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22


2014/9/4    热度:21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22

 

  巳五、善知世间(分二科) 午一、徵

  云何菩萨善知世间?

  这是第五科,善知世间,一共是十五科,十五段文,分两科;第一科是徵。「云何菩萨善知世间」,怎麽叫做菩萨善巧的通达世间上的事情?这是徵。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显差别(分二科) 申一、如所应知(分二科) 酉一、别辨相(分四科) 戌一、有情世间(分二科) 亥一、辨所知(分二科) 天一、艰险愚闇(分二科) 地一、标

  谓诸菩萨普于一切有情世间,如实了知如是世间,极为艰险,甚为愚闇。

  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显差别,又分两科;第一科如所应知,又分两科;第一科别辨相,分四科;第一科有情世间,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辨所知,分两科;第一科是艰险愚闇,又分两科;第一科标。

  「谓诸菩萨普于一切有情世间、如实了知」,谓诸菩萨普遍的对于一切有情的世间,「如实了知」,是真实的明白,「如是世间、极为艰险」,菩萨通达世间,世间是什麽情况呢?这个世间是极为「艰险」艰难,艰者:难也,险是危险,很难很苦恼的地方。第二个相貌就是愚闇,这个世间上的人都是很愚痴没有智慧的光明,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艰险和愚闇。

  地二、释

  所谓虽有生老及死,数数死生;而诸有情,于老死等上升出离,不如实知。

  所说的一切有情都有生都有老有病有死亡,而且这件事没个完,数数死而又生、生了又死,这个苦恼的境界很多很多,所以叫做艰险。「而诸有情、于老死等上升出离、不如实知」,所以叫做愚闇,这些有眼耳鼻舌身意,为万物之灵的这些有情,对于老死等苦恼的事情不是很生疏,但是从这些苦恼的境界上升到安乐的地方,不知道?出离这个老死的境界也不知道?「不如实知」,所以叫做愚痴。

  《披寻记》一四九○页:

  「如是世间极为艰险等者:谓诸有情生老及死数数死生,名极艰险。于老死等上升出离不如实知,名为愚闇」。「言上升者」这句话无麽讲呢?「谓依世间道趣生上界地故」,谓随顺世间上的智者,也有一些方法,「趣生上界」,进趣生到上界,「上界」就是天界、色界、无色界,生到那儿去,也就不像欲界这麽苦恼了。「言出离者:由依出世间道」,佛所宣说的圣道就是出世间道,「出离一切界地故」,能从三界九地超出去,解脱生死大苦,这样上升和出离分两部分解释,一个叫做艰险、一个叫做愚闇。下面是第二科有浊无浊,这边解释艰险愚闇,下边解释有浊无浊,分两科;第一科叫做标列。

  天二、有浊无浊(分二科) 地一、标列

  又诸菩萨如实了知有情世间,有诸秽浊,浊世增时,无诸秽浊,浊世减时,谓依五浊。一者、寿浊。二者、有情浊。三者、烦恼浊。四者、见浊。五者、劫浊。

  这个有情世间的身业、语业是秽,意业是浊。「浊世增时」这三业污秽在增长的时候,这是「有诸秽浊、浊世增时」。「无诸秽浊、浊世减时」,这个「无诸秽浊」,这句话怎麽讲呢?就是秽浊的事情,逐渐逐渐的减少的时候,分成两个时期。「谓依五浊」,这秽浊是根据五种浊来说的:第一个是寿浊,第二个是有情浊,第三是烦恼浊,第四见浊,第五是劫浊,这是标列,下面第二科随释,随所标列的加以解释,分五科;第一科是寿浊。

  地二、随释(分五科) 玄一、寿浊

  如于今时,人寿短促,极长寿者,不过百年。昔时不尔,是名寿浊。

  这是解释:「是名寿浊」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解释有情浊。

  玄二、有情浊

  如于今时,有情多分不识父母,不识沙门,若婆罗门,不识家长可尊敬者,作义利者,作所作者,

  这是第二科解释有情浊,怎麽叫做有情浊呢?就是如于现在的时代,这时代的众生多分不认识他的父亲,他的母亲,谁是他的父亲他不知道,谁是他的母亲也不知道,众生有这情形。「不识沙门、若婆罗门」,有的地方解释沙门、婆罗门,「沙门」是通于佛教徒和非佛教徒,非佛教徒也有出家的,那些外道的出家人也叫沙门,「婆罗门」是在家人,相信梵天的这些人。这些人虽然不都是佛教徒,但是他们有高尚的理想,不是唯欲是图、唯利是图的人,但是社会上的人,「今时有情多分」不知道这件事情,这也是众生浊、有情浊的意思。「不识家长可尊敬者」,家裡边的主人,他也是不知道,这裡也就是不尊重的意思,这是家长是可尊敬的,应该尊敬他实在是对的,「作义利者」,他是为所有人作义利的,「作所作者」这种人对大众有利益,为大众利益服务的人,应该加以尊敬,但是现时代的人都不讲这些事情了。

  《披寻记》一四九○页:

  「作义利等者:谓若教利益者,教安乐者」,「教利益」就是教导你做有利益的事情,就是做善法,做善法对于自己有利益,「教安乐者」教导你不要跳火坑,远离苦恼的境界叫安乐,那就是不要做恶事就是安乐,做善事就叫做利益,那麽这个人是可尊敬的。「引利益者,引安乐者」,「引」就是引导,引导你做利益的事情,引导你做安乐的事情,这个教和引,教是开示,教导了你以后,还引导你做这件事,「是名作义利者」,这个作义利就这麽讲。「随所生起诸事务中而为助伴,是名作所作者」,「随所生起」随顺那个人引导你、教导你,生起各式各样的利益事、安乐事,「而为助伴」还为你做助伴,做的时候不是你一个人做,他为你做伴共同的来做这件事情,那就叫做「作所作者」。这个解释很好。

