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64
2014/9/4   热度:38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64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九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地品第三 壬七、地品(分三科) 癸一、总名建立(分四科) 子一、标 如前所说十三住中,应知随彼建立七地。前之六种,唯菩萨地;第七一种,菩萨如来杂立为地。 这是普摄学果这一大科裡面的第一科,标示品类。这一科裡面的第二大科,次相等摄,分八科。现在是第七科,地品。地品裡面分三科,第一科,总名建立,分四科,第一科标。 「如前所说十三住中」,这十三住,我们已经学过了,在四十七卷说这个十三住的。「应知随彼建立七地」,现在这裡说〈地品〉,就是七种地,这七种地是随顺十三住建立的。「前之六种唯菩萨地」,七地之中的前六种地,完全是指菩萨说的,所以叫做菩萨地。「第七一种」就是最后一种,是菩萨和如来「杂立为地」,就是相间,立之为地的,就是裡面也说菩萨、也说佛。这一科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徵。 子二、徵 何等为七? 第三科就是回答。 子三、列 一、种性地。二、胜解行地。三、淨胜意乐地。四、行正行地。五、决定地。六、决定行地。七、到究竟地。 这是列出来七种地的名称。下面第四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出名杂地。 子四、释(分三科) 丑一、出名杂地 如是七种菩萨地中,最后一种名为杂地。 这是把最后一地,略略的解释一下。下面第二科,配菩萨地。 丑二、配菩萨地 前种性住名种性地,胜解行住名胜解行地,极欢喜住名淨胜意乐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种增上慧住、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名行正行地,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名决定地,此地菩萨堕在第三决定中故。 「前种性住名种性地」,前面的文说十三住,第一住就是种性住。种性住,在七地裡面来说就是种性地。这个「住」和「地」在这裡来看,它们有相同的意思,所以又名为住,又名为地。但是在《仁王般若经》上,有很简要的说明;怎麽叫做「住」呢?「入理般若名为住」,能觉悟第一义谛的智慧那叫做「住」。「住生德行名为地」,这个智慧证悟了第一义谛以后,能建立种种的功德,叫做「地」。这样说呢,「住」有「相应」的意思,「地」有「能生」的意思。 「胜解行住名胜解行地」,这十三住裡面,胜解行住的时候,那叫做胜解行地。「极欢喜住」名叫「淨胜意乐地」。这「欢喜住」是说你见第一义谛的时候,心裡面欢喜。因为在胜解行住的时候,希望能见到第一义谛,但还没见到,经过很辛苦的用功修行,这一下子见第一义谛了,他心裡欢喜。从这一方面立名字。说「淨胜意乐地」那是进一步的发大悲心,有很多很多的意愿,叫做「淨胜意乐地」,就是极欢喜住,就是得无生法忍了。 「增上戒住、增上心住、三种增上慧住」,这一共是五个住。「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这是六个住。六个住,在这裡说叫做「行正行地」。这立出来不同的名字,但是那个义还是相同的。「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名叫「决定地」,那就是第八不动地。「此地菩萨堕在第三决定中故」,这个第八不动地,为什麽名之为「决定地」呢?「此地菩萨堕在第三决定中故」,理由就是这样子。 《披寻记》一六二五页: 堕在第三决定中故者:〈功德品〉说:菩萨略有三种堕于决定。何等为三?一者、安住种性堕于决定,二者、发菩提心堕于决定,三者、不虚修行堕于决定。(陵本四十六卷十一页)此说决定,唯取第三不虚修行,故作是说。 「堕在第三决定中故者:〈功德品〉说:菩萨略有三种堕于决定」,就是三种决定。「何等为三?一者、安住种性堕于决定」,他现在是声闻种性,那就一定是可以得阿罗汉,他不能成佛。有佛性的决定会成佛的,这就叫做决定,「堕于决定」。「二者、发菩提心堕于决定」,在前面的文解释这一段文的时候,这个是发胜义菩提心,不是世俗的菩提心;发菩提心也是堕于决定,也是不退转了。「三者、不虚修行堕于决定」。这(陵本四十六卷十一页)「此说决定,唯取第三不虚修行,故作是说」,这底下说第八菩萨地叫做决定地,是「不虚修行」,他是决定勇勐有大成就的,而不会徒劳的,所以叫做「不虚修行」,所以叫做「决定地」。 无碍解住,名决定行地;最上成满菩萨住及如来住,名到究竟地。 「无碍解住,名决定行地」,这是第九善慧地菩萨,他成就了四无碍解,所以「决定行地」,就是决定了以后,又继续有大智慧的弘扬佛法,所以决定行地。「最上成满菩萨住」,就是第十地法云地菩萨,「及如来住」,合起来名为「到究竟地」。这是配菩萨地。下面第三科,指如来地。 丑三、指如来地 如来住地于后建立佛法品中,当广演说。 那裡详细解释,这裡不多说了。 癸二、随释疑难(分二科) 子一、问 问:菩萨从胜解行地随入淨胜意乐地时,云何超过诸恶趣等? 这是第二科,随释疑难。前面把这个地配菩萨地,配了以后,裡面还应该加以解释。解释,就是没有全面的解释,选择的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菩萨从胜解行地的时候。这种性地,那还没有发心,那个不算,就不说。胜解行地这个时候,发无上菩提心修学圣道。「随入淨胜意乐地」,随他的止观相应了,就契入到淨胜意乐地,就是初欢喜住,初极喜住。这个时候有特别的功德,就是能超过诸恶趣,就是得无生法忍以后,决定不会到三恶道去。说「云何超过诸恶趣等?」