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86
2014/9/4   热度:215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86 来二、请证 唯愿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第一真圣于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情皆现觉者。 这是第二科「启白请证」,就是受戒的时候的羯磨文,「启白请证」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是「结前」,第二科是「正显」,正式显示「启白请证」的事情,分二科,第一科是「礼佛启请」,又分二科,第一科是「举初说」,「举初说」就是第一遍,分二科,第一科是「启白」,现在是第二科「请证」。「唯愿十方无边无际」,前边是这个传戒的菩萨向佛报告这件事,这下边第二科是「请证」,请佛来证明这件事,「唯愿十方无边无际」,希望「十方无边无际」的「诸世界」中的「诸佛菩萨」,「第一真圣」这是所请的,「于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情皆现觉者」,这是说诸佛菩萨是「现觉者」,「于现不现」,一切有情裡边有二类,一类是「现」、一类是「不现」,求受菩萨戒的这位菩萨,由于他的内心的诚恳,他能够显现在十方佛菩萨面前,所以叫「现」,其他的没有受菩萨戒,这二类叫做「现不现」,佛菩萨对于现不现,一切时、一切处的一切的有情,「皆现觉者」,都能现前的觉知道的,你受菩萨戒、你不受菩萨戒,佛菩萨都是知道的。看《披寻记》: 「诸世界中诸佛菩萨至皆现觉者者」这一段文,「此中第一所谓诸佛」,这个「第一真圣」,这个「第一」指什麽说的?就是指「诸佛」说的,「于一切有情皆为第一故」,在一切有情裡边,不管是一般的凡夫、或者是阿罗汉、辟支佛、或者是菩萨,在「一切有情」中,佛都是最尊胜的,所以叫做「第一」,「复有差别,繁不更述」,这个「第一」这个地方,还有不同的称呼,不同的称呼「繁不更述」,太多了,这裡就不讲了,是什麽地方讲的呢?「如摄异门分释」,就是本 论有一分叫做「摄异门分」,那裡面有解释,是「(陵本八十三卷四页)」那裡有解释,这就不说了,「言真圣者:谓诸菩萨」,「第一」是指佛说的,「真圣」指谁说的呢?「谓诸菩萨」,指菩萨说的,但是菩萨有凡夫的菩萨、有圣位的菩萨,这个指什麽菩萨说的呢?「简取已入大地诸菩萨众」,就是简别,这个「简」实在就是挑拣的意思,就是没有入圣位的菩萨不算数,只是已入圣位的数在这裡说的,这裡说的菩萨唯取已入大地菩萨,这个证入法性的菩萨众,「故作是说」,所以这样叫做「真圣」,这个「真圣」就是断惑证真的人,见到法性理的人是「真圣」,你没有见到法性理,说是我有什麽禅定,那都不是真的。 「如是诸佛菩萨,由正智见,于诸现前或不现前,一切时分,一切处所,所有」的「一切有情,皆能现知现见,如实无倒」,这个诸佛菩萨「皆现觉者」,这个怎麽讲呢?「如是诸佛菩萨,由正智见」,诸佛和菩萨都有「正智」、都有正见,有「正智见」的力量,于诸现前的、或不现前的,「一切时分、一切处所」,不管什麽时间、也不管什麽地方,所有的有情,诸佛菩萨「皆能现知现见,如实无倒」,不会搞错了的,「由是说名于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情皆现觉者」,是这样意思,这个「智见」下边有解释,到下面再说。 于此某名受戒菩萨亦为作证。 这和前面的文连结起来,这是「第一真圣于现不现一切时处一切有情,皆现觉者,于此某名受戒菩萨」,对于这在这裡叫某甲菩萨,「受戒菩萨亦为作证」,也大慈大悲为他作证明,这前面是这个传戒的菩萨,为受戒的菩萨作证,现在要请诸佛菩萨作证,「亦为作证」,这是第一遍,下边是第二科「例中后」。 寒二、列中后 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还要说第二遍,再说第三遍,还是这样子。 张一、为佛眷念(分二科) 寒一、举因 如是受戒羯磨毕竟,从此无间普于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现住诸佛,已入大地诸菩萨前,法尔相现。 在下边是「为佛眷念」,第二科,这个「为佛眷念」,前面第一科是「礼佛启请」,这一科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为佛眷念」,就是为佛所关注了,这个「眷念」,这个「眷」这个字,当做「爱」字讲,为佛所爱念,是这样意思,分二科,第一科是「举因」。「如是受戒羯磨毕竟」,这个传戒的菩萨,为受戒的菩萨作羯磨圆满了,「毕竟」就是完了,「从此无间普于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现住诸佛」,就从这裡开始,没有时间上的间隔,普遍的于十方,「无边」,没有边际的「诸世界中」,现在住持世间的诸佛,现在还住在那裡教化众生的「诸佛」,另外还有「已入大地」的诸菩萨前面,「法尔相现」,就是自然的这个菩萨,他就现出来这个身相,在诸佛、诸大菩萨面前。 由此表示如是菩萨已受菩萨所受淨戒。 由于他能够「法尔相现」,所以就表示这位菩萨,已经纳受了一切菩萨所受的清淨戒法,就是受戒了,这件事做好了。现在看这个下文。看《披寻记》: 「从此无间至已受菩萨所受淨戒者」,说这一段文,《二十唯识论》,这是一本书,有《三十唯识》、还有《二十唯识论》,这一部论上有一句话,「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这个「展转增上」这句话,说个白话,就是我帮助你,你也帮助我,就是「展转增上力」,现在这裡指什麽说呢?