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22
2014/9/4   热度:19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22 午二、第二句(分二科) 未一、有生法 若未来生,未来所得诸自体中,所有诸蕴皆未生故,非已起故,未灭没故,可生起故,是有生法。 这是第一科「生灭寂乐」这一科,解释这个「诸行无常,有生灭法,由生灭故,彼寂为乐」。这个「长行释」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又分四科;第一科解释第一句「诸行无常」。现在是解释第二句「有生灭法」,解释这一句。 「若未来生」,就是将来的生命体,将来的生命体就是「未来所得诸自体中」,就是还没有来到现在,是将来所得的那个生命体里边。「所有诸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皆未生故」,都没有现前,所以叫做未来。「非已起故」,它不是现在,不是已经现起来,所以不是现在。它也不是过去,「未灭没故」;若是灭没了,那就是过去了;现在没有灭、没有失掉。「可生起故」,但是它虽然没有现起、没有灭,可是它有因缘的时候它会现起来,所以说它「是有生法」。它是有生──有因缘的时候它会现起来,所以叫做「有生法」。这个第三句(注:口误,应为第二句)叫做「有生灭法」,现在解释这个「有生法」,就指未来的色受想行识这个生命体说的。 未二、有灭法 若现在生,现在所得诸自体中,所有暂住支持存活有情诸蕴,皆死法故,可为殒灭之所灭故,是有灭法。 这是第二科「有灭法」。「有灭法」指什麽说的?就指现在这个生命体说的。「若现在生」,怎麽叫做「现在生」呢?就是现在所得的诸自体里面所有的这个色受想行识。它是暂时的存在,叫「暂住」。「支持存活」,要众多的因缘来支持它,它才能够生存、它才能够生活,这样的「有情诸蕴」。这些蕴「皆死法故」,都是要死掉的、都是要败坏的,它不可能够永久存在。「可为殒灭之所灭故」,它现在虽然是还在,它现在是在,为什麽说它是「死法」呢?它「可为殒灭」,可为殒灭的、可以消殒灭亡的、它是所灭的法的,所以叫做「死法」,所以说它是有灭的法,有息灭、有灭坏的这种事情。 这个「有生法」指未来说,「有灭法」是指现在说的。 午三、第三句 若彼诸蕴,在于未来所得自体是有生法,于中都无所得自体,是常是恒,乃至即当如是正住。唯除纔生,生已寻灭。 第三科解释「第三句」。这第二句「有生灭法」解释完了,现在解释第三句是「由生灭故」。这个「由生灭故」,看这个文:「诸行无常,有生灭法,由生灭故」,所以它叫做「有生灭法」。这个「由生灭故」是解释「有生灭法」这一句,现在看这上的解释。 「若彼诸蕴,在于未来所得自体是有生法」,这个若彼未来的诸蕴,它在时间上说,它还在于未来;不是现在,也不是过去,是「未来所得自体」,是有因缘的时候它会生起的。「于中都无所得自体是常、是恒」,在未来所得的色受想行识的自体里边,那里边的色受想行识「都无所得自体,是常、是恒」,色也好,乃至识也好,都不是常、也不是恒。「乃至即当如是正住」,「乃至」,这中间略去了一部分没有说出来。「即当如是正住」,这个学习佛法的人,应该按照这个道理安住,安住的思惟,就是思惟这个未来的色受想行识,没有常、没有恒,应还有一些事情,应该这样子安住其心,如理作意,正住思惟,正思惟住。「唯除纔生,生已寻灭」,这里边没有常、没有恒,没有什麽、没有什麽,只是这样子,唯独是除掉了……「纔生」,一刹那现起了,一刹那就灭了,就是这个生命体,除了这个,另外没有生命体、没有五蕴可得,只是这麽多。