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97
2014/9/4   热度:22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97 申二、八种断行(分三科) 酉一、标所为 彼由如是四三摩地增上力故,已远诸缠。复为永害一切一切恶不善法诸随眠故,及为修习能对治彼诸善法故,便更生起乐欲策励。广说如前修四正断加行道理。 这是三十七道品里边的四神足。四神足这里边先解释四三摩地,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八种断行。八种断行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标所为。「标」这个字应该就是提出来;「所为」就是所要做的事情。所要做的事情把它提出来,叫做标所为。 「彼由如是四三摩地增上力故」:这个「彼」就是指那位禅师、那位修行人。「由如是」:由前边说的四正断,四正断就是四正勤,四三摩地就是四神足,欲、勤、心、慧。他因为精进地修四念住,精进地修行四种定,这四种定修行得有了成就,所以叫做「增上力」,得到强大的力量。「已远诸缠」:这个修定得到成就了,什麽成就呢?就是「已远诸缠」;他已经能够远离一切烦恼。这个一切烦恼就指现行的烦恼说的,就是在一切境界上他心能够保持清淨,没有烦恼的扰乱、缠扰。这件事做好了,但是还有事情没做。 「复为永害一切一切恶不善法诸随眠故。」标出来所做的事情就是这个了。烦恼是不动了,但是烦恼的种子还没有断,所以他要继续努力地用功,继续努力地用功做什麽呢?就是为了「永害」:永久的消灭了,「一切一切恶不善法」:就是一切烦恼,一切恶不善法;这里边有烦恼、也有业。「诸随眠故」:这些烦恼的随眠故,就是消灭这些烦恼的种子故。 「及为修习能对治彼诸善法故。」为了灭除这些烦恼的种子,这是一件事。「及」:就是还有一件事,「为修习能对治彼诸善法故」:能对治彼烦恼种子的诸善法故。「永害一切一切恶不善法诸随眠」,这是个目的;怎麽样才能够永害这一切的随眠呢?要「修习能对治彼」的「诸善法故」,当然还是戒定慧,但是名字可是不一样了。 「便更生起乐欲策励」:前面四神足是为了调伏、息灭烦恼的现行,是要有乐欲策励等事,现在为了灭除烦恼的种子也还是,还要「更」要「生起乐欲」和「策励」,前面也说到乐欲策励。「广说如前」:像前面四种三摩地说过,如前修四正断的那个加行的道理。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四页: 广说如前修四正断加行道理者:如前四正断中说有发勤精进、策心、持心,即此所指广说加行。依彼建立种种差别,即此所指广说道理。 「广说如前修四正断加行道理者:如前四正断中说有发勤精进」,又说「策心、持心」,这几句话,「即此所指广说加行。依彼建立种种差别」,种种差别就是八断行了,「即此所指广说道理」。前面没有说八断行,这里才说。 彼于如是正修习时,有八断行。为欲永害诸随眠故,为三摩地得圆满故,差别而转。 「彼于如是正修习时,有八断行」:也就是乐欲、策励、发勤精进这些事情。「彼于如是正修习」的「时」候,修习三摩地的时候,「有八」种「断」烦恼种子的一种的清淨的修「行」。「为欲永害诸随眠故」:修八断行的目的,就是想要永害一切烦恼的种子。烦恼的种子就是现行的烦恼没有动,在那里休息;就像人睡眠似的,他若睡醒了出来活动,还是那个人,他若睡眠的时候就是休息了。烦恼有两个现象,一个是烦恼睡觉了的时候,就是这个种子不动;烦恼的种子睡醒了,烦恼就活动出来了。是一样的意思,就这样,等于是个譬喻了。 「为三摩地得圆满故,差别而转。」这是两回事,一个是要永害烦恼的种子、一个是为三摩地得圆满。因为修禅定得初禅、得二禅乃至第四禅,都是一大段、一大段的,不是一刹那间就圆满了的。所以成就了多少,要继续努力,使令它的功德得圆满;初禅得圆满,二禅、三禅、四禅得圆满,乃至到非非想定得圆满。「差别而转」:为了这件事,修行的时候有各式各样的条件,那就是八断行。「而转」:就是现起。这一段是标所为。 酉二、释差别(分三科) 戌一、徵 何等名为八种断行。 下边第二科释差别,解释出来八断行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辨体相(分八科) 天一、欲 一者、欲。谓起如是希望乐欲:我于何时修三摩地当得圆满?我于何时当能断灭恶不善法所有随眠? 「一者、欲」:第一个还是欲。「谓起如是希望乐欲」:就是这个修行人他心里面生起来这样的乐欲,生出这样的好乐心,生出来这样的希望心。「我于何时修三摩地当得圆满」:我什麽时候我修的这个奢摩他的止能够圆满呢?能够得到四禅八定呢?「我于何时当能断灭恶不善法所有随眠」,这是两个愿望,我什麽时候能够灭除去恶不善法所有的种子呢?这样子。 天二、策励 二者、策励。谓乃至修所有对治不捨加行。 「二者、策励」。前面这是欲,这是八断行的第一个,要有这样的愿;第二个就是策励。「乃至修所有对治不捨加行」:这个「策励」,实在是已经有了行动。前面这是愿,现在策励就是有了行动了,就是真实开始修行了。修行的时候,他的内心常常地鞭策自己、常常地鼓励自己,应该策心、持心,应该发勤精进,应该是止、举、捨,就是这样子来鞭策自己。「乃至修所有的对治不捨加行」:就是不弃捨努力的用功,说腰疼,我不告假;头疼,我还是去静坐的。这叫做「不捨加行」,不要因为一点事就会停下来。这个修行的事情是不容易! 天三、信 三者、信。谓不捨加行正安住故,于上所证深生信解。 这个「信」也还是很重要,这是第三个断行。「谓不捨加行」:就是说这个修行人,他不弃捨他的功课,精进地用功。「正安住故」:他依据圣教、依据和尚、阿闍黎、或者是佛的修多罗里边所开导的,这样安住不动。他不离开,他这修行的方法是安住在佛的法语中,这样用功修行。因为不捨加行的关係,「于上所证深生信解」:这个「上」,就是圣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这些圣人,佛、菩萨、阿罗汉,圣人,他所证悟的涅槃、无漏的法身境界,「深生信解」:深深地生起相信这件事,是,是这样子!