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06


2014/9/4    热度:33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06

 

  洪二、求乐差别(分二科) 荒一、标

  如是三品若无苦乐欲求乐者;略有三种欲求乐心差别可得。

  这是「慈愍观」。这个「慈愍观」的「六事差别」,第三「寻思相」,分二科。第一科是「自相」,「自相」裡分二科。第一科是「显义」,「显义」裡分二科。第一科是「标」。第二「释」,「释」裡边分三科。第一科「三品差别」讲过了。现在是第二科「求乐」的「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三品若无苦乐欲求乐者」,这个「三品」,就是前面这一段说的,「亲品、怨品、和中庸品」,这是在禅定裡面欲饶益的对象,分这「三品」。「如是三品」,其中「若无苦乐」这种人,他的心情想要求得安乐,那麽应该怎麽样满足他呢?这「略有三种欲求乐心差别可得」,想要求得安乐,是「乐」有三种「差别可得」。这是「标」出来数目,下面是「列」出来。

  荒二、列

  一者、欲求欲界诸乐。二者、欲求色界有喜勇悦诸乐。三者、欲求离喜诸乐。

  「一者、欲求欲界诸乐」,就是有的人他希望求得「欲界」的这种欲「乐」。「二者、欲求色界有喜勇悦诸乐」,第二种人他不希望得到欲界的乐,他不高兴欲界的乐;他是想要求得「色界」天禅定的「乐」,这个禅定的乐裡面「有喜」,有欢喜心,还有勇勐、喜悦的,这麽多的快乐。「三者、欲求离喜诸乐」,这个「有喜」的「勇悦」之「乐」,就是初禅和二禅是有喜的;这个第三禅的乐,和初禅、二禅不一样,三禅的乐是「离喜」之「乐」,是没有喜而有乐,这种乐是高过初禅、二禅的。所以有的人,欲求三禅「离喜」的「诸乐」。这是有三种乐的不同,四禅以上没有提,四禅以上就没有乐,所以这裡不提了。

  洪三、与乐差别

  如是若于欲乐匮乏,愿彼皆得无罪欲乐,若于有喜离喜诸乐有所匮乏,当知亦尔。

  「如是若于欲乐匮乏,愿彼皆得无罪欲乐」,前面是说所「求」的「乐」有三品的「差别」。现在说是能「与乐」的「差别」。就是这位禅师他在禅定裡面,他的心情是这样的。「如是若于欲乐匮乏」,前面说的乐,是有这麽多的乐。若是这一个人他欢喜求欲界的乐,因为他没有欲界的乐,就「匮乏」。「愿彼皆得无罪欲乐」,这位禅师在禅定裡面,他就是有这样的慈能与乐的心情,愿意那个人得到没有过失的「欲乐」。这可见,有罪过的欲乐是不给的,给你一个「无罪」过的「欲乐」。

  「若于有喜离喜诸乐有所匮乏,当知亦尔」,若是这个人他对于「有喜」的「诸乐」,和「离喜」的「诸乐」有所缺乏,当知道也是这样子。你若愿意「有喜」的乐,就给你「有喜」的乐,愿意「离喜」的「诸乐」,就给你「离喜」的乐,所以「当知亦尔」。

  宇二、结名

  是名寻思慈愍自相。

  这是第二科「结名」。第一科是「显义」。前面这一大段文说的话,就叫做「寻思慈愍」的「自相」。

  黄二、共相(分二科) 宇一、显义(分四科) 宙一、标

  复审思择:若诸亲品、若诸怨品、若中庸品。我于其中,皆当发起相似性心、平等性心。

  「复审思择:若诸亲品、若诸怨品、若中庸品」,这下面是第二科。前面是寻思「自相」;现在下面是寻思「共相」,分二科。第一科是「显义」,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这位禅师在禅定裡面,他有审谛的「思择」。是「若诸亲品」就是对我有饶益的人,「若诸怨品」有恨的人,「若中庸品」有无怨、无恨的。「我于其中,皆当发起」,我对于这三种人都应该发动「相似性心」,发相同的,就是「相似」,就是相同的性质的心情,「平等」的心情来优待他们。

  宙二、徵

  何以故?

  第二科是「徵」。什麽原因要平等呢?要相同呢?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说这个「相似性心」,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宙三、释(分二科) 洪一、相似性心(分三科) 荒一、标

  我若作意与亲品乐,此未为难。于中庸品作意与乐,亦未甚难。若于怨品作意与乐,乃甚为难。我于怨品,尚应作意愿与其乐;何况亲品、及中庸品,而不与乐。

  「我若作意与亲品乐,此未为难」,我心裡面这样观想,与我有亲爱的人,我给他乐,这件事不困难,很容易就想上来了。「于中庸品作意与乐,亦未甚难」,这就不算是难,不是很难。「若于怨品作意与乐,乃甚为难」,这就比较困难。

  「我于怨品,尚应作意愿与其乐」,这是这位禅师他这样想,我对于这个同我有「怨」恨的人,我都应该观想「愿与其乐」,「何况亲品、及中庸品,而不与乐」呢?他这麽样观想。

  荒二、徵

  何以故?

  这是「徵」。什麽原因要平等呢?

  荒三、释

  此中都无能骂、所骂、能瞋、所瞋、能弄、所弄、能打、所打;唯有音声、唯有名字。

  这裡边给他乐最困难的就是有怨恨的人,有怨恨同他结怨的时候就是「骂」,他骂我、我骂他,这样有怨恨。这个「能瞋」,就是心裡面忿怒。这个「骂」,是表现出来的行为。「瞋」,就是在心裡面的思想,是忿怒。「能弄、所弄」,这也是表现出来的行动,就是讥毁他、毁弄他。「能打、所打」,或者是他打我,或是我打他,伤害他,因为这样子才有了恨。

  但是用佛教徒的观察呢,一切众生都是没有我的,只是有色、受、想、行、识,没有我,他也是没有我,我也是没有我。那麽,「能骂、所骂、能瞋、所瞋、能弄、所弄、能打、所打」,这个「能、所」,是没有的了!就是因为没有我的关係。「唯有音声」,唯有这个骂,彼此言语的声音,这个声音裡有名字,这裡面我不可得,我也没有我,他也没有我。这个「能骂、所骂」都没有了。「能弄、所弄、能瞋、所瞋、能打、所打」都没有了。那麽去恨谁去呢?去讥弄谁呢?这下面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一○一五页:

  唯有音声唯有名字者:自他差别唯假安立,实无能骂、所骂乃至能打、所打可得,是故能所亦假安立,唯有音声,唯有名字。〈菩萨地〉说: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习随顺。唯法之想,乃至广说。(陵本四十二卷七页)与此义同。

