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20
2014/9/4   热度:218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20 午三、明除断(分二科) 未一、释后颂初二句 又有沙门若婆罗门,如实了知如前所说贪与恚等,及彼因缘;又能了知众缘生法无常性已,随其所生不起贪着,即便弃捨变吐断灭。 这是第十科「贪恚」,分两科;第一科「举颂」,第二科长行解释。解释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别释颂」里分三科,第一科是「出体性」。「出体性」这一科就是解释贪和恚,和欣慼,和毛竖、意寻思,解释这四种义。第二科「显因缘」,「显因缘」就是爱、和种子、和虚妄分别,这是它们这些烦恼生起的因缘。 现在是第三科「明除断」,就是除灭这些虚妄分别、除灭这一切烦恼。分二科,第一科:「释后颂初二句」,就是「知彼彼因缘,生已寻除灭」,这是初两句。 「又有沙门;若婆罗门」,或者是在家的这些外道。「如实了知如前所说贪与恚等,及彼因缘」,这些人若能真实的明了像前面说的贪与恚,还是欣慼、意寻思和毛竖这些发起的因缘的话,这件事也很重要。「又能了知众缘生法无常性已」,先要知道这些烦恼和虚妄分别生起的因缘,其次能了知众因缘所生的事情都是不永久的、都是有变化的。若能这样明白了以后,「随其所生不起贪着」,随种种因缘所生的虚妄分别,所生的种种烦恼、种种境界,不生起贪着心,不要执着那些事情、不要染着那些事情。 「即便弃捨、变吐、断灭」,知道是因缘所生,知道因缘生法都是无常性,这只是说其中重要的一点,其实就是通达四念处、就是修四念处了。「即便弃捨、变吐、断灭」,若是能这样子修学无常观,修行四念处,即能够弃捨了这些烦恼。「变吐」,就能够消灭了这些烦恼的种子,弃捨烦恼的现行、弃捨烦恼的种子叫「变吐」。「断灭」,烦恼的种子、烦恼的现行都消灭了以后,就是这烦恼的果报也息灭了,叫作「断灭」,就是入涅槃了,那麽这就是得解脱了。 未二、释后二句 离色、无色二界贪故,度有暴流;离欲贪故,度欲暴流。如是暴流,昔所未度;今既度已,终无有退。 「离色、无色二界贪故,度有暴流」,这是解释后面的两句,就是「超昔未超海,暴流无后有」这两句,解释这两句。「离色、无色二界贪故」,也就是这个「弃捨变吐」,这里边再分别地解释。如果这位修行人,他的四念处的功夫能达到了远离色界的贪着、远离无色界的贪着故,「度有暴流」,所以他就能够解脱了有的暴流,这四种流的这个「有」的「暴流」。是「离欲贪故,度欲暴流」,他能够解脱欲界的染着心,对欲界的色声香味触这个染着心也能远离了,那他就解脱了欲界的暴流。这样合起来,三界的烦恼都解脱了。 「如是暴流,昔所未度」,这是三种暴流;或者说两种暴流:一个有流,一个欲流。「昔所未度」,在以前的时代,以前没有修四念处的时候,是没解脱的。「今既度已,终无有退」,现在修学四念处,既然是解脱了,永久是得解脱,而不会再退回来的。 《披寻记》六五五页: 即便弃捨变吐断灭者:此中弃捨,谓于诸缠。变吐,谓于随眠。断灭,谓无馀灭应知。 「即便弃捨变吐断灭者:此中弃捨,谓于诸缠」,就是一切烦恼的现行活动。「变吐,谓于随眠」,就是烦恼的种子。「断灭,谓无馀灭,应知」,就是入无馀涅槃了,叫作「断灭」。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 前边解释这个颂,这以下再略辨前面这一大段文的要义。 午二、释(分二科) 未一、辨位别 谓薄伽梵于此颂中,略显三位:一在家位,二出家位,三远离位。 这底下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辨别位的差别,就是由凡而圣,一个段落、一个段落的差别。 「谓薄伽梵于此颂中」简要地显示三个位次。一个是「在家位」,就是在家的时候生活的情况,就是那第一个贪和恚。贪就是爱,恚就是恨。在家人的生活就是两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恨。