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77
2014/9/4   热度:20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77 酉二、无分别影像(分四科) 戌一、徵 云何无分别影像? 这是解释「遍满所缘境事」分四科,第一科是有「分别影像」昨天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无分别影像」,分四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无分别影像」?修止观的这件事一定要有所缘境,没有所缘境是不能修止观的。但是所缘境有种种的差别,这个「有分别影像」这是一种;现在说到「无分别影像」。怎麽叫做「无分别影像」呢?这是「徵」,下面第二科是「标」。 戌二、标 谓修观行者,受取如是影像相已;不复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然即于此所缘影像,以奢摩他行寂静其心,即是九种行相令心安住。 「谓修观行者」,这是说修止观的这个修行人。「受取如是影像相已」,「受」就是接受了;就是听闻正法或者是教诫教授,你从这裡你接受了这样的所缘境。这个「接受」,怎麽叫做接受呢?就是你同意了,你认为这个所缘境对你是合适的,你应该以此为所缘境,叫「受」。这个「取」,是用手拿过来叫做「取」,现在不是用手是用你的心,你心一直地忆念这个所缘境、观察这个所缘境,这叫做「取」。如果你心裡面不观察不忆念,这个所缘境就失掉了。所以你若是你同意以此为所缘境,你要取它,这个所缘境才能出现。「受取如是影像相已」,就是你「受取」了这样的所缘境,这个「影像」昨天讲完了。「受取」这样所缘境的相貌以后,「不复观察拣择」;就是前边是「有分别影像」,那是「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现在「无分别影像」是「不复观察拣择」,不再去这样观察了,「不拣择、不极拣择、不遍寻思、不遍伺察」了,不这样去观察思惟了。 这个事实上,我们欢喜静坐修止观的人,当然对这件事应该是很熟悉的。就是这些前方便都准备好了,那麽你盘上腿子以后,你心裡面或者是先修止,或者是先修观。现在这文的次第先说观,先说「有分别影像」就是先说观;而这个「观」并不是一直地观察,假设你坐了两个钟头并不是两个钟头一直地是观察,不是的。就是对这个所缘境作如是观、观圆满了;假设是修无我观,把这个无我观的义,把它观察了一遍,那麽就停下来;是「不复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是这样意思。 「然即于此所缘影像,以奢摩他行寂静其心」,不观察了、那麽你的心在做什麽呢?你坐在那裡干什麽呢?原来是在观察;现在不要观察,不要观察你做什麽呢?就是「即于其所缘影像」,这个「影像」还是存在的,就是你还是要忆念这个所缘境的。「以奢摩他行寂静其心」,就用这个方法;「奢摩他」翻到中国话就是「止」,是止行。这个「心」是刹那刹那地向前进的,相续不断地在刹那刹那地相续下去,叫做「行」。这个「行」中,我们止观没成功的人,不修止观的人,这个心就是虚妄分别,也是刹那刹那地相续下去,但是一直地虚妄分别,做种种颠倒妄想。现在要「止行」,怎麽叫做「止行」呢?是「寂静其心」,就是不要乱动,你不要虚妄分别。就是所有以前的这些在色声香味触的法上的贪瞋痴的,这一切的虚妄分别都停下来,这虚妄分别就是「动」,现在把这些虚妄分别停止下来就是「寂静」,「寂静其心」。 「即是九种行相令心安住」;这个「寂静其心」是在欲界定,初开始静坐到欲界定成功,这个过程有九种相貌。「九种行相」就是九种心相,「行」就是「心」,就「九种行相」,就是你的心有九个相貌。经过这九个相貌「令心安住」,使令你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明静不动,就是这样意思。这就叫做「无分别影像」。 这是「标」,这是标这个意思。第一科是「徵」,现在第二科是「标」。 现在下面第三科是解释,这个「九种行相」是什麽呢? 戌三、释 谓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彼于尔时,成无分别影像所缘。