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72
2014/9/4   热度:34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72 天五、当得出离 汝若如是修此菩萨无倒作意;渐次乃至当得无上正等菩提,究竟出离。 这是第五科,当得出离。「汝若如是修此菩萨无倒作意」,这是弥勒菩萨开示我们,你若这样子,修此菩萨的无倒作意,前面说的唯识观和五停心观,这两类都是不颠倒作意,也能对治颠倒作意。「渐次乃至当得无上正等菩提」,就是逐渐的由外凡到内凡,由内凡到见道、修道、乃至究竟道,所以当得无上正等菩提。就可以究竟的出离了烦恼障、所知障。 亥三、总结 当知是名一切菩萨遍趣正行。 这是第三科,总结这一大段。上面这一大段说的这个法门,是名叫作「一切菩萨遍趣正行」,这个「遍」是普遍的意思。不是一位菩萨;一切菩萨都能向于无上正等菩提的正行,就是圣道。 戌二、遍作义利(分二科) 亥一、明共诸佛 过去如来,亦为始业诸菩萨众,已正施设如是教授;未来如来,亦为始业诸菩萨众,当正施设如是教授;现在如来,亦为始业诸菩萨众,现正施设如是教授。 这下面第二科,遍作义利。前面第一科是施设教授,就是施设名言,教授这一切菩萨,如是修学的正道。现在是第二科,遍作义利。分两科,第一科,明共诸佛。 「过去如来」,就是已经入涅槃的过去的佛。「亦为始业诸菩萨众」,也为开始发菩提心的菩萨,「诸菩萨众」。「已正施设如是教授」,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已经如法的施设了这样的法门,教授这些菩萨的。「未来如来,亦为始业诸菩萨众,当正施设如是教授;现在如来,亦为始业诸菩萨众,现正施设如是教授。」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蒙佛菩萨的慈悲,教授我们一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我们可能会想,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这个法门;过去佛说什麽法门?未来佛说什麽法门?我们可能会想到这裡,这一段文就是除袪了这样的分别。三世诸佛都开示这样的法门的。 这是明共诸佛,就是诸佛都共同的宣扬这个法门作义利的。第二科是兼利馀乘。 亥二、兼利馀乘 诸声闻等,于此作意勤修习时,亦能速疾得胜通慧。若能于此无倒作意如实通达;便能获得诸法现观。 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他只是发出离心的「诸声闻等」。「于此作意」,他们对这个法门也能够努力的「作意」,「作意」是警觉其心,「勤修习」此法门的时候,「亦能够速疾」的,成就殊胜的神通和智慧的。「若能于此无倒作意如实通达,便能获得诸法现观」,声闻人或者是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只要是能于此法门不颠倒的作意,不颠倒的作意就是要认真的学习,就不会搞错了。若是不认真的学习,那有可能会不太清础,就这个作意会搞错了。若能于此不颠倒作意的修止观,「如实通达」,能认真的去通达诸法是唯心所现的。你这样修止观,「便能获得诸法现观」,你就能够成就于一切法得圣人的智慧。这「诸法现观」,这「诸法」是所缘境,「现观」是能缘的智慧。但这能缘的智慧,单独的指已经成就圣道的圣人,他的观诸法实相的智慧说的。所以叫作「现观」,就是你那清淨的智慧现前了,观诸法实相,这就是圣人了。 午七、遍趣行智力 如来所有遍趣行智力,于一切苦能出离行不出离行,如实了知;及令捨离不出离行,能正授与能出离行。 这是第七科、遍趣行智力。「如来所有遍趣行智力」,就是佛陀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学圣道,他成就的,就是他所有的遍趣行智力。这个「遍趣行」、这个「遍」就是一切佛教徒,所有的佛教徒,叫作「遍」,大家都发心向于圣道,叫作「趣行」。「趣」是向前进,由凡夫向圣人那个地方去,叫作「趣」。当然最初是发无上菩提心,后来开始修学止观,那就是由凡夫向前进了,叫作「趣」。这个「趣」实在来说就是心,就是你的心有了这样的愿,向于无上菩提。「行智力」,而「行」就是心,没有心谁能行?「智力」,这是佛陀所证悟的智慧,能通达一切佛教徒向于圣道修行的时候,佛都是如实了知的,所以叫作「遍趣行智力」。 「于一切苦能出离行不出离行,如实了知」,这众生学习佛法的时候,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要从这个苦恼的境界裡面解脱出来,目的是这样子。「能出离行」,于这苦恼的境界能解脱出来的这种修行,你这样修行能出离苦,能从苦恼裡面出来,「能出离行」。「不出离行」,你这样的修行不能从苦恼的境界裡面解脱出来,你这个修行不行。这就是,都是修行,但是有能出离、有不能出离的。「如实了知」,佛陀的这个遍趣行智力,就是对这件事,一点也不会错误的了知这件事,「如实了知」。「及令捨离不出离行,能正授与能出离行」,佛陀第一步是能知,第二步是教导你,「令捨离不出离行」,教导你弃捨这个「不出离行」。「能正授与能出离行」,能够正确的教授你,你这样修行是能得解脱的;「能出离行」。 我们浅白的说,我们的心有所执着,你的修行也是修行,但是还是在执着裡面,那就不能出离苦。你若能够无着,心裡面于一切法不执着,就是一切法不受,那就能出离,简单的说就是这样子。这「能正授与能出离行」,这也不简单。就是佛才能教授你圣道的、八正道的法门,其馀的人不行。 这是遍趣行智力,下面第八科,宿住随念智力。 午八、宿住随念智力 如来所有宿住随念智力,于其前际本事本生数数念已,为令所化诸有情类心生厌离、心生淨信,正为宣说;及能降伏执着常论,一切沙门婆罗门等。 「如来所有宿住随念智力」,这个智力有什麽作用呢?「于其前际」,就是对于他过去生的事情,「前际」是过去。「本事」,过去生的本事;你原来或者作过罪业的事情、或者作过有功德的事情、在生死裡惑业苦流转的这些事情,叫作「本事」。「本生」就是过去世行过菩萨道的那个事情,叫作「本生事」。「数数念已」,就是数数的,不是一次的,来忆念过去的本事本生。念这个作什麽呢?「为令所化诸有情类」,为的是教化所化的有情类「心生厌离」,这个心对过去生死流转的事情,这些煳涂的事情生厌离心,不厌离是不能出离的呀!