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63


2014/9/4    热度:37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63

 

  巳二、应摄受相(分二科) 午一、初因缘摄(分二科) 未一、无染

  又于一切应摄受中,其心平等,不堕偏党;亦不于彼悭吝正法;不作师拳。不于彼所希求承事恭敬供养;彼乐善故,自求作者,亦不遮止,为欲令其福德资粮得增长故。或遇馀时,亦于彼所承事供养。

  「又于一切应摄受中,其心平等,不堕偏党」,这是第二科「应摄受相」,前面「摄受因缘」已经讲过了。这一科裡面分两科,第一科「初因缘摄」,「初因缘摄」就是前面那句话:「以无染心正摄徒众」,就是这一句话。又分两科,第一科「无染」。

  「又于一切应摄受中」,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有大悲心,对于「一切应摄受中」,当然这个地方是指已经拜菩萨为师的这些徒众说的。这些徒众是菩萨的大悲心裡边,理应该来引导他,来饶益他的。怎麽样摄受呢?「其心平等,不堕偏党」,就是对于他所收的徒众裡边,他心是平等慈悲的。「不堕偏党」,他不会落于某一方面的慈悲,某一方面不慈悲,不会有偏心的。「亦不于彼悭吝正法」,对于所摄受的徒众裡边,他不会对他们悭吝正法,吝惜不为他们说法,没有这种的意思。「不作师拳」,这个师拳前面解释过;他不会吝惜一部份的佛法,隐藏起来,不开示给徒众,没有这种想法,也没有这种行动。这个「师拳」这个「拳」字,或者就是武功,有各式各样的拳,就是一种拳术,一种术。这个老师教授给徒众,但是有一个特别的拳术保留,保密,不教授给徒众,那叫做师拳。现在佛法裡面的老师教授徒众的时候,没有这一回事,不会哪一个智慧的法门不开示给徒众,没有这回事。「不作师拳」也就是不悭吝正法的意思。

  「不于彼所希求承事恭敬供养」,不会对于徒众,希望他们「你要给我作事,对我要恭敬供养」,也没有这种心情。「彼乐善故,自求作者,亦不遮止」,这个徒众欢喜作功德,他自己自动地要求要为师父承事恭敬供养,「亦不遮止」,那麽为师的菩萨也随顺这件事,不拒绝这件事。「为欲令其福德资粮得增长故」,这位菩萨他同意他的弟子为他作事,他的心情在哪裡呢?为欲令他的徒众福德资粮,福德是得圣道的资粮,「得增长故」,以此因缘能增长菩提资粮,所以同意这件事。「或遇馀时,亦于彼所承事供养」,前面是说弟子恭敬师父,那麽这样子承事供养。「或遇馀时」,或者是遇到特别的情形的时候呢,「亦于彼所」,这个为师的也对徒弟那裡承事供养,也给徒弟作事,也供养徒弟的。

  《披寻记》一六二一页:

  或遇馀时亦于彼所承事供养者:当知此说别供事行。谓看病行,给施如法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生具行,除遣忧愁及恶作行,除遣烦恼随烦恼行。如是等类,当知皆名别供事行。如〈成熟品〉说。(陵本三十七卷二十四页)此应准释。

  「或遇馀时亦于彼所承事供养者:当知此说别供事行」,这句话的意义是说特别的事情,特别的因缘,师父也为徒弟作事的。什麽事情呢?「谓看病行」,弟子有病了,师父也去照顾徒弟的病的这些事情。「给施如法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这个师也给徒弟如法的衣服、如法的饮食、如法的坐卧具,病缘的医药。「资生具行」,就是生活所需的这一切的因缘,那麽师父也会为徒弟服务的。「除遣忧愁及恶作行」,前面这是一种,这另外还有第二种、第三种。就是徒弟这个时候心情不愉快,有点儿忧愁这些事情,徒弟有这个事情。徒弟或者是作了什麽事情后悔了,心裡面不快乐,叫「恶作」。这个「恶」字念ㄨˋ,就是不高兴自己作这种事情,那麽就是后悔了嘛!这个为师的人对于弟子有忧愁、有恶作的时候,那麽师父也会为他除遣他的忧愁、除遣他的恶作、除遣他的后悔,也会去作这件事。

  「除遣烦恼随烦恼行」,贪瞋痴的这些烦恼,叫「烦恼」;「随烦恼」是轻微的烦恼,它是根本烦恼的等流那个性质的,这些令心不安的事情,叫作「随烦恼行」。师父要为徒弟除遣烦恼及随烦恼行,当然这是要开示佛法,佛法会有这个作用,能除遣烦恼、能除遣随烦恼,而这个师父有这个责任会开示这样的法门。「如是等类,当知皆名别供事行」,前面这几样事情,这些类别不同的,「当知皆名别供事行」,特别的供给的事情。「如〈成熟品〉说。(陵本三十七卷二十四页)此应准释」。这前面是「无染」,这位菩萨收了徒弟,他要平等地爱护弟子,没有这些偏心,没有这个染污心。这下面第二科是「正摄」。

  未二、正摄

  若于其义未解了者,开悟令解;已解了者,转令明淨;生起疑惑,随为除断,若生恶作,善为开解,甚深义句,以慧通达,于时时间正为开显,于苦于乐与彼共同。

  「若于其义未解了者,开悟令解」,就是如法地来饶益这个徒弟的事情。用什麽来饶益徒弟呢?「若于其义未解了者」,这个弟子对于佛法的胜义没有明白,「开悟令解」,那个为师的有责任要开示弟子,令他理解。「已解了者,转令明淨」,说是他对于佛法已经明瞭了,已经明瞭了呢,事情还没有完,还有工作,还要再令他展转地明淨,那就是修止观了。你从文字语言上明白了佛法的胜义,但是这不算明淨,不是十分的明瞭,在内心裡面还不能说是清淨。你若能够修止观,那当然也是师长要教授止观的法门。你若修学止观的时候,你原来的从文字上的理解就更进一步地会深入地明瞭。你进一步地明瞭,不但明瞭,而还能够使令内心清淨,这就是修止观了。

  「生起疑惑,随为除断」,当时听师父讲解佛法、修学止观,好像没有问题,但是过了几天,忽然间,不断地如理作意,就会忽然间说这个地方还有疑惑。原来没有察觉,那麽现在忽然间察觉,也可能是因为修止观而忽然间在这个地方有问题。或者不是修止观,只是如理作意,这个地方有问题,就生起疑惑。「随为除断」,那麽为师长的也要为他除断他的疑惑,把这个疑惑要灭除。这可见收徒弟还不容易,你要有这样的责任,你要尽这个责任。「若生恶作,善为开解」,若是这个时候,这个烦恼不能调伏,有了错误的事情,做了错误的事情,那麽这个师长要善为开解,要善巧地为他开解,这件事不可以做。

