终“信愿”正念。然此临终正念,不可侥幸而致,全赖平时操之有素。平时“行”之得力,已能降伏烦恼(伏惑),不为烦恼所乱,临终大关头方能不乱。若平时已乱,又何能期望于临终之不乱耶?
  是故,临终之有信愿,赖于平时之有“行”;平时真有“行”矣,方保临终之有“信愿”;临终真有“信愿”矣,方保必生净土而万无一失。故往生条件仍以信愿行三者皆具为充分把握。
  若平时“行”之不力,未能降伏烦恼者,则不把握临终必有信愿,当然不把握必生净土。只言“没把握”而已,不言“必不能生”。常见有人并无机缘、时间,把念佛功夫做好,仓促间无常即已到来,然其往生西方之信愿至为坚强,即此坚强有力之信愿,足以降伏临终忧悲苦恼,感应弥陀现前,往生净土。
  故蕅祖云:“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往生。”印祖云:“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失其要,而又生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全与信愿相违反矣!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
  故知净土之路,可谓一条不断提起信愿之路。吾人日常切须不断反省自问:“有信愿否?”有则决定往生。然又不可自欺,谓有信愿,却不想念佛(行),既不想念佛,则可知汝之信愿非真切也。故蕅祖云:“无行愿之信非真信,无信行之愿非切愿,无信愿之行非正行。”三者一体,诚不可分,可谓合则皆是,离则皆非矣。
  信愿之真切
  次言信愿至何程度方为真切?“信”则须至乎“全身靠倒”。不论遇何苦难,八风如何猛烈,疾病如何纠缠,吾心不惊不动,全身靠倒在一句万德洪名、弥陀慈悲光明中,如是方为真正之“南无”(皈命)也。
  “愿”须至乎“载欣载奔”。日常生活中,不论遇何称讥、毁誉、侮辱、冤屈,但一念及极乐家乡、弥陀慈父,无不“载欣载奔”,如是方为真正之“欣厌”也。
  李圆净居士尝举一譬云:“如小孩一旦失母,此时他真信普天之下,只有我娘可依怙,切愿见娘而已!此时,糖果哄他不得,打骂吓他不得。在这么时,信是真信,愿是切愿,毫无勉强,全无虚假。”信愿苟能如是真切,则不但往生可必,而念佛亦易得力矣。
  信愿之培养
  次言云何培养信愿。信愿之生起,不外有二:一从“理”、一从“事”。“理”则不离经教祖训,然却不只在文字上打转。理路通达之后,尤须经常读诵、精思熟玩其义味,于日常生活中,贴切体会佛意、佛恩!
  “事”则于古今往生事迹中、及莲友之往生助念中,尤可得深切之验证与启示。诚如孔子所云:“徒托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正功夫——持名念佛
  已言“信愿”,次言“行”。行分正助,正为持名念佛,助为止恶修善。今先言正功夫,如左表:      
  --念法
  │
  --仪轨
  │
  持名念佛----要诀
  │
  --历程 
  │  
  --课程
  首就“念法”言之,有高声念、低声念、金刚念、默念、记数念等,应随各人机宜,间换调适用之。其中以“低声念”与“金刚念”最为省力,可常采用。若环境气力许可,则采“高声念”,具十种殊胜利益故;若环境不许,则采“默念”,一切时地均不碍故。而此诸法皆可加“记数念”,最能摄心治散乱故。(详参念佛法要)
  次就“仪轨”言之,有常行、常坐、半行半坐、非行非坐,乃至跪念、拜念等。亦随各人机宜,间换调适用之。若采坐念时,则依打坐要领行之。(参阅天台二十五方便)
