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46
2014/9/4   热度:21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46 戌二、于他有情 于所应作利有情事,策励思惟,方能修作;未能任性哀愍爱念。或于一时于诸有情,由身语意发起邪行;或于一时于诸境界,发起贪着;或于一时,于资生具,现有悭吝。 酉二、在意乐(分二科) 戌一、别辨相(分二科) 亥一、于三宝等(分二科) 天一、自内无知(分二科) 地一、标 信他诸佛菩萨而行,未能自内了知真实。 我们昨天是讲到这裡。 地二、释 谓于如来、或法、或僧、或真实义、或有情事、或佛菩萨神通威力、或因、或果、或应得义、或得方便、或于所行,皆随他信。成就狭小闻所成智、思所成智,而非无量。 这是第二科,前面第一科是标,「信他诸佛菩萨而行,未能自内了知真实」,未能自内,就是这位胜解行地菩萨,他自己没有成就,法无我的智慧,所以他自己心裡面,没能够通达胜义谛,所以要「信他诸佛菩萨而行」,这一段是标,下边第二段解释。 「谓于如来、或法、或僧、或真实义、或有情事」,这下面说他没能通达世俗谛,也没能通达第一义谛,「谓于如来、或法、或僧」,这就是三宝,他对于三宝的真实功德也不了知。「或真实义」,就是法无我性,就是真如,也没能证悟。「或有情事」,众生的事情就是惑、业、苦嘛,惑、业、苦他也不真实明了。「或佛菩萨神通」的」「威力」,我们前面曾经学习过,神通威力就是圣威力,「或因、或果」,「因」就是一切法,由因缘生,但是前面的文说有十种因,就是:随说因、观待因、牵引因、摄受因、生起因、引发因、定别因、同事因、相违因、不相违因,一共有十因。「或果」,果就是:异熟果、等流果、离繫果、士夫果、增上果,这我们前面都学过了,对这个也不是通达的。「或应得义」,应得就是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义。「或得方便」,得无上菩提的前方便,就是六波罗蜜。「或于所行」,或于自己内心所行的境界,《披寻记》有解释。「皆随他信」,前面列举的这麽多的,都是随顺佛语,相信佛语的这样解释,不是自己证悟了大智慧,通达这件事。「成就狭小闻所成智、思所成智」,这位胜解行地菩萨,他成就了狭小的闻所成智,你没能证悟第一义谛,心有所得时候,境界都是狭小的,这个狭小指什麽说的呢?就是闻所成智和思所成智,「而非无量」并不是特别广大的第一义谛境界,那麽这是说他信佛语而行,未能自内了知真实,这是自内无知这一段。下边第二段或时失念。 天二、或时失念 又即于此,或时忘失、有忘失法。 这个胜解行地菩萨,他有闻所成智,思所成智,由这两种智慧也通达多少道理的,但是「又即于此」,他所闻所思的事情,有的时候呢,他就忘掉了,这个念力不圆满,「有忘失法」,就是忘掉了。 亥二、于大菩提 成就菩萨苦迟通行。于大菩提,无勐利乐欲,无炽然精进,无有甚深牢固淨信。 他也不是一无所成,他也有多少成就,成就是属于什麽呢?是菩萨的「苦迟通行」,这个「苦迟」,苦什麽意思呢?就是没得到色界四禅,虽然他也用功修行,他没能成就色界四禅,所以他的觉受是属于苦的,这个「迟」就是迟钝,迟钝就是根性钝,在这个利钝的根性上看呢,他是钝根人,所以是迟钝,运转的缓慢,就是没能够成就色界四禅,是个钝根人,这样的用功修行、修学圣道,这个圣道就是通行,能通到涅槃那裡去,他是成就,就是这样子,是这麽一个范围,这是「或时失念」。 「于大菩提,无勐利乐欲,无炽然精进,无有甚深牢固淨信」,这下面是第二科,「于大菩提」。前面第一科是「于三宝等」,这是「于大菩提」。「于大菩提,无勐利乐欲」,就是对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无上正等正觉,没有勐利的乐欲,「乐欲」就是愿,这个愿不是那麽勇勐,但是也不是没有愿,只是愿不勐利就是了。「无炽然精进」,精进是属于行,前一句是愿,这一句是行,他的用功修行,没有那个炽然精进,不是特别的勇勐,也用功修行,但不是特别的精进。「无有甚深牢固淨信」,这个「甚深牢固」,牢固实在就是坚固,甚深的牢固,那就是通达第一义谛那样的淨信,就是「甚深牢固淨信」,他没有通达第一义谛,所以没有这样的信心。 《披寻记》一五六九页: 于大菩提无勐利乐欲等者:〈成熟品〉说:若时菩萨住中品成熟,尔时便有中品欲乐,中品加行。此尽第二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觉品善法已得相应、即于此中性淳厚故,极勐盛故,能有上品广大果故,大胜利故,名为炽然。不转还故,不退堕故。常胜进故,名为无动。(陵本三十七卷二十六页)今胜解行住菩萨住下品成熟,唯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由是说无勐利乐欲,炽然精进。有转还故,有退堕故,非为无动,由是说无甚深牢固淨信。 「于大菩提无勐利乐欲等者:〈成熟品〉说:若时菩萨住中品成熟,尔时便有中品」的「欲乐」,「中品」的「加行」。若这个时候,这位菩萨他修行的境界,是属于中品成熟的程度,那麽他是安住在中品程度的时候,他在佛法的功德,所成熟的,「尔时便有中品欲乐」,那个时候呢,他就有个中等的欲乐,就是前面说「于大菩提,无勐利乐欲」,说这个人他有中品的欲乐,中品的加行,中品的愿,中品的行,这个中品,究竟是什麽程度呢?「此尽第二无数劫边际」,这句话说明白了,从发无上菩提心,解胜行地开始,到得无上菩提,一共有三大阿僧衹劫,三无数劫,现在这裡说中品,就是第二无数劫,那个第一无数劫呢,那就是下品了,就是软品,这个第二无数劫就从初欢喜地开始计算,直到第七地,这都是第二无数劫的边际,在这个时候,就是已经见第一义谛的人了。 「炽然无动觉品善法已得相应」,这个第二无数劫边际的菩萨,满了第二无数劫的时候,他的这个愿、行,相貌是中品的,中品的又是什麽样子呢?「炽然无动觉品善法已得相应」,这个「炽然」就是勇勐的意思,他修六波罗蜜广度众生的时候,是非常勇勐的。「无动觉品」,这个无动就是不退转的意思,只有向前进而不会向后退的了,无动的觉品善法,「已得相应」这位菩萨已经相应了。