「心生淨信」,从过去的事可以知道有因就有果,你若是作善、作恶都有果,你修学佛法也会得圣道。过去是已经成为事实的事情了,所以你会建立清淨的信心。「正为宣说」,所以佛陀就把过去的本生本事为众生宣说。 「及能降伏执着常论」,说过去的事情令众生生厌离心、生清淨的信心,又能够「降伏执着常论」,这过去的事就是灭了、过去了,是无常的境界,所以你执着常,就被降伏了,都是有变化的。过去作过国王,现在已经过去了,你现在是老百姓了啊!也可能跑到三恶道去了啊!不是一成不变的。谁执着常论?「一切沙门婆罗门等」,能降伏「执着常论的一切沙门婆罗门等」。所以说过去的事情有这麽多的好处,有这麽多的作用。 下面第九科,死生智力。 午九、死生智力 如来所有死生智力,于诸弟子过往迁谢当所受生,能正记别;及能降伏执着断论,一切沙门婆罗门等。 「如来所有死生智力」,这是佛的天眼通;众生死的时候,佛能看见。死了以后又生到什麽地方,佛也能看见。这是有天眼通的都能看见。「于诸弟子过往迁谢」,对这个弟子,这一刹那间死掉了。「过往」,本来是现在,忽然间一刹那就死掉了,就变成过去了,就是过往的迁谢,「迁谢」移转了。这个「死生智力」;「弟子过往迁谢」是「死」,「当所受生」是「生」。是他当所受生,这个「当」也可以将来叫作「当」,或者说你修学善法就应该受生到善处叫作「当」。「能正记别」,佛陀因为有死生智力,所以能正确的开示你这件事。「及能降伏执着断论,一切沙门婆罗门等」,佛有死生智力,不但是告诉你死生的问题,还能够「降伏执着断论」,就是作善不得善报、作恶不得恶报,断灭了。执着断论的一切沙门婆罗门等。没有断,你作善会有善报,作恶会有恶报的。 这是第九,死生智力。下面第十科,漏尽智力。 午十、漏尽智力 如来所有漏尽智力,于自解脱无惑无疑;及能降伏于阿罗汉起增上慢,一切沙门婆罗门等。 就是「如来所有漏尽智力」,对于自己的解脱,他解脱了烦恼障,也解脱了所知障,对于这件事没有惑,没有迷惑。这个「惑」范围是广,这个「疑」是惑的其中的一种。「疑惑」,「疑」的含义是狭窄、「惑」的诠义是宽广的。「于自解脱无惑」也没有疑;这个「无惑」也有一个意思,就是现在得阿罗汉,这件事没有惑,没有爱烦恼、也没有见烦恼,他就没有「惑」。也不疑,「我没得阿罗汉吧?」;「我得阿罗汉了吗?」那就是疑了;他也没有惑、也没有疑。现在说是得佛的无碍解脱,无惑无疑。因为佛有漏尽智力能通达这件事。 我顺便说一个问题;说是那个人得圣道没有?谁能知道?不是凡夫能知道的。说这个人有天眼通,你问他,他不知道。说那个人得不得圣道?他不知道的。他知道小小;这个人有一点道德,有一点善法,有一点功德,这个能知道。说这个人有一点罪过,这个可能知道。说得不得圣道?不知道的。但是他可能也胡说八道,那也可能会说,可能乱说。你因为不是圣人,你就不知道,你不知道他说得对不对。不是凡夫能知道这件事的。要有漏尽智的人才知道,这个人得初果了,这个人得二果了,这个人得无生法忍了,这要漏尽智力才能知道,其他的人不知道的。 「如来所有漏尽智力,于自解脱无惑无疑,及能降伏于阿罗汉起增上慢」,就是有的,或者他是佛教徒、或者他非佛教徒,他也有一点修行,他认为他得阿罗汉了,其实是没得阿罗汉,他就认为他得阿罗汉了,这叫作「增上慢」,就是比他事实的情况增加了、高估了,有这个高慢。佛有了漏尽智力,就能降伏你这高慢心,你现在是增上慢,没有得阿罗汉,会知道这件事。「一切沙门婆罗门等」,就这一切的沙门婆罗门等,他有阿罗汉的增上慢。 巳三、结 是名如来十力作业。 这是结束这一段。就是佛的十力作业有什麽作用?就是有这样的作用。 辰六、次第(分二科) 巳一、徵 云何如来十力次第? 这是第六科,说这个次第。别显如来十力,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总辨。总辨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第二科随释。随释,第一科是说十力的自性,十力是以五根为自性,也就是以智慧为自性。第二分别。第三不共。第四平等。第五作业。前面这个作业这一科说完了。现在第六科是次第。这次第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如来十力的次第?佛的十种智力,为什麽先说处非处智力?第二个自业智力?这个次第怎麽这麽排法呢?什麽道理呢?这样问。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总标 谓诸如来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初证得时,即便顿得一切十力;顿证得已,后时次第方现在前。 「谓诸如来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初证得」的时候,「即便顿得一切十力」,就是一刹那间,如来的十力完全成就了,「顿得如来十力」。「顿证得已,后时次第方现在前」,顿证得十力以后,后来的时候,有因缘的时候,才有次第的现在前,这十种智力是按照次第现前的。 这是总标,下面第二科,别显。分三科,第一科,是初门。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分四科,第一科,处非处智力。这个「初门」这个「门」字,容易明白的,门是有「入」的意思,这房子有个门,可以从这裡出、可以从这裡入。在这裡讲,就是解的意思,解释,这第一种解释,就是这个意思。先说这个处非处智力。 午二、别显(分三科) 未一、初门(分二科) 申一、辨(分四科) 酉一、应非处智力 谓诸如来初成佛时,先起处非处智力,观察诸法,建立一切无倒因果。 「谓诸如来初成佛时,先起处非处智力」,怎麽会现起处非处智力呢?「观察诸法,建立一切无倒因果」,佛的智慧观察一切法都是因缘有的,所以就为众生建立,「建立」实在就是开示,开示一切法不颠倒的因果,贪瞋痴各有因果,有漏的因果,无漏的因果,开示这件事。这就叫作「处非处智力」。第二科是自业智力。 酉二、自业智力 既观察已,次起自业智力;若有希求即于欲界同分界中可爱殊胜异熟果者,方便为说,令其远离诸不善业,令其现行所有善业。 「既观察已,次起自业智力」,观察完了,观察一切法都是因缘有的,这「因缘有」这句话非常的广大。现在「次起自业智力」怎麽样现起呢?「若有希求即于欲界同分界中可爱殊胜异熟果者」,若有众生他心裡面希求这件事,希求什麽呢?