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42


2014/9/4    热度:22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42

 

  黄三、结显所依

  如是等类菩萨所有众多胜利,是菩提分

  这是第三科,结显所依,入法无我这一科里面有三科,第一科离诸分别,第二科获得胜利,这两科都讲完了;现在是结显所依,结束这一段文。怎麽结束的呢?显所依:显示出来这麽多的胜利,是依法无我的智慧成就的。

  前边你若能成就了空胜解;就是假名安立、语言文字所讲的这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你若做如是观呢?就能离诸分别、就得到这个胜利,所以得最胜捨、令无劳倦、令能成办、令无怯弱,能够不空生死、增长菩提、渐减憍慢、弃捨障执、不希利敬,就会成就这麽多的功德。这麽多的功德以什麽为依止而成就的呢?这一科里面就说了:「如是等类菩萨所有众多胜利」,前面那几科是说出来菩萨所成就的这麽多不同的众多殊胜利益功德;是「菩提分」,是无上菩提的因,无上菩提是果,前面这麽多的胜利是无上菩提的因,分是因的意思。

  《披寻记》一一八七页:

  是菩提分者:谓如前说修诸善巧,乃至具足坚固钾铠加行,分分修习菩提因故。

  「是菩提分者:谓如前说修诸善巧,乃至具足坚固钾铠加行,分分修习菩提因故」,那一样一样的都是菩提的因。

  随顺菩提皆依彼智。

  菩提因是什麽呢?就是他能随顺菩提,就是能成就无上菩提的这麽多功德;这麽多的功德,皆依彼智,完全是依止法无我的智慧成就的。

  《披寻记》一一八八页:

  随顺菩提者:谓如前说如如流转遭大苦难,乃至亦不希求利养恭敬,展转随顺菩提果故。

  「随顺菩提者:谓如前说如如流转遭大苦难」,就是在生死里流转遭遇到很多的苦难。这句话就是指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在三界里面和凡夫一样生死流转,他遇见了很多的苦难;这可见我们凡夫,说是一切都要如意、没有苦难,这很难、很难!连大菩萨都会遇见这些事情,我们凡夫想要没有苦难,那是更难了,但是菩萨遇见苦难呢,他在苦难中能作诸功德。「乃至亦不希求利养恭敬,展转随顺菩提果故」,在苦难中能栽培善根而没有过失,又没有罪过,慢慢可以随顺菩提果,会有这样的成就。

  是故一切已得菩提当得今得,皆依彼智,

  「是故一切已得菩提当得今得」,所以这一切菩萨他们的福德智慧资粮圆满,已经获无上菩提、当得无上菩提、现得无上菩提,「皆依彼智」,都是依靠法无我的智慧成就。法无我的智慧是什麽呢?就是这一切言说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有这个智慧!「皆依彼智」而得成就,菩萨依据这样法无我的智慧,在大苦难之中既非苦难,他能够成就功德。

  除此更无若劣若胜。

  菩萨能成就一切功德,全凭法无我的智慧,也就是大悲心。「除此更无」,离开了法无我的智慧,另外更没有「若劣若胜」的方法得无上菩提,就是靠这法无我智。这是《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这样开示,得无上菩提道修行的方法,我们自然应该这样修习、修习这个法无我智;应该这样做,这样做当然也就可以得无上菩提了。

  《披寻记》一一八八页:

  除此更无若劣若胜者:谓菩萨道唯是此一法无我智,除此更无若劣、若胜,能得无上菩提道故。

  「除此更无若劣若胜者:谓菩萨道唯是此一法无我智」,菩萨行菩萨道就是用法无我智行菩萨道。「除此更无若劣、若胜,能得无上菩提道故」,是这样子学习这个法无我智。

  玄三、修行正行(分三科) 黄一、标

  又诸菩萨乘御如是无戏论理,获得如是众多胜利,

  境相应慧这一科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胜解方便,第二科是入法无我,现在是第三科修行正行。

  「又诸菩萨乘御如是无戏论理」,譬如说坐车,车是你驾驶这个车向前走、也就是你乘这个车、驾御这个车向前走;诸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就是「乘御如是无戏论理」,也就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就是无戏论理,也就是法无我智。乘御就是你依止它向前进,我们驾这个车,车若向前进,也就向前进了;菩萨行菩萨道就是乘这无戏论理,戏论就是言说,离开了言说的这个法无我智慧的真理。「获得如是众多胜利」,能成就这麽多的殊胜利益,如前面说的,这句话结显前文的意思。

  《披寻记》一一八八页:

  无戏论理者:谓诸施设若有若无或异不异,是名戏论。由此能引无义思惟分别而发语言故,于如是事勤加行时,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损不善法,是故说彼名为戏论。菩萨深入法无我智,如实了知诸法离言自性,不起若有若无或异不异思惟分别,即此说名无戏论理,诸法自性理应尔故。

  「无戏论者:谓诸施设若有若无或异不异,是名戏论」,不明白法无我道理的人,他用智慧施设、也就是安立「若有、若无」,说有一个高山,山是有的;这里来个老虎,是有老虎的,观一切法是真实有、或者说是没有,无因无果;或者这一切法是有差别、或者是无差别的。「是名戏论」,这些不明白法无我道理的人,这样分别一切法的时候呢,都是不符合真理、都是虚妄分别、都是戏论,没有真实义的言论。

  「由此能引无义思惟分别而发语言故」,为什麽批评它是戏论呢?由于种种安立的言句,有无、异不异这些言句,能引发出来没有道义、没有功德的思惟分别;这样思惟分别对你的无上菩提没有帮助,对圣道没有帮助,所发出来的语言都是没有道理的,对于修行没有帮助,所以你这样思惟分别是没有利益的,是名为戏论。

  「于如是事勤加行时」,对于不契合离言法性的这些事情,「勤加行时」,你很精进的努力地去修行,坐在那里去思惟这件事。「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损不善法」,你就白辛苦了啊!不能够有一点善法的功德增益,也不能够损减不善法。善法不能增益、恶法不能损减,所以你徒劳了,是无义的事情。「是故说彼名为戏论」,所以就批评这件事是个戏论,戏论在这里说得很明白,其它地方也常会说到这句话,这戏论表示什麽意思呢?你若依止它用功修行就是白辛苦,不会得到真实的利益,不能够减恶、也不能生善。

