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75


2014/9/4    热度:166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75

 

  盈二、护持

  于食知量,

  这个摄善法戒裡面,积集诸善这一科裡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引摄,第二科是护持,现在是护持这一科:「于身语意,住不放逸,于诸学处,正念正知。正行防守,密护根门。」这个护持的意思就是保护这一念心的清淨,是这样的意思。「于食知量」,就是在日常裡面的饮食要知道量,你不要吃得太少了,可也不要吃得太多。看这个《披寻记》:

  「于食知量者:谓正思择食于所食」,就是吃饭的时候、饮食的时候,内心裡面要观察,要这样的去食于所食,饮于所饮。前面的声闻地有详细的解释过。「乃至为当存养力乐无罪安稳而住」,中间有一大段文,乃至于为当存养,为什麽要饮食呢?就是为了生命体的存在,须要饮食的资养,使令这个身体有力量,健康,心情快乐。「无罪安稳」,那麽不做有过失的事,使令身心安稳而住。这是为什麽要吃饭的一个目的。「声闻地中广释其相。(陵本二十一卷七页)」。

  初夜后夜常修觉悟。

  这就是睡眠的事情。这个初夜不要睡眠,后夜也不要睡眠,长时间修觉悟的法门。看这个《披寻记》:

  「初夜后夜常修觉悟者:夜四分中过初一分,是名初夜」,这在声闻地裡面也是讲过。这个夜间分四部分,白天也分四部分,那麽合起来就是八分,八分来分二十四小时,就是一分就是三个钟头,三乘八,二十四小时,三四一十二。那麽初一分,假使从午后六点钟开始到九点钟,这是初夜,这个时候你不要睡觉,你要用功修学止观。「过后一分,是名后夜」,从九点钟到三点钟的时候这是中间的二分,从三点钟到六点钟是后分。这样子呢,就是若从九点钟开始睡觉的话,就是睡到三点钟,九点到三点钟是六个钟头,睡六个钟头。从三点钟到六点钟这个时候应该起来了,这是后分。「过后一分,是名后夜」。

  「如所闻法初夜后夜经行宴坐」:「如所闻法」,就是如自己所学习的佛法,在初夜的时候、在后夜的时候要在内心裡面实践,就是经行宴坐,也要去经行、也要去宴坐。宴坐就是静坐,就是修止观,就是修禅了;不能完全经行,也不能完全宴坐,就是这样修禅。「从顺障法淨修其心」,(我那天解释过)这个顺障,能随顺生起障碍的事情。这个障碍就是烦恼,内心裡面贪瞋痴的烦恼能障碍自己的功德,能令自己懈怠不愿意修学圣道,那都是障碍。这个贪瞋痴从什麽地方来的?就从虚妄分别来的。这个虚妄分别顺于贪、顺于瞋、顺于邪知邪见的。那麽从顺障法之中来淨修其心,就是要清淨自己的心,叫它不要虚妄分别。

  这可见,为什麽我们要修学止观呢?就是要破除内心的虚妄分别,是这样意思。说是初夜后夜不要睡觉要坐禅,修学禅做什麽呢?破除内心的虚妄分别,做这个事情。所以我们不愿意不这样子做,不愿意修禅、破除内心的虚妄分别,那麽你的虚妄分别还在,还在的时候你就危险。说我没有懈怠,我早晨起来还念佛或是念经,拜佛,你这样子也算是修行了,也算是很了不起了,但是随时会不拜佛了,也不念佛了,也不念经了,随时会我不信佛了,随时会这样子,所以这样的修行它不坚固。若是你能经行宴坐从顺障法中淨修其心,修学止观来破除虚妄分别,那就能达到不退转的境界,就能得圣道。得了圣道的时候,永久也不会再退转下来,不会再退转下来,那麽他就是一直地向前进步。按小乘佛法来说,由初果到四果;按大乘佛法来说,就是得无生法忍,从初地到第十地乃至到佛的境界。「淨修其心,是名常修觉悟」,就是初夜后夜常修觉悟,何况是白天呢?是这个意思。