  于今世罪及后世罪,不见怖畏,不修惠施,不作福业,不受斋法,不受淨戒。昔时不尔:是名有情浊。

  下面继续解释有情浊,现时代的人,多数于今世罪,就是现在你若有这样的行为,你就有罪,这杀、盗、YIN、妄的事情现在就有罪。「及后世罪」,你做这种事情不但现在,将来还会有罪过的,「不见佈畏」,他不感觉到这是可佈畏的事情,他就是要造罪,愿意做什麽就做什麽。「不修惠施、不作福业」,这别人有什麽困难,他不会援助他们,也不会做一些将来能得到可爱果报的事情,也不受斋法,也不受淨戒。「昔时不尔」过去的时代不会这样,现在才这样,是名叫做有情浊,也就是有情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多的罪恶,所以叫做有情浊。

  《披寻记》一四九○页:

  「不修惠施等者:为庄严心为助伴心为资瑜伽为得上义而行布施,名修惠施」,这样解释。「为庄严心」,我们的心,都是贪瞋痴的烦恼这个是不庄严,要是我们能布施能修惠施,心就庄严了,心裡面就有功德庄严。「为助伴心」,心裡面有功德为伴,而不是与烦恼的罪过为伴,因此而修惠施。「为资瑜伽」,为帮助自己修止观能够相应而修惠施,这就是你祝愿的意思,你做这样的功德加以迴向,怎麽样的迴向?随你自己的意愿。「为得上义而行布施」,为了成就更殊胜的功德而修学布施,那就是叫做惠施,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行布施,那麽为得上义,这是把惠施解释完了,下面解释福业。

  「造作能感欲界可爱生业,名作福业」,你做了这件事,他有一种力量能使令你招感欲界可爱果报,做这种事情就叫做福业,能感得欲界果报的业,那就是散乱心,只要是散乱心所做的功德,都是属于欲界的。「受学近住律仪,名受斋法」,这个「近住」近阿罗汉住,就是受「八关斋戒」,受八关斋戒的人应该住在寺院裡面,早晨受了八关斋戒,然后就修学「四念处」,也是修止修观,这样子得大功德,所以叫做近住,能够受持学习近住的律仪就是八关斋戒,这叫做受斋法。「受学苾刍近事律仪」苾刍戒和近事律仪戒,就是优婆塞、优婆夷戒,这叫做受淨戒,「翻彼应知此所说义」,就是把前面这一段话翻过来,你就知道这裡面说:不修惠施、不做福业、不受斋法、不受淨戒,这句话的意思就明白了,这是有情浊是这样解释,下面第三段是烦恼浊。

  玄三、烦恼浊

  如于今时,有情多分习非法贪,不平等贪,执持刀剑,执持器仗,斗讼诤竞,多行谄诳诈伪妄语,摄受邪法,有无量种恶不善法,现可了知。昔时不尔:是名烦恼浊。

  要是佛教徒能够不违犯佛法的戒律,也不违犯国家的法律,这样去求财不算是非法贪,现在这个人,「多分习非法贪」就是不合法,欢喜做种种恶事,欲满所愿那就是非法贪了,还有个「不平等贪」。「执持刀剑、执持器仗」这是不得了,「斗讼诤竞」彼此相斗,或者拿着器仗拿着刀剑来斗,或者语言上的诤论。「多行谄诳诈伪妄语、摄受邪法」,多数的不是全部,多数的「谄诳」,表面上很客气,实在心裡面是欺诳的,「诈伪」就是欺骗说谎话,「摄受邪法」成就了很多很多有罪过的事情,「有无量种恶不善法,现可了知」,「昔时不尔;是名烦恼浊」。

  《披寻记》一四九一页:

  「有情多分习非法贪等者:〈摄事分〉说:于诸恶行深生耽着」,对于罪过的事情,杀盗YIN妄的事情,深深的欢喜做这些事情这就是非法贪。(陵本八十九卷八页),「即由此贪,不能令忆正行善捨」,因为常常做一些罪过的事情,就不能使令自己的心「正行善捨」,不能够很好的修学止观,不能修学圣道,「正行善捨」这个「捨」怎麽讲呢?「七觉支」裡面有个捨,就是念、择、进、喜、轻安、定、捨。最后那个捨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无功用住性叫做「捨」,实在那个捨就是定的意思,就是在定裡面明静而住,不须要特别的加功夫,它就能任运的相续明静而住,那就叫做捨,这就是善捨。

  「不能令意正行善捨」,这个人因为有非法贪,他就不可能修学圣道,修学七觉支了,「不能令意正行无记捨」,无记捨是什麽呢?那就和正行善捨不同了,他不是修学圣道,但是若不去,「于诸恶行深生耽着」,有时候心裡也没有贪瞋痴。心裡面也不是修学圣道令心裡没有贪瞋痴,但是心裡面也没有贪瞋痴,所以没有善也没有恶,叫做无记,可是心裡面没有贪瞋痴也是不错了,也可以说是捨。这个「于诸恶行深生耽着」的关係,这两种捨都办不到了,是名叫做「不平等贪」,这不平等贪,《披寻记》的作者这麽解释。

  「言执持刀剑等者:此显身不善业」,拿着刀拿着剑拿着仗,这就是要打人要杀人了,这是身表现出来的不善业。「言斗讼诤竞等者:此显语不善业」,语言上的不善业,「言摄受邪法者:此显意不善业」,当然你身体,你拿着刀剑拿着器仗,和人斗讼诤竞,这当然意就在这裡边,所以意也就成就了很多罪过的事情,所以叫做「摄受邪法」。「如是一切恶不善业,及能起彼所有烦恼差别无量,总说名无量种恶不善法」,这是把烦恼浊解释完了,下面第四科是见浊。

