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49


2014/9/4    热度:28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49

 

  天九、为恆利他

  常为利益一切有情,曾不空过,是故引发第九大愿。

  这是「极欢喜住」这一科,在「别辨相」裡面分八科,现在是第三科「引发正愿」。正愿这裡边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解释,解释裡边分两科,第一科「别辨相」。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就事起愿」,分十科,现在是第九科「为恆利他」。

  这个极欢喜住这位菩萨,就是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现在就事起愿,发了十种愿。这个第九愿是「常为利益一切有情」,他的慈悲心要利益一切众生。「曾不空过」,他从来不空过时间的,总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的。「是故引发第九大愿」,就是常于利益一切众生。第十科是「为作佛事」。

  天十、为作佛事

  为证无上正等菩提作诸佛事,是故引发第十大愿。

  前面利益众生是他的慈悲心,这第十科是他的菩提心。为欲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常常地作诸佛事,迴向无上菩提的。这个「作诸佛事」,就是作成佛的事情。自己修学戒定慧,这也是佛事;利益一切众生,也是作诸佛事。但是他是迴向无上菩提,所以叫做「为证无上正等菩提作诸佛事,是故引发第十大愿」。

  亥二、就愿起愿

  作是愿言:如有情界展转相续,终无断尽,亦如世道展转相续,终无断尽;我此大愿生生相续乃至究竟菩提边际常不远离,常不忘失,常不乖离。如是自誓,心发正愿。

  「作是愿言:如有情界展转相续,终无断尽」,这是十种愿说完了,现在说到第二科。前面第一科「就事起愿」,现在第二科是「就愿起愿」。他又作这样的誓愿:「如有情界展转相续」,这个有情界,有情的众生,他是不中断地,总是父亲会有儿子,就是一直地相续下去,「终无断尽」。「我此大愿生生相续乃至究竟菩提边际常不远离」,这位初得无生法忍的极喜住菩萨他说:「我此大愿生生相续」,每一生每一生都是相续有这种愿的,乃至到最后究竟菩提的边际,成佛的时候。「常不远离」,常不远离这种愿,「常不忘失」这种愿的,「常不乖离」这种愿。

  这个「常不忘失」,得了无生法忍的菩萨,他死掉了第二生,他也不会忘掉他的愿。我们读《俱舍论》的时候,提到这个初果圣人说有隔阴之迷这回事。我们读那一段文容易误会,初果还有隔阴之迷,容易这样讲,实在初果没有隔阴之迷。现在这裡说初得无生法忍的人他没有隔阴之迷,「常不忘失」他发的愿,「常不乖离」他发的愿。「如是自誓,心发正愿」,就是这样子他自己来决定,他是发了这样愿,他不会改变的。这个「誓」是决定的意思。

  戌二、显略义

  当知此中前就所应愿事起愿;后即就愿,以起于愿。

  下面是第二科「显略义」。前面第一科是「别辨相」,辨这十种愿的相貌,这裡面显示要义。「当知此中」,这一大段文裡边,前面那一段是就所应愿的事,他自己欢喜愿意作这种事而起愿,而建立这样的愿的。「后即就愿,以起于愿」,后边这几句话是因前面发的愿,在愿上又建立愿,是这样意思。

  酉三、结

  如是菩萨十种大愿以为上首,能生无数百千正愿。如是菩萨于当来世具诸大愿,于现法中发大精进。

  「如是菩萨十种大愿以为上首」,这是第三科,结束这一段文。如是菩萨的十种大愿「以为上首」,这是最初开始所建立的殊胜的愿,以此为本,「能生无数百千正愿」。「如是菩萨于当来世具诸大愿」,这位极欢喜住,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于当来世具足了很多很多的愿。「于现法中发大精进」,在他现在的生命裡边,他能够建立很大的精进力,他不怕苦,他也不怕高寒。

  《披寻记》一五七九页:

  前就所应愿事起愿等者:前说十种大愿,名就所应愿事起愿。后说愿无断尽,名即就愿以起于愿。

  申四、淨修住法(分三科) 酉一、标十法

  复有十种淨修住法,由是能令极欢喜住,速得清淨。

  前面是第三科「引发正愿」,这裡是第四科「淨修住法」。这个「淨修住法」就是这个极欢喜住,极欢喜住初得无生法忍,他不是一刹那间的事情,他在已得无生法忍,在这个初极喜住这个范围内,他还要努力地修行的,来清淨地修持他这个极欢喜住,使令他的功德圆满,是这样意思。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十法」。

  「复有十种淨修住法」,这位菩萨得无生法忍,他是经过很长的时间的辛苦,就是从资粮位,胜解行位,到达了得无生法忍,极欢喜住的这个阶级了。到这个阶级,他还有十种淨修住法,清淨地来修持这个极欢喜住的。「由是能令极欢喜住,速得清淨」,由于这十种淨修住法,他肯努力的话,就能令极欢喜住很迅速地得到清淨。应该断的烦恼,应该增长的智慧,应该得到的功德,都能得成就,「速得清淨」。这是「标十法」,标出个数目来。下面第二科「别列相」,列出十法的相貌。分十科,第一科是「淨信」。

  酉二、别列相(分十科) 戌一、淨信

  一者、于诸佛法,深生淨信。

  这十种淨修住法,第一种是什麽呢?「于诸佛法,深生淨信」,于一切佛所证悟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深生淨信」,他深深地建立了清淨的信心。因为他以前在资粮位,在胜解行位,虽然也用功修行,他还没有见第一义谛,所以他对于佛的无上菩提的信心,那还不够深。现在见第一义谛了,他对于佛的这个清淨的无上菩提,他深深地建立了清淨的信心。这是完全不一样了!

