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72
2014/9/4   热度:210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72 午十一、端严(分三科) 未一、徵 云何端严? 这个「沙门庄严」这一科,分十七科。现在是第十一科「端严」,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端严」,这个出家人,修学圣道的人,怎麽叫做「端严」呢? 未二、释 谓能成就若往若还、若睹若瞻、若屈若伸、持僧伽胝、持衣持钵、端严形相。 「谓能成就」,就是这位修行人,他能成就这样的事情;什麽呢?就是「若往若还、若睹若瞻、若屈若伸」这样的事情,「持僧伽胝」就是大衣,「持衣」就是其馀的衣、「持钵」,「端严形相」,就是这些事情,都有端正庄严的形相。 未三、结 是名端严。 这就叫做「端严」。 这是第十一科。下面第十二科,叫做「知量」。 午十二、知量(分三科) 未一、徵 云何知量? 分三科,第一科「徵」。怎麽叫做知量呢? 未二、释 谓于淨信诸婆罗门长者居士,极恣衣服饮食敷具病缘医药诸什物中,知量而取。 「谓于淨信诸婆罗门长者居士」,就是这位修学圣道的人,他对于佛法僧有清淨信心的「婆罗门」、或者是「长者」、或者是「居士」。「极恣衣服饮食敷具病缘医药诸什物中」,这个「极恣」就是极大的这种布施的心情,随你意的去取、去拿去,你拿多少都可以,他能够随你意;是这麽样发心的居士,他布施这个衣服、饮食、敷具、和这个病缘的医药,还有其它的一切的这些资生具。「知量而取」,你这位修行人需要这个,你要知道量。你用多少、你需要多少,你就拿多少;你不可以拿得太过,叫「知量」。 未三、结 是名知量。 「是名」叫做「知量」。 午十三、成就贤善士法(分三科) 未一、徵 云何成就贤善士法? 这是第十三科,也是分三科,第一科「徵」。 怎麽叫做这位修行人「成就了贤善的法」?贤善的人的一种法。这是徵。 下面解释。 未二、释 谓生高族淨信出家,或生富族淨信出家,颜容姝妙喜见端严,具足多闻语具圆满,或随获得少智、少见、少安乐住。由是因缘,不自高举、不陵懱他;能知唯有法随法行,是其谛实。既了知己;精进修行法随法行。 「谓生高族」,说是这位修行人,他在家的时候他是生在「高族」,高贵的家族裡边,家裡边都是特别有权势的人。「淨信出家」,因为对于佛法有清淨的信心,所以他就抛弃了这个在家的欲,从这欲的家裡边出来,这是一种人。「或生富族」,或者是这位出家人,他原来是生在大富的人家裡边,有很多的财富,但是他也能够「淨信出家」。 这种人「颜容姝妙」,他的面容特别的美妙。「喜见端严」,很多人都喜见他的端正的端严的相貌。「具足多闻」,这种人也是有学问的人,读了很多的书的。「语具圆满」,他说话也是非常美妙的,言辞美妙。 「或随获得少智少见少安乐住」,或者这二种人他出家以后,他能够在佛法裡边努力的学习,随顺他的努力的程度,他得到了佛法裡边多少的智慧,少少的有点智慧;就是苦、空、无常、无我的这种智慧,他知道苦、知道无常、知道无我,这些智慧。「少见」,就是有了见地,应该走那一条路,他有这样的见地的,其实也是智慧。「少安乐住」,少少的有点安乐住,就是静坐有点成就,可能得欲界定最后的等持、或者是未到地定的「安乐住」。 「由是因缘不自高举」,他的家族都是高贵而是大富的,还有学问,他在佛法裡边还有这麽多的成就,他应该高举了;但是他不高举,他不高慢。「不陵懱他」,不轻视任何人,对任何人不轻视。 「能知唯有法随法行,是其谛实」,这就是表示他的智见。这个「见」;成就了什麽见?就是这个;他能知道世间上一切的事情,只有「法随法行」修学圣道这件事,是真实有义意的,其它都是虚妄,都是不真实的。「法随法行」;这个第一个「法」,这个「法」字就是涅槃;这个「随法」就是八正道。八正道不是涅槃;但是它能够随顺涅槃,向涅槃那裡去,有这种作用。那麽修行八正道,他能够学习八正道,这叫做「法随法行」。只有这一件事是真实有价值的。「是其谛实」,这是真实不虚的,「是其谛实」。这他能够出家原因也就应该是在这裡。 「既了知已精进修行」,他了知了以后,他也能这样做,他就不懈怠,不怕困难精进地去修这个「法随法行」,修这个八正道,就是修戒定慧。 未三、结 是名成就贤善士法。 这个「成就贤善士法」是这麽回事情,就是能放得下,还是有见地,能修学圣道,知道「唯有圣道」是最重要的事情,其它都是不值得,没有价值的。 