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07
2014/9/4   热度:187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307 荒二、二种因(分二科) 日一、辨体相(分二科) 月一、牵引因(分三科) 盈一、标渐次 牵引因者:谓于二果发起愚痴,愚痴为先,生福非福及不动行;行能摄受后有之识,令生有芽。 这是缘起的六事差别毗钵舍那,六事差别裡边现在是第六「寻思理」。「牵引因者」,这是第二科「二种因」,第一科是「辨体相」,辨二种因的体相。分二科,第一科是「牵引因」,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渐次」。 「牵引因」是什么意思?「谓于二果发起愚痴」,这是对这二个果,前面是一个自体果,一个受用果。于这二种果发起愚痴,就是这一切的凡夫的众生,对于这二种果发动了愚痴,就是不明白是苦空无常无我的,那么就叫做愚痴。「愚痴为先」,凡夫的众生对于自体果、受用果,生起的这些惑业苦,是以愚痴的迷惑为最先开始的。「生福非福」,因为不明白是无我、无我所的道理,所以他就会生起了种种的行动。「福」就是修学善法;「非福」就是造罪业。「及不动行」,不动行就是修学禅定,色界定、无色界定都属于不动业。先因为有愚痴的无明,然后去造作罪业,或者是福业,或者是不动业,都是由无明发动出来的。 「行能摄受后有之识」,不管是福行、非福行、不动行,它都有一种功能,是什么呢?「摄受后有之识」。这个「摄受」实在就是栽培的意思,栽培了后有的「识」,「后有」是对现在的「有」说的,现在的有,就是现在的色受想行识的生命体,现在的生命以后,继续有生命的,所以那个后来的生命叫「后有」。后来的生命,主要是有「识」,实在就是果报,这果报裡边,这识是最主要的。识是从那儿来的?就是前一生的福行、非福行、不动行栽培来的。 「令生有芽」,果报裡边当然有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些,这些一开始是属于种子,由种子又得到爱取的薰习,就变成了有。这个有还不是果报,在这裡说,这个有还不是果报,还是属于种子。等到这个种子发生作用的时候,它又成就了下一期的果报,那个一开始的时候,就是识,然后名色、六处、触、受,这个时候就叫做「芽」。这个种子也生了芽,就是业力开始得果报了,叫做「芽」。这几句话是「标渐次」,就是提出来凡夫由烦恼而造业,由造业而得果报的次第。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随难释」,随其中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加以解释。 盈二、随难释 谓能摄受识种子故,令其展转摄受后有名色种子、六处种子、触受种子。为令当来生支想所摄识、名色、六处、触、受次第生故,今先摄受彼法种子。 这以下是解释前面这一段,解释这前一段,就是「行能摄受后有之识,令生有芽」,就是这几句。「谓能摄受识种子故」,就是众生因为无明,而会发动福业,或者是非福业,或者是不动业,这样子就摄受了识的种子。就是成就了下一个生命的识的种子,因为下一个生命它还没有出现,但是先造成它的种子。「令其展转摄受后有名色种子」,并不单是识的种子,这个业力──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还使令众生展转的成就后有的名色的种子,因为有了识的种子,不会就停留在这裡的,又去栽培名色的种子、「六处」的「种」子(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触受」的「种子」。触,你有了六处,就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六种境界,接触了就会有感受,这个也是先栽培它的种子。 「为令当来生支想所摄识、名色、六处、触、受次第生故」,栽培的时候,当然是识为先,有识的种子、名色的种子、六处的种子、触受的种子,栽培这个种子做什么呢?为令当来生支想所摄,就是为了使令将来的生命,那个「生支」就是十二有支那个「生支」,「生支」是什么?生支就是识,识名色那个「识」。为令当来那个生支,这个时候并不是种子了,种子生现行了。那个识支和想所摄的识,生支是识。想是什么?想是「名」,名色的「名」,名裡面所摄的识。名裡面所摄的识,就是前六识了,前面那个识支裡边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也是由种子现行的。「想所摄识」,所摄的识,还有名,这裡面这个名,就是「想所摄识」,为简别不是那个识支的识,这样加起来就是名色,「名」就是受想行识,「色」就是眼耳鼻舌身,有识支现行,一开始得果报的时候,先是识支现行,而后有名色支的现行,而最后有六处的现行,也有触受的现行。「次第生故」,这生起的时候,是有前后的次第的。栽培种子,也是以识为先,但是种子的存在是同时的,但种子现行的时候是有前后的次第,就是所标列,所解释这个:识、名色、六处、触、受,次第生故。 「今先摄受彼法种子」,这个现行的事情,现行的果报没有出现的时候,众生的无明和行,先摄受彼果法的种子,就是识、名色、六处、触、受,成就这些种子。 盈三、结得名 如是一切名牵引因。 这是结束这一段,第三「结得名」。前面从无明开始,和福、非福及不动行,这无明、行,这二个也算在内,加上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五支,就是一共七支,这七支是「牵引因」,远远的能牵引未来的生老死,就是这样意思,所以叫做「牵引因」。 月二、生起因(分二科) 盈一、释 生起因者:谓若领受诸无明触所生受时,由境界爱生后有爱,及能摄受爱品、痴品所有诸取;由此势力、由此功能润业种子,令其能与诸异熟果。 这是二种因,现在说了「牵引因」,下面第二科,再解释「生起因」。分二科,第一个是「释」。 「生起因」是什么呢?「谓若领受诸无明触所生受时」,就是前边这个触、受。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个「受」。「谓若领受」,假设是现在这个六根接触六种境界的时候,心裡面有所觉受,这个「受」是以触的因缘而出现的,所以受这个地方有触,而触这个地方也有无明,就是不知道是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苦空无常无我,也不知道色声香味触法,也是苦空无常无我,不知道这回事情。