  戌二、大悲

  二者、观诸有情缘起道理,证得唯有纯大苦蕴,发起大悲。

  前一个功德「于诸佛法,深生淨信」,这是清淨的一面,下面第二个是染污的一面。「二者、观诸有情」,观察流转生死的有烦恼的众生缘起的道理。缘起的道理,就是惑业苦;就是由烦恼而造业,由造业而得苦果。得了苦果以后,还是由烦恼而造业,造业受苦报,就是这样子,这样缘起的道理。「证得唯有纯大苦蕴」,这位菩萨对于众生惑业苦的流转生死的道理是真实的认识「唯有纯大苦蕴」,众生真是苦恼,起烦恼的时候也是苦,造业的时候也是苦,受果报的时候还是苦,除了苦另外没有事情。「发起大悲」,所以众生苦,是发起了大悲心,愿除灭一切众生苦,发出这样的悲心。

  戌三、大慈

  三者、观见彼已,自誓愿言:我当令彼诸有情类,解脱如是纯大苦蕴,得第一乐,发起大慈。

  第三科是「大慈」。「观见彼已」,观见彼众生唯是苦以后。「自誓愿言:我当令彼诸有情类,解脱如是纯大苦蕴」,我应该教化那些众生,使令他们解脱这个纯是大苦的色受想行识的五蕴。「得第一乐」,成就最殊胜的第一义的乐,就是涅槃乐了。「发起大慈」,就是发起慈能与乐的这种心情。

  戌四、惠施

  四者、为欲救拔一切忧苦,自无顾恋。无顾恋故,能捨内外一切身财,于诸有情而行惠施。

  这个第四个淨修住法,是「惠施」。「四者、为欲救拔一切忧苦」,来救护、拔济一切众生的忧苦,忧愁苦恼。「自无顾恋」,只是唯欲救护众生,自己没有什麽可值得留恋的。「无顾恋故,能捨内外一切身财,于诸有情而行惠施」,因为没有顾恋、没有爱惜,所以这位极喜住的菩萨「能捨内外」,能捨内裡边的身命,能捨外边的一切财富。「于诸有情而行惠施」,对于一切众生能布施身命,能布施一切财富。对于身命、对于财富没有顾恋,这位菩萨能达到这个境界。

  戌五、无有厌倦

  五者、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从他勤求世出世法,曾无厌倦。

  这是第五条,没有厌倦的时候。「五者、为欲利益诸有情故」,这位菩萨有慈悲心,来饶益诸有情故。「从他勤求世出世法」,他是从善知识边精勤地去请求学习,向善知识学习世间的法和出世间的法,就是世间的智慧、出世间的智慧,向善知识学习。「曾无厌倦」,那这位菩萨感觉到自己的智慧还不足,需要继续地学习,而学习这件事呢,不感觉厌倦,他不怕辛苦,「我不会告假的!」这样子。

  戌六、善知诸论

  六者、无厌倦故,证得一切论智清淨,善知诸论。

  因为这位菩萨他不会厌烦,不感觉疲倦,所以「证得」,也就是成就了「一切论智清淨」。「论」,实在就是书,书论;一切论的智慧清淨。什麽叫做「论智清淨」呢?就是「善知诸论」,就是这位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从善知识边的学习,他能知道很多很多的道理,成就了很多很多的智慧。

  戌七、善解世间

  七者、善知论故,于劣中胜诸有情所,如应如宜而修正行,善解世间。

  这第七淨修住法,是叫做「善解世间」。「善知论故」,这位初极喜住菩萨,他能有很多的智慧,所以对于这个劣、中、胜的诸有情。这个「劣」就是软弱的,中等的,或最殊胜的这个众生。对于一切有情,所教化的一切有情之中分这麽三个阶级。对于这些有情,他教化他们的时候,「如应如宜」。「应」,就是在众生本身的根机所合适的。「宜」,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饶益他是合适的,就是这两方面。「而修正行」,而去修行这个圣道,用这个方法来教化他们。「善解世间」,善能够解除世间众生的苦恼的问题,这样子。

  戌八、修习惭愧

  八者、即于如是正加行中,依应时分量等正行而修惭愧。

  「即于如是正加行中」,就是这位菩萨一方面学习,一方面还教化众生;学习和教化众生这两方面都叫做「正加行中」。「依应时分量等正行而修惭愧」,这个正加行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在这样的努力中。要「依」,就是随顺。要「应时」,这个时间要合适;这个时候可以教化众生念佛,可以修学圣道,可以学习佛法,这是应该有个时间性的。这个「分量」就是要有一个分寸的,不是说这件事应该做,那麽就做,也不是,要契机契理,要有分量。而且菩萨本身也有问题,你是初欢喜住菩萨,你不是第十地菩萨,也是要有一个分量的。这样子彼此都合适的正行,来教化众生。「而修惭愧」,修学自己要知道惭愧。哎呀!这句话说初欢喜地菩萨他有所不足啊!有所不足,你要知道分寸,做这件事,是这个意思。因为初极喜住菩萨只是断灭了分别性的烦恼:分别我执、分别法执,当然也是除灭了一部份的爱烦恼,但是还有一大部份的俱生的我执、俱生的法执,这些烦恼还没有断,就是还有很多的事有所不能的,所以要修惭愧,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五七九页:

  依应时分量等正行者:声闻地中正知而住作如是说:若于是事是处是时如量如理如其品类所应作者,即于此事此处此时如量如理如其品类正知而住。(陵本二十四卷二十页)此说依应时分量等,等取彼所馀相应知。

  「依应时分量等正行者:〈声闻地〉中正知而住作如是说:若于是事是处是时如量如理如其品类所应作者,即于此事此处此时如量如理如其品类正知而住」,这一段文就是「(陵本二十四卷二十页)」,就是最后一页。「此说依应时分量等,等取彼所馀相应知」,这个「馀」字可能是个「说」字,等取彼所说相应知,应该是这麽说。

