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81


2014/9/4    热度:19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81

 

  宿二、于盖缠苦(分二科) 列一、举贪缠等

  为贪欲缠所苦有情,开解令离贪欲缠苦。

  这是第二科,于盖缠苦有情,为他开解。这裡面分二科。列一、举贪缠。「为贪欲缠所苦有情」:前面的一段是于灾患苦有情,为他们说法,解脱他们的苦;这下边是于盖缠苦。前面是偏重于身体上的苦恼,这个盖缠苦是心理上的苦恼。其中第一种就是为贪欲缠所苦恼的人。「开解令离贪欲缠苦」:菩萨为他说法,开解他的智慧,使令他远离贪欲烦恼的苦恼。

  列二、例瞋等

  如是若为瞋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缠所苦有情。开解令离疑缠等苦。

  前面是贪欲盖,这下边就是简单的说了,就是瞋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盖也就是缠。为这样烦恼的有情,「开解令离疑缠等苦」:那麽这一句话呢,就是五盖的最后一句叫作疑缠。从后面向前数呢,就是令离疑缠;应该再说掉举恶作,再说惛沉睡眠、瞋、贪欲。从前面开始说呢,就是贪欲盖最在先。看这个《披寻记》的文有详细解释:

  「为贪欲缠所苦有情等者」:先指出来这一段文。「此中略说五盖差别」:五盖是那五盖呢?一、贪欲盖,二、瞋恚盖,三、惛沉睡眠盖,四、掉举恶作盖,五、疑盖。

  「如此诸法覆真实义令不显了,故名为盖。」先解释总名。这盖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贪欲、瞋恚这五种法,「覆真实义」,能够遮盖这个真实义不得显现,「令不显了」。实在来说,真实义是须要有智慧,真实义就显了了;你若没有智慧,真实义就不显了。所以「覆真实义」,也就等于说,障碍你的智慧现前,使令你的智慧不成就,你就不明白什麽叫作真实义。当然这裡面说真实义应该是指第一义谛,就是指真如说的。当然这句话是站在佛法的立场上来说,你若有五盖,你就不能显了真实义,你不能够证悟真实义。「故名为盖」。

  「数起现行,亦名为缠」:这个论文上「为贪欲缠」,「令离疑缠」,这可见每一盖也都名之为缠。「缠」这什麽意思呢?就是「数起现行」,它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你心裡面活动,那麽就叫作缠;那是缠绕着你,令你不得解脱。

  「如有寻有伺地释」:这个本地分一共有十七地,这个「缠」,如有寻有伺地解释。「﹙陵本八卷六页﹚」。

  「为贪欲缠所苦有情」:前面这一段解释是缠,解释盖这两个字,就是总明。下边各别的解释。「为贪欲缠所苦有情」这句话是什麽意思呢?就是

  「此说诸在家者,为欲境界所漂沦故」:这是说没有出家,没有来到寺庙修行的人,他还在烦恼家裡面生活。这个在家的人他有什麽事情呢?为欲的境界所漂沦,就是为欲所动。「沦」者没也。沉没在欲的境界裡面出不来。这是为「欲境界所漂沦故」。

  「贪数现行,是名贪缠」:他这位在家的补特伽罗,这个贪烦恼是不可以计数的,就是贪烦恼数数的活动,是名贪缠。

  「由此贪缠违背圣教,故立贪盖」:那麽为什麽称之为盖呢?因为这个补特伽罗他有贪烦恼,「违背圣教」,他就不能随顺佛的教导去修学圣道,这件事他办不到。「故立贪盖」:所以名字叫作贪盖。贪欲障碍他修学圣道,所以叫作盖,就不能够在佛法裡面成就佛的智慧。

  「此能令心于妙五欲随逐淨相,欲见欲闻乃至欲触,或随忆念先所领受寻思追恋,心不安隐心不寂静,故名为苦」:解释这个「苦」字,为贪欲缠所苦有情,这个苦,解释这个字。「此能令心于妙五欲」:有贪欲盖的有情,这个贪欲的烦恼,能使令这个人的心,对那个妙五欲的境界,「随逐淨相」,他那个心随逐欲的苦恼相,而颠倒的认为是淨相,这个「淨」是清淨、是美妙,这是个颠倒相。「欲见欲闻乃至欲触」,这是贪的行相。「或随忆念」,这在时间上说是已经过去了,但是他的心裡还在回想以前所领受的那个欲的事情,就在寻思追恋,爱着这些事情。「心不安隐」,他的内心,不管是这个欲已经过去了或现在前,这个心老是动乱,不安隐。「心不寂静」,不能够平静。「故名为苦」,这就是苦。当然老是动乱就是苦,其实还有很多的烦恼围绕着这个欲,你若接触这个欲呢,还有很多烦恼也随之而来了,使令你苦恼,「故名为苦」。

  「菩萨了知诸欲过患,能正开示解其义趣」:这是下面「开解令离贪欲缠故」,解释这句话。发无上菩提心的这位菩萨,他也可能是出家的菩萨,也可能是个在家的菩萨。但是你只要是菩萨,你就应该有这个堪能性,就是「了知诸欲过患」,他明了这色声香味触的这些欲是有过患的,这裡边有灾难。「能正开示解其义趣」,能够正确的开示为欲所困的有情,使令他理解、明白道理。

  「令彼有情知求出离」使令那个补特伽罗,「哎呀!欲是苦啊!」就厌离那个欲,希求从欲的境界裡面跳出来。这不是个容易的事情!