  「菩萨深入法无我智」,前面说是戏论,这下面说不戏论。若是发菩提心的菩萨能够信受佛的智慧,深入的学习法无我的智慧,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如实了知诸法」,就是真实、没有错误的,通达诸法离言自性,是远离一切言说的。「不起若有若无,或异不异思惟分别」,这样分别!「即此说名无戏论理」,这就叫做「无戏论理」。「诸法自性理应尔故」,就是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它们的理性,理应该是这样子,这是解释这件事。

  为自成熟诸佛法故,

  前边所说的就是结束前面这一段,就是你依止无戏论的法无我智得到这麽多的胜利,那麽菩萨究竟应该怎麽作呢?「为自成熟诸佛法故」,为了自己发无上菩提心能成熟一切种智的佛法故,要得无上菩提,你发了这种愿,你需要修行才能得无上菩提嘛!

  为成熟他三乘法故,

  为教化众生令众生成熟「三乘法故」,有的众生是声闻乘、有的是辟支佛乘、有的是一佛乘,众生的根性有这三种差别;那麽菩萨就随其所应而教化之,令他也能有所成熟。

  《披寻记》一一八八页:

  为成熟他三乘法故者:谓所成熟住有种姓补特伽罗,略有三种:一者、住声闻种姓,于声闻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二者、住独觉种姓,于独觉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三者、住佛种姓,于无上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由是三种补特伽罗具有三种菩提种子,随依三乘能令成熟,故名成熟他三乘法。

  「为成熟他三乘法故者:谓所成熟住有种姓补特伽罗」,这上面说出世间的圣道能够成熟、慢慢地栽培能够成熟,这要有一个条件:就是他要有种姓,住有种姓的补特伽罗这样的人。

  「略有三种:一者、住声闻种姓」,他微细的、相续的心里面有阿罗汉的善根、无漏种子。「于声闻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这个人若学习声闻乘法他就可以成熟了,这是一种。「二者、住独觉种姓,于独觉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第二种是独觉种姓就是辟支佛,这个众生现在是生死凡夫、是苦恼人,但是他的心里面有辟支佛的善根,不用栽培就有这种善根的,那麽这样的人,菩萨就教化他这样的佛法,就可以成熟了。「三者、住佛种姓,于无上乘,应可成熟补特伽罗」,第三种是佛种姓,有佛种姓的人,菩萨就教化他无上菩提心,修六波罗蜜,应可成熟补特伽罗。

  「由是三种补特伽罗具有三种菩提种子」,就是前面说的这三种人:声闻菩提、独觉菩提、佛菩提,这三种菩提种子。「随依三乘能令成熟」,菩萨就是随其所依、随其所具足的种子为所依,那麽就是有三乘的差别,就为他说出相应的三乘佛法,就能使令他成熟了。「故名成熟他三乘法」。

  修行正行。

  菩萨为自成熟诸佛法故,修行正行;菩萨为成熟他三乘法故,修行正行。菩萨为什麽不在那儿睡觉,那很自在,何必要辛苦修学六波罗蜜呢?就是为自成熟诸佛法故,他要精进地修六波罗蜜;为成熟他三乘法故,修行正行,做这个事。

  《披寻记》一一八九页:

  修行正行者:此中且说六波罗蜜多行。

  「修行正行者:此中且说六波罗蜜多行」,就是指这六波罗蜜多叫做正行,这个「正」就是重要的德行,他就努力的去做;做什麽事情呢?做六波罗蜜这些事情。

  黄二、释(分二科) 宇一、摄受善法(分六科) 宙一、施所摄

  彼于如是修正行时,于自身财远离贪爱,于诸众生学离贪爱能捨身财,唯为利益诸众生故。

  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摄受善法,分六科,第一科施所摄。「彼于如是修正行」的时候,彼菩萨对于佛所说的正行,努力去修行的时候。怎麽修呢?「于自身财远离贪爱」,对自己的生命远离贪爱、没有执着心,对于他的财富,有很多的财富他也能远离贪爱心。

  「于诸众生学离贪爱能捨身财」,众生对于自己的身、自己的财有贪爱;菩萨对于那一类没有远离贪爱的众生,能劝他跟菩萨学,让他于身财远离贪爱,能弃捨他的身、能弃捨他的财。这样子做是什麽意思呢?「唯为利益诸众生故」;唯独就是为利益众生,他观察我不可得、法不可得,就是无所利益。观察众生也是我不可得、法不可得,在不可得的法无我智上来利益一切众生,利益众生的同时,即无众生可利益。

  菩萨的程度原来和一切众生是一样的,也是对自己的生命有爱着、对自己的财富有爱着,他不能够弃捨自己的生命、财富去利益众生的,为什麽现在他能了呢?因为他修法无我智了,修补特伽罗我不可得,观一切法不可得,他就不爱着了!不爱着呢,那这件事对于众生有利益,他就可以弃捨;如果我的生命对你有利益,这生命可以送给你。我们从这个地方可以想到为什麽他能这样子呢?就是修这个法无我智慧的关係,就是有这种止观的功德的关係,没这个止观的功德,他是执着我、执着我所的,有爱的!爱着我、爱着我所的,他不肯布施来利益他人,不肯这样做的;现在肯这样做就是依止法无我智才能做这种事情的。

  《披寻记》一一八九页:

  于自身财远离贪爱等者:此说施波罗蜜多行,内所施物名为自身,外所施物名之为财;随诸众生若有所求,菩萨于此无爱染心,但为众生利益安乐定皆施与,是名于自身远离贪爱。又于众生吝执财宝曾不惠施,菩萨知已,为欲彼人调伏悭垢,取自财宝令其施与,或彼惠捨修福业时,菩萨躬诣其所随力随能身助语助,令施求者得善满足,是名于诸众生学离贪爱能捨身财。如是菩萨布施波罗蜜多,唯为速证最胜菩提故,唯为利益诸众生故。