  「甚深义句,以慧通达」,这个经律论裡边佛所说的法句有甚深义,不容易明白的,那麽师父要以慧为他通达,要为他解释、明瞭。「于时时间正为开显,于苦于乐与彼共同」,这句话就是结束上文。总而言之,对于这个弟子要时时地,要为他如法地开显胜义,使令弟子能够通达佛法,转凡成圣。「于苦于乐与彼共同」,这个为师的和弟子日常的生活,或者是苦、或者是乐,「与彼共同」,共甘苦。不能说为师的自己很享受、很快乐,徒弟是死是活不要管他,不是这样的;看出来这个师父和徒弟的关係的密切。不过这上面也看出来,这个师父怎麽样的无染污心教授饶益弟子。这上面《披寻记》的作者分科,以为众生学习佛法这一方面叫作「正摄」,前面生活的事情那还是都收于「无染」心这一面。

  《披寻记》一六二一页:

  于苦于乐与彼共同者:〈戒品〉中说:于己以法所获如法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生什物与众同用,自无隐费(陵本四十卷十页)其义应知。

  「于苦于乐与彼共同者:戒品中说」,这个〈戒品〉我们已经学过了。「于己以法所获如法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生什物与众同用」,就是菩萨于自己是如法地得到的,如法的衣服、如法的饮食、如法的卧具、病缘医药,没有这个邪命的问题。资生什物」,总而言之,衣服卧具都是你生存所需的这些各式各样的这些物品。「与众同用」,与大众共同的使用。「自无隐费」,菩萨自己没有一个隐密的,这个地方不能告诉别人,自己有一笔开支,不能告诉你,没有这回事情。这是〈戒品〉上说的,「(陵本四十卷十页)其义应知」。

  于他所为财利因缘,成就上品经营遽务,过于自事。于他毁犯,随时正举,令其觉悟,应时如理,诃责摈罚。彼有疹疾或有愁忧,终不弃捨,善权方便,救疗疹疾,开解愁忧。于诸下劣形色忆念精进智等。终不轻陵;于时时间,随入劳倦,如其所宜,为说正法;

  「于他所为财利因缘,成就上品经营遽务,过于自事」,这文这麽说,我们就这麽讲。「于他所为财利因缘」,或者说是弟子,这个「他」就是弟子,他所作的发财的因缘,发财的事情,发财的事业。「成就上品经营遽务」,这个能成就者也就是为师的这个人,是能成就;这个所成就的是什麽事情呢?就是财利的因缘,由这个因缘能得到财。这裡说是「上品」,就是这件事很重要,所以叫做上品。这个发财的事情的经营,「遽务」,就是很匆忙的,赶时间,很紧急的事情。紧急的事情,而这位菩萨要成就这件事,帮助弟子成就这件事。「过于自事」,那个重要能超过菩萨自己的事情。弟子有这个事情,这个师父要把自己的事情放下,去帮助徒弟发财。

  「于他毁犯,随时正举」,对于弟子有毁犯的地方,有过失的地方,「随时正举」,随时就是即时、立刻地,立刻地要如法地举发这件事,「不可以做!」要这样子。「令其觉悟」,就是叫这个徒弟要明白这件事是不对的,不应该做。「应时如理,诃责摈罚」,若是重要的,前面说毁犯是轻微的,这是重的,严重性的错误,那麽为师要「应时」,也是立刻地要如理地诃责他、摈罚他。这是严重的要处罚他,要处理这件事。

  「彼有疹疾或有愁忧」,这个徒弟或者有病了,或者是有什麽愁忧的事情,「终不弃捨」,他有病了、有什麽愁忧的事情,师父不能说就把他丢在那裡不管,不能弃捨。要怎麽办呢?「善权方便,救疗疹疾」,要想各式各样的方法来救护他,给他治病,把他的病要治好。「开解愁忧」,有愁忧的事情,要怎麽样为他开解,怎麽样善巧方便开解叫他不要愁忧。「于诸下劣形色忆念精进智等」,说这个为师的这位菩萨对于下劣形色的徒弟,下劣的忆念精进智等,就是这个徒弟形色也不那麽美妙,忆念、精进、智慧都是下劣的。「终不轻陵」,你收他作徒弟了,不轻视他,不轻视这个徒弟,不轻视他。那还是尊重他、爱护他、照顾他,还是饶益他的。「于时时间,随入劳倦」,当弟子的时时地有可能会做什麽事情,做什麽事情至于,这个「随入」就是至于,至于劳倦辛苦了,很辛苦。「如其所宜,为说正法」,那麽随其所宜,这是菩萨的智慧,就为他去宣说正法。这句话也应该包括前面那句话「于诸下劣形色忆念精进智等,终不轻陵」,「如其所宜,为说正法」;「于时时间,随入劳倦,如其所宜,为说正法」。

  《披寻记》一六二一页:

  于时时间随入劳倦等者:谓住勇勐增上精进身疲心倦映蔽其心,是名随入劳倦。菩萨为说正法令生欢喜心无厌倦故。

  「于时时间随入劳倦等者:谓住勇勐增上精进身疲心倦」,谓这位弟子他这个时候很勇勐,他不怕辛苦就是勇勐。「增上精进」,就是特别的精进。这样子的情形,就是身也疲倦、心也疲倦。「映蔽其心」,这个疲倦就障碍他的心,就感觉到疲劳了。「是名随入劳倦」,这个意思。「菩萨为说正法令生欢喜」,使令他心情欢喜。「心无厌倦故」,这心情还是欢喜,而没有厌烦的这些事情。

  于时时间,为令繫念于所缘境,与正教授,堪忍问难,不生愤发。

  「于时时间,为令繫念于所缘境,与正教授」,前面「如其所宜为说正法」,这应该有各式各样的情形,但是主要就是开大智慧,所有的问题得到智慧以后都溶化了。「于时时间,为令繫念于所缘境」,这是修定,前面是慧,这是修定,繫念这个所缘境。念这个所缘境,常忆念这个所缘境,譬如说是我想念我的母亲。我想念我的母亲呢,我母亲的相貌就现出来,那麽这叫念所缘境。这个念是能念,所缘境是所念,念和所缘境的关係让它牢固,你不能鬆懈,所以加上个繫字。繫就是绑上了,绑在一起了!这样子你容易得定的。

  你静坐的时候,修奢摩他的时候,念这个所缘境,要数数地忆念,一次又一次地忆念,这个所缘境就不失掉,它常很分明地显现在你心裡面。你若不数数念,只是一念,再不念;不念,这个所缘境就没有了,就失掉了。失掉了,就是打妄想了。所以这句话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繫念」这个字。这个「繫念」,怎麽办法叫做繫念?数数地忆念,这是个方法;就是数数地忆念,想念一次,再想念一次。想念这一次,有可能支持到五分钟,那不一定,看你的功夫怎麽样。你可能会支持三分钟,三分钟你若再念,再忆念的话又支持三分钟,就能有六分钟心裡面没有妄念,要数数地忆念。