指「二识」说的,这两种识说的,这两种识来决定他内心的转变的情况,所以叫做「二识成决定」,下边有解释,看这个文,「由此道理,当知能受淨戒菩萨,淨心为缘」,就是由「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由于这个道理,「当知」,应该知道,知道什麽呢?「能受淨戒菩萨,淨心为缘」,请求传戒菩萨为他传授戒法,他能够领受淨戒的这个菩萨,这位菩萨他心裡面清淨,「二识成决定」,这是一个识,这个是一个条件,「能为增上,于诸世界现住诸佛,已入大地诸菩萨,清淨识中,法尔而有如是菩萨受戒相现」,由于受戒的菩萨,他内心清淨的关係,就有一种力量,裡面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叫做「增上」,什麽力量呢?「于诸世界」,于十方世界,现在住世的诸佛,又有已入大地的诸菩萨,「清淨识中」,就由于这个受戒菩萨的清淨心的力量,在十方诸佛、及大菩萨的「清淨识中」,这两个识,「清淨识中」,「法尔而有如是菩萨受戒相现」,「法尔」就是自然的,自然的「而有如是菩萨」,就有这位菩萨在传戒菩萨这裡受戒的相貌,就显现在十方诸佛,和大菩萨的面前,就是这叫做「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 「如依善莹清淨镜面,以质为缘」,这裡说个譬喻,譬如有「善莹清淨镜面」,这个镜面上有灰尘,你能够把它「莹」,「莹」者「磨」也,或者「拂拭」,把这个镜面上的尘土,把它拂拭去,那麽这个镜面就清淨了,镜面清淨了又怎麽样呢?「以质为缘」,然后你再拿一个「质」,有一个体质的东西为条件,面向这个清淨的镜面,「即有如是所行影像显现」,那个镜子裡边,就有这样的影像活动,显现出来,在那清淨的镜面上现出来一个影像,「此中道理当知亦尔」,这裡这个受戒的菩萨,他能在十方诸佛、诸大菩萨那裡现出来受戒的相貌,也是这样的道理,也就是这样子,「此中道理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是名于佛及菩萨前法尔相现」,这句话就是这麽讲。这样子说,十方诸佛、菩萨,他们的那个心是清淨的,而受戒的菩萨,心裡面也非常的诚恳,所以就在佛菩萨那裡现相了,是这样意思。 「又复诸佛菩萨所发正愿,摄受一切诸有情界皆为眷属」,这边又说出来一件事,这个「诸佛菩萨所发正愿」,这个「所发正愿」,没得圣道之前,初发菩提心的时候,那麽他也发无上菩提的正愿,「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是外凡的时候,到内凡的时候,就是有了禅定,又修毗婆舍那观,这个时候也会发正愿,虽然发正愿也都是属于凡夫的境界,但是若是得无生法忍以后,他也是发愿,但是那是胜义菩提心了,应该这一个时候是最殊胜的,所以「诸佛菩萨所发正愿,摄受一切诸有情界皆为眷属」,他这个「摄受」,就是饶益吧!当饶益讲,饶益「一切诸有情界」,这「一切有情界皆为眷属」,都是佛、是菩萨的眷属,他们最关心的境界,「若于是处是时,有诸有情已发大愿受淨戒者」,因为佛菩萨有这样的愿,也可以这样说,就是发愿,愿为一切众生做善知识,也可以这麽说,「若于是处」,假设在这个地方,在这个时间,有多少有情「已发大愿」,也是发无上菩提心了,发无上菩提心而又能够禀受菩萨淨戒的话,「即于是处是时,彼诸有情为所现见」,那些受菩萨戒的有情,为诸佛菩萨「所现见」,「由是而说法尔相现」,这个意思,「由此相现,能正表示如是菩萨已受淨戒」,这就表示这个菩萨已经受了菩萨淨戒了。 尔时十方诸佛菩萨,于是菩萨法尔之相,生起忆念;由忆念故,正智见转,由正智见如实觉知,某世界中,某名菩萨,某菩萨所,正受菩萨所受淨戒。 这个时候,十方诸佛、十方的诸菩萨,「于是菩萨」,对于这位受菩萨戒的菩萨,这个「法尔」所现「之相」,「生起忆念」,那麽就是他那无分别智,现出来后得智来忆念这位菩萨。「由忆念故,正智见转」,由于佛菩萨对于这位受戒的菩萨,心裡面忆念他了,或者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想念这位菩萨了,想念的时候,和我们凡夫的心不同,佛菩萨是正智、正见,那个正智、正见在忆念这位菩萨。「由正智见如实觉知,某世界中某名菩萨,某菩萨所,正受菩萨所受淨戒」, 「由正智见」,佛、十方诸佛、十方的菩萨,他是由正智、正见「如实」的,就是符合事实的,就知道了,知道什麽呢?说某某世界裡面,某名菩萨,那个菩萨什麽名字,「某菩萨所」,在那个传戒菩萨的地方,「正受菩萨所受淨戒」了,在十方诸佛、十方诸菩萨的后得智那个地方,就是念那个某世界、某菩萨在某菩萨所,在那裡受戒了,诸佛菩萨有这样的念,这是第一科是「举因」,下边第二科是「显果」 寒二、显果 一切于此受戒菩萨,如子如弟,生亲善意,眷念怜愍,由佛菩萨眷念怜愍,令是菩萨希求善法倍复增长,无有退减。 十方一切佛对此受戒菩萨「如子」,十方诸佛、十方诸菩萨对于这受戒菩萨「如弟」,就这样,佛对于这个受戒菩萨如父子的样子,十方诸菩萨对于这个受戒菩萨如兄弟的样子。「生亲善意」,这些佛菩萨对于这个菩萨,对于这个初受戒的菩萨,生亲善的忆念。「眷念怜愍」,也就是爱念这个菩萨,还是怜愍这位菩萨,因为他还没得无生法忍。「由佛菩萨眷念怜愍,令是菩萨希求善法」,由于十方佛、十方菩萨爱念、怜愍这位菩萨,就是「令是菩萨希求善法」,十方佛、十方菩萨,那个大悲心裡面也会来教导这位菩萨,教他能「希求善法」,时时的作种种功德。「倍复增长」,这功德是愈来愈多,功德不嫌多,所以「倍复增长」。「无有退减」,一直的向前进,而不会向后退,也不会减少功德的,功德一直的增多。看下面的《披寻记》的文: 「正智见转者:圣智圣见,名正智见」,这个「正智」、「正见」是什麽意思?