  「于自身财远离贪爱等者:此说施波罗蜜多行」,这句话是说六波罗蜜多里面的第一个「施波罗蜜多」的德行。什麽叫做施波罗蜜多行呢?「内所施物名为自身」,就是能布施身、生命、布施财富。内所施物就是指自己的生命说的,所以叫做「自身」。「外所施物名之为财」,财富是身外之物,身外之物是又差一层成的。

  「随诸众生若有所求」,随顺众生若有所需,向他有所求的时候。「菩萨于此无爱染心」,菩萨对于自己的生命、财富没有爱着心。「但为众生利益安乐定皆施与」,如果我的生命送给你,对你有安乐的需要,我就送给你;对于财富也是一样,所以但为众生利益安乐定皆施与。对于你有利益、对于你有安乐,这两句话呢,前面《瑜伽师地论》的文解释的非常好,这个「安乐」是什麽呢?就是现在生活所需的衣食住:有衣服、有饮食、有住处,还有汽车,所需的一切都具足了,很安乐的生活,这一部分叫就安乐,菩萨能够帮助你。「利益」是思想上的问题,菩萨对于你的生活所需的问题也愿意解决,但是主要是指思想上的问题,思想上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若这样作将来能得到利益。

  如果说菩萨能解决你衣服、饮食、卧具、医乐的生活问题;但是你不作善,你作恶事、思想不改变,你将来苦恼了。对于佛菩萨的慈悲心还没有圆满,菩萨还不感觉到满意的;所以你的财富有了,在菩萨的心情还有所不足的。现在为了众生的利益安乐,定皆施予,对于自身的生命乃至财富都能布施给你;「是名于自身财物远离贪爱」。

  「又于众生吝执财宝」,菩萨自己这样作功德,对于另外的众生那一方面有问题,菩萨怎麽个态度呢?菩萨也是慈悲教化的;众生对于自己有很多的财富悭吝执着不肯布施。「曾不惠施」,从来也不肯把自己的财富布施出去利益众生,拔一毛而利天下都不肯做。「菩萨知已,为欲彼人调伏悭垢」,这种人菩萨怎麽教化他呢?菩萨知道这个人是这麽悭吝的人,为了想要调伏他内心悭吝的这个染污。「取自财宝令其施与」,他本来是个大富翁,菩萨把自己的财富送给他,但是说:「你自己的钱不要动,我的财富送给你,你用这个财富呢?施与一切众生,众生需要,你就施与」。

  「或彼惠捨修福业时」,或者是那个众生并不悭吝,也是肯学习施波罗蜜、也肯这样的利益众生,广大的救护。「菩萨躬诣其所随力随能身助语助」,发菩提心的菩萨亲自到他那儿去,随自己的心力或者是体力、或者是智慧力、或者是心的力量,或者是福德力、或者是智慧的能;「身助语助」,或者身力叫做力,语助叫做能,就是或者身体到那儿去帮你忙、或者是说话帮助你计划,作各式各样的事情。「令施求者得善满足」,你在那里作布施的法会的时候,菩萨去帮忙,令这个施者、求者两方面都感觉到满意,这个布施的法会作得非常圆满;「是名于诸众生学离贪爱,能捨身财」。

  「如是菩萨布施波罗蜜多」,这个菩萨他自己修布施波罗蜜,也劝众生学习布施波罗蜜,他的目的何在呢?「唯为速证最胜菩提故」,就是希望迅速地得无上菩提,不求名闻利养、也不求人天果报;你修布施波罗蜜,将来就能得大财富、或生到天上享天福,自然会有这个果报,但是菩萨目的不是这个,是为得无上菩提,愿以此功德成就无上菩提。「唯为利益诸众生故」,菩萨作这件事呢,目的是得无上菩提,同时也利益一切众生,也愿意众生得三乘道法。

  这一段是施所摄,是布施波罗蜜所摄,属于这一类的功德。下面第二科是戒所摄。

  宙二、戒所摄

  又能防护极善防护,由身语等修学律仪,性不乐恶性极贤善。

  菩萨能作诸功德,做这布施波罗蜜多,菩萨不只是成就这样的功德,「又能防护极善防护」,他还能防护他的身口意。防就是防止;防止恶法侵犯他,防止这些染污法,染污他的身口意叫「防」。保护身口意的清淨叫做「护」。「防护极善防护」,是防护了、是最好的、极善防护,防护中又最好的防护。

  怎麽叫做「防护、极善防护」呢?「由身语等修学律仪」;由于他的身体,就是在他的行动上、语言上,这个「等」就说到内心的思想,就是身口意能学习律仪,能修律仪而又能学律仪。这个「律仪」是什麽呢?就是使令自己的身口意远离一切染污,就叫做律仪;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这叫做律仪。当然这律仪,原则上说是这样子,但是裡面的细目佛菩萨有讲,譬如说是五戒、十善、八关斋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学法女戒、还有沙弥戒、沙弥尼戒,就是七众的这些戒法,都叫做律仪;而这个律仪是经过学习的,就是你受了戒以后要经过学习的,然后才知道怎麽叫做律仪。这是「身语等修学律仪」,这是在身语上清淨,这叫做防护。

  「性不乐恶性极贤善」叫做「极善防护」,这就是思想上的。身、口清淨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就是你的心,「性」就是你的心,心若不欢喜恶事、不欢喜这些杀盗YIN妄等恶事;「性极贤善」,你内心裡面极慈悲、很调柔、很清淨,然后从内心清淨的思想表现在身语上,这叫做「防护极善防护」。说我表现出来的行动很清淨,说出的话也很清淨,但内心是污染的,那就不是极善防护,那还是有问题的啊。

  《披寻记》一一八九页:

  又能防护等者:此说戒波罗蜜多行,菩萨淨戒略有三种,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是三戒由身语意能正修学,总名由身语等修学律仪。如是律仪若有违犯,即内自顾深起惭羞,及外观他深生愧耻,依此说能防护极善防护;由是防护串习所得,性戒相应,故不乐恶,怜愍相应,故极贤善,当知此说习所成性,非本性住性。