即于如是所缘影像,一向一趣安住其念,不复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 「谓令心内住」,这是一个行相,「等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是第六,「最极寂静」是第七,「一趣」是第八,「等持」是第九。就是有这九个相貌,也就是九个次第。一开始「内住」,最后成功是「等持」,这是欲界定的相貌。这「九住」下边有详细解释,现在就是念一念就好了。 「彼于尔时,成无分别影像所缘」;那一位修行人「于尔时」,于这九个心住的境界裡边,成就了「无分别的影像所缘」,这个「影像」就是你的所缘境,你在所缘境上没有一切虚妄分别,这就叫做「无分别影像所缘」;还是要有所缘境的。 「即于如是所缘影像,一向一趣安住其念,不复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是名无分别影像」。「即于如是」,这个「无分别影像」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你这位修行人,这样子在「所缘」的影像上,就是所缘境上「一向一趣安住其念」;「一向」就是一个方向。这个是很明显的事情,我们对这个奢摩他没修成功的人,心裡面忽然间想东、忽然间想西,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天下古今,没有不想。这个「向」就是很多个方向,就是很乱的境界。现在不是,要一个「向」。那麽什麽是他的所「向」呢?就是这个「所缘境」,这所缘境是你唯一的一个方向,你就对向这个境界。 「一趣」;这「一向」就是「一趣」的意思,用这个「一趣」来解释这个「一向」。这个「趣」就是向前进的意思,你对那个方向去了,叫做「趣」。现在就是你这一念心向这个所缘境是一个方向,你就一直的对向它,向它那边去,叫做「一趣」。另外一个意思,初开始用功修奢摩他的时候,这个定力是很小很小的,你能有三分钟不乱就很不容易。那麽就是由虑浅的定力向深的定力去,那麽叫做「趣」,就是向前面去,就是向「等持」那裡去,就是由散乱的境界向不散乱的境界去了,那麽就叫做「趣」,也就叫做「向」,是这样意思,就是一直地向这裡去。 「安住其念」,不管是「内住」也好、「等住」也好,乃至最后的「等持」也好;总而言之,你静坐的时候修奢摩他的时候,要把这个「念」安住那儿不动,不要乱动,不要虚妄分别,就是这样意思。 「不复观察拣择、极拣择、遍寻思、遍伺察」,不要再去修观。修观是另一个境界,现在是修止,就是不修观了。 戌四、结 是名无分别影像。 这叫做「无分别影像」。这就是修止应该这样修,要有九个次第。 《披寻记》九○二页: 不复观察拣择等者:此中义显于所缘境不捨不取,名无分别影像。谓于所缘修观行已,还捨观相,复于所缘思惟止行;由于所缘止行转故,不名为捨。即于所缘不作相故,无分别故,不名为取,如下自说,(陵本三十一卷一页)义应准知。 「不复观察拣择等者:此中义显于所缘境不捨不取」,这裡边说的这个奢摩他的相貌,就是两句话;一个是「不捨」,一个是「不取」。这裡边的道理显示在所缘境上也「不捨」所缘境,还「不取」所缘境,这就叫做「无分别影像」。 「谓于所缘修观行已,还捨观相」,这解释这个「不捨」和「不取」。就是说这个修行人对于所缘境「修观行已」,你原来是观察或者是无常的、或者是无我、或者是不淨,你这样作观,观察完了的时候「观行已」,「还捨观相」,又弃捨了这些观察的事情,就不观察了,弃捨了。 「复于所缘思惟止行」,弃捨了,只是弃捨了那个观察,对于所缘境还不能弃捨,你还要忆念这个所缘境。但是忆念所缘境的时候,只此而已,没有其馀的虚妄分别,所以叫做「复于所缘思惟止行」,这个「思惟」就是忆念,忆念这个所缘境。因为你不忆念,这个所缘境就失掉了;所缘境失掉了一定是有其他的妄想了,再不然你就是昏沉了;昏沉了的时候所缘境也没有了;你做种种颠倒妄想的时候所缘境也没有了。说现在也没有昏沉、也没有其他的杂念,但是忆念所缘境,就叫做「思惟止行」。「思惟止行」是这样意思。 「由于所缘止行转故,不名为捨」,「由于」你这位修行人,对这个所缘境「止行转故」,就是你这个心没有其他杂念,这个寂静的心出现了,出现一个寂静的心行,叫做「转」、「止行转故」,「不名为捨」,这不能说是弃捨了所缘境,这个所缘境没有弃捨,还在。