  「唯有音声唯有名字者:自他差别唯假安立」,有我、有你、有他,这个「自他」的这个「差别」的对立,这是「假安立」,不是真实的一种事情。就是凭藉一种原因,「安立」这个「自他」的「差别」。

  「实无能骂、所骂乃至能打、所打可得」,因为我不可得,就没有这些「能、所」了。「是故能所亦假安立」,所以这个「能」和「所」这个名字,是「假安立」的不是真实的,是虚妄的安立。「唯有音声,唯有名字」,只是在彼此,在说话的时候带有一个「音声」而已,「音声」裡面也有「名字」,这都不是真实的。

  「〈菩萨地〉说: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习随顺。唯法之想」,现在的文是〈声闻地〉,现在引〈菩萨地〉的文来解释。「菩萨对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习随顺。唯法之想」,心裡面观想只是色、受、想、行、识而已,此中没有我、也没有你,没有这些事情,所以唯独是色、受、想、行、识的变化。「乃至」到「广说(陵本四十二卷七页)与此义同」。就是修无我观的时候,就把这个问题都解决了。这是关于这个「相似性心」。这下面第二科是「平等性心」,分三科。第一科「无常见」,又分二科。第一科「举事」。

  洪二、平等性心(分三科) 荒一、无常见(分二科) 日一、举事

  又我此身随所生起有色麤重四大所造;随所住处,便为如是触所逼恼。略有二触:谓音声触、及手足块刀杖等触。

  「又我此身随所生起有色麤重四大所造;随所住处,便为如是触所逼恼」,又我现在这个身体,这是一种果报,前生的业力得现在的果报。「随所生起」,随顺前世的业力,现在现出来这个「有色」的「麤重」。这个地、水、火、风所组成的眼、耳、鼻、舌、身,是一个很「麤重」、很卑劣的这麽一大块,就是地、水、火、风四大所造的「麤重」的色相。

  「随所住处,便为如是触所逼恼」,随这个身体住在什麽地方呢,因为你有麤重的这麽一个身体。「便为如是触所逼恼」,就是因为有人打你,有人会讥弄你、会骂你,「逼恼」。这就是我这个身体,我这个果报容易招感来这种事情,不是那个人一定愿意骂我、打我、讥毁我,不是的。

  「略有二触」,这个「触」有两种不同。「谓音声触」,他发表了一种语言,就来毁弄我,或者用讚歎的形式来毁弄我,或者是破坏,破坏的形式来毁弄我。「及手足块刀杖等」,来同我接触来伤害我,这麽多的「触」。这是举出来「触」的事情。下面第二科「显义」。

  日二、显义

  是身、及触,皆是无常;能为如是不饶益者,亦是无常。

  「是身、及触,皆是无常」,这个被触的这个「身」体,和这些「触」的事情,手足块刀杖等。「皆是无常」,都是刹那刹那变易的。「能为如是不饶益者,亦是无常」,说这个块刀杖等、手足等。是另外有一个人,或者用他的手,或者用他的足,或者是用块,用刀杖等,这些事情总合起来说都是无常的,都是刹那刹那变易的。

  他那个加触于我的时候,那一刹那间就过去了;第二个刹那他那个人没有打我,他也没有用手打我,也没有用脚踢我。我要恨,应该和前一刹那,但是前一刹那已经过去了没有了;现在这个刹那他没有伤害我,「皆是无常」。「能为如是不饶益者,亦是无常」,若是那个人说也都一刹那过去了,他并没有触恼我。所以我不应该执着。我若修无常观的时候,我不应该执着说那个人打我、骂我。你就是冤枉了那个人了。是这个意思。

  《披寻记》一○一五页:

  又我此身随所生起等者:此显自身业果异熟,由于先世自造种种不淨业故,今受如是种种逼恼苦果自业所作,非因于他,是故此说有色麤重四大所造。

  「此显自身业果异熟」这句话,就表示我这个身体是前生的业力得的果报。「由于先世自造种种不淨业故」,我做了罪过的事情了。「今受如是种种逼恼苦果」,这个罪过是应该得到的,我不能怨恨人家。「自业所作,非因于他」,我今天得到这种待遇是我的业力得到的;不是因为那个人,他看这不顺眼,不是这个意思。「是故此说有色麤重四大所造」,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意思。

  荒二、苦见

  又复一切有情之类,皆有生老病死等法,本性是苦。故我不应于本性苦诸有情上,更加其苦,而不与乐。

  「又复一切有情之类,皆有生老病死等法」,前面是这修无常观。现在这第二科,是修「苦」观、「苦见」,用这「苦」来看这件事。「又复一切有情之类」,不但是一个众生,一类的众生,所有的众生「之类」。「皆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等这些事情。「本性是苦」,众生本身就是苦恼了,「故我不应于本性苦诸有情上,更加其苦」,再增加他的痛苦。或者是用语言来增加,或者用手足刀杖来增加他的痛苦,我不应该做这种事,「而不与乐」不与他快乐,希望他苦,我是佛教徒,不应该这样想。

  《披寻记》一○一五页:

  本性是苦者:诸行麤重,名本性苦。由能随顺生起一切烦恼及与众苦故。

  「本性是苦者:诸行麤重,名本性苦」,这个众生都是这样子,都有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麤重」的身体,「名本性苦」。「由能随顺生起一切烦恼及与众苦故」,这个「麤重」苦,就是行苦、坏苦、还有苦苦。坏苦、苦苦不说,就单说这个行苦。这个行苦「能随顺生起一切烦恼」,能随顺生起众多的痛苦的,那个行苦有这种功能性。所以应该慈悲这种人,而不要再加害他。

  荒三、无怨品见(分三科) 日一、由应摄受

  又亦不应不与怨家作善知识,不摄一切有情之类以为自体。

  「又亦不应不与怨家作善知识」,这是第三科,「无怨品见」,这分三科。第一科「由应摄受」。我应该主动的同他做朋友,这叫「摄受」。「又亦不应不与怨家作善知识」,我是佛教徒是学习佛法的,用佛教来调心的时候呢,我应该生慈悲心,不应该「不与怨家作善知识」,我应该与「怨家」做个好朋友,我不应该不与他做朋友。「不摄一切有情之类以为自体」,我不去观想「一切有情之类」和我是同体的。我们若有恨心,那就不能这麽观想,我和他是别体的。他是他,我是我,我希望他倒楣,这个不是佛教徒应该这样想的!我是佛教徒我在想:我和一切众生、和一切怨家都是好朋友,我要观想这一切和我是同体的,应该这样观想。他若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他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所以我应该观想一切怨家都是我的好朋友,希望他们都是快乐的。

  日二、由互繫属(分二科) 月一、引教

  又世尊言:我不观见如是种类有情可得,无始世来经历生死长时流转,不互相为或父、或母、兄弟、姊妹,若轨范师、若亲教师,若馀尊重、似尊重者。

  「又世尊言:我不观见如是种类有情可得」,这是第二科「由互繫属」。第一科是「由应摄受」,现在是第二科「互」相「繫属」。这个「繫属」怎麽讲?「繫属」,这个就是爱的意思。因为你是我所爱的,你就是「繫属」于我;我是你相亲爱的人,所以我也是你所繫属的。因为相爱就互相有关係,互相关心,叫做「繫属」。分两科,第一科是「引教」,引佛说的话,来证明这件事。「又世尊言」又佛说了。「我不观见如是种类有情可得」,我看不见有这种人,这句话,是什麽人呢?

