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21
2014/9/4   热度:214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21 午二、约涅槃灭定辨(分二科) 未一、依涅槃(分二科) 申一、徵 云何复依涅槃无攀无住以显差别? 这是第十二科的「劬劳」,在「别释颂」这一科里边分两科,第一科「约是道非道辨」,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约涅槃灭定」来说明白品和黑品的差别,分两科;先「依涅槃」来辨,分两科;先问。 「云何复依」,怎麽叫做又依涅槃的无依无攀无住来显示流转和还灭的差别?这是问。前边白品、黑品是约是道非道辨,是约佛修苦行和外道参学那一段是黑品,后来菩提树下修缘起观是白品。这里边又依涅槃、约灭尽定来说这件事;这是问。 底下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黑品」,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举黑品(分三科) 戌一、标 谓不能度诸烦恼缠随眠暴流,略由四因。 这先说「黑品」,就是说这个凡夫他不能够超越烦恼的缠、烦恼的随眠的暴流;缠和随眠都是暴流。不能超越烦恼的暴流,略由四种原因。这是「标」。 戌二、徵 何等为四? 这是问。 戌三、释(分四科) 亥一、劬劳 谓最初有依耽嗜寻。 这是第三解释,分四段,第一科是「劬劳」。 「谓最初」,说凡夫流转生死的开始,就是由「有依耽嗜寻」开始的。这个「耽嗜」就是爱,就是爱着的意思、爱染的意思。这爱染以什麽为依呢?以受为依,受缘爱,十二缘起里边触缘受,触缘受就是因为触而有受,所以触为受之所依;受缘爱,就是爱以受为所依。这个「有依」就是受,受为爱着的所依,所以叫做「有依耽嗜」。这个「寻」就是分别,虚妄分别,就是爱着的分别,这是一个原因。你不能超越烦恼的缠,不能超越烦恼的随眠,第一个原因,你心里面常有爱着的分别,这就是不能超越。 亥二、减劣 依耽嗜寻为依止故,便有懈怠。 因为你有爱着的虚妄分别以此为依止,其实就是因委──因此便有懈怠,就不能修学圣道。你常爱着这个色声香味触,你放不下,你就是懈怠,你提不起来力量去修学圣道,这是「懈怠」。 亥三、止住 又由懈怠为依止故,住异生分。 你常常的懈怠,不能修学圣道,就是一直在爱这里面生活,那你就是安住在凡夫的这个范围内,你不能超越凡夫的境界。 亥四、漂溺 住异生分为依止故,顺生死流贪爱势力,令于五趣生死河中,顺流漂溺。 「住异生分为依止故」,这是第四个原因,「顺生死流贪爱势力,令于五趣生死河中顺流漂溺」,因为你常在这个凡夫境界里边生活,那当然就是随顺生死的流转。随顺生死的流转,明白一点说,还就是一直的是爱着,就是贪爱的力量。贪爱的力量就随顺这个生死流转了,令于五趣里边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像在大河里边「顺流漂溺」,随顺在这个生死流里边或者漂上来、或者沉下去,就是五趣流转。这是说凡夫不能度诸烦恼缠的暴流、不能度诸烦恼随眠的暴流,有这四种原因。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六五八页: 略由四因等者:依耽嗜寻是名初因,懈怠是第二因,住异生分是第三因,顺生死流贪爱势力是第四因。由依耽嗜寻故,虚受劬劳。由懈怠故,善法减劣。由住异生分故,止住少善,不修梵行。由顺生死流贪爱势力故,于生死河顺流漂溺,由是不能越度暴流。 「略由四因等者:依耽嗜寻是名初因」,就是劬劳、就是辛苦,很劳苦的、很辛苦的,「是名初因」。「懈怠是第二因,住异生分是第三因,顺生死流贪爱势力是第四因。由依耽嗜寻故,虚受劬劳」,「由依耽嗜寻」,你一直的生爱着,你受了很多的辛苦,你不能在苦里边得到启示、得到智慧,那你就白辛苦了、白受苦了,「虚受劬劳」。「由懈怠故,善法减劣」,因为有常常的爱着,你就提不起来精进的力量去修学善法,善法就减少了,就是有,也没有力量、力量不够。