二是「出家位」,就是这个人出家了,出家了以后,他没得圣道的时候,他就是欣慼:他心里面也是有的时候也是欢喜、有的时候也是忧愁;再就是毛竖,有恐怖;再就是意寻思,各式各样的妄想,这前面讲过了,这是出家位。三、「远离位」,这个远离位就是除断,第三科说这个除断的境界,就是解脱了一切的惑业苦,就是成功了。 未二、明缚断 又略显示共与不共因缘所生,若爱、若恚。于诸欲中二种别缚,及断方便,并断胜利。 这是第二科「明缚断」,「缚断」就是烦恼的息灭。这里面「略显示共与不共因缘所生」,这个「共」:这一切烦恼都是以爱为因缘,贪也是以爱为因缘生起的,瞋恨也是爱因缘生起的,这是共有的因缘。「不共」就是每一法有自己的种子,这个种子是各别的,不是共于一切法的,所以叫做不共的因缘。这两种因缘所生的「若爱、若恚」,或者是贪爱烦恼、或者是恨烦恼、或者其他种种烦恼。 「于诸欲中二种别缚」,所有的爱恨、所有的这些烦恼里面,那麽就是有两种不同的繫缚,就是有缚和欲缚,分这麽两种。欲界的是欲缚;色界、无色界叫有缚,就是两种不同。「及断方便」,就是第三科这个「除断」,这个断灭这一切烦恼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无常观、修无我观,修这个四念处了。「并断胜利」,就是断了烦恼以后得到的殊胜利益,就是永久也不退转,得到涅槃了。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一段文。 巳三、明品摄 又于此中若贪、若欣、若依耽嗜所有寻思,当知爱品;若恚、若慼及与惊怖,当知恚品。 这是第三科。前面是「略辨义」,现在第三科是「明品摄」。「品」者类也。 又于此中若贪烦恼、若欣烦恼、若依耽嗜所有的妄想寻思。所有的妄想,就是在五欲上生出来种种的这些分别心,叫做「眈嗜」。「当知爱品」,贪也好、欣也好、依耽嗜所有的寻思也好,都是属于爱烦恼一类的。「若恚、若慼及与惊怖」这三种事情,当知属于「恚品」,属于这一类的。 卯十一、应作(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分二科) 巳一、天说 应作婆罗门 谓断无纵逸 求弃捨诸欲 不希望此有 前边是第十科,是「贪恚」,现在是第十一科叫做「应作」。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分两科;第一科是「天说」,是天人说的偈,请问佛。 「应作婆罗门」,下面这一段文里面,我看这个「应作」的意思,就是婆罗门里面,这一种姓的里面的人,有这种人,就是他这个思想上:「我应该有所作为!」是这样意思。是「谓断无纵逸」,这就是他的作为,他就是要断烦恼,断这个欲的烦恼,他不放纵自己。「求弃捨诸欲」,他希求弃捨这色声香味触的欲。「不希望此有」,不希望欲界的这种境界;这是问。下面就是「佛告」,佛开示这个天人。 巳二、佛告 若更有所作 非真婆罗门 当知婆罗门 于所作已办 诸身分劬劳 未极底未度 已得度住陆 无勤到彼岸 天汝今当知 此喻真梵志 谓永尽诸漏 得常委静虑 彼永断一切 愁忧及炽然 恒住于正念 亦常心解脱 这是四个颂,回答这个天人的问题。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释天说(分二科) 午一、标说意 今此颂中显示彼天,依于世俗诸婆罗门,为世尊说。 这下面是第二科「长行释」,解释前面的颂,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天说」,分两科;第一科是「标说意」,先立出来、先显示出来这个天说这个颂的大意。 「今此颂中显示彼天」,显示那个天人。「依于世俗诸婆罗门,为世尊说」,依于世俗诸婆罗门,这个「世俗」,就是这个婆罗门他还是超越了一般人的思想,他想要修梵行、要生天,他有这样的意愿,这就是世俗的一种婆罗门的一种境界,不是指佛法里面的第一义谛的境界,所以叫做「世俗」。就是在,虽然他还愿意弃捨欲界的欲,求生梵天,有这样的思想;但是还是在虚妄分别的境界裡面繫缚,而不是得解脱,所以叫做「世俗」。