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2


2014/9/4    热度:252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32

 

  卯二、令发心退(分四科) 辰一、标

  有四因缘能令菩萨退菩提心。

  「显缘因力」这一科分两大科,第一科「明初发心」,这一大科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令发心退」。「有四因缘能令菩萨退菩提心」,有四种原因能使令这个发菩提心的菩萨,退失菩提心;就是原来发过菩提心,遇见了这样的因缘,菩提心退失了。这是「标」,下面「徵」。

  辰二、徵

  何等为四?

  那四种呢?

  辰三、列

  一、种性不具,二、恶友所摄,三、于诸众生悲心微薄,四、于极长时种种勐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其心极生怯畏惊怖。

  这以下是列出来四种。第一个原因「种性不具」,譬如这位菩萨他没有佛性,虽然发菩提心,他的菩提心不牢固,还会失掉的。「二、恶友所摄」,第二个原因,他有种性,但是他交结了恶知识,他们感情非常好,他这位恶知识对他的影响力非常大,所以他失掉了菩提心。「三、于诸众生悲心微薄」,第三个是,这位菩萨他对众生的苦难,发出来的悲愍心特别的微小,特别的薄少小,微薄就是特别的小,这个悲心不大。这样子呢,他也会退失菩提心。

  「四、于极长时种种勐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其心极生怯畏惊怖」,第四个原因,是发无上菩提心之后,他要修六波罗蜜、菩提分法,时间也非常的长;他要度化众生、救护众生的苦难,时间也非常的长。「种种勐利」,而不是一些小事情,就是很重大的,「无间无缺」这个行菩萨道的事情是不间断的,也是不缺少的,在前面文曾经解释过这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这个菩萨发菩提心度化众生,是和众生在一起地受生死苦。你要度化众生的时候,有很多不容易做的事情,很多苦恼的事情,「其心极生怯畏惊怖」,这位菩萨的内心里面,他生起极大的恐怖,所以也就退失了菩提心。

  这个退失菩提心这件事,一个是:退大取小。他原来是广度一切众生而得圣道;一个是:愿意成就无上菩提。这是菩提心。但是退菩提心的时候,有可能他欢喜学习小乘佛教,他也可以得阿罗汉道,或得辟支佛道。由大菩萨退回二乘人,这也是退菩提心;一种呢,就退失到人天的世界来了,或者退到三恶道去了。同样是退失菩提心,但是还是有这麽多的不同的。

  辰四、例

  如是四种心退因缘,与上发心四因相违,广辩其相如前应知。

  这是第四科「例」。说前面「如是」四种的退失,令菩提心退失的因缘,「与上发心」,和前边四因、四缘、四力是相违反的。「广辩其差别相,如前应之」,向前面对照一下就会知道了。

  丑二、广不退相(分五科) 寅一、由不共(分二科) 卯一、略标列

  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略有二种不共世间甚希奇法。

  这是第二科「广不退相」。这广不退相,别显持义,有种性持、有发心持、有觉分持。现在这个「发心持」里边有三科,第一科是「辨相」,辩发菩提心的相貌;第二科明发菩提心的业用;第三科辨发菩提心的类别,有退与不退的不同。现在是第二科「广不退相」,详细的说明不退菩提心的相貌。分五科,第一科「由不共」,分两科,第一科「略标列」。

  「最初发心坚固菩萨」。前面这两大段,说菩萨有退、有不退,现在说「不退」,详细的说不退的相貌。他最初开始发菩提心的时候,这个人因缘殊胜,他自己也特别努力,所以他的菩提心特别坚固而不退转。「略有二种不共世间甚希奇法」,简略的来说,就是从其中取出来重要的,这「略」,有「要」的意思、精要的意思。有两种不共同,「不共世间」,就是不是共有的。和世间没有发菩提心的人对比,这位发菩提心的菩萨,他有两种和未发菩提心不共有的奇妙的事情,就是唯独菩萨有,其他的人没有,所以是不共。如果菩萨有,众生也是有,那就叫做共,叫共有。现在说不共世间人的两种稀奇的事情,希少奇妙的事情。

  何等为二?一者、摄诸众生皆为眷属。

  何等为二?前面说是有两种,那麽是那两种呢?这是问。「一者、摄诸众生皆为眷属」,这两种,那两种?就是把它标出来,把它列出来。第一种稀奇的事情:「摄诸众生」。这个「摄」这个字,当个「看」字讲:他看世间上无量无边六道众生,「皆为眷属」,都是他的好朋友。当然我们平常人,我们要看一看,这个人我感觉好,也可能有一个理由,我同他做好朋友,我看这个人不好,我不同他做朋友,就是有简别的。但是这位菩萨不简别,好人是我的好朋友,不好的人也是我的好朋友。这是一个很稀奇的事情,这是和我们世间人完全不同的;我们世间人说交好朋友,这个恶知识我同他远一点,但这位菩萨不,他同所有的人都是好朋友。这的确是不是平常的境界哦!

  《披寻记》一一四六页:

  摄护众生皆为眷属者:此说菩萨顿普摄受,谓初发心摄受一切诸有情界皆为眷属故。故如摄受品释。(陵本四十八卷二十六页)

  「摄护众生皆为眷属者:此说菩萨顿普摄受」,这是说菩萨一下子,不是说次第、逐渐的和这个人做朋友、和那个人做朋友,逐渐和人做朋友。他现在不是,一开始就普遍的同一切人做朋友。「谓初发心摄受一切诸有情界皆为眷属故」,就是这位菩萨他一开始的时候,他发这个菩提心,所有在生死流转的众生,我都要转变他们成为圣人。摄受就是接受、容受,就是接受一切有情界,不管是在天的世界、或者人的世界、三恶道的世界,「皆为眷属」。「故如摄受品释」,这一段希奇的事情,在摄受品里面有解释(陵本四十八卷二十六页)有说。

  二者、摄眷属过,所不能染。

  同这个人做朋友这件事,话是那麽说,做起来会是怎麽情形呢?也会有一些过失的事情。但是这位菩萨呢,那些过失没有,没有这些过失。若有这些过失,他的菩提心就被过失所污染了!现在这位菩萨没有过失,「所不能染」,那麽这也是不得了的事情,这是一个希奇的事情。这是把这两种「不共世间甚希奇法」标列出来了。下面第二科「随难释」,随标列出来的,那其中有些地方不容易明白的,加以解释。

  卯二、随难释

  摄眷属过,有其二种。谓于眷属饶益损减,染污违顺。如是二事,菩萨皆无。

  同家人做朋友,同这个人作朋友,是有两种也是有过失的,过失有多少种?有两种。「谓于眷属饶益损减,染污违顺。如是二事,菩萨皆无」:菩萨同这人做了朋友的时候呢,有的时候会利益这个朋友;有的时候呢,不利益他来伤害他,叫损减,这是一种个过失。第二个呢?「染污违顺」,就是这个人,同我找麻烦、同我捣乱,叫做违。这种个人呢,我对他要想办法来搞他,这叫做「染污」。这个人他随顺我,他随顺我,随顺我就用爱染心同他好,那也是「染污」。这就是大概的分成两类:大家在一起共事的时候,有的时候顺,有的时候违;那麽这个人同他做朋友,顺的时候也是染污,不顺的时候也是染污。这也是做朋友的过失。现在菩萨呢,「如是二事,菩萨皆无」。这位菩萨对于这两种摄眷属的过失都没有:你同我捣乱,你同我要好,我完全清淨心地来利益你,这可是菩萨不得了!有这样智慧的、有这样的慈悲心。

  《披寻记》一一四七页:

  谓于眷属饶益损减等者:由诸菩萨得清淨忍,于诸众生恒常现前欲作饶益,先后无异,非一益已损而不益,他则不尔,虽于眷属或时饶益,或复损减,是名第一摄眷属过。又若菩萨如法御众,方便饶益,以无染心先与依止,以怜愍心现作饶益,不于徒众或顺或违起染污心,或益不益。他则不尔,非于一切眷属起利益俱平等之心,故于一切违顺非不令有染污,是名第二摄眷属过。

