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47
2014/9/4   热度:18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47 辰二、极欢喜住(分二科) 巳一、问 问:极欢喜住菩萨转时,应知何行何状何相? 分二科,第一科是问。「极欢喜住菩萨转时」极欢喜住就是初地,也叫极欢喜住;这位菩萨由贤位入圣位,第一个位次,就是极欢喜住,也就是初欢喜地。欢喜的意思倒是容易明白的,就是世俗的发菩提心之后,修学圣道应该说不是一个清闲的事情,也很辛苦;而这一天成功了,得无生法忍了,心里面很欢喜,这个欢喜就是这样意思!「极欢喜住菩萨转时」,这位菩萨没有白辛苦,他得无生法忍了、无生法忍现前的时候;转就是现前的时候。 「应知何行何状何相」我们还没得圣道的人,这件事我们应该明白,应知--应该晓得它是怎麽样一个修行,它的修行的相貌是什麽样子?我们应该晓得。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回答,分二科。 巳二、答(分二科) 午一、略说(分二科) 未一、别辨相(分八科) 申一、善决定愿(分三科) 酉一、简前住 答:若诸菩萨从胜解行住入极欢喜住,先于无上正等菩提菩萨弘愿,未善通达菩提自性,未善通达菩提方便,多分随顺他缘而转,不善决定。 第一科是略说;略说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分八科。第一科善决定愿,分三科,第一科简前住。 「若诸菩萨」假设那麽多的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从胜解行住入极欢喜住」胜解行住就是开始学习佛法,他很努力地学习,就叫做胜;努力地学习,也努力地修止观,或者行菩萨道的事情,都很努力地做这些事情而不懈怠,叫做胜解行。「住」就是他在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的时候叫做住! 「住」和「地」这两个字,也有相同的意、也有不相同的意思。「住」是安住,就是我们的分别心有烦恼,住在诸法空性这里,老是不能安住,有烦恼它就不安;但是我们用功修行,希望能够安住,最后总算好歹安住了一点,就是成就了多少智慧,安住在这里,这时候叫做住。住胜功德,名之为地;安住在诸法实相这里,能够建立无量无边的功德,那就叫做「地」。现在说住,「从胜解行住入极欢喜住」,胜解行这个「胜」,就是肯努力地去学习,理解第一义谛;肯努力地去修行,一个解、一个行。努力的用功、学习和修行,现在很好,入极欢喜住了,就是见到第一义谛了,心里面得大欢喜,当然也可以称之为住;就是与第一义相应名之为住。 「先于无上正等菩提菩萨弘愿,未善通达菩提自性」入欢喜住,这时候是圣人!在圣人之先,就是在没入极欢喜住的时候,曾经学习过无上正等菩提的愿、学习建立这无上正等菩提的愿。这当然是一个欣、一个厌;我欢喜得无上菩提、我不高兴凡夫的境界。「先于无上正等菩提菩萨弘愿」,建立了菩萨的伟大的愿力,这个菩萨发了无上菩提的愿。「未善通达菩提自性」,虽然极愿意成就无上菩提,但是怎麽叫做无上菩提,未善通达,并没能善巧的明白。这是佛智慧啊,无上菩提是佛的智慧,当然凡夫怎麽能够…,在名字上、语言上可以明白多少,但是那都是方便安立的,不是佛的境界,所以说未善通达菩提自性。 「未善通达菩提方便」也不是善巧地明白成就无上菩提的前方便,也不太明白!菩提自性就是果,菩提方便就是因;对这个无上菩提的因果都不是真实的明白的,只是语言文字上知道多少。 「多分随顺他缘而转」多分是多数,多数是随顺语言文字、随顺善知识的教导的因缘,这样做、这样学习、这样用功修行,多数是这样子!「不善决定」自己没有智慧,善者能也,不能决定,不能的,智慧不够。 这是第一科简前住,现在的欢喜住简别和前面的胜解行住;胜解行住是这样子,这个就是和极欢喜住不同、不一样的!下边是第二科显六相;显六相就是极欢喜住的相貌。 酉二、显六相(分三科) 戌一、初三相摄 除捨彼故,发起六相,新善决定内证修性菩萨大愿。 前面问是何相、何状?现在说有六相。分三科,第一科是初三相摄。就是有六相,先说三个相貌;属于三个相貌的,先说一说,其他的三相现在先不说。 「除捨彼故,发起六相」,现在这位修行人,他是一念相应,得无生法忍了,就把前边的那个胜解行住的相貌,除掉了,弃捨了,那个相貌没有了,「发起六相」,就出现六个很殊胜的相貌,什麽呢?「新善决定内证修性菩萨大愿」,就这三个相貌,这三个相貌成就了。 《披寻记》一五七二页: 发起六相,新善决定内证修性菩萨大愿者:于此住中,由证法性发菩提心,是名内证修性。菩萨大愿初无漏生真实智摄,是名新善决定。齐此名为已入初地,非胜解行地摄故。《十地经论》说:此善决定有六种:一者、观相善决定。真如观一味相故,如经无杂故。二者、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如经不可见故。三者、胜善决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如经广大如法界故。四者、因善决定。有二种:一、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诸色,色不尽故,如经究竟如虚空故。二、常果因善决定。得涅槃道,如经尽未来际故。五者、大善决定。随顺作利益他行,如经覆护一切众生界故。六者、不怯弱善决定。入一切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经佛子是诸菩萨乃至入现在诸佛智地故。此说六相,如彼应释。又复此中新善决定,当知即彼观相善决定摄。内证修性,当知即彼真实善决定摄。菩萨大愿当知即彼胜善决定摄。如所说义配释可了。 