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54
2014/9/4   热度:31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54 申三、毁坏诸行悲愍有情 如是于谛善巧菩萨、于一切行、以慧正毁;于有情界、增悲意乐;于前后际愚痴有情所有邪行、能正通达。 这是第六大科,诸谛相应增上慧住,在别辨相裡面分十科,现在第三科,毁坏诸行悲愍有情。 「如是」指前面的文,就是这样子,这一位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对于苦、集、灭、道有善巧的智慧,就是通达苦、集、灭、道的这位菩萨:「于一切行、以慧正毁」,行就是一切有为法,这个一切的有为法呢,在我们没得无生法忍的人来说,就是认为它是真实的,在真实的执着上呢,起种种烦恼,造种种的罪业。现在这位于谛善巧的菩萨,他和我们凡夫不一样,有什麽不一样呢?「于一切行、以慧正毁」,他有大智慧,这个智慧当然是很多,一种是通达一切法是毕竟空的智慧,一个是通达一切行如幻如化的智慧。这个「通达一切行如幻如化的智慧」呢,就是我们执着是真实的,但是这位菩萨不执着是真实的,认为这一切因缘所生法,不但是遍计执的一切法,就是依他起的一切法都是不真实的,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虚妄的,好像是真实的,实在都是虚妄的,这样呢,就对一切行就有破坏性。破坏什麽?就是破坏我们内心的执着,我们说这一切行,就是这一切有为法是不真实的,我们这样讲,可能会容易明白,但在亲切的、再深刻一点说呢,就是我们的虚妄分别心;一切有为法,另外没有一切法,只是内心的虚妄分别,所以一切行,这个行就是心了,就是我们的这个虚妄分别心。 如果我们若是常常的修唯识观的话呢,这一切法本身是没有的,就是我们内心的分别。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这句话非常的好。就是你内心的风,就是你心在动,另外没有一切法在动的。所以这样子说呢,这个心的分别是因缘有的,所以它也不是真实性的,就是破除去了一切的执着。我们不在一切法上执着是真实的,不会在一切法上起贪、瞋、痴的烦恼,造种种业的,所以「于一切行于慧正毁」,就是破坏了我们以前的虚妄的执着,是这样意思。但是这种境界呢,也是到佛的时候才能圆满。 「于有情界」,但是流转生死的众生呢,不明白这件事,就算是来到佛法裡边肯学习,来到佛法裡边,每天的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学习,那很不容易了,我认为佛菩萨可能看,「哎呀!这个众生不在社会上活动,来到寺庙裡面学习佛法」,佛菩萨很讚歎了,应该会讚歎我们,因为什麽呢?因为开始觉悟了,从这裡开始会觉悟,肯来到佛法裡面剃光头,肯在那裡学习,这是少数又少数了,还有很多人在那裡迷惑颠倒,所以这位「于谛善巧菩萨」对于这些人「增悲意乐」,他是加强了他的大悲愿、大悲心加强了,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如梦中境,并不是真实的,为什麽因为那一点虚妄的事情打破头呢?这是「增悲意乐」。「于前后际愚痴有情」,这个「增悲意乐」这句话实在是标,下边这句话才解释,为什麽佛菩萨的这个慈悲心会那麽样的广大呢?「于前后际愚痴有情」就是前际、后际、前后际。「前际」这个前就是过去,「后」就是未来,「前后际」就是现在,因为现在是在前际以后,现在是在后际以前,所以现在是「前后际」,这样说呢就是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是约时间说,时间是没有自性的,它是约法,依法来安立时间的,那这麽说呢,法是我们的分别心所缘的境界,「前际」就是过去世的境界,「后际」就是未来世的境界,「前后际」就是现在世我们所见闻的一切境界。「愚痴」,于前际也是愚痴,于后际也是愚痴,于前后际也是愚痴,就是不明白,不明白这都是虚妄分别的境界,只是一念心的虚妄分别,都是虚妄的、不真实的、毕竟空的,但是我们不明白,就这些不明白的有情,「所有邪行、能正通达」,「邪行」就是不合道理的虚妄分别,认为是真实的,不知道它是毕竟空寂的,不知道它是如幻如化的,所以叫做邪行,或者执着是常、执着是断,这都是邪行。「能正通达」,众生对于这些境界虚妄分别,所以菩萨大慈大悲的怜悯这些众生,菩萨对这件事能够正确的明白,都是虚妄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披寻记》一五九四页: 于前后际愚痴有情所有邪行者:谓如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诸有情类,于彼诸行起不如理分别:或执为断,或执为常,名彼所有邪行。 「于前后际愚痴有情所有邪行者:谓如前际无知」,「无知」就是解释那个愚痴,于「如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这个「诸有情类」,这一切的众生,对于这个三世的因缘生法,都是毕竟空寂,他不知道。「于彼诸行起不如理分别」,就是不合道理的分别,就执着是真实的,不知道它是毕竟空的,这些不如理分别。 若是我们欢喜修止观的时候,欢喜修止观不是说你盘腿坐的时候才开始修止观,那个时候不容易相应,应该有个前方便,就是没有盘腿坐以前,你来来去去的时候,心裡面应该有如理作意,就是观察这一切见闻觉知的境界是如幻如化的,它的自性是空无所有的,你就应该这样如理作意,这样如理作意等于是静坐的前方便;有了这样的前方便,然后去静坐的时候,就容易相应。我们不能说完全的清除了它,只是说减少了这些虚妄分别,这是第一个好处,减少了虚妄分别,这是一个好处。第二个好处呢,你虽然还没有盘腿坐,但是你心裡面已经有如理作意了。