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第2集


2015/5/23    热度:211   

请掀开经本,第四面第七行看起:

【尔时诸菩萨等。闻佛所说举身毛竖。深生忧悔便自抆泪。前白佛言。世尊。我今发露悔其过咎。我等常于菩萨乘人。轻慢嫉恚及余业障。今于佛前如罪忏悔。我等今日于世尊前发弘誓愿。】

从这一段看起。前面说过,这一些业障深重愚痴的菩萨,有意无意之间造作种种的恶业,造作恶业的时间虽然不长,果报实在是太恐怖了!经典里面类似这一些开导处处可以见到,何以学佛之人依旧不知道警惕,还是毁犯?这一桩事佛在这个经上有详细的为我们说明。此地我们要细心去观察,造作罪业似乎并不很严重,为什么果报会有这么重?这个地方的事理要不能透彻明了,就不能叫我们断疑生信。

我们看这一段经文。这一些菩萨听佛说了之后。「举身毛竖」,我们常讲听了以后寒毛直竖!我们今天听了有没有这个情形?没感觉到。没感觉到,那叫麻木不仁,这个罪业我们还照干不误。由此可知。这六十位菩萨他们的业障虽然说重,比我们轻的太多了。他们听了有这样的感触,我们听了没有感触,他们有救,我们没救了!

「结罪」,前面佛说的很清楚,不是对一个人结罪。因为造作罪业的人,由于嫉妒、瞋恚,所以才恶意的毁谤,造谣生事,破坏道场,破坏大众的信心。佛门常说,杀人生命,这个罪轻。你杀人,杀一个人,杀一百人,乃至于杀一万人、一千万人,那个罪业都不重。断一个人的法身慧命,这个罪就重了!为什么?这一个人如果遇到机会,今生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就作佛作菩萨。他作佛作菩萨,你要晓得他在虚空法界要度多少众生,不止千万亿万!所以障碍一个人的法身慧命,比杀一千人、一万人那个罪不晓得重多少倍!这是我们一般人很难体会。细细去观察思惟,也许能够体会到一些。

法师纵然有过失,古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法师是凡夫,他不是圣人。何况法师的过失是真的过失,还是他有意示现的,我们也不晓得,我们凡夫看不出来。过去天台智者大师说得很好,他曾经讲,作法师的人讲经说法的时候,「能说不能行」,他能说,说了自己做不到;叫大家断贪瞋痴,他贪瞋痴没断。这个人我们要不要尊敬他?要尊敬他,他是「国之师也」,他是国师,我们一国人的老师。因为他教的是正法,教的没错,不是邪法;所教的我们如果能够肯学,决定得利益。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的成就往往超过老师之上。只要他说的不是邪法,这是「国之师也」。「能说又能行」,那是「国之宝也」。国宝少,国师多,都要尊重。不能看到他有一点瑕疵,我们就把他所说的法也整个否定掉,这是断众生的法身慧命,所以才遭这样残酷的果报。

经上说他堕地狱,从阿鼻地狱、等活地狱到烧热地狱,以我们人间的时间来算是一千八百万年。实际上,他在地狱里面受苦所感受的,那真的叫无量劫,这就是我们谚语常说的,度日如年。他在地狱里感受的时间,比这个时间不晓得要长多少倍。时法不是一个定法,每一个人感受不一样。有的人感受一年好像没几天,很快就过去了;有一些人在苦难当中,觉得这一年好长好长。这是佛告诉我们「时」不是一个定法,全凭个人的业感。所以这一些菩萨善根还算是深厚,听了佛说过去这个因果报应,举身毛竖。

「深生忧悔」,这是生惭愧之心。

「便自抆泪。前白佛言。世尊,我今发露悔其过咎」。抆泪是用衣袖擦眼泪,他们在佛前发露忏悔。露是将过去、现在所造的罪业毫无隐瞒,都能够说出来。忏悔最要紧的是从今之后再不做同样的错事,真正彻底改过自新,这种忏悔才有用处。绝对不是做错事情,在佛的面前祷告、忏悔,明天照做,做了再忏悔,那个一点用都没有,那个罪就更重。等于天天欺骗佛菩萨,在佛菩萨面前打妄语,所以忏悔最要紧的是「后不再造」。他们真干。