  「由是能离贪欲缠苦」,因为这个为贪欲缠所苦的有情,善根可能是成熟了,遇见这个菩萨,能令他开智慧了,「由是能离贪欲缠苦」。这是一种。

  「瞋恚缠所苦有情」,这是第二个盖。第二个盖什麽意思呢?下面解释。

  「此说诸出家者」,这句话主要是指出家人说的。其实在家人为贪欲缠所盖,也是为瞋恚缠所盖的,瞋恚也是很多的。不过佛陀为我们说法,这句话的意旨何在呢?是指出家人说的,不是在家人。出家人有什麽问题呢?

  「由不堪忍诸同法者诃谏驱摈教诫等故,瞋数现行是名瞋缠」,由于这个出了家的人,到了僧伽蓝中住,修学圣道;那麽你不是一个人在这裡住,可能你还有很多同梵行者,最低限度你还有一个亲教师或者阿闍梨,这都是同法者,同修圣道的人。「诃谏驱摈」,你初出家,当然也有的人善根深厚,智慧广大,虽然是初出家,一切都是如法的,也可能是这样子。但是,也有可能就是不如法,不如法的时候,就有人诃斥你、指责你,来「谏」,叫你改变过来,你不可以继续的违犯教诫。「驱摈」,你不听教导,不听诃谏的话,就要驱逐你。「摈」可以说就是弃捨了你。「教诫」,诃也好,谏也好,驱摈也好,这裡边都有你的善知识来教诫你,教导你、告诫你不可以作恶事,怎麽怎麽的,「教诫等故」。遇见这些事情本来是好事,但是你不堪忍,不能忍受这件事。不能忍受「诃谏驱摈教诫等故」,「瞋数现行」,这个内心的愤怒就起来了,还不是一次,是一次又一次心裡面愤怒。「是名瞋缠」,这个瞋缠就这麽讲。

  「由此瞋缠违背所有可爱乐法,故立瞋盖」,由于这位出了家修梵行的补特伽罗,他内心裡面不接受诃谏教诫这些事,有了瞋心,「违背所有可爱乐法」,就违背了在佛法裡面圣道、这些戒定慧的事情,都不相契合了。「违背所有可爱乐法」,可爱乐法就是戒定慧,这都是可爱乐的,因为它能令你得圣道,能得涅槃,能得种种三昧陀罗尼,三明六通,这都是可爱乐法。因为你心裡面愤怒,和这些法都不相应了,也就是障碍了这些法的成就,「故立瞋盖」。

  「惛沉睡眠缠,所苦有情」,这是第三盖。那麽这一盖指什麽说的呢?「此说修奢摩他者」,这是说出了家以后,学习佛法,修奢摩他的止。我们若读《阿含经》也好,读《瑜伽师地论》也好,我们就知道这修奢摩他是怎麽回事!就是你早晨一起来,就是修奢摩他,就是作这件事。那这一天之内除了听佛说法、托钵乞食之外,就是修奢摩他和毗婆舍那,就是这两件事,和我们中国传统佛教不一样。我再重覆说一句,虚云老和尚有人问他,怎麽修禅看话头?说是经教裡边说修止观怎麽回事?虚云老和尚回答说:「那是古法!」古代的人那麽修,后来的人不这样修;这话就是这个意思。我刚才说这句话还有一个意思,还有什麽意思?各位同学如果在我们法云寺禅学院这儿住,有可能你告假了或怎麽的,到了其它的地方有人问你,「你们早晨起来上早殿不?」会问这句话。那麽我们若说:「我们没有去念愣严咒!我没有上早殿!」「这是老祖师的规矩,你怎麽可以违犯!?」你可以把我刚才说的这句话记住,你就可以回答,不然的话,谁敢违犯祖师的规矩呢?你记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惛沉睡眠缠所苦的有情。

  「此说修奢摩他者,由数现行,故名为缠」。你修奢摩他的止的时候,不管是修繫缘守境止,或者制心止,或者体真止,或者修什麽止。这个止使令内心裡面明静而住不分别,无分别住。我们没有得禅定的人,他就容易惛沉睡眠,你心裡面不分别嘛,他就容易惛沉,这是我们无始劫来的习惯。其实惛沉就是睡眠,无差别。但是惛沉睡眠也可以说有差别,就是你静坐的时候睡眠,不名为睡眠,名为惛沉。这规定到中夜休息的时候,那不叫惛沉,叫作睡眠,可以这麽说。但实质上那个内容的事情是一回事。我也曾经想过,惛沉和睡眠有什麽不同?很久不能解释。我现在这样解释,就是没差别;就是你现在并不想睡眠,你是想要静坐,但是这个时候心裡面什麽也不知道了,那就叫作惛沉。有的时候静坐的时候,忽然间心裡面:「我刚才干什麽了?」不知道我刚才干什麽,那就是惛沉了。如果轻微的惛沉,会知道,若是严重了就不知道了。「由数现行故名为缠」,若是你静坐的时候就惛沉几秒钟,这不算是缠,也不能名之为盖,那没有关係。或者说你就是惛沉了一分钟二分钟三分钟,这也没有关係。或者一个钟头只有三分钟空过了,那还不要紧,所以不名为盖,这个意思。「由数现行故名为缠」,你不对了,前五分钟是惛沉,后五分钟还是惛沉,一直在惛沉,这就不对了,这就是盖,你这一个钟头空过了,所以「由数现行故名为缠」。「障奢摩他,故立为盖」,这个时候障碍你修止,使令你心裡面不能明静而住,不能无分别住。