若是我们盘腿坐的时候才开始修止观,那个时候因为没有前方便的帮助,它就有点难,它有一点困难。我们静坐的时候,修止不相应,它心裡面就是要虚妄分别,妄想很多,为什麽会这样?因为你习惯了,你习惯了这虚妄分别,所以一下子停下来,这是不可能的,是很难的,一下子停下来不容易。所以你在没有盘腿坐以前,你就停止虚妄分别,这个虚妄分别怎麽能停止呢?你用如理作意来挡住它,把这个不如理作意挡住它,应该这样学习,这样能挡住它了,使令它的力量停止一段,然后你静坐的时候修止,就比较的容易。 我举一个列子来证明我说的可能是对的。你比如说你现在和人家吵架,吵了一大顿、一大段的时间以后,打板了,要静坐,你静坐去吧,你不能立刻修止的,就是还要想刚才和人吵架的时候,自己再吵一顿,自己坐那吵一顿,你不可能立刻停下来的,不可能,它还要再吵一会,才可以停下来的,就是这样子嘛。但是你静坐有一个前方便呢,我们不是和人吵架,但是也在虚妄分别裡面,我们有可能静坐的时候,可能把经论上的法语,假设记忆力好的话,或是有意的话,你主动愿意这样做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还要自己主动时候可能这麽样想一下,如果你不主动的话,你会这样想吗?「无我相、无人相……」,「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你能想起这件事吗?我看都不能,那麽不能够把法语在内心裡现前,那你在那干什麽?你虽然是修止,你还是在虚妄分别裡面,还执着这是真的,「他真是骂我了」,「他这是对我很好」,就是还是虚妄分别,所以你在修止,实在还是在虚妄分别裡边,不是圣道,但是佛菩萨就是给你个方便,说是立刻叫你一步登天这是很难嘛,一下子你就是佛,是办不到嘛。先修个止吧,把妄想停一停,然后再修学圣道,就是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就是一个方便而已,所以等这个止成就以后,然后你再修无我观,这时候可能会相应,这止是观的前方便而已。 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学习大乘佛法的时候,这个前方便呢,我们先学习,「一切法是心的变现」,「言说法性,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你要把这句话,要认真的思惟,在内心裡面能承认这件事。不是回讲的时候照你说的这麽说一说,不是这个意思,要你内心裡面认同这件事,认同这件事,你要经过内心的思惟,「是的,言说的一切法都是空无所有的」,你要认同这件事,也是理解了这件事,理解了这件事裡边有信,它有信的意思,说那个「意乐」,意乐裡面有信的意思,有信就有愿,有愿就是行,这个意乐裡边还有个欢喜的意思,这一句话裡有这麽多意思的,我们若这样子,你修止观的时候,它容易相应。如果说是一开始就厌烦这件事,那就是距离八千里了,你没有意乐,意乐不成就,那样子怎麽能够成功呢?若是那样的话,他不可能欢喜打禅七的,不会,不会有这件事。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谓如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就是过去也是无知,未来也是无知,现在也是无知,若是静坐、坐禅的时候我们不算,平常的走来走去的时候,心裡面老是不改变原来的思想,「这是真实的」。这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如梦中境,你老不认同这个思想,这是有一点问题的!照理说应该怎麽样呢?我不认同,你勉强我认同这也是不行的。就是你要思惟、观察,什麽叫做如梦中境?怎麽叫做如水中月?怎麽知道是如幻如化、是虚妄的?你常要思惟,你常思惟观察呢,终究有一天你就明白了,就会明白的,应该这样做。说我只是上课的时候听一听讲,那麽放下本子合起来就不再想这件事了。若说是温习的时候,才想一想,不温习就算了,这样,你得无生法忍就慢了,就很慢,要很长的时间有可能会得无生法忍,很慢的。 你应该听到这个道理的时候,你就心裡面,把它放在心裡面想,「我怎麽才能知道它是如梦中境呢?」要常思惟,说是一切法是毕竟空的,我看是有嘛,怎麽能说是空的?要思惟。可是在这个经论上呢,你若直接读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你也可能会懂,但是也可能还不懂,但是若看《龙树论》,就是《大智度论》的解释呢,你有可能会懂,也可能还不懂,有可能还能懂,慢慢就知道:如梦中境,如水中月。这样子你若修止观的时候,你修止的时候,修观的时候,它是容易相应的。因为你一接触这样的佛法以后,你就开始同原来的那个旧习惯,远离了,就不再继续的执着都是真实的,不那样分别,你心裡常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常在这裡观察思惟,你就容易成就;若是,不要说是得无生法忍,你就是在,不是静坐,你若有一天忽然明白:「哦!这一切行都是如梦中境」,你认可了这件事。你认可这件事你心情快乐,心情快乐,什麽时候是快乐?就是别人骂你的时候,你心情快乐。因为,你这时候想:「哎呀!这是如梦中境」,「骂我这件事如梦中境,不是真实的,有而不真实,我从来不知道这回事,像我从来没有吃过馒头,今天一吃馒头很香,这就快乐」。所以在人家骂你的时候、讚歎你的时候,你这时候:如梦中境,都是虚妄的。你心情快乐,就和以前随着别人舌头转的情形改变了。 所以这上说,这个时候,「如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我希望我们各位同学改变这个思想,常常的思惟:我以前是无知,我现在应该学习知,这一切因缘生法是如幻如化的,不真实。你要学习这一件事,不是说是要盘上腿子,你才开始这样子。腿没有盘的时候,走来走去的时候,你心要有正念,这叫做正念。