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91
2014/9/4   热度:20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91 (补充p946辰九无有怯弱,第九行)云何无有怯弱?谓于后时,应知应见应证得中,未知未见未证得故,发生怯弱,其心劳倦其心匮损。彼既生已,而不坚执,速能断灭。 这个修行人他开始用功修行的时候,他心裡面有「怯弱心」,就是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那么发生「怯弱」。为什么会发生「怯弱」呢?「是其心劳倦其心匮损」就是用功修行的时候他也很辛苦,所以「其心劳倦」。「其心匮损」因为劳倦了心力就薄弱了,所以就有了「怯弱心」。 「彼既生已,而不坚执。」彼怯弱心生起了以后,他又不坚固的执着一定是怯弱。这是「速能断灭」很快地又把「怯弱心」停下来。这段文也可以这样讲,上一次讲的时候我不是这样讲的,但是那个意思也可以保留。现在这是一个讲法和上次讲的不一样。 戌二、恐失利敬 由是国王大臣居士乃至饶财长者商主,不复恭敬尊重于我。更不获得衣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 这是「邪行所作瑜伽坏」分二大科,第一科是「不如理行」,第二科是「亏损淨命」。这个亏损淨命裡边分二科,第一科「别辨相」。别辨相裡面分二科,第一科是「起恶欲乐」就是他心裡面计划怎么样欺骗人,做这些事情。第二科是「起覆藏想」这骗人的活动出现了以后,又恐怕人发觉他所以要覆藏,就是隐藏自己的这种恶欲乐。起覆藏想裡边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标」,第二科是「释因」。释因裡边分二科,第一科是「恐有诘发」。恐怕别人诘发他的这种这些骗人的事情。现在第二科「恐失利敬」就是现在读的这段文。 「由是国王大臣居士」由于他的骗人的活动若是被人诘发了的话,那么因此「国王大臣居士乃至饶财长者商主」这是财富特别多的「长者」,财富特别多的「商主」,「不复恭敬尊重于我」了,「更不获得衣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就是没有人去供养他了。这是他自己内心的恐惧,恐怕失掉了利养恭敬。 未二、略显义 彼由贪着利养恭敬增上力故。于非法中起于法想,起覆藏想。起恶欲乐显发开示非法为法。 这是第二科「略显义」。这个略显义,这是亏损淨命的第二科,第一科「别辨相」,亏损淨命的相貌说完了。现在是「略显义」就把前面这一大段文的要义再简要的说一下。 「彼由贪着利养恭敬增上力故」那个人由于他的贪着利养、贪着恭敬,那个贪着心很大、很强,贪着的增上力,就是强大的贪着心。 「于非法中起于法想」他自己发明的这个止观,是不合道理的,但是他自己「起于法想」生起认为这是对的这是合法的。「起覆藏想」但是又有恐惧,就是恐怕佛教徒裡面善持三藏教的人诘发他,所以他就生起「覆藏」就是隐藏起来。 「起恶欲乐」但是他内心裡面是欺骗人的一种想法,是「起恶欲乐显发开示非法为法」。他生起了骗人的这种动机,显发出来的这种止观开示于人,非法而认为是合法的。 《披寻记》九四八页: 起覆藏想等者:谓如前说覆自瑜伽不欲开示,私窃教示不令彰显,是即起覆藏想。耽着利养恭敬名誉,是即起恶欲乐。自谛思惟筹量观察安立瑜伽,是即显发开示非法为法。 「起覆藏想等者:谓如前说覆自瑜伽不欲开示」。对于这个通达三藏的人他不想对他讲。「私窃教示不令彰显」偷偷地给相信他的人讲解他所发明的瑜伽,他叫他们「不令彰显」不要公开的同人家讲,「是即起覆藏想」。「耽着利养恭敬名誉,是即起恶欲乐。自谛思惟筹量观察安立瑜伽,是即显发开示非法为法」。 诸有忍许彼所见者,亦于非法起是法想,愚昧顽钝。于非法中起法想故,虽如其教精进修行,当知一切皆是邪行。 「诸有忍许彼所见者」这个人自己认为非法为法,其馀的人「忍许」就是同意他的彼所见者,同意他的见地的人。「亦于非法起是法想」也对他所发明的止观认为是合道理的。「愚昧顽钝」总而言之这一伙人都是煳涂人,都是「顽固愚痴」人。 「于非法中起法想」对不合道理的事情认为是合道理的,「虽如其教精进修行」,虽然认为是法而随顺他的教导精进的去用功修行「当知一切皆是邪行」,而是不能得圣道的。 巳二、结 如是名为邪行所作瑜伽失坏。像似正法非真正法能障正法。 「如是名为邪行所作瑜伽失坏」,结束这一大段。「像似正法非真正法能障正法」。就是和佛的正法好像有点像,但是不是真实的佛法。如果你要去学习的话能障碍你学习佛法。 寅二、结劝知捨 诸有比丘勤修静虑,是瑜伽师于此四种瑜伽坏法,应正遍知当远捨离。 这是是第二科「结劝知捨」。这个瑜伽坏这第七科,瑜伽坏这一大科,第一科分二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释」。释裡边分二科,第一科是「略辨四种」。这个已经讲完了。就是辨别毕竟瑜伽坏、暂时瑜伽坏、退失所得瑜伽坏、邪行所作瑜伽坏,这四种都是坏瑜伽,说完了。现在第二科「结劝知捨」。 「诸有比丘」这是在佛法裡边修学圣道人,「勤修静虑」精进的修学这个四静虑,「是瑜伽师」这样修道的人,「于此四种瑜伽坏法,应正遍知」应该正式的完全要明白这是坏瑜伽。「当远捨离」应该远远的弃捨这四种瑜伽。这是「结劝知捨」。 子八、瑜伽(分二科) 丑一、徵 云何瑜伽? 这是第八科,这一段文是说这个瑜伽,分二科,第一科是「徵」。怎么叫做「瑜伽」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辨四种类」分四科,第一科「标」。 丑二、释(分二科) 寅一、辨四种类(分四科) 卯一、标 谓四瑜伽。 修学佛法的止观的人,这裡边一共有四条,有四种意义。 卯二、徵 何等为四? 这是「徵」。第三科就是「列」出来。 卯三、列 一信。二欲。三精进。四方便。 有这四种不同的瑜伽。下边第四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就是「信」。 