  「又能防护等者:此说戒波罗蜜多行」,前面说布施波罗蜜,现在是说戒波罗蜜多的德行;戒就是律仪,不做一切恶事就是律仪。 「菩萨淨戒略有三种不同: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律仪戒就是刚才说佛教徒一共有七众的不同,在家优婆塞、优婆夷,这是二众,出家有比丘、比丘尼、学法女、沙弥、沙弥尼;一共七众。这个七众的律仪都叫「律仪戒」。另外还有「摄善法戒」就是六波罗蜜,一切善法,教化众生成就种种功德的。「饶益有情戒」是对众生说,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这一方面的就叫做饶益有情戒。这是三种戒法。

  「如是三戒由身语意能正修学,总名由身语等修学律仪,如是律仪若有违犯,即内自顾深起惭羞」,这些律仪假设因为一时的无知,或者是内裡面的思想有问题,违犯了这条戒,就自己反省自己,自己来观察自己,深深地发动惭愧、有羞耻心;『我受了戒,就应该持戒清淨,不应该犯戒』。「及外观他深生愧耻」,外观他,我这眼睛睁开看别人,『人家都持戒清淨而我犯了戒,哎呀!太惭愧了!』前面是唯独观察自己:『我受了戒,我就应该持戒清淨,我没能做到,发惭愧心!』第二个就是看别人,我不看那个犯戒的人,我光看那个持戒清淨的人──『啊!他清淨。哎呀!我不清淨,惭愧!』

  「依此说能防护极善防护」,就是用惭愧心来防护自己持戒清淨。依此说,就是根据前面这一段,说能防护而极善防护。「由是防护串习所得」,由于你这样防护身口意,而不是暂时地,是连续不断地这样子,常常的持戒清淨,保护自己的身口意。「性戒相应」,这个‘性’不是遮戒、性戒的这个意思;是你的心,性者心也,你的心就和佛的戒法相应、互相合和相应了。「故不乐恶」,所以不欢喜恶事,杀盗YIN妄这些丑恶的事,心裡不欢喜。

  「怜愍相应,故极贤善」,心裡面对于一切众生的境界都发怜愍心,你若有这个怜愍心就不杀、不盗、不YIN、不妄语,因为这个慈悲心就能持戒清淨,你若有慈悲心还会杀生吗?你会偷盗吗?这些染污事情都不做了,所以是「怜愍相应」。「故极贤善」,第二句是贤善,贤善原来就是慈悲啊;就是心里有怜愍心,叫做贤善。「当知此说习所成性,非本性住性」,这裡说的这个戒波罗蜜多,「身语等修学律仪、性不乐恶、性极贤善」,是习所成;修习就是修行,你由事实上的持戒清淨养成了自己这种的德性,是这一方面说的,不是说你本来具足的那个本性住种性,不是指那个说的。

  宙三、忍所摄

  又能忍他一切侵恼,于行恶者能学堪忍,性薄瞋忿不侵恼他。

  这是第三个「摄受善法」,就是积集很多的善法;第三个善法就是忍,心裡安忍不动,属于这方面的功德。

  「又能忍他一切侵恼」,自己能持戒、不去侵犯他人、不触恼他人,自己清淨,但是众生并没有发菩提心、也没有受戒,有的时候是放纵自己的烦恼去触犯他人的,你是菩萨不是菩萨,他不去管那一套;你是菩萨,也一样地骂你、毁辱你,一样地「侵恼」,来侵犯你来触恼你。菩萨遇见了这个事情能忍、心裡不动、不烦恼。「于行恶者能学堪忍」,对于众生在菩萨这裡做种种的恶事、伤害菩萨,菩萨可以学习堪忍、堪能忍受而不动瞋心,心不动!

  「性薄瞋忿」,菩萨的心薄瞋,就是小小地有点不欢喜,不是很多。瞋就是忿、忿怒就是瞋,想要手裡拿刀杖杀害对方,那叫做瞋忿;菩萨小小地不高兴而已,他不去瞋恼、杀害众生。「不侵恼他」,你对菩萨这样子,菩萨对你没有伤害心、不侵犯你,就是忍受这件事。这也不容易,一定要修法无我智,法无我智也包括补特伽罗无我,要常常这样学习才能忍,你没学,怎麽能忍呢?当然我们也会遇见一些不如意的事,也可能你自己一时的疏忽有了错误,引起对方的侵犯,或者你没有错误而对方侵犯你,那我们应该怎麽办呢?我们应该忍,而这忍从什麽地方来呢?你平常要多静坐,修法无我智,就是观一切法空,你常常这样做;常常这样做,遇见事情的时候,你的法无我智就出来了,出来了就能忍。

  如果你平常不静坐、不修止观,你不观我不可得、法不可得,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你不这样修,那来的忍波罗蜜呢?人家对你有一点不礼貌,心就会动啊!一定是这样子,所以这上面说菩萨「能学堪忍,性薄瞋忍,不侵恼他」,不去侵犯他,是这样子!若是你平常不静坐,等到烦恼境界出现,你来不及!我在本子上看见修无我、修止观、修忍波罗蜜,没有用!你闻所成慧没这力量,一定还是忿怒,你打我、我就打你;你骂我、我就骂你,那是不会客气的呀!一定是这样子,但是你平常若多静坐修止观,这时候就可以!你原来止观的力量这时候能出来,出来呢你心就能不动,就能够忍过去、能过这个关。

  《披寻记》一一九○页:

  又能忍他一切侵恼至不侵恼他者:此说菩萨忍波罗蜜多行,谓诸菩萨由思择力为所依止;于怨亲中劣等胜品具德具失诸有情所,能忍一切怨害之苦,名能忍他一切侵恼。又于怨害诸有情所勤修五想,谓夙生亲善想、随顺唯法想、无常想、苦想、摄受想,如〈忍品〉释。(陵本四十二卷六页)由如是学于诸怨害性能堪忍,是名于行恶者能学堪忍,由是因缘不可爱事会遇现前,极不饶益上品境中,起微劣瞋及微劣忿;于其中品下品境中彼全不起,性自成就薄瞋忿行,自无愤勃,不报他怨,亦不随眠流注恒续,由是故能不侵恼他。

