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89


2014/9/4    热度:20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89

 

  空度日夜,是名有犯,有所违越。

  这一条戒是属于施波罗密,分六科。第一科是于诸供养,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供养三宝;又分两科,第一科有违犯。受了菩萨戒的菩萨,应该每一天都要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的。假设他不这样做,「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讚佛法僧真实功德,下至以心一清淨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他不这样做。是「空度日夜」,白天或者是夜间,昼夜六时,一点功德也没栽培。「是名有犯,有所违越」菩萨若是这样做,就是有罪了。「有所违越」就是违犯了菩萨戒,他没能够随顺佛陀的教导。看这个《披寻记》:

  「是名有犯有所违越者:有犯,谓于淨戒。」叫做犯。「违越,谓于学处」学处也是戒,或者说是一切的佛法都是菩萨所学处。「下皆准知」,下边也有这个犯和违越的词句,也这样解释。

  「此中为显所化的有情受归依已,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那麽这句话呢,不但是说受菩萨戒,初开始归依三宝了,那他就应该于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三宝所这句话倒是有一点分别。佛,不是佛像,就是你心里面要有佛,你在佛像这里拜佛,你不应该说我拜佛像,不应该这样子的。你应该观想真实有佛在这裡,所以这个外道讥嫌我们拜偶像,我们不承认这件事,我们不是拜偶像的。可是有一个问题啊,你若不供佛像呢,你心不容易想起来有佛。若供了佛像呢,你立刻就容易忆念佛,这还有这个问题,所以应该供养佛像。但是我们礼拜佛,供养佛,不是供养佛像。「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法,究竟的来说,就是佛所証悟的涅槃,那是法宝。僧宝,我们已经解释过,就是已入大地的这些大菩萨。这话什麽意思?就是没有入大地的菩萨不在内,没有入大地的菩萨是凡夫菩萨,那不算是宝。这裡有这个意思的,宝就是要証悟圣道的菩萨才可以称之为宝。所以是「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但是这个法宝呢,我刚才说就是佛所証悟的涅槃,也就是诸法实相。诸法实相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呢,我们是不见不闻,我们没有成就无分别智,就是不能証悟法宝。所以佛说这个语言文字的佛法,以它为门,才能到法宝那去。所以在我们来说呢,在我们初学佛法,没入圣道的人来说,语言文字的佛法是我们非常重要了。因为我们若没有语言文字的佛法,就没有办法通过到第一义谛那裡,没办法。所以供养法宝,就是应该包含语言文字的佛法,我们也应该尊重这一点。僧宝那就是,刚才说就是入圣道的,如果把小乘佛法的圣者也包括在内,那就是初果以上的圣人也是宝,因为他也见第一义谛了,也断了烦恼。

  「于三宝所勤修供养。成就此者。乃名归依。」如果是每一天都对三宝有所供养,那才算是归依。但是我们受了菩萨戒的人,你受戒的时候要归依三宝,初开始信佛的人,他只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若是你受五戒的时候你要先归依三宝,你若受八关斋戒也是,你受沙弥戒,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乃至你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一开始都要归依三宝。所以这上面说是「受归依已」,这句话应该是通于一切佛教徒,受了菩萨戒也在内的。「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成就此者乃名归依。」这个前面也提到,成就无上菩提的资粮,那麽就是福和慧。福慧的栽培呢,也就是逐渐的栽培,每一天都栽培,时间久了就栽培得多了。那麽比如说我们每天吃饭,早晨或者是中午我们都供佛,你诚心地念供的时候,这就是栽培善根,这也就是供养三宝。「乃名归依。如抉择分说」。这个「受归依已,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这抉择分的话。(陵本六十四卷一页)。

  「若于三宝不供养者,是自败坏归依正行。」若是我们佛教徒对于佛法僧三宝不发心去供养,「是自败坏归依正行」,那你就破坏了自己归依三宝应该的应有的正行,这件事你没有栽培。

  「即由是故不能获得广大福果,不能摄受菩提广大资粮。」就是这样子,你不供养三宝,你就不能获得广大福果,福德的果报,也不能成就菩提广大的资粮了。「故佛世尊于如是事制立所犯。」所以佛就把这件事在戒上安立成为一条戒,你不可以不这样做的。故佛世尊于如是事制立所犯。「违逆无量菩萨所学。」你若是违犯了这条戒,也就是违逆无量菩萨所学习的圣道了。「由是说言是名有犯有所违越。」

  若不恭敬,懒惰懈怠而违犯者,

  犯有两种,一个是有染违犯,一个是非染违犯。「若不恭敬」若是这位菩萨对于佛法僧没有恭敬心。「懒惰懈怠」,就是对于佛法提不起来这个精进心,就不肯这样做,而违犯了这条戒的话。「是染违犯」这是染污的违犯。我们所有的信心,对于佛法的信心,是因为由佛法僧的功德所建立的,如果对于佛法僧没有恭敬心,这件事太严重了,所以「是染违犯」。

  若误失念而违犯者,非染违犯。

  若是错误的忘掉了,忘了这件事,我应该去每天要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但是忘掉这件事,而犯了这条戒,也是犯,但是不是染污,就是轻微了一点。看这个《披寻记》:

  「若不恭敬至非染违犯者:于佛法僧无敬无惮。」你对于佛法僧没有恭敬心,也没有恐惧心,那就叫做「不恭敬」。「无有羞耻,不乐所学,是名懒惰懈怠。」这个懒惰懈怠怎麽讲呢?就是没有羞耻,自己不去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也不感觉到羞耻。那麽「不乐所学」对于所学习的佛法,经律论也好,戒定慧也好,心里不欢喜,不欢喜所学的佛法,那就叫做「懒惰懈怠」。那麽「懒惰」和「懈怠」就是不恭敬,没有羞耻,不乐所学就是这个意思。

  「如是违犯,皆由轻慢起故;」这些违犯皆是由于轻慢心生起的。「故是染污」所以是染违犯。「若非轻慢而住忘念暂违犯者,」若是没有轻慢心,「而住忘念」,你现前的明了性的心在这个时候忘掉这件事了叫做「住忘念」。那麽违犯了这条戒,「当知此由放逸故起;故非染污。」所以非染污犯。这个解释倒是很明显,你有轻慢心而犯这条戒就是染违犯;没有轻慢心,那就是非染违犯。「皆如摄事分说」摄事分里面有解释。(陵本九十九卷六页)