依于世俗诸婆罗门的思想行为,为世尊宣说这个偈的。这是「标说意」。 午二、随释颂(分四科) 未一、释初颂第一句 谓有种姓诸婆罗门,自号我为真实梵志。 这是第二科「随释颂」,解释这个颂,分四科;第一科:初颂的第一句,就是「应作婆罗门」这一句。 「谓有种姓诸婆罗门」,这种姓婆罗门,就是四种姓里边这个婆罗门种姓,这个人是属于这一类种姓的人;但是,这里边也表示这个人他有出离欲的这种思想,这句话有这个意思。「自号我为真实梵志」,不是假名的梵志,他是真实的梵志,有清淨的意愿、有高尚的意愿的,他自己就是这样说。这是解释第一句,这个第一句:「应作婆罗门」就是这样意思。 未二、第二句 计梵世间为最究竟,希求梵世,安住于色,常勤精进心无懈倦。 这是解释第二句:「谓断无纵逸」,解释这个第二句。这个梵志他自号:「我是真实的梵志!」内容究竟是怎麽回事情呢?是「计梵世间为最究竟」,他的思想就是认为梵天的世间那是最究竟、最圆满、最安乐的地方,欲界是苦恼的地方。「希求梵世,安住于色」,所以他就希望能够求得梵世间、能安住在色界天,到梵世间,在那里生活,他的意愿这样子。「常勤精进,心无懈倦」,他有这样的愿望之后,他就採取行动了,常是不懈怠、精进的修这个梵行,「心无懈倦」。这是解释第二句,就是「谓断无纵逸」。 未三、第三句 恒乐远离寂静闲居,减省睡眠修习静定,为断事欲及烦恼欲。 第三句「求弃捨诸欲」,这解释第三句。「恒乐远离,寂静闲居」,这个人「常勤精进,心无懈倦」是怎麽回事情呢?他欢喜远离尘世间,在寂静处里面居住,没有这些烦恼的事情,「寂静闲居」。「减省睡眠,修习静定」,他就减少睡觉,不多睡觉。「修习静定」,让这个身口意寂静下来,让那心寂静。「为断事欲及烦恼欲」,他的内心的意思:为什麽要减少睡眠、要修静定呢?就是要断灭这个事欲,不像一般人在色声香味触里面生活;「及烦恼欲」,内心里的烦恼欲也要息灭。这个人做这件事,让心里面没有欲,这样子寂静住。 未四、第四句 由彼种姓诸婆罗门,计梵世间以为究竟,希望梵世,不求欲有。 这下面解释第四句,就是「不希望此有」,解释这句话。由彼种姓婆罗门,诸婆罗门不只是一位,他计执着梵世间是最究竟圆满的,所以希望能生到梵世天上去生活,不希求欲界的境界,所以叫做「不希望此有」。 巳二、释佛告(分三科) 午一、标意 又显如来,依第一义诸婆罗门,而报彼天。 这是前面第一个颂解释完了,现在解释下面第二科:解「释佛告」,解释佛怎麽样开示这个天人。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意」。 「又显如来」,这第二个颂以下显示佛「依第一义诸婆罗门」,就是佛法所说的最殊胜的道理去修行的婆罗门。「而报彼天」,根据此意来回答彼天的说法、彼天的问题。 午二、释颂(分三科) 未一、释第二颂(分二科) 申一、释初半颂 若婆罗门作所作已,数复应作,更有胜上所应作事,当知此非真婆罗门。 前面是「标意」,这以下是第二科「释颂」,分三科;第一科是解释第二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是初半颂,就是「若更有所作,非真婆罗门」,解释这句话。 「若婆罗门作所作已」,若是这个婆罗门他做这一件事,做完了以后「数复应作」,还要继续地、一次又一次又要继续地要做事情。「更有胜上所应作事」,作完了就应该停下来嘛!不是!因为更有更殊胜的所应作的事情,这样子情形。「当知此非真婆罗门」,这个人不是真实的婆罗门,是假名的婆罗门,那麽佛这样子说这件事。这是初半颂,是「若更有所作,非真婆罗门」,这是初半颂。 申二、释后半颂 若婆罗门证婆罗门所应作事,超登一切萨迦耶岸,安住陆地,当知此是真婆罗门。由此显示学与无学皆婆罗门。 第二科是「释后半颂」,「当知婆罗门,于所作已辨」。 「若婆罗门证婆罗门所应作事,超登一切萨迦耶岸,安住陆地,当知此是真婆罗门」,这底下;说是非真婆罗门,那麽什麽叫做真婆罗门呢?「若婆罗门证婆罗门所应作事」,他证悟了婆罗门所应该作的事情。什麽事情呢?「超登一切萨迦耶岸」。这个「萨迦耶」就是我见、我所见。超越了我所见,能够登无我的彼岸,这样子了。「安住陆地」,就不在苦海里流转生死了,就是到了涅槃的地;「陆地」就是涅槃地,安住涅盘地。