就是「圣智圣见」,是这个意思,「此二差别,有其多种」,这个「智」和「见」,它们两个的含义有很多的差别,「有其多种」,「如摄事分释」,本论有个摄事分那裡有解释,(陵本八十六卷九页),那边说的,这个「智」「见」,常常会提到这两个名词,常常提到这两个名词,就是应该要会解释才好,而这上面说的「如摄事分释(陵本八十六卷九页)」,那个地方有解释,那个地方解释的,就是无分别智影像,你的心去缘念无分别智的影像叫做「智」,有分别智影像,有分别影像,你缘念有分别的影像那叫做「见」,在前面,在声闻地也有说到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就是止,有分别影像就是观,金刚经上「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也是这样意思,这个摄事分释这个地方,对这个「智见」解释得很多,其中还有一个解释,就是你去观察过去的事情,观察未来的事情,叫做「智」,观察现见的、现在的事情叫做「见」,用三世来分别,这是「(陵本八十六卷九页)」的解释。 「今唯取其由假施设世俗理行缘所知境,此慧名智」,这也是那上解释的,那个地方,那个摄事分释,八十六卷九页那个地方,解释很多,现在这裡的说到这个「智见」,怎麽解释呢?「今唯取其」,这一段文只是取那裡的,摄事分的释裡头有一种解释,那上解释,「由假施设世俗理行」,这个「世俗理行」,就是没有学习过佛法的那种分别心,他没有学习过佛法,他的内心的思想所明白的道理,这件事是这样道理,这件事应该怎麽做?那叫做「理行」,这个世俗的理行是「假施设」的,原来都没有这件事,后来就是安排有这麽一件事,譬如说一个人原来没有名字,没有名字给他安一个名字,叫做「假施设」,有一个因缘,就会安立出来一个名字,这就叫做「假施设」,「缘所知境」,就是以世俗的理行为「所知境」,缘这个「所知境」,缘这个「所知境」,这也就是智慧,「此慧名智」,就叫做「智」,这麽讲。 「若能取于自相共相,此慧名见」,那麽这个「见」是怎麽讲?这个「见」怎麽讲呢?「若能取于自相」,若是你能够观察它的「自相」,和它的「共相」,这个「自相」也是讲过,就是那件事本身不同于其它事情的相貌,那就叫做「自相」,「共相」呢,不是它特有的,是共于其它众生,共同有的相貌,譬如说是无常、无我,一切法都有这个道理,是这样子,若说「自相」,那麽就是那个受戒的菩萨,他所特有的功德,说这个菩萨慈悲心重,那就是他的「自相」,说这个菩萨有悲心,但是还是智慧高、智慧强,那麽这就是他的「自相」,「若能取于自相共相,此慧名见」,若是观察这位菩萨的「自相」、「共相」,那就是佛菩萨的「见」,「正释此义」,就是取摄事分的这个解释,来解释这一段文,这麽解释,「若能取于自相共相此慧名见,正释此义,由缘某名菩萨假设有情,及彼所受淨戒为所知境故」,用那一段文来解释这裡,应该这麽说,「由缘某名菩萨假设有情」,十方诸佛和菩萨,你的相,你受戒的时候,由于诚恳心的力量,你的受戒的相貌显现在佛菩萨面前,佛菩萨的大悲心和他那个智慧去观察,「由缘某名菩萨」,由于佛菩萨就观察这位菩萨,「假设有情」,这个菩萨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受、想、行、识,那就是个有情,不是无情,是有情,佛菩萨那个大悲心观察他,那麽这样讲,那麽这就是「见」了,「及彼所受淨戒为所知境故」,他在这裡,在那个菩萨面前在受戒,观察这件事,那就是「见」,就是一个「见」、一个「智」,这麽解释。 列三、总结 当知是名受菩萨戒启白请证。 这是第三科,是结束这一段文「启白请证」,第一科是「结前」,第二「正显」,第三是「总结」,前面这一大段文,你要知道这就是受菩萨戒「启白」,向十方诸佛「启白」,又向十方诸佛「请证」,这一科说完了。 昃三、受已所作 如是已作受菩萨戒羯磨等事,授受菩萨俱起供养,普于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顶礼双足恭敬而退。 这第三科「受已所作」,受戒的羯磨分成三科,第一科是「受先所作」,受戒之前所作的事情,第二是「受时所作」,受戒的时候作的事情,现在是第三科「受已所作」,戒受完了以后作什麽事情?是这样子,「如是已作受菩萨戒羯磨等事」,前面这一大段文,就是这个传戒菩萨已经做圆满了,受菩萨戒羯磨的这些事情,做完了。「授受菩萨俱起供养」,传戒的菩萨和这个受戒的菩萨,这两位菩萨「俱起供养」,都站立起来,然后供养十方佛菩萨。「普于十方无边无际」的「诸世界」中的「诸佛菩萨」,「顶礼双足恭敬而退」,那麽礼拜就是供养。 盈二、得戒胜利 如是菩萨所受律仪戒,于馀一切所受律仪戒最胜无上。 那麽这是第二科,「得戒的胜利」,就是受戒的殊胜的功德,说这件事,这是这个「正受淨戒」,一共分两科,第一科是「受戒羯磨」,这一科完了,现在第二科「得戒的胜利」,如是菩萨所受的律仪戒,「于馀一切所受律仪戒」,就是对于其他的佛教徒所受的律仪戒,「最胜无上」,这个菩萨戒,这个菩萨所受的律仪戒是最殊胜、最高尚的。 无量无边大功德藏之所随逐,第一最上善心意乐之所发起,普能对治于一切有情一切种恶行。 你能受了菩萨戒,你就有很多、很多的大功德藏,常「随逐」你。「第一最上善心意乐之所发起」,你这个受这个戒,是「第一最上」的,没有再比你更好的了,这样的「善心意乐」「所发起」的,这个菩萨戒、这个律仪戒是这样的心愿所发动的。「普能对治于一切有情一切种恶行」,受了这种戒,就是普遍的能够消除「一切有情」,「一切种」罪过事情,通通能消除,这是灭恶,这是三句话,要说四句话也可以,「于馀一切所受律仪戒最胜无上」这是一句,「无量无边大功德藏之所随逐」,这是第二句,「第一最上善心意乐之所发起」,这是第三句,「普能对治于一切有情一切种恶行」,这是第四句。看这个《披寻记》: 「如是菩萨所受律仪戒至一切种恶行者:除诸菩萨所受,所馀」,菩萨所受的律仪戒,把它开除去,「除诸菩萨所受」的,菩萨开除去,剩下来的就是「七众别解脱戒」,「七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还有优婆塞、优婆夷,这是「七众别解脱戒,名馀一切所受律仪戒」,谁是「馀一切所受律仪戒」呢?