看这个《披寻记》的文。 《披寻记》六六二页: 于中都无所得自体是常是恒等者:所得自体刹那刹那坏故,是名无常。繫属命根,有限住故,是名无恒。寿量未满容被缘坏,非时而死,故不可保,乃至尔所时住,于其中间不定安乐,故变坏法。如〈摄事分〉说。(陵本八十六卷一页)由此当知,所得自体无常无恒等差别相,故于文中置乃至言。唯除纔生,生已寻灭,于其中间相似暂住,说名为住。即当如是正思惟住,除此实无住可得故。 「于中都无所得自体是常、是恒等者:所得自体刹那刹那坏故」,一刹那间就灭掉了、一刹那间就现起了、一刹那间就坏了,「是名无常」,这叫做「无常」。这个刹那变异是很微细的境界,「是名无常」,这无常这麽讲,刹那坏叫做无常。「繫属命根,有限住故,是名无恒」,没有恒,这句话怎麽讲呢?「繫属命根,有限住故」,这个生命体,它的存在是繫属于命根,这个命根就是一种业力,使令这个色法──这个生理的组织、和心心所法联繫在一起的这个力量;使令这个色法和心法,这二法连繫在一起,是有一个力量的,这个力量叫做「命根」。所以,这个生命体的存在是繫属于这个命根,命根若在的时候,它就存在;命根若不在,这个生命体就结束了,所以它自己不能决定,它要属于这个命根来决定它。命根是「有限住」,就是有限度的存在的,它不是永久无限度存在下去,「有限住」,它存在一百年,到一百年的时候就结束了;存在一百二十年,一百二十年到时候就结束了,是有限度的存在,不是无限度的,「是名无恒」。这个「无恒」是这样意思,这就是一期的生灭。前面是刹那的生灭叫「无常」;一期的生灭叫做「无恒」。 「寿量未满容被缘坏,非时而死故不可保」,这个「乃至」这里面还有话略去了,现在这地方说出来,就是「寿量未满」,那个命根就是寿量,寿量还没有满,应该活五百岁,但是现在才是一百岁,还有四百年,还没有满、这个期限没有满。期限没有满就决定会生存下去吗?也不是!「容被缘坏」,有可能会被其他的因缘破坏了。其他的因缘,就是你自己不知道好歹,就会死掉,就有很多很多,前面曾经「非时而死」前面讲过。「非时而死」,寿命没有到就死掉了,「故不可保」,叫做「不可保」,靠不住。虽然说是你有五百岁,但是靠不住,有可能会「非时而死」,这叫做「不可保」。「乃至尔所时住,于其中间不定安乐故变坏法」。「乃至尔所时住」,说是我没有死,我能活一千岁;但是你那麽多的时间,你存在的时候,「于其中间」不是决定令你完全满意的,可能很苦恼,所以叫做「变坏法」。这就是那个「乃至」里边的那些文,没有说出来。「如〈摄事分〉说」,这个文是那来的?就是本论的〈摄事分〉里面说的,是陵本八十六卷一页。 「由此当知,所得自体无常、无恒等差别相,故于文中置乃至言」,所以在文里面放个「乃至」,其实里面还有这麽多的文没说。「唯除纔生,生已寻灭,于其中间相似暂住」,在中间,由生至死中间,前后刹那刹那的相似,前一刹那、后一刹那彼此相似,但是久了就不相似了。于相似的暂住「说名为住」,就叫做「住」。「即当如是正思惟住」,「乃至即当如是正住」,这个「正住」这麽讲。「即当如是」,这个修行人应该这样子思惟观察,应该安住在这个思惟观察裡面、安住在这个正忆念里边。「除此实无住可得故」,除了这个无常、无恒、不可保是变坏法之外,另外没有一个生命、没有一个色受想行识是安住的,另外没有,就是这麽一个这麽样一个无常、无恒的、可破坏的东西。这是解释这个第三句「由生灭故」,所以它有生灭,因为由无常故,所以有生灭。 午四、第四句(分二科) 未一、彼寂 若诸有情于现法中,永尽未来诸蕴因者,一切未来自体诸蕴皆不生故,说名彼寂。 这现在解释第四句。「第四句」分两科,第一科「彼寂」,解释这个「彼寂」,怎麽叫做「彼寂」呢? 