  「此如声闻地释。(陵本二十四卷一页)」,在那裡有解释。这是第二科护持,底下第三科是增长。

  盈三、增长

  亲近善士,依止善友。

  这个使令内心清淨的力量,叫它不断地增长广大。「亲近善士」,要同那个善士同他常常接近。「依止善友」,以善友为依止而成就一切功德,那麽这样子就叫做增长。看这个《披寻记》:

  「远离不善业道,成就百种善行,是名善士」,什麽叫做善士?这个人是个好人,要什麽资格可以名之为善人呢?就是这个人是远离不善业道,他的身口意不会有杀盗YIN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内心裡面不会贪欲、瞋恚、邪知邪见,那就叫做善,叫做远离不善业道。这个不善业在这裡走来走去的,在你的身口意上常常地做一些错误的事情。现在远离了这件事,「成就百种善行」,能成就一百种有功德的事情。「是名善士」,这就叫做善士。

  「此如抉择分释」,这个百种善行在决择分有解释,在「陵本五十三卷三页」那裡有解释。这个是说这个十善业,是有少分的十善业、有多分的十善业、有全分的十善业,那麽这就是三种。有少时,少时间我学习十善业;或是多时间;我尽形寿修十善业,这又是三种,那麽加起来就是六种。另外,就是自己修学十善业是一种、劝他人修学十善业、又讚歎十善业的功德,这是第三种。第四种随喜别人修学十善法,那麽这加起来就是十个十善业,就是百种善法。有这麽多功德的人,就名之为善士。要亲近这样的人,这是一种。

  「爱敬供事,是名亲近」,这个善士这样意思。这个亲近怎麽讲呢?亲近,是要爱敬这位人。「供事」对这个人能供给奉事,为他做事情,这叫做亲近。

  「为所摄受,是名依止」,你为这个人所摄受,他常关心你,令你改过迁善,那就叫做依止。这个十种善法裡面,前九种应该说不是难事,就是后一种不邪知邪见,这件事不容易的。你对于佛法学习得不及格,你永久的有邪知邪见,你不能断除去邪知邪见的,这件事不容易。这是要由善知识的依护,依止善知识来增长自己的善法。

  月二、总说名戒

  于自愆犯审谛了知,深见过失。

  这前面第一科是积集诸善,下面第二科总说名戒。「于自愆犯审谛了知」,就是这位修行人他常能够反省自己,对于自己有过失,这个「愆」就是有过失,违犯了佛法所开示的道理,这件事「审谛了知」,很真实地、很深刻的明白我这个地方不对,知道这件事。「审谛了知,深见过失」,很深刻地知道这是错误的,我这样做,我这样的身口意是有过失的。

  既审了知深见过已,其未犯者专意护持;

  前面说「于自愆犯审谛了知,深见过失」,这是第一个意思;要知道这是过失。下面既审了知深见过失以后,「其未犯者专意护持」,说我没有违犯这一条,那麽这一部分是清淨的,那我要专心的护持,叫他不染污。

  其已犯者于佛菩萨同法者所,至心发露如法悔除。

  「其已犯者于佛菩萨」,在佛前、在菩萨前,或者在同法者前,同修梵行的人的地方。「至心发露如法悔除」,要诚恳地要把自己的过失坦白说出来,然后依法地忏悔,除灭这个过失。那麽这是总说名戒,是这个意思。看这个披寻记》:

  「于自愆犯至如法悔除者:此中愆犯,谓于摄善法戒;非律仪戒」,这裡面说这个愆犯、说有过失、违犯了这样的过失,是指什麽说的呢?「谓于摄善法戒」,指摄善法戒说的。摄善法戒说这个人有病,我应该去照顾他,但是我没有去,那麽这就是犯了摄善法戒了。我应该修闻思修三慧,要静坐修止观,而我没有做,那麽就是犯了摄善法戒了。「非律仪戒」,不是指前面的律仪戒说的,是指摄善法戒说的。

