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11
2014/9/4   热度:216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411 亥六、一切种慧(分三科) 天一、徵 云何菩萨一切种慧? 天二、标 当知此慧,六种七种。总十三种。 菩萨的智慧分九类。现在是第六类,一切种慧。分三科,第一科徵。「云何菩萨一切种慧?」怎麽叫做菩萨的一切种慧呢?下面第二科就回答。先标。「当知此慧,六种、七种」的不同,总合起来就是十三种。这是标,下面第三科,列。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六种。 天三、列(分二科) 地一、六种 六种慧者:谓于诸谛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于究竟位尽智、无生智。是名六慧。 这是列出来六种慧的名称。六种智慧,就是「诸谛」;就是苦、集、灭、道四谛,有四种智慧。于究竟位的时候有两种智慧。加起来是名六慧。 在加行位时,就是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修止观就是观这个四谛,那就是四种智慧。由加行位再进一步到见道位、修道位,也还是这样观察的。所以这四种智慧,由加行位到见道、修道,都是这四种智慧。到无学道的时候是究竟位,就是得阿罗汉的时候,所成就的两种智慧。照理说,初开始学习佛法、修学止观的时候,就应该这样学习。 「苦智」就是观察苦那个智慧,就叫「苦智」。什麽叫做「苦」?三恶道就是苦,人间、天上、三界以内,三界无安犹如火宅,都是苦。怎麽样观察这个苦呢?就是有四种观察;无常、苦、空、无我,这四种观察,那就叫做「苦谛的智慧」。 所以在静坐的时候,修无常、苦、空、无我,这是观苦谛。这苦谛的体,就是色、受、想、行、识,而以识为主。色、受、想、行、最后是识,识是苦的体。迷惑也是识,造业的时候也是识,受苦的时候也是识。惑、业、苦都是识。所以这心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观察的时候,就用这四个方法观察苦。我们通常说,「我感觉难过」这是苦,但是现在这上面、经、律、论上告诉我们,修苦观就用这四个方法;无常、苦、空、无我,用这四个方法来观察苦。这样的方法,小乘佛法也这样观,大乘佛法也用这个方法。但是它的义,能包括小乘,而又超过小乘。所以用这个义作如是观,同是这样的名称,但是有大小乘的不同。这就叫做「苦智」。我们学习大乘佛法,它的义深一点。若是我们能通达这个深义,我们作如是观,不妨也用无常、苦、空、无我的浅义作前方便。先观察这个浅义,后观察深义,这就是,这个毗婆舍那观就修完了,修完了、再修止、止完了、再修观,可以这样做。这是「苦智」。 「集智」,这个集,就是苦的原因。就是爱烦恼和见烦恼,是有苦的原因。你心裡面有爱,你心裡面有见,你就一定要苦。所以爱、见就是苦的原因,爱、见就是「集」。修止观的时候,怎麽样观察这个「集」呢?它也是四个方法;就是因、集、生、缘,这四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因」。刚才说爱、见的烦恼,就是因。你有爱、见,它就会动,就是无明缘行。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是苦的因,因此而有苦。因为有无明;无明也可以说是爱、见。无明缘行,因为有无明,你就会有行;你有爱、有见,你就会有行,有爱的行动,有见的行动,这也都是你的心。这个是诸苦之因。这是第一个观察的方法,是「因」。 第二个方法是「集」。就是苦集灭道的「集」。这集是什麽东西呢?就是你的爱、见 一动,也就是你心一动,就在你的心裡面熏习了很多的习气,很多的烦恼的种子,惑、业的种子,熏习在你心裡面。这就叫做「集」。这个「因」和「集」,都是因,但是不同。「因」指现行说,「集」指现行熏成的种子说的,叫做「集」。这个「集」,因为你烦恼的活动能集成烦恼的种子,因为有现行、有种子,就会集成你的苦,所以叫做「集」。 还一个「生」。「生」是什麽意思呢?你的烦恼活动,熏习了烦恼的种子习气,以后你又爱缘取,爱缘取、取缘有。由爱、取的滋润,使令烦恼种子的力量增强了,这叫做「生」,因为爱缘取、取缘有,就是爱、取的熏习,使令你的烦恼种子、惑业的种子强大了,它能给你果报,这时候叫做「生」。 「因」、「集」、「生」、「缘」。这个「缘」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你内心裡面的惑业种子强大了,能给你果报。那就是爱缘取、取缘有,这叫做「生」,有缘生、生缘老死。生、老死是由你的业力为因缘而成就的,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你的业力给你一个果报,也可能是天上的果报、可能是人间的、或者三恶道的果报,得一个生命体。而这个生命体存在的时候,你就是受苦,等到业力结束了,就老病死,也结束了,弃捨这个果报。这叫做「缘」。 这一共是四个,其中的「因」、「集」是远因。