「即于所缘不作相故,无分别故,不名为取」,虽然心裡面还有所缘境,但是在所缘境上「不作相」,不作无常、无我、不淨的这些相貌,不作这些分别。「无分别故,不名为取」,那不叫做「取」。所以又不捨也不取,又不取也不捨,这正是奢摩他的止的相貌。(陵本三十一卷一页)「义应准知」,那裡面说明这件事,可以明白这裡的道理;准照那裡说的,可以明白这裡的道理。 申二、列异名 即此影像亦名影像;亦名三摩地相;亦名三摩地所行境界;亦名三摩地口;亦名三摩地门;亦名作意处;亦名内分别体;亦名光影。如是等类、当知名为所知事同分影像,诸名差别。 前面是「辨异相」,就是说明「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的相貌,说明这两个所缘境的相貌。现在第二科「列异名」,列出不同的名字。 「即此影像」,「即此」你内心的这个影像,它的名字就叫做「影像」;这个所缘境的名字叫做「影像」。「亦名三摩地相」,这个影像还有一个名字,就是「三摩地」,就是定相。因为你这个定要靠所缘境才能够逐渐地逐渐地成就,所以它也是有定的一个相貌。这倒是很明显地事情;你一失掉了所缘境就没有定了,也就没有止也没有观了;这个所缘境一直地出现在你心裡面,就表示你内心裡有正念,就是还有止还有观。所以它是「三摩地」的一个相貌。 「亦名三摩地所行境界」,也叫做「三摩地」裡面你内心「所行的境界」,就是以所缘境为你所行的境界。「亦名三摩地口」,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三摩地口」,这个「口」或者是一个瓶子有个口,由瓶子裡边能出来东西。因为你心裡面有这个所缘境,逐渐逐渐这个定就出来了,这也可以这麽解释。「亦名三摩地门」,这个「门」可以出、可以入;这房子有个门,可以入到房子裡也可以出去。你有所缘境,从所缘境可以入定也可以出定,所以叫做「门」。 「亦名作意处」,这个所缘境就是你「作意」的地方。警觉你的心,这个「作」有「发动」的意思,发动你这个心一直缘这个所缘境。如果没有这个所缘境,你在什麽地方作意呢?所以这个地方叫做「作意处」。「亦名内分别体」;「内分别体」,这个所缘境这个影像,是依你的心的分别为体的,你心裡若不分别,就没有了;就是你不忆念这个所缘境,这所缘境就没有了,所以那个所缘境那个影像,是你的心的分别为体性的,所以叫做「内分别体」。「亦名光影」,光影,就是有光、你阻碍这个光就现出影来,有「光」有「影」这是很分明的事情;就是你内心裡有所缘境的时候,你这个止观就会很分明,所以叫做「光影」。 「如是等类,当知名为所知事同分影像,诸名的差别」。 未二、事边际性(分二科) 申一、徵 云何事边际性? 前边是把前两种解释完了,「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这一科「前二种」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事边际性」。这个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是两个所缘境放在一科裡面解释,所以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事边际性」,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云何事边际性」?这个「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是在内凡位的时候,修止观的时候的所缘境,就是煖顶忍世第一这个时候所缘境。这个「事边际性」就是你到见道位了,就是由内凡进入到见道、进入到圣位了、不是凡夫了,这个人。所以这个就是比前面高;还是那个境界,但是高,比那个境界高了一点。这裡面分两科,第一科徵。「云何事边际性」?怎麽叫做「事边际性」?这个所缘境取这个名字,是什麽原因呢?这是徵问。下边第二科就回答这个问题,等于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列」。 申二、释(分三科) 酉一、标列 谓若所缘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这就叫做「事边际性」。