  「掉举恶作缠所苦有情,此说修毗婆舍那者」:这是又一个盖,第四个盖。「掉举恶作」,其实我们在声闻地已经学过,什麽叫掉举,什麽叫恶作,已经学过很多次了。我可以念一念就可以,不用解释,应该这样就是可以的。我还是解释一下好了。这个掉举就是心裡面掉动,不安静;那为什麽掉动不安呢?就是思惟以前可爱的满意的事情。这个思惟就是在动,掉动。这个恶作是什麽意思?作就是作什麽事情。或者是作好的事情,或者作坏的事情。这个恶是不高兴,就是后悔。我以前曾经给一个人服务,送他到医院去看医生,这件事作的不对!我后悔了。这就是恶作。你作好事后悔了,这是恶作;说我作恶事,说「哎呀!我不应该作对大众有伤害的事情。我不对!」作坏事后悔了,也叫恶作。作好事也可能后悔,也叫恶作。不高兴我以前作的事情,我以前作的不对,就叫作恶作。其实你在那裡修毗婆舍那观的时候,心裡面就不修观了,心裡面思惟这件事后悔。所以恶作实在就是后悔的意思,就是悔恨的意思。「掉举恶作缠所苦有情,此说修毗婆舍那者」:「毗婆舍那」是印度话,梵语翻作中国话是观。比如说是以佛像为所缘境,观察佛的相好光明,这也叫作观。或者是修不淨观,或者修缘起观,或者修唯识观,修法界观,修毕竟空观,一心三观,这都是观。

  「由数现行,故名为缠」:这个掉举恶作和刚才那个惛沉睡眠也是一样,数数地现行,那就障碍了你的毗婆舍那观。这个观我还是再重覆一下。观可以说有很多种种观,但大概的说只有二种观:一个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一切众生的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不真实的。这是一种观。第二种观就是这一切如幻如化的法都是毕竟空寂的。就这两种观。这两种观我们在经论上常常读过嘛!「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文也不是很难懂,我们就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年轻人记忆力好,随时都会讲,也会念这个文,为什麽要观呢?一定要观,不观不行。就是我们无始劫来老是看见一切境界都是真的,看见什麽都是真的……你骂我也是真的,你讚歎我也是真的,作个梦也都是真的;就不知道如幻如化,不知道。那麽我们执着真实的这是凡夫境界,知道如幻如化是圣人的智慧。那怎麽样能改变呢?你时常静坐的时候思惟,「色如幻如化,受想行识如幻如化;眼耳鼻舌身意如幻如化,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幻如化。」你若是读《大般若经》它就是这样说,从色受想行识开始,一直到无上菩提都是如幻如化。说色受想行识是空的,无上菩提也是空的,就是这样子,一切法都是平等的观察。这样子慢慢地慢慢地能够改变原来的思想;思想改变过来,烦恼就没有了。所以你要在静坐的时候常常这样观,观察是如幻如化的;久了呢,你这如幻如化的智慧观察,你不修止观的时候它也能出现,看见一个境界的时候如幻如化的。看见一个男人是如幻如化的,看见女人也是如幻如化的,看见一个丑陋的人是如幻如化,端正的人也是如幻如化。就所有的境界都是如幻如化,你心裡这个智慧就常常出现,而就不执着是真实的了。你这空观若常常观,它也是「这是空无所有的,不是有;在毕竟空裡面如幻如化不可得!」那麽心就无所住了,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心就不住一切法,心也不受一切法。贪烦恼瞋烦恼一切烦恼都不生起了。所以非要常常观不可。你不观就不行!说我在经论上,我看见这个说法,我都给你讲,我也可以写文章,那一点用没有!你看见一切境界的时候,还执着是真实的,是有,是真实有,不能改变原来凡夫的思想。你不能改变这个思想,你的烦恼也不能改变,照样起烦恼!照样起烦恼有什麽关係?苦恼!烦恼一起来心裡苦恼。自己苦恼的时候自己不欢喜,那怎麽办呢?但是还不愿意修止观。我们凡夫就是这样子。最初是发好心出家的,把所有的弃捨了、都不要了,但是出了家以后不肯修止观,然后又回家去了。为之奈何?无可奈何!这上面说「由数现行故名为缠」,当然这初发心修止观的人就是这样子。你不要说我一静坐的时候止也修不好、观也修不好,我不修了!其实不用!任何人都是一样。初发心修止观的人都有这问题,你不要失望!你就慢慢地改造自己就是了。今天改一点,明天改一点,慢慢的就成功了。只有这个办法。

  「障毗婆舍那,故立为盖」:这个修毗婆舍那观,心裡面是依据经论,依据圣言,依据佛的话;或者是龙树菩萨说的话,或者是无着菩萨、天亲菩萨说的话,这可以。你要记住圣言!这是佛说的话,佛告诉你这样观,这就叫作圣言。但是现在我忘了,修止观忽然间掉举来了,恶作来了,就把佛说的话丢在一边了,就思惟这些苦恼的事情,就是为障。「障毗婆舍那,故立为盖」,就是障毗婆舍那,所以叫作盖。初开始修止观还有什麽问题呢?还有个问题呀!如果我现在静坐的时候我这个止若修的相应,这个身体就感觉到舒服,感觉到轻鬆。「哎呀!佛法很微妙,我的确得到好处。」就愿意修止。但是修止不是完全如你意;你前半小时修的不错,后半小时就不对了,我头一支香还修得不错,第二支香就不对了,所以令你失望了。在这裡看出来二件事:一个是修的相应,就愿意修止,而不愿意修观。为什麽不愿意修观呢?我在那裡思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修这个观思惟了老半天,也没有什麽不同,还是原来样嘛!我看见这个仇人来了就是不高兴,一点不能改变自己,所以修观很没有意思,不修观,愿意修止。其实这是不对的!

