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01
2014/9/4   热度:25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01 卯六、出家(分三科) 辰一、标 第六出家,复有二种。 这是第十四大科,补特伽罗异门。分三科,第一科徵,第二科释,第三科是结。第二科释分四科,就是标、徵、列、释;在释里面分六科,第一科是沙门,第二科婆罗门,第三科是梵行,第四科是苾刍,第五科精勤,现在是第六科出家。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标出来出家,「复有二种」:有二种出家的不同。下面第二科列出来,那两种呢? 辰二、列 一、于善说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 这个「善」:就是有功德、没有过失的,就是佛。佛陀大慈大悲和大智慧为我们说法、说律,毘奈耶是律,在这样的佛法里面出家,这是一种出家者。 二、于恶说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 就是没有功德而有罪过的地方,这种人那就是外道,外道里边也有法、也有律,你在那样的境界里面出家,这是一种。这是列出来两种出家的不同。下面第三科就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内道,就是佛法中出家的,分两科,第一科是名义的出家。 辰三、释(分二科) 巳一、内道(分二科) 午一、名义出家 于善说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谓苾刍、苾刍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 「于善说法毘奈耶中而出家」的人,是什麽呢?「谓苾刍、苾刍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这是五众。旧的翻译叫比丘、比丘尼,玄奘法师翻的是新译,音多少有一点不同,就是苾刍和苾刍尼这两种,沙弥、沙弥尼这又两种,中间加了一个式叉摩那,翻到中国话叫学法女或者翻个正学女。男众出家就是两个阶级:一个沙弥、一个苾刍;女众出家三个阶级,沙弥尼、式叉摩那、苾刍尼,有这麽一点不同。 这原因在什麽地方呢?就是佛在世的时候,一个长者的夫人出家,当时她不知道她已经怀孕了;出家了以后逐渐地这个相貌显现出来,在家居士就讥嫌,你们出家人也做不淨行,就向佛报告了。这个人是在家的时候她怀孕,出家的时候不知道;所以佛就规定女人出家以后,不要立刻受苾刍尼戒,就是先受沙弥尼戒,再受学法女戒,就是她要学苾刍尼的根本戒。这是一种。另外又规定有六法,就是有六条戒要学习。另外要学习所有苾刍尼的戒,全部都要学习。所以这是三法,一共是这麽多。在这个时候,她若有孕就会知道了,她不算是正式出家人,就是准备做出家人的一个阶段,就避免了这个讥嫌的过失,这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说女人心性不定,今天想要出家、明天又不出家了;那麽给你训练你一个时期,等到你的意志坚定了,你再受比丘尼戒。所以有这麽一个规定。所以加起来这就是五众。再加上优婆塞、优婆夷就是七众,佛教徒一共有七众的不同。 这五众,这五种人是在佛法中出家的,而这种出家,就是名义上是出家了,他剃髮、穿上出家人的法服,一方面学习佛法,这就是名义上叫做出家。 午二、真实出家 又若自能出离身中所有一切恶不善法,当知是名真实出家。 这是第二科是真实出家,前面是名义出家。名义出家的人他若努力地肯学习佛法,修学四念住,修学三十七道品,那他就会「自能出离」:他经过自己的努力,不是说佛菩萨加持你,不是说这句话,就是你自己要努力。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出离身中」:「身」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这个五蕴身;我们色受想行识里边有很多的恶不善法,就是贪、瞋、痴的烦恼,贪、瞋、痴的烦恼它一发动了又造了很多的罪业。有了烦恼、有了罪业,就会招感果报,所以烦恼和业和果报这三种都是恶不善法。现在这个人他在佛法里边一开始是假名字叫做出家,但是肯努力地修学圣道,就从这恶不善法里面解脱出来了,这个人虽然还是色受想行识,但是特别地清淨庄严而没有污染,这叫做真实出家了。 破除去「一切恶不善法」:这恶不善法有两种,一种是现行的恶不善法、一种是种子。现行的恶不善法,当然你能持戒、修定,恶不善法就不出现了、就不显现出来了。但是内心里面还有种子,还有恶不善法的潜在的功能,那就须要戒定的慧,智慧能见到第一义谛的时候,才能破除去恶不善法的种子。这时候是断惑证真,才是圣人。 所以这上面看出来,真实的出家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这个人成就清淨无漏的智慧与第一义谛相应了,这就是出家了。那麽说是我没有这样子,我没有得到清淨无漏的戒定慧,你还在世俗谛上活动,你在世俗谛上虚妄分别,说我穿上出家人的衣服了,我也受戒了,不是真实的出家。现在从这地方看出来,凡是在世俗谛上取着、分别妄想,都是在家人!你能在第一义谛那里相应了,那你是出家人。是这麽回事。 若是我们出了家的人,剃髮、染衣,我们的心没能与圣道相应、没能与诸法实相相应,还在世俗谛上分别,那是太惭愧了!在世俗谛上分别有什麽不对呢?世俗谛那个地方有土匪,第一义谛那地方没有土匪了,那个地方是非常地和平、非常地安全,那地方没有土匪了,在那个地方是常乐我淨的境界。这世俗谛不是的,世俗谛这地方有很多的土匪,时常地来扰乱你,但是我们还不肯出家!不一定,出家还感觉到,哎呀,还不要出家。「当知是名真实出家」。 巳二、外道(分二科) 午一、标 于恶说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谓诸外道。 前面说在佛法中出家有这两种不同,下边说外道。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但是有的人他没有在佛法中出家的因缘,他跑到恶说法毘奈耶中出家了,在那个地方出家。那有什麽情形呢?下边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举增上。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举增上 或全无衣、或坏色衣、或涂灰等,增上外道。 这是第一科举增上。「或全无衣」:这外道里边,什麽外道呢?其中一种的外道就是完全不穿衣服,就是裸体的外道。或者也穿衣服,穿着坏色的衣服;或者是在身体上涂灰等,这些修苦行、特别苦恼的这些外道,叫「增上」。他们也是有出离心,感觉到人生是苦,想要得解脱,也有这个意愿;那麽他出家的时候跑到外道那儿出家,外道的大老师教他这样修行。外道的大老师为什麽要这样告诉人这样修行呢? 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才知道这件事,外道的大老师也是很用功修行,得到禅定了、有神通的,他看见这个牛死掉了、生天了,他看见狗死了以后生天了,那麽就…喔,牛的行为能够生天,于是乎他就教他的徒弟学习牛、学习狗。这样出家,这是一种。第二种的外道,人就是过去世造了罪业,你就得要受苦,你今生多修苦行,把这个罪业消除了,你就解脱了。这外道这个大老师这麽讲,你多受苦能消除你的罪业,你就解脱了。于是乎告诉你修种种的苦行来苦恼自己,外道这样子。 在前面在〈有寻有伺地〉我们已经学过了,那个地方破斥这个专要修苦行而认为得解脱的那一段文里面,说出个道理来。这种思想是外道的思想,但是我们若不学习佛法,你知道这是外道的思想吗?你能知道吗?我现在简单说,把这道理简单说一下。 我们过去有罪业,罪业成熟了使令我们受苦,或者是得病、或者有什麽灾难,由如是因得如是果。但是这件事是由你过去的罪业成熟了、发生作用,使令你受苦。如果你自己找苦受,那是另一回事,过去罪业没有发生作用,你白受苦了!你受苦也不能消灭罪,因为你这个罪不是那个业力招感的苦,是你自己找苦受,那个与以前的业力没关係,所以你受苦,你白受苦了!这是一个受苦而不能得解脱的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受苦的原因不是业力,是你的烦恼!因为你有烦恼你才做错事,做错事才受苦;所以烦恼是根本,而不是业。