「即于此中性淳厚故,极勐盛故,能有上品广大果故,大胜利故,名为炽然」,这上面解释这个炽然。「即于此中」,就是在第二无数劫裡边,他已经见第一义了,这个人「性淳厚故」,他的心非常的淳厚,这个「淳厚」是什麽事情呢?就是他的慈悲心非常强,无论遇见什麽境界,他的慈悲心先动,就是对前面的人有慈悲心,不管前面的人怎麽恶,但是他是慈悲心的,我们应该这麽学习,不要一下子眼睛就立起来。「此中性淳厚故」,就是慈悲,很忠厚,就是慈悲中也是有智慧的,因为这是见法性的人。 「极勐盛故」,他这个大悲心发动的六波罗蜜,特别的勇勐、特别殊胜,「能有上品广大果故,大胜利故」,他这个修六波罗蜜,修六波罗蜜是有为法,是有因果的,他在这个世、出世间上有上品的广大果,如果在世间上说呢,那他有大富贵的境界,因为常常的修布施波罗蜜,他就是有很多的财富。有戒波罗蜜呢,他的身体很高贵,还有这个忍波罗蜜就是他不是一个孤独的人,他会有很大、很尊贵身份的朋友,他自己很尊贵,他的朋友也很尊贵,「有大朋党、有大眷属」,所以这是上品的广大果故。精进呢,就是如意的大果报是不断绝的,一个果报一个果报,无穷无尽的这些如意的果报,是精进波罗蜜的果。禅定,他是修禅定的人,所以他的身体是不可以损坏的,没有人能伤害他的身体的。般若,般若这个上品的广大果,就是诸根勐利,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和一般人不一样,特别勐利,「多诸喜悦」,喜悦的事情,「于大人众中得自在」,他有这个上品广大的果报。说这位菩萨,这是见第一义的菩萨,他有这种境界。「大胜利故」,这个大胜利什麽呢?就是有广大的神通,有神变的威力,「名为炽然」,这个炽然是这样意思,这麽讲。 「不转还故,不退堕故。常胜进故,名为无动」,这解释这个无动,炽然讲完了,这个无动觉品,无动是什麽意思呢?「不转还故」,他不会向后退,又回到初发心的境界。「不退堕故」,他现在成就的功德,不会退失的。「常胜进故」,他是向前进的。「名为无动」,这个无动是这个意思。(陵本三十七卷二十六页)那裡有解释。「今胜解行住菩萨住下品成熟」,现在这一大段文主要是介绍胜解行住菩萨的境界,这位菩萨是安住在下品成熟,就是没得圣道,还在那个资粮位、加行位这个时候。「唯有下品欲乐」,他发无上菩提心这个愿是下品的。「下品欲乐」,下品的加行,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是下品的一种境界。 「由是说无勐利乐欲」,所以说于大菩提无勐利乐欲,没有炽然精进。「有转还故」,这个胜解行地菩萨他有退还的事情,有转还,有退堕的事情。「非为无动」,没有这个无动的功德,「由是说无甚深牢固淨信」。看这个文的意思,他只有说他有闻慧和思慧,还没说他有修慧,没有成就修慧这麽个境界,没有成就修慧,那应该是外凡的境界,他还没到煖、顶、忍,这裡;煖、顶、忍应该是有修慧的人了。 戌二、随难释(分三科) 亥一、标 于其三处,有忘失念。 这下面呢,随难释,前面是别辨相,辨出来这个胜解行地菩萨,只有闻、思慧没有修慧的这位菩萨,就是这样的相貌。下面第二科随难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标,「于其三处,有忘失念」,这位胜解行菩萨在三个地方有忘失念,就是记不住了,这个念失掉了。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列。那三处呢? 亥二、列 一、于境界可意不可意色声香味触法中,或于一时其心颠倒,忘失正念。二、于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失前生。三、于所受所持诸法,久作久说,或于一时有所忘失。 「一、于境界可意不可意色声香味触法中」,就是这位菩萨他所遭遇到的境界,有的境界是可意的,有的境界是不可意的,可意不可意的色、声、香、味、触、法裡边,「或于一时其心颠倒」,或者一个时候,他不能向第一义去理会了,就是有所得了,有所执着了。「其心颠倒」就不与第一义相应了,就是迷惑了,「忘失正念」,他这个正念也失掉了。 「二、于受生彼彼身中」,这是前面第一个境界,第一处,现在第二处,「于受生彼彼身中」,就是他这个生命结束了,他又来生……或者,在人间有各式各样的不同,或者是生到天上去,这可能是指人间的境界。「彼彼身中既受生已」,既然得到一个新生命以后,「忘失前生」,前生怎麽回事不知道,有这一个事情。 「三、于所受所持诸法,久作久说,或于一时有所忘失」,第三个地方是什麽呢?。「于所受」,所学习的佛法,「所持」,这个忆持不忘的佛法,这些事情裡面,「久作」,长时期这样做的事情,也常常这样讲说的,应该是不会忘的,「或于一时有所忘失」,到这个时候就忘了,想不起来了。 亥三、结 于是三处,有忘失念。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段文,在这三个地方,这位胜解行菩萨有忘失念;没有这个修慧的人,也就是有这个问题。 申二、所作不定(分三科) 酉一、或具聪慧 或于一时具足聪慧,于其诸法能受能持;于其义理堪能悟入;或于一时则不如是。 这是第二科,所作不定,前边第一科是狭小有缺,现在第二科所作不定,分三科,第一科或具聪慧,「或于一时具足聪慧」,他这个聪,他的耳朵很聪,他的第六意识很有智慧,怎麽知道呢?「于其诸法能受能持」,对于所学习的佛法,或者是世间善法,他能够领受,他心裡面也能忆持。「于其义理堪能悟入」,对于那件事的道理,他能够理解,所以就是有聪慧。「或于一时则不如是」,或者一时,这个时候就是不能,就是又笨了。 酉二、或具忆念 或于一时具足忆念;或于一时成忘念类。 这是第二科,或具忆念,前面第一科,这是第二科,或者一个时候能具足忆念,他所学习的他能忆念,他不忘失。「或于一时成忘念类」,或者一个时候,就记不住了,和那个记忆不好的人是一类了。 酉三、勉为他说 于诸有情未能了知如实调伏善巧方便;于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实引发善巧方便。