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14集
2015/5/23   热度:1379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十五页: 疏【若就当经,初句即无量光,洞彻无碍故。二句即无量寿,常恒不变故。三四句即灵心绝待,光寿交融,一切功德皆无量故。五句总赞,即经云:如我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末句结归,言阿弥陀佛全体是当人自性也。】 这一段是将序文「明性」这一行半交代得清清楚楚,非常的难得。这一段里面的含义也非常之精深博大,《演义》里面有发挥。 演【若就当经下。】 『下』是以下,这一句以下。 演【是解释序文已竟。】 以下这一段「是解释序文已竟」,把这个序文解释完了。 演【下复配属诸经。】 这个以下再配合诸经来说。 演【今先就当经配光寿也。】 配诸经是先就本经来配,哪一句说的是经文上哪一个意思,句句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在这段里面,『初句』是序文的第一句,就是「灵明洞彻」,第二句是「湛寂常恒」。灵明洞彻就是无量光的意思,『洞彻无碍故』。第二句是『无量寿』的意思,『常恒不变』。第三句跟第四句,序文里面是「非浊非清,无背无向」,这两句是讲『灵心绝待,光寿交融』,含着这个意思在。『一切功德皆无量故』,这是总说无量。第五句是『总赞』,「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真正不可思议。特别是「不可思议」这四个字里面的含义,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在本经里面,释迦牟尼佛自己所说,「如我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而十方诸佛也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所以这个不可思议是有根据的,不是随便说的。末句归到自己的自性,这种不可思议的功德是谁?是自己,是真正不可思议。由此可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谁?就是我们自己。 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里面,给我们讲本经三大纲领:信、愿、行。头一个是「信」,他讲了六条,第一个是信自。莲池大师在此地也是明显的告诉我们,这是自性!如果不相信自性,那就不叫信佛。佛法里面讲信解行证,第一个就是要信自,而后再信他。他佛可以给我们做增上缘,信自是信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信他是信增上缘,信心是这么建立的。此地这注子也讲得很好,简单扼要。「今先就当经配光寿」,经文里面讲的无量光、无量寿。 演【绝待交融者。】 就是三、四句讲的『灵心绝待,光寿交融』,注子里有几句话给我们说明。 演【光与寿似对待法。】 『对待』,就是我们今天讲,相对的。『似』就是好像是一个相对的。 演【而其实举光则融寿,举寿则融光,原非二物,有何对待。】 看起来好像是对待的,其实是一桩事情,都是本性里面的性德。本性有照之德,这就是「光」,本性有智慧。本性有寂德,寂是如如不动,真心确实是不动的。佛在《楞严经》里面给我们举一个例子,举见性,见性就是真心,见性就具足无量光、无量寿的意思。见性它能照,见一切色了了分明,这是无量光的意思;见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动不坏,这是无量寿的意思。睁开眼睛见,闭着眼睛还见,诸位读《楞严经》就晓得,「十番显见」,说明见性是真心,见性就是真如本性。你晓得见性如是,六根根性无不如是,所谓「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由此可知,「光」义跟「寿」义确实是交融的,是绝待的,绝待就是不是相对的,所以它交融。『原非二物』,一个是从照上说,一个是从寂上说。「寂」就是自性本定,这个定不是修来的,自性本来具足的,这就是所谓楞严大定,楞严大定不是修的,性定;「照」是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自性慧是无量光,自性定是无量寿,定慧同是性德,所以它是绝待,它是交融。 演【一切功德,谓无漏性功德。无量者,具足圆满不可思议也。】 『性』是真如本性,有体、有相、有用。《华严经》经题上讲的「大方广」,大就是赞叹性体,方是赞叹性相,广是赞叹真性起用,所以「大方广」三个字就是赞叹本性的体、相、作用。『功德』就是指它的相与用,这是本性的功德;既是本性的,绝对不是修得的,是本来具足,能生万法,这是「性功德」。性功德是『无漏』的。