  这个《广论》,宗喀巴大师他说出几句话,那就足见他也是有经验。你忆念,你决定了这样的所缘境,你这样修止的时候要决定一个所缘境,忆念这个所缘境。你数数地忆念,一次又一次地忆念所缘境。过多少时间的时候,你自己问问自己,自己问自己,不是别人来问你,自己问自己:「我现在是不是忆念所缘境呢?我失掉了所缘境了吗?」你直接问自己。这就是加强你的注意力,那麽你就会没有妄想,继续不断地明静而住。要加上这麽一句话:「我现在心裡面有杂念了吗?」要问自己。「我现在是不是失掉了所缘境了呢?」这样问。你过一会儿就问一次,过一会儿就问一次。他若没有失掉所缘境,你的忆念也能加强。若失掉了所缘境,很快就会觉悟了。觉悟了,这个所缘境又会现起来,又会显现在前。所以这个修奢摩他,你要用这麽多的方法帮助你明静而住,要有这麽多的方法。所以宗喀巴大师他那个《菩提道次第广论》上,那个〈奢摩他章〉,他有这麽一点特别的地方。当然这句话也是从《瑜伽师地论》裡面「数数忆念」这句话来的,「数数忆念」这是《瑜伽师地论》上的话。

  这个有的人根性利,那没有这些囉嗦事情,一下子就成功了,那这是太好了。但是这样的人比较少,多数是钝一点,钝的人非要有老师不可,没有老师不行,非要有老师不可。「我不要老师,我自己住茅蓬!」也是好,但是谁是老师?有两个老师:一个是人,一个是法;就是经律论是法,法是老师,或者是人是老师。总而言之,非要有老师不可!不可以把经论放在藏经楼上,「我什麽都不要!我就闭上眼睛。」这是不行的!这样是完全是不对的!一定要有老师。当然是法的老师非常重要,人的老师有的时候不一定,人的老师有可能是骗人的,不是真实的老师。所以这个事,这末法时代是很难了。但是法的老师还是可以,法的老师当然这也不容易,也是不容易的!

  「于时时间,为令繫念于所缘境,与正教授」,你作老师,你收他作徒弟,你要负这个责任,「与正教授」,你要给他一个如法的教授,不能胡说八道的,不可以啊!「堪忍问难,不生愤发」,那个徒弟,当然有特别智慧的人,说一句话就明白了,也有是说了一百句还没有明白,他时时地要问你,「堪忍问难」,你要忍耐,他常常来问你问题,你要忍耐、堪忍,你要忍耐这一点。「不生愤发」,你不可以说:「我烦了!去了,我不讲了!」不可以这样。「堪忍问难,不生愤发」,要这样子。这上面不但是告诉怎麽样作徒弟,也告诉了怎麽样作师父。你怎麽样为人师呢?这上面告诉了,要「堪忍问难,不生愤发」。这个「愤发」就是烦了,不高兴了。

  午二、次因缘摄(分二科) 未一、举自义利

  于彼戒行或等或增,终无减劣。亦不希求利养恭敬。具足悲愍,无掉无动。戒见、轨则、正命、圆满。舒颜平视,远离颦蹙。柔和善语,先言问讯,含笑为先。于诸善品恆常修习;不行放逸,离诸懈怠。

  这下面第二科「次因缘摄」,前面是第一个因缘。现在第二个因缘就是「举自义利,正教修习」,这是第二个因缘。

  「于彼戒行或等或增,终无减劣」,「于彼戒行或等或增」这是自己的义利,就是为师的人自己对于「于彼」,于你自己所受的戒行。「或等或增」,或者是相等的,或者是增加。我以前我只受了比丘戒,或者你又受了菩萨戒,或者也就可以这样说叫做增。「或等」,先受了比丘戒,我就能够持戒清淨,然后又加上受了菩萨戒,那就可以算是增。或者是受了菩萨戒,受了比丘戒,都是用有所得的心受持的。我没有得圣道,自然是有这个执着心嘛!但是忽然间你常常修止观,得无生法忍了,没有有所得的心,不住色生心,不住法生心,不住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也不住于戒定慧,一切法他心裡不执着,那就是增,就是由凡而圣了。但是你若是得了初地,到了二地,又是增。若是三地、四地、五地……到七地、八地……到第十地,那都是增,你的智慧渐渐增。「或等或增,终无减劣」,你为师的,你自己要好好努力修行,从始至终不会退转的,不会退转。「减劣」就是退了,我昨天持戒心裡面「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今天又执着了,那就是退了。「亦不希求利养恭敬」,你为师的,你常常要与第一义相应,怎麽能够取着、希求名闻利养呢?不可以有这种执着心。「具足悲愍」,你与第一义相应,这是智慧,但是你还要有慈悲心,有悲愍心,要具足的。「无掉无动」,心裡面不动,身也不动、心也不动,前五识不动、第六识也不动,「无掉无动」。

  「戒见、轨则、正命圆满」,说是这位菩萨他得无生法忍,与第一义相应了。第一义相应了,有时候有点问题,有的时候就是有些修行人,他心裡与第一义谛相应的时候,这事相他不太注意,事相上的事情他不注意。现在不是!事相上,这个戒要圆满、要清淨。不是说你心裡面清淨,你表面上不大清淨。有的人是那样,他心是清淨的,但是表现于外的相貌有点儿不清淨,他就不注意这个事情。不注意这个事情,他心还是清淨的呀!你从表面上看,这个人是放逸了,这个人是煳涂了;他不是,他心清淨。现在这裡不是这麽说,你内外都要清淨,所以「戒」要清淨,「见」也要清淨,见就是智慧。有的人戒清淨,但是邪知邪见,还有这个情形。他持戒清淨,但是内心是邪知邪见的,也有这种事情。有的人见很清淨,他有正知正见,但是戒不清淨,也有这个情形。

  「轨则」也要清淨、圆满。「轨则」,或者现在要拜大悲忏,也有个规则,你要符合它那个规则。最初编辑大悲忏那个人,他是安立了一些规则。说诵经,念经,念经也有个规则,我拜佛也有规则。说是我现在若是造个大殿,造个禅堂,它有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在戒法之外的一些事情。「正命圆满」,就是戒圆满、见圆满、轨则圆满、正命圆满,正命就是我们的经济的来源,也要清淨。有的人就容易说谎话,说谎话,譬如说是我拿一张字画,我预先和你说好了,你拿十万块钱买我的字画,他拿钱来。那麽这个人这张画拿了十万块,别人最少也要十万,最少也要九万九千,就是这样,结果那个是假的,第一个是假的,并不是真的,就是有一点欺骗性。那这个若是在佛法上说,你这样去拿到钱就不清淨,就不是正命圆满,正命不圆满。

