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68
2014/9/4   热度:222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68 未二、三藏所摄(分四科) 申一、标 如是所说十二分教,三藏所摄。 这个第七大科「闻思正法」,在「正法」裡面有「略说」、有「广辨」。「广辨」裡面分二大科,第一科就是「十二分教」,已经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三藏所摄」,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所说十二分教」,「如是」就指前面这一段,所宣说的「十二分教」,就是佛的圣教分十二个部份;这个长行,和这个应颂,和这个伽陀,这是在文句上分别的,其馀的都是按照文裡边的义分别的,加起来就是十二个部份。这十二分教「三藏所摄」,分为经、律、论这三种不同。这个「藏」这个字,就是包藏的意思,就是文裡边有义、义裡边也有文,就叫做「藏」。这经藏、律藏、论藏这三个部份,都是有「藏」的意思。 这是标。下边列出来。 申二、列 谓或有素怛缆藏摄,或有毘奈耶藏摄,或有阿毘达磨藏摄。 前面是「标」,标出来「三藏」,「三」这个数目。下边就列出来名字。 「三藏」是哪三藏呢?就是「素怛缆藏」就是契经、经藏,「毘奈耶藏」就是律藏,「阿毘达磨藏」就是论藏,经律论三藏。这个「阿毘达磨」说过,就是「对法」,翻中国话叫做「对法」。这个十二分教裡边,有的是属于经藏,有的属于律藏,有的属于论藏,这样说这三藏都是佛说的,是这样意思。 这是列出来,下边「配」,就是把三藏和十二分教配合,分三科,第一科是「素怛缆藏」。 申三、配(分三科) 酉一、素怛缆藏 当知此中,若说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是名素怛缆藏。 「当知此中,若说契经」就是长行、「契经」,「应颂」就是重颂,「记别」、「讽颂」就是孤起颂,无问自说、「自说」,和「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是名素怛缆藏」,这是属于经藏。 酉二、毘奈耶藏 若说因缘,是名毘奈耶藏。 前面解释那个「因缘」的时候,是指律藏说的。因为每一条戒都是有因缘佛才制定的。 酉三、阿毘达磨藏 若说论议,是名阿毘达磨藏。 这个「论议」,深入的论辩诸法实相,那就属于论藏。那麽这样说这十二分教裡边,只有二分;一个是律藏,一个是论藏;其它的都是属于经藏。 下边第四科「结」。 申四、结 是故如是十二分教,三藏所摄。 属于这三种;这经藏裡边究竟说什麽呢?其实只是说二件事;一个是生死缘起,一个是涅槃的缘起,就说这二件事。这个裡边也有说到律,这个经藏裡边也有说到律,这是经藏。这个律藏裡边就是说律,或者菩萨戒,或者是比丘、比丘尼戒,这个四众弟子的戒,这都属于律藏。这个论藏主要是说智慧的事情,就是抉择诸法实相的这一部份的,那就是论藏。 其实这个论有宗经论、有释经论;释经论,那还是和经是一样一回事,像《大智度论》解释《大品般若经》,那就是一回事情了。但是若解释律的也可能说是一种论,那就属于律一部份的了。这个有的地方解释,这个论是佛的弟子;不是佛说的;是佛的弟子所说的,它或者是解释佛的经,或者是解释佛说的律,那就是在十二分教之外了。现在这裡的文是十二分教之内,是单独指佛说的,这有点不同。 午二、结 如是一切,正士正至正善丈夫共所宣说,故名正法。 这下面第二科是「结」,结束这一段文。 前面这裡边这一大段,是「一切」的「正士、正至、正善丈夫」,「共所宣说」,共同的讚歎宣扬它,就是来住持佛法,普渡众生了。「故名」叫做「正法」,这是佛所说所以是「正法」,佛弟子裡边又是「正士、正至、正善丈夫」也都是圣人,所以是他们所宣说的,所以叫做「正法」,这个「正」字有这个意思。 辰二、闻思(分二科) 巳一、闻正法(分三科) 午一、标 听闻此故,名闻正法。 这是第二科。前边第一科,解释这个「正法」解释完了,现在解释「闻思」。分二科,第一科是「闻正法」,先「标」。 「听闻此故,名闻正法」,我们佛教徒能听闻到佛说的十二分教,和佛弟子所宣扬的十二分教,这就叫做「闻正法」。 午二、徵 此复云何? 这下边这是「徵」。 这个「闻正法」又是什麽意思呢? 下边解释,先「约三藏辨」,先列出来。 午三、释(分二科) 未一、约三藏辨(分二科) 申一、列 谓如有一,或受持素怛缆,或受持毘奈耶,或受持阿毘达磨,或受持素怛缆及毘奈耶,或受持素怛缆及阿毘达磨,或受持毘奈耶及阿毘达磨,或具受持素怛缆毘奈耶阿毘达磨。 「谓如有一,或受持素怛缆」,就是在佛教徒裡边,这个闻正法的佛教徒,每一个人的根性不同,好乐不一样。有一位佛教徒,有这一类的佛教徒,他欢喜受持素怛缆藏,受持那一部经,他欢喜这样。「或受持毘奈耶」,这个律,有人这样子。「或受持阿毘达磨」,或者这位佛教徒,他单独的受持阿毘达磨这一部份,这是一类一类的。「或受持素怛缆及毘奈耶」,或这个佛教徒呢,他对这二部份都有欢喜心,他又受持素怛缆,又受持律,这样子。「或受持素怛缆及阿毘达磨」,这位佛教徒只是欢喜学习经和论。「或受持毘奈耶及阿毘达磨」,或者欢喜律和论这二种。