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56


2014/9/4    热度:23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56

 

  酉二、别喻慧根

  又如月光,于有情身能令悦豫,非四风轮所能断坏;如是此中菩萨慧光,一切有情烦恼鬱蒸皆能息灭,一切外道魔军怨敌不能断坏。

  「又如月光,于有情身能令悦豫,非四风轮所能断坏」,这是缘起相应增上慧住,第九科「善根清淨」,这一科裡分两科,第一科是「总辨善根」,第二科是「别喻慧根」,这就是别喻慧根。「总辨善根」,信、进、念、定、慧,所有的六波罗蜜等都是善根,现在特别地说到般若智慧的善根,所以叫「别喻慧根」。

  「又如月光」,前面是「如世间善巧工匠以所鍊金」,用这些譬喻;现在是用月光作譬喻。「于有情身能令悦豫」,这个月亮的光明对于有情的身体来说,能令有情感觉到喜悦。月亮它也不是很热,清凉的境界,所以感觉喜悦。月光的作用,「非四风轮所能断坏」,四种风轮,应该就是春、夏、秋、冬,春、夏、秋、冬的风,风称之为轮。我们的眼睛因为作用狭小,看得很近;若是得天眼的时候就看见这个风是圆的,这个风在虚空裡跑,是圆的,所以称之为「轮」。春天的风叫做和风,譬喻烦恼魔;夏天的风叫炎风,炎热的风,譬喻五蕴魔;秋天的风叫做凉风,譬喻死魔;冬天的风叫做寒风,譬喻天魔,天魔也能破坏人的善根的。这个四风,就是譬喻四种魔。这个月亮的光明能令众生感觉到喜悦,不是四种风轮所能断坏的。

  「如是此中菩萨慧光」,这个月亮的光明是这样子,「如是」指月亮的光明是这样子,这裡面特别地需要讚歎菩萨智慧的光明。「一切有情烦恼鬱蒸皆能息灭」,菩萨的智慧光明有什麽好呢?月亮的光明能令有情身喜悦,菩萨的智慧光明能够息灭一切有情烦恼的热,烦恼的这些苦恼的事情,能息灭众生的烦恼,有这种好处。众生有烦恼的时候,感觉到苦;烦恼息灭了,心情愉快。「一切外道魔军怨敌不能断坏」,菩萨的智慧光明教化众生,能息灭众生的烦恼这件事,一切外道、一切魔军、一切佛法的敌人不能断坏的,他不能破坏这件事。这是「别喻慧根」。

  申十、受生

  受生多作妙化天王,善化有情令除一切增上慢等。

  「受生多作妙化天王」,前面是第九科「善根清淨」,下面是第十科「受生」。「受生多作妙化天王」,说这位菩萨他在人世间自己修学圣道、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他如果这个生命结束了,再去得果报的时候,这个「受生」,受者得也,再得一个生命的时候,是得什麽样的生命呢?「多作妙化天王」,多数,不是完全的,多数是到化乐天做天王,化乐天的妙化天王。「善化有情令除一切增上慢等」,他做妙化天王的时候,他做什麽事情?他还是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他善于教化有情,使令他们除灭一切的增上慢等的烦恼,破除这个增上慢。这个增上慢,一切众生都有这个烦恼。

  申十一、威力

  所有威力当知此中说百千俱胝数。

  这是第十一科。说这位菩萨的威德力,当知道此中说他的威力,有百千俱胝这麽大的数目。

  未二、结略义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缘起相应增上慧住。谓十法平等性成满得入故;觉悟缘起生解脱门故;一切邪想不现行故;方便摄受生死故;无着智现前、般若波罗密多住现在前故;证得无量三摩地故;证得不坏意乐故;于佛圣教不可引夺故;广见诸佛善根清淨故;受生故;威力故。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缘起相应增上慧住」,这是第二科「结略义」。前面这十一科,这就是略说这位菩萨缘起相应增上慧住的相貌。这底下就把前面这十一科的题目重说一遍。「谓十法平等性成满得入故」,这是第六地,就是第五地菩萨十法平等性圆满了,就入于第六地了;这是第一大科。「觉悟缘起生解脱门故」,这是第二科,觉悟了诸法是缘起的,有染缘起、也有清淨的缘起,从这裡作观的时候就能成就三解脱门。「一切邪想不现行故」,这是那个第三科,作者、受者、我我所的都是邪想,再也不现前了。「方便摄受生死故」,这位菩萨他自己三解脱门修成功了,他可以不受生死的,但是他有慈悲心,他还善巧方便的,他这个慈悲心不是他有业,不是他的烦恼业力,是慈悲心再来世间上受生死、教化众生的。「无着智现前、般若波罗密多住现在前故」,这个「无着智」就是于一切法不执着,那就是观一切法不可得了,这个智慧叫做「无着智」,他现前了、成就了。「般若波罗密多住现在前故」,这就是这个根本智以后成就的后得智,后得智是观一切缘起法,一切众生都在苦恼裡面生活,所以生大悲心,就是「般若波罗密多住现在前故」,所以叫做现前地。

  「证得无量三摩地故」,这位菩萨他不只是三解脱门这个三摩地,他还有无量无边的三摩地的。「证得不坏意乐故」,他成就了不可破坏的意乐,就是他若计划做什麽事情,就是一定能成功,而不可破坏的,他的意乐坚固。「于佛圣教不可引夺故」,他对于佛陀的圣教,他去弘扬圣教也好,他自己对于圣教的信解也好,是不可引夺的,也不可障碍、不可破坏的。「广见诸佛善根清淨故」,这是第九科,他在三昧裡面能见十方一切佛,所以他见佛闻法栽培的善根也特别清淨。什麽叫做染污呢?就是有所得。他能够消除这个有所得,所以善根清淨。「受生故;威力故」,这是最后的两科。

  午二、广指(分三科) 未一、指

  若广宣说,如《十地经》现前地说。

  这是第二科「广指」,分三科,第一科是「指」。「若广宣说」,如果若是广博地宣说这个现前地他的功德,「如《十地经》现前地说」,那裡有详细地讚歎。

  未二、释

  由此地中,无着智现前、般若波罗密多住现在前故,名现前地。

  这是第二科是「释」,前面是「指」,这裡面再加以解释。为什麽这一地叫做现前地呢?「由此地中」,他的无着的智慧现前了、般若波罗密多住也现前了,所以叫做「现前地」。

  未三、配

  即由此义,当知亦名缘起相应增上慧住。

  这是第三科「配」。「即由此义」,也就是由这个现前地的道理,无着智现前、般若波罗密多现前,由此义故,「当知亦名缘起相应增上慧住」,它的含义也是这样子。

  辰八、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分二科) 巳一、问

  云何菩萨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

  前面是第七住「缘起相应增上慧住」,那麽这一科结束了。现在是第八科,也就是第八住,「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前面是第六现前地,这是第七地,是远行地;就是把这个煖、顶、忍、世第一的胜解行住加上去,所以是八科。这一住裡分二科,第一科是「问」。

  「云何菩萨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呢?怎麽叫这个名字呢?