「若诸有情于现法中」,若是这个补特伽罗于现法中: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未来的事情还不知道,就是你现在的这个生命体、你的色受想行识,你能够相信佛法、你能够修四念住。「永尽未来诸蕴因者」,你修四念住修得很成功,永久的灭除了未来的色受想行识的因缘,你能把这个未来的还有生命吗?这个是不一定。若是现在你能造这个贪瞋痴的活动,那麽你将来就会继续有色受想行识的生命体相续下去;如果你现在灭除这个爱烦恼、见烦恼,永尽未来诸蕴的因缘,「一切未来自体诸蕴皆不生故」,就不生起了。「皆不生故,故名彼寂」,这叫做寂灭,这个「彼寂」这样讲。这麽说,若是你不修学四念住、不灭除这个见烦恼、爱烦恼,那麽这个生命体结束了,又继续有生命体,这麽相续不断的流转下去了。 未二、名乐(分二科) 申一、总标 又复此寂,由二因缘说之为乐。 这是第二科,解释这个「乐」。「彼寂名乐」,这个「彼寂」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这个「乐」字,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又复此寂」,就是你能够修这个四念住成功了,灭除去这个爱、见的烦恼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叫做「寂」。这个「寂」有两个因缘「说之为乐」,说它是快乐的。 申二、列释 一者、一切苦因灭故,一切麤重永止息故,于现法中安乐住故,说之为乐;二者、当来生老病等所有众苦,永解脱故,说之为乐。 「一者、一切苦因灭故」,一切苦恼的因消灭了,那麽他就是会乐。这个「苦因灭故」,究竟指什麽说呢?就是指你现在的一念分别心、你现在的虚妄分别心、你现在这一念的执着心。你现在的一切的执着心若灭了的时候,他就不苦,所有的苦恼不能令你苦恼,苦恼的境界就是来了,不能令你苦恼。因为你能够安住在第一义谛那里,所以一切苦因、一切苦恼的境界,不能令你苦恼。 「一切麤重永止息故」,这个「麤重」就是烦恼的种子,这个爱烦恼的种子、见烦恼的种子,你由修四念处故,深见第一义谛,这些种子都息灭了,能灭除一切种子。「于现法中安乐住故」,你若能够修行达到这个程度,就是虽然现在有生命体的存在、有色受想行识的存在,但是你会很安乐住,安乐的存在、安乐的生活,所以叫做「说之为乐」,这样意思。 那个申一是「总标」,申二是「列释」。看《披寻记》。 《披寻记》六六二页: 一切苦因灭故等者:贪爱永灭,证心解脱,名一切苦因灭。见修烦恼,永断无馀,是名一切麤重止息。由是因缘,于现法中住安乐住,故说为乐。 「一切苦因灭故等者:贪爱永灭,证心解脱,名一切苦因灭」,这上面「贪爱永灭」,这个贪爱心永久的灭了,你就能够证悟心解脱的境界。这个「贪爱永灭」,有一个境界爱、还有自体爱。按通常的境界,也表示这样的意思。譬如说是别人的父母死掉了,你心里面没有什麽事情,你心里不感觉什麽。为什麽呢?因为你对他没有爱,若是自己的父母就不得了啊!那就是因为有爱。所以如果你对你自己的生命体,你没有那个爱心的时候,这个身体若是种种的苦恼的境界出现的时候,你心里也没有事,也是没有事的,也不感觉到苦。当然这是很微细的境界,很微细、很微细的境界。所以「于现法中安乐住」。这个「一切苦因灭」是「贪爱永灭,证心解脱」,就是不为爱烦恼所繫、也不为苦恼的境界所繫缚,所以你的心解脱了,「名一切苦因灭」。这一切苦因灭就可以这麽讲、这麽解释。 「见修烦恼永断无馀,是名一切麤重止息。由是因缘,于现法中住安乐住」,前边这一切苦因灭,指这个「贪爱永灭」,就是其中的最重要的部分。