午十四、成就聪慧者相(分三科) 未一、徵 云何成就聪慧者相? 这是第十四科「成就聪慧者相」,也是先是分三科,第一科「徵」。 怎麽叫做「成就聪慧者相」呢?这个沙门的庄严,其中有一个叫做「成就聪慧者相」,什麽叫做「聪慧者相」呢?这是「徵」。 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先是「标」。 未二、释(分三科) 申一、标 谓由作业相表知愚夫;由作业相表知聪慧。 「谓由作业相表知愚夫」,说这个人笨、这个人煳涂、愚痴,从什麽地方知道呢?就是从「作业」,从他的行动上看;从他行动相看,就表示这个人是煳涂。你不须要用语言来告诉谁,你是煳涂、你是聪明,不须要用语言,就是你的行动就表示这件事了。 「由作业相表知聪慧」,由于你的行动,你的身口意表现出来的行动,就知道你这个人聪明,就是这样子。从这个地方来看你的聪慧者相,或者是愚痴相。这是「标」。 申二、徵 其事云何? 这第二科是「徵」。说是这个「作业相」是怎麽回事情呢?那个事情是怎麽样呢?下边第三科解释。 申三、释 谓诸愚夫,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诸聪慧者,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 「谓诸愚夫,恶思所思、恶说所说、恶作所作」,怎麽叫做「愚夫」呢?不管你有多大的学问,你怎麽样有智慧;但是你的内心你的意业,身口意这个意业「恶思所思」,那些有罪过的那些思惟,你就这样思惟;那些有罪过的思惟,是你所思惟的。「恶说所说」,他说的话都是有罪过的语言,是他所说的话。「恶作所作」,就是那有罪过的行动,是他作的事情,这就叫做「愚夫」,这「愚夫」就这麽讲。 「诸聪慧者」,说是从他的行动上就知道他是有智慧的人,那是怎麽回事情呢?「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就是他的身口意都是有功德而没有过失的;他修学八正道,能够修学十善法,而能够出离世间,有出离的愿望,修学戒定慧。 未三、结 是名成就聪慧者相。 这是沙门庄严。下面第十五科就是「堪忍」,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午十五、堪忍(分三科) 未一、徵 云何堪忍? 这个沙门的庄严还有一条就是「堪忍」,能够容忍、能够忍耐。怎麽叫做他的忍耐呢?这是徵。 下边就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举事」分二科,第一科「不反报他」。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举事(分二科) 酉一、不反报他 谓如有一、骂不报骂、瞋不报瞋、打不报打、弄不报弄。 「谓如有一」,谓如有这麽一个人,就是这麽一个修行人。「骂不报骂」,你骂他,他不回答你,不报之以骂。「瞋」的时候,你对他愤怒了,他不报之以愤怒。「打」他呢他不报、他不打你,你打他他不打你。你骂他,他不骂你。「弄不报弄」,你讥弄他、讥笑他、轻视他,他并不回报之以「弄」,这样子。 按我们一般人的见解,你骂我,我骂你,这样才是英雄。但是现在这个修行人,不是这个态度。你对他这样子,他无动于衷,这就是忍的关係,这叫做「忍」。这是举出来这个事,忍辱的这个忍受的事相,「不反报他」。 下面第二科,「能自忍受」。 酉二、能自忍受 又彼尊者、堪能忍受寒热飢渴蚊虻风日蛇蝎毒触;又能忍受他所干犯麤恶语言;又能忍受身中所有勐利坚劲辛楚切心夺命苦受。 「又彼尊者」,又那位可尊重的那个人,「堪能忍受」他还能够忍受什麽?「忍受」这个「寒热」、大寒大热他能忍受,「飢渴」的事情,「蚊虻风日蛇蝎毒触」的事情他都能忍受。「又能忍受他所干犯麤恶」的语言,别人去触恼他,触犯他干扰他,他也能忍受。「又能忍受身中」所有的、勐利的、坚劲的、「辛楚切心夺命」的苦受,他也能忍受。 申二、释义 为性堪忍、有所容受。 这是第二科「释义」。前面是「举事」,举这个忍的事项;这第二科解释它这个义。 「为性堪忍」,说这个修行人他的心性,就是能够「堪忍」。怎麽叫做「堪忍」呢?「有所容受」,这些事情能容得下,他不介意。 未三、结 是名堪忍。 「是名」叫做「堪忍」。这的确是…这些事情他都能容忍,也是不得了。 午十六、柔和(分三科) 未一、徵 云何柔和? 这是第十六科叫做「柔和」。 