就是没有这种智慧,所以触裡面有无明,有这样的「无明触所生受」的时候,生出来感觉的时候。 「由境界爱生后有爱,及能摄受爱品、痴品」,有受的时候,由「境界爱」,就是触缘受、受缘爱,这爱是指境界爱说的;就是所执着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对于这境界有爱。由这个爱又生出来「后有爱」,这个生命以后的生命的爱;那个生命爱,实在也就是我爱,就是在自体的,在色受想行识上,有一种我爱。前面是触缘受、受缘爱,这个爱,生后有爱,就是爱缘取了,爱缘取,就是四种取的我语取。「及能摄受爱品、痴品」。在这个同时,在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的时候,还能「摄受爱品」,这就是欲取,四取裡面的那个欲取,对这个色声香味触这个欲,这个烦恼也现起了。「痴品」,就是见取、戒禁取。有常见、断见,或者有这些外道,就是其他宗教的一些轨则,叫「痴品」,这是属于「痴品」。这样说呢,有我语取、欲取、见取、戒禁取,这四取都具足了。「所有诸取」,这所有的这些取着、烦恼都在内了。 「由此势力、由此功能润业种子」,受缘爱、爱缘取,这个爱取,「由此势力」,由此爱取的势力;「由此功能」,这个爱取的势力发生作用的时候,就是叫做功能,爱取功能。「润业种子」,就是滋润这个,由前边这个无明缘行,由无明、行所熏习的识、名色、六处、触、受的种子,你这个爱取的烦恼一现行的时候,就加强了识、名色、六处、触、受的种子,使令他的力量增长了。「令其能与诸异熟果」,增长到什么程度呢?就使令他有力量,能够送给你一个果报,能有这个力量了,达到这个程度。 盈二、结 如是一切名生起因。 前面说这个爱取有,「令其能与诸异熟果」,这个时候就是有支,爱取有的有支。「如是一切」,就是前面这一段所说到的爱取有,这就是「生起因」,是生起生老死的因。 《披寻记》一○二○页: 如是一切名生起因者:〈有寻有伺地〉中唯说爱为生起因;今从爱支乃至有支总摄一切名生起因,以是能生缘起摄故,生老死支若异熟果为所生故。 「如是一切名生起因者:有寻有伺地中唯说爱为生起因;今从爱支乃至有支总摄一切名生起因」,这个范围比前面说得广了。「以是能生缘起摄故」,就是十二缘起,缘起摄故。「生老死支若异熟果为所生故」,爱取有是生起因是能生;生老死是所生。 日二、显增上 由此二因增上力故,便为三苦之所随逐,招集一切纯大苦蕴。 「由此二因」,就是前面那个牵引因和生起因,这两种因的强大的力量故,「便为三苦之所随逐」,你这个人,有了这两种因以后,你就有三种的苦恼随逐你,它和你不分离,你终究是要遇到这种苦恼的!那就是生、老、死出现了。这个「三苦之所随逐」,就是生、老、死三苦之所随逐。「招集一切纯大苦蕴」,你就招集来很多的纯大的苦蕴,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这个蕴就出现了,或者人天的,或者三恶道的,这个苦蕴就出现了。 宇二、结 如是名:依观待道理,寻思缘起所有道理。 就是结束这一段。前面这个是说由这两种因,令你得到生老死的果。这生老死的出现,要待牵引因和生起因;若没有这种因,生老死是没有的,所以叫做「观待道理」。「寻思缘起所有道理」,这就你思惟这个「观待道理」,也就是思惟「缘起所有」的道理。 黄二、馀三道理(分二科) 宇一、别释 复审思择于是缘性缘起观中,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愚痴。又审思择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内现证、有比度法,亦有成立法性等义。 这是「馀三道理」,一共四种道理,这「观待道理」解释完了,现在说其馀的三种道理。分两科,第一科「别释」。 「复审思择」,这个修缘起观的这位禅师,他在禅定裡面,还审思择,还很认真的去观察。观察什么呢?「于是缘性缘起观中」,就是对这个「缘性」,就是那四种因缘──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增上缘,这个「缘性」,缘的体性;这个「缘起」,就是十二缘起。在这样的观察裡边,「善修、善习」,你能够努力的争取时间,又能修、又能习,又能够多修习。「能断愚痴」,就能把自己内心的煳涂、无明,就能够息灭了,它有这样的作用。这就是「作用道理」。 「又审思择如是道理,有至教量」,这个缘起的道理,是有佛陀的法语为证的。「有内现证」,那么自己长时期的这样观察,也能够深刻的,有信心。「有比度法」,就是修缘起观和不修缘起观是不同的,所以「比度法」。「亦有成立法性等义」,而这样缘起的道理,有法性等义;从无始劫来,就成就了这种法性,法性、法界、法住,这些事情。 宇二、总结 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寻思缘起所有道理。 这是总结前面这一段。这样子,这一大段所说的话,就是「依作用道理」,根据作用道理,根据「证成道理」,根据「法尔道理」,成立法性是法尔道理,「寻思缘起所有」的「道理」。 地三、结 是名:勤修缘起观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 「六事差别」是所缘的,毗钵舍那是能缘。前面这一大段,就属于「缘起观」的所缘和能缘。 天四、界差别所缘(分三科) 地一、徵 云何勤修界差别观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 前边是「淨行所缘」,说了三种差别:一个不淨所缘,一个慈愍所缘,一个缘性缘起所缘。这三种所缘说完了,现在说到第四种「界差别所缘」。分三科,第一科是「徵」。怎么叫做「勤修界差别观,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 地二、释(分六科) 玄一、寻思义(分三科) 黄一、标 谓依界差别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能正解了一切界义。 前面是「徵」,现在是解「释」。分六科,第一科「寻思义」。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谓依界差别」的「增上」教「法」,就是佛陀为我们开示的界差别法门,这是增上的正法。