这爱缘取、取缘有,这叫「生」,它是近因。如果我们过去的时候有爱烦恼的熏习,也有我、我所的熏习,很多很多的惑业的种子在心裡面,但是现在我不爱、取、有了,我现在修四念处,我不爱、取、有,那就是过去的惑业烦恼没得到爱取的熏习,它没有力量得果报,这果报就停止了,到此为止。那就不具足。这「集」是众苦之因,它力量不够,它不再给你苦恼的果报了,那就不具足了。现在用四种方法观察这个「集」,因、集、生、缘,完全是凡夫境界,没有修学四念处的时候,你就是这样子。这叫做「集」。「集智」,观察「集」的智慧。这个集分两种,刚才说,一个远因、一个近因。由远因、近因,给你一个生死果报。但是这个生死果报不是永久的,它还要结束的。这样观察这个「集」。 我刚才说过,我们不妨以小乘的观法作大乘观法的前方便,可以这样观。因为我们中国汉文佛教是大乘佛教,但是,我们对于苦、集、灭、道的认识不够。有几个原因,认识不够;因为不欢喜学习经论,经论上告诉我们这些事情,我们不学习经论就不知道,这认识不够,就是你闻、思的智慧不够,这是一个原因。第二,根本不修止观。不修止观,当然这个事只是名字上…什麽叫四谛,苦、集、灭、道,这麽讲。但是真实怎麽叫做「苦」,怎麽叫做「集」,说不清楚。「说不清楚」这句话是客气了,明白点说就是不懂怎麽回事。 用这个四种智慧观察「苦」,用四种智慧观察「集」,所以叫做「苦智」、「集智」。这是在加行位,修止观的时候,那个观的智慧,就是毗婆舍那的智慧。我们都不具足,我们是提倡修止观,但实在我们都不具足,怎麽知道不具足呢?坐在那裡就是打瞌睡。说:我没打瞌睡。没打瞌睡你也不具足,因为你没修如是观,没作如是观。 这是一个「苦智」,一个「集智」。下面观察这个「灭智」。 观察这个灭谛的智慧,灭谛的智慧怎麽观察呢?它也有四个方法。就是四种观行。就是灭、静、妙、离,这四种智慧。这灭、静、妙、离,怎麽讲呢? 这个「灭」就是修完了奢摩他的时候,你要修毗婆舍那观,就观察涅槃这个「灭」,就是把爱烦恼、见烦恼灭掉了,没有爱烦恼、也没有见烦恼。我、我所没有,贪、瞋、痴也没有,这叫做「灭」。 什麽叫做「静」呢?这爱烦恼、见烦恼是生死苦的因。没有因、也就没有生死果了,没有这生死之苦了。没有生死苦的时候叫做「静」,有苦恼的时候,心裡不寂静。有烦恼的时候,心裡也不寂静。但是烦恼是属于那个「灭」,灭了烦恼。没有因也就没有果,没有生死的因也就没有生死的果,没有生死果叫做「静」。这个时候是什麽境界?就是那个真如理上没有惑、业、苦,这叫做「静」。 这个「妙」就是这个「灭」和「静」,也没有生死的惑业苦…惑业是生死因,苦是生死果。这个时候这个境界非常好,非常的微妙。 我顺便说,就是我们修止观的时候,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到未到地定的时候,其中有一件事,就是感觉身体没有了。感觉身体没有,你睁开眼睛,你身体还在那裡,不是没有。那麽那个「没有」怎麽回事?「没有」只是你的感觉而已。不是你有智慧见到诸法空,不是那个意思。这个「空」是个感觉,这个感觉是欲界定就有这种感觉。「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个「空」是智慧。这地方不同。说现在天气热,我感觉热,但是有的人,你感觉热、他感觉冷,他要穿很多衣服还不暖,热的时候会有这个事情,就是他身体有病,会有这个感觉。这是「感觉」。等你病好了,他就没有这个感觉了。 说我们用功修行,它出现这样的事情、那样事情,都是「感觉」,这不是智慧。要知道这件事。而这个事情,你要学习经论。学习经论你才知道,「身体没有了」是个「感觉」,不是你「照见五蕴皆空」那个「空」,要知道。你若不学习经论,你知道这件事吗?你不学习经论…「学习经论都是戏论,我不要搞那个事情。我在这裡闭上眼睛,这是无上法门。」…所以我们要学习经论,才知道这裡有问题。他不学习经论,那知道这件事?不知道这件事呀! 现在这个「灭谛」也是空的意思,但这裡说,灭除了爱、见的烦恼,生死的果报也没有了,无色、受、想、行、识,那这是什麽境界?这地方称之为「妙」。 还一个「离」。这个「离」是什麽呢?这「妙」的境界,它离开了惑、业、苦,永久也不退转了,叫做「离」。就是涅槃的常、乐、我、淨的境界,永久也不变坏,不会无常的,所以叫做「离」。 这样子来讚歎,用语言文字…,这是属于胜义的假名安立。这「灭」、「静」、「妙」、「离」是胜义谛的假名安立。这是观察这「灭谛」的智慧。 若是我们不修止观,也不学习经论,他心裡头有什麽思想,有什麽感觉?我看,就是一般的这个贪瞋痴的境界,另外那有什麽呢?现在我们常作如是观,你就会深入知道「什麽叫做佛法?」,你会知道这件事,就超越了一般的戏论境界,一般的贪瞋痴的戏论境界,就超越这个事情。现在知道,佛菩萨叫我们怎麽观苦,怎麽样观集,怎麽样观灭。这是「苦智」、「集智」、「灭智」。 第四个是「道智」。这「苦」、「集」是世间的因果、生死的因果。「灭」是出世间圣道所得之果,这涅槃的出世间圣道之果,怎麽样才能成就呢?就是「道」才能成就的。什麽叫做「道」呢?它也有四个方法,是「道」、「如」、「行」、「出」。用这四个方法的观察,你才知道这「道」的事情,「道」的内容是什麽? 这「道」的内容是什麽?「道」的内容就是戒、定、慧。