这个「尽所有性」;你这个所缘境分二类;一个「尽所有性」,一个「如所有性」,这两类合起来名为「事边际性」,是这样意思。 这是「标列」。下边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先解释「尽所有性」,先「徵」。 酉二、随释(分二科) 戌一、尽所有性(分三科) 亥一、徵 云何名为尽所有性? 这句话麽讲呢?这是「徵」,下面解释。 亥二、释 谓色蕴外更无馀色;受想行识蕴外、更无有馀受想行识;一切有为事、皆五法所摄;一切诸法、界处所摄;一切所知事、四圣谛摄。 「谓色蕴外更无馀色」,譬如说「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个「色蕴」,以色蕴为所缘境,而这个「色蕴」之「外」更没有其他的「色」了,就是包括了所有的「色」都在内了;所以叫做「尽」,就是全部都在内了没有剩馀的了,这个「尽」这麽讲,是这样意思。「受想行识蕴外,更无有馀受想行识」也是全部都在内了,全部的「受想行识」都可以为所缘境。 这个事情是这样;你没有入圣道之前,在凡夫的时候不可以这样子的,凡夫的时候你这个所缘境要有所选择,不可以「所有的色都可以作所缘境」,你不可以这样子,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的,只是选择一部分,可以。但这个入圣位了的时候,那情形就不同了,他的境界广大高深,所以能够「尽所有性」;「色蕴外更无馀色,受想行识蕴外,更无有馀受想行识」能这样观察。 「一切有为事,皆五蕴【五法】所摄」,就是一切因缘生法,不管是凡夫的、圣人的、染污的、清淨的,只要是因缘所生法完全都属于「色受想行识」,在这裡面含摄了一切有为法了,所以这也是「尽所有性」的意思。 「一切诸法界处所摄」,前面是说五蕴,现在这底下说十八界、十二处。这个十八界、十二处;和前说是「有为事」,现在说「一切诸法」,这就包括无为也在内了,不但是有为,无为也在内。说是「一切诸法」是「界处所摄」,为界处所包摄了,也是「尽所有性」,还是「尽」的意思。 「一切所知事,四圣谛摄」。「一切所知事」就是所通达的事情。「一切所知事」;当然我们凡夫所知道的事情还是很有限度的;譬如说欲界的人、色界天的人那和我们知道的又不同了;没有天眼通的人,有天眼通的人大家的境界所知道的事情是不同;有五通的、有六通的、那麽所知道的事情也是有宽狭的不同。现在是说佛的境界,所知道的一切事情就是「四圣谛」所摄,就是苦集灭道四谛就含摄了一切法了。 亥三、结 如是名为尽所有性。 这样就叫做「尽所有性」;这就是「所缘境」,这入了圣位以后的所缘境是这样的境界。 戌二、如所有性(分二科) 亥一、徵 云何名为如所有性? 这个「尽所有性」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这个「如所有性」。这个「如所有性」分二科,先是「徵」。怎麽叫作「如所有性」呢?是「徵」。下面第二科是解释。 亥二、释 谓若所缘,是真实性;是真如性;由四道理、具道理性。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 「谓若所缘,是真实性」,「谓若」这个圣人,他这时候静坐修止观的时候;圣入这件事,到了圣位的时候和凡夫不同;凡夫你若是躺在那裡就容易睡着了,你若坐在那裡有可能会好一点;圣人不能这样说的,你不能说他躺在那儿睡觉,不能那麽说。他的行、住、坐、卧那是外现的一个虚妄相,内心的境界是不能以凡夫去度量的。所以他这个这种所缘,他的境界是这样的。 「谓若所缘,是真实性,是真如性」,这个「真实性」就是对虚妄说的,就是所缘的境界是真实性,不是虚妄的。这个因缘生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因缘生法,是凡是因缘生法都是虚妄的;是凡是名言、假借名言来表达的也都是虚妄的。不是因缘生法那当然是无为法,远离一切名言境界那是胜义谛了,那是「真实性」,不是虚妄的。当然这也是圣人得到无分别智的时候才能达到这裡,凡夫还不行。 「是真如性」,这个所缘的「真实性」是什麽呢?就是「真如性」;就是那个胜义谛,胜义谛是「真实」的。这个「如」是无差别的意思,这一切因缘生法表现于外的相貌是有差别的;但是他裡边那个「如」义是无差别的,那个胜义谛是无差别的。