「即于欲界」裡面「同分界中」,说这个人他是欲界中的人,「欲界同分」,和欲界的人相同,他希望的事情就希望欲界的同分,若是色界就不是欲界的同分了,若到三恶道也不是欲界的同分。这「欲界同分」就是散乱心修诸善法,你若是寂静心就到色界天上去了。「即于欲界同分界中」可爱的、殊胜的、异熟果,就是你欢喜这异熟果非常的美妙,我欢喜人间的富贵,或者天上的五欲非常好,我欢喜成就这样的功德。 「方便为说」,那麽佛陀就慈悲,「方便」,就是佛陀的善巧方便,假立名言,就为你开示,怎麽开示呢?「令其远离诸不善业」,你要弃捨这些有过失的事情,不可以作。伤害人的事情,杀盗婬妄这些事情不可以作。「令其现行所有善业」,教导他身口意三业表现出来的都是没有过失,不伤害他人,对自己有利益,对别人没有伤害,这些善业。这样开示你,就可以满足你的希求,得到可爱的殊胜异熟果。那麽就是各有各的善法,各有各的道路。你走这条道路就能满足你的愿,如果你走的不是这条道路、走岔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酉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 次起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若诸有情希求世间离欲法者,与其教授,令彼趣向世间离欲,令彼获得如实之道。 「次起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这是第三科的次第,静虑解脱等持等至的智力。佛陀在这个情形下就现起静虑解脱等持等至的智慧力。怎麽现法呢?「若诸有情希求世间离欲法者」,若是有这样的众生,他希望世间的可破坏的,但是还是离欲的这种也很高尚的境界。「与其教授,令彼趣向世间离欲」,那佛陀也就善巧方便的施设名言,教授你要有五戒十善的基础,然后你能修学禅定,也告诉你修不淨观。「与其教授」,教授他修禅定的法门。「令彼趣向世间离欲」,你修学这个方法,就能叫你趣向于世间的离欲,可以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令彼获得如实之道」,就能教化你,没有辜负你的希求,你是成就了色界定、无色界定了,那就好过欲界的境界,所以称之为「如实之道」。当然这个是要诃斥这个欲的虚伪,说色界、无色界天的禅定的微妙,要这样子才能够成就的。 这是第三科。下面第四科,所馀诸力。分两科,第一科标。 酉四、所馀诸力(分二科) 戌一、标 次起所馀如来十力;若诸有情希求出世离欲法者,如应为说趣出世间离欲之道。 「次起所馀如来十力」,前面这三个智力说完了,再有因缘就发起所剩馀的七种如来的智力。「若诸有情希求出世离欲法者」,这所馀的诸力怎麽现起呢?说「若诸有情希求出世离欲法者」,他对世间上离欲的境界他也不满意,不满意这个世间的离欲的境界,所以希求出世间的离欲。「出世间的离欲」就是对世间的禅也不欢喜,所以叫「出世间离欲」。「如应为说趣出世间离欲之道」,就随那个人的根性所相应的,为他宣说「趣出世间」,向于出世间的离欲去了,向那地方去了。那就是苦集灭道,十二因缘,这些出世间的离欲之道,就是声闻、缘觉的这一部分。 这是标,下面是解释,分六科。第一科是根胜劣智力。 戌二、释(分六科) 亥一、根胜劣智力 谓于此中先起根胜劣智力,如实观察希求出世离欲者根。 说这位众生他希求出世间的离欲的圣道,佛对这个众生怎麽样度化呢?佛先现起根胜劣智力,现出这个智力。怎麽现法呢?「如实观察希求出世离欲者根」,真实的没有错误的,观察希求出世间圣道的这个人的根性。这也是不容易观察的,当然这是在他的阿赖耶识裡面,过去生栽培的善根,他有这个善根,那麽就可以这样修行了。 亥二、种种胜解智力 次起种种胜解智力,如实观察彼根为先所有意乐。 这是第二科,种种胜解智力。怎麽样现起呢?「如实观察彼根为先所有意乐」,这样现起,就是如实的观察他的善根,「先」,先观察他的善根。然后要观察他的意乐,「意乐」就是现在,他现在他心裡欢喜什麽?他欢喜数学,他欢喜各式各样的事情,这也不一样。佛就是这样子给他宣说这个法门的时候,与他的意乐要有一点相应,他才生欢喜心。 亥三、种种界智力 次起种种界智力,如实观察意乐为先所有随眠。 这是第三科,种种界智力。这是怎麽样现起呢?「如实观察意乐为先所有随眠」。这个「界」有很多事,但是主要是烦恼的种子。「次起种种界智力」,就是真实的去观察他现在欢喜什麽,先观察他现在的意乐,然后观察他的烦恼的种子,哪一方面偏盛。这是种种界智力现起的情况。下面第四科,遍趣行智力。 亥四、遍趣行智力 如是了知彼根意乐及随眠已;次起遍趣行智力,如其所应令于所缘趣入门中而得趣入。 「如是了知彼根意乐及随眠已」,这是结束前文,就是像前面这样子,经过这样的观察之后,就知道他以前的善根是属于什麽,他应该学习《阿含经》,或者他应该学习《般若经》,这个善根。「意乐」是他现在的欢喜。「及随眠」他的烦恼的种子的情形,「已」。「次起遍趣行智力,如其所应令于所缘趣入门中而得趣入」,然后再现起这个遍趣行智力的,就是先观察善根,再观察意乐,再观察他的烦恼种子,然后才现起遍趣行智力的,怎麽现起呢?「如其所应」,就是随顺他,与他合适的,「令于所缘趣入门中」,令他在这个「所缘」,就是「趣入门」,所缘的就是个门,你从这裡进入,就是这个意思。「令其所缘趣入门中而得趣入」,或先由不淨观入道,或先从无我观入道,或先从无常观入道,各式各样的。 这是第四科。遍趣行智力是这样。现在第五科,宿住随念及死生智力。这两个智力合说。 亥五、宿住随念及死生智力 次起宿住随念智力及死生智力,彼由如应所缘趣入门加行,摄住心已,淨修行已,为说中道,令其远离萨迦耶见以为根本,常断边执。 「次起宿住随念智力及死生智力」,这两个智力怎麽样现起呢?「彼由如应所缘趣入门加行」,那个众生由于佛陀开示他,相应的所缘的趣入门,那应该就是五停心,五停心就是趣入门。「加行」就是开始努力的修行了,或者修无我观、或者修不淨观这样子。「摄住心已」,用这个门把这个狂乱的心繫住了,叫它安住不动了。「淨修行已」,用这个安住的方法停止了他的贪瞋痴,使令心清淨已。「为说中道」,这个时候再为他说一个中道的法门,就是也没有过、也没有不及、正合适。「令其远离萨迦耶见以为根本」,这「为说中道」实在是什麽呢?就是「令其远离萨迦耶见」,令其远离我见、我所见,远离我见以为根本,这是最重要的,要远离我见。 我们学习《大智度论》、《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也好,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也好,我们看出来都是要远离我见。