「发起六相,新善决定内证修性菩萨大愿者」,「内证修性」这是一个相貌,「菩萨大愿」一个相貌,这个「新善决定」一个相貌。「于此住中,由证法性发菩提心,是名内证修性」,先解释这个内证修性。「于此住中」,就是于此极欢喜住裡边,不是前面的胜解行住,就是入圣位了,「由证法性」,他因为这位菩萨「证法性」,这个证,如实了知名之为证,不是假借语言文字去分别,那个了知是方便安立的,现在是离名言相,他明白这个道理,这是「由证法性」真实的了知第一义谛了,这个时候「发菩提心」,他建立了这个菩提心。菩提心当然可以说是,心就是愿,建立了菩提的愿,就是这个时候,虽然是证法性,其实是一少份,没能够圆满的证悟的,只一少份,所以他还要建立这个菩提的愿,愿得无上菩提,还要有这个愿的,可是这个时候是已经证悟第一义谛而发菩提愿,和以前虚妄分别心所发的菩提愿,那完全是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叫做发菩提心,「是名内证修性」,这个「内证修性」就是这个意思,「内」其实就是心,你的心成就了无生法忍的智慧,证悟了这个第一义谛,但是说这个修,就是经过努力而成就的,不是说你不用功,你就是成佛了,你得无生法忍了,不是,所以叫做「内证修性」,这是说这个「内证修性」这一句话讲了。 「菩萨大愿初无漏生真实智摄,是名新善决定」,这回解释这个新善决定,「菩萨大愿」,原来这位菩萨在这个胜解行住的时候,就是发愿了,就是发无上菩提心,其实在资粮位的时候,也是发无上菩提心,但是再进一步到胜解行住的时候,也是发无上菩提心,现在到了极欢喜住,也又是发无上菩提心,但是这三个位次可是不一样,不一样的。现在说菩萨大愿,这个是包括前边资粮位和胜解行位,发这个伟大的愿力,想要成佛,一个虚妄分别的凡夫想要成佛,这是了不起。 这个菩萨大愿现在「初无漏生」,忽然间开始内心裡面没有烦恼,清淨的智慧现前了,所以「初无漏生」,「漏」是烦恼,无漏就是没有烦恼,就是他那个见到第一义谛的时候,那个无分别的智慧,那个时候那个真实的智慧现前了,是属于这个范围。说没有烦恼,到佛的境界才没有烦恼,那麽初得无生法忍的时候,怎麽能说没有烦恼呢?就是那一部份,那一部份烦恼是没有,这时候是真实的智慧,因言说,因语言文字而开显的智慧,不是真实智慧,那是不真实的智慧。 现在是见到第一义谛而生的智慧,也生了智慧才见第一义谛,这个智慧是真实的。「是名新善决定」,这就叫做「新善决定」是这样子,因为刚开始所以叫新,这时候有了清淨的智慧见第一义谛了,这时候叫做决定,以前就是相似的,不是真实的决定,「齐此名为已入初地,非胜解行地摄故」,就是到此为止,到此,这时候这个名字改变了,可以名之为初极喜地菩萨了,「非胜解行地摄故」,这个时候这个菩萨不是前面胜解行地那个身份了,不属于那个范围了,那麽这个「新善决定」是这样解释了。「《十地经论》说:此善决定有六种」,这个新善决定有六种不同,这是《十地经论》上说。 「一者、观相善决定」,《十地经论》是世亲菩萨他的着作,此善决定有六种不同,「第一者、观相善决定。真如观一味相故,如经无杂故」,经上,《十地经》只是无杂,那麽世亲菩萨就这麽解释,「观相善决定」,这个相就是一味相,「真如观一味相故」,观察这个真如是无差别相,所以叫做一味,若众多的味就是有差别了,这无差别就是相,观察这个真如是无差别的,因为这个因缘生法是有差别的,观察这个因缘生法的差别相,都是不可得的,那麽就是无差别相,无差别相现前,这就叫做「观相善决定」。你没有见到真如的时候,真如智慧没有现前,他就不善决定,现在见到真如了,无差别相,所以叫做「观相善决定」。「如经无杂故」像那个《十地经》裡面说那个无杂,这无杂就是这个意思,就是「真如观一味相故」,这就叫做「观相善决定」,解释这一句话。「观相善决定」,这句话这个意思,就是指智慧说的,偏重于智慧,就是观真如的智慧,无分别的智慧说的。 「二者、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如经不可见故」。「真实善决定」呢,这句话是讚歎这个真如智,这个真如智是真实善,真实的能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它不是世间的虚妄境界,世间上的虚妄境界不能决定的,世间的境界都是无常的,是如幻如化的,都是不真实,为什麽说这个「观相善决定,真如观一味相故,如经无杂故」,叫做「非一切世间境界」呢?「出世间故」,它超越了世间,这个虚妄分别都是世间,现在超越了虚妄分别的境界,所以是出世间。出世间呢,才是真实善决定,出世间,也就是「真如观一味相」这是出世间的,这个出这个字就是超越的意思,或者说是解脱也可以。「如经不可见故」,如《十地经》上说是不可见,你不能够去见,无有少法可得,你不能有所见的,是离一切虚妄分别相的,这个「真实善决定」,其实就是讚歎前面这个「真如观一味相」这个境界。 「三者、胜善决定。大法界故」,这个相虽然也有讚歎的味道,但是它是偏于第一义谛说的,这个第一义谛是特别殊胜的善法,是决定的,它不会忽然间无常败坏了,不是。世间上的一切法,那今天这样,明天就变了,这个第一义谛是不变异的,所以是「胜善决定」,就是大法界,就是广大无边际的一切法性,就是真如了。「一切佛根本故」,「一切佛」佛就是智慧,智慧的根本,就是真如为根本,以真如为根本,一切佛所以能成为佛,就是他圆满的证悟了这个真如的关係,就是大法界,所以才成佛的。「如经广大如法界故」,就是广大,像法界那麽广大的,这是远离一切虚妄分别的境界。那麽这是六种相的前三种。 「四者、因善决定。有二种」,第四个是因善决定,有两种不同: 「一、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诸色,色不尽故,如经究竟如虚空故」,是因善决定。