  次就“要诀”言之,又分治昏诀与治散诀。初学者散乱多,对治之诀有二:一为“听”字诀。念佛时须字字念得清楚,听得清楚,“阿─弥─陀─佛”,“阿”字听清楚了再念“弥”,乃至“陀”字听清楚了再念“佛”。念“阿”时摄心谛听此一“阿”字,感觉全宇宙唯一“阿”字,别无身心世界。念“阿”时如此,念余字亦然。如是字字句句听清楚,则六根都摄,妄想不入,方足以言“相应”也。二为“死”字诀。若事情挂心,思绪萦怀,口念一句佛名,心中缠绕百般忧恼、万种情绪,如是焉能相应?此则须作“当念念佛,当念往生”想,观想无常已到,即此一念,便将往生,娑婆一切,放不下亦须放,不放又能如何?如是想时,自能放舍,自能恳切,此即印祖常将“死”字贴额头之妙诀也。
  若久修之士,散乱渐少,却易落昏沉。一有昏沉,即须善加对治,不可使成习惯性。坐念时昏沉一来,则须挺直腰背,睁大眼睛,高声念佛。若仍昏沉,则以冷水洗脸,乃至起而拜佛、经行。若果疲惫不堪,则应放倒一睡,待精神饱满再念。次就“历程”言之,古德用功,概有如是经验历程,所谓“静中有功夫─动中有功夫─睡梦中有功夫─病中有功夫─临终有功夫。”此可作为吾人念佛之里程碑、评量卷也。
  “静中有功夫”者,谓闲静下来时,一句佛号提起,不间不杂,百千万声皆然。此为第一站,静时则有,动乱时便失。
  “动中有功夫”者,谓不论行、住、坐、卧,吃、喝、拉、撒,佛号如高山放水,汹涌有力,遮拦不住,放舍不得。乃至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寒热饥渴悉皆不知。此则“动静一如”,功夫更进一层矣。
  然吾人用功,非谓下手时先在静中做,动中不做,待静中功夫做好,再来做动中功夫,如是则动静打成两截,功夫永难成片矣。盖吾人日常生活,不能离乎动作,纵在佛七之中,仍有动时(如吃、喝、拉、撒),若动时不知用功,则功夫有空档,妄想有落脚处,故须不论动中静中,一概不离功夫,一句佛号,牢牢抱住,如是方能打成一片,此义不可不知。
  “睡梦中有功夫”者,谓功夫成熟,昼既绵绵,夜亦不断,此则“梦觉一如”,功夫又进矣。
  “病中有功夫”者,谓不论病苦如何折磨,佛号历历,功夫明明白白,乃至病不知病,痛不知痛。此则念佛功极,往生稳操左券矣。
  “临终有功夫”者,谓生死临头、八苦交煎之时,仍然信愿念佛,故能感佛现前接引焉。
  次就“课程”言之。净业行人,早晚须有“定课”,昔雪公恩师教人,定课以《阿弥陀经》、往生咒、佛号三者为主,再斟酌各自时间、环境,加减订之。尤须注意者,早晚定课不宜排在身心疲惫、昏昏将睡时,潦草为之,否则,功夫难进矣。
  “定课”之外,尚须有“散课”,古德云:“一边作务,一边念佛。”做任何职务,不必用脑力时,即便提起佛号;纵须用脑之时,亦不忘忆佛及忆净土。慈云忏主云:“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及忆净土。譬如世人切事系心,虽历经语言去来坐卧,种种作务,而不妨密忆,前事宛然。念佛之心,亦应如是,或若失念,数数摄还,久久成性,任运常忆。”雪公恩师常譬之如“忆念吃饭”然,世人无论如何忙碌,食时一到,无有不自然忆念吃饭者也,念佛忆佛,亦应如是。
  定散课之外,进一层为“佛七”,于七日中加功用行,密集式专修专念,功夫乃能突破迈进。
  再进一层为“掩关”,短则数月、长则数年。或专修礼忏念佛,或念佛阅经并行,此固须有戒教之基,且有闲暇之福者,乃能为之。
  助功夫——止恶修善
  已言正功夫,次言助功夫。助功夫者,所以助成正功夫者也。正功夫外,余一切法门皆可用为助功夫,亦各随机宜,各取所需耳。概言之,则不外“止恶、修善”二门,今分别言之。