「当知此是真婆罗门」,这是真实婆罗门是这样的。「由此显示学与无学,皆婆罗门」,这样子可以知道、可以显示出来,初开始修行是有学的婆罗门,到最后成功,这无学的,那是真婆罗门,是这样意思。 未二、释第三颂(分二科) 申一、有学(分二科) 酉一、标列 学有二种:谓于欲界或未离欲,或已离欲。 这下面是解释第三个颂,就是「诸身分劬劳,未极底、未度;已得度住陆」,这是第三个颂。 这「学」有二种不同,「谓于欲界或未离欲、或已离欲」,说是这个人他并不是在色界天、无色界天居住,他是在欲界。在欲界他修学圣道的时候,他的程度或者还没离欲。没离欲这话什麽意思?就是没得定,没得色界定。「或已离欲」,那就是成就色界定了,成就色界定的人就没有欲界的欲了,那就是已离欲。若是在佛法这样说,你修学四念处若是得离欲,那就得三果了;你若是修学四念处得了初果、得二果,你还没离欲,你还是属于欲界的。这是「学有二种:谓于欲界或未离欲,或已离欲」,就是这两种。这是「标列」。 下面第二科「随释」,分两科,第一科未离欲的,解释这个未离欲,分两科;第一科「释颂未极底未度」,这个「未极底」就是这个颂的第二句,解释这一句。解释这一句,分两科,第一科「标」。 酉二、随释(分二科) 戌一、未离欲者(分二科) 亥一、释颂未极底未度(分二科) 天一、标天 未离欲者,未得源底,未到彼岸,于二种法,犹未具足。 「未离欲者,未得源底」,那就是他没得到禅定,这个「源底」是指禅定说。「未到彼岸」,没到彼岸,他就是这无我慧没有圆满,所以他还没能到涅槃的彼岸。「未得源底」是未得定;「未到彼岸」是慧没圆满,所以「未到彼岸」;这就叫作「未极底、未度」。「未极底」就是「未得源底」;「未度」就是「未到彼岸」。「于二种法,犹未具足」,这个修行人他还没能具足两种功德。 这是「标」,下面是「列」。 天二、列 一、未得内心胜奢摩他,二、虽已得增上慧法,毗钵舍那未善清淨。 「一、未得内心胜奢摩他」,说这个修行人他内心里面还没能成就殊胜的定力,就是没得到初禅以上的定力。「二、虽已得」,第二个功德是什麽呢?就是「虽已得」,虽然已经得到奢摩他了,(注:「虽已得:虽然已经得到奢摩他了。」此解释后改为:「虽然已经得到增上慧法毗钵舍那,未善清淨。」)「增上慧法毗钵舍那未善清淨」。这个「增上慧法」怎麽讲?就是佛陀的法语上面所开示的增上慧,告诉你的,你通达苦集灭道的智慧,这种叫「增上慧」,不是世间的智慧,这是出世间通达苦集灭道的智慧。这个「法」,就是佛的法语所表达的这个增上慧。「毗钵舍那」,你依据这个增上慧的教法去修观,这叫「毗钵舍那」,修观。「未善清淨」,你这个苦集灭道──通达无我义的这种智慧还没能够清淨,你还执着我的,执着有我,这就是没得到智慧。 「未得内心胜奢摩他」,就是没得定;你没能够成就清淨的增上慧,就是没得到慧。一个定、一个慧,这两个功德没具足。这是「列」。 下面第二科解「释颂诸身分劬劳」,这第三个颂的第一句,先解释第三个颂的第二句「未极底未度」,现在解释第一句「诸身分劬劳」,解释这一句话。解释这一句话,分两科,第一科「显方便」。「方便」就是行动,你採取行动来作这件事。分两科,第一科是「如足精进」,第二科「如手精进」。 亥二、释颂诸身分劬劳(分二科) 天一、显方便(分二科) 地一、如足精进 由阙内心奢摩他故,乘如所得圣道浮囊,为证内心奢摩他故,运动如足勇勐精进。 这个是「如足精进」:「由阙内心奢摩他故,乘如所得圣道浮囊」,由于这个修行人他内心里还缺少奢摩他,这个奢摩还没成功。没成功,那麽他「乘如所得圣道浮囊」。那麽他这时候有什麽功德?他能够坐──「乘」者,就是坐,他坐着所得的圣道的浮囊。圣道的浮囊是什麽?就是戒,就是律仪戒、就是别解脱戒;别解脱戒是得圣道的方便。这个「浮囊」就是渡海的一个囊;当然说我们坐船过海,那是很舒服的了;现在说「浮囊」,就是最低限度要有个浮囊,它能够载着你不落到海里边去,不会堕落三恶道,那叫做「浮囊」。这是得圣道的一个方便,你坐这个浮囊,你去修奢摩他去。 是乘这个浮囊,「为证内心奢摩他故」,你为了成就内心的奢摩他止。「运动如足勇勐精进」,你就运动你的身口意,不懈怠地减少睡眠、减少饮食。减少饮食就能减少昏沉,减少睡眠你就能够有时间修奢摩他。