常常的把这个经上的这个法语,显现在心裡面,这叫正念。「诸有情类,于彼诸行起不如理分别」,这是没有来到佛教以前的人是这样子。「或执为断,或执为常,名彼所有邪行」,这句话怎麽讲?我是讲过,我现在再重讲一遍。这个有为法都是有生有灭的,我们那一天讲到「顿生顿灭」,前一刹那不到第二刹那就叫做断,到第二刹那就是常。我们通常说,没有因果,有因而无果这叫做断,说是那个人能够从过去世到现在世到未来世,一直是常在的,那叫做常,其实这样讲,这是很粗显的,但是我们若学习《中观论》的时候,《中观论》说常说断,是比较微细了。就是我刚才说的,说是我看这位法师,我昨天看这样子,今天还这样子,这就是常见。说是昨天看见,今天不那样子,这就是断见。为什麽叫做常,为什麽叫做断,你想一想?我这一句话我保密。为什麽这样讲叫做常?为什麽这样讲叫做断?你想一想。 说是「不如理分别或执为断,或执为常」,若是我们没得圣道的人,都是在断、常见裡面生活的呀。说我不知道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我认为这真实的嘛,不是假的嘛,我说你相信佛法吗?他说相信,其实我们不及格,我们还没及格。我们常是执着一切有为法是真实的,这是一个大错误。我们在昼夜二十四小时,我们睡觉的时候,我们故且不算数,睁开眼睛不睡觉的时候,你什麽时候你能够避免这个过失?我看,三八二十四,应该是十六个钟头都是在这裡生活,你都是在不如理作意裡面生活,你都是在常见、在断见裡面生活的。 这一段文是毁坏诸行悲愍有情,这个毁坏诸行是智慧境界,悲愍有情就是悲。一个智一个悲,所以这是菩萨;如果没有智,只是悲,那不是菩萨;这是只是智而没有悲也不是菩萨;只是悲而没有智慧也不是菩萨。现在这个有智而又有悲,有悲也有智,所以这是个大菩萨境界。 申四、发愿摄受福智资粮 为欲令彼得解脱故,摄受广大福智资粮心发正愿。 这是第四科,发愿摄受福智资粮,「为欲令彼得解脱故」,这句话是说这个目的,你为什麽要摄受广大福智资粮呢?是「为欲令彼得解脱故」,这心裡面的动机,我想要教化一切众生,叫他们得解脱,能够解脱生死大苦,悟入涅槃,我的目的为这件事,所以我要摄受广大福智资粮。这个「摄受」当个成就讲也可以,当个积集讲也可以,我积集广大的福,积集广大的智,这是教化众生的资粮,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资粮,资粮者因也。有如是因,你才能够令彼得解脱,有如是因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是这样意思。 若是你能够有大智慧的话呢,你才能知道怎麽样令彼得解脱,你才能令彼得解脱的,说我也不懂,我也没有学习佛法,不要说是证悟第一义谛,连闻所成慧都没有,我就想要做大菩萨,就要去广度众生,那有这回事?有这回事情吗?没有这回事。所以要有大智慧,通达佛法,你才能教化众生,所以你要积集大智慧,那麽为什麽要积集福呢?你若不积集福,你只是有智慧,众生不接受你的教化。他看见你和他一样,他心裡就不服你的呀!我们看那个《大智度论》上说,提到:为什麽菩萨要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是为要度众生。你没有这个,你不能度众生的。你有这样的大威德境界,你叫他死,他就死!就有它的威力,这是《大智论》说的,这样子才能教化众生,就是他一见你,还没说话,他就服你了。你若行菩萨道,你没有福不行的,所以我们为大众僧服务,也有栽培福的意思,我们去行堂,在厨房裡烧饭,这是修很多的福德,修大福德。福有两种意思,一个是有堪能去修学圣道,修学圣道不感觉困难,说天气很冷,我不感觉冷,说是有什麽困难,这个大福德人就没有困难,你修学圣道比较顺利一点,这是修福有这个好处。再呢,就是能同人结缘,看见任何人大家都生欢喜心,没有福就是办不到的,我们是学习佛法以后,我们栽培福作这两个作用,一个自己修学圣道顺一点,一个教化众生也顺一点,我们修福的动机是这样。但那颠倒众生可不是,他为大众生服务,第二生他就是做富贵的人了,什麽是佛法,佛法都不相信了,会有这个事情,那他修的福呢,就是在世间上颠倒迷惑的资粮了。 所以是常常在佛前发愿也很重要,我们修了福,修了智的时候,你常常在佛前拜佛,这时候你跪下来发愿,「愿以此功德,庄严佛淨土」这迴向非常重要,是很重要的。迴向了呢,你若诚心的迴向呢,你今生修的福智,将来它就不会去颠倒迷惑。所以这上面说:「为欲令彼得解脱故,摄受广大福智资粮」,就是「为欲令彼得解脱」,这是你的动机,也就是你的目标,然后你採取这个行动,「摄受广大福智资粮」,这个你去栽培、积集广大的福、广大智,做教化众生的资粮,这个时候呢,「心发正愿」,你这个明了性的心,就发愿:我要怎麽怎麽,要做一个计划,我怎麽样修福,我怎麽样修慧,这个愿是这个「摄受广大福智资粮」的一个推动的力量,这样说,这个推动的力量呢有两个,一个令彼得解脱,是推动广大福智资粮,一个是你正式开始行动要发一个愿,我怎麽做计划,我怎麽样去学习智慧,怎麽样学习福德,是那麽回事。这是第四科,发愿摄受福智资粮。 申五、念慧行等功德增盛 及即于彼意乐引摄正念慧行而为上首,所有众多殊胜功德皆悉增盛。 这是第五科,念慧行等功德增盛,这个「及」就是前面第四样的功德,还再加上这第五样功德就叫做「及」,这第五样功德是怎麽情形呢?「及即于彼意乐」就是于彼前面那个正愿,「意乐」就是前面那个正愿,你这样的计划好了。「引摄正念」,在那个正愿那裡,你心裡面有愿了,有栽培广大福智的愿,你有这样的意乐了,要「引摄正念」,在心裡面再建立正念。那个正念是什麽呢?就是你前面的这个正愿,在心裡面要现前,不要说我忘了,我昨天发愿,我今天忘了,那就没有正念,这个正念是把以前的正愿现前,在心裡面现前,叫正念。 这个「慧行」呢,还要有智慧,由这个智慧去採取行动,就是去创造广大福智,由智慧来採取这个行动的,所以叫「慧行」。