这个「不捨加行」这里边,由于他自己努力地修行上,建立了这样的信心。我们读经,因语言文字的学习而有信心,现在这上面是说由修行中而建立信心,这是不一样的。由修行而建立信心,这个信心是深刻、坚定,不会因为别人说了一句话,我就没有信心了、我不信佛了,不会有这麽回事儿,不会有这件事。这是信心。 天四、安 四者、安。谓清淨信而为上首,心生欢喜;心欢喜故,渐次息除诸恶不善法品麤重。 「四者、安」:第四个断行就是安。「谓清淨信而为上首,心生欢喜」:谓这一位修行人他有清淨的信心。「而为上首」:而为第一;当然有愿,前面是生欲,欲前面一定是有信,所以信是最一开始的时候就是有信的,所以为上首,是最初的。「心生欢喜」:他有清淨信,他又经过一个时期的修行,他感觉我有希望、我会有成就的、我会得圣道;发愿得圣道,而又相信能得圣道,这心里面欢喜,他用功修行的时候心里欢喜,「心生欢喜」。 「心欢喜故,渐次息除诸恶不善法品麤重」:就是次第地,这上面不是说一刹那间就是无量劫,不这麽说,就是真实地昼夜六时这样用功。这样用功,渐次地你的功夫进步了,就「息除诸恶不善法」的种子,这个麤重的现行就得调伏,调伏了,就是把那个种子降伏了它,叫它不要动,能有这个力量了。「麤重」:就是没有堪能性,有身麤重、心麤重。现在是由于有信、有愿、有行,头一个是愿,第二个策励就是行,加上信,有信愿行的关係,他到这时候有了成就了,就是得了轻安乐了,身麤重、心麤重都调伏了,就转变为身轻安、心轻安了,所以第四是安,这是他成就、得了轻安乐了。 天五、念 五者、念。谓九种相,于九种相安住其心,奢摩他品能摄持故。 「五者、念」:第五,这是个念,这都是说到修行的方法,「念」是修行的方法。这个「念」是什麽呢?「谓九种相」:这个念有九个相貌,有九种相貌。九个相貌是什麽呢?「于九种相安住其心」:就是用这九种相貌的念,成就九心住,成就这个九心住。所以这个九念也好,九种念相也好,九心住也好,都是属于奢摩他这一类的,「奢摩他品」。「能摄持故」:就是你若是修这个念,就能摄持你的心不乱,能令你的心明静而住,可以由散乱心达到寂静住而不乱、不动乱。这个「能摄持」,就是能拿过来,就是由这个念的方法,就能成就九心住、能成就禅定,是这麽意思。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四页: 谓九种相等者:谓念、等念、随念、别念、不忘念、心明记、无失、无忘、无失法,是名念九种相。如〈决择分〉说(陵本五十七卷十六页)。当知此随九种心住差别建立,由于奢摩他品能摄持故。 「谓九种相等者:谓念、等念」,念是一个、等念是一个、随念是一个、别念是一个、不忘念是一个、心明记是一个、无失是一个、无忘是一个、无失法是一个,一共是九个,「是名念的九种相貌」。这九种相貌如〈决择分〉有解释,在陵本五十七卷十六页。「当知此随九种心住差别建立」:就是由九种心住的差别建立这九种念。「由于奢摩他品能摄持故」:由于它也是属于止,就能够摄持你的心不乱。就是由九种念得九种住,是这个意思。 譬如说第一个是「念」,第二个是「等念」。这个九心住,第一个是「内住」,为什麽这个心不向外面攀缘,安住在所缘境呢?所缘境就是内,安住在所缘境就叫「内住」。为什麽会这样呢?因为你念,念所缘境了,心就住在所缘境这里;这个心念什麽、心就在什麽地方住,是这麽意思。你若想要不妄想,你要数数地忆念所缘境,心就住了,就住下来了,就安住在所缘境,所以叫做「念」。 这个第二个相貌是「等念」,这个等念就是「等住」;第一个是内住,第二个是等住。这个「等」就是平等,你前一念安住在所缘境上、第二念也安住在所缘境,前后念是一样的,叫「等住」;若前一念我安住在所缘境,第二念就跑了,那就不等了。为什麽能够等住呢?因为等念的关係;因为你前一念是念所缘境,后一念也念所缘境,它就会等住了,就是这个意思。这样子;这个随念、别念,都按照那个九心住的意思去解释,就是这样有九种相貌。这个「念」这个字,是个修行的方法,这是修定的一个方法。这是第五,现在第六。 天六、正知 六者、正知。谓毘钵舍那品慧。 「六者、正知」:这个正知是什麽呢?「谓毘钵舍那品慧」;前边这个念就是修止,是奢摩他品,能摄持心不乱。现在这个「正知」是属于什麽呢?正知是属于观,「毘钵舍那品」是观,能观察的智「慧」。前边四神足能够调伏烦恼的现行叫它不动,现在是为断随眠。这样讲,那这里说到这个正知是毘钵舍那慧,那一定包括无我观在内;你修不淨观、修无常观、修什麽观,但是一定要有无我观,才能断烦恼的种子的。所以,什麽叫做正知?就是毘钵舍那品无我的智慧,包括这个智慧在内的。 天七、思 七者、思。谓心造作。于断未断正观察时,造作其心,发起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 「七者、思」:这个思,「思」也是一个修行的方法。「谓心造作」:就是心在动,心在动的时候要有一个指挥者;就是有很多军队,要有个司令官,这个司令官来指挥这个军队。现在修行的事情,就是世间上一切事情都是一样,要有一个指挥者、要有一个能决定者,就是指挥者,我要这样做、我要那样做。那个指挥者叫做「思」。我们说是有身口意三业,实在都是思心所,都是思在指挥。什麽叫做业?就是心里面的思,它是业。 这底下解释这个心造作。「于断未断正观察时,造作其心」:「于断未断」,就是这位修行人常常地反省自己:我这个烦恼是断了,我这个烦恼没有断,我昨天是断了,今天又没有断,今天又有烦恼了!就是各式各样情形,有断、有没断,断了又没断。这个,修行常常是反反覆覆地,有进也有退、有退也有进,就是这样进进退退的,没到阿罗汉,总是就是这样子。「于断未断正观察时」:常常反省自己,反省自己有问题要解决,就是「造作其心」。就是指挥这个心,这样做、这样做、这样做。譬如说我有一点煳涂,那麽马上要修缘起观;说我是有点我慢,一定要修无我观。就是经过反省以后,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麽,那麽就推动自己,命令自己这样做、这样做、这样做,那叫「造作其心」。 