就是「七众」,「此菩萨戒于彼一切最为殊胜」,这个菩萨所受的这个戒,对于那些所受的律仪戒对比起来,菩萨戒是最殊胜的,「故名」叫做「最胜」,「除此更无若过若增」,除了菩萨戒之外,那别的戒更没有说是能超过菩萨戒,比菩萨戒的功德更多的,没有这回事情了,「是名无上」,这样讲,这个「无上」就是这样意思,「第一最上」,在前面说是「于馀一切所受律仪戒最胜无上」,就是这个「无上」,就是这个道理,「除此更无若过若增,是名无上」。 「何以故?」什麽理由,这样子讚歎菩萨戒呢?下面说,「无量无边大功德藏所随逐故,第一最上善心意乐所发起故,普能对治于一切有情一切种恶行故」,就是这三个理由,下面再加以解释。「初谓能获大果胜利」,第一句就是说,受了菩萨戒的这位菩萨,他能够获得「大果胜利」,「大果」最大的果,那就是无上菩提,他又能够普度众生,这是比丘戒等七众律仪所不能及的事情,那七众的律仪戒,最多得阿罗汉道,这个菩萨戒是得无上菩提的,所以这是最殊胜的。 「次谓已发无上菩提大愿」,第二句,这个第二句,「第一最上善心意乐之所发起」,就是这一句,这一句是「已发无上菩提」,「第一最上善心意乐所发起故」,所以它的功德大,就是他有无上菩提心,还有大悲心饶益一切众生,还有无所得的智慧,所以这是特别殊胜的,是「最上善心意乐所发起故」。 「普能对治于一切有情一切种恶行」,这是第三句,这个「大果胜利,次谓已发无上菩提大愿,如是大愿是初正愿」,这裡说这个「大愿」,就是初发菩提心所发的这个愿,就是「从今日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这个「正愿」,这个「正愿」就是通愿,一切菩萨所共有的,若说是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那就是别愿了,药师佛发十二大愿,那就是别愿,这是不同的,现在所说「正愿」就是那个通愿,「如是大愿是初正愿,善能摄受其馀正愿」,这个「正愿」的殊胜的地方,它还能够「摄受」,能成就其它的正愿,就是其它那些别愿,也由这裡所成就的,「由此因缘许为最胜」,所以由这个理由,所以这个律仪戒是「最胜」,最殊胜,菩萨戒的律仪戒是最殊胜,「特为第一,建立在于最上法中」,所以这个「建立在于最上」的法裡边,那就是这无上菩提是「最上法」,而他这个菩萨律仪戒也是「最上法」,「是故说言第一最上,如功德品说(陵本四十六卷十三页)」说的。 「后谓能修最胜正行,能利自他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诸天人等,令得义利利益安乐故」,受了这样殊胜的戒法之后,他能够修最胜的正行,就是六波罗蜜了,修这六波罗蜜的最殊胜的正行,就是能利益自己去得无上菩提,「能利自」,也能够「他利益安乐无量」的「众生,哀愍世间诸天人等」,这位菩萨对于「世间诸天人」,他都有哀愍心的,「令得义利」,施品裡面有解释这个「义利」,令一切众生得到「义」、得到「利」,我们结斋的时候,我在南院说过,照理说各位也应该听见,就是结斋的时候,「所谓布施者,必获其义利」,应该这麽念,不要说「必获其利益」,不要那麽念,就照这个念「必获其义利」,「利益安乐故」,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故,这个「利益安乐」也是有事情的。 一切别解脱律仪,于此菩萨律仪戒百分不及一。 这底下继续讚歎菩萨戒的,这律仪戒的殊胜,一切别解脱的律仪,就是七众的别解脱律仪,「于此菩萨律仪戒」,于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这个菩萨的律仪戒,「百分不及一」,别解脱戒算一分,增加到一百分,也不及菩萨戒的一分的功德大,这个意思,这就是表示一个大小乘的不同,七众的律仪戒就是有出离心,就是你自己努力的用功修行,将来得无馀涅槃,就好了!就是到此为止,菩萨发无上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他是广度众生的,广度众生,菩萨自己要得无上菩提,也以三乘道法普度众生,令无量众生得到义利,得到利益安乐,所以这是非常殊胜的事情,这是不同的境界,「百分不及一」。 千分不及一,数分不及一,计分不及一,算分不及一,喻分不及一。 「千分」也还是「不及一,数分不及一」,这个「数分不及一」,就是前面这个「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这就是按数来说,不管你怎麽说,你也不如菩萨律仪戒的一分。下边是「计分」也「不及一」,「算分」也「不及一」,「喻分」也「不及一」,这是「数」胜,在数上来说,菩萨戒的功德殊胜,七众的律仪戒所不能及的,这个「计分不及一,算分不及一」,怎麽讲呢?它的意思就是「力」,「力分」,「力量」的「力」,就是计算它的力量,这个律仪戒的力量和菩萨戒的力量对比的话,它也没有菩萨戒的力量大,有大势力,是这样意思,它譬喻就像人有身体健康的人,和身体不健康的人来对比,那麽身体健康的人他的力量大,是这样意思,「喻分不及一」,「喻分」就是譬喻,彼此来对比,七众的律仪戒和菩萨的律仪戒互相对比,叫做不相似分,彼此不相似,叫不相似分,这个不相似什麽意思呢?就像这个富贵的人和贫贱的人来相譬喻、相对比,这是不能比的,是这个意思。 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邬波尼杀昙」中国话翻做「因」,「因果」的「因」,因分,因分不及一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因果的意思,你禀受七众的律仪戒的因果,和受菩萨戒的因果来对比,那也是不能比的,所以叫「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这样子把它分成四个部份,数胜,在数字上来对比,菩萨戒殊胜,计分、算分,是力胜,它们的力量菩萨戒是殊胜的,「喻分不及一」,就是不相似分也是殊胜的,「邬波尼杀昙分」就是因分,在因果上说也不如菩萨。 