  张二、无违犯(分二科) 寒一、由心狂乱

  无违犯者:谓心狂乱。

  前边是有违犯,这下面第二科是无违犯。分两科,第一科,由心狂乱。「无违犯者:谓心狂乱」若是这位菩萨他心狂乱了,那他没有去供养三宝,那不算犯戒。看这个《披寻记》:

  「无违犯者谓心狂乱者:若心痴狂,于所犯罪起颠倒想」若是这位菩萨失掉了正常的态度,那失掉了正常态度,就是实在来说就是神经病了。狂应该就是神经病了。「痴狂」,愚痴狂乱。

  「于所犯罪起颠倒想,谓是无犯名心狂乱」就是对于犯了这一条戒,但是心里面生一种错误的想法,「谓是无犯」,说他没有犯戒。我听这个神经科的医生说呢,有神经病的人都不承认有神经病,看医生说我没有病,都是这样讲的,所有的都是这样讲,你带他去看病他不同意。那麽就是他有颠倒想就这样子。犯罪起颠倒想,谓是无犯名心叫做狂乱。当然这种神经病也有轻重,也不是完全一样。

  「由此因缘从初不犯,说无违犯。」由于有了神经病的因缘,他的内心狂乱了,所以「从初不犯」,从一开始有病的时候,那他就是他说他没犯,那麽就是说无违犯,他就是犯了也就是无犯。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八页)这样「无违犯」是因为你狂乱了,就是有了神经病,那不算犯戒。

  寒二、由意乐淨

  若已证入淨意乐地,常无违犯。

  第二科由意乐淨,若是这位菩萨他不懈怠,他有正见,他能够学习圣教,学习第一义谛,学习无为法,也就是修学四念处,他成功了,証悟第一义谛了。那麽这个时候他内心有圣智,有清淨的智慧,所以他心清淨。心清淨,他意乐也是清淨的,「常无违犯」这种人他是圣人,他常不会,永久也不会违犯这条戒的。

  由得清淨意乐菩萨,譬如已得证淨苾刍,恆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供养。

  「由得清淨意乐菩萨」说是証入淨意乐地的菩萨不会犯这条戒,什麽理由呢?由得清淨意乐的菩萨,我们没得圣道的人有几种,完全不学习佛法这是一种人,或者学习佛法就算是学习得很好,而不修止观,都算是不修止观这是一类,和一个修止观的这是一类。没証入淨意乐的人就算是两个差别吧,两个差别。说是我们相信佛法,相信佛法,我看自己也说不清楚,怎麽叫做信佛,说我相信佛法僧信佛,怎麽叫做信佛?我看也说不清楚,什麽叫做信佛?我对于佛法僧有信心,你讲一讲怎麽叫做信佛信法信僧,我看都说不清楚。若是常修学止观的人,稍微好一点,因为你就会深入一层的什麽叫做佛,他心里面和以前没修止观的时候不同,不一样,心情是不一样的。如果也不大学习经论的人,譬如我们说《金刚经》说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我说我自己的丑陋的境界,我心裡面很奇怪啊,看见《金刚经》讲这一句话,很久感觉到不明白啊,怎麽回事呢,这不是佛。「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不是佛吗?很久不大懂这个事情,很久不明白。所以若是说我是相信佛,你不可能会说出一个道理来的。但是你若是深入的学习的时候呢,《金刚经》的道理和其它经也是一样,就不同了,完全不一样了。而这个时候对于佛法的信心也不同,虽然没有証入淨意乐地,就是信心不一样,信心不同了,不一样的。你常常修止观,那个时候你对于佛法的信心应该是比较坚定得很,特别坚定,而不容易动摇,也是这样子。所以「若以証入淨意乐地常无违犯」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下面说出个理由来,「由得清淨意乐菩萨」就是已经証入第一义谛了,这种人你说什麽是佛?他的心情不同。若是我们学习经论啊,你若不特别注意的话,若有人提出问题,什麽是佛,你都不容易解释。顶多记住那个佛是印度话,翻到中国话是觉者,只这麽讲一讲也可以。但是你能进一步说,说不上来啊。

  我们现在,我现在想到这里,我就说到这里,我们办佛学院上这个课,安排课程的时候,安排什麽课程?安排你学习《佛遗教经》这是好,那麽或者是《四十二章经》,或者是《八大人觉经》《佛遗教三经》,好像是它浅了一点,或者《二十颂》《三十唯识颂》,其实初开始应该讲《阿毗达摩论》。《法蕴足论》那上面写的是目键琏尊者造,应该学习这些论,应该作这个课程。它那上面讲,你念佛念法念僧,他讲了,那和我们一般不一样,不一样的。你若是学习那些论了的话,然后人家问什麽是佛,他讲的不一样,不只说是说佛是觉,不只是这个意思。说什麽是法,那他说的不一样,另一种。所以应该学习《阿毗达摩论》《法蕴足论》这些论,讲讲这些论是很好的。它对于佛法的认识能深刻了一点,这是这样。

  「由得清淨意乐菩萨,譬如已得证淨苾刍」,这个得清淨意乐的菩萨,清淨意乐,意乐也可以念(ㄌㄜˋ)也可以,他有欢喜心。若念意乐〔ㄧㄠˋ〕就是他的愿,他有清淨的意愿,这个时候他发了无上菩提心。初得无生法忍的人他有很大的欢喜心,所以叫做乐(ㄌㄜˋ),他这个时候因为与第一义谛相应了,他有更高尚的意愿,那不同。他看见什麽境界他能向道上会,他不现虚妄分别,所以他心清淨。这个菩萨他内心清淨的境界是什麽境界呢?说一个譬喻,「譬如已得証淨苾刍」,譬如已经成就了証淨的比丘,就叫做四証淨,四种証淨的比丘。四証淨就是佛法僧戒,这四証淨。四証淨是什麽?他对于佛的信心,对法僧对戒的信心是不可动摇的,这个时候那叫做「淨」。清淨实在就是信,他那个清淨的信心非常的坚定,那和初开始,也是出了家,但是也不学习经论,说我也信佛;当然他信佛,不然怎麽会出家呢,完全不一样,心情是不一样的。所以譬如已得証淨的比丘,就証悟了,对于佛法潧有清淨信心的这个比丘。