「发起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发起这件事,这个身业语业,而是随顺止观二品的。止观实在是意业,但是与身业语业也有关係,那麽还就是三业。发动三业的清淨,以种种方便令自己的三业清淨者,就是那个发起者叫做「思」,这样意思。譬如我现在惛沉了,那麽发觉自己惛沉了,那麽就要修举,修这个方法;譬如现在我掉举了,我要指挥这个心叫它修止,来破除这个掉举,就是那个发动者、那个司令官叫做「思」。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五页: 发起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者:此中义显静虑律仪。谓由止观二增上力,损伏一切犯戒种子,令身语业得善清淨,如是当知烦恼已断。诸观行者观察烦恼断未断时,正审思察,愿证如是清淨身业语业,此身语业名顺止观。 「发起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者:此中义显静虑律仪」:就是那个得到了禅定共戒。得到了禅定的人,他的身口意自然是清淨、合乎律仪的;能灭除一切不威仪的事情,使令三业清淨。这个时候和这个散乱的人、和没得定的人不一样。「谓由止观二增上力」:这个「静虑律仪」是怎麽回事情呢?「谓由止观二增上力」:就是这个修行人,他有奢摩他的力量,他也有毘钵舍那的力量,这两种强大的力量。「损伏一切犯戒种子」:就是能够损减调伏一切犯戒的那个烦恼的种子,因贪心而犯戒、因为瞋心而犯戒、因为愚痴而犯戒、因为高慢而犯戒、因为邪知邪见而犯戒,这些烦恼都是有种子的,由于你修止修观,使令这些烦恼种子得调伏,能损伏、折损了它的力量,折损了那个种子的力量。「令身语业得善清淨」:这个种子一枯萎了,它就不能现行了,烦恼种子枯萎了、不现行,那麽你表现于外的身业、语业就清淨了,它就没有这些污染了,「得善清淨」。「如是当知烦恼已断」:这样子,你就会知道,哦,这个现行烦恼是不动了;现行烦恼不动,就知道那个种子没有力量了;种子没有力量了,那就是你的止观的力量强了,所以就「如是当知烦恼已断」。 「诸观行者观察烦恼断未断时」:这就是那个摄乐作意、观察作意。「诸观行者」:就是修止观的这位禅师,「观察烦恼断未断」的时候,「正审思察,愿证如是清淨身业语业,此身语业名顺止观」:「正审思察」,这个「正」,是指佛的法语;他就根据、依据佛的法语来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时候,「愿证如是清淨身业」、清淨的「语业」,「此身语业名顺止观」:这个清淨的身语业,就顺于意业的止观。如果你身不清淨、语不清淨,那就影响你意业的止观,使令你的止观有困难;现在身业语业清淨了,你的意业的止观也就受到了支持、支柱的力量,也就容易清淨,容易成就止观。就是,意业也会影响身业、语业,身业、语业也影响你的意业的。现在是因为止观的力量强大了,损伏了烦恼的种子,所以身业语业清淨;身业语业清淨,意业也就得到清淨,意业止观也得到清淨了。这叫做「发起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这就叫做「思」,思是这样意思。 天八、捨 八者、捨。谓行过去、未来、现在随顺诸恶不善法中,心无染污,心平等性。 「八者、捨」:八断行现在讲到第八个,这个「捨」字怎麽讲呢?「谓行过去、未来、现在随顺诸恶不善法中,心无染污、心平等性」,这个捨这麽说。「行」:就是我们的心。这个心,「行过去」:行于过去世的随顺诸恶不善法中,行于「未来」世的随顺诸恶不善法中,行于「现在」世的随顺诸恶不善法中。这个「诸恶不善法」:就是遇见一些可爱的境界的时候,令我生贪心,这恶不善法;遇见一些可憎恶的事情,令我心里面生瞋心,那就是诸恶不善法;乃至到生种种的烦恼心。当然也有是因贪心而生瞋心,因瞋心而生贪心,烦恼与烦恼互相的变化,都叫做诸恶不善法。 我们的心在这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恶不善法中活动的时候,「心无染污」:这个人是修止观的,他不是散乱的人,大家同样是在恶不善法中,但是这个修止观有成就的这个人,「心无染污」,他心里面清淨。应该生贪心的,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但是心里面清淨,「心无染污」。应该生贪心不生贪心,应该生瞋心他不生瞋心,所有的烦恼都不动。「平等法中」:虽然所缘的境界是污染的,但是他心里面是平等;「等」,还是明静而住,与止观相应,「心平等性」。这就叫做「捨」。这个捨是这样意思。 这样「捨」呢,就是捨弃了一切的污染的烦恼,心里面没有烦恼,就叫做捨。这个捨有过去、现在、未来包括三世的境界,这叫做捨。也就是由于前边修念的奢摩他,修正知的毘钵舍那;正知的毘钵舍那和念的奢摩他,是由这个「思」指挥的,由它的运作,现在达到这麽一个「捨」的程度,烦恼不动了;烦恼不动,不是说是你在寺庙里面静坐的时候烦恼不动,是行于色声香味触法里边而不动,那表示你的烦恼种子受到止观的影响,受到止观的力量的伤害,这烦恼种子没有力量了,是这样意思。这心清淨了,那麽这叫做「捨」。 这是八断行的每一个都解释完了。前边是辨八断行的体相,现在第二科明知断。 亥二、明知断 由二因缘,于随眠断分别了知:谓由境界不现见思,及由境界现见捨故。 前面说到捨,其实八断行的断实在与前面这八个统统有关係;现在是告诉我们有两种因缘,「于随眠断分别了知」:随眠是断了你怎麽知道呢?由于这件事的观察就会知道了,「分别了知」。那两种事情呢?「谓由境界不现见思」:境界不现见,不现见这个境界的思,这是一个因缘;第二个是「由境界现见」的「捨」而知道的。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五页: 谓由境界不现见思等者:观察烦恼断未断时,思惟发起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如是思惟非于行时缘现见境,是名境界不现见思。