「由住异生分故,止住少善,不修梵行」,止住在少分的境界,就算是修善法也修得很少,而不能修够学梵行,不能够离欲,不能修学圣道。「由顺生死流贪爱势力故,于生死河顺流漂溺。由是不能越度暴流。」就是由这四种原因,你不能够从暴流里面解脱出来。这是说黑品,那就不能得涅槃。 酉二、例白品 与此相违四种因故,能度暴流,如应当知。 若是一个凡夫他能发愤努力的修学圣道,与前面说的这四种因相违反的,那他就能解脱暴流。「如应当知」,如其所应这四种,应该知道。 《披寻记》六五九页: 与此相违四种因故等者:依出离寻是名初因,精进是第二因,不住异生分是第三因,逆生死流八支圣道是第四因。由此四因,与前相违,是名能度一切暴流。 与此相违四种因缘故等者:「依出离寻是名初因」,就是出离这个爱,从这爱的境界解脱出来,那就是修不淨观才可以解脱这个爱,「是名初因」。「精进是第二因」,你修不淨观,你要精进才可以。「不住异生分是第三因,逆生死流八支圣道是第四因。由此四因,与前相违,是名能度一切暴流」,那就能得涅槃了。 未二、依灭定(分二科) 申一、徵 云何复依想受灭定以显差别?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依涅槃,现在是依灭尽定来说。分两科,第一科是问。怎麽又依想受灭定以显白品、黑品的差别呢?这是问。下边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黑品」,也是分四科,先说「劬劳」。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举黑品(分四科) 戌一、劬劳 谓如有一先已证得想受灭定,复住放逸,多住想受,而不多住诸想受灭。 「谓如有一先已证得想受灭定」,这个人原来是很精进的,他成就了灭受想定,这个也很不容易。「复住放逸,多住想受,而不多住诸想受灭」,这里边应该说是在人间,他修学四禅八定,这是佛教徒修学四禅八定、又修四念处,得了三果圣人、他已得了三果圣人。那麽他就要灭除去──最低限度要灭除去无所有处定的欲,那麽这个人就有能力入灭尽定了;但是这是由精进有这样的成就。后来「复住放逸」,他又不精进了、他又放逸了。怎麽叫做放逸呢?「多住想受,而不多住诸想受灭」,就是多数安住在想受的定里面,比如说入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入空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这都是想受──有想、有受。「而不多住诸想受灭」,他不多数安住在这个灭受想定里面,这就叫做劬劳、也就叫做──这叫做放逸。「多住想受,而不多住诸想受灭」,这叫做「劬劳」,这个和凡夫那个劬劳可是不同。 戌二、减劣 由此因缘退失灭定。 这是第二科「减劣」。由于你不多住灭受想定,灭受想定就退了、就失掉了,这是「减劣」。 戌三、止住 由退失故,还复止住下地生因。 由于灭受想定退了,那麽他这时候是什麽境界呢?就「还复止住下地生因」,那麽就是这个……那他就是只能够住在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或者入在这个色界的四禅。这个「下地」,应该指色界四禅说,就是退,「还复止住」在色界四禅的这个生因里边。这个「生因」就是指色界四禅,你有这个因,你就能够生到色界天去,那就是果了。 戌四、漂溺 住彼因故,心便定趣彼所得果。 这是第四科:「漂溺」。 「住彼因故」,你常常的安住在四静虑里边。「心便定趣」,你这样的心,你常常这样的熏习,常常这样入定,那你将来决定就是往生到色界的四静虑天去了、就生到色界四禅天去了。色界四禅天是「彼所得果」,彼四静虑所得的果报。这是「举黑品」。 酉二、例白品 与此相违,应知白品四句差别。 这是第二科「例白品」。 《披寻记》六五九页: 复依想受灭定以显差别等者:此中差别,谓劬劳、捨劬劳,减劣、无减劣,止住、不止住,漂溺、不漂溺。如其所应,配释黑品、白品,随文可知。 「复依想受灭定以显差别等者:此中差别,谓劬劳、捨劬劳」,「劬劳」就是你多住想受定,而不住灭受想定;「捨劬劳」就是住灭受想定了。「减劣、无减劣」,那就是退失、不退失。