你现在若想要不要受苦,你要修无我观,断烦恼:断这个爱烦恼、断这个见烦恼,你才能够苦才能灭除;你自己找苦受,你白受苦了!你的生死的苦不能解脱! 所以我们佛教徒有一个错误的想法,我也不想做大法师,我学习经论做什麽?我到佛学院去学习经论做什麽?我出了家我每天拜佛、我就念经、我就这样修行,这样也是修行,你出了家以后念佛、拜佛,把《金刚经》读这麽一遍,我就这样修行,当然这也是修行,但是这是一个很起码、很粗浅的修行,随时会不修行了!我不信佛了!随时都会这样子。我们佛教徒若是这样子的话,你能住持佛法吗?什麽是正知正见你都没得到!人家说是你受苦,你就能了苦,你就会相信这件事的。其实这是邪知邪见。所以我们若不学习经论,你的正知正见没有得到,其馀都不要谈,不要谈的。这还是粗浅的事情,我们都容易犯错误,何况高深了一点,更是不容易明白,你更不容易明白怎麽叫做对?怎麽叫做错?更不容易明白。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经论,尤其是这个重要的经论你一定要学习!这时候你得到正知正见了,哦,这是佛法、这是非佛法,你才能够不犯错误,你才能够,哦,我这样用功修行可以得圣道,可以转凡成圣的。现在从这儿上就看出来,从这一段文就看出来,你想要修行,非要学习经论才可以,不然的话,你连正知正见都没得到。 未二、举所馀 复有所馀,如是等类众多外道。 还有很多的外道,不只这几种,这简略了不说了。 丑三、结 是故说言,若诸沙门、若婆罗门、若修梵行、若诸苾刍、若精勤者、若出家者,如是一切,是数取趣所有异门。 这是第三科结;补特伽罗异门分三科,徵、释、结,最后这一段。「是故说言」,前面一共是六段,所以佛说「若诸沙门」,这是一类的补特伽罗、「若婆罗门」补特伽罗、「若修梵行」的补特伽罗、「若诸苾刍」的补特伽罗、「若精勤」者,不是懈怠者、「若出家者,如是一切是数取趣所有的异门」, 就是差别,数取趣中不同的,有这麽多的众生,这麽多不同类的众生。 子十五、几种补特伽罗(分四科) 丑一、总标(分二科) 寅一、种类 补特伽罗,略有八种。 一共是十七科,现在是第十五科,几种补特伽罗。分四段,第一科是总标,分两科,第一科是种类。这个补特伽罗,这种众生简略地说有八种,就是八类。 寅二、建立因缘 建立因缘,略有四种。 这是第二科建立因缘,就是建立八种补特伽罗的因缘,什麽原因有八种补特伽罗呢?这是总标,下边第二科是别列,分两科,第一科是八种补特伽罗,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徵。建立因缘略有四种,这是标。 丑二、别列(分二科) 寅一、八种补特伽罗(分二科) 卯一、徵 云何八种补特伽罗? 怎麽叫做八类的众生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列,等于是回答。 卯二、列 一、有堪能者。二、无堪能者。三、善知方便者。四、不善知方便者。五、有无间修者。六、无无间修者。七、已串修习者。八、未串修习者。 这是列出来八种补特伽罗的不同,下边第二科是四种建立因缘,四种建立因缘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寅二、四种建立因缘(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四种补特伽罗建立因缘? 这个有四种建立因缘,有四种因缘是建立八种补特伽罗的因缘,是什麽呢?那四种因缘呢?这是徵,下面是标出来,就是列出来。 卯二、标 谓由四种差别因缘,建立八种补特伽罗。 就是由四种不同的因缘,建立八种补特伽罗的。这是标,下面是列出来,第三科是列出来。 卯三、列 一、由根差别故:有根已成熟、及根未成熟。 这八种补特伽罗,第一种因缘,「由根差别故」:根有不同。「有根已成熟、及根未成熟」:这个「根」是指善根说的,就是善根已经成熟了;还有一种人,善根没有成熟。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九八九页: 有根已成熟及根未成熟者:此已成熟及未成熟,如前〈种性地〉中已说应知(陵本二十一卷十五页)。 那里已经解释了,一共有〈种性地〉、〈趣入地〉,现在是〈出离地〉,现在第三〈出离地〉。 「根已成熟」这个话是指什麽说的呢?就是你内心里边,你在佛法里边的信、进、念、定、慧,你对于佛法的「信」心,这是一种善根;第二个是「念」,就是念佛的念,念也是一种善根;「定」,禅定的定;和智「慧」;还有精「进」。信、进、念、定、慧这五种。我们通常说这个人有善根、没有善根,就是指这五种说。 这个根「成熟」,这五种善根成熟了是什麽境界呢?前面倒说得很详细,现在我们简单说。已经成熟了,若是你的善根成熟了,你这一生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你决定可以得圣道,你的信、进、念、定、慧这五个善根成熟了,你现在决定能得无生法忍,这是一个可能,约小乘佛法说就是得初果,决定得初果;第二个可能,决定得阿罗汉果。有这两种可能。这个时候就是你的善根成熟了,这叫成熟。「未成熟」,就是不能,你现在虽然很用功,但是你这一生你不能得初果,你不能得阿罗汉果,那就表示你的善根还没成熟。这个善根有差别,这是一种因缘。 二、由瑜伽差别故:有善知瑜伽、及不善知瑜伽。 这瑜伽是什麽呢?翻到中国话是相应,就是修止观相应、修止观不相应,瑜伽就是这样意思。这静坐的时候,修止修得很相应,修观也很相应,那就叫做瑜伽。这个瑜伽的差别究竟是什麽意思呢? 「有善知瑜伽、及不善知瑜伽」、就是有的人,他是佛教徒,他对于修止观的事情,他善知、他很能够明白这个修止观的次第,这个戒定慧的次第,他完全明白;道前的方便,正式修道时又是怎麽样情形,他完全明白,这是善知。「及不善知瑜伽」、另外一种人,他不知道;修学圣道的事情,他不明白,一知半解知道一点,但是不好用、不善知。这又是两种人。 三、由加行差别故:有有无间殷重修、及无无间殷重修。 加行就是努力修行、不懈怠了。佛教徒里面有资粮位、有加行位。初来到佛教里面,对于佛法有了信心,他就是慢慢地学习;我今天学习天台宗也可以、明天我也学学法相宗,就是在准备、思想没有稳定的时候,就是在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今天也可以静坐、明天也可能念佛、后天去念陀罗尼,就是这种情形;有的时候也不念佛、也不静坐、也不念陀罗尼,就是在这个时候叫资粮位。等到达到一个程度的时候,不是了,他就已经决定了,努力地修行,这叫加行位。 这加行位也是有差别,「有有无间殷重修、及无无间殷重修」:有的人的他这个加行,他已经有了无间殷重,不间断,就是不懈怠,一直精进勇勐地修行。「无间」:就是精进不懈怠;「殷重」:就是特别地诚恳而很认真地修止、修观,修这个戒、定、慧。说是戒,对戒都详细地学习,也能够受持;修定,究竟是怎麽回事情,也学习得很圆满,也能努力地修行;慧是怎麽回事情,也能够如法地学习,那叫殷重修,不是很草率的,不是那种事情。「及无无间殷重修」:没有能够无间殷重修,没有!他有的时候修、有的时候不修,就是懈怠了。因为这样,这补特伽罗也就有差别了。 四、由时差别故:有已长时修道、及未长时修道。 四、由时间也有差别,怎麽个情形呢?「有已长时修道及未长时修道。」这个长时修道和那个无间殷重修不一样,里面的含意还是不同的。这是把四种建立因缘说完了,八种补特伽罗也说了,四种建立因缘也说了。现在第三科配释,就是四种建立因缘和八种补特伽罗配合起来加以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丑三、配释(分三科) 寅一、徵 云何如是四种差别,能为前八补特伽罗建立因缘? 这是徵,就是问;下面第二科就是配,就是等于是回答了。分四科,第一科由根差别。 寅二、配(分四科) 卯一、由根差别 谓根已成熟即有堪能者,根未成熟即无堪能者。 「谓根已成熟即有堪能者」:他的信、进、念、定、慧的善根成熟了;这句话,就是八种补特伽罗里面的有堪能者,就是有能力得圣道。他有能力得初果、有能力见诸法实相了,他有这个能力了,那就是根已成熟的。 「根未成熟即无堪能者」:如果他的信、进、念、定、慧的善根还没能成熟,那他这一生他不能得无生法忍、不能得圣道。 这是互相配合,配合这两种了。这是第一科由根差别,现在第二科由瑜伽差别。 卯二、由瑜伽差别 善知瑜伽即善知方便者,不善知瑜伽即不善知方便者。 「善知瑜伽即善知方便者」:这个瑜伽的差别有善知瑜伽者,就是那个善知方便的那一类的众生,八种补特伽罗里面有一个善知方便,就是得圣道的方便。 