「听闻受持」,我们能够发心听闻,能够受持一心而不忘失。「增上力故」,这样子就有强大的力量,在裡边要发动。「能正解了一切界义」,因为我们能够学习佛陀所开示的界差别增上正法,他就有强大的力量,「能正解了一切界义」,那你就能够正确的通达了所有界的道理。这是「标」,下边第二科是解「释」。 黄二、释 谓种性义及种子义、因义、性义,是其界义。 「谓种性义」,这个界差别这个「界」字,是指什么说的呢?「谓种性义」,就是或者是声闻种性、辟支佛种性、或者是菩萨的种性;「及种子义」,界差别这个界字,有「种性义」之外,也有「种子义」,他有一种功能,能令你得果报,「种子义」;「因义」,这个为果作因;「性义」,就是这个界差别这个界字,有种性义,有种子义,也有因义,也有性义,性也有功能的意思。「是其界义」,这种性义、种子义、因义、性义,就是这个界差别这个「界」字的意思。 黄三、结 如是名为寻思界义。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一段。这就叫做「寻思界义」,寻思它是有种性、有种子、有因义、有性义,就是「界义」。 玄二、寻思事 又正寻思地等六界内外差别,发起胜解,如是名为寻思界事。 这第二科「寻思事」。前面是「寻思义」,这六事的前两个。 「又正寻思地等六界」,地、水、火、风、空、识,「寻思地等六界」。「内外差别」,有内、有外的差别,有内六界、有外六界的差别。「发起胜解」,对这个界的内外的差别,在禅定裡面去思惟的时候,你对于这个界差别的认识,就会有了力量了,所以叫做「发起胜解」。「如是名为寻思界事」。 《披寻记》一○二○页: 又正寻思地等六界内外差别者:自有情数,说名为内;他有情数,说名为外。 「又正寻思地等六界内外差别者:自有情数说名为内」,自己本身属于有情,是有情的六界,为内。「他有情数」的六界,「说名为外」。这个内、外,这么解释。 这是「寻思事」,下面第三科「寻思相」。分两科,第一科是「自相」。 玄三、寻思相(分二科) 黄一、自相 又正寻思地为坚相,乃至风为轻动相,识为了别相,空界为虚空相、遍满色相、无障碍相。是名寻思诸界自相。 「寻思」这六法本身的相貌,那么地水火风:「地」是「坚」固的形相是坚;水是湿;火是暖;风是轻动,「乃至风为轻动」的「相」貌;「识为了别」的「相」貌;「空界为虚空相」,这空界就是虚空的相貌。这虚空这一件事,还不是那么容易明白的,「遍满色相」,这个虚空应该是无障碍的境界,但是他裡面遍满了一切的青黄赤白的相,这个空以显色,也是一种显色;比如有太阳出来了,那么全部是光明,是「遍满色相」,或者月亮也是光明,或者这个迴色,空以显色之外,还有一个迴色,都是指虚空说的,是「遍满色相」;「无障碍相」,总而言之,他是个无障碍的相貌。「是名寻思诸界」的「自相」。 黄二、共相 又正寻思此一切界,以要言之皆是无常乃至无我,是名寻思诸界共相。 这是第二科是「共相」。 「又正寻思此一切界」,地水火风空识,「以要言之皆是无常」,不要说太多,所以举其要,举其纲要来说:地水火风空识都是无常相,虚空也是无常,有色法出现的时候,那就有障碍了,就不是虚空了。「乃至无我」,无常、苦、空、无我,都是没有常恆住、不变易的我体的,「是名寻思诸界」的「共相」。 玄四、寻思品(分二科) 黄一、释(分二科) 宇一、黑品摄 又正寻思于一合相界差别性不了知者,由界差别所合成身,发起高慢,便为颠倒,黑品所摄,广说如前。 下边是第四科「寻思品」,寻思品类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黑品摄」,属于黑品的。 「又正寻思于一合相界差别性」,又正寻思一合相,就是地水火风空识组合在一起,叫「一合相」,这一合相的六界差别的体性,「不了知」,你若是不明白这个一合相,不明白地水火风空识组合起来的。「由界差别所合成身」,由六界的差别所组合的身体,「发起高慢」,你如果不明白无我义的时候,你就会发起高慢心,这高慢心也是很微细的。「便为颠倒」,这就是颠倒。你执着有我,就会有我慢,这个我慢是错误的,不应该有我慢,便为颠倒。「黑品所摄」,这是有过失的这一类的东西。「广说如前」,像前面文那个不淨观那个地方说的。就是黑品生了我慢,我慢和瞋心有点相似,瞋心之前你一定执着有我,爱着这个我,就是贪,有瞋、有贪、也有愚痴,各式各样的烦恼。这个烦恼若生起的时候,应该觉悟,不容受烦恼的生起,能够立刻地把它排除出去,使令它没有烦恼,令心清淨。如果是你不这样子,就会招引各式各样的烦恼,使令你受老病死的苦恼,「广说如前」。 宇二、白品摄 与上相违,便无颠倒,白品所摄,广说如前。 与上面这一段文不同的,「便无颠倒」,你观察这个六界所合成身,是无常的、是无我的,你能这样觉悟呢!把这个智慧增长广大,你就不会有生老死的这一切苦恼了。「广说如前」。 黄二、结 如是名为寻思界品。 「如是名为寻思界」的「品」类,有白、有黑品的不同。 玄五、寻思时 又正寻思去来今世六界为缘得入母胎,如是名为寻思界时。 「又正寻思」,这个六界有过去的、有现在的、有未来的不同,有「去来今世」的「六界」差别。其中主要是什么呢?「六界为缘得入母胎」,这就是中有,中有就是地水火风空识六界组合的「为缘」,「得入母胎」这时候你能够入母胎,入母胎就捨弃了这个中有,就变成生有以后了。「如是名为寻思界」的「时」间,过去是这样子,未来也是这样子,现在也是这样子,除非你得阿罗汉道会有变化。 《披寻记》一○二一页: 六界为缘得入母胎者:〈意地〉中说三处现前得入母胎,乃至广说一切种子异熟所摄、执受所依阿赖耶识和合依託。(陵本一卷十八页)当知此中若无产处障碍过患,是即空界为缘;若无种子障碍过患,是即地界乃至风界为缘;阿赖耶识和合依託,是即识界为缘。 「六界为缘得入母胎者:〈意地〉中说三处现前得入母胎」,「三处现前得入母胎」,有没有记住?「三处现前」,就是有中阴身、有父母合会的这些事情,母亲没有病,正是那个时候,那么就入母胎。「乃至广说一切种子异熟所摄、执受所依阿赖耶识和合依託」,得入母胎的相貌就是这样子。就是乃至广说一切种子异熟所摄的、能执受的,执受者所依止的,就是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和合依託」,同那个不淨和合,以不淨为它所依託的地方。(陵本一卷十八页) 「当知此中若无产处障碍」,产处没有障碍的过患,「是即空界为缘」。「若无种子障碍过患」,就是父母的不淨,她没有病,「是即地界乃至风界」,那个不淨还是地水火风组成的为缘。