  「又能忍他一切侵恼至不侵恼他者:此说菩萨忍波罗蜜多行,谓诸菩萨由思择力为所依止」,菩萨怎麽修行忍波罗蜜呢?「由思择力」,就是在心裡面有深入地观察的力量。「为所依止」,就是以智慧为依止。「于怨亲中劣等胜品」,众生分成三类:对你有怨恨的众生、和你有亲爱的众生、还有一种不怨也不亲中等的众生。而这个怨和亲里边还有劣等胜品,有的是劣、还有中等的、还有胜的。譬如说和你有亲爱的关係分三种;和你有怨恨的也分三种,有劣有等有胜,这个等就是中,都分三品的。

  「具德具失」,总而言之,三品也分成两品,就是众生裡面有的是有德行的人,另一类众生是有过失的人。「诸有情所」,在这麽多众生的境界、处所里面。「能忍一切怨害之苦」,对于这些于你有怨的人、于你有亲的人、不怨不亲的人,或是有德、有过失的人,他们对你有怨,或者要伤害你,你都能忍受、怨害的苦恼你都能忍受不动。「名能忍他一切侵恼」,这就叫做能忍受。能忍受就是心不动,心裡面还是很平静的,没有愤怒、或去报复的这些事情。

  「又于怨害诸有情所勤修五想」,菩萨对于怨害的有情,他精勤地修五种观想,这就是在苦恼、怨害的事情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你自己修止观的时候修这五种想。「谓夙生亲善想」,夙就是以前、过去生中,从无始劫来到现在这麽长远的时间之内,这麽多的众生里面,你很难找到一个没有给你做过父亲、没有给你做过母亲、没有做过哥哥、弟弟、姊姊、妹妹的人,你很难找到这种人。这世界上的人都是给你做过父亲、做过母亲、做过兄弟、做过姊妹的,所有的众生都是你亲爱的人。这样子,你用「亲善想」,这个人来骂我一句,那个人来打我一下,他原来是我父亲、这个人原来是我母亲,他侵犯我的这件事出现,你这亲爱想一生起来也就容易忍受,这是一种。

  「随顺唯法想」,你的心里面要随顺佛所开示的无我、只是法而没有我!这样的智慧想,观察众生就是色受想行识,色也是因缘所生、受想行识也是因缘所生,都是刹那刹那生灭变化的,这裡边没有我,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没有的,所以没有一个真实我的体性,他来打我、骂我,没有这个人。就是他来打你、骂你的时候,观察我不可得,受打的、受骂的、受毁辱的、受诃斥的、受伤害的也不可得,彼此都是无我的。「随顺唯法想」,用这样的智慧去观想,也容易容忍这些侵犯及恼害的事情,他来侵恼你,你也能容忍,心里面就不动。譬如说你走到那个地方,上面有片树叶掉下来打你的头了,它是无心的、不是有意的,那个因缘就是这样子嘛,因缘是无常变化而出现这件事,就是这样想;所以是「唯法想」。

  「无常想」,无常是怎麽观察呢?众生不是坚固的、色受想行识不是个坚固的东西,就是有生灭变化、念念生念念灭、刹那刹那灭坏的境界。灭坏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有生、有死,念念的众生会死掉的。一般社会大众,当然不容忍这件事的,他们是你若杀我,我就杀你,而这报复的心情最重要的就是要断命、把你的生命终断了;最激烈的报复就是要杀死对方,但是用佛法的智慧观察,众生念念都会死掉的,刹那生刹那灭。这样观察众生,说那个人侵犯我的时候,你观察他刹那刹那灭地死掉了,那我又何必再去杀害他呢?所以用无常想做观的时候,侵恼的事情出现的时候就能容忍!就解除了这一切的问题。

  「苦想」,菩萨在禅定里面观察:社会大众特别兴盛的人、特别如意的人、鸿运当头的人,他也是常常为坏苦、苦苦、行苦这三种苦恼所随逐,这是说走运气的人,何况不走运气的人?更是很多很多的苦恼来侵犯他的。众生已经这样苦了,我应该常勤方便为他着想,解除他的痛苦,应该这麽做!怎麽会因为他侵犯我就去杀害他呢?我应该容忍这件事,不要去伤害他,做如是想就使令自己内心平静下来了。

  「摄受想」,摄受是什麽呢?就是你要主动的和他做朋友,叫做摄受。菩萨发了无上菩提心的时候,就是『我从今天开始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唯欲饶益诸有情故』,就发心要为一切众生做利益的事情,发心的时候就是这样发的心、发的愿嘛;说他今天侵犯了我,忽然间就违背了我的菩提心要杀害他,不应该这样做!我应该容忍这件事,原来发愿要利益他,还要继续随顺我的本愿利益他、不伤害他,作如是观来解除被侵恼时内心的问题。用这五想这样子,「能学勘忍、性薄贪忿不侵恼他」。

  「如〈忍品〉释。(陵本四十二卷六页)」,这五种想的观察,在〈菩萨地〉的〈忍品〉那里有解释。「由如是学」,平常这些苦恼的事情没出现的时候,自己在禅堂里面静坐,你能做如是观;「由如是学」就是做如是观。你常常这样用功修行,定慧就成就了,所以「于诸怨害性能堪忍」,你的心就能忍受这些事情,不为所动。「是名于行恶者能学堪忍」。

  「由是因缘,不可爱事」,由于这些各式各样的因缘,不可爱的事情,这件事令人很不舒服,不可爱乐的事情。「会遇现前」,就是因缘的转变现在遇到了,你遇见这件不如意的事情、这个事情正现在眼前了。「极不饶益」,我们轻微的事情不要说,就是极大的,对你伤害很严重的这个「上品境中」,就是最严重的境界里,「起微劣瞋」,你止观的功夫还有这麽一点!小小的有点不高兴而已。「及微劣忿」,就是微劣的愤怒。这样说呢,瞋和忿有点不同,内心的愤怒叫做「瞋」;表现于外的愤怒就叫做「忿」。

  「于其中品下品境中,彼全不起」,不是上品,是中品、下品这种不饶益的这种境界,这位菩萨的内心裡边完全不动,不在乎、不在意这件事。「性自成就,薄瞋忿行」,他的内心裡边,由于你常常修止观,这是习所成性;常常修止观,也就很容易成就了。「薄瞋忿行」,瞋忿就会很少很少的活动,「行」就是动。