天台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上有一段文:「众生意钝,玄览则难」:众生他的心…这个眼耳鼻舌身前五根,前五识有的时候可能不是那麽…它的时间很短促也没有分别,主要是第六意根,你有没有智慧就看你的第六意根。现在智者大师说,众生的意根是很钝的、没有智慧。「玄览则难」,玄妙的玄,游览的览,则难。「玄览则难」:玄览怎麽讲呢?玄妙的玄,就是玄妙的观察,那是不容易的!你很钝、你想要玄览是不行的。怎麽叫做玄览呢?就是什麽都不凭藉、不假借,什麽都不用,也不须要见佛闻法、也不须要鸟鸣花笑,我要听见鸟叫一声就开悟了,都不用!也不要花开花谢,都不用,什麽都不用,一下子就是佛!就是玄览。这样子是很难。那麽怎麽办法才能得圣道呢?就是「眼由色入,假文则易」:我们的眼睛要明白什麽事情,眼睛能看见色,这青黄赤白,看见这个颜色;文字也是色,我们见到白纸黑字这也是色;我们一看见这个文字了,「眼由色入」,第六意识就会分别了,这样子就可以了。「眼由色入,假文则易」,所以要有了文字,我们就容易入道,就是要有凭藉。 说是这个释迦牟尼佛,梵天王供养佛一个大莲花,佛就拈花微笑,迦叶尊者就开悟了!这就是文字,并不是离文字,不要搞错了!我们这经本的文字,拈花的时候这也是文字,你没有拈花…我听到鸟叫一声就开悟了,这也是文字!所有的境界统统都是文字,只要有所表示,那就是文字。说我见那个禅师他拿那个拂尘这麽一动,那就是文字。你见到禅师,他打你香板,这就是文字。就看你能不能开悟就是了!所有都是文字,你才能够…我们不要搞错了,说他们那禅师那是没有文字,不是!那都是文字。但是说起来,我们还是从佛说的经、律、论这个文字,这是正道,这是正道。 说是他打你一个香板你就开悟了,还要与修多罗合,与释迦牟尼佛说的经要合,你才能是开悟;如果你和经论不合,你是邪知邪见,不是佛教徒!我们应该有这个认识,要尊重释迦牟尼佛,对于佛要有恭敬心。你不可以把释迦牟尼佛取消,我是佛!这是胡说八道的,那有这种事情! 所以这上面说,「善知瑜伽即善知方便」一定要有方便才可以,所有的这些有所表示的都是方便,这是得圣道的前方便。完全都是要有方便,你不可以取消一切方便直接到第一义谛那里,不可以!没有这件事。说根性不同,根性不同也还是要有方便,就是辟支佛,只有辟支佛出现于没有佛、没有佛法的地方,他还是要假藉一些因缘才能开悟的,不能说没有因缘就开悟的,没有!没有这种事情。 所以说「即善知方便者」,善知瑜伽是什麽?就是善知入圣道的前方便,你要有得圣道的方便,你才有希望得圣道,你不可以超越这些事情,不可以的。 「不善知瑜伽即不善知方便者」:你不善知瑜伽,不善知瑜伽这句话什麽意思?就是不知道得圣道的方便,所以瑜伽是得圣道的一条道路,要用它为方便。「眼由色入,假文则易」,还是须要用文字,你才能够明白。「众生意钝,玄览则难」,一切都不要?一切都不要,不行!你辨不到的,不可能,这件事不可能的! 这个《解深密经》上说,这个真如理和一切有为法不一不异。不是一、也不是异,别异的异,不是别异的。这个地方就说到,你修学圣道,你要从有为法这里到无为的真如那里去,你要这样才能去。你离开了有为法不可以直接到真如那里去,不可以!这条不是道路,没有这条道路的。从这里也是看出来,我们还是得要学习经论,这是真如的方便,得圣道的方便,要认识到这里,才可以的。 卯三、由加行差别 有无间殷重修即有无间修者,此亦名为有常委修。 第三科由加行的差别。加行的差别这里边「有无间殷重修」:说这个佛教徒,他能精进地用功修行,那麽这就是有「无间修者」,就是前面八种补特伽罗那无间修者。前面善知瑜伽是学习,学习以后又能够精进地修行。你只是明白什麽是佛法、什麽是圣道还不够,还要修行的。「即有无间修者,此亦名为有常委修」:这个无间修也叫做常委修。前面那个「常」:就是无间的意思。「委」:就是殷重的意思,用字不同,含义是一样的。 无无间殷重修即无无间修者,此亦名为无常委修。 那麽这个人就是懈怠了,懈怠那也不能得圣道。这是加行的差别,也有这麽二种补特伽罗。 卯四、由时差别 已长时修道即已串修习者,未长时修道即未串修习者。 第四科。这个「已长时修道」:是四种因缘里边的一种。长时期地修学圣道,「即已串修习者」:就是八种补特伽罗里面的那个串习修习者。 「未长时修道即未串修习者」:这个无间修和长时修、与串习修有甚麽不同呢?这个「串习修」:就是长时期地修学圣道,他对于圣道这一方面,譬如说入定这件事,举这个例子,他要入定就入定、要住定就能住定,要住七天就住七天、要出定就出定,很自在的,一点困难也没有,这表示是「长时修道」。说是你是「无间修」、很用功修行,但是你没有达到这个程度,那不算是长时修道,那不算是串习修。串习修和前面那个无间修还有这个差别。你是很精进勇勐修行,但是你还没能达到自在的境界。 这个串习,长时串习修表示你这个圣道修的很自在了,是这样意思。你能努力地修,达到这个程度,那你就可以得圣道了。这是得圣道前的一种相貌,你要达到这个程度,你就应该知道你要得圣道了,你应该知道。如果我一静坐的时候,妄想来了,还不能调伏,那你现在还距离圣道还有点距离,还有一段距离的。是,你是今生能得圣道,但是你现在还不行,你今天还不行!说是我善根成熟了…这上面看出来一件事,说是这个人善根成熟了,说是你今生决定能得圣道,这表示你善根成熟了。但是你还是要学习佛法的,你还要经过长时期地学习佛法,还要努力地修行,你还要达到串习的程度,你才能得圣道的!这上面说这个次第,善根成熟了的次第是这样的。 寅三、结 如是名为由根差别、瑜伽差别、加行差别、及时差别,建立八种补特伽罗。 建立这八种补特伽罗,这是把这段文结束了。 丑四、料简(分五科) 寅一、根未成熟 若诸所有补特伽罗根未成熟,彼于所有善知方便,有无间修,已串修习,如理如法,如其善巧,皆不能办。 这是第四科料简。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列,第三科是配释,现在是第四科料简,就是再重想一想,简别一下。分五科,第一科根未成熟。 「若诸所有补特伽罗根未成熟」:若这个人的信、进、念、定、慧的善根还没成熟,「彼于所有善知方便」这件事、「有无间修」这件事、「已串修习」这件事、「如理如法如其善巧」的这些事情都不能办,都不能成就。这是说这个善根没有成熟的这个人的相貌。所以有的人,你叫他学习佛法,他对于佛法也相信,但是你叫他去学习佛法,办不到,他不肯学,他会有种种理由说他不学。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九九○页: 如理如法如其善巧等者:理,谓观待等四种道理。法,谓苦等四谛法。善巧,谓蕴界等六(注:应是五)种善巧。不能如佛施设开示无倒而知,名不能办。 「如理如法如其善巧等者」这句话怎麽讲呢?「理,谓观待等四种道理」:就是观待道里、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这四种道理。这是四种道理,我们前面讲过多少遍了。理是这样意思,法是什麽呢?「法,谓苦等四谛法」:苦、集、灭、道四谛的法。善巧是什麽意思呢?「谓蕴界等六种善巧」:「六」这个字应该是「五」,前面说是五种善巧: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有这五种;但是在《显扬圣教论》上说七种善巧,那就是加上根善巧和谛善巧。这个六种不知在那里说到六种,这个「六」字应该是五才对。 「不能如佛施设开示无倒而知」:这位佛教徒,就是善根没成熟的这个人,他不能够「如佛施设、开示」,就是安立的这个开示,佛开示有世俗谛、有胜义谛。甚麽叫做苦集灭道四谛?甚麽叫做三十七道品?甚麽叫做生死缘起?甚麽叫做涅槃缘起?佛有用语言文字把他表示出来。这个善根没成熟这个人,他不肯学习佛法,他就不能如佛所开示的,「无倒而知」不颠倒、没有错误的知道,总是搞得不合适。佛是这麽说的,他就解释到是这样子,总是有一点不符合,不能无倒而知。「名不能办」:他都不能成办。这是第一科,下面是第二科未善方便。 寅二、未善方便 若诸所有补特伽罗根虽成熟,而未善知善巧方便,于诸所有亦不能办。 若是所有的这些佛教徒「根虽成熟」,他的信、进、念、定、慧是成熟了。「而未善知」:但是他没能够善知方便,未能够善知道佛所安立的「善巧方便」,这些圣道。「于诸所有亦不能办」:下面所有的事情他也不能办,无间修、串修习这些事他都不能成就的。就是根是成熟了,但是你要得圣道,你还非要学习佛法的,还要有这个阶段的。 寅三、无无间修 若诸所有补特伽罗根已成熟,善知方便,无无间修,即不能得速疾通慧。 这是第三科无无间修,「若诸所有补特伽罗」,他善「根」是「成熟」了。「善知方便」:他对于佛法学得很好,他能够不颠倒地通达佛法。但是他「无无间修」:他没有精进地修行。那「即不能得速疾通慧」:那他就不能很快地得圣道,通慧就是圣道,无漏的智慧,他还是不能成就的。 