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7


2014/9/4    热度:23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87

 

  九三○页倒数第二行【补充】

  云何缘起?云何缘起善巧?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乃至招集如是纯大苦蕴,是名缘起。若复了知唯有诸法滋润诸法,唯有诸法等润诸法;唯有诸行引发诸行。而彼诸行、因所生故、缘所生故,本无而有、有已散灭、体是无常。

  「若复了知唯有诸法滋润诸法,唯有诸法等润诸法」。我想这个「唯有诸法滋润诸法」这一句可以这样解释:就是「无明缘行」,无明、行就是这个「诸法」。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触缘受,这是「滋润诸法」。无明和行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这一念心的活动也就在阿赖耶识裡边熏成了识、名色、六处、触、受的种子,这叫作「滋润诸法」。下面一句「唯有诸法等润诸法」就是爱、取。这爱、取的活动;爱、取也还是内心。爱、取活动的时候就把前面的识、名色、六处、触、受的种子变成「有」了,这爱、取、有就是「唯有诸法等润诸法」。「等润诸法」就是把前面的识、名色、六处、触、受变成有,叫作「等润诸法」;这能等润的就是爱、取,这样意思。

  「唯有诸行引发诸行」这句话,无明、行就是引发出来识、名色、六处、触、受。这爱、取、有;爱取就是引发出来有的诸行,爱取是能引发的行,有是所引发的行。

  「而彼诸行、因所生故、缘所生故,本无而有、有已散灭、体是无常」这是缘起善巧。这「引发诸行」,前面一段无明、行引发出来识、名色、六处、触、受。后一段爱、取引发出来有;爱、取、有引发出来生、老死,这也是「引发诸行」。但是前面一段无明乃至爱、取、有都是属于因,生、老死属于果。把这一段文配合前面的缘起法,也等于是解释前面的缘起。

  巳二、由出世道(分四科) 午一、标

  出世间道淨惑所缘复有四种。

  这第四科的「淨惑所缘」有世俗道、有出世间的圣道的不同。这世俗道这一段昨天讲过了。这以下是出世间道的淨惑所缘,就是佛教徒所学习的所修行的淨惑所缘。这一科裡面分四科,第一科是「标」。就是出世间的圣道它的功能也能够清淨一切的迷惑,这样的所缘境「复有四种」不同,这是标出来。第二科是「列」,那四种呢?

  午二、列

  一苦圣谛,二集圣谛,三灭圣谛,四道圣谛。

  一是苦圣谛,二是集圣谛,三是灭圣谛,四是道圣谛,这是列出来。

  下面第三科是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辨相」,就是说明苦、集、灭、道的相貌。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别」;「别」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一个谛一个谛的解释,分四科,第一科先解释「苦圣谛」的相貌。

  午三、释(分二科) 未一、辨相(分二科) 申一、别(分四科) 酉一、苦圣谛

  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名苦圣谛。

  「云何苦圣谛?」这个「苦圣谛」是什麽意思呢?这是「问」,下边就解释。「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这是七种苦。「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名苦圣谛」,这个略说。广说是七种苦;略说呢,七种苦就是一种苦,就叫做「五取蕴苦」,「五取蕴苦」包括一切苦都在内了。前七苦是别说,五取蕴苦是总说,总别合起来,就是八苦。

  这个「五取蕴苦」;「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蕴」前面加一个「取」字是什麽意思呢?「取」就是烦恼,这个色、受、想、行、识五蕴因烦恼而有,所以叫做「取蕴」,就是凡夫的境界。有了五蕴以后又会引出来烦恼,就是它们没个完,所以叫做「取蕴」。这「取蕴」是有五个,色、受、想、行、识。这「五取蕴苦」就是一切苦恼都在这裡边了,所以又叫做「一切五取蕴苦」。这总别合说就是八苦,这就叫做「苦圣谛」,「苦圣谛」就是这样意思。

  《披寻记》九三二页:

  谓生苦老苦等者:此中八苦,各有五相。生苦五相者:谓众苦所随故,麤重所随故,众苦所依故,烦恼所依故,不随所欲离别法故。老苦五相者:谓于五处衰退故苦:一、诬色退故,二、气力衰退故,三、诸根衰退故,四、受用境界衰退故,五、寿量衰退故。病苦五相者:一、身性变坏故,二、忧苦增长多住故,三、于可意境不喜受用故,四、于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强受用故,五、能令命根速离坏故。死苦五相者:一、离别所爱诬财宝故,二、离别所爱诬朋友故,三、离别所爱诬眷属故,四、离别所爱诬自身故,五、于命终时备受种种极重忧苦故。怨憎会苦五相者:一、与彼会生忧苦故,二、治罚畏所依止故,三、恶名畏所依止故,四、苦逼迫命终佈畏所依止故,五、越正法恶趣怖畏所依止故。爱别离苦五相者:谓不与彼会生愁恼故,由此因缘生怨歎故,由此因缘身扰恼故,念彼众德思恋因缘意热恼故,应受用等有所阙故。如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当知亦尔。五取蕴苦五相者:谓生苦器故、依生苦器故、苦苦器故、坏苦器故、行苦性故。如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一卷一十四页)。

  「谓生苦老苦等者」这一段文,「此中八苦各由五相」,这是一共八种苦恼,每一种苦恼都有五个相貌,五种不同。「生苦五相者」,第一个苦是生苦,生苦有五种相貌,那五种呢?「谓众苦所随故」,这个生苦拿人来说,这当然约人来说这个苦恼,就是从投胎开始,这一刹那结胎了开始就有色受想行识了,从那麽以后都叫做「生」。这个「生」有什麽苦呢?第一个是「众苦所随故」,就是有很多的苦随逐它。我们前面在〈修所成地〉说过,只要你没得圣道,你有了这个生命体的时候,这三恶道就随着你,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随着你;你随时有可能跑到地狱去、到饿鬼裡、到畜生的世界,这时候是苦,想到这裡这真是很可怕!其实不只这三恶道的苦,还有很多苦都随着你;这表示这个苦还没出现,只是随着你,随时会出现的。来到这个世间很多很多的苦都随着你,这就叫做「众苦所随」。就是后边所有的苦,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都随着你,不过它那时候还没出现就是了。当然这小孩降生以后,可能没降生也可能有病,那就是出现了,这是「众苦所随故」。