  「无始世来经历生死长时流转」,「无始」没有开头那一天,时间太久了!我们在「生死」裡面「流转」,「长时」期的「流转」,「不互相为或父、或母」。「不互相为」,不是互相的我给你做父亲,你给我做父亲;我给你做母亲,你给我做母亲,「兄弟、姊妹」。「若轨范师,若亲教师」,若出家了就做了「轨范师」,或者是「亲教师」。「若馀尊重、似尊重者」,这个前面讲过了。我看不见有这种人,彼此没有这种关係的,都是有的!所以大家都是有感情的人。

  月二、证成

  由是因缘,一切怨品无不皆是我之亲品。

  第二科「证成」。前面引佛说的话,这是「证成」这件事。「由是因缘」,由于佛说这句话的「因缘」,所以「一切怨品」,一切有怨恨的人,没有一个怨恨的人不是我的「亲品」,都是和我有感情的。如果彼此距离三千万里,这就不会有问题,不会大家是个怨家了;就是一定在一起有亲厚关係的人常共事,所以有的时候就有冲突了。

  日三、由不决定(分三科) 月一、标

  又怨亲品,无有决定真实可得。

  这是第三科「由不决定」,分三科。第一科「标」。这个「怨」,和我有「怨」的;和我有「亲」的人,都不是决定是怨;决定是亲可得的,都不是。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徵」。

  月二、徵

  何以故?

  什麽理由呢?第三科「解释」。

  月三、释

  亲品,馀时转成怨品;怨品,馀时转成亲品:是故一切无有决定。

  「亲品,馀时转成怨品」,我和这个人是有感情的,可是经过了一个时期,就变成「怨」家了,我们本来是有感情的变成「怨」家了。「怨品,馀时转成亲品」,这个有怨恨的人又过了一段时期,不知道什麽因缘又变成有感情的人,又变成好朋友了。所以这个「亲品」和「怨品」是不决定的,「是故一切无有决定」。

  宙四、结

  故我今者,应于一切有情之类,皆当发起平等性心、平等性见;及起相似利益意乐、安乐意乐、与乐胜解。

  「故我今者,应于一切有情之类,皆当发起平等性心、平等性见」,由这样的原因,我现在应该改变以前的态度,应该对于「一切有情」这类别,不管他是男、是女、是老年人、是小孩、是中国人、是外国人、是白人、是黑人、是黄人,不管是什麽种类的,「皆当发起平等性心」,我应该对他发出来彼此都是「平等」的「性心」,平等的心情。不应该轻视他、仇恨他,不应该发这种心,应该发出来「平等性」的「见」地,这样的智慧来处理这件事。这个「平等性心」,就是自然的我应该同他,都是应该看他是父亲,是母亲这样子。「平等性见」,就是智慧。「见」是智慧,用智慧来观察这件事,不要用烦恼去处理这件事。

  「及起相似利益意乐、安乐意乐」,我应该发起我对我的父母,我对我父母这样的「利益」的「意乐」、「安乐」的「意乐」。对我这个怨家,也给他相同的,和我父母相同的;我对我父母有这样的「利益意乐、安乐意乐」,对这个怨家也要有这样的「利益意乐、安乐意乐」,也要这样做。不要有不平等、不相似的心情!就是我待这一切人,他们都是我的父亲,都是我的母亲这样子。这个「利益意乐」呢,就是现在,现在的意乐,现在我给他很多很多的饶益;「安乐意乐」呢,给他将来的,将来给他这种「安乐」的「意乐」。

  这个我们念供的时候,过斋堂念供的时候,『所谓布施者,必获其义利』。仁义道德的「义」,利益的「利」,『必获其义利』。不要说『必获其利益』,不是!这个原文是『义利』。我听见有人念『利益』,应该把它改过来。这个『义利』,这个在《瑜伽师地论》本论上有解释,这个「义」是什麽呢?「义」,是涅槃的因。这个「利」,利益的「利」是涅槃的果,『必获其义利』。『所谓布施者』,他将来必获得涅槃的因果,就是这样祝愿他,就是吃完饭了,为施主迴向的意思。

  「与乐胜解」,这个「利益意乐、安乐意乐」,分现在与未来,但是都是与乐,令他满意,使令他心情快乐。「胜解」,就是这样的观想,是有力量的,不可以移转的。

  宇二、结

  是名寻思慈愍共相。

  结束这段文。这下面第四科「寻思品」。

  玄四、寻思品(分二科) 黄一、显义(分二科) 宇一、黑品摄

  复审思择:我若于彼不饶益者,发生瞋恚便为颠倒、黑品所摄,是有诤法;广说如前。

  「复审思择:我若于彼不饶益者」,这裡分二科。第一科是「显义」,又分二科。第一科「黑品摄」。这位禅师在禅定裡面这样「审思择」,就是很认真的去思惟观察。「我若于彼不饶益者」,说这个人以前他伤害过我,手段很毒辣,令我倒楣!我今天应该报复他,我应该触恼他才对!「我若于彼不饶益者,发生瞋恚」,那这样子我这个忿怒就来了,「发生瞋恚」。「便为颠倒」,我若这样作,那我就是错了,就是煳涂了。

  「黑品所摄」,那是有罪过的行为,有罪过的思想。「是有诤法」,这就是有烦恼的境界。「广说如前」文,有烦恼的境界。有烦恼就有苦,有烦恼就彼此伤害了,各式各样苦恼的境界来了,「广说如前」。