  「舒颜平视」,「舒颜」就是不是皱着眉头,开颜,颜面很开朗的,叫舒颜。「平视」,平地向前看,要这样子,你不能向下看。「远离颦蹙」,也就是远离这个愁眉苦脸的样子,不要这样子。「柔和善语」,这个面貌态度非常的温和。「善语」,他要很善巧的说话。「先言问讯」,彼此见面的时候,你要先说话,先问讯对方。不要是摆个架子,「你不和我说话,我也不和你说话」,不要这样子。「含笑为先」,你这个面容要有一点笑意。「于诸善品恆常修习」,这对于善品恆常修习,那当然就是六波罗密,也就是三十七道品,这些善品要常常的修习。这个修行的事情,我们简单的说,就是使令你自己的智慧得增长,每一天的用功使令智慧增长了,应该是这样子。说我每一天都是修行,但是智慧没增长,那你那个修行有问题。所以「恆常修习不行放逸」,不会使令我的身行、口行、意行,就是三业,放逸,不做这个事情,不放纵。「离诸懈怠」,远离一切懈怠、作错误的事情,不这样子。这是「举自义利」,这是为师的你自己要这样子,这不是指徒弟说的,是指师长自己说的。下面第二科是「正教修习」。

  未二、正教修习

  即以是事教习徒众,亦令自行转更胜进。

  「即以是事教习徒众」,就是自己这样戒定慧这样用功,也教习徒众,也是教导自己徒众也这样子用功。这个「习」字是数数的意思,这个数数是什麽意思?数数地教徒弟?那徒弟就烦了恐怕!但是这个习字是这样子教他学习。「亦令自行转更胜进」,教了徒弟这样用功,同时也教自己这样子胜进,「转更胜进」,展转地更有进步,不能是停留在那裡。这样子也是教导徒弟这样子用功,自己同时也是用功的。这是「正教修习」,下面是第三科「料简」。前面是「摄取摄受」这一科,分两科,一个是「略说」,一个是「广说」。这个「广说」裡边有「摄受因缘」、有「应摄受相」这两科,现在「料简」就重新把这两科的大意再加以解释,就是这个意思,这是第三科。

  辰三、料简

  菩萨不应于一切时摄取徒众,亦非不摄,亦非变异。

  看前文已经看出这个事情,菩萨要自己多用功的,自己常用功。常用功,你的时间,你这个功课表就是不应于一切时都去摄取徒众,去饶益你的徒众,不可能是这样子。你一定要自己拿出来时间,自己要用功。我看这个律上说,这个比丘最多收两个沙弥,收两个徒弟。现在这是说菩萨,说菩萨,不应该都是圣位菩萨,也应该有凡位菩萨。就是「不应于一切时摄取徒众」,你自己要有时间用功。「亦非不摄」,也不是说是不去教导徒弟、不饶益徒弟,也不是。那就是你也应该有个功课表,你和你的徒弟有个约会,什麽时候是用功的时候,什麽时候有问题是请教授的时间,应该是这样。

  「亦非变异」,这个「变异」也可以说有两种。怎麽叫做「变异」?就是我这几天我可以我对于徒众,我可以按照功课表作事,我可以教授这个弟子,过几天我不教授了,那麽就是变异了,你本身就会有这些事情,会变异;这是第一种。第二种呢,这个弟子有的时候对师父很恭敬,有的时候就不恭敬,可能是这样。这样子,师父也就变异,你恭敬我,我就教授你;你不恭敬我,我就不教授,这是变异。这是两种情形:一个是师父自己没有理由的,就是有的时候欢喜,有的时候不欢喜。第二种变异是有点理由,其实也不是理由,就是徒弟有的时候随顺师父,有的时候就不高兴师父这样,也有这个情形。那麽师父也随着就变化,就有变异。现在说「非变异」,不能,你一定按照功课表行事,常是对徒弟要慈悲教授。徒弟对师父恭敬也好,不恭敬也好,你的慈悲心不可以变异,你的慈悲心一直地要有对于徒弟要哀愍教授。

  《披寻记》一六二一页:

  亦非变异者:〈发心品〉说:摄眷属过有其二种:谓于眷属饶益损减,染污违顺,如是二事,菩萨皆无。(陵本三十五卷十四页)由是当知非变异义。

  「亦非变异者:发心品说」,前面〈发心品〉说:「摄眷属过有其二种」,你收了徒弟,会有两种过失。「谓于眷属饶益损减,染污违顺,如是二事,菩萨皆无」,「谓于眷属」,谓于他的弟子饶益和损减;有的时候饶益,有的时候「我不饶益你了!我天天骂你,天天呵斥你!」那麽叫做损减,那这就是变异;这是一种过失。「染污违顺」,这是又一种过失,就是刚才我说的:这个徒弟对师父很恭敬,师父就欢喜了;那是有所得,也是染污。弟子不高兴随顺师父的意思,偏和师父闹彆扭,那就是违。违的时候,师父也都是凡夫境界,心裡面有所执着,就不高兴。这叫做「染污违顺」。「如是二事,菩萨皆无」,现在这两种过失,菩萨都没有,不可以有这种过失。「(陵本三十五卷十四页)由是当知非变异义」。

  卯三、结

  是名菩萨于诸有情摄取摄受。

  这个「摄取摄受」就是这样意思。

  寅四、长时摄受

  云何菩萨于诸有情长时摄受?谓诸菩萨于住下品成熟有情,摄受饶益,当知说名长时摄受,以经久时方堪淨故。

  「云何菩萨于诸有情长时摄受」,一共是六种摄受,前面这是三种,前面这三种摄受都说过去了:顿普摄受、增上摄受、摄取摄受这三种。现在是第四种「长时摄受」。「云何菩萨于诸有情长时摄受」呢?长时期地饶益弟子呢?「谓诸菩萨于住下品成熟有情,摄受饶益」,就是这个菩萨对于所教化的众生,所教化的有情,他现在的程度是住于下品成熟有情,他安住在下品成熟有情。下品、中品、上品,现在说下品。什麽叫做下品呢?就是初开始在佛法裡面栽培善根的人,这是下品,叫作下品成熟。他将来也会得圣道,所以也叫作成熟。但是现在的程度很低,所以下品成熟有情。你对于这样的下品成熟有情,你对他的摄受饶益,饶益他,「当知说名长时摄受」,要长时期地照顾他,令他栽培善根、远离过失、成就功德,「长时摄受」。为什麽叫作长时摄受?对这个下品成熟有情,为什麽要长时饶益他呢?「以经久时方堪淨故」,以经过长时期他才能够得圣道,不能那麽快。当然利根的人,那最快要三生;那若是不是利根,那就很久,几千万年也都不一定。