  戌九、坚力持性

  九者、即于如是正加行中,得无退转坚力持性。

  这是第九「坚力持性」。「即于如是」,这位菩萨就是这样子努力地加行,一方面自己努力地学习,一方面努力地教化众生。「得无退转」,得者能也,能不退转。不会说我昨天发心,今天就不发心了,不退转。「坚力持性」,坚定其心力,保持不变,这位菩萨有这种本事。

  戌十、供养如来

  十者、以诸上妙利养恭敬,及与正行,供养如来。

  最后第十个。以上妙的利养恭敬,及与自己努力地修行,以此来供养佛,这是法供养。这是第十是「供养如来」。

  酉三、结略义

  是名十种淨修住法。由此能令极欢喜住速得清淨。所谓淨信、悲、慈、惠捨,无有厌倦、善知诸论、善解世间、修习惭愧、坚力持性、供养如来。

  「是名十种淨修住法」,这是第三「结略义」,前面这一大段文就叫做十种淨修住法。「由此能令极欢喜住速得清淨」,由于这十种的大愿,十种的努力地修行,使令他的极欢喜住的戒定慧很迅速地得到清淨圆满。「所谓淨信、悲、慈、惠捨」,这个略说它的大意,就是一个「淨信」,加上一个「悲、慈」的「惠捨」、「无有厌倦」,和前面这十种对照就知道了。「善知诸论、善解世间、修习惭愧、坚力持性」和「供养如来」,这就是前面这十种淨修住法。

  申五、开晓馀住(分二科) 酉一、善取其相

  又诸菩萨于此十法,受学随转多修习已;复于馀九增上戒等诸菩萨住,从佛菩萨,专精访求一切种道功德过失,及神通乐无失坏道。善取其行,得等流相,于一切住自然升进,证大菩提;为大导师,率领一切有情商侣,超度生死旷野嶮道。

  「又诸菩萨于此十法,受学随转多修习已」,前面是第四科「淨修住法」,这下面是第五科「开晓馀住」,馀住还不懂,也要开示。分两科,第一科「善取其相」。

  「又诸菩萨于此十法」,这些成就极喜住的诸菩萨,对于前面的这十种法。「受学随转」,一方面接受善知识的教导而学习,还随顺所学习得来的智慧,展转地教化众生;这样子一个学,一个行。「多修习已」,就是多多地这样修习以后。「复于馀九增上戒等」,前面是极欢喜住,这一共十个住。十个住,这裡只说到一个住,还有其馀的九个住。九个住其中,第二个就是增上戒住,第三个增上心住……,「诸菩萨住」。「从佛菩萨,专精访求」,那九个住,他还要从佛菩萨那裡专精地,「专精」就是诚意的意思,「访求」就是去拜访人家,到那儿去磕头、去学习,请求开示。「一切种道功德过失」,就是其馀九住所修行的方法。怎麽样才有功德?若不怎麽样就会有过失?这要学习。「及神通乐无失坏道」,这个「乐」就是自在的意思,就是显现种种神通的自在境界。「无失坏道」,不要犯错误,把自己所成就的神通乐失坏了,不要有这些事情。而这些事情都需要从佛菩萨那裡学习才能成就的。

  「善取其行,得等流相」,从佛菩萨那裡去学习以后,「善取其行」,善者能也,然后自己能够依教奉行。修行而有所成就,叫做「得」。成就以后,相续地增长、不退转,这叫做「等流相」。「于一切住自然升进,证大菩提」,因为你向佛菩萨诚意地学习而努力地修行,那其馀的九住,你自然也就向前进步了,就从极欢喜住进步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慧住,向前进步。「证大菩提」,就成就无上菩提了。「为大导师」,为一切众生的大导师。「率领一切有情商侣,超度生死旷野嶮道」,就是领导一切众生,超越生死的苦海,到无上菩提那裡去了。说个譬喻,就像那个商主,他领导很多的商侣,从旷野裡边,不容易走这条路,你能领导他,能从这裡超越了旷野的嶮道,到了安全的地方发财了,这是一个譬喻的意思。

  《披寻记》一五八○页:

  一切种道功德过失等者:随诸地中所有方便,是名一切种道。能治诸障,是名功德。彼所治障,是名过失。威力神变,随欲自在,名神通乐。是道非道如实了知,不堕生死旷野嶮道,是名无失坏道。

  「一切种道功德过失等者」,这下面《披寻记》加以解释。「:随诸地中所有方便,是名一切种道」,随顺彼一切地裡边,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乃至最后法云地,所有的修学圣道的方便,也就是修学圣道的方法,这些事情是名叫做「一切种道」。

  「能治诸障,是名功德」,这上面说功德:「专精访求一切种道功德过失」,这功德指什麽说的呢?「能治诸障,是名功德」,能对治这些烦恼障、所知障,那就是功德。「彼所治障,是名过失」,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是过失。

  「威力神变,随欲自在,名神通乐」,神通乐就是他那个大威德力,和那个神通变化的力量,随其所欲没有障碍,「随欲自在」,这就叫做神通乐。

  「是道非道如实了知」,这是圣道,这不是圣道,你能真实地明了这件事。「不堕生死旷野嶮道」裡面去,「是名无失坏道」。这是「开晓馀住」裡边第一科是「善取其相」。现在第二科「释行等名」。

  酉二、释行等名

  当知此中诸行能入,说名为行;若正入时,说名为得;入已果利成办圆证,说名等流。

  「当知此中诸行能入,说名为行」,这个「善取其行」这个「行」字怎麽讲呢?「诸行能入」,就是这麽多的修行的法门,你能够依教奉行这样用功的话,就能契入,那就叫做行。「行」,就是能向前进。如果有障碍,不能进了,那就不是行了。「若正入时,说名为得」,若是正是这样用功修行,就和这个法门相应了,就进步了,那叫做「得」。「入已果利成办圆证,说名等流」,你契入到这个法门的时候,就有所得的利益,叫做「果利」。这个果利你成办了,圆满地成功了,那就叫做「等流」。