  宇二、白品摄

  我若于彼不起瞋恚,便无颠倒、白品所摄,是无诤法;广说如前。

  「我若于彼不起瞋恚」,这是第二科。若是我用智慧、用慈愍心来处理这件事呢,那我就应该对于他不起愤怒。他以前对我怎麽怎麽不好,我不要介意,我对他不起忿怒,「便无颠倒」,那就没有错误了。用智慧处理事情,用智慧相应的慈悲心处理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有功德的,就是没有错误了。「白品所摄」,这样处理事情,都是属于有功德的,属于这一类的。「是无诤法」,是没有烦恼的了。「广说如前」。

  黄二、结

  如是名为:寻思慈愍黑品白品。

  这个「品」有分这麽二类。一个是有功德;一个是有罪过,分这麽二类。这个文上说是:这个在等引地,这个人的程度很高了,我们也应该这样学习。在我们平常的人,总认为对我是不饶益,我就应该报复;那麽那个人对我好,他对我好,我要对他好。当然这是一般人都是这样的态度!现在这上面开示我们:应该改变这个态度!对我好,我对他好;对我不好,也对他好。对他好,也是应该以智慧和慈悲,还不是一般社会上的情形。就是对他好这个心,不因为他对我好不好?我就是应该对他好!是没有条件,加上有个无我的智慧,这是圣人的境界了。要向圣人学习;不应该向凡夫来学习,要这样做。

  玄五、寻思时(分二科) 黄一、显义

  复审思择:诸过去世求欲得乐有情之类,彼皆过去。我当云何能与其乐?诸现在世有情之类,我今愿彼尽未来世,于一切时常受快乐。

  「复审思择:诸过去世求欲得乐有情之类」,这下面这个「六事」的「毘钵舍那」的「差别」讲过去四种了。现在是第五种「寻思时」,分二科。第一科「显义」。

  「复审思择:诸过去世」的「求欲得乐」的「有情之类,彼皆过去」,已经过去了现在不在了,已经过去,现在不见了。「我当云何能与其乐」,那个人不在了,那我怎麽能够令他得「乐」呢?这是不可能的了。「诸现在世有情之类」,这个很多的「有情」,他没有过去;是现在。「我今愿彼尽未来世,于一切时常受快乐」。你要有这种慈愍心,要这样学习。「于一切时常受快乐」,这是你在禅定裡这样观想。这样「显义」。

  黄二、结名

  是名寻思诸慈愍时。

  这就是你在禅定裡面,在时间上修这个「慈愍观」。

  玄六、寻思理(分四科) 黄一、观待道理(分二科) 宇一、释(分二科) 宙一、约真俗辨

  复审思择:此中都无我、及有情、或求乐者、或与乐者;唯有诸蕴、唯有诸行,于中假想施设言论,此求乐者、此与乐者。

  「复审思择:此中都无我、及有情」,这是第六科「寻思理」,从道理上来观察。分四科。第一科「观待道理」,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分两科。第一科「约真俗辨」。

  「复审思择:此中都无我、及有情」,在修慈愍观的时候,最后应该观察真理,观察的时候。「此中都无我及有情」,就是能修慈愍观的和慈愍观的对象,这些人都放在一起观察,都是没有「我」可得的,都是没有「有情」可得的。这个「有情」也是我,也是执着我,执着我是「有情」,是这个意思。

  「或求乐者、或与乐者」,或者是求乐者,就是在禅定裡所饶益的对象。「或与乐者」,就是修禅定的这个人,「唯有诸蕴、唯有诸行」,这个「求乐者」也好,「与乐者」也好,这两种人。他们只是有色、受、想、行、识诸蕴,就是有这麽多,「唯有诸行」,唯有这个变动,变动的这个色、受、想、行、识,刹那刹那的变化。有的时候是在人间的色、受、想、行、识;有时候又是天上的色、受、想、行、识;有的时候这色、受、想、行、识在拜佛;有的时候在静坐,这些的。这裡边「于中假想施设言论,此求乐者、此与乐者」,就在这样变动的色、受、想、行、识裡面「假想」。

  这个「假想」,就是想它都是假的,就叫做「假想」。「施设言论」,就是凭藉,依当时的一种因缘就会这样说:这个人是在「求乐」的;这个人是「与乐」的。因为这件事给他这个名字,那麽他现在也不求乐;也不与乐。那麽他若是在那裡念佛,就是念佛者,就是随时取个名字,而都没有真实性,没有我的体性,是没有真实性。

  宙二、约因缘辨

  又彼诸行,业烦恼等以为因缘。

  第二科,「约因缘辨」。前面约这个「真俗辨」,没有我!那就是真。但「假想施设言论,此求乐者、此与乐者」,这是俗,是世俗谛。这是约世「俗」谛;约「真」谛辨。这是约施设「观待」来解释的。下面「又彼诸行,业烦恼等以为因缘」,而得果报这是生起的观待。

  宇二、结

  如是名:依观待道理寻思慈愍。

  前面这一段是根据这「观待」的「道理」。施设观待,生起观待道理来观察、修习慈愍观。

  黄二、作用道理

  若于慈愍,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瞋恚。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寻思慈愍。

  「若于慈愍,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这是第二科「作用」的「道理」。「若于慈愍」,若是这个人这位佛教徒,他对于这个「慈愍」观肯努力的学习,又能「善修、善习」,一开始修的时候叫「修」;继续修就叫做「习」。这一坐是这样子,下一坐也是这样子。所以「善多修习」的话,「能断瞋恚」,就会有作用了,能把自己内心的瞋怒心,把它排除出去了,「能断瞋恚」。「如是名:依作用道理寻思慈愍」。观察这个「慈愍」的法门。学习这个「慈愍」法门。

  黄三、证成道理

  如是之义,有至教量;我内智见现转可得;比度量法,亦有可得。如是名:依证成道理寻思慈愍。

  「如是之义,有至教量」,现在第三科,是「证成道理」。这样子修这个慈愍观,是「有至教量」,是有佛陀的法语为证的。「我内智见现转可得」,这是现量。这样子修这个慈愍观「我内智见」,我内心裡面的这个智慧。这个「见」呢?「见」,有一决定的意思,有一个不可移转的意思。「现转可得」,我内心裡面的「智」和「见」,就是这样子学习慈愍观,这个慈愍观修习到这种程度,所以叫「现转可得」,就是现前相续地这样的慈愍观的境界出现了,这是一个事实了,这叫「现转可得」。

  「比度量法,亦有可得」,所以用这个比量,现量、比量、至教量。怎麽叫做「比量」呢?「亦有可得」呢?就是我若不修习慈愍观,我内心有瞋恨,我就会造罪;我现在修慈愍观,把这个瞋心断出去了。这两件事相比量的时候呢,事情就是这样子。所以叫做「比度量法,亦有可得」,「如是名:依证成道理寻思慈愍」。