  寅五、短时摄受

  云何菩萨于诸有情短时摄受?谓诸菩萨于住中品成熟有情,摄受饶益,当知说名短时摄受,非经久时方堪淨故。

  「云何菩萨于诸有情短时摄受」,时间不是很多,来饶益他。「谓诸菩萨于住中品成熟有情,摄受饶益」,对于中品成熟的有情,对他的教化呢,「当知说名短时摄受」。「非经久时方堪淨故」,不需要经过很久的时间才能得圣道。这个假设的话,假设要经过六生,经过六生他没有堕落三恶道,也是在人天栽培善根,要经过六次的话;在人间算一次,到天上第二次,再来人间,再到天上,一共要六次就可以得圣道的话,得无生法忍的话。第一次就是长时摄受,那麽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到第五次,中间这个四次都是短时摄受,那叫做中品的成熟有情摄受饶益。若说三生就能得圣道,就是中间那一生,就是中品成熟有情摄受饶益。

  寅六、最后摄受

  云何菩萨于诸有情最后摄受?谓诸菩萨于住上品成熟有情,摄受饶益,当知说名最后摄受,即于此生堪任淨故。

  「云何菩萨于诸有情最后摄受」,这就是最后,如果是六生得圣道,就是最后,第六生这是最后,就是你作凡夫只有这一次了,只有这麽点时间,过了这一点时间,过了几天以后,他得圣道了,这是最后。这要什麽样程度的人呢?「谓诸菩萨于住上品成熟有情,摄受饶益,当知说名最后摄受」。「即于此生堪任淨故」,就在这一生就可能得圣道,所以就是上品成熟有情。那麽这是六种摄受说完了,下面「总结」。

  丑二、总结

  是名菩萨于诸有情,略有六种无倒摄受,由此摄受,过去未来现在菩萨,于诸有情曾正摄受、当正摄受、现正摄受,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是名菩萨于诸有情,略有六种无倒摄受」,而这个菩萨能够来摄受这个众生,摄受得很如法,没有错误。「由此摄受,过去未来现在菩萨,于诸有情曾正摄受」,过去的菩萨就是曾正摄受,未来的菩萨「当正摄受」,现在的菩萨「现正摄受」,「除此无有若过若增」。

  子二、辨艰难事(分二科) 丑一、别举其事(分三科) 寅一、标

  菩萨如是于诸有情六种摄受无倒转时,当知遭遇略十二种艰难之事。聪叡菩萨于彼十二艰难之事,当正觉了。

  「菩萨如是于诸有情六种摄受无倒转时,当知遭遇略十二种艰难之事」,什麽事情不都是如意的,也有些不如意的事情。这是第二科「辨艰难事」。这个「摄受品」分两大科,第一科是「明摄受相」,这一科说完了,现在第二科辨艰难的事情,这件事不容易。分两科,第一科「别举其事」。什麽事情不容易呢?那把它说出来。分两科,第一科是「标」,标出来这个艰难的事情。

  菩萨如是于诸有情有六种的摄受。「无倒转时」,没有错误,都是如法地饶益众生。「当知遭遇略十二种艰难之事」,你这样子都如法地摄受你的徒弟,很好啊!你可知道还有些困难的事情啊!有多少呢?有十二种艰艰的事情。这个「标」,就是标出数目来。「聪叡菩萨于彼十二艰难之事,当正觉了」,那个特别有智慧的菩萨,你要知道啊!你摄受徒众的时候有十二种艰难之事,你要知道,你要觉了。这是标出来数目。下面第二科是「徵」。

  寅二、徵

  何等十二?

  十二种是哪十二呢?这是「徵」,下面第三科是「列」。

  寅三、列

  一者、于多安住违犯有情,若罚若捨;是名菩萨遭艰难事。

  第一种艰难的事情,「于多安住违犯有情」,你收的这个徒弟他常常地犯戒,他常常犯戒,不是一次,他多安住在违犯,就是常常犯戒。「若罚若捨」,你对常常犯戒的这个弟子,你怎麽办啊?你处罚他吗?是不处罚?罚也很难,说不处罚也很难,「若罚若捨」都很困难,「是名菩萨遭艰难事」,这是个艰难的事情;这是第一种。

  二者、于恶有情为调伏故,方便现行辛楚加行,防自意乐不生烦恼;是名菩萨遭艰难事。

  第二「于恶有情为调伏故」,你收他作徒弟,他常常地犯戒,你一定要调伏他这件事,不可以犯戒。「方便现行」,就是想出一个方法来,方便是一个方法,就是把这个方法表现出来,就是採取行动来处罚这个弟子。这个处罚就是苦恼的事情,「辛楚加行」,就是令他受苦,是这样的行动。做这件事的时候,「防自意乐不生烦恼」,要防止自己的内心没有烦恼;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心裡还是很平和的,没有烦恼。「是名菩萨遭艰难事」,这不容易!你执行这件事的时候,心裡面还是很平和的,不容易!这是一个艰难的事情。

  三者、现可施物极为尟少,现来求者其数弥多;是名菩萨遭艰难事。

  这又是个困难的事情。就是菩萨这个时候他可以施给给求者的这个施物,「极为尟少」,很少很少的;那麽现来求者的人呢,其数很多很多。「是名菩萨遭艰难事」,可施之物很少,求的人特别多,怎麽办法布施呢?这事很困难,这是一件事。

  四者、唯有一身,众多有情种种事业并现在前,同时来请共为助伴;是名菩萨遭艰难事。

  菩萨现在只有一个身体,众多的有情他们有很多很多的事情,他们都跑到菩萨这裡来,「并现在前,同时来请共为助伴」,请你来帮我忙,我现在要讲《法华经》这个法会,你来帮我忙;或者是我是打水陆,或者是怎麽的,或者我是传戒,反正总而言之很多的事情。那他只有一个身体,这时候去帮助这麽多人,同时来帮助这麽多人做事,「是名菩萨遭艰难事」,这很困难。

  五者、居放逸处,若住世间可爱妙定,若生天上乐世界中,令心调善,是名菩萨遭艰难事。

  第五种艰难事是什麽呢?「居放逸处」,这时候这个菩萨啊,生活在一个放逸的环境里面,在这里头。看这个文啊,这句话是标,居放逸处是个标,下面举例子。「若住世间可爱妙定」说这个时候菩萨自己得四禅八定了,这是世间的禅定,这没得禅定的境界和得禅定的境界对比啊,这个禅定的境界非常的可爱、非常的微妙哦!特别大安乐的境界,那就可以说,你若爱着这个禅定的乐,就是叫做放逸。「若生天上乐世界中」,或者是这个菩萨,在人间行菩萨道,寿命终了的时候,跑到生天上去,生天了。生到天上,天上是个乐世界。这个欲界天,那是个乐世界,五欲特别的丰盛,身体还没有老病,和人间完全不同啊,那是一个特别快乐的世界。「令心调善」,说是你要在世间可爱妙定之中令心调善;生到天上的乐世界那五欲的境界,人间所不能及的,特别快乐的世界;但是你在那种境界里面,心里面调善,与道相应。「是名菩萨遭艰难事」,这是困难的,也不容易。若是已经得无生法忍,初地、二地、三地、四地……,那也比较容易;现在是没得圣道,要在这放逸的地方而不放逸,这是不容易,是名遭艰难事。

