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53
2014/9/4   热度:17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53 地三、天耳智通(分三科) 玄一、徵 云何诸佛菩萨天耳智通? 一共是分六科,第一科是「神境智通」,第二科「随念宿住智通」,现在是第三科「天耳智通」。分三科,第一科是「徵」。「云何诸佛菩萨天耳智通」?下边就是「列」出来。 玄二、列 谓佛菩萨以淨天耳,能于种种天声、人声、圣声、非圣声、大声、小声、辩声、非辩声、化声、非化声、远声、近声,皆悉得闻。 「谓佛菩萨以淨天耳,能于种种天声、人声、圣声、非圣声、大声、小声、辩声非辩声、化声、非化声、远声、近声」,这一共是六对,「皆悉得闻」。「以淨天耳」这个「淨」字后边有解释。 这是「列」,第三科是解「释」。分十二科,第一科是「闻天声」。分两科,第一科「不作意」。 玄三、释(分十二科) 黄一、闻天声(分二科) 宇一、不作意 闻天声者:若不作意,下从欲界,上至色究竟宫,其中受生诸有情类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闻天声者」,诸佛菩萨以淨天耳能听到天上人的声音。「若不作意,下从欲界,上至色究竟宫,其中受生诸有情类种种音声,皆悉能闻」,这个「若不作意」就是不是特别注意。「下从欲界」,这上面说是天声,就是欲界天。「上至色究竟宫」,就是色界的四禅天。「其中受生诸有情类」,在欲界、在色界天裡面受生的人、受生的天,「种种」的「音声,皆悉能闻」。 这是第一科是「不作意」,这是第二科是「作意」。 宇二、作意 若作意时,过是已上诸世界声,皆亦能闻。 若是特别地作意的时候,「作」这个字当作警觉讲,特别地警觉自己的心。这个时候,「过是已上诸世界声」,就是超过了欲界、色界,其他的世界,更远的世界的天人的声音,「皆亦能闻」。 《披寻记》一二三○页: 过是以上诸世界声等者:谓过此世界,于馀一切世界诸天趣声皆遍能闻。由闻天声,故说上言,为简生傍人趣闻人声故。 「过是以上诸世界声等者:谓过此世界」,过此娑婆世界。「于一切世界诸天趣」的「声音」,「皆遍能闻」。「由闻天声,故说上言」,所以叫做上至色究竟天;这个「上」字是指天说的。「为简生傍人趣闻人声故」,就是简别生傍人趣;人与人同在一个地区,算是傍,也不是上,也不是下,是在旁边,现在是在人以上,所以加个「上」字。 窥基大师的意思呢,他说作意和不作意的差别,就是在八地菩萨以下,八地菩萨以下,就是由初地到第七地这样的圣人,圣位的菩萨,他有作意、不作意的差别。若是不作意,就是此世界的众生,此世界的天可以听到;若是作意呢,就是他世界,其馀的世界。若是八地菩萨以上,就没有这个差别,他不用特别作意,也是能够听闻无量世界的天人的声音的。因为按《华严经》上说,八地菩萨以上是法身菩萨了。按天台智者大师的意思呢,就是八地菩萨以上是法身菩萨,这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呢,在初地就是法身菩萨了,这是另一种说法了。 黄二、闻人声 闻人声者:遍于一切傍四大洲受生有情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这是第二科「闻人声」。「遍于一切」,就是普遍一切的「傍四大洲」,这不是上下,所以是「傍」,这四大部洲受生的有情,种种的音声皆悉能闻。这是「闻人声」,「皆悉能闻」。 黄三、闻圣声(分二科) 宇一、辨(分二科) 宙一、修善捨恶声 闻圣声者:于诸如来、声闻、独觉,及诸菩萨,若从彼闻,展转为馀诸有情类宣说种种示现、教导、讚励、庆慰,劝修诸善,劝捨诸恶所有音声,皆悉能闻。 「闻圣声者」,这是第三科,听闻圣人的声音。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又分两科,第一科「修善捨恶声」。 「闻圣声者:于诸如来、声闻、独觉,及诸菩萨」,这个「圣」指谁说的呢?就这三种圣人。「若从彼闻,展转为馀诸有情类宣说种种示现、教导、讚励、庆慰、劝修诸善」,这样的圣人,这位菩萨从这麽多的圣人那裡,「展转为馀诸有情类」,如来,或者声闻、独觉,及诸菩萨,展转地为其他的众生,或者是为天、为人,各式各样的众生,「宣说种种示现、教导、讚励、庆慰」,这麽多的差别的佛法。总而言之,是「劝修诸善」,劝导他们修学善法,或者世间善法,出世间的圣道。「劝捨诸恶所有音声,皆悉能闻」,这位菩萨他的天耳都能听到。 这是说,这叫作辨声,这个「辨」就是加以解释,加以说明的声音,「皆悉能闻」。这是第一科劝「修善捨恶」,第二科「能引义利声」。 宙二、能引义利声 又于一切无染污心受持、读诵、论议、决择、无倒、谏诲,为作忆念,教授教诫,及馀所有善言善说,能引义利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这是第二科「能引义利」,能引义利应该是指学习佛法,能成就圣道利益的,这样的音声。「又于一切无染污心」,「一切」是说很多很多的人了,没有染污心地「受持、读诵」佛法。「读诵」,「读」是照本读,「诵」是背本能够念诵。「受持」是温习的意思,不断地温习。「论议、决择」,没有染污心地受持、读诵,又无染污心地「论议」佛法,就是讨论佛法,无染污心地决择。「决择」,论议也就有决择的意思,论议是彼此讨论,也有决择的意思,但是静坐修止观也是决择的意思,这是一种。 此「无倒、谏诲」,就是没有错误的谏诲,「谏诲」就是他受了戒法,佛教徒受了戒,由种种各式各样的因缘破了戒法,而这个善知识,或者他的师长,或者是佛菩萨谏诲,教诲他,教他忏悔这些事情。「为作忆念」,说是他忘记了,他忘记了他犯什麽戒了,那麽帮助他去忆念,在什麽地方、什麽时间怎麽怎麽地。「教授」,教授就是教授他修学止观的法门,是教授。再来就是「教诫」,就是处罚,他犯了戒,应该怎麽处罚这些事情。 「及馀所有善言善说」,就是说出来这无倒的谏诲、忆念、教授、教诫这四种,还有其他的所有的这个法语,「善言善说」。「善言」就是能表达佛法的这些言句、文句;「善说」就是所表达的意义。「能引义利」,这个谏诲也好,忆念、教授、教诫、善言、善说,都能够引发出世间圣道的义利,这样的种种的各式各样的音声,「皆悉能闻」,这个佛菩萨天耳通皆悉能闻。 宇二、结 如是等类,名闻圣声。 这是结束这一段。 《披寻记》一二三一页: 无倒谏诲等者:声闻地说:善能谏举、善作忆念、善能教授、善能教诫,如彼一一,别释应知。(陵本二十五卷三页)。 黄四、闻非圣声 闻非圣声者:于诸有情虚妄、离间、邪绮、麤犷,生下恶趣、生上天趣、生傍人趣,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闻非圣声者」,这是第四科,就是听到的声音,不是圣人说法。「于诸有情虚妄、离间」,就是不是圣人,这些凡夫众生。「虚妄」,就是说谎话。「离间」,说离间语。