卯四、释(分四科) 辰一、信(分二科) 巳一、标 当知其信有二行相及二依处。 这四种瑜伽先解释第一种就是「信」,现在是「标」。「当知其信有二行相及二依处」,应当知道这「信瑜伽」有二种行相,有二个相貌。这个「行」这个字,实在就是指「心」说的,就说我们的心在一切境界上活动。而这个「信」也是「心」,就是我们的心对佛法有信心。那么这个「信行」的相貌有二种,「及二依处」,还有二种依止处。这个信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就叫做「依处」从这个地方来的,所以就叫做依处。这是「标」。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行相」。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行相 二行相者:一信顺行相。二清淨行相。 「二行相者」这二种信的行相那二种呢?「一信顺行相」第一这个信,就是「随顺」的意思。你相信它是特别清淨庄严有功德,当然你就会随顺这件事,这是信的一个行相。「二清淨行相」这个信不但是有随顺的相貌,它还有一个相貌就是清淨,清淨是它的相貌。这个你相信了以后能令你心清淨,这也是信的相貌。所以这个顺,当然有的人会相信一些非佛法污染的事情,但是那是不清淨所以这个信的义还是不具足的。佛法的信就是有这两个相貌,一个是「信顺行相」,第二个是「清淨行相」。也就是你这样相信了以后,能令你能逐渐地灭除了烦恼,令你心不污染令你心清淨,这所以这清淨是信的一种功能。这是「行相」。 午二、依处 二依处者:一观察诸法道理依处。二信解补特伽罗神力依处。 「二依处者」就是信顺的行相和清淨的行相,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一观察诸法道理依处」就是从这地方来的,观察苦集灭道四谛的一切法的道理,从这裡引发出来信心,所以这裡边这观察诸法是智慧。这可见这个信的后边是智慧,因智慧的观察诸法而建立信心,这个信是这么来的,不是迷信,不是不能观察只是相信,不是这个意思。是经过观察的诸法的道理而后才有信心的。所以这个信的相貌,信行的依处是「智慧」是它的依处。而智慧观察什么呢?观察苦集灭道的诸法观察十二缘起的诸法,就是佛说的诸法从这裡引起信心的。所以这个「信」实在是一种智慧。 「二信解补特伽罗神力依处」第二个引发信心的地方,就是补特伽罗的神力,就是佛教徒,或者是阿罗汉、或者是辟支佛、或者是佛、大菩萨,他们显现这个神通的事情。这个神通道力现出来,你能看见了因此而引起信心。这是「信的依处」,从这裡建立信心。 《披寻记》九四九页: 有二行相及二依处等者:摄异门分说:于一切事,现正随从,故名信顺。随顺理门,故名淨信,即由如是增上力故,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如是等事,是淨信相。(陵本八十三卷二页)由是当知信顺行相,即以信解补特伽罗神力依处为所依处。清淨行相,即以观察诸法道理为所依处。 「有二行相及二依处等者:摄异门分说」。这个《瑜伽师地论》一共有五分,现在是「摄异门分」是五分之一。 「于一切事现正随从,故名信顺」。这个「于一切事」那就是苦集灭道世间的因果、出世间的因果,这叫作「于一切事」。「现正随从」佛说这个四谛就是劝你发心修学圣道转凡成圣,你能随顺佛的圣教,「故名信顺」,信顺是这样意思。 「随顺理门,故名淨信」前面是信顺是这样意思。这个什么叫做淨信呢?「随顺理门」,随顺理门那就是第一义谛了。随顺这个第一义谛能断烦恼,所以令心清淨,这叫做淨信。这个清淨行相是这样叫随顺,随顺第一义谛那还是智慧。这个观察诸法是智慧,随顺第一义谛还是智慧,「故名淨信」。 「即由如是增上力故,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如是等事,是淨信相。」由于你能够听闻了佛法而能够有信顺的信心现起,又能够随顺理门。「即由如是增上力故」由于你有信顺和清淨的力量,你的「身毛为竖」,身毛都竖起来,「悲泣堕泪」了。「如是等事,是淨信的相」貌。这在八十三卷二页裡面说的。「由是当知信顺行相,即以信解补特伽罗神力依处为所依处。清淨行相即以观察诸法道理为所依处」。这样子配合这两部分这么解释。 辰二、欲(分四科) 巳一、标 欲有四种。 前面这个信的瑜伽,这是开始学习瑜伽的时候建立了信心。这一个信说完了,现在说到「欲」。欲有四种不同。 巳二、徵 何等为四? 巳三、列 一为证得欲。二为请问欲。三为修集资粮欲。四为随顺瑜伽欲。 有这四种欲。这是「列」出来。下面第四科解释。 巳四、释(分四科) 午一、为证得欲 为证得欲者:谓如有一于上解脱发生希慕,如前广说。 「为证得欲者」这句话怎么讲呢?怎么叫做「证得欲」呢? 「谓如有一于上解脱发生希慕,如前广说」。「谓如有一」就是有这么一个修行人,「于上解脱发生希慕」。这个「上解脱」就是前面修所成地说「涅槃为上首」,这涅槃叫做「上解脱」。世间上的禅定,世间禅,四禅八定也可以名之为「解脱」,但是不是「上」,现在得涅槃才是「上」。对这「上解脱」发生希慕,从你内心裡面生起「希慕」,希求思慕的心情,就是也想要成就「如前广说」。 《披寻记》九四九页: 于上解脱发生希慕等者:谓修瑜伽因缘,唯依涅槃而为上首。如修所成地说。(陵本二十卷三页)依此义故,名上解脱。前说勐利乐欲,谓我何时当于是处能具足住,如诸圣者于是处所具足而住?是即如前广说应知。 「于上解脱发生希慕等者:谓修瑜伽因缘,唯依涅槃而为上首」。为什么想要修止观?想要学习禅呢?就是你目的是想要得「涅槃」这样的目标。「如修所成地说」(陵本二十卷三页)「依此义故名上解脱」,就是依据这样的道理,所以说叫做「上解脱」。「前说勐利乐欲」前面文说这个勐利乐欲,什么叫做勐利的乐欲呢?「谓我何时当于是处能具足住」这位修行人他自己心裡面想,我什么时候能得涅槃呢?「于是处能具足住」。「如诸圣者于是处所具足而住」我能同于那些圣人都在涅槃那裡住,我什么时候能成就呢?「是即如前广说应知」。