「而为上首」就是在你正式的去栽培广大福智资粮之前,你心裡要有正念和慧行,一个念一个慧,这样子,栽培福、栽培智,你要有智慧呀,不然你这个福智是栽培不来的呀。因为什麽呢?栽培福智的时候,它还有一些障碍的因缘,那个地方太冷,那我不去,太热我也不去,或者那些人都瞧不起我,我也不去,就有很多的这些令你退心的这些因缘,你能够不受障碍,能破除一切障碍,我还是要做这件事,那叫做慧,就是般若的智慧。「所有众多殊胜功德皆悉增盛」,用现成的话说就是六波罗蜜嘛,所有的六波罗蜜的殊胜功德,我们逐渐逐渐的栽培,能增胜起来,就积集了很多的功德,就成就了。所以念慧行等功德增胜。这是第五。 申六、无馀作意成熟有情 诸馀作意皆悉远离,以其种种成熟方便成熟有情。 这是第六科,「诸馀作意皆悉远离」其他的分别心你都要远离,说是那个人看上去都有问题,我怎麽能在那裡烧饭呢?我怎麽可以去做行堂呢?就会有很多的分别心,这些「诸馀」的障碍因缘,你都要远离,你不要有那些虚妄分别。 《五台山志》上,说是在古代的时候,每一年,就是成为一个例行的公事了,就是每一年到这个时候要做一次大法会,就是无论什麽样人来,都是供养他一餐饭,就是做这件事。那个主事的出家人,当然他要预先要筹备,这一天来了一个老太婆,是带了一个小孩,又抱着个小孩,然后她还有一条狗,说是你们今天是有这样的法会,我也来参加,我现在有事情要走,你现在就给我饭、菜,我可以吃,那主事人说好,就去拿一份给她,说不行,我带这狗还得给一份,我带这小孩、还有我抱这小孩也还要给一份,那麽;说还不行,我还怀孕了,还要一份,这一下子,这个主事僧就火了,还要一份?他这一火呢,愤怒了,这个境界忽然就看不见,就跑到虚空去,看是文殊菩萨,那个狗实在就是狮子,文殊菩萨坐这个狮子,这时一看,「哎呀!这是文殊菩萨。」他后悔了,好像自己要拿刀剌自己眼睛什麽什麽地,当然旁边有人就把他拉住了,没有做这个事。 所以这上面说「诸馀作意皆悉远离」,就是看见那个境界,那是文殊菩萨呀!但是你肉眼你看不见,你看这是普通的一个女人而已,是不容易,不容易。所以我们在佛学院也好,你在一个大丛林也好,你若在厨房裡烧饭,你去做行堂,你去洗碗,你去扫地,做这一切事情,也会有一些事情,引起你的虚妄分别,你的功德做不成,文殊菩萨大慈悲来受你的供养,你有多大的福报能够有这样的机会?但是你这个虚妄分别破坏了,破坏你的功德。 我想这讲故事也很好,我再讲个故事。在满州国的时候,我是东北人,就是九一八事变的时候,日本人侵略中国,在东北成立个满州国。成立满州国的时候,哈尔滨极乐寺,就有个出家人想要到五台山去拜文殊菩萨,当时那个时候的情形,我们中国的情况很溷乱,一个日本人的势力,还有汪精卫的势力,还有国民党在四川的势力,还有一个共产党的势力,就是有几伙势力,在各地方活动。那麽他要从东北到山海关裡边,又要去五台山了,经过很多的势力,很难,但是他愿意拜见文殊菩萨嘛,所以也就是,他不怕难,他就是辗转的也就到了五台山,到了五台山就是拜文殊菩萨,拜是拜文殊菩萨像,你真实能拜见文殊菩萨吗?他是要拜见可以说话的文殊若萨,可以见面、顶礼,是这样子,拜这个像他不满意,所以就和那裡面的出家人表明他的心意,但是那裡的出家人就告诉他,现在文殊菩萨已经下山了,不在这裡,在那裡呢?说是在宝华山,南京宝华山,现在正在传戒,他在那个厨房裡烧饭,烧火、烧饭这个事,文殊菩萨在那烧饭,你现在就得要去,等到戒期圆满他就不在了,所以你若去,可以拜见文殊菩萨。哎呀!那好,他又从五台山下来,下来又到了南京,到了宝华山,果然是在传戒,他就是到了厨房去,问谁在那烧火?那个出家人一看,那就是一般的出家人,说「我在烧饭、我在烧火。」「嘿!你是文殊菩萨!」,他就磕头、磕头。「我不是嘛!我是个普通的出家人嘛。」「是,你是。」,他就是要磕头,那麽这位出家人说:「好!你若一定要认为我是,我就是文殊菩萨。」就是承认了,承认了,「那好,那麽现在戒期还没有圆满,我在这裡烧饭,你就帮助我,我们在这烧饭就好了」,那麽他也就这样做,等到戒期圆满了,很多受戒的就走了,那麽这时候,这一天厨房烧饭的情形,没有那麽多的人,饭也就不烧了,那麽,承认是文殊菩萨的这个人就对这个出家人说:「今天戒期圆满,人都走了,我也要走,你愿不愿意跟我来呢?你认为我是文殊菩萨嘛,我现在要走,你能不能跟我来?」「我一定跟你去。」说:「好!」他一说完这句话,承认是文殊菩萨这个人,一下子就鑽到灶坑裡面去了,当然不是一般的灶坑,大一点,那一天灶坑裡还烧着火,这个人就在勐火裡面,说:「你来,跟我来。」他就不敢动,但是文殊菩萨又招呼他,连续招呼他三次,他不敢进,就不见了,这文殊菩萨不见了,就是这个境界。 所以这个事情是「诸馀作意皆悉远离」,你若有其他的虚妄分别,你这功德做不成,做不成的。而你不能够希望所有的境界都如我意,不能这样子,这样是不行的。佛菩萨来考验你的时候,有可能是特别的违背你的意愿的,也可能令你如意的境界,但这个示现的如意的境界、不如意的境界,你都应该知道,「如幻如化」,「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要有这样的认识。所以这上说「正念慧行而为上首」,你没有这样的智慧,你用虚妄分别心执着这个境界,那是不对了,它就容易障碍你的功德不成就。 当然这种境界,我们对于佛法的学习都是初一步,在初一步。什麽叫初一步?就是我们打开经本子,听讲的时候有可能不打妄想,这句话是听见了,等到本子合起来,还是虚妄分别,这是初一步是这样子。我们对于第一义谛迷迷煳煳的,只听见一个名字而已,连这个闻所成慧都不具足,多数是这样境界,你这样子呢,我们就姑妄名之为钝根吧!根性钝,就是错失了很多的好机会,所以这上面弥勒菩萨先告诉我们,「诸馀作意皆悉远离」,这不容易远离,我们原来的虚妄分别,总是执着,「我是对的」,就是这样子。所以「诸馀作意皆悉远离」,现在,其他的作意,与第一义谛不相应的作意,我们应该远离,但是我们做不到,「诸馀作意皆悉远离」。「以其种种成熟方便,成熟有情」,前面说「欲令彼得解脱,摄受广大福智资粮」,也是这个意思嘛。