  这是解释「善取其行,得等流相」,解释这句话。这是第五科「开晓馀住」解释完了。下面第六是「修治善根」,这一科裡面分两科,第一科「举淨缘」。又分两科,第一科「明一切」。分三科,第一科是「供养三宝」。又分三科,第一科「于诸佛」。又分两科,第一科「现见因缘」。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申六、修治善根(分二科) 酉一、举淨缘(分二科) 戌一、明一切(分三科) 亥一、供养三宝(分三科) 天一、于诸佛(分二科) 地一、现见因缘(分二科) 玄一、标

  又诸菩萨住此住中,由二因缘,现见诸佛。

  又这麽多的菩萨他安住在极欢喜住这裡边,有两个因缘「现见诸佛」。这个《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说的,是佛灭度后的时候说的,不是佛在世的时候说的。那麽现在这是说,「又诸菩萨住此住中」,有两个原因现在能看见佛,有两个因缘能看见佛。这是「标」,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两枓,第一科是「由麤淨信」。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由麤淨信

  或由听闻菩萨藏说,或由内心发起胜解,信有十方种种异名诸世界中,种种异名诸佛如来;由麤淨信俱行之心,求欲现见。如是求已;如实称遂:当知是名第一因缘。

  「或由听闻菩萨藏说,或由内心发起胜解」,说是不是佛在世,佛灭度以后,这个时候发无上菩提心修学圣道的菩萨,他什麽理由能看见佛呢?这是有两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或由听闻菩萨藏说」,或者是听到善知识讲解这大乘佛法裡面所说的。「或由内心发起胜解」,或者是不是从菩萨藏裡面说,是自己在修止观的时候,内心裡面发动了胜解,就是很深刻的信解心。那就是修止观的时候又进一步,进一步这个时候最低限度要到未到地定,欲界定不行,要成就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裡面,心裡面寂静住,深入地观察第一义谛的时候,这个时候你有一个力量,有力量发起胜解。究竟什麽叫做胜解呢?这上面说:「信有十方种种异名诸世界中」,他这个时候有一个欢喜心,是在十方种种不同的名字的世界裡面,又有种种不同的名字的诸佛如来。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佛,佛号都是不相同的。

  「由麤淨信俱行之心,求欲现见」,你不是得初禅,不是到初禅,不是四禅八定裡面。我们从初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燄慧地……,从这十地上看,到第三地的时候才得四禅八定,那初地还没有得四禅八定,那个定力浅,也就心力弱,心力也薄弱一点,所以叫做「麤淨信」。这个「麤」有个浅的意思。「由麤淨信俱行之心」,这个明了性的心和那个麤淨信在同时活动,叫「俱行之心」。「麤淨信」裡边,说是信,实在也就是慧,胜解实在是智慧,但是这个名字加一个「麤」字,麤浅的淨信俱行之心。「求欲现见」,这位菩萨他是生在佛灭度后,他努力地用功修行,得无生法忍了,得初欢喜地了。这时候见到第一义谛应该是法身佛,但是还没有见到化身佛,所以他「求欲现见」,他希求、很诚恳地想要现前地拜见佛陀,想要这样做。

  「如是求已;如实称遂」,这样的希求以后,就成功了,就满意了,就是见到佛,佛就现前了。当然是在禅定裡面,也是在未到地定裡面看见佛了。

  这件事,我们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摄大乘论》也说这件事,也是这麽说的。这个我们现时代是佛法衰微的时代,异说纷纭,各式各样的说法都有,那麽我们若不用功修行,不知道谁说的对,所以这个信心在那裡摇动、动摇。现在这一段文我认为很重要,若是我们肯静坐,你肯努力的静坐。我看努力静坐还多数大家在一起静坐好一点,因为你若自己一个人坐,腿一痛就走了!就不静坐了!大家一起静坐的时候,腿子痛还要忍耐一点,你这个忍耐就容易使令你进步,你的功夫会有进步,容易进步。天天上课也就容易学习佛法,学习佛法是增长智慧,常常静坐这个定力也会增长。这样子呢,「求欲现见。如是求已;如实称遂」,就是真实的满你所愿了,你就会见到佛了。

  那当然我们是要见到阿弥陀佛,也能会满你愿。你要见释迦牟尼佛也会满你愿,若想要拜见药师佛也能满你所愿,若拜见阿[门+人+人+人]佛,十方诸佛,你都能满愿,这件事非常重要的。这样子一见到佛以后,也就可以看见……,拜见弥勒菩萨也能,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能拜见。这个时候你对于大乘佛法一点也不会有疑问的,而且有疑问可以见佛同佛请问,这些问题完全解决了。而不会说我到南传佛教去,南传佛教那个善知识说:「大乘非佛说」,你再不会相信这句话,没有这个问题。

  所以是「求欲现见。如是求已;如实称遂:当知是名第一因缘」,这是第一因缘。当然这个问题就是,你一定多静坐,多静坐要达到未到地定以上,奢摩他要达到这个程度,不然不行,没有力量,不然不可以。可是这个地方看出来,你还要有所求,你要「求欲现见」,达到这个程度,不会任运地见到佛,你要求才可以,你要有诚心求的,「当知是名第一因缘」。