  《披寻记》一六二二页:

  居放逸处等者:此中略说于三处所令心调善」:一、谓居放逸处,二、谓住可爱定,三、谓生乐世界。言居放逸处者:谓生贵家财宝具足故。

  「居放逸处等者:此中略说于三处所令心调善」,于三个地方可以令人放逸,但是你能令心调善,这是不容易。那三处呢?「一、谓居放逸处」,这是一个地方。「二、谓住可爱定」,二是住可爱的禅定里面。「三、谓生乐世界」,天的世界。这是三个地方,「住可爱定」我们可以明白,「生乐世界」也可以明白。这个居放逸处怎麽讲呢?「言居放逸处者:谓生贵家财宝具足故」就是你这时候,投生在富贵的家里面,财宝、五欲都具足,这时候是在人间。这个地方你不放逸,就很难!这是第五。

  六者、常求遍作利有情事,而于此事无力无能,是名菩萨遭艰难事。

  「六者常求遍作利有情事」,菩萨有大悲心,看见众生苦啊,可怜一切众生,内心里面自动地就发出来:「希望我能普遍地为一切众生做利益的事情。」「而于此事无力无能」,只有好心,但事实上没有这个力量、没有这个能力啊;身也没有这个力量、心也没有这个力量、智慧也没有这个力量、没这个智慧力、也没这个福德力啊。「是名菩萨遭艰难事」,这是个困难,有心而无力!

  七者、于其愚痴谄诈刚强诸有情所,若为说法若复弃捨,是名菩萨遭艰难事。

  这是第七个困难的事情,就是对于菩萨所遇到的人,这个人非常的「愚痴」;另外遇见一个人,非常的聪明而「谄诈」,那智慧诡计多端,事情多得很,但是不诚实啊;第三个是「刚强」的人,你想要转化他,这不行。这样的诸有情所,这三类、三种有情所。「若为说法」,你若是给这三类的人说法,能改变他,不容易。「若复弃捨」,说是难啊,弃捨了,不为他说法。「是名菩萨遭艰难事」,也是困难,这件事很难处理。

  《披寻记》一六二三页:

  于其愚痴谄诈刚彊诸有情所者:无力解了善说恶说所有法义,是名愚痴。不如圣教而正修行,不如真实而自显发,是名谄诈。其性[怡-台+龙]悷,难可调伏,是名刚彊。

  「于其愚痴谄诈刚彊诸有情所者:无力解了善说恶说所有法义,是名愚痴」,什麽叫做愚痴啊?就是他没有能力解了你这一段话是好话、这一段话是坏话。他没有这个智慧力能明白什麽是善说、什麽是恶说!所有的善说的法义、恶说的法义他不能懂,这叫愚痴。这麽讲,解的很清楚,这麽解释。

  「不如圣教而正修行,不如真实而自显发,是名谄诈」,这个谄诈是聪明人啊,他很聪明、很有智慧的啊。但是他有什麽问题呢?「不如圣教而正修行」,你跟他说,他也听得懂,但是他不能随顺圣教去修行去,他不!他会说一大套的理由来的,他不修行。「不如真实而自显发」,你说小参嘛,你有什麽问题呢?他说的话都是骗人的、不真实的。他不能够随顺真实来显示自己。我的确也遇见这种人,他就是说:「我静坐的时候心里面没有妄想、也没有昏沉,明静而住。」他就是这麽说;因为有学过嘛,所以他就会这麽说。这不真实啊!怎麽知道他说谎话呢?因为从他日常的行动看出来。这个人若是心里面有禅的功夫,不一样。你就说这个开门、关门这件事吧,心要是细緻一点,他开门、关门没有声音,开门没有声音、关门没有声音。心粗的人,砰!开了门他不知道这件事,他就走了,就这一件事看出来你没有功夫、你静坐是没有功夫的;「不如真实而自显发」,是名叫做谄诈。

  「其性[怡-台+龙]悷,难可调伏」,他这个性格是[怡-台+龙]悷,什麽叫做[怡-台+龙]悷?就是他自己知道,「我不对」,但是不改!说是你做师父的,教训他:什麽什麽不对,你改过来。你愈说他愈厉害,反倒是更严重地做错误的事情。给你看看!这叫做[怡-台+龙]悷;[怡-台+龙]悷是这个意思。所以,「其性[怡-台+龙]悷难可调伏」,不容易调伏他这个心,叫它能够改过迁善,不容易做这个事情,很难!这种人。是名叫做刚彊,刚彊是这个意思。这菩萨遇见这三种人,怎麽办?你为他说法?不要给他说法?是名菩萨遭艰难事。不容易,这件事。

  八者、常于生死见大过失,为度有情而不弃捨,是名菩萨遭艰难事。

  「八者常于生死见大过失」,说菩萨他不是暂时的,他常常地修六波罗蜜、常常地修学禅定、修学般若波罗蜜,心里面修止观的,对于生死见到大过失、很大的过失。这是容易生厌离心,对于生死见大过失有厌离心。但是另外还有慈悲心,「为度有情而不弃捨」,你若是为利益苦恼的人,这些苦恼的人就在这里生活,你要度化他也要在这里,你不能弃捨这个生死;弃捨生死你不能度众生的。于生死见大过失--有很大的厌离心;但是还不能弃捨这个生死,「是名菩萨遭艰难事」,也是困难,这是一个困难。

  九者、未证清淨增上意乐,多分虑恐失念命终,是名菩萨遭艰难事。

  「九者未证清淨增上意乐,多分虑恐失念命终,是名菩萨遭艰难事」,这是第九个。「未证清淨增上意乐」,这个菩萨没得无生法忍啊,他这个心还有所得、还有烦恼,没能身清淨、口清淨、心清淨,殊胜的般若波罗蜜的意乐、大悲的意乐,都没有成就。这没成就的人啊,他有什麽样的心情,和我们一般人不一样呢?「多分虑恐」,这种人多数是有顾虑,什麽顾虑呢?恐「失念命终」,恐怕命终的时候失掉正念,恐怕失掉了正念这个时候命终、死掉了;这个时候命终,失掉正念就到三恶道去了,会有这个顾虑。他平常常常修止观,他也是常是照顾自己的念头,叫它清淨、不染污。若是我们不修止观的人,根本不知道这回事了。什麽叫做「失念命终」,不知道这件事啊!