  玄四、见浊

  如于今时,有情多分为坏正法,为灭正法,造立众多像似正法。虚妄推求邪法邪义,以为先故。昔时不尔:是名见浊。

  「如于今时」就是现在这个时候,现在这个时候的众生多数「为坏正法」,为了破坏佛的正法,「为灭正法」就是把佛的正法完全的消灭了,这个时代的众生心裡面的贪瞋痴太重,若是修学佛的正法呢!防碍他的贪瞋痴,所以就破坏正法,消灭正法,令他的贪瞋痴无障碍的活动,这都不是平常人能做到的,平常人做不来这些事情,都是有福报的人,有些智慧的人才能做这种事情。「造立众多像似正法」,但是没有法还不行的,没有法别人对你没有信心,所以他就安立了很多与佛的正法相似的法。「虚妄推求邪法邪义、以为先故」,这个「虚妄推求」就是用邪智慧来推求,推求什麽呢?「邪法邪义」这个能诠的名言叫做「法」,所诠的叫做「义」,但是这个法和义,都是不符合佛法的缘起道理,不符合胜义称之为邪法邪义。「以为先故」,他发动这件事情用心就不正确,用心就是邪的所以叫做「以为先故」,「昔时不尔、是名见浊」。

  《披寻记》一四九一页:

  「造立众多像似正法者:〈摄事分〉说:若于非法生是法想」这个有情他对于「非法」生起「是法」的想法,「显示非法以为是法」,他有种种的邪智慧很善巧,说出来的语言,写出来的文章,他能令你相信「非法」就是「法」,「令他于中生正法想」,使令别的人对于他说的邪法,生起这是正法的想法,「如是法教,实故谛故」,别人对于他所说的法,认为是真实的很正确一点也没有颠倒,所以叫做「实故谛故」,「非是正法,而复像似正法显现」,他说的不符合佛法缘起的正义,但是像似正法显现出来,「是故名为似教正法。乃至广说有多差别」,很多的差别相貌,(陵本八十九卷十五页),那裡就把这像似正法举出来很多的例子,此应准知。

  玄五、劫浊

  如于今时,渐次趣入饥馑中劫,现有众多饥馑可得;渐次趣入疫病中劫,现有众多疫病可得;渐次趣入刀兵中劫,现有众多互相残害刀兵可得。昔时不尔:是名劫浊。

  这下面是第五科是劫浊,什麽叫做劫浊呢?就是这个时代不好,「如于今时」,现在说是渐次的,也不是一下子就完全显示出来,「渐次趣入饥馑中劫」生活困难,「现有众多饥馑可得」,粮食不够,「渐次趣入疫病中劫」,就是现在这个时代,渐次的趣入很多的病痛,医生没有办法治疗,「现有众多疫病可得;渐次趣入刀兵中劫」,这个时代渐次进入刀兵劫,就是战争,现在武器比以前厉害,「现有众多互相残害刀兵可得」,「昔时不尔」,是名叫做劫浊,前面把这五浊解释过了。

  亥二、结能知

  是名菩萨如实了知有情世间。

  这一段结束。

  戌二、器世间

  又诸菩萨,如实了知诸器世间破坏成立;如器世间破坏成立差别而知。

  这是第二段,前面有情世间结束了,现在说器世间,「又诸菩萨如实了知诸器世间」,这个世间称之为器,就像苹果、橙子、梨放在一个器裡面,有情也在这个世间上居住,这个世间就是个器世间,「破坏成立」,这个器世间有时是破坏,有时是成立,「如器世间破坏成立差别而知」。

  《披寻记》一四九一页:

  「如器世间破坏成立差别而知者:此如〈意地〉中说,外分若坏若成应知。」(陵本二卷五页),这个地方解释器世间的破坏,那就是大三灾的境界,下面第三科八种观相。

  戌三、八种观相

  又诸菩萨,于其世间,于世间集,于世间灭,于能往趣世间集行,于能往趣世间灭行,

  这是第三科八种观相,「又诸菩萨、于其世间」,这是对众生居住的世间,这就是苦-苦恼的世界,这是苦的观察,观察它是苦,「于世间集」,这个苦集灭道的「集」,就是爱见烦恼能集成很多的苦恼,「于世间灭」就是涅槃了,灭除这个世间集,灭除这个世间,就是灭谛。「于能往趣世间集行」,这下面又说到「集」,世间的集是爱见烦恼,爱见烦恼就是用一个「爱」,也可以表示出世间集,「但往趣世间集」,那就是爱前面的「受」,触缘受、受缘爱,就是因受而有爱,这受向前进的时候就是爱,这是世间集行,「于能往趣世间灭行」,你这样做向前进就能达到没有世间的苦集了,那就是道谛,就是戒定慧,修学出世间的戒定慧,就能灭除世间的苦集了,这上面「于其世间」,这是一个观,一个苦观,于世间集是集观,于世间灭是灭观,「于能往趣世间集行」,就是观受缘爱,这是第四个,「于能往趣世间灭行」,这是出世间道,这一共是五个。

  《披寻记》一四九二页:

  「于其世间于世间集等者:此中世间通说有情世间及器世间」,这个苦不但是指正报,色受想行识是苦,所居住器世间也是苦,这个集不但是集成了我们的正报,也集成了世间的依报,所以「通说有情世间及器世间」,「如其次第、四谛所显」,于苦集灭道四谛,「于道谛中略复有二:一、世间道,名能往趣世间集行」这是世间道,「二、出世道,名能往趣世间灭行」,出世间的道,那就是戒定慧了。

  于其世间爱味过患及与出离,皆如实知。

  前面是五个观,这裡有三个观,「于其世间爱味」这是个观,「过患」是个苦观,这是二个,「及与出离」加起来是三个,加前面五个是八种,「世间爱味」味是所爱、味是苦味,但是感觉到美,所以还是爱着,这是集谛。「过患」由爱味不断的招感生死苦,就是苦谛,这是重说集谛和苦谛。「及与出离,皆如实知」,「出离」应该是灭谛和道谛是出离,加起来就是八种观,「皆如实知」,菩萨对于世间的苦集灭道,都如实的通达无碍。

  《披寻记》一四九二页:

  「于其世间爱味过患等者:〈摄事分〉说:于诸行中观察爱味时,能善通达诸行爱味所有自相」,这本论的〈摄事分〉就是后边,「于诸行中」这个诸行呢?也通于正报,也通于依报,这些事情都是因缘所生法,都是迁流变化的所以叫做行。「于诸行中观察爱味时」,于观察内心爱烦恼的时候,「能善通达诸行爱味所有自相」就能够善巧的通达,诸行中的爱味所有的自相,究竟这爱是指什麽说的就会明白的,「即于诸行观察过患时,能善了知三受分位过患共相」,也就是在诸行观察过患的时候,观察生死流转老病死境界的时候,能善巧的了知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分位」就是遇见这个境界有这个受,遇见那个境界有那个受,这个分位不一样,但是过患都是苦恼,过患是共相。