这个「真」这个字是形容词,是形容那个「如」;这个「如」是真实的,它没有欺骗性、没有欺诳性。这因缘生法是虚妄的,你看它是那样子到时候又变了,所以它靠不住。你看天上那个云,你若是多注意一会儿,它时时在变,像一条大鱼似的、像一棵树的时时在变。一切有为法都像云似的,都是会变的。你感觉荣华富贵是快乐的,结果令你苦恼、并不快乐,所以荣华富贵是个欺骗性,所以是虚妄的不真实。现在说这个「真如」是真实的,它不欺诳,你以它为依止处,永久是那样子安乐自在了,所以是「真如性」。就是以此为所缘境,这是叫作「真如性」。 「由四道理、具道理性」。这个说「真如」这说得太高了,这是佛的无分别智、圣人的无分别智的境界太高了,所以佛菩萨又说一些方便的道理;从凡夫境界开始,也会说出一些逐渐地逐渐地达到「真如性」,这样子分成四个道理。「由四道理、具道理性」,就是佛说明有「四种道理」;这个「道理」就是能通达过去叫作「理」,这个「理」通达无碍故名为「道理」;你若不讲道理就有障碍了。所以这个「理」,什麽事情若讲「道理」就容易通得过去。但现在是说有「四种道理」,这四种道理都是有「道理性」的,都是合理的。那四种道理呢?「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这四种,这四种前面我们讲过两次了。 酉二、总结 如是若所缘境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总说为一事边际性。 这是第三科「总结」这一段。「如是」像前边说的这一段。「若所缘境」,若这个圣人的所缘境有「尽所有性」,也有「如所有性」,「总说为一事边际性」,这叫「事边际性」,「事边际性」就是这样意思。 这个「尽所有性」是事边际,各式各样的「事」有各式各样的「边际」。这个「如所有性」是「边际性」,是它的性;或者这麽解释。 未三、所作成办(分三科) 申一、徵 云何所作成办? 这是第三科,前面第二科「事边际性」解释完了。现在第三科「所作成办」,第一科「徵」。怎麽叫作「所作成办」也叫作所缘境呢?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出所作事(分二科) 戌一、依止清淨 谓修观行者,于奢摩他毘钵舍那,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诸缘影像所有作意皆得圆满。 前面是「徵」。现在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出所作事」分二科,第一科「依止清淨」。 这个「所作成办」从字面上看,就是这件事做成功了就叫作「所作成办」,做成功了。前边说这个「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是在内凡位的所缘境;「事边际性」就是见道以后,得无生法忍以后的所缘境。现在「所作成办」就是无学道的时候,到最后成功了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所缘境;约三乘佛法来说,就是阿罗汉、辟支佛、和佛的境界;当然最圆满就是佛了,这个「所缘境」。 「谓修观行者」,这个「所作成办」这个所缘境是什麽呢?就是这个「修观行」的人,他现在这个程度,「于奢摩他」于「毘钵舍那」,「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因此你不断地这麽修习的关係。「诸缘影像所有作意」,你这个奢摩他的「诸缘影像」、毘钵舍那的「诸缘影像」都是「作意」。「皆得圆满」,你已经修成功了,这个殊胜的功德你已经圆满了,这就叫「作所成办」这个所缘境。 《披寻记》九○三页: 于奢摩他毘钵舍那若修若习等者:〈摄异门分〉说:若修者,谓由了相作意故。若习者,谓由胜解作意故。多修习者,谓由馀作意故。又若修者,谓于所知事而发趣故。若习者,谓无间殷重修加行故。多修习者,谓于长时熟修习故。(陵本八十三卷二十页)此说修相,义应准知。 「于奢摩他毘钵舍那若修若习等者:〈摄异门分〉说」,本《瑜伽师地论》〈摄异门分〉说:「若修者,谓由了相作意故」,这七种作意,第一个作意是「了相作意」。对于那个相貌你有所认识,「了相作意」故,那就叫作「修」,这个「修」就是这麽讲,你这「了相作意」叫作「修」。「若习」这句话怎麽讲呢?「谓由胜解作意故」,由「胜解作意」。