  「麤重所随故」,这个「粗重」是什麽呢?「粗重」就是烦恼的种子。这个烦恼一出现的时候令你不自在,会刚强不自在,有很多的不自在不调柔,这个烦恼的相貌就是不自在、不调柔;这个「粗重」就形容这个不自在、不调柔的意思。人的贪心来了也不调柔也不自在,瞋心来了也是不调柔也不自在;没有烦恼的时候这个人比较调柔比较自在。所以不调柔不自在是烦恼的一个相貌,这就叫做「粗重」。这生苦的时候他这五蕴裡面有很多的烦恼,没有一样烦恼不存在他的心裡面。我们凡夫的肉眼说是小孩子很天真很纯洁,这话是不对的;他那裡面有很多很多的污秽在他的色受想行识裡边,不过没有像成年人,没有那麽发作就是了。是「众苦所随故,麤重所随故」。「众苦所依故」,他的色受想行识很多苦都在那裡面。这「众苦所依」,「依」是存在的意思;这个色受想行识是众苦的住处,是老苦也在这裡、病苦也在这裡、很多很多的苦都是在这裡住。这个「依」表示苦就在这裡住,而事实上苦没有出现,但是你这个身体是苦的住处,就是这样话;你的色受想行识现在没有苦,但是他将来是苦的住处,所以叫「众苦所依故」。「烦恼所依故」,前面说「粗重所随」是烦恼没有出现;现在说「烦恼所依故」,但是他将来他的烦恼出现也在这个地方住,烦恼也是在这裡住,是「烦恼所依故」。这个筐,这个盘子上没有装上水果,但是这个是装水果的器,装水果的东西。我们这个身体,现在这个人贪心也没出来、瞋心也没出来,但是它就是贪心的住处、它是瞋心的住处,一切烦恼的住处,这表示这个地方是不清淨,「烦恼所依故」。「不随所欲离别法故」,这「不随所欲」,你心裡面所欢喜的,他不能够满足你,不能随顺你所欲。这地方指什麽说的呢?人都欢喜长命;我活一百二十岁,我活两百岁,活两百岁也嫌少;活一千岁,一千岁还嫌少,总是要长寿。现在你这个身体不能随你所欲的,你想要不死,没有这回事。「离别法故」,因为这个身体终究有一天要死掉了,就离别了;这个「离别」就是死亡的意思,所以这个身体非死不可,所以叫做「不随所欲离别法故」。这就是生苦有这五种差别。

  「老苦五相者:谓于五处衰退故苦」,有五个地方、你满意的地方都失掉了,所以叫做有「五相」。那五相呢?那「五处衰退」呢?「一盛色衰退故」,这个「盛色」就是壮年的形相。壮年的形相到老的时候,这是「老苦」;老的时候,那个壮年的形相失掉了,「衰退」就是失掉了,这是一种苦。「二气力衰退故」,壮年的那个气力很强,到老的时候气力也失掉了。气力失掉了,身体就是没有力量不能做什麽事情,很多的病痛了。「三诸根衰退故」,这「诸根」,眼、耳、鼻、舌、身是有形相的前五根,意根是无形相的心法。前面的眼、耳、鼻、舌、身也衰退了,眼睛看东西也不是那麽好了,耳朵听声音也不是那麽好了,鼻、舌、身都意是差劲了,这是前五根的衰退。这意根呢,这个记忆力也衰退了,智慧也不是那麽好了,念慧衰退了。念慧衰退了就是所有的善法都做不来了,所以是「诸根衰退」。第四个是「受用境界衰退故」,你的六根都差劲了,你想要受用色声香味触,那不行了;看这个饺子很好吃,但是吃不来了,是「受用境界衰退故」。「五、寿量衰退故」,老到来以后,那就是来日不多了,就是要死了,所以「寿量衰退故」。所以这是老苦,老苦有这五种不同。

  「病苦」也有五种相貌,那五种呢?「一、身性变坏故」,「身性」就是地水火风互相冲突,就是完全不健康了,所以这是一种,常常就是这裡痛、那裡痛。「二、忧苦增长多住故」,这个病苦来了的时候;前面「身性变坏」是指色法说,指地水火风说;这「忧苦」指你的意根,指你的意识说的,很多的「忧苦增长多住故」,多数住在忧苦裡边,心情不快乐。「三、于可意境不喜受用故」,这个满意的境界应该是欢喜受用,现在不欢喜;就是病来了的时候,不行、受不了,不能坐那儿去受用这些可意的事情了。「四、于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强受用故」,「不可意」的事情,不是自己欢喜的非要受用不可;像到医院去,那些苦恼的境界你不受?不受也得受,是这样意思,「非其所欲强受用故」。「五、能令命根速离坏故」,这个病来了的时候,能令你的寿命很快地就失掉了,就可能接近死亡了,这样意思,有这种可能。这是病苦的相貌。

  「死苦五相者:一、离别所爱的盛财宝故」,死亡的时候,你有很多的财富,这个「盛财宝」,「盛」就是很多的意思;或者是令你欢喜的,就叫做「盛」;这与你相离别了,这是一种苦恼。「离别所爱盛朋友故」,很多的好朋友也要离别了。「三、离别所爱盛眷属故」,你亲爱的人也要离别了,也是苦恼。「四、离别所爱盛自身故」,最后离别了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身体是自己所最爱的,现在死亡了的时候也要离别了。「五、于命终时备受种种极重的忧苦」,前面四种可爱的事情都离别了,内心裡面有很多很多地、很极重的忧苦,这是第五种。

  「怨憎会苦五相者:一、与彼会生忧苦故」,自己的怨家,自己所憎恨的人,同他要聚会在一起也有五种苦,第一个是「与彼会」心裡面就不欢喜,心裡面就苦恼。「二、治罚畏所依止故」,因为大家是有仇恨,见着面就想要伤害对方,所以心裡面也是很苦恼,恐怕对方治罚我,我心裡面很苦恼,是「治罚畏所依止故」;这「怨憎会」就会出现这件事。「三、恶名畏所依止故」,大家有怨恨就是互相说坏话,使令他不名誉,这也是苦恼。「四、苦逼迫命终怖畏所依止故」,这个怨憎会苦能逼迫他,这种苦恼逼迫他,使令他有命终的怖畏,会受到死亡了。「五、越正法恶趣怖畏所依止故」,因为大家都恨,就容易做恶事,互相伤害对方就是超越了正法,就是犯了戒了。这样子造了罪的时候,这个罪业使令这个人会到三恶道去,还有这种怖畏。当然这是佛教徒相信有三恶道,所以就有这种恐怖「所依止故」。这是怨憎会的五种怖畏。