  「不作应作,是名为愆」,这个愆和犯有什麽不同呢?不作应作,没有作应该作的事情。这件事应该作,我应该去闻思修,去修学止观而我没有做,那麽这叫做愆。「作不应作,是名为犯」,你做了不应该做的有罪过的事情,那叫做犯。这个愆和犯不同,没有做功德那就叫做愆,做罪过的事情就叫做犯。

  「于违犯事有染无染上中下品及其因缘,当知差别及无颠倒,是名审谛了知」,什麽叫做审谛了知呢?于违犯的事情,「有染无染」,你有这个贪瞋痴的烦恼,那是有染。无染,虽然是犯了这件事,但是并没有染污心,还有这样的不同。当然有染污就是重,没有染污就是轻了。「上中下品」,这个有染也有上中下品的不同。「及其因缘」,上品是什麽因缘,中品什麽因缘,下品什麽因缘。「当知差别及无颠倒」,应该知道它其中不同的地方。「及无颠倒」,不能够搞错了。当然这是要经过学习才能达到这个程度的,「是名审谛了知」。

  「知由如是诸所违犯定当不能成熟佛法及作有情一切义利」,知道由于这麽多的违犯、愆犯。「定当不能成熟佛法」,若是有这种过失,你在佛法中三明六通四谛四无碍辩,这一切一切的功德你不会成就的。这些佛法的功德乃至一切种智你不会成就的。「及作有情一切义利」,你有这样的污染,有这样的过失,那你也不能够去造作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这个利益众生的义利你也做不来的。「是名深见过失」,这个深见过失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这个意思。不能成就,自己的功德也不能成就,利益众生的功德也不能成就,这叫做过失。

  「深敬专念无有违犯,是名专意护持」,这个深敬专念无有违犯这句话是专意护持的意思。「设有违犯,应向有力于语表义能觉能受大乘小乘补特伽罗发露悔灭」,设有违犯,假设我失掉了正念,我有了违犯、有了愆犯。「应向有力」,应向有智慧、有道力的人。「于语表义能觉能受」,这个于语表义,这个实在就是有力有智慧的关係。你说的话,这是文句,文句裡面有道理是所表的义,能表的就是语言文句。对于这样的语和义,「能觉能受」,他能明了,他内心裡面能够接受,你说的话他的前五识和第六识能觉能受。这个能受,应该是说前五识。能觉就是第六识了。这样的人有大乘的补特伽罗,或者是小乘的补特伽罗。这个大乘的菩萨也可以,发无上菩提心的七众弟子也可以。小乘,没发无上菩提心,只发声闻菩提心的人也是可以。在这两类众生这裡发露悔灭。

  「今于此中说三种人」,现在这一段论文裡面说了三种人。「一、于佛所」,于佛菩萨同法者所这三种人,第一个是佛所。「二、于菩萨所」,在菩萨这裡。「此唯大乘补特伽罗」,这两类是大乘人。若是遇见佛出世的时候,当然就是遇见佛了。遇见有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真是很难得的事情。这二种人,此唯大乘补特伽罗。「三、于同法者所」,第三个就是同修圣道的人。「此通大小乘补特伽罗」,这同法者所是通于两种人、通于大乘小乘补特伽罗。这个大乘小乘的人叫做同法者所。若是你没有受菩萨戒,你是发了出离心,受了声闻的律仪戒,那就和小乘佛教徒是同法者所。若是于大乘佛教徒,这个发菩提心与未发菩提心是不一样的,那就不能说是同法。但是其中有一样事还是有一点相同,就是你发无上菩提心,虽然不同于小乘佛教学者,但是你在没有入圣道之前,你还是一样的要有闻思修三慧,一样要这样修行,那这一方面也应该还是共同的,所以也可以说同法者。