为他说法、教授教诫、勉励而转。勉励转故不如实知,或时虚弃、或不虚弃;如闇中射,或中不中。随欲成故。 这第三科,勉为他说,「于诸有情未能了知如实调伏善巧方便」,就是调伏有情的善巧方便,这位菩萨不能知道,是这个众生随自己意说佛法可以,但是你不知道究竟怎麽样才能调伏,那他还不是太明白。 「于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实引发善巧方便」。前面说「未能了知如实调伏善巧方便」是对有情说,教化众生说,「于自佛法」,就是自己这方面,在佛法裡面修行的事情,他也是有所不知道,「亦未了知,如实引发善巧方便」,说自己怎麽引发自己的圣道,他也不太明白。「如实引发」,很恰当的引发圣道的善巧方便。 「为他说法、教授教诫、勉励而转」,他有闻所成慧,也有思所成慧,他也为他人讲说佛法,但是这个讲说的程度,就是为人教授他的善法,教诫不要作恶事,对于这样为人说法的时候呢,要勉励而行,要努力的这件事才能做得来,勉励而转,「勉励转故不如实知」,因为他的智慧很勉强,他对于所应该怎麽样教授众生,怎麽样教化众生,不是真实的明白。「或时虚弃、或不虚弃」,为人说法的时候,就是,或者这个时候就是白说了,对方一点利益不能得到,「或不虚弃」,或者有的时候听众也得到利益的。 「如闇中射,或中不中」,就是像这个黑暗中去向那个目的那地方射,射箭,或者是中上了,或者是没有中上,所以这个事是靠不住的事情。「随欲成故」,因为这个有闻慧、有思慧的这位胜解行菩萨,他的心还不清淨,他没得到禅定,还没能离欲,所以「随欲成故」,他心裡面有欲,心不清淨,所以自己用功修行也马马虎虎的,为众生说法也是靠不住的。 《披寻记》一五七○页: 随欲成故者:由彼意乐未清淨故,致有斯失应知。 「随欲成故者:由彼意乐未清淨故」,他内心那第六识,他的那个意愿还不是很清淨的,「致有斯失应知」,所以使令他有这些过失,有这些缺失。 申三、所得有退(分六科) 酉一、退已发心 或于一时于大菩提虽已发心;而复退捨。 这个第一科是狭小有缺,第二科所作不定,现在第三科所得有退,分六科,第一科,退已发心。「或于一时」,或这位胜解行菩萨,一时于大菩提虽然已经发心、发愿,愿得无上菩提,「而复退捨」,有的时候又退了,这个大菩提心又退掉了。 酉二、捨先受戒 或于一时弃捨菩萨先所受学淨戒律仪,不能受学。 这是第二科捨先受戒,或者这个时候,他懈怠了,就弃捨这个菩萨先所受学的淨戒律仪,就弃捨了他的菩萨戒,那前面菩提心退了,当然戒也就是退了。「不能受学」,这个时候,这个道心没有力量了,就不能受学菩萨戒,也就不能行菩萨道了。这第三科厌利有情。 酉三、厌利有情 或于一时虽勤修习利有情事;而于中间生厌倦故,复还弃捨利有情事。由意乐故,欲令自乐;由思择故,欲令他乐。 「或于一时虽勤修习利有情事」,或一个时候,他也精勤的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而于中间生厌倦故」,但是中间,行菩萨道的中间的时候,心裡就厌倦了,「哎呀!众生难度。」众生特别的讚歎这位菩萨也受不了,若毁辱这位菩萨,菩萨也受不了,你若不修止观就是这样子。我们说是讚歎应该受得了,讚歎受不了,他若讚歎你,你不修止观的时候,就随他去了;若毁辱更不得了,那就是厌烦这件事,我辛苦了,我不做了,就是这样子。 「复还弃捨利有情事」,又弃捨这件事。「由意乐故,欲令自乐;由思择故,欲令他乐」,这是结束前面这段文。「由意乐故」,因为他内心裡面,终究是发过菩提心,他心裡面还想要得圣道嘛,所以「欲令自乐」,还想到自己,我不要度众生,那麽辛苦,我自己安乐住,修学圣道好了,叫做「由意乐故,欲令自乐」。「由思择故,欲令他乐」,有的时候感觉众生难度,众生也是很苦恼,想一想还是度众生,所以「欲令他乐」,又发心度众生了。 酉四、数犯淨戒 于诸菩萨所有违犯,多分遍知;非数遍知,无馀永断。由于毁犯数现行故。 这第四科数犯淨戒,「于诸菩萨所有违犯」,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自己修学圣道,去教化众生这些事情,有的时候有所违犯,犯了菩萨戒。「多分遍知」,多数是明知道,这件事是做错了,是知道的,因为他学习过,所以做错了知道。「非数遍知,无馀永断」,但不是说每一次都遍知,都是明白的,有的时候也就迷迷煳煳也就犯了菩萨戒。 「非数遍知,无馀永断」,就是全部的,知道这件事,这样做不对,那就不做,不做嘛叫「无馀永断」,但他不是「数遍知,无馀永断」的。「由于毁犯数现行故」,怎麽知道「非数遍知,无馀永断」呢?由于他毁犯,他不是毁犯一次,他犯戒不是犯一次,数数的犯戒,所以有时候他心裡就不想这件事了,所以「非数遍知,无馀永断」。 酉五、退怖大乘 或于一时于菩萨藏法毘奈耶,他所引夺。或于一时闻说甚深广大法教而生惊怖,其心摇动犹豫疑惑。 这是第五科,退怖大乘,或者一个时候「于菩萨藏」就是大乘佛法的法与律「法毘奈耶」。「他所引夺」,就为烦恼作主了,他的智慧不能作主,那他就不学习了。 「或于一时闻说甚深广大法教而生惊怖」,或者一个时候,这个「闻说」,闻这个善知识讲说,甚深的广大法教,这个教,也就是语言文字的这个甚深广大的佛法,他听闻这个佛法以后,「而生惊怖」,他心裡还有点害怕,这就是他佛法的通达也不太及格,他又不修止观呢,烦恼又是重,所以心裡面有点感觉,这件事我办不到,「而生惊怖」。「其心摇动」,其心就是听见这个法心裡不安了、摇动。「犹豫疑惑」,心裡面「哎呀!是这样子吗?我能办得到吗?」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对于世间的尘劳又不能无所得,所以「犹豫疑惑」。 酉六、远离大悲 于诸有情,远离一切现行大悲。于诸有情少分现前利益安乐未能广大,未能无量。 这是第六科远离大悲。「于诸有情」,在生死裡流转,受种种苦的有情,而这位菩萨面对这个苦恼的有情,「远离一切现行大悲」,不能在一切时处现出来大悲心,不能的。「于诸有情少分现前利益安乐」,少分的有情,他的大悲心、他的同情心才能显现出来,利益安乐众生。