  「爱别离苦五相者:谓不与彼会生愁恼故」,不与所爱的人聚会在一起心裡面就是苦恼,这是一种苦。「由此因缘生怨歎故」,前面只是说内心的愁苦,现在「生怨歎」把内心的愁苦表现在言语上,这就叫「生怨歎故」。「由此因缘身扰恼故」,由「不与彼会」,这个身体是苦恼。「念彼众德思恋因缘意热恼故」;「念彼众德」就心裡面忆念所爱的人有种种的好、种种的功德,思恋他就想要同他聚会,但是又不能聚会心裡面「热恼」,也就是苦恼。「应受用等有所阙故」,如果聚会在一起有种种受用;现在不能聚会,所以「应受用」的事情有所不足,不足就不能受用,这是这个苦恼。

  「如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当知亦尔」。「爱别离苦」有这五种不同,那麽「求不得苦」也是这样,也是一样,也是「求不得生愁恼、由此因缘生怨歎故、由此因缘身扰恼故、念彼众德思恋因缘意热恼故、应受用等有所阙故」,这求不得也是这样子。前面这是爱别离,其他的譬如说:或者是求财,求财而求不得,也有这五种苦恼。

  「五取蕴苦五相者:谓生苦器故、依生苦器故、苦苦器故、坏苦器故、行苦性故」,有这五种不同。「生苦器故」,这「器」这个字,有所承受叫做「器」。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五取蕴,它是能生出来种种苦的器;现在只是这个器,有这麽一个器,苦还没出现,但是这个器是能生出来种种苦的,所以叫做「生苦器故」。「依生苦器故」,就是生出来种种苦以后,这个苦在那裡?也还在色受想行识上,所以叫「依生苦器故」。「苦苦器故」,「苦苦」也是在这裡。「坏苦器故」,也能生出来「坏苦」,坏苦也是住在这裡。「行苦性故」,这色受想行识,他是属于行苦的这一部份。「如决择分说」(陵本六十一卷一十四页)。

  四谛裡面的「苦圣谛」,什麽叫做「苦圣谛」?就是「八苦」叫做苦圣谛。这是把这「苦圣谛」解释完了。下面是「集圣谛」。

  酉二、集圣谛

  云何集圣谛?谓若爱、若后有爱、若喜贪俱行爱、若彼彼喜乐爱等,名集圣谛。

  这个「集圣谛」就是能聚集众苦,他有力量能把这苦集聚出来,所以叫做「集圣谛」。通常说是爱烦恼和见烦恼都是叫做「集谛」;但是这上面说出四种爱,以爱为「集圣谛」。「谓若爱、若后有爱」,这「若爱」这个爱,就是爱着自身,爱着自己现在这个生命,这裡面表示包括着我爱,执着有我,就是那个见烦恼,包括这个在内。「若后有爱」,这个「后」就是现在的生命以后还有生命,对于那个生命也是有爱,爱着那个生命。当然我们佛教徒相信有因果、相信有未来的生命,就会有这样的分别:我对我现在的生命不满意,我现在这个色受想行识我不满意,我希望将来的生命好过现在;那麽那就是后有爱了。所以有的人愿意做功德,希望将来的生命好一点,那这叫作「后有爱」。

  「若喜贪俱行爱」,前面这个爱和后有爱都是我爱;爱着自己。下边这两个爱是我所爱。「若喜贪俱行爱」,就是欢喜这个境界,欢喜这个色声香味触;对于色声香味触有爱着,「贪」者着也。「俱行爱」,这个「俱」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所喜贪的境界和你内心的喜贪同时出现了,那麽叫做「喜贪俱行爱」。「若彼彼喜乐爱」就是没有出现。这话意思就是属于你的了,你所爱的色声香味触是属于你的,你随时可以享受,这叫做「喜贪俱行爱」。「若彼彼喜乐爱等」,就是不属于你的,但是你也是爱,你也是有喜有乐,但是你不能「俱」,因为不属于你的,但是你还是有喜乐,一样一样的喜乐的境界你欢喜它,这也是个爱。或者说「喜贪俱行爱」是现在,「若彼彼喜乐爱」是过去的和未来的,这两种是我所爱。前面是我爱、我所爱,加起来「名集圣谛」,这就叫做「集谛」。因为有爱才有苦,如果没有爱就没有苦了,但是人非爱不可,所以非有苦不可。

  《披寻记》九三三页:

  谓若爱若后有爱等者:决择分说:爱云何?谓于自体亲昵藏护。后有爱云何?谓求当来自体差别。喜贪俱行爱云何?谓于现前或于已得可爱色声香味触法起贪着爱。彼彼希望爱云何?谓于所爱色等起希求爱。(陵本五十五卷十三页)此应准释。

  「谓若爱若后有爱等者:决择分说:爱云何?」什麽叫做爱呢?「谓于自体亲昵藏护」,谓于你自己的身体、自己的色受想行识,这是你最亲近的一样、最亲近的事情。「藏护」,就是保护他,不要冻着、不要饿着、也不要辛苦这些事,保护他。「后有爱云何?谓求当来自体差别」,就是希望将来的身体要怎麽怎麽好,我希望他怎麽怎麽好,这就叫做后有爱,实在也是对于自己身体的爱,但是和前面自体爱,有现在、有未来的不同,所以叫做差别。「喜贪俱行爱云何?谓于现前或于已得可爱色声香味触法起贪着爱」,就是你所爱的境界显现在你的前面,或者是你已经得到了「可爱的色声香味触法」,起贪着爱,这是「喜贪俱行爱」。下面「彼彼希望爱云何?谓于所爱的色等起希求爱」,这就是没有现前,或者不是你已经得到的,对于这种境界你满意的你「起希求爱」。这是(陵本五十五卷十三页)有解释,「此应准释」。

  酉三、灭圣谛

  云何灭圣谛?谓即此爱等无馀断灭,名灭圣谛。

  前面苦谛、集谛解释完了。所以这记忆力非常重要,让你讲什麽叫做苦谛?什麽叫做集谛,你若把这一段文讲,就讲得满好的了;若是忘记了,忘记不行,你讲不来。

  现在第三个,什麽叫做「灭圣谛」?「谓即此爱等无馀断灭,名灭圣谛」,就是前面说四种爱「无馀断灭」,就是全部没有剩馀的、全部的灭掉了,就是没有我爱也没有我所爱,这个时候就是灭圣谛。这个「爱」是苦之因,苦的因灭掉了,苦的果也没有了。苦的果没有了是什麽呢?无色受想行识了,无眼耳鼻舌身意了,这是一个不生不灭的境界,那就叫做「灭圣谛」,这是「谓即此爱等无馀断灭,名灭圣谛」。