  「谓于眷属饶益损减等者:由诸菩萨得清淨忍」,是菩萨没有摄眷属过,什麽原因呢?「由诸菩萨得清淨忍」,由于这位菩萨他有广大的智慧、广大的慈悲心,就是两件事:一个智慧,一个慈悲,是超过众生的。所以他对于一切的事情,都是清淨忍。就是因为慈悲和智慧,把所有的境界都化解了。他心里面还是清淨的,不因为你对我好,我的爱心就来了;不因为你对我不好,我的瞋心就来了。菩萨没有这回事情,他的心不管是什麽境界,都是清淨心、都是慈悲的爱护,这就是这个没有眷属过的原因在这里。

  「于诸众生恒常现前欲作饶益,」,现在解释这个「谓于眷属饶益损减」,就是这个。菩萨有这个慈悲心,有智慧,对于一切众生「恒常现前欲作饶益」,这个欲作饶益呢,就是他内心里面想要利益你,这只是心里面的事情,现在恒现在前呢?就把内心里面这个饶益的心意,把它表现出来,就成为事实了,所以叫做「恒常现前」,常常的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先后无异」,他最初同你做朋友,和以后很长时期的事情都是一样的,不会说是最初和你好,后来又和你不好了,不是的!没这个意思。

  「非一益已损而不益」,不是说就是利益你一次,第一次对你有点好,对你也是怎样、怎样的利益;以后又不利益了,就搞你了,来剥削你了,「非一益已,损而不益」。菩萨是这样子。「他则不尔」,这个他呢,就是不是菩萨的,他不是菩萨,没有发菩提心的这个人,「不尔」,不像菩萨那样子。「虽于眷属或时饶益,或复损减」,别的没有发菩提心的人,当然也是会有朋友,有的时候也会对着朋友作种种利益的事,但是「或复」,有的时候又不利益了;又要佔你便宜了,就是这样。「是名第一摄眷属过」,这是第一种做朋友有这种过失,这是一般也是这样子,菩萨没有这件事。

  「又若菩萨如法御众,方便饶益」,这下面解释第二种染污违顺。又菩萨是这样子「如法御众」,就是合法的领导大众,这个「御」是领导的意思。当然发菩提心的人,一定是要广学佛法的,得大智慧,不但是佛法,世间法也都是学习的。他这个大智慧、大慈悲心,合法的领导大众,而不违法。「方便饶益」,总是有种种的智慧,「方便」就是智慧,来利益这个人、利益他的朋友,就是利益众生了。

  「以无染心先与依止,以怜愍心现作饶益」:「以无染心」就是不用贪瞋痴和人家拉关係,不用贪瞋痴的心、没有染污心。「先与依止」,最后的时候给你作依止处,你不要作种种恶事,要作种种善事,要修学圣道,给你这些事情作依止处。「以怜愍心现作饶益」,当然菩萨的这种高尚的境界来看一切众生的时候,众生的智慧也不够!众生的怜愍心慈悲心也是很少!所以菩萨观众生的时候就发怜愍心。这个「怜」是爱的意思,这个爱护的意思;「愍」,就感觉到有很多的罪过,就是发同情心。「现作饶益」,就用这样的心,把内心的这个饶益的心表现出来、有行动,事实有採取了行动来利益这个人,是这个样子。

  「不于徒众或顺或违起染污心」,菩萨发慈悲心、发智慧心度化众生;而众生对菩萨呢,又一回事。有的时候和菩萨也是恭敬,也对菩萨有恭敬心、也有爱护心;有的时候对菩萨,没有恭敬心、没有爱护心,而且可能会伤害菩萨的。这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的教徒用毒饭,请佛来吃饭,把饭裡面放了毒;造一个大火坑,表面上请佛从那裡过,就掉到火坑里面去,陷害菩萨!佛在世的时候有这种事情。佛是大悲心,对这个人还是慈悲爱护,而不会因为他要害佛,佛就愤怒了,没这种事情。菩萨是常随佛学,所以也是「不于徒众或顺或违起染污心」,你顺我就爱你;你不顺我、你搞我,我就愤怒了。菩萨没这个意思,「不于徒众或顺或违起染污心」。

  「或益不益」,你顺我我就利益你,你一搞我,我就伤害你,菩萨不作这种事情。「他则不尔」,这没有发菩提心的人,那不能和菩萨一样,不是,「不尔」。「非于一切眷属起利益俱平等之心」,其他没有发菩提心的人,他不与一切的朋友眷属,这个「眷属」,这个「眷」者爱也,「属」是随顺的意思,彼此相爱呢,就是彼此互相随顺,这叫作「眷属」。现在说来说,就都是朋友,就这麽讲。「非于一切眷属起利益俱平等之心」,不是菩萨的人,他对于他的眷属,他不起「利益俱平等之心」,就发起平等的利益,发起利益心而且是平等的。这个「平等」就是不管你是爱我也好,你恨我也好,我平等的爱护,平等的利益之心。这不是菩萨呢,他不这样子。

  「故于一切违顺非不令有染污」,不是菩萨呢,他对于这个朋友的违顺,他不会令他,「非不令他有染污」,也就是有染污。你对我违、对我顺这个心都是有染污的,「是名第二摄眷属过」,这个是第二种过失。如果把这两句话合在一起说,「谓于眷属饶益损减染污违顺」,就是你违我就损恼你;你顺我就利益你,那这都是用染污心来做这件事,那麽这就是「摄眷属过」。但是菩萨没有这件事。那麽这是标列出来两种不共世间的甚希奇法,这可见这菩萨的境界是这样。这个菩萨有大悲心同时还有智慧,他的这个心能超越这些顺和违的境界,所以有平等爱护的心情。

  寅二、由意乐(分二科) 卯一、标列

  最初发心坚固菩萨,于诸众生发起二种善胜意乐。

  前面这一科是「由不共」,这个「广不退相」分五科,第一科是「不共」,有不共世间的希奇法;现在第二科「由意乐」。「意乐」就是他内心的愿,他内心裡面有这样的愿力。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列」。

  「最初发心坚固菩萨,于诸众生发起二种善胜意乐」,这个二是个数目,标出来这个数目,下边就列出来名字,「标列」就是标数列名。

  《披寻记》一一四七页:

  二种善胜意乐者:七相怜愍,名善意乐。即此增上有十五种,名胜意乐。如《增上意乐品》说。(陵本四十七卷九页)今于此中,唯说二种,略说彼相应知。

  「二种善胜意乐者:七相怜愍,名善意乐」:有七种相貌,怜愍众生的,这七相叫作善意乐。「即此增上有十五种,名胜意乐」,即此这个善意乐,是增上,就是很强大的力量的,有十五种不同,「名胜意乐」,叫作胜意乐。「如增上意乐品说」,这个菩萨地裡面还有这麽一品,在这一品裡面说出来这个「七相怜愍」、「十五种名胜意乐」(陵本四十七卷九页)那上说的。「今于此中」呢,「唯说二种」,在这裡不说那十五种,只说这二种。「略说彼相应知」,就是简略地该摄了那十五种相貌,应该要知道。

  一者、利益意乐。二者、安乐意乐。

  二种善胜意乐,善而又是胜。那二种呢?一者是利益意乐,第二是安乐意乐。这是标出来这二种。下面第二科「随释」。

  卯二、随释

  利益意乐者:谓欲从彼诸不善处,拔济众生安置善处。安乐意乐者:谓于贫匮无依无怙诸众生所,离染污心,欲与种种饶益乐具。

  「利益意乐者」,是什麽意思呢?「谓欲从彼诸不善处,拔济众生安置善处」,就是菩萨他的心,想要「从彼诸不善处」,想要救护众生的时候,众生是在种种罪过的事情裡面活动,在不善处,就是不是善法,就是在恶法裡面,在恶的境界裡面活动。现在菩萨想要救护众生,从恶的境界裡面拔济出来,把他救出来「安置善处」,安置在良好、没有罪过的境界裡面,来修学十善法。从十恶法裡面救出来,学习十善法,这是思想上的问题。就是菩萨有这样的思想:我看你是在罪过裡面一直这样造作很多的罪过的事情,你将来要到三恶道裡受苦;这事情太苦了。当然这种人也可能是贫苦的人,也可能是大富贵的人,他们常常造很多的罪过的事情。这个菩萨的心裡面:『唉呀!我要救护这些人,叫他们的思想良善,不要造罪过的事情,把他们改过迁善,要做这件事,要做这件事!』菩萨呢,心裡面有这样的计划,有这样的愿力。这件事还是不容易做的!