什麽理由,他不到三恶道呢?这是提出这个问题。下面第二科,就回答这个问题。分两科,第一科,辨修习,又分三科。第一科,修习哀愍。 子二、答(分二科) 丑一、辨修习(分三科) 寅一、修习哀愍 答:是诸菩萨依止世间清淨静虑,于胜解行地,已善积集菩提资粮;于如前说百一十苦诸有情类修习哀愍,无馀思惟。 「是诸菩萨依止世间清淨静虑」,说这麽多的菩萨,就是胜解行地的菩萨,他是「依止世间清淨静虑」,就是他的那个心,他那个修学圣道的心,是「依止世间清淨静虑」。这「依止」就是住在那裡头,就是他心安住在四禅裡面,安住在色界四禅。但这个四禅不是出世间的,是世间的、有漏的世间静虑。但是「清淨静虑」,这个「清淨」,在《俱舍论》上有解释,就是他没有爱着,虽然胜解行地还没有断烦恼,他还是凡夫,不是圣人。但是他在禅定裡面,在色界四静虑裡面,他没有爱着心,这个时候就名之为「清淨静虑」;这是一种功德。这个地方有点事情,他成就了色界的四静虑,他就没有欲界的欲,所以不到三恶道去,这就是个理由。若有欲,那就靠不住。可也不说决定,但是有可能就会做恶事,就会到三恶道去。现在这位淨胜意乐地的菩萨,他的内心成就了色界四静虑,他以色界四静虑为他心的住处,他住在这裡。这是一样胜功德。 「于胜解行地,已善积集菩提资粮」,这第二功德。就是他在这个程度的时候,胜解行地这个程度的时候。「已善积集菩提资粮」,他已经能善巧的积集六波罗密,就是无上菩提的资粮,以此为因,可以得无上菩提。那这又是一个功德,所以也不会到三恶道去。 「于如前说百一十苦诸有情类修习哀愍,无馀思惟」,他这裡又提出来这个功德,这是第三种功德。就是他在四静虑裡面,如前面的文所说的,有「百一十种苦」。这个「百一十种苦」是谁苦?就是「诸有情」,这有情类的苦。「诸有情类有百一十种的苦恼」,而这位淨胜意乐地菩萨,在四静虑裡面「修习哀愍」,就是如理作意了。在禅定裡面思惟众生有百一十种苦恼,这样修习,所以他这哀愍心建立起来,就是众生苦,同情众生。「无馀思惟」,没有其他的染污的思惟,所以他不会到三恶道去。 《披寻记》一六二六页: 百一十苦诸有情类等者:百一十苦如前〈供养亲近无量品〉说。(陵本四十四卷十一页)观唯是苦,修悲无量,由是说言修习哀愍,无馀思惟。 「百一十苦诸有情类等者:百一十苦如前〈供养亲近无量品〉说。(陵本四十四卷十一页)」,在那裡说的。「观唯是苦」,这位淨胜意乐地菩萨,在四静虑裡面观众生就是苦、没有乐可言的。「修悲无量」,修这个慈悲喜捨这个悲无量心。「由是说言修习哀愍,无馀思惟」,所以就这麽说。 这裡面,就是说出来他不堕三恶道的理由,是这样子。不是我们一般的人,我们就是在色声香味触,在这儿上贪瞋痴;你若这样子,那不能保证你不到三恶道去。但是淨胜意乐地菩萨他不是这样,所以他就不到三恶道去。这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得悲意乐。 寅二、得悲意乐 由此修习为因缘故;于彼色类诸有情所,得哀愍意乐及悲意乐。 前面是修习哀愍。这一科是说得悲意乐。这哀愍,只是说众生有苦值得哀愍。得悲意乐,还是众生有苦,但是有心拔苦,有心去除掉他的苦恼,有这麽小小的不同。 「由此修习为因缘故」,就是观察众生百一十种苦,修习哀愍的关係。「于彼色类诸有情所」,于那一些各式各样的诸有情受苦的境界,「得哀愍意乐」,有同情心,没有在这裡造杀盗婬妄这些事情的。「及悲意乐」,另外有除灭众生苦的意乐。这是得悲意乐。 寅三、心发正愿 由是因缘,为利恶趣诸有情故;誓居恶趣,如己舍宅。作是誓言:我若唯住如是处所,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亦能忍受,为除一切有情苦故;一切有情诸恶趣业,以淨意乐,悉愿自身代彼领受苦异熟果。为令毕竟一切恶业永不现行,一切善业常现行故;心发正愿。 这是第三,心发正愿。这第三科,就是在这样苦恼的境界裡,他会发了愿。「由是因缘」,由于前面修习哀愍、得悲意乐的因缘,得悲意乐的关係,这位修习人「为利」益三「恶趣」的众生的关係。「誓居恶趣,如己舍宅」,就是决定,「誓」是「决定」的意思,居住在三恶趣裡面,就像住在自己的家似的,这样子。「作是誓言」,他心裡面就是发这样的誓愿。「我若唯住如是处所」,我假设是没有别的地方好住,只有住在三恶道裡头,这样子。「能证无上正等菩提」,我住在这裡,我能证无上菩提。「亦能忍受」,我就忍受三恶道的苦。 「为除一切有情苦故」,这个能证无上正等菩提是自利,现在同时也除灭一切有情的苦、这是利他。「一切有情诸恶趣业,以淨意乐,悉愿自身代彼领受苦异熟果」。「为除一切有情苦故,一切有情的诸恶趣业」,那就是杀盗婬妄这些事情,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贪瞋痴这些的活动,就是「诸恶趣业」。「以淨意乐」,以这个慈悲喜捨,哀愍的意乐,大悲的意乐,清淨意乐,「悉愿自身代彼」三恶道的众生「领受」苦恼的果报,发这样的愿。「为令毕竟一切恶业永不现行」,我到那三恶道干什麽?就是令这个三恶道的众生,究竟一切恶业永久也不再活动,不再现行了。「一切善业常现行故」,劝导众生要造一切的善业的功德,能显现这样的行动故。「心发正愿」,他的心就能发出这种如法的意愿,如法的誓愿。这是前面这一段文。这是第一科辨修习。 《披寻记》一六二六页: 以淨意乐等者:于诸众生发起利益安乐意乐善故名淨,非由无漏世间清淨静虑摄故。 「以淨意乐等者:于诸众生发起利益安乐意乐善故名淨」,他不是做有罪的事情,这是做善法。对众生有安乐意乐,有利益意乐,有这样的善法功德故,名之为淨。「非由无漏世间清淨静虑摄故」,不是说出世间的,灭除烦恼那个清淨的静虑,这是世间静虑,约这个来说的。 丑二、明超越(分三科) 寅一、断麤重 彼由修习如是世间清淨静虑悲愿力故;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麤重,于自所依皆得除遣。 这是第二科,明超越。第一科,先断麤重。「彼由修习如是世间清淨静虑悲愿力故」,「彼」这个淨胜意乐地,彼淨胜意乐地,「由修习如是世间清淨的静虑」,还有悲愿。一个静虑的清淨,还有悲愿力故,这两种力量。