若缘现见事境,恶不善法不复现行,心无染污行平等位,是名境界现见捨。 「谓由境界不现见思等者:观察烦恼断未断」的「时」候,「思惟发起能顺止观二品身业语业,如是思惟非于行时缘现见境,是名境界不现见思」。「如是思惟」:这样思惟的时候,「非于行时」:这个「行」是不静坐的时候,你心里面前五识和第六识都是向外边色声香味触,在那上活动的时候,就是不静坐的时候;「非于行时缘现见境」;那麽前五识和第六识缘现在的色声香味触就是现见境。「非于行时缘现见境,是名境界不现见思」:当然这个就是第六识不同前五识去缘色声香味触法,那就是不现见外面的境界,这个时候你内心的思惟观察,叫做「不现见思」。 「若缘现见事境恶不善法不复现行,心无染污行平等位,是名境界现见捨」:前边是入定,这第二个是不入定的时候。不入定的时候,就是「现见」,前五识和第六识去接触外面的境界。虽然是不入定,但是恶不善法不现行,心还没有染污;「行平等位」:行于明静而住,没有一切烦恼。这个时候是名「境界现见捨」。这上面「不现见」叫做「思」,「现见」叫做「捨」,这个地方这麽分别。 而在前面解释捨的时候,「谓行过去、未来、现在随顺诸恶不善法中,心无染污,心平等捨」:这样子,现见、不现见都有捨,现见、不现见也都有思。思也通于现见、不现见,捨也应该通于现见、不现见。但是问题就是不管什麽时候,不管是入定、不入定,心里面是清淨的,从这里面可以知道是断烦恼了。 「由二因缘,于随眠断分别了知」:如果若是另外一个解释,就按照在奢摩他里边的毘钵舍那来解释。「谓由境界不现见思」:当然这是〈声闻地〉,就是观都是无常的境界,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这样子,心就入于无生灭的境界了,叫「不现见思」,这是作如是观。「及由境界现见思」:就是他没有作这种观,而是观一切的缘起法,一切都是因缘生起的,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刹那刹那生灭的,这时候心也是清淨的,那叫做「由境界现见捨」,这麽解释也可以。 戌三、结 如是名为八种断行,亦名胜行。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是解释差别这一科的第三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释,释里面有两科,一个是辨体相、一个明知断;现在第三科是结,结束这一段。 「如是名为」,前边这一段文就是「八种断行」。「亦名胜行」:也名为叫做「胜行」,就是它有强大的功能,有这个力量能排除烦恼,能调伏烦恼的种子。 酉三、配瑜伽(分二科) 戌一、总标 如是八种断行胜行,即是为害随眠瑜伽。 这是第三科配瑜伽,配瑜伽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如是」,前边这一段文的「八种断行」即是「胜行」,「即是为害随眠瑜伽」:也就是能够害随眠的四种瑜伽。这是标。下面别配,配那个前面曾经说过四种瑜伽,瑜伽有四种。 戌二、别配 此中欲者,即是彼欲。此中策励,即彼精进。此中信者,即是彼信。此中安、念、正知、思、捨,即彼方便。 「此中欲者,即是彼欲」:这八种断行里面这个欲,也就是四种瑜伽里边的那个欲,他们的含义是相等的。「此中策励,即彼精进」:这里面八种断行的策励,「即彼精进」即是四瑜伽里面那个精进。「此中信者,即是彼信」:这个八断行里边的信,就是四瑜伽里边的那个信。「此中安、念、正知、思、捨,即彼方便」:这里边,八断行里面的轻安和念和正知和思和捨,「即彼方便」,即彼四瑜伽里面的那个方便,这是意思。别配一样一样地配合。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五页: 此中欲者即是彼欲等者:彼谓瑜伽。前说四种瑜伽与此八种断行随应配属,如文可知。 「此中欲者即是彼欲等者:彼谓瑜伽」,就是那四种瑜伽称之为「彼」。「前说四种瑜伽与此八种断行随应配属」:随其所应把他会合在一起,「如文可知」。 未二、总结 如是此中若先欲等四三摩地,若今所说八种断行,于为永断所有随眠,圆满成办三摩地时,一切总名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 这是第二科总结。前面是别辨,别辨就是说明四三摩地的相貌,说明八种断行的相貌,这一大科说完了。现在第二科是总结。 「如是此中若先欲等四三摩地」:欲、勤、心、观四种定;「若今所说」的「八种断行」:这个八种断行,「于为永断所有随眠,圆满」地「成办」了「三摩地」的「时」候,「一切总名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总合起来就是属于叫做「欲三摩断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心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这是总结这一段,就是四三摩地和八种断行合起来,就是四三摩地,是这个意思。 午二、释得名(分二科) 未一、问 问:何因缘故,说名神足? 前面是解释四三摩地、八种断行的成就,现在是说得名,得名为神足的原因。分两科,第一科是问。「何因缘故,说名」为「神足」呢?什麽理由叫神足呢?这是问,第二科是答;答又分两科,第一科约世间辨。 未二、答(分二科) 申一、约世间辨 答:如有足者,能往能还,腾跃勇健,能得能证世间所有殊胜之法,世殊胜法说名为神,彼能到此故名神足。 「答:如有足者,能往能还」:像一个人有足,他有足就会有足的作用,就是能往还,到哪里去,还能够回来,「能往能还」。「腾跃勇健」:就是特别有力量,能跳起来、能跳高,有足就会有这个好处。现在若有四神足呢,「能得能证世间所有殊胜之法」:能得是能得因、能证是指果说的;能得因、能证果。