  「恆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供养。」他长时间,不是短时间;「法尔」,不勉强地很自然地,对于佛,对于法,对于僧,他都是用最殊胜的供具承事供养,来供养佛,恭恭敬敬的供养佛,完全不一样。说是四証淨的比丘,实在就是初果须陀洹。现在由得清淨意乐菩萨,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也就和那个须陀洹也相似,可以作譬喻,彼此间有相同的地方,这样意思。

  我头几天我也讲过,在《成实论》上说过,我头几天也说过,说我们一天上早殿,上晚殿,然后还有时间的话也会拜佛,会念佛,会念经,这就是很好的出家人了,是这样子。但是《成实论》上说批评这件事,这个啊随时都可能失掉信心,对佛没信心。他很好啊,实在就可以变成非佛教徒的,就是不稳定,他对佛法的信心不稳定。有的说我原来不信佛的时候,我是老是倒楣的,但我是相信了佛,归依三宝以后,经济就好一点,就发财了,唉呀信佛是有功德。发财了,发了几天几年又倒楣了,做生意又亏损了,很多我不信佛了。这个我认为还是情有可原,什麽情形呢?他也是环境没有什麽不如意,也忽然间就不信佛了,我认为这还是时时会有的。他在佛法里面,看见一件事不满意就不信佛了。有的归依三宝几十年的老居士啊,他对人说,我归依佛,归依法,我不归依僧。就看出这个人,信佛几十年了,他对于佛法还是没有智慧,他不知道,归依僧那个僧呢,你不归依僧,那个僧是谁啊?不归依僧。僧就是观世音菩萨,除了佛以外,还有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这都是僧嘛,已入大地的法身菩萨这都是僧啊。归依几十年了的那个在家居士,我不归依僧,这表示什麽意思?表示信佛几十年了,他对佛法还无所知,这件事还不明白,这件事不懂。为什麽在家居士是这样子?出家人要负责,他没讲这件事,他没讲,那个僧是圣僧,他没讲。就是这就是僧,剃了光了头,穿了出家衣服受了戒这就是僧。也是僧,但不是归依僧那个僧,不是的呀,就是没讲这件事。已经出家不只是六十年了,看见这是老僧宝,听着就是这麽回事。如果你若是我们出家人啊,你常常讲解佛法,应该久了自己应该有程度可以阅读经论,要知道这件事,我归依僧是圣僧,那他敢说我不归依僧吗?那有这种事呢。如果你真实是深入佛法学习归依僧,凡夫僧也是我归依的,也一定会有这麽一句话,不会说凡夫僧我不归依,没有这句话,一定是这样子。但是今天不是,就是我们出家人不愿意学习佛法;你讲一讲,什麽叫做归依僧,我认为一样,和在家居士一样,也是迷迷煳煳的。而已经出了家不肯学习佛法,认为这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不学习佛法是对的,我们出家人也有这种想法。我们今天的汉文佛教就是这样子。什麽叫做佛法衰?这就叫做佛法衰微了。什麽叫做佛法兴盛?就是你能够成就了証淨比丘,得清淨意乐,那这是佛法的兴盛。我再说一句烦恼话,不学习佛法的出家人感觉很安閒,很安閒自在,他不感觉这是个大问题,不知道,不知道这件事。在我个人想,不要说是学习佛法,你没学习佛法先不说;就是学习佛法了,而还不知道东西南北那都是大问题,何况完全不学习佛法呢。

  「譬如已得证淨苾刍,恆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供养。」这裡边有两个意思,一个就是他能够,这种已入圣道的人啊,他对于佛法僧的信心那是不得了的,那是非常深奥,非常坚定的。所以他若见到佛,见到这些僧啊,你比方说初果圣人,看到这个修行人他的心的恭敬心非常的强,非常的强。所以他有什麽他都能供养。我看一本经上说,比如说现在这个初果圣人,已经得初果了,他现在只有一碗饭,他若吃下去,他的命就可以活下去。但是现在佛来了,他那碗饭供养佛,他自己不吃了,他能这样,能达到这个程度。他不顾惜自己的生命,这可以看出那个信心到什麽程度,所以这是一个意思。「恆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供养。」初果须陀洹是这样子,清淨意乐菩萨也是这样子,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呢,这些得入圣道的这种人,不管初果圣人也好,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也好,他的内心是清淨的,内心也是常时清淨,偶然也会有一点失念也是会有,但是失念是有是有,不像凡夫这样子。那个《阿含经》作个譬喻,说是这个锅啊,烧饭烧菜的锅烧红了,掉下一滴水,那一滴水很快地就乾了。说是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得初果的圣人他有的时候失掉了正念的时候,就像那个烧红了的锅,那一滴水,很快的就乾了,他很快的心就清淨,那个不清淨就没有了。他还是有一点,还是有那麽一点。我说这两个意思,一个得清淨意乐的菩萨内心清淨,第二他又能够以胜供具承事供养三宝,这两个意思。而我们凡夫没得圣道的人,现在只是他内心的清淨不清淨这不要讲,你要以盛供具承事供养三宝,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天天要这样栽培,这样意思。看这个《披寻记》:

  「若已証入淨意乐地至承事供养者:谓诸菩萨住极喜住,是名已入淨意乐地。」谓诸菩萨他们修四念处,住了极喜住,从外凡到内凡,从内凡入了见道,初入见道叫极喜住。「极喜住」这句话就是有极大的欢喜心,当然这个人就是有善根啦,他对佛法有欢喜心,他肯学习,然后也肯用功修行,他心裡面就想要得圣道。想要得圣道,还没得圣道,心里面不快乐。但是忽然有一天得无生法忍了,心裡非常欢喜,所以叫极喜住。「谓诸菩萨住极喜住,是名已入淨意乐地。」这就叫做淨意乐地,就是他这个时候,菩萨呢,前边说过他是利根人,利根的原因,因为学习般若法门。这个声闻人小乘佛法的学者对大乘佛法来说,就完全都是钝根人。只有学习大乘佛法的般若法门的是利根人。这样子他同时修我空观,他也修法空观。他若是由煖顶忍世第一到了见道的时候,就是証入了真如三昧,这个时候心裡面清淨,远离一切戏论。他在这个根本无分别智的时候是无分别的境界,到了后得智还是有分别,得大欢喜的,所以叫「极喜住」。