这个「一切麤重止息」,就是全面的、所有的烦恼、烦恼种子都说在内了。「由是因缘,于现法中住安乐在,故说为乐」。 「二者、当来生老病等,所有众苦永解脱故,说之为乐」,这是第二个理由,第二个理由说是:将来的「生老病等所有众苦,永解脱故,说之为乐」,那麽就是你现在若是这个贪爱的烦恼没有灭除,将来还继续有生老病死。这个生命有生老病死;这个生命结束以后,将来还有生命会生、会老、会病等,还有很多的苦恼等着你。因为你现在「一切麤重永止息故」,将来的生命没有因缘了,所以那些众苦也是都解脱了,那叫做「乐」。这样子说,就是将来也是乐。现在也是乐、将来也是乐。若是你不修四念处,你只是修禅定的话,那麽成功了的时候,你现在的生活还可以;但是这个禅定结束了的时候,又继续──又生、老、病、死,所以将来不能够得解脱。这是这一段文,这四句话都解释完了。 巳二、略辨义(分二科) 午一、标说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 这是第二科「略辨义」,分二科;第一科「标说」,今当略辨上文所说的道理。 午二、释义(分九科) 未一、依正见辨 谓薄伽梵此中略说:正见依处及正见果。 这是解释。解释这个道理的里边分九科,第一科「依正见」来解释。这四句话是「谓薄伽梵」,谓佛陀。「此中略说:正见」的依处,这「诸行无常,有生灭法,由生灭故」,这就是正见的依处,你若知道诸行无常是有生灭,你若能这样的觉悟,这就是有正见了。「及正见果」,「彼寂为乐」,这是正见所得到的果,是这样意思。这个「诸行无常,有生灭法」,这是很微细的境界,由粗显的境界一直到最微细的境界,这是你常常的修止观你才能够知道。这是「略辨义」。 未二、依遍知辨 复有差别,谓略显示遍知依处及彼断灭。 彼「复有差别」。这是底下第二科「依遍知辨」:「谓略显示遍知依处及彼断灭」,这个「诸行无常,有生灭法」,这是遍知的依处。这个「遍知」实在是圣人的智慧,圣人的智慧知道「诸行无常,有生灭法」,也可以这样说。这个「由生灭故,彼寂为乐」,就是「及彼断灭」,及彼这一切苦恼的色受想行识、生灭的色受想行识灭了。按这个文,是「由生灭故」,观察未来的色受想行识里边没有常恒住的东西,所以它是因缘所生的生灭法,是可以灭的;若是有一个自性的常恒住,就是不可以灭。「由生灭故」,由它本身是因缘生法、有生有灭,所以是可以灭。这样说「由生灭故」是向下念了,那麽「及彼断灭」。 未三、依所遍知等辨 又略显示所遍知法及与遍知。 这是第三科「依所遍知等辨」。这个看这《披寻记》。 《披寻记》六六二页: 今当略辨上所说义等者:此中说有种种差别,如次配释诸行生灭及与寂乐,随文可知。唯除第三说所遍知法及与遍知,义有差别。诸行及彼寂,名所遍知法;了知无常等,是能遍知故。 「今当略辨上所说义等者:此中说有种种差别」,这个「略辨义」有好多差别,不同的解释法。「如次配释诸行生灭及与寂乐」,这麽来配释,就是这个「寂乐」是一个意思;「诸行生灭」是一个意思,「随文可知」。「唯除第三」,第三科「依所遍知等辨」,这一段文有点不同。「唯除第三说所遍知法及与遍知,义有差别」,和前面不同。有什麽不同呢? 「诸行及彼寂,名所遍知法;了知无常等,是能遍知故」,这个意思是「诸行及彼寂」这四句话,「名所遍知法」,是所遍知的法。这样说,「诸行无常,有生灭法,由生灭故」,这是缘起法,是世俗谛;「彼寂为乐」,「彼寂」这是第一义谛。这是二谛,是「所偏知」。 「了知无常等,是能遍知故」,这「能遍知」,你若能够知道这个「彼寂」,这是无分别智、这是根本无分别智;了知「诸行无常,有生灭法,由生灭故」,这是后得智。