  这个「有加行」这个话怎麽讲呢?就是有功用的意思,就是要努力地用功,那就叫做「有加行」。这个「加」就是不懈怠的意思,你若懈怠就是减了,你努力地精进用功。但是这件事在我们没入圣道的人,这是一个好现象,我们要努力地用功,这是好现象。但是已经得圣道的人,反倒是不圆满,还有这件事。

  「有加行有功用」,用什麽功?就是「无相住」,就是调伏、调和、调顺这一念心在无相这裡住。我们凡夫的心在有相这裡住,在这裡住表现于外的相貌就是贪瞋痴。那麽现在入了圣道的人,初得无生法忍的人他是能无相住的;能无相住,就是息灭了贪瞋痴;息灭了贪瞋痴,他是有定、也有慧的。所以他若出定的时候,他有的时候他心还是清淨,但是有的时候也有点事情。现在这位七远行地菩萨,他是在无相这裡住。在这裡无相住,其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也都是无相住,但是无相住,初、二、三、四地,这个第六地多数是无相住,少数不是无相住;那麽前面那就是少数是无相住,多数是有相住。这个第六现前地也是无相住,但是有的时候不是无相住,就是他的无相住有间断,有这个情形。现在第七远行地菩萨,他这个无相住,有加行有功用,能够不间断,所以他的功夫又进步了。

  这第一科是「问」。下面第二科回答,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是「略说」,略说裡面分二科,第一科「别辨相」,分十二科,第一科是「不共胜行成满得入」,分二科,第一科「明得入」。

  巳二、答(分二科) 午一、略说(分二科) 未一、别辨相(分十二科) 申一、不共胜行成满得入(分二科) 酉一、明得入

  谓诸菩萨于前第六缘起相应增上慧住,已得十种妙方便慧。

  这是讚歎第七远行地,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他从那裡来的呢?「于前第六」,就是第六现前地,也叫做缘起相应增上慧住。那位菩萨他能够用功,有加行有功用,已经成就了十种妙方便慧,才进步到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到第七地菩萨这裡,是这样子的。

  《披寻记》一六○○页:

  已得十种妙方便慧者:《十地经》说:若菩萨善具足六地行已,欲入第七菩萨地者,是菩萨当以十种方便智发起殊胜行入。何等为十?所谓善修空、无相、无愿,而集大功德助道。入诸法无我无寿命无众生,而不捨起四无量。起功德法作增上波罗密行,而无法可取得。远离三界,而能应化起庄严三界行。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瞋痴烦恼焰行。随顺幻梦影响化水中月镜中像自性不二,而起作业无量差别心。善知一切国土道如虚空,而起庄严淨佛国土行。知诸佛法身自性无身,而起色身相好庄严行。知诸佛音声无声本来寂灭不可说相,而随一切众生起种种差别庄严音声行。入诸佛于一念顷通达三世事,而能分别种种相劫数修行随一切众生心差别观故。论一一释,如彼应知。

  「已得十种妙方便慧者:《十地经》说」,这句话在《华严经.十地品》,如果特别地把它别行,也就是《十地经》,那上面说。「若菩萨善具足六地行已」,若这位菩萨,善者能也,能具足六现前地的道行,「已」。「欲入第七菩萨地者」,他不停留在第六地那裡,他还要进步到第七菩萨地这裡。「是菩萨当以十种方便智发起殊胜行入」,这位菩萨应当是以十种方便的智慧,用这个智慧发起殊胜的止观、殊胜的德行,他才能入第七地,才能这样子的。「何等为十?」那个十种方便慧是什麽样子呢?这也是问了,下面就是回答。

  「所谓善修空、无相、无愿,而集大功德助道」,这位菩萨他能够修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他能这样修。我们在前面这个三解脱门是讲过了,这个三解脱门也是通深通浅,这裡说是已经入圣道的菩萨他修三解脱门,三解脱门现前。但是我们开始修止观,在凡位的时候,也可以修三解脱门的。我们简单一点说呢,观我空,观色受想行识裡没有我,就是空解脱门。这个无相呢,就是色受想行识不可得;色受想行识不可得,就是无相,没有色受想行识的相,那麽就叫做无相解脱门。但是若是修这个唯识的三解脱门,那麽这个说法和这有点不同了。无愿解脱门,就是对这个……。前面列出来的三解脱门的次第和这个不同,前面列出来的次第,无愿是在中间,空、无愿、无相。那麽那个无愿怎麽讲呢?可能各位同学还记得吧?就是观察色受想行识是不淨的、是无常的、是苦,就是这样子生厌离心。然后观察色受想行识是寂灭相,就是无相解脱门了。那麽这是「善修空、无相、无愿」解脱门。

  当然在唯识来说,那个空解脱门就不是这麽说了,就是言说安立的一切法都是寂灭相,那就是空解脱门,那就不同了,那裡面也包括我不可得,法亦不可得,这是空解脱门。那个无相呢,就按照圆成实性来解释,也是离一切相的,但是不有而有,那又和空解脱门有点不同。那麽无愿还是这样解释。

  这样子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成就了,若是没有发无上菩提心的,那就是二乘人了,就是阿罗汉了。那麽阿罗汉没有大悲心,那他就是任运地入无馀涅槃去了,他就不会有这一句「而集大功德助道」,就没这件事了,因为他没有慈悲心。

  「而集大功德」,就是积集大功德,那当然就是修六波罗蜜。大功德,也包括自己用功修行,也包括广度众生,都算是大功德。但是大和功德有什麽意思呢?也有一点差别。假设说修六波罗蜜,你没有空、无相、无愿般若的智慧,你去修布施、持戒这些功德的时候,那只是功德而不能称之为大。若加上空、无相、无愿,就是大功德了,这个情形不一样。说现在这位菩萨他是有大智慧、又有大慈悲,他能够不同于阿罗汉,他能「集大功德助道」,就是由大功德力帮助你入于第七地,可以这麽说,「而集大功德助道」。这是第一句,但是在《十地经论》,就是天亲菩萨《十地经论》,他解释的时候,他这个地方特别地指出来这个大功德,这个大功德是什麽呢?是能令你得到财、得到身。就是你想要用财的时候,随意地财就来了,就是因为你有大功德的关係。还有身,就是你的身体,你这个时候有大福德的身相庄严,所以叫做「集大功德助道」。

  「入诸法无我、无寿命、无众生,而不捨起四无量」,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呢?这位菩萨就是保护自己的清淨,不要有过失,这个意思。什麽叫做过失呢?我们凡夫有凡夫的过失,这位圣者的菩萨有什麽过失?就是不欢喜去教化众生,不欢喜教化众生这是一种过失。第二个过失,就是现起爱、见的烦恼。我度化众生的时候,以爱、见来度化众生的,不是用慈悲心,不是用空、无愿、无相的智慧度化众生,而是用爱心。有我,见就是我,「我能度化众生」,那这就是有过失。