「止住、不止住,漂溺、不漂溺」,你若常入灭尽定就是「不漂溺」;你退失了灭尽定,你生到色界的四禅,那就叫做「漂溺」。「如其所应,配释黑品、白品,随文可知」。 这是第十三科,这个「劬劳」讲完了。这个涅槃、依涅槃解释的劬劳,和依灭尽定解释的劬劳相差得很远。 卯十三、得义(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分三科) 巳一、问 独臻阿练若,静虑弃珍财,为别有方求?为窥窬封邑? 何不与人交,而绝无徒侣。 这是第十三科。约体义──思择伽他的义里边(注:﹝卷16﹞丙八、思所成地,丁一、结前生后,丁二、略标广辨;戊一、标列,戊二、随释;己一、自性清淨,己二、思择所知,己三、思择诸法;庚一徵,庚二、标,庚三、列,庚四、释;辛一、思择素呾缆义,辛二、思择伽他义;壬一、建立胜义伽他,壬二、建立意趣义伽他,﹝卷17﹞壬三、建立体义伽他),有建立胜义伽他、建立意趣义伽他、建立体义伽他。这个建立体义伽他里边分二科,一个「辨释体义」这一科里边一共分十三科,这个第十二科是「劬劳」,现在是第十三科是「得义」。这「得义」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举颂言」。「举颂言」里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独臻阿练若,静虑弃珍财」,这看下边的文说,也就指佛说的。「独臻阿练若」,就是这下面也是说天女,天女问佛;大概那个时候就是在修行的时候,这个天女问佛:「独臻阿练若」,你单独一个人、也没有伴侣,到这个阿练若处。来到了阿练若处,到这来「静虑」坐禅;「弃珍财」,你弃捨了世间上的财富,你不在世间上享受欲乐,弃捨了珍财,不去做这个珍财的事情了。「为别有方求」?你弃捨了;世间上的人都是求财,你弃捨了珍财,那你是有另有所求。这个「方求」,这个「方」当作「适宜」讲,另有你欢喜的事情是你所求的。 「为窥窬封邑?」这个别有所求,这求什麽呢?「为窥窬封邑」,这个「窥窬」就是:这个「窬」是个洞,门旁边有一个小洞,或者是这个猫从那里出入;这个「窥」就是偷偷的看。现在这句话是在古文上的一个成语,就是「伺隙而动」、伺机而动,就是在注意有机会的时候就採取行动,就是这个意思。「为窥窬」,就是找机会呀!「封邑」,在古文上的意思是说,这个帝王赐给他的臣子一块土地,封他为诸候在那里,这个事情。这个意思是说:你在这里坐,也不去发财,你必是在这里等待机会呀!说是这个国王、帝王或者给你一块地,还要去做王、或什麽。「何不与人交,而绝无徒侣」,为什麽都不和人来往?一个徒弟也没有、也没有伴侣,究竟你想做什麽呢?是这麽意思。这问,这是问,天女问;底下佛回答。 巳二、答 得义心寂静,摧妙色魔军,我独处思惟,受最胜安乐, 故不与人交,而绝无徒侣。 佛这麽回答了。前面是颂言,下边长行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缘起」。 辰二、长行释(分三科) 巳一、标缘起 此因天女所问伽他。 这个颂是因为天女所问而有的伽他;问的伽他,和佛回答的伽他。 巳二、别释颂(分二科) 午一、释得义(分二科) 未一、标二种(分三科) 申一、标列 言得义者:略有二种。一者、证得沙门果义,二者、证得圣神通义。 前面这一句是缘起,下边第二科是「别释颂」,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这个「得义」。「得义心寂静」,这个「得义」怎麽讲?分两科,第一科标出两种得义。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 「言得义者:略有二种」得义。「一者、证得沙门果义」,就是成就了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了,这是「沙门果义」。「二者、证得圣神通义」,成就了这个圣人的神通,不是凡夫的神通,这都叫做「得义」。这是标出二种,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列」。 下面第二科是「随释」,分两科;第一科解释「第一义」,有第一义,有第二义,现在说「第一义」。 