这个因善决定有两种不同,第一个是「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就是这些可爱的境界是无常的,这些善法,它也是有因缘才成就的,所以也可以说是果,但是这个无常善法是得无上菩提的因,得无上菩提之后也还要用无常爱来广度众生的,所以在自己用功修行也是因,广度众生也是因,但是现在这话不必说那麽明白。「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是因如虚空」,这个无常爱果,也是非常广大无量无边的,「依是生诸色,色不尽故」,就是依这个无常的因,生出来无常的果,就是生出一切有形相的色法,这个色是无穷无尽的,「如经究竟如虚空故」,究竟来说,色也是不可得。 「二、常果因善决定。得涅槃道,如经尽未来际故」,前边说是无常果,但是属于善法的,现在说常果,就是这个果是常住不坏的,也是属于因善决定,就是得涅槃道,就是你若成就这个常果的因善决定,你就能得到涅槃,得到涅槃也就是那个不生不灭的境界,也就是那个真如,这个真如虽然是没有成,也没有坏,但是你要显现这件事,你需要有常果的因,要有因你才能决定的,你才能够成就的,才能得涅槃的道,得涅槃道那应该包括戒、定、慧都在内了。「如经尽未来际故」,这个是无穷无尽的,没有败坏的时候,这因善决定分这麽两种。 「五者、大善决定。随顺作利益他行,如经覆护一切众生界故」,现在这个地方才说出来度化众生的事情。「大善决定」,这也是非常广大的善法,也是决定无疑的,什麽呢?「随顺作利益他行」,要随顺这个真如,随顺真如而作利益众生的各式各样的功德,「如经覆护一切众生界故」,就是像《十地经》上说,「覆护一切众生界」,众生没有慧眼,就是向火坑裡跳,那麽这个大菩萨慈悲,保护一切众生,叫他到彼岸去,这是大善决定。 「六者、不怯弱善决定」,不怯弱,不恐怖,这也是善决定。「入一切诸佛智地不怯弱故」,就是入一切诸佛智地,一切诸佛智地,这个地还是这个真如,这个智就是佛的那个无分别智慧,这位菩萨用功修行,悟入了、契入了,一切诸佛那个清淨的智慧,这个时候不怯弱,心裡面不恐怖,不恐怖了,当然这个时候从初欢喜地,初极喜地就开始,一直到佛的时候才圆满,那麽这个智慧叫不怯弱善决定,这样一共有这麽六种。「如经佛子是诸菩萨乃至入现在诸佛智地故」,就是这一句话,这叫做不怯弱善决定,经上有这麽六句话,而世亲菩萨给他另外安立一个容易明白的话,来解释经上的六句话,是这样意思。 「此说六相,如彼应释」,这一句话是《披寻记》的作者说的,这裡说这六相,「如彼应释」,要如《十地经论》的解释。「又复此中新善决定,当知即彼观相善决定摄」,这句话是《披寻记》作者说,「又复此中新善决定」,这句话你要知道就是「观相善决定」这句话的意思。「内证修性,当知即彼真实善决定摄」,「内证修性」就是「真实善决定摄」,就是那句话所摄,「真实善决定」是第二句,「当知即彼真实善决定摄」。「菩萨大愿当知即彼胜善决定摄」,属于那句话。「如所说义配释可了。」这是三句,这三句配释那六句裡边的三句意思就可以明白了。这一科是初三相摄,现在就是把《十地经论》那六相引来,其中的三相就是这裡的「新善决定,内证修性,菩萨大愿」这个意思。现在把这个初三相解释完了。 戌二、次二相摄 超过一切馀白淨愿,无等不共。果是世间,超过一切世间境界;随救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声闻独觉。虽一刹那生起此愿,法性自尔能得菩萨无量白法可爱之果。 这是第二科,超过一切馀白淨愿,这个愿就是非常殊胜了,超过一切馀白淨愿,就是证法性发心,证法性发心它的功德超过一切馀白淨愿,「馀白淨愿」其实就是六波罗密。「超过一切馀白淨愿」,次二相摄,这个前面说了三相,现在又要说两相,这两相第一个相呢,就是「证法性发心」,这个是超过其馀的白淨愿,「无等不共」,没有与它相等的,它和别的法是不共同的,它是特殊的。「果是世间,超过一切世间境界」,他成就的果是属于世间的,属于世间,但是它呢,超过一切世间的境界,其它世间的境界都不如它殊胜。 「随救一切有情苦故」,这个超过一切世间境界的,他能够「随救一切有情苦故」,能随顺众生的根性,也能契合胜义谛,这样子救护一切众生苦,所以它是超过一切世间境界,或者用这一句话解释那个无等,「超过一切世间境界,随救一切有情苦故」,所以叫做无等,「不共一切声闻独觉」,怎麽叫做不共呢?一切声闻独觉没有这个境界,和它不共。「虽一刹那生起此愿」,这个证法性以后,发大悲心、发大菩提心,这样的清淨心,一刹那就现起了,时间很短促,但是「法性自尔能得菩萨无量白法可爱之果」,它能成就菩萨无量无边的清淨法,这些清淨法,可爱的果报,而这些果报当然不如证法性发心那麽样的微妙。这是这一段文的意思。 《披寻记》一五七二页: 超过一切馀白淨愿等者:为利他故,不捨生死,不染生死,修行六种波罗密多正行,是名一切馀白淨愿。望证法性发心,名为馀故。馀白淨愿感可爱果,虽是世间而非一切世间境界,由无染污一切世间不可见故;即依此义,释名无等。常处生死随救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声闻独觉;即依此义。释名不共。今此证法性发心、虽一刹那生起法尔能得无量可爱之果,以此发心,普能摄受馀白淨愿;即依此义,释名超过。由此义显,因善决定中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及大善决定应知。 「超过一切馀白淨愿等者:为利他故」,菩萨发了大慈悲心,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故,「不捨生死」,你不能离开这个生死的境界,你要在生死的境界来度化众生的,「不染生死」菩萨在生死裡边度化众生,而生死的境界不能染污他,不能染污他的,「修行六种波罗密多正行,是名一切馀白淨愿」,这个论文上说,「超过一切馀白淨愿」这一句话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这个六波罗密的正行,「是名一切馀白淨愿」,这个「馀白淨愿」就指六波罗密正行说的。