  「谓于是中甚少爱味多诸过患」,这上面说三受分位的共相,究竟指什麽说的呢?就是于此诸行之中,甚少可爱之味,也不否认有爱,但是非常的少,什麽东西是最多的?苦恼过患是最多的。「如是了知爱味染着多诸过患共相应已」,这样观察的时候,你通达了爱味的染着,乐味很少还多诸过患,「共相应已」,「于所爱味一切行中随所生起欲贪烦恼,即能除遣制伏断捨」,对于所爱味的境界,这一切的诸行诸法之中,「随所生起欲贪烦恼,即能除遣制伏断捨」,你这样观察的时候,爱味甚少苦恼实多,你就会除遣这个爱味,就能制伏这个爱味,能断捨这个爱味,除遣爱味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制伏,就是修「不淨观」能制伏这个爱,然后修「无我观」、修「毕竟空观」是断捨爱味。(陵本八十五卷六页),「彼说诸行,即此世间」,前面〈摄事分〉裡面所说的「诸行」,这一段文所说的「世间」,「由说世间诸行摄故」,所谓器世间或者有情世间,这是属于诸行这一类事情之内的,「彼说诸行爱味所有自相,当知即是欲贪烦恼」,是指这个烦恼说的,「由于诸行观察爱味过患出离,是故于彼皆如实知」,菩萨能够这样的观察,所以能如实的了知,菩萨如实了知也就是静坐的时候修止观,常这麽观察,所以就能了知,如果你静坐的时候,不修毗钵舍那,那是不能知道的。

  戌四、世间胜义(分三科) 亥一、标言依

  又诸菩萨,如实了知,眼乃至意,诸无色蕴四大造色成士夫身,唯有尔所假名人性。

  这是第四科世间胜义,世间上的真实义究竟是什麽呢?分三科;第一科是标言依,「又诸菩萨,如实了知,眼乃至意」,眼耳鼻舌身意,「诸无色蕴四大造色成士夫身」这眼耳鼻舌身是有色,就是四大造色所成的,意裡面也就是受想行识无色的四蕴,所以色受想行识五蕴,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是一个色一个心,就是由这无色的蕴,由有色的四大所造的色法,这两种组成的身体,「唯有尔所假名人性」,众生就有这麽多,一个无色的蕴,一个有色的蕴就是这麽多,这麽多的东西组成了,给他一个假名字叫做「人」,这就是人、士夫的身蕴,另外没有什麽东西了,这是标言依,这个言依是什麽呢?就是说话要有所依,就是名字,名字是言的依据处、依止处,没有名就不能说话的,所以言依就指名说的,假名叫做人,假名叫做言乃至义,假名叫做色蕴,受想行识蕴,都是假名字,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释假名,分三科;第一科唯有想。

  亥二、释假名(分三科) 天一、唯有想

  于中所有想,或我、或有情,此唯有想。

  我们众生,当然还指人天来说,在这样的境界裡边,在色受想行识五蕴裡边,所有的思想是什麽呢?「或我、或有情」,或我想、或有情想,这个我或有情「此唯有想」,唯独是有这样的思想而已,并不是有我的体性,也不是有有情的体性,只有一个名字,如是思、如是想,只此而已「唯有想」。下面第二科唯有自号言说。

  天二、唯有自号言说

  于中所有自号言说,我眼见色,广说乃至我意知法,此亦唯有自号言说。

  「于中所有自号言说」,就是在这个唯有想裡边,这个叫做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受想行识,这是地水火风这些假名言,我想、有想这些事情,「所有自号言说」,「自」就是各别的名字,各别的名号。「言说」,有了名号就可以讲,可以用语言来表示,「我眼见色」「我」也但是个想,「眼见色」也但是个想,就是我眼见色,我耳闻声,广说乃至我的意能知道法,这样都是字号,都是言说,「此亦唯有自号言说」,这也只是你个别的名字加上言说,另外没有其他的体性,。

  《披寻记》一四九二页:

  「眼乃至意诸无色蕴等者:谓从眼识乃至意识,及彼相应心所有法」,触、作意、受、想、思、欲、胜解、念、定、慧这些心所有法,「是名诸无色蕴」,这叫做无色蕴,「四大种色及所造色」,四大种坚、溼、煖、动,的地水火风,及所造的这些色法,「是名」叫做「色蕴」。

  「如是色无色蕴,假说以为有情自体」,就是是假立名字,说这是有情的身体。「是名成士夫身」。

  天三、唯有世俗言说

  于中所有世俗语言,谓此长老有如是名,如是种类,如是族姓,如是饮食,如是领纳若苦若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尽其寿量边际,此亦唯有世俗言说。

  这下面第三科,唯有世俗言说。「于中所有世俗语言」,在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色受想行识,这些「有情」、或者「我」,这些所有的。这都是世俗上的语言,世间人安立的假名字,彼此的沟通思想,作如是如是的语言。「谓此长老有如是名,如是种类」,这位年纪很大的人,他有这个名字。「如是种类」,这个人是种田的,这个人是经商的,这个人是沙门、婆罗门。「如是族姓」,他的父亲、他的祖父是作什麽、作什麽的,是「族姓」。「如是饮食」,他们日常生活裡面有这样的饮食。「如是领纳若苦若乐」,他这样的生活,他内心裡的觉受是这样的,或者有的时候苦恼、有的时候快乐。「如是长寿」,这个人的寿命这麽长。「如是久住」,久住世间,活了两万岁、或者一百岁。「如是尽其寿量的边际,此亦唯有世俗言说。」这也只是世间的言说。这「唯此长老有如是名,如是种类…」,这往下数一共有八种。

  下面第三科,结能知。

  亥三、结能知

  菩萨于此皆如实知。

  也真实的会明白这件事。

  《披寻记》一四九三页:

  「于中所有世俗语言等者:谓于有情自体假施设有八言说句」,前面这一共是八种言说句。「是名世俗语言。由此随念六种略行」,由这八种言说,随你内心的意念,可以合成六种行,是什麽呢?「一者、呼召假名」,彼此招呼,没有名字不能招呼。「二者、刹帝利等色类差别」,第二种,说这个人是刹帝利、这个人是婆罗门,这个人是经商的,这个人是种田的,他们的形相有差别。「三者、父母差别」,父母不同,各有各的父母,所以不同。「四者、饮食方轨」,如是饮食,这个人欢喜吃这个,那个人欢喜吃那个。「五者、兴盛衰损」,第五个就是「领纳若苦若乐」,兴盛的时候心情好一点,衰损的时候心情苦恼一点。「六者、寿量差别」,就是「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尽其寿量边际」,寿量差别。「建立品中释此差别应知。(陵本四十九卷二十页)」。

  酉二、结略义

  由诸菩萨如实了知有情世间流转差别,若器世间流转差别,若八种相观世间义,若诸世间所有胜义:是故说名善知世间。

  这是第二科,结略义。前面别辨相这一科说完了,现在结略义。

  「由诸菩萨如实了知」有情世间,是惑业苦的流转的差别;若器世间的流转差别,有成住坏空的差别。「若八种相观世间义」,前面说的苦集灭道那八种相的观察世间义。「若诸世间所有的胜义」,就是世间没有真实义,就是胜义。「是故说名善知世间。」这是把前面这一大段,第一段是如所应知,把这一段结束了。这《披寻记》的科就是根据这一段的义分的。

  下面第二科,如所应转。前面如所应知,现在如所应转,你应该这样作,在这个世间上应该怎麽样应付这种种的事情呢?分两科,第一科是于身等业。分两科,第一科是举事。又分两科,第一科,别列相。又分两科,第一科由自离慢。分三科,第一科是见胜。

  申二、如所应转(分二科) 酉一、于身等业(分二科) 戌一、举事(分二科) 亥一、别列相(分二科) 天一、由自离慢(分三科) 地一、见胜

  复次菩萨若见年德俱尊胜者;能正奉迎,敷座延坐,敬问礼拜,合掌慇勤,修和敬业。

  「若见年德俱尊胜者」。在这个虚妄不真实的世间,我们佛教徒学习了佛法,应该怎麽样应对这些事情呢?若看见年岁也很高,道德也很殊胜,年德都是尊胜的人,「能正奉迎」,你应该好好的欢迎这个年德俱尊的人。「敷座延坐」,给他安排一个座位,请他坐。然后「敬问」他身体健康否?还加以「礼拜」,「合掌慇勤,修和敬业」,应该这样做。这是见胜,年德俱尊胜的人。下面第二科是见等。

  地二、见等

  若见年德俱相似者;能正问讯,酬对欢慰;以软美言,共与谈论,不依等慢而自格量。

  「若见年德俱相似者」,与自己相似的,也是「能正问讯」他,和他「酬对、欢慰」,很欢喜的谈话。「以软美的言,共与谈论」,柔和的很好听的语言,和他谈论。「不依等慢而自格量」,不要自己想:「我还不如你吗?」不要用这种高慢心、比量心和他谈话。

  《披寻记》一四九三页:

  「不依等慢而自格量者:(摄事分)说:或复于等,谓己为等」,自己说:「我和你一样,你并不比我高」。「令心高举」,你若这样,心裡面就是高了。「故名为慢。(陵本八十九卷七页)此说等慢,其义应知。」下面第三科,见劣。

  地三、见劣

  若见年德俱卑劣者;随力随能,劝修胜德;显实少德,覆实多过,终不举发令其耻愧;亦不轻陵,令心退没;

  「若见年德俱卑劣者」,这个是不如你了,「随力随能,劝修胜德」,那你要随你的智慧力,随你因缘的可能性,要劝他修学胜德,多栽培戒定慧。「显实少德」,这个年德俱卑劣的人,他还是有多少功德,那你应该把他的功德显示出来、讚歎他。「覆实多过」,这个年轻人有很多过失,要隐藏起来、不要讲。「终不举发令其耻愧」,和他在一起从始至终的谈话,不要举发他的过失,令他心裡面感觉羞耻、感觉惭愧,不要讲。「亦不轻陵,令心退没」,也不要轻视他,使令他小小的道心都退没了,不要这样。

  《披寻记》一四九三页:

  「显实少德覆实多过等者:谓彼年德俱卑劣者,虽实少德而能为显扬,终不轻陵令心退没。」虽然他的功德、他的优点不多、少少的,但是你还是讚歎他,终不轻慢他,令心退没。「虽实多过而为覆藏,终不举发令心耻愧。」这弥勒菩萨大慈大悲,这件事也很重要,告诉我们说话要这样说。

  知有希求若财若法,终不背面,亦不颦蹙;不讥误失,不懱退荣。

  或者谈话的时候,他可能有所表示,表示向你有所求。求什麽呢?或者向你求财。「若法」,或者请你布施他佛法,或者世间上的知识。向你有所求的时候,「终不背面」,那麽多的时间内,你不要背着他的面,就是不睬他了,不要这样。「亦不颦蹙」,也不要忧愁不乐的样子。「不讥误失」,他那个人有错误、有过失,你不要讥讽他。「不懱退荣」,他昨天做总统,今天变成老百姓,你不要轻视他。「不懱退荣」这个荣耀的事情退下来了,不要轻视他。

  天二、由摄受他(分四科) 地一、于现摄受(分三科) 玄一、摄以财法

  于是一切劣等胜品诸有情类,若见彼时,先意慰问,讚言善来,无倒安处,能正随力摄以善法。

  这下面第二科,由摄受他。前面是由自离慢。前面这一段,自己不要高慢。现在第二科,由摄受他。分四科,第一科,于现摄受。分三科,第一科,摄以财法。

  「于是一切劣等胜品」,像前面这情形,或者是「劣」不如自己的,「等」和自己平等的,「胜品」是超过自己的。这些「诸有情类」,分这麽三类。「若见彼时,先意慰问」,你若有因缘和他会遇了的时候,你要先开始,你要在他的心意之前,你就先慰问他,「讚言善来」,讚歎他:「你来的好」。「无倒安处,能正随力摄以财法」,来了,你要很好的安排他在一个地方坐下来。「能正随力」,能正确的随自己的智慧力,「摄以财法」,就是用财、或者用法来利益他。这是第一段。下面第二段,不自高慢。