摄受一切大功德故。 什麽原因,一切的别解脱律仪,不如菩萨的律仪戒的殊胜呢?因为菩萨能摄受一切大功德藏故,殊胜就在这裡,因为菩萨发了无上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他不断的修学种种的功德,不间断的做种种的功德,这个功德是太多了,所以其它的律仪戒所不能及。 月二、勤修学处(分二科) 盈一、思惟所作 又此菩萨安住如是菩萨淨戒,先自数数专谛思惟。 这是第二科「勤修学处」,前边第一科是「正受淨戒」,这一大科说完了,现在第二科「勤修学处」,「又此菩萨安住如是菩萨淨戒」,这一科分二科,第一科「思惟所作」,又这位菩萨他受了戒以后,他能安住在菩萨淨戒裡边不违犯,不违犯这个菩萨淨戒,这个时候,他内心裡面常有这样的思惟,「先自数数专谛思惟」,一开始他就一次又一次的叫「数数」,「专谛思惟」,就是专心的、心不散乱的、认真的思惟这件事,思惟什麽呢? 此是菩萨正所应作,此非菩萨正所应作。 他就思惟这件事是菩萨应该做的事情,「此非菩萨正所应作」,这件事菩萨不应该做,就是这样子思惟。 既思惟已,然后为成正所作业,当勤修学。 既然这样子观察了以后,他就为了成就应该做的事情,「当勤修学」,他就努力的去做这件事,也不断的在学习的,这个什麽是「正所应作」?什麽不是「正所应作」?这件事可是应该注意的。看这个《披寻记》上有解释: 「此是菩萨正所应作,此非菩萨正所应作者」,这底下这一段文,下边解释,「以要言之」,这个道理太广博了,我们就是简要的来说明这个道理,「于律仪戒若能安住其心是所应作」,菩萨他在观察的时候,他在律仪戒,就是菩萨他受了律仪戒,也就是五戒、八戒、乃至比丘、比丘尼戒,这就是菩萨的律仪戒,你若发菩提心、受菩萨戒,这个就是律仪戒,「若能安住其心是所应作」,你若是观察这个律仪戒,你心安住这裡不违犯,这就是应该做的事情,「与此相违,非所应作」,与律仪戒相违的事情,那就是不应该做了,就是不应该做的事情。那个与律仪戒相违的事情就是犯戒的事情,犯戒的事情是不可以做的,这就是这个意思。 「于摄善法戒若能成熟自佛法,是所应作」,前面是约律仪戒来分别什麽是应作?什麽是不应作?下边这个「于摄善法戒」来观察,菩萨于摄善法戒,摄善法戒前面就是六波罗蜜,乃至修止观这些事情,「于摄善法戒若能成熟自佛法」,你这样子做这些功德的事情,它的堪能性能成熟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是所应作」,这是你应该做的事情,「与此相违」的,「非所应作」。「于饶益有情戒,若能成熟他有情」,就是教化他有情成熟圣道,那也就是「是所应作」,「与此相违」呢,就「非所应作」,指这一件事。 「又于是中当正观察六处摄行」,这底下是第二段来解释这个「所应作」、「非所应作」的事情,「又于是中当正观察」,你要好好的去观察这件事,观察什麽呢?「六处摄行」,六处所说的事情,什麽是叫做「六处」呢?「所谓自他财衰财盛法衰法盛」,就是这六样,一个是自己、一个是他人,这是两种,还有「财衰财盛法衰法盛」,这是四样,加起来就是六样,「于六处中除自法衰,所馀一切是所应作」,他就简单的这样解释,这六个境界,六个地方,除了自法衰,「所馀」,剩馀的都是应该做的,那麽这个「法衰」,是不应该做的事情,「即此所馀,非所应作」,应该做的事以外,就是「所馀」,所馀的事是不应该做的,「如决择分说」,这裡这六样「自他财衰财盛法衰法盛」,在决择分有说,「(陵七十五本卷二页)」。 什麽叫做「财衰」?财衰应该是容易明白,就是我们的生活所需,衣、食、住这些事情,这些事情「衰」,就是你得不到,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些财,你得不到,得到了又败坏了,这叫做「财衰」,这个「财盛」就是得到很多,那就叫做「盛」,「法衰法盛」是什麽呢?「法」就是佛陀所开示的这一切的法语,这些佛法三藏、十二部、经、论,戒、定、慧这都是「法」,当然我们学习这些佛法就是闻、思、修,这样子去学习,「衰」这个字,「法衰」什麽意思?就是你不能够闻、思、修,不欢喜学习佛法,也是不欢喜专精思惟,也不能够成就修所成慧,这些事情都不能办,那麽就叫做「法衰」,如果你能够在佛法中,努力的闻、思、修,那麽就叫做「法盛」,「法盛」,那麽这两件事,财也应该是有,法也是应该有,但是说是我要努力的去搞这个财,叫它丰富,在「法」衰了,这是菩萨所不应该做的,菩萨不应该做这一件事,若说是自己,我帮助别人得财,叫别人财很多,可是因为财多,就是伤害了法的学习,菩萨不应该做,菩隡不应该做,若是说是我自己本身财衰了,但是能够引导其他人得到法,那还是可以,就是若是自己也应该努力的学习佛法,应该劝导他人努力的学习佛法,这是菩萨所应该做,如果是只是去搞财,这是不对的,其中一句话,刚才我说过,如果是劝别人去搞财这件事,而伤害了法的学习,菩萨不应该做,这个事情还有点事,在这个决择分裡面说一大段的,那麽现在这裡《披寻记》的作者引这一段文,来解释这个「此是菩萨正所应作,此非菩萨正所应作」,来解释这一段文,这是「思惟所作」,下面第二科「听闻经论」。 盈二、听闻经论 又应专励听闻菩萨素怛缆藏,及以解释,即此菩萨素怛缆藏摩怛理迦,随其所闻当勤修学。 这个菩萨这样思惟了以后,那麽就採取行动了,採取行动,就是要法要盛,在佛法这方面要兴盛,要努力的学习,「又应专励」,菩发又应该专心的努力「听闻菩萨素怛缆藏」,去学习菩萨,这就表示这个大乘佛法的修多罗藏,「及以解释」,以及对于大乘佛法的注解,说这一部份是解释大乘佛法的,那你也应该学习,这个意思,什麽是素怛缆藏的解释呢?「即此菩萨素怛缆藏摩怛理迦」,也就是菩萨的「素怛缆藏」,就是大乘的经藏,「摩怛理迦」,这个就是解释。「随其所闻当勤修学」,随你自己所学习的佛法,所听闻的佛法,你有闻所成慧,有思所成慧,然后你要努力的去修学去修止观的,这样子,这就叫做「听闻经论」。