怎麽叫做「柔和」呢?分三科,第一科「徵」,怎麽叫做「柔和」? 下边就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举成就法」,他成就的这个柔和的相貌。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举成就法 谓如有一、于大师等具足成就慈愍身业,具足成就慈愍语业,具足成就慈愍意业。与诸有智同梵行者、和同受用应所受用,凡所饮食无有私密。如法所获如法所得、堕在钵中为钵所摄而为受用。 「谓如有一」,就是这个修行人。「于大师等具足成就慈愍身业」,这个「大师」当然是佛,这个「等」就是其馀的同梵行者,和尚、阿闍黎乃至同学,这一切同梵行者。「具足成就」慈愍的身业,这个慈能与乐,就是欢喜他好,这样的心情,对任何人都有这种心情;我不愿意你有不如意的事情,希望你心情快乐身体健康,希望你善根增长,这一般的这些情形;对于佛当然是特别恭敬。「具足成就」慈愍的语业,这语言也表示慈愍的这种语业。「具足成就」慈愍的意业。这个身口意都是慈愍的,都是特别的良好,这是身口意这三种。 「与诸有智同梵行者,和同受用应所受用」,这个「所受用」的、那麽就是这些利,利和同均的这些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些事情。「与诸」有智慧的「同梵行者」,这个「有智」也就是有出离的愿望,而能修学圣道的人。「和同受用应所受用」,大家和合共同的受用「应所受用」的事情。是什麽呢?下面说「凡所饮食」,这一切所饮食的事情,这个饮食。「无有私密」,他没有说自己偷偷地吃什麽东西,没有这回事情。「如法所获如法所得」,依法得到的这些财、这些饮食、衣服、卧具、医药这些事情,「如法」所得到的。如果说是在施主那一方面,他的财都是如法所得,这是一方面;而我们修行人去得这个财的时候,也是如法所得,没有非法得来的东西,这就是两方面说。「堕在钵中为钵所摄而为受用」,那麽这就是利和同均的意思。 《披寻记》八八四页: 如法所获如法所得等者:〈摄事分〉说:若物不依邪命非法方便获得,此物名为如法所得。若物已置在于钵内,当知此物名堕钵中。若物虽未置于钵中而将欲置,当知此物名钵所摄。(陵本九十九卷二十页)此应准知。 「如法所获如法所得等者」:〈摄事分〉说:「若物不依邪命」,这个衣服、饮食、卧具这些物,不是依这个邪命而来的,譬如说你有欺骗性得来的东西那就是邪命了。就是出家人也是这样子,在家人也是,在家人你去得这个财,你也要合法,你有欺骗性也就是邪命了。「不依邪命非法方便获得」,不是那个「非法」,不合法的方法得到的东西。「此物名为如法所得」,这就是「如法所得」。 「若物已置在于钵内」,若是这个东西放在你的钵内了。「当知此物名堕钵中」,就是堕在钵中。「若物虽未置于钵中而将欲置」,但是他想要放在你的钵中。「当知此物名钵所摄」,「为钵所摄」是这样意思;就是那个施主想要把这个东西放在你的钵裡面,那叫「钵所摄」。这是(陵本九十九卷二十页)。「此应准知」,这个(陵本九十九卷)上这麽解释,这一段文应该按照那一段文就可以知道了。 同戒同见。 这个「同梵行者」大家同受一样的戒法,都是这样的戒,没有说特别不同的地方。「同见」,在佛法的真理上同一个见地,都是诸法无常、是无我的,都有这种思想。 申二、释柔和义 成就如是六种可乐可爱可重无违诤法、易可共住,性不恼他;与诸有智同梵行者共住一处、常令欢喜。 「成就如是六种可乐可爱可重无违诤法」,前面这一共是六种身口意。通常这个六种和合;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这身口意是这样子。这上面都说是「慈愍」当然就是可以同住,大家的语言上也没有冲突,心情都是快乐的,身口意这是三个。「与诸有智同梵行者和合受用」,这个就是利和同均。「戒、见」那麽就是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加在一起就是六种。这六种都是「可乐」、可欢喜、可爱乐、可尊重「无违诤法」。「易可共住」,你成就了这六种功德,人与人彼此之间就容易共住。「性不恼他」,你都是慈愍的,身口意都是慈愍的,就是你有这样的心肠,你当然不会去恼乱那一个人。「与诸有智同梵行者」共住在一处,「常令欢喜」,大家都欢喜,你有这个慈愍心,我令你欢喜,你也令我欢喜,大家这样子。 未三、结 是名柔和。 「是名」叫做「柔和」。 