  若是像《心经》上这样讲,「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这就是一个毕竟空的境界,毕竟空就是「灭圣谛」。若是大乘佛法直接观色受想行识毕竟空,直接就悟入这「灭圣谛」了。小乘佛法他不观自性空,就观这无常灭,观无常灭就是观这无明灭则行灭,识灭则名色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这时候就悟入于寂灭的境界,那叫做「灭圣谛」。「即此爱等无馀断灭」,就是所爱的境界灭了,爱的心就没有了,那叫作「灭圣谛」。

  酉四、道圣谛

  云何道圣谛?谓八支等圣道,名道圣谛。

  这是第四段「道圣谛」。「谓八支等圣道,名道圣谛」,「八支」就是八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精进,这就是八支道。这个「等」就是四念处」,这三十七道品一开始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这个就叫做「圣道谛」。你修这个八正道、修四念处,你就能够灭除去这个爱,灭除我爱、我所爱,就证悟了「灭圣谛」了,那就是圣人。开始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个时候就成为圣人了。

  如果我们知道什麽是苦谛?什麽是集谛?什麽是灭谛?什麽是道谛?这只是在文字上这样学习一下,你若不这样修行、只是口头讲一讲;若是你肯修学八正道,那就能成就灭除苦、集二谛而得到「灭圣谛」,那就是圣人了。

  申二、总(分三科) 酉一、明建立(分二科) 戌一、标

  当知此中依黑品白品果因建立故,建立四圣谛。

  这下边第二科是「总」;前边是「别」,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一谛一谛个别的解释,现在总在一起再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明建立」,建立这四谛的因缘。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当知此中」,你要注意,这裡面这个四圣谛是依这黑品、和白品、和果、和因来安立这四谛的,故建立这四圣谛。这是「标」,下边解释。

  戌二、释

  谓苦谛是黑品果,集谛是黑品因,灭谛是白品果,道谛是白品因。能得、能证故。

  「谓苦谛是黑品果」,这「苦谛」是令人苦恼、令人不如意的事情,所以用「黑」字来表示;这「品」者,类也;黑这一类的果,令人苦恼的果。「集谛是黑品因」这个集谛是黑品果的因,有因就有果,果是由因来的。「灭谛是白品果」,这个灭谛是清淨令人安乐自在的这一类的,就是佛教徒修学圣道所成就的果就是「灭谛」。

  这上面这个事情;我们人的分别,我们愿意有神通,愿意有宿命通、有天眼通,这些事情。但是这佛法裡边先告诉你这个灭谛,告诉你要得这个灭谛。灭谛就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受想行识,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心裡面离一切相;若有所缘境,也就有能缘的分别心。现在这个所缘的境界不可得了,能缘的分别心也不起了,这个时候无能、无所,是个毕竟空不生不灭的境界;这是我们的果。这佛教徒,我们学习佛法久了,和初开始学习佛法的人应该是不一样。如果是初开始学习佛法,佛教徒修学老半天、修学了多少生,最后得的个果是一无所有,你欢喜吗?你欢喜这个果吗?但是世间上的人,在学校裡学了很多的知识,学习了很多的本事,学习了很多的能力,然后在世间上做事,成就越来越多,一二三四五……没办法计算了,很多的房地产,很多很多如意的事情是越来越多;这佛教徒所修行的成就,这「灭谛」是果,一无所有,你欢喜不欢喜?但是这个事可是有事情的。

  「灭谛是白品果,道谛是白品因」;「道谛是白品因」就是得灭谛果的一个因缘。「能得能证故」;这道谛为什麽是白品因呢?因为这道谛这个戒定慧,三十七道品它有能力「能得」,能得到种种功德。「能证」,能证悟这个灭谛的真理,有这个能力,所以它是道谛的因。

  《披寻记》九三三页:

  能得能证故者:谓由道谛四种行相善多修习,能得能证灭谛果故。

  这上面说是「谓由道谛」,「道谛」有「四种行相」,四种行相就是这个道、如、行、出;一个道、一个如、一个行、一个出。

  这个「道」就是「道谛」的道。这个「道」是通行的意思,从这裡到另一个地方中间通行无阻。就是我们这一念心接触一切境界的时候,不管是事是理,我们这一念心与事与理接触的时候没有烦恼的阻碍,那就叫做「道」。你遇见境界的时候心裡有烦恼那也不行,那就不是「道」了。这个「如」,「如来」的如。这个「如来」的「如」是什麽意思呢?「契证理故」叫做「如」。我们这一念心,当然是包括智慧;通达这无常、无我的道理,然后心才能够于一切法心裡面才没有阻碍,才能没有阻碍,你才没有烦恼现前的,所以叫「如」。这个「行」是「正趣向故」,就是向涅槃去了。你现在的行为有能力向涅槃那裡去叫做「行」;若是我们贪心起来了、瞋心起来了,那就不能向涅槃去了,就在生死裡流转了,有流转的力量;在生死裡流转的力量,或者有力量到三恶道去,这不是涅槃行。能向于涅槃,那当然是苦、空、无常、无我,像四念处、四正勤…乃至八正道,才有这个力量的,所以叫做「行」。这个「出」怎麽讲呢?能捨弃一切生死,能永远的离开了三界那就叫做「出」。这是「道谛」的相貌。

  这个「道谛」,「谓由道谛四种行相善多修习」,实在就是修四念处…就是修八正道。「四种行相善多修习」,你能够多多地去修习去,修学这个八正道,也就是这「四种行相」。「能得能证灭谛果故」,你能够成就这个「灭谛」,就是到达圣人的境界了。