  常修止观的人,他就常会照顾念头叫它清淨,自然是这样子!使令这一念心,一心不乱、也不颠倒,常是这样,要保护、要保护这一念心这样子。若不想修止观的人,当然,他不顾虑这件事,平常不修止观,这一念心愿意想什麽就想什麽。自然是这样子嘛,就是自由的,自由是这样子;他根本想不到,有失念命终的危险,没有这个事情。「是名菩萨遭艰难事」,这是胜解行地的菩萨,得无生法忍没这个事。得无生法的人,临命终的时候,决定是正念的,因为他那个正念有力量,因为他也常常地修止观啊,所以他这个心有力量保持正念。不修止观的人,那完全没有这回事啊!

  《披寻记》一六二三页:

  多分虑恐失念命终者:〈住品〉中说:胜解行住菩萨,于其三处有忘失念:一、于境界可意不可意色声香味触法中,或于一时其心颠倒,忘失正念;二、于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失前生,三、于所受所持诸法,久作久说,或于一时有所忘失。于是三处,有忘失念。(陵本四十七卷十八页)又说未能超越死畏,今说虑恐,其义应知。

  「多分虑恐失念命终者:〈住品〉中说」,〈住品〉已经学习过了。「胜解行住菩萨,于其三处有忘失念」,有三个地方都失掉正念的。「一、于境界可意、不可意色声香味触法中」,就是可意的色声香味触法、不可意的色声香味触法中。「或于一时其心颠倒」,倒不是时时颠倒,或于一时他心里面迷惑了,这贪瞋痴出来了。「忘失正念」,就失掉了不贪瞋痴的止观的明静而住啊。不住一切法而生其心、不受一切法而生其心,失掉了。

  「二、于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失前生」,前面是第一个失正念的情形,现在第二个,「于受生彼彼身中」,这个生命结束了,另外到一个地方去得一个生命。那个「生」,各式各样的身体,可能在人间各式各样的身体,不是在天上,这个地方应该是在人间,因为到天上去啊,他会知道前生的。到天上去,你生到四王天、忉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到色界天更是能知道前生是怎麽回事,他不忘!若在人间做人不行,人间做人,「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失前生」,前生怎麽回事不知道。

  这个地方是说胜解行住,胜解行住就是没得无生法忍。在小乘佛法,也就是加行位,加行位当然是煖顶忍,世第一不算,世第一一刹那就是见道了,那不算。也有的人他能知道前生一点事情,这种人少。在胜解行位他有隔阴之迷就是这样了;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他知道前生的,就是得了初果也知道前生。说初果还有隔阴之迷,这句话说错了。说错了也有原因,为什麽会说错呢?就是你读《俱舍论》的时候,《俱舍论》那一段文容易让你误会得初果是有隔阴之迷,那段文你容易误会。应该是说什麽呢?就是得初果的这一生,但是还没有得初果的时候,前生的事不知道。譬如说你过了三个月以后得初果,但是你现在不知道前一生怎麽回事啊!就在初果的那一生,你前一生怎麽回事,不知道,叫隔阴之迷!这样就容易误会「哦,初果还不知道前生,有隔阴之迷!」实在那话不是那麽意思,「初果这一生」是的,但这一生你还没有得初果啊,这个时候前一生的怎麽回事情,不知道。但是这一段文呢、就是在胜解行地这段文也看出来,你若得无生法忍的时候呢,你没有隔阴之迷的,前生的事情你会知道。

  「三、于所受、所持诸法,久作久说,或于一时有所忘失」,这个事情也是很遗憾的。「于所受、所持」,你所受持的,譬如说念《金刚经》、或者《维摩经》、或者《大般若经》、或者《解深密经》、或者《愣伽经》,「受」纳之于心;「持」而不失掉。「久作久说」,你常常作这件事、常常为人演说、常常修止观。「或于一时有所忘失」,忽然间这段文就是念不上来、就忘了。或者说这「不二法门」,一共是三十三个不二法门,文殊菩萨三十二、维摩诘居士三十三;一共是三十三个不二法门。你背得很熟,但是你若想讲的时候,要把它念出来,念不上来!就忘记了,就是有这个事情,「久作久说,或于一时有所忘失」,就是忘失了、就忘掉了,等到事情过去了,想起来了,就有这个事情!这个是修行人啊,这个胜解行地这个人是修行人;修行人有这三种失念的事情,「于是三处,有忘失念」,就失掉,想不起来。(陵本四十七卷十八页)

  「又说未能超越死畏,今说虑恐,其义应知」,又说,就是在胜解行地又说,未能超越死的恐怖,因为他不能保证决定有正念;所以死的恐怖他没能超越,就是还有死的恐怖!有这个意思。现在这一段文就是没证清淨意乐,就是没得无生法忍,多分虑恐失念命终,是名菩萨遭艰难事。

  十者、未证清淨增上意乐,他来求乞第一最胜所可爱物,是名菩萨遭艰难事。

  「十者未证清淨增上意乐,他来求乞第一最胜所可爱物,是名菩萨遭艰难事」,第十个艰难的事情是什麽呢?就是没有成就无生法忍的增上意乐。「他来求乞第一最胜所可爱物」,别的人到这儿来向他乞求他最殊胜,第一就是殊胜,可爱的东西,「你这样东西送给我!」「是名菩萨遭艰难事」,这也是个困难,他捨不得!不容易哦。

  十一、者种种异见种种胜解诸有情类,若别教诲若总弃捨,是名菩萨遭艰难事。

  「十一者种种异见」,各式各样不相同的思想,应该是说不是佛法的思想,除佛法之外,有其它的种种的思想,当然包括这一切的外道。「种种胜解」,说这个人有各式各样特别的知识,不是一般的知识,它是特别的一种知识,也就是有智慧,这些人。「诸有情类,若别教诲」,说这个菩萨遇见这些人的时候,要别别地、一个一个地教诲他们相信佛法,很难!你想教诲他相信佛法这不容易的,你想为他说法也不容易。「若总弃捨」,完全都不要为他说法,也很难。「是名菩萨遭艰难事」,艰难的事情!

  十二者、常行最极不放逸行,而不应断一切烦恼,是名菩萨遭艰难事。

  「十二者常行最极不放逸行」,这位菩萨啊,他是修六波罗蜜、修禅波罗蜜、修般若波罗蜜,他的心常与道相应,心里面不放逸!不放逸就是能调伏一切烦恼,心里面清淨。「而不应断一切烦恼」,但是菩萨不应该把所有的烦恼都断掉,不应该像阿罗汉那样子。这个常行不放逸行啊、最极不放逸行,那就是断烦恼了嘛。但是还不应该断烦恼,所以这件事是个矛盾的事情。「是名菩萨遭艰难事」,也不容易!这是举出来这些艰难的事情,这是别举其事,第一科。下面第二科,总明善巧。

  丑二、总明善巧

  若诸菩萨遭遇如是诸艰难事,或于其中应观轻重,如其所应而作方便;或于其中应审拣择补特伽罗;或于其中攀缘,勇勐摄受因转,若发正愿;或于其中制御其心不令流散;或于其中安住其心,勐利思择不生厌倦而自安忍;或于其中而行放捨;或于其中发勤精进炽然无懈;或于其中善巧方便而正修行,菩萨如是于正对治方便善巧,虽遭一切诸艰难事正现在前,而无怯弱自正能免。

  这个总明善巧怎麽讲呢?「若诸菩萨遭遇如是诸艰难事」,遇见这麽多的困难的事情。「或于其中应观轻重,如其所应而作方便」遇见这些困难的事情,要解决这个困难的事情啊,要怎麽样解决呢?「或于其中」,或者是在这个困难的事情里面,「应观轻重」,我们姑且这样子讲,就是在第一个困难的事情,就是「于多安住违犯有情,若罚若捨,是名菩萨遭艰难事」,遇见这个困难的时候,「应观轻重」,你应该观察犯戒的有情,他犯的是重戒?犯的是轻戒?「如其所应,而作方便」,随轻、随重啊,要想出个办法来处理这个事情。这是第一个困难的事情,但是应该这样处理!