「或具受持素怛缆、毘奈耶、阿毘达磨」,这三藏他都受持,这是这个情形不一样。 申二、结 如是一切,名闻正法。 这叫作「闻正法」。 未一、约文义辨 此闻正法复有二种。一闻其文、二闻其义。 又有二种不同,就是听闻正法的文句,这是一种。第二是听闻正法裡边的义理,所以这又是这样子。 巳二、思正法(分二科) 午一、徵 云何思正法? 前面这个「闻正法」有这样的差别相,解释完了。下面说思惟正法,分二科,第一科「徵」。 怎麽叫做思惟正法呢?这是「徵」。 下面第二科解释,先「略标」。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略标 谓如有一,即如所闻所信正法,独处空閒,远离六种不应思处:谓思议我、思议有情、思议世间、思议有情业、思议果异熟、思议静虑者静虑境界、思议诸佛诸佛境界。 「谓如有一」,有这麽一类的佛教徒。「即如所闻所信正法,独处空閒,远离六种不应思处」,这一位佛教徒,这个人「即如」他所听闻的正法、所相信的正法,「独处空閒」,单独一个人在空閒处,在那裡来专精思惟。但是思惟是思惟,可也有一个范围的。他「远离六种不应思处」,有六个部份他不应该思惟的他就不思惟,叫做「远离」。 那六种呢?「谓思议我、思议有情、思议世间、思议有情业、思议果异熟、思议静虑者静虑境界、思议诸佛诸佛境界」,这六种他不思惟,他不去思惟这件事。 《披寻记》八六六页: 远离六种不应思处等者:《显扬论》说,有九种事不可思议,此说六种不应思处,即彼前六种。云何名为不应思处?由思议我若有若无成二过失故。由思议有情思议世间三过所随故。由有情业处事等难思故。由果异熟二作者非定故。由静虑者及诸佛境界无譬自在故。如《显扬论》释应知。(《显扬论》十七卷八页) 「远离六种不应思处等者」,《显扬论》、《显扬圣教论》上说「有九种事不可思议,此说六种不应思处,即彼前六种」,后边那个三种没有说,后边那个三种就是「十四不可记」,有十四件事不可记别,不可说的。那麽第二个就是「非正法」,第九个就是「一切烦恼之所引摄」的这些事情,这三样不在这裡,这没有引来。这是「即彼前六种」。 「云何名为不应思处」呢?这是问。「由思议我若有若无成二过失故」,你若思惟这个「我是有」也有过失。有什麽过失呢?有二种过失;你若思惟他是有,是真实有的话就是有增益的过失。原来经论上是说有假名我,佛法是承认有假名我的,这个「我」是假名字不是真实的,如果你认为是真实有「我」,这个假名字就不是假名字,便是真实的有了,这有增益的过失。如果你认为「没有我」,你这样子思惟,那就违反了佛说有「假名我」的道理,就把「假名我」取消了,那也有减损的过失。有这二种过失,所以也不应该思惟。 「由思议有情,思议世间三过所随故」,你若思惟这个就有三种过失随逐。那个三种过失下边有列出来,有如是、亦如是、非如是,这三种过失下边有提到。有这样的过失,「三过」失「所随故」。「由有情业处事等难思故」,这上面说是「有情」、有情的「业、处、事」,这个是不容易思惟的,不容易思惟它,你不容易明白这件事,「难思故」。 「由果异熟二作者非定故」,这一段文是引这个《显扬圣教论》的文,但是和《显扬圣教论》,有的是和它一样,有的有点出入,不完全符合《显扬圣教论》的正文的。「由果异熟二作者非定故」,这《显扬圣教论》上的文,这地方是什麽意思呢?「果」就是「异熟」、「异熟」就是「果」,就是果报。「二作者非定故」,就是善的果报和恶的果报,这二类众生,作善或者是作恶,然后就得恶报、得善报,这件事「不决定」。所以你不能这麽样去思惟,不能说「决定」,你若说决定就与事实有点违反。就是作了善业,他临终的时候,他心裡面若是颠倒,那就不能得善报,若有恶念现前的时候,就不能得善报。你做了很多的恶事,临终有如理作意,那还不一定得恶报,就是有变化,所以叫「作者非定故」。这样说,这个有情的业、善恶业,有情的处所,有情的事,你若执着去思惟去,那个事情就容易有错误。这是这个「非定故」这一句。 「由静虑者及诸佛境界无譬自在故,如显扬论释应知」,前面说这个「思议我」有二种过失,「思议有情」在《显扬圣教论》也说,这个有情和我是没有自性的,所以你不应该去思惟他,不应该思惟他决定是有、决定是无,这样意思。「思议世间、思议有情业、思议果异熟、思议静虑者静虑境界」,这个禅定的境界和佛的境界,这个不可思议,因为太深了。这个「业」,「思惟有情业」这个「业」也是甚深很难思议,所以你不要去思惟去,这个意思。 这上面说到「无譬自在故」,这种甚深的义,世间上事情,你不能够举一个譬喻来形容这件事的,所以不能思议。「自在故」,这个佛的大自在境界,你很难形容很难譬喻他的,所以不应该思惟。这「如《显扬论》释应知」,《显扬论》十七卷八页上这样说。 那麽这裡边就是,这个我和有情不应该思惟,这个世间就是世界,这个世界也不可思议,有情的业力也不可思议,有情的果报也不可思议,这个静虑就是修禅定的人、这件事也是不可思议,这个修禅定的人的静虑的境界不可思议,和佛的境界也不可思议,这一共是六种不可思议。 但正思惟所有诸法自相共相。 这六种不可思议,那麽「闻正法」应该专精思惟,思惟什麽呢?「但正思惟所有诸法」的「自相」,你只是按照佛所开示的去思惟叫「正思惟」,所有诸法的「自相」和「共相」这二部份。这个「自相」,就是每一法的别相,只有它这一法本身有这样的相貌,不共于其它的法的,所以叫做「自相」。