「胜解作意」是什麽呢?就是得到禅定了。这个前面这个「了相作意」还是闻、思智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的境界。这个「胜解作意」就是你已经达到修慧的境界了,就是得到禅定,在禅定裡边修诸法实相观的时候,那叫作「胜解作意」。这个「胜解作意」叫作「若习」;「了相作意」叫作「若修」,这样解释。「多修习者,谓由馀作意故」。这个「胜解作意」以后还有「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还有这麽多作意;这麽多的作意统名之为「多修习」。「若修、若习、若多修习」这三句话用「七种作意」来解释,是这样意思。这是一番解释。 下面第二番解释。「又若修者,谓于所知事而发趣故」;「于所知事」就是所缘境,于所缘境开始修行止观的时候叫作「修」,这样意思。「若习者,谓无间殷重修加行故」,这个第二句「若习」什麽意思呢?说是「不间断」,一直的这麽修行;今天也修止观、明天也修止观、这个月、下一个月、今年、明年,一直的这样子修习,「谓无间断」。「殷重」就是你非常的认真地週遍地去修行,不是马马虎虎的;这样子努力的修行,就叫作「习」。 「多修习」是什麽意思呢?「谓于长时熟修习故」,说长时期的。这个《大毘婆沙论》说那个儒童的那个因缘,儒童是释迦牟尼佛教化的一个弟子,但是他在迦叶佛时代修行过,修行了一万年;迦叶佛时代的人寿是二万岁,他出家修行修这个界分别观修行了一万年。这一回来到释迦牟尼佛的时候来度化他,他得了圣道了就成功了;是修行了一万年,这个可见是「长时」的修行;「谓于长时熟修习故」。 当然若我们听见这种话心裡就烦了,叫我静坐两个钟头我都不欢喜,真是不容易啊!但是你若是修静坐的时候,假设修一个钟头你一念不生的时候,你修坐两个钟头不感觉难;你若是一坐可以坐五个钟头止观相应的时候,你听见说「修一万年」好像和一天差不多一样的,你就不害怕这件事,不烦。就是不相应的时候,坐了半个钟头腿疼,这样的人他害怕:哎呀!一万年还了得。这是因为自己的程度不同,自己的想法就不同,这所以「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这句话是对的。 所以「长时的修行」,「谓长时熟修习故」,叫作「多修习」。 此圆满故便得转依,一切麤重悉皆息灭。 这前面说是这个修行人对于「奢摩他毗钵舍那,若修若习若多修习为因缘故」,修成功了「此圆满故」;圆满的时候有什麽相貌呢?「便得转依」就是有这个相貌。这个「依」是什麽?就是你的心、或者说加一个身,身心就是所依;就是一切的罪福以此为依止处,就是靠你的身心来造一切罪、造一切福、修一切圣道,都是以此为依而成就的。若是离开了你的身心,什麽事情也做不成了,你还能做什麽?什麽也不行啊!所以我们的身心是我们的本钱,一切一切要靠他去成就的,所以叫做「依」。 现在说你这奢摩他、毗钵舍那修圆满了的时候,就说你的身心转变了,把你的身心转变了。转变什麽?有什麽变化呢?「一切麤重悉皆自灭」,这些不好的东西都弃捨了。这个「麤重」真实的说就是烦恼的种子,就是一切烦恼的种子,烦恼的种子是「麤重」,是令你苦恼的,所以叫作「麤重」。这些东西完全的「息灭」了,被你这个奢摩他、毗钵舍那把它排解出去了;这就是你的奢摩他、毗钵舍那修习成功了,就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断德」,是断德的意思。前边那个奢摩他、毗钵舍那的「若修若习若多修习」那是「因」;现在这就说「果」了,就是你能得到这麽一个果,有这麽一个结果。这个科判的名字叫作「依止清淨」,就是说你的身心清淨了。身心的不清淨就是因为有烦恼、有烦恼的种子就是不清淨,现在把烦恼、烦恼种子息灭了,你的身心清淨了。所以说修行的时候,你得了什麽样的果报?得了什麽好处了呢?主要的好处就是心清淨、身心清淨没有烦恼,这就是你的修行的成就。所以你若问自己我有没有修行,你就看自己心清淨不清淨?很容易知道,很容易知道这件事的。 这是这个「依止清淨」。现在第二个「所缘清淨」。 戌二、所缘清淨 得转依故,超过影像;即于所知事,有无分别现量智见生。 这是第二个得到的功德。「得转依故」,你由于奢摩他、毘钵舍那的长时期的用功修行,把你的身心转变了转化了,这时候把这一切烦恼都消灭了。