或者说是前边这个智慧是闻思修的三种智慧,也通于有漏、也通于无漏,这是一种如量智;这个「彼寂为乐」是如理智,就是无分别智。这还有这样的不同。 未四、依三世行辨 又略显示三世诸行所有杂染,及彼寂故所有清淨。 前面这是分三科,这底下第四科「依三世行辨」,过去的诸有为法,现在、未来的诸有为法。 「又略显示三世诸行所有杂染,及彼寂故」,这个「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由生灭故」,前面解释过,有过去世,过去世也是诸行无常,有生灭法;未来也是、现在也是,是通于三世。「及彼寂故」,就是彼三世的有为法现在完全寂灭了。这麽样解释,所有都清淨了。这样说,前面这个「彼寂」,彼三世的有为法都是指有漏的诸行,这有漏的诸行完全息灭了,那就是无漏的,无漏无为的清淨法了,这样意思。 未五、依缘起辨 又略显示诸缘起法及缘起灭。 这是第五科「依缘起辨」。 「又略显示诸缘起法」,那麽前三句都是「缘起法」,那麽第四句就是「缘起灭」。这样是略辨义。 未六、依苦灭二谛辨 又略显示苦谛、灭谛。 这是第六科「依苦灭二谛辨」。这样说,「彼寂为乐」这是灭谛,前三句都是指苦谛说的。这样子就是在四谛里面说了二个谛。 未七、依三解脱门辨 又略显示空与无愿二解脱门所依处所,及显无相一解脱门所依处。 「又略显示空与无愿二解脱门」,这第七科「依三解脱门辨」,这个显示空解脱门和无愿解脱门所依的处所。这个「诸行无常」里边有无我的意思,因为我是常住的,所以这个是表示「空解脱门」。说到无常,那也就是「无愿解脱门」,无常就是苦,苦、无常这都是属于无愿解脱门的所依处。从这里──依止此处修空解脱门、修无愿解脱门。「及显无相一解脱门所依处」,那就是「彼寂为乐」,就是涅槃名为「无相解脱门」。这是依三解脱门解释这四句话。 未八、依二法辨 又略显示圣谛现观相违二法断所依处。言二法者:一、随顺戏论,二、怖无戏论。 「又略显示圣谛现观相违二法断所依处」,这是第八科依二来法辨、来说明。「略显示圣谛现观」,「圣谛现观」就是已经修四念处成功的圣人,见到苦集灭道四谛的人的那个止观的境界,「圣谛现观」。头一些日子解释过这个「现观」。「相违二法」,与圣谛现观相违反的有二种法,这二种法断灭了的依止处,就是这四句话是这样意思。这句话「相违二法」是什麽呢?「言二法者:一、随顺戏论,二、怖无戏论」,就是这二种法断灭的依止处。看《披寻记》解释这两句话。 《披寻记》六六三页: 一随顺戏论等者:若谓我有,而生愿乐,是名随顺戏论。若谓我无,而生怖畏,是名怖无戏论。 「一随顺戏论等者:若谓我有,而生愿乐,是名随顺戏论」,如果你是执着色受想行识里边有一个我,有个我,而对于这个「我」非常的欢喜,这叫做「随顺戏论」。我们不修行的人是对自己特别爱乐,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子,对自己欢喜;但是我们不修行人爱着自己这句话,只是习惯上成了一个习惯爱着自己,的确这爱着心也是很强,但是不是那麽分明。谁爱着自己的这种爱着最分明呢?就是有修行的人、修行的人。因为他常常修行的时候,他对于这个生命体本身的现象逐渐的分明了、逐渐的分明。 以前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说这个唯识的经论上说,说第七识执着第八识的见分是我,只是凭记忆力记住这件事,实在怎麽回事儿?不是太明白!但是,你常常静坐修止观的时候,这件事就明白了、特别的分明。如果你若不学习佛法的话,那的确是这麽样,就是:「若谓我有,而生愿乐」,就的确是这麽回事。感觉到自己:「这个是我、这个是我!」就会明白这句话。