这就叫做「于上解脱发生希慕」的意思。这就叫做「证得欲」就想要有这样的欲望,想要得涅槃。 午二、为请问欲 为请问欲者:谓如有一生希慕已往僧伽蓝,诣诸有识同修梵行成就瑜伽妙智者所,为听未闻为闻究竟。 这是第二科。「谓如有一生希慕已」这个人对于涅槃,他心裡面很诚恳地有这样的愿望,有这样的希望。「往僧伽蓝」有这样愿望以后,他就採取行动了,到「僧伽蓝」去,就是到寺庙裡面来。「诣诸有识同修梵行成就瑜伽妙智者所」,「诣」就是到,到这寺庙裡边。那些「有识」就是有这样知识的人,是「同修梵行」的人,这么多的人都是共同的修学圣道,而且是「成就瑜伽妙智者所」。修梵行没成就的不算,就是成功了的,修止观的有妙智慧的人的地方。「为听未闻为闻究竟」到那去做什么呢?听他开示瑜伽的道理是我以前没有听过的。「为闻究竟」听他向他学习瑜伽,从开始听闻到最后「为闻究竟」到最后圆满的通达了瑜伽的法门,叫做「究竟」。不是听了一开始以后又不听了,不是这样子。 午三、为修集资粮欲 为修集资粮欲者:谓如有一为戒律仪清淨。为根律仪清淨故,于食知量减省睡眠,正知住中展转增胜,发生希慕。 前面是「请问欲」,现在是第三科。 「修集资粮欲者:谓如有一为戒律仪清淨」。「修集资粮」就是修瑜伽的资粮,就是修瑜伽的前方便。这前方便你成就了才能开始学习瑜伽的。「谓如有一」就是有这么一个人「为根律仪清淨」,这修集瑜伽的资粮是什么呢?就是「」戒律仪要清淨」,要持戒清淨。「」为根律仪清淨」就是你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要有如理作意,使令眼清淨耳清淨乃至心清淨。「于食知量」第三种就是饮食的时候要知道量,不可以太过也不可以不及。「减省睡眠」睡觉要减少不能睡太多。「正知住中」一切时、一切处心裡面明明了了的,保护它令它清淨,这就是「瑜伽的资粮」。这一位向「成就瑜伽妙智者所」请问瑜伽这个人,他也有这种欲,就是愿想要修集瑜伽的资粮,想要持戒清淨,想要学习根律仪清淨,于食知量,减少睡眠,正知而住,愿意这样子。「展转增胜,发生希慕」。这个修行人他是最初有证得欲,而后又有请问欲,然后又想要修集资粮欲,就这样展转地使令他向道的意愿特别强。「发生希慕」发生这种希望心、思慕心,就是九条牛也不会把他拉回来的。这叫做「发生希慕」。 午四、为随顺瑜伽欲 为随顺瑜伽欲者:谓于无间加行殷重加行,修习道中发生希慕发生欣乐欲有所作。 「为随顺瑜伽欲者」这是第四个,「谓于无间加行殷重加行,修习道中发生希慕发生欣乐欲有所作」。 「随顺瑜伽欲者」前面资粮欲以后就是「随顺瑜伽」就是正式开学始修止观了,要随顺这个修止观的事情。「谓于无间加行」正式开始用功修学止观的时候是要「无间加行」,不能间断的今天也修明天也修。 「殷重加行」就是特别的诚恳而且非常的深刻,不是马马虎虎的,这样努力的修行。「修习道中」,无间的修习止观,殷重的修习止观之道中「发生希慕」,这样用功修行的情形,他心裡面欢喜想要这样做「希望思慕」。「发生欣乐」发生欢喜心。「欲有所作」想要这样做。这叫做「随顺瑜伽欲」。这是「信瑜伽」这个是「欲」,「信欲」这二种。 辰三、精进(分四科) 巳一、标 精进有四。 第三是「精进瑜伽」分四科,第一科是「标」。「精进有四」这个精进瑜伽也有四种。 巳二、徵 何等为四? 是那四种呢?这是「徵」。第三科是「列」。 巳三、列 一为闻精进。二为思精进。三为修精进。四为障淨精进。 精进有四种,这是「列」出来。下边第四科是解释。解释分四科,第一科为闻精进。 巳四、释(分四科) 午一、闻精进 为闻精进者:谓为听未闻,闻已究竟。勤心勇勐,审决加行。 就是说:「为听未闻」这位修行人为了学习,这个「听」实在就是学习。学习未闻的瑜伽就要去听。「闻已究竟」这个闻精进就是能够听到圆满,那就是有「闻精进」的意思。「勤心勇勐,审决加行」他心裡很精勤很勇勐,勇勐就是不怕困难的意思。「审决加行」这个「审」,就是经过一个很认真地学习很明瞭了,叫做「审」,而后才决定去用功修行,叫做「审决加行」,这叫做「闻精进」。 午二、为思精进 为思精进者:谓如所闻法独处空闲,思惟其义筹量观察。 第二科「为思精进者:谓如所闻法独处空闲,思惟其义」,「思精进」是甚么意思呢?「谓如所闻」瑜伽的法门「独处空闲」,一个人在空闲的地方思惟瑜伽止观的道理。「筹量观察」,「思惟其义」思惟也就是筹量也就是观察。但是分成三句来表达他的义,或者是说,思惟其义是总说的,筹量观察是别说的。筹量就是指文句说的,观察是指文句所说的义,有文有义。这样分总别分文义来解释,或者约深浅的意思来解释。「思惟其义」是初开始的思惟,「观察」是最后深刻的思惟,「筹量」是中间性。 午三、为修精进 为修精进者:谓入寂静于时时间勤修止观。 这是第三科「修精进」前面是「闻精进、思精进」,现在说「修精进者:谓入寂静」就是说这个人要到寂静的地方去,「于时时间勤修止观」就是无间加行了殷重加行了,那么这叫做「修精进」。 午四、为障淨精进 为障淨精进者:谓于昼夜策励精勤经行宴坐,从诸障法淨修其心。勤心勇勐审决精进。 「为障淨精进者」这是第四科「为障淨精进」。 「谓于昼夜策励精勤经行宴坐,从诸障法淨修其心」就是不管白天或夜间,他们都能鞭策自己、勉励自己、精勤的经行,精勤的宴坐。不能够一直地坐在那裡也要经行,不能一直地经行也要静坐,这是二种威仪。 「从诸障法淨修其心」这个障裡面惑业苦都是「障」,苦也是障,这个身体色受想行识这是五蕴,这个身体就是个障。这种种的业,种种罪过的业也都是障,各式各样的烦恼也是障。但是这这么多的障裡面,烦恼障是最厉害的,是最重要的障。就是从这些烦恼障裡面把它清淨出去,就是从诸烦恼障裡面来清淨自己的心,叫它没有烦恼。这样修行的意思就是令心清淨,修止观的时候令心清淨,不是说要得神通,就是令心裡面没有贪瞋痴的烦恼,做这件事。「勤心勇勐审决精进」这刚才解释了审决精进。 辰四、方便(分二科) 巳一、标 方便有四:谓尸罗律仪增上力故善守其念。善守念故能无放逸,防护其心修诸善法。无放逸故,心正于内修奢摩他增上慧法毘钵舍那。 前面是「精进」,这个「信、欲」都还是「修瑜伽」之前的事情,「精进」就是正式用功了。这个「方便」呢?