  「安乐意乐者」,安乐意乐是什麽叫作安乐意乐呢?「谓于贫匮无依无怙诸众生所」,「谓于贫匮」就是贫穷的人,这个生活所需太少了。「无依无怙,诸众生所」,这样的众生的地方。「离染污心,欲与种种饶益乐具」,菩萨对于贫苦的众生,又发慈悲心。发慈悲心呢,不是说我,我救护你,我有条件,你要对我有什麽、什麽好处。菩萨没有,无条件的来救护众生。怎麽救护法呢?「欲与种种饶益乐具」。我就会布施给你各式各样的,利益你,使令你生活快乐。这个呢,不是富贵的人,就是贫苦的人,指单这一种。这一种呢譬如说:你有病了,我找医生给你看病;你没有饭吃,我给你找个工作,使令你生活没有问题;使令你健康也没有问题。医生给你治病,恢复你的健康;有了工作,生活也没问题,这是这一类的事情,叫作安乐意乐。前面的利益意乐呢,是思想上的问题。就是要把你的罪恶的事情,消除了!叫你不要做种种恶事,这是二件事。

  这二件事,安乐意乐这件事,比较容易做;这个利益意乐这方面,使令人改过迁善,从不善处安置善处,这件事不是容易做!但是世间上的问题,这个世界上众生的问题,贫苦当然也是问题,但是不是重要问题。重要的就是:众生不相信因果作种种恶事,这件事是特别严重的!所以菩萨要做这件事,要劝导众生改过迁善、修学善法、相信善恶果报,不敢做恶事,修学善法。如果贫穷的众生也能有这样的思想,富贵的众生也有这样的思想,这个世界是什麽样的世界?这个世界一定是和平的世界、是个快乐的世界。说这件事我不做,我只是做这个一般的慈善事业,这个世界还是苦恼的世界。你不能改变的!他这人没有病了以后,他内心裡面的罪过,他还要去造的!还要造恶。你一健康了,他做恶事做地更厉害!所以我们佛教徒,要做善事的时候,要想一想,要想一想的!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在世间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没有去办医院,也没有办安老院,没做这件事;他就是到处宣扬真理,劝导众生改过迁善,修学圣道。这样子,这个世界上,如果肯这样做,这个世界都是个快乐的地方!当然这个修学圣道这件事,这很明显地知道是少数人的事情!是少数人的事情,而不是多数人都这样做的。不是的!

  《披寻记》一一四七页:

  利益意乐、安乐意乐等者:利益安乐,有多种类,如自他利品释。(陵本三十五卷十八页)此中安置善处,唯说利益种类,无有罪相。及欲贫匮无依无怙,唯说安乐种类苦对治乐。言贫匮者,谓无资具。言无依者,谓无眷属。言无怙者,谓无救护。菩萨于此有苦诸众生所,能正施与资生众具而作饶益,令息众苦,是名乐具。

  「利益意乐、安乐意乐等者:利益安乐,有多种类」,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如自他利品释」,这下面也有个〈自他利品〉,那上面解释(陵本三十五卷十八页)。我们现在这就是三十五卷,现在在金陵刻经处的本子现在是在十四页。

  「此中安置善处,唯说利益种类,无有罪相」,这裡面说到这个拔济众生、安置善处,「唯说利益种类」,这不是那安乐,这是利益种类。利益种类里面,还有多少差别的,但是这属于无有罪过的地方,就是把罪过改善,成为善法。

  「及欲贫匮无依无怙,唯说安乐种类苦对治乐」,苦,安乐种类。这个苦对治乐;乐对治苦,是这样意思。「言贫匮者,谓无资具」,就是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这些事情,他没有,所以叫作贫匮。「言无依者」呢?「谓无眷属」,这个人哪,是个孤独的人,他没有亲爱的人,那麽叫作无依。「言无怙者,谓无救护」,就是另外也没有人发心来救护他。「菩萨于此有苦诸众生所,能正施与资生众具」,能够正施与,就是没有染污心,纯是慈悲心,所以这叫作「正」,施与这个资生的众具,生活所需的这些东西。「而作饶益」就是利益他,「令息众苦」使令他停止一切众多的痛苦,是名叫作「乐具」。

  我刚才说佛,没有做这些事情,只是宣扬真理。当然说佛宣扬真理这件事,我在想,就是在今天的佛教,我也想也是一样。就是我们佛教徒,能够好好地努力学习佛法,然后宣扬真理。那麽这些慈善事业呢,我认为我们出家人不做!出家人只是讚叹!劝发,在家居士你们去做这些慈善事业:你办学校也好,办安老院也好,办医院也好,就是各式各样的慈善事业去做,我们出家人只是发动这件事,出家人自己不做,自己做什麽?修学圣道!你这个时间,我们自己学习佛法,然后就是修学戒定慧,转凡成圣,做这件事。做这件事,因为我们没有直接去管理安老院,我们不做一个大学,我们做董事长,不。你的时间不在那,不消耗在那些事情上;你学习佛法,你的佛法逐渐、逐渐提高。提高到一个程度,你知道自己怎麽用功修行,那麽你就『盖世红尘飞不到』。

  你在这个地方修学圣道,因为你这个时间没有浪费在其他的地方,你在这裡学,在这裡修行,你的品德逐渐地提高。我们出家人,不断地提高呢,虽然你没有到社会上做慈善事业,你自然是受到广大社会群众的恭敬、尊重。他不会说:『你这个人是寄生虫!』不会说这句话的!若是我们自己去做这种事情,当然这些事是好事,不是坏事!但是问题就有了,你去做安老院,你去做这个医院,做种种事情,你的精神就放在这上面了,你学习佛法就没有时间、修学圣道也没有时间。出家人这样做,出家人的程度就是平平的,就不能提高。你佛法的认识也不能提高、品德的修学、戒定慧也不能提高。结果会怎麽样呢?出家人不能为人作老师了!你不能做老师。你说我学习佛法了,你要听居士讲。那大学教授,他因为是文字上擅长这件事,他看看就可以讲,讲得对不对?不一定!但是你就要听他的,你出家人听他的讲了,听他作老师。你要听他,他是你老师。

  当然这个品德的事情,你没有经过戒定慧的锻炼呢,大家都一样!不管你是大学教授也好、你是总统也好,没有分别,大家都一样。这样子,我们佛教徒在社会上地位怎麽样呢?当然有人,你是大学董事会的董事长,或者你是安老院的院长,或者怎麽样?当然社会上的人可能对这个人,有一点看法;但是要有一点智慧的人,对这个人会怎麽看?会怎麽看法?所以现在这等于是我个人的想法:我们出家人,这样做这件事,发动这件事,但是我们自己不做。这样子,我们出家人的这个人格也会提高了,而佛法也兴盛了!佛法会兴盛一点,会不同的!