申二、随释(分二科) 酉一、第一义 由初得义,超越一切生死大苦。第二得义,证八解脱寂静思惟现法乐住。 「由初得义,超越一切生死大苦」,前面说二种得义,第一个得义是「证得沙门果」。「证得沙门果」是什麽意思呢?是「超越一切生死大苦」,就是你得到无漏的无我──空无我、我所的智慧了,就超越了生死的大苦,就不再流转生死了。这是得到无我、无我所的智慧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利益,得到这样的义。 「第二得义」就是「证得圣神通义」,这是什麽意思呢?「证八解脱寂静思惟现法乐住」,就是这位修行人,他成就了八解脱了,这个八解脱最后一个解脱就是灭受想定解脱,是「寂静思惟现法乐住」,这里边是寂静,寂静里面还有智慧的思惟,这是一个大安隐处、大安乐处,所以叫「现法乐住」。这是解释,这是「第一义」解释完了。现在解释「第二义」,有第二种解释──前面是第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 酉二、第二义 又初得义,降伏可爱妙色魔军。第二得义,独处思惟受胜安乐。 「又初得义,降伏可爱妙色魔军」,就是这个初「证得沙门果义」是什麽呢?就是降伏可爱的妙色的魔军。这个「爱妙色」,就是你内心的爱就是魔、就是魔军。你得到这个无我、无我所的无所得的智慧,就把这个爱破除了、调伏了,所以叫「降伏可爱妙色魔军」。这样就是把那个「摧妙色魔军」这句话解释完了。 「第二得义,独处思惟受胜安乐」,就是「证得圣神通义」,就是他在一个寂静处,他一个人在寂静处思惟这个「受胜安乐」,就是在禅定里边、这个八解脱里面,受胜妙的、安乐的境界,这就叫做「证得圣神通义」。 未二、简今义(分三科) 申一、标 此中意辩圣神通义。 前边是标出来二种,现在这第二科「简今义」。 「此中意辩圣神通义」,现在这个文里面说这个「得义」,是指什麽说的呢?是指那个第二义说的,就是辩那个圣神通义,「圣神通义」是这里的「得义」的意思,指这个意思说的。 申二、徵 所以者何? 这底下就是问。 申三、释 谓如有一为欲成办圣神通义,为令解脱清淨圆满,依十遍处方便修行。由此因缘,令遍处定清淨圆满,亦令解脱转得清淨圆满鲜白,亦能成办圣神通义。 「谓如有一为欲成办圣神通义」,这是第三科:解释,说这位修行人为了想要「成办圣神通义」。「为令解脱清淨圆满,依十遍处方便修行」,这是说「成办圣神通义」这件事,是这位修行人他已经成就八解脱了,八解脱他已经成就了;成就了,但是还不清淨圆满,为了使令所成就的八解脱更清淨圆满的关係。「依十遍处方便修行」,依这个十遍处──在前面解释过、前面说过,前面说过这个十遍处是什麽呢?就是青、黄、赤、白、地、水、火、风,这是八个,再加上空无边处、识无边处,这一共是十个──依此十遍处的方法去修行去。 「由此因缘,令遍处定清淨圆满」,你这样用功修行不会白辛苦,使令你这个遍处定里边清淨而圆满。这个「清淨」的意思,就是自在。譬如说你现在得初禅了,得初禅的时候,你最初得初禅的时候,你不是很纯熟,入定的时候,有时候很容易入定,有的时候不容易入定;入定以后,出定的时候,有时候很容易,有时候不容易,那就是不清淨的关係。现在说是得了定以后,你常常的这麽入定、出定,常常这样训练,久了,入定也自在,入、住、出都得自在,那就叫「清淨」,这是一种解释。其次,你超越了下地的这些灾患,你譬如说超越了──你得了初禅,就超越了欲界的这些过患,那就叫「清淨」。 这个「圆满」,你得初禅,你初开始成就它不圆满,这个初禅的功德你没有完全成就,你要继续不断的用功、继续不断的训练自己,最后这个初禅你才能都圆满。这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都是这样子,乃至到八解脱也是这样子,就是你初得八解脱的时候,你还不是那麽圆满,你要依十遍处方便修行,这个时候八解脱才清淨圆满。现在是说「令遍处定清淨圆满」。 「亦令解脱转得清淨圆满鲜白」,你这个十遍处定常常的修行清淨圆满了,同时也使令你的八解脱展转地、就是更进一步地得到清淨的圆满、得到鲜白的圆满。这个「清淨」也是这样意思,还是照原来的意思解释。