这个时候,「以其种种成熟方便」,就是你这个菩萨…,当然这个地方我们可以指这个,是「诸谛相应增上慧住」,这个应该是,第五难胜地,就是这位圣者,他那个大悲心,那个大智慧以种种的成熟的方便,各式各样成熟善根的方便,成熟有情,教化众生,成熟有情的,是这样子。 《披寻记》一五九五页: 诸馀作意皆悉远离者:一切声闻独觉下劣作意,名馀作意,捨有情故。 这下面《披寻记》的作者解释这句话,「诸馀作意皆悉远离者:一切声闻独觉下劣作意,名馀作意,捨有情故。」你现在没有发大菩提心,只是想自己得解脱,那你和这个大菩萨、大悲心,要令教化众生得解脱来对比的话,那就是下劣作意,「一切声闻独觉下劣作意,名馀作意」,这叫做馀作意。只顾自己的解脱,而去做种种的栽培,这也了不起呀,能够这样也是了不起,你看我们多数来说,与止观不相应就放弃了,就不肯努力了,那你能得解脱?我看也是很难的。为什麽叫做下劣作意?「捨有情故」,他没有大悲心教化众生的,他没有这大悲心,他自己得了圣道以后,生存的时候,没有入无馀涅槃的时候,还有可能会做一点利益众生的事情的,但是到时候寿命尽了,入无馀涅槃了,众生还没有解脱,都不管他的事,他不管了。这件事南传佛教学者不承认吗?你不承认这件事吗?我们是说佛法,这个大乘佛法,它是重视般若也重视大悲心,所以名之为大乘。南传佛教的佛法,我们读《阿含经》的话,他没有积极的要你发大悲心,不要入无馀涅槃,我无尽期的在度化众生,有说这话吗?我看没有。所以说「捨有情故」,所以那就是下劣作意了。 申七、引发世间工业明处(分二科) 酉一、标所为 如契经说,所有种种能益有情世俗书论印算计等工业明处,于是一切皆能引发。 这是第七科,引发世间工业明处,分两科,第一科标所为。我们平常学习大乘佛法,说是菩萨发大菩提心,就是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我们都是这麽讲,行菩萨道这样说,这一段文呢有特别的意思。「如契经说」,就是在经上说,当然这是佛说的了。「所有种种能益有情」,就是所有的、各式各样的能利益众生的事情,能利益众生的事情,我们认为要六波罗蜜、八正道、三十七道品能利益众生,我们也可能这麽说,但这上面说有不同的意思。「世俗书论」就是一般的,社会上的这些俗人所读的书,他们在这个图书馆裡面书多的很,就那些世俗的书。那些书呢,对于世间的人有利益的,是有利益,因为世间上的人就是要生存,生存需要有各种知识嘛,这个书论就是生存的知识,也有保护安全的知识,就是各式各样,说我有病了,有病要看医生,那也是知识;说我要造一个房子,那也是知识;你要种田也是知识,各式各样的知识,就是各式各样的书论。那个「印」,就是图章,那在社会上它也有作用的。「算计」就是要计算,会计师要计算,其实这个算计,各式各样都要计算。 「工业明处」,就是很巧妙的一种能力,那裡面也是有很多的知识,这个「明处」也可以说是智慧,也可以说是知识,譬如说造一个汽车,这也是工业,你要造一个楼房,造一个飞机,这是工业,但是在《瑜伽师地论》我们已经学完了,工业包含的范围很多,做生意也都是工业,生产、做农、耕田那也是工业,也都是工业明处,做这些事情呢,「于是一切皆能引发」,这个菩萨的大智慧裡面,引发出这些利益众生的这一切生活的事情,我们看中国历史在古代的时候、盘古时代,那个人,我看那,有些人还要给做衣服,怎麽样做衣服,穿衣服,这些事情,日常生活吃东西,都是吃生的呀!后来发明火才能转生为熟,很多的事情,这个菩萨都来为众生做这些事情。 《披寻记》一五九一页: 世俗书论等者:因论声论及医方论,是名世俗书论。工业明处有十二种,印算计外,馀置等言。 「世俗书论等者:因论声论」,「因论」就是因明论,彼此的思想构通的时候,要有规则的,有宗、因、喻这些事情,「声论」就是各式各样的文学,这个范围很广的,「及医方论」,就是治病的这些事情。「是名世俗书论」。「工业明处」一共有十二种,在《瑜伽师地论》的前面文裡说,工业明处就是:,营农的工业,商贾的工业,在政府服务的工业,还有书算、计度、数印工业,还有占相的工业,咒术的工业,营造的工业,生成的工业,还有防邪的工业,和合的工业,成熟的工业,音乐也在裡边,音乐的工巧,这一共有十二种。「印算计外」,这文上只是说到书论印算计等,「馀置等言」,其它的没有列名字,只是放一个「等」字就包括了。 于诸有情深悲愍故,渐次乃至方便安立妙菩提故。 「于诸有情深悲愍故」,菩萨也在众生的世界,也为众生安排这麽多的事情,就是菩萨的甚深的悲愍心。「渐次乃至方便安立妙菩提故」,初开始就是生活上的事情,怎麽样做衣服,可见最初的时候,人都没有衣服穿,也没有房子住,要给众生造房子,然后要告诉众生,怎麽样去耕田这些事情,所以「乃至方便」,各式各样的方便,最后呢,「安立妙菩提故」,才有佛法,生活的问题解决了,然后说到三十七道品、六波罗蜜,无量无边的佛法,教化众生转凡成圣,这就是「于诸有情深悲愍故」,就是安立种种方便来饶益有情的。这是第七科,引发世间工业明处,分两科,第一科,标所为,所做的这麽多的方便。 《披寻记》一五九五页: 于诸有情深悲愍故等者:此显为欲引发一切所由,拔生死苦,名深悲愍。先以种种作诸饶益随顺摄取,是名方便。于妙菩提未信入者渐令信入,是名安立。 「于诸有情深悲愍故等者:此显为欲引发一切所由拔生死苦,名深悲愍」,做这麽多的事情,实在就是拔除众生在生死裡边生活的苦恼,他不会,不能转生为熟,不知道烧饭,那也是一种苦恼;也不会穿衣服;也不会种田;也不会造车,最初没有车,就要造车,在水裡面走要有船,这事通通都不懂,都是由菩萨来做这些事情,做这麽多事情做什麽?这是菩萨悲愍心,拔除众生的生活的苦。「先以种种作诸饶益随顺摄取」,就是最初开始,种种的安立来利益众生,施设种种方便来利益众生,「随顺摄取」,随顺众生种种的情形来利益众生的,「是名方便」。「于妙菩提未信入者渐令信入」,是名安立」。这是标所为,就是来利益众生。下面第二科明略义,为这一科引发世间工业明处的要义。 酉二、明略义 随顺世间言说事故。为欲方便坏贫穷故。为令世间诸界错乱人非人等所起灾患皆息灭故。为施无罪诸戏乐具除彼非法诸戏乐故。诸有希求种种居处资生具者,为少用功皆能施与种种居处资生具故。为欲拔济诸王贼等逼恼事故。