就是有戒、定、慧,这叫做「道」。这第一个观察的方法叫「道」。第二个方法是「如」。第三个方法是「行」。第四个方法是「出」。 这「道谛」就是两件事,就是断惑、证真,这两个事。「道谛」它的作用就是把这爱烦恼、见烦恼把它断灭了,然后证悟第一义谛,就是这两件事;断惑证真。而这「道」、「如」、「行」、「出」也就是断惑、证真这两件事。这第一个「道」和第四个「出」这是属于证真这一方面的事情,「如」和「行」中间这两个是属于断惑的事情。 证真的这两件事,第一个是「道」,现成的文句是「证真义路」,证悟第一义谛的道路。这戒、定、慧,是你能达到涅槃、达到第一义谛的道路,你要走这条道路,你才能到第一义谛那裡去。所以你要学习戒、定、慧,学习这件事。它是达到第一义谛的道路,「证真」那个「真」就是第一义谛。这「证真义路」前面是戒、定。戒、定实在是个助缘、是增上缘,而那个慧是因缘,慧是直接证悟第一义谛的力量。戒、定两个它不证第一义谛,它不是智慧,但是它能帮助智慧到第一义谛那裡,所以它也是圣道。你修我空观,修补特迦罗无我,修法无我观。修法无我观的时候,明白点说,就是一下子到第一义谛了,你可知道?修补特迦罗我空观,也到真如那裡,修法空观也是到第一义谛那裡,所以这观是很厉害的。当然,初开始都是妄想,你没有真实到第一义谛,只是依据文字做如是观,但是它就超越了很多的虚妄分别。 《愣伽经》说是「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前圣所知」,「前」就是过去、以前的圣人,佛和佛、展转地传授后来的学佛法的人,是「妄想无性」。「传授」就是互相教导,教导你怎麽修行。教的那个方法就是「妄想无性」,就是这个修行的方法。这《愣伽经》我感觉、一段一段的,很有意思,也是很好。这「妄想无性」这句话怎麽讲?就是我们打妄想的「妄想」。这「妄想无性」就是言说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就是这句话。我们妄想也就是这样子,想东想西、想古今、一切的妄想,所想的一切都是毕竟空的。所想的是毕竟空的叫「无性」,没有体性的,所想的一切都是毕竟空寂的。所想的是毕竟空寂的,那妄想也就没有了。你修行就是这样修行。前面四如实智,就是名、义、自性、差别,这都是妄想,都是毕竟空寂的。我现在心裡想,来了老虎,这老虎是毕竟空寂的。是这样子。我想的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完全都是毕竟空寂的,都是假名安立,没有真实性。你观察它毕竟空寂的,就是远离了一切戏论,就到第一义谛了。这就是「道」。 修行的时候…我们看《六祖坛经》,六祖、慧能大师,他不重视坐。「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身臭骨头,何为立功课?」这六祖大师有的时候说话,非常地直接了当。可见他重视内心的止观,坐在那裡也是这样、你躺在那裡也是这样、走路心也是这样,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心裡面常做如是观。这是很厉害的事情。你站在那裡也可以修止,你止一会儿、然后再修观,经行也做如是观,立在那裡也做如是止、如是观,你常常这样做,这就是不可思议的修行。说:我读经,这也是修行,我把《华严经》、《法华经》照本的念一遍,这不可思议功德,但是不如做如是观。他那样子,是一个殊胜的增上缘。因为这就是佛法的义,非要用语言文字来诠显才可以,没有语言文字诠显,我们怎麽能观察一切法毕竟空?这个办不到。所以阅读、读诵经论,功德也不可思议。但是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叫你做如是观,那麽意思。这就叫做「道」。道、如、行、出,这是「道」,它是「证真义路」,这条道路,你这样做就到第一义谛那裡去了,你常做如是观。 所以我们静坐的时候,欢喜修止,修止也是好,也很重要;但是你要修观,不修观不行。我修止成功了,由欲界定、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禅、到无色界四空,能达到这麽高深的境界,但是不能得圣道,你还要加上毗婆舍那才可以,不然不行。就是止也是很重要,但观是更重要。现在是说这个「道」,「证真义路」。 再解释最后这个「出」。这个「道」是初开始修学止观,观第一义谛,初开始。后面这个「出」,现成的文句叫「趣真常迹」,「趣」进趣,到那真常那个地方去。这个「迹」就痕迹的「迹」,就是这件事,以前的佛菩萨、一切圣人已经走过的道路,所以叫做「迹」。这个「趣真常迹」,这时候「趣」可以当「至」讲、「到」,他到了真常那裡了。「真常」就是第一义谛,就是涅槃。 前面第一个字是「道」,是开始修学、观察第一义谛。这后面这个「出」是成功了。这样说「道」就是因。这「出」就是果。「道」、证真义路,「出」是趣真常迹。这两个字是在「证真」这方面说的。中间的一个「如」、一个「行」。这「如」就是如实智,这道谛的戒定慧,特别重要就是智慧,你成就了真实智、如实智了,那就是断除了一切不如理的烦恼,不如理的烦恼都被如实智所消灭了,那叫做「如」。这是在断惑这一方面说的,这地方说是果。