这个「鲜白」,就是没有一切的爱着的烦恼,你成就了这样功德,你对于这个功德没有爱着心,叫做「鲜白」;你若爱着就不是鲜白了。清淨圆满、鲜白圆满。 「亦能成办圣神通义」,你成就了八解脱,进一步修八胜处,再进一步修十遍处,你就成办了圣人的这种神通,也就应该是得阿罗汉果了,就是俱解脱阿罗汉。 我们中国佛教,就说是天台宗,常好说「本具」,都是本来有的。像「六祖坛经」也是说:「不(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常好说这种话。我相信五祖给六祖讲《金刚经》,五祖可能是学过天台教,他就给六祖讲这个话:「不期自性,本自具足」。现在我们学这个《瑜伽师地论》他不说这个话,就是你要怎麽怎麽努力修行才成就这样的功德,他是这样讲。 《披寻记》六六○页: 为令解脱清淨圆满等者:此中解脱,谓八解脱。如〈三摩呬多地〉已释。(陵本十二卷五页)依十遍处于胜解事生遍胜解,是名方便修行。若于遍处如其所欲而作胜解,名遍处定清淨圆满。〈三摩呬多地〉说:八色遍处善清淨故,能引贤圣胜解神通及于诸事转变神通。由识遍处善清淨故,便能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由空遍处善清淨故,随其所欲,皆转成空。(陵本十二卷八页)如是名能成办圣神通义。又遍处定清淨圆满,于诸解脱最为后边,由此名令解脱转得清淨圆满鲜白。 「为令解脱清淨圆满等者:此中解脱,谓八解脱」,指八解脱说的。「如〈三摩呬多地〉已释」,前面这个已经解释过了。「(陵本十二卷五页)依十遍处于胜解事生遍胜解」,这十种遍处于胜解事生出来遍胜解,这个十遍处是所应该胜解的一个所缘境,你常常的这样子在禅定里边去修,你常常在定里边思惟观察,你就能够发生出来遍的胜解、普遍的胜解,是青黄赤白地水火风这个境界广大周普,所以叫做「遍胜解」,「是名方便修行」。佛法里面所有的修行就是内心的一个止观,这样思惟观察,久了就成功了。 「若于遍处如其所欲而作胜解,名遍处定清淨圆满」,若是你在这个十遍处定里边修行,你最后能够成就「如其所欲而作胜解」,你想要那样子就那样显现了,你能达到这个程度了的时候,那就叫做「遍处定清淨圆满」。譬如说你修不淨观,最后是个白骨观;白骨观修成了以后,这个白骨的眉间放光。最初你修这个光,他放白光,你心里面思惟这个白光,未必像你所想的那样的白光显现出来,它偏要那个地方有一点黑,或者是有点青、有点黄,它就是不白;你若想它是现出黄光,它偏要里面有点白、有点青,就是它不纯、它就是不纯,不能够随你所欲的那麽显现,最初就是不能。这个定力强了,常常这样修、常常这样修,最后随你所欲就显现出来了,这叫作名「如其所欲而作胜解,名遍定清淨圆满」。 「〈三摩呬多地〉说:八色遍处善清淨故,能引贤圣胜解神通」,就是青黄赤白地水火风这个八色的遍处;「善清淨故」,你修得很清淨了、很圆满了,就能引发出来佛教徒里面这个贤、或者圣的胜解的神通。「及于诸事转变神通」,这个「诸事转变神通」,就是已经有这样的事情,你能随意转变,这就是叫「诸事转变神通」。「胜解神通」,就是根本没有,就无中生有,就你心里想什麽就现出来,这是两种不同的境界。「能引贤圣胜解神通,及于诸事转变神通」。 「由识遍处善清淨故,便能引发无诤愿智」,你这个十遍处──这个十遍处里边有一个识遍处,「善清淨故」,便能引发出来这个「无诤愿智」,能得到这个无诤三昧:「无诤愿智」这个智慧;「无碍解等」,这个四无碍解的境界。这个四无碍解还是不容易,其中辞无碍解,是众生各有各的语言,你能够通达,这是由十遍处里边的识遍处引发出来这样的智慧。「便能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能成就这个功德。 「由空遍处善清淨故」,这是十遍处里最后这个遍处。「随其所欲,皆转成空」,思惟有可以、也可以思惟空,就都没有了,这样子皆转成空。陵本十二卷八页这麽说。「如是名能成办圣神通义」,这都是十二卷八页是讲过了。「又遍处定清淨圆满,于诸解脱最为后边」,这个十遍处定清淨圆满了,这对于八解脱来说,就是到最后圆满的境界了,「为最后边」,是八解脱的功德到最后边。「由此名令解脱转得清淨圆满鲜白」。 午二、释心寂静(分二科) 未一、正释(分二科) 申一、标相 彼既了知此成办已,便自通达我义已办,沙门果义亦得成就,是真沙门。