实在也还是精进裡边的事情,但是这裡边就是告诉你精进的时候,你要具足这四种功德。 「谓尸罗律仪增上力故」就是你一定精进用功的时候,你还要保持「戒律」的清淨,这是第一个。因为尸罗律仪清淨有强大的力量,持戒清淨它有力量。甚么力量呢?「善守其念」能帮助你守护你的心念使令他不会污染,有这个力量。这是第二个就是「念」。「善守念故」,这是第三个,因为你能够守护你的心念,不污染你的心就不会放逸,就不会跑到色声香味触去放逸,就能保护你内心的清淨「防护其心」的清淨。「修诸善法」,心若清淨了,修诸善法都是清淨的。 「无放逸故,心正于内修奢摩他增上慧法毘钵舍那」你能够修诸善法无放逸故,所以你的心就能正式的、努力的去修这个「内修奢摩他」,就是「止」。又能够修增上慧法的毘钵舍那,就是修「观」了。这个增上慧法毘钵舍那是观,奢摩他是止。这样子呢?第一个是尸罗律仪,第二个是善守其念,第三个是能无放逸,第四个是正于内修奢摩他增上慧法毘钵舍那,分成四种。这四种也是由始而终,包括四种的瑜伽都在内了。 寅二、结名瑜伽 此四瑜伽有十六种。当知此中初由信故,于应得义深生信解。信应得已,于诸善法生起乐欲。由乐欲故,昼夜策励安住精勤坚固勇勐。发精进已,摄受方便。能得未得、能触未触。能证未证。故此四法说名瑜伽。 前面辨别这四种瑜伽,现在「结名」,结束这一段。此四种瑜伽每一种裡面有四种,四四一十六,所以有十六种瑜伽。「当知此中初由信故」这裡边说它的要义,这四种瑜伽裡边一开始就是要有信心。「于应得义深生信解」对于这个应该成就的,瑜伽的功德深深地生起了信解的心、信乐心,生欢喜心。 「信应得已,于诸善法生起乐欲」这个信心,信顺和清淨的信心,你若能够相应了,你成就了。「于诸善法生起乐欲」那对于止观的这一切,出世间的善法你的欢喜心,你就生起了乐欲就想要修行去,生起乐欲之心。 「由乐欲故,昼夜策励安住精勤坚固勇勐」这就是精进。因为你想要成就止观,你有这样的欲望,所以你就能不怕辛苦,昼夜都能策励自己,安住在精进裡面而不退转,「精勤坚固勇勐」。 「发精进已,摄受方便。能得未得、能触未触。能证未证。故此四法说名瑜伽」。「发精进已」你发动了这个精进去修学止观之后呢,「摄受方便」你还能够具足四种方便。「能得未得」这样子你就能得所未得的功德,能接触未接触的功德,能证悟未证悟的功德,那么就是得圣道了,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了「故此四法说名瑜伽」。 《披寻记》九五○页: 由乐欲故等者:谓于未生一切善法欲令其生。及于已生一切善法欲令坚住,欲令不忘,欲令修满,是名乐欲差别。为于已得令现前故,由是说言昼夜策励。为于未得令其得故,由是说言安住精勤坚固勇勐。 「由乐欲故等者:谓于未生一切善法,欲令其生」没有生起的善法,止观没有生的善法你能令他生起,「及于已生一切善法,欲令坚住」这个止和观若有所成就了,你就能令它坚住不退、不失掉。「欲令不忘」使令他不要忘失了,「欲令修满」最初成就的时候只是一部份、一少份没能圆满,你若继续用功修行才使令这个止观逐渐地得圆满。比如说这个止,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到初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所以要令它圆满,观也是一样。「是名乐欲差别」。「为于已得令现前故,由是说言昼夜策励。为于未得令其得故,由是说言,安住精勤坚固勇勐」。把这段这几句话分开讲,这样意思。 子九、作意(分二科) 丑一、徵 云何作意? 这是第九科。前面是第八说是「瑜伽」有四种瑜伽。这是第九说到「作意」分二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作意」?什么叫做「作意」呢?这个作意这个字,这个「作」有个警觉的意思。警觉你的心,不应该生起的事不要动,应该起的要发动它让它生起,那就叫做「作意」。这个修行这个事情,的确是内心的事情,常常地要警觉自己。实在是作意这个字已经包括了,就是这个「作意」,作意也有生起的意思,应该生起的心情,就叫它发动它生起,那就叫做「作意」。是「触作意、受、想、思」这是心所裡面的一个,但是这裡边用这个字,这个意用在修行上这个范围是很广大的。这先是「徵」。「云何作意」这是「徵」。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别辨作意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是「初四种」。这是第一个四种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丑二、释(分二科) 寅一、别辨相(分二科) 卯一、初四种(分四科) 辰一、标 谓四作意。 有四种作意。这是「标」。第二科是「徵」。 辰二、徵 何等为四。 这是「徵」。下面第三科是「列」。 辰三、列 一力励运转作意。二有间运转作意。三无间运转作意。四无功用运转作意。 这是把这个「作意」,就是从开始用功修行的作意一直到最后成功了,分成四个阶段这「四种作意」。 《披寻记》九五一页: 谓四作意等者:此四作意。三摩呬多地中已略显示,与此义同。 《披寻记》上说。「谓四作意等者:此四作意。三摩呬多地中已略显示,与此义同」。 辰四、释(分四科) 巳一、力励运转 云何力励运转作意?谓初修业者。令心于内安住等住。或于诸法无倒简择。乃至未得所修作意。尔时作意力励运转。由倍励力折挫其心,令住一境。故名力励运转作意。 这是第四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解释「力励运转」。怎么叫做「力励运转作意」呢?「谓初修业者」就是说初发心修学圣道的人,修学这个境界的人。「令心于内安住等住」就是修奢摩他的止,使令心不要向外攀缘要在裡边住下来。就是安住在所缘境界这裡不动安住不动,这叫做「内住」是内住。第二个是「等住」,内住、等住、安住、近住,一共是九住。于内安住是内住。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这么多好的住,所以叫做「等住」。 