「未能广大,未能无量」,他的心不能够广大,也不能无量,譬如说没有这个冤亲的差别,也没有贫富的差别,他就是不能广大,他没能够与第一义相应,就是「未能无量」了。 未二、辨学等(分二科) 申一、指上说 于如上说一切圆满菩萨学中,未能普学。于如上说一切圆满菩萨诸相,未皆成就。于如上说一切圆满二分菩萨正加行中,未等显现。于如上说菩萨意乐,犹未清淨。 这是第二科,辨学等,前边是显修得,这位胜解行菩萨是这样境界,现在再说明他对佛法的学习,是怎麽情形,分两科,第一科指上说,于如上面说的一切圆满的菩萨学中,「未能普学」,就是上面如是学那一大科,他也未能普遍的学习。「于如上说一切圆满菩萨诸相,未皆成就」,就是前面说到那个菩萨要哀愍、要爱语、要勇勐、要舒手惠施、要能解甚深义理的密意,这些事情他都不圆满,「于如上说一切圆满菩萨诸相」,都没能够成就。「于如上说一切圆满二分菩萨正加行中,未等显现」,前面说的那个菩萨有善修事业,在家菩萨出家菩萨那一段文,有四件事要做,就是:善修事业,和这个方便善巧,和饶益于他,和无倒的迴向,这就是正加行中,「未等显现」,他没能够全面的显现出来,都是办不到。「于如上说菩萨意乐,犹未清淨」,像上面说的那十五种意乐,七种怜愍那个,这位菩萨也没能清淨。 申二、随难释 于其无上正等菩提,自谓为远。未于涅槃增上意乐,安立深固。如于生死长时流转,于其炽然无动妙善菩提分法,未能成就。 这是第二科随难释,前面第一科指上说,现在这裡面随难释,随顺其中有不容易明白的加以解释。「于其无上正等菩提,自谓为远」,这位胜解行菩萨,就是闻、思智慧,他对于无上正等菩提,他自己认为,要很遥远的才能够得成就的。 「未于涅槃增上意乐,安立深固」,这无上菩提主要是指智慧说,现在涅槃呢,是指断除烦恼那个第一义谛,「未于涅槃」的增上的意乐,就是那个强大的意愿想要得涅槃,「安立深固」,安立这就是栽培,没能栽培到很深固的程度,对于涅槃的增上意乐栽培的也不理想。这个「安立深固」,这个深固是什麽意思?「如于生死长时流转」,就像这个众生,在生死裡流转,无量劫来就生死流转,那可见你的惑、业、苦,你的烦恼和业力是很坚固的、很深固的,若是我们现在反过来,想要得大涅槃呢,你也要有深固的意愿才可以。「于其炽然无动妙善菩提分法,未能成就」,这位胜解行地菩萨,对于那个「炽然无动妙善菩提分法」,都没能够成就。 午三、结 如是等类,当知是名胜解行住菩萨转时诸行状相。 这是结束这一段文,是前面说的各式各样的这位菩萨的相貌,行类相状,「当知是名」这就叫做胜解行住菩萨,「转时诸行状相」,这个转就是活动,就是他这麽一个程度的活动,诸行的状相,这个诸行状相前面有解释过。 《披寻记》一五七一页: 如于生死长时流转等者:由彼菩萨犹往恶趣,是故说言长时流转。如是炽然无动极善清淨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未相应。如〈成熟品〉说。(陵本三十七卷二十六页)此应准知。 「如于生死长时流转等者:由彼菩萨犹往恶趣,是故说言长时流转」,这个作者这麽解释这句话。「由彼菩萨犹往恶趣」这位菩萨他还没到煖、顶、忍、世第一,他还没有修慧,只是有闻慧、思慧,所以他还可能到三恶道去的呀,「是故说言长时流转」,这麽解释,「如是炽然无动极善清淨觉品善法,当知一切皆未相应」,这句话如〈成熟品〉的解释。(陵本三十七卷二十六页)此应准知。」 巳二、辨其差别(分二科) 午一、于自三品 是诸菩萨胜解行住下忍转时,如上所说诸行状相,当知上品;中忍转时,如上所说诸行状相,当知中品;上忍转时,如上所说当知下品,其性微薄。 这是第二科辨其差别,前面是举行状相,这一科说完了,现在辨别它的不同,它的不同分两科,第一科于自三品,就是胜解行地菩萨,他自己有分三品,就是差别,这是第一科。 「是诸菩萨胜解行住下忍转时」,这个「下忍转时」是什麽呢?应该就是还没到煖位以前,若是从大乘佛法不共于小乘佛法的名相来说,就是十信位,十信是外凡,十住、十行、十迴向是内凡,这是「是诸菩萨胜解行住下忍转时」,在下忍这个时候,就是十信位,或者说是,就是在煖位之前,他还没到煖位以前的时候,「如上所说诸行状相」,前文所说的这个胜解行菩萨的相貌,「当知上品」的,那就是这些不庄严的事情他是及格了。 「中忍转时,如上所说诸行状相,当知中品」,中忍按小乘的名字说呢,就是煖、顶位,这个时候如上所说的诸行状相,当知是中品的。「上忍转时」,上忍转时,按小乘来说呢,就是忍位和世第一位了,这个时候「当知下品,其性微薄」,前面说那个诸行状相是下品的,「其性微薄」,他心裡面,那些不理想的境界,「微薄」的,小小的,不是那麽多。 午二、于极喜住(分三科) 未一、无间入心别 即于如是上忍转时,于上所说诸行状相,渐次能令无馀永断;从此无间,当知菩萨入极喜住。 这下面是第二科,前面是在胜解行位菩萨,自己有三品的差别,这第二科呢,于极喜住,就是初欢喜地了,那麽,再论它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无间入心别。「无间入心」,心就是初欢喜地就是了,或者是就是第一义谛,无间入第一义谛,它就不同于胜解行住了。 「即于如是上忍转时」,就是这位菩萨,他在上忍这个时候修行的时候,「于上所说诸行状相」,上面说的这些不及格的事情,「渐次能令无馀永断」,他继续的修止观呢,所以渐渐的就能令那些不及格的事情,就完全的灭除了,没有剩馀的,消除了以后,而是永久的消除,不会再有了。「从此无间」,就是从这个,「渐次能令无馀永断」这个基础上,「从此无间」,从这裡,不间断,中间没有间隔,「当知菩萨入极喜住」,是一刹那间就到了初欢喜地了,到了极喜地就是得入圣道了,就是忍和世第一,再向前一刹那,就是到了初欢喜地了。 未二、染淨相违别 由得方便极喜住中,胜解行住所说诸法,皆无所有;与彼相违所有一切白品诸法,皆悉显现。由诸菩萨成就此故,转得名为淨胜意乐。 这是第二科,是染淨相违别,染与淨是相违的差别,「由得方便极喜住中」,由这位世第一的胜解行菩萨,他得到止观的方便,他就到了极喜住了,就得无生法忍了,见第一义了。见第一义谛的时候,也就是极喜住中的时候,「胜解行住所说」的「诸法」,「皆无所有」,前面胜解行住所说的那些不及格的事情呢,这时候都没有了。