为欲开制是处非处诸加行故。为欲安立吉非吉事令取捨故。为正劝奖于现法中令其展转不相谋掠,及为宣说当来无倒胜生道故。当知是名能益有情工业明处略所说义。 「随顺世间言说事故」,世间上众生之间,有语言文字,「言说」,实在就是内心的思想,你内心没有思想,你不会说话的,所以顺着世间人的内心思想和他的语言,就是各式各样的因缘,来利益众生。 「为欲方便坏贫穷故」,其中最初就是众生贫穷,没有房子住,也没有车,也没有船,生活就是盘古时代那个众生的苦恼的境界,就是「为欲方便」破坏众生的贫穷,叫他生活好一点,因此而施设种种方便。「为令世间诸界错乱人非人等所起灾患皆息灭故」令世间上「诸界错乱」,「诸界」就是地、水、火、风,这是界。地、水、火、风、空、识,这是六界,六界如果它们都是平冲的,那麽就什麽事没有,如果不平冲错乱了的话,那就有问题,一个是有病,在我们生理上就是有病;如果是在这个自然界,大风、大火、大水、大地震,那就是诸界错乱。「人非人等」,人自己搞的不对,有诸界错乱;还有非人,鬼神,他不高兴了,他也来做这些事情,所起的灾患,或者人所起的灾患,非人所起的灾患,各式各样苦恼的境界,这样呢,这个大菩萨,为这个情形施立种种的方便,息灭这个灾患。 「为施无罪诸戏乐具」,众生在这个世界生活,不可能没有一点戏乐,就是能舒畅他的心情得到安乐,但是佛菩萨布施他没有罪过的「诸戏乐具」,你做这样的游戏没有罪过,佛菩萨也会安立这件事,施设这件事。「除彼非法诸戏乐故」,众生自己也会发明一些戏乐具,但是都是有过失,所以就是破除去那个不合道理的诸戏乐具。 「诸有希求种种居处资生具者,为少用功皆能施与种种居处资生具故」,众生希求种种各式各样的居住的地方,那就是造房子嘛,这也是资生具,帮助你生存,安乐一点的这些资具,众生有这个希望,「为少用功皆能施与」,当然这个菩萨大智慧,少少用一点工巧的工夫,能施与种种居处的资生具,那麽也可能给你造个桌子,可以读书,可以写字,也可以造一个锅,烧饭的锅,就是各式各样的事情。「为欲拔济诸王贼等逼恼事故」,就是或者是国王,或者是土匪,逼恼众生,令众生受苦,菩萨慈悲呢,拔济这些苦恼的事情,也安立了种种的方便。 「为欲开制是处非处诸加行故」,「开制」这个开就是容允,容允你合道理的事情,叫「是处」,「制」就是遮止,不许你有不合道理的事情。「为欲开制是处非处」,开许是处,遮止非处,「诸加行故」,就是,是处的诸加行,非处的诸加行,那麽这位菩萨的大智慧告诉你,这个地方是合道理,这是不合道理,不合道理的应该停止;合道理的,应该是发展它。「为欲安立吉非吉事令取捨故」,菩萨也会安立、施设、告诉你一些吉祥的事情,和不吉祥的事情,当然做善就是吉祥的事,做恶就是不吉祥的事情,告诉你这是吉祥,这是不吉祥,「令取捨故」,就是教训你要取这个吉祥的事,弃捨不吉祥的事情,当然这是一种安立。 「为正劝奖于现法中令其展转不相谋掠」,这又是一种善巧方便,「为正劝奖」,这位菩萨为了正式的劝奖你,奖劝你,劝你做这件事,你做这件事,要奖励你,「于现法中令其展转」,就是现前的生活境界裡面,使令你辗转的,就是我对于你,你对于他,就是广大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係,「不相谋掠」,不要互相有种种的阴谋,佔别人的便宜,不要做这种事情。「及为宣说当来无倒胜生道故」,又这个菩萨的大智慧,为你宣说将来,你应该不颠倒的,没有错误的「胜生道故」,这个胜生道就是增上生了,告诉你怎麽样会令你的生活有进步,身体健康,健康长寿无病,这些令你满意的这些事情,或者人与人之间共处之道,应该怎麽样是和平的这些事情,有这些安立。「当知是名能益有情工业明处略所说义」,前面这一段,这就叫做,能利益有情的工业明处,这就是工业明处。什麽叫做工巧明?前面说这些就是工巧明处,「略所说义」,就是所说的一个大意,就是工巧明处的大意,就是这样意思。不然话,说这个工巧明,什麽叫工巧明,我们说不清楚,现在这一大段这就叫做工巧明。 《披寻记》一五九五页: 随顺世间言说事故等者:自下为显一切工业明处能益有情略义。世俗书论,是名世间言说。印算计等一切工业,名世间事。此句是总,皆为随顺彼有情故。馀句是别,随其品类差别说故。 「随顺世间言说事故等者:自下为显一切工业明处」,这一段文的第一句,「随顺世间言说事故」,这以下呢,显示一切的工业明处,能利益有情的大意,是这麽意思。「世俗书论,是名世间言说」,这世间言说指什麽说呢?就是世间上这些书论,世间上很多很多的书,很多的书,也就是世间的智者的言论思想,是名世间的言说,「世间言说」就指这样意思,包括书论。 「印算计等一切工业,名世间事」,这上面「随顺世间言说事故」,就是这样意思,「印算计等一切工业」,就是世间的事。「此句是总」,「随顺世间言说事故」这句话,这是总说的,所有下边所有的事情,都是要用言语文字来表达的,没有声音就是书,有声音就是言论了,这一句话是总说的。「皆为随顺彼有情故」,这个所有的言说,所有的各式各样的安立、施设,都是随顺众生,随顺彼有情的生活,使令他能安乐一点。「馀句是别」,其馀的「为欲方便坏贫穷故。为令世间诸界错乱人非人等,所起灾患皆息灭故」这些事情,这以下的,都是别说的,别说的不超过那个总句,不超过前面那一句,「随其品类差别说故」,下边的别说呢,就随这个众生的生活,各式各样的情况,是各别的一样一样的说的,所以叫做别。 申八、善根清淨(分二科) 酉一、总辨善根(分二科) 戌一、指同前 其馀一切如前应知。 这是第八科,善根清淨,这一科裡面分两科,第一科总辨善根,这个善根究竟指什麽说的呢?下边就分两科,第一科指同前,其馀一切说到善根,就是如前面的文,所说的你应该知道,这下面《披寻记》就解释。 《披寻记》一五九六页: 其馀一切如前应知者:广见诸佛善根清淨,是名其馀一切如前极欢喜住广说应知。 「其馀一切如前应知者:广见诸佛善根清淨,是名其馀一切」,就是这个菩萨他是能见一切佛的,能见佛闻法增长智慧,就使令他栽培的善根得清淨,我们今天在回讲的时候,我心裡有个妄想,那时候我没说,我现在说,我们业障深重,没有生在有佛的世界,我们虽然相信了佛法,又剃光头出家了,但是我们只能看见像佛,没能看见佛的法身佛,我们看不见。