  「如所犯事,随其所应或对于三补特伽罗,或对于一补特伽罗」,如自己所违犯的罪过,就是随其所应,随你所犯的事情,所应,就是其中有差别。就是你若是上品缠犯他胜处,那就是失掉了戒,这个戒就没有了,就是你菩萨的身分就失掉了,那应该忏悔和重受,这是一种。其次是中品缠,中品的烦恼,你犯了波罗夷,犯了他胜处法,那就「或对于三补特伽罗」,要对三个补特伽罗,三位修行人,在三位修行人的前面忏悔。「或对于一补特伽罗」,若是以下品的烦恼犯了他胜处,这是《瑜伽菩萨戒本》所说的前四种他胜处,不包括杀盗YIN妄在内的。你若是下品烦恼犯的呢,就是面对一个大乘或者小乘的修行人忏悔。「如佛所制发露悔灭恶作罪犯称述所犯」,如佛所规定的,你要发露你犯那一条戒,要忏悔灭除这个罪过,灭除这个恶作罪。看这文的意思,这个犯他胜处法乃至下面的,像我们所诵的这个昙无谶所翻译的菩萨戒本,这一共四十一条,那都叫做恶作罪,都名之为恶作罪的,这是忏悔恶作罪。「称述所犯」,要把自己所犯的要说出来。「令自当来终不重犯」,忏悔了以后,你的正念要命令自己将来决定不要再犯戒。「是名至心发露如法悔除。如下自释」,下文有解释。「(陵本四十一卷十九页)」。这是总说名戒。

  日四、结

  如是等类所有引摄护持增长诸善法戒,是名菩萨摄善法戒。

  这是第四科,结束这一段文。这个摄善法戒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徵,第三科是解释,现在第四科结束了。「如是等类」,前面的解释所有的裡面有引摄,有自所摄,有他所摄,有胜所摄。还有护持,像刚才讲的护持。和增长,诸善法戒,是名叫做菩萨得摄善法戒。看这个《披寻记》:

  「引摄护持增长诸善法戒者:引摄,谓于未生善法」,这个引摄这句话指什麽说的呢?指未生善法,你没有创造出来的善法说的,没有生出来的善法你现在要生出来了,这叫做引摄。「引,谓引发」,引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把它引发出来。说是一个人在屋子裡面,把他捉出来,那麽引发。现在就是没有生的善法,能把它引发出来,叫做引。「令后善法展转增胜故」,使令将来的善法展转的叫它增长,叫它殊胜。这个摄是什麽意思呢?「谓摄受。令彼善法和合相应故」,这叫做摄。令彼善法的因缘和合相应,善法就现出来了,那麽叫做摄,这个摄是这个意思。

  「护持,增长,谓已生善法」,这个引摄就是指未生善法说的,下面那两句:一个护持、一个增长是指什麽说的呢?是指已生善法说的。「护,谓防护。正念正知无违犯故」,这个护是保护的意思。「正念正知无违犯故」,你没有违犯正念和正知,就是你心一直地叫它清淨。

  这个我们在凡夫的时候,使令内心清淨很不容易,这个圣人是可以容易清淨。圣人正念现前的时候,他的心能离一切相,就是独立地、湛然常寂,他就能清淨。我们凡夫心要清淨呢,你就得用止观的方法,它才能清淨,不然它不能清淨。说我们不修止观的人我们要怎麽办能清淨?就念佛,念阿弥陀佛名号,你念阿弥陀佛名号的时候就没有念贪瞋痴,你就没有念其它的种种烦恼。你若念烦恼的时候,佛号就没有了。或者说是念经也好,念咒也好,就是用这个方法使令心清淨,也是可以。

  而现在这裡说修学止观,有正念、有正知,修止也是正念,修观也是正念,那叫好正念,就是清淨的念。这个「正」有个清淨的意思。这个「知」这个字呢,就是有时候失掉了正念,心不清淨了,心不清淨而能觉悟,那叫做正知。能觉悟心不清淨了,立刻地把它恢复清淨,这是正知的力量。你有了正知有了正念的时候,你就能保护你内心的清淨,这叫做正念正知无违犯故,你没有违犯这件事。