譬如说这个心,心法有了别性;那物质、地水火风它就没有了别性了,所以这了别性,是心法特有的一种相貌。说地水火风坚湿暖动,地是坚、水是湿、火是暖、风是动,这是地水火风的自相。那麽是每一法有每一法的相貌,这叫做「自相」。 「共相」就是一切法共有的相貌。譬如说「无常」,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无常就是苦,一切有为法一切无为法都是无我的,那麽这就是一切法的「共相」。那麽这个学习佛法的佛教徒,你就思惟这二件事;一个是自相,一个是共相,这样子。 未二、广辨(分五科) 申一、标 如是思惟,复有二种。 下面是「广辨」,前面这是「略标」。下边说的就广了,分五科,第一科是「标」,第一科标就是标出数目来。 「如是思惟」,你思惟自相、思惟共相,这样的思惟有二种不同。 这是标出数。下面列名。 申二、列 一者、以算数行相善巧方便算计诸法,二者、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观察诸法功德过失。 那两种呢?「一者、以算数行相善巧方便算计诸法」,以算数的行相,这个「行相」怎麽讲呢?这个「相」就是各种境界的相貌,这个「行」就是在那个境界活动。谁在那裡活动呢?就是你的心、心所法,就是你的心,你的智慧。心是心王,智慧是心所法。这个心王、心所在各式各样的境界上,在色受想行识上面,在色声西香味触法上面,眼耳鼻舌身意就在这一切法上面活动。活动其中呢,就是有智慧的观察,那叫做「行」。这个「算数」就是一、二、三、四、五这个数目,一二三四五这个数目上的行相,去「善巧方便」地去观察。「算计」思惟,其实「算」即是「计」,也就是思惟观察的意思。 「二者、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观察诸法功德过失」,这第二个方式,第二个方法就不是用一二三四五这种事情;只是「称量」,「称量」还是观察,用你的智慧去观察。也是「行相」,在所观察的境界上活动,去观察。观察这个「依」的道理、观察「正」的道理;「依报」就是你所依止的依报,这个「正」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这个道理。「观察诸法功德过失」,在这个「依正」…这个是那样…【注:此段应是有误】这个「依正道理」这麽讲:这个「依」是「依止正道理」,这个「正」字向下边念,就「依止正道理」这麽讲。「依」就是遵循,遵循佛所说的「正道理」,去观察诸法的「功德」、诸法的「过失」,这麽讲,这「依」和「正」分开讲。【注:「依止正道理」是分开,「依正二报」是连着】。这就叫做「称量行相」的思惟观察。 这是标、列。下面才正式说明怎麽叫做观察? 申三、释 谓若思惟诸蕴相应所有言教,若复思惟如前所说所馀随一所有言教,皆由如是二种行相方便思惟。 这底下解释这个思惟的情形,当然也是略释。 「谓若思惟诸蕴相应所有言教」,这「言教」指佛的法语,佛这个法语和诸蕴相应的,就是属于色蕴、受想行识。佛说的诸蕴什麽什麽…道理,你就在这上思惟,思惟佛所说的诸蕴相应的言教。这样意思、这个「言教」…本来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我们的生命体上所具有的事情,你还用去看别人怎麽说吗?你自己就思惟你自己的色受想行识就好了嘛!说:不可以这样子!你要尊循佛的言教,佛告诉你这样思惟色受想行识、你就这样思惟,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上面有个「言教」。如果你不尊循佛的言教,你怎麽思惟呢?那就是妄想分别了。 「若复思惟如前所说所馀」,像前面说的还有其它的诸蕴相应,前面那个契经那个地方,有处、界、缘起、苦、集、灭、道,各式各样的言教,如前面所说的,除了蕴相应言教之外,所剩馀的「随一」种「所有言教」,「皆由如是二种行相方便思惟」,皆是由这一个算数的行相;一个称量行相去思惟观察去,这样子。 《披寻记》八六七页: 若复思惟如前所说所馀随一所有言教者:谓如前说处相应语,乃至不淨息念诸学证淨等相应语,名蕴所馀随一所有言教。 「若复思惟如前所说所馀随一所有言教者:谓如前说处相应语」,蕴相应、处相应的语,「乃至不淨」,就是不淨观的言教。还有「息念」,还有「诸学」,还有「证淨等相应语」,「名蕴所馀」剩馀的「随一所有言教」。 申四、广(分二科) 酉一、徵 此复云何? 这下面第四科就是广说了,详细的说,分二科,第一科「徵」。 「此复云何」?这上面说的,对这蕴相应言教和其它的言教,用这二种行相去思惟,究竟怎麽思惟呢?这样问。 下面就解释了,分二科,第一科「举诸蕴」分二科,第一科「算数行相」又分二科,第一科「思惟蕴数」分二科,第一科解释分五科,第一科是「色蕴」。 酉二、释(分二科) 戌一、举诸蕴(分二科) 亥一、算数行相(分二科) 天一、思惟蕴数(分二科) 地一、释(分五科) 玄一、色蕴 谓言色者:即十色处、及堕法处所摄众色。是名色蕴。 这是先说这个数。这个色受想行识五蕴、第一个是色,这个「色」有什麽数目可计算的吗?「即十色处」,就是有数目可以计算。「十色处」是什麽呢?