「或于诸法无倒简择」令心于内安住等住这是「修止」,「或于诸法无倒简择」这是「修观」。就是对于这色受想行识、色声香味触法的一切法上,不要有颠倒的「拣择」,就是不要有常乐我淨的颠倒去观察思惟叫「拣择」,那么这是毘钵奢那观。初修止、初修观的人「乃至未得所修作意」初开始修行,从开始修行乃至到最后,最后也有个边际有个限际,就是「乃至到未得所修作意」你还没能够成就所修的作意。这个是什么呢?就是「未到地定」。你还没能够得到未到地定。 「尔时作意力励运转」在这个阶段之内,你这时候这个修内心的作意的情况是「力励运转」,就是特别的要用力来运转你的心。这个心你不要听心的走,你要叫你的心听你的智慧的指挥。 「由倍励力折挫其心」这个「励力」怎么讲呢,由倍努力就是加倍的用力量。一个力量还不够,要加上五倍。「折挫其心」要调伏你的心叫它不要乱,不要乱动。 「令住一境」叫它安住在一个所缘境那裡不要动。但是久远以来习惯了,内心就是自由的活动,愿意想东就想东、想西就想西,愿意贪就贪,愿意瞋就瞋,各式各样的活动。现在不是,要管住它约束它。「折挫其心」要降伏它,令它安住一境「故名力励运转作意」。这个「力励运转作意」是这样。 所以这个佛菩萨说话说得非常真实,就是告诉我们初开始调心的时候是这样,这个心它不老实你要努力地把它调伏它,那正好形容这个境界。 《披寻记》九五一页: 谓初修业者至未得所修作意者:此说初修作意瑜伽师,乃至未得所修作意,未能触证心一境性。故名初修业者,如下自说。此中未得所修作意,谓犹未得初静虑的近分定。于尔所时,不名堕在有作意数。有作意相,如下自释。(陵本三十二卷二十页)言令心于内安住等住者:谓修奢摩他行。言于诸法无倒择择者,谓修毘钵舍那行。 「谓初修业者至未得所修作意者:此说初修作意瑜伽师,乃至未得所修作意,就是未能触证心一境性」。你没能够接触到那个「心一境性」的境界,就是没有得定,就是没有成就那个未到地定的「心一境性」,「故名初修业者」。这样说欲界定都是在初修业的境界裡边。「如下自说」这下文自然会说到这裡,「此中未得所修作意,谓犹未得初静虑的近分定」就是这个定接近了色界初禅,但是它还不是色界初禅,那就是未到地定,叫「未至定」。 「于尔所时,不名堕在有作意数」就于那么多的时间内,不能说它入于有作意数。有作意的范围,有作意就是成就了未到地定,叫做「有作意数」。成就了初静虑的近分定,那叫做有作意数。但是你没有成就的时候,你坐了七天、你坐了七年,你都不算是入于有作意数。所以「于尔所时」那么多的时间内都还是没成就这未到地定。「有作意相如下自知」这下文有解释,就是(陵本三十二卷二十页)那裡解释这未到地定的相貌。 「言令心于内安住等住者:谓修奢摩他行」这是修止行的相貌,「言于诸法无倒择择者,谓修毘钵舍那行」这是修观的意思。初开始修止,初开始修观都叫做初修业者。这个时候就叫做「力励运转作意」。 巳二、有间运转作意 云何有间运转作意?谓得所修作意已后。世出世道渐次胜进,了相作意。由三摩地思所间杂,未能一向纯修行转。故名有间运转作意。 这是第二、第二种「有间运转作意」。「谓得所修作意已后」就是这个修行人经过力励运转作意,没有白辛苦成就了未到地定了「得所修作意已后」。 「世出世道渐次胜进,了相作意」成就了未到地定以后有两条道路,一个是修世间道,就是从未到地定这时候去修色界的四静虑,这是修世间道;或者你在这裡修四念处,修苦、空、无常、无我,就是出世间的圣道了,这两道,世道、出世道。「渐次胜进」当然这个时候,修世间道也好,修出世间的圣道也好,都是渐次地向前升级,渐渐地升级向前进步。可是初开始修的时候都叫做「了相作意」。有七种作意,初开始是了相作意,七种作意前面也讲过,有四十种作意裡边有七种作意。 「由三摩地思所间杂,未能一向纯修行转」。这个了相作意这个时候,是说在未到地定裡边修这个了相作意,修这个了相作意假设修世间道就是前边说过,观下地是粗相,上地是静相。譬如说这个欲界对初禅来说,欲界是下地初禅是上地。观欲界是苦恼的境界,有很多的过患,有很多的灾难。那么观这个色界初禅呢它就是寂静,没有这种苦恼的境界,那么这就叫做「了相作意」。这个了相作意「由三摩地思所间杂,未能一向纯修行转」。这个由三摩地也就是得了未到地定,也叫做「心一境性」,也可以说是定。但是它呢「思所间杂」,有思惟的间杂,就是有闻思的间杂「未能一向纯修行转」,他还没能够完全是定裡边的境界,就是前五识,你在欲界定成就了欲界定前五识还是动的。你若成就了色界初禅以上前五识不动了,那么就叫做「纯修行转」。若在欲界定在未到地定裡边有的时候这个思「思所间杂」,就是还去思惟这些道理,不纯是定的境界。不纯是定,有的时候也是定,有的时候也不是定,叫做「思所间杂」,未能一向纯是定的境界,有这种问题。「故名有间运转作意」所以叫做有间。 这个「有间运转作意」呢,也有一种情形,就是未到地定这个人没有断欲,对欲界的这个色声香味触的欲没有断还是有,所以叫做有。思所间杂未能一向纯修行转,若是一向纯修行转就是得了,成就了色界初禅以上,他欲界欲完全停下来了,他没有这个欲了,那就是「纯修行转」纯是在「色界定」裡边了。 巳三、无间运转作意 云何无间运转作意?谓从了相作意已后。乃至加行究竟作意,是名无间运转作意。 这是第三个「无间运转」。怎么叫做「无间运转作意」呢? 「谓从了相作意已后」,就是那个胜解前面是我们讲过的。「胜解」就是你对于这个粗相和静相有强大的力量的观察,那叫做「胜解」。可是我们观察修不淨观,我们修不淨观的时候按照这个文相文句这样修,但是这个「欲心」还是动。那就表示你的观察没有力量,还没有到胜解的力量,没有到那个程度。现在是在这个在未到地定趣向于初禅的这个阶段,还没有成就初禅,但是也超过了「了相作意」。这个时候这个胜解,叫做「胜解作意」。胜解作意以后第三个是「远离作意」。这个胜解作意你在这个未到地定裡边,你继续地修这个不淨观的时候,能达到了能断除欲界的烦恼了,这个时候还是「胜解作意」,可是这个时候有「堪能」能够远离欲界的烦恼了,这个时候就叫做「远离作意」。 