看这个《披寻记》: 「又应专励听闻菩萨素怛缆藏等者:大乘相应契经,此名菩萨素怛缆藏」,和大乘佛法相应的,那就是发无上菩提心,行菩萨道,能够得无上菩提的,自利利他,齐成佛道的这一部份的佛法,就是「菩萨素怛缆藏」,「即十二分教中方广一分」,就是十二分教,长行、重颂、共授记那个十二分教裡边,方广的那一部份,那麽就是菩萨素怛缆藏,这个「方广」是什麽呢?就是在这个经裡边,宣说菩萨道,得无上菩提的,这就是「方广」,「解释」,这个解释素怛缆藏,「及以解释」这个「解释」什麽意思?「谓即摩怛理迦」,「摩怛理迦」就是这个说的,这个「由能决择如来所说菩萨素怛缆藏,是故说名菩萨素怛缆藏」,这个「摩怛理迦」翻做「本母」,根本的「本」,母亲的「母」,就是它能引发你的智慧,它是根本,以它为本能够使令你开发大智慧,所以叫做「本母」,那这个是什麽意思呢?看这个文的解释,「解释,谓即摩怛理迦,由能决择如来所说菩萨素怛缆藏」,这个「决择」,由于这个「摩怛理迦」,它能够决择、决断、思惟、分析、解释佛陀所说的素怛缆藏,佛陀所说的这个经裡面的深义,它能够详细的、反复的去解释,「是故说名菩萨素怛缆藏摩怛理迦。譬如无本母字,义不明了」,譬如没有「本母」这个字,这些文字的解释,你这个裡边的道理就不是那麽明白,它也是说了,说了但是没有加上「本母」的解释,你就不容易明白,「如是本母所不摄经,其义隐昧义不明了」,所以道理就是这样子,说这一部经没有本母,「其义」,那部经裡面的道理就是隐藏在裡边,你不容易明白,「与此相违,义即明了」,与这个相违,就是有摩怛理迦这个经,「是故说名摩怛理迦」,「摩怛理迦」就是佛说的经的注解,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件事,这部经裡边说了这个道理,而佛陀自己把这个道理详细的发挥了,那就叫「摩怛理迦」,有的是佛的弟子,他有大智慧把佛所讲的道理提纲挈领的,把它详细的解释了,那就叫「摩怛理迦」,这是这一段是「听闻经论」,「勤修学处」和这个「听闻经论」,这个菩萨受了菩萨戒的时候,要学习经论,这样意思。 日二、简不应(分二科) 月一、不应从受(分三科) 盈一、简非同法 又诸菩萨不从一切唯聪慧者求受菩萨所受淨戒。 前边「明所应」,这个「广辨授受」分二科,一个「从他受」,又分四科,第一科「辨授受相」,这个传戒、受戒的这个情况,情况分二科,第一科是「明所应」,你应该从这个大德这裡受戒,现在是第二科,明不应该,你不应该到他那裡受菩萨戒,说这件事,那天有位同学问这个问题,这裡正好解释这个问题了,分二科,第一科是「不应从受」,分三科,第一科「简非同法」,「又诸菩萨不从一切唯聪慧者」,发了无上菩提心,你想要受菩萨戒,你到那去受菩萨戒呢?「不从一切唯聪慧者」,你不应该随顺那个,那麽多的人,只是有点聪明而已,不应到他那裡去受戒,「不从一切唯聪慧者求受菩萨所受淨戒」,不应该这样做,说那个人聪明,就给他受戒,这是不对的。看这个《披寻记》: 「不从一切唯聪慧者者:此中一切,谓诸世间外道异生」,这裡说是「唯聪慧者」是指谁说的?就是世间上的外道,佛法以外的这些人,「异生」就是各式各样的烦恼造各式各样的业,然后得各式各样的果报,就是这一切的生死凡夫,不应该到他那裡去受戒,为什麽呢?「未闻圣教,无引发慧」,这个诸世间的外道和异生,他们没有学习圣教,没有学习佛法,「无引发慧」,没有从圣教裡边引发出来的正知正见,他没有这个智慧,「唯自成就俱生慧故」,说这个人他只是成就了这个俱生的智慧,就是与生俱来的智慧,与生俱来的智慧,就是前生所成就的智慧,带到今生来,今生还没有经过学习,他就有这个智慧,那麽叫做「俱生慧」,说这个「唯聪慧者」的人,他只是有这个智慧,没有从佛法裡面的学习得到智慧,「由是说名唯聪慧者」,那麽这样子说,这个人当然都不是佛教徒,怎麽能从他受戒呢?这是一个,这个「简非同法」,就是他不是我们同一思想的人,这样说。下面第二科「简无淨信」。 盈二、简无淨信 无淨信者,不应从受;谓于如是所受淨戒,初无信解,不能趣入,不善思惟。 说这个人,他对佛法没有信心,也不应该从受,这是「标」,下面解释。「谓于如是所受淨戒,初无信解,不能趣入,不善思惟」,就是说这个人,「谓于如是」,这样的所受的淨戒,这个佛所说的这个菩萨戒,也就是菩萨所受的淨戒,「初无信解」,这个人他没有信解心,他也可能够、能讲解佛法,也可能是做老师的,也可能非常有学问的人,但是他对佛法没有信心,没有信解心,「不能趣入」,他没有信解心,他就不高兴这个嘛!他也不会受菩萨戒了,「不能趣入」也就是不受菩萨戒了,「不善思惟」他心裡面没有佛法,那也就不会有好的思想。看这个《披寻记》的解释: 「无淨信者至不善思惟者:谓于如是所受淨戒,虽已听闻无决定信」,虽然他曾经学习过,但是他没有「决定信」,决定相信这个,心裡面还有疑惑,「无决定」就是犹豫,那就不是信了,「名无信解」,就是「虽已听闻」,他也是会明白这个菩萨戒的,但是没有信心,是无信的解,无信的解也就是没有信,也等于是没有解了,「于彼功德亦不爱乐」,对于菩萨戒所成就的大功德藏,无量无边的功德,他不欢喜,因为他没有信心,「名」叫做「不趣入」,这个是,他不爱乐这个功德叫做「不趣入」,我刚才解释说他不受菩萨戒叫「不趣入」,「于所应作及不应作未能了知,是名不善思惟」,说这个人他对于所应做的事情、不应该做的事情,他不知道,「是名不善思惟,如是等相总名」,叫做无淨信,无淨信是这个意思。那就不应该从这种人去受菩萨戒。这下边第三科,一共是分三科,现在第三科「简非菩萨」,分六科,第一科是「无施种姓相者」。 盈三、简非菩萨(分六科) 昃一、无施种姓相者 有悭贪者,悭贪蔽者,有大欲者,无喜足者,不应从受。 就是这种人你不要从他受戒。看这个《披寻记》的解释: 「有悭贪者至不应从受者:此显无施波罗蜜多种姓相」,这个「种姓」,前面这个声闻地解释过,「种姓」也是「因」的意思,「因果」的「因」的意思,这个施波罗蜜的种姓,说个白话就是欢喜布施,他欢喜布施,那就是施波罗蜜的种姓,说这个人他不欢喜布施,「若于自身现有财法不能施与」,说这个人,他本身有财,他有法,但是他不肯布施,「不能施与正来求者」,说正好这个时候有人来向他求财,或者求法,他不肯布施,「是名为悭」。