「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麤重」,能令众生堕落三恶道的那些诸烦恼品,那就是贪瞋痴,造杀盗婬妄这些,这就是恶趣的诸烦恼品。「所有的麤重」,所有麤重的种子,或者是,这些都是麤重。「于自所依皆得除遣」,在他自己的色受想行识裡面已除灭了,他的色受想行识裡面没有杀盗婬妄、贪瞋痴的这些事情,都除遣了。这是断麤重,下面第二科是获转依。 寅二、获转依 由此断故,菩萨不久获得转依;于诸恶趣所有恶业,毕竟不作。于诸恶趣,决定不往。 「由此断故,菩萨不久获得转依」,由于「一切恶趣诸烦恼品所有麤重」都除遣了,所以「菩萨不久获得转依」,不会很久了,他的色受想行识就转变了。怎麽叫做「转变」呢?怎麽叫做「转依」呢?「于诸恶趣所有恶业,毕竟不作」,这位淨胜意乐菩萨,他恶趣所有恶业,杀盗婬妄这些恶业,决定是不作了。「于诸恶趣,决定不往」,那他不造恶因,也就不会受恶报,所以于诸三恶趣决定不会到那儿去了,不会堕落三恶趣的。这是获转依,下面结异名。 寅三、结异名 齐此菩萨,说名超过一切恶趣;亦名超过胜解行地;亦名已入淨胜意乐地。 「齐此菩萨,说名超过一切恶趣」,就是以此为限,到这裡,就是这位菩萨,他就是可以说是超过一切恶趣了。「亦名超过胜解行地,亦名已入淨胜意乐地」,就是得无生法忍了。这是第三科,结异名。 癸三、显淨治法(分三科) 子一、总标 如前住品所说信等能淨修治诸住十法,今于此中,当知亦能淨修治地。如是十法,所有安立所治、能治略义次第,皆应了知。 这是第三科,叫显淨治法。第一科、总名建立,第二科、随释疑难,这两科都结束了。现在是第三科,显淨治法,就是显示清淨对治的方法,清淨对治的法门。分三科,第一科是总标。 「如前住品」裡面「所说」的,「信等能淨修治诸住十法」,「信等」一共有十种,它能够清淨的「修治诸住」这十法,这个诸住十法是指极欢喜住以上的十地菩萨都是圣人。「今于此中,当知亦能淨修治地」,现在在胜解行住这裡,他也能修治令他心清淨,「能淨修治地」,也修这淨胜意乐地。「如是十法,所有安立所治能治,略义次第皆应了知」,这「信等十法」所有安立,这「信等十法」也就是佛所安立的,佛所施设的,佛所开示的,它有所治、有能治。这「信等十法」是能治,「能治」就在对治、来消除「所治」的过失,有所治、有能治。「略义次第」,简要的裡面义意前后的次第都应该明了的,这是标,总标。下面第二科,别释。分三科,第一科安立,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子二、别释(分三科) 丑一、安立(分四科) 寅一、标 谓彼十种淨修地法,能对治彼所对治法,故得安立。 「谓彼十种淨修地法」,谓彼信等十种淨修治地的「淨修地法」,淨治、来修治胜解行地的法门。「能对治彼所对治法」,能消除所消除的过失。以此之故,安立这四种方法。 《披寻记》一六二六页: 如前〈住品〉所说信等能淨修治诸住十法等者:前说十法:所谓淨信、悲、慈、惠捨、无有厌倦、善知诸论、善解世间、修习惭愧、坚力持性、供养如来、与此正同。然彼修治唯说地上,今于此中偏说地前,由是说义有差别。如下安立所治能治略义次第,皆约种性地胜解行地为论,不通所馀一切上地,由彼上地于前〈住品〉已释其相,是故略不具说。 「如前〈住品〉所说信等能淨修治诸住十法等者:前说十法:所谓淨信」,这是一个。「悲、慈、惠捨、无有厌倦、善知诸论、善解世间、修习惭愧、坚力持性、供养如来」,这十法的名字是这十种。「与此正同」,前面那个十住所说的十法,和这裡是一样的,名称是一样的,但是义意可是不一样。「然彼修治唯说地上」,前面那个十住,用这十法来修治是指地上的菩萨,就是圣人,入了圣位的菩萨。「今于此中偏说地前」,现在这一段文也是说这个相同的十法,可是地前,还没有证圣位,这就有差别。「由是说义有差别」,这个理由,一个地前、一个地上,就是一个凡、一个圣,所以这十个法,虽然名字相同,这义意有差别了。「如下安立所治能治略义次第」,那个要义的次第。「皆约种性地胜解行地为论」,下面说这个十法,是约种性地、约胜解行地,这两个位的菩萨都是凡夫,约凡夫来讲解这十法的。「不通所馀一切上地」,那就和上地那个圣人的境界是不一样了,不相同了。「由彼上地于前〈住品〉已释其相」,已经解释他的相貌。「是故略不具说」,这裡就不再说了。 这是第一科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徵。 寅二、徵 何等为十? 是徵。下面第三科,解释。分十科,第一科、就是信。 寅三、释(分十科) 卯一、信 谓一切种全未发心,全未受持菩萨学处,是名为信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于信。 「谓一切种全未发心,全未受持菩萨学处,是名为信所对治法」,这个信所对治的、所消除的过失是指什麽说的呢?就是「谓一切种」全未发无上菩提心的人,就是这个人还没有相信三宝,还没有相信佛法的,他对佛法还没有信心的,说「全未发心」。这「未发心」,这还是一般的境界,这是一个过失。「全未受持菩萨学处」,他还没有受戒,还没有受持菩萨所学的十波罗密,学处。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受戒,他也没有发菩提心,这时候,他的身口意都还在过失裡面活动。「是名为信所对治法」,你若有了信心的时候,就不会有这种事情了,有了信心就是发菩提心了,有了信心也会受戒的。「对治彼故,安立为信」,对治彼全未发心、全未受持菩萨学处的过失,所以安立这个信作为能对治的,可见这个信是最初的一样功德。 卯二、悲 于诸有情有损害心,是名为悲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于悲。 这个第二就是悲。那个「悲」是能对治的,什麽是悲所对治的呢?就是悲的力量所消除的过失是指什麽说的呢?「于诸有情有损害心」,这个人、他虽然相信佛法了,但是他还不能控制自己,他有问题的时候,他还有害人之心。那怎麽办法能对治呢?就是悲,用悲,发悲心就能对治害人之心了。