  黄二、由正愿力

  又心发起如是正愿,随于彼彼诸世界中有佛出现,我当往生。如是愿已,如实称遂:当知是名第二因缘。

  这是第二科「由正愿力」,前面第一科「由麤淨信」,这是「由正愿力」。「又心发起如是正愿」,这位修行人,他心裡面又动了这样的念头,又发起这样的愿,这样的正愿,非常有意义的愿。「随于彼彼诸世界中有佛出现,我当往生」,「彼彼」,就是这一个世界,另一个世界,「彼彼诸世界中」,那个世界有佛出现在那裡。「我当往生」,我应该到佛那裡去。这个世界,这个末法时代,邪见流行,各式各样的邪知邪见障碍佛教徒的正知正见的建立,就是有这些事情,我们到佛世界去听佛说法有多好。所以这位初得极欢喜住的人,他愿意到佛世界去见佛。「如是愿已,如实称遂」,他这样愿,也就成功了,也能满他的愿了。「当知是名第二因缘」,这是第二个因缘。前面说是「举淨缘」,这就是指这样的清淨的因缘。

  地二、随兴供养

  菩萨如是由麤淨信现见诸佛,由正愿力现见诸佛,既得见已;随力随能,兴一切种恭敬供养,奉施种种上妙乐具。

  这是第二科「随兴供养」,一看见佛了,当然是心情会有大欢喜,这叫做「兴」,他就愿意供养佛。第一科是「现见因缘」,现在第二科是「随兴供养」。

  「菩萨如是由麤淨信现见诸佛」之后,「由正愿力现见诸佛,既得见已;随力随能」,随其智慧力,随其福德力所能。「兴一切种恭敬供养」,就是发动起来各式各样的恭敬供养,「奉施种种上妙乐具」。

  天二、于僧众

  及于僧众,恭敬供养。

  前面是供养佛,下面第二科是「于僧」。「及于僧众,恭敬供养」,那这或者是阿罗汉,或者是大菩萨,「僧众恭敬供养」。这是第二科,第三科「于正法」。

  天三、于正法

  于如来所听闻正法无倒受持,精进修行法随法行。

  「于如来所听闻正法」,这时候在佛陀的面前听佛说法。「无倒受持」,就是如其所学习的去受持,而不会颠倒的受持。「精进修行」,在佛陀那裡闻法之后而不懈怠,修行这个法随法行,就是修行八正道。这个「法」是涅槃,「随法」是八正道。因为八正道不是涅槃,但是他能随顺到涅槃那裡去。你若这样子修行八正道,也就到涅槃那裡去了,也就是见第一义了。这是「于正法」。

  亥二、成熟有情

  以四摄事,成熟有情。

  这第二科「成熟有情」。第一科是供养三宝,这个已经说完了,现在第二科「成熟有情」。「以四摄事,成熟有情」,这位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用四摄事: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引导众生的事情,用这四种方法来成熟众生的善根。这是第二科。

  亥三、迴向菩提

  一切善根悉皆迴向无上菩提。

  这是第三科「迴向菩提」。这个菩萨能够供养佛法僧,又能成熟有情,这样的善根。「悉皆迴向无上菩提」,愿以此功德得无上菩提,这样迴向。当然也应该有一个「这一切功德都是寂灭相」,也应该这样迴向的。

  戌二、出略义

  由是三种清淨因缘,彼诸善根倍复明淨。谓于佛法僧供养摄受故;以四种摄事成熟有情故;以一切善根迴向菩提故。如是乃至无量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

  「由是三种清淨因缘,彼诸善根倍复明淨」,这是第二科「出略义」。「由是三种清淨因缘」,就是前面一个是「供养三宝」,一个「成熟有情」,一个「迴向菩提」,这三种因缘。「彼诸善根倍复明淨」,而这位菩萨所栽培的善根就是展转地、加倍地特别明淨。就是这个烦恼逐渐地破除了,这个智慧逐渐地增长了,所以所栽培的善根也特别清淨光明。「谓于佛法僧供养摄受故」,这三种清淨因缘,哪三种清淨因缘呢?「谓于佛法僧供养摄受故」,这是一种清淨因缘;「以四种摄事成熟有情故」,这是一种清淨因缘;「以一切善根迴向菩提故」,这又是一种清淨因缘。「如是乃至无量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都是这样栽培的,长时期这样栽培。

  酉二、以喻显

  譬如世间黠慧工匠,以矿性金置于火中,如如烧鍊,如是如是转得明淨;如是淨胜意乐菩萨所有善根,由是三种清淨因缘,转复明淨,当知亦尔。

  「譬如世间黠慧工匠,以矿性金置于火中」,前面是举清淨的因缘,这下面第二科以譬喻来显示。譬如世间有智慧的工人、匠人。「以矿性金」,就是矿裡边的那个金,才出土的金,「置于火中」,放在火裡面。「如如烧鍊」,如是如是地烧鍊,如是如是地「转得明淨」,那个金就特别地明淨。这个「黠慧工匠」就是发菩提心的菩萨,「矿性金」就是他的这一念的虚妄分别心,「如如烧鍊,如是如是转得明淨」,就是在供养三宝、成熟有情、迴向菩提,就在这裡边锻鍊,你的一念心转得明淨。

  「如是淨胜意乐菩萨所有善根」,前面这位淨胜意乐菩萨清淨,他断除分别烦恼了,所以叫做「淨」。他有广大的、殊胜的菩提心,所以叫「胜意乐」。这位菩萨所有的善根「由是三种清淨因缘,转复明淨」,就是他初得无生法忍那一念心,由这三种清淨因缘,就是前面说的三种清淨因缘,「转复明淨」,他那个智慧境界转复地清淨光明。「当知亦尔」,也就像那个譬喻似的。