「若谓我有,而生愿乐」,就是我看禅师的语录上面,有一个禅师、有一句话:「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就是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是名随顺戏论」,你若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爱着这个我,这就是「随顺戏论」,根本没有我,你认为有个我,这就叫做「戏论」。你爱着这个我,你就随顺戏论,就是这麽回事。 「若谓我无,而生怖畏,是名怖无戏论」,这个「无戏论」的境界就是没有我,那是第一义谛无为的境界。无为的境界,执着我的人,若说没有我,他就生恐怖,生恐怖哦!可能不只是生恐怖,也会生瞋心的,这叫做「怖无戏论」。 现在这个「诸行无常」这四句话,是「略显示圣谛现观」,「圣谛现观」实在就是无我观。「相违二法断所依处」,就是依止这四句话就断掉了这二法,这就叫做「圣谛现观」。断掉这二法,这二法是相违的,就是随顺戏论、怖无戏论。这是第八科。第九科是「依二对治法辨」。 未九、依二对治法辨 又略显示不共外道二对治法。何等为二?一者、所知无颠倒性,二者、所证无颠倒性。 「又略显示不共外道二对治法」,这四句话又简要地显示出来不通于外道二种对治的法。那二种呢?「何等为二?一者、所知无颠倒性,二者、所证无颠倒性」,这个「所知无颠倒性」就是前三句;「所证无颠倒性」就是第四句,就是这样子,这是没有错误的,不是颠倒的。这四句话这样解释。假设你为人讲开示,讲这四句话也蛮好。 卯二、无逸放逸(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 无逸不死迹,放逸为死迹;无逸者不死,纵逸者常死。 这是第二科「无逸放逸」;前面是第一科「生灭寂乐」,第一科解释完了;一共是二十七科,这个「生灭寂乐」是第一科。现在是第二科「无逸放逸」,这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 「无逸不死迹」,这个「迹」就是在道路上走,现出来走的痕迹,其实就是道路的意思。你不放逸,是不死的道路;实在也是因的意思,你不放逸,这个「不死」是什麽?就是涅槃,你不放逸,其实就是修学戒定慧、修学四念处,你这样子,就是涅槃的因,这是这麽一句话,「无逸不死迹」。「放逸为死迹」,你若是不修学戒定慧,你就随顺你的爱见的烦恼去活动、去放逸,那就是流转生死的一个因缘,所以「放逸为死迹」。 「无逸者不死,纵逸者常死」,前面这两句话等于是开示你。下面是说你若这样做,就会得到这样的成就。「无逸者不死」,你若修学戒定慧、不放逸的话,你就得到涅槃了,是这样的意思。「纵逸者常死」,你若不修学戒定慧,常放逸,常放逸你就常在生死里流转,是这样意思。 看这文的意思,这「无逸不死迹」,无逸是不死的迹。这苦集灭道四谛,这「无逸」就是道谛,道谛是涅槃路,「不死」就是涅槃,道谛是涅槃的道路,所以这句话,主要是讚歎道谛。「放逸为死迹」,这就诃斥这个集谛,集谛是流转生死的原因、是苦谛的一个因,这样意思。 「无逸者不死」,那你这个道谛修成功了、就得到涅槃了,这个是指灭谛说的,「无逸者不死」,是指灭谛说。「纵逸者常死」,这就指那个集谛、指集谛说的。(注:口误,更正义见于后)「放逸为死迹」是集谛,「纵逸者常死」是苦谛,这样子。 前面是「举颂言」,这下边是「长行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分三科;第一科是「第一句」;先是「徵」。