  现在说这位菩萨他是「入诸法无我」,这位菩萨他能够观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寂的,没有我,我不可得。「无寿命、无众生」,这个「无寿命、无众生」也是无我的意思。若按《金刚经》上的四句:「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现在只是有我相、寿命相,没有人相,只是说了三相。这位菩萨也就是我空、法也空,悟入第一义谛。「而不捨起四无量」,但是他不弃捨,还是发慈、悲、喜、捨的四无量去度化众生的,他还有这样的慈悲心,他不是「我不欢喜度化众生」。度化众生,还是无我相,无众生可度的,不是有众生可度,「我能度化众生」,他没有这个过失。「入诸法无我、无寿命、无众生,而不捨起四无量」。

  「起功德法作增上波罗密行,而无法可取得」,这位菩萨「起功德法」,他发动无量的善法去教化众生。这个法是什麽法呢?「作增上波罗密行」,或者说六波罗密,或者说十波罗密,而这个波罗蜜裡面都有「诸法无我、无寿命、无众生」的智慧,所以叫「增上波罗密行」。「而无法可取得」,所做的一切善法还都是不可得的,不执着有法可得。这是第三句。

  「远离三界,而能应化起庄严三界行」,这是第四句,这个第四句的意思是摄化众生。「远离三界」,因为他自己修空、无愿、无相三三昧,没有爱烦恼、没有见烦恼,所以他不来三界了,他不到三界裡来受生死了,「远离三界」。「而能应化起庄严三界行」,但是他有大悲心,所以他还来现身,现出一个身相来,随其所应现出身相来教化众生。「起庄严三界行」,现起来庄严这个三界的功德行。「庄严三界行」是什麽行?「庄严三界行」,也就是教化众生行,教化众生都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淨其意」,有这样的贤圣人在这个地方住,这个地方就是庄严的;就是人庄严,世界就庄严,所以这叫做「庄严三界行」。这个「庄严三界行」这裡面,这个「应化」就是现身,他本来远离三界了,但是现身到世界来度化众生,为众生的上首,他有这个无量功德,所以众生都接受他的教化。

  「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瞋痴烦恼焰行」,这一句话是教化众生令他灭除烦恼障的意思。前面这句话「远离三界,而能应化起庄严三界行」,这就是这位菩萨的慈悲,又来到三界现身。「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这位菩萨自己修学三三昧,他是究竟地寂灭了爱烦恼、见烦恼,像火似的,「烦恼焰」,灭除了烦恼。「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瞋痴烦恼焰行」,但是他又能够来到三界裡,他为了度化一切众生,他「起贪瞋痴烦恼焰」、「灭贪瞋痴烦恼焰」,他能这样做。这个意思就是教化众生烦恼是可灭的,他也能起烦恼,但是也能用空、无相、无愿灭除一切烦恼,能觉悟众生通达烦恼是毕竟寂灭的,并不是真实有烦恼。若真实有烦恼,就不能灭了。这一节文是教化众生灭除烦恼障。

  「随顺幻、梦、影、响、化、水中月、镜中像,自性不二,而起作业无量差别心」,前面是灭烦恼障,下面就是应该灭这个所知障了。所知障也叫做智障,障碍你的智慧,破除这个障碍你就开智慧了,是这个意思。「随顺幻、梦、影、响」,这位菩萨来到这个世界来,他的思想并不认为三界是真实有的,不认为众生是真实有的,也不认为一切法都是真实有的,所以他的思想随顺「幻」,就像幻术所变的事情似的,也不是真的。「梦」,梦裡面的境界也不是真的。「影」,你障碍了光明,现出来影,那个影是假的。「响」,空谷发出来的音声,叫做响。「化」,就是神通的变化,也是假的。和水裡面的月亮也是假的,镜裡面的影像也都是假的。这位菩萨的智慧观察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的,那一切法的真实性不可得,自性不可得。这个「二」是差别的,有差别叫做「二」。观察这一切如幻如化的本性是毕竟空的,都是不二相的。「而起作业无量差别心」,但是菩萨来到世间,他会现起种种的事情,有无量无边差别的心相。因为一切法本身是毕竟空的,由心才现出一切法的,所以这一切法的现前也就是心的分别。这样子来教化众生,使令众生开大智慧,灭除去这个智障。

  「善知一切国土道如虚空,而起庄严淨佛国土行」,这个地方是起庄严国土行。「知一切国土道」,这个「道」这个字,在《十地经》上是这个字,但是《华严经.十地品》不是「道」字,是个「犹」字,「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而起庄严淨佛国土行」,我看应该是「犹」字。这位菩萨他知道一切国土看上去好像很实在,但是它是自性空的,犹如虚空,无有少法可得的,这是这样子。「而起庄严淨佛国土行」,所以这可以知道,是心的功德业力所变现的,所以重新创造一个庄严的、清淨的佛国土。这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不庄严、不清淨,就是众生的心不清淨,并不是离开了我们的心有一个污秽的世界,不是这样子。所以菩萨行菩萨道、修六波罗密、修三十七道品,这都是淨佛国土的德行,可以创造一个清淨的世界。这是菩萨能够「起庄严淨佛国土行」,就是创造一个庄严的世界,这个世界,刚才也说过,就是要集会很多的贤人、很多的圣人到这个世界来,大家共同地修学圣道。若是我们在众生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众生的共业所成,这个世界修学圣道,有的时候可以,有的时候有问题。若是创造一个清淨的世界,都是佛教徒,都是圣人在那裡,那要用功修行就方便一点,他就容易一点,没有那麽多的困难。这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的地方。

  「知诸佛法身自性无身,而起色身相好庄严行」,前面是说的依报,依报转成一个清淨的佛世界,菩萨有这样的大意愿。说我们造一个庙,感觉很难,但是现在菩萨要造一个清淨的世界,这可见菩萨的意乐有这麽广大。「知诸佛法身自性无身」,下面是正报,菩萨是知道诸佛的法身,诸佛法身以法为身,那麽什麽是法呢?即是诸法如,「如来者,诸法如义」,以如为身,「诸佛法为身,清淨如虚空」,所以法身的体性是没有身相可得的。没有身相可得,这样怎麽能度化众生呢?所以「而起色身相好庄严行」,那麽这个佛以法为身,是没有身相的,但是为了度化众生,也现「起色身相好庄严」,菩萨亦复如是,也是「而起色身相好庄严行」,那还是无量无边六波罗密的功德所成就的。

  「知诸佛音声无声本来寂灭不可说相,而随一切众生起种种差别庄严音声行」,前面是现身,现在这是说法。这位菩萨「知诸佛音声无声」,他是通达诸佛的法音是没有声音的,怎麽叫做没有声音呢?「本来寂灭」,这个音声是因缘有的,所以它的本性是没有声音,本性是寂灭的。「不可说相」,那个寂灭的理性是离言说相的。「而随一切众生起种种差别庄严音声行」,但是佛还是得要有音声,这个诸法寂灭相是没有音声,但是度化众生还是需要有音声,那麽随顺一切众生的根性,就现起种种差别不同庄严的音声。而这个音声的庄严也是由种种功德成就的,所以是「行」。你若常讚歎佛、讚歎法、讚歎僧,你的音声就好一点;如果常常欢喜说别人的坏话,这就靠不住了,音声就差一点。「音声行入」,「入」字向前念也好,因为你这样子你才能入于第七地。