「修行六种波罗密多正行,是名一切馀白淨愿」。 「望证法性发心,名为馀故」,这个六种波罗密多,和那证法性发心,他们来比对的时候呢,这个六波罗密多名为馀,「名为馀故」,那个「证法性发心」是主要的一种功德,这个证法性发心和六种波罗密多这两种事情。 「馀白淨愿感可爱果,虽是世间而非一切世间境界」,「馀白淨愿」就是六波罗密多,你修六波罗密多的时候,这个清淨的这个愿,感得了很多很多的可爱果。布施波罗密多感可爱果,淨戒波罗密多,忍波罗密多,精进波罗密多,禅波罗密多,般若波罗密多,都是感到可爱果,「虽是世间而非一切世间境界」,这个馀白淨愿感可爱果,这个可爱果也是还是属于世间的有为法,也是因缘所生法,「虽是世间,而非一切世间境界」,但是可不是其他的有漏的世间的境界,可不同。 「由无染污一切世间不可见故」,「由无染污一切世间」,当然这个白淨愿,是从无漏的戒、定、慧成立这个白淨愿,由这个白淨愿感得可爱果,这都是没有杂污的,如果我们用虚妄分别心去修学六波罗密多,那就是染污的了,那也是可见的,现在这是由白淨愿感可爱果,「虽是世间而非一切世间境界」,「由无染污一切世间不可见故」,这个「由无染污一切世间不可见故」,看这个文上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你用清淨的、无漏的智慧,修六波罗密多感可爱果,是无染污的,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呢,是证悟法性,由证法性而发心,这个也是无染污,「一切世间不可见」。「即依此义,释名无等」,「即依此义」,解释那个无等,超过一切馀白淨愿,「无等」,这个无等是这样解释。 「常处生死随救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声闻独觉;即依此义,释名不共」,就是望证法性发大悲心,这个「常处生死」,他不离开众生的地方,「随救一切有情苦故、不共一切声闻独觉;即依此义,释名」叫做「不共」,这就是完全是解释证法性发心,名为无等,名为不共,是这样意思。 「今此证法性发心、虽一刹那生起,法尔能得无量可爱之果」,由于你证法性发心,虽然是一刹那间现起的,「法尔能得无量可爱之果」,就是这个法性发心,你去行六波罗密的时候,就是得到无量无边的可爱之果,「以此发心,普能摄受馀白淨愿」,就是证法性发心,能摄受其馀的白淨愿,就是六波罗密的愿,「即依此义,释名」叫做「超过」,超过一切世间境界。 「由此义显,因善决定中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及大善决定应知」,「由此义显」,由前面这一段的话,就可以知道了,这个「因善决定」裡边,「成无常爱果」这件事,前面说这个第二科,次二相摄,二相究竟是什麽呢?就是这裡指出来,「因善决定中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这是一种,「及大善决定应知」,这一种,就是这两个,是这两个意思。这二相说完了,一共六相,解释了五相,还有一相,第三科后一相摄。 戌三、后一相摄 又此大愿无变无尽自性得已,无异因缘令其退转变异可得。又是胜分,堕后边际极大菩提。 「又此大愿无变无尽」,就是证法性发心这个大愿,它不会变异的,也不会穷尽的,「自性得已」,这样的证法性发心这个大愿,它这个体性你成就了以后,「无异因缘令其退转」,没有其他的因缘使令你这个发心能够退转的,使令你这个发心变异的,没有退转和变异可得。 《披寻记》一五七三页: 又此大愿无变无尽等者:此中义显因善决定中常果因善决定应知。依彼常果,说名无变无尽自性。由证此已得涅槃道,尽未来际愿善决定,是故说言无异因缘,令其退转变异可得。 「又此大愿无变无尽等者:此中义显因善决定中常果因善决定」,因善决定裡边有二义,一个是无常爱果,一个是常果,有两种:成无常爱果因善决定,第二个呢?常果因善决定。现在这个地方说的话就指那个常果说的。「此中义显因善决定」裡边那个常住不坏的果,因善决定,应该知道。 「依彼常果,说名无变无尽自性」,这个无变无尽的自性是指那个因善决定裡边那个常果说的。「由证此已得涅槃道」,由于这位菩萨他如实地证悟了以后,「证此已」,得那不生不灭的理性的。「尽未来际愿善决定」,他这个愿是尽未来际的,不是暂时的,「是故说言无异因缘,令其退转变异可得」,现在明白这个意思,这个「后一相摄」是指这个说的。 「又是胜分,堕后边际极大菩提」,「胜」这个字表面上说应该说是殊胜,当然这个胜分比那无常果是殊胜。「堕后边故」,「堕」是属于,「后边」就是究竟的意思,它是属于究竟的「极大菩提」的;「极大菩提」和涅槃其实是一回事,偏于智慧这方面来说叫做菩提,偏于理性来说就是涅槃了。这一科说完了,「后一相摄」说完了。下面第三「结异名」。 酉三、结异名 如此菩萨善决定愿,亦名发心。 这是第三科「结异名」。「如此菩萨」,这位极欢喜住菩萨,「善决定愿」,他这个善决定愿,因为是安住在真如这裡,所以是「善决定愿,亦名」叫做「发心」,就是发无上菩提心,这是胜义菩提心了。 《披寻记》一五七三页: 又是胜分等者:此中义显不怯弱善决定应知。能入一切诸佛智地,是故说言堕后边际极大菩提。 「又是胜分等者:此中义显不怯弱善决定应知」,这个善是不怯弱善,就是那个最后「不怯弱善决定,入一切诸佛智地不怯弱故」,是指这个说的。「能入一切诸佛智地」,「诸佛智地」就是真如,你成就了这个涅槃的智慧,也契入诸佛智地的真如,这个「诸佛智」是此佛是指此佛的智慧,彼佛有彼佛的智慧,是各有各的智慧,但是这个谛的真如无差别,真如是无差别的,没有界线的,「是故说言堕后边际极大菩提」,这样意思。这是把这六相说完了。 