你成就了如实智,按小乘佛法来说,就是圆满了无我的智慧,这爱烦恼、见烦恼都消除了。 这「行」是开始修行、开始断烦恼的时候,叫做「行」。「行」是什麽?「行」就是心呀!「心行」,你时时地管住你的心,叫它不要颠倒。颠倒就是烦恼,我们不是贪、就是瞋。现在你管住它,叫它不要贪瞋痴、叫它不要颠倒,叫做「行」。最后成就了「如实智」,一切烦恼都清淨了。 这就是中间两个字,一个「如」、一个「行」。这是在断惑方面说的。外面那个「道」和「出」是在证真方面说的。都是因果。这样讲。这就叫做「道智」,对道谛的观察的智慧。也就是讚歎戒定慧的功德,道、如、行、出,是这样子。 这苦智、集智、灭智、道智,每一样智慧有四个,四四一十六,这叫做「十六观行」。就是心裡面做如是观。这煖、顶、忍、世第一。煖、顶具足的观察十六种智慧。到了煖、顶都是这样子。但是到了忍位的时候,开始减少,十六种智慧逐渐减少。减少到最后,苦谛的智慧,苦谛有四个,无常、苦、空、无我。最后苦谛这四种智慧,留下来一个、四种智慧裡面的一个。你或者欢喜修无常观,就留这无常观。你若欢喜修无我观,就留无我,其他的三个都不要。就是用无我来观察这个苦谛。今天我们讲的那个四如实智是上忍。煖、顶、忍,忍是上忍,那谁是下忍、中忍呢?「煖」是下忍,「顶」是中忍,「忍」位是上忍,这「忍」位这上忍这个时候,就是剩下两刹那,去了一刹那间就到了「世第一」,「世第一」就一刹那间,就到「见道」了。这在「忍」、加行位到时候,在时间上,就是那麽短的时间,就到「见道」了,这煖、顶时间还很长。到「忍」位、「上忍」的时候,时间很短,他就到「世第一」。「世第一」一刹那间就到「见道」。 这四种,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加起来就是十六种智慧。十六种智慧,《俱舍论》上也有、《杂集论》上也是有、(声闻地)也是有,我们已经讲过了。若是我们能记住它,你修止观的时候,不妨这样修。常常修、自然是记住不忘,随时也可以为人讲。你这样思惟有个好处,就是,佛法怎麽回事?就是超越了当前的虚妄境界,能达到第一义谛那裡去。是这样意思。但是你若不这样思惟,人家说苦智、集智、灭智、道智是怎麽回事?你说不清楚。你常做如是观、这是现成的事情。从这裡也明白佛法的大意。 这是到「见道」的时候,小乘佛法就是初果,大乘佛法就是极喜地。极喜地这内容当然和小乘佛法有点不同。 「于究竟位尽智、无生智」。前面苦智、集智、灭智、道智,是从加行位开始,乃至见道、修道也还是做如是观。这和《阿含经》说的是一致的。《阿含经》也是说,阿难尊者问舍利弗尊者,说:「初果圣人怎麽修行呢?」舍利弗尊者说:「观察无常、苦、空、无我,修不淨观。初果这麽修行。」二果怎麽样?三果怎麽样?四果?都是这样修行。这样说,从加行位开始这样修行,见道、修道都是这样修行,到无学道的时候,成功了。「究竟位」就是到无学道的时候,得四果阿罗汉的时候,他成就了两种智慧,一个是「尽智」、一个是「无生智」。 这个「尽智」是什麽呢?就是,「苦」我已知、「集」我已断、「灭」我已证、「道」谛我已修。就是成功了,叫做「尽智」。实在就是把爱烦恼、见烦恼都清除了,叫做「尽智」。 「无生智」就是这时候没有生死了。没有了生死以后,永久也不会再有生死,叫「无生智」。 「是名六慧」。这在学位的时候。「学位」就是见道、修道都是「学位」,到「无学道」的时候,就是「究竟位」,加起来就是这六种智慧。 地二、七种 七种慧者:谓法智、类智、世俗智、神通智、相智、十力前行智、四道理中正道理智。 「七种智慧者」,这是第二段。前面六种智慧说完了,现在说七种智慧。「法智、类智、世俗智、神通智、相智、十力前行智、四道理中正道理智」这一共是七种。 七种,第一种是「法智」,第二种是「类智」。这「法智」是什麽?其实就是苦智、集智、灭智、道智,这就是「法智」,这四圣谛的法的智慧。「类智」是什麽意思呢?这「法智」是观欲界的苦、集、灭、道。「类智」就是色界、无色界的智慧。色界、无色界的四谛和欲界的四谛道理是一样的,相类似的,所以叫「类智」。又有一种说法,是观现在的苦、集、灭、道的智慧,叫「法智」。过去的、未来的,我们不现见,我们现见、是现在的事情可以见到,过去的已经过去、不见了,未来的事情还没有也不能见到,但是过去、未来也和现在一样,是相似的,叫「类智」,这麽讲。另外一种讲法,观察这个道理;这四种智慧、或是十六种智慧,这叫做「法智」。能缘的、能观察的,亦复如是,叫「类智」。 「世俗智」。这世俗智,这《披寻记》上有解释。这「世俗智」是什麽呢?就是有能诠的语言文字,有所诠显的道理。有能、有所,这就是「世俗智」。无能、无所的时候,那就是第一义智慧了。 「神通智」,当然,这是要成就了色界四禅,在色界四禅裡面修神通成功了,你才有「神通智」。但是圣人、大阿罗汉,和非佛教徒所得的神通不一样。 「相智」就是一切法相的智慧。 「十力前行智」,就是佛的十种智力智慧。十种智力、它在发生作用的时候,先出现智慧,用智慧来观察。这十种智慧,每一样都不一样,但是其中相同的,都是以智慧来活动的,所以叫「十力前行智」。这十种智力发生作用的时候,先是智慧。这叫「十力前行智」。这样讲,「十力前行智」实在就是十种智力,就是佛的智慧。但是窥基大师他们解释,「十力智力前方便智」,你想要成就佛的十种智力,先要有个方便智,才能得到。