  这是「明建立」,建立这个四谛,就是黑品的因果、白品的因果。「苦集」是世间的因果,「灭道」是出世间的因果,是约这样的道理来建立四圣谛的。

  下边第二科是「喻次第」。

  酉二、喻次第

  又苦谛如病、初应遍知;集谛如病因缘、次应远离;灭谛如无病、次应触证;道谛如良药、复应修习及多修习。

  「又苦谛如病、初应遍知」,又这「苦谛」,四谛裡面第一个苦谛「如病」,譬如就像人有病。「初应遍知」,它在四谛裡面它是第一个,你应该要知道它这回事情,应该明瞭、通达,通达这是苦。通达它是苦;譬如说是病苦、老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这些苦不一定非是佛教徒,所有的人都容易知道这是苦;但是生苦,多数人不知道生是苦。这个五取蕴苦,多数人不知道;譬如人在不老不病、也没有怨憎会、也没有爱别离、也没有求不得,他感觉到快乐,并没有感觉苦;但是在佛教徒来说这时候也是苦,这就是五取蕴苦,这个五取蕴苦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圣人才知道。不要说是我们欲界的人,就是色界初禅乃至到色界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在佛法上来说那都是五取蕴苦,这些苦是佛教徒的圣人,圣者才能知道的,我们一般人不知道。所以「初应遍知」,现在这是,它是四谛之初,我们应该要知道;不但是知道老病死是苦,五取蕴也是苦,「初应遍知」。但是这件事我在想:你若不学习经论,你知道这是苦吗?你若不学习经论,知道五取蕴是苦吗?你可能认为「我成佛了」,你可能会这样想了。我这样说我不知道你听懂我的话没有?「初应遍知」。

  「集谛如病因缘」,这个「集谛」譬如像病的因缘。为什麽会有病?五脏六腑各式各样的病,有病的「因缘」。为什麽有病?这个原由就是「集谛」,这个「集谛」是这样的譬喻。「次应远离」,你应该「远离」这病的因缘。谁愿意有病呢?谁也不愿意有病。但是你不愿意有病,你需要远离病的因缘,你才能没有病;你只是不愿意有病,但是不远离病的因缘,还是不能远离病的,不能远离病。所以「集谛如病因缘,次应远离」。这「初」是苦谛,「次」是集谛;集谛是应该远离,远离这个我爱、远离我所爱才可以的。这样看出来一定要修无我观才可以,光是在我所上观察它苦、空、无常,不行,还要观察我是不可得,要修无我观才可以的。

  「灭谛如无病」,这个「灭谛」就譬喻是这人病好了,没有病了。「次应触证」,这是在集谛以后你应该成就的事情,就是「触证」,接触这件事,成就这件事。

  「道谛如良药」,这「道谛」;要没有病,应该怎麽样办呢?要服药、要看医生,医生那就是佛菩萨了,就是经律论都是医生,经律论也就是「良药」。这个「道谛如良药」,吃这良药这病痛才会好。「复应修习及多修习」;这「道谛如良药」要吃药,就是在佛法上这个四念住…乃至到八正道,这是应该修习的,而且还要多修习才可以的;小小地就坐半个钟头没有用的。

  《披寻记》九三三页:

  苦谛如病初应遍知等者:此中遍知唯说苦谛;义显苦谛有二种相名遍知故:所谓自相及与共相。馀谛不尔,但知自相,是故不说。又复远离唯说集谛,义显集谛是黑品因,因若远离苦亦永断,是故偏说。

  「苦谛如病初应遍知等者:此中遍知唯说苦谛」,其他的集谛、灭谛、道谛都没有说遍知,唯独苦谛说遍知。「义显苦谛有二种相名遍知故」,这裡边是有道理的,什麽呢?显示苦谛有二种相貌你应该遍知,这二种相都要知道,所以叫作「遍知」。「所谓自相及与共相」,这苦谛本身有二种相貌,一个是「自相」,一个是「共相」。譬如观这个苦、空、无常、无我;观无常、无我这就是共相,因为这个也通于集谛也通于道谛,但是这个这是共相。这苦呢?观察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这些,那麽这就是它本身的相貌,就是「自相」。所以它有自相、有共相,所以叫做「遍知」。

  「馀谛不尔」,那个集谛、灭谛、道谛,它们不具足二种相。「但知自相」,集谛就是说一个本身的事情,那就属于「自相」,那四种爱就是自相;灭谛、道谛都是说自相,没有说到共相,「是故不说」遍知。

  「又复远离唯说集谛,义显集谛是黑品因,因若远离苦亦远离」,「又复」这个「集应远离」这句话,唯独说「集谛」。集谛是怎麽回事呢?集谛为什麽只说远离呢?「义显集谛是黑品的因」,因若能够弃捨了,因所得到的苦果也就没有了,「是故偏说」叫做远离。这是一个问题,我们不愿意苦,但是苦的原因不愿意远离,这是不行的;现在佛告诉我们要远离苦的因,才可以。

  酉三、辨得名(分二科) 戌一、谛义(分二科) 亥一、第一义

  又苦谛苦义、乃至道谛道义,是如是实、非不如实,是无颠倒、非是颠倒,故名为谛。

  这是下面第三科「辨得名」,前面是用譬喻辨别它的次第。这地方「辨得名」,就是为什麽叫做「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为什麽叫做「谛」?这个苦谛是苦的意思,有苦的道理;乃至道谛有道的道理。这苦、集、灭、道这四种道理「是如是实、非不如实,是无颠倒、非是颠倒,故名为谛」,所以也要记住为什麽叫做「谛」?这上面说出个道理来。

  《披寻记》九三四页:

  是如是实等者:理成就性是名为如,义无虚妄是名为实,如应安立名无颠倒。

  「是如是实等者:理成就性是名为如」,苦义乃至道谛的道义「是如」,这「如」字什麽意思呢?「理成就性」,它的那个真理本来就成就了所以叫做「如」,就是有道理的所以叫做「如」。这个「如」字还有一个意思;佛说的法,佛说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佛这样为我们讲说和苦集灭道本身的道理是一致的,所以叫做「如」;就是佛说话是真实的不说妄语,这就叫做「如」。「是实」,「义无虚妄是名为实」,那个道理没有错误,不是虚妄的,是真实的;就是有道理而是真实不虚的就叫做「谛」。「如应安立名无颠倒」,这「无颠倒」这句话怎麽讲呢?就是如其所应,安立这样苦、集、灭、道的次第的名字,所以叫做「不颠倒」。如果安立的名字是错了,那就是颠倒了。现在如其所应安立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所以没有错,就叫作「无颠倒」。这样来解释这三个名词,一个如、一个实、一个是无颠倒。