这个「如足」,就是像人走路,这个足在动;或者是你在上树的时候,你这个足也在那树上攀缘。用这个精进──用如足的勇勐精进,就表示你在修奢摩他的精进,修奢摩他的精进叫「如足」。 地二、如手精进 又复为令增上慧法毗钵舍那善清淨故,运动如手勇勐精进。 你修这奢摩他,你要精进的修;但是只是修奢摩他是不够的,所以还有第二个「如手精进」。你还需要为令你的增上慧法的毗钵舍那能够清淨,你还要努力地、精进地修行,这个努力地、精进地修行,就像手的工作:上树的时候,这个手在攀缘。这个手的攀缘活动,譬喻修智慧、修毗钵舍那的精进;这个足的攀缘,譬喻修定的精进。这是用这样的方便去修成就定慧,这就叫作身分的劬劳──你身体的、当然包括心的辛苦。 天二、显当果 彼于如是勤精进时,离欲界欲,如得源底;证阿罗汉,如到彼岸。 第二科「显当果」。前边是「显方便」,就是你这样用功修行、这样的行动。这第二科:显示将来的成就。 「彼于如是勤精进时」,彼那个修行人在足精进、手精进──如足的勇勐精进,如手的勇勐精进,这样子精进时。「离欲界欲」,后来成功了,就是解脱了欲界的欲,就是得了色界定了。「如得源底」,这就像得到水的源底了,水的底。「证阿罗汉,如到彼岸」,就是从这苦海里面解脱了,到了彼岸的涅槃了。 戌二、已离欲者 已离欲者,证得内心胜奢摩他,亦得善淨毗钵舍那。唯为进断上分诸结,发勤精进,非诸身分。 「已离欲者」,这下面是第二科「已离欲者」。前面是未离欲的人,你要修止、修观,这样精进得解脱。 现在说已离欲的人:「证得内心胜奢摩他,亦得善淨毗钵舍那。唯为进断上分诸结发勤精进,非诸身分」。这下面说到「已离欲者」,就是已经得到色界定的人,已离欲的人他证得了内心的殊胜的止,亦得到善淨的毗钵舍那的智慧了。这样的人,他是把五下分结完全地消除了,他还有五上分结没有断。没有断,他就是「唯为进断上分诸结」,他只是为求进一步断灭色界、无色界的烦恼:色染、无色染、掉举、慢、无明。「发勤精进」,这时候还是要继续地精进用功修行啊!这时候的修行「非诸身分」,不像以前没离欲的时候,他没得到止、也没得到慧,他需要如手、如足地那样精进,和那不同了,那个不一样了。这个时候的精进是更微妙的境界,因为是定慧成就了,他那时候的精进和没有成就的人不一样,所以叫「非诸身分」,这个精进不一样的。譬如说我们一般人,我们没有得定的人用功修行,要经行、你要盘腿坐,这样子来用功才合适;你若躺下那里,一躺下就睡觉了、就不能用功了。若是已经离欲了的人,没有这件事,他躺在那儿裡也是修行、他站那里也是修行,这个和以前完全不同了,所以这就「非诸身分」,和那不同! 申二、无学(释后半颂) 若已越度成阿罗汉,所作已辨,离勤功用,名住陆地,已到彼岸。 这下面第二科是说「无学」;前面是说有学的境界。这底下说无学的境界,这个释后半颂,后边这半个颂。释后半颂就是「已得度住陆,无勤到彼岸」:前面「诸身分劬劳,未极底未度」解释完了,这是第三个颂的后半颂,解释这个。 「若已越度成阿罗汉」,若是这个人经过努力地用功,他已经超越了苦海,从苦海里面解脱出来,成就了阿罗汉的境界。「所作已办,离勤功用」,他所修的圣道已经成功了,这个时候,他不需要像以前那麽努力了,所以离勤功用的事情。「名住陆地」,从这个苦海里面出来了,住在陆地,就是住在第一义谛里边了,已到了彼岸的不生不灭的境界了。 这是解释后半颂,解释完了。 未三、释后二颂(分六科) 申一、释真梵志 此则显示诸婆罗门,依第一义,略有三种:二是有学,一是无学。 这底下第二科:「释后二颂」,前三个颂解释完了,解释后边这两个颂,分六科;第一科解「释真梵志」,是「天,汝今当知,此喻真梵志」,解释这个真梵志。 「此则显示诸婆罗门」,这些婆罗门相信了佛教了。「依第一义,略有三种」不同,都是依佛教说的无我的胜义修学圣道的,这里边有三种不一样、三种差别。是「二是有学,一是无学」,三种不同就是:有两个是属于有学,即是一个未离欲、已离欲,这两个都是有学;一个是无学,最后到阿罗汉果是无学,这三种不同,这是真梵志。 申二、释永尽漏 若已究竟到于彼岸诸婆罗门,名永尽漏。 这是解释这个「永尽漏」,这是第二句,第四个颂的第三句「谓永尽诸漏」,解释这一句话。 