证什麽果?世间所有殊胜的事情,世间法里面最殊胜的就是禅定,这是世间法里面最殊胜的。 「世殊胜法,说名为神」:世间这个殊胜的事情,那就是禅定,世间人得了禅定也有神通,这都叫做神。这个禅定不可思议,所以叫做神。「彼能到此,故名神足」:这个欲勤心观这四种法,八断行这四种法…。现在不说八断行,只说欲勤心观,「能到此故」:能到神这里,能到禅定这里,所以叫做神足。「世间所有殊胜之法」是果,「世殊胜法,说明为神」,这是约果说的;彼能到此,彼欲勤心观能令你到果这里来,那就是因,因能至果。所以合起来名之为神足,「故名神足」。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六页: 如有足者等者:谓若成就四三摩地、八种断行,堪能证得转上、转胜诸世间定,此约世间说名神足应知。 「如有足者等者:谓若成就四三摩地、八种断行,堪能证得转上、转胜诸世间定」:就是有能力使令你向上进步,到最殊胜的境界去,那就是世间上的禅定。「此约世间说名神足应知」,这不是约出世间说的。 申二、约出世辨 如是若有如是诸法,有三摩地圆满成辨,彼心如是清淨鲜白,无诸瑕秽,离随烦恼,安住正直,有所堪能,获得不动,能往能还,腾跃勇健,能得能证出世间法。由出世法最胜自在,是最胜神;彼能证此,故名神足。 这是第二科,约出世间的禅定功德说的,也可以包括出世间的神通。 「如是若有如是诸法,有三摩地圆满成办」:前面说到的这个四神足,若有人成就如是诸法,能够学习这样的四神足的法门,最后你成就了三摩地,而三摩地是圆满地成就的,「圆满成办」。「彼心如是」:彼那个修行人的心里面就是这样子的「清淨鲜白,无诸瑕秽」:心里面没有污秽,就是清淨鲜白的。「清淨鲜白」:就是没有爱见慢的这些烦恼;有人虽然成就了禅定,他有爱见慢,高慢心很高,有高慢心。现在这里是说佛教徒成就了禅定的时候,心里面没有这些烦恼,没有我慢,没有高慢心,没有爱见慢的这些事情,所以是「清淨鲜白」。「无诸瑕秽」:没有爱见慢的瑕秽。「离随烦恼」:远离惛沉睡眠这些烦恼。「安住正直,有所堪能」:就是安住正定,就有所堪能;或者安住正见,也有所堪能。得到了禅定、里边还有正见的这个人的能力是很强的。「获得不动」:他能够有所堪能,就是有这个能力,得到那个不动的圣境,圣人的境界。「能往能还,腾跃勇健」:这是有神通了,可以到十方世界去,还能从十方世界回来,「能往、能还」。「腾跃勇健」:这个腾跃好像有神足通,能在虚空里来来去去的,他有那种勇勐的力量。 「能得能证出世间法」:他有能力修出世间的八正道、三十七道品;「能证」:就是得果了,能成就出世间的因果,他有这种堪能性。「由出世法最胜自在」:出世间的圣道,那件事是最殊胜、最自在的,因为没有烦恼就自在,有烦恼就不自在。「是最胜神」:出世间的圣道,有无漏的戒定慧,是最不可思议的境界。「彼能证此」:这个四神足,欲勤心观和八断行,「能证此」:能证此出世间的神,「故名神足」。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六页: 如是若有如是诸法等者:已证根本三摩地故,名三摩地圆满成办。彼心不为三摩地生爱味、慢、见、疑、无明等诸随烦恼之所染污,是名清淨鲜白,无诸瑕秽,离随烦恼。住正直见,善思法义,无惑无疑,加行出离,淨信相应,不可引夺,是名安住正直,有所堪能,获得不动。若有如是诸法,堪能证得出世胜法。此约出世说名神足应知。 「如是若有如是诸法等者:已证根本三摩地故,名三摩地圆满成办。」只是说得三摩地,那三摩地还没圆满成辨。「彼心不为三摩地生爱味、慢、见、疑、无明等诸随烦恼之所染污,是名清淨鲜白,无诸瑕秽,离随烦恼」。「住正直见」:这个「正直」当个正见讲,安住于正见。「善思法义」:他能善巧地思惟佛法的义,佛法的真义。「无惑无疑」:能够通达无惑、能够正信无疑。「加行出离」:他能努力地修行,就能从惑业苦里面跳出来、解脱,他有这个能力。「淨信相应」:他有清淨的信心,与这样的功德相应。「不可引夺」:这个信心你不可以移转的。「是名安住正直,有所堪能,获得不动。」这解释这几句话。「若有如是诸法,堪能证得出世胜法。此约出世说名神足应知」。 这是四神足解释完了。三个四: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这三个四解释完了;下面解释两个五,五根五力。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五根;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名胜进。 巳四、五根五力(分二科) 午一、别辨(分二科) 未一、五根(分二科) 申一、释(分三科) 酉一、明胜进 彼由如是胜三摩地为所依持,胜三摩地为所依止,能进修习增上心学、增上慧学,所有瑜伽。 「彼由如是胜三摩地为所依持」:那个修行人得到了三摩地,得了四神足,四神足就是三摩地。「为所依持」:这个「依持」,就是以它为依持。譬如水在碗里面,水以碗为它的依止处,那碗又能够保持水不流散,水以碗为依持,碗就能够摄持这个水不流出去,叫「持」。我们的心,以禅定、以三摩地为住处的时候,这三摩地就保护这个心,明静而住,就是有互相的意思。「胜三摩地为所依止,能进修习增上心学、增上慧学,所有瑜伽」:这个殊胜的三摩地,做你心的依止处,你这个心住在三摩地里边,又能怎麽样呢?能进一步地修学「增上心学」,进一步修学禅定。禅定如大海,也是无量无边的,「增上心学」。「增上慧学」:进一步地修学出世间的圣道,能这样的修行。这是说成就了四神足之后,还要再进步。 酉二、出信根 由进修习此瑜伽故,于他大师弟子所证,深生胜解、深生淨信。此清淨信,增上义故,说明信根。 前面是第一科,明胜进。这第二科,出信根。说胜进是总说的,胜进有什麽相貌呢?下面这个信进念定慧,就是它的相貌。「由进修习此瑜伽故」:由于这位修行人不停下来,继续地「修习」止观,与止观相应的「瑜伽故」。「于他大师」:「他」,就是指佛,大师指佛说;和佛的「弟子」:或者是阿罗汉,或者是大菩萨,佛弟子。