「邪绮」,就是心有染污,说一些放逸的话,就是邪绮。「麤犷」,就是暴恶的语言。「生下恶趣」,这个说有过失的、有罪过的语言,能使令这个众生往生到三恶道去。「生上天趣」,说没有过失的语言呢,就可以往生上面的天的世界去了。「生傍人趣」,没有过失的语言是也可以生到人趣,「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黄五、闻大声 闻大声者:谓于大众生声、大集会声、种种苦具所逼切声、大号哭声、相呼召声、大雷吼声、诸螺贝声、诸鼓角等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闻大声者」,这是第五科。「闻大声者:谓于大众生声、大集会声、种种苦具所逼切声」,这个「大众生声」呢,我们人间及现在的人呢,这个生命体不是很大,若阿修罗的身体是要比人大得多了。还有这个龙的身体也是很大,这各式各样的众生。「大集会」,很多人集会的声音。和「种种苦具所逼切声」,这个人在受苦恼,有种种的苦的具加在他身上,为苦具所逼迫,发出来的声音。还有「大号哭」的声音、「相呼召」的声音,还有「大雷吼」的声音、「诸螺贝声、诸鼓角」的等等「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黄六、闻小声 闻小声者:下至耳语诸微细声,皆悉能闻。 「闻小声者」,这是第六科。「下至耳语诸微细声」,就是在耳边说话,很微细的声音,「皆悉能闻」。 黄七、闻辩声 闻辩声者:于义易了种种音声,皆悉能闻。 「闻辩声者」,这是第七科。「闻辩声者:于义易了种种音声」,这个「辩」就是加以说明,所以使令所说的道理容易明了这样的声音,「皆悉能闻」。 黄八、闻非辩声 闻非辩声者:于义难了种种音声,谓达罗弭荼种种明咒,风、铃、树响,鹦鹉、鸲鹆、百舌、鹂鷜,命命鸟等所出音声,皆悉能闻。 「闻非辩声」,就是不需要加以说明的。「于义难了种种音声,谓达罗弭荼种种明咒」,这个「达罗弭荼」说是师子国,就是锡兰,斯里兰卡它那边的一种咒,叫达罗弭荼种种明咒,他没加说明,所以不容易明了,这是非辩声。 还有这个「风」声、「铃」声、「树响」,还有「鹦鹉」,这个鸟的声音。还有这个「鸲鹆」,鸲鹆就是八哥的声音。还有「百舌」鸟的声音,还有「鹂鷜」这个鸟的声音,还有「命命鸟」的声音,所出的声音,「皆悉能闻」。 黄九、闻化声 闻化声者:谓于一切得心自在具神通者,依神通力所化音声,皆悉能闻。 「闻化声者」,这是第九科。「谓于一切得心自在具神通者,依神通力所化音声,皆悉能闻」,「一切得心自在」呢,就是得禅定的人,得了四禅八定的人,得了四禅八定,又能修神通而得神通的,依神通所化出来的声音,皆悉能闻,这叫做「化声」。 黄十、闻非化声 闻非化声者:谓于种种异彼音声,皆悉能闻。 「闻非化声者」,这是第十科。什麽是「非化声」呢?「谓于种种异彼音声」,就是不同于那个神通化现的声音,那麽那叫做非化声,「皆悉能闻」。 黄十一、闻远声 闻远声者:除佛菩萨所住聚落城邑等中所有音声,于馀乃至无量无数世界中声,皆悉能闻。 「闻远声者」,这是第十一科。「闻远声者:除佛菩萨所住聚落城邑等中所有音声」,佛菩萨居住在一个地方所出的音声不算在内。「于馀乃至无量无数世界中声,皆悉能闻」,那叫做远声。 黄十二、闻近声 闻近声者:闻所除声。 第十二科。「闻近声者:闻所除声」,就是听闻所排除去的这个声音,就是佛菩萨的声音,叫做「闻近声」。那麽比如说佛菩萨有神通,这个声音能听得远,那麽就是近了。 地四、见死生智通(分二科) 玄一、徵 云何诸佛菩萨见死生智通? 这是第四科。分两科,第一科「徵」,第二科就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辨所见」。分两科,第一科是「有情世间相」。 这个「见死生智」其实就是天眼通。云何诸佛菩萨能看见众生死、看见众生生,这样的智慧神通?下面加以解释,是「有情世间相」。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辨所见(分二科) 宇一、有情世间相 谓佛菩萨以超过人清淨天眼,见诸有情死时、生时妙色恶色,若劣若胜。 「谓佛菩萨以超过人清淨天眼」,这个清淨的天眼是超过人的肉眼的。「见诸有情死时生时」,佛菩萨的清淨天眼能看见诸众生死的时候的情形,生的时候的情形,或者是妙色、或者是恶色、或者是劣、或者是胜,都能看得很分明。 《披寻记》一二三一页: 以超过人清淨天眼等者:〈建立品〉说:此中静虑,说名天住。眼依彼故,是彼果故,彼摄受故,名为天眼。是极圆满,是善清淨静虑果故,名极清淨。于其人中所有名字皆不相似,是故说言超过于人。欲界天中亦有生得,名相似转清淨天眼,人中亦无。诸有情类临欲终没,名为死时。住在中有,名为生时。趣黑闇者,由二种相,起如是类,意生中有,如黑鉔光及阴闇夜,故名恶色。趣明白者,由二种相,起如是类,意生中有,如晴明夜及婆罗[病-丙+尼]斯极鲜白衣,故名好色。诸恶色者,说名为劣。诸好色者,说名为妙。诸下劣者,名往趣恶。诸胜妙者,名往善趣。(陵本四十九卷二十页)如彼应释。 「以超过人清淨天眼等者:〈建立品〉说」,在这一品说。「此中静虑,说名天住」,这裡面呢,指色界天的四静虑,叫做天住;就是天上的人,他的内心是安住在静虑裡边,所以叫做「天住」。因为我们人间人没有禅定呢,心裡面乱,那麽就不叫做,不叫做住,不叫做天住。 「眼依彼故」,这个天眼这个眼,是依彼天住,就是依止四静虑。「是彼果故」,是四静虑发生的作用;这个无色界的四空定不能得神通,所以四空定不在内,唯独是色界的四禅可以得神通的。「彼摄受故」,这个天眼是彼四静虑所成就的,所以故「名为天眼」。 「是极圆满,是善清淨静虑果故」,是讚歎这个静虑是极圆满的,是善清淨的静虑果,是「名极清淨」。这是讚歎这个天眼是特别清淨的。 「于其人中所有名字皆不相似,是故说言超过于人」,在人中所有的这个眼的名字都和天眼不相似,「是故说言超过于人」。得了禅定了呢,一定是离欲了,人间的肉眼就是没有离欲,所以就是不清淨;天上的人呢,离欲了,不是欲界天,色界天,离欲了呢,他们的内心裡面没有欲的污染,所以就是清淨,这样清淨的四静虑发出来的天眼通名之为超过人眼,名之为极清淨,「是故说言超过于人」。 「欲界天中亦有生得,名相似转清淨天眼」,这个欲界六天裡边也有的天生得,他没有修禅定,但是生来就得到这种天眼了,但是这个天眼就是报得的,报得的天眼相似转,「名相似转」;它和天眼相似,与天眼相似的活动。「清淨天眼」,相似转的清淨天眼,相似的现起,这个「转」就是现起,相似的现起清淨的天眼,他现起这个天眼,和这个色界天人的天眼相似,但是不如色界天的天眼。这个报得的天眼,当然不如修得的好,「清淨天眼」。 「人中亦无」,这样说这个欲界天人的天眼是报得的,没有修得的,没有修得的,是欲界天没有,是「人中亦无」,人中也是没有。这个地方呢?我查了金陵刻经处的本子也是,这个字也是「人中亦无」,或者说是这个欲界天中亦有生得的相似的天眼,相似天眼人中亦无,人中也没有。