  黄四、法尔道理

  又即此法,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谓修慈愍,能断瞋恚;不应思议、不应分别;应生胜解。如是名:依法尔道理寻思慈愍。

  「又即此法,成立法性」,第四科是「法尔道理」。「又即此法」,慈愍观这个法,这裡边有「成立」的「法性」。这个法性的成立,在这个《摄大乘论》上它说一件事,它说:众生是无始的,那麽这个众生的世界上有佛出现,那一位佛是最初第一位佛呢?没有!这一位佛的前面还有佛,那位佛的前面还有佛,你向前推,第一位佛推不到。这也看出来,佛来到世间度化众生,宣扬这个慈愍法门,很久从无始劫来就有了,就是「成立法性」,很久就「成立」了这种「法性」。

  「难思法性」,这个法性是不可思议的。「安住法性」,这个法性经过语言文字上的安立,一切众生在学习,这个法性一直的流传下去了,就是这样意思。「谓修慈愍,能断瞋恚」,这上面说到它「不」可「思议」。「谓修慈愍」,你内心裡面「修慈愍」观,就能把你内心的「瞋恚」消灭了。这件事你若问,为什麽「修慈愍」观是会「断」除去「瞋恚」心呢?「不」用「思议」!你不要再这样想,就这个意思。

  「不应分别」,你不要再想怎麽我「修慈愍」观能「断」除「瞋恚」呢?你不要「分别」了!就是这麽意思。「应生胜解」,那麽我「不应」该「思议」、「不应分别」,那我应该怎麽样呢?「应生胜解」,你就这样子认识就好了。这个认识达到一个有力量的程度,不可移转。若有人说你不要修慈愍观,你不动摇!你还是修慈愍观,那就叫做「胜解」。如果有人说:你修慈愍观没有什麽好处。那你就不修了,那你那个解还没到胜解的程度。「如是名:依法尔道理寻思慈愍」,这前面这一段「法尔」,这个「法」就是那样子,这就是自然的意思。

  地三、结

  是名勤修慈愍观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毘钵舍那。

  「六事差别」是所缘境;「慈愍」是能缘。这个毘钵舍那就是:「慈愍」的「毘钵舍那」是能缘的;「六事差别」是所缘的。所以和合起来这个句子,就是变成这样子。「是名勤修慈愍观」的人,它有「六事」,有「寻思六事差别所缘」的「毘钵舍那」。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一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

  第三瑜伽处之二

  天三、缘性缘起所缘(分三科) 地一、徵

  云何勤修缘起观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毘钵舍那?

  前面一个修不淨观的六事差别所缘毘钵舍那,修慈愍观的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毘钵舍那,这两种讲过了,这现在是第三种缘性缘起所缘。这是第一句呢?是「徵」,下面第二句就是解「释」,第二句以下是解释,分六科。第一科是「寻思义」,分二科,第一科解「释」。

  地二、释(分六科) 玄一、寻思义(分二科) 黄一、释

  谓依缘性缘起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如是如是诸法生故,彼彼法生;如是如是诸法灭故,彼彼法灭。此中都无自在、作者、生者、化者,能造诸法;亦无自性、士夫、中间能转变者,转变诸法。

  「谓依缘性缘起」,这个修缘起观的人,你要有根据,根据什麽呢?「依缘性缘起」,就是根据佛说的这个「缘性」,就是四种因缘: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增上缘这四种缘。这个十二缘起裡面主要是增上缘,但是裡边也包括这因缘、包括这次第缘、包括所缘缘的,所以总合起来是四种,是四种缘的体性。这个四种缘呢?能生起一切法,就是缘起,就是十二缘起了。「增上正法」,佛这样子为我们宣说的十二缘起是增上的正法,就是超越世间一切法。世间的一切法都是戏论,只有佛说的十二缘起是最究竟圆满,能解决问题的,所以叫「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我们能够学习佛说的缘起的正法,我们能学习、还能受持,这个时候我们的心裡面就有这殊胜的力量了。

  「能正了知如是如是诸法生故,彼彼法生」,这个增上力是什麽呢?什麽叫作听闻受持以后,你就成就了增上力了呢?就是「能正了知」,你会正确的明白。明白什麽事情?「如是如是诸法生故」,如是法,这样法、这样法出现的时候呢?「彼彼法生」,就另外一个法就出现了,就是这样意思。说我现在感觉我很贫穷,我感觉他们都财富很多,不要紧!你有办法也可以有财富,就是「如是如是诸法生故,彼彼法生」,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就是这样子。所以每个人感觉到不满意,可以令自己满意的,就是有办法能改善自己!如果说是:不是你自己,这个诸法的出现不是因缘有的,是另外有个有力量的人,他的意愿出现的事情,那你不能控制,你也就不能控制了。是现在说是:「如是如是诸法生故,彼彼法生」,总而言之还是什麽?就是你的心生的,就是由你的心生起这件事。所以你的满意;你不满意,都是你自己创造的,自求多福!

  「如是如是诸法灭故,彼彼法灭」,这样的事情不存在了。就是: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乃至生缘老死,就是「如是如是诸法生故,彼彼法生;如是如是诸法灭故,彼彼法灭」。

  我头几天本来我又要备课、还有很多的人给我来信,我应该回信;但是我这人煳涂,要看三国志演义。看三国志演义是关渡之战,袁绍和曹操在关渡这地方作战,曹操之厉害!就把袁绍的粮,有很多军队要靠饭要吃饭嘛,这个粮在什麽地方呢?曹操派军队把它粮,统统烧坏了它,然后袁绍失败了!这个作战也就是这麽回事情。现在我们学习佛法:你要知道一切法是由因缘有的。那我,我这件事不满意,我把这因缘调整一下子,就满意了,这个地方是满意的;那麽我没有,我把这因缘调整一下,这件事情就出现了。「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所以佛法就是令所有的人都会满意!就是你自己要努力创造才行,才可以,不是说是我要向某一个人,向他去感谢,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你自己要努力,就成功了。

  「此中都无自在、作者、生者、化者,能造诸法」,在从这个因缘生起一切法,因缘灭则一切法灭,从这个道理上看呢,这裡面没有「自在」,没有「作者」,没有「生者」,没有「化者」。这个「自在」我们在那个……,在有寻有伺地那个不如理作意那个地方就是有个大自在天,那麽这个人有这样的思想,认为世间上的万事万物是大自在天创造的,它创造的。你说你苦,那你只有受者,是大自在天叫你受苦。现在佛法的道理上的意思,没有这回事,也没有这个大自在天,他是「作者」,他是一切法的作者,他能创造一切法,没有这回事情!不承认这件事─「作者」。

  「生者」,这个「作者」是总说的;这个「生者」和「化者」是别说的。就是原来没有这件事,他现在把这件事创造出来了,那麽叫作「生者」。这「化者」呢?原来有多少,有这件事,但是他有这个力量把它转化一下子,变化一下,那麽叫作「化者」。「能造诸法」,它有这个生者、化者的力量呢,它能创造世间上的一切法;或者是令人苦恼,这个法也是他创造的、能创造战争、能创造经济繁荣,都是他,都是这个大自在天。现在佛法说没有这回事情,没有自在的作者、自在的生者、自在的化者,能造诸法的,没有这件事!