  佛法兴盛的结果,还有一个特别的作用:有邪知邪见的人不敢随便放肆。因为出家人本身很多人都是程度都很高,有一个邪知邪见,他不敢放肆。他一出来,自然就有人知道这个人邪知邪见,自然就会知道。但是我们今天出家人的程度不是!我们出家人的程度,都是很低!程度很低!邪知邪见出来我们还不见得知道他是邪知邪见。于是乎,我们今天的佛教是溷乱的,思想溷乱,不知道究竟是怎麽回事?所以佛教衰微了!衰微了!我认为若是一直要这样做,佛教就会灭亡了,我认为已经开始灭亡了!我们今天的佛教徒,有的时候不知道什麽事情是一个最重要的,不知轻重!我们看别人说:「唉呀,这件事很好!我们也去做、这件事也很好!也去做」。但是把我们本份事都耽误了!这是第二科「由意乐」。现在第三科「由加行」,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列」。

  寅三、由加行(分二科) 卯一、标列

  最初发心坚固菩萨,有二加行:一、意乐加行。二、正行加行。

  你看我们这个,当然所有的经论都是大智慧境界;但是我们现在学习这《瑜伽师地论》,你看,非常的明白,叫我们开智慧呀!知道什麽是重要的;什麽事情不是那麽重要。你看这怎麽说:「最初发心坚固菩萨,有二加行」,有二种应该努力的事情要做,一、意乐加行,二、正行加行,就这二种事情,是重要的事情。这也是标出数目来,列出名字。下面第二科「随释」。

  卯二、随释

  意乐加行者:谓即利益安乐意乐,日夜增长。正行加行者:谓于日夜能自成熟佛法加行。及于众生,随能随力,依前所说意乐加行,起与利益安乐加行。

  「意乐加行者」:「意乐」,意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你心里面有这样的愿乐,有这样的好乐,就是有这样的愿力,也就是有这样的计划。是什麽呢?「谓即利益安乐意乐」,就是前面讲的:一个是利益意乐,一个是安乐意乐,你心里面有这个意愿。「日夜增长」,你这个利益意乐、安乐意乐,白天也增长、夜间也是增长,夜间不是完全睡觉嘛,所以也是增长。这个增长,是从智慧来的。你若常常学习经论,这智慧就增长,你就知道:我的心应该有这样的好心肠,应该有利益意乐、有安乐意乐。智慧强了,意乐就强;完全不明白事情,没有这个智慧,你有这个意乐?就是有那个意乐,你有其他的副作用。你不是大悲心!那是个问题!

  「正行加行者」:这正行加行是什麽呢?「谓于日夜能自成熟佛法加行」,就是这位菩萨他白天、他夜间,他能够自成熟;就成就自己,自己成就自己佛法的加行。就是六波罗蜜,这些佛法的加行,或者是三十七道品。你看这上面说的,就是说的非常明白:就是你自己,你不能把你的精神、时间你完全放在利益众生这方面,不是这样子的。你自己要修学圣道呀!因为你不是圣人;你是凡夫菩萨。你看这个和我们一般人的见地不一样!这个《瑜伽师地论》作者,他的思想是这样子。你自己要成熟佛法,把你内心的佛法要成熟它,就是逐渐、逐渐地加强。譬如说是修禅定,我这最初修,不那麽理想,但是时间久,长期的努力呢,你的心逐渐、逐渐的这定力就加强了,就成熟;这智慧也是那样子。所以,谓于日夜能自成熟佛法的加行,就是努力的修行。

  「及于众生,随能随力,依前所说意乐加行,起与利益安乐加行」:「及于众生,随能随力」,这个「能」和「力」分开,「能」或者是体能,你身体的能力;这个「力」是心力。随顺你身心的能力,你有这麽多就可以用这麽多。「依前所说意乐加行」,这个根据前面所说那个意乐加行;「起与利益安乐加行」这个就是度化众生了,对于众生有利益、有安乐的这二类事情要做,这是二类事情。

  我们还有一样事情。这学习佛法,只是得到一些知识,我得到一点知识。佛法说这叫布施波罗蜜、戒波罗蜜,乃至是般若波罗蜜,这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这是得到一些知识而没能加行!没能加行。这加行就是用这知识来要用!在自己的身心上要用。像昨天回讲的时候,要使令自己的心清淨,用智慧来清淨这个心,要做这件事!应该是这样子。若只是得到一些知识你不肯做。你看这上面意乐也是加行,正行也是加行,就是要做!实际上要做这件事。这样子,它才有实际的作用。只是得到一点知识,那不行,那不行的!

  《披寻记》一一四八页:

  能自成熟佛法加行者:谓于六波罗蜜多,于福德智慧资粮,于一切菩提分法,精勤修学,是名加行。此加行满,无间能证烦恼障断、所知障断,是名成熟。此有三喻,如成熟品说。(陵本三十七卷十九页)

  「能自成熟佛法加行者:谓于六波罗蜜多,于福德智慧资粮,于一切菩提分法,精勤修学,是名加行」,这就是这麽解释了。这个「能自成熟佛法加行」是什麽呢?谓六波罗蜜。六种波罗蜜就是:一个是福德资粮;一个是智慧资粮,就是这样子。或者是:前五波罗蜜都是福德的资粮;最后般若波罗蜜是智慧资粮。或者说是:布施、持戒、忍辱是福德资粮;般若波罗蜜是智慧资粮;这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是通于福德智慧,也可以这麽说。这个「成熟佛法」,就是福德、智慧资粮的意思了,你要努力的学习叫他成熟。

  「于一切菩提分法」,那就是三十七道品。「精勤修学」,要精进!不要懒惰修学。一方面学,还要一方面要修;一方面修,还要一方面学。学也是很长时期的,修也是长时期的,不是短时间能毕业的。不是说:我三年毕业了,三年能毕业?那麽容易的事?不是的!是名叫做「加行」,就是修六波罗蜜和菩提分法。

  「此加行满,无间能证烦恼障断、所知障断」,你这六波罗蜜在自己修行的时候,这个布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一贯的,它不是分开的。你常常这麽样修的时候,「无间能证」,不间断的,长时这样精进的修行呢,「能证烦恼障断」,你能证悟第一义谛;就把爱烦恼、见烦恼都断掉了,就是圣人了。你能不断的这样修行,能证「所知障断」。这个所知障,能障碍你所知。譬如说这个做医生,你要知道这病是怎麽回事情?是什麽因缘有这种病?这个病的相貌是什麽?要用什麽药才能治疗?这些事情完全要明瞭,也是要学习,然后也就真实有效的,能为众生治病。你若不知道就不行!不知道怎麽治疗?

  所以这无知呢,就障碍你的智慧,叫所知障。现在是说呢?当然你不是,现在造房子也是一样,也要有这种知识,这是专业知识,各式各样很多都是知识。说是:你通达无量无边的佛法,你才能够广度众生;但是你现在不知道,那也就是所知障,你这个无知对于通达佛法有障碍。对于众生什麽根性?这个人有没有业障?他什麽时候能得无生法忍?要遇见什麽因缘他才能得无生法忍?他遇见什麽因缘会退失菩提心了?你要知道!你若不知道就是所知障。要通达无量无边的佛法,来教化无量无边的众生;你若不知道,这就是所知障。

  这些所知障,在这里说呢是圣人的事情,不是指凡夫说的;就是阿罗汉以上,把烦恼障断了,最低限度是个阿罗汉了,就是已经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了。但是对于很多的事情不知道,无量无边的佛法也不知道,无量众生的根性种种事,怎麽样度化众生也不知道。他虽然是圣人,但这件事他知道的还是很少的,还有无量无边的所知障,也是须要修六波罗蜜、三十七道品,去亲近十方无量诸佛,还不断的学习,才能断除所知障。断除所知障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是名成熟」。这就叫做成熟,这成熟是这样意思。