  其实我已经说过多少次了,但我还愿意重说。你不要这样子!你修了止不相应不要紧,你就修观。修观这很容易,比修止容易呀!你就预先准备好,思惟它一段,然后再修止,可能就好一点。这个事情,我认为你试验它一百遍,一百遍都是灵的。比如说我现在修止修的不合适,那就不要修止,不勉强;你就坐在那裡默念大悲咒七遍,然后再修止就好一点。念大悲咒能帮助你修止观的,这是一定的。说我不愿意念大悲咒,也可以!这时候你修止修的不相应,你背《金刚经》;背全部也可以,背一部分也可以,背完了再修,就好一点。你愿意背《金刚经》也可以,你愿意背《法华经》也可以,你愿意背《瑜伽师地论》那一段文也可以,真实义品你把它背下来也是非常好,因为这都是圣言。这样就是能够扭转自己,修止不相应,用这个方法能够调转。或者我什麽经论都不背,你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也可以,你念阿弥陀佛名号也可以,你念一会儿,再修止就会好一点。当然你不要求太高;说我念了一百句阿弥陀佛,我就是一个钟头内一念不生,这是不可以。你不要要求太多。它若好一点,那就是不错了。不过现在我们承认我们多诸业障,这件事要承认,也应该拜忏,要诚心的拜大悲忏。诚心拜大悲忏,也能够帮助你修止观的。这样子你用办法来调。不要说我不相应就放弃了。不是的!还有办法调转。

  「由数现行,故名为缠;障毗婆舍那,故立为盖」这样说贪欲盖指在家居士,他要出家的时候这个贪欲障碍他不能出家。瞋恚盖,初出家了以后佛法很多你都还没有学好,有的时候碰壁了,要是亲教师、阿闍梨呵斥了,「我不接受!」我们现在说个名字也不要紧。说张大千,受戒的时候烧个香疤就不可以,还俗,我不受戒了,我不出家了。这是什麽?就是我爱太厉害了,我这个头烧个香疤不行!就是初出家受到师长的呵斥了,不能忍受,「我不出家了!」也是可能。也有可能有大智慧,「这是好嘛,我接受!」那就不是盖,没有瞋恚盖。等到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这是修止观的障碍,那是修行了,修行时候的障碍。

  「疑缠所苦有情,此说憎嫉诸圣教者」:这个疑不是指佛教徒说的。是指什麽人说的呢?「此说憎嫉诸圣教者」,就是对佛法有憎恶嫉恨的人,不高兴佛教,对这种人说的。「由数现行,故名为缠」:因为佛说的道理他不接受。说是人有过去生、有现在生、有未来生、有六道轮迴,有凡夫、也有圣人,他对这事不相信。「由数现行故名为缠。」「障生圣解,故立为盖」:他若疑惑了,就障碍他不能对佛法有深刻的、坚定的认识,就不能有信心了,「故立为盖。」

  「菩萨于此种种有情,能正开示过患出离,解其义趣」:现在这位受菩萨戒的菩萨,安住在菩萨淨戒的这个菩萨,「于此种种有情,能正开示过患出离」,对于这个要出家还有贪欲盖的有情,出家以后有瞋恚盖的有情,修止观的时候有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的有情,对于佛法有疑,有嫉恨的有情,那麽这个菩萨能于此种种有情,能正开示过患出离,能开示你有这个盖,对你自己是不利的。菩萨能为他说法,能令他开大智慧,就能从这个盖裡面解脱出来。「解其义趣」,明白这个道理。

  「由是令离疑缠等苦」:由于菩萨的慈悲开导,就能解脱了疑缠、掉举恶作缠、惛沉睡眠缠、瞋恚贪欲缠等苦。

  「此中等言,等取馀缠,谓瞋恚等,逆次说故」:就是从后面向前说,叫作逆次;从前面向后说,叫顺次。

  那麽这是于盖缠苦,菩萨对这类的有情有所注意。下面第三科于寻思苦。分二科。第一科,举欲寻思。

  宿三、于寻思等苦(分二科) 列一、举欲寻思

  欲寻思缠所苦有情。开解令离欲寻思苦。

  这是第三科对于寻思的苦恼。分二科。第一科,举欲寻思。

  「欲寻思缠所苦有情」:这个欲寻思缠,与前面那个贪欲盖不同,那是指在家居士要出家,这个时候有贪欲盖,是这样说的,一般人也就不提这件事。现在这欲寻思是已经出了家修止观的人,他有欲寻思,为「欲寻思缠所苦有情」。这个欲寻思也就是色声香味触,各式各样的欲寻思。这个优波鞠多尊者传有时间也应该读;这应该读的书太多了。不过从这裡又想起来,这个优波鞠多尊者传那上面就说修行人有各式各样的问题,而优波鞠多尊者能解决他的问题,和这文正好相似。他一入定就知道这个比丘有什麽什麽障,他就想办法给他解除了。不妨也说一个,把它说出来也好。就是有一个比丘慕名而来要跟他学习禅,那麽优波鞠多尊者说你跟我学禅可以,但我有个条件,什麽条件?要听我话。就这麽一个条件,要听我话!不听我话,我不教导你修禅。说:「好!愿意听师父教。」