或者说人中亦有,人中的人也有报得的天眼,那这个字,不知道其他的本子怎麽个字。 「诸有情类临欲终没,名为死时」,诸有情类临要死的时候,叫作「死时」。「住在中有,名为生时」,死的时候叫做死有,死有一刹那,这个中有就出来了,这个中有就是生有和死有之间也有五蕴身,那叫做中有,就是中阴身。「名为生时」,在中有的时候就是下一个生命现起了,但是他不是正式的,他还要再有些因缘才正式生起,因为这个中有现前的时候,中有的相貌呢,就和他的下一个生命是相似的;假设若是作牛的话,那个中有就和牛相似,所以这个中有是生的时候,「住在中有,名为生时」。 「趣黑闇者,由二种相,起如是类,意生中有」,这个「趣黑闇者」就是到黑闇的地方去,就是没有智慧的地方,就是三恶道都是黑闇的地方。趣者往也,就是到黑闇那个地方去。由两种相貌,有两种相貌到黑闇的地方去。「起如是类,意生中有」,由两种相貌现出来这一类众生的意生中有,那个中有是意生的,「意生」就是他心生起的,像我们人间的人呢,是胎生,这个中有是意生,是由意现起的,由意生,由意,「意生中有」。但是这个意生也同业力有关係,同业力有关係,但是它属于化生,属于化生,所以死了呢,没有尸体,中有死掉的时候,没有尸体;但是我们人间的人,这个胎生呢,死掉的时候,是有尸体的,所以「意生中有,如黑鉔光及阴闇夜,故名恶色」,是由两种相现起意生中有,那两种相呢?一个就是黑鉔光,这个「鉔」是个羊,就是黑羊的那个光,黑羊的那种黑色,那麽这是一个相貌,黑羊光。「及阴闇夜」,就是那个黑,就像夜间没有月亮的时后,是个阴闇夜,是那样的颜色,故名叫做恶色。 「趣明白者」,就是到这个明白的地方去呢,「由二种相,起如是类,意生中有」,那两种相呢?「如晴明夜」,就像有月亮的时候,晴明的夜,那样的颜色。「及婆罗[病-丙+尼]斯极鲜白衣」,婆罗[病-丙+尼]斯就是个国家的名字,是中印度翻到中国话,翻个「江绕」,这个江环绕他,是它环绕江,翻个江绕。就是这个国家的极鲜白的衣服那样的颜色,这个中有的颜色是那样子,故「名」叫做「好色」。 「诸恶色者,说名为劣」,这是下劣的。「诸好色者,说名为妙。诸下劣者,名往恶趣」,到恶趣的是下劣的。「诸胜妙」色「者,名往善趣」,或者来人间,或者到天上去,那个中有的颜色是好一点的。「(陵本四十九卷二十页)如彼应释」。 及于后际生已增长,诸根成熟,身诸所作善恶无记,差别而转。 这是说这个天眼通,这个死生智通就是超过人的清淨天眼,见诸有情死的时候、生的时候,是妙色、是恶色,是劣、是胜。「及于后际」,就是投生以后,后来的时候。「生已增长」,他已经成就了他的生命以后,逐渐地增长。「诸根成熟」,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逐渐地成熟了,初开始根还没有长成,要经过一个时期才能成熟。 「身诸所作」,成熟了以后的眼耳鼻舌身意呢,它会有所作,作善,或者是作恶,或者是作无记,有善恶无记的差别的现起而转,那麽这天眼通都是看得很清楚的。 《披寻记》一二三二页: 生已增长诸根成熟者:此显次第生身之相。谓出胎已,从婴孩位至少年位,是名生已增长。从少年位乃至老位,是名诸根成熟。 「生已增长诸根成熟者:此显次第生身之相」,这个生命体出现的时候,他有前后的差别的相貌。「谓出胎已,从婴孩位至少年位,是名生已增长」,「谓出胎已」,这是约人间来说是胎生。出胎以后,那麽从婴孩的这个阶段到少年位这两个阶段,「是名叫生已增长」。「从少年位乃至老位,是名诸根成熟」,他的生命体成熟了。 宇二、器世间相 又现见知诸光明色、诸微细色、诸变化色、诸淨妙色,下至无间,上至色究竟宫,不由作意,皆能见知。若作意时,能见上下无量无数馀世界色,亦能见傍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一切诸色,乃至能见彼彼佛土,彼彼如来,安坐彼彼异类大会,宣说正法,显然无乱。 「又现见知诸光明色,诸微细色」,这第二科是「器世间」,前面是有情的世间,就是正报,现在说依报。 「又现见知」,这个天眼通知道「诸光明色」,这个光明色像日月,这是光明色,日月灯是光明色。「诸微细色」,还有一些微细不明显的色法。诸变化的色,还有诸淨妙的色,「下至无间」,一直到无间地狱,上至到色究竟的天宫。「不由作意,皆能见知」,佛菩萨的天眼,不需要特别的警觉,就能够见到明瞭。「若作意时,能见上下」,作意时还能作上方世界、下方世界,无量无数馀世界的颜色,亦能见傍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一切诸色法。「乃至能见彼彼佛土,彼彼如来,安坐彼彼异类大会,宣说正法,显然无乱」,这是看见很清楚,没有溷乱。 《披寻记》一二三二页: 又现见知诸光明色等者:谓如日月星等,及诸有情自然身光,是名诸光明色。微细色聚,名微细色,非谓极微。〈决择分〉说:以彼天眼,唯取聚色中表上下前后两边若明若闇,必不能取极微处所,由极微体以慧分析而建立故。(陵本五十四卷十二页)神境智通诸所有色,名变化色。上诸天趣彼所有色,名淨妙色。 「又现见知诸光明色等者:谓如日月星等」,这都是光明色。「及诸有情自然身光」,那麽我们人间的人的众生的身体是没有光明的,诸天的身体他们自然地有光明,就是自然身光,「是名诸光明色」。 「微细色聚,名微细色,非谓极微」,这个微细色不是说是极微叫作微细色,不是。「〈决择分〉说:以彼天眼,唯取聚色中表上下前后两边若明若闇,必不能取极微处所」,说是那个微细色不是极微,怎麽知道呢?〈决择分〉上说:「以彼天眼,唯取聚色」,就是积聚很多的地水火风组成的色法,积「聚色中表上下」,这个天眼能看见色法的裡面,或者是外面,叫作表,或者是看见色的上、色的下,前后两边,若明,或者是不明。「必不能取极微处所」,这个极微这个地方的色,是不能取的。「由极微体以慧分析而建立故」。这个极微是由这个静坐的人,他用智慧去分析,这样的出现的,这是极微,「以慧分析而建立故」,才有这个极微的色法的出现。「(陵本五十四卷十二页)」说。「神境智通诸所有色,名变化色。上诸天趣彼所有色,名淨妙色」,他是属于淨妙色。 黄二、明作业(分二科) 宇一、别释(分二科) 宙一、正显天眼 又佛菩萨以淨天眼,普见十方无量无数诸有情类,身之所作淨不淨业。既见彼已,随其所应,随其所宜,施作种种利益安乐。 「又佛菩萨以淨天眼,普见十方无量无数诸有情类,身之所作淨不淨业」,这底下说天眼通所作的事情。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正显天眼」。 「又佛菩萨以淨天眼,普见十方无量无数诸有情类,身之所作淨不淨业」,众生他的身体所作的清淨的善业,或者是不清淨的恶业。「既见彼已,随其所应,随其所宜,施作种种利益安乐」,随着他,「既见彼已,随其所应」,随着他智慧的所应,随着他的根性之所宜,「施作种种利益安乐」,各式各样的,或者是现世得安乐,将来得利益,这些事情。 宙二、兼明天耳 以淨天耳,普闻十方无量无数诸有情类语之所作淨不淨业。