于求财者深修厌毁;于诸城邑交游等处,了知其初,了知过患,了知出离,亦能了知趣出离行。 「彼既了知此成办已,便自通达我义已办」,前边是第一科解释这个「得义」。现在是解释这个「心寂静」:「得义心寂静,摧妙色魔军,我独处思惟,受最胜安乐,故不与人交,而绝无徒侣」;这个「得义」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这个「心寂静」,分两科;第一科「正释」,正释心寂静,先「标相」。 「彼既了知此成办已」,这位修行人他既然了知「此成办已」,这个圣神通义成办了,他知道;成办了,他自己知道。「便自通达我义已办」,他就自己明白:我没有白辛苦,我的目标圆满成就了。「沙门果义亦得成就」,成办了圣神通义,这沙门果义也是成就了,因为这里边还是有慧的。这可见得沙门果未必得神通;若圣神通义成就了,沙门果义也成就了,这个就是俱解脱的境界。「是真沙门」,说这个人他不是假名的沙门,这个是有真实义的沙门。 「于求财者深修厌毁」,前面这个问的时候,说是:「你在这里静虑弃珍财,为窥窬封邑」这些事情。现在这上面说「于求财者深修厌毁」,说这个沙门,对于他的心里面一直地想要世间的欲的话,深深的修、思惟这件事是可厌、是可呵责的。这「毁」是呵斥的意思。 「于诸城邑交游等处,了知其初」,这个成就的真沙门对于一个人「城邑交游」,各地方跑,跑到这里、又跑到那里,同这个做朋友、同那个打电话这些事情。「了知其初」,就知道这件事的初,就明白了。「了知过患」,了知道那件事是有过患的。「于诸城邑交游等处」,知道是有过患的。「了知出离」,也知道怎麽样出离过患。「亦能了知趣出离行」,说出离,不是说出离就出离了,不是的,你要知道要有一个方法,才能使令你「趣出离行」。这个「趣」就是向前进,进到无过患的地方去,就是「出离行」,就是八正道了。 这是「标相」,标这个心寂静的相貌,他心里面寂静了、寂静的相貌。 申二、释名 生彼因缘,说名为初。无常众苦变坏法性,是名过患。欲贪调伏断除超越,名为出离。圣八支道,名趣出离行。 「生彼因缘,说名为初」,这以下是第二:「释名」,就是解释前面这个相貌。怎麽叫做「初」呢?「于诸城邑交游等处,了知其初」呢?「生彼因缘」,叫做「初」。看这个《披寻记》,怎麽叫做「生彼因缘」呢? 《披寻记》六六○页: 生彼因缘说名为初者:此中彼言,所谓诸欲。城邑交游,能生诸欲,故名因缘。此说依处为因缘故。 「生彼因缘说名为初者:此中彼言,所谓诸欲」,「生彼因缘」,就是生彼诸欲的因缘。生彼诸欲的因缘是什麽?就是「城邑交游,能生诸欲」。各地方去同人家联络,那就能引生你的欲,各式各样──名的欲、权力的欲、财富的欲,各式各样的欲,能生诸欲。这个城邑的交游是生诸欲的一个因缘。「此说依处为因缘故」,就是欲生起的依处,所以那个「依处」,就是欲生起的因缘。这叫做「了知其初」,「了知其初」是这麽回事。「于诸城邑交游等处,了知其初」。 「无常众苦变坏法性,是名过患」,「了知过患」这件事,这个过患是什麽呢?「无常众苦变坏法性」,你所遇的这些事情都是因缘生法,它就是要变、要变化。最初你欢喜这样子,它一变了,就变成不欢喜了,那就叫做众苦,很多的苦。这些事情都是属于「变坏法性」,说它现在还没有变,但是它是属于「变坏法性」的,它的体性是变坏的。这里边有一个意思:若你有欲你才苦,它若一变你就苦了;你若没有欲的时候,他心里不苦,变了以后,他心里也不苦。是名叫过患。 《披寻记》六六○页: 无常众苦变坏法性者:此谓诸欲是无常性、是众苦性、及是变坏法性;由过去世已变坏故,未来、现在是应变坏法故。 过去世已经变坏了,未来的事情若是变成现在的事情,你现在看它还不变,它是一定要变的,因为它是变坏法性。这是说这个过患,「无常众苦变坏法性,是名过患」。 「欲贪调伏、断除、超越」,这叫做「出离」,「出离」就是出离这欲,要调伏这欲贪、断除这个欲贪、超越这个欲贪,这叫做「出离」。 《披寻记》六六○页: 欲贪调伏断除超越者:〈摄异门分〉说:毗奈耶,由了相、胜解作意;断,由远离等作意;超越,由方便究竟果作意。(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页)如是次第三相差别应知。 