  若向下念:「入诸佛于一念顷通达三世事,而能分别种种相劫数修行,随一切众生心差别观故」,这下面是随众生有什麽样的疑问,菩萨都能解释,能除其疑惑,是这个意思。前面是说法,后面是除疑。「入诸佛」,就是这位菩萨他的大智慧能够契入佛的境界,佛是什麽境界呢?「于一念顷通达三世事」,就是「一念顷」,或者我们现成的话就是一刹那顷。那麽短的时间能通达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一切的因缘事;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这一念之间就能通达什麽什麽事情。「而能分别种种相」,能为众生分别、解释种种相、种种劫、种种数、种种修行,能这样分别,这是佛陀的一个根本智、一个后得智,能作如是分别。「种种相」,就是一切法的相。「劫」,一切法的变动就有了劫。还有种种的数,种种相也有数,种种劫也有数;还有种种的修行。「随一切众生心差别观故」,随顺一切众生心的不同而作种种的分别、种种的解释。

  「论一一释,如彼应知」,前面这是经的文,这个《十地经论》每一句都有解释,「如彼应知」。

  所引世间不共一切有情,而共一切世间进道胜行。

  前面是说这位「菩萨于前第六缘起相应增上慧住,已得十种妙方便慧」,得了十种智慧。这十种智慧成就了,有什麽好处呢?就能引出来世间的不共一切有情的事情,能引出世间不同于有情,就是超越一切有情的事情,殊胜的事情。「而共一切世间进道胜行」,但是这件事还是和世间的事情还有一点相似,所以「共一切世间」。「进道胜行」,就是菩萨自己也在修学圣道,也是渐渐渐渐地使令这个圣道逐渐地圆满,所以叫做「进道胜行」。这个修行是个殊胜的德行,但是它是逐渐逐渐向前进的,由六地到七地,七地到八地,逐渐进步的。

  《披寻记》一六○○页:

  所引世间不共一切有情等者:如下自说:彼由如是妙方便智之所引发增上力故,能行一切有情不共菩萨妙行,虽与世间相似显现,而非彼性。此说趣入,义应准知。由与世间相似显现,名共世间。然非彼性,说名不共。后后胜进加行究竟,故名进道胜行。

  「所引世间不共一切有情等者:如下自说」,下文也说这件事了。「彼由如是妙方便智之所引发」,就是那个世间是由不可思议的智慧引发出来的。譬如说我们的这些苦恼的境界,是由我们的业力烦恼引发出来的。现在这位菩萨能造这个妙方便智的清淨的业力,所以他引发出来的世间这是不一样的。「彼由如是妙方便智之所引发增上力故」,因为那个妙方便智是有殊胜的力量的原因,那他引发出来的事情,他所创造出来的事情就是不一样了。他有什麽事情呢?「能行一切有情」,他所创造的世间,这位菩萨具足十种方便智慧,他也来到这个众生的世界,也和众生在一起住,所以「能行一切有情」,就是能在一切有情世间活动。「不共菩萨妙行」,但是这个事情是不共于一切有情的,这是菩萨不可思议的德行。「虽与世间相似显现」,菩萨来到世间,他也有父亲、他也有母亲,他也可能到学校读书这些事情,他也有眼耳鼻舌身意的身体。虽与世间相似的显现,「而非彼性」,但是他内心裡的境界和凡夫可是不一样,「而非彼性」。这样这个不共有情就是这麽解释了。「虽与世间相似显现」,就是共一切世间;「而非彼性」,就是不共一切有情。

  「此说趣入,义应准知」,这段文的大意是说六地菩萨趣入第七地,主意是这个意思,所以它的道理你应该这样知道,「义应准知」。

  「由与世间相似显现」,由于这位菩萨有十种方便智,但是他来到世间和众生相似,而显现出来的,所以叫做「共世间」。「然非彼性,说名不共」,可是内心裡面可是不一样了,所以叫做「不共」,又叫做不共一切有情世间。「后后胜进加行究竟,故名进道胜行」,后面这一句话「进道胜行」怎麽讲呢?就是「后后胜进」,后后这个字,就是以后,以后又以后又有,又是一个以后。换一句话说,就是渐渐的意思。「后后胜进」,就是渐渐地殊胜起来,当然是由五地到六地,六地到七地,七地到八地,也渐渐地进步,「后后胜进」。「加行究竟」,他努力地修行,到最后是圆满了,故名叫做「进道胜行」,这句话这麽讲。

  即由如是妙方便慧所引不共进道胜行,成上品故、极圆满故,超过第六住,得入第七住。

  「即由如是妙方便慧所引不共进道胜行,成上品故」,也就是由于这样妙方便的智慧,那十种「妙方便慧所引」,所成就的,所引发出来的。「不共」,不共于一切有情,也不共于阿罗汉,也不共于辟支佛,他那个进道的胜行。「成上品故」,成为一个上品的功德。什麽叫做上品呢?就是「极圆满故」,就叫做上品。这下面解释这个「进道胜行,成上品故,极圆满故」的内容。「超过第六住,得入第七住」,这位菩萨他不断地这样用功修行呢,就超过了第六住,到了第七住,这样子。

  这一科「明得入」,得入第七住。

  酉二、指略义

  如是文辞,如经广说应知其相。谓依能起世间兴盛摄受福德;依于有情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依为菩提福德资粮菩提分法后后胜进,依不共声闻、依不共独觉,依有情界、依诸法界、依诸世界,依诸如来身语心智,当知是名妙方便慧所引不共进道胜行处所略义。

  「如是文辞,如经广说应知其相」,这是第二科「指略义」,前面「明得入」,现在指这个略义。「如是文辞」,它这个文句,「如经广说」,那就是《十地经》广说其相,应知它的相貌。那究竟是什麽相貌呢?这裡「指略义」。

  「谓依能起世间兴盛摄受福德;依于有情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依为菩提福德资粮菩提分法后后胜进」,这个相貌,这个文辞裡面所说的这一住的相貌,「谓依能起世间兴盛摄受福德」,就是根据这位菩萨的十种方便慧,他能现起世间的兴盛的,最殊胜的。「摄受福德」,所成就的大福德的境界,就从这裡说的。这一句话应该是总说,下面就是别说。

  「依于有情利益安乐增上意乐」,就是根据这位菩萨对于有情的「利益安乐增上意乐」,利益增上意乐、安乐增上意乐,这个利益和安乐不一样,我们已经讲过了。这是对于众生的慈悲。

  「依为菩提福德资粮菩提分法后后胜进」,这裡说的这个相貌就是根据「菩提福德资粮」,这个「菩提」是菩萨自己所得的无上菩提的大智慧境界,就是一切种智,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他所想成就的无上菩提的福德资粮。「菩提」就是福德,那就是无漏的福德。他这个资粮是无上菩提的因,所以叫「福德资粮」。「菩提分法」,这个得无上菩提,一方面要有福德资粮,一方面要有菩提分法。就是三十七道品,叫菩提分法。这个「分」就是因,三十七道品是无上菩提的因。福德也是无上菩提的因。而这个福德也好,菩提分法也好,都是「后后胜进」,逐渐逐渐地殊胜的。