「对治彼故,安立为悲」,对治彼害人之心,就安立这悲,你要对他…都是很苦恼,怎麽可以伤害他呢? 卯三、慈 于诸有情有瞋恚心,是名为慈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于慈。 这位佛教徒,他心裡面有瞋恚心,愤怒的事情。那麽要怎麽样办法才能够消除去呢?就是要发慈心,慈能与乐,我们要对他有好心肠、要给他安乐嘛!怎麽可以愤怒呢?是「慈所对治法」。这看出来,或者是在家居士也好、或者我们出家人也好;谁也不用耻笑谁,谁都有这种烦恼的。这烦恼、应该学习一个对治的方法。不是说:「你不要烦恼!」这句话有用吗?我看说了等于没说。所以佛菩萨告诉你一个法门来消除内心的烦恼,要这样做才合适。我们今天的出家人有这样做吗?这上面说「是名为慈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为慈」,这佛菩萨大智慧,对治你内心的烦恼,给你施设一个假名字,这个假名字有作用,你若这样的如理作意,这个瞋恨心就没有了,伤害人的心就没有了。应该这样对治。 卯四、捨 于身命财有所顾恋,是名为捨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于捨。 「于身命财有所顾恋,是名为捨所对治法」,对于这个身命财,我们的身,眼耳鼻舌身意这个身体。还有这个命,命就是生理和心理合和在一起没有分离,就是命。还有财富,「有所顾恋」,爱着自己的身体、爱着自己的生命、爱着财富,「有所顾恋」就是爱着的意思。这件事也是个障道因缘,你对身体特别的爱着、对这个命也特别的爱着,你辛苦一点都不行啊!「我不可以辛苦!」说是;「你静坐、修止观!」,「太辛苦!我不可以!」对财也特别的爱着,特别的爱着,就是要努力的去找财去。这样子你能修学圣道吗?所以「是名为捨所对治」就是对于生命财要不执着,你不要太爱着它。「对治彼故,安立为捨」,这叫做「捨」。 卯五、无倦 于诸有情希求报恩,见彼邪行贪着利养多有所作,是无厌倦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无倦。 说这个修行人,对「于诸有情」,他若对他做一点利益人家的事情,他就「希求」、我不能无条件的利益你,你要报恩,要酬谢我,这样。这是一个问题啊!「见彼邪行贪着利养」,看见那个众生做了很多错误的事情,其中一样就是贪着利养,就是贪着财啊!「多有所作」,这个「多有所作」这句话可以作两方面讲;他贪着利养,他要去多有所作,不然这个财富怎麽能来呢?这一个解释法。那个人贪着利养,这个修行人,这个菩萨就是…啊!你贪着利养,多多的帮助你!帮助你,叫你发财,叫「多有所作」。你这样子,他得要报恩啊!所以这麽回事。可以这麽解释「多有所作」。这样情形呢,你贪着报恩,这是有问题。「是无厌倦所对治法」,你帮助别人做事是可以,但是你不要希求人家报恩,不要希求这个事。那这样子,我就是白辛苦了。「是无厌倦所对治法」,你不要怕辛苦,为别人做事、对别人有利益,可以做,但是你不要怕辛苦,不要希求报恩,是这麽回事。「对治彼故,安立无倦」,就是来消除自己,你不要希求人家报恩,对治这个心情,是「安立无倦」。「你若不报恩,那我就不帮你忙了」,不!你还要帮人忙,不要怕辛苦,这个意思。 《披寻记》一六二七页: 于诸有情希求报恩等者:由希报恩,于彼有情多有所作。或见彼邪行而复贪着利养为因缘故,多有所作。于利他事能为障碍,令不究竟,由是说彼是无厌倦所对治法。 「于诸有情希求报恩等者:由希报恩,于彼有情多有所作」,是这个意思,他不能无条件的对你好嘛!所以,你一定对他要好!「由希报恩」的原因,「于诸有情多有所作」,多多的帮助别人。「或见彼邪行而复贪着利养」,或者是这样子,看见那个人做了很多错误的事情,又还有一样事,「贪着利养为因缘故,多有所作」,因为贪着利养,这是一个原因,所以要做很多事;作很多事,他就给我红封了,「多有所作」。「于利他事能为障碍」,这样你所有作为都是为了利益自己,你完全没有利益别人的心,所以「于利他事能为障碍」,障碍你无条件的利益人的这个功德,你作不来了。所以「于利他事能为障碍」,「令不究竟」,使令你为他人做事这个功德不圆满。「由是说彼是无厌倦所对治法。」看,佛菩萨把这件事说出来,把它明白的说出来。这众生的确是有这回事情。 卯六、善知诸论 无有方便善巧加行,是善知论所对治法;对治彼故,立善知论。 这是第六、善知诸论。「无有方便善巧加行」,就是作事情。世间上、无论为了生存、为了修学圣道也好,就是要有很多事要作。但是我没有方便智慧去作这种事,「无有方便善巧」,就是没有智慧去採取各式各样的行动,我没有智慧去作这些事,那怎麽办呢?是「善知论所对治法」,那你要多读书、多学习,然后你会开智慧,开智慧就能对治。「对治彼故,立善知论」,对治、消除自己没有智慧作事情,所以立这个「善知论」,就是要开发智慧。这个就是、一方面跟别人学习、一方面多读书,就可以对治这件事。 卯七、善知世间 性不柔和,不于他心随顺而转,是名善知一切世间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善知一切世间。 「性不柔和」,就是他的心不调柔,就是很强烈的。「不于他心随顺而转」,别人和我的想法不一样;不一样,我放弃我自己的想法,我随顺那个人的想法去作事。但是,「我不!不随顺别人的想法,我固执我自己的想法,我愿意这样作就这样作,你那一套我不要」,是「性不柔和、不于他心随顺而转」。「是名善知一切世间所对治法」,这要善知一切世间的……就是经验老道、经验丰富的人,智慧多了,他就会随顺别人的心情作事。随顺别人的心情作事,你性格就得要柔和一点,就是随顺别人的心情而转,就能对治这个过失。这是一件事。的确,我们人是有这种事情的。「对治彼故,安立善知一切世间」,这善知一切世间,也就是有智慧。这个有智慧,有两个办法:就是要看别人作事、怎麽作,要学习。一个是、多读书也会有智慧。这是第一个方法。第二个方法,要自己如理作意,就会开智慧。那就叫作「善知一切世间」。 卯八、惭愧 于修善法放逸懈怠,是名惭愧所对治法;对治彼故,安立惭愧。 这是第八、惭愧。