把欲界的烦恼麤重的烦恼断除去多少了,这个时候的轻安乐就是强了,本来这未到地定是有这轻安乐的,这个时候轻安乐更殊胜了,更殊胜了心裡欢喜,这时候把欲断除去多少了心裡欢喜,心裡欢喜时常地自己感觉到现在达到了这个程度,把这个欲烦恼,我不再受欲的苦恼了心裡欢喜,所以叫「摄乐作意」。摄乐作意,就是自己主动地发欢喜心,这是「摄乐作意」。 第一个是「了相作意」,第二个是「胜解作意」,第三个「远离作意」,第四「摄乐作意」,第五是「观察作意」。观察作意,因为这个你通过了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的时候,这个欲的烦恼好像没有了似的?就像没有欲了似的。可是真是没有了吗?自己再检查自己,所以叫「观察作意」。我反省我自己,我究竟这个欲是完全断了吗?完全断了欲了吗?自己微细地时时地检查自己,感觉到还有点问题,所以这时候就叫做「观察作意」。继续地观察,观察自己究竟是还有没有欲,观察感觉到还是有欲,所以这叫观察作意。观察了之后感觉到自己欲还没有完全消灭,就「加行究竟作意」,就是更努力地再修不淨观。再修不淨观,这个努力地再修不淨观的时候是「加行究竟作意」。这样一努力地修不淨观的时候,把欲界的欲烦恼完全的消灭了,完全消灭了这个时候就得初禅了。得初禅了叫「加行究竟果作意」。加行究竟果是得初禅了。 现在这裡说「云何无间运转作意,谓从了相作意以后」那就是胜解作意。由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到这裡是名「无间运转作意」,这叫做无间运转作意。也就是精进的用功修行,就是把烦恼把欲界的烦恼完全的消除了,这样子。这叫「无间运转作意」。 巳四、无功用运转 云何无功用运转作意?谓加行究竟果作意。是名无功用运转作意。 这是得初禅了。这个时候无功用运转作意,这个心裡面很自在地很自在地。就是不需要特别努力的修不淨观不用,那么欲完全消除了。这个消除当然在世间道的修止观不是究竟的断烦恼,只是把欲的烦恼的现行停下来,欲的种子还是在的,那么这就是世间道。「谓加行究竟果作意,是名无功用运转作意」。 这是这四种作意,这是第一种四种作意:一力励运转作意、有间运转作意、无间运转作意、无功用运转作意。 卯二、次四种(分三科) 辰一、标 复有所馀四种作意。 第二科「有四种」分三科,第一科「标」。「复有所馀」,又有前四种以外的四种作意。这是标。下面第二是「列」。 辰二、列 一随顺作意。二对治作意。三顺清淨作意。四顺观察作意。 《披寻记》九五一页: 复有所馀四种作意等者:三摩呬多地中亦有此四作意,应参彼释。 「复有所馀四种作意等者:三摩呬多地中亦有此四作意,应参彼释」。那裡有解释这四种作意。 辰三、释(分四科) 巳一、随顺 云何随顺作意?谓于所缘深生厌坏起正加行,而未断惑。 这是第三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随顺」。什么叫做「随顺作意」呢? 「谓于所缘深生厌坏起正加行,而未断惑」。「谓于所缘」就是这位修行人对于所缘的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深生厌坏」,深深地生起厌坏心不爱着它。这个色受想行识都是不淨,有很多的过患,有很多的苦恼,「起正加行」就是发起正加行而行,就是修这不淨观了。修这个麤,观下地是麤,观上地是静。这个麤实在也就是不淨,「起正加行,而未断惑」。但是欲界的烦恼并没有断,虽然是努力地修行不淨观,但是烦恼还没有断,这时候叫做「随顺作意」。 巳二、对治 云何对治作意?谓能断惑。 第二种叫做「对治作意」。「谓能断惑」就是你继续修这个不淨观的时候,修这如病、如痈、如箭,苦、空、无常、无我这样修的时候,能把欲界的烦恼断了,谓能断惑,这时候叫做「对治作意」。 巳三、顺清淨 云何顺清淨作意?谓心下蹙取淨妙相策令欢悦。 第三科顺清淨作意。什么叫做「顺清淨作意」呢?「谓心下蹙」,这个心下蹙是什么意思?这个「蹙」,有一点有忧愁的意思。这个修行人今天用功修行,但是这时候心情不快乐,心情有点忧愁。这种勇勐精进用功修行的心提不起来了,心裡忧愁,所以叫做「心下蹙」。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取淨妙相,策令欢悦」。这个时候「取淨妙相」。什么叫做淨妙相呢?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就是念佛法僧的功德生欢喜心。或者是念施,念这个布施的功德能够升天,天上有殊胜的境界,那么就是自己在佛法中已经修过的功德,我有这个功德我将来能够升天怎么怎么地,就是这个增上生一部份,和决定胜一部份,修学圣道的功德。这样子将来能得到甚么甚么样的果报。从这裡「策令欢悦」,能警策自己使令自己生欢喜心,这叫做「顺清淨作意」。可见这个地方用功修行的人有的时候内心会有这件事会「心下蹙」,心裡面有一点忧愁,有这个事情。修行的勇勐精进提不起来了,那么现在这个「顺清淨作意」告诉你,「取淨妙相,策令欢悦」令心欢喜不要忧愁。 巳四、顺观察 云何顺观察作意?谓观察作意。由此作意增上力故,顺观烦恼断与未断。 「云何顺观察作意?」第四个「顺观察」,「谓观察作意,由此作意增上力故,顺观烦恼断与未断」这是前面那个七种作意那个观察作意。「随顺观察作意,谓观察作意」就是由此作意,由此观察作意力强大的力量故「顺观烦恼断与未断」,随顺观察自己内心的烦恼,究竟是断了是没有断?这就是叫做「观察作意」。 这个从这些七种作意裡边看,从这四种作意裡边看,从前面那四种作意裡边看,用功修行的人你不要那么天真,因为你常常修这个戒定慧、修不淨,观烦恼就不动了。你不要因为烦恼不动真是断烦恼了,不是的!你还要再仔细地注意自己究竟是断烦恼?是没断烦恼?还要经过考察的,经过一番检验自己,经过一番的考验自己,然后才知道究竟是断烦恼?是没断烦恼?是那么回事。 所以你静坐好有一点相应,你要沉住气,我得到未到地定了、我得初禅了,不是的!你头一支香坐的不错,第二支香未必坐得能满意。虽然有的时候,应该这个时候应该生瞋烦恼,但是没有生。你不要,你沉住气你可能不是真实断了瞋烦恼。