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数,这个意不在内,这是五个。另外还有五个,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五个,这二个五加起来都是属于色法,都是属于地水火风组织成的,这个「十色处」。 「及堕法处所摄众色」,另外还有一种色法,不属于前五根,也不是前面外边的五种境界,是在你心裡面的,就是你的第六识所缘虑的,所以叫做「堕法处」,就是属于意识所缘的境界。意识所缘的不只是色,还有其它的法的,但是现在其它的法不在内,单属于意所缘的色这一部份。这一部份简单的说,有律仪色,有非律仪色,有静虑所缘的色,有这三种色。在《杂集论》上说的就多了,说到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偏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那就说的多了一点,总而言之这个是意识所缘的色。譬如说昨天的事情,站在现在来说就是已经过去了,但是你心裡面忆念,我昨天吃的麵条,你心裡面就现出来这个麵条什麽什麽,这就是「意所缘色」。当然这个色你不能用眼睛看,那是你的心眼,你心裡面能看见的,因为已经不是现实了,眼睛不可以见,只能用心眼去见,那个心眼就是第六识,那个就叫做「堕法处所摄色」。那麽这个「十色处」,加上一个「堕法处所摄众色」,那麽就是十一个色。「是名色蕴」,这个色蕴就是这麽多。 玄二、受蕴 所言受者:即三种受。是名受蕴。 现在第二科解释这个受。受是什麽呢?「即三种受」,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当然这个时候就有受,一接触的时候这边有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就是六根、六识、六境一和合的时候就有感觉。有感觉,有三种感觉;一个苦,不高兴、苦恼的感觉,一个是快乐的感觉,一个是不苦不乐的感觉,有这三种的感觉。「是名受蕴」,这叫做受蕴。 我们就这麽一讲好像很简单,好像没有什麽。其实这个受是非常厉害的,非常厉害的事情,世间上你看那个人在那裡…干劲很强,种种的活动,其实就是这个受使令他非要这样做不可的,是很厉害的。或者争取乐受,或者是要排遣这个苦受,就有活动的,是这麽个事情,「是名受蕴」。这就是你生命体裡面一个重要的部份,是「受蕴」。我们只是…你不仔细的思惟,只看见有个形体,这个人有五尺高,有八尺高,看见有这麽个形体,其实裡边很多事情的。 玄三、想蕴 所言想者:即六想身,是名想蕴。 这五蕴裡面还有一个「想」、「想蕴」。这「想」是什麽呢?这个「想」,经论上现成的话「取相」叫做想,你的心要依据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发出六识来,这六个识去取着色声香味触法的相貌,其实这个取就是认识的意思。这个认识的事情呢;认识这个相、但是认识的还是不一样的。譬如说是你心裡面现出一个相貌来,但是我随时可以丢弃它,就弃捨了。但是你现出一个相来,你想弃捨不能弃捨,那个影相一直留在你心裡面。都是取相,取相与取相可是不一样的,那这裡面它就是有事情的。 现在这裡说这个「取相」这是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呢,安立种种名言。你能够说话,就是因为你取相的关係,取着那个相的分际,你就会说话了。所以这个想有二种作用,一个认识种种事情,一个是发言,发出来种种的言论,这都是「想」的意思。 「即六想身」,就是眼触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想。眼接触到色的时候心裡面有想,耳听见声音的时候也会想,鼻、舌、身、意,你的意接触到种种法的时候、种种境界的时候,你心裡面也会有种种的思惟分别。我们头些日子曾经讲过,读书人这个想特别多,读书少的人思想就简单,那这裡面更是复杂了。 「是名想蕴」。 玄四、行蕴 所言行者:即六思身等,是名行蕴。 这个「行」在这裡边,本来我们的思想在种种的境界上活动都叫做「行」,但是这地方说这个行有点不同,有点特别。这个「行」就是你有目的地去作这件事,这时候叫做「行」。前面这个「想」,那就是所接触的一切境界,去认识它究竟是怎麽回事情,那叫做「想」。现在这个「行」还是想,但是它可是有一点特别了,就是它有目的,我现在想要怎麽的,要採取行动了。採取行动的时候,也还是你的心作总司令的,离开你的心这件事是不成立的。 「即六思身」,就是眼触所生思,眼接触境界的时候也会有思,耳接触境界的时候也会有思,眼耳鼻舌身意都会有思,这是「六思」。这个「身」就是它的体相,每一种思都有它的体相的,「是名」叫做「行蕴」。 玄五、识蕴 所言识者:即六识身等,是名识蕴。 「所言识者」,这个五蕴里边,色受想行识,这个「蕴」是个积聚的意思,这个「色」有很多的色积聚在一起。受也有很多的,受想行都是有很多的,所以叫作「蕴」。现在说到最后一个蕴就是「识蕴」。 「识」怎麽是「蕴」呢?「即六识身」,就是你有眼识,眼根面对色尘的时候会发出来个眼识来,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所以有六个识,这个「六识身」。