  但是优波鞠多尊者一入定观察,这个人修学禅有点障碍;什麽障碍呢?就是他欢喜喝这个乳糜粥,就是用牛奶做的粥,欢喜吃这个粥。他非常爱着这件事,若是静坐的时候也就是想这件事,「哎呀!明天到那个斋主家去化缘,给我做这个粥!」他就在这裡面掉举。那麽这时候优波鞠多尊者,第二天就说:「今天你不要随大众吃饭,我陪你一起在这裡喝粥。」他的心裡很欢喜,大德要陪我吃粥。这时候优波鞠多尊者下令要人拿来一碗粥,还拿来一个空碗。拿来了,这个比丘一看,这是合意的粥嘛,就要吃,但粥很热啊!就用口来吹,叫这个粥赶快凉,好喝。优波鞠多尊者说:「你何必着急呢?等一会儿就凉了嘛!」当然这先约定好要听话的嘛,这时候他就不吹了,等这个粥凉。过了一会儿说:「现在可以吃了,但是你吃不可以咽下去,你到嘴以后要吐出来,吐到那个空碗裡面。」他就听话的一口一口的吐出来,然后再叫他吃吐出来的这个粥。那麽这个比丘说:「吐出来怎麽可以吃呢?」说:「不行!我们预先说好了要听话的。」那麽他勉强吃了。以后再也不爱着这件事了,对这个粥怎麽好吃,这个爱着心轻微了,就把这个过失消除了,在静坐的时候再也不打妄想,不打妄想很容易就得奢摩他定,得毗婆舍那,得阿罗汉了。

  从这裡,也可能我们没有这种过失,我们没有这种……一定要打妄想……静坐打妄想:「明天谁在厨房裡烧饭烧菜?作得好不好吃?」当然我看各位同学可能没有这种想法。但是,我们可能有其它的过失!只要你有这些事情有点过失,它就障碍你修圣道。那现在虽然没有优波鞠多尊者在这裡,但是优波鞠多尊者传还在,你一看呢,就等于优波鞠多尊者在。那麽,你就可以反省我有什麽过失?什麽办法消除这些障碍呢?那修学圣道就容易一点!现在佛菩萨已经告诉我们有什麽障碍,通通都告诉我们了。你若读声闻地,那地方说了很多的障碍,很多的障道因缘它说了。所以你自己可以看嘛,我有什麽什麽障碍,那麽就可以消除。消除这些障碍,你止观就能相应,它就容易有成就啊!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这裡面说「欲寻思缠所苦有情,开解令离欲寻思苦」,欲就是我们所欢喜的东西,放不下!那麽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五种欲。这五种法为什麽叫作欲呢?因为这五种法能引起我们的欲,所以叫作欲;实在它本身没有分别心的,是我们心裡有分别,是那麽回事!「开解令离欲寻思苦」:菩萨能说出来种种的妙法,能开解、开发我们的智慧,能远离欲寻思的苦恼。

  列二、例恚害等

  如欲寻思。恚害。亲里。国土。不死。轻侮相应。族姓相应所有寻思当知亦尔。

  这下面还有几种寻思。欲寻思是这样子,其它的寻思也都是这样子。这裡面说「寻思」就是妄想,静坐的时候心裡有这些妄想。恚寻思、害寻思怎麽讲呢?其实我也是讲过的。我若多讲几遍帮助我记忆力好一点,你们要注意听的话,也容易知道这个话怎麽讲。这个恚寻思、害寻思有两个解释:第一个解释:恚就是不高兴。你以前得罪我了,我心裡面就想这个得罪的事,我心裡面就不高兴,憎恶这个人,叫恚寻思。这个害寻思呢,你以前得罪我,使令我怎麽怎麽的,我现在要伤害你,叫害寻思。这个恚只是不高兴,害就是进一步想要报复,想要伤害你,这是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这个恚是很厉害,很严重,想要杀害这个人。害,是不想杀害,但是要给你一个苦恼、不愉快,那就叫作害寻思。这是恚寻思和害寻思。

  还有个亲里寻思:静坐的时候不修止观了,想起来我的哥哥、我的弟弟、我的姊姊、我的妹妹、我的好朋友,他们今天怎麽样了?天气太冷是不是冻着了?作事情多了是不是辛苦了?就是思惟这些事。国土寻思是什麽呢?哎呀!我怎麽这麽没有智慧跑到这麽冷、下大雪的地方?我以前那个地方很暖和多好呢?就这麽思惟。你看这个《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也说到一些事情,说到出了家以后学习佛法的这些经过,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不死寻思:这是什麽呢?「哎呀!我现在才二十几岁、三十几岁,我何必这麽早出家?!我八十岁以后再出家嘛!出家这麽早干什麽呢?」这是一个不死,想说我八十岁也还不会死,这些事情。或者说:「我何必现在就修止观?我先写几篇着作以后发表,然后我再修止观嘛!」这也是不死寻思。这意思。轻侮相应:就是以前经过的事情,我被人家轻慢毁辱了;这个人怎麽怎麽的……他轻视我、瞧不起我,在大众裡面毁辱我。想起这些不愉快的事情,这叫作轻侮相应寻思,就是不修止观了,思惟这些事情。族姓相应:这是什麽呢?就是我出家了以后,这省主席作我的护法,有大富贵的人作我的护法;那个人他感觉到了不起,他的护法是个贫穷的人。就是思惟这些事情。或者思惟其他的大比丘,总统作他的护法,大富贵的人作他的护法;给我作护法的人在贫民区住的,心裡不欢喜。这叫作族姓相应所有的寻思。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里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轻侮相应寻思、族姓相应寻思,这一共是八种寻思。