「我等常于菩萨乘人」。菩萨乘人就是弘法利生的人,这里面有出家菩萨,也有在家菩萨。无论是出家在家,弘扬正法的就叫「菩萨乘人」,也叫大乘菩萨。

「轻慢嫉恚及余业障」,轻是瞧不起他,轻视他;慢是怠慢他;嫉是嫉妒;恚是瞋恚。「嫉」跟「恚」是心里面的,「轻、慢」是表现在外面的。内有嫉恚,外表示轻慢,以及其他业障。

「今于佛前如罪忏悔。我等今日于世尊前发弘誓愿」。过去所造的罪业,今天在佛前发露忏悔。怎么忏悔法?改过自新。

下面他们发的这十三条大愿就是具体改过。请看经文,这些地方是我们要认真去学习的。第一条: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有菩萨乘人。见有违犯举露其过。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这一句话很要紧。因为本经是大乘经,是菩萨法。小乘法里面是「尽形寿」,我这一生尽形寿。大乘法里不能讲尽形寿,这个范围太小。「尽未来际」,也就是生生世世我都要遵守,不是这一生。这才是真实的忏悔,彻底的悔改。

「若有菩萨乘人,见有违犯举露其过」。这是从前干的事情,看见弘法利生的菩萨,不管是在家出家,他犯了戒、做错事情,「举露其过」就是把他的过失揭露出来,向大家宣布,让大家远离这个大乘菩萨,不要去听受他说法,不要去跟他学习。从前有这个嫉妒障碍,从今之后再不做这个错事了。

如果还有这个,「我等则为欺诳如来」。再干这个事情,那我们就是欺骗世尊。这一条摆在第一,正是前面世尊所举的造业的这个例子,这一条是最重的。第二条: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戏弄讥嫌恐惧轻贱。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这十三大愿,每一条前面都是「从今日至未来际」。

「若于菩萨乘人,戏弄讥嫌恐惧轻贱,我等则为欺诳如来」。句子里面好懂的,我们就少说几句。恐惧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威胁,吓唬他。这都是过去常常犯的毛病,或是有意,或是无意。无意怎么会犯?无意是无始劫以来的恶习气,自己不能控制,常常犯这些过失。第三条: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见在家出家菩萨乘人。以五欲乐游戏欢娱。见受用时。终不于彼伺求其过。】

这一条也很难得。五欲是「财、色、名、食、睡」,世间人所讲的娱乐。他见到在家出家的大乘菩萨,也去享受世间五欲六尘之乐,在过去看到这个情形,在里面找麻烦,找他的毛病、找他的过失、找他的把柄来毁谤他,来糟蹋他,这是过去所干的。

从今而后悔改了,不但不再像往昔这样造罪业了,反过头来「常生信敬起教师想」。即使他享受五欲六尘之乐,我们还是相信他,还是尊敬他,还是以他为师跟他学习,这就是具体改过的样子。

「若不尔者」,若不如是,「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在这一条里面,特别提出在家出家。这个里面在家菩萨示现享受五欲游戏的娱乐多,出家比较少。在一般世间欢乐场所,出家人少去,但是在家的菩萨会去,所以特别提出在家出家。我们学佛常常在经论上看到,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诸佛菩萨度众生,就是接引众生,手段、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肉眼凡夫没有智慧,看不出来,往往我们看到好像他不遵守戒律,破坏清规,实际上他是度某一类的众生。

像在中国历史上,古代的,大家知道中国出现「济公活佛」。近代,民国初年,江苏金山寺人称妙善法师是「金山活佛」。妙善法师的行持跟济公差不多,也是示现疯疯癫癫的。他们的境界不可思议,决不是我们平常人能够想像能够测度的。

像这些人我们一定要尊敬,一定要深信不疑。仔细去观察他的言行,都是正法,都是教导人了生死出三界,于佛经教没有违背,但是他的手段不相同。第四条: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悭亲友家及诸利养。恼彼身心令其逼迫。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这一段的意思是说弘法的这些大德;「菩萨乘人」包括在家出家,一定有很多人尊敬他、供养他。也许这些亲近的、供养的有你的亲戚朋友,有你很多认识的人,你看到这些人对他供养,对他尊敬,心里就很难过。这个事情真有,不是假的,我们也见到。最明显的就是父母亲。往往法师到信徒家里,他的儿女是法师的信徒,见到法师都跪拜,恭敬供养,父母在旁边看到,好难过,「儿子对我都不拜也不供养,天天还给我气受。那是外人,他为什么天天跪他、拜他,好不容易赚到的钱去供养他」,心里面不服。这是指这一条,那么就想方法障碍了。

「恼彼身心」,逼迫他,叫他生烦恼,这个事情常见!