  这个我们初出家或者出家很久也好,没有学习佛法的时候,怎麽样才能保护内心的清淨呢?我看一点办法也没有。如果你没有学习佛法,你有什麽办法令心清淨?没有办法。若是学习了佛法,但是你不修止观,你也没有办法令心清淨,这烦恼来了就随着去了。有惭愧心的呢,说我多念咒也可以,就把这个烦恼割断了;念经也可以、念佛也可以、拜佛也可以。但是主要的修行方法,我那天说了,就是禅是非常重要,就是它有力量能断烦恼,有力量使令你不虚妄分别,你可以转凡成圣,这个禅。若是我不坐禅、不修禅,我们只是一般的这样用功修行,没有力量,力量不够,随时就我不修行了。但是修止观没成功的也是一样,就是我不修行了,我不坐禅了。这是「正念正知无违犯故」,这个正念正知,你修止观的,常常坐的时候,假设有一点相应了的话呢,就像抽大烟有瘾,不坐不行,就是到时候没有人打板,他也要坐,因为他感觉到好,他的内心裡面有了一点味道,嚐到这个味道了,他就继续地想要做这件事。那麽到那个时候就不难了,不是太困难的,所以这个正念正知无违犯故,所以能够护持。

  这个「护,谓防护」,用正念正知来保护内心的清淨。这个持是什麽意思呢?「持,谓受持。安住诸法无失坏故」,这个持是受持,持是用手拿住它不失掉。就是你内心裡面有这个正念正知,有正念就把这个法门能捉住,用这个法门,你不失掉法门。这个《辨中边论》上也是有、《瑜伽师地论》裡面也是有、这个《阿毘达磨杂集论》上也是有,这个受持这个持是什麽意思?不忘圣言。你若不受持就忘掉了,没有正念的时候,就是忘失了圣言,忘掉了佛菩萨的法语,那就是这个法门,你学习这个法门你忘了,忘了就没有正念了,没有正念就不能受持,所以这个持是不忘圣言的意思。「安住诸法」,这个安住诸法是什麽?就是安住在这个法门裡面,你心在这个法门上活动,这就叫做受持。如果这个法门在你心裡面不现前了,也就是没有正念了,那就是不受持了,这个受持这个意思实在还是很深的。「安住诸法无失坏故」。

  「增,谓增上。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果故。依所趣义,故名增上」,这个增长这句话,这个增字什麽意思呢?「增,谓增上」,就使令你逐渐进步,越来越高上,是这样意思。这个话指什麽说的呢?「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果故」,你常常地坐禅修学圣道,这个圣道有力量能拿到无上菩提,就是摄受。「随与」,这个随顺,随是相应,与无上菩提相应的还有种种的功德,你都成就了,所以叫做与,就是「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果故」,那就叫做上。「依所趣义」,就是依据你所求的意思来说的。求什麽呢,求无上菩提;求无上菩提,你常常求,就是常常修学圣道,就使令你不断地进步,最后达到无上菩提,那就叫做增上。「故名增上」。

  「长,谓长养。数修善法随顺能熟自佛法故」,「长,谓长养」,这个长叫做长养。我们这个身体要吃饭,要摄取各种的营养来增长身体的力量,现在修行也是,这个圣道逐渐增长,那麽你就逐渐逐渐有成就了。「数修善法」,一次又一次地去静坐修学圣道,那麽叫数修善法。「随顺能熟自佛法故」,你能常常修学圣道,这件事是随顺佛法,能成熟佛法,就是你内心这个戒定慧,由有漏的戒定慧变成无漏的戒定慧了。原来不是清淨,现在六根清淨了,可以得三明、六通、四无碍辩、无量无边的三昧,无量无边的陀罗尼都成就了,「随顺能熟自佛法故」。「此总结文,配释前义,如次应知」,这个总结文裡有引摄、有护持、有增长,这前面分科的文就是照这样分科的,用这几句话来分科的,「是名菩萨摄善法戒」。

  荒三、饶益有情戒(分二科) 日一、徵

  云何菩萨饶益有情戒?

