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我们为什么取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来入门?


2015/5/23    热度:339   

净土法门:我们为什么取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来入门?

佛法教学的目的,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它不教人记诵,不需要。不需要记得很多、听得很多,不需要。它的“一门深入”,目的不是叫你把经本背熟,不是这个意思,“一门深入”叫你念头集中,想一样,不要想多,用一句佛号是最高明的。大乘佛法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这个“一”,不是专一,是任一,任何一法,你只要专一就行了。专一他就能得定,得定他就能开慧,开慧什么都知道。能大师告诉我们,“何其自性,本自具足”,这可不能忘记。

具足什么?《华严经》上佛说过,可以拿它来解释,佛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自性本来具足,这就把一切万法全包括在里头。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

大乘经上常说“心外无法”,向外求的是知识,不是智慧,向外所求的跟佛法毫不相干。佛法是求自性,自性里头本来具足,你要明白这个道理。

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只要是“一”,就行了。随便你用哪一个法门,你可不能用多。修两个法门、修三个法门,甚至许许多多法门都要去学,你不专,你涉猎太多了,你的心力不能集中,全变成知识。如果是“一”,“一”就会得定,“定”起作用就是智慧。所以他这个教学的理念,我们要知道,教学的方法要搞清楚,方法就是“一门深入”,没有两门的,是一门。

一门即是多门,一门即是一切,要晓得这个道理。为什么?一门通自性,见性之后一切都得到了,没有一法不知道。过去、现在、未来、此界、他方,没有一样不通。

世尊为我们作证明,你看他给我们表演的,十九岁出家,放弃王位,放弃荣华富贵的享受,去当一个苦行僧,“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为我们示现的身份是知识分子,就是今天所说的,知识分子喜欢广学多闻,印度所有的宗教他去学过;所有的学派,属于哲学方面的学派,他都涉猎过,都去学过。学了十二年,放下,十九岁放下的烦恼障,三十岁放下的所知障,两种障碍放下了,他就开悟了,没障碍了。这个道理要懂,这含义非常深。

佛法是什么?说的这个法是什么?大乘教里有个比喻,“黄叶止啼”,这就是佛法。什么意思?小孩哭了,大人在地上捡一片树叶,告诉他,这是黄金,很贵重,你拿去可以换糖吃,小孩不哭了。目的是叫他不哭,效果达到了,假的,不是真的。佛说的一切经都是这个,不能把它当真,真的是什么?真的无有一法,清净心中一法不立,那叫佛法。

那佛是什么?彻底觉悟了,完全回归自性,回归常寂光了,哲学里面说的回归本体了,这叫成佛,这叫无上正等正觉。学佛一定把这桩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你就很容易入门,我们取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用这个来入门。为什么取这个?这个有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其他的法门要得清净心,才会得到佛力加持;没有得清净心,不行!唯独这个法门,得少分的清净心就得到加持,这是阿弥陀佛无尽的慈悲!要救拔十法界里面,六道苦难众生,用这种巧妙的方法,只有这个方法,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成就快!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为什么佛不讲爱而讲慈悲?出发点不一样,从理性里面生的爱叫慈悲,从感情里面生出来才叫ZUO爱。大家要知道,爱跟慈悲是一件事情。爱是五欲六尘里面的,那是染污的;慈悲是从清净心里面生出来的,所以不染污。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