寅四、未串修习 若诸所有补特伽罗根已成熟,善知方便,有无间修,未串修习,即于所有自所作事未得成办。 下面是第四科未串修习。「若诸所有」的「补特伽罗」,善「根已」经「成熟」了,他又能学习佛法,「善知」圣道的「方便」。「有无间修」:他还能精进地用功修行。但是「未串修习」:还没能达到那个大自在的境界,他还没有,没到这个程度。「即于所有自所作事未得成辨」:那这样子,对于他自己所要做的圣道的大事,他还不能成就,也是不行的。 寅五、已串修习 若诸补特伽罗根已成熟,善知方便,有无间修,已串修习;彼于所有皆能成办,亦能获得速疾通慧,于其所有自所作事已得成办。 这是第五科已串修习。补特伽罗他善根成熟了,他又能努力地学习佛法,善知圣道的方便;学习了佛法以后,他又能无间修,精进地修行。「已串修习」:修习到大自在的境界。 你常常静坐、调心,你会知道这件事。譬如有的时候心里有点烦恼,但是我正念一提起来,烦恼就没有了,这比较好一点。但是昨天这样子,今天不一定,今天烦恼来了不能调,我的正念提起来,打不过那个烦恼,你打输了,你的烦恼胜利了,你的正念失败了。就是没到那个程度的时候,有的时候退、有的时候进,是这样子,进进退退这样子。 现在这位修行人,「根已成熟,善知方便,有无间修,已串修习」,达到这个境界了,烦恼没有了、不感觉有烦恼了。「彼于所有皆能成办」:这个人对于所有圣道的事情,他决定可以成就了!他能到这个程度。所以我坐破了十八个蒲团了!我用功几十年了!其实这个话固然是很好、很难得的事情,但是你有没有修行,不是这个事情,就看你这一念心!你这一念心是怎麽个情形。如果你那一念心的正念没有力量,还是没有用的,你十八个蒲团坐破了,你还要再十八个才可以,不然还不行的。 「彼于所有皆能成办,亦能获得速疾通慧」:这个人很快地他就能得神通、得大智慧,他可以成就圣道了。「于其所有自所作事已得成办」:对于他所有自己所要做的事情都能成办,你想要得四禅也能成办、你想要得无色界的四空定也能成办、你想要得灭尽定也能成就、你想要得阿罗汉也能成就、你想要得六种神通统统都能成就,各式各样圣道的功德都能成就。这就说这个次第,由开始发心一直到最后成就,有这麽多的次第,是这麽意思。不是说这人决定不成功,不是!你继续努力会成功的。 子十六、几种魔及魔事(分二科) 丑一、总标 当知诸魔,略有四种。魔所作事,有无量种。勤修观行诸瑜伽师,应善辨知,当正远离。 一共十七大科,前边是第十五科说完了,现在是第十六科几种魔及魔事,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当知诸魔略有四种」:修学圣道的人,一定会遇见魔的这个问题。这个魔究竟是有多少魔呢?简要地说就是四种魔;这个魔王,这个魔所作的事情那就不止四种,有无量种,不可以数计了,太多了。 「勤修观行诸瑜伽师」:说这个人出离心切,他发了出离心、发了菩提心,他精进地修学止观。这个「行」就是心,就是你的心,你观察你的心怎麽样活动,就是「行」。当然这个心有能行、也有所行。能行当然是心,心在所缘境上活动,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这是所行。所以观行就是有能行、有所行,都是所观的境界。「诸瑜伽师」:很多的修行人,「应善了知」你应该善巧地辨知四种魔和魔所做的事情。「当正远离」:你要特别注意远离魔、远离魔所做的事情,你应该这样子,你的圣道才能成就的。这是总标,下边第二科是别辨,分两科,第一科是诸魔,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丑二、别辨(分二科) 寅一、诸魔(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四魔? 总标里边说是有四种魔,哪四种魔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列。 卯二、列 一、蕴魔。二、烦恼魔。三、死魔。四、天魔。 这是列出来,下面第三科加以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种类,辨四类魔。分四科,第一科先解释这个蕴魔。 卯三、释(分二科) 辰一、辨种类(分四科) 巳一、蕴魔 蕴魔者:谓五取蕴。 「蕴」究竟是什麽呢?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这五种蕴。这五种蕴它能生出来种种的烦恼,所以叫取蕴。「取」也有四种,有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这在十二缘起里面解释已经解释了很详细了。这个「蕴」,就是我们这个身体的果报,它是由烦恼生起的;生起了之后,它又能生出烦恼来;所以它就是魔。这个魔还是很厉害的,这是第一种。 巳二、烦恼魔 烦恼魔者:谓三界中一切烦恼。 「烦恼魔」是指什麽说的呢?「谓三界中一切的烦恼」:谓欲界的、色界的、无色界的烦恼。我们欲界的人在欲上有烦恼,在色声香味触上有烦恼;色界天上、无色界天上的人在禅定里边有烦恼,爱着这个禅定,这都是爱烦恼。另外一种见烦恼就通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主要就是我见。这个见烦恼和这个爱烦恼就包括了三界中一切的烦恼;这些烦恼都是魔,都是障碍你修行的。第二个是烦恼魔,第三个是死魔。 巳三、死魔 死魔者:谓彼彼有情,从彼彼有情众,夭丧殒殁。 「死魔」是什麽意思呢?「谓彼彼有情」:是那个有情、那个有情、那个有情,地狱的、饿鬼的、畜生、人、天、阿修罗、色界天上的人、无色界天上的人,各式各样的有情。「从彼彼有情众」:每一类众生并不是一个、孤独的,那里都很多的嘛,地狱的众生也是很多,天上的人也很多。他从他同类的众生里边,他死掉了,这就叫做死魔。「夭」:就是寿命不长,在少年的时候就死掉了。这个「丧」:不管你是少年、是老年死掉了都叫做「丧」。「殒殁」就是你这个身体坏了、结束了。 巳四、天魔 天魔者:谓于勤修胜善品者,求欲超越蕴、烦恼、死三种魔时,有生欲界最上天子,得大自在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事业,是名天魔。 「天魔者」,这是第四科天魔,什麽叫做天魔呢?「谓于勤修胜善品者,求欲超越蕴、烦恼、死三种魔时」,「谓于勤修胜善品者」:就是对于那个精进修学出世间殊胜的圣道的人,修学圣道的人。「求欲超越」:修学圣道的人,他是个干什麽的人?「求」:是希望,他希望、想要超越蕴魔,不要有这个臭皮囊,这个臭皮囊我不欢喜,超越这个蕴魔、超越这个烦恼魔、超越这个死魔,也就是解脱。超越实在就是解脱的意思。「求欲」:他有这个愿望,想要解脱这麽多的魔、解脱这三种魔的时候,那就是有这样的愿望,也一定有这样的行动,就修学圣道。「勤修胜善品」的目的是什麽呢?就是「求欲超越蕴烦恼死三种魔」。 「有生欲界最上天子」:有的众生在人世间做了很多的功德,但是他思想有问题,他的功德使令他投生在欲界最高的那一层天,就是他化自在天在那里。在那里他有大自在的境界。「为作障碍」:这个天子他就是天魔,他就为勤修胜善品的这个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事业」:他就现出来很多的扰乱,扰乱这个修行人,叫你止也修不成、观也修不成,叫你持戒也持得不清淨,就是破坏你戒定慧的这个人,「是名天魔」。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九一页: 有生欲界最上天子者:〈有寻有伺地〉说:复有摩罗天宫,即他化自在天摄,然处所高胜(陵本四卷三页)。此于欲界,名为最上应知。 「有生欲界最上天子者:〈有寻有伺地〉」,这我们学习过了,那个地方说:「复有摩罗天宫」:摩罗就是魔,我们简单说叫魔,实在还有罗这个音,摩罗天宫,这个天人的宫殿。「即他化自在天摄」:属于他化自在天里面。「然处所高胜」:他所居住的地方高胜过其他的他化自在天的人,他的功德大,所以福胜报也就好一点。「在陵本四卷三页。此于欲界,名为最上」:在欲界里面他最上,不是色界、无色界。 辰二、明建立(分二科) 巳一、标义 当知此中,若死所依、若能令死、若正是死、若于其死作障碍事,不令超越。依此四种,建立四魔。 这下面是第二科,前面第一科是辨种类,辨这个四魔的不同。下边明建立,建立这四种魔的原因,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义。 「当知此中,若死所依」:你要知道这四魔里边,这个蕴魔是什麽呢?就是「死所依」:你有了这个身体,才有这个身体的死亡。这个身体生出来了然后才会死;你根本没有色受想行识,有什麽死呢?就没有死亡这回事了,所以蕴是死所依止的地方。