  「此有三喻,如成熟品说」(陵本三十七卷十九页)。有三种譬喻,那上面说:就是这个人得痈疮,就是得了病,生个大的肿瘤。这时候可以用刀来割了,那就叫成熟。或者烧这瓦器,用陶器做个盆、做个碗这些东西,可以使用了,那麽也叫做成熟。譬如说这个苹果、或者橙子长好了,你可以食用了,那就叫成熟。这有三种成熟。现在这里是说呢:我们修学佛法也是要这样子,要成熟,「成熟佛法的加行」,这样做。

  寅四、由善法(分二科) 卯一、出种类(分二科) 辰一、举增长门

  最初发心坚固菩萨,有二增长大善法门:一者、自利加行,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二者、利他加行,能脱一切有情众苦。

  这是第四科「由善法」,分两科,第一科是「出种类」。分两科,第一科是「举增长门」。这最初发心的时候,他的菩提心就是很坚固的,这样的菩萨,有两种增长大善的法门,下面说:「一者、自利加行,能证无上正等菩提」,这也是和前面的意思换一个文句来说了。「自利加行」,你发了无上菩提心之后,你对于你自己得圣道的利益,叫「自利」,你自己成就圣道的利益这件事「加行」,你要努力的去修行,要努力修行。「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将来的结果呢?就能成佛的无上菩提,成就了。这个「加行」当然是由资粮道到加行道,然后到见道、修道、无学道,经过这麽多不同的阶段,那麽得无上菩提了。

  「二者、利他加行」,前边是自利,这第二是利益众生。利益众生这件事也是要努力的去做的。能有什麽好处呢?「能脱一切有情众苦」,能解脱一切有情的苦。一切有情接受了你的教导,他也学习无量无边的波罗蜜,也是学习一切菩提分法,所以也就解脱了生死之苦,也是这样子。

  《披寻记》一一四八页:

  增长大善法门者:谓于无上菩提所摄一切善法,名大善法。由自他利二种加行,能令善法增长广大,故名为门。由令趣入,是门义故。

  「增长大善法门者:谓于无上菩提所摄一切善法,名大善法」。这第一句话「增长大善法门者」,「谓于无上菩提所摄一切善法」,是属于无上菩提这一部分的,当然就是六波罗蜜和三十七道品这些事情,这些善法叫做「大善法」。这个「大善法」,因为你的目的是到涅槃那裡去,所以叫「大善法」。因为你的目的,你修六波罗密,你修、戒、定慧,你的目的是到无上菩提那裡去,所以叫「大善法」;如果说我只是在人天裡面享受荣华富贵,那不能说是大善法。

  「由自他利二种加行,能令善法增长广大,故名为门」。这边是解释这个「门」字,这个「门」怎麽讲呢?「由自他利」,由于这个发菩提心菩萨,他又能自利,又能利他,这两方面他都能努力的去学习,「能令善法增长」,就能使令善法逐渐、逐渐的增长广大。就是你前两年的时候,你这样的修学六波罗蜜;你的后两年,你也是六波罗蜜,但是和以前不同,就比以前的程度高了一点,这一样。我前三年我学习佛法、后三年又不同一点;再后三年,就九年了,又不同了!前边的修学佛法,为后边的佛法做门。你有了一个门,从这个门入那个门,从那个门入那个门,就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由小学而中学;由中学而大学。小学就是中学的门,中学是大学的门。就是前边是门;后边是门所入处,是这样的意思,「故名为门」,是这样意思。

  这话说什麽意思呢?这件事也是很重要!譬如说:我看观世音菩萨,也读《普门品》的时候,「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唉呀!这个大境界我做不来呀!自己就失望了!你不要失望,你现在修学的这个「门」,这是个「门」,这个门再进一步,再进一步,喔!到了,就和观世音菩萨一样了!是这个意思。这都是等于叫我们:「你不要失望」!你现在这个阶段,就是这样做,这一段做好了,就可以再进一步,一步一步的,是这个意思。「由令趣入,是门义故」,就是一个次第、一个次第地向前进步,这就叫做门,是这样意思。所以是「增长大善法门」,是这样意思。

  辰二、例馀二种

  如二增长大善法门,如是二种大善法聚,二种无量大善法藏,当知亦尔。

  前面是「增长门」,下面「例馀二种」,其馀的两种也和前面一样,这样意思。「如二增长大善法门」,像前边有「自利」加行的增长大善法门、有「利他」的加行增长大善法门。是这样,「如是」,是这样子。「二种大善法聚,二种无量大善法藏」,当知也是这样子。这个「二种大善法聚」,也就是自利的二种大善法聚,利他的二种无量大善法聚,这两种都有自利、都有利他,自利利他的两种大善法聚,自利利他的二种无量大善法藏。

  《披寻记》一一四八页:

  大善法聚及大善法藏者:积聚资粮义,是此聚义。摄受所学义,是此藏义。

  「大善法聚及大善法藏者」,这个「法聚」和「法藏」这两个字不同。「积聚资粮义,是此聚义」,积聚资粮义,就是你做布施:你今天做布施,明天也做布施,这布施就积聚了。你今天也持戒,明天也持戒,你这个持戒的功德资粮,也就积聚了。譬如说是这个:忍辱也是积聚资粮,乃至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也是资粮。就是每一样的功德,今天也做、明天也做,常常做,这功德就积聚起来了,那麽这是能为无上菩提作因缘的,所以叫做「资粮」。那麽这就叫做是「聚义」,就是「大善法聚」,自利的大善法聚,利他的大善法聚。

  「摄受所学义,是此藏义」,这是第二句,这「大善法藏」那个「藏」字,是什麽意思呢?现在《披寻记》的作者这麽解释:「摄受所学义」。这个「摄受」这个字,实在也是积聚,也是积聚。「积聚所学义」,就是我这麽学习,学习这麽多的佛法。你初一年学习这麽多的佛法,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乃至一千年、一万年,你不断的学习佛法,那麽你也就是积聚了,「积聚所学义」。看这个意思呢,「积聚所学义」叫「大善法藏」,就是属于智慧方面的;前边「大善法聚」呢,就是用智慧去实行这件事。或者说,这个智慧就是「解」方面;「大善法聚」就是「行」方面。你「解」了,你去做这件事,你不断的做,也不断的行,那麽就叫做「大善法聚」、叫「大善法藏」这样意思。下面第二科,前边第一科「出种类」,现在第二科「显殊胜」,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

  卯二、显殊胜(分二科) 辰一、标列

  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由初发心求菩提故,所摄善法,比馀一切所摄善法,有二种胜:一者、因胜。二者、果胜。

  这个发无上菩提心非常坚固的菩萨,这样的菩萨由初发心的时候呢,他就是有这个菩提愿,是希求无上菩提的,他心裡面的意愿就是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是求世间的荣华富贵,不是求名闻利养,所以叫做「求菩提故」。「所摄善法」,他因为他的愿是以菩提为愿的,他由这样的愿;他去积集一切善法,积集一切的善法,这说的善法。

  「比馀一切」,和其他的相对比的时候,其他的人所积集的善法,「有两种殊胜」。那个人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他的目的不是希求无上菩提的。菩萨是希求无上菩提的;其他的人不求无上菩。但是其他的人,也没有空过光阴,他也在修学善法,这两种善法对比起来呢,菩萨的善法有两种殊胜:「一者、因胜,二者、果胜」,这个因和果两种都是殊胜的。这是标列出来,下面第二科「释成」。

  辰二、释成

  谓诸菩萨所摄善法,皆是无上正等菩提能证因故;所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此果故。比馀一切声闻独觉所摄善法,尚为殊胜;何况比馀一切有情所摄善法。是故菩萨所摄善法,比馀一切所摄善法,因果俱胜。

  「谓诸菩萨」他所积集的善法,不管他做布施也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一切是功德善法;他做安老院也好,他做学校也好,他做这些功德,「皆是无上正等菩提能证因故」,因为他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愿得无上菩提的。不是得世间的名闻利养的,也不是希求以此功德得人天的福报的,他这个目的「高尚」,所以他做这麽多的善法,都是得无上菩提的因,是这个意思。