  申七、受生(分二科) 酉一、多作轮王

  又住于此,在在生处,多作轮王,王赡部洲,得大自在。远离一切所有悭垢;威被有情,调伏悭吝。

  这是第七科,前面是第六科「修治善根」,现在是第七科「受生」。分两科,第一科「多作轮王」。「又住于此,在在生处」,又这位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安住在极欢喜住这裡。「在在生处」,那麽他这个生命结束了,他又到一个地方去投生了。在那个地方寿命结束了,又到一个地方去受生了。那麽一般的众生是这样子,这位极欢喜住菩萨,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也是「在在生处」,也是在各地方去受生。受生,可是和一般人不一样,他是「多作轮王」,多数作轮王。有四种轮王,这个应该是个铁轮王。「王赡部洲」,他在赡部洲这裡作王,不是在四大部洲作王,他只是在南赡部洲作王。在作王的时候,「得大自在」力,他没有压力,得大自在。「远离一切所有悭垢」,他作王的时候,他有什麽特别呢?这位是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作国王的时候,他和一般人有什麽不同呢?「远离一切所有悭垢」,他没有悭吝的污染,他不悭吝,这个人。「威被有情」,他有大威力统治这个世界的众生。「调伏悭吝」,他能调伏他内心裡面的悭吝,能调伏这个烦恼,他作轮王的时候有这个特性。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恆发正愿」。

  酉二、恆发正愿

  诸四摄事所作业中,一切不离佛法僧宝,证一切种菩提作意。

  这位轮王他「诸四摄事」,他在这裡恆发正愿,他怎麽恆发正愿呢?他做了很多的饶益众生的事情,就是四摄事。「所作业中」,用四摄做了一切利益众生的事业。「一切不离佛法僧宝」,一切都不远离佛、不离法、不离僧宝;不离佛宝、法宝、僧宝。这个「宝」字,这个佛当然是无上的福慧庄严,佛的境界是圣人的境界,法也是圣人的境界。僧这地方说宝呢,就表示不是凡夫境界,不是凡夫僧,这是圣僧。这位菩萨他饶益众生的时候,他「不离佛法僧宝」。这个看出来一件事,就是最低限度这位初得无生法忍的极喜住菩萨,他一入定就能见佛,能见佛也能见菩萨,也能听佛说法,这些事情,他不离三宝。「证一切种菩提作意」,他成就了一切种的清淨无上的作意,他成就这件事。

  《披寻记》一五八一页:

  诸四摄事所作业中等者:四种摄事方便所摄身语意业,是名诸四摄事之所作业。即于如是一切所作业中念佛法僧,住大恭敬除诸妄想,依此一切所作皆愿迴向无上菩提,是名一切不离佛法僧宝,证一切种菩提作意。

  「诸四摄事所作业中等者:四种摄事方便所摄身语意业」,就是他学习四种摄事,以四种摄事为饶益众生的方便。这四种摄事所摄的就是身语意业:身业、语业、意业。「是名诸四摄事之所作业」,四摄事所作业,也就是你的三业。「即于如是一切所作业中念佛法僧,住大恭敬除诸妄想」,这位菩萨他在一切所作的饶益众生的事业中,他都是念佛的,他也是念法、念僧的。当然这个念佛、念法、念僧,我们习惯上就是我们念佛名号这样念佛,实在不是。这位是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若念佛的时候和我们念佛不一样,念法、念僧都是不一样的,他是安住在大恭敬心,除诸虚妄分别妄想的。「依此一切所作皆愿迴向无上菩提,是名一切不离佛法僧宝,证一切种菩提作意」,是这样意思。

  恒发愿言:我当一切有情中尊,作诸有情一切义利所依止处。

  他在用四摄饶益众生的时候,他常是这样发愿,不是说就发一次愿就完了的,他常常发这个愿。发什麽愿呢?「我当一切有情中尊」,我将来我在一切有情中尊,我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诸有情一切义利所依止处」,我要作一切有情作胜功德的依止处。一切有情若想要远离生死苦海,远离虚妄分别,得出世间的圣道,他要以他来作依止才能作这件事。作诸有情一切义利的依止处,依止这位菩萨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的事情。一切有情的义利,要依止这位菩萨能成就的。这样说呢,「我当一切有情中尊」是指上成佛道,「作诸有情一切义利所依止处」是下化众生了。他常常地建立这样的意愿的,这样的誓愿的。

  申八、威力(分二科) 酉一、由精进力

  若乐发起如是精进,弃捨一切家属财位;归佛圣教,淨信出家。一刹那顷,瞬息须臾,能证菩萨百三摩地。以淨天眼,能于种种诸佛国土,见百如来。又即于彼变化住持,菩萨住持,皆能解了。

  这第八科是「威力」,前面第七科是「受生」。一共是八科,现在是第八科。这个「威力」是什麽意思?在这上说。分两科,第一科「由精进力」而有威力。

  「若乐发起如是精进」,如果这位菩萨他这个时候,欢喜发起这样的精进。这样的精进是什麽精进呢?「弃捨一切家属财位」,他的家属,他的财位都弃捨了。「归佛圣教,淨信出家」,就来到佛法的圣教裡面来,以清淨的信心出家了,不做在家人了。

  「一刹那顷,瞬息须臾」,就是很短的时间内。「能证菩萨百三摩地」,这是精进,他这个精进是这样子。能这样他出家了,这样的大福德人他能放得下,他能够出家。出家以后,他努力地修行,在短的时间内,能证菩萨一百个三昧,能成就这麽多的三昧。这是第一种。

  「以淨天眼,能于种种诸佛国土,见百如来」,这位菩萨这个时候有清淨天眼,那应该是得初禅了。得初禅了,他有清淨的天眼,能于种种的诸佛世界,看见有一百位佛。佛,一个世界才一位佛,那应该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

  「又即于彼变化住持,菩萨住持,皆能解了」,这是第三样。「又即于彼变化住持,菩萨住持」,他能够明白,明白这件事。

  《披寻记》一五八一页:

  变化住持菩萨住持者:谓变化土、受用土如次应知。

  「变化住持、菩萨住持」,这两句话什麽意思?「谓变化土、受用土,如次应知」,变化土就是凡圣同居土。菩萨住持,那就是受用土,超越了这个凡圣同居土了,那是受用身佛的境界了。这位菩萨他知道,他皆能解了,能通达这件事。那这可见他的天眼裡面也有慧眼,他能够看见超越这个变化土,到受用世界的境界,能看见。