那这前方便智,就是观一切法空的智慧,是十种智力的方便智。因为十种智力是观一切缘起法的差别相,怎麽样度化众生,这都是因缘的差别相。先要有观一切法空的智慧,再进一步学习佛法,才能成就佛的十种智力。 「四道理中正道理智」。这《遁伦记》上解释「四道理智」就是苦、集、灭、道,就是四道理,四种道理叫「正道理智」,他这麽讲。但是我想,不要这麽讲,就是四种道理。就是,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这四种道理。 这「观待道理」的大意,这世间上一切法,都是要待因缘才能成就的,没有因缘、没有这件事,所以叫「观待道理」。 第二种是「作用道理」。譬如说,我们的眼睛能看,这是个作用。眼耳鼻舌身意,能见闻觉知一切法,这是个作用。修学圣道,能断惑证真,这是作用。叫「作用道理」。 第三个是「证成道理」。我们佛教徒,修学佛法,你若讲出来一个道理,要有佛的圣言量作证成的。用佛的圣言量来证成你所说的道理。不然,你说的话没有人相信的。 第四个是「法尔道理」。法尔道理就是,佛出世也好、不出世也好,这个道理是没变化的。譬如佛说的「诸法如」、「法性」、「法界」,这一切道理,佛出世也好、不出世也好,都是这样子。 这四种道理「正道理智」,这是一个。加起来叫「七种智慧」。 《披寻记》p1447: 「谓法智类智等者:于内共了现见所知诸义境界无漏之智」。「于内共了」这「内」或者指佛教徒叫做「内」,非佛教徒叫做「外」。是佛教徒共同都能明白的这件事。是什麽呢?就是「现见所知」,就是现在你就知道、色受想行识、苦集灭道的道理,这「诸义境界」,苦智、集智、灭智、道智,这些「诸义境界」无漏的智慧,就是已经断了烦恼,圣人所成就的苦智、集智、灭智、道智,「是名法智」,「法智」是这个意思。 「于不共了不现见所知义境无漏之智,是名类智」。「于不共了」,你也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这个是不现见的智慧。譬如过去的事情、未来的事情,我们不现见。我们现在是欲界的人,色界天、无色界天,我们不现见,那就不知道,「不现见所知义境」这些境界,你也能通达无碍,那个无漏的智慧,那叫「类智」。 「依世间慧如来为诸众生随其意解随其随眠宣说妙法,名世俗智。」这世俗智怎麽讲?依世间上的智慧,世间人的智慧就是,有能诠的语言文字,有所诠显的意义,这样子才能明白。「离一切相」,谁知道那怎麽回事?那就不是世间人的智慧了。所以,「依世间」的,「如来为诸众生随其意解」,随这个众生他的心所能明白的。「随其随眠」,随他内心裡烦恼的程度、烦恼是厚是薄,他的意解的智慧是深是浅。这是佛的境界才能够这样相随顺,「宣说妙法」,宣说出世间的圣道。「名世俗智」,这世俗智反倒是很深,连阿罗汉都还没及格。 「如《显扬论》说应知。」这上面这句话就是《显扬圣教论》解释的,这麽解释这「世俗智」,《披寻记》作者引《显扬论》上来解释这裡。(《显扬论》二卷十六页)解说的。这「神通智」就不解释了。下面说「相智」。 「言相智者:谓于法相能正了知通达之慧。」「谓于法相」,这一切法都有它的体相,能够正确的通达,「能正了知通达」的智慧,这了知其相、通达其义的智慧。「法相有三:」这下面说什麽是「法相」,前面说「于法相能正了知通达之慧」,先解释那个「慧」。这下面解释「法相」,所知的法相有三。「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圆成实相。」这个遍计执相,普遍地执着所知相。「所知相」就是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但是我们认为是有,执着是真实的,这就是遍计所执相。我们的内心时时地执着这名言的一切法是真实的,所以遍计所执。我们就是跳不出去,不能从这地方跳出去,一直地困在这裡。佛菩萨已经告诉我们:这是假的、是空的,但是我们还执着是真的、是有,就是这样子。所以这闻所成慧没有力量。一定要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才能改变自己的执着。所以从这裡我们知道,什麽叫「凡夫」?什麽叫「圣人」?「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这些人跳出去了,从名言的遍计执这裡跳出去、不执着了。 我们日常生活,我们办不到,我们跳不出去。但是现在自己要求自己,我要知道我现在错了。最低限度,你要达到这个程度。「哎呀!我现在不应该执着。」应该最低限度要达到这个程度。这是遍计所执相。 「二者、依他起相」,「依他起」这个「他」是什麽?「他」就是因缘。就是依据因缘才现起的。这「因缘」是什麽?就是「种子」。主要是自己的一念心,这一念心是依据阿赖耶识的种子现起的。譬如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都是阿赖耶识种子变现的。从《摄大乘论》上的解释,阿赖耶识它先变现一切法,变现一切法的时候,这是个所缘缘。这个所缘缘,由于有作意心所,就把识的种子就动起来观这一切法,才有眼识、乃至意识。