  「依不共声闻」,就是因为这位菩萨所成就的这些福德资粮、菩提分法的资粮,不共于声闻的,也「不共」于「独觉」的,实在就是超越的意思,超越了声闻、超越了独觉。

  「依有情界、依诸法界、依诸世界」,前面是讚歎菩萨的无上菩提资粮的殊胜,这下面又分开说。「依有情界」,因为菩萨他是大慈大悲来利益众生,利益安乐众生,就是「依有情界」。这个「有情」,就是假名众生叫做有情界。「依诸法界」,色受想行识就是法,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这都是法。「依诸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有情所居住的地方。这三件事就是一件事,有正报就有依报,有假名也就会有法。这就是菩萨的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所饶益的对象。

  「依诸如来身语心智」,就是根据菩萨所学习的、所恭敬供养的一切佛的身,佛的法身、化身。佛的法语,为众生说法。这个现身和说法,都是要佛的大悲心、佛的大智慧所现前的,也是一回事;就是菩萨要是常随佛学,菩萨又有大悲心广度众生。「当知是名妙方便慧所引不共进道胜行处所略义」,前面这一段你要知道,这就是菩萨的妙方便的智慧,所成就的不共于一切有情、不共于声闻缘觉的,这些进道胜行处所的相貌的大意,就是这样子。

  《披寻记》一六○一:

  依能起世间兴盛摄受福德等者:《十地经论》说:此胜行有四功德。今摄彼义,正释此文。一、财及身胜。随其所需自在能取故,即此名依能起世间兴盛摄受福德。二、护恶行胜。不捨众生起四无量故,即此名依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三、护善根胜。勤修正行不取少法故,即此名依福德资粮菩提分法后后胜进。四、摄众生胜。此复多别:随愿受生为不捨有情故,即此名依不共声闻独觉。又复善说正法,为令一切众生永灭烦恼行故,即此名为依有情界。又复唯灭杂染不灭有为作业无量故,即此名为依诸法界。又复庄严一切佛土为于大法众会集故,即此名为依诸世界。又复了知如来无相无声无诸分别,然有种种相似示现,为彼有情见闻亲近供养修行生福德故,及为转法轮故,随彼所问善记别故,即此名为依诸如来身语心智。当知妙方便慧所引胜行以此为依,是故名彼处所略义。

  「依能起世间兴盛摄受福德等者」,重标这段文的话,「《十地经论》说:此胜行有四种功德。今摄彼义,正释此文」,《披寻记》的作者说,现在把四种功德的话引来,「正释此文」,来解释这段文。就是这段四功德的文,在《十地经论》裡面是解释十方便慧,但是《披寻记》的作者要这样解释。第一种功德是什麽呢?

  「一、财及身胜」,他的财富也特别殊胜、身体也特别殊胜,「随其所须自在能取故」,随菩萨的大愿,若是计画做什麽功德,就能拿到钱,财富就拿来了,因为什麽呢?因为他积聚大功德的关係,「即此名依能起世间兴盛摄受福德」,这句话就是这样解释。「依能起世间兴盛摄受福德」,这句话就是这麽讲,怎麽讲呢?就是他的财、他的身特别殊胜,随其所须自在能取。

  「二、护恶行胜」,保护自己的身、口、意不要有罪过的事情,这是一个殊胜。怎麽讲呢?「不捨众生起四无量故」,就是发动慈、悲、喜、捨来度化众生,不要弃捨众生,入无馀涅槃。「即此名依利益安乐增上意乐」,这句话「不捨众生起四无量」就是「利益安乐增上意乐」的意思。

  「三、护善根胜」,就是保护自己的善根,不断地积集,能广大无量无边。「护善根胜」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勤修正行不取少法故」,勤修戒、定、慧,勤修六波罗密、三十七道品,但是对于一切法还没有取着,这就是「护善根胜」。「即此名依福德资粮菩提分法后后胜进」的意思。

  「四、摄众生胜」,《十地经论》上说四种功德,最后是「摄众生胜」,这句话什麽意思呢?「此复多别」,这句话裡头还有很多的意义,「随愿受生为不捨有情故」,随他的慈悲愿去得果报,不是随顺自己的烦恼去得果报,那是什麽呢?就是不弃捨有情故。「即此名依不共声闻独觉」,不共声闻独觉就是这个意思。

  「又复善说正法,为令一切众生永灭烦恼行故」,菩萨能善说正法,为的是令一切众生永灭烦恼,就是佛菩萨为我们说法,是令我们断烦恼的,用意是在这裡;「永灭烦恼行故」,「行」,就是心,心在动,烦恼也不是离开心,另外有烦恼的。「即此名为依有情界」。「又复唯灭杂染不灭有为」,就是一切因缘所生法,就是有为法,「有为法」是不可以破坏的,那麽有什麽问题要解决呢?就是内心的杂染,和一切有为法接触的时候,心裡面没有烦恼,就做这件事,「不灭有为作业无量故」,菩萨也做种种功德,现身说法,也造成清淨的世界,这都是「有为法」,「即此名为依诸法界」,这句话也是这个意思。

  「又复庄严一切佛土为于大法众会集故」,创造一个佛世界,做什麽?就是为了佛法,很多的众生在这裡集会,学习佛法的意思,「即此名为依诸世界」。「又复了知如来无相无声无诸分别」,「又复」,应该知道,佛是没有相,是离一切相的,也没有声音,也没有分别,这样说「无相」就是没有身,「无声」,就是没有语,「无诸分别」,就是没有意,没有身、口、意的活动。「然有种种相似示现」,可是事实上呢,佛还是现身说法,有种种智慧的境界,有种种相似显现。「为彼有情见闻亲近供养修行生福德故」,为什麽无相而又现相呢?为了彼有情能见到佛的身相,能听闻佛的说法,能亲近佛、供养佛,这时候才能发心修行,这就有了福德的关係。所以无相还要现相,无声还要现声。

  「及为转法轮故」,就是佛若是没有身、口、意,怎麽为众生转法轮呢?所以为转法轮,为众生说法,「随彼所问善记别故」,众生有了疑问的话,佛能够为他开示,开示他能除其疑惑,「即此名为依诸如来身语心智」。「当知妙方便慧所引胜行以此为依」,就是根据这些事情出现的,「是故名彼处所略义」。这是第一科不共胜行成满得入,这一科说完了,下面第二科通达佛境起勤加行。

  申二、通达佛境起勤加行

  菩萨与彼共相应故,便能通达无量无数如来境界,及为彼起无功用无相无分别无异分别,观无量佛境界,起无间无缺精勤修学一切威仪行住作意,一切分位不远离道。

  「菩萨与彼共相应故」,与彼十种方便慧,所成就的「不共的「进道胜行相应故」,也就是成就了。「便能通达无量无数如来境界」,就能通达佛境界,无量无边佛境界就能通达了。不像我们没有得圣道的时候,就是有眼睛去见一见,就是表面上的事情,内裡面什麽都不懂,凡夫就是这样子,但是得圣道的菩萨不是这样子,他能通达佛的境界。