依据六根去认识六境,所以有六个识,这六识就叫作「识蕴」。这个识蕴就在这个色受想行那上活动,就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出来了。 地二、结 如是名为以算数行相,思惟诸蕴相应言教。 这就叫作「以算数」,都有数目可记的,去「思惟诸蕴」,很多蕴的「相应」的「言教」,就按照佛所开示的去讲。佛说色蕴,你的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这些蕴,这些蕴都是无常的。佛说是这些都是不淨的,就按照这个义去思惟,那就变成四念处了。 天二、思惟无量 或复由此算数行相,别别思惟展转差别,当知即有无量差别。 这是第二科「思惟无量」。前面第一科,是思惟蕴的数目,按照蕴的数目说,现在说「思惟无量」,那范围就特别广大。 「或复由此算数」的「行相」,「别别」的去「思惟」,各别的去思惟。说这个人是个慈善的人,他的色,他的受想行识是这样子;说这个人是作恶事的人,那他的色受想行识,又是怎麽样怎麽样,很多很多的问题,所以就成了无量无边的差别了,「当知即有无量」的「差别」。 亥二、称量行相(分三科) 天一、徵 云何以称量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诸蕴相应言教? 这是第二科「称量行相」,分三科。第一科是「徵」。前面是按照算数的数目,可记的行相去思惟,解释完了。现在说第二科称量行相,先是徵。 怎麽叫作「以称量」的行相,「依正道理思惟诸蕴相应」的「言教」呢? 下面第二科解释。第一科「标」。 天二、释(分四科) 地一、标 谓依四道理无倒观察。 这底下就是解「释」,第一科是「标」。 「谓依四道理」,前面依正道理,现在就是这样的道理。「谓」这个称量行相的思惟,就是说你这位佛教徒思惟的时候,要依据四种道理「无倒观察」,不要有有错误的观察,不要有错误的观察。依这四个道理就是正确的了。 这是第二科解释,里面第一科是「标」。 地二、徵 何等为四? 这句话是「徵」。怎麽叫作四种道理呢? 下面第三科是列出来。 地三、列 一观待道理,二作用道理,三证成道理,四法尔道理。 第一个是「观待道理」,第二个是「作用道理」,第三个是「证成道理」,第四个是「法尔道理」。这是「列」出来。 下面解释这四种道理,分四科,第一科「观待道理」,先是「徵」。 地四、释(分四科) 玄一、观待道理(分五科) 黄一、徵 云何名为观待道理? 这个「观待道理」这句话怎麽讲呢? 下面第二科,就是「标」。 黄二、标 谓略说有二种观待。 简要的说,有两种观待。这是「标」。 下面第三科列出来。 黄三、列 一生起观待,二施设观待。 这观待有这麽两种不同。 下面解释,解释先「别辨」,别辨里面先解释「生起观待」。 黄四、释(分二科) 宇一、别辨(分二科) 宙一、生起观待 生起观待者:谓由诸因诸缘势力生起诸蕴;此蕴生起,要当观待诸因诸缘。 「生起观待者:谓由诸因诸缘势力生起诸蕴」,这个「生起观待」,这个「诸蕴」,色受想行识诸蕴,它原来是没有的,原来没有后来有了。它这有是怎麽有的呢?「观待」,这个「观」就是看,就是你要注意;这个「待」就是它所遭遇的,「待」者遇也,就看它遇见什麽因缘,然后它才能生起的;它生起的情形要看它遇见什麽因缘,它才能生起。这上面说「谓由诸因诸缘势力」,这个看它什麽因缘呢?就是各式各样的因、各式各样的缘的力量,因的力量和缘的力量,然后这件事才能现起,是这样子,叫作「诸因诸缘势力生起诸蕴」。 「此蕴生起,要当观待诸因诸缘」,就是这样意思。譬如说受蕴,我们先说这个受蕴,这个受蕴的现起「要当」,就是决定要看它所遇见的「诸因诸缘」,它如果遇见美好的因缘,那麽他就会现出一个很如意的受,令他心情快乐;若是遇见一个不如意的因缘,他就苦恼了,苦恼的受就现起了,要「观待诸因诸缘」。这个「诸因诸缘」就是看你,你自己要准备了,你若准备好的因缘,那麽你这个受就是令你快乐一点;你若准备一个恶因缘,那就令你苦恼了。这个佛教的理论说,你的受要假借因缘才现起,因缘从那儿来的?你自己准备的,佛教的理论是这样说。若是社会上一般人的想法;不是,苦恼是你给我安排的,我要打倒你,我就快乐了,是这样子;这和佛法不同。 《披寻记》八六八页: 谓由诸因诸缘势力生起诸蕴等者:〈有寻有伺地〉中说有十因四缘生起诸蕴及蕴观待,随其所应差别应知。 「谓由诸因诸缘势力生起诸蕴等者」:在「有寻有伺地中说有十因四缘生起诸蕴及蕴观待,随其所应差别应知」,这个因缘在〈有寻有伺地〉那里说,有十种因有四种缘,那地方说得很详细的,这里就不说那麽多了。 宙二、施设观待 施设观待者:谓由名身句身文身、施设诸蕴;此蕴施设、要当观待名句文身。 这个「生起观待」讲完了,现在说「施设观待」。「谓由名身句身文身、施设诸蕴,此蕴施设要当观待名句文身」。这个「施设观待」怎麽讲呢?这个「施设」就是安排的意思、安排。看谁来安排;譬如说这有件事,需要有一个人写一篇文章介绍这件事,那麽你若找一个写文章特别好的人,那麽这个施设出来这个名言就是好一点;你若找一个人不是擅于这件事的,那个文章写的就是差劲了,就是不及格了,就是这样意思。 「谓由名身句身文身」,「文」就是字,这个「名」、名言,就是每一法都有名字,由各式各样的名字组织起来就变成句,句子多了就变成一篇文章了。