这两个法门;这般若法门和唯识的法门,都是要修无我观的,「远离我见」。所以我们若是修不淨观,同时也可以修无我观。修无我观,于事实上也会感觉到快乐,就会远离很多很多的烦恼。所以「远离萨迦耶见以为根本」,这是非常重要的法门。「常断边执」,这地方说出这个「中道」,要远离常见,也远离断见,远离常边、远离断边的执着,也不执着常、也不执着断。你若执着有我,可能就是常见了。 《披寻记》一六五六页: 为说中道等者:此中常断边执,皆以萨迦耶见为其根本。由起宿住随念智力为彼宣说,能治常边邪执处中之行,令离常执。由起死生智力为彼宣说,能治断边邪执处中之行,令离断执。如是应知。 「为说中道等者:此中常断边执,皆以萨迦耶见为其根本」,这是执着有我的那一定是常见。有的执着断见的时候,当然是没有我了,但是那就也不符合因果的道理。「由起宿住随念智力为彼宣说,能治常边的邪执处中之行,令离常执。由起死生智力为彼宣说,能治断边的邪执处中之行」,这样说,就可以明白这件事了。「由起宿住随念智力」就可以破除常见,由「死生智力」可以破除断见。这样不常不断,就是「处中之行」。「令离断执」,就是叫你远离断灭的执着,就是由死生智力,可以这样子。「如是应知。」 亥六、漏尽智力 为令永断一切烦恼,从此后起漏尽智力。若有如是正修方便奢摩他力之所任持,虽未永断一切烦恼,而由获得不现行故,起不作作增上慢者,令其捨离此增上慢。 这是第六科,漏尽智力。「为令永断一切烦恼」,佛陀的大智慧为令众生永远的断除了一切烦恼,不是暂时的。如果你若是希求世间的离欲,那就暂时的断了欲的烦恼,若是出世间的圣道,就永远断除一切爱烦恼、一切见烦恼。「从此后」,所以从这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之后,就现起漏尽的智力,现「起漏尽智力」,让你永断一切烦恼。 「若有如是正修方便奢摩他力之所任持,虽未永断一切烦恼,而由获得不现行故,起不作作增上慢者,令其捨离此增上慢」,这个漏尽智力也有这种作用。「从此后起」的「漏尽智力」是怎麽样的现起呢?「若有如是正修方便奢摩他力之所任持」,说若是有一位佛教徒,他能这样的修学圣道,他是修的方便的奢摩他,修止,按佛陀的方法所开示的法门,譬如说修这不淨观,把欲的烦恼停下来。这心裡面没有欲,欲轻了、心的妄想也就少了,所以修奢摩他就容易,心就能明静而住。你的心为这明静而住的奢摩他的力量所任持,所控制。控制了的时候,「虽未永断一切烦恼」,这个时候只是调伏烦恼,没能永断一切烦恼,如果你现在不修奢摩他了,烦恼又会现起,就是这样。「若有如是正修方便」,就是修的佛法中所开示的奢摩他,因为你先修了不淨观,所以这不淨观把欲烦恼调伏了,所以这时候你修奢摩他的时候,你就能够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到初禅,这时候你这欲烦恼就被控制住不动。 这时候心裡是没有烦恼了,可是烦恼并没断,不是真实断烦恼。那麽我们要问怎麽断烦恼?一定要修毗钵舍那才能断烦恼,你不修毗钵舍那不能断烦恼。因为这个奢摩他能够安住所缘境明静而住,没有见诸法实相,这奢摩他没有智慧啊!你没有智慧的时候,你就不能见诸法实相,不能见诸法实相,烦恼不能断。要见诸法实相才能断烦恼,谁能见诸法实相?要智慧!要诸法无我的智慧,诸法毕尽空的智慧才能见诸法实相。 所以我们学习了经论的时候,我们修学止观的时候,修学圣道的时候,要知道这件事。说我现在一坐二十四个钟头不动,没有烦恼,但是你没断烦恼,你这只是定,你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非非想定,还没能断烦恼,就是没智慧。一定要用毗钵舍那的智慧,这毗钵舍那最浅的就是无我智、无我观,要修无我观能断烦恼,这时候你能得圣道,你可以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我们从这经论上,学习了这样的经论,我们若是遇见修行人,谈修行的事情,你心裡就会说这句话。 这样子从经论裡面来看,《大智度论》也好,《瑜伽师地论》也好,它是要观察「色受想行识、我不可得」,观察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生灭变化的,这裡面没有常住的我可得,我不可得,修无我观是这样子。若修法空观,我不可得、色也不可得、受想行识也不可得、他说出个理由来的,这「不可得」说出个理由的,你这样观,这叫作毗钵舍那观。有止,就是心裡面明静而住,安住在所缘境,然后再修观,就是观察思惟,如理作意,用智慧观察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就是我空观、法空观。初开始你这样观,也不感觉什麽了不起,没什麽了不起。但是你那个止若进步了,这个观就不同了;你若到了欲界定,进步到了未到地定,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时候,这完全不同了。因为那个定的力量高了,观的力量也高,就能深入到诸法实相。因为你定力不够的时候,你的观不行,它不能深入诸法实相。不能深入诸法实相,感觉还是平平常常的,没什麽了不起啊! 但是定力高了的时候,智慧也力量大的时候,就深入诸法实相,完全就不同了,完全不一样了。《瑜伽师地论》的宝贵的地方就是,把这个奢摩他深入的告诉你,《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什麽是欲界定,九心住是欲界定,然后进一步到未到地定,有这个轻安乐了。轻安乐这是未到地定,再进一步初禅轻安乐更殊胜,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每一禅是什麽相貌,它都说出来清清楚楚的。那麽你从这裡,你的毗钵舍那也就是逐渐逐渐有力量,它就会得圣道。 我们都是发好心,我认为我们各位同学都是发好心出家的,可以决定这件事,不是说我们到佛教裡来吃饭的,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你不能学习到圣道,始终是不能发生什麽作用,想得圣道是不可能的。说我在佛学院住了一百年了,但是我还不知道怎麽修行,那都不行,没有办法得圣道。何况完全不学习经论的人能得圣道?