  「及为彼起无功用无相无分别无异分别」,他通达了佛境界以后,还要继续用功,为了它现起无功用无相,就是真如的境界,「无功用」,就是心裡面的境界,心裡面不用特别努力,「无分别」,就是他的心也不动,叫作「无分别」,「无异分别」,就是差别的分别;「无分别」是总说的,「无异分别」就是对总而说别,有总分别,有差别的分别,或者说是「分别」是概略的分别,「异分别」就是详细的分别,现在这二种的分别都没有。

  「观无量佛境界」,就是真如的境界,「无功用无相无分别无异分别,观无量佛境界」其实就是真如的境界。「起无间无缺精勤修学」,这个时候,这位菩萨求无相住,希求内心在无相的真如那裡安住不动,「求无相住」菩萨希望能成就,「起无间无缺」,没有间断、没有缺失、也是圆满的,没有缺失、不间断地「精勤修学」,就是不懈怠、精进地、努力地修学无相住。「一切威仪行住作意」,「一切威仪」,就是行住坐卧这些威仪,内心裡面的作意。「一切分位不远离道」,不管是行、不管是住坐卧、也不管是在房子裡面、也不管是在房子外边、也不管是在山裡边,在一切时分、在一切空间的位置裡边,「不远离道」,内心不远离第一义谛,这位菩萨就是做这件事。

  申三、一一刹那圆证觉支(分二科) 酉一、标简

  彼于一一心刹那中,十波罗蜜多而为上首,一切菩提分法圆满殊胜,诸馀下住则不如是。

  前面是第二科,现在是第三科一一刹那圆证觉支,分二科,第一科标简。「彼于一一心刹那中」,这位远行地的菩萨,「一一心刹那中」,每一刹那中,时间非常地短,这可是不容易。「十波罗蜜多而为上首」,刹那、刹那地他都能现出十波罗蜜多的功德,这十波罗蜜多是最上首,就是在前面,还有很多的无量的功德随顺十波罗蜜多。 「一切菩提分法圆满殊胜」,十波罗蜜多乃至三十七道品,这都是菩提分法,他的菩提分法、波罗蜜多都非常地圆满、也非常地殊胜。对谁说这句话呢?「诸馀下住则不如是」,现在说是第八住,在第七住以前,都不能这样子,对他们说第七地菩萨的菩提分法是圆满殊胜。

  酉二、辨释

  谓于第一极欢喜住。正以大愿为胜所缘。于第二住。正能除遣毁犯戒垢于第三住。正愿增长得法光明。于第四住。正趣入道。于第五住。正入一切世间事业。于第六住。正入甚深缘起道理今即于此第七住中。具足发起一切佛法。觉支圆满。

  这是第二科辨释,前面是标简,就是标出来他的功德殊胜,简别其他的所不能及,现在这裡面是辨释,就加以解释。

  「谓于第一极欢喜住」,那就是初欢喜地、初极喜地,「正以大愿为胜所缘」,他的优点就是发大愿,发无上菩提心,这方面是他特别殊胜,因他这个时候,初开始得无生法忍,他的大智慧现前的时候,感觉到众生苦,又感觉到佛无上菩提最为殊胜,所以他就发大愿,「以大愿为胜所缘」,为他最殊胜的所缘境。

  「于第二住」,就是增上戒住。「正能除遣毁犯戒垢」,他是能够破除去犯戒的污垢,犯戒的污染能破除去,能持戒清淨。「于第三住」,就是增上心住。「正愿增长得法光明」,这个时候,他也是大菩提愿,能增长他的戒、定、慧,但这个时候得到法光明;就是对佛法的闻思修,他的光明非常地广大。「于第四住,正趣入道」,第四住这个时候,正努力地向前进,其实这句话也共于前面,但是有各别的意思;在第二地特别是增上戒住,第三地增上心住,有特别义,现在第四住菩提分相应增上慧住,正趣悟入第一义谛。

  「于第五住,正入一切世间事业」,在第五住这个时候,是在第一义谛这裡,又发大悲心,能够在世间上作种种利益众生的事业,那就是五明了。「于第六住,正入甚深缘起道理」,第六住现前地,或者是证入甚深缘起慧住,那就是十二缘起甚深、也是第一义谛,也是智慧现前了,叫「现前地」。「今即于此第七住中,具足发起一切佛法,觉支圆满」,「今即于此」,现在是第七地菩萨,这个地方说「住」,是按照十地来说,胜解行住不在内了,应该这麽解释。「今即于此第七住中,具足发起一切佛法,觉支圆满」,就是他的智慧圆满,到了七远行地,到了功用行的最后边了。下面第四科有加行行圆满所摄。

  申四、有加行行圆满所摄

  此住菩萨加行行圆满所摄故。妙智神通行清淨,能入第八住故,由是菩萨此住无间,能入第八极清淨住。

  「此住菩萨加行行圆满所摄故」,还是说第七住,这位菩萨他努力修行的境界,到了圆满的境界了,属于这一部分。「妙智神通行清淨能入第八住」,他的妙智慧,也包括了神通,其实也就是方便行,这方面特别地清淨,有能力进一步悟入到第八住,那就是无功用行了,「由是菩萨此住无间能入第八极清淨住」,由于这位菩在「此住」,就是七远行地,能够无间断地无相住,有能力进步到第八极清淨住,八不动地是极清淨住。这是第四科有加行行圆满所摄,下面第五科安立染污及不染污,分二科,第一科望第八住。

  申五、安立染污及不染污(分二科) 酉一、望第八住

  彼第八住一向清淨。此第七住犹名为杂,与清淨住为前导故,当言此住名不染污。犹未得故,当言此住堕杂染行。

  「彼第八住一向清淨」,那就是不动地,他完全是清淨的,「此第七住犹名为杂」,这第七住,又不能说是完全清淨地,还有不清淨间杂在裡面。「与清淨住为前导故」,他虽然犹名为杂,但是能为第八清淨住作前导,由前导才能够悟入第八住,所以他还是很重要的。「当言此住名不染污,犹未得故」,应该知道此住的不染污,这个住还没成就不染污,「当言此住堕杂染行」,还应该知道这位菩萨,还是属于杂染行这一面的,还不是纯清淨的。不是纯清淨的,就是还有有所得的事情。下面第二科唯约自住。

  酉二、唯约自住

  今此住中一切贪等上首烦恼皆悉除断。当知此住非有烦恼非离烦恼。一切烦恼不现行故。希求佛智犹未得故。

  「今此住中」,这位七远行地,他是一切贪、瞋、痴等,「上首烦恼」,就是非常强力的烦恼,「皆悉除断」,都已经除灭了。「当知此住非有烦恼」,烦恼断了,应该知道他没有烦恼,他还「非离烦恼」,烦恼还没有离,那究竟是怎麽回事呢?「一切烦恼不现行故」,一切贪、瞋、痴的烦恼不活动了。「希求佛智犹未得故」,但是希望得到一切种智,这一切种智他还没有成就,所以还是有烦恼,所以叫作「非离烦恼」。