  「自无愤勃」,你内心里面那个瞋忿很微小,所以你不会大发作、愤怒;「勃」就是发动,颜色都变了,要採取行动。「不报他怨」,不会回报;你伤害我,我就伤害你,你不会这样做的。「亦不随眠流注恒续」,「随眠」就是停止,随逐你的心潜藏在那裡不动、随逐你的心潜伏在那裡,叫做随眠。「流注」就是相续、就像水一直的流,由上面流下来;这个「注」就像屋簷里有水往下注,一滴一滴地向下注,也是相续的意思。「流注恒续」,常相续;菩萨内心里面的功夫没有特别圆满,还有一点不如意,但很快的把它调伏了,不叫它随眠流注恒续。「由是故能不侵恼他」,由于你能这样用功修行,所以就能够不侵恼他人,他人来侵恼我,我不侵恼他,那麽这是忍波罗蜜的德行。

  宙四、勤所摄

  又能勤修一切明处令其善巧,为断众生一切疑难,为惠众生诸饶益事,为自摄受一切智因。

  这是第四科勤所摄:就是不懈怠、精进地,属于这样的功德。「又能勤修一切明处」,菩萨能修忍波罗蜜,他也能够勤修一切明处,明处就是一切智慧的境界;前面曾经说过是五明。「令其善巧」,使令所学习智慧的这些事情,让它善巧,就是很巧妙地;最初学的时候很笨,常常学习、常常学习就善巧、就巧妙了。「为断众生一切疑难」,这是大智慧境界,各式各样智慧,五明就是五种智慧,学习这个干什麽呢?就是为了要消除众生的疑惑和困难,众生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不是容易的,有很多的疑、有很多的困难,菩萨学习五明呢,是为了解除众生的疑难。

  「为惠众生诸饶益事」,为了饶益众生、这些利益的事情,前面是说他有困难、有苦难;另外呢,给他一切更满意的事情:说那个众生住的房子漏水,或者是排水道没做好,菩萨的智慧做一个好的房子,叫它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叫它特别地安全,毒虫、毒兽不能侵犯,这是诸饶益事。「为自摄受一切智因」,做这些事情是利益一切众生,对于菩萨自己呢,是能成就无上菩提的因缘,这「一切智」就是无上菩提,所以是自他两利的事情。

  《披寻记》一一九○页:

  为断众生一切疑难等者:此说精进波罗蜜多行,为断疑难故修内明及因明处;为惠饶益故修声明医方明工业明处。为自摄受一切智因故修一切明处。

  「为断众生一切疑难等者:此说精进波罗蜜多」的德「行」,「为断疑难故修内明及因明处」,内明是佛法的大智慧境界;因明就是宗因喻,能调伏;什麽是邪?什麽是正?有大智慧开示正法,这是因明处。内明和因明是关于思想上的问题,使令你得大智慧,得正知正见;为断疑难故修内明及因明处。

  「为惠饶益故修声明、医方明、工业明处」,「声明」前面〈思所成地〉学过的,实在就是文学,讲究文法这些事情。「医方明」,你有病,我是医生可以给你治病。「工业明处」,就是做种种的工业,告诉你种田怎麽样能够丰收,这是工业的事情。「为自摄受一切智因」,做这些利益众生的事情,同时也利益自己,能成就无上菩提的因缘,「故修一切明处」。

  宙五、定所摄

  又能于内安住其心令心善定,于心安住常勤修学,为淨修治四种梵住,为能游戏五种神通,为能成立利众生事,为欲除遣精勤修学一切善巧所生劳倦。

  这是第五科定所摄,就是禅波罗蜜行;菩萨能够修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现在还有禅波罗蜜。「又能于内安住其心,令心善定」,菩萨能常修禅定,安住在所缘境上,能够令心安定不动,有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九心住是欲界定,乃至达到未到地定、色界四禅。

  「于心安住」,令心安定不动、明静而住这件事不是短时间内成就的啊!所以要「常勤修学」,长期地、精进地修学这件事。我们不要说大菩萨境界,就说凡夫、初发心的菩萨,应该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这个时候我是修禅波罗蜜,那其它的事情都停下来,安住在这一处修禅波罗蜜多,你才能有成就,我一天就静坐一个钟头那不行,坐两个钟头也不可以!就是时间要多,长时期地这麽修,才可以成就,或者是先修禅波罗蜜;禅波罗蜜成就了,修忍波罗蜜、修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也一定要有戒波罗蜜,就是这六波罗蜜实在都应该有!

  「为淨修治四种梵住」,禅波罗蜜成功了以后,还要修习、淨修治四种梵住,也就是善悲喜捨,这是梵住。你修禅波罗蜜成功了,在禅波罗蜜裡面修这四种无量,这也要努力修才可以成就的。「为能游戏五种神通」,你修禅波罗蜜干什麽?不但是为淨修治这四种梵住,同时还能游戏五种神通;无色界的四空定不能发神通,欲界定、未到地定也不能发神通,只有色界四禅能发神通,所以你禅定修成功了你就可以修五种神通,五种神通成功了呢,就能游戏五种神,能很自在的像游戏似的,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都能够成就;就可以度化众生了。

  「为能成立利众生事」,你禅波罗蜜成就了,四无量心、四种梵住也成就了,又成就了五种神通干什麽呢?为能成立利众生事,利益众生的事情可以成立了,这时候能成办这些事情。说你禅波罗蜜没有成就、四无量心也没有成就、五波罗蜜也没有成就,是个平常的人,你想度化众生?做不来的啊!