「与彼相违」,这个极喜住的这位菩萨呢,与彼胜解行地也是相违的,「所有一切白品诸法,皆悉显现」,就是他的戒定慧,就是无漏的戒定慧,这一部份都是白品的,都显现,都出现了。「由诸菩萨成就此故,转得名为淨胜意乐」,由这麽多的菩萨努力的精进,就是成就了极喜住了,这时候「转得名为淨胜意乐」,这以前叫胜解行,现在那个名字不是了,现在是得了一个新的名称了,叫做「淨胜意乐」,内心清淨,见第一义了,所以内心清淨。这是染淨相违别。下边第三科,淨胜意乐别。分两科,第一科标简。 未三、淨胜意乐别(分二科) 申一、标简 胜解行住菩萨转时,虽有少分软中上品方便展转清淨胜解,而未得名淨胜意乐。 「胜解行住菩萨转时」就是前面,没得无生法忍的时候,没得无生法忍,他就是胜解行住的菩萨,「转时」,就是在努力的时候。「虽有少分软中上品方便展转清淨胜解」,他也不是完全都是不及格的,也有清淨的胜解的,但是那个清淨胜解是少分,不是很多,分三个阶段,这个软品的清淨胜解,和中品的,和上品的清淨胜解,分这麽三品,这三品都名之为少分。「方便展转清淨胜解」,他就是所学习的佛法中,常常的努力的用功修行,就叫做「方便展转」,那个清淨胜解,它还有清淨的智慧的。「而未得名淨胜意乐」,虽然有清淨胜解,但是不可以称之为淨胜意乐,是这样子,他还没有能断惑证真。这是标简,这一科是标出来,加以简别。这下面第二科,释因。 申二、释因 何以故?由此胜解,为彼多种诸随烦恼染污而转;极欢喜住菩萨住时,一切胜解诸随烦恼皆悉永断,离随烦恼,淨胜解转。 「何以故?」什麽原因呢?「由此胜解,为彼多种诸随烦恼染污而转」,「由此胜解」,由于这位胜解行菩萨,他有少分的,清淨胜解。这个胜解,「为彼多种」,不是一种,就是多种的诸随烦恼,这个随烦恼,这个随这个字,在这裡或者说是缠缚他,这个烦恼随逐他,不捨离,缠缚他,「染污而转」,他那个清淨胜解,为烦恼所染污,所以就不名为「淨胜意乐」了。 《披寻记》一五七一页: 为彼多种诸随烦恼染污而转者:〈种性品〉说:有四随烦恼与白法相违。是名多种诸随烦恼。若具不具为所染污,名染污转。四随烦恼如彼条列应知。(陵本三十五卷七页) 「为彼多种诸随烦恼染污而转者」,这句话怎麽讲呢?「〈种性品〉说」,有四种随烦恼与白法相违,有四种随烦恼和他的那个闻、思的智慧,和修止观的事情,是相违反的,「是名多种诸随烦恼」。「若具不具为所染污,名染污转」,这四种烦恼,也可能完全都有,也可能不具足,总而言之他是染污的烦恼,他本身的闻思的止观的智慧,被这个烦恼所染污了,叫做「染污转」。「四随烦恼如彼条列」,这四种随烦恼,是那四种呢? 在〈种性品〉裡有说,如彼〈种性品〉,条列出来的应知,他那四种烦恼是:「放逸者,由先串习诸烦恼故,性成勐利,常时烦恼,是名第一随烦恼性」,这个放逸的随烦恼,就是从无始劫来一直的有烦恼的出现,所以这个烦恼就变成勐利的烦恼,还是长时的烦恼,这个勐利和长时还不同,有的时候,偶然的有勐利的烦恼出来,那叫勐利烦恼。长时,就是时时有勐利烦恼,那就厉害了,第一个随烦恼。 第二个是愚痴,就是「不善巧者,依附恶友,是名第二随烦恼性」,就是这个人愚痴煳涂,他没有善巧的智慧,他和恶人作朋友,他常和恶人在一起活动,那这也是个烦恼。 「又为尊长,夫主、王贼及怨敌等所拘逼者,不得自在,其心迷乱,是名第三随烦恼性。」就是这个人性格软弱一点,他为他的尊长,困住他,他不能自由的活动;他为他夫主,丈夫来苦恼住他,困住他,他也不能够随意的学习佛法;或者是为他的太太困住了;或者是为王、为贼、怨敌所拘逼,所逼迫,所拘束,他不得自在,他的心很苦恼,是名叫第三随烦恼。 「又资生具有匮乏者、顾恋身命,是名第四随烦恼性」,「又资生具有匮乏者」或这个人的福报缺少一点,生活困难,生活困难就是常常的注意生活的事情,没有时间去学习佛法了,第四随烦恼。这是说这位胜解行住菩萨,他有少分的上、中、下品的方便辗转的清淨胜解,这个胜解为这麽多的烦恼所染污,所以不能称之为淨胜意乐,这个意思。(陵本三十五卷七页)」。 「极欢喜住菩萨住时,一切胜解诸随烦恼。皆悉永断,离随烦恼,淨胜解转。」前面说是这个胜解行住菩萨的境界,现在又提到极欢喜住菩萨,这个菩萨他用功修行,达到极欢喜住的时候。「一切胜解诸随烦恼」,这一切的胜解,诸随烦恼「皆悉永断」,染污胜解的随烦恼完全的消灭了,「离随烦恼,淨胜解转」,他远离了那个随烦恼的苦恼,他的淨胜解清淨的现行活动,所以就名为淨胜意乐了。 辰二、极欢喜住(分二科) 巳一、问 问:极欢喜住菩萨转时,应知何行何状何相? 前面是胜解行住,这一段文说完了,现在是第二段,极欢喜住,这分两科,第一科是问。这个极欢喜住菩萨,「转时」就是现前的时候,前面胜解行住说的很详细了,我们应该是知道了,这个极欢喜住,这个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这个境界现前的时候,是「何行何状何相呢?」,这样讲,这个行、状、相,前面是解释过,现在我再重覆一下也好。「行」就是发趣的意思,就是他这样努力的修行向前进,这个胜解行住菩萨我们也看出来,他有时候自己用功修行,成就自己的道业,有的时候也弘扬佛法度化众生的;现在极欢喜住菩萨也是,他也自己修行证道,也去弘扬佛法度众生的,他若努力这样用功,这叫做行。「状」呢,就是做这件事做的很成功,或者是做失败都叫状,表现出来的相貌,现在这个圣人呢,当然是做的是成功的。这个「相」呢,就是相续的这样做,叫做相。现在问:「极欢喜住菩萨转的时候,应知何行何状何相呢?」,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回答。回答呢,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略说,略说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又分八科,第一科善决定愿;又分三科,第一科是简前住。 巳二、答(分二科) 午一、略说(分二科) 未一、别辨相(分八科) 申一、善决定愿(分三科) 酉一、简前住 答:若诸菩萨从胜解行住入极欢喜住,先于无上正等菩提菩萨弘愿,未善通达菩提自性,未善通达菩提方便,多分随顺他缘而转,不善决定。 