这对于修行各式各样有义意的事情,我不欢喜,我放逸懈怠,作那个善事,我不欢喜,我欢喜怎麽作就怎麽作,我不愿意作就不作,这叫作「放逸懈怠」。对善法放逸懈怠,对恶法倒不放逸、就不懈怠了。「是名惭愧所对治法」,若是心裡面有惭愧心,就能对治善法的懈怠,放逸懈怠能对治。有惭愧心。 这个「有惭愧」也还是很厉害的。当然社会上的事情,不学习佛法的人,那是另一回事。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相信有佛菩萨,也相信有护法善神,相信这件事。我作恶事的时候,佛菩萨明明白白的,完全知道,护法善神也知道。人…肉眼凡夫是不知道,但是护法善神、佛菩萨都知道。人…虽然是放逸,不愿意作善,而欢喜作恶。但是你若说他作恶,他还不承认,那表示什麽呢?他还是有一点良心的。你说他作善事,他愿意承认,你若说他作恶,他不承认。这「不承认」本来是一个过失,不诚实嘛!但是在这一方面看,他还是有点良心,他认为「作恶不好」,还有这麽个心情。这就是「惭愧」,这就是微小的惭愧。所以我们佛教徒,常学习佛法,常读诵经典,就知道佛菩萨明明白白的,这个惭愧心会扩大。扩大了,就不敢作恶,就欢喜作善。 所以是「于修善法放逸懈怠,是名惭愧所对治法」,就是你若有惭愧心,就不敢懈怠作恶事;「哎呀!佛菩萨知道我作恶事了,马上不敢作」,那就是惭愧心啊!若是「你知道,我也不怕!」那就是无惭愧了。「我作恶事,不怕你知道」,这是无惭愧啊!「怕你知道」,这是有惭愧。当然是,有的人怕你知道,我隐藏,叫你不知道,这也是无惭愧。因为佛菩萨还是知道的嘛!所以我们佛教徒,你要常常读经论,常常拜佛,你心裡面有佛,「哎呀!不可以作恶事」,增长惭愧心。 「对治彼故,安立惭愧」,佛菩萨为了消除众生的放逸懈怠,就安立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叫「惭愧」,这个法门告诉你,你要知道惭愧。 卯九、坚力持性 于其长时种种勐利无间无断生死大苦深生怯弱,当知是名坚力持性所对治法;对治彼故,所以安立坚力持性。 菩萨「长时」期,在「种种勐利」的,各式各样,不是个轻微的事情,特别的「勐利」,就是严重的情形,这种苦恼的事情还不间断的出现;什麽苦恼的事情?「生死大苦」。我们若常常静坐的时候,多少的这个身体有一点轻鬆自在的感觉,这个轻鬆自在的感觉,你常常静坐,你有这个感觉;几时一懈怠、不坐了,这个自在的感觉没有,就是麤重,就感觉到苦。你常常静坐,虽然没得轻安乐,就会感觉到轻鬆。就在这个地方,就知道,你若努力的修学善法,就自在安乐;你若作恶事,作恶事就麤重苦恼。若到三恶道,就更不得了了。所以「于其长时种种勐利无间无断生死大苦,深生怯弱」,深深的感觉害怕,长在生死流转,感觉恐怖。但是若发无上菩提心,要度化众生这件事来说,你不在生死裡流转,怎麽能度众生呢?这也是问题。「当知是名坚力持性所对治法」,你就得要多多的修学无漏的戒定慧,成功了,这些苦恼的事情,在你心裡就没有苦恼。这个事情也是很妙。 说是我们静坐,假设你得到欲界定,这和没有得定的时候不一样。等得到未到地定的时候,就很明显的和没得定有差别。我们说一切法都是空的,我感觉有嘛!我这身体、很明白在这裡有个身体嘛!怎麽说没有呢?我看这山河大地都是有嘛!但是你得到未到地定,立刻的你有不同的想法了,本来我感觉有身体,一入定的时候不感觉有身体,你看这个事情怪不怪?不感觉有这个身体。没得定的时候,千真万确的有个真实的身体在这裡,但是得到未到地定,身体没有。这个不一样。就是心若有点定的时候,这不是说智慧,是说你有定的时候,这现前的境界就和没有定的时候不一样。从这地方可以知道,我们没有学习佛法的时候,没有修学戒定慧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所认为的那些事都靠不住。你认为是这样子,但是不一定。我们执着这个牆壁,这个高山,这是个真实的东西在这裡,但是鬼他就从那裡出入,好像没有牆似的。这是什麽呢?就是我们执着的事情都不一定是真的,都不一定是正确的。 所以这个地方,这生死大苦实在也是这麽回事。你若有坚力持性,假设你有般若波罗密的智慧的时候,这生死如幻如化,就是没有这麽回事,所以「坚力持性所对治法」。「对治彼故,所以安立坚力持性」,你一定要修学圣道,修学圣道的时候,凡夫的知见都是错误的。你说那是好,也不一定好,你说那是不好,也不一定是不好。那虚妄分别都是错误的。所以修学圣道成就了坚力持性,这个事情就改变了。 卯十、供养如来 于大师所犹豫疑惑,当知是名供养如来所对治法;对治彼故,所以安立供养如来。 这是第十科,供养如来。就是我们这个凡夫境界「于大师所犹豫疑惑」,就是有佛吗?有菩萨吗?心裡面迷迷煳煳的,不十分那麽相信。但是你若常常的诚心的拜佛、供养佛,慢慢的这个思想就会改变的。 尤其是现在,南传佛教来到我们北传佛教这裡来,就会常是说:「大乘非佛说」。说一个人本来念阿弥陀佛念得很诚恳,接触了南传佛教「大乘非佛说」,这阿弥陀佛就不念了,然后写出书来《超出弥陀的光环》,有那麽一本书,那上面,亲近了很多淨土宗的大德啊!诚心念佛的。等到这思想改变了,不亲近了,就亲近南传比丘,他不相信这件事。这件事,我头几个月我才知道。我不知道这些弘扬淨土的大德他们知道不知道这件事?我认为李炳南知道这件事,因为那个人,他说了他亲近李炳南大德的。那麽他就是不相信淨土了,那淨土宗这位大德怎麽办?有什麽想法? 「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我不用三藏十二部,我就念佛!」这件事要改变一下。你弘扬淨土,念阿弥陀佛求生淨土,我讚成。但是若有不同的因缘,你一定叫人开智慧,开了智慧的时候,他这个念阿弥陀佛求生淨土的这个信心就会「坚力持性」,就会站得住。谁说「大乘非佛说」,他不相信这句话。你常常拜佛,你就与佛会有感应,你就相信有佛。我们常常读经、思惟胜义,也会相信有佛。别人说:「我都没看见,那裡有佛?」这句话不能动摇你。其实你常常拜佛、常常读经,不须要别人说出什麽理论来,你对佛的信心就会强起来,就能建立起来。 所以这上面说「于大师所犹豫疑惑,当知是名供养如来所对治法」,这供养如来,你常常诚意的供养佛,你常常诚意的礼拜佛,就会对治这个对佛的犹豫,也能灭出去。