「若已究竟到于彼岸」了的「诸婆罗门,名永尽漏」,他的尽漏是永久的,而不像世间的修行人,以世间道修学禅定的人,他把欲界的漏也能够尽,但不是永久的。 申三、释常得委 若未离欲一切身分勤精进者,名得常委。 这底下第三科解释这个「得常委」,就是第三个颂(注:应为第四个颂)的第四句:「得常委静虑」。 「若未离欲」,若是这个人他还没能离欲界欲,就是没得色界定。那麽他的用功修行的境界,「一切身分勤精进者」,他就得要如足精进、如手精进,那样勤精进的人叫做「得常委」。这样子,这个有这麽样的分别。 《披寻记》六五七页: 名得常委者:谓于所修菩提分法,勇勐无间,能常修习,能委修习,无懈无惮,名得常委。 「名得常委者:谓于所修菩提分法」,修这个四念处。「勇勐无间,能常修习」,这是「常」的意思。「能委修习」,什麽叫「能委修习」呢?「无懈无惮」,他心里面不懈怠,也没有恐怖,他很尊重这件事,那就叫做「委」,这个「委」是这样意思。那合起来叫做「常委」。 申四、释得静虑 若已离欲得源底者,名得静虑。 「若已离欲得源底者」,这是第四科所得静虑。「若已离欲得源底者,名得静虑」的意思,就是得到色界四禅了。《披寻记》。 《披寻记》六五七页: 名得静虑者:谓淨定心,尽所修故,如所修故,能正审虑诸法道理,获得内法毗钵舍那,名得静虑。 这个得静虑和一般的解释不一样,就是得了定、也得到了慧。 这个「名得静虑者:谓淨定心,尽所修故」,就是观察这个缘起法。「如所修故」,是观察这个第一义谛。「能正审虑诸法道理」,就是能审虑这二谛的道理。「获得内法毗钵舍那」,获得佛法的毗钵奢那,这叫做「静虑」。 申五、释断忧愁炽然 得静虑者,永断一切下分结故,已断贪欲及瞋恚品,所有一切愁忧炽然。 「得静虑者」,下面第五科「释断忧愁炽然」,就是这第五个颂了,「彼永断一切,愁忧及炽然」,解释这句话。 「得静虑者,永断一切下分结故」,得静虑的人就是得到色界定无漏的智慧,永断了下分结,就是欲界的五下分结故。「已断贪欲及瞋恚品,所有一切愁忧炽然」,对于欲的贪欲、和瞋恚这两类的烦恼所有一切的愁忧,「愁忧」就是瞋恚,「炽然」就是贪欲,这两种烦恼完全断灭了。 申六、释恒住正念及心解脱 永尽漏者,永断修断诸烦恼故,已善修习四种念住,恒住正念及心解脱。 「永尽漏者」,是第六科:「释恒住正念及心解脱」,就是第五个颂最后的两句。 这个「永尽漏者,永断修断诸烦恼故」,他们永久的消灭了修道所断的诸烦恼,修道诸烦恼都断掉了。「已善修习四种念住,恒住正念及心解脱」,就是里边有定、也有慧,有无漏的定慧,达到圆满的境界的时候。 午三、结名 彼非作已,数数更作,亦无增胜所应作事,是故说彼名第一义真婆罗门。 「彼非作已,数数更作」,这第三科是「结名」。这个人这样子成功了以后,他不是做完了以后数数的更去做。「亦无增胜所应作事」,没有比此更殊胜的事情所应该作的。「是故说彼名第一义真婆罗门」,这是结这个名字。这一科解说完了。 卯十二、劬劳(分二科) 辰一、举经言(分三科) 巳一、第一问答 苾刍!苾刍!已度暴流耶?告言:如是,天! 这下面是第十二科「劬劳」,分两科;第一科是「举经言」,又分三科;第一科是「第一问答」。 说「苾刍!苾刍!已度暴流耶?告言:如是,天!」这个是天向佛说,称佛为苾刍。说:「苾刍!苾刍!你已经解脱了暴流了吗?」欲流、有流这些暴流。「告言:如是,天!」这个佛就回答他说,说:「是的!我已经度暴流了。」这是第一个问答。 巳二、第二问答 无攀无住已度暴流耶?告言:如是,天! 「无攀无住已度暴流耶?」这是第二个问答。这个「无攀无住」,这是解脱了暴流的相貌,就是:「你解脱了这个三界的暴流以后,你心里面是无攀无住的相貌吗?」这样问。「告言:如是,天!」佛回答:「是的,天!」 巳三、第三问答(分二科) 午一、天问 苾刍!汝今犹如何等无攀无住已度暴流? 这是第三个问答,分二科,第一科是「天问」。 「苾刍!」这个天称佛为苾刍。「你现在犹如何等的无攀无住已度暴流呢?你这无攀无住是什麽样子呢?」这样问。 午二、颂答(分二科) 未一、黑品摄 如如我劬劳,如是如是劣;如如我劣已,如是如是住; 如如我住已,如是如是漂。 这下面第二科:佛回答。分两科,第一科「黑品摄」。分白品、分黑品,现在先说这黑品。 