  前面律仪戒和摄善法戒都说完了。通常我们讲解这三聚淨戒的时候,摄律仪戒我们就说诸恶莫作,当然这话也没有说错。什麽叫做摄善法戒?就是诸善奉行,这样说也没有说错。但是现在这裡说的摄律仪戒,菩萨的摄律仪戒,这个七众弟子发了无上菩提心,那麽你所受的七众律仪戒就是菩萨的律仪戒。如果是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你所受的律仪戒不是菩萨的律仪戒,这地方有一点差别。这个摄善法戒现在知道就是这麽多的事情,由闻思修得无生法忍,这叫摄善法戒,这地方和一般的说法可是不一样的,这裡说的很详细。

  现在这是第三科说到这个饶益有情戒,分二科,第一科是徵。「云何菩萨饶益有情戒」呢?怎麽叫做菩萨有很多很多的功德的事情去利益一切众生,这条戒是什麽意思呢?

  日二、释(分三科) 月一、标

  当知此戒略有十一相。

  这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应该知道这个饶益有情戒一共有十一个相貌。这是总标,下面解释。看这个《披寻记》:

  「饶益有情戒者:授与众生有利益品所有安乐,是名饶益」,这个饶益这句话怎麽讲呢?就是菩萨发了慈悲心,授与众生有利益品所有的安乐,这叫做饶益。这个安乐和饶益在前面解释过,在这裡也就再重解释这个意思。这句话等于是总标,下面就解释。怎麽叫做有利益品的安乐,叫做饶益?「谓于现法当来可爱果业所摄因乐」,这叫做有利益品的所有安乐。「谓于现法当来可爱果业当来可爱果业」,这个现法这句话呢,就是我们现在的色受想行识,就是现在的生命体,我们现在的这个身口意,现在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现法。它能够在佛法裡面创造可爱果业,就是将来能得到可爱的果业。你现在的行为思想有一种功能,使令你将来能得到可爱的果报,那麽叫做现法可爱果业。「当来可爱果业」,将来,我现在也创造,我将来也创造,将来的生命也有这种智慧去创造一种能得可爱果的业力,属于这一类的,叫做所摄因乐。这个不是指果乐说的,说因乐,就是能得乐果的因,那麽这个因将来会给你一个可爱的果,这就叫做利益品所有安乐,是这个意思。这样讲呢,菩萨不是给你一个乐果,不是!给你一个乐因,是这个意思。给你一个乐因,乐因,当然是你内心要身清淨、口清淨、心清淨,用清淨的心做种种功德,那麽将来你会得到果的,给你个乐因是这样意思,这是一种有利益品的所有安乐。

  第二是「苦对治乐」,这个苦有寒热饥渴,特别冷、特别热,或者是饥渴,这都是苦恼的事,苦恼的事情要想办法来对治,站桩,那天那个蒋先生告诉我们一个站桩的方法,立刻就不冷了,就会出汗了。那麽这就是想办法来对治寒热饥渴,把寒冷饥渴的苦恼消灭了,你感觉到快乐,这叫苦对治乐。「及受断乐」,这个受断乐就是没有受,不受一切法,能断除一切受。譬如说我们人间,欲界这个苦乐忧喜捨这五种受都有,五种受都有,等到这个到了初禅的时候把这个忧受没有了,苦,乐还是有,忧没有了,喜捨,苦乐忧喜捨,到初禅的时候只是断了忧受。二禅的时候也断了苦受,苦受、忧受,其他的喜乐捨还是有。到了三禅的时候,这时候还有乐受,喜受没有了。到了四禅的时候乐受也没有了,只有捨受,苦乐忧喜捨,这五种受到四禅以上只有捨受。本来非非想天的禅定也是只有捨受,到了灭尽定的时候捨受也没有了,苦乐忧喜捨这五种受都没有了,那叫做受断。他心裡没有受,不受一切法了。这个我们众生有苦乐忧喜捨的受,若对涅槃来说,对这个胜义谛来说,苦乐忧喜捨都是苦受,没有乐受。若是到了灭尽定的时候,这一切受暂时地都息灭了,就是涅槃的境界出现了,那个时候叫做受断乐,这是胜义谛的境界。