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三科) 午一、第一句(分二科) 未一、徵 今此颂中,云何无放逸是不死迹耶? 这是「徵」。下面第二科解释,先解释「不放逸」。「云何无放逸是不死迹耶?」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不放逸 谓如有一,依四所依立四种护。谓命护、力护、心杂染护、正方便护,是名不放逸。 「谓如有一,依四所依立四种护」,谓如有一个补特伽罗,就是有一个人,他依这个四种的依止处、四个所依处;「立四种护」,立出来四种护、四种保护,保护这四法。「谓命护、力护、心杂染护、正方便护」,立出来这四种护。这就等于是两个四法,一个四依、一个四护。「是名不放逸」,这个「不放逸」就这麽讲。这是解释「不放逸」;下面第二科解释「不死迹」。 申二、不死迹 此不放逸为依为持,涅槃资粮未圆满者,令速圆满;已圆满者,令于现法得般涅槃。 「此不放逸为依、为持」,就是依不放逸为基础去用功修行,叫「为依」。这个「持」是主持,就是以不放逸是个主导者,你心里面用不放逸来作个主导者,他是个领导者,领导自己向前用功,叫「持」。「涅槃资粮未圆满者」,涅槃的资粮就是戒定慧、就是涅槃的因。涅槃的因若没有圆满的,「令速圆满」,使令你赶快地把戒定慧修行它,叫它圆满。「已圆满者,令于现法得般涅槃」,就得到不生不灭的第一义谛的境界就现前了。看这《披寻记》。 《披寻记》六六三页: 依四所依立四种护等者:〈菩萨地〉说:依止处苦,有四所依。由依此故,于善说法毗奈耶中,出家受具,成苾刍分。所谓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陵本四十二卷九页)依此四依,立四种护:以法追求,不以非法,是名命护。为当存养,如法受用,是名力护。起恶寻思,应速除遣,是名心杂染护。能忍众苦,精进无懈,是名正方便护。 「依四所依、立四种护等者:〈菩萨地〉说」,本论的〈菩萨地〉,「〈菩萨地〉说:依止处苦,有四所依」,这个「依止处苦」,苦有很多,现在说这个依止处的苦。依止处,什麽是「依止处」呢?有四种所依止处。「由依此故,于善说法毗奈耶中」,就是在佛法中,在佛的法、律中。「出家受具」,受了具足戒。「成苾刍分」,成就了苾刍的身分,你出家受具,那麽就是成就了苾刍的身分了。「所谓衣服」,这个「四依」究竟是什麽呢?「所谓衣服」这是一个依;「饮食」又是个依;「卧具」是一个依;「病缘医药、供身什物」,这是一个依,一共四种依。 这「依止处苦」,这句话怎麽讲呢?就是你出家以后,你自己不生产嘛!你这个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要向人家乞求,向人家乞求这件事是个苦恼事情。你向人乞求,乞求的不如意:乞这饮食的时候,你想要热呼的,他偏要给你冷的;或者是你要多一点,给你的少;你要好一点,给你不好的;或者是态度不好,这都是很苦恼的事情,所以叫做「依止处苦」,这麽意思。虽然有这麽多的苦恼,而自己的道心不退,还是努力地修行得圣道,那一段文是这样意思。这是陵本四十二卷九页上说的。 「依此四依,立四种护:以法追求,不以非法,是名命护」。「以法追求,不以非法」,就是如法地去追求这个四依: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你去追求、去乞求这四种事情的时候,你要如法,就是要实实在在的,不要有欺骗的那种动机和行为,这叫「以法追求,不以非法」。「是名命护」,这就叫做正命,这就是你的命就清淨了,所以叫做「命护」。 