「如如我劬劳,如是如是劣」,这个「如如」,就是如是如是。说我在初出家的时候,在外道里边修苦行的时候,我是日食一麻一麦,如是如是的我受那个辛苦,如是如是、如是如是的辛苦是很下劣的,那个不是殊胜的修行。「如如我劣已,如是如是住」,就是这样子我修那种苦行、那种卑劣的境界,如是如是住在那个境界里面。「如如我住已,如是如是漂」,如是如是我安住、住在那个境界里边,也还是在生死里面漂流。这里边还有点差别,下面有解释。前面说到的是黑品,下面说白品。 未二、白品摄 天!我如如捨劬劳,如是如是无减劣,如是广说鲜白品,此中祇燄颂应知。 「天,我如如捨劬劳」,就是到菩提树下了的时候,我就是这样子、这样子弃捨了修苦行那些事情。「如是如是无减劣」,这样子我的善法逐渐的增长了。「如是广说鲜白品,此中祇燄颂应知」,这个祇夜──「祇燄」,都是印度话,翻到中国话是个「应颂」,是个应颂就是重颂:这个颂和前面的长行说的一个意思,叫重颂;但是若前面没有长行,只是这样说,那就是称作孤起颂了。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标指前 今此颂中无攀无住者:谓涅槃、灭定,如前已说。 「今此颂中无攀无住者:谓涅槃、灭定」,前面是颂,这下面是长行的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指前」。今此颂里边说到的「无攀无住」的意思,就指涅槃和灭尽定说的,如前边已经解释过了,这里不再解释了。 巳二、别释颂(分二科) 午一、约是道非道辨(分二科) 未一、显说意 世尊依昔示现修习菩萨行时,所有最极难行苦行非方便摄勇勐精进;又依示现坐菩提座非方便摄勇勐精进断,遍知故,说如是言:天!汝当知,我昔如如虚说劬劳,如是如是我便减劣;如如灭劣,如是如是我便止住;如如止住,如是如是又被漂溺。与此相违,应知白品。 下面是第二科「别释颂」,分两科;第一科:约是道非道来说明,分两科;第一科「显说义」。 「世尊」,这是本论的作者说:「世尊依昔」,根据以前。「示现修习菩萨行时」,为了度化众生,显现出来这种事情;修习菩萨行的时候。「所有最极难行苦」,就是日食一麻一麦的这些事情,这是最极难行的苦行。这样的苦行「非方便摄勇勐精进」,不是得无上菩提的方便、不是得无上菩提的行动,这种行动是无益的苦行,不是圣道的方便。这样的勇勐精进是无益苦行,所以非方便摄的勇勐精进。 「又依示现坐菩提座,非方便摄勇勐精进断,遍知故」,这是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行这无益苦行,后边又示现坐在菩提树下了,这个时候非方便摄的勇勐精进弃捨了、断除了。「遍知故」,佛有大智慧知道那个不是圣道,所以弃捨了。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六五八页: 又依示现坐菩提座等者:谓坐菩提座时,弃捨一切难行苦行非方便摄勇勐精进,是名为断。于彼一切非方便道得妙智见,了知不能尽苦及证苦边,是名遍知。 「又依示现坐菩提座等者:谓坐菩提座」的时候,弃捨了一切难行苦行,非方便摄的勇勐精进,「是名为断」,把这个无益苦行弃捨了,叫做「断」。「于彼一切非方便道得妙智见」,佛有这种大智慧,知道那个不是圣道的方便。「了知不能尽苦」,你修那个苦行,你白吃苦了,不能灭除苦恼。「及证苦边」,达到苦的最后边;以后没有苦了,叫「苦边」,不能有这种作用,是名叫遍知。 「说如是言」,这个佛说如是说。说:「天!」招呼这个天。「汝当知」,你应该知道。「我昔如如虚说劬劳」,我以前说我如此如此的修种种苦行,那都是虚妄、都是错误的,那都是白辛苦了。「如是如是我便减劣」,我便这个善法就是劣弱、没有了。「如如减劣,如是如是我便止住」,就是止住在这里。「如如止住,如是如是又被漂溺」,还是被这个生死的烦恼所漂溺,而不能解脱。「与此相违」,应知道这是属于白品的善法,就是修学圣道。 未二、释颂言(分二科) 申一、黑品摄(分四科) 酉一、劬劳 此中显示修苦行时,非方便摄勇勐精进,名曰劬劳。 下面是第二科「释颂言」,分两科;第一科是「黑品摄」,分四;第一科是「劬劳」。 