这部经是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讲的,那个时候就有,何况今天!实在说,法师教导信徒,首先要教他孝养父母。你对父母不孝敬,对你的师父孝敬,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哪有亲人不孝敬,去孝敬对自己关系疏远的呢?这在理上讲不通,违背伦理。所以佛教给我们,第一个是孝养父母,第二个才是奉事师长。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这是法师一定要教导的。如果他在家里能够孝顺父母,你这个法师到他家里去,他的父母就欢喜了。这些事、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深思,都要认真去反省,不要叫众生造罪业。第五条: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以一麤言令其不悦。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麤言」,粗鲁的言语,说话不好听,让人家听到心里难过,这个口业也是很容易犯的。三业清净里面,《无量寿经》在修行纲领上把口业摆在第一条,「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把这个摆在第一条。身、语、意这三条应当是身业摆在第一,为什么把语业摆在第一?就说明最容易造的是口业,最容易犯的是口业,所以把这个摆在第一条。第六条: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菩萨乘人。昼夜六时不勤礼事。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前面五条是过去、今生常常犯的过失。对于大乘菩萨不知道恭敬,不知道承事,而且常常以嫉妒、傲慢这种心态来对待这些菩萨乘人。从第六条以下,从今而后不但过去这些恶劣的心态要改过来,还要认真的勤修恭敬承事。所以他发愿昼夜六时不间断,这种恭敬心不会退失,勤于礼事。事是侍奉。第七条: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为欲护持此弘誓故不惜身命。若不尔者。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此地讲的「护持弘誓」,广义的是讲这十三条,狭义的来讲就是前面的六条,发誓我一定要做到。不但现前要做到,生生世世永远去做到。「不惜身命」,这是遇到障难,即使舍身命也在所不惜,绝不违背自己的誓愿。第八条: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声闻及辟支佛。以轻慢心。谓于彼等不胜于我。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前面是对大乘菩萨,这一条是对小乘。往往修学大乘的人轻慢小乘,看到修小乘的法师,总是把他贬低一级,瞧不起他、轻视他,这也是错误的。大乘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礼敬诸佛」,那个「诸佛」范围非常广大,除自己之外都是诸佛。诸佛里面包括着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哪有不恭敬的道理!声闻、缘觉也是未来佛,现在虽然修的是小乘,将来必定回小向大。佛在经上说,小乘人证得阿罗汉果之后,经二万劫回小向大;辟支佛在一万劫的时候,他就回小向大了。所以,那都是未来佛,怎么可以轻慢心说他不如我?

「彼等」,就是说这些小乘人。「不胜于我」,意思就是他不如我,我修的是大乘,他们修的是小乘。不可以生这种贡高我慢之心,生这个心就是生烦恼,心不清净、不平等,对于自己修学已经造成严重的障碍。第九条: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不善能摧伏其身。生下劣想。如旃陀罗及于狗犬。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这一条很重要、也很难得。佛法讲根本烦恼,除贪瞋痴之外就是傲慢,「贪瞋痴慢」。傲慢是大烦恼、根本烦恼,世出世间圣人都承认。哪一个众生不骄傲?你们去调查一下,看看你这一生当中能不能找到一个没有骄傲这个念头的?这个烦恼是与生俱来!儒家是世间法,不是讲出世间法,所以儒家教人「傲不可长」,就是傲慢不要再增长,没有叫你断。佛法是叫你超越世间,超越世间一定要断烦恼,烦恼不断不能超越六道轮回。所以你要想超越六道轮回,这个傲慢心一定要断,这一条就是断烦恼的方法。儒家教人卑谦,谦虚卑下,佛在此地教我们,这些人忏悔也是教导我们。

「善能摧伏其身」,就是摧伏自身傲慢这个烦恼。

「生下劣想」,下劣就是我不如人。对诸佛菩萨我们当然不如,对声闻缘觉我们也不如。小乘里面地位最低的须陀洹果:小乘初果,初果之人已经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我们怎么能比得上人?我们的烦恼一品都没有断,人家能断八十八品!即使是世间一般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都有超过我自己的地方,怎么可以轻慢别人!常常要生下劣想,这是降伏自己的贡高我慢。