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有人问:「你们中国佛教,有没有人得圣道?」你怎麽回答这句话?你愿不愿意回答那是另一回事,但是你心裡应该明白这件事。我能不能得圣道?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得。实在来说,你自己不知道,我能得圣道?我不能得圣道?自己不知道。为什麽你不知道?因为你学习经论的时候,学习的有问题。明白点说。我们若是学习《瑜伽师地论》,所以《瑜伽师地论》好的地方就在这裡。譬如说我们现在学习《金刚经》,听人家讲一遍,我也可以用功修行,但是始终还是,「我可以吗?可以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能做到吗?」自己还迷迷煳煳不知道。但是若学了《瑜伽师地论》,不是,你就确定知道我能不能得圣道。但是《瑜伽师地论》就是太多,一百卷,「哎呀!我一听我就头疼了!我就嫌麻烦,不要学那麽多,小小学一点就好了。」小小学一点也可能好,但是不容易。「择要」,你择的是不是要?你自己认为是择要,但是不是「择要」还不一定。 所以这上面告诉你,你看,这句话你在别的地方不容易看到这个话。就是「若有如是正修方便奢摩他力之所任持」,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若是我们没有学过《瑜伽师地论》,你没有学过这圣道法门,认为很好了,「我得阿罗汉了!」一定是这样子嘛!「我看见这个欲的境界我心不动,那我就是圣人了」,一定是这样想嘛!但这地方告诉你;「正修方便奢摩他力之所任持」,有定的力量的控制,你烦恼不起了,「虽未永断一切烦恼」,你看这地方说,这时候没有永断一切烦恼,只是暂时的降伏啊!虽然没有永断一切烦恼,「而由获得不现行故」,但是你现在没有白辛苦,你能够用功的时候,烦恼不活动了。「获得不现行故」,「获得」就是成就,成就了烦恼不活动了,烦恼不动。你轻视我,我心裡面还是很平静的。你讚歎我,我心裡还是很平静的。遇见一切烦恼的境界,我心裡不烦恼。这境界很不错了。 「而由获得不现行故,起不作作增上慢者」,这时候就心裡想,我就起了增上慢,「喔!我现在我得阿罗汉道了!」心裡很快乐。「令其捨离此增上慢」,佛陀这个漏尽智力一现行就知道,你这个人起增上慢,你没断烦恼嘛!你只是有一点禅定的功夫,你没有断烦恼,不是阿罗汉嘛!你没得无生法忍啊!「令其捨离此增上慢」,佛就教导你,你不要起增上慢,你没断烦恼。 我们再说个故事;说是这个比丘,他得阿罗汉了,不是慧解脱,是俱解脱,他就入定;「我看我师父得没得阿罗汉?」就有这个事情啊!他一入定一看,「喔!我师父只是三果圣人,没得阿罗汉!」但是他不精进,他就住在三果那裡。他这徒弟又不好意思对他师父说:「你没得阿罗汉,你现在认为你得阿罗汉是增上慢!」他不好意思向他师父说这句话。那怎麽办法呢?一天他在入定;如此、如此就可以了。这一天,他师父有事情。可能和现代不同,这是古代的事情。古代的时候,不是坐飞机、也不是坐汽车,出家人多数在山野裡面住,若愿意出来动一动,就是徒步走路,到那个地方作什麽什麽事情。这一拐个山弯过去,忽然间前面有个老虎过来了,这老虎就扑上来了,这时候他这心裡,这三果圣人心裡就惊,心裡害怕。心裡一害怕的时候,这老虎,没有老虎啊!一看是他徒弟。他师父这时候,「若得了阿罗汉的时候,见到老虎,老虎扑上来,是不是也害怕?」这是个问题,这个问题怎麽回答? 在《大毗婆沙论》有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说:为什麽会害怕?因为有我执,有我就是怕伤到我啊!所以这个境界一出现,心裡就恐怖。这是凡夫境界。初果也还是有这个我,初果是断了分别我执,俱生我执还没断啊!二果、三果、通通还有俱生我执,所以都有恐怖心。到了阿罗汉的时候俱生我执完全没有了,他不那麽害怕,还有小小的有一点,因为还有我执习气,还有小小的,但是不是那麽严重。那麽他现在这个三果圣人,当然这个人也还是修行人,也是修无我观,也应该明白这些道理。他这个恐怖心上来不是那麽轻微,所以感觉到:「喔!我还没得阿罗汉!」就知道这件事,还要继续努力修行才可以。和以前的想法就不同了。就是「令其捨离此增上慢」。不过这个还算很高的境界,这是佛教徒,而且得了初果、二果、得了三果圣人了,这是很高的圣人。若是根本没到这个境界,如果也没有学习经论的,就算是我们佛教徒,不学习经论,那不可能会得三果的呀!也不可能得初果、二果、三果,不可能的。初果都不能得,因为你不知道修无我观,不知道,怎麽能得圣道呢?不可能。那就是内凡中小小有一点定力,得了一点境界,就容易认为是得圣道,就容易这样子。 所以,这时候还算好,还有佛菩萨漏尽力能来教化他,「你没得阿罗汉!」这还算好!说是「起不作作增上慢者,令其捨离此增上慢」。这件事,其实现在我们也一样,现在我们还算好,还肯到佛学院来学习啊!能有几个出家人肯到佛学院学习啊?我看不多。就是到佛学院学习了,肯来了,一有点儿烦恼;「我何必在这儿受这个罪呢?我走了。」那很容易就走了,佛法也没学好。真实能够把佛法学通了,到什麽时候算是学通了?就是明白了怎麽样修学圣道,明白这件事,不容易的。不欢喜学习佛法,就算是欢喜,有一点障碍就不学了。我们不能够知道轻重!不知道这件事。小小有一点原因,就不学习佛法了,就是这样子。当然这个学习不是非要听谁讲,你自己肯读经论也可以,那也是学习。这就是看个人的意思,你自己愿意听人讲也可以,当然这个讲也有问题。我不听人讲,我自己阅读经也是可以。我的意思,还不是非要听人讲的,自己阅读也可以,当然这个阅读也有问题,就是你要能看得懂才可以。总而言之,听人讲也好,自己阅读也好,都叫作学。一定要学,不能够因为小小的困难我就不学了,不学,你能得到什麽好处?一点儿好处也没有,都是过失。 《披寻记》一六五七页: 起不作作增上慢者:于所应作不作谓作,名不作作。即由此义不如实故,说名增上慢者。如有外道,于其自身发起不正思惟颠倒,自谓是阿罗汉。其类应知。 「起不作作增上慢」这句话怎麽讲呢?「于所应作不作谓作」,对应该去这样修的,譬如应该修不淨观、应该修四念处、应该修无我观、应该修唯识观、修性空观,你应该那麽修,或者用天台宗的话,要修这一心三观。「于所应作不作」,我不作,我不修观。「谓作」,我没有作这件事,我就认为我作这件事了。譬如说,我现在心裡面不动心了,孟子说:「我四十不动心,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实那又怎麽呢?