「超过影像」,这个「影像」,一切法都是心的「影像」;但是我们没有修行的人,不知道它是「影像」。这「影像」是虚妄的意思,你若知道它是「影像」就知道它是虚妄了;我们不知道它是虚妄认为是真实的,就被这些虚妄相蒙蔽住了,就是种种的颠倒妄想,惑业苦就在这裡流转生死。现在你把一切的烦恼和烦恼的种子息灭了的时候,你就超过了一切虚妄的境界,不被这一切虚妄的境界所迷惑、所欺诳了。是这麽意思。 「即于所知事,有无分别现量智见生」,「所知事」也就是这个「影像」,就是这些所缘境。对于所缘境「有无分别」的,这个「分别」就是虚妄的分别,「无」没有这一切虚妄的分别。这个「现量」这句话在这裡说,就是不颠倒的意思,没有颠倒迷惑叫作「现量」。在这个因明上说,是说你有正确的理论的根据,对于那件事有符合实际的判断,那叫作「现量」;现在不必这样解释。就是你心裡面没有颠倒迷惑叫作「现量」,有这样的清淨的智慧现前了。这个「智见生」,你若有了这个清淨无分别「智慧」就能见到真理了,所以叫作「智见」。或者说这个「见」是推求的意思,这个「智」是决断的意思,由智慧而能推求真理,由推求真理而得到决断的智慧。或者说「智」就是「见」,「见」就是「智」好了。就是「无分别」,没有颠倒错乱的清淨的一个智慧出现了。 有这个智慧出现,这是「智德」;前面「一切麤重悉皆息灭」是「断德」。那麽你没有一切烦恼,你就得到清淨智慧,由清淨智慧就见到真理了,当然这是圣人的境界。 酉二、显所行境 入初静虑者,得初静虑时于初静虑所行境界;入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者,得第二第三第四静虑时,于第二第三第四静虑所行境界;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者、得彼定时,即于彼定所行境界。 这是第二科「显所行境」。前面第一科「出所作事」,由于这个奢摩他毘钵那的修行,你得到这两种功德;一个断德、一个智德。但是你这种清淨智慧的成就,不是孤独的就能成就的,它要有禅定作它的依止处。其实就是前边那个奢摩他,奢摩他成功了也就是这个四禅八定。 「入初静虑者,得初静虑时于初静虑所行境界」,就是你的奢摩他修成功了的时候,你就证入到色界的初禅、「初静虑」,入在这裡「得初静虑」的时候;怎麽叫作「入初静虑」呢?就是「得初静虑」的时候,你修这个七种作意,在未到地定裡面修七种作意;就是修不淨观灭除了欲,这个「初静虑」就出现了。「于初静虑所行境界」,在初静虑的时候,要寻伺、喜、乐、心一境性,那麽这就是初禅的境界。你在初禅裡面修毗钵舍那观而断除烦恼见到真理,那麽这就是「于初静虑所行境界」,在初禅的时候有这种堪能性。 「入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者」,那麽你就得到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的时候,「于第二第三第四静虑所行境界」,就在这个奢摩他裡边修毘钵舍那观,而一切麤重悉皆息灭,就是「超过影像,即于所知事有无分别现量智见生」,也是这样意思。这是说色界的四禅。 下边「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者」,这是无色界的四空定。「得彼定」的时候,「即于彼定所行境界」,就在「彼定」裡边,也是修毘钵舍那观。但是在「非非想处」不能,不能修观的。 申三、结 如是名为所作成办。 这个释迦牟尼佛,是在色界的第四静虑修缘起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这裡边说一切人修行,你也要有定;你要有未到地定,或者色界四禅,或者是无色界的定,也要这样子。「如是名为所作成办」,这个「所作成办」这个所缘境就是这样意思,解释完了。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执着是见思烦恼。见,你看错了;思,你想错了。什么东西看错了?头一个,把身体当作我。为什么身体不是我?我不生不灭,身体有生灭。就像衣服是我的,又不是我,脏了可以换一件。你就想到身体是我的又不是我的,用几十年不太好使用了,就换一个。你能够这样看法的时候,生死就看破了,就不会怕死。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