  「欲寻思缠所苦有情。开解令离欲寻思苦」,其馀的七种寻思,「当知亦尔」,菩萨也是来开解他,令他远离这些寻思的苦恼。《披寻记》:

  「欲寻思缠所苦有情至当知亦尔者:此中略说八种寻思:一、欲寻思。二、恚寻思。三、害寻思。四、亲里寻思。五、国土寻思。六、不死寻思。七、轻侮相应寻思。八、族姓相应寻思。如摄事分释」:在本《瑜伽师地论》摄事分有解释。﹙陵本八十九卷九页﹚「此能令心不寂静转,故名为苦」:你一思惟这些事情,心裡面就烦恼,不寂静是烦恼的意思。

  宿四、于蔑胜苦

  他蔑他胜所苦有情。开解令离被蔑胜苦。

  这是第四科,于蔑胜苦。看《披寻记》:

  「他蔑他胜所苦有情等者:为他有情高慢之所轻侮,是名为蔑」:这个蔑实在就是轻视的意思。那个人他轻视我,叫作他蔑。

  「为他有情威力之所胜伏,是名为胜」:这个他胜,就是那位有情威力很大,他的威力胜过我,我就自然会怕他,叫作胜伏。「从彼所生不饶益相令心恼乱,故名为苦」:为人所轻慢心裡也不舒服,有苦恼,不饶益相,令人恼乱;为他所胜伏,也是心裡恼乱,故名为苦。而菩萨呢,「开解令离被蔑胜苦」,能够为他说法,能够消除这些苦恼。从这些文看出来,这个菩萨是一个博学多闻,修学圣道,有大智慧的人,不然他能胜任这件事吗?我看是做不到的。所以这个菩萨这真是能住持佛法,能广度众生的一位大人,不是平常人。

  宿五、于劳倦苦

  行路疲乏所苦有情。施座施处调身按摩。令其止息劳倦众苦。

  这是第五科,于劳倦苦。什麽劳倦呢?就是「行路疲乏所苦有情」,就是走路!这个路太长远了,怎麽健康的人你走路走太长了也会疲乏。说我不走路,我驾车,驾车走太远了也是辛苦,你也是疲乏的。或者身体不够健康,走路也容易疲乏。「施座施处」:而菩萨为这一类的有情,布施他一个床座,给他一个地点,让他休息。「调身按摩」:不但给他座,而且还能按摩他的身体,使令身体四大调和。「令其止息劳倦众苦」:就是想这些办法,施座施处,调身按摩,就能使令他止息了劳倦的众苦。菩萨也作这种事。总而言之,菩萨饶益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看这个《披寻记》:

  「行路疲乏所苦有情等者:此中苦言,触处所摄」:这裡面说苦,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境界属于触处,属于这一类的。「由不平等假立疲极故」:由于你这个四大地水火风,经你走路的消耗,裡面不平衡了,不平衡了你就有劳倦的感觉,那麽假名叫作疲极,就是特别的疲倦了。

  「身粗重苦之所生故」:你行路太疲倦了,那个四大裡面的变化,就造成一种粗重,那个粗重使令你感觉到苦恼。这个事情是翻译经典的人的智慧,他用这个字来形容这件事。比如说我们作什麽事情,或者你特别劳神,特别劳身,你就有点感觉,休息一会儿,就感觉到正常了。就是那个粗重没有了;粗重就是那个疲倦。

  「施与敷具,是名施座」:敷具,床敷;那些卧具,有个被条,有个舖盖的这些东西,是名叫作施座。「施与住止,是名施处。馀义可知」。

  盈二、为说正法(分二科) 昃一、于乐恶行(分二科) 辰一、如理说

  又诸菩萨为诸有情如理宣说。谓于乐行恶行有情。为欲令断诸恶行故。以相应文句。助伴。随顺。清亮。有用。相称。应顺。常委分资粮法而为宣说。

  前面是第一科为作助伴,这一大科已经讲完。这是第二科为说正法。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于乐恶行的有情说法。又分两科。第一科如理说。「又诸菩萨为诸有情如理宣说」:其实前面裡边也有说法的事情,但偏重于内心的感觉到苦这方面,菩萨为他消除他的苦恼,在这方面行菩萨道的意思。下面说法这方面是偏重于思想,是在智慧上面行菩萨道。我前面在「诲以胜慧」那地方曾经说过,我们若是读《阿含经》或是我们出家人的戒律,或者是读《大般若经》或是《摩诃般若波罗密经》或者《维摩诘所说经》,都是一些大乘经典,读《阿含经》也在内,我们会发觉一件事。什麽事情呢?就是发觉佛陀在世间弘扬佛法的中心所在在那裡?他就是「诲以胜慧」,主要的是在这一点,在度化众生。我也曾经说过,佛没有到医院去作医生,佛也没有去作律师作会计师,也没有去作一个慈善家,也没有作这些事情,佛只是在说法,这什麽意思呢?这是在思想上解决众生根本的问题!世间上一切的事情是以心为本,什麽叫作心?就是「思想」。我们凡夫所能察觉到的,只是表面上,枝末上的问题——说这个人没有饭吃了,这个人有病了,这个人生活有因难,这个人老了要有人照顾…‥,这是枝末的问题。