  「于此住中,由二因缘现见诸佛。」就是在这个极喜住这裡,也就是清淨意乐裡边,有两个原因现见诸佛,不是说我将来可以去看见佛,不是;他现在就能见到佛。「既得见已,随力随能,兴一切种,恭敬供养,」这「现见诸佛」这句话呢,看这个意思他是先见法身佛,先见第一义谛,法身佛是第一义谛,先见法身佛这是一种。但这上面说「现见诸佛」,那就是佛的化身佛。佛的自受用身不容易见到,那不容易,化身佛是容易见到,因为这是得淨意乐的菩萨他能见到,他有两个理由他能见到。「既得见已,随力随能,兴一切种,恭敬供养,」他见到佛了,随他的力随他的能,随他的心力,随他的能就是他的福德,福德所能。「随力」应该是智慧,「能」应该是福德。都得入圣道,福德智慧也不一样的。「随力随能,兴一切种,恭敬供养,」他发起各式各样的恭敬供养佛。「奉施种种上妙乐具」恭敬的佈施种种的上妙的乐具供养佛。「乃至广说」那你看《华严经》就是这样。

  「二因缘者」,就是由二因缘,这个初得清淨意乐地的菩萨可以见到佛,两个因缘。那两个因缘呢?「谓麤淨信及正愿力」一个信一个愿,但这上面说「麤淨信」。「如住品说」(陵本四十七卷二十四页)我到那里念了一遍,那个文我也抄下来了,但那上没解释,什麽叫「麤淨信」我没看见《披寻记》怎麽解释没看见。我没看见解释,我现在我姑且解释一下「麤淨信」。因为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只是断了分别我执,分别法执;俱生的我执,俱生的法执这些烦恼都没断,所以他那个淨信还是麤我姑且这麽讲。那麽他这个时候看出来呢,我们头几天也提过这件事。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呢有两个地方得无生法忍,一个是在未到地定,一个是在初禅。那当然他也可能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有的人他没有信佛的时候他就得四禅了,那也可能的。那麽或者是他完全没有禅,相信佛法以后努力的静坐,修奢摩他的止,修毗婆舍那观。修奢摩他的止,慢慢慢慢地进步得了未到地定,在未到定地里面,你修毗婆舍那的观,修四念处,那麽就得无生法忍,可以这样。那麽在未到地定裡面得无生法忍,和在初禅裡面得无生法忍有什麽不同呢?有一点不同。就是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裡面得无生法忍比较容易,因为那个定力深,定力若深你的智慧力量也就强一点。若是在未到地定裡面得无生法忍呢,未到地定的定力浅,定力浅力量就不大,力量不大,你要得无生法忍就是智慧本身力量要大,这样才能够断惑証真,契入第一义谛。若是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裡面,那个定的力量大,定的力量大,那个智慧也随之就大了,就可以断惑証真,就比较容易一点,就是这是个差别。现在我们说一个就算是在未到定地,在未到地定裡面,他得无生法忍的话,若假设是这样的话,他在这裡能见到佛。那上面《瑜伽师地论》四十七卷二十页上说,假设这是佛灭度后的佛教徒发无上菩提心,他修四念处,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那麽佛灭度后这时候他看不见佛嘛,佛已入涅槃了嘛,就是佛的化身你看不见。看不见,但是他想要看见,这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情呢,或者他从师长那里听说,十方世界有佛,譬如说阿闪佛国,葯师佛国,或者西方极乐世界有佛,或者他从经论里面,读经论的时候知道这件事,十方世界有佛。十方世界有佛,他就想要见,他一入定的时候他心里面就念,想要见阿弥陀佛他心裡面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看见了,他就看见阿弥陀佛了,就在未到地定裡面。但是他现在是圣人,他不是凡夫啊,圣人在未到地定裡边念阿弥陀佛,就见到阿弥陀佛。他若念弥勒菩萨,就在定裡边念弥勒菩萨,就看见弥勒菩萨。念阿[门+人+人+人]佛,念葯师琉璃光如来也就能见到,就是这样子,他就见到。若是那个「正愿力」,前面是说「麤淨信」,实在那里有智慧的,有証悟诸法实相的智慧在那里,智慧相应信。他就是现在一入定,他想要见佛就能见,这是一个这麤淨信。

  「正愿」是什麽呢?正愿他要说是,当然是听他师长讲或者从经论上看,西方阿弥陀佛国,那里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己经十劫,他现在在那里,他想我在这个世界这个地方不是那麽好,我希望我将来能往生到佛世界去。到佛的世界去,他就能如愿,就能满他愿,所以这也是见佛,是这样子。我们看那个《卢山慧远法师传》,慧远法师他念阿弥陀佛不是像现在的人念阿弥陀佛名号,不是;他是修定,他应该是修止观了,他是在定中见到阿弥陀佛,在止观上看。在高僧传上也看到其他的人也看见佛,也和佛说话,有这个事情,那就是他们用功修行成功了。最低限度就是达到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里面修诸法实相观就可以见到佛的,就会有这样的事情。所以要发心好好静坐,好好静坐,把奢摩他的止逐渐逐渐进步,你同时要修毗婆舍那观,修四念处的观。观也进步,止也进步,到未到地定的时候,就可以见佛。这件事我们以前上课的时候提过,是在《摄大乘论》上也说到这件事,但是印顺老法师《摄大乘论》那个讲记,印顺老法师他不说,他不提这个事情。这是说「由二因缘现见诸佛」,这上面当然是指得清淨意乐的菩萨。「由是此说,常无违犯」因为这些初入圣道的圣者,他们对于佛法僧的信心是极强的,特别强烈的。所以他们是不会违犯这条戒的,他是常常要供养三宝,「常无违犯」。