此中显示苦行的时候,非方便摄的勇勐精进,叫做「劬劳」。不是圣道的方便,这叫做「劬劳」。 酉二、减劣 行邪方便,善法退失,名为减劣。 「行邪方便,善法退失」,这第二科叫「减劣」。这个「减劣」怎麽讲呢?「行邪方便」,修行那个不合道理的苦行。这个时候是「善法退失」,就是没修学善法,这叫做「减劣」。就是善法不成就叫做「减劣」。 酉三、止住 既知退失诸善法已,息邪方便,说名止住。 这第三科叫「止住」。这「止住」怎麽讲呢?既然知道这件事──这修苦行能退失善法。既然知道了以后,就「息邪方便」,把邪方便停下来,说名叫做止住。 酉四、漂溺 捨诸苦行更求馀师,遂于嗢达洛迦、阿逻茶等邪所执处,随顺观察,故名漂溺。 「捨诸苦行,更求馀师」,这是第四科叫「漂溺」;弃捨了苦行以后,「更求馀师」,更到其他的外道的大老师那里去请教。「遂于嗢达洛迦、阿逻茶等邪所执处」,这是外道的这些老师,他们都是有邪知邪见的地方。「随顺观察」,随顺他们所说的道理去观察。这个时候也还不是正知正见,故名叫做「漂溺」,还是在生死里面漂溺,没得解脱。 申二、白品摄(分二科) 酉一、举四义(分三科) 戌一、捨劬劳及无减劣 复于后时坐菩提座,弃捨一切非方便摄勇勐精进,所有善法遂得增长。 这第二科「白品摄」,前面这黑品摄讲完了;分两科,第一科「举四义」,分三科;第一科「捨劬劳及无减劣」。 「复于后时」,这个时候这个菩萨于后来的时候,坐在菩提树下,弃捨了一切非圣道的所摄的勇勐精进。所有的善法遂得增长,就开始修学善法了。 戌二、不止住 如如善法既增长已,如是如是于诸善法不生知足,不遑止住,于所修断,展转寻求胜上微妙。 「如如善法既增长已」,就是修缘起观了,在禅定里面修十二缘起观──修缘起观,这是善法。 下面是「不止住」。「如如善法既增长已」,你修学善法的时候,今天修、明天也继续修的时候,如是如是的善法就得到增长。增长了以后,「如是如是于诸善法不生知足」,不要得少为足,「不生知足」。「不遑止住」,来不及在那里停下来。「于所修断,展转寻求胜上微妙」,对于所修学的善法,断除去黑品的恶法、修学善法,展转地这麽样的修行,展转地寻求胜上的、微妙的圣道──这里边有愿在内。 戌三、离漂溺 既由如是不知足故,遂不更求馀外道师,无师自然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名大觉者。 「既由如是不知足故」,这第三科「离漂溺」,由于修学善法不得少为足。「遂不更求馀外道师,无师自然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名大觉者」,就是成功了,得无上菩提了。 酉二、指配颂 此中四义,捨劬劳等四句经文,如其次第配释应知。 「此中四义」,这底下第二科「指配颂」。「捨劬劳等四句经文,如其次第配释应知」,前面这一段就配释那个经文的四句。这个《披寻记》上配合了。 《披寻记》六五八页: 此中四义等者:前说劬劳、减劣、止住、漂溺四义,是名黑品;今此白品,翻彼应知。弃捨非方便摄勇勐精进,名捨劬劳。善法增长,名无减劣。于诸善法不生知足,不遑止住,名无止住。不求馀师,成大觉者,名无漂溺。如是次第配释应知。 「此中四义等者:前说劬劳、减劣、止住、漂溺」,这有四义,是名黑品的四义。「今此白品,翻彼应知」,把那个黑品翻过来,那麽就是四种白品。是「弃捨非方便摄勇勐精进,名捨劬劳。善法增长,名无减劣。于诸善法不生知足,不遑止住」,名叫做无止住。「不求馀师,成大觉者,名无漂溺。如是次第配释应知」,前面这一段是这样子。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妄想是什么?起心动念。实实在在讲,我们这一生要想断妄想不容易,所以佛告诉我们一个回归自性的妙诀,就是放下。放下帮助你看破,看破是了解事实真相,事实真相多了解一分,你会多放下一分。修行秘诀,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这四个字,“看破放下”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