「若能令死」:若能令死,就是那个烦恼魔,烦恼魔能令你生、令你死的。「若正是死」:那麽就是死魔。「若于其死作障碍事,不令超越。」「若于其死作障碍事」:若是这个修行人,他想要超越蕴魔、烦恼魔、死魔,但是那个人对于他想要超越这三种魔,「作障碍事」不令他超越、不令他解脱,那这就是天魔了。「依此四种,建立四魔」:死所依、能令死、正是死、若于其死作障碍事,依这四种建立四魔。这是标义,下面第二科别释,加以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死所依。 巳二、别释(分四科) 午一、死所依 谓依已生、已入现在五取蕴故,方有其死。 这个「死所依」怎麽讲法呢?「谓依已生」:依据你的色受想行识已经出现了,已经出现了这句话什麽意思呢?就是「已入现在五取蕴故」:出现就是现在。如果是过去那就不是现在了,未来还没生。已经生、已经灭了那就是过去,没生是未来。说现在是生,是属于现在的五取蕴,这就叫做「依已生」。「方有其死」:这时候你才会死亡的,不然就没有死亡这件事,所以叫做「死所依」,这是蕴魔。 午二、能令死 由烦恼故,感当来生;生已,便有夭丧殒殁。 这是第二科能令死。 「由烦恼故,感当来生;生已,便有夭丧殒殁。」说是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怎麽会生出来?怎麽会出现色受想行识呢?「由烦恼故」:由于你内心里有烦恼,你心里面有爱烦恼、有见烦恼,所以招感将来的生命。说他以前有很多的业力,但是他若把烦恼断了就不成了,所以阿罗汉无量劫来,他也有很多的生死的业力,但是他这一生修四念住、修禅,把爱烦恼、见烦恼断了,他就没有生死了!那些业力都不能发生作用了。所以这看出来,烦恼是根本,烦恼是众苦之本!所以,「由烦恼故,感当来生」:招感你将来的生命,这个生命就是苦!「生已,便有夭丧殒殁」:你这个色受想行识一出现以后就是生,有生必有死,便有夭丧殒殁,便有这件事。所以能令死,实在是烦恼的力量,烦恼能令你生、也能令你死。 午三、正是死 诸有情类,命根尽灭,夭丧殒殁,是死自性。 这是第三科解释这个正是死。指怎麽说的呢?「诸有情类」:不管你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你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些种类,只要你有色受想行识,你就是有命。这个「命根」实在来说就是业力,得此生命体的那个业力,是这个生命体的根本,那个业力若结束了,这个身体就是非要死不可。说我怎麽健康、我吃得东西很有营养,都没有用;那个业力若结束,就非死不可。说我吃得营养也不是那麽好,我身体不健康,但是那个业力还存在,你能继续生存活下去,你还是能生存的。所以韩愈他髮苍苍而齿牙动摇,很老了,但是他还继续活下去的,就是那个业力还在。所以这个「命根尽灭」,那个命根、那个业力若是死掉了,那就不行了,你的身体就要夭丧殒殁。死的体性是这样。 午四、障超死(分二科) 未一、略标 勤修善者,为超死故正加行时,彼天子魔得大自在,能为障碍;由障碍故,或于死法,令不能出;或经多时,极大艰难,方能超越。 这是第四科障超死,这是指天子魔。「勤修善者,为超死故」:这个精进、把世间上的欲都放下了,过这个澹泊生活、精进地修学圣道的这个人,他的目的是什麽呢?「为超死故」:就是解脱这个生老死,解脱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他目的就是解脱这些事情。「为超死故」,所以要修学圣道。 世间上的人在社会上生活,不管你是国家的领导人也好、做一般老百姓也好,不管是怎麽高明,你不能超越生老病死,就是在这里流转。也不能解脱三恶道,有的时候到天上去、有的时候到地狱去,就是这样子;只有修学圣道才能解脱这些事情。 「正加行时」:你修学圣道努力修行的时候。「彼天子魔得大自在」:那个欲界顶天的天子魔,他有大自在力量「能为障碍」:能障碍你修学圣道。「由障碍故,或于死法,令不能出」:因为这个天子魔来迷惑这个人,就障碍你,「或于死法,令不能出」或者你想要超越老病死,不行,不能!「或」是不决定的意思。 「或经多时,极大艰难,方能超越」:虽然天子魔来捣乱,但那个修行人不屈服,继续地用戒定慧、用止观来调心,心不动,魔也无可奈何;你心若不动,魔王也没有办法。所以「或经多时」,但是经过时间很多。「极大艰难」:哎呀,受了很的苦、受了很多的难,「方能超越」:才能超越天子魔,天子魔来迷惑你,不能迷惑,你心里不动,并且魔王要听你招呼。 看这《阿含经》里面说过,有个比丘尼在寂静处入定,忽然感觉到身体里面不对,里面不舒服;然后比丘尼注意一看,哦,这个魔王来捣乱,请你走!这比丘尼下令叫他走,这魔王就得走;若是我们凡夫,你叫他走,不可以的,凡夫没这个力量。所以阿罗汉还是有这个力量,那就是已经成功了的人。所以「或于死法,令不能出;或经多时,极大艰难,方能超越。」这就是这样情形。这修学圣道也还不是那麽容易。 未二、别显(分二科) 申一、辨相(分二科) 酉一、暂不自在 又魔于彼,或有暂时不得自在:谓世间道离欲异生,或在此间,或生于彼。 这第二科别显。前面是略标,现在这是别显,特别的显示其中的某几样。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相,分两科,第一科暂不自在,辨别暂不自在的相貌。 「又魔于彼」:又这个天子魔虽然是很厉害,但是「或有暂时」:短时间对这个修行人,「不得自在」:你想要捣乱,不能捣乱的。这个人的修行超越了魔的境界了,这是怎麽回事情呢? 「谓世间道离欲异生,或在此间,或生于彼」。「谓世间道离欲异生」:谓这个佛教徒或者是外道,他不修四念住,他修世间的方法,能够离欲、能解脱了世间色声香味触的欲,这样的异生。异生就是凡夫,虽然是解脱了、离欲,这个「离」就是解脱,解脱了世间的欲,但是还是凡夫。这个离欲的凡夫,他就是由世间的方法修学禅定,成就了色界四禅或者是无色界的四空定,但是这个人他还没有死亡。 所以「或在此间」:或者这个时候,他还在人间在这里生存。当然成就四禅八定的人,这种人多数在深山里面住,他不愿和我们人在一起,因为他嫌我们俗气。他嫌我们俗气、不清淨,他在山里面清澹的生活,他心情快乐。「或生于彼」:这寿命到了,这臭皮囊死掉了,他就生到天上去了,超过了欲界、到了色界天或者是无色界天去了。这个人成就了色界、无色界的禅定的人,魔王不能向他捣乱;因为他没有欲了,你怎麽样他也不害怕你,你迷惑他,他心里也不动的。所以,「暂时不得自在」。下面第二科得大自在。 酉二、得大自在 或魔于彼得大自在:谓未离欲。 「或魔于彼得大自在」,这第二科,或者魔对这个人还是有力量的,「彼得大自在」。「谓未离欲」:就是说,不管你是外道也好、佛教徒也好,你怎麽修行也好,但是你内心没能离欲,你还是爱这个色声香味触的,那魔王对你来说是得大自在的,要叫你怎麽地你就怎麽地,你不能自主的。这是有暂不自在、得大自在两种不同。下面第二科释义,前面是辨相,下面解释这个道理,分两科,第一科未离欲。 申二、释义(分二科) 酉一、于未离欲 若未离欲,在魔手中,随欲所作。 「若未离欲,在魔手中」:若是这个修行人虽然用功修行,他心里面还不能离欲的话,他还在魔王手里,还受魔王的控制,魔王对你还有大自在的。「随欲所作」:魔王他想要叫你怎麽的,你就得怎麽的,你不能够自主的,「随欲所作」。 酉二、于暂离欲 若世间道而离欲者:魔缚所缚,未脱魔羁,由必还来生此界故。 「若世间道而离欲者,魔缚所缚。」这第二科于暂离欲,于暂时离欲的人来说。若是这位修行人他不是修学佛法,他是修世间的方法,破除去了色声香味触的欲。这个人「魔缚所缚」:魔王有很多繫缚人的办法,这个离欲的这个人还是为魔缚所繫缚的,魔王还有办法繫缚他。「未脱魔羁」:这个修行人还没能够解脱魔王的那条绳子,魔王随时还可以影响你的。「由必还来生此界故」:由于你这个人,虽然是离了欲,生到色界天、生到无色界天,但是你终究有一天还要回到欲界来的,所以魔王还能控制你。由世间道得离欲这件事是靠不住的!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九一页: 魔缚所缚未脱魔羁者:〈摄事分〉说:烦恼随眠未永拔故,虽世间道方便逃避,远至有顶,复执将还。可爱妙欲譬之九结,由彼结故,令于生死自然乐着,于自繫缚不欲解脱(陵本八十五卷十五页)。此中道理应如是知。 「魔缚所缚未脱魔羁者:〈摄事分〉说」:〈摄事分〉就是《瑜伽师地论》一共有五分,现在我们学习的这个是〈本地分〉,后面有〈摄事分〉,那上面说:「烦恼随眠未永拔故」,世间离欲的人,他欲的烦恼的种子,随眠是种子,他没能够永久地把他消灭,暂时有了禅定的力量,使令欲的种子不动,但是还没消灭,还在那里。 