名也好、句也好都是字。这些名句「谓由名身句身文身」,「施设诸蕴」,就是安排这叫作色蕴、这叫受蕴、这叫想蕴、行蕴、识蕴、这是苦、这是苦受、这是乐受、不苦不乐受,就是施设各式各样的蕴的名言、名句。 「此蕴」的施设,「要当观待名句文身」,然后才有这个蕴的名字出来的,是这样子。这就是文宣的这一方面事情,其实也是很厉害的事情。 宇二、总结 是名于蕴生起观待、施设观待。 它把前面这一段文结束了。 黄五、结 即此生起观待、施设观待,生起诸蕴、施设诸蕴,说名道理瑜伽方便。是故说为观待道理。 「即此生起观待、施设的观待,生起诸蕴」,有生起的观待,诸蕴就现起来了;有施设的观待,那麽就施设诸蕴的名句出来。「说名道理瑜伽方便」,这样的生起观待、施设观待,它的道理是修瑜伽者的一种方法;你从这里去思惟,就会明白诸法实相的道理了,「是故名为观待道理」。 玄二、作用道理(分四科) 黄一、徵 云何名为作用道理? 这是第二科,先是「徵」。 怎麽叫作「作用道理」呢? 黄二、标 谓诸蕴生已,由自缘故,有自作用,各各差别。 这是「标」。「谓诸蕴生已」,由生起的观待和施设的观待,这两种观待,这个诸蕴就现起来了,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诸蕴就成就了,现出来。「由自缘故,有自作用,各各差别」,由每一蕴它本身的缘(本身的力量、可以这麽说),他就会发出来他本身的作用,各各是不一样的,各各差别。 这是「标」。下面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与十二处」。 黄三、释(分二科) 宇一、举十二处 谓眼能见色,耳能闻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觉触,意能了法。色为眼境,为眼所行;乃至法为意境,为意所行。 「谓眼能见色」,这是色蕴,你的眼根成就了;譬如说是,你前一生你在佛前供一个光明的灯,那麽你今生的眼睛就非常的好,就是非常好。如果你若是前一生你破坏别人的眼睛了,那麽你今生得的眼睛就差劲了;就是「观待」,「生起观待」,就看你什麽因缘现在得什麽眼睛。这时候这个眼睛,他也能见色,见色与见色可是不一样了。 「耳能闻声」,过去你的「生起观待、施设观待」的因缘,你今生得到一个耳朵,得到耳朵他能闻声音,譬如天耳通的人也能闻声音,我们没有天耳通也能闻声音,但是彼此是不一样的。「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觉触,意能了法」,也都是这样子,不一样的;这是作用,有这种作用。 「色为眼境」,现在说色声香味触法、为你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境界。譬如「色」,这个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的这些境界这些色,为你眼睛的境界,眼睛的境界。「为眼所行」,为什麽是眼的境界呢?因为你的眼睛能在这上活动,你的眼根发出眼识,能在青黄赤白、长短方圆这些地方活动,认识这是青色、这是黄色、是白色、这是长的、是短的、是高的、是低的,你能活动;若是声音,你的眼睛在声音上不能活动,这个声音不是眼的境界,因为眼识不能在那上活动,不行,所以各有各的境界。 「乃至法为意境」,那麽就是,这个耳根发出来耳识,能在声音上活动,你在这个香味上就不行,你的耳识,虽然你也有耳、有耳识,但是香味出来你耳识不能发生作用,那它不是它的境界。「乃至法为意境」,这个法包括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一切法都是你心的所缘境,这个心的所缘境非常的广,能把前五根五识都放在内,五根、五识、五境都能够为意根所缘境。「为意所行」,他这个意能在那上活动,当然这里边也还是有点差别,那学医生的,他在那个有病、有什麽药能治什麽病,他那个意识在那上活动,我们没有学过医生的,这事不行,不能活动;建筑师他就知道怎麽造房子,这个事情他也能活动,我们没有学的也不行,这件事也是有差别的。 宇二、例所馀法 或复所馀如是等类,于彼彼法别别作用,当知亦尔。 这是「例所馀法」。前面这是说出来这麽多,就是这个六根能发出来这种作用,乃至色声香味触法为眼耳鼻舌身意的所缘境,这也是它的作用。 「或复所馀」,就是除了前面这两种,还有剩馀的,其他的还有很多的事情。「于彼彼法」,每一样事情也发出来各别不同的作用,「当知」也是这样子。 《披寻记》八六八页: 由自缘故有自作用等者:谓彼诸蕴从自种子及自缘生,即生刹那名有作用,如是作用不共馀法,是名各各差别。如下举事易可了知。 「由自缘故有自作用等者:谓彼诸蕴从自种子及自缘生」,这个色受想行识诸蕴,都是从他的自家的种子现起的。譬如说色受想行识,各有各的种子,还有其他的因缘才能现起。「即生刹那名有作用」,这一现起来的时候,这一刹那间一现起,它就有作用。「如是作用不共馀法」,这眼识发出来作用不共馀法,耳识发出来作用也不共馀法。「是名各各差别」。「如下举事易可了知」,这个「下」就是前面「谓眼能见色、耳能闻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这底下就是举事,这就可以知道的。 