「阿赖耶识和合依託,是即识界为缘」,这是解释这个六界为缘。 玄六、寻思理(分二科) 黄一、观待道理(分二科) 宇一、释(分二科) 宙一、约真俗辨 又正寻思如草木等众缘和合,围绕虚空,数名为舍。如是六界为所依故,筋骨血肉众缘和合围绕虚空,假想等想施设言论,数名为身。 「又正寻思如草木等众缘和合,围绕虚空,数名为舍」。这是「寻思理」,前面「寻思品」、「寻思时」都解释过了。「又正寻思如草木等」,就是这位禅师在禅定裡面思惟:「如草木等众缘和合」,就是你要造房子,或者须要草、或者须要木、须要人工各式各样的,这些众多的条件,都具足了,组合起来,「围绕虚空」,由草木等众缘和合围绕在虚空,中间有个空间,「数名为舍」那就数名为房舍,这个房舍就是草木等众缘和合围绕虚空,这就叫「房舍」。 「如是六界为所依故,筋骨血肉众缘和合围绕虚空」,前面说到「草木等众缘和合,围绕虚空,数名为舍」,这是说的譬喻;现在正式说这个禅师所观的境界。「如是六界为所依故」,这个地水火风空识为所凭藉的,就造成了筋骨血肉众缘和合。就是这些地水火风四大造色,组成了我们的身体裡面的筋骨血肉众缘和合「围绕虚空」,也是!它也围绕着虚空。 「假想等想施设言论,数名为身」,这个时候,从无始劫来,有智慧的人就在这裡面「假想」,有一个暂时有这样的想法,「等想」就是经过一个时期,就是有众多差别的思惟观察。「施设言论」,因为有想,有等想的关係,就会安排出来各式各样的名言,什么名言呢?「数名为身」,就是把这件事,给它个名字,叫做「身体」。 宙二、约因缘辨 复由宿世诸业烦恼及自种子以为因缘。 前边是说「约真俗辨」,这个众多因缘这是一个俗谛,世俗谛;由这个世俗谛可以看出来,是没有我可得的,所以这是「约真俗辨」。 「复由宿世诸业烦恼」,这是第二科「约因缘辨」,要因缘,得到因缘才能生起。「复由宿世诸业烦恼」,还有过去世造的业力,或者是福业,或者罪业,或者不动业。「及自种子以为因缘」,造了业就熏习了种子,以此种子为因缘,那么就出现这个生命体了;若是胎生,当然还要父母的帮助。 宇二、结 如是名:依观待道理,寻思诸界差别道理。 前面这就是依据「观待」的「道理」,思惟「诸界」的「差别道理」。 黄二、馀三道理(分二科) 宇一、别释 又正寻思若于如是界差别观,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憍慢。又正寻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内证智、有比度法,有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 这是「馀三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这先说「证成道理」。 又「于如是」六「界差别观」,你能够努力地修习、多修习,「能断憍慢」,就把这个我慢心消灭了,因为没有我也就没有我慢了。「又正寻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这样寻思,这个依六界观,观察六界组合成身体,没有我可得,没有我慢可得,你这么寻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这是有佛陀的法语开示我们这样修行的。「有内证智」,你这样修行久了,你就开智慧,知道是无常、无我的。「有比度法」,你能这样观察修这六界法门,那就知道能得圣道;也知道你不修六界这个观察,你就不能得圣道。所以有「比度法」。「有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前面解释了。 宇二、总结 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寻思诸界差别道理。 地三、结 是名:勤修界差别观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毘钵舍那。 这个观十二缘起观,是一种观法;修「六界差别所缘」,又是一种修行的方法。这个方法,懒人比较合适,因为它简单;十二缘起,那就複杂一点。这是把这一段文结束。 天五、阿那波那念所缘(分三科) 地一、徵 云何勤修阿那波那念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毘钵舍那? 这是第五科,这个「淨行所缘」一共是五大科,现在是第五科「阿那波那念所缘」境。分三科,第一科是「徵」。怎么叫做「勤修阿那波那念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毘钵舍那」? 地二、释(分六科) 玄一、寻思义(分二科) 黄一、释 谓依入出息念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于入出息所缘境界,繫心了达无忘明记,是阿那波那念义。 这下面第二科解「释」,第二科解释分六科,第一科「寻思义」。寻思义裡边分两科,第一科解「释」。 「谓依入出息」,这个禅师根据这个「入出息念」的「增上正法」,这个入出息是所念;另外要有能念,这个明静而住。「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能正了知于入出息所缘境界,繫心了达无忘明记」,那么这个修行人就会知道,「于入出息所缘境界,繫心了达」,你要把心安住这裡,注意地去思惟它,你会明白。「无忘明记」,这个入出息,一直地能忆念而不会忘掉的,「是阿那波那念义」,这是出入息法门的念的意义。 黄二、结 如是名为寻思其义。 这结束这一段。 玄二、寻思事 又正寻思:入息出息在内可得,繫属身故,外处摄故,内外差别,如是名为寻思其事。 这是「寻思事」,「寻思」这个「入息出息在内可得」,在你的身内,是很明显地可以知道有这件事。「繫属身故,外处摄故,内外差别」,这个入出息是繫属于身体的,是身体所有的事情。「外处摄故」,这个入出息是风,如果这样解释,外处也有风,这就是「内外」有「差别」。「如是名为寻思其事」。 玄三、寻思相(分二科) 黄一、自相(分三科) 宇一、标 又正寻思:入息有二,出息有二。 这是第三科寻思的相貌,「寻思相」,寻思那个自相、共相。分两科,第一科是「自相」,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又正寻思:入息有」两种,「出息」也有两种。 宇二、释(分二科) 宙一、入出息 若风入内,名为入息;若风出外,名为出息。 