所以我们若是学习佛法,就是藏经楼上的这个书本子,用这个作课本我们学习,我们不能见佛告诉我们,讲什麽什麽法,在说《般若经》,没有这种境界,没有这种境界,有什麽关係?很有关係,我们若见佛,刚才说过,见到佛的大威德境界为我们说法的时候,我们的信心就能建立起来,我们也能够发心修行,和现在完全不同。 我们从《阿含经》上,从《般若经》上看出一件事,就是新出家的人,当然那时候和我们现在受戒不同,受了戒以后,就告诉他修四念住,他就修四念住,我们受戒的时候,说到有四种依止法,衣、食、住的情形,就是你要同意这样,你才可以做出家人,我们今天能办到吗?办不到。但是从《阿含经》上看呢,从《瑜伽师地论》上也看出来,那个时候,见佛闻法的那些人,他们都能吃苦,我们也看见舍利弗尊者,他还补衣服,穿的衣服破了要补一补,我们今天怎麽样?和那时候完全不一样。其中最难得的一件事,他听佛讲四念处,或者听阿罗难讲四念处的时候,他就能这样做,就能这样修行,说是观身不淨,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他就能这样修行,我们今天是不是那样子?只是听听而已,并不见得那麽做,我们就不能,好像也没有人说这件事不对,我不修四念处也没有关係,当然现在就是因为很多的菩萨告诉我们念阿弥陀佛,哎呀!这件事,我们愿意做。若修四念处我不愿意做,譬如说是去静坐,去修止观,不愿意做,所以佛菩萨弘扬这淨土法门,这是对的,因为我们能做,当然也有念佛都不愿意念,那另一回事了,我们今天的佛教徒就是这样子。 但是若我们有多少善根的话,有多少智慧的话,能深入经藏的时候,就自己感觉到,哎呀!我不能没有见到佛,没有见佛闻法,感觉到这件事遗憾,不能见佛闻法,而佛在世的时候,一般的不信佛的人,随时到这个地方也可以看见佛的,也不需要得未到地定,也可以听佛说法的,但是我们今天不行,你想这样办不到,怎麽样才能办得到呢?这裡告诉我们了,我们学《摄大乘论》也是告诉我们这件事,现在学《瑜伽师地论》也告诉我们这件事,就是我们现在要得未到地定以上,得未到地定,还要你是佛教徒,你不是佛教徒,得未到地定,得四禅也不见得能见到佛,若是佛教徒,若是不怕腿疼,能够训练自己,常常静坐,还能得到未到地定,到这个程度,然后你心裡面还要修止观的,你多少这个四念处止观能调伏烦恼,能令心清淨了,这个时候,你心裡面愿意见佛,就能见,就见佛了,佛就现前了,你要见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现前,你想要见观世音菩萨、见文殊菩萨、见普贤菩萨都能现前,你要见维摩诘居士也能现前的,现前就是你可以和他说话,可以说法了,是有这个境界。 这就是告诉我们一件事,告诉我们也可以见佛闻法,但是要提高你的程度,而为什麽要这样子呢?我不到这个程度那就不行,不到这个程度不行,因为什麽不行?这是我妙境说话,我推测这个意思,我们若是没到那个程度,就像我们现在这个程度,我们心裡面散散乱乱的,有的时候,也有点惭愧心,看看经,念念大悲咒,拜佛做点功课,也可能去静坐怎麽样…,但是心裡面散散乱乱的,佛菩萨为你说法,你未必接受。「你现在要修四念处」,你能接受吗?你还不一定,你不一定能接受,所以佛菩萨不现身同你说法,若是我们能够常常的修四念处、修止观,你依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修四念处的话,你的奢摩他的止能达到未到地定的境界,在这个定裡面修止观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见佛闻法的时候,这个佛菩萨来现身说法,你能接受,你能接受的,那就不可思议了,那就非常殊胜了。我这麽推测,各位同学也能有这种意愿,或者我们用这个话,「也可能会有这样的意乐」,「哎呀!我希望能见到佛,希望能见到佛,听佛说法,我希望能见到弥勒菩萨为我说法,我不要听妙境胡说八道」,可能是这样吧! 但是你若达到这个程度呢,就能满你所愿,到这个时候,别人说「大乘非佛说」,你心不动,你愿意看见阿弥陀佛,一入定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现前,愿意看见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现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能现前,同你说法,你到五台去不是看见相,不是看见,不是坐在狮子上,不是这样的,就是看见真实的,当然那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报身的境界我们看不见,我们程度不够,看见普贤菩萨也可以看见,我们现在若到五台山,到普陀山去,你能看见观世音菩萨?我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境界,但是观世音还是大慈悲,施设在那裡两个大石头,中间是黑黑的,那裡看见一点,这是一种方便施设,接引我们的,为什麽不正式的现出来大光明的相好的观世音菩萨?我们程度不够,不是观世音菩萨不愿意同我们见面,是我们程度不够,若是我们真实能够入定,就是未到地定或者到初禅之间,到这个时候,见到菩萨听佛说法,那个心不同的呀!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它有增上力,我们这裡看见这句话,增上、增上力、增上意乐,我们若是在佛在世的时候听佛说法,就有增上力,我们现在这书本看这字,说我是个大学毕业,我看这字,很容易就读,没有增上力,这个增上力小,不能说一点没有,是小,很微小,若是你能达到这个程度,在定裡面看见观世音菩萨,那得无生法忍就不难,因为什麽?有增上力。 为什麽那个时候,才能够见到佛、见到菩萨有增上力?