「欲贪调伏、断除、超越者」,本论「〈摄异门分〉说:毗奈耶,由了相、胜解作意」。「毗奈耶」翻个调伏,就是这欲的调伏。怎麽样能调伏呢?要「了相」,就是要明了这个欲是苦恼相,是无常相、是苦恼相;然后你要修止观得胜解作意,这叫做调伏。 「断,由远离等作意」,若是断这个欲贪,就要有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方便究竟作意,就这些作意才能断。「超越,由方便究竟果作意」才能够超越,最后才超越、才成功了。「如是次第,三相差别应知」,有调伏一个阶段、断除一个阶段、超越一个阶段,有三个相貌的,这叫做「出离」。 「圣八支道,名趣出离行」, 这是最后一个:「圣八支道,趣出离行」,就是「圣八支道」,就是能得圣果的这个就是八正道,是叫做「趣出离行」。就是能够向前,「趣」者,向前进。你修八正道的时候,就从凡夫地向前进,进向圣人的境界去了,这叫做「出离行」,能出离欲的过患的修行方法。这是正释「心寂静」,解释完了。 未二、料简(分二科) 申一、举无堪能 若有于彼不见其初,乃至不见趣出离行,由是因缘,于具珍财有情等处,不能厌毁;城邑交游,周旋不绝,而谓彼为心得寂静,于出居家证八解脱静虑定者内心寂静,反生诽谤。由是彼于内心寂静,则不堪能善见、善知、善鉴、善达。 这是第二科「料简」,就把这件事再重新的思惟观察,分二科;第一科「举无堪能」。 「若有于彼不见其初」,若是一位修行人城邑的交游这些事情,你「不见其初」的话,「乃至不见趣出离行。由是因缘,于具珍财有情等处」,你就「不能厌毁」,你对于这件事情你不会有厌离心,你不知道呵斥自己、不知道错误。「城邑交游,周旋不绝」,那当然就是从这里到那里、从那里到这里,各处跑而不能停下来。「而谓彼为心得寂静,于出居家证八解脱静虑定者内心寂静,反生诽谤」,他欢喜「城邑交游,周旋不绝」,而对于不这样做的人──「心得寂静」,出了家而得八解脱静虑定的人、内心寂静了的人,「反生诽谤」,说:「你这个人是老顽固,你一点儿不知道人情!」这样子。 「由是彼于内心寂静,则不堪能善见、善知、善鉴、善达」,由这样子,这个人他对于内心的寂静的境界,他不知道,他不知道内心寂静的乐,他不知道。「则不堪能善见」,他不能善见心寂静的乐。「善知、善鉴、善达」心寂静的功德胜利,不知道。这一共是四句:「善见、善知、善鉴、善达」,或者是不知道、不能「善见」其苦;不「善知」集;不能「善鉴」灭;不能「善达」八正道──就是苦集灭道,不知道这个,这麽解释。 申二、例第一义 若第一义内心寂静与此相违,则能善见乃至善达。 前面是「举无堪能」,现在是第二科「例第一义」。 「若第一义内心寂静」了,若是这个人他能够得沙门果,内心里面寂静了。就「与此相违」,与前面这个事是不同的,他就能「善见乃至善达」,就能够得心寂静了。 巳三、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 前边是两科,一个是「标缘起」、一个是「别释颂」,这二科说完了。现在第三科「略辨义」,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这是「标」,下面解释。 午二、释 谓薄伽梵于此略示诸受欲者,乐杂住者,非第一义内心寂静;若有证得八解脱定,离诸爱味,名第一义内心寂静。 「谓薄伽梵于此略示诸受欲者」,受欲的人。「乐杂住者,非第一义内心寂静」,那麽欢喜杂住的人他就不能够第一义内心寂静,他不能成就这件事。 我看这个《清淨道论》上,他也说是要独住;但是那上面也说:你要和你的师长不能距离太远,你随时要很方便地向师长请教,要这麽方便,这样子独住;并不是说是自己单独住,和任何人不来往,不是那个意思。因为你初发心的人,你们还没有到那个程度。 受欲者、乐杂住者是「非第一义内心寂静」,这上面说这个「诸受欲者,乐杂住者」,当然是包括没有出家的在家人;但是这里面也有诃斥出家人、诃斥出家人。「受欲者、乐杂住者,非第一义内心寂静。」 「若有证得八解脱定」的人,「离诸爱味」了,「名第一义内心寂静」,这个人他就内心寂静。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这是这一段文的略义,是这样子。 