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受苦报就是消业障,业障消尽了,苦就离开了
2015/5/23   热度:1828
『忍力成就』。「忍力者,忍辱之力。法住师云:忍有三种:一者安苦忍,谓于世违事能受故。二、他不饶益忍,谓他于己有违损能受故。三、法思维忍,谓于法无分别故。此三忍成就,故曰忍力成就」。法住师说的三种对我们初学非常重要。 安苦,心要安住在苦谛上,这是世尊教给我们,苦集灭道,生到这个世间来就是受苦的。为什么要受苦?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所造一切不善业之所感召来的。所以苦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是我们自己招来的。正是古德所说的,人一生当中的际遇,一定要自己负起百分之百的责任,决定不能够怨天尤人。为什么?与一切人不相关,是自己业力所感的。这是个明白人,这是觉悟的人。不明白、不觉悟的,他受了这些苦,不甘心、不情愿,为什么你们享乐,我在受苦?这一种怨恨心是俱生的烦恼习气,人人都有。一定要有善知识把它讲清楚、讲明白,我们才能够安分守己,不怨天、不尤人,这个业障才能消除。受苦报就是消业障,业障消尽了,苦就离开了。如果在消业障,你不接受,你还怨天尤人,是苦上加苦,罪上加罪。受苦是消业障,又不断在造罪业,这个苦永远离不开,永远受不尽,这就错了。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住世八十年,为我们做出的示现,第一个就是安苦忍,他做给我们看。其实佛哪有业障?都消尽了。表演,叫代众生苦,演出这个样子,让我们看了觉悟。不觉悟,他的表演就不停止,让我们看,常常看,多看之后,慢慢就觉悟了,佛做的是对的,是正确的。不但要忍,还要生出忏悔心、恭敬心,我们的业障就除得快、除得干净,善福自然就兴起来了,这就是所谓改造命运。于世间一切违背自己意愿的,那就是对自己来讲不喜欢的、讨厌的,这些统统都要能受。这个里头有人、有事、有物,千差万别,统统都要能够忍受。 念佛人他有善巧方便,把一切顺心的事情、违背心的事情,统统换成阿弥陀佛,这个方法善巧到极处,全归到阿弥陀佛去了。自己的心恢复到清净平等,这真正的安忍。也就是外面境界接触了,善缘、恶缘,善缘是喜欢的人,恶缘是讨厌的人;顺境、逆境,境是外面环境,顺心的环境,逆境,非常不好的环境,统统能受。在这些环境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一句佛号念到底,这叫真功夫,这叫真修行,叫真实的成就。 第二种是他不饶益忍,你干什么事情,外缘都是找麻烦来障碍你的,这个要忍。这是他于自己有违背、有损害,违背我的意愿,对我有伤害的,能忍受。后面还说得很详细,《会疏》里头讲十种忍。第三种法思惟忍,谓于法无分别故。法是佛法,我们展开经卷,有很多的经文我们看不懂。看不懂怎么样?要能够忍耐,不要分别、不要执着,一直往下看,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字不认识的查字典,意思不懂的没有关系,久久自然就明白了。不必向外求,向外求有麻烦,为什么?每个人说的不一样,你听了几个人解释,到底依谁的?所以还不如不要问人。真正修行人,现在我们终于是搞明白了,求诸于自性本具的智慧,一切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无不如是,他们不请教别人,也不贡高我慢,以真诚心、恭敬心、慈悲心。功夫到纯极了,纯净纯善,智慧就现前了,到那个时候就看清楚、看明白了,听清楚、听明白了。 尤其是净土宗的方法,把一切不明了的统统换成阿弥陀佛,不仅恢复自己的清净平等觉,同时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靠自己自觉需要十年,这样依靠阿弥陀佛,大概一年就行了,本来十年开悟,现在一年就可以开悟。我说这个话,有没有人相信?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我有理由相信,真干,一年决定会开悟。一年开悟不了,是你不是真干,为什么?你的心不清净,有妄想、有杂念。一年开悟不了,得要十年。为什么要十年?十年的时间就磨鍊你,把你这些妄想分别执着的习气磨掉,什么时候磨掉什么时候就开悟了,不开悟就是这些东西障碍住。所以真肯放下,开悟是很容易的事情,也是家常便饭,一点都不稀奇。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我们要相信;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不要怀疑。既然是心是佛,我们的真心就是佛,现在是心作佛,这就是必定成佛的原理,就这么个道理,他不是随便说的,必定成佛。是心作佛,就是我心里头念佛,念佛为什么?念佛就是想作佛。净宗,念佛专指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的好处,这一部经里讲得非常清楚、非常明了。此三忍成就,这三种忍你都做到了,这叫忍力成就。这是法住法师说的 ——摘自净土大经科注(二次讲)-第281集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修行,就是修心修身修行为。修心,断惑证真,断意识流,见不生不灭法身,是智慧,是见地。修身,转四大五行,破身见身障,破五蕴,是功夫,是定力,急不来,非一步一步脚印不可。修行为即修一切心口意善,修六度万行,磨习气,积福德资粮。修心修身修行为,就是法报化三身。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