你程度高了,能接受,所以我们现在准备要打三个月的禅七,这是非常难得,不要说是三个月的禅七现前了,就是我们心裡想要欢喜参加三个月的禅七,已经不容易,不容易,只是一天坐禅我还可以,三天我都烦,何况三个月,我们程度是这样子。所以这上面说:「广见诸佛,善根清淨」,你见到佛的时候,他有增上力,你自然这个烦恼它就不动,你的智慧境界现前,善根清淨,「是名其馀一切,如前极欢喜住,广说应知」是有这个境界。这是指同前这一科,下面第二科喻差别。 戌二、喻差别 此差别者。谓如世间善巧工匠以所鍊金作庄严具。牟娑罗宝莹饰厕钿。所有馀金无与等故不能映夺。如是此中菩萨善根。一切声闻及诸独觉馀地菩萨不能映夺。 「此差别者。谓如世间善巧工匠」,这个差别者,就是初欢喜地,那和二地又不同,二地和三地也不同,三地、四地、五地都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见佛闻法,但是还是有差别的,「谓如世间善巧」的工匠以所鍊的金作庄严具。「牟娑罗宝」,「牟娑罗」翻个玛瑙,玛瑙宝。「莹饰厕钿」,用这个宝,这个宝是很明淨的,所以叫莹,用这明淨的宝来装饰,「厕钿」,就是装在那裡面叫做厕,这个钿是金花,用金做的花来庄严上面去,庄严那件事,那个物质上面,那个器上面。 「所有馀金无与等故」,用这样的金,这样的金非常殊胜,其馀的金不能和它相等故,「不能映夺」,不能如它相比。「如是此中菩萨善根。一切声闻及诸独觉馀地菩萨不能映夺」,前面这是说这个譬喻的差别,现在正面说这个菩萨的智慧,「如是此中菩萨善根」,他的这个戒、定、慧的善根,或者是信、戒、闻、捨、慧他的这个善根。一切声闻,一切的独觉,馀地的菩萨不能和他比,他是殊胜的,这是这个差别。前面总辨善根,这是第一科,下面第二科,别喻慧根。 酉二、别喻慧根 又如日月诸宿光明一切风轮不能映夺。然其迴转共彼风同。如是此中菩萨妙慧。一切声闻诸独觉等不能映夺。然其所作与世共同。 「又如日月诸宿光明」,这个太阳的光明,月亮的光明,「诸宿光明」,很多的星宿的光明,这些光明,「一切风轮不能映夺」,风轮没有这个光明,日月星宿是有光明的。「然其迴转共彼风同」,然而日月诸星宿在天空裡迴转,「共彼风同」和那个风轮一样,风轮也在虚空裡面活动,这动转是一样。「如是此中菩萨妙慧,一切声闻诸独觉等不能映夺」,这裡边说到,这是第五地菩萨,他的微妙的智慧,一切声闻、诸独觉等不能和他比,「不能映夺」不能比,「然其所作与世共同」,然而有这个大智慧的人,这位菩萨、圣者有大悲心,他是来利益众生的时候,来做这些事情利益众生,「与世共同」。 申九、受生 受生多作睹史多天王。善化有情令捨一切外道邪法。 这第九科是受生,说这位菩萨呢,他这回,他在人间或者是做人,这个是不一定,假设是在人间做人,那麽他若是在这裡故世了呢,他多做睹史多天王,就是兜率天,旧的翻译叫做兜率,新的翻译叫睹史多天,翻个「时分」,做这一天的天王。「善化有情」,他善巧的教化一切众生,「令捨一切外道邪法」,弃捨这个邪知邪见。说我们现在是出家人,我们学习佛法,没有外道的邪知邪见?没有吗?若是微细的讲,深刻一点讲,我们还有邪知邪见的,还是有的。所以是「善化有情,令捨一切外道邪法。」 申十、威力 所有威力当知此说千俱胝数。 这是第十科,说他的威力,这位菩萨的威德力,「当知此说」有「千俱胝数」,这个数目是比前面是更多了。下面第二科是结略义。 未二、结略义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诸谛相应增上慧住。谓十平等清淨意乐成满得入故。善巧方便观察诸谛渐增长故。毁坏诸行悲愍有情渐增长故。即为是义长养广大福智资粮。心发正愿勤加行故。念慧行等德增长故。无馀作意以一切种成熟有情勤加行故。引发世间工巧业故。善根清淨故。受生故。威力故。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诸谛相应增上慧住」,这就是把这一个「诸谛相应增上慧住」菩萨的大概的要义而已。「谓十平等清淨意乐成满得入故」,这是第一科,一共是分十大科,这第一科就是,我们前面讲过「十种平等清淨意乐成满得入故」。第二科「善巧方便观察诸谛渐增长故」,就是由那十行相,十种行相解释四谛,我们这样去学习、去观察,就能使令智慧渐渐增长。「毁坏诸行悲愍有情渐增长故」,这是刚才我们开始讲的那一科,「毁坏诸行悲愍有情渐增长故」。「即为是义长养广大福智资粮,心发正愿勤加行故」,这是也是我们刚才讲过了。「念慧行等德增长故。无馀作意以一切种成熟有情勤加行故」,这是我们刚才讲过的。「引发世间工巧业故」,这是也是我们刚才讲过了。「善根清淨故」,那是第八科。「受生故」是第九科。「威力故」第十科。这前面要义是这样。 午二、广指(分三科) 未一、指 若广宣说,如十地经极难胜地。 这是第二科是广指,分三科,第一科是指,「若广说如十地经极难胜地」说的,这裡就是略说了。 未二、释 今此地中显示菩萨于诸圣谛决定妙智极难可胜,是故此地名极难胜。 这第二科是解释,「今此地中显示菩萨于诸圣谛决定妙智」,就是于四圣谛的妙智慧,「极难可胜」,他对于苦、集、灭、道四谛通达的智慧,其他的人很难胜过他。「是故此地名极难胜」。 未三、配 即由此义,应知此中诸谛相应增上慧住。 这第三科是配,「即由此义」,就是由前面那个极难胜的智慧,「应知此中」,在这《瑜伽师地论》裡面呢,名字不叫做极难胜地,叫什麽地呢?叫「诸谛相应增上慧住」,叫这个名字,但是裡面的义和那个《十地经》上极难胜地是一样的。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开悟的人念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我们念八十万句阿弥陀佛,也消不了一个罪业。为什么?效果不一样。人家是以无分别心、真心念的,我们是攀缘心、分别心、杂乱心、希求心、悭吝心、乱七八糟的心在念。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