  「若诸菩萨已能见谛,于佛法僧所有淨信深固根本,于馀生中亦不可引;」这又说到这件事,说「若诸菩萨已能见谛」,已能得到无分别智,见到第一义谛了,也是见到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于佛法僧所有淨信」他对于佛的淨信,对于法,对于僧所有的清淨信心;「深固根本」他那个清淨的信心,非常的深哪,就像那大树的根似的,说是来了大风了,那大树的枝末上稍微的摇一摇,根那是不动的,和小草可是完全不一样。「于馀生中亦不可引」,这一生他死掉了,第二生的时候他对于佛法僧的信心怎麽样呢?「亦不可引」,也不可以动摇的。他是坚定的信心,是这样的,亦不可以。「及淨尸罗于恶不善法获得毕竟不作律仪。」说是他对佛法僧的信心那麽强,他对「淨尸罗」清淨的戒,他也是不可思议。「于恶不善法获得毕竟不作律仪。」他那个所持的清戒,清淨的戒法啊,对于那个恶不善法有罪过的事情,「获得毕竟不作律仪」,决定不会再作错误的事情。所以四証淨,就是对戒有証淨。「如是名为已得証淨比丘」要达到这个程度,这叫做証淨比丘。「即四証淨」証淨比丘就是四証淨这句话。「谓佛法僧戒。」就是对于佛有决定的信心叫做証淨,法僧戒都是有同样的信心。

  「由依淨信,设在馀生于三宝所毕竟无转,」说是初果圣人他在这个世界上寿命到了第二生的时候,「设在馀生于三宝所毕竟无转」他的信心也是不转动的,不会动摇的。「是故说言,恆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供养。」一定是这样的。所以这个无违犯就是这两种,一个心狂乱,菩萨心狂乱,心裡有病了,你看这个真是啊。我看那个《俱舍论》上是那样说,圣人有的时候也可能会得神经病,有时候也有可能这个事情。「由意乐淨」就是圣人他的心清淨,不会再犯这条戒的。

  列二、贪着供养(分二科) 张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有其大欲而无喜足;

  这是贪着供养,前边是供养三宝,现在是第二科贪着供养。「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受了戒以后就安住在戒裡这麽用功修行。但是这位菩萨「有其大欲而无喜止」,他心裡面那个贪欲心非常大,没有满足的时候。这个「喜足」这个「足」就是他所爱乐的东西已经很多了,他满足了,心里就欢喜了,所以叫做「喜足」。现在这位菩萨他的贪欲心大呀,没有满足的时候,所以这不是欢喜。

  于诸利养,及以恭敬,生着不捨。

  究竟什麽大欲呢?「于诸利养」对于这个信徒对于他的供养,财的供养;对于他的恭敬心,他就爱着这件事,爱着利养,爱着人家的恭敬,在这里面生了执着心不弃捨,不能捨掉执着心,执着心不能捨,宁受不捨。

  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这就是这样子。看这个《披寻记》:

  「有其大欲至是染违犯者:此中违犯,由贪烦恼勐盛故起;」犯了这条戒呢,他就是有贪烦恼。这贪烦恼力量非常大,所以叫做勐盛,所以生起这种执着心。「故是染污」所以这贪烦恼不是清淨的事情,就叫做染污的违犯。「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六页)」。这是有违犯,下边说无违犯。

  张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谓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摄彼对治,

  这条戒在凡夫菩萨没得无生法忍,他久远以来的薰习就这贪着心重,但是要想不违犯这条戒怎麽办呢?「谓为断彼生起乐欲」就是说啊为了要断除去大欲而无喜着的这种贪心,断除这个心。「生起乐欲」他先现出来我要断除去这种贪心,先要有这样的意愿。「乐欲」就是他要有这样的意愿,要断烦恼的意愿,就是有愿。「发勤精进,摄彼对治,」有愿以后要採取行动,光有愿不行啊,他就是发动了特别精进的力量,我不怕困难。「摄彼对治」摄者取也,或者是求,或者就是学习,学习对治大欲而无喜足的这个贪着心。「于诸利养及与恭敬」贪着的这个心,我要学习佛法来对治这个烦恼,摄彼对治,学习佛法来对治。

  虽勤遮偶而为勐利性惑所蔽,

  他反省自己有这种大欲,有这样的烦恼,很可羞耻,感觉到很不对啊。所以要低头一点,向人低头,要学习佛法,学习佛法,学习对治烦恼的法门。每一天常常静坐,那就是修四念处啊。「勤」,虽勤遮偶,勤,不懈怠,精进的静坐,修四念处。虽然这样精进的修行啊,「遮偶」,用这个四念处来障碍这个大欲叫它不要动,这样子啊。「而为勐利性惑所蔽」但是也不行,他那个大欲还是很勐利的,力量很大。这个勐利性的烦恼所蔽,就是遮蔽他的心,把他的心被烦恼所蒙蔽了。

  数起现行。

  你虽然修四念处观啊,但是你的大欲还是动,数数的动起来啊,活动,还是要贪着利养,贪着人家的恭敬。这样子呢,就不算你犯这条戒了。但是这不能说没有罪,只是说你没有犯罪的心,你现在常常对治它嘛,这就算你没有犯戒,但是你还是有过失的。看这个《披寻记》:

  「勐利性惑所蔽者:此中性惑,谓俱生贪。」这此中说这个性惑是什麽呢?「谓俱生贪」那他就是生来就有这个贪心就很大的。「上品现行,」那当然是就是从宿世带来的,到今生的时候,如果年纪稍大一点,那个贪心要现行的时候不得了,是上品的,就是很强烈的。「故言勐利,」所以叫做而为勐利性惑所蔽。

  「心为蔽抑,不自在转,」他那一念清淨心就被这个烦恼所遮蔽了。「不自在转」我想不要贪都不行,就是非要贪不可。「故言所蔽。此依初业说无违犯。」这地方说你若肯这样做嘛,就算是没有违犯,没有犯这条戒。但是这是指初开始发心受菩萨戒的人说的,是初业的人说的,所以叫无违犯。如果你出家几十年还这样子,那就不能再这麽讲了,那就说你戒了。这是这一条。