  以神通力动百世界,身亦能往。放大光明,周匝遍照。普令他见,化为百类,成熟百种所化有情。若欲留命,能住百劫。于前后际各百劫事,智见能入。蕴界处等诸法门中,于百法门能正思择。化作百身,身身皆能现百菩萨眷属围绕。

  「以神通力动百世界」,这是第四样,他的神通力能震动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身亦能往」,这是第五个,他现在这个身体能到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去,这时候有神通了,有神足通了。「放大光明,周匝遍照」,这是第六样,这位菩萨能放大光明。「周匝」,匝还是周,能周遍地普照一切世界。「普令他见」,普令别人能看见这位菩萨。「化为百类,成熟百种所化有情」,这是第七样,就是他所教化的能有一百类。「成熟百种所化有情」,这麽多的有情他能教化他们善根成熟。

  「若欲留命,能住百劫」,说是这位圣者他若想要继续地保留,他不想要死掉,他能够安住在这裡一百个劫,能住这麽久。「于前后际各百劫事,智见能入」,这是第九样,于前百劫事、后际的百劫事,「智见能入」,他的智慧能够入到这麽长远的境界裡面去通达无碍。「蕴界处等诸法门中,于百法门能正思择」,这个蕴界处:五蕴、十八界、十二处等,这些都是法门,都是入第一义谛的门。能有百样的法门,他能正思择,能正思惟观察。「化作百身」,这是第十一样,他能够化现一百个身,这麽多。「身身皆能现百菩萨眷属围绕」,能有这样的神通变化,这是第十二。一共是十二样。

  酉二、由正愿力

  自兹以去,是诸菩萨由愿力故,当知无量威力神变。安住如是极欢喜住诸菩萨众愿力增上,能引无量殊胜正愿所作神变。如是正愿,乃至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不易可数。

  这下面第二科「由正愿力」,前面是由他的精进力,这是由他的愿力。「自兹以去」,从这麽以后,「是诸菩萨由」他的「愿力」之故,「当知无量威力神变」,他有无量无边的威力的神通变化。「安住如是极欢喜住诸菩萨众愿力增上」,这个安住在极欢喜住这麽多的菩萨裡边,他的愿力特别殊胜。「能引无量殊胜正愿」,他这个愿力殊胜到什麽程度呢?能引发出来无量无边的殊胜的正愿所作的神变;愿也很广大无边,所作神变也是广大无边。「如是正愿,乃至俱胝那庾多百千大劫,不易可数」,你很难知道它的数目的。

  《披寻记》一五八一页:

  由愿力故当知无量威力神变者:谓诸菩萨,若由愿力自在增上所作神变,过于前数不可数知,故言无量。

  未二、结略义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极欢喜住。谓善决定故;四相发心故;发起精进引发正愿故;淨修住法故;开晓馀住故;修治善根故;受生故;威力故。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极欢喜住」,这是「结略义」,前面你要知道这是略说菩萨极欢喜住的功德。「谓善决定故」,善决定,那个「新善决定」那裡开始,后来有「四相发心故;发起精进引发正愿故;淨修住法故;开晓馀住故;修治善根故;受生故;威力故」,这一共是八大科,就是前面是八大段。

  午二、广指(分二科) 未一、指配所说

  若广宣说如《十地经》极喜地说。彼《十地经》广所宣说菩萨十地,即是此中菩萨藏摄摩怛理迦略所宣说菩萨十住;如其次第,从极欢喜住乃至最上成满菩萨住。

  「若广宣说如《十地经》极喜地说」,这是第二「广指」,前面是「略说」,现在是第二科「广指」。分两科,第一科「指配所说」。

  「如《十地经》」,也就是《华严经》的〈十地品〉,〈十地品〉裡面那个极喜地。一共是十地,现在第一地就是极喜地,那裡广说这位菩萨的功德。「彼《十地经》广所宣说菩萨十地」,说的很多。「即是此中菩萨藏摄」,也就是《瑜伽师地论》。「摩怛理迦」,「摩怛理迦」翻个本母,就是它是能令你生长智慧,所以叫做本母。「略所宣说菩萨十住」,那个《十地经》是广说,这裡是略说菩萨十住,略说就是那裡的广说。「如其次第,从极欢喜住乃至最上成满菩萨住」,就是法云地,就是这十住。

  未二、释地住名

  应知此中由能摄持菩萨义故,说名为地;能为受用居处义故;说名为住。

  这是第二科,释地住的名字。第一科是「指配所说」,现在第二科「释地住名」;解释地的名字、解释住的名字。这个名字有两个:一个叫十地,一个叫十住。这个「地」是什麽意思?「住」是什麽意思?这裡解释。「应知此中由能摄持菩萨义故」,所以叫地。这个「地」当摄持讲,能把菩萨的无量功德都摄持在这裡面,所以叫做地。

  「能为受用居处义故;说名为住」,这个「住」当个受用讲,这裡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他能受用,他能够领受,他也能发生作用,他在这裡住,在无量功德裡面居住。居住应该分两个意思:一个是在第一义谛那裡住,一个是在无量功德裡面住,这两个意思都有,这就叫做住。用这两个意思解释他的名字。

  我们把这个第四十七卷学习完了。今天这一段文,刚才我也说过了,其中特别殊胜的一点,就是到这个时候能见佛。这裡能见佛分两个意思:这是说已经得无生法忍的人,就是极欢喜住。得无生法忍的人……,初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我刚才说过,三发光地的时候,那个地方得了四禅八定。极喜地这个地方没有说,没有说,在其他的经论裡面提到,那就是应该是在未到地定,未到地定才能成就。若是没得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之前,那就是欲界定,欲界定似乎见佛是很难。