「所证,深生胜解」:他们内心里面所证悟的那个不可思议的三昧,「深生胜解」:深深地生出来信心了。这个「胜解」:就是有深刻的认识,也就是他的信心,有强大的力量叫胜解。「深生淨信」:深深地生出来清淨的信心。 我们没有修行的人,也没有戒定慧的功德的人,我们就看见一个三十二相的佛,也只是看看色相,他心是怎麽回事儿,完全我们不知道!若是有修行的人,他由自己内心的功夫看,他不只是看佛的色相,他也会观察佛的心;佛的心,喔,有甚深的三昧!他就会想到这件事。所以「于他大师所证」的,就是心里面的境界,「深生胜解、深生淨信」。这是有修行的人才能知道,「深生淨信」。 「此清淨信,增上义故,说明信根」:这样的「清淨」的「信」心是有「增上」的力量,有强大的力量的,说名叫做「信根」。这个「信」,是「于他大师弟子所证,深生胜解、深生淨信」,这是「信」;「此清淨信,增上义」,就是这个「根」了;这个信是有力量的,所以叫做「增上」。这是出信根,下面第三科解释这个增上。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酉三、释增上(分二科) 戌一、问 问:于何增上? 「于何增上?」它这个力量要发生作用的时候,在什麽地方发生作用呢? 戌二、答(分三科) 亥一、信根 答:于能生起出世间法,而为上首,及于能起精进念定慧,为其增上。 这是说出两个理由。说这个信心有增上义,是「能生起出世间法,而为上首」:这个信根能够生起来,能建立出世间的定慧;但是信是出世间的圣慧的上首,是最先,先要有这样的信的;有信然后才有愿,有愿才有行,有行然后生出来出世间的善法。所以信是这一切善法的为首的一个。 「及于能起精进念定慧,为其增上」:前面说是,「能生起出世间法,而为上首」,实在这句话是总说的,下边就是别说的。出世间的善法是什麽呢?就是能生起「精进」的善法、能生起「念」的善法、「定」、「慧」的善法;这个「信」有这样的力量,所以称之为「信根」,是这样意思。这个能精进、念、定、慧都是由信生起的,是这样意思。但是精进也能生起念,念也能得定,定也能得慧,也有前后的、次第的意思。 亥二、精进等根 馀精进等,于能生起出世间法,及于能起展转乃至慧,为其增上。 这是第二科精进等根。前边这是说信,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说到精进等根。除了信根,「馀」下来的「精进」念定慧「等」根,「于能生起出世间法,及于能起展转乃至慧,为其增上」:说这个精进根有什麽增上呢?它能生起出世间法,那也是增上;「于能生起展转乃至慧」:就是由精进而生出念,由念而生定慧,这是展转乃至慧,这也是一种增上。有次第的增上、有总说能生出出世间善法的增上。 亥三、慧根 乃至其慧,唯于能起出世间法,为其增上。 这是第三科,说这个慧。这个「慧」,出世间的慧,信、进、念、定、慧的「慧」,这个慧还不是出世间的智慧,信、进、念、定、慧这个慧还是属于世间的慧,但是它能生起出世间法,它有这个能力,这是它殊胜的力量。 申二、结 是故信等,说名五根。 前边你修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你不断地这样修,就有了信、进、念、定、慧的善根了,这麽说应该可以容易明白的。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七页: 及于能起展转乃至慧为其增上者:谓若精进与念定慧能为增上,如是念与定慧能为增上,定唯与慧能为增上。由是说言展转至慧。 「及于能起展转乃至慧为其增上者:谓若精进与念定慧能为增上」,这精进能与念定慧作增上。「如是念与定慧能为增上」:念又为定慧为增上。「定唯与慧能为增上。由是说言展转至慧」。是这样意思。 未二、五力(分二科) 申一、辨相(分二科) 酉一、举信(分二科) 戌一、标义 若复了知前后所证而有差别,随此能于后后所证出世间法,深生胜解、深生淨信。此清淨信,难伏义故,说名信力。 前边是说「五根」,五根有增上力,名之为根。现在说「五力」,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相,辨别五力的相貌。又分两科,第一科先举信,先标义。 「若复了知前后所证而有差别,随此能于后后所证出世间法,深生胜解、深生淨信。此清淨信,难伏义故,说名信力。」这个「若复了知」,若是这个修行人,他又能明白「前后所证」:前面的所证,你又继续修行,后面又有新的证悟;同是证,但是前后有差别了。「随此能于后后所证出世间」的「法,深生胜解」:这个胜解就是,决定是这样子;他明白这件事,有了定,然后修智慧,决定有成就!他这个信念很强的,这叫「胜解」。「深生淨信」:深深地生出来清淨的信心,就是能断除烦恼了。「此清淨信,难伏义故」:这个清淨的信心,为什麽称之为力呢?「难伏义故」:你不可以叫他不信,我降伏住你,叫你不信,「难伏义故」,所以叫做信力。这是标,标义。下边第二是问答,分两科,第一科问。 戌二、问答(分二科) 亥一、问 问:谁不能伏? 谁不能伏?谁不能够降伏他的淨信呢?这是问,下面回答。 亥二、答 答:此清淨信,若天、若魔、若诸沙门、若婆罗门、若馀世间,无有如法能引夺者。诸烦恼缠亦不能屈,故名难伏。 「此清淨信,若天」:这应该是梵天;「若魔」:是欲界顶天的魔;「若诸沙门」:就是人世间的沙门;或者「婆罗门」;「若馀世间」:其馀的世间,或阿修罗的世间,或者其他的世间。「无有如法能引夺者」:没有如法能移转他的信心的,不可以、不可以动摇。「诸烦恼缠亦不能屈」:因为现在这个人,还不是圣人,他还是有烦恼的,而这个烦恼也不能够屈伏他的信心。「故名难伏」,难伏是这样意思。 酉二、例精进等 此为上首、此为前行,馀精进等,亦名为力。 第二科例精进等。「此为上首」:此信心是最前面的,它是最上首,它在前面坐,它是前面先出来的。「此为前行」:在其他的善根之前就有了活动。「馀精进等,亦名为力」:馀精进等也因此而也是有力量的。下面结。 申二、结名 由此诸力具大威势,摧伏一切魔军势力,能证一切诸漏永尽,是故名力。 