  宿二、于随世仪(分二科) 列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见诸耆长有德可敬同法者来。

  下边第二科,一共是分六科,这是第二科,于随世仪。第一科是于诸供养,于诸供养裡分两科,第一科是供养三宝,第二自己贪着供养。这是第一科讲完了,现在第二科于随世仪。随世仪分两科,第一科是有违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见诸耆长有德可敬同法者来」这位菩萨呢,「见诸耆长」有这麽一天看见一个耆长,「耆」就是年纪很大了的意思,我查查字典,「耆」六十岁就可称之为「耆」了。「长」就是戒腊很高,他已经受戒几十年了,这样子。「有德」他这位菩萨呢,还是有道德的,有道德就是有戒定慧,不是别的,戒定慧的境界很高,有道德。而这个是应该是真实有道德的人,真实是有戒定慧的境界。「可敬」是可以恭敬的,真实是有道德的人,可恭敬的。「同法者来」现在安住菩萨淨戒这个人,也是学习佛法的人,有正知正见的,「耆长有德可敬」也是有正知正见,有高深的戒定慧的境界,所以是「同法者来」。

  骄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

  而这位菩萨呢,心裡面骄慢,为骄慢心所制伏,他那个心为骄慢的烦恼制伏了。「怀嫌恨心」心裡面看见了这个耆长可敬的人来啊,心裡就不高兴,「嫌」就是不高兴,就恨这个人。「怀恚恼心」这个「恚」也就是恨,但是「恼」呢,因为恨啊,所以心裡面有很多忧恼,也可能他和这个耆长他们以前有什麽问题,所以就是有恚有恼。「恨」是对那个耆德说,这个「恼」是自己本身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忧愁苦恼。

  不起承迎,不推胜座。

  这个耆长有德可敬同法者来,应该起来去欢迎这位大德,但是他不,「不起承迎」不这样。「不推胜座」也不会让一让,推者让也,不推也就是不请,也不请这位大德坐最好的座位那里,不这样做,那麽这就是有点问题了。

  若有他来语言谈论,庆慰请问,

  这个地方这个他呢,不是前面耆长有德,这个「他」应该是和「安住菩萨淨戒律仪的这个人」地位是差不多的这个人,这个人来了。来了彼此间谈话,「庆慰」有什麽吉祥的事情来祝贺。或者「请问」,或者彼此间有什麽其他的什麽事情来请问。

  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

  对这个人他也有高慢心,有憍慢心,「憍慢所制」。也是有嫌恨心,有恚恼心。

  不称正理,发言酬对。

  那位「若有他来语言谈论庆慰请问」,他呢不随顺正理来说话,来酬答对方的语言不这样。

  是名有犯,

  这两个都不对,对于那个有德的,还是彼此间相差不多的人,你这样态度就是犯戒了,就是有罪过了,有犯。

  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你犯了这条戒了,这个犯是染污的违犯。看《披寻记》:

  「见诸耆长有德可敬同法者来至是染违犯者:年德俱尊,此说耆长有德可敬。」这个「年」就是戒腊,「德」这位菩萨他的修行,是很有修行的;这两方面,戒腊很高,道德也是很高的,都是值得尊重的。「此说耆长有德可敬,于如是辈同法者来,」像这一类的有德的人,有同一思想的人来了。「应正奉迎敷坐」应该郑重的欢迎他,给他敷坐,准备一个坐位。「延坐」要请他坐。然后「敬问礼拜合掌殷勤修和敬业。」应该是这样的。

  「年德相似,此说名他。」后边说是有他来语言谈论那个他,那是怎麽回事呢?此说是「年德相似」大家受戒的年岁也不差多少,那麽彼此间的修行也是差不多的,这就叫做「他」。「于如是辈应正问讯」这种人来了也应该互相问好。「酬对欢慰,」欢喜地大家谈话。「以软美言,共兴谈论。」用柔和美好的言语大家谈话。「不依等慢而自格量。」不要随顺于自己,我也不次于你,你看你了不起,我也不次于你,叫做「等慢」,这就是慢。「而自格量」,自己心裡就这样想,我不次于你,你高过我吗,我不次于你,就是这个意思。「义如菩提分品说。」(陵本四十四卷十九页)。

  「若诸菩萨于此应作而不作者,」应该合掌问讯请坐,以软美言谈论,但不这样作,应作而不作者。「是故成犯,」所以就是有罪了。「此犯因缘,由憍慢制及怀嫌恨与恚恼心,当知皆是盛烦恼摄,故是染污。」所以这个犯是染污的违犯。若是常常的修四念处,观法无我应该没有这个问题。常常修止观,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就没有这个问题,就不会这样的事情。

  非憍慢制,无嫌恨心,无恚恼心。

  前面是染违犯,下面「非憍慢制」假设这位菩萨没有憍慢心,他的心没有为憍慢所制伏;他心裡面也没有嫌恨心,也没有恚恼心。

  但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但是由懒惰,或者是大德来了,或者是同学,或者是什麽人来了,心裡面就是没有表现出来恭敬,懒惰懈怠;「忘念」忘掉了正念;「无记之心」这也不属于好,也不属于坏。这也是有犯。「有所违越」也是犯这条戒了。「非染违犯」不是染污的违犯,那麽过失就轻了。看《披寻记》:

  「但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至非染违犯者:此中略说有四种心:谓懒惰」是一种,「懈怠」是一种,「忘念」是一种,「及与无记」是一种,有这四种心。「前三皆是放逸所摄。」前三懒惰懈怠忘念是放逸所摄。「后之一种无知所摄。」属于无知。「故非染污。」这没有憍慢心,没有慢就算是非染污。「义如摄事分释。(陵本九十九卷六页)」。

  「此复云何?」这又是怎麽回事呢?「懒惰懈怠是放逸果;忘念是放逸因。」就是忘记了,由于忘记了,所以就懒惰懈怠,所以有因果关係。「由是此三皆放逸摄。」这三种都是属于放逸的。「由无觉慧无所知故。不能记别如所应转;名无记心。」这个前面都算是放逸摄,后边无记是怎麽回事呢?「由无觉慧」他这个心裡面觉慧没有现前,就不知道这个事情。「不能记别如所应作」,他不能了别我应该这样作。「如所应转」应该对任何人都应该恭敬,欢迎人家。他不能这样作,名叫无记心。

  「由是无记无知所摄,非约性类名无记故。」这里说无记就是这样讲,没有觉慧,所以叫做「无知所摄」。「非约性类」不是说这是善性,这是恶性,中间是无记,不是这样解释,「名无记故」。「不作此释,有多相违。」你若不作,没有觉慧,所以叫做无记。如果不这麽解释,那这段文上有很多,有点相违相矛盾的地方。「圣教不说懈怠忘念通无记故。」经上不说懈怠心忘念是属于无记,没有这句话。「亦不别说有无记心犯所犯故。」经上也没有说由无记心犯了戒的。「无知成犯。」说无知而犯了这条戒呢。「总有多种。谓于所犯不审听闻不善领悟;」怎麽样算是无知成犯了呢?