「答:若诸菩萨从胜解行住入极欢喜住」,若是这位菩萨从胜解行住,精进的用功向前进,就是证入到极欢喜住的时候,「先于无上正等菩提菩萨弘愿,未善通达菩提自性」,这个入欢喜住,但是回头讲,就是在极欢喜住以前,这位菩萨对于无上菩提是发弘愿了,就是弘大的意愿,「我要得无上菩提」。那个时候,还不是极欢喜住,他是胜解行住。 胜解行住,「未善通达菩提自性」,他还没断烦恼,他这个分别的烦恼矇蔽他,所以他不能够,「未善」就是不能够,不能够通达无上菩提的自性,无上菩提的自性就是断烦恼障,断除去所知障,得了根本智和后得智,这就是无上菩提的自性,他「未通达菩提自性」。「未善通达菩提方便」,也没能够通达无上菩提的前方便,就是六波罗蜜,他也不是太明白,「多分随顺他缘而转」,说这个胜解行地的菩萨,他多数随顺佛菩萨善知识的教导去活动,「不善决定」,他自己没得到清淨无漏的大智慧,他不能决定,就是没有真实见第一义谛,这个智慧没力量,不善决定,这是简前住。 酉二、显六相(分三科) 戌一、初三相摄 除捨彼故,发起六相,新善决定内证修性菩萨大愿。 这是第二科显六相,前面第一科简前住。显六相裡边分三科,第一科初三相摄,六相中现在第一科先说三相,属于前三相的。「除捨彼故,发起六相」,说这个胜解行地有这麽多的不圆满,那麽他就继续努力,要除捨这个不圆满,弃捨这个「未善通达菩提自性,未善通达菩提方便,多分随顺他缘而转不善决定」,他要除捨这三种的不圆满,「除捨彼故」,这件事做成功了呢,就发起六相,现出六种功德相,「新善决定内证修性菩萨大愿」,这个新,以前没有,现在得无生法忍,入极喜住的时候才出现,所以是新的,新的善决定,就是这个「善通达菩提自性,善通达菩提方便,多分随顺自意转能善决定」。「内证修性」,他内裡边用功修行,当然是有修慧了,他见到第一义谛叫内证,见第一义谛的时候,在第一义谛裡边,不但是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也有修所成慧,在这个时候,他这时候的境界,进了一步,进了一步发了菩萨大愿,发了无上菩提愿了。 前面,在胜解行住的时候是世俗发心,就是现前的分别心发无上菩提心的,现在这个见到第一义谛了,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叫内证修性菩萨大愿,这就和它不同了,就是度众生而无众生可度,是这麽个境界。 《披寻记》一五七二页: 发起六相,新善决定内证修性菩萨大愿者:于此住中,由证法性发菩提心,是名内证修性。菩萨大愿初无漏生真实智摄,是名新善决定。齐此名为已入初地,非胜解行地摄故。《十地经论》说:此善决定有六种:一者、观相善决定。真如观一味相故,如经无杂故。二者、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如经不可见故。三者、胜善决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如经广大如法界故。四者、因善决定。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诸色,色不尽故,如经究竟如虚空故。二、常果因善决定。得涅槃道,如经尽未来际故。五者、大善决定。随顺作利益他行,如经覆护一切众生界故。六者、不怯弱善决定。入一切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经佛子是诸菩萨乃至入现在诸佛智地故。此说六相,如彼应释。又复此中新善决定,当知即彼观相善决定摄。内证修性,当知即彼真实善决定摄。菩萨大愿当知即彼胜善决定摄。如所说义配释可了。 「发起六相,新善决定内证修性菩萨大愿者」,这句话怎麽讲呢?什麽意思呢?「于此住中,由证法性发菩提心」,是在这个极欢喜住裡边,「由证法性发菩提心」,由于他断除了分别烦恼,分别我执、分别法执,他得到了无分别智慧,证入第一义谛了,证入第一义谛,这时候发大菩提心要广度众生,那叫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呢,这个欲得无上菩提,这叫发菩提心,但是也愿广度众生,就是慈悲心了。菩提心、慈悲心,但是欲度众生而又无众生可度呢,这是无我的智慧,就是通达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无众生可度,这是无我的智慧,这样说呢,这有三心,菩提心、大悲心、无我的智慧,这三心统一起来,名之为发菩提心,叫「内证法性发菩提心」。这样子「是名内证修性」,内证修性菩萨大愿,这句话就是这麽讲。 「初无漏生真实智摄,是名新善决定」,「初无漏生」,这个无漏的智慧,无漏的大悲愿,是初开始出现的,就是「初无漏生」,这个是属于真实智慧摄的,不属于世俗智慧,是属于真实的智慧,能见第一义谛的智慧是真实的智慧,属于这一方面的。是名叫做「新善决定」,这样子呢,就是不是一定要多分随顺他缘而转了,这叫做「新善决定」。 「齐此名为已入初地」,就是到此为止,就可以名之为证入初地了,「非胜解行地摄故」,这就不属于前面那个凡位的胜解行地了。《十地经论》上说,这个《十地经》是经,这个论就是世亲菩萨着的,解释这个十地经,所以叫《十地经论》,「此善决定有六种」,这个《十地经论》这麽说,这裡说这个新善决定,在《十地经论》上说有六种不同。 「一者、观相善决定。真如观一味相故,如经无杂故」,这个新善决定有六种,那六种呢?第一个是观相善决定,这观相善决定,什麽意思呢?「真如观一味相故」,就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是不可得的,就是真如,真如观;真如观是无差别的,所以叫做「一味」,不是有差别的味道,这叫做,「如经无杂故」,《十地经》上说无杂,若杂就是多了,多味了,现在真如观是一味相,所以叫做无杂,这就叫做「观相善决定」,观这个相是无差别相,那麽这是真如观,这是一个决定。 「二者、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如经不可见故」,第二是真实善决定,这个善是真实善,不是世间有所得的善,是出世间无所得的智慧,是「真实善决定」。