  「所证无上正等菩提,是此果故」,他的愿望是这样嘛子,将来他就功德圆满的时候,就得无上菩提了,那麽那无上菩提就是现在做种种善法的果。「比馀一切声闻独觉所摄善法,尚为殊胜」,和其馀的人,声闻、独觉两种圣人,他们所做的善法,还是不如菩萨,菩萨要比他们殊胜。因为他们不能够,他们做种种功德,就是愿意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得涅槃,得独觉菩提,目的是这样子。他没有得无上菩提,他不是愿意利益一切众生,所以他就不如菩萨了。

  「何况比馀一切有情所摄善法」,这个连声闻、独觉这是很高的圣人,都不如菩萨;何况其馀的世间上的人,并没有出离心都没有的人,没有菩提心的人,没有发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心的人,只是世间上的名闻利养的这种思想的人,你能和菩萨、菩提心修诸善法相比吗?「何况比馀一切有情所摄善法」,你更不能和菩萨比了!你更不能。因为其他的人,他没有学习佛法,就是世间上一般社会思想的人,只是小小的受到感动:「唉呀!做善法好、做医院好、做学校好!」其实你做学校的时候,学校里边的人,将来都是对社会上有利益吗?他将来的时候,他是什麽师范学院、是什麽…,这个智慧很高,将来做世界上最大的罪人,原来这回事!那麽那个学校有功德吗?办那个学校,那个学校有功德吗?

  我遇见一位医生,他年纪不大,他和我说:他做医生,也令他有满意的地方。说什麽事儿满意呢?说:「我能把那个人病治好,我心裡很快乐、很好!但是我又不快乐」说:有什麽不快乐呢?「那个人病好了以后,身体健康了去做恶事去,我心裡又不快乐!」这样知道,办一个医院,办医院就完全是好了吗?所以佛说:「我就是宣扬真理,叫你修学苦谛,我宣扬苦、集、灭、道,就是修学圣道;灭一切罪,增长无量无边的功德圣道」,只做这件事,不做二事。其他的做很多善事,你多数容易裡边有过失,你不容易纯是善法!不是纯是善法。

  那个石勒、石虎,在南北朝的时候,石勒、石虎他是国王,是赵王,石赵就是姓石。做了国王的时候,就是佛图澄来了,佛图澄从西域过来,在他那个地方,弘扬佛法。当然佛图澄有神通,所以这个石勒、石虎,对他非常恭敬,尊重。那麽石勒,先是石勒吧,对佛图澄就说了:说「我尊重大师,在佛法裡面做了很多功德,说有功德,怎麽回事我的国家常常有战乱,很多人不服从、反叛,还有这麽多事情。」那个佛图澄说呀:说是「你前生做的功德,就是在西域,在一个庙上,只是供一堂斋而已!你就是有多少…」,就是佛图澄也在内了。就是供养几个有圣人,你在那裡供一堂斋而已!就做这麽一点功德,你今生做了国王,你还不知足!还要怎麽怎麽地!还要怎麽怎麽地!」这是这麽回事情。所以做功德,就是做这麽一点功德。

  像我们一般的,也可能在寺院裡做过供斋、做种种功德,做很多社会上慈善事业。你做的慈善,就算是你纯是清淨心动机,裡边有很多过失!你将来得果报的时候,亦复如是。有如意的事情,也有不如意;如是因,如是果。若是你能修学圣道,得了阿罗汉,发无上菩提心,是大菩萨了,你做功德,那不同!你不能和他比。他那个大智慧境界,你不能比的!「何况比馀一切有情所摄善法」,你怎麽能和大菩萨比,你不能比的!

  「是故菩萨所摄善法,比馀一切所摄善法,因果俱胜」,因也是殊胜的,果也是殊胜的。为什麽他能殊胜?他的动机殊胜,他是发无上菩提心所摄,然后他不断的修六波罗蜜、修菩提分法,来清淨自己的身口意。他用清淨的身口意,有「大悲心」的庄严、有「般若」的庄严,所以他做功德和凡夫不能比,其他人不能比的。

  寅五、由胜利(分二科) 卯一、总标列

  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略有二种发心胜利:一者、初发菩提心已,即是众生尊重福田,一切众生皆应供养。

  一共分五科,现在是第五科由胜利。分两科,第一科「总标列」。「略有二种发心胜利:一者、初发菩提心已,即是众生尊重福田」,这个发心坚固的菩萨,他最初一发菩提心的时候,他在那个善知识前,或佛菩萨前发无上菩提心了,「即是众生尊重福田」,不要说将来,就是那个时候,初发菩提心的时候,是众生的福田,「是众生的尊重福田」。「一切众生皆应供养」,一切众生都应该供养这个菩萨。

  《披寻记》一一四九页:

  即是众生尊重福田者:谓诸众生于此菩萨宜应尊重,生最胜福故。

  你对于这个发菩提心的这个菩萨,你应该对他尊重,为什麽呢?「生最胜福故」,能令你建立殊胜的福德。因为这个人,我们一般人,人家说现在是发个广告传菩萨戒,我就去受个戒,这样,不是这样情形!当然做这种事也有功德。是要你长时期的修学佛法了,去通达佛法了,从自己的心里面很诚恳的发无上菩提心,这个时候不同;我们多数佛法的学习不够,所以你不能和这个菩萨比的。

  亦作一切众生父母。

  说这个初发心的菩萨,他就有能力作众生的父母。一切众生的圣道,是由菩萨的教导而生起的,所以等于是父母了;这等于是个譬喻了,我们这个身体是由父母所生。现在说:你来到佛法里面来,你能够知道好歹,能够有自爱的话,你常常的栽培善根,都是由菩萨的教导而建立的;所以一切功德,由菩萨教导而发生,所以菩萨就是父母了,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一四九页:

  亦作一切众生父母者:由彼菩萨于诸有情深心发起一子爱俱平等之心,依此义说,亦作一切众生父母。

  「亦作一切众生父母者:由彼菩萨于诸有情深心发起一子爱俱平等之心」:说众生的父母,这地方说得好!「由彼菩萨于诸有情深心发起」,他不是很轻浮的;很深刻的他发出这一念心。发出什麽心?一切众生「一子爱」:他不是有很多儿子,只有一个儿子,你看他对这个儿子的爱心会怎麽样?会非常的强烈的!说这个菩萨发了无上菩提心,他看一切众生,就像那个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样的爱,他是大慈悲心!有这样平等的心。所以「依此义说,亦作一切众生父母」,根据这个意思说,是众生的父母。

  二者、初发菩提心已,即能摄受无恼害福。

  第二,这是第一科,这是「总标列」,标出来这两种。现在第二「初发菩提心已,即能摄受无恼害福」:他发菩提心后,他就成就了无恼害的福,他对于一切众生,就像父母对一个儿子那样的爱,他会伤害一切众生吗?他没有这种心!他这一念慈悲心,就有无量无边的福德!你有这样的慈悲心,你持戒也清淨;杀盗YIN妄酒都是不慈悲心才做这种事情!他有这个一子爱的慈悲心的时候,自然也就不杀、不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了,用慈悲心就会持戒清淨了!这是「总标列」。下面第二科「随难释」,分两科,第一科「辨」,就是说明的意思。分八科,第一科是「守护无害」。

  卯二、随难释(分二科) 辰一、辨(分八科) 巳一、守护无害

  由此菩萨成就如是无恼害福,得倍轮王护所守护。由得如是护所护故,若寝若寤若迷闷等,一切魍魉药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娆害。

  因为菩萨初发心的时候,就有这个无恼害福,就是这个大慈悲心,对于一切众生都发出深刻的慈悲心,他就有了福。这个福有多大呢?「得倍轮王护所守护」,这个轮王因为前不知道多少生,他修学了广大的福业,而后现在果报出现了,作了转轮圣王了。他有很大的福报,现在这个初发菩提心、成就无恼害福的人,「得倍轮王」,比轮王那个福,要加一倍,就是他那个福报,要比轮王能等于两个轮王的福报,「得倍轮王」,加倍了。