「由此诸力」:就是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力量,这五种法为什麽称之为「力」呢?具足大威势、大威德、大的势力。怎麽知道呢?「摧伏一切魔军」的「势力」:这是一个大威势;「能证一切诸漏永尽」:这又是一个力量,它能成就一切烦恼都灭除了,它有这个能力,这件事,还是要继续努力的。 这前面是别辨,别辨这个五根五力。现在下边是总显,分两科,第一科是因果相属,分五科,第一科是信根信力,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午二、总显(分二科) 未一、因果相属(分五科) 申一、信根信力(分三科) 酉一、标 当观此中信根信力,即四证淨中所有淨信。 「当观此中」:五根这里边的信根、五力里边的信力,这两法,「即四证淨中所有淨信」:就是将来得到初果了,他证悟了初果以后,他对于佛法僧戒的信心,就是那个清淨心;这里的信根信力,就是将来得圣道的时候那个清淨的信心。那这麽因果相属,现在信根信力是因,将来得证圣道的时候,那个淨信就是果。这个因就是那个果,那个果就是由这个因所引发出来的,所以因果相属。 酉二、徵 何以故? 这第二科,是徵。 酉三、释(分二科) 戌一、显相 以其证入正性离生所有证淨,皆由此因、此缘、此序,由彼即是此增上果。 「以其证入」:因为这一位禅师,他将来「证入正性离生」的时候,悟入法性了,远离了生灭,不生不灭的境界,所有的那个清淨的智慧,那里面也有戒定慧。「皆由此因」:皆由这五根的信根、信力为「因」、为「缘」、为「序」。「由彼即是此增上果」:就是彼得圣道的那个四证淨,是此信根信力的增上果,他们的力量引来的果,「增上果」。这个增上果实在就是增上缘的意思。 戌二、证义 是故世尊就其因果相属道理,说言当观即彼证淨,非即彼体,非即彼相。 这是第二科证义。所以「世尊就其因果相属」的「道理」,因与果是互相繫属的,有因就有果,有果就有因,「道理」。「说言当观」:当应该去观察。「即彼证淨」:现在的信根信力,就是将来得圣道的那个证淨的淨信。「非即彼体」:这是要再进步一下,你现在成就的信进念定慧就是将来那个证淨,这是因果相属这麽说。若是在当体上看,你现在的五根五力,不是初果的那个时候的淨信,不是,还不是就是它的体,也不就是它那个相貌;体、相还不是相即的,但是由此而有彼,所以说叫做「相属」,是这样意思。因为现在你还没有得圣道,初果圣人以上的四证淨,那是圣境,那不是凡夫。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七页: 皆由此因此缘此序者:因,谓种子相续。缘,谓所依助伴。序,谓託此事生,即引发缘义。如三摩呬多地中说(陵本十一卷十页)。 「皆由此因此缘此序者:因谓种子」,你得到初果,得了初果,你那个清淨的信心是由种子来的;你内心里面有种子,那就是因;从来也没得过圣道,那麽那个种子从哪儿来呢?本来有的,所以说是本具的,也有这个意思了。「因,谓种子相续」:从无始劫来,法尔而有的,一直到现在,就是叫做「相续」,以此为因。「缘,谓所依」的「助伴」:那个淨信,它还是要有一个助伴,当然还要有心,还要有欲、胜解、念、定、慧,各式各样的心所做助伴,善心所做助伴。「序,谓託此事生」:序什麽意思呢?就是以他为託,这件事才出现的。无明缘行,就是无明为所託而现出来,也就是由现在的五根五力为所託,而将来才有四证淨的,这叫做「序」,这个序是这样意思。「即引发缘义」:这个因、缘、序,也就是引发的意思,能引发出来圣人的功德,是这样意思。「如三摩呬多地中说」。 申二、精进根力(分三科) 酉一、标 当观此中精进根力,即四正断中所有精进。 这是第二科精进根力,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前面是说信根力,现在说精进根力。先是标。「当观」察「此中」的「精进根力,即四正断中」的「所有精进」,这个五根、五力里面的精进,就是前面四正断,就是四正勤里面的精进,四正勤就是精进;六波罗密里面有精进波罗密,实在都是相通的。 酉二、徵 此何正断? 这样子也是因果相属的意思,五根五力里面的精进就是四正勤里面那个精进。这第二科是徵。「此何正断?」前面四正断的精进叫做正断精进,这里是精进根,精进力,什麽正断呢?这是问,下面是释。 酉三、释 谓能永断见道所断一切烦恼方便正断。此中意说如是正断。由此正断,毕竟能断所有诸恶不善法故。 「谓能永断见道所断一切烦恼方便正断」:现在这个精进根,精进力,它有这种堪能,能永断见道所断的一切烦恼,也就是身见、戒取、疑这些烦恼。「方便正断」:就是以此为方便,它是能断那个烦恼的。「此中意说如是正断」:这里面说如是正断,在初果的时候那个正断,是「由此正断」:由五根五力的这个精进根的力量,它是正断的。「毕竟能断所有诸恶不善法故」,这个精进根是决定有这样的力量的。 申三、念根念力(分二科) 酉一、标 当观此中念根、念力,即四念住中所有正念。 这是第三科,念根念力,分两科,第一科标。 「当观此中」的「念根念力,即四念住中」的「所有正念」,这五根五力里面的念,也就是四念住里面的正念,就是这个念,他们是一回事。这是标,下面解释。 酉二、释 谓四念住,能无馀断一切烦恼。 「能」够「无馀断」:就是全部断除一切颠倒。这是解释。 所以,若说三十七道品,就是各有各的分际。如果只说其中的一个,只说四念住,那就是包括了三十七道品都在内;我没有说四念住,我就说个五根五力,那也包括三十七道品都在内;我只说个八正道,前七个我没说,那麽三十七道品都包括在内。意思就是这样子。如果全部都说,那就有前后的次第。 申四、定根定力(分二科) 酉一、标 当观此中定根、定力,即四静虑中所有正定。 「当观此中定根、定力」,这是第四科,「定根、定力即四静虑中」的「所有正定」。 这是标,下面解释。 酉二、释 谓诸静虑能为方便,证不还果。 你若成就了色界的四静虑,以四静虑为方便修四念住的时候,那你一下子就可以证三果阿那含,不是先要证初果、二果,然后再得三果,不是,他一下就可以得三果。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七七页: 谓诸静虑能为方便证不还果者:谓如已离欲界欲者,后入正性决定位,得不还果。