「若于利养恭敬称誉起希求心」,说这个人,他还要祈求利养,希望人家恭敬他,希望人家讚歎他,「是名为贪」,这个叫做「贪」。 「性与如是悭贪相应」,他的心和这样的悭,和这样的贪「相应」,就是和合,「是故说名有悭贪者。如此悭贪数数现行覆蔽其心」,这样的悭、这样的贪,这两种烦恼,一次又一次的出来活动,这个心是这样,「覆蔽其心」,就把他的心障碍住,使令他的心不清淨,是名叫做「悭贪蔽者。方便显己有胜功德」,说这个众生,他有这种智慧,他有这种方便的智慧,表示自己有殊胜的功德,「矫诈构集寂静威仪」,他是故意的「矫诈」,就是欺骗人,内心的是欺骗人,「构集寂静威仪」,就是示现出来寂静的威仪,好像他有禅定的功夫似的,「由是令他谓其有德」,他用这样的威仪欺骗人,别的人就认为他是有德,有功德,你有功德了,「当有所施,当有所作」,他就会布施他,给他作什麽什麽事情,「是名有大欲者」,世间上有智慧的人是少数的,笨人是多的。 你看那个《舍利弗尊者传》,《舍利弗尊者传》可以看的,那就是说到这件事,舍利弗尊者是听马胜比丘说一个颂,就得须陀洹果了,然后回到了住处,就把这个颂念给目犍连尊者听,目犍连尊者也得初果,得了初果以后,两个人就到他的大老师那去,外道的大老师那裡去,说现在有佛出现世间,有大智慧,我们希望老师也一同去学习佛法,他的老师说,你们两个到那去学佛法,有大智慧的人去跟佛学习佛法,世间上的愚人还是很多的,我还在这裡来欺骗这个愚人吧!是这样说,我想这个人,他的大老师,这种思想是不对的,但是这个世界上是有智慧的人是不多的,这个笨人是很多的,这就是这样,这个人他也是有这个思想,「矫诈构集寂静威仪,由是令他谓其有德」,他现出一点神通来,令你认为他有道德,「当有所施当有所作,是名有大欲者」。 「或自现前虽无匮乏,而更于彼信己长者」,「或自现前」,或者这个人,他现在「虽无匮乏」,虽然没有什麽缺少,不缺少,衣、食、住所有的生活所需并不缺少,「而更于彼信己」的「长者居士婆罗门」那个地方,「非法追求众多」的「上妙」的「衣服卧具等事,是名无喜足者」,这句话这麽讲。 昃二、无戒种姓相者 毁淨戒者,于诸学处无恭敬者。 这是第二科没有戒的种姓相者,就是不欢喜受戒、安住淨戒,「毁淨戒者」,就是破坏了自己的清淨戒体,「于诸学处无恭敬者」,对于佛所制定的这些戒法,他没有恭敬心。 于戒律仪有慢缓者,不应从受。 所受的戒法,他很缓慢,不认为这是什麽重要的事情,有这种思想的人,「不应从受」,你不应到这种人那裡去受戒,我现在心裡面有一句话要说,不然一会可能忘了,这个文上面,这个文是来简别不应该从这种人去受戒,他没有说一定是跟出家人受戒,这上没有这句话,说一定是给比丘那受戒,没有这话,他只是说,就是这个人要有这种功德,你就可以受戒,这个人没有这个功德,就不要跟他受戒,看这个文上,这可见,这个弥勒菩萨说法,他不重视表面,就是你本身要有这种功德,你有这种德行,你是出家人也好、你是在家人也好,都可以在他那受戒,这个文就是这个意思,说是他不是出家人,但是他有这种功德,你可以跟他受戒。看这个《披寻记》: 「毁淨戒者至不应从受者:此显无戒波罗蜜多」的「种姓」的相貌,「身语意业极多暴恶」,这身业、语业、意业,这三业裡边很多的暴恶的事情,这个「暴」就是「恶」,就是一点没有慈悲心,「于诸有情极多损恼」,这个什麽叫做「暴恶」?就是对于他人有很多的损恼,伤害他人,来残害他人、恼乱人,是名叫做「毁淨戒者」,「于诸菩萨素怛缆藏摩怛理迦不生爱重而勤听闻」,对于佛法没有欢喜心,不愿意听闻佛法,「是名于诸学处无恭敬者」,这个「学处」,是指「素怛缆藏摩怛理迦」,「摩怛理迦」也通于律,也是通于律的,「性无羞耻恶作羸劣」,他的内心裡边没有羞耻,做了很多罪过的事情,没有羞耻心,「恶作羸劣」,「恶作」就是后悔,你若做了恶事的时候,心裡面后悔叫做「恶作」,说这个人他没有羞耻心,他那个悔恨的心很羸劣、很羸弱的,很少的,就是这样,「作恶业已不能速悔」,做了很多罪过的事情,他不能很快的、赶快忏悔,「是名于戒律仪有慢缓者」,这麽讲。下面第三科「无忍种姓相者」。 昃三、无忍种姓相者 有忿恨者,多不忍者,于他违犯不堪耐者,不应从受。 这个人他的心有「忿恨」心,「多不忍者」,多数是不能容忍的,怎麽讲呢?「于他违犯不堪耐者」,别的人对他多少有一点触到、碰到他的时候,他就忍不住,他不能忍耐,说这种人你「不应从受」菩萨淨戒。看这个《披寻记》: 「有忿恨者至不应从受者:此显无忍波罗蜜多」的「种姓相」,「若于他所遭不饶益」,若是这个人在另外的地方,遇见一些对他不利益的事情,「愤发怀恨」,愤怒就发出来,心裡面怀恨不捨,「是名有忿恨者,他骂报骂,他瞋报瞋」,别人若骂他,他马上回报也骂回去,这是口业,语业,「他瞋报瞋」,这是意业,别人若是心裡面愤怒了,他也就是这样毁呰,也是愤怒,「他打报打」,这是身业,别人若是打他,他马上也要回,也是要打回去,「他弄报弄」,别人要是戏弄他一下子,那他立刻也要报复的,「是名多不忍者,若他侵犯而来悔谢」,若是别人侵犯他的时候,然后向他「悔谢」,向他忏悔、向他道歉,「欲损恼彼不受其谢」,而这个人藉这个机会要来损恼那个人,不接受他的忏悔,「是名于他违犯不堪耐者」,下面是第四科「无精进种姓相者」 昃四、无精进种姓相者 有懒惰者,有懈怠者,多分耽着日夜睡乐倚乐卧乐,好合徒侣乐喜谈者,不应从受。 有懒惰的人、有懈怠的人「懈怠者,多分耽着日夜睡乐」,夜间睡觉还是情有可原,白天也睡觉,睡觉感觉到快乐,「倚乐卧乐」,靠在那裡也感觉好、卧在那裡也感觉快乐,「好合徒侣乐喜谈者」,欢喜谈閒话,这种人「不应从受」。