  《披寻记》一六○二页:

  悕求佛智犹未得故者:此释前说非离烦恼,由有加行有功用犹未证得清淨无相故。

  「悕求佛智犹未得故者:此释前说非离烦恼」,「悕求佛智犹未得」这句话就是解释前面「非离烦恼」的意思。「由有加行有功用犹未证得清淨无相故」,因为他用功的时候,要努力这样才能用功,若不努力,这功夫就不现前,所以「犹未证得」,还没能够成就无功用、自在的清淨无相的境界,这个地方还有那麽一点事情。下面第六科淨业工巧皆得圆满。

  申六、淨业工巧皆得圆满

  如是行者,增上意乐已得清淨,无量身语意业随转,于诸如来所讚毁业。如前广说,于第五住所引世间工巧业智转得圆满。三千世界共许为师,唯除安住上住菩萨及诸如来意乐加行无与等者。

  「如是行者」,这位修行的圣者,「增上意乐已得清淨」;他的「增上意乐」,就是强大的意愿,「已得清淨」他已经成就清淨了,没有污染了。「无量身语意业随转」,他以增上意乐为上首,无量无边的身语意,都随着这增上意乐去活动。「无量身语意业」,还是这位菩萨的身语意业,在时间上说就是「无量身语意业」。

  「于诸如来所讚毁业,如前广说」,对于佛陀所讚歎的功德,所诃责的过失,这位菩萨如前所说,他不会违犯如来的讚毁了。所诃斥的业力,是凡你作功德的时候,有烦恼染污它,那就是佛陀所诃斥的,若有般若的智慧相应,那就是佛陀所讚歎的。一般粗显的烦恼,这是凡夫境界,微细的烦恼,就是有所得,作这样的功德,他就心裡面还有执着,不是贪烦恼,不是瞋烦恼,不一样,所以这是「于诸如来所讚毁业」如前面第五地那边说了。

  「于第五住所引世间工巧业智转得圆满」,第五住他那智慧引发出来的菩萨道,作工巧业智,「转得圆满」,这位菩萨展转地世间工巧业智,展转得到圆满了。「三千世界共许为师」,三千大千世界裡边,这些学习佛法的人,大家同意这位菩萨是我的师父。「唯除安住上住菩萨」,唯独是除去了,安住上住菩萨,那就是第八地以上的菩萨,第八地、第九地、第十地的菩萨,那不能以他为师,也加上佛,「及诸如来」。「意乐加行无与等者」,这位菩萨意乐的功夫,没有人能和他相等的。

  申七、得三摩地无量不共(分三科) 酉一、辨得相

  于一切静虑等菩提分法皆能现前。由修行相现在前故,非由安住异熟分位,如第八住。

  这个地方还是有点简别,这是第七科得三摩地无量不共,分三科,第一科辨得相。「于一切静虑等菩提分法」,说这位第七远行地的菩萨,对于一切静虑的禅波罗蜜,「菩提分法」应该包括般若波罗蜜,「静虑等」,其实就是六波罗蜜,但是标出来的是「静虑」。「菩提分法皆能现前」,这些无上菩提的因缘,他都能成就了、现前了。

  「由修行相现在前故」;这修行就是三昧,在三昧裡边能现前故,不是一般的境界。「非由安住异熟分位,如第八住」,他的现前,就是在禅定裡地修,要努力地加功夫禅定现前,现出一切菩提分法,不是安住在「异熟分位」,不是安住在果报,果报是自然的意思,不是安住在自然的境界裡面。像第八住不动地的菩萨,那就任运地现前了。说这位菩萨,要有加行、有功用才能现前,就是有这麽点差别。

  《披寻记》一六○二页:

  由修行相现在前故等者:谓有加行有功用令现在前,名由修相。非无加行无功用任运现前,说彼非由安住异熟。

  「由修行相现在前故等者:谓有加行有功用令现在前,名由修相」,这是他的修相,当然还是在三昧裡面。「非无加行无功用任运现前」,不是第八地菩萨,无加行无功用任运地能现前一切菩提分法,「说彼非由安住异熟」,是这样的意思。

  酉二、显无量

  此诸菩萨如是方便。能善思择诸三摩地。引发菩萨三摩地上首十百千种三摩地门。

  这是显无量,前面是辨得相,这是显他的三摩地的无量相,「此诸菩萨如是方便」,就是很多远行地菩萨,他们的方便智慧是这样子。「能善思择诸三摩地」,在三摩地裡面能善思择一切法、一切法义。「引发菩萨三摩地上首」,「思择」就是毗钵舍那的大智慧境界,能引发出来三摩地的上首,「十百千种三摩地门」有那麽多。

  酉三、明不共(分二科) 戌一、于三摩地

  由得如是三摩地故,超过一切声闻独觉三摩地境。

  这是第三科明不共,分二科,第一科于三摩地。「由得如是三摩地故」,由于这位远行地的菩萨,他能够获得十百千种三摩地故,超过一切声闻、超过一切独觉三摩地的境界了。

  戌二、于诸境界(分二科) 亥一、辨所行境

  菩萨如是一切烦恼皆悉远离难可了知。一切分别现行随逐,身语意业皆悉安住。而不捨离寻求胜进勇勐加行,顾念有情。

  前面第一科于三摩地,这是第二科于诸境界,分二科,第一科辨所行境。「菩萨如是一切烦恼皆悉远离难可了知」,那个境界是难可了知。「一切分别现行,随逐身语意业皆悉安住」,对于一切法的观察、思惟,随逐他的身语意业皆悉能安住,而不散乱。「而不捨离寻求胜进勇勐加行,顾念有情」,他能够在身语意业裡面安住,那麽广大的智慧境界,但是「不捨离寻求胜进」,他内心裡面还希望再进步,还希望勇勐努力地,还希望能够愍念一切众生的苦恼,他还有这样的加行。

  《披寻记》一六○三页:

  难可了知一切分别等者:此显远离一切麤相。唯彼最极微细一切分别现行,是名难可了知,随逐身语意业令其随转,名悉安住。

  「难可了知一切分别等者:此显远离一切麤相」,那粗劣的相貌。「唯彼最极微细一切分别现行」,这是用粗显的和微细的对比,唯彼最极微细的一切分别还在现行,「是名难可了知」,是指这个意思说的。「随逐身语意业令其随转,名悉安住」,身语意业能随顺他的增上意乐的活动。

  为大菩提速圆满故离一切相,无量身语意业随转,妙善修治,无生法忍之所显发。

  「为大菩提速圆满」,就是他的内心,为了无上菩提的「速圆满故」,迅速地能得圆满,「离一切相,无量身语意业随转」,他的无上菩提的圆满,也就是第一义谛的圆满,要远离一切虚妄分别相,「无量身语意业」,实在就是时时地随顺「离一切相」随转,随顺第一义谛。「妙善修治,无生法忍之所显发」,他那个时候的大智慧,很微妙地、很善巧地修治无生法忍之所显发,显发出来无量身语意业随转。