既闻彼已,随其所应、随其所宜,施作种种利益安乐。 「以淨天耳,普闻十方无量无数诸有情类语之所作」,第二科「兼明天耳」,正义是天眼,兼明天耳。「以淨天耳,普闻十方无量无数诸有情类语之所作淨不淨业」,他的语言所作的事情,或者是淨业,或者是不淨业。「既闻彼已,随其所应,随其所宜,施作种种利益安乐」,是这样子。 宇二、总结 是名略说诸佛菩萨天眼天耳之所作业。 这是「总结」这一段。 地五、知心差别智通(分二科) 玄一、徵 云何诸佛菩萨知心差别智通? 这是第五科「知心差别智通」。分两科,第一科是「徵」。云何诸佛菩萨能知道众生内心差别不同的心理作用的智慧通呢?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辨差别(分二科) 宇一、所知心(分四科) 宙一、有烦恼离烦恼心 谓佛菩萨以他心智,遍知十方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他有情类,若有缠烦恼心,若离缠烦恼心,若有随缚有随眠烦恼心,若离随缚离随眠烦恼心。 「谓佛菩萨以他心智」,能知他心的智慧。「遍知十方无量无数诸世界中他有情类,若有缠烦恼心,若离缠烦恼心」,这个「缠」是烦恼活动出来叫做缠,像个毒蛇缠绕这个人;这个烦恼来了,缠绕人就是这样子。「有缠烦恼心」,就是他那个心有烦恼的污染能知。「若离缠烦恼心」,就是他的心没有烦恼的活动,缠绕他。 「若有随缚有随眠烦恼心」,前面这两句是缠的有、缠的无,下面这是说「随缚」,就是随眠,就是烦恼的种子。这个烦恼种子,你不修学圣道,它一直随逐你、来繫缚你的,所以有随眠的烦恼心。表面上看,他的心是很清淨,但是裡边呢,有烦恼的种子。这是有随眠的烦恼心。「若离随缚离随眠烦恼心」,或者这个众生相信了佛法,修了圣道的时候,他「离随缚」,就是没有烦恼的活动。「离随眠烦恼心」,他的内心的深处连烦恼的种子也没有,也远离了。 宙二、有染无染心 又遍了知有染心邪愿心,谓诸外道心,及有爱染心。又遍了知无染心正愿心,谓与上相违心。 「又遍了知」,这是第二科「有染无染心」,普遍地知道有染的心的邪愿心。「谓诸外道心,及有爱染心」,这个「有染心邪愿心」是什麽?就是外道;外道心,它是有染污的,他的意愿不正当。 「及有爱染心,又遍了知无染心正愿心,谓与上相违心」,又遍了知无染心,正愿心,那就是没有外道的思想,与上相违的心。 《披寻记》一二三三页: 谓诸外道心及有爱染心者:谓堕邪梵行求,是名诸外道心。若堕欲求、有求,是名有爱染心。此释前说有染及与邪愿,非定别配。由彼皆为后有爱之所摄受,是故皆名有染及邪愿心。 「谓诸外道心及有爱染心者:谓堕邪梵行求」,这个有爱染心,有染污心,及堕邪见,那就是「邪梵行求」,就是他们没有这个……,不通达缘起,所以所希望成就的境界都是不合道理的,是堕于邪见的梵行求。「是名诸外道心。若堕欲求、有求,是名有爱染心」,「若堕欲求」,若是落在欲求,就是欲界,欢喜欲,欢喜欲的生活,叫作欲求。有求呢,就是色界天、无色界天,修学禅定的天,叫作有求,他们所求的,还是有生死的,所以叫有求,「是名有爱染心」。 「此释前说有染及与邪愿,非定别配」,这个有染和邪愿不是一定要个别的配合,不是这样意思,「此释前说有染及与邪愿,非定别配」。「由彼皆为后有爱之所摄受」,这些人呢,都有后有爱的所染污,后有爱就是将来生命的爱着,爱着将来那个生命体,「之所摄受,是故皆名有染及邪愿心」。 宙三、劣中胜心 又遍了知劣心,谓生欲界诸有情类,下至一切禽兽等心。又遍了知中心,谓生色界诸有情类,诸所有心。又遍了知胜心,谓生无色界诸有情类,诸所有心。 「又遍了知劣心」,这是第三科「劣中胜心」。「又遍了知劣心」,什麽是劣心呢?「谓生欲界诸有情类」,就是生在欲界,欲界天,或者是欲界的人,还有欲界也有三恶道。「下至一切禽兽等心」,这些心,这就叫做劣心;因为没能离欲,心裡面贪瞋痴的活动很炽烈。 「又遍了知中心」,这个中等的心。「谓生色界诸有情类,诸所有心」,那麽这是中等的。「又遍了知胜心,谓生无色界诸有情类,诸所有心」,又遍了知叫作胜心,就是生无色界天的诸有情类,他们所有的心,这些心都是离欲的,但是禅定有深浅,无色界天的众生禅定很深,深过色界天。 宙四、受相应心 又遍了知乐相应心,苦相应心,不苦不乐相应心。 这是第四科「受相应心」,有所感觉。「又遍了知乐相应心」,这时候有特别的轻安乐,与他心相应,这是一种。那当然这就是初禅、二禅、三禅都有乐。「苦相应心,不苦不乐相应心」,这苦相应心是欲界的众生,地居天也有多少苦相应心,还有不苦不乐的相应心。 宇二、能知智(分二科) 宙一、于一有情 又能以一知他心智,于一有情如是所有、如是体性、如是品类、如是行相、如是分齐,心起现前,于一念顷,并如实知。 这是第二科「能知智」,能知道的智慧。分两科,第一科「于一有情」,对一个有情来说。 又能以一个知他心的智慧,于一个有情如是所有,就是他所有的。这个「所有」是什麽呢?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五蕴是众生的所有,众生所有就是这麽多。「如是体性」,他的色受想行识什麽体性呢?或者属于善品,或者属于恶品。「如是品类、如是行相」,或者是善,或者是恶。「如是品类」呢,善也有上中下的不同,恶也有上中下的不同,如是品类。「如是行相」,就是他的内心行于所缘境上的相貌,在所缘境上活动的相貌,叫做行相。「如是分齐」,就是他这时候的行相,有的时候有烦恼,有时候无烦恼,那麽那就是分齐。也说,也可以说是凡夫,这样的行相是属于凡夫的行相,这样行相是属于圣人的行相,圣人和凡夫的心是有分齐的,有差别的。「心起现前」,就是如是所有,心起现前,如是体性、如是品类、如是行相、如是分齐,心起现前。 「于一念顷,并如实知」,佛菩萨的天眼通一念间就都知道了。 《披寻记》一二三三页: 于一有情如是所有等者:所有,即是烦恼差别。有寻有伺地说:能摄依事,故名所有。(陵本八卷六页)体性,谓彼善不善等心转差别。品类,谓彼软中上品差别。行相,谓彼缘境生起差别。分齐,谓彼凡圣建立差别。 「于一有情如是所有等者:所有,即是烦恼差别」,这个「所有」是什麽说的呢?就是指烦恼的差别说的。「有寻有伺地」上面说:「能摄依事,故名所有」,「能摄依事」这个「依」就是色受想行识,是我们作善也依止它,作恶也是依止它,一切一切都是依止五蕴身而成就的,所以叫做「依事」。「能摄依事,故名」叫作「所有」,这个依事是它所有,这个其实就是贪瞋痴的烦恼。「(陵本八卷六页)」那上面有解释。 「体性,谓彼善不善等心转差别」,这个「体性」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这个众生,他这所有善的心理,或者有不善的业力,这些善不善的这些品别的不同。「品类,谓彼软中上品」,这个「如是体性、如是品类」这个「品类」指什麽说的呢?就是他的这个善品也有上中下的不同,恶品也有上中下的不同,差别品类,「谓彼软中上品差别」。「行相,谓彼缘境生起差别。分齐,谓彼凡圣建立差别」。 