这是第二科,第二科是解「释」,前一科是「标」。解释裡边,第一科是解释「入出息」。 「若风入内」,若是这个风,从鼻入于脐轮以下,那就是入息,「名为入息」。「若风出外」,若是从这个脐轮这裡开始到鼻,由脐至鼻,这个风就从鼻出去了,出到外边,那么这就叫做「出息」,这是解释出息。下边第二科「彼差别」。 宙二、彼差别 复正了知,如是为长入息、出息;如是为短入息、出息;如是息遍一切身分。 你静坐的时候,你会知道,这时候这个「入息、出息」,有时候长,时间长一点。「如是为短入息、出息」,这样子嘛,这个入息、出息就短了,有这个长短的差别。「如是息遍一切身分」,这个息,普遍到你一切的身体,身体的各部份都是有息,乃至到脚指头还有息,就是全身都有息,「如是息遍一切身分」。你若常常修这个数息观的时候,这个入息的时候感觉到有一点凉,出息的时候就感觉到热,也会有这些差别。 宇三、结 是名寻思诸息自相。 「是名寻思诸息」的「自相」。这是第三科「结」,下面第二科解释「共相」。 黄二、共相 又正寻思:入息灭已,有出息生;出息灭已,有入息生。入出息转,繫属命根,及有识身。此入出息,及所依止皆是无常。是名寻思诸息共相。 这个入息,它不能一直入,到时候就停止了,停止了,这入息就没有了,就是有出息出现了。「出息灭已,有入息生」,出息不能一直的出息,到时候出息就不出了,这时候就会有入息出现。「入出息转,繫属命根,及有识身」,这个入息、出息,它的现起是属于你的这个命根的,就是你的生理的组织和心理的组织不分离那个就是命根,这个入出息繫属于它。如果没有命的时候,也就没有入出息了。这个「入出息转,繫属命根,及有识身」,也同时属于这个有识的身体,没有身体,当然也就没有入出息了。 「此入出息,及所依止皆是无常」,这个入、出息本身,及它所依止的身体,它的毘钵舍那这些事情,入出息,「皆是无常」,也都不是永久的,终究有一天,这老、病、死结束了。是「名寻思诸息」的「共相」,因为这「无常」是诸息共有的相貌。 玄四、寻思品(分二科) 黄一、释(分二科) 宇一、黑品摄 又正寻思:若于如是入息、出息,不住正念。为恶寻思扰乱其心,便为颠倒,黑品所摄,是有诤法。广说如前。 这底下「寻思品」类,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先解释「黑品摄」。 「又正寻思:若于如是入息、出息,不住正念」,这个入息、出息的时候,你心裡面不能住在清淨正念上面。「为恶寻思扰乱其心」,「为恶寻思」,就是亲里的寻思、国土的寻思,各式各样的寻思,「扰乱其心」,扰乱自己的心不得明静而住。「便为颠倒,黑品所摄,是有诤法」,如果你没有正念,你的正念不出现的时候「便为颠倒,黑品所摄」,你的心情,就是一定有颠倒心,这个我、我所的这个分别心,是属于这个,「是有诤法」,这是有烦恼的境界。「广说如前」,像前面解释的,有烦恼就会对自己有伤害,那么有骚恼,有生、老、病、死这些事情。 宇二、白品摄 与上相违便无颠倒,白品所摄,是无诤法,广说如前。 这是所谓「白品」,你若是与前面的文所说的道理,是不相顺的,「便无颠倒」,那就没有这个烦恼了。「白品所摄」,那就是有清淨的戒定慧了。「是无诤法」,那是没有烦恼,没有烦恼的境界。「广说如前」,没有烦恼呢就是智慧,智慧生起令其增长广大,这样子。 黄二、结 如是名为寻思其品。 这是,又是一品。 玄五、寻思时 又正寻思:去来今世,入出息转繫属身心,身心繫属入息出息,如是名为寻思其时。 这是第五段「寻思时」。 「又正寻思」,过去的、未来的、现在世,「入出息转繫属身心」,观察这个入出息,「转」,就是继续的出现的时候,而这个入出息,是繫属于身心的,也要是有身,还要有心,才能够有这个入出息。「身心繫属入息出息」,这个入出息繫属于身,而身繫属于谁呢?身心繫属于入出息,互相繫属的。「如是名为寻思其时」,寻思它的时间,有过去、未来、现在的不同。 玄六、寻思理(分二科) 黄一、观待道理(分二科) 宇一、释 又正寻思:此中都无持入息者、持出息者,入息、出息繫属于彼;唯于从因从缘所生诸行,发起假想施设言论,说有能持入出息者。 这是第六科「寻思理」。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先释「观待道理」。分两科,第一科解「释」。 「又正寻思:此中都无持入息者」,来摄持入息的这个是谁?「持出息者」,「此中都无持入息者、持出息者,入息、出息繫属于彼」,这就是没有我的意思。前面说是入息、出息繫属身心,身心也繫属入出息;现在说思惟没有持入息者,和持出息者。「入息、出息繫属于彼」,繫属这个身心,身心一刹那间就灭了,刹那刹那灭,没有真实的身心常住不坏的、可得的,所以这样子观察思惟。 「唯于从因从缘所生诸行,发起假想施设言论,说有能持入出息者」:「唯于从因从缘所生诸行」,那么没有真实的持入息者、持出息者,入出息繫属于彼,但是这个问题你还是要详细的观察。「唯于从因从缘所生诸行」,「因」是名言种子,「缘」就是增上缘,那么也应该加上次第缘、所缘缘;从因、从缘所生的色、受、想、行、识的诸行,或者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处。「发起假想施设言论」,你在这上就发动起来,这都是假和合,没有真实的我可得,那么就施设这个假和合的这个境界,你这样思想它,你就安立了一种言论,什么言论呢?「说有能持入出息者」,他就说有一个能持入出息的,那么就是你的身心,或者说是假名我。那么这就是「观待道理」。 宇二、结 如是名:依观待道理寻思其理。 这是结束这一段。下面第二科「馀三道理」,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 黄二、馀三道理(分二科) 宇一、别释 又正寻思:若于如是入出息念,善修、善习,善多修习,能断寻思。又正寻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内证智、有比度法,有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不应思议,不应分别,唯应信解。 你若有这个「入出息」是所「念」、是所缘境,这个能缘的是谁呢?就是这个念,就是数数的忆念入出息,这个念是能缘的。你在观察这个入出息念的时候,「善修、善习」,你能够修习这个念,「善多修习」的话,「能断寻思」,就能断除你的散乱心。 「又正寻思:如是道理有至教量、有内证智、有比度法,有成立法性、难思法性、安住法性,不应思议,不应分别,唯应信解」,这前面都讲过了。 