《披寻记》八八五页: 成就如是六种可爱可乐可重无违诤法者:慈愍三业,是谓前三。同受财物,是为第四。同戒、同见,是为第五、第六。言可乐者,即是可爱可重总名。〈摄事分〉说:由二种相成可乐性:一、体彼有德而尊重故,二、荷彼有恩而慰意故。(陵本九十九卷二十页)此中可爱,即彼慰意增上。可重、即彼尊重增上。言无违者,谓离贪等所有扰恼故。言无诤者,和合方便共为一事故。 「成就如是六种可爱可乐可重无违诤法者:慈愍三业,是谓前三」,这六种和合法,就是最前三个。「同受财物」是为第四个。「同戒、同见」是为第五、第六,这加起就是六个。「言可乐者,即是可爱可重总名」,这「可乐」是总说的,下边那个「爱」和「重」、「无违诤」是别说的;这是「可爱可重」的总名。 「〈摄事分〉说:由二种相成可乐性」,你有二种良好的相貌就叫做「可乐」。「一、体彼有德而尊重故」,第一个,这个「体」者就是明白的意思;我知道那个人有修行,他有戒定慧的功德,这个人止观修得很好,就是有这种功德的人就值得尊重,这叫做「可重」。「二、荷彼有恩而慰意故」,那这就是「可爱」。这个「荷」就是感谢的意思;感谢他有恩,他对我有恩。说我去看医生,他开车送我去看医生,那麽这就是有恩。或者我有错误的地方,他肯告诉我:「这个地方不对」,这就是有恩了。就是种种的,他有慈愍心来照顾我,他就是对我有恩了。荷彼有恩「而慰意故」,这是令我心情得安慰的,这叫做「可爱」。「此中可爱,即彼慰意增上」,这裡面说这个「可爱」,就是那个〈摄事分〉说的那个「慰意增上」这一方面的事情,「可重」即彼「尊重增上」。 「言无违者」,就是那个「无违诤」这个什麽意思呢?「谓离贪等所有扰恼故」。「违诤」,我说东你偏说西,大家有冲突,那就是…不是贪的原因就是瞋的原因,就是贪、瞋、痴的原因才有冲突。现在「无违诤」就表示这个人没有这个,贪瞋痴不动,这个意思;没有这些贪瞋痴的扰恼的事情。「言无诤者和合方法共为一事故」,彼此和合共为一事而没有冲突,那就是因为有前面这六种功德的关係。 这就叫做「柔和」,这「柔和」的内容是这样子。 午十七、贤善(分三科) 未一、徵 云何贤善? 这「贤善」怎麽讲呢?这是第十七科,最后一科,分三科,第一科「徵」。 怎麽叫做「贤善」?下面第二科解释。 未二、释 谓如有一、远离颦蹙,舒颜平视;含笑先言,常为爱语;性多摄受善法朋侣,身心澄清。 「谓如有一、远离颦蹙,舒颜平视」,说这个人「远离」了「颦蹙」;「颦蹙」就是皱眉头,就是心裡面有事情。「舒颜平视」,他这个容颜非常的愉悦,这个「舒」就是开朗的意思,就是有一点愉悦、喜悦的面貌。「平视」,不向高看,不向高也不向低,平平这样向前看。 「含笑先言」,他说话,他的面容是含笑,就是「舒颜」叫含笑。彼此间见面有事情的时候他先发言,这表示他谦让谦虚的意思;并不是自己很高慢的时候,要你和他说,他才向你说;不是。「常为爱语」,他心裡面有慈悲心,发出来的语言都是爱语;说你不对、那也是爱语;说你对、也是爱语,都是慈悲心、慈愍心发出的爱语。当然说这种话…,当然也就在对方的感觉,你用好心肠,彼此都有好心肠,互相都是爱语。你若有智慧,听什麽话、所有的语言都是爱语,「麤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如果你用是非烦恼去体会,什麽是爱语?都是不可爱的了。所以这个「常为爱语」。 「性多摄受善法朋侣」,说这个修行人他的心性就是欢喜;这个「多」实在就是欢喜。「摄受善法朋侣」,就是欢喜去连络这种人,同这个有「善法」的「朋侣」,就是有功德的人,他欢喜同这种人来往。这个「朋」这个字,司马迁讲的好,「同明相照」叫做「朋」,这司马迁他知道怎麽讲这一句话;这是两个月就是两个光明,你也发出光明给他,他也发出光明给你,这叫做「朋」。欢喜同这样的人建立关係。「身心澄淨」,身也清淨,心也清淨。 未三、结 是名贤善。 「是名」叫做「贤善」。 《披寻记》八八五页: 身心澄淨者:谓由修习胜奢摩他毗钵舍那,远离身心麤重,获得身心轻安,由是调伏一切世间贪忧,是名身心澄淨。 「身心澄淨者:谓由修习胜奢摩他毘婆舍那」,你修这个止和观,其实就是四念处。「远离身心麤重」,修行有了成就了,就是这个麤重远离了。这个「麤重」;一种是烦恼的麤重,若远离了烦恼的麤重,那就是圣人了;现在说这个四大有「麤重」,由于你静坐的功夫高了的时候,这个四大的麤重远离了,你就得轻安乐了。那麽「获得身心轻安」,先得到心轻安,然后得到身轻安,这个身心都有轻安。「由是调伏一切世间」的贪忧,这些贪爱的烦恼,「是名」叫做「身心澄淨」。 