眼识乃至意识观这一切法的时候,阿赖耶识所变现的一切法也是如幻如化的、不真实,但是我们这六转识一见到就执着是真实的了,就不是那个依他起了,这就变成遍计执了。它这麽解释。这是依他起相。从《摄大乘论》的解释,这依他起有见分、也有相分,主要是「见分」,主要是我们的虚妄分别。 「三者、圆成实相」,这圆成实相,就是圆满成就真实的体相,就是一切法毕竟空,就是我们的心的虚妄分别,所虚妄分别的是毕竟空的,能虚妄分别的心也就没有了。这个时候所现的诸法寂灭相,不管你修行不修行,它本来就圆满成就,真实的,都是真实的,不是虚妄了。我们遍计所执是虚妄、是毕竟空的。依他起也是虚妄的。离一切分别相、离一切戏论,这个时候这第一义谛、诸法寂灭相是真实的,这真实相是本来就具足的,所以叫做「圆」,不是你创造的,所以叫「成」,本来就成就的。 这样说,这「法相」就是有这三种。你通达「法相」的智慧,叫「相智」。通达法相的智慧,就是四如实智了。这地方从加行位到见道位的这个圣人的智慧。 「《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广释应知。」那上面解释这三自性的道理。在(《解深密经》二卷一页)有解释的。 「十力作业智为前行」,这下面相智以后解释这「十力前行智」。十力的作业,就是佛菩萨教化众生的时候,「作业」,就是有这个行动的时候,是「智为前行」。十种智慧,不管是那一种,处非处智力、业力、根力、欲力、性力、…一共十种,都是智慧前行,都是用智慧、先是智慧的行动。那没有智慧,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了。「是名十力前行智。」这样讲「十力前行智」就是佛智慧,是这意思。「由是说言处非处智力,乃至漏尽智力,馀文易知。」其他的四种道理,「四道理中正道理智」他不解释了,他说这一句话容易懂。 这是第六种「一切种慧」说完了。现在这第七种「遂求慧」。遂求慧,分三科,第一科、徵起。 亥七、遂求慧(分三科) 天一、徵起 云何菩萨遂求慧? 这是徵起,下面第二科总标。 天二、总标 当知此慧,略有八种。 这是标出数目,下面第三科是列释。 天三、列释 一、依法异门智:所谓菩萨法无碍慧。二、依法相智:所谓菩萨义无碍慧。三、依法释辞智:所谓菩萨释辞无碍慧。四、依法品类句差别智:所谓菩萨辩才无碍慧。 「一、依法异门智」,这八种智慧,第一种智慧这名字叫「依法异门智」。这「法」是什麽?就是涅槃,就是第一义谛叫做「法」。这第一义谛是圣人的境界、是佛的境界。我们凡夫怎麽样才能悟入呢?「异门」,有各式各样的门,从门而入、因门而入。「依法异门智」就是我们学习各式各样的门,才能悟入这个「法」。各式各样的门就是智慧,每一种门都是智慧,由这个门、由这个智慧,才能悟入第一义谛。这「依法异门智」这麽讲。下面解释这句话。 「所谓菩萨法无碍慧」,「法无碍慧」这地方这个「法」就指名言说的,一切言说都是「法」,语言文字是「法」。「无碍慧」,这个法,当然世间的染污法也可以在内,出世间的清淨法也是在内。这清淨法,就是佛菩萨说的无量无边的法门。譬如,佛说的《金刚经》,这「如是我闻」这些文句都是法,你学的《法华经》,或者是《大般若经》,或者是《华严经》,所有的这都是法门,这叫做「法」。对这样的法,你能通达无碍,那个智慧。这是一种智慧。 这「依法异门智」,我刚才说,这个「法」指第一义谛说。当然这是总说,这麽说也可以。看这个文,不是这个意思。看这文,什麽叫「依法异门智」?「所谓菩萨法无碍慧」,就是语言文字的法,这也是第一义谛的门,你要通达无碍。这麽解释应该符合这文义的。 「二、依法相智」,就是佛说的无量无边的法门,你能通达它的法相的智慧。什麽叫「法相智」呢?「所谓菩萨义无碍慧」,就是语言文字的法所诠显的义,你能通达无碍的智慧,这叫做「依法相智」。前第一个,所谓「法无碍慧」是能诠显的。「依法相智」是所诠显的。一个是能诠,一个所诠。是两种智慧。 「三、依法释辞智」这是第三种智慧。什麽叫「依法释辞智」呢?「所谓菩萨释辞无碍慧」,就是菩萨解释法相的言辞无障碍的智慧,或者他用英语来讲,或者他用汉文讲,或者用梵文、巴利文、用日文、用德文,一切众生的语言文字,佛菩萨无障碍。通达一切众生的语言三昧。天上的众生,也是和人间的不同。 「四、依法品类句差别智:所谓菩萨辩才无碍慧」。「依法品类」这个法有品类,这个法是属于清淨的品类,或者染污的。世间法、出世间法,这个品也不一样。每一品裡面又有类别。这是善、这是恶、这是无记,这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各式各样的品类。这「品类」裡面有「句」,很多的文句。这些差别,你都能通达无碍的智慧。「所谓菩萨辩才无碍慧」,这「依法品类句差别智」就是所说的菩萨的辩才无障碍的智慧。 这一方面「依法品类句差别」是智慧所通达的。这个「智」是能通达的。这叫「菩萨辩才无碍慧」。但是你看这文的意思,「所谓菩萨法无碍慧」这是个「法」。第二个「义无碍慧」这是「义」。第三个是「言辞」,实在这个就是「法品类句差别」。这第四个无碍,是指智慧说。这个智慧,法智碍、义无碍、辞无碍,这个智慧在这麽多的差别裡面,无障碍的为众生宣说,这就是辩才无碍慧。