「虽世间道方便逃避,远至有顶」:虽然这个修行人,你用世间的方法,你不用四念住、这个无常、无我、诸法实相的这种智慧,你不用这个方法修行,其他的方法都是世间法。你用这个方法,「世间道,方便逃避」:用这样的方便,你跑了,跑到什麽地方去呢?「远至有顶」:跑得很远,跑到无色界天非非想天去了。「复执将还」:这个魔王还可以把你抓回来的,「复执将还」,还能够抓回来,「复执将还」。 「可爱妙欲譬之九结,由彼结故,令于生死自然乐着」怎麽会把他抓回来?因为你的烦恼种子没有断,这个欲的烦恼的种子没有断,这就是烦恼魔,烦恼魔又把你抓回来了,回到欲界来。说我在色界天、在无色界天多少大劫都没有欲,但是你回到欲界来就有欲,这欲的种子就会动,种子生现行,就会这样子。 「可爱妙欲譬之九结」: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在有欲的人来说,这是很妙的事情、很可爱的事情。「譬之九结」:这个譬喻就是有九个扣,九条绳子来绑着你。但是《阿毘达磨论》里面也说有九种烦恼,九种烦恼。这个「结」就是繫缚的意思,烦恼能抓住你,一共有九种。「由彼结故,令于生死自然乐着」:由于你内心里面有九个结,就使令你在生死里面任运地、不用有人教你、不用人教你,你自然就欢喜欲,自然乐着。 「于自繫缚不欲解脱」:在这个欲,被欲繫缚了,自己还不想解脱、不愿意解脱,愿意在繫缚着,这样子。这个文是在「陵本八十五卷十五页。此中道理应如是知。」这是前边说诸魔,下面第二科说魔事,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寅二、魔事(分三科) 卯一、徵 云何魔事? 怎麽叫做魔事?魔王做什麽事情来迷惑人、障碍我们修行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障正发趣,分五科,第一科捨善法欲。 卯一、释(分四科) 辰一、障正发趣(分五科) 巳一、捨善法欲 谓诸所有能引出离善法欲生,耽着诸欲增上力故,寻还退捨:当知此即是为魔事。 谓有很多发心修行的人,「能引出离善法欲生」:这个善法欲能引出离。这个「善法」:就是佛法的戒定慧、三十七道品这个善法,这个戒定慧的善法有什麽好处呢?「能引出离」:能引导你从生老病死苦里面得解脱,所以能引出离的善法欲生起来了,所以这个众生就想要出家、想要修学戒定慧。 「耽着诸欲增上力故,寻还退捨」:但是他过去久远劫来,耽着就是爱着,爱着这色声香味触的欲,无始劫来的熏习,这个欲的力量太强了,「增上力」,增上就是太强了,这个力量太大了。「寻还退捨」:很快地又把善法欲失掉了,又不想要修圣道,又不想出家了,「寻还退捨」。「当知此即是为魔事」:这就叫做魔事,这是烦恼魔,烦恼魔令你退了道心。而魔王也就是用欲来引导人,令你退道心的。这是捨善法欲,下面第二科是不护根门。 巳二、不护根门 若正安住密护根门,于诸所有可爱色声香味触法,由执取相、执取随好,心乐趣入:当知此即是为魔事。 「若正安住」:有善法欲这个人出了家,他心里面安住在密护根门这里。这个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就是门。这个房子有个门,好人可以进来、坏人也进来。修行人呢,坏人不要进来,就是你保护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佛法的圣道可以从这里进来,可以学习;但是这贪、瞋、痴的烦恼这些贼,不要进来,叫「密护根门」。「密」也就是很严密的,不可以有一点漏洞,保护你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这个门,烦恼贼不要进来。我随时行住坐卧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遇见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都能向道上会,一失掉正念的时候,贪、瞋、痴就出来了,但是这时候你要保护,把它息灭了它。 「于诸所有可爱色声香味触法」:修行人对于外边的世界,所有可爱的色、可爱的声香味触法;「由执取相、执取随好,心乐趣入」:无始劫来就是这样子。「执取相」: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前五识是「执取相」,就是概略的相貌。「执取随好」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这个相怎麽好、怎麽好,作种种的分别。 「心乐趣入」:心里面欢喜到色声香味触法那里去,就把这个正念的戒定慧,无贪瞋痴的正念失掉了,这个善法欲就失掉了,是这样意思。「当知此即是为魔事」:这就叫做魔事。什麽叫做魔事?这就是魔事。就是魔王现出可爱的色声香味触来迷惑你,令你颠倒,是这麽意思。下面第二科食不知量。 巳三、食不知量 若正安住于食知量、于诸美味不平等食,由贪爱欲心乐趣入:当知此即是为魔事。 说这个修行人,他发了善法欲出了家,出了家以后,能安住密护根门。不但是密护根门,而能够安住于食知量。饮食这件事,非要有饮食不可,不然这个身体不能存在了,所以要有饮食;但是这个修行人知量,知道饮食的量。「量」:数量也是量,但作用也是量。我今天吃香蕉它能发生什麽作用,我今天吃辣椒是发生什麽作用,我吃蔬菜、吃白菜、吃各式各样的饮食,要知道它的作用。 「于诸美味不平等食」:我欢喜酸、欢喜辣的、欢喜甜的这些美味,「不平等食」什麽叫不平等食?就是你吃这样的饮食,它发生的作用,对于修学圣道不合适,它能令你发欲心,你吃这个东西能令你发欲心,你静坐的时候没有理由地这个欲心就起来了,并不是…我本来也没有不如理作意,为什麽会发出欲来呢?就是有这麽回事。你晚间吃东西容易有欲心,你晚间吃东西令你有欲心。所以佛制定你晚间不要吃东西,当然你只是晚间不吃东西,那也不能离欲,你还是要修不淨观、修四念住才能。但是饮食也能帮助你这件事,譬如说我吃白菜有可能令你容易寂静,有可能好像不用特别用力,心就能寂静住;有的饮食帮助你修止、帮助你修观;有的饮食破坏你的止观的。人与人都不一样,各式各样的情形。这个修行人安住于食知量,但是他「于诸美味不平等食,由贪爱欲心乐趣入」:总是想辨法要吃点东西,他饿了不能忍受,我就要吃东西,不吃东西不行。其实这件事,你忍了三天以后就没有关係,你常常习惯了这时候吃东西,你不吃不行,你不舒服。但你忍了三天,第四天没有事了,就习惯了,没有事。「由贪爱欲」:由爱这个美味饮食的这个欲,「心乐趣入」:总是想办法我今天这个时候吃什麽、明天这个时候要吃什麽,总是想这件事;「当知此即是为魔事」,这就是魔事。魔王因为你对饮食有特别的欲,魔王就用这个事来迷惑你,叫你退道心,就是这样意思。 巳四、贪乐卧眠 若正安住精勤修习初夜后夜悎寤瑜伽,于睡眠乐、于偃卧乐、于胁卧乐,由懈怠力心乐趣入:当知此即是为魔事。 这是第四科贪乐卧眠。「若正安住」:若是这个修行人他能够有善法欲、有密护根门、于食知量,他又能够修悎寤瑜伽;「若正安住精勤修习初夜后夜悎寤瑜伽」。这修行这件事需要时间,没有时间怎麽修行呢?就是白天的三时,初中后三时;夜间的三时,就是初夜和后夜也要用功修行,只是中夜要休息,这叫做悎寤瑜伽。这个「悎」和那个佛陀翻个「觉」是通用;「悎寤」:就是心里面老是明白,不要睡眠,然后你才能修瑜伽的。 「于睡眠乐、于偃卧乐」,「偃」:就是仰在那里卧,不是吉祥卧;「于胁卧」,感觉到快乐。这里面的事情,你愈节省睡眠愈感觉睡眠快乐,哎呀,我睡五分钟都感觉到好,愈节省睡眠愈有这个问题。所以你努力地修止观,止观相应了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它不威胁你,就没有这个压力了。因为你静坐感觉到舒服,就没有这个问题,你静坐不相应,那这些事情都有问题,睡眠也有问题、饮食也有问题,很多的事情都有问题。若是不到街上走一走也不行,要出去走一走,不然的话,总感觉静坐坐不下去,就得要跑一跑,就是心掉举、身掉举,还有口掉举,不说话还不行。 所以我们没得圣道以前,很多的问题。如果你常常地多读经论,从经论、从佛的法语启发你的道心,这些问题就能降伏住;然后多静坐慢慢相应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由懈怠力心乐趣入」:由于你心里面懈怠,不欢喜修止观,心里就欢喜睡眠,趣入于睡眠;「当知此即是为魔事」,这就是魔事。 巳五、不住正知等(分二科) 午一、列(分四科) 未一、于母邑等 若正安住正知而住,于往来等诸事业时,若见幼少盛年美色诸母邑等,由不如理执取相好,心乐趣入。 这是第五科不住正知等,分两科,第一科是列,分四科,第一科于母邑等。 