这叫做「贤善」,这裡面的内容也是很高贵的境界,高尚的境界,这叫做「贤善」。 一共十七科,就这个「沙门的庄严」分十七科,这十七科讲完了。 巳二、辨住学(分十六科) 午一、不乐利敬 若有成就如是诸法;爱乐正法爱乐功德。 这是第二科。这个「沙门」的「庄严」是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分二科,第一科是「辨成就」十七种庄严。现在是第二科「辨住学」,它分十六科,第一科是「不乐利敬」。 「若有成就如是诸法」,假设这个沙门,这个出家人成就了前面这个十七种庄严的功德,「成就如是诸法」。「爱乐正法」,这个人当然他是欢喜正法,就是欢喜这个十二分教,长行重颂并授记……就这十二分教。「爱乐功德」,爱乐由十二分教,其实十二分教就是经律论,从这裡成就的功德,也就是圣道这些事情,对于这个有欢喜心,对于法有欢喜心、对于功德有欢喜;那就表示不是法、不是功德的事情,他不欢喜这个。 《披寻记》八八五页: 若有成就如是诸法等者:自下别显增上戒学清淨殊胜及与清淨因缘。应依〈思所成地〉配释其相。(陵本十七卷一页)至下当述,由是此说正法及与功德唯说于戒应知。 「若有成就如是诸法等者:自下别显增上戒学」,下边的文是特别的显示出来这个增上戒。「清淨殊胜」,这个「增上戒」是清淨的、而特别是殊胜的事情。「及与清淨因缘」,它是清淨法成就的因缘,就是定慧成就的因缘,就是戒了。「应依」〈思所成地〉来「配释其相」,这个〈思所成地〉就是(十七卷一页)那裡。「至下当述,由是此说正法及与功德唯说于戒」,这是指戒说的。 不乐利养恭敬称誉。 说这位修行人,他「爱乐正法爱乐功德」,这是他欢喜的。他不欢喜什麽呢?不欢喜「利养」,这个名闻利养的事情,还有「恭敬」他、「称誉」他的事情,他心裡面并不是那麽喜欢。这是一样。 午二、不执邪见 亦不成就增益损减二种邪见。于非有法未尝增益,于实有法未尝损减。 「亦不成就增益损减二种邪见」,这是第二科。分十六科,现在是第二科「不执邪见」。说这个修行人,他不成就「增益」的邪知邪见,也不成就「损减」的邪见。这「增益、损减」;就是不增加上去,它没有、不要增加;它有的,不要损减,不要减少;就是非常的诚实,也可以这麽解释。说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这就是增加上去;本来没有我,你执着有我,这就是「增益」。这一切法都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都是如幻如化不真实的;你执着真实,那就是「增益」了。也不损减,这如幻如化的事情还是有,你不要减少,不要减去。这个修行人,不成就这二种邪见。 「于非有法未尝增益,于实有法未尝损灭」,就是解释前面这句话的。这二句话实在也就是包括了这个人的修行,你心裡面一有执着,这裡面就有增减了。 午三、不着世论 于诸世间事文绮者、所造顺世种种字相绮饰文句相应诗论、能正了知无义无利;远避弃捨,不习不爱,亦不流传。 这是第三科叫做「不着世论」。「于诸世间事文绮者」,对于世间上作这种「文绮」的事情的人。这个「文绮」,在这个辞海上的确有这麽一句话叫「文绮」,「文绮」指什麽说的呢?是华美的丝织品叫「文绮」;但是在这裡又不像是这个意思。在这裡这段文的意思,应该说是就是他欢喜好的文章,应该是这样意思,就是认为作好的文章这是一个重要的事情。「所造顺世种种字相绮饰文句」,世间上就是有智慧的人,古代的有智慧的人,他造的这个随顺世间人的思想的种种的「字相」,就是种种的文字,每一个字都有它的体相,造出来很多字。用这很多字组织成一种华丽的文章,就是「绮饰文句」。「相应诗论」,用种种的文字作成很多的诗词,这样的事情。 「能正了知无义无利」,这个修行人能知道,这件事不是真实有义有利的;对于现在也没有义,对于将来也没有利。因为这个…写文章也是不错,写诗也是不错;但是对于圣道来说,有什麽意思呢?实在是没有什麽意思。你文章怎麽写得好,诗怎麽作得好,临命终的时候一点用也没有。若是你静坐、修学戒定慧有成就的时候,八苦交煎也无妨,这才有作用。你来生的时候,有了圣道你就决定不会到三恶道去,可以在人间天上,也可到佛世界去继续的修学圣道,得无生法忍、得三明六通、有种种圣德,这个事情才是有用的;到那时候还不会写文章吗?还不会作诗吗?所以这个修行人对于文章的事情,对于诗词歌赋的事情,他不注意这个事情。「远避弃捨」,远远地躲开这件事、弃捨这件事。「不习、不爱」,不欢喜这个事情,也不去学习,也不爱着这个事情,也「不流传」这个事情。 