  禅波罗蜜,能够有这样功德,能成就四种梵住、能成就五种神通、能够成就利益众生的事,还有一样功德,什麽功德呢?「为欲除遣精勤修学一切善巧所生劳倦」,譬如说你学习各式各样的内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学习这一切的学问,或者为众生做种种的事业,你自然会劳倦、身体辛苦、睡眠也要减少、吃饭都没有时间,然后身体受到影响,要是你得了禅定就没有问题,能够解除所生的劳倦。你一入定的时候就把你身体的四大,用三昧的力量来滋养它,身体就恢复健康了。

  我们这个身体要吃饭得到营养,身体才会健康;或者是要睡觉,光是吃饭还不行,还要睡觉,它也能够解除身体的疲劳,或者还有其它的什麽事情,但你若没有禅定就得不到三昧的滋养。这位菩萨他因为修禅波罗蜜成功了,他除了睡眠、饮食这些滋养以外,还能得到禅波罗蜜的利益,他一入定了就知道身体那裡有什麽问题,用定的力量调,很快就调好了,会有这个事情。

  我们一般的人呢,体力也可能不够、心力也可能不够,人家说坐禅好,「哎呀!我也试试」;哪儿那麽容易成就的?坐了两天半,「我不坐了,走了!」当然,我们一般人就是这样子,菩萨可不是,菩萨大智慧的观察:若这件事是需要的,那他不怕一切困难,决定要做成功,一切困难不能障碍他的,菩萨是这样的!从世间上的事情也看得出来,有大智慧的人毅力特别强,他不问这件事是难是容易,不管这件事;而问这件事是不是值得做,若是值得做的时候,他就会准备一切因缘,排除万难决定成功,大人都是这样子!我们一般人不是,「唉呀!那地方太冷了我不去了。」菩萨不是这样子,一定要成功的。说《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太多了:「我不学、我不学」。《心经》就是一小段,「啊!这个可以。」你这样的心情能有大的成就吗?不能的!不能有大成就的!所以这个地方说到禅波罗蜜有这麽多的好处,当然这个事情啊,那个大的成就像探囊取物那麽容易吗?你一定要拿出来体力、心力与毅力,努力的做才可以的。

  《披寻记》一一九○页:

  又能于内安住其心令心善定等者:此说静虑波罗蜜多行,于静虑定其心能正随顺,趣向临入,随所欲乐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流注无罪适悦相应,是名于内安住其心令心善定。于菩萨道闻思为先增上力故数数随念,令心安住常现在前,是名于心安住常勤修学。修四无量慈悲喜捨略有三种淨修治法:一者、有情缘无量;二者、法缘无量;三者、无缘无量。如〈供养亲近无量品〉释,(陵本四十卷九页)依此修治,名淨修治四种梵住。为能游戏五种神通者:此说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静虑,谓神境智作证通、随念宿住智作证通、天耳智作证通、见死生智作证通、知心差别智作证通、依定自在随其所欲一切事成,名能游戏。为能成立利众生事者:此说饶益有情静虑,此有十一,如〈戒品〉中饶益有情戒说。为欲除遣精勤修学一切善巧所生劳倦者:此说现法乐住静虑,由此静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故。

  「又能于内安住其心令心善定等者:此说静虑波罗蜜多」的德「行」,「于静虑定其心能正随顺」,对于佛菩萨开示的静虑波罗蜜──禅波罗蜜。静就是心寂静住、明静而住;虑就是思惟观察,他不只是寂静住,心裡面也会观察这件事,真理是什麽样子!静就是定、虑就是慧,有定也有慧,这叫禅波罗蜜。于静虑定其心能正随顺,对于这样的胜行,这是上人法,菩萨「其心能正随顺」,他能够郑重的,很尊重的随顺这件事,我要成功!这个能正的「正」是尊重的意思。

  「趣向临入」,对着那个目标去,叫做「趣向」;「临入」就是接近那个目标,就要入到那个地方去,是更接近了。你能契入到禅定裡边,就是成功了!得到禅定之后「随所欲乐」,随你内心的欢喜,你可以入定二十四小时也可以、四十八小时也可以,「乃至」到「七日七夜」这麽长的时间安住在禅定裡也可以。「流注无罪适悦相应」,前面心一境性那里讲过;「流注」就是相续的,在心里面寂静住,这个寂静住是刹那刹那相续的;一刹那安住谁都能!现在是刹那刹那的相续,叫做流注。「无罪」,心裡面没有过失,也不散乱、也不昏沉,没有其它的杂染、妄想,若有就是有罪了。「适悦相应」,就是在内心裡面感觉到有微细的轻安乐相应,有流注相应、无罪相应、适悦相应;轻安乐叫做适悦;「是名于内安住其心令心善定」。

  「于菩萨道」,对于菩萨的这条道路,从这条道路向前进,怎麽进法呢?「闻思为先」,你要先去学习;或者是自己有书学习,或者到善知识那儿去学习,光学习还不行,内心裡面要专精思惟这个道理。为先就是最初你要闻思。「增上力故」,闻思你就能得到一个强大的力量,就明瞭修禅的方法。「数数随念」,一次又一次的忆念这个所缘境。修禅定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数数随念,一次又一次的念这个所缘境,你念这个所缘境的时候,心就不乱,不会跑到别的地方去,你要是念其它的事情就忘了所缘境,那就是散乱。数数忆念,随顺所缘境、忆念所缘境「令心安住」,使令你这个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不要动。「常现在前」,这个所缘境常现在你的心。「是名于心安住常勤修学」,这个定就是这麽样学习。

  「修四无量慈悲喜捨」,这是说到第二句;前面说禅定,这是修四无量心慈悲喜捨,就是四种梵住。「略有三种淨修治法」,修四无量心有三种淨修治的方法,清淨地修治对治烦恼使令心清淨的方法。「一者、有情缘无量」,第一个是有情缘,就是观察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都是苦恼的,对他们发慈悲心、同情心;众生是无量无边的,所以叫有情无量。「二者、法缘无量」,第二个是法缘无量,就是观察众生我不可得,只是色受想行识,这也是无量无边的。「三者、无缘无量」,第三个,我不可得、法不可得,没有我、没有有情作所缘境,也没有法作所缘境,这个时候没有所缘境,就是毕竟空寂了。这也是无量无边的,但是在这样修行的时候都发慈悲心,「有情缘无量」的时候也发慈悲心,「法缘无量」的时候也发慈悲心,「无缘无量」的时候也是发慈悲心。「如〈供养亲近无量品〉释,(陵本四十卷九页)」。「依此修」,就是依据这个方法来修行来对治,「名淨修治四种梵住」。

  「为能游戏五种神通者:此说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静虑」,前边是四禅和四梵住,现在又说到第三件事,就是能引神通的威力功德,你这个时候的禅定能够发出来神通,所以叫做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静虑。那五种神通呢?