今依此义,故作是说。 「谓诸静虑能为方便证不还果者:谓如已离欲界欲者」:就是得到色界四禅的人。「后入正性决定位,得不还果」:他那个正性决定位,就是不还果,就是三果了。「今依此义,故作是说」,这样意思。 申五、慧根慧力(分二科) 酉一、标 当观此中慧根、慧力,即四圣谛中所有正智。 五根五力里面的慧,就是初果见到四圣谛里面的那个智慧,那个无我的智慧,无常、无我的智慧。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 酉二、释 谓圣谛智,于四圣谛能证现观,得沙门果。 就是那个无我的智慧、无常的智慧,于四圣谛,于苦集灭道四谛,能见到四圣谛;能见到这是苦谛、这是集谛、这是灭谛、这是道谛,凡夫还是不能的。「能证现观」:能成就无分别的圣人的无我的智慧,那就得到沙门果了,可以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可以这样子。 我们就讲到这里,但是我现在想要讲个故事。这个,曹山本寂禅师是亲近洞山禅师的。他在那里住了多少年,后来,就要走了。走了的时候,就向洞山禅师告假,要走。洞山禅师说:「你到什麽地方去呢?」说:「不变异处去。」到不变异处,不变异处是什麽?就是不生不灭的地方去。那麽洞山禅师说:「不变异处岂有去耶?」那地方有来有去吗?然后这个曹山禅师说:「去亦不变异」。看这个修行人,就会说出这种话来!为什麽他会说出这种话来?因为他常作如是观,他就能说出这种话来。 《六祖坛经》上那个怀让禅师来见六祖大师,也是这个话:「甚处来?」你从什麽地方来的?说我从什麽地方来。说:「什麽物,恁麽来?」本来就是这个身体嘛,这个色受想行识的身体,这个眼耳鼻舌身意的身体嘛,从那个地方到这儿来,就是怎麽来的嘛。但是,说「什麽物,恁麽来」呢?这怀让禅师不知道怎麽解答,答不上来!答不上来。那可见他以前,佛法学得不够,不够程度。他在六祖大师那里住了八年,这一天他向六祖说:「我现在能回答了。」六祖大师说:「什麽物,恁麽来?」这时候怀让禅师说:「说似一物即不中!」这时候他应该是从《金刚经》里面,「可以身相见如来否?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应该是从这里明白。观察这个色即是空,受想行识即是空;那麽,无受想行识,这什麽物,恁麽来呢?就是,说似一物即不对了!我说我这个身体会走,这是一般的话,这是俗人的话,怎麽可以这麽说话呢?这话其实都是一样,说「不变异处去。」「不变异处岂有去耶?」这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再说一个。这个,洞山禅师,是亲近云岩禅师开悟的。他亲近云岩禅师,亲近了,也是跟着他学习了多少年,然后也要告假了,也要走。这个云岩禅师说:「你到哪儿去呢?」这样问。说是:「虽离和尚,未卜所止」。虽然是我要走了,同和尚分开了,但是我还没有说决定到哪儿去。这个话,这里头都是有味道的。这云岩禅师说:「莫湖南去?」喔,你可能是是到湖南去吧?说:「不是」。说是:「莫归乡去?」你回家去吧?说:「不是」。这时候云岩禅师说:「早晚却回」,你什麽时候回来呢?那麽,这时候洞山禅师说:「待和尚有住处即来。」等和尚有住的地方我就来。这话也有意思。有住处就不对了,「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话就是说,回来,也没有个「来」可说的啊。有住才有来,无住也就无来了!那麽这个云岩禅师说:「自此一别,难得相见。」现在你走了,我们很难再见面了吧!那麽,洞山禅师说:「难得不相见!」难得不相见。 这些禅师,这修行人,他说这个话,不是说一般的世俗的话,谈的都是佛法;也并不是隐语,不是这隐蓄的语,就是明白的是佛法,就是这种话。这是洞山禅师同他的和尚云岩禅师的问答。 我们再说一段,雪峰禅师。雪峰禅师来参学这个洞山禅师,在禅师语录上,这些都是大禅师!他也是,亲近了洞山禅师,也是过一个时期要告假,要走了。那麽,这个洞山禅师就问雪峰禅师说:「你走,到什麽地方去?」。说「归岭去」,雪峰禅师是福建人,归岭去就是…必是中间经过一个岭才能回到福建去。那麽洞山禅师说:「当时从甚麽路出?」你当时来的时候从哪条路来的?说:「从飞猿岭出。」我从飞猿岭这条路来的。说:「今回,向甚麽路去?」那麽你今天回去从那条路回去?说:「从飞猿岭去。」我还是从原来那条路,从飞猿岭回去。「有一人不从飞猿岭去,子还识麽?」你知道吗?有一个人,不从飞猿岭回去的,你知道吗?你认识他吗?雪峰禅师说:「不识。」不认识。说:「为甚麽不识?」为什麽不认识呢?说:「彼无面目。」就是说彼是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没有色受想行识的,我怎麽能认识他呢?那麽这时候洞山禅师说:「子既不识,争知无面目?」说你不认识,怎麽知道它没有眼耳鼻舌身意呢?话就这样意思。这个洞山禅师这样一说呢,你不认识怎麽知道他没有面目呢?那麽雪峰禅师没有回答,就默然了! 现在我回答这句话!这个根本智是无分别的;现在你知道它无眼耳鼻舌身意的话,这是后得智,后得智是有分别的,所以知道它无面目。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中国文化的传承,根就是两个字,一个孝,一个敬。孝亲敬师,『常念师恩』,他有能力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如果没有这两个字,古圣先贤教诲再多,你坐在《四库全书》里面,你也得不到利益,为什么?你没有这个根。孝亲是根,尊重老师是根,没有这个根,纵然遇到好老师,你也学不到东西。这是今天讲汉学,真正的难处在此地。五千年来,古圣先贤,列祖列宗,教化后人,教化下一代,都是从孝亲尊师着手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