这是「不着世论」。 午四、不畜长物 不乐贮蓄馀长衣钵。 这是第四个。说这个修行人,他不欢喜积蓄很多的衣服、积蓄很多的钵,他不欢喜作这个事情。 这是「不蓄长物」。下面第五科「不习居家」。 午五、不习居家 远离在家共諠杂住,增烦恼故。 这个「在家共諠杂住」这句话,不能离欲的人,对于圣道没有什麽欢喜心;不能离欲的人,自然就是「諠杂住」,自然就是「諠」,就是欢喜谈论这个世间的杂事,就是「杂住」。这个初出家的人,也是因为有道心,对于佛法有欢喜心所以肯出家。但是对圣道还没能深入的时候,也自然还有这个习气,自然就是欢喜谈这些话。当然这个是初开始、还是可以原谅的。 但是这位修行人,他是「远离」这个「在家共諠杂住」,就是远离这个「諠杂住」;其实这种意思,就是出了家以后,你剃光了头穿了出家衣服,你一直的不能学习佛法,你还是不能远离这件事的;你的道心发不起来的时候,你还是要「諠杂住」,还是这样境界。但是这个修行人,他是有程度的,他远离这件事。为什麽要远离呢?「增烦恼故」,这些事情都是令你烦恼增长的,增长你的烦恼的,所以他愿意远离。 午六、乐近贤圣 乐与圣众和合居止,淨修智故。 那麽他欢喜什麽呢?他欢喜和圣人同住,和圣人是和合的,没有冲突在一起同住。为什麽和圣人在一起住呢?「淨修智故」,能够清淨你所修习的智慧,使令你这个煖、顶、忍、世第一,这苦、空、无常、无我这个圣道的智慧增长,清淨的成份继续的增上,能帮助你的道业,所以要和这些人同住。这个「在家共諠杂住」,是增长烦恼的事情,所以要远离。 这是第五科和第六科,下边是第七科「不乐摄受」。 午七、不乐摄受 不乐摄受亲里朋友,勿我由此亲友因缘当招无量扰乱事务;彼或变坏、当生种种愁慼伤歎悲苦忧恼。 「不乐摄受」,他不欢喜去连络这个「亲里」的这些事情,以前大家有亲爱的关係;「里」就是同乡,我们同在一起住、常常见面也是有感情,和在家时候的朋友,我不要和他们连络;这个「摄受」就是同他连络。不欢喜同这些人连络,什麽理由呢?「勿我由此亲友因缘当招无量扰乱事务」,我不要因为这个亲友的关係,我招感来很多扰乱我修学圣道的事情,这一切一切就是为了修学圣道。 当然这样说,这个人一点人情都没有了,不讲人情了。那这件事对不对呢?说:好!讲人情;我同这个亲戚朋友打打电话,同那个亲戚通一封信,这个感情愈来愈多,他也给你回封信,他今天也送你东西,这一个朋友,那个朋友,你的用功修行时间能有多少呢?结果你的圣道没有修成功还是随业流转,谁也不能照顾谁,谁也不能帮助谁,都是要随业受报。他随业受报的时候很苦,你为之奈何?无可奈何啊!若是你不讲这个人情,你的光阴,你的时间都用在修学圣道上成功了。喔!这个人有困难你有能力去帮助他;那个人有苦恼你也能帮助他。这是我的什麽人,这个什麽人…,现在正是你可以同他摄受了,这时候你有能力去摄受他,去救护他。所以说讲人情对不对?这个地方就是「不要讲人情」,这个地方就是这个意思,不要讲人情。当然这是…人总是讲人情心情顺点,不讲人情就有问题了。但这地方明白地说「不要摄受」,不要同这人拉关係。 「彼或变坏,当生种种愁慼伤歎悲苦忧恼」,你和这些人拉关係;你和他拉关係,他也和你拉关係。这样子大家有了感情的时候,他若是「变坏」,他若倒楣的时候你心裡面就痛,心裡面就难过了。就「当生种种」的「愁慼」就忧愁,「伤歎悲苦忧恼」,就会有这种事情。这事你看……就和在家人、一般人一样,一点的道的气氛没有,就是这样子。 午八、不着烦恼 随所生起本随二惑不坚执着,寻即弃捨除遣变吐,勿我由此二惑因缘、当生现法后法众苦。 这是第八科「不着烦恼」。说这修行人,他虽然很重视圣道的修行,不重视人情。但是你若圣道没有成功的时候,你心裡还是有烦恼的。虽然是这样子,「随所生起」,随种种因缘所生起的「本随二惑」,一个根本的烦恼和随顺恼;根本烦恼就是重烦恼,随顺恼就是轻微的烦恼。「不坚执着」,有了烦恼的时候,他「不坚执着」这件事。比如说我们若是贪心来了、瞋心来了的时候,自己感觉到这是不对吗?有没有感觉不对?他这「不坚执着」,就是感觉到错误,我不应该有烦恼,这叫「不坚执着」的意思。「寻即弃捨」,他立刻地;这「寻」就是立刻地;不要是等到三年以后我再修止观吧!他不是;立刻地弃捨,就是修止观了,修止观就把这烦恼弃捨了。「除遣变吐」,而且把烦恼的种子也消灭了它,叫「除遣变吐」。 「勿由我此二惑因缘当生现法后法众苦」,我不要因为这二种烦恼的因缘,「当生现法」的「众苦」,「当生后法」的「众苦」。你有了烦恼的时候,你现在的时候就会有苦恼。