黄四、结 即此诸法各别作用,所有道理瑜伽方便,皆说名为作用道理。 「即此诸法」,就是前面说的这个,「各别」的不同的「作用」,它发出个作用是有道理的,没有道理这作用发不出来,这件事也是修瑜伽者的一个方法,你从这里去观察,也能得到诸法实相的道理,「皆说名为作用道理」。 玄三、证成道理(分五科) 黄一、徵 云何名为证成道理? 这是第三个道理,分五科,第一科是「徵」。 怎麽叫做「证成道理」呢?下面「标」。 黄二、标 谓一切蕴,皆是无常,众缘所生;苦、空、无我,由三量故,如实观察。 「谓一切蕴,皆是无常,众缘所生」。我们的生命体,有色蕴、受、想、行、识这麽多的蕴,这麽多的蕴都不是永久的,都是有变化的;像那个小孩,由婴儿变成一个小孩,小孩变成一个少年,少年变成一个壮年,壮年就变成个白髮的老翁了,就是在变,一直在变。这表示什麽呢?这「常」就是不变的意思,永久是那样子,就是不变。现在没有不变这件事,都是有变的,就是有如意的事情、有不如意的事情,可能由不如意变成如意,也可能由如意又变成不如意,总都是在变,你不能够能控制它,你不能控制他的。有智慧的人好一点,比较好一点,没有智慧的人就是很苦恼,在无常裡面就是有苦,不管你有没有智慧,总而言之这非变不可,「皆是无常」的。 阿育王他的儿,他的大儿子眼睛非常…,长得美,其他的就不说了,这眼睛非常美。因为阿育王信佛,当然常到庙上去听法师讲经,他也带他儿子去,这庙上裡面的这些…耶舍尊者,很多的圣人,有神通的圣人一看就知道了,特别地为他的儿子说「眼无常」,特别地讲这句话。因为什麽呢?因为他将来这个眼睛要失掉的,要失掉的,所以先叫他修无常观,将来眼睛失掉的时候,这苦恼会轻一点,是这样意思。 本来这个人,都是大福德人,大福德人也有苦恼的事情,所以佛预先告诉我们无常的。当然说无常…,已经这样子了,你一下子不能解脱嘛,所以告诉你,暂时减轻你的苦恼,所以告诉你无常。实在说无常的道理不只是这样子,是告诉你根本地要解决这个无常,那就非要得圣道才可以。 所以这上面说「谓一切蕴,皆是无常,众缘所生」,因为什麽它是无常呢?他要变呢?因为这一切的事情,都是众多的因缘合和生起来的,众多的因缘也要变,所以众缘所生法它就非变不可,它不能不变。譬如说我们靠吃饭,这个身体才有精神做事,但是你吃饭…今天也吃饭,明天也吃饭,但是饭有问题,裡面有营养也有毒素,所以有的时候身体健康,有的时候有病了,就是这样子。所以众缘所生的法都是会变的,你想不变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苦」,因为无常了所以就「苦」,你就痛苦了,没办法,你不能不苦的,你想不苦不可能;除非是得了圣道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苦中而能不苦,没得圣道的人就不行。所以我们出家人应该想一想,有个道理…什麽道理呢?我原来是在家人,在家人嘛我这样处理事情,有事情来的时候,我这样观察,这样採取行动做这些事情;我现在出了家的时候,我还照以前那个作风去处理事情吗?那样做对不对呢?有没有想这个问题?如果出了家的时候,完全不改变,还用以前的方法去处理事情,那你究竟是出家?没出家呢?这是一个道理。 我不是佛教徒,我原来我不相信佛教,那麽我的思想行为是这样子;我现在相信了佛法的时候,我在学习佛法,学习佛法以后,我的思想行为是改变?是没改变?这也是有事情的。 现在这上说:一切蕴皆是无常,是众缘所生,所以是无常;无常所以是苦,所以就是苦的。这个苦裡边呢,所以就是「无我」,这文义应该这麽说就是「无我」。这苦怎麽是「无我」呢?这「我」是自在的意思。这「自在」什麽意思呢?就是我想要怎麽地就怎麽地,没有人能影响我,那叫「自在」。现在苦恼来了的时候,你这个自在义还存在不存在?苦恼来了的时候你不自在,你想不要苦;不可以。譬如说去看医生,看医生也可能会看好,也可能还没看好,你不能作主的,那就表示是「无我」,苦所以表示是「无我」的。 「无我」所以就是「空」的,这裡边你所希望的如意的事情都没有,都没有了,所以叫做「空」。 头几天讲的那个:「髮从今夜白,花是去年红,何必待零落,然后始知空」,其实头髮一白了,你就应该知道这是空的了,小小地知道有一点消息,就应该明白了世间上都是空,你原来费了很大的劲头,就算是成功了也非死掉不可的,所以这就是「空」啊!不是真的呀! 「由三量故,如实观察」,这个一切蕴都是无常,是众缘所生、是苦、是空、是无我的,佛这麽说了,那麽你还应该再观察一下,你再观察。怎麽观察呢?「由三种量」,这个「量」按我们说的白话,就是个标准,用这个做标准去观察这件事,观察这个无常、苦、空、无我,这样意思。「如实观察」,就是真实地,一点不可以马虎地,你要深入地去观察这个道理。 这是「标」,下面就列出来,说「三量」是什麽呢? 黄三、列 谓由至教量故,由现量故,由比量故。 「谓由至教量故」,这个「至教量」就是佛说的法语,这个「至教」怎麽讲呢?就至极的教,就是最深奥,最适合标准的了,就最高深最圆满的这种教导。这个就是佛所说的法语,才能达到这个标准。这是个「量」,就是看佛怎麽说,我用它作尺去量一量,就是这个意思,用佛说的法语就来量一量,一切蕴是无常,众缘所生,苦、空、无我,去思惟去。 