  「亦无自性、士夫」,这个「自性」,这是数论者。这个数论者是主张这宇宙间有一个自性,这个「士夫」呢,就是我。这个我,这个士夫,原来这个世间上是什麽事没有,但是这没有事情的那种休閒的境界,这个我感觉到不舒服,感觉不自在。他希望有点事情好享受,所以这个自性就给他变化世间上的一切法,叫这个我来享受,这一享受呢,我就被迷惑了,就苦恼了,苦恼了;他就再修禅定,修禅定的时候,一离欲,然后自性就把变化的诸法又收回去了,这就得解脱了。就是这个数论师对于宇宙间的事情是这样子的见地的。这个自性和士夫,士夫就是我,他不是因缘有的;这个自性能变出来这一切法,是因缘有的。

  「中间能转变者」,就这个自性和士夫中间,这一切有为法,是这个自性能转变的,是「能转变者,转变诸法」,能转变者就是那个自性,他所变现的这一切法,这一切法呢,是可以转变,可以这样子,也可以那样子变,就是那二十五谛的意思。这在佛法裡面讲呢,没有这回事,这个都是虚妄分别,是不对的。

  黄二、结

  若能了知如是等义,是名寻思诸缘起义。

  这第二科「结」,你「若能」够明白「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如是等义」呢,「是名寻思诸缘起义」,缘起的道理你就明白了。

  玄二、寻思事

  复审思择十二有支,若内、若外而起胜解,是名寻思诸缘起事。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寻思义」,寻思缘起义,这裡是「寻思」缘起的「事」。

  「复审思择十二有支」,就是无明缘行这十二有支。「若内若外」,这裡面有内外的不同,「而起胜解」,你这个思惟十二缘起的道理,今天也思惟、明天也思惟。思惟无明老死从那裡来呢?从生来,生缘老死,生从那裡来的呢?从有来的。有就是业力,这个业力没有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不能名之为有;就达到能招感果报的时候呢,叫做有,这业力叫做有。这有从那裡来的呢?取缘有,爱缘取,由爱取来的。爱取从那裡来的呢?从受,受缘爱。受从那裡来的呢?从触来的。若是佛教徒学习般若智慧,这个受的时候,有般若的智慧,明相应受、明相应触,这时候不颠倒迷惑,就没有老病死的苦恼事情了,就得涅槃了;乃至向上推,无明缘行,就是没有般若智慧,能这麽推求。

  这样子你在修静坐的时候,不妨修这个缘起观,这是生缘老死。生灭则老死灭,你不要光背这句话,要思惟那件事:生灭则老死灭,有灭则生灭,这是个什麽境界啊?就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受、想、行、识,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识界乃至无意识界,就是十八界都没有了;无苦、集、灭、道;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就是《心经》上的境界。但是在声闻地,并不观察诸法自性空,只是以无常为门,就能观察到离一切相的诸法实相的境界,所以修缘起观也是很妙的。你也可以修不淨观、修慈愍观,但你也可以修这缘起观,这裡面有很多微妙,只是从文字上唸一遍,你不用心去思惟,好像没有什麽事;但是要用心去思惟那就不同了,这裡面有很多事情!但是我们就是懒,这第六意识懒,就不愿意思惟。愿意在这寂静住,或者愿意打妄想,那麽就是这个缘起观,佛说的这些法门的微妙,你得不到!你若是在这些法门,你不学习,你不修行这麽多的法门,你永久的都是平平常常的这样子。你不能够超越这个境界,你若是不管是不淨观也好,乃至到缘起观也好,你若修,那就不可思议。

  你看这个《长老偈、长老尼偈》,你再看《优婆麴多尊者传》,再就是看《阿含经》上你看:有些佛在世的比丘,多数是一出家就修不淨观,等到不淨观最后修这白骨观的时候,佛就会给他说无我观。你达到白骨观的时候,一修无我观,就得阿罗汉道。得到阿罗汉很不简单呀!大乘佛法维摩居士喝斥阿罗汉,维摩居士是何等人物?那是法身大菩萨境界呀!所以我们不要因为他喝斥阿罗汉,我们轻视阿罗汉,不可以轻视!阿罗汉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住最上捨,是不得了的境界!他一切时、一切处,心不取着一切法,心裡面长时的清淨住,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等到发大悲心,到阿罗汉发大悲心,那就是大菩萨的境界了。所以不应该学习维摩诘居士喝斥阿罗汉,不应该这样子。他只是说阿罗汉没有发大悲心,广度众生这件事是不圆满,所以喝斥他是这样的意思,劝他发大悲心的意思。但是其他,他能够从四念处,由无常为门,达到第一义谛这一方面,是应该学习的呀。「复审思择十二有支,若内、若外而起胜解,是名寻思诸缘起事。」

  《披寻记》一○一七页:

  十二有支若内若外者:十二支中内处摄法,说名为内;外处摄法,说名为外。

  就还是内六根、外六境,就是分这两部分,所以叫寻思事。这个无明缘行乃至生老死,分十二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有眼、耳、鼻、舌、身、意的,有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有色、声、香、味、触、法。但是佛的大智慧,能观察出来缘起的次第,所以就是分出十二种差别。

  玄三、寻思相(分二科) 黄一、自相

  复审思择无明支等,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如是广说,如前分别缘起支中,是名寻思缘起自相。

  这是第三科「寻思相」,分二科,第一科寻思「自相」。

  「复审思择」:你在静坐的时候,你修完奢摩他的时候,你就修毘钵舍那。修毘钵舍那就是思择这「无明支」、行支、识、名色,思惟这个支。先思惟无明,无明是什麽?这「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就是不知道过去怎麽回事?也是无我的,但是我们不懂;未来是怎麽回事?未来我们也不懂。不懂未来也是无我的;现在也是无我。我们不知道无我,那就叫做无明,是这麽意思,「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如是广说,如前分别缘起支中」有解释了,这裡不重覆了。「是名寻思缘起自相」。