宇二、总结 如是名:依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寻思其理。 地三、结 是名:勤修阿那波那念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毘钵舍那。 亥二、总结(分二科) 天一、数修止观 如是依止淨行所缘,寻思六事差别观已,数数于内令心寂静,数数复于如所寻思,以胜观行审谛伺察。 这是第二科「总结」,这个淨行所缘分两科,举这个淨行所缘分两科,第一科「别显」,就是分成五大段。现在就是总结这五大段,总结裡面分两科,第一科「数修止观」。 「如是依止淨行所缘」,前面这是五大段,依止这个淨行所缘的「寻思六事差别观已」,这六事,是毘钵舍那观。「数数于内令心寂静,数数复于如所寻思,以胜观行审谛伺察」,这是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数数于内令心寂静」,一次又一次地重覆,不断地重覆,在心裡边你要学习这个寂静的方法,令它不动,不思惟六事差别,就是修止了,令心寂静。「数数复于如所寻思,以胜观行」,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对于所寻思的六事差别「以胜观行审谛伺察」,以殊胜的、有力量的观慧,「审谛伺察」,很认真地、很微细地去观察这件事。这是数修止,也数修观;不断地修止,也不断地修观,这是一个方法。 天二、展转增胜 彼由奢摩他为依止故,令毗钵舍那速得清淨;复由毗钵舍那为依止故,令奢摩他增长广大。 「彼由奢摩他为依止故」,这是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数修止观」,现在是第二科,「展转增胜」。 「彼由奢摩他为依止故」,彼那个禅师,有奢摩他的止,做你的依止处,做你的住处,「令毗钵舍那速得清淨」,就能使令你这个观慧得到清淨,力量也广大了。「复由毗钵舍那为依止故,令奢摩他增长广大」,这个修行人,你常常用功修行,你就会得到一些方法,从你的实践中,得到一些方法。前面数修止观,为什么修止又修观、修观又修止?就是它互相增上。「由奢摩他为依止故,令毗钵舍那速得清淨;复由毗钵舍那为依止故,令奢摩他增长广大」,就是毗钵舍那为依止,你修毗钵舍那之后,再修奢摩他,那么就知道奢摩他的力量的增长广大,是由毗钵舍那的力量成就的;而奢摩他的上进,也是由毗钵舍那的帮助成就的,互相展转增胜。所以修毗钵舍那的时候,感觉到不如意,你就修奢摩他;修奢摩他不如意,你也可以修毗钵舍那,这样子互相有帮助。你不要因为这一样修得不如意,就放弃了,不静坐了!你不静坐,什么也不能成就。 戌二、指善巧所缘等 若依止善巧所缘及淨惑所缘,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于其自处我后当说。 这前边是把「淨行所缘」说完了,淨行所缘开始以后,还有「善巧所缘」等。 「若依止善巧所缘」,说这位禅师他现在想要依止善巧所缘:就是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处非处善巧,及淨惑所缘:有世间的淨惑所缘、有出世间的淨惑所缘;这善巧所缘和淨惑所缘,也都有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的。「于其自处我后当说」,到它那个地方的时候,我再解释。 《披寻记》一○二三页: 若依止善巧所缘等者:依止善巧所缘,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不见此文;依止淨惑所缘,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如下依世间道了相作意中,一一分别。(陵本三十三卷二页)今指彼故,名后当说。 「若依止善巧所缘等者:依止善巧所缘,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不见此文」,科句《披寻记》的作者说,这个《瑜伽师地论》裡边,我没有看见这段文,那么就是没有这个文。「依止淨惑所缘,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这个文有,这个是「如下依世间道了相作意中一一分别。陵本」,金陵刻经处的刻本,「三十三卷二页」,就说到这裡。「今指彼故,名后当说」,现在这个文说「后当说」,就是指三十三卷二页说的,在那裡有说。 巳三、辨加行(分四科) 午一、总标 复次此中有九种白品所摄加行,与此相违,当知即是九种黑品所摄加行。 这是第三科「辨加行」。前面这个大科裡边,第一科就是「心一境性处」。这心一境性裡边分三科,第一科是「出」心一境性的「体性」,第二科是「辨品别」,就是辨九种心住和四种慧行这些事情,第三科就是「辨加行」,就是现在这裡。分四科,第一科是「总标」。 「复次此中有九种白品所摄加行」,这个六事,六种事的毗钵舍那,这裡边有九种不同的白品所摄加行,就是有功德,而没有过失的这种努力修行的方法,有九种。「与此相违」,与此九种白品相违的,「当知即是九种黑品所摄」的「加行」。这是「总标」,下面第二科是「略说」。分两科,第一科是「白品摄」。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午二、略说(分二科) 未一、白品摄(分三科) 申一、徵 云何名为白品所摄九种加行? 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列」。 申二、列 一、相应加行,二、串习加行,三、不缓加行,四、无倒加行,五、应时加行,六、解了加行,七、无厌足加行,八、不捨轭加行,九、正加行。 这九种,名字列出来。 申三、释(分二科) 酉一、于初静虑 由此九种白品所摄加行故,能令其心速疾得定,令三摩地转更升进。 这以下是第三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于初静虑」。 「由此九种白品所摄加行」,这个修行人,你若能够修持九种白品所摄加行故,「能令其心速疾得定」,能令你的散乱的心,犹如野马它会很快地就会得定,就是由欲界定,进一步就得到未到地定了。「令三摩地转更升进」,使令你这个未到地定,又进步了,又得到更高的禅定了。这是说这个九种加行的好处。 