寅二、释义—论议摄(分二十七科) 卯一、生灭寂乐(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 诸行无常 有生灭法 由生灭故 彼寂为乐 这个「建立体义伽他」裡边分二科,第一科是辨体义,辨这个体,(注:科名为「辨释体义」),这一大科解释完了;一共分十三科,解释完了。这以下是「释义」,解释义。前面《披寻记》曾经解释过,什麽叫做「体」呢?就是「宣扬法要」叫做体;现在这里边是「义」,是「开显理趣」叫做义。开显理趣与宣扬法要有什麽不同?这就是安立了这个体和义,那麽分这麽两大段,第一段是宣扬法要,第二段开显理趣,有这样的分别。这一科分二十七段,第一段是「生灭寂乐」,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第二科是长行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分四科;先解释「第一句」。第一句里边又分两科,先说这个「诸行」,「诸行无常」这第一句,先解释诸行。「诸行」分两科,先是「标一切」。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四科) 午一、第一句(分二科) 未一、诸行(分二科) 申一、标一切 今此颂中,蕴及取蕴皆名诸行。 这个「诸行」怎麽讲呢?这个「蕴和取蕴」都叫做「诸行」,就是一切有为法。这一切有为法里边就是蕴和取蕴,就是有为法。这个「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叫做蕴。「取蕴」就是有烦恼的蕴,由烦恼所得蕴,得到这样的蕴以后又会有烦恼,这叫做「取蕴」,就是有漏的色受想行识叫「取蕴」。前面这个蕴没有「取」字,只是说「蕴」,那是通于有漏、也通于无漏。只是说蕴,是通于有漏,通于无漏;若是加上个「取」字,那只是有漏。这样说,圣人的蕴也是有为法,也是「诸行」;凡夫的这一切的色受想行识也是「诸行」。所以「诸行」这句话是通于一切有为法,所以这个标题叫「标一切」。 申二、简今义 此中义者,意在取蕴。是五取蕴,略有三种:谓去、来、今。 这是第二科「简今义」,简别现在这里说的「诸行」是属于那一种呢?这个义是在「取蕴」,就是有漏的色受想行识说的。因为凡夫的有漏这里边有很多的苦恼,这是要解决问题的地方;圣人已经没有问题了,所以这里不说了。「是五取蕴,略有三种」,这五取蕴有三种不同,「谓去、来、今」,有过去的五蕴、有未来的五蕴、有现在的五蕴,分这麽三种不同。这是「简今义」。 「诸行」这句话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说这个「无常」,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义」。 未二、无常(分二科) 申一、标义 诸行无常者:谓彼诸行本无而生,生已寻灭。 「诸行无常者:谓彼诸行本无而生,生已寻灭」,这叫做「无常」。原来这件事没有;那麽怎麽有了呢?后来有因缘故、有生──这五蕴就现前了。「生已寻灭」,它现前了以后,随着就又消灭了,即生即灭,刹那生、刹那灭,刹那灭、刹那生,这样子,这就叫做「无常」。这个「无常」是「标义」,下边是「显体」,就是来显示这个义的道理。 申二、显体 若过去生,过去所得诸自体中所有诸蕴皆过去故、已谢灭故、生已没故,体是无常。 「若过去生,过去所得诸自体中所有诸蕴皆过去故」,这个诸行是无常的,诸行就是蕴,蕴里面有去、来、今;若是属于过去生命中的五蕴,这等于是标。过去所得的诸自体──过去生中你所得的色受想行识的自体里边。所有的诸蕴,所有的色受想行识诸蕴。「皆过去故」,已经都过去了。什麽叫做「皆过去故」呢?「已谢灭故」,它已经消灭了,所以是叫做过去。「生已没故」,它是过去法、也是出现过,出现过又没了、又没有了,不是现在、也不是未来;现在是生而没有没,过去法生已没故,所以它叫做「谢灭」、所以它叫做「过去」。「体是无常」,它那个体性不是常住的,所以就会有「生已没」。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