  「是无颠倒,非是颠倒,故名为谛」这样解释是第一义的解释。现在「第二义」。

  亥二、第二义

  又彼自相无有虚诳,及见彼故无倒觉转,是故名谛。

  这又一个解释。「又彼自相无有虚诳」,又彼苦、集、灭、道这四谛本身的情况,佛这样的为我们开示,是没有虚诳的,没有欺骗我们,是真实的。「及见彼故无倒觉转」,「及」就是另一个态度;前面说是「又彼自相无有欺诳」,就是佛这样子开导我们苦集灭道的自相是没有虚诳的;「及见彼故」就是听法的人能这样修行,修行最后成功了,就是到了初果以上;初果以上的人他见到苦谛、集谛、灭道、道谛了。「见彼故无倒觉转」,见到苦谛、集谛、灭道、道谛的人有什麽相貌呢?是「无倒觉转」,他就得到一种智慧,这个智慧遇见一切法的时候不会颠倒,不会有烦恼现起,不会有错误的思想行为现起,没有颠倒的分别,那就是有智慧现前。「是故名谛」,所以也叫做「谛」。这又一种解释,这是第二义解释。

  所以「谛」这个字,就是本身没有虚诳,你这样修行成功以后,你会成就不颠倒的智慧,那就叫做「谛」,是这样的意思。如果你有无常观、有无我观,你这智慧能一直保持不变,那就是「无倒觉」。如果你在上面有常、乐、我、淨,起了贪瞋痴了,那就是「颠倒觉转」了,就不是「谛」了。

  《披寻记》九三四页:

  又彼自相无有虚诳等者:世间愚夫于彼诸法觉无乖诤,名彼自相无有虚诳。又诸圣者已见谛故,如其法性证无乖诤,名见彼故无倒觉转。此依世俗及与胜义建立差别,是故名谛。

  「又彼自相无有虚诳等者:世间愚夫于彼诸法觉无乖诤,名彼自相无有虚诳」,世间上的「愚夫」愚痴的人。「于彼诸法」,就是于苦、集、灭、道的诸法。「觉无乖诤」,听佛说了这样讲:这是苦、这是集、这是灭、这是道,听佛这样宣说的时候,感觉到承认这是对的,不乖违、没有诤论。「名彼自相无有虚诳」,这句话是这样意思。「又诸圣者已见谛故」,就是佛教徒已经修成圣道以后的人,他已经得到了无常、无我的智慧,他见到苦集灭道四谛了。「如其法性证无乖诤」,这苦的法性,集灭道的法性,在他那个圣智上的观察也是没有「乖诤」的,与佛所说是一致的是相契合的,「名见彼故无倒觉转」。「此依世俗及与胜义建立差别,是故名谛」,这依世俗来说,你听闻佛法然后感觉到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这也叫做「谛」。修学圣道成功了的人,他用圣智来观察的时候,也是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是故名「谛」。

  这第一段说什麽叫做「谛」,下面第二段什麽叫「圣谛」。分二科,第一科是「问」。

  戌二、圣谛(分二科) 亥一、问

  问:何故诸谛唯名圣谛?

  「问:何故诸谛唯名圣谛?」叫作四圣谛?什麽原因这苦、集、灭、道诸谛「唯名」叫做「圣谛」?而不说叫作凡夫谛?凡谛呢?

  亥二、答(分二科) 天一、唯诸圣证

  答:唯诸圣者于是诸谛同谓为谛,如实了知,如实观见。一切愚夫不如实知,不如实见。是故诸谛唯名圣谛。

  回答裡面分二科,第一科「唯诸圣证」。「唯诸圣者」,唯独是一切佛法裡边修学圣道成功的圣人。「于是诸谛」,于是苦、集、灭、道诸谛。「同谓为谛」,他们认为这都是「谛」,他们说这是「谛」。为什麽呢?「如实了知,如实观见」,他能真实的认识这苦、集、灭、道;真实的能观见苦、集、灭、道。这个「如实了知」是指识说的,「如实观见」是指智慧说的。这个「识」是心王,「智慧」是心所;心王和心所在一起,在心王来说、就是在「识」来说,叫做「知」;在智慧来说叫「观见」,这麽解释「如实了知,如实观见」。

  「一切愚夫不如实知,不如实见」,这些不修学圣道的人,这些愚夫,他的心意识不能「如实知」苦、集、灭、道;他的智慧也不如实能见到苦、集、灭、道的,「是故诸谛唯名圣谛」,叫作圣谛,这是一个解释。

  天二、具二谛义

  又于愚夫,唯由法尔说名为谛,不由觉悟。于诸圣者、俱由二种。

  这是第二科「具二谛义」。「又于愚夫」,这些没有得圣道不修学圣道的人。「唯由法尔」,这是佛说的话自然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叫做「谛」。「不由觉悟」,不是因为他本身觉悟了苦、集、灭、道才名为谛,因为他没有觉悟,所以不能名为「谛」。

  「于诸圣者、俱由二种」,但是对于佛教徒裡面的圣人来说,这二种都是俱足了,也是由法尔,也是由觉悟,「俱由二种」。

  未二、显义(分四科) 申一、苦差别(分三科) 酉一、释得名(分三科) 戌一、生苦

  又生苦者:谓于生时发生种种身心苦受,非生自体即是其苦。为苦因缘,故名为苦。

  这是第二科「显义」。前面是「辨相」,辨这个四谛的相貌,说完了。现在第二科是显示四谛的义。分四科,第一科是苦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释得名」,又分三科,第一科是「生苦」。

  「又生苦者:谓于生时发生种种身心苦受」,这「生苦」这个苦,「谓于生」的时候,你得到了色受想行识以后,「发生种种身心苦受」,就会在色受想行识上发生出来各式各样的身的苦受、心的苦受,这是表示这件事,这件事实是这样子。「非生自体即是其苦」,不是那个色受想行识本身就是苦,不是。这个生苦,说它将来它会生出来「种种身心苦受」所以叫做「生苦」,是这样意思。「非生自体即是其苦」,不是这「生」本身就是苦,不是这个意思。「为苦因缘,故名为苦」;那什麽理由说「生」是苦呢?它为苦做因缘,能生出来苦,所以叫做苦。这是一种解释。

  戌二、老苦等

  广说乃至求不得苦,谓由所求不得因缘发生种种身心苦受;非求不得、体即是苦。为苦因缘,故名为苦。

  这又和前面意思一样。「广说」就是老苦、病苦,「乃至求不得苦」。「谓由所求不得的因缘」,就会生出来种种的身苦受、心苦受;不是「求不得」本身就是苦,不是这个意思。这样说,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都是这样。「为苦因缘,故名为苦」,都是它能做苦的因缘,所以叫做苦。这样解释这个苦义。