「由现量故」,这个「现量」就是现前的境界,现前的境界是指什麽说呢?就是你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个识;这眼识、我看见这些都有光明,这就是「现量」,事实是这样子;你说这现在屋子裡有条龙,我眼睛看不见,你说得不对,这裡没有龙,这叫做「现量」,是这个意思。这表示什麽呢?这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前五识它所接触的境界,是真实有这回事,这是真实;如果没有这件事,那就前五识不能接触,这是这样意思。当然这第六意识问题太多,有的时候搞错了,这第六意识会有这个事情,但是若是你能够有禅定的话,它也有现量,也会有现量。 「由比量故」,这个「比量」是什麽意思呢?就由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推论不知道的事情,也可以知道了。说我原来我看见这个牛,我看见一条牛,牛有两个角,后来我又看在牆,有个牆挡住了,但露出来两个角,喔!这可能是牛。就是这样子,由已知的数来推知未知的数,那麽叫做「比量」,就是这样意思。「由比量故」,也可以推知这件事。 这是列出来这三量的名字,下面第四科解释。 黄四、释 由此三量证验道理。 我们佛教徒不迷信,就是得到了一个消息,然后你要用这样的量去观察去,是对不对?不是说你说我就相信,不是这样意思。我要经过我的观察:啊!是对的!是合乎真理!然后我才能相信的。佛教徒是这麽个态度,是这样意思。「由此三量证验道理」。 《披寻记》八六九页: 谓由至教量故等者:此中三量,如闻所成地广释应知(陵本十五卷八页)。 这我们已经学过了。 诸有智者,心正执受安置成立。谓一切蕴,皆无常性、众缘生性、苦性、空性、及无我性。 这个解释。「诸有智者」,这「由此三量证验道理」就是指我们佛教徒,佛教徒都是有智慧的人,因为什麽有智慧?因为他学习佛法了,佛法是佛所证悟的,佛是大智慧人,所以你学习佛所说的法,你也就有智慧了,就称之为「智者」,「诸有智者」。 「心正执受」,就是你对佛说的这个正教量,这个至教量,你能够领受。当然我们佛教徒对于佛有信心,所以佛说的法语我领受,领受了以后,「执」就是不容易失掉了的,譬如说有人说:「佛法是迷信」,你心裡不动,不动摇。如果有人说:迷信,你就不信佛了,那就不是执受,你捉不住了,不是「执受」。当然这上面就是你要学习了佛法,经过了一番的学习,你才能达到这个程度,你能够执受佛的至教量,去观察一切法,这一切蕴无常、苦、空、无我,这样执受,这样子你就得到智慧了,「心能执受」。 「安置」,这个「安置」这个话呢?譬如说这个佛说:诸蕴、一切法是无常的,你也是相信了,但是你没在你心裡常常思惟观察、没有用,你的思想也不会改变的,还是不能的。「安置」就是你在心裡面要思惟观察,才能够在你心裡面,就把这个无常的智慧才能栽培,才能栽培起来,「安置」。因此而也可以栽培了很多的善根,这样意思是「安置」。 「成立」,这个道理:一切法是无常的、是苦的、空的、是无我的,在你心裡就有这样的思想了。这个文这样说也可以,就是有佛法的至教量,还有现量,还有比量,这三量你都能够执受,然后你能够思惟观察,在心裡面就安置,就去栽培你这个无常、苦、空、无我的智慧,去栽培,最后这个智慧成立了,你心裡面有这个智慧。那最少是个阿罗汉了,你若这样做的时候,至少是个阿罗汉了。 这样子,说「诸有智者心正执受安置成立」是什麽呢?就是「谓一切蕴」都是「无常」的,一切蕴都是「众缘生性」、都是苦、是空性、是无我的体性,你成功了,你就得到这种智慧了。 《披寻记》八六九页: 心正执受安置成立者:于至教量生淨信解,是名执受。于现量中能生正见种诸善根,是名安置。于比量中令义决了,是名成立。 「心正执受安置成立者,于至教量生淨信解」,佛说的话,我们佛教徒对于佛说的话,就会有清淨的信心去明白这个道理,而不会有疑惑的,若心裡头有怀疑,那你这个信就不清淨了,「是名」叫做「执受」,这个执受这样意思。「于现量中能生正见,种诸善根」,在眼识、耳识乃至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从这裡面去观察,你就「于现量中能生正见」,能引发出来你佛法的正见,也就是智慧,你就会「种诸善根」,就栽培了很多的善法,你就会修学戒定慧了,「是名」叫做「安置」。「于比量中令义决了」,经过你的智慧的比量,你就对无常、无我、苦、空的道理决了,就没有疑问地明了了,「是名」叫做「成立」。 这样他是单独配,这个「心正执受」配这个「至教量」,这个「安置」配「现量」,「成立」算是「比量」。但是我在想应该统起来说这三量,你执受这个三量,然后去栽培自己,然后最后你成功了,就叫做「成立」,这麽讲也可以。 黄五、结 如是等名证成道理。 前面这一段文就叫做「证成道理」。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起心动念、一切的造作,哪怕造小小的恶因,都会留下种子,将来都会有果报。现代人不相信因缘果报,他为什么不相信?他没有真实的智慧,他不懂得这个道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