《披寻记》一○二三页: 能令其心速疾得定等者:最初获得初静虑地近分,是名得定;于初静虑证入根本圆满自在,是名转更升进。 「能令其心速疾得定等者:最初获得初静虑地近分」,这个修静坐的人,摄心不乱,一开始所成就的是初静虑的近分定,就是未到地定,「是名得定」。这上面速疾得定,得什么定啊?就是指未到地定说的。「于初静虑证入根本圆满自在」,如果从未到地定进一步得到初禅的时候,于初静虑证入根本,不是那个近分,近分不是根本,现在得到根本的初静虑,能够圆满自在,它这个初静虑的境界你能够得大自在,「是名转更升进」,这个转更升进是这样意思。 酉二、于馀定地 又由此故,于所应往地及随所应得,速疾能往能得,无有稽迟。 这是第二科「于馀定地」。前面是「于初静虑」,现在是「于馀定地」。 「又由此故」,又这个修行人,这位禅师,由此九种加行,你若肯努力用及修行的话,「于所应往」的那个禅定,或者是二禅、三禅、四禅,乃至无色界的四空定,「及随所应得」的定的境界,定的境界,就是每一个定都有近分定和根本定,所应得的。「随所应得」,是分别说;「所应往地」,是总合说。「速疾能往能得」,你若修这九品加行的话,你很快地就能有成就,得四禅八定,「无有稽迟」,不会拖累很久很久的。 未二、黑品摄(分二科) 申一、于初静虑 黑品所摄九种加行,不能令心速疾得定,不令三摩地转更升进。 前面是说「白品」,这底下说「黑品」。「黑品」裡边分两科,第一科「于初静虑」。 「黑品所摄」的「九种加行」,就是有过失的这个九种加行,「不能令心速疾得定」,你若是学习那个与白品相违的九种加行,就是黑品所摄九种加行,「不能令心速疾得定」,不能令你的散乱心得到未到地定,不能!「不令三摩地转更升进」,不会再进步得到初禅的更圆满的境界。 申二、于馀定地 又由此故,于所应往地及随所应得,极大稽迟,不能速疾往趣获得。 第二科「于馀定地」。 「又由此故,于所应往地及随所应得,极大稽迟」,很缓慢很缓慢的,「不能速疾往趣获得」,你不能得,你想要得而不能得。 午三、广释(分二科) 未一、白品摄(分二科) 申一、释(分九科) 酉一、相应加行(分三科) 戌一、徵 云何名为相应加行? 这底下第三科「广释」,前面是「略说」,略说情形,略说它的功德、过失。现在是广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先说「白品摄」。又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解释分九科,第一科是「相应加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名为相应加行」,相应加行是什么? 戌二、释 谓若贪行者,应于不淨安住其心;若瞋行者,应于慈愍安住其心;若痴行者,应于缘起安住其心;若憍慢行者,应于界差别安住其心;若寻思行者,应于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若等分行者或薄尘行者,应随所乐攀缘一境安住其心,勤修加行。 「谓若贪行者」,这底下解释,谓若各种烦恼中,贪烦恼特别强的人,「应于不淨安住其心」,你就应该修学不淨观,你就会成功了。「若瞋行者」,瞋心特别大的人,「应于慈愍安住其心」,应于慈愍观安住其心,应该修这个法,来破除你的瞋心。「若痴行者,应于缘起安住其心」,你愚痴心很大,不知道一切法是缘起的、苦、空、无常、无我,那么就是愚痴。这种人应该怎么修行呢?应于缘起,应于十二缘起来安住其心的修止修观,那么你就会开智慧。「若憍慢行者,应于界差别安住其心」,这个我慢心很强的,应于界差别观安住其心。「若寻思行者」,若妄想多的人,「应于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修这出入息、入出息观。「若等分行者或薄尘行者」,这两种人,「应随所乐攀缘一境安住其心」,这五种止观,随你欢喜那一种都可以,安住其心。应「修加行」,应该安住其心之后,你要努力的修行。 戌三、结 如是名为相应加行。 这就是「相应」,就是你本身的病,你有这样的病,你就应该吃这种药,那么相应了,那就是容易有成就了。 酉二、串习加行(分三科) 戌一、徵 云何名为串习加行? 前面「相应加行」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这个「串习加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徵」。「云何名为」,怎么叫作「串习加行」呢?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标简 谓于奢摩他、毘钵舍那,已曾数习乃至少分,非于一切皆初修业。 「谓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已曾数习乃至少分」,说这个人以前已经数数地学习过,「乃至少分」,或者你学习其中一少分。「非于一切皆初修业」,并不是所有的法门都开始修行,不是这种人,那么这就叫作「串习加行」。 亥二、释因 所以者何?初修业者,虽于相应所缘境界勤修加行,而有诸盖数数现行身心麤重。由是因缘,不能令心速疾得定。 这是第二科「释因」,前面是「标简」。 「初修业者,虽于相应所缘境界勤修加行,而有诸盖数数现行身心麤重」,是因为什么,这个串习加行是这样子呢?「初修业者」,初开始静坐修止观的人,「虽于相应所缘境界勤修加行」,虽然这个人与自己烦恼合适的法门,就是前面的淨行所缘说的,这个所缘境界努力修加行,「而有诸盖数数现行」,但你修止观时而有贪欲盖、瞋恚盖、昏沉盖、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各式各样的烦恼数数的现行,在你修止观的心裡面,出了烦恼了。这个时候的情形「身心麤重」,身心都没有轻安,就是很粗劣的,就是感觉到不舒服。「由是因缘,不能令心速疾得定」,由于这样的关係,你虽然静坐,不能令你的心速疾得定,不行!这不可以。 戌三、结 如是名为串习加行。 这就是「串习加行」,串习加行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诸盖数数现行了。这就是什么呢?诸盖现行,就表示没得未到地定;那么串习加行,应该是得到未到定地以后,从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这七种作意开始修行,那就叫作串习加行。 