下面举了二个比喻。印度古时候社会阶级不平等,「旃陀罗」是四种人当中地位最卑下的。乃至于「及于狗犬」,用这种方法来降伏自己贡高我慢的烦恼习气。第十条: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自赞叹于他毁呰。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自赞毁他,这也是我们常常犯的毛病,学佛也不例外。我们今天学的是净土法门,觉得净土法门第一殊胜,其他法门都比不上,这些话就是犯了自赞毁他。可是这些话我们在经典上也看到,佛有时候也说,祖师大德也常常讲,那是他有特别的用意,勉励修学这一个法门的同修。但是在外面决定不说,特别是对于不同宗派法门的道场更不可以说。因为众生的根性不相同,他是学襌根性的,他参襌,他有成就,他念佛不能成就。就像病人一样,他得的病不一样,因此他服的药不相同。但是药服下去之后,他的病就好了,药到病除,这就是真实的利益,真实的效果。这是我们学佛人应当要懂得的常识。

我们遇到学襌的人,我们一定要赞叹参襌。遇到学教的人,一定要赞叹学教,勉励他、帮助他,这才对!绝不能毁谤,那就错了。你说襌不好,襌是释迦牟尼佛传的,那你不是谤佛!既谤佛,必定谤法,也毁谤参襌的这些人,你是谤佛、谤法、谤僧。你毁谤三宝,佛念得再好也不能往生,这是我们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绝不犯自赞毁他。第十一条: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不怖畏斗诤之处。去百由旬如疾风吹。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这是叫我们一定要知道避免有斗争的场所,凡是有争执的,我们应当要远离。「百由旬」是比喻,不一定真的要跑这么远,反正避开这个场所就对了。「如疾风吹」,要快速,赶快离开。学佛最要紧的是修清净心,这样的场所对修清净心决定有妨碍。所以佛教给我们要离开,要避开。

佛法修行的总纲领就是「觉、正、净」。宗门、襌宗是从觉门入,觉而不迷;教下从正门入,正知正见;净土是从清净心入,净而不染。虽然说「觉、正、净」,实在讲是一而三、三而一。哪有觉悟的人是邪知邪见?哪有觉悟的人心不清净?所以一个得到,三个都得到,这就是「法门无量,殊途同归」。《金刚经》上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意思就在此地。一个得到一切都得到了。所以我们对于不同法门应当赞叹,这才是正确的。

这一条我们要记住。在现前这个社会,有争执的地方很多,凡是遇到这个场所要知道回避,一定要学!人家是尽未来际,我们希望自己在这一生当中真正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你的心就清净了,道业才能成就,道业就是清净心。第十二条:

【世尊。我从今日至未来际。若于持戒多闻头陀。少欲知足一切功德。身自炫曜。我等则为欺诳如来。】

这一条就是说自己成就,自己或者是持戒,戒律持得很严;或者是多闻,广学多闻;或者是修苦行,头陀是苦行。「少欲知足一切功德」,这是说你修学有成绩、有成就。虽有成就绝不傲慢。「身自炫曜」,就是现在说的值得骄傲,这一值得骄傲就坏了。

修得再好也不值得骄傲,为什么不值得?你跟菩萨比比,你跟诸佛如来比比,还差远了,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人家成了佛了都不值得骄傲,你自己有一点点成就就觉得了不起,就觉得值得骄傲,所以你就不能再进一步。不但不能进步,反而天天在退步,不进则退。所以世间流行的「值得骄傲」是很糟糕的一句话,这个观念把许多修行人都拉回来了。本来你还有成就,都把你拉回三恶道去了,就是因为你「值得骄傲」,骄傲的人都入三恶道了。第十三条:

12下一页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业障的根本,是烦恼习气。烦恼习气是什么?总不外乎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五欲六尘,行为跟这些相应,麻烦就来了,这是佛在经论上常常讲的“造恶业”。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就是消业障。 心一天比一天清净,就是业障消除的现象;心一天比一天烦恼,就是业障增加。没有自己,把这个身体奉献给佛教,献给一切众生,这就是转业力为愿力,即佛家讲的“乘愿再来”。有占有、支配与控制的念头,就造业。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