这个「决定」有个不退转的意思,若是我们停留在闻、思的智慧的阶段,所成就的功德都靠不住,你若努力还可能保持,你一懈怠就没有了,那都是不决定,若是得了无生法忍以后,你成就的功德是决定的,它不失掉,所以叫做决定。这上面,第二种是「真实善决定」,真实善,还有一个不真实善,就是有所得的善法,这「真实善」就是无所得的智慧的善法。「非一切世间境界」,这个善法,不是世间的那个有所得的境界,它是「出世间故」,它超越世间了,你心裡若有所得,你就不能超越世间,你要无所得才能超越世间的,「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真实善,「如经」叫做「不可见故」,不可见就是无所得了。这是第二。 「三者、胜善决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如经广大如法界故」。这个殊胜的善法,成就了以后不失掉,「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这个「大法界」就是真如嘛。这个善法现前了,就是一切佛的根本,一切佛能够成佛,就是见到这个大法界才成佛的,所以叫做根本,「如经广大如法界故」,这是第三种,胜善决定。 「四者、因善决定。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成无常爱果」,这个可爱的果报是无常的,这个果报的因你成就了。「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诸色,色不尽故」,你有这样因,其实就是六波罗蜜了,你行布施波罗蜜,布施波罗蜜无所得,乃至般若波罗蜜无所得,所以说是如虚空。「依是生诸色」,你依这个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就生出来色,其实就是大果报的境界,「生诸色」。「色不尽故」,色是无穷无尽的,「如经究竟如虚空故」,这是这个圣人做诸功德的时候,他是迴向第一义谛,所以如虚空,是这样意思,不像我们凡夫做一点功德的时候有执着,就是我、我所了,那麽这个就是行六波罗蜜,能够得的殊胜的福报的境界,大福德的境界,这是无常爱果因善决定。「二、常果因善决定」,这个可爱果是常,不是无常,它也是由因得来的,也是决定。「得涅槃道,如经尽未来际故」,这是得涅槃道,这是三三昧了,这样无漏的境界,他是得涅槃的道,涅槃是灭谛,这个三三昧属于道谛,由道谛得涅槃。「如经尽未来际故」,得了涅槃以后,永久不可破坏的。这是「如经尽未来际故」。 「五者、大善决定。随顺作利益他行,如经覆护一切众生界故」,第五个是大善决定,这是一个广大的善法,是什麽呢?「随顺作利益他行」随顺第一义谛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如经覆护一切众生界故」,这个「覆护」就是慈悲,慈悲一切众生界故,利益众生的善法。 「六者、不怯弱善决定」,这个善,不怯弱,没有这个怯弱的事情,什麽呢?「入一切诸佛智地不怯弱故」,就是这位菩萨所成就的智慧,契入了一切诸佛的智地,一切诸佛的智慧,见第一义叫做谛,这个能见第一义的智慧,这是圆满的智慧,这位菩萨成就的智慧,契入到一切诸佛智,与诸佛智是无差别的,所以是不怯弱故,这样子就没有怯弱的这个分别了。「如经佛子是诸菩萨乃至入现在诸佛智地故」,乃至入现在,十方现在诸佛的智地。 「此说六相,如彼应释」,这是说这个六种相,如彼《十地经论》解释。「又复此中新善决定,当知即彼观相善决定摄。这个「新善决定」这句话呢,就是那六种相裡面的「观相善决定摄」。「内证修性」,这句话呢,「当知即彼真实善决定摄」。「菩萨大愿,当知即彼胜善决定摄,如所说义配释可了」,用它那个义来配释这三句话。现在这上面说,这一科叫做初三相摄,就是这三相,就是新善决定,这是一相。内证修性是一相。菩萨大愿是一相。在那六种相裡面配三种,这是初说这三种相摄。下面第二科次二相摄。 戌二、次二相摄 超过一切馀白淨愿,无等、不共。果是世间,超过一切世间境界;随救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声闻独觉。虽一刹那生起此愿,法性自尔能得菩萨无量白法可爱之果。 前面是初三相摄,这裡说是次二相摄,加起来是五相,一共是六相,现在又说第二科,又二相摄,「超过一切馀白淨愿,无等不共」就是初极喜住这个菩萨,他有很多的大愿,这个愿是「超过一切馀白淨愿」,超过其他的那个清淨的意愿,这个愿是无等,其他的愿不能和它相等,他是不共的,是特殊的一种愿,这个究竟是什麽呢?「果是世间」,这个超过馀白淨愿的这个愿,所得的果是属于世间的,就是六波罗蜜所得果,「超过一切世间境界」,它还是世间,但是它超过一切世间境界,这个六波罗蜜所得果,也就是因为他的愿,六波罗得如是果,这个是超过一切世间境界,一切世间,表示是有所得的,它是无所得,所以超过一切世间境界,但是也还是世间,就是这个大富贵的境界,大福德的境界,大智慧的境界,这也是世间法。 「随救一切有情苦故」,这些白淨愿,超过一切馀白淨愿所得的无等不共的这个世间的微妙的境界,是随顺菩萨的大悲心,来救护一切有情苦故,这样子有这样的作用呢,「不共一切声闻独觉」声闻独觉他没有这个大悲愿,所以菩萨这个愿所得的果,超过一切声闻独觉,「虽一刹那生起此愿」,这个生起此愿,在菩萨的那个无分别住的心裡面,建立这个愿的时候,就是一刹那间就生起此愿了,「法性自尔能得菩萨无量白法可爱之果」,这个法性自然是,你修布施波罗蜜多,就能得大财富,自然是这样子;你能有无所得智慧,你能持戒清淨,那自然是这个戒波罗蜜,就会得到高贵的身相,高贵的身体,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无所得的智慧来修这麽多的功德,虽然是一刹那间此愿,「法性自尔」,这六波罗蜜的法性,自然是「能得菩萨无量白法可爱之果」。 