漏是烦恼的总代名词,「无漏」是决定不生烦恼,称性的功德里面没有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统统断尽,才叫做无漏。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那个漏还没尽,还没有完全离开;那一品生相无明也没有了,才叫真无漏。真无漏的性功德谁有呢?圆教的佛才具足、才圆满。小乘人也称无漏,但是没有性功德。因为小乘人的无漏是只断见思烦恼,尘沙没断,无明没断,所以小乘无漏不是究竟的。「无漏性功德」,才是真正自己本来面目。我们想想我们现前,一切时中常生烦恼,这就是有漏。有漏是凡夫,无漏是圣人;有漏是迷惑颠倒,无漏才是觉悟不迷。我们自己想想,我们起不起烦恼?起烦恼就是凡夫,就是病态,就是不健康,自己一定要觉悟。 此地所讲的『一切功德』,是说无漏称性的功德,就是本性本来具足的功德,「功」是功能,「德」是德用。「无量」是具足圆满不可思议,这是无量的意思。无漏性功德是圆圆满满,一点都不欠缺,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那么十法界,六凡法界不是有漏的吗?你自己想想,六凡是有漏的还是无漏的?没觉悟的时候,在六凡是有漏的;大彻大悟之后,他住一真法界,一真跟十法界是一不是二。一真法界里面有没有十法界?有。可是在大菩萨、佛的眼光里面,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佛是什么样子?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样子,也有菩萨的样子,也有天人的样子,也有饿鬼、地狱的样子,样子好多好多,都是佛。佛眼睛里面看都是佛,决不是成了佛之后,看一切众生统统都变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没这个道理!为什么?他证到无漏,看到这一切相分,一切相分是性变现的,性无漏,相也无漏。所谓漏从哪里来?漏是你自己迷,与相不相干;自己迷了,自生烦恼,是这么回事情。所以,它确确实实圆满的具足不可思议。 演【而以此句,当非浊非清二句者。】 在真性里面,向背清浊统统说不上。事有没有呢?事有,理上没有。事有理无,相有性无,相里面有清浊向背,性里头没有;事上有清浊向背,理上没有。由此可知,所谓清浊向背是迷了以后才有这个现象,悟了之后没有这个现象。 演【以但有清浊向背,即有对待不融通,便不是性功德,便非无量。】 那就是有量。 演【今无清浊向背,是一切功德皆无量也。】 『清浊向背』,前面也说得很详细。这是三、四句合本经的经义来看,我们得到这个结论。 第五句总赞,『即经云,如我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这个到经文里面会详细的来讨论。『末句结归』,这非常重要,『言阿弥陀佛全体是当人自性也』。「全体」包括了依报与正报,「当人」就是自己,就是自己的自性。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就是自己的自性。这个话怎么说?此地注子说了: 演【梵语阿弥陀佛,此云无量寿,无量光。】 这是本经里面解释的。 演【而自性寂,即是无量寿。自性照,即是无量光。寂照不二,即是光寿交融。则阿弥陀佛,岂不即是当人自性。】 这就是所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净土、弥陀都是自性变化出来的。既是自性变化出来的,当然不是别人,是自己。经、论(注解就是论)说得这么清楚明白,我们听到好像也听明白了,其实明白了没有?没有。没听明白,没听懂,为什么?如果真听明白、真听懂了,你就成了阿弥陀佛,你就入了境界。就像禅宗所谓「言下大悟」,你听了言下没悟。换句话说,我们听了似懂非懂,不是真正懂得,境界没转过来;真懂得,境界立刻就转过来。我们为什么转不过来?业障太重了,障碍住你自己的自性寂照。所以你自性本定不能现前,自性般若也不能现前,被自己业障给障住了。但是诸位要明了一桩事情,自性般若、自性本定是本有的,你现在这个业障、烦恼、无明是本来无的。本来无的就是假的,本来有的是真的。本来有的一定可以证得,可以恢复;本来无的,一定可以断掉,能断干净。最低的条件,我们要相信这一点,要在这个地方建立信心,你就有一个入处。底下第二段是配三大来说: 疏【又初句明无不照,即用大。】 初句是灵明洞彻,这是讲「用大」,无所不照。第二句是湛寂常恒: 疏【二句静无不含,即相大。】 真如本性是什么样子?清净寂灭相,它不动。经上常说,「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自性本定,你觉悟的时候它在定中,你迷的时候它还在定中。不是说你迷了它就乱了,它迷了它就乱了,那不叫做本性,不叫做本觉,迷了它也不乱!好像阴天,阴天太阳没有了,太阳还是一样放光,只是被云遮住而已。