申二、四相发心(分三科) 酉一、标 又即如是菩萨发心,略由四相应当了知。 前面第一科是「善决定愿」,现在第二科是「四相发心」。分三科,第一科「标」。 「又即如是」,就是前面说的这位菩萨,他的胜义发心,就是证悟法性而发菩提心,这个发心。「略由四相应当了知」,有四个相貌你应该知道,这是「标」,下面是「徵」。 酉二、徵 何等为四? 酉三、释(分二科) 戌一、列相 一者、何相菩萨发心?二者、发心何所缘虑?三者、发心何状何相何自性起?四者、发心有何胜利?由此四相,应当了知菩萨发心。 这是第三科解释,第一科是「列相」。第一个是「何相菩萨发心」就是这个菩萨发心是什麽相貌?「二者、发心何所缘虑」,这是所缘境,「三者、发心何状何相何自性起」,它的相貌是什麽?是什麽样的体?「自性」其实就是体性,就是什麽自性生起的。「四者、发心有何胜利」,殊胜的利益,说出这四种。「由此四相,应当了知菩萨发心」,由这四个相貌,我们就可以认识到菩萨证法性发心的相貌。这是「列相」,后边是「辨义」,辨这四相的义。分四科,第一科是「因相」。 戌二、辨义(分四科) 亥一、因相 谓诸菩萨胜解行住,已善积集一切善根;于菩萨行已正超出。略说是相,菩萨发心。 「谓诸菩萨」,很多的世俗发心的菩萨,世俗发心的菩萨他不断地努力,他就进一步到胜解行住了。到胜解行住的时候,「已善积集一切善根」,他已经善巧地积集了,就是修集了很多很多的善法,很多的六波罗密的功德。「于菩萨行已正超出」,他对于菩萨行,就是证悟法性以后发菩提心,这个时候叫「菩萨行」。他因为在胜解行住的时候,积集了无量善根,他就对那个证悟法性的发心就相应了。相应了,就是「已正超出」,就是超出了胜解行住了,就是证悟了初极喜住了。「略说是相,菩萨发心」,简略的说,这就是菩萨发心的相貌。看出来主要就是,在胜解行住修集无量无边的善根,而后证悟法性发菩提心的,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五七三页: 一切善根等者:《十地经论》中略以十句分别依何身生如是心?即此何相菩萨发心。彼说厚集善根为初,现大慈悲为后。十句差别中、初句是总,即此已善积集一切善根。馀句是别,即此于菩萨行已正超出。言超出者:谓能任性成办所作,非如胜解行住以分别慧数数思择方能修作故。 「一切善根等者:《十地经论》中略以十句分别」,以十句来说明这件事。「依何身生如是心」,就是依据什麽样的身份才能够证悟法性发菩提心呢?原来就是胜解行地的身份,「即此何相菩萨发心」,就是这一句。「彼说厚集善根为初,现大慈悲为后」,「彼」就是指《十地经论》,那上面说:「厚集善根」,一共是十句,第一句就是「厚集善根」,这是为初句,「现大慈悲」就是后句,这裡说「谓诸菩萨胜解行住,已善积集一切善根;于菩萨行已正超出。略说是相,菩萨发心」,简单就是这几句话。 「十句差别中、初句是总」,第一句就是「厚集善根」,这是总说的,「即此已善积集一切善根」,就是本论文上的这一句话。 「馀句是别」,其他的句是分别说的,「即此」,在这个文上,「即此于菩萨行已正超出」这句话。「已正超出」怎麽讲呢?「谓能任性成办所作」,这个「谓能任性」是什麽呢?「任」是任运地,就是很自然地,「性」就是心,就是那个胜解行地的菩萨达到极欢喜住的时候,他那个心很任运地,就成办所做的事情。「非如胜解行住以分别慧数数思择方能修作故」,数数地,一次又一次地去思惟观察,然后才能做这件事,才能把这件事做成。到初极喜住以后,就不那麽辛苦了,就很容易成就了,所以叫做「已正超出」,这就是超出了胜解行住的境界,达到任运的境界了,那麽这个时候这个发心是这样子。 亥二、缘虑 又诸菩萨缘当来世无倒速疾一切菩提资粮圆满,一切菩萨利有情事圆满,无上正等菩提一切种一切佛法圆满。 第二科是「缘虑」,就是「一者、何相菩萨发心?二者、发心何所缘虑?」,就指这「缘虑」说的。 「又诸菩萨缘当来世」,「缘」就是观察,「当来世」,不是现在,将来的时候「无倒速疾」,没有颠倒,与真如相应就是不颠倒,你有所得、有所执着就是颠倒了。但这个时候所成就的功德是「速疾」,而不是缓慢的。成就什麽了呢?「一切菩提资粮圆满」,菩提是果,资粮就是因,无上菩提的因能够速疾无倒地圆满了,这是一种。 「一切菩萨利有情事圆满」,这句话指利益众生的事情,前面这句话当然是自己用功修行的事情,一个自利,这一句是利他了。「无上正等菩提一切种一切佛法圆满」,这是果,前面「无倒速疾一切菩提资粮圆满」,这是因圆满,后来果也圆满--无上正等菩提一切种一切佛法也圆满了。 《披寻记》一五七四页: 一切种一切佛法圆满者:此说如来一切种妙智。谓于能引有义聚法、能引无义聚法,能引非有义非无义聚法,皆现等正觉故;如是三聚,名一切种。即于其中所有诸法,说明一切佛法应知。 「一切种一切佛法圆满者:此说如来一切种妙智」,无上正等菩提一切种,「一切种」是指智慧说的,「谓于能引有义聚法、能引无义聚法」,什麽叫做一切种的妙智呢?就是这位无上正等菩提者。「谓于能引有义聚」,有义就是有功德的,功德不是自然有的,要有因来引发它才出现的,就是在因能引有功德的聚法。「能引无义聚法」,众生有很多的苦恼,就是「无义聚」,「无义聚」也不是自然有的,也是由因引发的。「能引非有义非无义聚法」,也不是善,也不是恶,也不是功德,也不是过失的,属于无记性的,这样子把世间上一切有为法分成这三类,三类裡边「皆现等正觉」,这位佛他都能够现,就是那无分别的智慧能够等觉,能够正觉。正觉是无分别境,等觉是有差别的。「如是三聚,名一切种」,这叫做一切种,「即于其中所有诸法,说明一切佛法应知」,这样的一切佛法圆满,也就和前边一切种圆满是相同的意思,这样讲就是相同的了。 诸佛所作事业圆满。略说缘虑如是发心。 这是第四句,第四句应该说就是利他果,前面「无上正等菩提一切种一切佛法圆满」是自利果,那麽第四句就是利他的果。诸佛所作的利益众生的事业圆满了,「略说缘虑如是发心」,所谓缘虑就是分这四种不同。前两句是因,后两句是果;因也有自、有他,果也有自、有他,「如是发心」。 