「对治彼故,所以安立供养如来」。 寅四、结 如是且说所治能治安立十法。 这结束前文。有所治、有能治,这是佛陀的大智慧、大慈悲,安立这个法门。这看出来,这十种法,前面已经说了,是在地前,就是胜解行住的时候,胜解行地的时候,你修这十种法,这十法就会建立对佛法僧的信心,慢慢、慢慢,你就可以得无生法忍的。 丑二、略义(分四科) 寅一、徵 云何复名如是略义? 前面是安立这十个法门,有所治、有能治。现在是第二科,是略义,就把它的要义提出来。分四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复名如是略义?」这十个法门的要义是什麽?你说给我听听!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标。 寅二、标 谓此十法,略显二义。 简单的说,有两个道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标,下面第三科是列。 寅三、列 一者、显示意乐清淨。二者、显示加行清淨。 这十个法门,就是两件事。第一个、显示你内心的意愿清淨,你心裡面的思想清淨。第二种、「显示加行清淨」,显示你的行动是清淨的。你的思想是清淨的,你的行动也是清淨的,就是显示这两件事。这是第三科,是列。下面第四科是配,配合。 寅四、配 当知前三,显示菩萨意乐清淨;其馀七种,显示菩萨加行清淨。 说出来这两个要义,现在用这两个要义和这十法来配合一下。就是,你要知道这十法的前面这三种法,就是信、和悲、和慈这三法,这三法显示菩萨的内心的清淨,初发心、他是有种性的,而后胜解行地,就是发无上菩提心以后,他修这十个法门的时候;你能这样修,你内心就清淨,就是因为有了信、有了悲、有了慈,心就清淨,有这个作用。「其馀七种」法门,「显示菩萨」的「加行清淨」,就是由这个信、悲、慈发出来的行动也是清淨的,这佛菩萨大智慧,用这个方法可以清淨你的心,又能清淨你的行动,是很妙。 这是第二是要义,略义。下面第三科,论它的次第,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丑三、次第(分三科) 寅一、徵 如是十法,次第云何? 这十个法门的次第,什麽道理这样安排它的次第呢?这是徵。下面解释。 寅二、释 谓诸菩萨,于大菩提,先深淨信。次于有苦诸有情类,发起悲愍。起悲愍时,如是誓愿:我应拔济一切有情令其安乐;而起慈心。起慈心已,一切能捨,于身命财,无所顾恋。无顾恋已,即为彼义精勤加行,无有厌倦。无厌倦已,善知诸论。善知论已,如世间转,即如是知。知世间已,若自烦恼率尔现行,深生惭愧。生惭愧已,不随烦恼自在而行,便能获得坚力持性。由正获得坚力持性,于正加行能无退转,无量善法运运增长;能于如来奉献上妙正行供养,财敬供养。是故最后,供养如来。 「谓诸菩萨,于大菩提,先深淨信」,就是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最初对无上菩提,先是深深的信、而没有疑惑。这个「淨」就是没有疑惑的意思,你若有疑惑,就是不清淨,那信心也不能建立了。相信佛菩萨有大菩提,有无上菩提。当然这件事,佛在世的时候你能看见佛、看见佛现大神通,那信心也容易建立,看见佛有无碍的辩才宣扬妙法,你也会有信心。就是种种的因缘,那时候容易建立信心。佛灭度以后,那就不容易了。退而求其次,佛的弟子得阿罗汉了、得无生法忍了,他也能现大神通,有广大的威德宣扬妙法,也容易建立信心。如果佛教徒不去修学四寻思、四如实智,不去学习四念处,就是一般的浅显的法门这麽修,你不容易得圣道,那你那个大威德的境界显现不出来,那能令人建立信心吗?就难啊!就不容易建立了。 很多年前,那时候还在香港,虚云老和尚在广东云门,被地方的什麽人打得要死,后来又活过来了。后来有人报告的李济深,李济深是信佛的人,报告了叶公绰这些人。这些人不知道是怎麽谈过,就是派人到云门请这个虚云老和尚,就到北京去。虚云老和尚在武昌的时候写一首诗。这首诗,我就说个大意。那意思就是要去感化某某人叫他信佛。我认为这件事没有成功。虚云老和尚有这个悲心,但是没成功。那个诗上提到关羽,关羽是遇见天台智者大师。天台智者大师在那儿入定七天,就把关羽感动就信佛了。智者大师入定七天,这关羽给造庙,七天把庙造好了。造好了以后,智者大师在那裡讲《摩诃止观》,是第二天?是第三天?关羽就来,就是白天大众之中,关羽来听《摩诃止观》,智者大师为他受五戒,有这个事情。隋炀帝给智者大师的信上也提到这件事。这是智者大师把关公度化了。现在虚云老和尚也有这个心情要度化某人,我那麽推测,好像没成功。说这个末法时代,当然,我们不能说是谁不对,这个因缘如此。一个众生的根性是钝了,众生根性钝了,而我们出家人也是钝了,就是这麽回事。 「谓诸菩萨于大菩提,先深淨信」,这句话是对,但是若佛在世的时候比较容易。佛灭度后,有大德,那也比较好一点,「先深淨信」。「次于有苦诸有情类,发起悲愍」,你对无上菩提有深淨信之后,你还要对有苦的诸有情类发起悲愍心,众生在这儿流转生死,没有智慧,愚痴、颠倒、迷惑,要对他发悲愍心,所以第二是悲,第一是信。「起悲愍时,如是誓愿」,起悲愍的时候会怎麽样呢?就是、他就这样子建立他的愿:「我应拔济一切有情令其安乐」,使令他们不要受生死苦了;「而起慈心」,慈能与乐。「起慈心已,一切能捨,于身命财,无所顾恋」,这个慈心一建立起来会怎麽样呢?「一切能捨」,一切都不爱着,「于身命财无所顾恋」,都不爱着这个。「无顾恋已,即为彼义精勤加行」,没有爱着心以后,那就对身命财就不会那麽执着。「即为彼义」,即为彼第一义谛精勤加行修菩提分法、修六波罗密、修四念处。「无有厌倦」,我不怕辛苦。 「无厌倦已,善知诸论」,你不怕辛苦,你长时期的学习,你就开智慧了,就是「善知诸论」,也就是一切的书。「善知论已,如世间转」,善知论已,世间上的人情,世间上的事情,一切事情你都明白了,就能「如世间转」,就能够随顺他人的心意去活动,不会固执己见,就是「我是对的,你都是错的」,不会这麽执着。「如世间转,即如是知」,就懂得人情,也会懂得人情,也会懂得大智慧。