  亥二、料简差别

  于此住中由自觉慧境界故。超过一切声闻独觉境界。

  这是第二科料简差别,于此住裡边,「由自觉慧境界故」由于他自己觉悟的智慧境界,不需要佛菩萨的加持。他就超过一切声闻独觉的境界裡。

  《披寻记》一六○三页:

  由自觉慧境界故者:谓由加行圆满具自智力能成所作故。

  「由自觉慧境界故者:谓由加行圆满具自智力能成所作故」,由他自己努力修行的圆满,他自己智慧的力量,能成就他所做的事情。

  馀六住中但由佛法增上所缘故。超过一切声闻独觉境界。

  「馀六住中」,就是前面的现前地以前,现在是七远行地,以前的那六位菩萨,他们是由佛法的增上所缘故,要去缘佛法;缘佛的境界、缘法的境界,这样子有增上力的关係。能超过一切声闻、超过一切独觉境界。

  《披寻记》一六○三页:

  但由佛法增上所缘故者:谓即已证法性,发心以大菩提及诸有情一切义利为所缘境故。

  「但由佛法增上所缘故者:谓即已证法性发心,以大菩提及诸有情一切义利为所缘境故」,就是这样子能超过一切声闻、独觉的境界。

  申八、刹那刹那能入灭定

  又诸菩萨第六住中所入灭定,今此住中念念能入。然此菩萨甚希奇业不可思议。谓常安住实际住中,而于寂灭能不作证。

  这是第八科刹那刹那能入灭定,「又诸菩萨第六住中」,就是第六现前地,「所入灭定」,他们也能够悟入灭尽定,到那个境界,而实在到这个时候说灭尽定,实在就是真如的境界。「今此住中念念能入」,现在到第七住,就是到远行地这个时候,「念念能入」,就是刹那刹那能证入灭尽定。「然此菩萨甚希奇业不可思议」,然而这位菩萨很稀有的、很微妙的事业是不可思议。「谓常安住实际住中,而于寂灭能不作证」,这不可思议的地方在那裡呢?就是他常能够安住第一义谛这裡,「实际住中」。「而于寂灭能不作证」,但是对于真如的境界,他不作证,他不就是安住在那裡,同时他还有作用。

  《披寻记》一六○三页:

  第六住中所入灭定等者:经说:菩萨从第六地未能入寂灭定,今住第七菩萨地,于念念中能入寂灭定,而不证寂灭定,是菩萨毕竟成就不可思议身口意业。此应准知。

  「第六住中所入灭定等者。经说:菩萨从第六地未能入寂灭定,今住第七菩萨地,于念念中能入寂灭定」,《十地经》上说:「菩萨从第六地,没能够刹那刹那地入寂灭定,没能这样作,没能有这个功夫。今住第七菩萨地的时候,于念念中能入寂灭定而不证寂灭定,他不证寂灭定,什麽叫作「不证寂灭定」呢?看下面这句话,「而不证寂灭定,是菩萨毕竟成就不可思议身口意业」,就是他在寂灭定裡面,不离灭定而现威仪,这就叫作「在寂灭定,而又不证寂灭定」,若是阿罗汉,那些三果圣人,或者四果阿罗汉,他们入寂灭定的时候,就不能现诸威仪,不能为众生现身说法,那就是证寂灭定了。证寂灭定呢,就是入在灭尽定裡面,不能发生作用,这就叫作「证寂灭定」。而这位菩萨在寂灭定裡面,同时能为众生现身说法,那就是「在寂灭定,而又不证寂灭定」,那就是有作用,无作用的差别。

  申九、现行一切不共妙行(分二科) 酉一、标彼相

  彼由如是妙方便智之所引发增上力故。能行一切有情不共菩萨妙行。虽与世间相似显现而非彼性。

  这是第九科现行一切不共妙行,分二科,第一科标彼相。「彼由如是妙方便智之所引发增上力故」,说是这位第七远行地菩萨,由这样妙方便智慧的引发,所成就,能引发出来这样殊胜的力量,这样的作用。「能行一切有情不共菩萨妙行」,他能够这样行菩萨道,能在一切有情的世界度化众生,这是不共的菩萨妙行,不共于其他菩萨能做到。「虽与世间相似显现」,前面说下文会说,就是在这裡说了,「虽与世间相似显现」,他的身口意,也有一些地方,和世间众生,相似的相貌的显现,「而非彼性」,但是和众生还是不一样的,这是标彼相,标出那句话的文句。第二科解释经义。

  酉二、释经义

  如经广说此中总义,谓依福业事。摄受种种亲属徒众,求生差别,发起胜进三解脱住,信解劣乘方便调伏,受用诸欲求欲差别。转诸外道随他心转,随大众转。

  这裡解释这个意思,如经广说其相。「此中总义」,这裡只说一个大概的要义,没能广说。「谓依福业事,摄受种种亲属徒众」,这位菩萨他造了很多福业的事情,做了很多大福德的境界,由这个福德的境界,能摄受种种的亲属,「摄受」,就是饶益,饶益很多的亲属,也就是他以前,久远以来的父母、兄弟姐妹、亲属,还有他修学圣道的时候,收的徒众,也是用这个福业来饶益这些人。

  「求生差别,发起胜进三解脱住」,「求生差别」,那就是这个时候,到这个境界,这个时候他愿意想要作国王,或者是愿意这个时候想要作个比丘,作个比丘尼,或者是愿意生到天作天王,或者是不愿意在这个世界,到他方去了,「求生的差别,发起胜进三解脱住」,那就是他要「发起胜进三解脱住」,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在这裡特别要进步,才能作这件事,为了要求生的差别的成就,要发起胜进三解脱住。「信解劣乘方便调伏」,就是若有的众生,他对劣乘有好乐心,欢喜学习劣乘,「方便调伏」,那这位菩萨他也善巧方便地调伏这个人,或者用劣乘来教化众生,但是也是调伏他展转能学习胜乘。

  「受用诸欲求欲差别」,这位菩萨也能受用诸欲,或者在这裡也有种种欲的差别,也能现前,也能依此来利益众生的。「转诸外道随他心转」,他能够转化一切外道,使令外道随菩萨心转,而菩萨自己也能随他心转,随着众生怎麽想,他也能随顺你的意思。「随大众转」,这不可思议,他能随顺很多的众生心去转变。

  申十、善根清淨(分二科) 酉一、总辨善根(分二科) 戌一、指同前

  馀如前说。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历史里面有记载,舜的父母、舜的兄弟是极端的不善,甚至时时刻刻都想到处他于死地,可是在舜的眼睛当中,他的父母、他的兄弟就是诸佛如来,纯善无恶。这个观念怎么产生的?无分别心里头产生的,他没有分别,纯孝之心,纯孝就是纯是善心、纯是爱心、纯是服务的心。这就叫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