《披寻记》一五七四页: 诸佛所作事业圆满者:《十地经论》中略以十句分别为何义生如是心?即此略说缘虑如是发心一分所摄。彼说十句、为得佛智为初,乃至为得转大法轮无畏为后。于中佛智者:谓无上智,知断证修,故此佛智有九种业差别;为求彼故,生如是心乃至广说。当知佛智,即此前说无上正等菩提一切种一切佛法圆满。九业差别,即此所说诸佛所作事业圆满。 「诸佛所作事业圆满者:《十地经论》中略以十句分别为何义生如是心?即此略说缘虑如是发心一分所摄」,这《十地经论》上简略地以十句来分别「为何义生如是心」。「为何义生如是心」,《十地经论》裡面以十句来解释,「即此」,现在的《瑜伽师地论》的文,略说缘虑就是这一句话,「如是发心一分所摄」,就是这一部份,就摄了那四句话。「彼说十句、为得佛智为初」,那十句第一句是得佛智慧这一句话为初,「乃至为得转大法轮无所畏为后」,十句的最后是这一句。「于中佛智者:谓无上智」,佛的智慧是最高尚的,没有智慧再高过它了,「谓无上智」。「知断证修」,就是知苦、断集、证灭、修道,都是无上智的境界。「故此佛智有九种业差别」,九种不同。「为求彼故,生如是心」,为求通达彼故生如是心,「乃至广说」,主要就是要成就佛智慧。「当知佛智,即此前说无上正等菩提一切种一切佛法圆满」,就是这一句话。「九业差别,即此所说诸佛所作事业圆满」这一句话,没有把那几句话完全引来,只是这样子指一下子。 亥三、状相 又诸菩萨无倒速疾发起一切菩提资粮,随顺于诸有情一切菩萨所作;随顺获得无上正等菩提,无师自然妙智;随顺遍一切种诸佛所作事业;随顺广大愿心。 这是第三「状相」。「又诸菩萨无倒速疾发起一切菩提资粮,随顺于诸有情一切菩萨所作」,发心的状相,「又诸菩萨无倒速疾发起」,没有有所得的颠倒,而是速疾发起一切菩萨的一切菩提资粮,当然这件事是证悟法性发菩提心的时候是这样子,也就是初极喜地以后的境界。「随顺于诸有情一切菩萨所作」,这和前文有相似的地方,前面「一切菩提资粮」是自己修行的因,「随顺于诸有情一切菩萨所作」,那这就是利益众生的因,「随顺获得无上正等菩提,无师自然妙智」,那麽这就是菩提的果了。「随顺获得无上正等菩提」,「无师」,成佛的时候他是自己用功修行得无上菩提,而没有师,没有教导他的老师的,是自然的妙智,那个智慧自然是得无上菩提的。「随顺遍一切种诸佛所作事业」配那个第二句「随顺于诸有情一切菩萨所作」,「随顺广大愿心」就是随顺这四句话有广大的大悲的愿力,大智慧的愿力。 《披寻记》一五七四页: 无倒速疾发起一切菩提资粮等者:此释前说发心何状何相何自性起?《十地经论》中略以十句分别以何因生如是心?即此所显。彼说十句以大悲为首,乃至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为后。由是当知大悲为首,即是发心生起自性;所馀诸句,皆其状相。彼说智慧增上,即此无倒速疾发起一切菩提资粮。彼说方便善巧所摄,直心深心淳至如来力无量善决定众生力智力,即此随顺于诸有情一切菩萨所作。彼说随顺自然智,即此随顺获得无上正等菩提无师自然妙智。彼说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即此,随顺遍一切种诸佛所作事业。彼说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即此随顺广大愿心。 「无倒速疾发起一切菩提资粮等者:此释前说发心何状何相何自性起?」就是这个发心从什麽体性现起的?「《十地经论》中略以十句分别以何因生如是心?即此所显」,就是这裡简单地说的,「彼说十句以大悲为首」,为开始是大悲心,「乃至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为后」,这是最后一句。「由是当知大悲为首,即是发心生起自性」,这个证悟法性发菩提心,这个就是以大悲心为首,就是发那个大悲心,菩提心和大悲心还是有差别的。现在是以利益众生为他的慈悲心,所以这是以大悲为首。「即是发心生起自性」就是大悲为自性。「所馀诸句,皆其状相」,都是大悲心的相貌。「彼说智慧增上,即此无倒速疾发起一切菩提资粮」,那十句裡边说智慧增上,智慧是特别殊胜的,就是这裡说的「无倒速疾」。无倒就是智慧,有无所得的智慧,「速疾发起一切菩提资粮」。 「彼说方便善巧所摄,直心深心淳至如来力无量善决定众生力智力,即此随顺于诸有情一切菩萨所作」,这样子配合这件事。「彼说方便善巧所摄」,在经论上的解释也是通于两种的,通于根本智,也通于后得智,无所得的智慧也可以称之为善巧,度化众生的时候需要各式各样的方便善巧,那样的后得智,也可以这麽解释的。「彼说方便善巧所摄,直心深心淳至如来力无量」,直心应该说是无分别心,深心就是行种种功德的时候,种种功德都不可得,那就叫做深心。「淳至」就是直心和深心的程度非常的清淨,到了佛的境界,叫「淳至」。「如来力无量」,或者十种智力是无量无边的,他能善决定,如来智力能善决定。「众生力」,能观察,佛的无量的智慧能决定众生的事情,所以叫做决定众生力,还有智力。度化众生的时候,叫做善决定众生力,得无上菩提的时候叫做智力。「即此随顺于诸有情一切菩萨所作」,《十地经论》是那一句话,就是指《瑜伽师地论》的文的「随顺于诸有情一切菩萨所作」这句话。 「彼说随顺自然智,即此随顺获得无上正等菩提无师自然妙智」,就是这样配合。「彼说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即此随顺遍一切种诸佛所作事业」,这样配。「彼说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即此随顺广大愿心」。 下面第四科是「胜利」,分两科,第一科是「超过凡地」。 亥四、胜利(分二科) 天一、超过凡地 又诸菩萨发是心已;超过菩萨凡异生地,证入菩萨正性离生生如来家,成佛真子。决定趣向正等菩提,决定绍继如来圣种。 