若按佛法来说,那是怎麽一回事呢?这个事,我们若学习佛法,自然应该知道孟子不动心怎麽讲,应该明白这件事。但是你若不学习经论,你怎麽讲? 说这个人「于所应作不作」,没有作,而他就认为他作了。现在这上面说,「如是正修方便奢摩他力之所任持,虽未永断一切烦恼,而由获得不现行」,我一切烦恼不动了,如果在禅堂裡看话头到这个境界,那他认为他怎麽回事?所以我们若是从经论上认真的学习,其他的人说这位某某大德、某某大德怎麽修行,那话都不能算数。你看六祖坛经,这永嘉玄觉禅师,那上说他学过天台止观的,他来见六祖大师那种情形,那是什麽情形?完全不同啊!和其他的人不一样的。你就会知道很多事情。像三果圣人,像刚才我讲的故事,这不是我编造的故事,我是从书本上看来的。 所以这上面「不作作」,就有这种事情啊!就是不作作,真的啊!就是有这种事情。这个「不作作」就这麽讲。他没有修一心三观,他就认为他修一心三观了。这叫「不作作」,「名不作作」。「即由此义不如实故」,就因为这样,他不真实嘛,他没有修学圣道,他认为他修学圣道了,这就叫作「增上慢」,「说名增上慢者」。「如有外道,于其自身发起不正思惟颠倒」,他对他自己有不正思惟的颠倒,什麽呢?「自谓是阿罗汉」,自己认为他是阿罗汉。「其类应知。」 申二、结 是名十力一门次第。 前面这是十种智力的一种解释,这是一种解释的次第。 未二、第二门(分三科) 申一、标 复有异门十力次第。 这第二个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复有不同的门,不同的解释十力的次第,由这个解释,我们可以得入,可以明白这个道理。这第一科是标,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初四,辨这十力的初四个智力。分四科,第一科是处非处智力。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辨初四(分四科) 戌一、处非处智力 谓诸如来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初证得时,最初发起处非处智力令现在前,普于一切缘生法中,观察最胜妙法住智。 「谓诸如来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初证得」的时候,「最初发起处非处智力令现在前」,怎麽叫作「现前」呢?就是「普于一切缘生法中,观察最胜妙法住智」当然这地方应该包括一切法,一切的有漏法、无漏法都包括。但是这地方说「最胜妙法住智」,这就有漏法不在内了。一切无漏法,能为最胜妙法住智。就是现在的阿罗汉,没有入无馀涅槃,他这个戒定慧都在,观察他的因果,如是因、如是果,叫「妙法住智」;若入无馀涅槃就不叫「法住智」了,叫「涅槃智」了。所以这个「住智」有这个意思。这是第一,处非处智。 戌二、自业智力 即依如是妙法住智,次起自业智力,观在家分,由彼彼业种种差别,依在家分曾当现时修证差别。 这是第二科,自业智力。「即依如是妙法住智,次起自业智力」,佛陀依如是妙法住智,就是处非处智。照理说,这个妙法住智,应该属于处智,不是非处智。当然佛也有这种智慧。「次起自业智力」,怎麽叫「自业智」力呢?「观在家分,由彼彼业种种差别,依在家分曾当现时修证差别」,「观在家分」,观察这个是在家佛教徒,这个「分」,这个是属于在家佛教徒的修证佛法的范围,不同于出家佛教徒的范围,所以叫作「分」。「由彼彼业种种差别」,由于彼在家佛教徒,他们所修的八正道,修的三十七道品,有各式各样的差别。「依在家分」,虽然是有很多的差别,但是我们根据在家的范围,「曾当现时」,「曾」经是过去、「当」是末来、「现」是现在,于过去、未来、现在,他们修证的差别就可以知道是怎麽回事。知道怎麽回事啊,在家佛教徒,最高只能得三果,不能得四果阿罗汉。得了三果以后他就出家了,出家以后继续修四念处,那麽就得阿罗汉了。这样子,这就是自业智力。 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分两科,第一科,观出离道。 戌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分二科) 亥一、观出离道 如是观察在家分已;次起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观出家分。谓于如是出家分中,为有能说出苦离苦正道者耶?为无有耶? 「如是观察在家分已;次起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观出家分」,这个智力现前的时候,就是发出来作用,是观出家分,就是出离了这个俗家,来到寺院裡面学习三十七道品。「谓于如是出家分中,为有能说出苦离苦正道者耶?为无有耶?」这还有这个问题,这个静虑解脱等持等至的智慧力,它怎麽样的次第呢?「观出家分」,是观已经出家的人,这在家人多数没能离欲,所以不说「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他若一离欲,这就出家了,是出家分。现在这裡观出家分,佛陀就是现起「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这个智力怎麽现出来呢?现出来作什麽?「观出家分」,就观察修学圣道这个人,他是出家人,属于这个范围,不同于在家人了,所以叫作「分」。 「谓于如是出家分中」,前面这句话是略说,下面就是详细说。「谓于如是」就是这一个「出家分中」,他出了家在寺庙裡面,有上座、有下座、有出家人的组织,谁是职僧事,谁不职僧事,怎麽怎麽的境界。这时候这佛陀智慧力就看,观察,在这个出家人裡面,有能宣说「出苦离苦正道者耶?」有这种人吗?有人能宣说佛法,宣说三十七道品的人吗?有宣说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的人吗?「为无有耶?」为这麽多的出家人中,没有能宣说圣道的人?他观察这件事。 这一科是观出离道。观察这个寺庙裡面的出家人,有没有宣说出离生死苦的八圣道呢?有没有这种人呢?这是观察。第二科是观照世间。 亥二、观照世间 如是观已,正知都无。 佛陀这样观察以后,这些出家人都是懈怠人,「正知」没有一个出家人会宣扬圣道,宣布圣道,宣传圣道。没有。哎呀!阿弥陀佛!这句话这麽讲。 《披寻记》一六五七页: 正知都无者:谓出家分,于出离苦不能如实了知故。 