宙二、于多有情 又能以一知他心智,于多有情如是所有、如是体性、如是品类、如是行相、如是分齐,心起现前,于一念顷,并如实知。 第二科「于多有情」。又佛菩萨天眼又能以一个「知他心智」,「于多有情」所,也能知道他的「所有」,知道他的「体性」,知道他的「品类」,知道他的「行相」,知道他的「分齐」,「心起现前」的情形,「于一念顷,并如实知」。 黄二、明作业 又佛菩萨此他心通,知诸有情诸根胜劣,知诸有情种种胜解,知诸有情种种界行;随其所应,能正安处趣涅槃宫种种正行,当知是名此所作业。 「又佛菩萨此他心通,知诸有情诸根胜劣」,这是第二科「明作业」。又佛菩萨他这个天眼通知道,「此他心通」知道,这个他心通。「知诸有情诸根胜劣」,「诸根」,信进念定慧这个善根的胜劣。「知诸有情种种胜解」,他现在的心情,他欢喜什麽,就是各式各样的欢喜心,佛菩萨也知道。「知诸有情种种界行」,知道一切众生的烦恼的因的差别。「随其所应,能正安处」,随众生合适的,「能正安处趣涅槃宫种种正行」,那麽佛菩萨就是把他安住在趣涅槃宫的种种的正行那裡。「当知是名此所作业」,这是他神通所作的事情。 《披寻记》一二三四页: 知诸有情诸根胜劣等者:〈建立品〉说:如所成熟修证圆满信等五根成软中上,当知是名诸根胜劣。若从他信以为其先,或观诸法以为其先,成软中上爱乐印解,当知是名种种胜解。若广建立种种种性,或诸声闻所有种性、或诸独觉所有种性、或诸如来所有种性、或有种种不定种性、或贪等行差别道理,乃至有情八十千行,当知此中名种种界。(陵本四十九卷十九页)准彼应释。 「知诸有情诸根胜劣等者:〈建立品〉说:如所成熟修证圆满信等五根成软中上。当知是名诸根胜劣」,如所成熟,〈建立品〉说:「如所成熟修证圆满信等五根」,这信进念定慧的五根,成软中上这三品。「当知是名诸根胜劣」,诸根胜劣就是这麽讲。 「若从他信以为其先,或观诸法以为其先,成软中上爱乐印解」,这是说到他的根性的不同,「如是体性」这个。 「知诸有情诸根胜劣等者:〈建立品〉说:如所成熟修证圆满」,就是他栽培的信进念定慧的善根成熟了,前面的声闻地才解释这个「成熟」,就是能得圣道就叫做成熟;虽然有善根,善根没有成熟,就是这时候还不能得圣道。「如所成熟修证圆满」,这时候修学圣道,证得阿罗汉,这件事圆满了。「信等五根成软中上」,他的信进念定慧五种根,有软中上的不同。「当知是名诸根胜劣」。 「若从他信以为其先,或观诸法以为其先」,这是说的人根性不同。有的众生「若从他信」,要从另外一个人,才能够建立对佛法的信心的,「以为其先」。「或观诸法以为其先」,或者有的众生,他对别人说话不是特别有信心,他自己去观察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切法,「以为其先」,自己先观察为先。「成软中上爱乐印解」,他这时候,这个「印解」就是有力量的信解,就是理解的很深刻,叫作「印解」。他由于自己去观察诸法「以为其先」,虽然不是说没有亲近善知识,但是自己观察为主,那麽「成软中上爱乐印解」,他对于佛法的信解还是有软中上的分别。「当知是名种种胜解」,这个「胜解」这麽讲。 「若广建立种种种性,或诸声闻所有种性,或诸独觉所有种性」,这两种种性。「或诸如来所有种性」,或者佛在因地的时候,他的种性是属于那一种。「或有种种不定种性」,还有的众生也不定是佛种性,也不定是声闻、缘觉种性,不决定,这是一种种性。「或有种种不定种性」,不定的种性,就是他也有声闻的种性、也有辟支佛的种性、也有佛的种性,三种种性都有,他就不决定一种,所以他是声闻种性现行了以后,有可能又变成个独觉种性,有可能变为佛种性,所以就是「不定」,不决定。 「或贪等行差别道理,乃至有情八十千行,当知此中名种种界」,这是后一种解释。「或有贪等行」的「差别」,或者贪瞋痴,贪行众生,瞋行、愚痴行的众生的差别,这不同的道理。「乃至有情八十千行」,十千就是一万,就是八万诸行。「当知此中名种种界」,所以叫做种种界。「(陵本四十九卷十九页),准彼应释」。 地六、漏尽智通(分二科) 玄一、徵 云何诸佛菩萨漏尽智通? 这个天眼智通讲完了,现在说这个「漏尽智通」,也是先「徵」,后「释」。云何诸佛菩萨漏尽智通呢? 玄二、释(分三科) 黄一、辨差别(分二科) 宇一、于漏尽得等 谓佛菩萨如实了知烦恼尽得;如实了知若自若他,于诸漏尽已得未得,如实了知若自若他所有能得漏尽方便。如能如实了知方便,于非方便,亦如实知。 「谓佛菩萨如实了知烦恼尽得」,谓佛菩萨真实地知道这个众生的烦恼尽得到了,就是灭除烦恼了,成就这个境界了。「如实了知若自若他,于诸漏尽已得未得」,真实地了知,或者自己,或者他人,他的漏已经尽了,或者没有尽。「如实了知若自若他所有能得漏尽方便」,「漏尽方便」,灭除烦恼的方便就是戒定慧,就是道谛了。 「如能如实了知方便,于非方便,亦如实知」,如佛菩萨能真实地了知这个是得圣道的方便。「于非方便」,于不是得圣道的方便,佛菩萨怎麽个态度呢?「亦如实知」,也能正确知道,他现在怎麽个情形。 宇二、于有增上慢等 如实知他于漏尽得有增上慢,如实知他于漏尽得离增上慢。 这是第二科「于有增上慢等」。「如实知他于漏尽得有增上慢」,真实地知道那个众生对于漏尽这件事,「得有增上慢」;「于漏尽得」就是得到漏尽了,断了烦恼以后,他心裡面有增上慢,「你还没有断烦恼,我断烦恼了!」那麽这地方有增上慢的问题。或者说有增上慢就是没有得初果,认为得初果了;没有得禅定,认为得禅定了,这增上慢。「如实知他于漏尽得离增上慢」,知道众生对于漏尽得离增上慢了。 《披寻记》一二三四页: 如实了知烦恼尽得者:谓心于彼烦恼究竟解脱,证得毕竟种性清淨,是名烦恼尽得。亦名漏尽得;漏,即烦恼之异名故。 「如实了知烦恼尽得者:谓心于彼烦恼究竟解脱」,究竟地解脱了烦恼。「证得毕竟种性清淨,是名烦恼尽得。亦名漏尽得;漏,即烦恼之异名故」。 黄二、显最胜 又诸菩萨,虽能如实了知一切漏尽功德,能证方便,而不作证。是故菩萨于有漏事及与诸漏,不速捨离,虽行种种有漏事中,而不染污。如是威力,于诸威力最为殊胜。 「又诸菩萨,虽能如实了知一切漏尽功德,能证方便」,这是「显最胜」。「又诸菩萨,虽能如实了知一切漏尽功德,能证方便」,「漏尽功德,能证方便」,能成就,证悟阿罗汉的圣道,叫做能证方便。「而不作证」,菩萨知道这件事,但是他不去成就这件事。「是故菩萨于有漏事及与诸漏,不速捨离」,所以菩萨对于这个有漏的事情,就是贪瞋痴的烦恼的事情。「及与诸漏,不速捨离」,「及与诸漏」,各式各样的漏,这些有漏法,他不急速地弃捨这些事情。「虽行种种有漏事中,而不染污」,这个菩萨虽然他在种种有漏事裡边活动,但是他内心是清淨的。「如是威力,于诸威力最为殊胜」,菩萨成就了这样的威德力,在其他的一切威力之中,是最殊胜的,菩萨的威力不可思议。 这是「显最胜」这一科,下面第三科「明作业」。 黄三、明作业 又佛菩萨由漏尽智,自无染污,亦善为他广分别说,坏增上慢,当知是名此所作业。 又佛菩萨由漏尽的智慧,自己没有染污,就是得了根本智了,他的身口意是清淨的。