  “止恶”一门,要旨在“降伏烦恼,对治习气”,而其要诀则在“常起觉照,不随境转”。吾人研解教理,即须于日常生活中,依教理起觉照,不论吃饭、穿衣、驾车、如厕、读书、作务、处众、居家、乃至病痛等,随遇境缘,即起觉照;觉照一起,烦恼即息;烦恼既息,佛号即起。如是正助双运,于一切境缘上,不动烦恼,不起妄分别心,自在无忧,佛号不失,方为真功夫也。(详参明伦二五四期)如何降伏烦恼(一文)
  昔尝闻之,广钦老和尚常教弟子修“苦行”。何谓“苦行”?则曰:“忍辱。”何谓“忍辱”?则曰:“一切不计较,日常生活不起分别心。”此诚修行切要处也。盖万法唯心,心无心相,吾人无始生死根源,即因“无明妄动”。宇宙万法、一切境界(人、事、物),皆吾人妄动妄分别心而有,今修行即修个“不起分别心”而已。所谓“离对待分别,善恶皆不染”是也。
  又尝闻之,中国古来丛林中种种执事、种种作务,皆是教人修行之具(教学用具),皆所以藉境炼心者也。故做任何事、遇任何人、听任何话,皆须随时觉照,不动烦恼,不去计较分别,佛号历历不失,方为真自在、真修行。
  是故,用功修行,不只在佛堂坐下来静中才修,在动用云为中,亦能修,亦须修。善修行者,处处都是道场,都能用功,不论待人接物、穿衣吃饭,时时刻刻有工夫用。
  次言“修善”门。净业行人,念佛、止恶之余,仍须兼修众善,如礼忏(礼佛、忏悔)、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化育(度化教育众生)等。
  或问:一句洪名,圆具万德,备足福善,焉用修余众善为?答曰:是不然。印祖云:“一门深入,尽废余门,此唯打七时才可。平时,若非菩萨再来,断未有不成懈慢之弊者,以凡夫之心,常则生厌故也。天之生物,必须晴雨调停,寒暑更代,方能得其生成造化之实际。使常雨常晴,常寒常暑,则普天之下,了无一物矣。况吾侪心如猿猴,不以种种法对治,而欲彼安于一处,不妄奔驰者,甚难!甚难!当自量其力,不可偏执一法,亦不可漫无统绪。”又云:“学佛,必须专以自了为事,然亦须随分随力以作功德。若大力量人,方能彻底放下,彻底提起;中下之人,以无一切作为,遂成懒惰懈怠,则自利也不认真,利人全置度外,流入扬子拔毛不肯利人之弊。故必二者相辅而行,但专主于自利一边。”故知念佛之人,兼修众善,非是名号功德不足,而是藉行善以调适身心,以长养慈悲,以防止怠慢,以助成正功耳。此“修善”一门之旨意也。
  其旨如此,其法可知,所谓“随分随力”行之,以不耽误正功为原则。盖持名为主(正),众善为辅(助),此中分寸必须拿捏得准,切勿正助颠倒,喧宾夺主否则,助功反成障功矣!此义不可不知。
  综上所述,由戒定慧,而信愿行,而正功助功,而止恶修善,层层剖析,节节料简。惟期净土途径朗然洞然,见者闻者,不复歧惑焉!v
  转载自《明伦杂志》第三一三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你真的有定有慧,表现在外面、在行为上,自自然然的就「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见到一切人的过失,不会说。六祖大师在《坛经》上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为什么?观法如化,哪来的过!没有过,也没有功;没有恶,也没有善;心境是平等的,因为他根本没有分别执着,哪来的善恶、是非、真假,都没有。一切善恶是非真假,是我们世间人在虚妄分别;修道人再不搞这个东西,根本就见不到了,他当然不会说别人过失,不讥他过。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