  谓于所犯的戒法,「不审听闻」他不能够注意地,专心地听闻善知识的讲解;所以他不专心呢,就不善领解,不能够「善」者能也,不能够领悟戒法的开遮持犯。「彼无解了,无有觉慧,」他不能够领悟,所以也就无所解了了,也就没有觉慧了。「无所知故,于其所犯起无犯想,而犯众罪。」他对他所犯的戒,他认为我没有犯,这样子犯了很多罪。

  「今于此中唯取无有觉慧,说为无知。」现在这段文呢,只是取其中的一样,就是没有觉慧所以叫做无知。「谓于年德俱尊或相似者来,现前时及兴言论,」他没有作意,就是心裡面没有动起来。有大德来,或者有同学者来,他心裡面好像没有人来似的。「都无作意不觉知故。由是因缘,虽有违犯而非染污。复次此懒惰懈怠放逸为因,故说非染;前文所说懒惰懈怠轻慢为因,是故说染。」前文也是有懒惰懈怠的话,但是那裡面有轻慢的意思,所以叫做染污违犯了。「染非染别,如是应知。」有轻慢就是染,无轻慢就是非染。

  列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谓遭重病,或心狂乱,

  这下边说无违犯,前边说有违犯。有违犯,有染违犯,有不染违犯。现在说无违犯。「无违犯者,谓遭重病,或心狂乱,」就是说这个菩萨他有重病,那麽这个身体很不对劲了,那麽有大德来,他没有起座,没有表示欢迎,这不算犯。或者这个菩萨他心面狂乱了,也不算犯。

  或自睡眠,他生觉想,

  或者自己正在睡觉,对方来了认为你没有在睡觉。

  而来亲附语言谈论,庆慰请问,

  那当然你睡着觉了,就不能回答,不能谈话了,那这不算犯戒。

  或自为他宣说诸法,论议抉择,

  或者自己这个时候为大众,为他人在宣说诸法,在讲解佛法。或者是和预定的一些人在讨论佛法,那这个时候,别的人有大德来,没有起座欢迎他们,这也不算犯戒。

  或复与馀,谈论庆慰,

  或者你这时候和别的人在谈话,有什麽庆慰的事情。

  或他说法,论议抉择,属耳而听,

  或者是别的人在讲经说法,别的人在讨论佛法;「属耳而听」而这位菩萨呢他在注意地,耳注意地听对方说法论议,那这样子也不算违犯。

  或有违犯说正法者,为欲将护说法者心,

  或者说是有人来了的时候,你若是起座去欢迎对方,和对方谈话,你就是违犯了说法的这件事,你打人閒岔了。大家都在听经,有人来,你去和人家去讲话,有一点扰乱性质,那就是违犯说法者了,说法者不同意这件事。「为欲将护说法者心」所以你有别人来,有大德来,有什麽同学的来,你相识的朋友来,为了你愿意保护,爱护说法人的心情,你不要动,这样也不算犯。

  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之善处。

  或者是有什麽大德来,有同学的来的时候,「或欲」或者你内心裡面想,以如是为方便,我不睬你,我在这坐着不动,以如是方便来调伏那个人;「调彼伏彼」调和他的烦恼,降伏他的烦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这样子对对方有什麽好处呢?能令对方从不善处解脱出来,安住在善处。有这样的功德,那你不起座,不谈话也不算犯戒。

  或护僧制,

  或者是你要爱护大众僧的规则,这个地方是由佛教团体他立出个规定来,讲经的时候,任何人不要说话,他就这麽规定出来,你要守这个规矩,不能说你的朋友来了,你就和他谈话,不可以。这样也不算犯。

  或为将护多有情心,

  或者是你为了爱护很多人的心情,很多人的心情说,听经的时候你就安住着不要动;如果你若动了,你同你的朋友在那儿说话,很多当时法会大众很多人都不高兴了。所以或为将护多有情心不要动,那也不算犯戒。

  而不酬对,皆无违犯。

  那时候你的朋友来了,你和他不说话,他说话你不酬答,不算犯。「皆无违犯」这样意思。看这《披寻记》:

  「无违犯等者:初二种相,通说一切;后所馀相,唯说不酬对。如是应知。」

  宿三、于他延请(分二科) 列一、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他来延请,或往居家,或往馀寺,

  这是前边是顺世仪,现在这是第三科,第三科是于他延请,第二科于随世仪,第三科于他延请。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有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淨戒律仪的时候,「他来延请」有的人来请你,他来请你有事情。请到什麽地方去呢?「或往居家,」或者往到那个居士家里边去,那麽这可能是居士来请他。「或往馀寺」或者有法师来请你到别的庙上去。请到那干什麽呢?