「若正安住正知而住」:这就是修行的方法,要持戒清淨、密护根门、于食知量、修悎寤瑜伽、正知而住,这是修行的方法。这位修行人他能安住在「正知而住」。怎麽叫做正知而住呢?就是不管是行住坐卧、是到街上去、是回来,举手投足、从早晨起来以后到晚间休息,这中间的时候,不管是做什麽事,心里面要保护内心的清淨,叫正知而住,正知而住是这样子的。正知而住,安住在正知而住这样用功修行。但是「于往来等诸事业时」:他不能老在那儿静坐,一定要往来,从讲堂到禅堂、从禅堂到宿舍,若往若来,或者从寺庙到城市去、从城市回来等,总是有事情要做。 「若见幼少」:若见幼小,年少的、盛年的、美色的诸母邑等,这些女人,看见这种女人时候。「由不如理执取相好,心乐趣入」:由于你内心看见这种女人的时候,你不能如理地去分别观察,不能观察「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决非常存者」。观察这是老、病、死,这个臭皮囊,你要这样观察,就是一堆骨头,髑髅骨、项骨、齿骨乃至到胁骨、肋骨、髀骨乃至到脚趾、趾骨,你不能这样观察,「执取相好」感觉这个相好,怎麽样的美妙「心乐趣入」,那麽你的心就欢喜去爱着这个境界去了。这是第一科,第二科于妙好事。 未二、于妙好事 或见世间诸妙好事,心乐趣入。 你到了城市去,有各式各样的事情,感觉到很美,心里面也跑到那里去,执着去了。第三科于多事业。 未三、于多事业 或于多事多所作中,心乐趣入。 欢喜作很多的杂事,心里面欢喜这样子。欢喜这样子,那当然你就不能修止观了。 未四、于相杂住 或见在家及出家众欢娱杂处,或见恶友共相杂住,便生随喜,心乐趣入。 「或见在家及出家众欢娱杂处」,这是第四科于相杂住。或者看见在家人和出家人众,很多人在那里谈笑、在一起住。「或见恶友共相杂住,便生随喜」:或见他们都是互相放逸的人在一起相杂住,你感觉到「便生随喜」,心里面随顺,那很好,我在庙里面自己寮房只住我一个人,心里不欢喜。「心乐趣入」:就欢喜这些放逸的境界。 午二、结 当知一切皆是魔事。 这都是魔事,「当知一切皆是魔事」。是结束这一段。 辰二、障生淨信 于佛法僧、苦集灭道、此世他世,若生疑惑:当知一切皆是魔事。 于佛法僧,我们出了家的时候,不欢喜学习佛法,但是你在佛教的范围内生活,到大殿里面看见佛像,到藏经楼就看见经书,其他地方看到的都是同修梵行的人,佛法僧。「于苦集灭道」:经论里面说到苦集,世间的因果;灭道,出世间因果。 「此世他世」:佛法经论里面说此世还有他世,人死掉了以后,生命没有结束,还有来生,或者生天上、或者到三恶道这些事情。「若生疑惑」:你对经论没有多学习,你对这些事情就会有疑惑,是那麽回事吗?就会有疑惑。「当知一切皆是魔事」,你对佛法有疑惑心,这就是障碍你修学圣道的魔事。下面第三科障修远离。 辰三、障修远离 住阿练若、树下、塚间、空閒静室,若见广大可怖畏事,惊恐毛竖;或见沙门婆罗门像、人非人像,欻尔而来,不如正理劝捨白品、劝取黑品:当知一切皆是魔事。 若是你这位修行人,居住在「阿练若」寂静处,在深山里面住、或是在「树下」住、或在「塚间」埋葬死人的地方、或者「空闲」的「静室」,虽然不是深山里面,但是你住的这个地方也很寂静,空閒静室。「若见广大可怖畏事」:你在这些地方住,这一天忽然间看见很广大的可恐怖的事情。「惊恐毛竖」:你就害怕了,你的汗毛都竖起来了,看见什麽事情呢? 「或见沙门婆罗门像」:看见一个沙门的像,看见一个婆罗门的像,说这个人像个沙门、像个婆罗门。「人非人像」:看见是个人的相、或看见非人的像,就是鬼神的像。「欻尔而来」:原来看见什麽也没有,忽然间就出现了,你看见这个境界的时候。「不如正理劝捨白品、劝取黑品」:这些人,这些沙门、婆罗门、人、非人忽然间来了,他说的话不合道理,不合道理地劝你捨白品,弃捨修学圣道,不要!「劝取黑品」:劝你回到社会上去受五欲乐是好的,劝你修学世间的善法是好的,出世间圣道不能得涅槃!劝你这样子;「当知一切皆是魔事」。这些事情。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九二页: 若见广大可怖畏事等者:谓閒居时,或于尘雾、或昏夜分,见大云气,闻震雷音,或逢雹雨、狮子虎豹,或遭凶猾、窃劫抄虏,或遇非人来相娆逼,便生惊怖、身毛为竖。如〈思所成地〉中说(陵本十八卷八页)。此说广大可怖畏事,及与沙门婆罗门像、人非人像,如应准释。 「若见广大可怖畏事等者:谓閒居时,或于尘雾」:很多的微尘,或者是雾,「或昏夜分,见大云气,闻震雷音」:雷的音声很大,距离你很近。「或逢雹雨、狮子虎豹,或遭凶猾」:这个凶恶狡猾欺诈的事情。「窃劫抄虏」:就是有人来偷盗这些事情。「或遇非人来相娆逼」:娆乱你、逼迫你。「便生惊怖」:你就心里害怕了。「身毛为竖,如〈思所成地〉中说」,我们前面也已经学过了,在「陵本十八卷八页」。「此说广大可怖畏事,及与沙门婆罗门像、人非人像,如应准释」。就如〈思所成地〉那些文的意思。下面第四科障庄严法。 辰四、障庄严法 若于利养恭敬称誉心乐趣入,或于悭吝广大希欲不知喜足,忿恨覆恼及矫诈等,沙门庄严所对治法,心乐趣入:当知一切皆是魔事。 或者我们已经出了家,在寺庙里面修学圣道。修学圣道,但是有点问题,什麽问题?对于利养,在家居士来供养你,对于你有恭敬心、来讚歎你,哎呀!你能放下世间的事情出家修行,怎麽好!你听见了这个话,你心里面就执着了,这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出家人,你一定要学习一个法门,当然就是四念住。《金刚经》就是四念住、就是禅,你用这个禅来调心,人家讚歎我的时候,你不要执着这件事,要观察它如梦,像作梦的时候有人讚歎我、有人来供养我,醒了梦了,没有这麽回事啊。你应该作如是观,不执着这件事。 那麽这样子,你遇见如意的事情,你不要执着,也要作如是观;遇见不如意的事情,也应该作如是观,也是如梦,醒了梦了,没有这件事,观察它是虚妄的、是毕竟空寂的。你这样观察呢,如意的事、不如意的事都是你的圣道的增上缘,你常作如是观,你的般若的智慧逐渐就有力量,它是你的增上缘,它作你止观的所缘境,使令你的智慧逐渐增长,就是它对你有帮助。 他骂你一句、打你一句、轻视了你,而这件事是你圣道的增上缘,你因此而修止观,止观的力量增长,他帮助你圣道了。若是你不是用圣道、向圣道上理会,你不这样想,哦,你为什麽轻视我,你用原来的虚妄分别心,哎呀,这个人对我很恭敬,对我好!这个人轻视我!你用一般的贪瞋痴去分别这件事,那麽这个如意的事、不如意的事就变成魔事了,就障碍你修行了。所以外边的境界不是决定的事情,不是决定是魔事,也不是决定是佛事;是魔事、是佛事在乎你自己的一念心!在乎你自己的一念心。你向道上会,你用般若波罗蜜观察这些魔事,观察这些如意的事、不如意的事,那这些事都是修学圣道的增上缘。他骂你一句,反倒令你向于圣道,帮助你得无生法忍了,你要知道!但是你错了,你不向道上会,你用一般的虚妄分别心去执着,那就是障道因缘。所以我们若是学习佛法的时候,你会知道这件事。那个好、那个坏,不是在外边,在你的心里边。 说我到那个庙上去,招待我很好、吃得也好、衣食住都很欢喜,我感觉那里不错;我到那儿住,吃得也不好、住的也不好、招待我也不好,这个地方我不去了!你用这样的心情去分别,是另一回事。所以你若是能够学习一部经、学习一部论,你掌握到般若的智慧,到处都是道场、什麽地方都是道场、处处都是善知识,就是在乎你自己!但是这件事,你要有这种智慧才可以。智慧从哪里的来?不是天然的,要学习经论才可以的。 五祖给六祖讲《金刚般若经》,其实《金刚经》就是很好的!《大品般若经》也好,《华严经》、《法华经》、《大宝积经》统统都是好,《愣伽经》、《解深密经》统统都是法宝。你要从这些经里边,《大智度论》也非常好、《瑜伽师地论》也是非常好,你要从这里边得到宝!说挖到宝,挖是表示努力的意思,你要努力地取到这个智慧的时候,你就成功了。 说我学习佛法是学习了,把本儿一合起来,它是它、我是我,另一回事;我还用我原来的这种贪瞋痴,那就不是了!那都没有用、什麽都没有用。所以这上面,「若于利养恭敬称誉心乐趣入」,我欢喜执着这件事,这个居士对我好、这个是我徒弟,我的徒弟忽然间去亲近那个法师,我就不高兴了!这个出家人他没得到佛法味!那有这种事情呢? 当然我有时候说话居士也不高兴,这是在加州说的,我说每个人都有自由,你愿意到这里、到法云寺也可以,你愿意到其他寺都可以,那居士…我们对你很热心、护持,你反倒这样说,又起了烦恼。但是我是这样子,我不去执着这件事。所以这样说还有别的人,哦,你这个人说这些大话,又是不对了! 但实在来说我们学习经论,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就告诉我们这件事,什麽是真实、什麽是虚妄?我们要知道要重视真实,不要重视虚妄。