  什麽是根本的问题?是你内心的思想,这是根本的问题。你为什麽会有病?你为什麽会有很多的灾难?是你内心思想的问题。内心的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本。佛为众生说法就是解决这个根本的问题,根本的问题解决了,一切的问题也都解决了。要是你不解决根本的问题,只是在表面上枝末上作一些慈善的事情,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还是在的。当然菩萨行菩萨道也注意这件事!枝末的问题佛菩萨也去解决,但是主要还是根本的问题要解决。我认为我们佛教徒,尤其是出家的佛教徒,常常读经论的话,应该知道这件事;不是这裡面隐藏着秘密你很难知道,不应该是这样,应该容易知道。

  「又诸菩萨为诸有情如理宣说」:这是为恶行的众生如理说法。「又诸菩萨为诸有情如理宣说」,就是随顺佛教的真理为众生说法。「诸有情」是什麽呢?「谓于乐行恶行有情」:欢喜作恶事的有情,为他说法。这个乐行恶行这句话,当然我们说,这个人是欢喜行善行的众生,一个人欢喜作善、欢喜作恶,我们可以这样分别。实在无分别,乐行恶行的,也就是乐行善行的众生;欢喜作善的众生,也就是欢喜作恶的众生。这两个你深入的去看一看,无差别。我们再简单的说,权力在他手的时候,他说的都是好话,「大家为国家服务!」等到权力到别人手的时候,他就不这麽说话了,情形就不同!你说这个人他现在作善就决定是善人,他作恶就决定是恶人,不一定!就是作恶的众生他也作过善事,作善的众生也作过恶事;所以生到非非想天,一下子就直接到无间地狱去。地狱的众生、三恶道的众生,出来还能作人;就是也作过善事。现在表面上看,这个人是善、这个人是恶,其实裡边也有善也有恶。

  所以「谓于乐行恶行有情,为欲令断诸恶行故」:菩萨他内心的动机,就是想要使令这个有罪的众生,不要再作恶事;他的目的是这个意思,为利益这个众生。「以相应文句。助伴。随顺。清亮。有用。相称。应顺。常委分资粮法而为宣说」:这一共是八句。相应文句、助伴、随顺、清亮、有用、相称、应顺、常委分资粮法,一共是八句。菩萨用这样的言句为众生说法,使令这个众生能断诸恶行,这是一个。这是如理宣说。

  第二科「或复方便善巧宣说」:或者是善巧方便的宣说。如理宣说和方便善巧宣说,在《披寻记》上说前面文有解释。在声闻地裡面也有说。菩萨地我们已经讲过多少品了,裡面也有说。但是现在我作一个解释呢,「如理说」就是究竟的说明这个道理。「方便说」就是权巧方便的说;就是这个时候这一类的人,不能说真理,说那个究竟圆满的佛教的真理,不能说这话,得要权巧方便的另外说一个道理,来转变他,然后再如理说。我就这样解释这两句话。就是「方便说」是暂时有利益,这叫作方便善巧说。「如理说」是究竟的,是不变化了。看《披寻记》:

  「如理宣说至善巧宣说者:谓说法语有二差别」:菩萨为众生宣扬佛法的时候有二个差别。一是「如理说」,二是「方便说」,就这两个说法。「如前已释」:他说前面己经解释过。

  「如理说中复多差别」,还有多的差别,什麽呢?「谓相应等,乃至常委分资粮法」:这是一共八句。「摄事分说」:在本论的摄事分那裡,有解释这八句话。

  「相应者:谓名句文身次第善安立故」:那这个相应是这样意思。这个唯识经论上的解释,「名诠自性,句诠差别」,名句的差别就是这样意思。这个文就是字,名也是字,句也是字,都是由文字组成的。那麽「名诠自性句诠差别」呢,名诠自性就是说个大意,句诠差别就是详细的说了。而这裡边我们由古代有智慧的人安立出来种种的名句,使令我们有所了知。比如说我们读这个书,这个书假设是法律这一类的书,我们若不读这书,什麽是法律不知道;读这书,「哦!法律是这样的」,是怎麽怎麽回事,就明白。会计也是,建筑、工程,所有的都是名句,我们从名句上可以学习很多知识,就是这麽意思。这上面说「谓名句文身」,身者体也,有体相。这名也是文,句也是文,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就是它的体相,所以叫作身。「次第善安立故」:这个文句,一句一句的、一段一段的、一章一章的、一节一节的,你安布的很善巧,这当然就是文学家最擅长这件事。这就叫作「相应」。

  「又依四种道理相应故」:又有四种道理。前面我们也是讲过很多次了——观待道理、证成道理、作用道理、法尔道理。那麽你的文句裡面显示这四种道理相应故,所以叫作相应。

  「助伴者」:这助伴什麽意思呢?「能成次第故」:就是前后它有个次第;但是他若不说,我们不知道。譬如说是《法华经》,二十八品前一品后一品一直到最后,他也有个次第,但是要有人解释一下我们才知道,不然我们自己不知道;为什麽前面是方便品,而后是譬喻品、化城喻品,最后是劝发品,怎麽一个次第?不知道!但是他这个呢,就是裡面有次第,这叫做助伴。助伴是什麽呢?由于次第来帮助你理解佛法的真理。相应文句解释了,这个助伴是这个意思。

  「随顺者:谓解释次第故」:随顺,什麽意思呢?就是解释它的次第;就是他有一个次第,然后再加以解释。而这个地方,窥基大师说「随顺无漏道」,这个相应文句的次第,随顺无漏的圣道。你修学圣道这方面是合适的,那就叫作随顺。