应该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p1447: 「依法品类句差别智者:于一切法一切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名法品类差别」。「于一切法」,在一切法裡面分两类,第一类是尽所有性,第二类是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可以约事来说,如所有性约理说,分这麽两类。前面这尽所有性可以说世俗谛,如所有性就是胜义谛。这是品类、类别,品类的差别。「思择诸法四句等别,名句差别。」你能观察这差别法,品类裡面有差别,四句的差别,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就是差别。譬如说「如来」,这阿罗汉「如而不来」,众生是「来而不如」,众生在六道轮迴裡面,来来去去的,有时候到天上,有时候到三恶道去了,有来有往,「而不如」,而不能通达一切法是如,「来而不如」。阿罗汉「如而不来」,他入无馀涅槃的时候是「如」,但是他不在六道裡来回了。菩萨是「如而又来、来而又如」,佛是不可思议境界,可以说是「非如非来,故名如来」。这就是有四句,很多的事情都可以用四句来解释。所以是「思择诸法四句等别,名句差别。」这是四种智慧。 五、菩萨一切摧伏他论慧。 第五种智慧,就是菩萨能摧伏他论,摧伏邪知邪见的这些人,有这种智慧。他这个智慧能摧伏他论,能降伏、能破坏一切邪知邪见的虚妄分别,有这样广大的智慧。这是第五种。 六、菩萨一切成立自论慧。 菩萨为众生说法,或者和外道辩论的时候,能成立佛法中的真理。「成立自论」自己的佛法的正义的议论,这智慧的议论,有这样的智慧。 七、菩萨一切正训营为,家属家产慧。 这菩萨有很广大的,「一切」是广大的意思,能「正训家属」,他有大智慧训导家裡面的这些眷属,教训他们。「营为家产」,他也能够经营世间上生活所需这些资产,有这种智慧。这是第七种。 《披寻记》p1447: 「菩萨一切正训营为家属家产慧者:此中偏说在家菩萨。」所以这地方说家属、家产的事情。「谓于家属能正训诲」,对于他家属裡面的人,他能够用佛法的大智慧来教诲他们。「及于家产能正营为故」,家裡面的事业财产,他也能如法的经营。这也是一种智慧。 八、菩萨一切善解种种王政世务慧。 菩萨还有广大的善解,种种的王政,这就是国家的政治的事情。菩萨也通达这各式各样的政治的智慧也有,这是属于世间的智慧。 《披寻记》p1447: 「善解种种王政世务慧者:此中王政,谓即事王」,就是为国王办事,也就是为人民服务。「世务,谓馀」,其馀的,「营农」耕田的事情,还有「牧牛」的事情,还有「商贾」就做生意的事情,还有「计算书数凋印种种工巧业处」的智慧,「应知。」 亥八、二世乐慧(分三科) 天一、徵 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慧? 这是第八种。分三科,第一科徵。「此世他世乐慧」,这个此世乐和他世乐,是智慧的作用。你若有智慧,你现在也很快乐、将来也很快乐,是这个意思。怎麽叫做菩萨的此世、他世乐慧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标。 天二、标 当知此慧,略有九种。 当知此慧,略有九种不同。 《披寻记》p1448: 「当知此慧略有九种者:谓五明处善明淨慧为五」,这是五个,及与「示现」一种,「教导」一种,「讚励」一种,还有「庆慰」一种,这四种智慧。加起来就成九种了。 第三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于五明处。 天三、释(分二科) 地一、于五明处 谓诸菩萨于内明处,能善明淨,善安住慧。于医方明处、因明处、声明处、世工业明处,能善明淨,非安住慧。 「谓诸菩萨于内明处,能善明淨,善安住慧」。「内明」就是佛法的世、出世间的缘起的道理,这个境界,「能善明淨」,能够努力地通达无碍,没有疑问。「善安住慧」就是你学习佛法能达到不退转,不会再失掉了。这个不容易,我们现在,你若学习一部经论,你若不常温习就忘了,或者今生没有忘,死掉以后也忘了。都达不到这个「善安住」的境界。 「于医方明处、因明处、声明处、世工业明处,能善明淨,非安住慧」,对于这件事善明淨,也能通达无碍,但是不是属于安住慧。 《披寻记》p1448: 「于医方明处等者:此四明处,唯是世间。」不是出世间的圣道。「于彼诸相能正解了」,菩萨对于这四种明处的相貌,能通达无碍,名叫「善明淨」。「然不爱乐味着」,对于这件事,不是那麽的欢喜,也不执着,所以叫做「非安住」。那麽「内明处」叫做「善安住慧」,就是特别爱乐、欢喜,这麽讲也可以。 地二、于他所化 一切菩萨即用如是于五明处善明淨慧以为依止。于他愚痴放逸怯弱勤修正行所化有情,如其次第,示现教导讚励庆慰慧。 这是第二段,于他所化。就是对于所教化的众生来说。一切菩萨即用如是的五种明处善明淨慧以为依止,就是你学习到这五种明处的智慧以后,你内心裡面有这样的成就了,叫做「依止」。 「于他愚痴放逸怯弱勤修正行所化有情,如其次第,示现教导讚励庆慰慧」。于他「愚痴」是一种,「放逸」是一种,「怯弱」是一种,「勤修正行」是一种,这是四种所化的众生。「愚痴」就是对佛法没有信心,不明白佛法的缘起的道理叫「愚痴」。