不管是贪烦恼也好、瞋烦恼也好、骄慢的烦恼,各式各样的烦恼,有的时候它没有动,但是那并不表示你断烦恼了。所以你要继续地观察这烦恼是断还是没有断,要经过考验才知道。就考验你自己不知道,佛菩萨会来考验你。有的修行人会做梦,梦中观世音菩萨来考验你,你醒了梦唉呀我烦恼还没有断!才知道这回事。所以这个是「顺观烦恼断与未断」有这回事的。 所以这个修行这个事情不是容易,不是容易的。所以不要讥嫌人家,你修行这么多年了你还有烦恼!这句话你不必。当然你这么说也等于考验一下也好,但是你可知道修行不容易。 我昨天看见那个法云杂志上面那个「那裡清凉那裡去」,那篇文章是谁?属名王荷。王荷是谁?我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但他那篇文章我认为是不错,就是来警策『知道修行了而没有修行的人』。所以禅宗的人,这是『知解宗徒』其实我们再退一步来说,知解宗徒也不容易。你真能知道这瑜伽师是怎么修行吗?谁敢说这句话,『我知道怎么修行了』,谁敢说这句话?所以『知解』那两个字,还不是容易俱足的!所以这个事情也可以向道上会,警策我一下也好,但实在来说不容易,不是那么容易地! 寅二、广分别(分二科) 卯一、所缘境相(分二科) 辰一、问 问:于所缘境正作意时,思惟几相? 这个前面这个第九科这个作意裡边分两大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就是说明了两种「四种作意」,现在第二科「广分别」广分别这个作意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所缘境相」分二科,第一科「问」。 「问:于所缘境正作意时,思惟几相?」就是我们用功修止观的时候,就是要有所缘境,要有所缘境你在所缘境上作意,或者修止也叫做作意,修观也叫作意。这个时候「思惟几相」你思惟几种相貌呢?这是问。 下面回答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辰二、答(分四科) 巳一、标 答:四。 有四种相貌。 巳二、徵 何等为四? 这是「徵」 巳三、列 一所缘相。二因缘相。三应远离相。四应修习相。 这是第三科是「列」。思惟几种相?有四种相。这是把四种相列出来。 下边就是第四科加以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先解释「所缘相」。 巳四、释(分三科) 午一、所缘相 所缘相者:谓所知事同分影像明了显现。 这句话我们前面曾经讲过,不知道你们记住没有?「谓所知事」所知事就是所知的色受想行识,不管你比如说是修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这些蕴界处、缘起这都是所知事。这个同分影像呢,但是你内心裡面所缘的蕴界处,并不是色受想行识的蕴界处,是那个所知事的相同的影相而已,影像。比如说我心裡面现出来一个莲花来,这个莲花并不是莲花池那个莲花,是那个莲花的影像而已,所以叫作「同分影像」。这个影像和那个所知事是有点相似、相同,所以所知事的同分影像。就像一个影,这个影和那个形相似,这个像和那个质相似。您照镜子,镜子裡面现出像来,那个像和你的头面有点相似,但是究竟那是个像,像不就是那个质,质与像还不是一,影与形相似但是它不就是一个。所以你内心裡面修止观时候有一个所缘境,这个所缘境是「所知事的同分影像」,就是这么一句话。「明了显现」,这个影像很明了地显现在你心裡面,比如说是你观这个莲花,莲花很分明地显现出来,那就叫做「明了显现」。这是「所缘相」所缘相是这样意思。 午二、因缘相(分二科) 未一、资粮等摄(分二科) 申一、别列 因缘相者:谓三摩地资粮积集,随顺教导与修俱行勐利乐欲。于可厌法深生厌患。能审遍知乱与不乱,他不恼触。 「因缘相者」第二是因缘相。「因缘相」分二科,第一科「资粮等摄」分二科,第一科「别列」。因缘相怎么讲呢?什么叫做因缘相呢? 「谓三摩地资粮积集,随顺教导与修俱行勐利乐欲」。「谓三摩地资粮积集」,就是禅定的资粮。前面说了是安住淨戒、修根律仪那一共是五种。这资粮积集了,三摩地资粮已经积集了,持戒清淨、修根律仪,能够于食知量,也能减少睡眠、能正知而住,这些事你都准备好了。「随顺教导」你能够随顺这个圣教,教导你怎么样修止,怎么样修观,你能随顺开始修止观了。「与修俱行勐利乐欲」在那个修止观的同时,你内心裡面有勐利的乐欲心,就是想要得涅槃,想要和圣人都一样俱足而住,有这样的乐欲心。 「于可厌法深生厌患」对这个色受想行识有漏的五取蕴是可厌法。「深生厌患」深深的生厌离心。 「能审遍知乱与不乱,他不恼触」你能真实地能够普遍的知道,现在这心是乱是不乱。「他不恼触」另外的境界不触恼你,那这就叫因缘相。这个因缘相是属于资粮等摄,还不是正式修止观的那种因缘相。这是「别列」列出来。 下面第二科「随释」,就是裡边不容易懂的解释解释。 申二、随释 或人所作或非人作。或音声作或功用作。 这上面「或人所作」,就是这个他不恼触这件事情,恼乱你的事情。或者是人作的,那个人作那件事情障碍你修止观。或者是鬼神「非人所作」,作出这事情障碍你。「或音声作」作出来那些障碍你的事情,或者属于音声恼乱你。「或功用作」就是其他的除了音声之外,其他的功用不是自然而有的,作出一些事情来恼乱你。看《披寻记》解释这一段文。 《披寻记》九五二页: 谓三摩地资粮积集等者:成就戒律仪等。乃至成就所有沙门庄严,名三摩地资粮积集,随顺通达修瑜伽师殷勤教诲,是名随顺教导。乐断乐修于上解脱发生希慕:谓我何时当于是处能具足住如诸圣者于是处所具足而住?是名与修俱行勐利乐欲。于诸世间衰损兴盛唯见其苦不欲现前,是名于可厌法深生厌患。色等十相,八种寻思,贪等五盖,念心散动,令心躁扰,令心染污,是名为乱。依六种想作意思惟,能令心住一所缘境,是名不乱。云何六想?谓无相想、无分别想、寂静想、无作用想、无所思慕、无躁扰想、离诸烦恼寂灭乐想。于此乱不乱相能于其中审谛周遍了知分明现前,是名能审遍知乱与不乱。若所居处于昼日分无诸諠逸,于夜分中无蚊虻等众苦所触,亦无种种人及非人怖畏惊恐,如是说名他不恼触。 