  戌三、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分三科) 亥一、标

  如是当知略说一切五取蕴苦,谓由生等异门唯显了苦苦;由此五取蕴苦亦显了所馀坏苦、行苦。

  前边说到「生苦」、说到「老苦等」,这是这两科。现在第三科「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当知略说一切五取蕴苦」,「如是」就是前面这个生苦、老苦等是这样子,那麽「当知」最后一个「五取蕴苦」,「谓由生等异门」,这个「五取蕴」什麽理由说它是苦呢?前面那七种苦是「为苦因缘」说它是苦;那麽「略说五取蕴苦」是什麽理由呢?什麽理由说它是苦呢?「谓由生等异门,唯显了苦苦」,这个「生」是一个立场,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各式各样的立场,各式各样的因缘「唯显了苦苦」,那七种因缘唯是表示「苦苦」,三苦裡面的「苦苦」的意思。「由此五取蕴苦亦显了所馀坏苦、行苦」,这个「苦苦」是表示那七种苦;那麽这「五取蕴苦」是显示什麽苦呢?五取蕴苦它也表示苦苦,但是也「显了所馀坏苦、行苦」,那个坏苦、行苦在那七种苦裡面没有表示这件事;这样子,在五取蕴苦裡面表现出来。这样这个八苦,前七苦是苦苦;五取蕴苦包括了苦苦、又包括了坏苦和行苦这二种。这坏苦和行苦不是前面的七种苦所表示的。

  这是「标」,下面「徵」。

  亥二、徵

  所以者何?

  为什麽这麽解释呢?下面第三科就解释。

  亥三、释

  如五取蕴具摄三受,如是能与如前所说苦苦为器;当知此中亦即具有前所未说坏苦、行苦。

  「如五取蕴具摄三受,如是能与如前所说苦苦为器」,如这个「五取蕴」,这受想行识这五蕴,它裡面包括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三种受它都包摄了。「如是能与如前所说苦苦为器」,既然包括三受了,「如是」指它能包括三受,所以能与如前面所说的那个七种苦;七种苦就是苦苦;「为器」就为承载那七种苦的器,足见它本身也有这个苦苦的意思了。「当知此中亦即具有前所未说坏苦、行苦」,那你应该知道这五取蕴裡边,也就具足了前七种苦所没有说的那个坏苦、行苦也具足了,就在五取蕴苦裡面包括这个坏苦和行苦的。这是解释。

  酉二、显异说(分二科) 戌一、问

  问:何故世尊,苦苦一种以自声说;坏苦、行苦以异门说?

  前面是「释得名」,得苦的名的原因。现在第二科「显异说」,表示不同的立场的说法。分二科,第一科是「问」。

  什麽原因「世尊」「苦苦一种以自声说」?以它本身的语言来表示它的苦,它本身就是苦,就说是苦,这叫「自声说」。

  「坏苦、行苦以异门说」,坏苦是乐受,乐受本身是个快乐的境界,那麽若从它本身的语言来说,它是乐,它并不是苦。现在说它是「坏苦」,「坏苦」就不是乐受正面上的意思,所以是「异门」;从另一个立埸来说乐受是「坏苦」,所以这是「异门」。这个「行苦」,「行」也是不苦也不乐,但是也说它是苦,那麽这就不是它正面的意思;从另一个立场来说它是苦,那麽「以异门说」,就是从不同的立场来说它是苦。世尊为什麽这样讲法呢?「苦苦一种以自声说」,「坏苦、行苦」这二种苦不以它自己的立场来说,从另一个立场来讲它是苦;为什麽要这样说法呢?这是「问」。

  《披寻记》九三四页:

  苦苦一种以自声说等者:谓于苦受安立苦苦,是名以自声说。依乐受、不苦不乐受安立坏苦及与行苦;是名以异门说。

  「苦苦一种以自声说等者:谓于苦受安立苦苦,是名以自声说」,以它自己的语言来说的,它本身是苦就说它是苦。「依乐受、不苦不乐受安立坏苦及与行苦,是名以异门说」,这就是不同的立场说的。

  前面是「问」,下面是回答。

  戌二、答(分三科) 亥一、由等转

  答:于苦苦中,若凡若圣一切等有苦觉慧转。

  在这「苦苦」这一种苦受裡边,这个「苦苦」的道理,不管是凡夫是圣人,「一切等有苦觉慧转」,所有的人,平等的有苦的感觉,感觉它是苦;你感觉是苦就是智慧了。这个「转」就是现起,现起这样的感觉,现起这样的智慧。凡夫也能感觉到苦,圣人也感觉到苦,有这种智慧现起,这是平等的,所以就这样讲。这样讲使令人生厌离心,容易得解脱。

  这是第一个「由等转」,第一科是「由等转」。现在第二科「由厌恶」。

  亥二、由厌恶

  又苦苦性极可厌患。

  这个「苦苦性」说它是苦而又苦,那是极可令人生厌恶的事情,人就容易发道心,容易修学圣道,所以就这样讲。

  亥三、由易入(分二科) 天一、于纔说

  又从先来未习慧者,纔为说时则便易入。

  这是第三科「由易入」,分二科,第一科「于纔说」。「又从先来未习慧者」,「又从」以前他没有听闻过佛法,没有学习过佛法的智慧的人。「纔为说时则便易入」,你刚一为他说:这是苦苦,他很容易就明白;这个「入」实在说就是信,容易信受。说是「苦苦」他容易信受。这句话也是可以包括坏苦、行苦在内;说这个乐受坏了就苦,那麽这也容易信受;说行苦,现在虽然不苦不乐,你向前进的时候终究遇见苦了,不是坏苦就是苦苦,这也是容易信受。容易信受他就容易发道心,你若是不这样讲;乐受是快乐的;使令人生贪心了,就不容易发道心了。

  天二、于诸谛

  又于诸谛,令所调伏可化有情,易得入故。

  这是第二科「于诸谛」。由于苦、集、灭、道四谛,四谛裡面你能这样讲,说这是苦苦、这是坏苦、是行苦。你能这样讲,「令所调伏」所调伏的烦恼,可教化的有情;或者说调伏的众生,可化的众生,教化的众生。这个「调伏」指恶说,能调伏这个恶;「化」指生善。「又于诸谛,令所调伏,可化的有情,易得入故」,他容易从佛法上生信心,容易发道心,容易修学圣道;所以说这是坏苦、这是行苦、这是苦苦,所以从异门说。

  酉三、广建立(分二科) 戌一、徵

  云何建立三种苦性?