  「谓神境智作证通」,就是如意足、也叫神足通。神境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神」就是指禅定说,禅定能发出来种种不可思议的变化就叫做神境。由一能变很多、变出很多身形,或者出水、出火、各式各样的变化。「智」是什麽呢?本来是有了禅定能现出神通,实在是不止于此,还是要有智慧,为什麽会现这个神通?是由智慧决定的,所以这个智叫做神境智。比如说现出来一个比丘相,菩萨现神通的时候,众生看见一个大比丘来的时候,那是什麽呢?就是菩萨的智慧现出一个比丘相来,忽然间现出来一个天人相,或者现出国王相,那都是菩萨在禅定裡边的智慧决定的,所以叫做神境智。「作证」,这种神通是由修而成,不断地按照那个方法去修行才能成就的,不是自然有的,也不是说得了禅定就有神通,不是!你要另外依据方法修行才能成就的,成功了,随时可以相续现前。「通」是不障碍的境界,叫做神境智作证通。

  「随念宿住智作证通」,宿住就是前一生的生命,前两生、三生乃至几千万生,菩萨他能忆念、能知道你前一生是怎麽怎麽回事,也是有智慧的。「天耳智作证通」,就是天人的耳,当然这应该是指色界天人的天耳,欲界天也有天耳通,但是没有色界四禅的那麽广大,能听众生的语言,遥远的地方众生说话他能听见,乃至鬼神世界说话,他都能听见而且能知道他说什麽,这不是简单的事情。

  「见死生智作证通」,这是天眼通。这个众生死了以后,他到那去了?在什麽地方受生?有天眼通的人能看见他的死、看见他的生,也是有智慧的。在本论上说到一件事,譬如说阿罗汉他有天眼通能看见天上的人在干什麽,不须要问、同时也知道这个天人叫什麽名字,那叫做「智」。「知心差别智作证通」,你内心裡边有各式各样的心所法,你现在心裡面想什麽这位菩萨知道。你要是在禅定裡边入了心差别智作证通就会有这个作用,这是说五种神通,神境通、宿住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

  「依定自在随其所欲一切事成,名能游戏」,因为你得到色界四禅、得到自在的境界,入住出都是自在的,圆满地成就色界四禅。你初开始得色界初禅,这个初禅未必圆满,你只是得到一部分,要继续不断的修,才能把初禅圆满了,而且要入住出都自在才叫做自在。有的能入不能出;你说是你能出,但有的时候想要入定不能入,就不自在。初开始的时候,说是已经得了初禅、得了二禅还有这种事情,一定要长时间的训练自己才能成功的;在佛法里面用功修行的这些事情好过到世间上去做生意、好过去发财。

  「依定自在随其所欲一切事成」,你根据成就的定自在啊!想做什麽事情都能成功,你若得到神足通-神境智作证通,不用坐飞机也可以,说你要到什麽地方去,坐在那裡一下就去了;不但是在这个世界,你要到他方世界也是能去的,要到天上去,你坐在这裡就能到天上去了;你愿意和弥勒菩萨见面,就可以去到那裡和弥勒菩萨说话。你若有这个神通的时候,说我要见观世音菩萨,你到普陀山去就见到观世音菩萨了,就和观世音菩萨说话了,不是在那两个大石头看那个影像,不是这样的境界。说是我们念《阿弥陀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国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我们只是这麽念;你若有了神通的时候,坐在这裡就可以到阿弥陀佛国去和阿弥陀佛见面、和观世音菩萨见面了,所以是「定自在随其所欲一切事成」。

  说我现在要度那一个众生,你一入禅定就和那个境界出现了,就能到那裡,随其所欲就能度化那个人。我们现在什麽通也没有,你想度众生啊!他一看:你和我一样都是平常人,对你没有信心,你想度化他不行的,所以佛菩萨大智慧啊!要我们好好努力修行啊,不要说那个人说话令我不高兴,不要介意!这是小事情。你就多用功修行啊,使令你得到广大的神通道力,这件事重要!他说什麽不需要介意,就是用功修行这件事要紧,所以「依定自在随其所欲一切事成」,你要到佛世界也可以,在众生世界想做什麽事情就能做什麽事情;「名能游戏」这叫游戏,就是很自在,游戏就是自在的意思,没有障碍。

  「为能成立利众生事者:此说饶益有情静虑」,这个静虑能发出神通来这是一种,入了静虑能去度化众生,这叫饶益有情静虑。「此有十一」,这个地方有十一种差别。「如〈戒品〉中,饶益有情戒说」,在〈菩萨地.戒品〉有说到这件事。「为欲除遣精进勤修学一切善巧所生劳倦者」这一句话;「此说现法乐住静虑」,「现法」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乐住」,你入到禅定裡面心裡快乐,没有苦恼。「由此静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故」,为什麽叫做乐住呢?就是你入了静虑远离一切的分别,各式各样的分别心都排遣出去了,心里面能生身心轻安,这些杂乱的境界停下来了以后呢,你身也轻安心也轻安,「最极寂静」,心里面就能不动乱,都是大自在的境界,好过世间上那些虚妄分别的事情,这是禅波罗蜜,你看禅波罗蜜多好啊!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细心地观察,一般随业受生的人,到三恶道是多数,到三善道是少数。我们认真反省一下,我们一天到晚,一年到头,我们起心动念,多少个念头是善的?多少个念头是恶的?那个恶的念头要是多,我们在三恶道住的时间就长久。念念利益一切众生,这是善念;念念都为自己打算,这是恶念。我们众生起心动念,总是自私自利、贪嗔痴慢,所以我们不要问别人,我们冷静地反省自己,就知道将来自己随业流转到哪里去。古德告诉我们,三恶道是众生的故乡,那儿住得久;我们到三善道,是出来旅游观光,没有多久,又要回去了!我们想想,这个话是有道理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要积极地修净业。我们知道,纵然是修善业,也不是个办法,我们无始劫以来,阿赖耶识里面的习气种子太多了,这一世能控制,难保下一世还能控制,如果不能控制,这又堕三途,所以不修净业,不求往生,确实没有第二个办法。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