《披寻记》一○二四页: 已曾数习乃至少分等者:如前说有已习行瑜伽师,谓除了相作意,于馀乃至加行究竟作意五作意中,已善修习。又说初修业瑜伽师,谓初修业补特伽罗,安住一缘,勤修作意,乃至未得所修作意,未能触证心一境性。(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页)今说数习及初修业,义应准知。若唯修习了相作意,当知说名少分。 「已曾数习乃至少分等者:如前说有已习行瑜伽师」,有初修业瑜伽师、已习行瑜伽师、已度作意瑜伽师,这三种瑜伽师。现在说由已习行瑜伽师,没有说初修业瑜伽师,没有提。「谓除了相作意,于馀乃至加行究竟作意五作意中,已善修习」,说这个人,已习行瑜伽师这个人,「谓除了相作意」,就是七种作意裡面,了相作意不在内「于馀乃至加行究竟作意」中,剩下那六作意裡面,最后作意不算,就是中间五种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这五种作意「已善修习」,这个人他已经修习这五种作意,修习得蛮好了。 「又说初修业瑜伽师,谓初修业补特伽罗,安住一缘」,前面那段文,又说到初修业瑜伽师。这初修业瑜伽师「谓初修业补特伽罗」,初开始静坐的人,「安住一缘」,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的时候,「勤修作意」,精进的修行那作意,「乃至未得所修作意」,你虽然精进修行,但是你还没有得到所修作意,就是没有得到未到地定。「未能触证心一境性」,你心裡虽然是用功修行,但是没得心一境性。这上面就是说:未到地定以上叫作心一境性。「乃至未得所修作意,未能触证心一境性」,这个人。这个文就是「二十八卷,十三页」,我们学习过了。「今说数习及初修业,义应准知」,现在说到这个数习,就是串习加行及初修业这一段文,当然准照那段文就可以明白了。「若唯修习了相作意,当知说名少分」这叫少分作意。因为修习了相作意,心裡面很粗劣的,没能够微细的、深刻的修行。 酉三、不缓加行(分三科) 戌一、徵 云何名为不缓加行? 这是第三个叫作「不缓加行」,不慢缓,分三科,第一科是「徵」。怎么叫作「不缓加行」? 戌二、释(分二科) 亥一、总标 谓无间方便、殷重方便,勤修观行。 「谓无间方便、殷重方便」,因为这个禅师,他修这个加行的时候,他心裡面不间断,一直地修行。「殷重方便」,就是常委念,就是很诚恳的、很周遍的、很微细的去思惟观察,这叫作殷重加行。「勤修观行」,谓不缓加行这个人,他也不间断,又能殷重的方便勤修观行,那么这就叫做「不缓加行」的。 亥二、别释(分三科) 天一、不乐事业 若从定出,或为乞食,或为恭敬承事师长,或为看病,或为随顺修和敬业,或为所馀如是等类诸所作事,而心于彼所作事业,不全随顺,不全趣向,不全临入。唯有速疾令事究竟,还复精勤宴坐寂静,修诸观行。 这底下第二科「别释」,前面是「总标」,「云何名为不缓加行?谓无间方便、殷重方便,勤修观行」,这是「标」。下面加以解「释」,解释第一科「不乐事业」。 「若从定出」,说这位修行人,他从未到地定裡面出来了,出来干什么呢?「或为乞食」,他要吃饭,所以到聚落裡面乞食。「或为恭敬承事师长」,或者奉事自己的师长有事情,为师长做事,要出定。「或为看病」,或者自己有病要看医生。「或为随顺修和敬业」,或者随顺佛陀的教导,随顺这个尸罗波罗密,随顺毘奈耶,佛陀的教导,「修和敬业」;这是同梵行者之间,要互相恭敬,互相谦让,见到长老要问讯、礼拜,这些事情,或者学习戒定慧这些事情,这是「和敬业」也。「或为所馀如是等类」,或者是有其他的事情,「诸所作事」,前面也说过了。就是你还有可能,你自己要做衣服,或者要去厕所这些事情,你一定要出定,「诸所作事」。「而心于彼所作事业」,这是有事情要做,就应该去做,但是他的内心,对所于做的事情,「不全随顺」,不是把所有的心,完全去随顺做事的事情,不是。「不全趣向」,不是完全向于这件事,心裡面还有其他的事。「不全临入」,不是完全投入在所做事裡面。那究竟怎么回事情呢?「唯有速疾令事究竟」,就是赶快的把所做的事情做完。「还复精勤宴坐寂静」,把事情做完,立刻地又回去了,又精勤地静坐寂静「修诸观行」,还是修止观,这样子。这是「不乐事业」,应该做还是得要做;做,但是心裡面不是完全投入的。 天二、不乐諠众 若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刹帝利、婆罗门等,种种异众共相会遇,虽久杂处现相语仪,而不相续安立言论,唯乐远离勤修观行。 下面第二科「不乐諠众」。 「若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索迦是男居士,「刹帝利」或者「婆罗门等,种种异众」,不同的人,「共相会遇」,共相遇见了。「虽久杂处现相语仪」,虽然时间稍久一点,在同住所,或者说话,同在一起,「现相语仪」,现出一种和敬、和气的相貌,同那些人说话,这些威仪。「而不相续安立言论」,而不能够不断地同他说话,不能太久。「唯乐远离」,而内心同这些人都远离,然后「勤修观行」。这是「不乐諠众」。 《披寻记》一○二四页: 现相语仪:谓问安稳吉祥,或问诸界调适,或问昼夜怡乐,示现如是相慰问语,随世仪转,是名现相语仪。 「现相语仪」,这句话什么意思?「谓问安稳吉祥」,问这人生活情况,安稳吉祥否?「或问诸界调适」,你有没有病,四大调合否?「或问昼夜怡乐」否?你的睡眠怎么样?有没有睡好?「示现如是相慰问语」,互相慰问的语言,「随世仪转」,随世间人的威仪去活动,「是名」叫作「现相语仪」,这样意思。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乘法里头,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生活的确是真善美慧。不是说这种享受、这种生活会妨道,没有;相反地,它还能成就道业。问题就是你那个观念怎么转法,如果你在这里面贪图享受,有喜怒哀乐爱恶欲,那你就堕落,你就被境界所转。你要是不被境界所转,《楞严》上说 “若能转境,则同如来” 。同如来至少是圆教初住菩萨,与如来同生性。你在境界里,处处要提得起观照,一失掉观照必定就堕落。观照,就是在境界里时时刻刻能提得起警觉心。提得起警觉心,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才会有受用,你的境界才会向上提升。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