  「护所守护」这个护,当然我们说是:护法善神来护持你,实在来说就是你的福报,你前生的福业,今生来保护你!你的福业保护你。我们也是作了福业,有的时候也是造了罪业;所以有的时候有护,有的时候也没有护,就是这样子。实在就是前生的自作自受,是这样意思。现在这个成就无恼害福的菩萨,他得到的福德就是只有这样,比轮王还要多,比转轮圣王还要多。

  「由得如是护所护故,若寝若寤若迷闷等」,由于你成就了,这个「得」就是成就了。这样的「护」所守护故,「若寝若寤」,「寝」就是睡觉,「寤」就是睡醒了,「若迷闷等」,或者有的时候并不是睡觉,但是身体有点儿迷闷。这个时候呢?「一切魍魉药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娆害」,不管你睡觉不睡觉,迷闷不迷闷,「一切魍魉」这些鬼神,「药叉」也是鬼神一类。「宅神」这房子也有神,「人」,或者世界上一切的人,「非人」就是不是人,这个就是鬼神一类的。「不能娆害」,不能来娆乱这位菩萨,不能娆乱的。就是你的福来保护了你。

  《披寻记》一一四九页:

  得倍轮王护所守护者:由于轮王生于人中福德最胜,由如是福所摄持故,得轮王护之所守护。如是守护唯轮王有,名轮王护。菩萨发心世所珍敬,为诸天人尊重讚歎,故能成熟无恼害福,倍胜轮王所得守护,是故说言倍轮王护。

  「得倍轮王护所守护者:由于轮王生于人中福德最胜」,在人里面来说,转轮圣王是最殊胜的,他的福报最大。「由如是福所摄持故」,这个轮王由他以前的福报的保护,这个「摄持」其实就是保护。「得轮王护」,那你就成就了轮王的那种保护的境界,那是大福德的境界。「之所守护,如是守护唯轮王有」,这样的守护,这种大福德的守护,唯独转轮圣王才有「名轮王护」。

  「菩萨发心世所珍敬,为诸天人尊重讚歎」,这个无上菩提心,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得无恼害福,他的发心「世所珍敬」,在世间上是最宝贵的!那轮王所不能及!轮王只是十善业,修十善业修得多;菩萨是无上菩提心,那是出世间的圣道的开始,转轮圣王怎麽能比呢!所以是菩萨发心「世所珍敬,为诸天人尊重讚歎」,天上的人、人间的人,就尊重、讚歎这位菩萨。「故能成熟无恼害福」,所以这位发菩提心的菩萨成就了无恼害福。「倍胜轮王」,就是加倍的胜过轮王「所得」的「守护」,「是故说言倍轮王护」,是这样。

  巳二、不感病苦

  又此菩萨转受馀生,由如是福所摄持故,少病无病,不为长时重病所触。

  这第二段,一共八段,这第二段「不感病苦」。「又此菩萨转受馀生」,是现在他发无上菩提心,这一生不算,「转受馀生」这一生结束了以后,受到馀生的时候,那这个人是什麽境界呢?「由如是福所摄持故」,由于他前一生发无上菩提心得无恼害福的关係,「所摄持故」,「少病」他那个身体,病痛会很少!或者是没有病。这个转轮圣王就是没有病,这一生他还没有病的!是「不为长时重病所触」,不会长时期有病,有病的苦恼来触动、触恼他,不会这样子,这是有这种福。

  《披寻记》一一四九页:

  少病无病不为长时重病所触者,此说发心菩萨,法尔感得大力具足,有大堪能故。

  「此说发心的菩萨,法尔」自然是这样子,就是前生的福德,今生自然是这样子,感得了大力具足,他的身体特别有力量,具足大力。「有大堪能」能作大事情,能有这个能力。这下面第三科「无不堪任」。

  巳三、无不堪任

  于诸众生所作义利,能以身语勇勐而作。常为众生宣说正法,身无极倦,念无忘失,心无劳损。

  这个发菩提心的菩萨,对于一切众生所作这个「义利」,就是合乎胜义的这些利益,他作的对于众生作一些利益的事情,而这个利益的事情是合乎胜义的,叫「义利」。「能以身语勇勐而作」,他内心里面有这样的慈悲心,他发动出来的「身语」,特别的勇勐、没有恐惧,很自在的来做这些事情。

  「常为众生宣说正法,身无极倦」,这位菩萨他常为众生宣说正法,宣扬佛法的事。「身无极倦」,他的身体不会极大的疲倦,没有那麽多的疲倦。「念无忘失」,他这个记忆力也不忘!记住了永远不忘、不失掉。是「心无劳损」,这个「心」是心王,「念」是心所,说是:工作的时间太过劳了、心力不够了!没这回事。他的堪能性非常的强,不会受到劳损的。

  巳四、麤重轻微

  菩萨本性住种性时,一切麤重性自微薄;既发心已,所有麤重转复轻微。谓身麤重及心麤重。

  这是第四科「麤重轻微」。「菩萨本性住种性时」说是这个菩萨他的本心就有佛性,这个时候,「一切麤重性自微薄」,这个时候他有佛性,他没有发菩提心。这时候还没发菩提心,在本性住种性的时候,没有发菩提心,但是因为他内心里有佛性,所以他的「麤重性自微薄」,他这个烦恼,「麤重」就是烦恼,这个烦恼呢「性自微薄」,他并没有修学圣道,但是他的烦恼极微薄、微少、很薄,不像那无种性的人,烦恼特别重,他不是!自性微薄。

  「既发心已」,他跟他以后,他遇见佛菩萨的时候,他发无上菩提心了,「所有麤重转复轻微」,他的烦恼就又轻微了、又减少了;因为他发了菩提心,修学圣道,这个圣道佛法的力量,使令他原来的烦恼更轻微了,「转复轻微」。「谓身麤重及心麤重」,这个麤重有两种:一个是「身麤重」,就是他的身体有点事情,和心麤重的事情。

  《披寻记》一一四九页:

  谓身麤重及心麤重者:谓无堪能不调柔相,是麤重相;此复有五:一、沉重相,二、刚强相,三、障碍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转,无堪能相。如抉择分说。(陵本六十四卷十六页)此中麤重,谓彼种子身无堪任,不调柔性,名身麤重;心无堪任,不调柔性,名心麤重。

  「谓身麤重及心麤重者:谓无堪能不调柔相,是麤重相」,这个「麤重」这句话怎麽讲呢?就是「无堪能」,就是不能修学圣道。你叫他去静坐,修学戒定慧,修不来!不可以,就是做修学圣道的事情做不来。

  「不调柔相」,调柔呢?就是容易随顺圣道,他调柔,容易随顺圣道。现在是不调柔,他不随顺圣道、他不随顺。这就是这个「无堪能」,不能修学圣道,就是烦恼特别强,那就叫做「麤重相」,麤重是这个意思。

  「此复有五」,这个麤重详细说有五个相貌:「一、沉重相」,这个「沉重」是什麽?就是向下,向下面落下去、沉下去。通常这个轻的东西在虚空里面可以飘浮,重了它就要下垂了,这个意思呢?就是有烦恼的人,容易做恶事,这叫做沉重,可以就这麽讲吧!「二、刚强相」,这个烦恼种子「刚强相」,就是譬如说是贪烦恼来了,「你不要贪!」这是不可以;瞋烦恼来,「不要瞋!」不行!它一定要瞋,一定要贪。这烦恼之强,不容易制伏它。「三、障碍相」,你想要修学圣道,它做障碍。说:我父母不让我出家!实在这自己还是有点关係,自己做障碍,就是自己的烦恼做障碍。「四、怯劣相」,这个烦恼有时候怯劣,就是勇勐不够,这是一种烦恼;做一些有功德的事情反倒不敢做,「怯劣相」。「五、不自在转」就是做事情的时候,外面有一点境界就影响他,他不能自在的就做这件事。外面有一点事情,心就动了;外面什麽境界不能动摇他的心,他愿意这样做,还是这样做,就是「自在转」。现在「不自在转」,他不能!他说:「哎呀!不行吧!我就一直这样做不对吧!」他就是自己的信心不够!不自在转。「无堪能相」就是没有能力去做这种大的善事。「如抉择分说」,前面说这五种相,在本论的〈抉择分〉,现在是〈本地分〉,到〈抉择分〉有解释这件事(陵本六十四卷十六页)。