  「或于其中应审拣择补特伽罗」,这是第二个困难的事情「于恶有情为调伏故,方便现行辛楚加行,防自意乐不生烦恼」,这个第二个困难的事情,就是应审拣择补特伽罗这个人,去看这个人。恶有情啊,常常犯戒,很恶的有情要处罚他!你就是应审拣择这补特伽罗好了。这是对治第二个困难。

  「或于其中攀缘勇勐,摄受因转」,这是对治第三个困难的方便。第三个困难就是「现可施物极为尟少,现来求者其数弥多,是名菩萨遭艰难事」,第三个困难是这样子。第三个困难你怎麽样的处理呢?于其中攀缘勇勐,勇勐的观察「摄受因转」,你的所施物太少,应该观察「我好好的修福,得大财富。那有人来求我,每个人都会满愿了。是这个意思。摄受因转,就是成就大富之因;这样去观察、思惟,来解决这个问题。

  「若发正愿」,这是第四个困难。第四个困难是「唯有一身,众多有情种种事业并现在前,同时来请共为助伴,是名菩萨遭艰难事」,那你要正发愿,到第八地菩萨就可以分身无量,同时地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了。

  「或于其中制御其心不令流散」,这是对治第五个困难。「居放逸处,若住世间可爱妙定,若生天上乐世界中,令心调善,是名菩萨遭艰难事」。这个是于其中制御其心,来制止这个心,不叫它虚妄分别;在禅定里面不要爱着禅定乐。生到天的世界,你也要制御其心不令流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或于其中安住其心」,这是对治第六个困难的善巧方便。第六个困难是什麽呢?「常求遍作利有情事,而于此事无力无能」,这是第六个困难。你这个时候或于其中安住其心,令心无所分别就好了,就是这样处理这个问题。

  「勐利思择」,这是对治第七个困难。「七者于其愚痴谄诈刚强诸有情所,若为说法若复弃捨,是名菩萨遭艰难事」,这是对治第七个困难,就是勐利地思择这件事,就来对治这个问题;或者这个事情就是弃捨好了,不说法就好了,勐利地思择这件事就好了。

  「不生厌倦」,这是对治第八个困难。第八个困难是什麽呢?「常于生死见大过失,为度有情而不弃捨」,这个就是在生死里面,不要生厌倦心,所以修这个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观察这个生死就是涅槃,没有生死可厌!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而自安忍」,这是对治第九个困难。第九个:「未证清淨增上意乐,多分虑恐失念命终」这个事儿,那就是而自安忍,安住不动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是对治第九个困难。「或于其中而行放捨」,这第十个困难:「未证清淨增上意乐,他来求乞第一最胜所可爱物,是名菩萨遭艰难事」,这就是或于其中而行放捨,就是布施给他好了;不要爱着这个东西哦!这是对治第十个困难。

  「或于其中发勤精进炽然无懈」,这是对治第十一个困难。第十一个困难就是「种种异见、种种胜解诸有情类,若别教诲、若总弃捨,是名菩萨遭艰难事」,这是第十一个困难,这个困难怎麽解决呢?你要发勤精进炽然无懈,炽然还是勇勐的意思;就是这样解决这个困难。

  「或于其中善巧方便而正修行」,这是对治第十二个困难。第十二个困难就是「常行最极不放逸行,而不应断一切烦恼」,这是个困难。你能够于中善巧方便的修行,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菩萨如是」菩萨像前面说的││「如是」,就是指前面说的,一共就是十二句话。「于正对治方便善巧」所对治、所消除的困难的方便善巧,这个方便善巧就能消除前面的这十二种困难。「虽遭一切诸艰难事正现在前」,虽是遇见了这麽多的困难事情现前啊,「而无怯弱自正能免」。你心里面没有怯弱,自然是免掉了这麽多的困难。

  《披寻记》一六二四页:

  若诸菩萨遭遇如是诸艰难事等者:此中种种方便善巧,随应对治前说诸艰难事。应观轻重,如其所应而作方便,此正对治初艰难事。应审拣择补特伽罗,此正对治第七第十一艰难事。攀缘勇勐摄受因转,若发正愿,此正对治第三第四第六诸艰难事。制御其心,不令流散,此正对治第二第五诸艰难事。安住其心勐利思择,不生厌倦而自安忍,此正对治第八艰难事。而行放捨,此正对治第十艰难事。发勤精进,炽然无懈,此正对治第九艰难事。善巧方便而正修行,此正对治第十二艰难事。

  「若诸菩萨遭遇如是诸艰难事等者:此中种种方便善巧,随应对治前说诸艰难事。应观轻重,如其所应而作方便」这句话呢,「此正对治初艰难事」,第一个艰难事。「应审拣择补特伽罗,此正对治第七」和「第十一艰难」的「事」情。「攀缘勇勐摄受因转,若发正愿」这几句话呢,「此正对治第三、第四、第六诸艰难事」。我刚才说的是在《遁伦记》上讲的。现在这是《披寻记》作者这样的意见。「制御其心,不令流散」,这当然要有一点定的功夫,「此正对治第二、第五诸艰难事。安住其心勐利思择,不生厌倦而自安忍,此正对治第八艰难事。而行放捨,此正对治第十艰难事。发勤精进,炽然无懈,此正对治第九艰难事。善巧方便而正修行,此正对治第十二艰难事。」这个《披寻记》作者的说法和《遁伦记》的说法有同、有不同。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给我们讲,没证得阿罗汉以前,别相信自己。自己都不能相信,怎么能相信别人?这个世间人,全都是虚情假意,全都是用妄心,你要当真,你亏可吃大了! 世间种种的境缘,一切人事物,平常看得愈淡愈好,不要认为看得这么淡,好像这个人绝情寡义,但是往生容易。爱情不是好东西,生生世世害我们;害得这个样子,还舍不得离开它,这是太愚痴了,一定要觉悟。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去,当然要把爱情放下,还有留恋,还有牵挂,还有放不下的,那就去不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