「知世间已,若自烦恼率尔现行」,若自己的贪瞋痴的烦恼,「率尔」、忽然间,这个贪瞋痴就出来了。「深生惭愧」,这是不对的。所以若能知道自己不对,那还是不错的,还不容易啊!「生惭愧已,不随烦恼自在而行」,生了惭愧心以后就能控制自己,这个烦恼受到控制,就不会轻易的活动出来。「便能获得坚力持性」,这时候逐渐的,你的戒定慧就有力量了。 「由正获得坚力持性,于正加行能无退转」,你获得了坚力持性之后,对于「正加行」,如法的戒定慧的修行,六波罗密的修行,四念处的修行,你就能够不退转。「无量善法运运增长」,你继续不断的用功修学止观,很多很多的功德「运运增长」,就是渐渐的就增长了。「能于如来奉献上妙正行供养」,能对佛陀,不但是能以「上妙的正行」,就是四念处。修学四念处;有小乘的四念处,有大乘的四念处,就是用这样的正行来供养佛陀。「财敬供养」,不但是这个,另外有香华的供养,礼拜的供养,那是财敬的供养。「是故最后」就是「供养如来」。 寅三、结 是名十法次第修证。 这个十法的次第是这样子,你就可以成就十法的功德了。这是第三科,结。下面是总结。 子三、总结 当知如是十种善法,于一切地能淨修治。 这十种善法,在一切地都能用得上,但是现在是指胜解行地,胜解行地初开始应该修学这十种方法。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行品第四 壬八、行品(分二科) 癸一、略举四行(分四科) 子一、标 菩萨始从胜解行地乃至最后到究竟地,于此一切菩萨地中,当知略有四菩萨行。 前面是〈地品〉,〈地品〉主要还是说的胜解行地,说出来十个法门,主要是说这一点。下面这「第三持究竟瑜伽处」是〈行品〉。这是第八科。前面是〈地品〉是第七科。现在第八科是〈行品〉。分两科,第一科是略举四行。分四科,第一科,标。 「菩萨始从胜解行地乃至最后到究竟地」,这样说胜解行地包括外凡、内凡都在内,不单是指内凡说的。从这胜解行地开始发菩提心、修学圣道,乃至到最后到究竟地。「于此一切菩萨地中,当知略有四种菩萨行」,这是标,下面徵。 子二、徵 何等为四? 第三科是列。 子三、列 一者、波罗蜜多行。二者、菩提分法行。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 「一、波罗密多行」,波罗密多,这是一种修行。「二者是菩提分法行」,三十七菩提分法。「三者、神通行。四者、成熟有情行。」一共这四种。这是第三科,是列。下面第四科来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别辨四行。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分四科,第一科是波罗密多行。分两科,第一科、标十种,十种波罗密多。 子四、释(分二科) 丑一、别辨四行(分二科) 寅一、辨(分四科) 卯一、波罗密多行(分二科) 辰一、标十种 前说六种波罗密多,及方便善巧波罗密多、愿波罗密多、力波罗密多、智波罗密多,如是十种波罗密多,总名波罗密多行。 「前说六波罗密多」,前面文说六波罗密多。「及方便善巧波罗密多」,这是第七个了。「愿波罗密多」是第八。「力波罗密多」是第九。「智波罗密多」是第十。「如是十种波罗密多,总名波罗密多行」,这样的法门,就是十波罗密多,这是第一种修行。这是标十种。下面第二科是释后四,解释后面的四波罗密多,前六波罗密多不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第一义。就是有第一义的解释,有第二义的解释,现在是第一义。分四科,第一科是方便善巧,先解释方便善巧。 辰二、释后四(分二科) 巳一、第一义(分四科) 午一、方便善巧 如前所说十二行相方便善巧,当知说名方便善巧波罗密多。 这方便善巧波罗密多,就是这十二行相方便善巧。 《披寻记》一六二八页: 如前所说十二行相方便善巧者:如前〈菩提分品〉中说应知。(陵本四十五卷四页) 「如前所说十二行相方便善巧者:如前〈菩提分品〉中说应知」,就是在四十五卷第四页。这十二种方便善巧,我念它一遍。 「云何菩萨方便善巧?当知略说,有十二种」,这十二种分两类,第一类是「依内修证一切佛法,有其六种」方便善巧。「依外成熟一切有情」,也有六种。加起来就是十二种。怎麽叫做「依内修证一切佛法六种方便善巧?一者、菩萨于诸有情,悲心俱行顾恋不捨」,对众生的苦恼发出悲心,不能弃捨一切众生。这是第一个方便善巧。「二者、菩萨于一切行如实遍知」,这又是一个方便善巧,对一切有为法,你要认识它,这是智慧。前面说「于诸有情悲心俱行顾恋不捨」,这是悲心。「于一切行如实遍知」,这是智慧。一个悲、一个智,这两个善巧。 「三者、菩萨恒于无上正等菩提所有妙智、深心欣乐」,这个事情也还是很重要。第三个方便善巧是什麽呢?就是对佛的无上菩提,佛的无上菩提就是佛的妙智慧,对这个佛的妙智慧「深心欣乐」,就是非常的诚恳,「希望我也能成就」,这就是菩提心,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这件事主要就是在内心裡面能够现行,内心裡面你要有这样的作意。这个作意,我再解释一下。这个「作」是生起的意思,就是把这个心生起来。就是你自己主动的发起这一念清淨心。或者是跪在佛前也可以,或者是坐在佛前也可以,你心裡面寂静住,然后发起这一念欢喜、爱乐、希望成就无上菩提的这个愿,把它发动起来,要这样子。这件事不简单,因为你这样一作,还是唯识的道理,熏习了阿赖耶识。你在阿赖耶识裡面熏习了,熏习了以后,这个不是那个种性的佛性,这是由种性现行了一下,这样的菩提心。 这样的菩提心一熏习就不得了啊!将来它还要再活动的。怎麽叫做活动?我在想,我们古代的像天台智者大师这些人、华严宗清凉国师这些人,这些人做皇帝都有这个能力,可以做皇帝的。但是他发过无上菩提心,就弃捨这件事,我不做皇帝,我要求无上菩提。为什麽他能够这样子,他以前发过无上菩提心,熏习过。熏习过,他会再现行,他也是有智慧「世间上都是苦」,不欢喜做这个事情。