  玄二、不自高慢

  虽处尊胜;而于有情终不乖戾,不自珍奇,亦不憍傲。

  「虽处尊胜;而于有情终不乖戾」,虽然自己的身份很高、很尊胜,而对于有情「终不乖戾」,终究不依老卖老那种乖戾的态度。「不自珍奇」,不要对自己很珍贵,不要现出很奇怪的态度。「亦不憍傲」,虽然你的身份很尊胜,但是不要憍傲。下面第三段,作诸饶益。

  玄三、作诸饶益

  所摄有情,纵怀资给;有病无病,终不弃捐;

  所饶益的众生,就是所摄授的有情。「纵怀资给」,要放开自己的心怀要帮助他,「有病」,那个人是有病,或者是「无病」,「终不弃捐」,决不要弃捨他,要诚意的饶益他。

  《披寻记》一四九三页:

  「所摄有情纵怀资给者:此说菩萨如法御众」,这说菩萨要如法的教导众生。「以怜愍心现作饶益」,用慈悲心来饶益众生。「于己以法所获如法衣服」,在自己这方面,是合法得到的,如法的「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与众同用故。」和大众共同的享用,不要自己藏起来不给人用。

  身业语业,无不随顺。

  菩萨自己的内心是慈愍的,表现出来的身业和语业,「无不随顺」,没有不随众生转。

  《披寻记》一四九四页:

  「身业语业无不随顺者:此显菩萨于有情心性好随转」,欢喜随众生的心意去做事情。「故作是说。」

  若识不识,一切等心;为友为朋,无怨无隙。

  「若识不识」,对于所教化的众生,或者是认识,或者是不认识,所有的人都平等的对待他们。「为友为朋」,这个「友」就是互相爱护、爱护心,爱护他们。「为朋」,「朋」其实也是「友」,但是司马迁的《史记》上说,这个「朋」是「同明相照」,两个月亮都是光明,你放一段光明给我,我也放一段光明给你,「同明相照」。这样说,「为友」是感情,维持一个良好的感情。「朋」是智慧,这感情裡面有智慧,就和一般人不同。就是用智慧、用感情,平等的爱护一切众生。「无怨无隙」,不怨恨任何人,彼此间也没有仇隙。

  地二、于作依怙

  于无依怙一切有情,随力随能作依作怙。不託异门发他忧苦,令彼须臾住不安乐。

  第二段,于作依怙。对于没有依怙的一切有情,就是没有人照顾的有情,或者是年轻人没有父母,或者是年老的人没有儿女,对于这些没有依怙的一切有情,随自己的力量,随自己智慧的能力,能「作依作怙」,给他们作一个保障,爱护这一切人,照顾这一切人。「不託异门发他忧苦」,这时候因缘不足,「不託异门」不会假託其他的方便「发他」,就是驱逐了他,令他心裡面忧苦。他向你有所求,你假借一句话就把他驱逐了。「令彼须臾住不安乐」,令彼「须臾」那麽多的时间心情不快乐,不要做这种事情。

  《披寻记》一四九四页:

  「不託异门发他忧苦者:此显不託馀缘」,不假借其他的因缘,就是随便的说一句谎话就把他推掉了。「谓自不能相续饶益方便发遣故。」这个时候,菩萨因缘不够不能继续的利益对方,那怎麽办呢?不能满他愿了,就是方便的说一句话把他驱逐了,菩萨不这样做。

  若有因缘须现谈谑;称理而为,非不称理。

  若是有这种情况出现,须要表现「谈谑」,就说一些笑话,但是这个笑话「称理而为」,要合乎道理,「非不称理」,不是不合道理。就是说笑话的时候也要合道理。这是于作依怙。下面第三科,于恩亲所。

  地三、于恩亲所

  虽遇情交极相亲密,年事斯等无乖隔者;亦不共谈匪仁言论。

  「虽遇情交极相亲密」,这位菩萨发了无上菩提心,行菩萨道的时候,虽然遇见一个众生和你非常的「情交」,这「情」当「真实」讲,很真诚的和你交往,「极相亲密」特别的和你亲近。「年事斯等无乖隔者;亦不共谈匪仁言论。」或者是「年」就是彼此的年岁,或者彼此间做什麽事情、各式各样的关係。「无乖隔者」,没有什麽不合道理的地方。「亦不共谈匪仁言论」,也不能和他在一起谈一些不合道理的言论,也不说。这是第三科。

  《披寻记》一四九四页:

  「亦不共谈匪仁言论者:此显菩萨常说爱语应知。」

  地四、于怨谤所

  终不于他久怀忿恨;设复暂起,不斥其讳。若复为他身语訾辱;或善思择,或依正法,或省己过,而自开解,不谴于他。

  第四科,于怨谤所。「终不于他久怀忿恨」,就是菩萨和所教化的众生,有的时候有些不如意的事情、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心裡面不是很久,很快就消失了。「设复暂起,不斥其讳」,假设这时候暂时的因缘,有一点事情,有一点不愉快。「不斥其讳」,不会呵斥对方不欢喜听的话,不要这样子。「若复为他身语訾辱」,假设菩萨为他、为对方,或者身体表现出来毁辱菩萨、或者语言上毁辱菩萨,那时候怎麽办呢?前面说「终不于他久怀忿恨,设复暂起,不斥其讳」,是菩萨对他有忿恨,那应该这样做,「不斥其讳」,不说毁辱对方的话。「若复为他身语訾辱」,对方毁辱菩萨的时候,菩萨怎麽办呢?「或善思择」,善巧的观察这句话。「或依正法」来思惟这件事应该怎麽做。「或省己过」,或反省自己是不是有不对的地方。「而自开解」,善思择而自开解,或依正法而自开解,或省己过而自开解。「不谴于他」,不呵斥对方的。