不真实知道这件事。哎呀!这弥勒菩萨就这麽讲啊! 观诸世间,无有救护,无所归依。由大悲故,以其佛眼如实观照一切世间。 「观诸世间」,观察这个世界上的众生在生死裡流转受苦,「无有救护」,没有人能救护这些人的,这样说就是能宣扬圣道的人,那就是救护。现在是没有宣扬正道的人,世间人在生死裡流转,没人来救护他们啊!他在这生死的困苦中,没有人能救护他出苦,这佛就看众生是这样,「无所归依」,在生死裡流转,没有一个依靠的。这样说,我们若是有佛法僧,是我们的归依处,佛是我们的归依处、法是归依处、僧是归依处,这个「僧」不是凡夫僧,归依三宝那个「僧」是圣僧,圣僧是我们的归依处。现在没有人宣扬圣道,就是没有法;没有法也不可能有人得圣道,那就是没有归依处了,虽然是出家人,但是没有归依处。「由大悲故,以其佛眼如实观照一切世间」,这时候佛有大悲心,「以其佛眼」,用他一切种智的佛眼真实的观照一切世间的情况,现在还有佛法住世吗? 当然我们现在还很幸运,有经律论,有藏经,这还算好,还有这麽一点希望。但是我现在又有个妄想,我们出家人曾经在社会上读过书,头脑还算很清醒,你要发大悲心,好好学习佛法宣扬圣道,这样子使令这个出家人没有白出家呀!所以我在想,现在弘扬淨土的人多是对的,弘扬念阿弥陀佛法门,这是对的。如果连阿弥陀佛也没有人宣扬,这些出家人可怎麽办?这众生,这佛教徒在世间可怎麽办?就是「观诸世间无有救护、无所归依」,就是这样境界。 社会上的人唯利是图,这不能说不对,他要生存就是要有财才能生存,但是贪心很大,众生是这样子嘛!这也不须要说别的话。但是我们出了家的人呢?也这样子吗?佛菩萨眼睛没有看见钱的问题,只看见这世界上有没有佛法僧?有没有正法住世?有正法住世可以得救。如果没有这个,你有钱没有用,不能得救的。 「由大悲故,以其佛眼如实观照一切世间」,这是观照世间。这一段文就说到这裡。但是这裡有个问题,我想你们心裡也可能在这裡也有问题,等一会儿我们讨论的时候,看你们说不说这个问题?底下是第四科了,根胜劣智力。 戌四、根胜劣智力 既观照已,次起根胜劣智力,现前了知住在世间种种有情,生在世间,长在世间,或有钝根,或有中根,或有利根。现前知已,便于说法其心趣入。 这是第四科,根胜劣智力。「既观照已」,佛的大慈悲既然这样观察了以后,「次起根胜劣智力」,然后就发动这根胜劣的智慧,这个智慧怎麽发动呢?「现前了知住在世间」,就是当前的境界,知道「住在世间种种有情」,就在世间流转的种种的有情,就是人也是各式各样的,何况还有其他种种差别。这些有情「生在世间」,他就是没有办法消除贪瞋痴啊!他就是留在世间,困在世间。「生在世间」就是困在世间。「长在世间」,不是能解脱的,没有办法离开世间的。这些人裡面「或有钝根」,或者是这个根还是不错的,就是过去生中遇见佛法,遇见善知识,遇见佛菩萨是善知识啊!遇见善知识了,但是他栽培的时候,他是根性钝。或者有中等的根性,或有利根的,有钝、中、利这三种根性。就是这些在生死裡流转的众生还有人有善根。「现前知已,便于说法其心趣入」,佛菩萨现前知道了以后,知道没有人说法,但是众生还是有善根的,佛知道了以后,「便于说法」,就是随其所宜为他宣说佛法。「其心趣入」,因为有善根的关係,他听闻了佛法以后,他就会向前进,由外凡而内凡,由内凡到见道,他就向前进步了,入于圣道了。 酉二、例馀六 次后如前一切所馀种种胜解智力等事,次第应知。 这第二科,例馀六,其馀的六种智力,如前面说的那一切所馀的种种的胜解智力等事,它的生起的次第,如前面说过的就知道了,这裡不重覆说了。 申三、结 是第二门十力次第。 前面这一段是第二类,十力的次第。 未三、第三门(分三科) 申一、标 复有异门十力次第。 这是第三门,分三科,第一科标。复有不同的门来解说十力的次第。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辨初三,初三个智力,分三科。第一科,处非处智力。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辨初三(分三科) 戌一、应非处智力 谓诸如来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初证得时,最初发起处非处智力令现在前,观察一切缘生法界。 「谓诸如来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初证得时,最初发起处非处智力令现在前」,这是佛的后得智,令这个处非处智力现前。「观察一切缘生法界」,观察一切因缘生法,「法界」也就是因缘生法,观察因缘生法。这样观察,就是处非处智力现前了。现在第二科,自业智力。 戌二、自业智力 次起自业智力,即于如是缘生法中,观察假立有情名想诸有情界如是有情,自造如是色类诸业,还受如是色类诸果。 「次起自业智力,即于如是缘生法中,观察假立有情名想诸有情界」,在因缘生法裡面观察这个众生、这个假立的有情,「有情」就是我呀!这个我是语言的方便假立的名字叫作我,不是真实有我。「名想诸有情界」,这个我是个假名字的,是你内心的分别,所以叫作「想」。这一切有情界都有我,都有我执,他不知道「我」但是个假名字,「如是有情,自造如是色类诸业,还受如是色类诸果」,这是佛的自业智力的观察,这麽多的有情,他自己「自造如是色类诸业」,他自己在造作这样的色类的业力,或者是善业,或者是恶业。人有的时候到法庭上去审问的时候;「你为什麽这样?」「不是,我没有作,是他引诱我作的」,把这个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其实别人固然有增上缘的作用,但主要还是你自己,你自己造这件事。「自造如是色类」,就你作善业它有行相,作恶业它也有行相,所以叫「色类」。「还受如是色类诸果」,你造善业,他就得到善的果报,造恶业得恶的果报,你不可以有断见的。 戌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 如实观察如是法界有情界已;次起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即为如是诸有情类解脱苦故,示现三种无倒神变,而教授之。 这是第三科,前面是自业智力。这第三是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如实观察如是法界有情界已」,「如是法界」就是因缘生法这一切有情界观察完了。「次起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这个智力怎麽现起的呢?