「亦善为他广分别说,坏增上慢」,也能善巧地为众生广分别说什麽叫做漏,什麽叫做漏尽,什麽叫做染污,什麽叫做没有染污。「坏增上慢」,能破坏这个增上慢的这个问题。因为众生有的时候对于教义的了解不够,有的时候会有增上慢,「当知是名此所作业」。 戌二、法威力(分三科) 亥一、徵 云何法威力? 前面这是神通的威力,解释完了,现在这裡面解释「法威力」。「法威力」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怎麽叫做「法威力」呢?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略标列」。 亥二、释(分二科) 天一、略标列 谓布施威力,乃至般若威力。此布施等诸法威力,应知一一略有四相:一者、断所对治相,二者、资粮成熟相,三者、饶益自他相,四者、与当来果相。 「谓布施威力,乃至般若威力」,就是六波罗蜜的威力。「此布施等诸法威力」,这个布施等六波罗蜜的威力,「应知一一略有四」种「相」貌。 「一者、断所对治相」,每一个波罗蜜都有所断的烦恼,烦恼是所对治的,能治的、能断烦恼的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能断,这是一个相貌。「二者、资粮成熟相」,就是资粮是因,这个成佛的因不断地修习呢,就成熟了,就是可以得圣道了,叫「成熟相」。「三者、饶益自他相」,修行六波罗蜜,对于自己有利益,也对他人有利益,这是一个相貌。「四者、与当来果相」,修学六波罗蜜,将来你会得到一个果,得到一个果的相貌,有一个成就就是了。这是用这四个相貌来解释这个法的威力。这是「标列」。 下面第二科是「随别释」。分六科,第一科先解释「布施」。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又分四科,第一科是「断所对治相」。 天二、随别释(分六科) 地一、布施(分二科) 玄一、释(分四科) 黄一、断所对治相 布施四相者:谓诸菩萨修行惠施,能断悭吝,施所对治,是名第一。 「谓诸菩萨修行惠施,能断悭吝,施所对治」,谓菩萨修行惠施的时候,「惠」也就是「施」,就是有慈悲心,同情众生的苦难,而去救护他,解除他的苦难。这个惠施,它能做什麽事呢?「能断悭吝」,能断灭自己内心的悭吝心;这个悭吝,是「施所对治」,是施波罗蜜所对治的烦恼,那麽这是第一个相貌,是这样子。 《披寻记》一二三五页: 能断悭吝施所对治者:财法执着,是名悭吝。此亦名为施所对治,由行惠施能断彼故。 「能断悭吝施所对治者:财法执着,是名悭吝」,这个世间的财,和出世间的佛法,对它有所执着,那就叫做悭吝。「此亦名为施所对治,由行惠施能断彼故」,这个悭吝是施所对治的,你能够修行这个惠施波罗蜜,就能断除内心的悭吝,这是所对治的烦恼。 黄二、资粮成熟相 即此惠施,能作自己菩提资粮,亦即能作布施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即此惠施,能作自己菩提资粮,亦即能作布施摄事,成熟有情」,这是第二科「资粮成熟相」。「即此惠施」,你爱护众生,对于他有所布施,这件事能做自己的无上菩提的因,因此而得无上菩提。「亦即能作布施摄事」,对自己是菩提资粮,对众生来说呢,「能作布施摄事」,能用这个布施来接引众生来相信佛法,这是利益众生了,使令众生逐渐地可以得到善根成熟,「是名第二」。 黄三、饶益自他相 施先意悦,施时心淨,施已无悔;于三时中,心常欢喜,以自饶益,亦能除他饥渴寒热,种种疾病所欲匮乏,怖畏众苦,以饶益他,是名第三。 「施先意悦,施时心淨,施已无悔」,这是第三科「饶益自他相」。「施先意悦」,布施的时候,一开始内心先欢喜,发欢喜心。「施时心淨」,正在学习布施波罗蜜的时候,心裡面清淨,没有悭吝的烦恼。「施已无悔」,布施完了以后呢,心裡面也很快乐,没有后悔,这样子。「于三时中,心常欢喜」,「施先意悦,施时心淨,施已无悔」,这三个时间裡边,心常是欢喜的。「以自饶益」,你若这样做,对自己有大利益。「亦能除他饥渴寒热」,你能这样布施波罗蜜呢,你就能够利益他人,能破除他人的饥渴,破除他人的寒热,破除他人的「种种疾病所欲」的「匮乏」。「怖畏众苦,以饶益他」,把这些恐怖的苦恼,也能够消除,这就是利益他,「是名第三」。 《披寻记》一二三五页: 亦能除他饥渴寒热等者:施以饮食,能除饥渴;施以衣服,能除寒热;施以医药,能除种种疾病;施以资生众具,能除所欲匮乏;施以无畏,能除怖畏众苦。谓如拔济狮子、虎狼、鬼魅等畏,拔济王贼等畏,拔济水火等畏,如是一切名饶益他。 「亦能除他饥渴寒热等者:施以饮食,能除饥渴;施以衣服,能除寒热;施以医药,能除种种疾病;施以资生众具,能除所欲匮乏;施以无畏,能除怖畏众苦」,什麽叫做「无畏」呢?「谓如拔济狮子、虎狼、鬼魅等畏」,这些恐怖。「拔济王贼等畏,拔济水火等畏,如是一切名饶益他」。 黄四、与当来果相 于当来世在在生处恆常富乐,得大禄位、得大财宝、得大朋党、得大眷属,是名第四。 「于当来世在在生处恆常富乐」,这是第四科「与当来果相」。「于当来世」,菩萨对于当来的,将来,世世,「于当来世在在生处」,在此处、在彼处受生的时候。「恆常富乐」,长时是很富饶的,有这种快乐,没有匮乏的苦恼。「得大禄位」,在在生处能得一个很大的福德的身分,成为一个大福德人,因为你布施会得到这种果报。「得大财宝」,能得到很广大的财宝。「得大朋党」,同时也得到很好的朋友,就是你以前布施给那个人,那个人就是你的朋友了。「得大眷属」,也能得到一个很高贵的身分的人是你的父亲、是你的母亲,是你的哥哥、弟弟、妹妹、姊姊,是大眷属,「是名第四」。 玄二、结 是名布施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是名布施威力四种相貌。「此外,无有若过若增」,没有超过这个还有增加的,没有了,就是这麽多。 地二、持戒(分二科) 玄一、释(分四科) 黄一、断所对治相 持戒四相者:谓诸菩萨受持清淨身语律仪,能断犯戒,戒所对治,是名第一。 「持戒四相者」,四种相貌,这是第二科。「玄一」是「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断所对治相」。 「谓诸菩萨受持清淨身语律仪,能断犯戒,戒所对治,是名第一」,你若受持这个清淨戒法的时候,你身也合于律仪,语也合于律仪,能断除去犯戒的过失;这个犯戒的过失,就是戒所对治的,是名叫作第一种功德。 黄二、资粮成熟相 即所受持清淨尸罗,能为自己菩提资粮。亦即能作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即所受持清淨尸罗,能为自己菩提资粮」,这是第二科。即所受持的清淨戒,能为自己无上菩提的因缘,叫作资粮。「亦即能作同事摄事」,也能够作利益众生的同事摄;我劝你持戒,我也持戒,我和你一样,所以叫同事摄;以持戒来摄化众生。「成熟有情」,成熟众生的善根,「是名第二」种相貌。 黄三、饶益自他相 受持淨戒,捨离犯戒为缘所生怖畏、众罪、怨敌等事,寝寤安乐,以自饶益。