你的贪瞋痴在活动这都是虚妄。你要知道常常学习戒定慧、般若波罗蜜非常重要!你要这样子,你慢慢就成就圣道了。 当然我现在想到那里说到那里,你们这些人都是善知识,哎呀!他非常好,我就在这儿出家;我一看这些人都是坏蛋,我在这儿出家,我不!其实是善知识、是坏蛋是在你内心的分别。但是你真实发出了无上菩提心的时候,现在佛法衰微了,我应该发无上菩提心、住持正法,我要出家!我不管…你放逸是你的事,我要修学圣道!对于你并不影响,当然我也是想到…我在北院曾经说过,我们出家人好好用功,有的时候收摄我们身语意,不要放逸,令在家居士退道心!我也这麽讲这些话。实在,当然人的程度不同,有的人认为你们发道心,我也发道心,你们都放逸,我不出家了!当然也有这种人,这个各人的程度不同。 「若于利养恭敬称誉,心乐趣入;或于悭吝广大希欲,不知喜足、忿恨覆恼及矫诈等,沙门庄严所对治法」:前面这些不合道理的事情,都是沙门庄严所对治的,沙门庄严在前面也说过了。「心乐趣入,当知一切皆是魔事」,这都是魔事。 卯三、结 如是等类无量无边诸魔事业,一切皆是四魔所作,随其所应,当正了知。 「如是等类无量无边诸魔事业,一切皆是四魔所作。」这是结束这一段。「随其所应,当正了知」:我们修学圣道的人,要知道这件事,什麽是错误的、什麽是正确的,要知道。 子十七、发趣无果(分五科) 丑一、标 由三因缘,正修行者精勤发趣空无有果。 一共分十七大科,现在是第十七科发趣无果;你努力的发菩提心、向于圣道,但是没有结果。这分五科,第一科是标。 「由三因缘正修行者」:有三个理由,很努力修行的人,他精进,「精勤」:就是精进不懈怠。「发趣」:发菩提心、趣向圣道。「空无有果」:结果一无所得,什麽也没得到,有三个因缘。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九三页: 空无有果者:谓不获得沙门果故。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徵。 丑二、徵 何等为三? 那三种呢?下面第三科是列。 丑三、列 一、由诸根未积集故。 由于信、进、念、定、慧的善根,你没有去积集,你不积集信、进、念、定、慧的善根,也就是你不学习这个善法。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九三页: 一由诸根未积集故者:此中诸根谓信、精进、念等及慧。虽已趣入,而未获得转上转胜转复微妙,于后后生展转胜进,名未积集。 「由诸根未积集故者:此中诸根谓信、精进、念等及慧」:就是念、定、慧;「虽已趣入,而未获得转上转胜转复微妙,于后后生展转胜进,名未积集」:就是你是发心修学圣道了。「虽已趣入,而未获得转上转胜」:但是你没有成就展转的高尚,展转的有力量,什麽叫做「上」?就是有力量,有力量你就向上进步。「转复微妙」:你上一个月修学信、进、念、定、慧,不断地修习,等到这一个月的信、进、念、定、慧就超过上一个月;我今年修学信、进、念、定、慧,不断的修行,我来年就好过今年;展转地进步,你的信、进、念、定、慧就逐渐地好起来、微妙。 「于后后生展转胜进」:以后又有以后,后面又有后,你不断地修行,展转地胜进,你的信、进、念、定、慧有进步;但是你没能这样作,你不努力地学习佛法,你的信进念定慧就不发动起来,叫做不积集,未积集。你常常地学习经论、常常静坐,慢慢你的信、进、念、定、慧就增长,你读经论的时候就发欢喜心!读《华严经》发欢喜心、读《法华经》也发欢喜心、读《大智度论》也发欢喜心,你的信、进、念、定、慧逐渐地强起来、强大起来。这是第一个,「由诸根未积集故」,你没有努力地学习经律论、没有努力地学习戒、定、慧,你没能这样作。 二、由教授不随顺故。 就是你的老师、你的老师教授你的佛法,不随顺信进念定慧的善根。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九三页: 二由教授不随顺故者:谓于远离寂静瑜伽作意止观,未能获得无倒教授、渐次教授,名不随顺。 「由教授不随顺故者:谓于远离寂静瑜伽作意止观,未能获得无倒教授」:要远离尘劳的事情,在寂静的地方修学止观,「瑜伽」。作意就是止观,止观就是作意。「作」字有个警觉的意思,警觉你的心,这时候应该止、这时候应该观,叫「作意止观」。「未能获得无倒教授」:你没能够得到不颠倒的教授,教授你止观的作意,搞错了,修学止、修学观、修学禅他教得不对。这里面的教授也有「渐次」的「教授」,要有次第,初开始怎麽样教授,后来你静坐的时候有问题又有什麽教授,要有次第的。「名不随顺」:这叫做不随顺,这样子当然你没得到一个正确的方法,当然不能够有圣道的成就了。 三、由等持力微劣故。 说是我第一个,我积集善根了;我遇见的师长,也能教授的这个止观是随顺的;但是你要努力地修行,你要努力地学习才可以。「由等持力微劣故」:就是你这个寂静的力量微劣。等持这个「等」这个字就是平等,怎麽叫做平等呢?就是也不惛沉、也不散乱;不散乱就是寂静,不惛沉就是明了。 我们若是睡着觉了、打瞌睡的时候,心里面没有明了性,或是打妄想的时候心里面乱,那也不可以。要明了而不惛沉、寂静而不散乱,这时候叫做平等,如果惛沉、散乱就不平等了。这个「持」是什麽意思?保持、保持住这个平等的境界,那麽这就是保持这个明静而住的境界,这就是定。这个定当然有深浅,有欲界定、有未到地定、有色界定。现在「由等持力微劣故」,你这个定的力量,就是明静而住的力量太小了,太小了也不行,也不能得圣道。我学习佛法了,我学的是佛法,没有颠倒的教授,但是我不努力地静坐,你这个等持力不够,那也不能得圣道。这三种,现在这说出来三种。看《披寻记》。 《披寻记》九九三页: 三由等持力微劣故者:谓虽已得三摩地,而未圆满自在故。 「三由等持力微劣故者:谓虽已得三摩地,而未圆满自在故」:这个说得高了一点。得三摩地,就是得到未到地定;未圆满自在就是没得四禅八定、没得四禅。这是说得高了,说得很高。前面是列出来这三个因缘,下面第四科加以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正显无果,分三科,第一科根未积集。 丑四、释(分二科) 寅一、正显无果(分三科) 卯一、根未积集 若有诸根犹未积集,虽复获得随顺教授,彊盛等持,精勤发趣,空无有果。 「若有诸根犹未积集,虽复获得随顺教授」:若有的众生、有的人,他这个信进念定慧的善根他没有积集,他这方面没有努力。「虽复获得随顺教授」:虽然是他得到了善知识的随顺佛法的教授。「彊盛的等持」:或者你静坐也有成就。「精勤发趣」:很努力地想要得圣道。「空无有果」:你也不会得圣道的!因为你没能够积集善根,般若力没成就,没有般若也不行;这是解释根未积集。下面第二科教不随顺。 卯二、教不随顺 若有诸根虽已积集,其等持力亦复彊盛,而不获得随顺教授,精勤发趣,空无有果。 若有人这麽多的善根已经积集了,但是他的等持力也很彊盛、有成就,「而不获得随顺的教授,精勤发趣,空无有果」:也是不行,没有随顺教授也不行。 卯三、定力微劣 若有诸根虽已积集,亦复获得随顺教授,而等持力若不彊盛,精勤发趣,空无有果。 这是第三科定力微劣。「若有诸」善「根虽已积集,亦复获得随顺」佛法的「教授」,「而等持力若不彊盛,精勤发趣,空无有果」:也是不行。 寅二、翻成有果 若有诸根已得积集,教授随顺,等持彊盛,精勤发趣,决定有果。 这是第二科翻成有果,前面是没有果。前面是正显无果,这边反过来有果。「若有诸根已得积集」:你已经积集信、进、念、定、慧的善根了,教授也是随顺的,等持力也是彊盛的,「精勤发趣,决定有果」:那你努力地去修行,一定会有成就,一定会有成就的。这可见说得很清楚,要积集善根、教授要能随顺,而后多努力地修禅定,就成就了。下面第五科结。 丑五、结 如是名为由三因缘,空无有果;由三因缘,决定有果。 由三因缘没有果,由三因缘会有果,这也是很清楚。我们要积集善根,另一方面有随顺佛法的教授,然后努力地去静坐,这件事决定会成功的!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今天世间人认为什么叫福报?有财富、有地位。这叫福报?这是你看错了。财富跟地位决定不是福报,为什么?很操劳,很辛苦。那有什么福?烦恼多。真正的福报是什么?身没事,心也没事,身心无事是真正的福报,心里面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如果你心里面真正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你不会生病。病从哪里来的?病从烦恼、忧虑、牵挂里来的,你要是没有这些东西,心地清净,你就不会老,这多幸福!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