「谓三摩地资粮积集等者:成就戒律仪等」就是前面说的五种戒律仪等。「乃至成就所有沙门庄严」前面这个资粮说了,说了很多沙门庄严说了很多,这是三摩地的资粮积集。「随顺通达修瑜伽师殷勤教诲,是名随顺教导」。这个随顺教导是什么意思呢?随顺通达瑜伽师的殷勤教诲,那个人并不懂瑜伽他教诲的不算数,通达修瑜伽师的殷勤教诲,那么叫「随顺教导」。 「乐断乐修于上解脱发生希慕」,「乐断乐修」欢喜断烦恼,心裡有个烦恼心裡不欢喜,欢喜断烦恼、欢喜修学圣道。「于上解脱」于涅槃解脱。「发生希慕,谓我何时当于是处能具足住,如诸圣者于是处所具足而住?是名与修俱行勐利乐欲」。 「于诸世间衰损兴盛,唯见其苦不欲现前,是名于可厌法深生厌患」。前面于可厌法深生厌患怎么讲呢?就是于诸世间的衰损,于诸世间的兴盛,世间上的这些欲衰损了,或者欲是兴盛了。「唯见其苦」这个修行人衰损是苦、兴盛也是苦!唯见其苦不欲现前。不欢喜世间上兴盛的事情,不想它现前。衰损也不要兴盛也不要,这就是那个大功德天那个事情了「不欲现前」。「是名于可厌法深生厌患」。这个地方可是,人若是世间上的欲衰损了心裡生厌离心,若是兴盛的呢心裡就欢喜了!那个还不是深生厌患。现在是唯见其苦不欲现前,是名于「可厌法深生厌患」。 「色等十相,八种寻思,贪等五盖,念心散动,令心躁扰,令心染污,是名为乱」。怎么叫做乱,怎么叫做不乱呢?这上面解释。色等十相,色声香味触这五相,加贪瞋痴,加上男女,这叫做十相。八种寻思: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里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一共有八种寻思。贪等五盖,贪欲瞋恚这五种盖,这些事情呢令心散动。使令人的心,没有得定的人的心裡面就是散动。「令心躁扰」心裡面烦躁,躁动扰乱,扰乱你的心,令心染污不清淨了,是名为乱。 「依六种想作意思惟,能令心住一所缘境,是名不乱。」「云何六想?谓无相想、无分别想、寂静想、无作用想、无所思慕、无躁扰想、离诸烦恼寂灭乐想。」这是六种想。「于此乱不乱相能于其中审谛周遍了知分明现前,是名能审遍知乱与不乱。」这六种想下文有详细解释。 「若所居处于昼日分无诸諠逸,于夜分中无蚊虻等众苦所触,亦无种种人及非人怖畏惊恐,如是说名他不恼触。」这是他不恼触是这么讲。 未二、止观摄 若毘钵舍那而为上首,内略其心极勐盛观后因缘相。 前边是资粮等摄的因缘相,现在是止观摄的因缘相。「若毘钵舍那而为上首,内略其心。」若是你现在静坐的时候,你一开始就是修毘钵舍那观,修毘钵舍那观的时候。这个上首就是初开始的意思。初开始的时候你修毘钵舍那观,「内略其心」这个毘钵舍那观,修毘钵舍那观的时候,或者这样说:这个上首就是你现在修禅的时候,你内心裡面依毘钵舍那为上首,为你希望成就的目标,你想要得圣人无漏的智慧。那么这个毘钵舍那以谁为因缘呢?「内略其心,极勐盛观后因缘相。」内略其心就是修止了,你内裡叫这个心略,不要去分别所缘境,在分别所缘境无分别住。这个无分别住的止、无分别住的内略其心,是极勐盛的毘钵舍那观的后因缘相,使令你毘钵舍那力量强大的因缘。这个修止是毘钵舍那的因缘相,它能帮助你毘钵舍那强大起来,这样意思。若毘钵舍那为上首的话,你希望得无漏的智慧,修毘钵舍那观的时候,以谁为因缘相呢?以内略其心的止为因缘相,它能帮助你使令你的毘钵舍那极勐盛起来,能为毘钵舍那强大的力量的成就作因缘,这样意思。这念一念。 《披寻记》九五二页: 若毘钵舍那而为上首等者:此说毘钵舍那与奢摩他为其因缘,如下说言依奢摩他所熏习心,为令后时奢摩他定皆清淨故,修习瑜伽毘钵舍那所有加行,是名因缘相。(陵本三十一卷八页)是此应准知。 「若毘钵舍那而为上首等者:此说毘钵舍那与奢摩他为其因缘」奢摩他为毗钵舍那为因缘。「如下说言依奢摩他所熏习心,为令后时奢摩他定皆清淨故,修习瑜伽毘钵舍那所有加行,是名因缘相。」这下面这一段文是在三十一卷八页。容易懂,因为那个段文为这一段文作注解。这段文也是那意思「是此应准知」。 若奢摩他而为上首。发起胜观极勐盛止后因缘相。 这是前边毘钵舍那的因缘相是止。「奢摩他而为上首」你现在用功修行的目的想要得定,那么奢摩他为重要。奢摩他以谁为因缘相呢?是发起胜观,你心裡面要发起殊胜的观察,就是毘钵舍那了。他这个发起胜观是极勐盛止,你现在修的奢摩他你不理想,那么希望它特别的成就。成就就是将来,将来极勐盛止是后,后来的极勐盛止是发起胜观的因缘相。修观能帮助你奢摩他强大起来。看那《披寻记》。 《披寻记》九五三页: 若奢摩他而为上首等者:此说奢摩他与毘钵舍那为其因缘。如下言说依毘钵舍那所熏习心,为令后时毘钵舍那皆清淨故,修习内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陵本三十一卷八页)此应准知。 「若奢摩他而为上首等者:此说奢摩他与毘钵舍那为其因缘。如下言说依毘钵舍那所熏习心,为令后时毘钵舍那皆清淨故,修习内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陵本三十一卷八页)此应准知。这可见奢摩他以毘钵舍那为因缘,毘钵舍那以奢摩他为因缘,就是止和观互相都有增上的力量,是这样的意思。所以你修止修的不好,修的不满意你就修观。修观观一会儿然后修止会好一点这样意思。那么修观修的不满意你修止,止也能帮助观,观也能帮助止。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八万四千法门里面,只有净土特别,只要伏烦恼就能成就。 烦恼是什么?喜怒哀乐、七情五欲。烦恼要怎么伏法?在日常生活当中,烦恼一起来,马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用这一句佛号把它伏住。烦恼如果伏住,你必定得生,而且你能预知时至;如果烦恼伏不住,那是什么?业障现前。业障现前,这个问题严重,它障碍你往生。烦恼现行伏不住,这很糟糕!我们自己要清楚。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