  「此中麤重,谓彼种子身无堪任,不调柔性,名身麤重」,这里边说的麤重呢,是「彼种子」,是约彼种子说的,但是分两类:一个是「身无堪任,不调柔性」,名身麤重。这件事呢?这个身体是果报,前生的果报。我们前生作功德的时候,也还有多少贪瞋痴相应,你做善事的时候,你还有贪瞋痴的烦恼在里边作用;由那样的功德,不是纯清淨的功德所得的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就是有这个问题,就是有麤重,有「无堪任不调柔性」。

  譬如说是:天上的人呢,天上的人也是他前生做的功德的果报,得天的果报,比我们人间好一点!就是他做功德的时候心清淨,比我们人清淨。你若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人,那他做的善法是更清淨!善法也有程度的不同,所得的果报有这个问题。但是这里边说的麤重呢?是说种子。但是还是约现行来形容种子的现象,形容这麤重的现象。「此中麤重,谓彼种子」,就是烦恼的种子,就是你内心里面有这种功能;此功能一动作呢,就是烦恼出来了。出来的时候叫做现行;没有发动的时候叫种子。现在说「身无堪任,不调柔性」叫身麤重,刚才我这麽解释。

  还有另一个解释呢,就是我们心里面有烦恼。这心里的烦恼在身体里面存在,寄託在身体里面,我们这个心以身为依止处;身也以心为依止处,身心是互相依赖的。因为这个身里边有烦恼在这里活动,身也就有这种力量,就是「无堪能、不调柔性」叫身麤重。「心无堪任,不调柔性,名心麤重」,因为你这个明了性的心里边,有各式各样的种子在里面活动,所以使令你这个心没有堪任性,就叫做心麤重。

  巳五、咒句有验

  若馀众生为欲息灭疾疫灾横,所用无验咒句明句,菩萨用之尚令有验,何况验者。

  这是第五科「咒句有验」。「若馀众生」就是其他的众生,不是发菩提心的众生。「为欲息灭疾疫灾横」,他现在身体有病,医生治不好,这个「疾疫」。「灾横」,有其他的什麽灾难,或者是地震,或者有风灾、火灾、水灾,或者有其他的灾难。「所用无验咒句明句」,那麽有这些苦恼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念咒。咒句,念咒,还有个明句,用这种东西来消灭这个疾疫、灾横。这个「馀众生为欲息灭疾疫灾横」,所用的这个没有灵验的咒句、章句,念这个咒,念这个明没有灵验。这「菩萨用之尚令有验」,但是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若用的时候呢,「尚令有验」,就还能令它有验,还会有灵验,他念咒的时候有验。「何况验者」,何况那其他的众生,有灵验的咒呢?菩萨若用就更是有灵验了!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是这样,有这种功德。

  《披寻记》一一五○页:

  咒句明句者:谓馀众生所用除灾章句,有此二别。简非菩萨,名馀众生。持诵诸咒,是咒句摄。持吠陀论,是明句摄。发心菩萨用此章句,悉令神验,无不验者。菩提分品」中说,谓诸菩萨获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灾害,诸咒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验,乃至广说。(陵本四十五卷十五页)。由此应知诸咒章句,唯是世间工巧名摄。是故此中说馀众生。

  「咒句明句者:谓馀众生所用除灾章句」,这个章句,这个咒,也就是一个章、一个章,一章、一段的,写了一句一句的就是章句。「馀众生」他诵持的诸咒,馀众生所用的除灾的、除灭灾疫灾横的这些章句。「有此二别」,有这两种差别:就是一个咒句,一个明句,这两种差别。「简非菩萨,名馀众生」,前面说若馀众生这句话呢,简别他不是菩萨,所以叫「馀众生」。「持诵诸咒,是咒句摄」,这就是世间上的这些咒,那麽这属于咒句这一类的,所以叫做「摄」。「持吠陀论,是明句摄」,《吠陀论》是外道的一种外道,它是有一种论,叫作《吠陀论》。念颂这个章句,那麽就叫作「明句」。那麽他的意思也是明,也就是光明的意思,光明就是智慧的意思,当然这不是说佛法的。

  「发心菩萨用此章句,悉令神验」,这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用这个馀众生所用的章句「悉令神验」,完全能够有不可思议的灵验的!「无不验者」,没有不灵验的!

  「菩提分品中说」,就是现在这个〈菩萨地〉里面有〈菩提分〉品中说。「谓诸菩萨获得如是等持自在」,就是发菩提心的菩萨呢,他是得到了,获得这样的「等持自在」,就是有了禅定,「等持」就是禅定了,三摩地叫等持。他得到了禅定的力量,禅定是自在的。「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灾害,诸咒章句」,得到了禅定的人,由此等持的自在加被它,加被这个咒。加被这个咒,能除有情的灾患,就有这种的力量。「能除有情诸咒章句」,这个《瑜伽师地论》下文提到这件事:谁有能力说这些咒的章句呢?要得禅,最低限度要得禅定。就是外道得禅定,他也可以说出咒来,说出咒来,也可能有灵验。他也可能有一个条件的,你符合了他的条件,也可能有灵验;也可能没有灵验。

  若是你是佛教徒,你有了禅定,你又能得圣道了,当然你也能说出咒来,那就比外道灵验得多;但是你若是更高的大菩萨境界;或者是佛他说出章句来,那当然是更灵验!但是也是有条件,也都是有条件的。你说完全无条件呢?这个时候也可能有灵验,也可能无灵验,因为众生的业障,它也有力量的,佛菩萨说的咒也有力量,但是这两个力量就看怎麽变化。就是有的灵验;有的也不灵验。现在说菩萨呢?他若念这咒,他就能令有验,是这样意思。「令彼章句,悉皆神验」,完全有灵验。

  当然这件事我感觉呢,菩萨有大福德,也有关係。他有大福德、有禅定,他有圣道的力量,他也有章句的力量,那当然是不同,不一样。「乃至广说」下面有说(陵本四十五卷十五页)。

  「由此应知诸咒章句,唯是世间工巧名摄」,这上面说的这个菩萨,「若馀众生,为欲息灭疾疫灾横,所用无验咒句明句」,这是世间的,不是佛法里面的,世间的工巧明摄。当然你若是,应该是得了禅定,得了禅定就是有特别智慧,所以叫「工巧明摄」。「是故此中说馀众生」,就是:不是发菩提心的人,叫「馀众生」。那就讲到这里。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父母跟儿女的缘有四种: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来报恩的,是父母过去对这个儿女有恩。凡是来报恩的,一定是孝子贤孙,家庭和睦。来报怨的,是过去生中的冤家对头,他投胎到你家来干什么?来报仇的。他长大之后是败家子,一定要把你的家搞得家破人亡。佛法不讲因生,讲缘生。因是已经种下去了,不能改变,缘可以改变。佛法重视缘,缘里面重视教,你要懂得怎样去教他。这是佛陀的恩惠,佛陀的慈悲,我们从这里头去学,学了就有用处。他是来报怨的,怨要化解,但是化解冤结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总纲领、总原则,就是忍辱。古人常常教导我们逆来顺受,我们自己要永远保持仁慈的心,宽恕的心,报恩的心。人家是来报怨的,哪有什么恩?冤结化解就是恩。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