  黄二、共相(分二科) 宇一、释(分三科) 宙一、无常

  复审思择如是一切缘生诸行,无不皆是本无今有,有已散灭,是故前后皆是无常。

  这底下思惟共相,这缘起的「共相」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无常」。

  「复审思择如是一切缘生诸行」,这一切有为法,这个「行」哪,是向前进,就是流动变化,如流水、如灯焰,那叫做「行」。譬如说我们的肉眼,我们看这个牆,好像在那裡没有动,这是肉眼的境界;但是若是用佛菩萨的慧眼、法眼看,它是行、它在动哦,它并不是在那裡不动。那个动就是刹那刹那的变化,这一切法都是这样子,色法也是这样子,心法也是这样子,思惟一切缘生的诸行。

  「无不皆是本无今有」,没有一样事儿,不是皆是本来是没有,而后来有了,就是有因缘的时候就有了。所以有没有地狱?地狱是没有的,那麽怎麽有了?因为你造罪了,你的罪变现出了地狱来了。本来也没有老虎,也没有毒蛇,为什麽有了呢?这众生造了这个罪业;这罪业就把自己变成老虎,变成了毒蛇,变成了饿鬼,变成人天,所有世间上一切有为法,都是本无今有的。

  「有已散灭」,有了以后,也不是永久的有。它的因缘,这个力量,是有时间性的,到时候就结束了,这件事情没有了,不是决定的。「是故前后皆是无常」,所以无始劫来以前的事情,乃至到无始劫以后的事情,无量劫以后的事情,都是无常变化的,都是无常的,不是永久的。

  宙二、苦

  皆有生、老、病、死法故,其性是苦。

  这第二科是「苦」,这个无常的法,那它就是生,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法」,所以就是苦了。「其性是苦」,它那个体性,是令你苦恼的事情。

  宙三、空无我

  不自在故,中间士夫不可得故,性空无我。

  这是第三科「空无我」义。

  「不自在故」,这些有为法,这个是令你不自在,你不能够我要怎麽地,就怎麽地,不行!这个造因的时候,每一样事情开始的时候,你创造的时候,你有自由。你愿意做佛的事情也可以,你愿意做地狱的事情,都是听你自己;等到结果的时候,你不愿意受,也得受,你不愿意,谁愿意到地狱去,那你非去不可!就是那时候没有你的自由了,所以「不自在」,所以就是无我了。「中间士夫不可得故」,在你的色受想行识裡边哪,在眼耳鼻舌身意裡边哪,是没有我可得的,那裡面没有个常恆住不变异,有主宰性的我可得,没有这件事。「性空无我」,这一切有为法的体性,本身是没有,是空的,是没有我,这「空」就是没有我,叫做「空」。

  宇二、结

  是名寻思缘起共相。

  这无常、苦、空、无我,这是十二缘起的共相。

  玄四、寻思品(分二科) 黄一、释(分二科) 宇一、黑品摄

  复审思择,我若于彼无常苦空无我诸行如实道理,发生迷惑便为颠倒,黑品所摄,广说如前。

  这是「寻思品」,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先解释「黑品」。

  又「审思择」,这个「我若于彼」佛说的「无常苦空无我」的「诸行」,真「实」的「道理」,我「发生迷惑」;我不同意是无常、苦、空、无我,我不同意这个。「便为颠倒,黑品所摄」那你,你就是煳涂了,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当然你这个贪瞋痴就来了,就会造种种罪过。这就是「黑品所摄,广说如前」。

  宇二、白品摄

  若不迷惑便无颠倒,白品所摄,广说如前。

  你「若不迷惑」,你能明白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你就不会发生错误,是「白品所摄」,这时候就有大智慧,有种种功德出现了,那就是属于「白品所摄,广说如前」。

  黄二、结

  是名寻思诸缘起品。

  这是结束这一段。

  玄五、寻思时(分二科) 黄一、释

  复审思择,于过去世所得自体无正常性,如是已住;于现在世所得自体无正常性,如是今住;于未来世所得自体无正常性,如是当住。

  这是第五科「寻思时」间。

  「复审思择,于过去世」的时候,「所得」的「自体」,你可能过去世在天上,或者是在人间,你也会得到一个果报,一个身体,也还是色受想行识。「无正常性」,那个身体,也是过去了,就是它不能常住的。「如是已住」,这样子呢,过去的身体,已经在过去的时候,它是存在的;但是现在呢,它已经变过去了,也是不存在了。

  「于现在世所得自体无正常性」,现在得到的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这个色受想行识,它也今天虽然是很活泼地存在,但是它并没有永久存在的体性的,它也变成过去的。「如是今住」,这个生命体,现在是存在的。「于未来世所得自体无正常性」,也是没有常性,也不是永久的。「如是当住」,将来它会存在。

  黄二、结

  是名寻思诸缘起时。

  「缘起时」,这裡边哪,令人恐怖的地方:将来的生命体,决定是人吗?这时候就是决定你现在的修行了!所以这是令你、令我们担心的地方,知道哦!

  玄六、寻思理(分二科) 黄一、观待道理(分二科) 宇一、释(分二科) 宙一、约真俗辨(分二科) 洪一、标

  复审思择唯有诸业及异熟果,其中主宰都不可得,所谓作者及与受者。唯有于法,假想建立。

  这是「寻思理」,分二科。第一科是「观待道理」,分二科。第一科解「释」,先解释这个「真俗」,真俗二谛,先辨这个真俗二谛,先是「标」。

  「复审思择唯有诸业及异熟果」,我们现在这个生命体,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裡面,就是有业。业:是主要是你的心动了,表现在身口上,就造了很多的业。或者是定业、或者是就是不动业、或者是福业、或者是罪业;「及异熟果」,及这个业力所得的果报,就是这二件事。

  「其中主宰都不可得」,在这个业和异熟果裡面,说是有个主宰性,常恆住、不变易的东西是不可得的,没有,没有我可得。「所谓作者及与受者」,这个主宰性,执着有我,这个有我论者:他认为有一个作者,有受者。在「因」名为作者;在「果」名为受者。就是这个我的体性,它能做善,也可能也能做恶;将来在果报的时候,就是受苦,也可能是受乐。说是有这个常恆住、不变异的我,是作者、是受者;但是佛法来说,「其中主宰都不可得」,也没有作者,也没受者。

  「唯有于法,假想建立」,那麽裡边有什麽呢?就是于这一切有为法,这色受想行识有为法,这个业和果报,带有一个假想,由假想所建立的事情,只有这麽多,另外没有了。这是「标」,下面解「释」。

  洪二、释

  谓于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中,发起假想施设言论,说为作者及与受者,有如是名、如是种、如是性、如是饮食、如是领受若苦若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极于寿量边际。