「又诸菩萨发是心已;超过菩萨凡异生地」,又诸多的菩萨,他证悟法性发菩提心,发大悲心的时候,就是胜义菩提心。这个时候他的程度超过了菩萨的凡异生地,这时候不是异生地了,不是凡夫地。凡夫地就叫做异生地,这异生地我们是讲过了。「异」就是各式各样的烦恼、各式各样的业力、各式各样的果报,叫做异生地。超过了菩萨的凡异生地,就是菩萨由凡地入圣位了。「证入菩萨正性离生」,这位菩萨没有白辛苦,他证入到菩萨的正性,「正性」就是法性,「离生」就是观一切法不生不灭了,无所得的境界。 「生如来家」,如来家就是以法性为家,现在这位菩萨他的智慧安住在法性这裡,所以从世俗谛来讲,就是生到佛的家裡了。「成佛真子」,这是佛的真实的弟子,就是证悟法性成就了无分别的智慧。如果你没有能证悟法性,你的智慧不能称为无分别智,所以是「成佛真子」。「决定趣向正等菩提」,到这个时候,这个菩萨就是不退转的菩萨,他决定向无上菩提那裡趣向了,「决定绍继如来圣种」,决定能继续地弘扬佛法,使令众生发无上菩提心,可以得无上菩提的,是「绍继」,继续佛的种性。 《披寻记》一五七五页: 超过菩萨凡异生地等者:自下释前发心有何胜利?《十地经论》中略以种种分别心生时相,即此所显。谓过凡夫地是总,即此超过菩萨凡异生地。过有八种是别,谓入位过为初,毕定过为后。彼云一者、入位过,初成出世间心,如始住胎相似法故,如经入菩萨位故;即此证入菩萨正性离生、彼云二者、家过,家生相似法故,如经生在佛家故;即此生如来家。彼云三者、种性过,子相似法大乘行生故,如经种性尊贵无可讥嫌故;即此成佛真子。彼云四者、道过,世间出世间道不摄摄故,异道生相似法故,如经过一切世间道入出世间道故;即此决定趣向正等菩提。彼云八者、毕定过,佛种不断究竟涅槃道成就相似法故,如经如来种中毕定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即此决定绍继如来圣种。彼云五者、法体过。六者、处过。七者业过。今于此中略不具说。 「超过菩萨凡异生地等者:自下释前发心有何胜利?」有什麽殊胜利益?「《十地经论》中略以种种分别心生时相,即此所显」,也是这一段文所显示的相貌。「谓过凡夫地」,超过凡夫的境界了,这句话是总,「即此超过菩萨凡异生地」这句话。 「过有八种是别」,这个超过这个「过」有八种不同,这是别,「过凡夫」的这句话是总,其馀还有八句话是属于别的。「谓入位过为初」,有八种过,第一就是入位过,「毕定过为后」,就是前一句和最后一句,初后两句说出来了。「彼云一者、入位过」,就是「初成出世间心,如始住胎相似法故,如经入菩萨位故;即此证入菩萨正性离生」,就是这样解释。「入位过」就是悟入圣位,超过凡夫位了,叫「入位过」。这个「入位过」是什麽意思呢?「初成出世间心」,初开始成就了超越世间的虚妄分别心,得到那清淨无分别的智慧了。「如始住胎相似法故」,就像这个众生流转生死,安住在母胎似的,就是那样子,就是这个无分别的智慧安住在真如那裡,是这个意思,对比好像是相似的。「如经入菩萨位故」,如《十地经》有这句话,「入菩萨位」,就是这个意思。「即此证入菩萨正性离生」,就是《瑜伽师地论》「证入菩萨正性离生」这句话跟那句话是一样的。 「彼云」,就是《十地经论》上说,「二者、家过」,什麽叫做「家过」呢?「家生相似法故」,就是你到那个人的家裡去了,与你现在修行有点儿相似。「如经生在佛家故」,这个人不是在众生的家住,到佛的家去住了,这就是「家生相似法故」,「即此生如来家」,就是《瑜伽师地论》这个文叫生如来家。如来以什麽为家呢?以真如为家,就是以法性为家。现在这位菩萨成就无分别智,也安住在真如那裡,所以叫做生如来家,是这样意思。我们用功修行的时候,如果你若常常修止观,你对这件事很容易明白,常常修止观。如果只是文字上的学习,而不修止观,这个「生如来家」这句话还迷迷煳煳的。就算是这麽说了:「佛以真如为家。」你还是迷迷煳煳的。如果你修止观的时候,观察色如,受想行识如,那麽这个如就是真如嘛!你这个观就是智慧,智慧观真如,那个智慧就是在真如那儿住,这就是「生如来家」。当然我们修观,这个时候只是相似的而已,不能说「生如来家」。「家生相似法故,如经生在佛家故;即此生如来家」的意思。 「彼云三者、种性过,子相似法大乘行生故」,第三个过是种性过,这个种性是佛的种性,我们也可以说是种性,但是是一般凡夫的种性。「子相似法」,就是你是他的儿子,他是你的父亲。现在事实上是指什麽说的呢?「大乘行生故」,就是你用大悲心利益众生了,你做了这件事,那就是「子相似法」,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子相似法」也可以分两个意思讲,就是由你的大悲心,你修六波罗密度化众生了,你这个度化众生六波罗密的功德叫做「大乘行」,这叫做「子」,这个「大乘行」是子。大乘行从大悲心生出来的,这是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你观察这个真如,你安住在真如裡,观察真如是智慧,这个智慧由观察真如现起的,那也叫做「子相似法」。「如经种姓尊贵无可讥嫌故」,《十地经论》上说种姓很尊贵,没有可讥嫌的地方,没有过失可讥嫌,那当然你发无上菩提心,这个地方是最尊贵、最庄严的,「无可讥嫌故」,「即此成佛真子」,所以这就是「子相似法」。 「彼云四者、道过,世间出世间道不摄摄故」,第四个是道过。这个道也超过了凡夫的境界。这个道有两种:一个世间道,一个出世间道。现在你这个道不属于世间了,属于出世间道,超越世间了,这个时候你有无分别智,也有后得智,没有那虚妄分别的戏论,所以不属于世间,而属于出世间了。「不摄摄故」,世间道不摄,摄于出世间道了。「异道生相似法故」,「异道生」,不同的道,原来是世间道,现在是出世间道,彼此不同,叫异道,由世间道建立了出世间道,「生相似法故」。「如经过一切世间道入出世间道故」,经上是这麽说的,「即此决定趣向正等菩提」,就是《瑜伽师地论》「决定趣向正等菩提」这句话。 