  亥二、显应知

  其心安静而不轻躁,身语意业起必审详,普能远离十四垢业,藏隐六方,远四恶友摄四善友。

  这是第二科显应知。前面是别列相。「其心安静而不轻躁」,菩萨的心,不管遇见什麽安乐的境界、或者不快乐的事情,他的心裡面寂静住,「而不轻躁」不浮动。「身语意业起必审详」,菩萨自己的身业、语业、意业的活动,一定是很审慎安详,不轻易随便的浮动。「普能远离十四垢业,藏隐六方,远四恶友,摄四善友。如是一切应知具如《尸佉络迦契经》中说」。「普能远离十四垢业」,菩萨的身语意业在活动的时候,能普遍的远离十四种污秽的事情。「藏隐六方」六方也能藏隐。远四种恶知识,摄受四种好朋友。这是前面显应知。

  戌二、指说

  如是一切应知具如《尸佉络迦契经》中说。

  前面一大段是举事,下面第二科,指说。「如是一切」,前面说的这麽多的菩萨处理事情的时候,「应知具足如《尸佉络迦契经》中说」,是在那裡说。

  《披寻记》一四九四页:

  「普能远离十四垢业等者:契经中说」也就是《尸佉络迦契经》中说,「夫人以四事为劳当识知」,四种事应该知道这是很辛苦的事情。「何谓四?一、为好杀生」,欢喜杀害众生,这是一个「劳」,是苦恼的事情。「二、为好盗窃」,欢喜偷人家的东西,佔人家的便宜。「三、为婬邪行」,这是个罪过的事情。「四、为喜妄语」,欢喜说谎话,这四种事是不对的,是苦恼的事情。「又说:有四事或往恶道」,做四种事情是到三恶道去了。「何谓四?一、为欲」,欲的事。「二、为怒」,忿怒。「三、为痴」,是愚痴,这加起来就是贪瞋痴。「四、为畏」,就是恐怖的事情。「又说:有六患消财入恶道当识知」前面两种四,加起来就是八,这下面又说六患,加起来就是十四。十四垢业。又说有六种患,这六种事情能消费你的财,使令你能入恶道,你应该知道。「何谓六?一、为嗜酒游逸」,欢喜饮酒,不务正业到处走,放逸而不务正业。「二、为不时入他房」,到别人的房间、不看时间,这也有问题。「三、为抟戏游逸」,「搏戏」就是赌搏。「四、为大好伎乐」,就是歌舞的事情,欢喜这个事情。「五、为恶友」,就是做恶友的事情,就是与恶人为友。「六、为怠惰」,就是不想要做正事,懈怠、懒惰。这六种事。「今此总说十四垢业应知」,现在这裡《瑜伽师地论》裡总说十四垢业,应知。

  「契经又说」,就是这个《尸佉络迦契经》上说:「东面为父母」,东西南北四方,东面是属于父母。「师教宜南面」,师长教导应该是在南面。「西面为子」,这是一句话。「妇、朋友,位」是「北面」,「奴客执事」是下方,「沙门梵志」是上方。这是六方。「如彼长行广释其义」如彼《尸佉络迦契经》中长行广释其义。「由有居士善生子拜谒六方」,这部经也有缘起的,就是有个在家居士,这个居士可能是个有钱的人,他的名字叫「善生子」,拜谒六方,就是他相信的宗教是这样,拜六方。「佛为化导,故作如是密意宣说」,佛为化导这位长者子,就是这麽讲了,把这六方变成是父母、师长,这样拜父母、师长,是有意义的,故作如是密意宣说。「是名藏隐六方」,这藏隐六方原来是这样意思。「又四恶友四善友亦如经说」,也如经上所说,「应知其相」。「彼经亦名《佛说善生子经》。佛为彼说而得名故。」

  酉二、于现利事(分二科) 戌一、自利摄(分三科) 亥一、平等养命

  或为现法利益事义财位相应,起策具足守护具足平等养命。

  前面第一科,于身等业说完了。现在第二科,于现利事。分两科,第一科,自利摄。又分三科,第一科,平等养命。

  「或为现法利益事义」,佛教徒为现法利益的事情,「现法」当然是生活的这些事情。「财位相应」,就是要财才能生存。「财位相应」或者说,你现在有这麽多的财富,和你的身份相称。那就叫财位相应;你一个月赚很少钱,但是你有很大的财富,它就不相称了。「起策具足」,就是发动一件事情能有很好的计划,计划、这是个智慧,你具足了。「守护具足」,得到了财富时,也能守护,不会失掉的。「平等养命」,你得到的财富来养你的生命,要平等,要相称,就是量入为出。没那麽多钱,你用那麽多的开支,就是不平等了。

  《披寻记》一四九五页:

  「或为现法利益事义等者:此说菩萨现法自利」,就是在这个环境裡面,做这样的事业,来维持自己的生存。「(自他利品)中说」,这是前面已经说过了。「菩萨以如正理工巧业处」,菩萨有合乎正理的工巧业处,他有各种专业知识,或者是种田,或者是经商,或者是造房子,或者做各式各样的机械,这工巧业处。「士夫作用积集财物」,就是由自己的体力、由专业知识,去积集各式各样的财物。「即于如是所积财物知量受用」,要知道量,不可以很氾滥的受用。(陵本三十六卷六页),这已经学习过了。「与此义同。」

  亥二、如法求财

  于诸世间工巧业处皆得善巧,无谄无幻性不诳他。

  这是第二科,如法求财。菩萨于诸世间上的工巧业处,各种专业知识,「皆得善巧」,都有这种智慧。「无谄无幻性不诳他」,菩萨的心非常的诚实,而不谄诳,不欺诳人,没有幻化迷惑人的事情。「性不诳他」,他的心性就是不欺诳人。

  《披寻记》一四九五页:

  「于诸世间工巧业处等者:此显菩萨如现自利,能现利他,故作是说。

  下面第三科,不毁犯戒。

  亥三、不毁犯戒

  于罪现行深怀惭耻,正行具足尊重正行守护正行。

  菩萨有的时候,失掉了正念,也会做错误的事情。有了这样的事情,「深怀惭耻」,深怀羞耻。「正行具足尊重正行」,一定是谨慎的正行具足,戒一定是具足清淨,也学习定慧,这些正行具足。「尊重正行」,对戒定慧的正行非常的有尊重心。「守护正行」守护自己的戒定慧,而不毁犯。这是第三科。

  前面是自利。下面第二科,利他摄。分六科,第一科,不欺罔他。

  戌二、利他摄(分六科) 亥一、不欺罔他

  有所寄付,深可倚信。于他财物,无所规度。举贷他物,终不违捍。分所共财,平等无矫。共知真宝,卖者不识,称实酬价,无枉毫釐。

  「有所寄付」,其他的朋友,或者是财物寄存在他这裡。「深可倚信」,深深的可以相信。于他人的财物「无所规度」,不打妄想,说:这个人的财物寄存在我这裡,想个办法把它改变了。「举贷他物,终不违捍」,若是向他人借钱,终究不会违背原来的誓言的。「分所共财,平等无矫」,这个财是大家共有的,现在要把它分开的话,就平等的来分这个财,而不会欺罔、矫诈,「矫」者诈也,不会欺骗对方。「共知真宝,卖者不识,称实酬价,无枉毫釐」,这是又一种情形。这个宝,大家都知道,这是真实的珍宝。「卖者不识」,可是出售这个宝的人,他不知道这是宝。「称实酬价」,菩萨要买这个东西的时候,称那个宝的真实价钱给他,不欺骗那个不识宝的人。「无枉毫釐」,不欺骗他一点儿,何况多呢?

  亥二、随顺世范

  于世时务令仪轨范,为益世间,辩正机捷。

  第二科,随顺世范。「于世时务」,对世间上,这个时代的事情,「令仪轨范」,令自己表现出来的威仪合乎轨范,而不是不符合轨范的。「为益世间,辩正机捷」,为了利益世间的众生,对这些事情辩解的时候,非常的敏捷,不迟钝。

  亥三、为作助伴

  于所应作彼彼事中,他正来求,皆为助伴。

  第三科,为作助伴。「于所应作彼彼事中」,对于自己所应该做的各式各样的事情裡面,自己熟悉的这种事情。别的人来求菩萨帮助,「皆为助伴」,菩萨就会发心来帮助他,成就这件事。

  《披寻记》一四九五页:

  「于世时务令仪轨范等者:(意地)中说三种世间事:一是语言谈论更相庆慰的事情,」就是有吉祥的事情,去祝贺的事情,更相庆慰的事情。「二是嫁娶宾主更相饮噉的事情」。「三是于起作种种事中更相营助的事情」,这三种事。(陵本二卷十七页)「如是一切,名世时务」,世俗务就是这三种事情说的。「于所尊敬,应起奉迎敷座延坐敬问礼拜合掌殷勤修和敬业,是名令仪轨范。菩萨为欲饶益他故,于此一切所应作的事,言辞辩正,进止机捷」,「进止」就是动静都很敏捷的。

  敦质无动,不託馀缘。

  「敦质无动」,就是诚实,无论什麽因缘、什麽情况,他的忠厚、诚实,不动摇。「不託馀缘」,不假借其他的事情改变了自己诚实的作风。

  《披寻记》一四九六页:

  「敦质不动不託馀缘者:此显于恩有情知恩知报」,有恩的人,知道恩,知道报。「于彼来求常行质直」,常真实的。「不以谄诳而推谢之,故作是说。」

  善营事业,非为不善。

  菩萨善巧的做很多有意义的事业,不会做一些有过失的事情。

  亥四、以法治世

  若为帝王,以法治世,不以非法;不好责罚。

  这是第四科,以法治世。若是菩萨这时候,做国王时,「以法治世」,以十善法、或者佛法来统治世间,不以非法、罪过的事情。「不好责罚」,不喜欢责罚众生。

  亥五、善御大众

  若御大众,劝捨恶戒,令修善戒。

  第五科,善御大众。若是菩萨这个时候统理大众的话,他是劝导大众弃捨恶戒,教他们修学善戒,作种种功德。

  亥六、不诳惑他

  成就八种贤圣语言。谓于所见,问答言见;于闻觉知,问答言知;于所不见,问答不见;于所不闻不觉不知,问答不知。

  这是第六科,不诳惑他。菩萨成就八种贤圣的语言,那八种呢?「谓于所见,问答言见」,就是所看见的事情,别人若问你看见没看见?他说:「见到」,他见了就说见。「于闻觉知,问答言知」,对于菩萨是闻觉知了,别人问你:「闻觉知没有?」答言:「知」,也照真实的情形回答。「于所不见,问答不见;于所不闻不觉不知,问答不知。」这就是八种贤圣语言。下面第二科,结略义。

  未二、结略义

  菩萨成就如是等法,如其世间正所应知,如其世间正所应转。

  菩萨成就这麽多的善法,「如其世间正所应知」的,「如其世间正所应转」,就是正所应作的事情。于彼一切皆如实知:是故名为善知世间。

  《披寻记》一四九六页:

  「如其世间正所应知等者:如说有情世间流转的差别,若器世间流转的差别,若八种相观世间义」,前面苦集灭道那个。「若诸世间所有的胜义」,就是一切法都是假名没有真实义。「是名正所应知。于胜等劣诸有情类身语意业无倒随转」,都是很诚实的、很恭敬的、没有高慢心,来应对诸有情。「是名正所应转。」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这个时代的学佛人,一种人天天在研究经教,增长邪见;一种人是什么都不要了,只是参禅或者是念佛,增长无明。虽然天天念佛、天天在打坐,问他什么都不知道,增长无明;一种人就天天在分别,天天在打妄想,增长邪见。这两种人,都不是学佛。天天在打妄想,天天在搞分别执着,他是用轮回心造轮回业,这个要想了生死、出三界,没希望!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