  若是在《成实论》上是说欲界定也可以得圣道,但是只是《成实论》上有这个意思。但是在《俱舍论》和其他的经论裡面,多数是指未到地定以后才能见圣道。见圣道,而这裡说到极喜地,说到极喜地是已经是圣人了,那麽这个圣者他在未到地定裡面,他也不是就见佛,但是你想要见佛能见,这还是有一点阶级的不同。你若没有心见佛,还是不能见;若想见佛,在未到地定裡面,你祈求,可能见佛。若在《摄大乘论》裡面说呢,是在得无生法忍之前。得无生法忍之前,那也是应该成就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裡面,当然是指佛教徒,如果这个人不信佛那是另一回事。如果他是相信佛法,而能常常修四念处、修止观的话,那在未到地定裡面想要见佛也能见佛。那就和这个地方……,都是未到地定,是相同;但是这个地方是已经得无生法忍的圣者,这裡有点不同。

  所以我们若用功修行的话,肯努力的话,当然第一你要有信心,你要有清淨的信心,没有信心也不行。要有信心,而能得到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裡面继续努力修行,你要求要见佛应该是能见到。你要求见弥勒菩萨,你入定的时候见弥勒菩萨,应该能见到。这是一个很殊胜的事情。

  我们用功的时候,如果你对于这个止观很努力地学习,也时时地这样子修止、修观,也就会有一点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关係就是有点不同。什麽不同?我们若不修止、不修观,我们只是学习佛法,那是一个境界。你若修止、修观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不一样的。而你若是得了欲界定的时候,你已经感觉到很好,但是进一步得未到地定也不难了。得到欲界定,九心住最后是等持,然后再进一步……,欲界定的等持没有轻安乐,那麽继续努力用功修行的时候,有轻安乐了,那就是未到地定。未到地定的时候,因为有轻安乐的关係,你心情不懈怠,不容易懈怠。也可能会懈怠,但是也可能不懈怠。不懈怠的时候,你努力地进步,不只是修止,未到地定是止,欲界定也是止,但是在止裡面你修观。

  止裡面修观,这和南传佛教的帕奥禅师这些人不一样。那麽南传佛教的其他的禅师我们不知道,他们一部分的学者主张要得到禅才能修观。现在我们北传佛教呢,在没有成就止也可以修观,也可以修观,也可以修止。那麽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这个止成就了,然后也修观的时候,这样子这个止是殊胜的。因为你若是不修观的话,你只是修止,那不一定是佛教徒,外道也可以得未到地定的,也可以得四禅的。现在若是佛教徒,而能够在奢摩他的未到地定裡面修观,这裡面有佛法的气氛了。因为你这个时候,你学习佛法的能力也强一点,你得到未到地定,你的堪能性强,学习佛法的能力强一点。而且在定裡面修观,你修小乘佛法的四念处也可以,也是很殊胜的,这是佛法,不是世间法。若修大乘的,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性空观,修唯识观,是更殊胜。你一方面修止,一方面修观,修观、修止它互相增上,你想要见佛容易。这个时候,在大乘经论裡面说的佛法,都可以在见佛的时候就真实不虚,可以得到这个信心。不是听某一个人说,某一个人说话不算数,那不算数的。

  所以我们应该一方面好好学习《瑜伽师地论》,不要告假!你好好学习《瑜伽师地论》,你好好修止、修观,达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是非常的吉祥,也非常殊胜。到那个时候,你若愿意见佛,我愿意见观世音菩萨,我愿意见普贤菩萨、文殊菩萨,我愿意见释迦牟尼佛,都能办得到。这个时候,你不全是和一般的凡夫来往的,不是的,你和佛菩萨能来往,这是什麽境界啊?这是非常殊胜的事情。

  而这个得禅,得色界初禅也不是那麽容易,但是得未到地定应该不算难,尤其是我们出家人。出家人因为没有欲的生活,清淨,心清淨。清淨的时候,你若努力一点去修奢摩他,应该有成就,你要努力,你常常告假不行,常常告假就难。当然也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困难你多拜忏,拜忏消除修奢摩他的障碍。这个《大悲心陀罗尼经》上说,你有什麽问题,你要求观世音菩萨拜大悲忏,要三个七,就是三七二十一天。二十一天也不算长嘛!就是消除这个障道的因缘。消除障道因缘,然后静坐的时候就顺,这个妄想就少,妄想不多,妄想不多奢摩他容易成就。一成就了,在奢摩他裡面修四念处观的话,你想要见佛容易。到那个时候,你学习经论也容易,因为你智慧开发了。就是有困难的地方,一入定的时候,我要去拜见观世音菩萨,我可以请问,向菩萨请问,菩萨会告诉你、开示你。这件事多好啊!不好吗?有多麽殊胜啊!

  这时候你对于佛法的信心增长,智慧也增长,定力也增长,这个戒定慧都增长。你若一入定,愿意拜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就现前,愿意到阿弥陀佛国去看看也是可以。当然不是这个身体,是你入定的时候你的心,你的这个识是到那裡去,不是这个身体。

  所以我刚才是大概地说,现在比较分明一点:就是这裡说能见佛,极欢喜地,他要求见佛的时候能见佛。这和《摄大乘论》上说的多少有点不同,《摄大乘论》说是得无生法忍之前见佛,有点不同。但是其中有一个相同的,一定是未到地定裡面,你要得到未到地定以后,没得定不行,散乱的境界不可以。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教有 “三 福 田”: 第一福田:是供养佛 、法 、僧 ,这叫敬田; 第二福田:是供养父母 、师父 、老师 ,叫做供养恩田; 第三福田:是供养贫困的人 、贫苦的人 、生病的人 、残疾的人 ,是属于悲田! 所以 ,有三福田的人,就能很快地得到回报…… 敬田 、恩田 、悲田,称为“三福田”! ​​​​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