看这个《披寻记》: 「有懒惰者至不应从受者:此显无精进波罗蜜多种姓」的相貌,「性不翘勤」,说这个人的性格「不翘勤」,「翘」者启发的意思,下面「不具起发」,就是解释那个「不翘勤」,他心裡面没有能发动自己做种种功德,没有这回事,他不能这样做,是名叫做有懒惰的人,「于诸所作懈废退屈」,对于做这些功德的事情,做做就停下来了,不做了,就停下来,就退回来,「不能勇决乐为,思令究竟」,他没有这种勇勐心,有决断的意志力,他不能,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我欢欢喜喜的做这一件事,「不能勇决乐为思令究竟」,他不能够我做了这件功德事情,决定把这件事做圆满,他不能,他不这样做,「是名有懈怠者」,这个「懈怠」是这麽讲,「不能夙兴晚寐」,他不能早早的起来,晚晚的睡觉,他不能,「日夜执取睡眠为乐」,白天夜间都是执着睡眠感觉快乐,「胁卧」或者左胁还是右胁而卧,「为乐」,「偃卧为乐」,「偃」是「仰」,面向上仰卧为乐,「是名耽着日夜睡乐倚乐卧乐」,「乐着諠杂谈说世事」,就是欢喜大家说话,大声说话,「諠杂」,就是谈说世间的事情,「是名好合徒侣乐喜谈者」,这是第四科。下面是第五科没有静虑种姓相者。 昃五、无静虑种姓相者 心散乱者,下至不能犛牛乳顷善心一缘住修习者,不应从受。 说是这个人也是个,也可能受了菩萨戒、受了比丘尼戒,但是他心裡面「散乱」,「下至不能犛牛乳顷善心一缘」,不要说那高的境界不说,向下说,就是像那个取牛奶那麽大的时间内,把心好好的安住「一缘」,一个所缘境,都不能,「犛牛乳顷善心一缘住修习者」,「善心一缘」,当然是,譬如说我想要得圣道,你有这样的意愿,那麽就叫做「善心」,「一缘」就是一个所缘境,你要选择一个所缘境,你心安住在那所缘境裡,这样修习,他不能,不能够这麽少的时间都不能静坐,「不应从受」。下边《披寻记》: 「心散乱者至不应从受者:此显无静虑波罗蜜多」的相貌,种姓的相貌,「于法于义不能住心审谛思惟」,说这个出家人,他对于「法」,就是这经律论,这语言文字的叫做「法」,「义」就是「法」,语言文字裡边所诠显的道理,「不能住心审谛思惟」,他不能把心安住下来,就是奢摩他的止,「审谛思惟」,就是毗婆舍那的观,这个就是随顺的止、随顺的观,「是名」叫做「心散乱者,不能最初繫缚其心喻如犛牛乳顷」,「不能最初繫缚其心」,就是开始静坐叫做「最初」,他不能一开始静坐把这个心抓住它,叫它不要乱、不要跑,「喻如犛牛乳」那麽大的时间,「令住于内不外散乱」,使令心安住在内裡边的所缘境,不要跑到外边的色、声、香、味、触上散乱,「是名」叫做「下至不能犛牛乳顷善心一缘住修习者,此中善心唯说于定」,这个《披寻记》作者这麽讲,「善心」就是「唯说于定」,「心一境性,名心一缘」,「心一境性」,就是心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叫心住一缘,「修习心住总有九种」,修习心叫它不要乱动一共有九个次第,「今说不能修习最初内住」,「内住」不能修,其它的等住下边有八个住,那都不能修了「置下至言」,所以叫做「下至不能」,这个「下至」是这麽意思。 昃六、无慧种姓相者 有闇昧者,愚痴类者,极劣心者,诽谤菩萨素怛缆藏摩怛理迦者,不应从受。 「有闇昧者」,还有个「愚痴类者」,还有「极劣心者」,还有「诽谤菩萨素怛缆藏摩怛理迦者,不能从受」,他是佛教徒,但是他有这种思想,你不要从他受菩萨戒。看这个《披寻记》: 「有闇昧者至不应从受者:此显无慧波罗蜜多种姓」的相貌,「谓于实事不正了知,是名有闇昧者」,「谓于实事」什麽叫做「实事」?就因缘所生法,就是叫做「实事」,因缘所生,做善有善报,做恶有恶报,有世间的因果、有出世间的因果,这些「实事不正了知」,他不知道,不知道这一件事,是名叫做「闇昧者」,「于不实事妄生增益,是名愚痴类者」,于不真实的事情,他错误的认为是真实的,那麽叫做「是名愚痴类者」,不实是什麽事呢?就是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不真实的,而但是执着是真实的,这叫做「愚痴」,「由是不能于能引义利法聚」,这个「法聚」「能引义利」,譬如说是这个四念处,这个法聚,这个法门,你要修学就能断惑证真,就是「能引义利」,譬如说是五戒、十善,这善法你要修学,也能得到功德,「由是不能」,因为他愚痴,因为是有闇昧、愚痴的关係,「不能于能引义利」的「法聚」,「能引非义利」的「法聚」,就是这些十恶法,杀生、偷盗这些罪过的事情,能令你得到罪过这些事情,「能引非义利非非义利」,你做这件事也没有功德、也没有罪过,做这种事情,「有力思择」,把那个「不能」贯下来,不能够有力量去思惟,这个是有功德的,这个是有罪过的,这个是也没有功德、没有罪过,应该观察思惟,但是他不能,他没有这个力量,「若俱生慧不能悟入一切明处境界,是名极劣心者」,「俱生慧」,生来就有这种智慧,还没有学习,不是学习来的,这种智慧「不能悟入一切明处」,「明处」就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的境界他不能明白,「是名极劣心者」,「若闻空性相应经典,不能如实解甚深义」,「空性相应经典」,就是般若波罗蜜,《大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些经典,空性相应的经典,你不能如实的解甚深义,「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这个「见」指在心裡面的思想,「论」就是发表言论,指口业,「一切唯假是为真实」,他不能明白空相应的道理,那麽他就心裡面有这样的思想,然后发表这个言论,什麽言论呢?「一切唯假」,这个众生于不实事,妄生增益,这是不实事,是假,这是假,其它的因缘所生法也是假,「一切唯假是为真实」,这个是最正确的言论,是这样意思,「若作是观名为正观」,你要这样子「一切唯假是为真实」,你作是观,就叫正观,如果你有这样的见、你立如是论,「是名诽谤菩萨素怛缆藏摩怛理迦」。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为人子女的,你以你的财力、劳力,很细心地照顾父母的生活,这是财布施;你以你的智慧,帮父母改掉不良的习气嗜好,这是法布施;你能够使父母安心、使他快乐,离开一切忧恼,这是无畏布施。所以布施从哪里做起?从对你父母做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