现在我们对这个知道得很清楚,乘飞机飞到云层上面,还是光天化日,并不是说今天太阳没有光了,不是的。这就跟自性本定、自性的般若一样,它还是照、还是寂,永远没有改变,而是我们自己生了无明,这个无明就像一片云彩,暂时好像是障碍了,其实并没障碍。好像云层遮住太阳,其实并没有遮住,太阳大得很,云层那一点点怎么能遮到太阳?而我们自性更大,经上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一点无明烦恼怎么能障碍得住?不可能的事情。由此可知,「灵明洞彻」是它的作用;「湛寂常恒」就是它的样子。而三四句所讲的「无向无背」,正是讲它的本体,它的本体清浊向背统统说不上。 疏【三四句迥绝二边,即体大。】 『迥』是远远的,远远的断绝两边。清浊是两边,向背是两边,用今天的话说,超越相对,连绝对都不可得,绝对跟相对还是两边。这就是前面讲的不可思议的意思,不可思、不可议。这是显体。 疏【五句总赞,所谓即三即一,双泯双存,辞丧虑亡,不可思议。】 把体相用合起来看,这就是总赞。 疏【末句亦结归自性也。】 末句还是结归到自性,体相用说的是自己,自家的体相用。由此可知,这一部《弥陀经》、《弥陀经疏钞演义》讲什么?讲的是自己,就是自己的体相用三大,不是讲别的。《弥陀经》如是,《华严》、《法华》、《圆觉》无有一经不如是,整个佛法就是说的自己。所以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为什么?宗教里面讲的他,不是自己;哲学也是讲的他,也不是自己。而佛法彻始彻终就是讲的自己,没有讲到外人。唯识学说得很好,佛法里头分别一切法相,分别的是自己,真是「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不懂得佛法,你也没办法入佛法,一定要明了。 演【又初句明无下,配三大也。】 三大就是体大、相大、用大。 演【用大者,谓众生心具有无边妙用。】 这是讲众生的心,你的心具足无边的妙用。 演【论云: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 论是《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排的顺序是一体大、二相大、三用大。此地讲『用大』,所以就引第三条来说明众生心具有无边的妙用,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因善果。出世间,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个善因善果从哪来?是从你自己心里面生出来的。世间人天的善因善果,也是你自己心里面生出来的。诸位要知道,这是真心,真心决定生善因善果。三恶道、阿修罗道,从哪来的?妄心生的。真心上面带了一层无明,就生一切恶因恶果,还是这个心生的。心上带了无明,带了烦恼业障,就生恶因恶果。去掉无明、去掉业障,这个心所生的是善因善果,这岂不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是指十法界,指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与十法界统统是唯心所造,这个造就是现的意思,「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为什么会现种种不一样?识在当中起变化,唯识所变。心是真心,唯识是带了一层无明的真心,我们称为「阿赖耶识」,称「妄心」。它能生,也正是六祖开悟时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是没想到,没想到我自性能变现出这一切万法。他一开悟,一见到这个真相,说出这么一句很感慨的话。 演【今此灵明无所不照。】 本性里面的般若光明,无所不照。 演【即是能生一切世出世善因果也。】 从这一句,我们非常明确的体会到,一切善因善果是从智慧里面生的。灵明觉照是本性的智慧,难怪佛法所标榜的是无上正等正觉。本性里面有体、有相、有用,无上正等正觉是讲作用,不是讲体。我们讲「佛」这个字是觉的意思、智的意思,还是讲的作用;如果讲体,应当讲寂,讲清净寂灭才对。所以讲「涅盘」是从体上讲,涅盘是寂静、寂灭的意思,讲「佛」是从用上讲,佛是智慧、是觉的意思。涅盘跟佛是一个意思,一个从体上说,一个从作用上说。用当然有体,体一定有用。这就了解,善因善果一定要有智慧,没有智慧不行。 演【相大者,谓众生心具有如来智慧德相。】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切男女我父母”是什么意思呢?答:【出自心地观经卷二】谓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因此,就多生多劫以来之关系而言,一切男子皆可能是自己之父,一切女子亦可能是自己之母。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