  「清彻者:文句显了故」:清彻什麽意思?就是它那个名句的次第,能够很容易的把佛法的真理显示出来,使令你容易明了,那麽就叫作清彻。

  「清淨资助者」:清淨资助这句话什麽意思呢?「善入众心故」:这上面说「清亮」,清亮就是清彻。下面是这个「有用」,这个文是有用,但是这上面是说「清淨资助」。「善入众心故」:就是菩萨这样子宣扬佛法,很善巧的能够契入到听众的心裡面,你能够接受他的智慧,那就是有用,就是有作用了。

  「相称者:如众会故」:这个相称是什麽意思?「如众会故」。就是当时集会的补特伽罗,这个众生和这个菩萨说的法是相称合的。就是你这个程度,菩萨能适合你的程度,为你宣扬这样的法。

  「应顺者:应供故」:这地方说应供故。应顺者是应供的意思。阿罗汉也是应供,或者这样讲应顺是应供的意思。

  「称法故」:这个应顺是称法故。那就是菩萨安立这样的文句,和显示的佛法是相称的;这法是很深奥的,不是能现见它的真义的。世间这个华香鸟鸣,水流风动,这些事情我们也能看见,鸟叫了就知道,但是裡边有真义我们就不知道,这不是现见的。这样子若是由菩萨的智慧,他用语言文句给你解释一下呢,你就能明白了。所以他说的话和那个深义是相称的。

  「引义故」:相称是这个意思,他能把那个深义显示出来。深义在我们凡夫的分别心来说,是隐藏在裡边不显现的。就是我们智慧不够嘛!但是菩萨的智慧的语言,能够把那个隐藏的义引发出来,我们就容易明白,所以叫作引义故。这叫作「应顺」。

  「顺时故」:能随顺那个时候的情况,说这个事是怎麽讲呢?也是《瑜伽师地论》上的解释。他说当时的大众乐欲闻法,他欢喜听闻佛法,那麽菩萨的大悲心大智慧正契合了他的要求,这叫作顺时。

  「常委分资粮者」:这句话怎麽讲呢?先解释这常委。「审悉所作」:这个审这个字,当作详细讲。悉是圆满、穷尽的意思。就是菩萨为众生说法,当然他是有一个范围;这一类的众生的根性在这个情形下,菩萨为他用名句文安立的法门,在这个范围内,很详尽的为他说法。所以也有人解释这个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当时就这样说法吗?佛当时这样说法谁能听得懂啊?所以这裡面也有意思,就是佛说法当时应该是审悉所作,说得很容易明白,很详细。但后来人提要,提要这个文句,我们就不容易懂了,就必须要加以解释。所以说我们现在愿意读《金刚经》,但是你若读《摩诃般若波罗密经》那就比《金刚经》更……,就是这句话,「审悉所作」,就是更详细了,使令你更容易明白,使令你更生欢喜心。如果我们作晚课念《阿弥陀经》,但是你若是读大本的《无量寿经》就不同了,「审悉所作」,就是它更详尽。

  「恆常所作」:而菩萨并不是为众生说法就作这麽一次,他是常常为众生说法。那麽就叫作常委,这个常委就这麽意思。「委」就是审悉所作,「常」就是恆常所作。「故名常委」。

  「彼分者」:常委分这个「分」是什麽意思呢?「谓正见等」:就是八正道。

  「此是彼资粮故」:八正道是你得圣道的因缘。资粮是个因的意思。你到遥远的地方去,你要带上资粮,不然你去不了。这﹙陵本八十一卷三页﹚,在那上解释的。

  「与此译文少分有差别。彼云清彻,此说清亮」:清彻和清亮有何差别?意思也是一样的。不过说清亮,就容易想到声音很清亮,那当然它裡面所表达的真义也是清亮,使令你容易明白。

  「彼云清淨资助,此说有用」:清淨资助,就是帮助你深入佛法,得心清淨,叫有用。清淨资助就是有作用了。

  「然义无异」:文句有点差别,而含义是无差别的。

  「如应可释」:随其所应可以解释。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修行之人是学佛而不是搞佛学,佛是真实平等即如来藏。要将平等性知安住自心真实受用,什么叫平等?就是冤亲平等,好坏善恶一样看待,粪便与黄金一样不落两边,真性不变,不动就是真智,辩别正邪即是智慧。善能分别诸法相而作一切利益门,就是分别智、菩提心的相貌,就是清净生产自救慈悲正觉,方便而为菩提就是成佛度众生之心,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佛者心也,真心妙用也。佛的四大菩萨就是四大班首,四位教授各授一方,来成全你的佛果。学地藏菩萨大愿,发愿利益无量无边众生。学习大智慧文殊菩萨用大智慧断除一切生死无明烦恼,尽除无余。学习大行普贤菩萨行愿之,为落实十大愿王无我无私心,尽除业障,恭敬真诚,尊重赞叹诸佛如来功德之利,成就诸佛如来世功德。于一切众生,一切僧、法、师能作世间照明者不生嫉妒,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法久常住世,能度一切众生之苦,所修一切善法功德都要回向无上真正法界性,而且以这功能消除众生一切罪业障,念念都在佛道,不退转广渡众生而无私心,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成就佛果,成就普贤不思议智。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知众生心应所知量,千手千眼三十二应广渡无边众生,不舍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方便度之和合大慈大悲大誓愿、大行愿、大智慧于一心就是大菩提心种性。所以要成就佛法要与佛相应,就是心与佛相应,远离嫉妒、障碍、贡高傲慢,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