「彼云八者」,前面说到四,五、六、七没有说,「彼云八者、毕定过,佛种不断究竟涅槃道成就相似法故」,毕定过就是究竟过,就是「佛种不断」,佛的种姓没有断,这位佛教化那位菩萨发无上菩提心也成佛,这位佛又教化众生成佛,佛佛不中断,究竟道成就了,「相似法故」,这位佛成佛,那位佛又成佛,彼此相似法故。「如经如来种中毕定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即此决定绍继如来圣种」,就是这句话。 「彼云五者、法体过。六者、处过。七者、业过。今于此中略不具说」,在《十地经论》裡边,还有个法体过,还有个处过,还有一个业过,这三个,现在《瑜伽师地论》裡边没有说。我去看《十地经论》,它上面说,什麽叫做法体过呢?「以大悲为体」就是以大悲心为它的体性,「于作他事即是己事」,就是作别人的事情和作自己的事情一样,这叫做「法体过」。如果做自己的事很认真,做别人的事情马马虎虎的,那就是没有这件事了!就是作别人的事和作自己的事一样,「即是己事」,那麽这就叫做「法体过」。 第二个是「处过」,「不捨世间方便不染善巧住故,住处相似法故」,「不捨世间方便不染」,就是这位菩萨他不弃捨世间,到出世间去,他还在这个世间,在世间方便不染,他有清淨的智慧,世间法不能染污他。「善巧住故」,他有善巧的智慧,在世间这个地方住,在这裡住而不为这个地方所污染,所以叫做「处过」。七者是「业过」,什麽叫做业过呢?「顺空圣智,生命相似法故」,顺空,就是证悟毕竟空的智慧,这个圣智。这个智慧就是你的命,叫慧命,以智慧为命。你做事情呢,也就是用这智慧做一切的事情,那就是和以前的凡夫,以虚妄分别心来做事,那就不同了!这叫做「业过」。 天二、极多欢喜(分二科) 地一、辨(分六科) 玄一、由得证淨 又正获得如实证淨,极多欢喜。 前面那一科是「超过凡地」,这裡是第二科「极多欢喜」。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分六科,第一科是「由得证淨」。 「又正获得如实证淨」,这个超过凡夫地的这一位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正获得如实证淨」,就是刚刚过了凡夫地,现在证悟诸法实相了,证悟诸法实相的时候,他心裡面清淨,叫「如实证淨」,「极多欢喜」,这时候心裡面很快乐。 《披寻记》一五七五页: 又正获得如实证淨等者:信敬三宝多欢喜故,《十地经论》中敬欢喜摄。 「信敬三宝多欢喜故」,这位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对于佛法僧三宝的信敬特别强,心裡面欢喜,因为佛法僧都是真如的境界,不像我们凡夫虚妄分别的境界。《十地经论》上,就把这句话名之为「敬欢喜摄」,就是对三宝的恭敬心,因此而有欢喜。 玄二、由离瞋恚 于他有情,远离多分忿害斗诤。 这是第二科「由离瞋恚」,第一科是「极多欢喜」,就是他证悟了真如的时候,心裡面欢喜,这第二科「于他有情,远离多分忿害斗诤」,对于他有情的这种颠倒的境界出现,而这位菩萨接触了众生的时候,「远离多分忿害斗诤」,菩萨没有这种心情,但是是「多分」,不是说全部的,还有一点,多分是没有忿害斗诤的事情。 《披寻记》一五七六页: 远离多分忿害斗诤者:见诸众生不如说修行威仪不正时忍不瞋故,名远离忿。《十地经论》中不瞋欢喜摄。教化他摄取众生时慈悲调柔,名远离害。《十地经论》中不恼欢喜摄。自心调伏论义解说时心不扰动,名远离斗诤。《十地经论》中不坏欢喜摄。如是远离言多分者,由经中说多不瞋恨、多不扰众生、多不坏他意故。 「远离多分忿害斗诤者:见诸众生不如说修行威仪不正时忍不瞋故」,这位圣者,这位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看见很多的众生不能如说修行,说的话说的很好,但是他不修行,威仪也不正,这个时候这位圣者「忍不瞋故」,他心裡安忍,不忿怒,「名远离忿」。「《十地经论》中不瞋欢喜摄」,《十地经论》是这麽说的。 「教化他摄取众生时慈悲调柔」,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教化众生的时候,摄取众生,引导众生;「摄取」是引导的意思,引导众生到佛法中来的时候,「慈悲调柔」,这位菩萨的心很慈悲,就是希望你离苦得乐,那个心是很调柔的,不那麽刚强,很调柔,名叫做远离害,「远离害」就是慈悲调柔的意思。慈悲调柔的意思,就是看见众生这个颠倒迷惑,菩萨心不动,这个意思。「《十地经论》中不恼欢喜摄」,世亲菩萨说这麽一句话。 「自心调伏论义解说时心不扰动」,菩萨观察众生不调伏,但是菩萨自己心调伏,是柔顺、柔和、调顺的。为众生「论义解说」的时候,议论这个佛法,为众生解说佛法的时候,他心裡面不乱,心裡面不扰动,名叫做「远离斗诤」。「《十地经论》中不坏欢喜摄」,这一段文世亲菩萨叫它做「不坏欢喜」。「如是远离」,就是菩萨是这样远离的,远离这些烦恼,「言多分者」,这个「多分」是什麽意思呢?「由经中说多不瞋恨」,经中的文有个「多不瞋恨」,「多不扰众生、多不坏他意故」,经裡面有这麽说的,世亲菩萨也用这个字。菩萨这个时候是初得无生法忍,他的烦恼没有完全消除,还有一点,所以叫做多。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人要信相因果,你种什样么的因,肯定有么什样的果报,这是事实相真,这也就是常常讲的"境随心转"。以所,你只要"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住守这四句你,的一生就会幸很福、很圆满,然纵有很多灾难你,也会逢凶化吉。͏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