  奉施饮食。

  布施你的饮食。

  及以衣服等资生具。

  或者佈施衣服等诸资生具。

  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

  但是你就不高兴这件事,你有憍慢心,你的心为憍慢所制伏了,随顺憍慢去处理事情。那麽心里面呢,「怀嫌恨心」,对来请你的人你不高兴他;「怀恚恼心」,心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烦恼。「不至其所」不到他的地方去;「不受所请」不接受他的邀请。

  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看这《披寻记》:

  「他来延请者:延谓招延。」就是招请。「为修福故」为什麽请你呢?是为了修福。「欲求果报,」目的是要求福德的果报。「是故招延」。请呢?「请谓奉请」他来延请的请字是什麽意思呢?「请谓奉请」也就是恭敬的来邀请你。「为修慧故」他请你干什麽呢?为修智慧。「欲求解脱」希望解脱生死。「是故奉请。」所以恭敬的来请你。「如摄异门分说。(陵本八十四卷二页)」这是说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这叫做有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

  不到他那儿去,不接受他的邀请。

  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也是有所违越,但是非染违犯,没有高慢心,这是有违犯。下边是无违犯。

  列二、无违犯

  无违犯者:或有疾病,或无气力,或心狂乱,

  人家来请你,你不接受,那也不算违犯是什麽呢?或者你自己有病,或者是没有气力,不明显的有病,但是没有气力,没气力就不能走路了。「或心狂乱」或者你有神经病了,也可以不去。

  或处悬远,

  或者是那个地方离你太遥远,「悬」就是远。

  或道有怖,

  或者是经过的道路上有恐怖,有怨敌。

  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之善处,

  或者是想要以如是方便,就是不受邀请,用这来调伏对方,出不善处,安立善处,那也不算犯。

  或馀先请,

  或者是在这个人邀请之前,有其他的人请你了,那麽你就不答应他,也是合道理。

  或为无间修诸善法,

  或者不要间断,长时期相续不断的修诸善法。「欲护善品,令无暂废」常时间不间断的修诸善法,就是修奢摩他的止观,修毗婆舍那的观,修奢摩他的止。这个是要不间断的修才能有成就的,所以或为无间修诸善法。

  欲护善品,令无暂废。

  想要保护自己所修的法门的善品,使令他暂时的都不要停下来,就是要精进才能有成就。看《披寻记》:

  「或为无间修诸善法等者:此中善法,唯说定心。」就是修奢摩他说的。「精勤加行,是谓无间。」那要精勤努力的修行才可以得禅定的,所以叫做无间。「定资粮等说为善品」定的资粮。定的资粮是什麽呢?于食知量,安住淨戒,修悎寤瑜伽,修根律仪,正知而住,这是定资粮,善品。「令不退失,是名为护。」使令自己所修的奢摩他不退失叫做护。

  或为引摄未曾有义,或为所闻法义无退。

  前面这一段是约定说的,「或为无间修诸善法,欲护善品,令无暂废。」这约定说,下边就是智慧了。「或为引摄未曾有义」或者你现在用功修行,修四念处,你的目的想要引摄,想要成就。就像一个井,在井里取水,你摇一摇把那个罐子放下去;放下去得到水了,再摇一摇,再摇上来。那麽就叫做引摄。现在引摄什麽呢?就是要引摄未曾有义,就是第一义谛。我们行住坐卧,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时一切处都是第一义谛,但是好像距离一万八千里,就是这样子。这样子那麽现在怎麽办呢?要把这个第一义谛现前,把它现前,把它引发出来。那麽你就要有无分别智,要成就这无分别智,証悟第一义谛。引摄未曾有义,「未曾有」怎麽讲?就是离一切相的意思,要显现离一切相的第一义谛,叫做「引摄未曾有义」。就是为了得无生法忍,就这个意思。前面是为得奢摩他的定,现在这个是得毗婆舍那的观。

  或为所闻法义不退。

  「或为引摄未曾有义」是証悟第一义谛的意思,「或为所闻法义不退」这是闻所成慧,闻思修三慧。所闻法义不退失,我学习这个佛法我要温习,你若不温习就得不到,所以「或为所闻法义不退」,或者是你希望这个样子,这样子你不受他的邀请也是可以,也不算犯戒。

  如为所闻法义无退,论议决择,当知亦尔。

  或者是同多少人约会,要讨论佛法,就是论议决择,那我就不能够去赴你的邀请,那也是不算犯戒,所以是当知亦尔。

  或复知彼怀损恼心,诈来延请,

  或者是你知道那个来邀请你的那个人啊,他不怀好心,他想要伤害你,损恼心伤害你。「诈来延请」用欺诈的心情来请你到那去,你到那去就倒楣了,所以是诈来延请。

  或为护他多嫌恨心,

  或者是为了保护很多人的嫌恨心,你若答应他的邀请,很多人会嫌恨你,那你就不答应也不算犯戒,是这个意思。

  或护僧制,

  或者是要遵守大众僧的规矩,大众僧的规矩,这个人来邀请,大众僧的规矩是不准你受他邀请的。大众僧作了羯摩了,这个居士,我们是覆钵羯摩,就是不受钵不到他那儿去乞食,说护僧制。

  不至其所,不受所请,皆无违犯。

  这也不算犯这条戒。看这《披寻记》这一点:

  「或为引摄未曾有义,创得现观见实真如,」创得就是才开始得,得到现观,得到无分别智。「见实真如」就是証悟了离名言相的真如了,叫做「实真如」,名言安立的真如不是真实的真如,这实真如是离名言相的意思。「是名未曾有义。」这个实真如就叫做未曾有义。

  「于现观前,若以分别所摄如理作意」于现观之前,就是成就无分别智之前。「若以分别所摄」就是属于心裡面要去分别,这是有相这是无相,这是八正道,这是七觉支,分别所摄。「如理作意」就是随顺真如理的分别去观察的话。「思惟其相」思惟我不可得,思惟因缘所生法,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思惟其相。「修习加行,」你努力的去这样修毗婆舍那观。「令能证得」你这样子你毗婆舍那逐渐进步呢,就能証得未曾有义了。「是名」叫做「引摄。」那这样讲呢,这个无分别智和真如是所引摄的,能引摄的就是闻思修了。那麽你为了这件事我要用功修行,我不受你的邀请也是合法的,不算犯戒。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起的念头是因,阿赖耶识里结业习种子是果。世间人最大的业障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里面最严重的是贪心。从贪心里面贪得了,于是就吝啬;贪不到就生嗔恚、生嫉妒,由于嫉妒、嗔恚,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既然造作罪业,就不能没有果报。世出世间,真相说穿了,无非是因缘果报而已。所以佛家常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何以不空?因果转变不空,这个转变是刹那在转变,念念不住;因果相续不空、因果循环不空。我们念头刹那不住,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所以佛劝我们修一切善,劝我们断一切恶。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