  「谓于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裡面,在十二缘起裡面,「发起假想施设言论,说为作者及与受者」,这解释这个唯有法,「唯有于法,假想建立」,解释这句话。就是这个人,在十二缘起裡边,「发起假想」,发动了一个假想,不是真实的,就是有所凭藉,有所凭藉叫做假,假者藉也。就是假藉这件事,就去给它安立个名字,就是「假想」。「施设言论」,这个假想,有什麽作用呢?能安立种种言论,会说话,说种种话。他现在说什麽话了呢?「说为作者及与受者」,十二缘起裡面有一个我会「作」,有个我会「受」。我在因地的时候,是「作者」;在果地的时候,是「受者」。这个说执着有我,这个我是负责任的,它做造罪的时候,将来得果报,它要受;它做功德的时候,将来得果报,也是它负责。作善作恶,它要负责的!这是寻思这个道理。

  「有如是名、如是种、如是性、如是饮食、如是领受若苦若乐、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极于寿量边际。」这是解释这个「作者」和「受者」。「有如是名」,他现在来,或者在天上,或者是在人间,或者是在地狱、饿鬼裡边,「有如是名」,他有个名称,他叫什麽名字,叫某甲。「如是种」,种类,或者他是,比如说他在人间,或者婆罗门中,是刹帝利中、吠舍、首陀罗。还有「如是性」,这个「性」就是他的父亲叫什麽名字?母亲是什麽名字?他是这个种性的人。「如是饮食」,这个「饮食」就是他得到的果报。得果报,他的生活情况怎麽样?「如是领受若苦若乐」,或者受苦,或者受乐。「如是长寿」他的寿命或者是七天,或者是一百年,或者是二百年。「如是久住、如是极于寿量边际」,在众生这一方面,多数是放逸、作恶事,多数是自己应得的寿命减少了多少;那只有阿罗汉,他要常常入定没有烦恼,心很清淨,他能够「极于寿量边际」,他应该活两百岁,他就能活两百岁。我们若是放逸,就是折损自己的寿命的,是这个不同。就是有「作者」,也有「受者」。

  《披寻记》一○一九页:

  有如是名如是种等者:世俗言说士夫类中略有如是八言说句:名,谓呼召假名;种,谓刹帝利等种类差别;性,谓族性,父母差别;受用饮食,或劣或胜,是名如是饮食;于现法中或时兴盛住诸安乐,或时衰损住诸苦恼,是名领受若苦若乐;人寿分量住时差别,或住少年,或住中年,或住老年,是名如是长寿;一切异生寿无边际,是名如是久住;阿罗汉等住最后有,寿有边际,是名如是极于寿量边际。

  「有如是名如是种等者:世俗言说士夫类中略有如是八言说句」,第一个言说句就是「名,谓呼召假名」,就是别人招呼某甲、某乙这个人。「种,谓刹帝利等种类差别」。「性,谓族性」,就是他「父母」的「差别」。「受用饮食,或劣或胜,是名如是饮食」。「于现法中或时兴盛住诸安乐」,或者说这个人哪!走运气,做了十年宰相,这样子呢,「于现法中或时兴盛住诸安乐,或时衰损住诸苦恼」,或者被人家搞跨了,下台了,下台了就不对劲了,就是「衰损住诸苦恼」,「是名如是领受若苦若乐」。「人寿」的「分量住时」,或时「差别」不一样的,「或住少年」的时候就死掉了,「或住中年,或住老年,是名如是长寿」。「一切异生寿无边际,是名如是久住」,一切异生的寿量,也有的人寿命非常的长;地狱的众生寿命很长;一个龙,这个龙王寿一中劫,也是很长的;天上几万、几千万年乃至到八万大劫,寿命这麽长,「是名如是久住」。「阿罗汉等住最后有」,住最后有「寿有边际,是名如是极于寿量边际。」

  宙二、约因缘辨(分二科) 洪一、标列

  又于此中有二种果及二种因。二种果者:一、自体果,二、受用境界果。二种因者:一、牵引因,二、生起因。

  「又于此中有二因缘果」,这是「约因缘辨」,前面「约真俗辨」,没有我就是属于真谛;其它的说法都是俗谛,现在「约因缘辨」。「因缘辨」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列。

  「又于此中有二种果」,就是在这个十二缘起裡边有两种果报,「有二种果及二种因」,二种果是什麽呢?「一、自体果」,就是你这个身体,就是自体果。「二、受用境界果」,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果,你这个自体果,就能享受色、声、香、味、触、法,这就是受用境界果。「二种因者」,这是什麽因呢?「一牵引因、二生起因」。「牵引因」:就是无明、行,去熏习了识,就有了识种子,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种种子。五种种子还没能达到有的程度,没能达到招感果报的程度,有爱取再去熏习它,它才能达到招感果报的力量,就变成有了。这样说:由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这是「牵引因」。这个爱、取、有就是「生起因」。这两个因合起来,就是得了生老死,就是果了。这是「二、生起因」。

  洪二、随释(分二科) 荒一、二种果(分二科) 日一、自体果

  自体果者:谓于今世诸异熟生六处等法。

  「自体果者」是什麽呢?这底下解「释」。前面是「标列」,这底下是解「释」。

  「谓于今世诸异熟生六处等法」,就是由现在世,「诸异熟生」,你的眼耳鼻舌身意,眼识、耳识乃至意识,是阿赖耶识生出来的。阿赖耶识生出来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你的「六处等法」,这就是你的自体果。所以真实地说,这个果报是什麽?就是你的一念心,你现在的明了的心,是你果报的主要的一个东西。

  日二、受用境界果

  受用境界果者:谓爱非爱业增上所起六触所生诸受。

  这第二科解释「受用境界」。

  「谓爱非爱业增上所起六触所生诸受」,就是你在过去生存的时候,你造作了一些业力,有的是得可「爱」果报的业力,就爱;有的是得「非爱」的果报的业力。这两种业力都是有力量的,要有力量才能得果报。这两种业力,「所起六触所生诸受」,给你一个眼、耳、鼻、舌、身、意,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接触的时候,你心裡面有感觉,或者感觉苦,或者感觉乐,这就是你的果报,是这样意思。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今天念经,念佛的目的在哪里?为什么要念经?为什么要念佛?一定要懂得。不念经、不念佛就打妄想,妄想是什么?妄想就是业障。有人说:“我业障很重!”你问问他,什么是业障?他也说不出来。他罪业很重,什么是罪业?他也搞不清楚。《地藏经》上讲得清楚,“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罪业是什么?罪业就是起心动念,就是打妄想。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