若是你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你虽然在佛法裡面也出了家了,也好像做了一些事情,但是没有发无上菩提心,好像也有信心,但是他没有发无上菩提心,等到来生的时候,他那个无上菩提心、它不现行;不现行,就跑到…「哎呀!做总统也很好嘛!」他就去做总司令去了。所以你要发动,发动一下。也应该数数的发菩提心。你现在数数的这样作意,「哎呀!没什麽了不起」,但是不得了,这裡面有事情。 所以这个事情「菩萨恒于无上正等菩提所有妙智、深心欣乐」,不是很浅薄的、很肤浅的;很深的,就是非常诚恳的;诚恳的「我愿意成就佛的大智慧」,要发这个菩提心,这是一种。 「四者、菩萨顾恋有情为依止故,不捨生死」,众生很苦,我能度化众生;我若弃捨众生,我不度化众生了,我不行,我心裡不忍,这样子。「五者、菩萨于一切行如实遍知为依止故,轮转生死而心不染」,对于这一切有为法「如实遍知」,这些都是如幻如化,是毕尽空的,所以你在这裡流转生死,心不染污,心裡不受染污。若是我们不能如实遍知「这一切都是如幻如化、毕尽空的」,那你在生死流转,为生死所染污。这大小乘也有差别。「六者、菩萨欣乐佛智为依止故,炽然精进」,因为想要得无上菩提,只有愿不行嘛,还要有实际的行动,所他还勇勐精进的修学圣道。这是自己修证一切佛法的六种方便善巧。 还有依外成熟一切众生的六种方便善巧。「一者、菩萨方便善巧,能令有情以少善根感无量果」,小小的修点善法,就能得很大的功德。众生就是欢喜捡便宜;「我不要用很多力量,我能佔到很多便宜」,就是欢喜。「你要我特别的努力,那我不行」。这是「以少善根感无量果」。这在《瑜伽师地论》裡面,它是举一个例子,为什麽以少善根能得到满意的果报呢?它举的例子是;譬如你用一个小小的一点食品,不是说供养佛,也不是说供养高僧、大德,就给一个狗,送给牠。狗也不算是一个了不起的良福田,也不是这样子。那麽小小的一点食品,这也不须费什麽力量,你给了狗吃了。但是你以此善根迴向无上菩提。小小的布施给狗,这不是什麽殊胜的事情,但是迴向无上菩提很厉害,就是能得很多很多的满意的果报。「以少善根感无量果」,这是第一个。 「二者、菩萨方便善巧,能令有情少用功力引摄广大无量善根」,这个也是少用功力,用力也不多,但是得到很多很多的功德。那这指什麽说的?说是有的众生欢喜打饿七,「我能够一个月不吃饭」行这个苦行,这样子会得到什麽果报。佛说;「不要那麽辛苦,你还是吃饭,或者晚上不吃可以,你受八关斋戒。」受八关斋戒有什麽难事呢?就不得了,将来得的果报就超过释提桓因,释提桓因的果报所不能及,所以是少用功力就能「引摄广大无量善根」。「三者、菩萨方便善巧,于佛圣教憎背有情除其恚恼」,这个事可不容易,这是第三。「四者、菩萨方便善巧,于佛圣教处中有情令其趣入」,「处中有情」,他也不谤毁,但是也不相信,对这样的众生你能劝导他,叫他相信佛法不容易。「五者、菩萨方便善巧,于佛圣教已趣入者」,已经相信佛法的人「令其成熟」,使令他善根要成熟。「六者、菩萨方便善巧,于佛圣教已成熟的有情,令他得解脱」,这个也不简单。 这是菩萨教化众生这一方面有六种方便善巧。这地方,在《瑜伽师地论》也有解释。那个应该是记录,就是「菩萨随顺慧通方便善巧」,这是大智慧。这一段文是在第四十五卷,金陵刻经处那个本子,四十五卷四页。应该把那一段重新温习一下。 这是十二行相方便善巧,当知说名方便善巧波罗密多,是这样子。 午二、愿 如前所说五种大愿,当知名愿波罗密多。 这是第二,是愿。前面是方便善巧波罗密多,现在是愿波罗密多。愿波罗密多是什麽呢?如前面说的五种大愿,那就是愿波罗密多。 《披寻记》一六二八页: 如前所说五种大愿者:如前〈菩提分品〉中说应知。(陵本四十五卷十六页)。 这五种大愿,第一个是发心愿,第二受生愿,第三所行愿,第四是正愿,第五是大愿。那个大愿裡有十种。 午三、力 所有十力加行清淨,当知名力波罗密多。 这个十力,就是佛的十种智力,这是叫做力波罗密多。 《披寻记》一六二八页: 所有十力加行清淨者:〈力种性品〉说:菩萨于是内明所显正因果相,如实知已,精进修习令处非处智力种性渐得清淨,渐得增长。(陵本三十八卷十四页)又说:菩萨于是内明所显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如实知已,精勤修习,令其自业智力种性渐得清淨,渐得增长。又说:菩萨或由从他得正教授,或由施他无倒教授,能令所馀八力种性渐得清淨,渐得增长。(陵本三十八卷二十一页)此应准知。 「所有十力加行清淨者:〈力种性品〉说:菩萨于是内明所显正因果相」,「内明」就是佛法是内,佛法裡面的道理,所显示的正因果相,就是如法的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实知已」,你真实的明白这正因果相。「精进修习令处非处智力种性渐得清淨」,你精进的修学止观了,修四念处,或者修四寻思、四如实智,你能精进的这麽修习,就是处非处的智力,就是因果的智力、种性,「渐得清淨」,你的智慧就是由浅而深,逐渐、逐渐的清淨了,「渐得增长」。在(陵本三十八卷十四页)说的。「又说:菩萨于是内明所显已作不失」,这是业智力。「内明」就是佛法中所说的,就是「已作不失」,你已经这样作了,这个业力就成就了,它不失掉的。「未作不得」,你没有作,你不会得果报的;若作,它就能得果报,不作是不能得的。「如实知已,精勤修习,令其自业智力种性渐得清淨,渐得增长。」 「又说:菩萨或由从他得正教授」,从别的人那裡得到正教授的智慧。「或由施他无倒教授」,或者你布施别人的正教授。「能令所馀八种力种性」,一共十力,前面说两种,还有八种力种性。「渐得清淨,渐得增长。(陵本三十八卷二十一页)此应准知。」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些佛友问:可以为家人煮荤物吗?为家人煮荤物是可以的,但是有一个原则,最好不杀生。你到市场去买那些已经杀好的,这样就不犯戒;如果买活的动物回来杀,那是犯杀戒,我们学佛的人不要去做。但人家杀好的你买回来,不犯杀戒,这就是佛家讲的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