又由淨戒,无悔欢喜,乃至心定,以自饶益。受持淨戒,不损恼他,普施一切有情无畏,以饶益他,是名第三。 「受持淨戒,捨离犯戒为缘所生怖畏」,这是第三科「饶益自他相」。菩萨能受持淨戒,就是弃捨了犯戒,「为缘」,为因缘所生出的「怖畏」,所生的「众罪」,所生的「怨敌等事」,你若不持戒,不持戒将来到三恶道去,这是很可恐怖的,那麽就是因为破戒有罪的关係。破戒的时候,也有可能……,比如说杀盗,都是与众生结怨了,有敌人了,有这些事情。「寝寤安乐,以自饶益」,你若持戒清淨了呢,就是远离了这麽多的过失,所以你睡觉了心裡也安乐,睡醒了心裡也安乐。「以自饶益」,这就是对自己有好处。 「又由淨戒,无悔欢喜,乃至心定,以自饶益」,又由持戒清淨,心裡面不会后悔,犯戒就会后悔了;持戒就不会后悔,不会后悔,所以心裡面就欢喜;心裡面欢喜就容易得定,得定故,就是得大安乐,「以自饶益」。 「受持淨戒,不损恼他」,你损恼他就是犯戒了。「不损恼他,普施一切有情无畏」,不杀盗YIN妄,别的人看见这个菩萨不杀盗YIN妄,那麽心裡面就没有恐怖,那麽就是对他人有所利益了。说这个人不受戒,不受戒他随时要杀盗YIN妄,令人害怕,所以就是不能利益他人了,菩萨能够「不损恼他,普施一切有情无畏,以饶益他,是名第三」。 《披寻记》一二三五页: 寝寤安乐者:〈发心品〉说:菩萨成就无恼害福,得倍轮王护所守护。由得如是护所护故,若寝若寤,若迷闷等,一切魍魉、药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娆害。(陵本三十五卷十五页)今说持戒寝寤安乐,义应准释。 「寝寤安乐者:〈发心品〉说:菩萨成就无恼害福,得倍轮王护所守护」,菩萨成就了无恼害福,就是出家了,修学圣道就得到了「无恼害福」。「得倍轮王护」,比轮王还要加倍的多,那麽大的保护者来保护你。 「由得如是护所护故,若寝若寤,若迷闷等,一切魍魉、药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娆害」你。「(陵本三十五卷十五页)今说持戒寝寤安乐,义应准释」, 这是第三科,下面第四科「与当来果相」。 黄四、与当来果相 由是因缘,身坏已后,生于善趣天世界中,是名第四。 由于持戒清淨,所以这个生命坏了以后,就生到善趣;生到人间、或者是天上,「善趣」。善趣天世界裡面,「是名第四」。 玄二、结 是名持戒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是名持戒威力有四种相貌。「此外,无有若过若增」。下面第三科是「忍辱」。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断所对治相」。 地三、忍辱(分二科) 玄一、释(分四科) 黄一、断所对治相 忍辱四相者:谓诸菩萨修行忍辱,能断不忍,忍所对治,是名第一。 「忍辱四相者:谓诸菩萨修行忍辱」的时候,「能断不忍,忍所对治」,这个不忍就是心裡面忿怒,忍就是心裡面不忿怒,所以能断除去这个不忍的忿怒。「忍所对治」,忿怒是忍辱波罗蜜所对治的过失,「是名」叫作「第一」。 黄二、资粮成熟相 即此忍辱能作自己菩提资粮,亦即能作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即此忍辱能作自己菩提资粮」,这是第二「资粮成熟相」。这个忍辱,你常常能够忍辱,使令心裡面不忿怒,这件事呢?能做自己得无上菩提的因缘。「亦即能作同事摄事」,我劝众生忍辱,我也忍辱,大家共同地学习这个功德,这样子能接引众生,成就善根,「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黄三、饶益自他相 由此忍辱,济拔自他大怖畏事,饶益自他,是名第三。 「由此忍辱,济拔自他大怖畏事」,由于有这样忍辱的关係,就是救护了自己,自己和他人的大怖畏事,来饶益自己,也利益了他人,使令自己、他人得大安乐,而没有大怖畏的事情。 《披寻记》一二三六页: 由此忍辱济拔自他大怖畏事等者:此说菩萨耐他怨害忍。〈忍品〉中说:谓诸菩萨勐利、无间、种种长时,从他怨害所生众苦现在前时,应如是学:如此是我自业过耳,由我先世自造种种不淨业故,今受如是种种苦果,我今于此无义利苦若不忍者,复为当来大苦因处;我若于此大苦因法随顺转者,便为于己自作非爱,便为于己自生结缚,便为于己自兴怨害,非是于他。(陵本四十二卷九页)由是当知此所说义,谓若不忍,能为当来大苦因处,是名大怖畏事。若能堪忍,便得出离,是名济拔。自现受学及与劝他,由是说名饶益自他。 「由此忍辱济拔自他大怖畏事等者:此说菩萨耐他怨害忍」,这是说菩萨忍耐众生来怨害他,能忍耐这件事。在〈忍品〉裡面说:「谓诸菩萨勐利、无间、种种长时,从他怨害所生众苦现在前时,应如是学」。〈忍品〉裡面说:诸菩萨勐利地、无间断地、种种长时地从他怨害所生众苦,「从他怨害」,由众生对菩萨的怨害,使令菩萨生出来很多的苦。这个苦还是很勐利的,还是长时期地有这种事情,「所生众苦现在前」的时候,「应如是学」,菩萨内心裡面应该这样学习,怎麽样学习呢? 「如此是我自业过耳」,我受这个苦,这是我自己的业,自己的罪业的过失。「由我先世造种种不淨业故」,由我过去世,我创造了很多有罪过的事情。「今受如是种种苦果,我今于此无义利苦若不忍者」,我现在对于受这种苦,这种苦是对于我是没有好处的,我若不忍受的话呢,「复为当来大苦因处」,我若不忍受,我要忿怒,我要同他斗,那麽我「复为当来大苦因处」,我将来还是要继续受苦了。「我若于此大苦因法随顺转者」,我对于这个大苦的因法,将来得大苦,现在就是造罪,对于造罪这件事我「随顺转者」,我也继续造罪。「便为于己自作非爱」,那我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给自己做一些不可爱的事情。「便为于己自生结缚」,我给自己作一个苦恼的繫缚。这个「结」这个字呢,使令自己与苦恼和合,叫做结。「便为于己自兴怨害」,就是自己给自己创造怨害。「非是于他」,不是对别人。「(陵本四十二卷九页)由是当知此所说义」,从这一段文,明白这个陵本四十二卷这一段文,可以知道这裡所说的道理。「谓若不忍,能为当来大苦因处,是名大怖畏事」,这个「大怖畏事」是将来要有恶果报,是大怖畏事。 「若能堪忍,便得出离」,我现在心不动,不要忿怒,不要做恶事呢,我要从那个大怖畏的事情裡面解脱出来了,「是名济拔」。「自现受学及与劝他,由是说名饶益自他」,我也这样学习,我也劝你们这样学习,所以叫作饶益自他。 黄四、与当来果相 由是因缘,能令菩萨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无多离隔、无多忧苦;于现法中临命终时心无忧悔,身坏已后,生于善趣天世界中,是名第四。 「由是因缘」,这是第四科「与当来果相」。