  这是第三科「广建立」。第一科是「释得名」,第二科是「显异说」,现在第三科「广建立」。分二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建立三种苦性?」佛陀为什麽建立三种苦性?这个理由何在呢?这是问。

  下面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苦苦性」,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义」。

  戌二、释(分三科) 亥一、苦苦性(分二科) 天一、总标义

  谓先所说生苦、乃至求不得苦、即显苦受及所依处为苦苦性。如是名为建立苦苦性。

  「谓先所说」,一开始所说的「生苦」…乃至到「求不得苦」这七种苦,这七种苦「即显苦受」,就是显示出来众生有这七种苦的时候,这七种苦都是苦的感觉。「及所依处为苦苦性」,「所依处」就是,这个苦受就是你的心有苦的感觉,这个心以什麽为所依止处呢?就是六根为心的依止处,六根也要面对色声香味触的六境为所缘,六根、六境是心有苦受的依止处,这个「所依处」就指六根和六境说的。这生了苦的感觉,这是一种苦;能为苦受做依止处的、也是苦,所以叫做「苦苦性」。

  「如是名为建立苦苦性」,建立苦苦就是这样的原因建立的。苦的因缘令你有苦的感觉,所以是二个苦,苦而又苦。

  《披寻记》九三五页:

  即显苦受及所依处为苦苦性者:前说生等异门唯显了苦苦,又说生等为苦因缘故名为苦;由是当知此说苦受即彼苦苦,此所依处即苦因缘。

  苦的因缘就是六根、六境,生出苦来。

  天二、别释相

  诸有是彼所对治法;谓少是老所治,无病是病所治,命是死所治,亲爱合会是怨憎会所治,非爱别离是爱别离所治,所求称遂是求不得所治。

  其实这下边有坏苦的味道,但这科说是「别释相」。前面是标义,下面「别释相」。

  「诸有是彼所对治法」,就是众生有这个色受想行识身体,就有「彼所对治法」所破坏的;什麽呢?「谓少、是老所治」,这个年轻的时候「是老所治」,这个老来了就把这个「少」破坏了。这样说年少是和老年对比,年少是快乐的,老是使你不高兴的;你不高兴的老把你所高兴的少破坏了,那就是「坏苦」的意思。「无病是病所治」,说我身体健康没有病,但是忽然间有病了,这个病就把你那个不病破坏了,「是病所治」,这也是「坏苦」的意思。「命是死所治」,说我的身体健康、我的寿命很自在,但忽然间死来了就把你的命破坏了。

  「亲爱合会是怨憎会所治」,亲爱的人在一起是人所喜乐的,但是忽然间变成怨家了,就把这亲爱合会破坏了,是「怨憎会所治」。「非爱别离」,不可爱的怨憎我不欢喜,但忽然间离开了我心情快乐了,「是爱别离所治」,但是你这个爱还是「爱别离」所对治,终究又变成怨家了,「是爱别离所治」,又没有这个爱了。「所求称遂是求不得所治」,你所希求的一切事情令你满意了、成功了,你很欢喜,但是也有求不得的时候又破坏了「所求称遂」了。这有「坏苦」的意味。

  《披寻记》九三五页:

  诸有是彼所对治法者:此中诸有,谓诸有情有所依身。由是便为众苦之所随逐,是即名为苦所治法。

  「诸有是彼所对治法者:此中诸有,谓诸有情有所依身」,有这个色受想行识的生命。「由是便为众苦之所随逐,是即名为苦所治法」,解释前面这一段。

  亥二、坏苦性(分四科) 天一、总标义

  复有苦受及所依处所起烦恼,复有无病等、顺乐受处等,及彼所生受所起烦恼,如是总说为坏苦性。

  「复有苦受及所依处所起烦恼」,这个苦的感觉,「及所依处」这个所依的六根和六境。苦来了以后,你受苦的时候他不会就停留在这裡,还会引起很多的烦恼的;苦来了的时候,瞋心来了,还可能造种种罪的这些事。「复有无病等、顺乐受处等,及彼所生受所起烦恼,如是总说为坏苦性」。这个前面这个分科,应该重想一想。「复有无病」,还有这个「无病」等事,无病、年少、…乃至亲爱合会等,这些「顺乐受」的地方。「及彼所生受」这个乐受的因缘所生的受,这个受生起来以后又会生起烦恼;生起贪烦恼,或生起了瞋烦恼。「如是总说」这是「坏苦性」;前面是苦苦性,这在是坏苦性,这是坏苦性的建立。

  天二、释得名

  此中乐受及所依处,由无常故若变若异,受彼增上所生众苦。若诸烦恼于一切处正生起时缠缚其心,令心变坏即生众苦,故名坏苦。

  这是第二科「释得名」,前面是「总标义」;这第二科是「释得名」。

  「此中乐受及所依处」,引起你的乐受及乐受所依止的地方,也还是六根六境。「由无常故」这个生出来的乐受不是永久的,它又变了,「若变若异」又变化了,前后有不同了;前面是乐受后来变成苦受了,「若变若异」。「受彼增上所生众苦」,你就要领受那个六根六境的强大力量,令你引起了很多的苦恼。「若诸烦恼于一切处正生起时」,生了苦以后,苦受现前以后心裡面就会有烦恼,多数有瞋的烦恼。「于一切处正生起时」,你的六根接触六境的一切处的时候,「正生起」苦受及诸烦恼的时候。「缠缚其心」,这个苦受和烦恼缠绕你的心。「令心变坏」,令你心原来的乐受变坏了、没有了。「即生众苦,故名坏苦」,得名「坏苦」的原因就是这麽回事,这样意思。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弥陀经》,原来的题目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所以念佛人真正念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会来护念,绝对不会有魔障!所以佛要说这部《弥陀经》,尤其是在末法多障,能够护持修行人不至于遭魔障,不致于堕落。《弥陀经》修学的中心,“一心念佛,求愿往生”,释迦牟尼佛说《弥陀经》就是为这个;一切诸佛赞叹,也是赞叹这个。你能把世缘放下,一心念佛,求愿往生,不但西方三圣护念,十方一切诸佛没有一个不护念!一切诸佛都护念,你怎么会遇到魔障?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