原来这个苦恼是…;说是外边的人不讲道理,使令我苦恼;其实在佛法的道理上不是这样子。你本身若是没有烦恼的时候,任何人不能令你苦恼,因为你那个心随时与圣道相应的时候,这苦恼都不能干扰你。我们从表面上看,说那个人病得很苦恼,病得很厉害;但是那若是得圣道的人他不苦,他心裡面能离一切相。所以你看那个空、无愿、无相三昧,心能离一切相,心裡面没有病,没有老病死这回事情,没有这个相。心能够在这个离一切相的境界上安住,他就是没有苦了。 所以如果我们不去进一步的思惟;这「心离一切相」作什麽呢?「离一切相」是干什麽呢?「离一切相」干什麽?这地方不可思议;这个佛菩萨这种圣人的境界不可思议。但是「离一切相」这件事,非要离烦恼才可以,你若离烦恼的时候,你就能「离一切相」。「离一切相」也就不贪不瞋不痴了,就远离了一切的苦恼。你现在这样子离开一切苦恼,将来也是,一切苦恼也是不会干扰你,一切苦恼都不能干扰你。说「勿我由此二惑因缘当生现法后法众苦」,是这样子。 午九、不坏信施 终不虚损所有信施,终不毁犯清淨禁戒受用信施,终不毁呰他人信施。 这是第九科「不坏信施」。「终不虚损所有信施」,说是这个修行人,从早晨到晚间,从今天到明天,从这一个月到下一个月,从今年到明年。「终不虚损所有信施」,不会使令那个「信施」白布施你了;他布施你一碗饭给你吃了的时候,你吃了这碗饭呢、修学戒定慧,就使令他这碗饭有功德。如果你若是人家布施你这一碗饭,你吃了以后你就是散心杂话,那他那一碗饭就白布施给你了;你不能为他作良福田,不能为他生福,那麽那一碗饭就白吃了,使令那布施的人没有功德。 我看那一个经论上有一句话,说是那个人并不是财富很多的,他不是有很多财富,但是他欢喜布施,他是这样子,那是怎麽回事情呢?这欢喜布施,就是因为这就是等流果,他以前、以前、很久很久以前,也常作这种事情,所以他心里面作这个事情很容易就作。那麽为什麽他还是…?布施应该得大富嘛!为什麽他没有、还是贫苦呢?说是他没有遇见「良福田」;他布施那个人,那个人是很平常的人,没有令他生福。说是那个人大富贵,那麽当然是因果上,就是他作过布施,他才得到这个富贵,得到大财富;但是他现在很悭吝,他不愿意布施,那怎麽回事呢?就是他遇见良福田了,那个人是个阿罗汉,他供养他了,所以他才会得大富。虽然得大富,但是他只是…虽然得大富,但是还不是愿意布施;他这个道理这麽讲法。 所以这上面说「终不虚损所有信施」,所以这件事…,所以这个出家这件事可是的确是…,你不要「虚损」了「信施」,有信心而施捨你的这些衣服、饮食、卧具、医药。那怎麽样才能「不虚损」呢?你就要多用功,时时要用功修学戒定慧;那麽施主给你一杯水,他也会得福,不管是多少都能得福,这就是「终不虚损所有信施」。这可见我们出家人,自己不生产,唉呀!这件事很好,我出家好了;「终不虚损所有信施」。 「终不毁犯清淨禁戒」,他很尊重这个戒法,他不毁犯。「受用信施」,不能够毁犯了戒,用这样的身份「受用信施」,不可以这样子。这样子就自己也有过失,而令那个信施没有功德了。「终不毁咨他人信施」,那个居士供养那个出家人,你不要破坏,不要破坏!「唉呀!你供养那个出家人,那个出家人没有什麽修行啊!」你不可以这样破坏人家的;「终不毁咨他人信施」。 午十、不捨学处 终不弃捨所受学处。 这第十科。说是:「这样子啊,唉呀!修行这麽难,我不能修行。我若不能修行受人信施很苦,我还俗了!我弃捨!我捨了戒,我还俗好了。」不;不弃捨!继续努力修行。 我看是《未曾有经》,说罗亩罗尊者听佛一说这些事情,就是将才说的这个,罗亩罗说:「出家若这样子!我不出家,我还俗了」,罗亩罗曾经提过这个事情。佛就呵斥他,又勉励他,有这个事情。 午十一、不伺他犯 常乐省察己之过失;不喜伺求他所愆犯。 这是第十一科「不伺他犯」。说这个修行人常欢喜、常注意「省察己之过失」,反省观察自己的过失,我自己的三业是不是有什麽不对的地方?注意观察。「不喜伺求他所愆犯」,我不欢喜、总是注意别人不对的地方;不!他不这样。 午十二、发露己恶 隐覆自善;发露己恶。 这是第十二科「发露己恶」。「隐覆自善」,自己有功德地方隐藏起来,我有错误的地方,有过失地方,有罪过地方,发露出来忏悔。要这样,不隐藏!不隐藏自己的过失,要这样子。 午十三、出离所犯 命难因缘亦不故思毁犯众罪,设由忘念少有所犯,即便速疾如法悔除。 这十三科「出离所犯」。「命难因缘」,就会失掉了我的生命的因缘,我也「不故思毁犯众罪」,也不故意的,我犯这条戒保护我的生命,都不这样。