「放逸」,说这个人对佛法,他也学习了很多,但是这个人他不肯修行、放纵自己这种人。第三种人是「怯弱」,他总感觉「我不行,那是有善根的人才行,我不行、我不能修学圣道」,怯弱,这是第三种人。第四种的人,他不愚痴、不放逸、不怯弱,他能努力地修学圣道,这是第四种人。这所教化的众生有四种差别。「如其次第」,这位通达五明处的菩萨,对前面说的所教化众生的次第。「示现」、「教导」。这个人愚痴,菩萨可能「现」出神通来教化他,也可能是无量无边的无碍辩才,开导他的愚痴、破除他的愚痴。「教导」这个「放逸」的人,菩萨教导他:「你放逸、你要下地狱的。」教导他不可以放逸。「讚励」就是这个怯弱的人,他对于自己没有信心:「我不能修学圣道。」菩萨就讚歎:「你是有善根的人,只要你自己有信心,你会成就的。」讚歎他、勉励他,让他用功修行。这是对怯弱的人,这麽教导他。「庆慰慧」,就是那个「勤修正行」的人,菩萨生大欢喜,就是安慰他、讚歎他。 这是「此世他世乐慧」。前面五明处,这是菩萨通达佛法也通达世间法,「法」的差别。后面这四种智慧,是约所教化众生来说的。这加起来就是九种智慧。这是此世他世乐的智慧。 亥九、清淨慧(分四科) 天一、徵起 云何菩萨清淨慧? 第九种智慧。分四科,第一科、徵起。第二科、总标。 天二、总标 当知此慧,略有十种。 这是标出数目来。下面第三科、列释,分五科。第一科、于真实义。这清淨慧有十种不同。 天三、列释(分五科) 地一、于真实义 于真实义,有二种慧:谓由尽所有性、及如所有性,取真实义故。 这真实义,有两种智慧。第一个是「由尽所有性」,就是一切缘起法,由于你通达了缘起法,这也是「真实慧」。「及如所有性」,一切法寂灭相,这个真如的智慧。这两种智慧、「如所有性」可以说是「真实义」,这「尽所有性」怎麽也可以称之为「真实义」呢?「取真实义」。你若通达了尽所有性,你从这裡可以进取真实性、进取第一义谛。你若是没有这尽所有性,你很难通达如所有性的,你不能通达。这个地方,在《解深密经》上说得很详细。这「如所有性」这个「真如」和「尽所有性」,它们的关係;譬如说、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这是有漏法的境界,这真如是无漏无为的。你从什麽地方去趣入诸法寂灭相的真如呢?你要从色受想行识这个地方、要从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从这裡去趣入第一义谛。你不能够远离一切有为法、直接悟入无为法,不可以这样子。你直接去悟入无为法、就是没有道路了,你没有道路不能去。 天台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有一句话。「众生意钝,玄览则难。眼从色入,假文则易」。(按原文:今人意钝,玄览则难。眼依色入,假文则易)。智者大师这句话非常好。「众生意钝」,众生的心非常钝,非常愚钝、迟钝。「玄览则难」,就是不可思议地就悟入第一义谛了,这办不到,直接悟入第一义谛,这不可以,办不到。那怎麽办呢?「眼从色入,假文则易」,我们的眼睛很宝贵,它从这青黄赤白的色法上可以悟入,「眼从色入」。「假文则易」,你要假借文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这是有文句;「色即是空,受想行识即是空」。它有文句的时候,你从这裡可以悟入第一义谛。说:我不假眼耳鼻舌身意、也不假色声香味触法,离一切相,我直接悟入第一义谛,那不行,你要从有为这裡悟入。 所以禅宗的学者,我那天说了:「不与万法为伴侣」这句话说得是对的。但是这件事怎麽来做呢?你看禅师语录,他不明白地说。这只有经论上才告诉你:观色受想行识,是因缘生法、是毕竟空的,从这裡悟入。禅宗他不明白的说这句话,他的意思:你自己去想,我不告诉你,是这样子。 所以这上面说「由尽所有性,及如所有性」这是两种智慧。这「如所有性」这是真实义,「尽所有性」怎麽也叫真实义呢?「取真实义故」他有这个作用,你学习尽所有性,就能取得如所有性,这样讲,这尽所有性还非常重要的。所以叫「真实义」。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诸佛菩萨大慈大悲,教化众生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佛菩萨虽然天天教化众生,跟大众相处在一起,但是他不着相、不动心,时时刻刻都在定中,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凡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心动念,着相,贪着色相,起贪嗔痴慢这些念头;菩萨不起心不动念,不一样地方就在此地,我们要想超凡入圣,要在这里学。菩萨为什么要教化众生?不教化众生,智慧不能圆满。必须在教化众生里面教学相长,智慧才能圆满。你接触众生,你才知道众生无量无边的烦恼习气;你知道,你就有智慧来对治他、来教导他,所以菩萨发愿普度一切众生,对别人有利益,对自己也有利益。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