我们凡夫众生,也可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可以这麽修,但是你修这个功德的时候,有有所得的无明和它在一起,所以虽然也得到一些功德,你布施也能得大财富,但是你不能和菩萨相比,所以菩萨能得特别殊胜。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呢,他用无所得智慧,做种种功德,也自然得到很多的果报,虽然是观一切法空,但是也还能得果报,所以法性自尔,就是你若作善得善报,作恶得恶报,这个法性自然是这样子,那麽菩萨修这种功德,也自然有这种作用,也自然「能得菩萨无量白法可爱之果」。那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多数做转轮圣王,等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第十地,辗转殊胜,得到的果报。 《披寻记》一五七二页: 超过一切馀白淨愿等者:为利他故,不捨生死,不染生死,修行六种波罗密多正行,是名一切馀白淨愿。望证法性发心,名为馀故。馀白淨愿感可爱果,虽是世间而非一切世间境界,由无染污一切世间不可见故;即依此义,释名无等。常处生死随救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声闻独觉;即依此义。释名不共。今此证法性发心、虽一刹那生起法尔能得无量可爱之果,以此发心,普能摄受馀白淨愿;即依此义,释名超过。由此义显,因善决定中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及大善决定应知。 「超过一切馀白淨愿等者:为利他故,不捨生死,不染生死」,这个菩萨他有大悲心,要利益一切众生故,他就不能弃捨这个生死,也就是不能弃捨这个色、受、想、行、识的这个身体的果报,不能弃捨;弃捨,你就无色、受、想、行、识了,这个时候你和众生没有办法连繫,众生想要见你很困难,想要听你说话也很困难,就不能联络了。所以「为利他故,不捨生死」,不能弃捨这个色、受、想、行、识的。「不染生死」,若有了色、受、想、行、识就和众生在一起住,在众生的世界,在众生的世界;众生的这些色、声、香、触、法的境界是染污的,你和众生在一起,你受染污了吧?「不染生死」,那麽菩萨有大般若的智慧,生死不能染污他,不捨生死,还不染着生死,不捨生死是大慈悲,不染生死是大智慧。 「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正行,是名一切馀白淨愿」,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是名一切馀白淨愿,但是超过一切馀白淨愿,就是你有无所得智慧,大家都是行布施,但是他有无所得的智慧,和你的有所得执着,就不同了,「是名一切馀白淨愿」。「望证法性发心,名为馀故」,这个为什麽叫馀白淨愿呢?「望证法性发心」,就是对比那个证法性的发菩提心,所以就叫做馀了,他是证到第一义谛了,有般若的智慧了,他发这个菩提心,他修六波罗蜜的时候,都与证法性相应,所以超过馀白淨愿。 「馀白淨愿感可爱果,虽是世间而非一切世间境界」,「馀白淨愿感可爱果」,这个白淨愿,你去做六波罗蜜,会得到一个可爱的果报的。「虽是世间」,这个菩萨他有无所得智慧修六波罗蜜的时候,这个六波罗蜜也是世间,「而非一切世间境界」,而不是那有所得的那种境界,和那个境界不同。「由无染污一切世间不可见故」,由于这个证法性发心,有般若的智慧,他就没有世间法的染污,「由无染污一切世间」,那个无所得的智慧,证法性发心,是不可见的,无所得的智慧,也是不能见闻觉知的事,离文字相的,也是离分别相的,「即依此义,释名无等」,依这个望证法性发心的意来解释,叫做无等,超过一切馀白淨愿,无等,这叫做无等。 「常处生死随救一切有情苦故」,这个菩萨,常居住在生死的境界裡面,这样子才能够救护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声闻独觉;即依此义。释名不共」,不共就这麽讲。「今此证法性发心、虽一刹那生起法尔能得无量可爱之果」,这个极喜住这位菩萨,他是证法性发心,见第一义谛了,「虽一刹那生起」,它就是一刹那间现起的嘛,虽然时间很短促,但是现起它就不失掉了,「法尔能得无量可爱之果」,这样子这个心去行菩萨道,行六波罗蜜,「能得可爱之果」,当然这个证法性发心见第一义谛,也就是可爱之果。 「以此发心,普能摄受馀白淨愿」,用这个证法性发心,他本身普遍的,能摄受其馀的白淨愿,就是我愿意行六波罗蜜,行布施波罗蜜教化众生,行戒波罗蜜、忍波罗蜜来利益众生,都算馀白淨愿。「即依此义,释名」叫做「超过」。「由此义显,因善决定中,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及大善决定应知。」就是你修六波罗蜜的时候,用无所得智慧,就是证法性发心修六波罗蜜的时候,就是显示出来因善决定中,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那麽他若做国王,那麽到时候,国王也就没有了,做天上的王,时间到了也就结束了,也都是无常的。所以「因善决定中,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及大善决定应知。」这在一件事上,就是两件事,你常常修无所得智慧,那就是涅槃的善法,那就是大善决定了。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平常一定要晓得用功,用功一定要晓得掌握原则,所以会修行的人,是在境界上修。《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做样子给我们看,什么样子?历事练心。修行无过于历事练心,在境界事相里面练清净心,就练这个。万事万相你要不经历,你怎么知道你能够不着相、不动心?你没有接触过,那个功夫靠不住。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