  「无恼害乐」,这个无恼害乐是没有恼害,无恼害乐裡面一共有四种乐:出离乐、远离乐、寂静乐、三菩提乐,有这四种。这个出离乐就是出家,在家是个苦恼的境界,家是烦恼繫缚所,那麽出离了家就是一个快乐的境界,所以叫做出离乐。第二是远离乐,远离乐就是初禅,初禅远离了欲界的欲的苦恼,这时候叫做远离乐。这个寂静乐就是二禅,二禅心裡面没有寻伺的动乱,所以叫寂静住。第四是三菩提乐,就是灭除一切烦恼、灭除一切烦恼的种子,对于一切法如实觉知一切法相,这个时候叫做三菩提乐。这个三菩提乐就是指涅槃说的,就是它永久的安乐,不是那个灭尽定是暂时地把一切受灭除了,三菩提乐是永久的。不过这个地方是有一点事情的,就是这个灭尽定他原来的这个生命体还在,或者人间的一个比丘得了灭尽定,他入灭尽定或者是一天,或者是一小时,或者是十二小时,不要超过七天,他还可以从灭尽定裡出来,那麽从灭尽定裡面出来就等于是从涅槃裡面出来。因为涅槃是永久的,这个灭尽定是暂时的,就是永久和暂时的不同。那麽这个地方我们若多思惟的话,那麽得了涅槃的人能从涅槃裡面出来,灭尽定就是涅槃嘛,他从涅槃裡能出来,那麽入无馀涅槃的人也应该从涅槃能出来。那就是小乘人入了涅槃以后还能发无上菩提心的地方了。发无上菩提心就是不入涅槃了,从这个地方也可以做这样的分别,那叫做三菩提乐。

  这样说呢,就是这个因乐,可爱果业所摄因乐这是一种,苦对治乐是一种,受断乐是一种,无恼害乐是四种,加起来是七种。七种另外还有一个受乐,那麽就是八种了。那个受乐就是乐的果报,就是所得的果报,叫受乐。但是这个地方没有提,不提这件事。这是「及受断乐,无恼害乐」。

  「如是等类,是应授与」,这麽多的乐是菩萨应授与一切众生的。「令生喜乐及无罪故」,为什麽菩萨要把这样的乐送给众生呢?因为众生得到了这样的乐,将来能得到喜乐的果报而没有罪过,而不会有罪过的,所以菩萨可以授与他。「此如自他利品中说」,这在真实义品之前的自他利品中说过,就是在「(陵本三十五卷二十一页)」说到这件事。

  「所馀诸相,不名饶益」,就是除了前面所说的几种乐之外,其馀的乐相不名饶益,那不是有利益的事情。这句话是标,下面解释。「谓与利益而非喜乐」,就是有一种是对你有利益但是你又不欢喜的,这麽讲也可以讲这句话。或者说是你认为有利益,但是将来你不能得到乐的果报,你不能将来得到乐的果报,那样菩萨也不给你。「谓与利益而非喜乐」,这句话可以作两个解释:就是这件事对你是有利益的,但是你不欢喜,你不欢喜做这件事。譬如说是坐禅,坐禅是将来能令你得圣道,但是我不欢喜坐禅,就是利益而非喜乐,这句话也可以这麽讲。另外一个解释,就是你自己认为这件事有利益,但是将来不能得乐果报,谓与利益而非喜乐,也可以这麽解释。

  「或与安乐而非利益」,或者这件事你若得到了,你会感觉到快乐,但是对你没有利益,这是一种。这个在本论的下文有举一个例子,譬如说这个土匪抢劫了其他人的财物,然后做种种的放逸去享受去,他感觉很快乐,但是这件事不是有利益的,将来你还是要受果报的,所以是「或与安乐而非利益」。