「即为如是诸有情类解脱苦故」,这佛解脱众生的苦。前面作善业、作恶业都不能解脱苦,现在要解脱众生的苦故。「示现三种无倒神变,而教授之」,就是现这个神境神变、记说神变、教诫神变,这前面我们讲过。现了神通,然后为众生说法,「而教授之」。这就叫作「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 酉二、例馀七 既教授已;次起馀力如前次第知根等已,于其正道令趣入已,然后方便令彼有情解脱众苦。 这是第二科,例馀七。前面只是说了三个智力,其馀的七个智力就略了。「既教授已;次起馀力如前次第知根等已,于其正道令趣入已」,根胜劣智力,这些智力,就是「于其正道令趣入已」,就是教导那个众生于正道,就是符合缘起的道理叫「正道」。教导你趣入圣道以后,「然后方便令彼有情解脱众苦」,你修学圣道才能解脱众苦。 申三、结 是第三门十力次第 结束这一段文。 辰七、差别(分四科) 巳一、徵 云何如来十力差别? 这第七科,差别。前面第六科是次第,是十种智力的前后的次第。这下面是第七科,说十种智力的差别。说这个。分四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如来十力的差别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标。 巳二、标 谓此十力展转相望,亦有差别亦无差别。 这是第一个力、和第二个力、第三个力,互相比对,就叫作「望」。看出来也是有差别,但是好像又没有差别。「亦无差别」。 《披寻记》一六五八页: 亦有差别亦无差别者:谓此十力,如其次第前后相望,若由此义,说有差别。复由他义,说无差别。如下自释,一一可知。 「亦有差别亦无差别者:谓此十力,如其次第前后相望,若由此义,说有差别」,这麽讲是不一样。「复由他义」,又由不同的意思来讲,「说无差别」,前后两种力是没有差别。「如下自释」,下面文有解释,「一一可知。」 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总徵差别。 巳三、释(分二科) 午一、总徵差别 处非处智力等与自业智力等,有何差别? 这是问。这裡面加个「等」字,处非处智力「等」,与自业智力「等」,这就表示每一个前后这样,都可以互相对望,不只是处非处智力与自业智力对比。有什麽差别呢? 这是总徵差别。下面第二科,展转别辨。分九科,第一科,是第一智力与第二智力它们来对望。又分两科,第一科,处非处智力。 午二、展转别辨(分九科) 未一、第一智力与第二智力(分二科) 申一、处非处智力 若正了知善不善业,能感所有爱非爱果;当知此由处非处智力故。 「若正了知」,若是你觉悟这件事觉悟得很正确,没有搞错了,怎麽样情形呢?了知善业不善业,能招感所有的爱果不爱果,可爱的果报、不可爱的果报,由善不善业招感的。「当知此由处非处智力故」,若这样讲,善不善业能感爱非爱果,这就是处非处智力的相貌。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自业智力。 申二、自业智力 若正了知诸有能造善不善业,即彼能受爱非爱果,而非所馀;当知此由自业智力故。 若这麽讲就是第二个智力了,就不是第一个智力。「若正了知诸有能造善不善业」、能造善业、能造不善业,即彼能造善业、就能受爱果,即彼能造不善业、它就能受非爱果,「而非所馀」,不是其他的业力,我们造的业力各式各样的,你造的业力也有上中下的差别,造罪也有轻重的差别,造福也有轻重的差别。有的时候我们在世间上的事情裡面,这些烦恼的境界裡面造业,有的时候我们在佛法僧裡面造业,这各式各样的情形。就各式各样的情形,各有各的分际。我们这麽讲,那就是自业智力,就不是前面的处非处智力了。「当知此由自业智力故。」 未二、第二智力与第三智力(分二科) 申一、自业智力 若正了知诸有能修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即彼能入静虑等定,而非所馀;当知此由自业智力故。 这是下面第二科,第二智力与第三智力。就是自业智力是第二智力,这个等持等至智力是第三智力。分两科,第一科是先说自业智力。 「若正了知诸有能修」,就是这个人他肯用功修学四静虑,修学八解脱,修学空、无愿、无相三等持,修学四静虑、四无色定,修学等至。「即彼能入静虑等定」,你若肯努力那一定不会徒劳的,那你就能够证入到色界的四静虑,也能证入到无色界的四空定,也能证入到三三昧等定。「而非所馀」,不是其他的事情,你以前造的修学善业得到可爱果,那是另一回事,说「而非所馀」。「当知此由自业智力故」,这样讲就是第二个自业智力故。下面第二科,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 申二、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 若正了知即依如是静虑等定,现三神变无倒教授所化有情,当知此由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故。 若是正了知佛陀依这个如是的静虑等定,现三神变,不颠倒的教授众生,为众生说法来教化众生,所化的有情,用这样来教化众生。这样说,「当知此由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故」,这属于这样,这麽讲了,就这样意思。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喜欢帮助人,能舍己为人,这是菩萨心。可是要知道,要帮助别人,首先要提升自己;如果自己的定力不够、智慧不足,你自己没有离开烦恼,你帮助那个众生,他也一样离不开烦恼。所以要度众生,先要度自己;要成就别人,先要成就自己,这个道理要懂。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烦恼伏住,烦恼不起作用,你才能够帮助别人;自己没有离开烦恼,帮助别人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纵然弘法利生,做得很有成绩,到哪一天你的烦恼忍不住一发作,大家对你过去所作所为都不相信了,就前功尽弃,那怎么能成就?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