「由是因缘,能令菩萨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无多离隔」,因为你心不忿怒,你若心裡忿怒,就製造怨敌;心不忿怒呢,所以于当来世,就不会遇见很多的敌人,「无多离隔」的事情,「无多忧苦;于现法中临命终时心无忧悔,身坏已后,生于善趣天世界中,是名第四」。 《披寻记》一二三六页: 无多离隔者:谓多有情愿为摄受,住亲爱心,不生猜沮故。 「无多离隔」怎麽讲呢?「谓多有情愿为摄受,住亲爱心,不生猜沮故」,这个「无多离隔」这个「离隔」是什麽意思?没有这麽多的离隔。「谓多有情愿为摄受」,就是很多的,你遇见很多的人都愿意和你作朋友,叫作摄受。「住亲爱心」,遇见那个人都和你有亲爱心。「不生猜沮故」,不会疑惑这个人是坏蛋,不要给他这个方便,他不会有这个事情。所以生瞋心有这些问题,不生瞋心有这麽多的功德。 玄二、结 是名忍辱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这是第三。下面第四「精进」波罗蜜的威力。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四科,「黄一、断所对治相」。 地四、精进(分二科) 玄一、释(分四科) 黄一、断所对治相 精进四相者:谓诸菩萨住勤精进,能断懈怠,精进所治,是名第一。 谓诸菩萨安住在勤精进,修善断恶,修学圣道,他精进地去作这件事。「能断懈怠」,懈怠就是不去修学善法,不修学圣道,做了很多放逸的事情,那麽叫做懈怠,现在能断懈怠。「精进所治」,懈怠是精进所对治的过失,「是名第一」相貌。 黄二、资粮成熟相 即此精进能作自己菩提资粮,及所依止,亦即能作同事摄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 「即此精进能作自己菩提资粮」,这第二科,精进勤修一切善法能作自己无上菩提的资粮。「及所依止」,就是以精进为依止,可以得无上菩提。「亦即能作同事摄事」,和所教化的众生同样地学习精进波罗蜜。所以就有摄化众生成熟圣道的事情。「是名第二」,这是第二个相貌。 黄三、饶益自他相 勤精进故,得安乐住,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杂乱,后后所证,转胜于前,倍生欢喜以自饶益,勤修善品,不以身语损恼于他,令他发生精进乐欲以饶益他,是名第三。 「勤精进故,得安乐住,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杂乱」,这是第三科「资粮成熟相」,勤精进地修学圣道,就得安乐住,那麽你能断烦恼,心裡面就安乐住了。这个苦恼的事情,主要的原因是内心裡面的事情,内心裡面把所有的烦恼停下来,心裡就安乐。 「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杂乱」,外面很多很多一些不理想的事情,它不能影响你。就是菩萨修学圣道,佛教徒修学圣道,就是调理内心,把内心管理好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外边的事情,是过去世的因缘果报,你现在很难转变,但是你内心转变了呢,外面的苦恼事情不影响你,所以「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杂乱」,所影响,所扰乱。 「后后所证,转胜于前」,你现在令心清淨,现在能继续地作种种功德,勤精进地作种种功德,那麽「后后所证,转胜于前」,就会比以前好了。「倍生欢喜」,加倍地有欢喜心。「以自饶益」,这就是对自己的利益。 「勤修善品,不以身语损恼于他」,你精进地修一切功德的善品呢,不以身、不以语扰乱众生。「令他发生精进乐欲」,也劝他人,劝导众生,建立精进的意愿,要精进地修诸善法,「以饶益他」。「是名第三」,这是第三个相貌。 《披寻记》一二三七页: 得安乐住等者:住四静虑,名安乐住,由依静虑领受喜乐、安乐、捨乐,身心乐故。初静虑中远离诸欲一切恶不善法,是故说言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杂乱。从是以后更求上进,渐次证得后后静虑,不为寻伺喜乐之所散动,是名后后所证转胜于前。 「得安乐住等者:住四静虑」,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这麽解释。什麽叫作安乐住呢?就是「勤精进故,得安乐住,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杂乱」这一句话。「住四静虑,名安乐住」,你精进地学习静坐,你就成就了色界的四静虑,这叫作安乐住。「由依静虑领受喜乐、安乐、捨乐,身心乐故」,因为你成就了四静虑,你的内心就是以静虑为依止处,就是住在四静虑裡面,领受喜乐、安乐、捨乐;就是初禅、二禅都有喜乐,三禅也是乐,四禅是捨乐。总而言之身心都是快乐的。 「初静虑中远离诸欲」,初静虑成就了的时候,远离欲界的欲。「一切恶不善法」,欲界的欲是恶不善法,成就初禅,远离了欲,就叫作一切恶不善法都远离了。「是故说言不为一切恶不善法之所杂乱」,这麽说。 「从是以后更求上进」,你得到了初禅以后,就进一步去学习二禅,二禅以后修习三禅、四禅。「从是以后更求上进,渐次证得后后静虑,不为寻伺」,这是初禅,「喜乐之所散动」,就是二禅、三禅有喜乐,喜乐的散动。这时候得了四禅的时候就没有这个寻伺喜乐的散动。「是名后后所证转胜于前」,这样解释。 黄四、与当来果相 由此因力,于当来世,爱乐殊胜士夫功业,是名第四。 这是第四科「与当来果相」。「由此因力」,由于你成就了这个精进波罗蜜为因力,于当来世爱乐更殊胜士夫的功业。你这精进波罗蜜成就了,以后的果报多数是作领袖的人,精进波罗蜜是作领袖的人,所以是殊胜士夫的功业,「是名第四」。 《披寻记》一二三七页: 爱乐殊胜士夫功业者:谓诸菩萨难行苦行,是名殊胜士夫功业。心生希慕,是名爱乐。 玄二、结 是名精进威力四相。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心善行善,五戒十善具足,人身才能得到。能得人身,这还是好的。假如心行不善,就变成畜生了,堕畜生道。堕饿鬼道,那就糟糕了!堕畜生道也许跟子孙还可以在一起,变成子孙的宠物。外国人养的这些宠物,那都是跟他关系很密切,彼此心里头都挂念着,完全符合佛在经上跟我们讲的这些道理、事实。我们应当觉悟,应当要明了,这样才知道如何取舍!我们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诲,念佛求生净土。你要不成佛,你自己是一塌糊涂,家亲眷属投胎到你家里来了,你也不认得,这是真的。 有的自己最亲爱的父母、儿女死了之后,到自己家里投胎,投胎做只狗、做只鸡,他也不知道,照样把它杀了吃了。这个我们在佛经上都看到!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