  「菩萨于此应审思择或应授与或不授与」,这个发无上菩提心、发大悲心的菩萨对于这件事应该深深地去观察,「或应授与」或者应该布施给他,或者是不应该授给他。我们凡夫做功德就是用肉眼的境界,说这个人是饿了,我给他麵包吃,这是个功德,这个肉眼是这样子。但是佛菩萨看,佛菩萨不这麽想、他不这麽看的,他是看得深远一点。说是这件事给他,他好像欢喜这件事,但是对他不利益,可能有伤害,会考虑这件事。譬如说是这个人,我曾经说过,说这个人失业了,他要想要找一个工作,找不到,来求观世音菩萨。求观世音菩萨嘛,说是这个船公司要招请工人,他去应招的时候没有录取,他不高兴了!认为观世音菩萨不肯帮他忙。过几天的时候,这个船遇见颱风了,遇见飓风了,断成两截,沉到大海裡去了,报纸登出来了。哎呀,观世音菩萨帮我忙的。这个菩萨帮众生忙的时候,不只是看眼前,看这件事以后又怎麽情形,然后再决定是帮他忙,是满他愿是不满他愿的,是这样意思。不过我们凡夫多数是这样子的,就是看眼前,不能再远看的。所以是「或与安乐而非利益,菩萨于此应审思择或应授与或不授与」。

  「此中唯说饶益诸有情者,名之为戒」,这裡面只是说饶益有情的戒,指这一方面说的。「义如前说不应违犯」,像前面说的十善法戒,「设有违犯,应速悔除」。

  这一行文是标。

  月二、徵

  何等十一?

  这是问。这十一相貌是什麽呢?下面第三科是列,分十一科,第一科是与作助伴,又分二科,第一科是于事业。

  月三、列(分十一科) 盈一、与作助伴(分二科) 昃一、于事业

  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

  这是说这十一种裡面。「谓诸菩萨」,这些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对于一切众生能引义利的彼彼事业,是为他做助伴,那麽这就叫做饶益有情戒。「能引义利」,就是能引发出来对于你有利益的果报。你发动这样的事情在做的时候,菩萨会帮助你,同你合作,帮助你这件事做成功,这样做助伴,这就叫做饶益有情戒,是这样意思。看这个《披寻记》:

  「能引义利彼彼事业者:此中义利,世出世别」,有世间的义利,有出世间的义利。这个义利,或者这麽说,就是你现在能得到利益叫做义,将来能得到利益叫做利。这个义和利可以用现在未来解释。或者说是得到福德叫做义,得到智慧叫做利。但是这个福德智慧又有世间出世间的差别。「引可爱果是世间摄」,得到人天的荣华富贵,能得天福,能得到色界、无色界的禅定,这都是世间可爱果报。「引生圣道是出世摄」,能引生圣道无漏的戒定慧,那是圣道,这是出世间的,超越世间福德的,属于这一类的。那麽这个义利有世间、有出世间的不同。

  「思量所作,功用所作品类众多,故名彼彼事业」,这个「思量所作,功用所作」,思量所作就是内心裡面观察所作的事情,究竟有多少,是有功德还是有罪过,要经过观察,那麽叫做思量所作。功用所作,就是採取行动,这件事是有义利的,对众生是有利益的,那麽就採取行动同他合作,帮助他成功,那麽叫功用所作。这个「思量所作,功用所作品类众多」,布施也是一类,持戒也是一类,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各式各样的,品类众多。「故名彼彼事业」,一样一样的事业,「与作助伴」,所以叫做饶益有情戒。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佛门的人知道,贵人身上那个气味很香,业障深重的人,他身上那个味道很难闻!有人亲近过虚云老和尚,发现老和尚身上有清香,而且很远就可以闻到。老和尚一年只剃一次头,只洗一次澡,身上清香不臭,人家心清净;我们天天洗澡,身上还是臭气难闻,这业障深重!我们自己修行有没有进步?从前我们口臭,口说话好难闻,现在这个味道没有了,那就有进步了。如果在口里头有香味的时候,那这个功德就大,这个感应就大!只要我们认真地修六度,认真地修普贤大士之德,身上就会放出清香,就会有这个感应,这是真正不可思议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