「设由忘念少有所犯」,假设我这时候「忘念」、忘记了,少少有一点违犯,「即便速疾如法悔除」很快的,就要忏悔,把这个罪过灭出去。 午十四、自作应作 于应作事翘勤无惰,凡百所为自能成办,终不求他为己给使。 这第十四科「自作应作」。「于应」该作的事情「翘勤无惰」,就是精进而不懈怠去作这件事。「凡百所为自能成办,终不求他为己给使」,「凡百所为」就是很多很多我所作的事情,我自己努力的去把这件事作好。「终不求他」求别人,「为己」就是「你给我作!」,叫别人来作;不应该这样子的。 午十五、不谤甚深 于佛世尊及佛弟子不可思议威德神力甚深法教、深生信解,终不毁谤;能正了知唯是如来所知所见,非我境界。 「于佛世尊,及佛弟子」这是第十五科「不谤甚深」。对于佛的境界,及佛的弟子,有「不可思议」的「威德神力」,这种种的神通作用。「甚深」的「法教」,佛和佛弟子所演说的特别深奥的佛法。「深生信解」,一个神通,一个妙法,都深深的生起信解心。「终不毁谤」,虽然说我还不懂、不明白;不明白也不毁谤。「能正了知唯是如来所知所见,非我境界」,这种甚深的不可思议神力,这种甚深的法教,这是佛、佛及弟子他们的「所知所见」的境界,不是我这个人的境界,不是我这个凡夫能明了的,要这样观想。 午十六、不着见取 终不乐住自妄见取非理僻执、恶见所生言论咒术。 这是第十六科「不着见取」。「终不乐住自妄见取」,自己不愿意,不愿意安住在自己的虚妄分别「妄见取」。「非理僻执」,不合道理的偏邪的执着。「恶见所生」的「言论」,我不安住在这里。这就是要深入地、要精进地学习佛法,慢慢的才能得到正见。「言论咒术」,这些不合道理的咒术,有这些恶咒术,是对人有伤害的这些咒术、不要,不要学习这些咒术。 辰二、释庄严义(分三科) 巳一、标相 若与如是功德相应、如是安住、如是修学、以正沙门诸庄严具而自庄严,甚为微妙。 这是第二科「释庄严义」。前边辨这个「沙门庄严」分两大科,一个是「辨成就」十七,一个是「辨住学」,这两大科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解释庄严义」,那麽一个十七、一个十六加起来就是三十三种庄严,这个「沙门庄严」。现在怎麽叫作「庄严」?解释这个,分三科,第一科「标相」。 「若与如是功德相应、如是安住、如是修学」,「若与如是」像前面说的这个;一个十七、一个十六是三十三种「功德相应」。「如是安住」,也这样的修学,安住在这个功德里面,而这样继续努力的修学。「以正沙门诸庄严具而自庄严」,就是前面说的这麽多的庄严,用这样的庄严来庄严自己,这就叫「庄严」;不是说是把头髮剃了,把鬍子剃一剃,穿上好的衣服,叫庄严,不是这个意思。这样的庄严具,前面这是三十三种庄严具,是「甚为微妙」的庄严具。 这是「标相」,下面举一个譬喻。 巳二、举喻 譬如有人盛壮端正、好自庄严乐受诸欲;沐浴身首涂以妙香、服鲜白衣,饰以种种妙庄严具、所谓璎珞、耳环指环、腕钏臂钏、诸妙宝印、并金银等种种花鬘,如是庄严极为奇妙。 「譬如有人盛壮端正」,这个人正在盛年、正在壮年的时候,相貌很端正。「好自庄严」,就欢喜自己庄严。怎麽庄严呢?「好自庄严、乐受诸欲」,欢喜色声香味触,欢喜这些诸欲。「沐浴」他的「身首」,「涂以妙香」,服这个鲜白的衣服,「服鲜白衣」。「饰以种种妙庄严具」,什麽「妙庄严具」呢?「所谓璎珞、耳环指环、腕钏臂钏、诸妙宝印、并金银等种种花鬘,如是庄严极为奇妙」,这个「盛壮端正」的这个人,有这麽多的庄严具,这是譬喻。 巳三、合法 如是行者以正沙门种种功德妙庄严具、而自庄严,其德炽然威光遍照。是故说为沙门庄严,是名沙门庄严具义。 现在第三科「合法」。「如是行者」,说是现在出了家作沙门的这个修行人,他用什麽作庄严呢?「以正沙门种种功德妙庄严具、而自庄严」,就是前面说这三十三种庄严,用这个来庄严。「其德炽然」,说这个人的功德特别殊胜。「威光遍照」,他这个功德的光明,能普遍的照耀到十方世界去了,这佛菩萨都悉见悉知。「是故说为沙门庄严,是名沙门庄严具义」,这「沙门庄严具义」是这样子的。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你有钱,钱是障碍,为什么?有了钱,放在银行又怕利息少,放高利贷又怕倒闭,你那个心不安,你妄念多,这就是障碍。你如果心一天比一天清净,就是业障消除的现象;如果心一天比一天烦恼,就是业障增加。有钱的人确实会打妄想,打妄想是造轮回业,所以还是布施好,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