「为当存养,如法受用,是名力护」,说是我有这个身体我才能修学圣道,所以我应当要保存这个身体、要时时地长养他,我才有精神、有力量去修学圣道。这样子,我要如法地受用这个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这些事情,我不应该非法的受用、不合道理的受用,这不可以,一般所谓这些浪费的事情、各式各样的事情,是「名为力护」,叫作「力护」。这样子就是如法的受用四依,使令你身体有力量能修学圣道,这叫「力护」。 「起恶寻思,应速除遣,是名心杂染护」,这叫作「心杂染护」。心裡若有杂染了,赶快把它驱逐出去,令心清淨,这也可以说清淨护,保护内心的清淨。「能忍众苦,精进无懈」,因修行而来的这些也很苦;去乞求生命所需的四依的时候,也是很苦,你都能够忍受,不计较这些事情,能够精进地修学圣道而不懈怠,是名叫「正方便护」,这是四种护。这是《披寻记》解释四依和四护。 午二、第二句(分二科) 未一、徵 云何放逸为死迹耶? 前面是解释「不放逸」是不死的道路,就是得涅槃的道路。下面是「第二句」,解释第二句,分两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作放逸是死迹呢?这是「徵」。 第二科是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放逸」,又分两科;第一科「显相」,显示出来放逸的相貌,分两科;第一科是说在家人。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放逸(分二科) 酉一、显相(分二科) 戌一、在家 谓如有一居家白衣,于诸欲境耽着受用,造不善业。 「谓如有一」个补特伽罗他没有出家,他是「居家」──在家、是个「白衣」。「于诸欲境耽着受用,造不善业」,那麽这是指在家人说的。下面第二科是出家人。 戌二、出家 或有出家现四无护,谓命无护乃至正方便无护。 或有出家的人,出了家「现四无护」,他不能命护、也不能力护、也不能心杂染护、也不能正方便护,这样的出家人。「谓命无护乃至正方便无护」,也不能修学圣道,这样的出家人,这就叫做「放逸」。这是显示放逸的相貌;下面第二科「结品」。 酉二、结品 如是放逸通于二品,谓在家品及出家品。 「如是放逸通于二品」,通于二类。「谓在家品及出家品」这两类。有的在家居士诃斥我们出家人:「你们出家人放逸!」其实在家人也是放逸,这样意思。 申二、死迹 即此放逸为依、为持,乐生本行,造生本业。因此故生,生已寿终,生已夭没。 这底下说「死迹」。前面是「放逸」,「放逸是死迹」。什麽叫作「死迹」呢?「即此放逸为依、为持」,就是心里面以此为依止而造作种种的过失;「为持」,心里面那个放逸是他的主人,他就是主持一切都是放逸的。「乐生本行,造生本业」,这乐(ㄧㄠˋ)生本行,或者念(ㄌㄜˋ)也可以,是指「愿望」的意思说的,他欢喜这样子;这「造」是在行动上说的,这两句话有一个愿、一个行,愿、行,是这样的差别。 「因此故生」,你有这样的愿、你又有这样的行,造作出来种种的事情,因此你就有生命体了。「生已寿终」,你得到一个生命体以后,你寿命到了,就结束了、就死掉了。「生已夭没」,者是得到生命体以后,寿命没有到就又死掉了,这叫做「死迹」。 这个意思就是:你若放逸的话,造作了种种的罪过,就在生死里流转;流转的时候,有的时候寿命长、有的时候寿命短,就是这麽意思。这个《披寻记》解释这两句话: 《披寻记》六六三页: 乐生本行造生本业者:爱乐生为根本诸有漏行,是名乐生本行。造作生为根本诸有漏业,是名造生本业。 「乐生本行,造生本业者:爱乐生为根本诸有漏行」,这个「爱乐生为根本」,这个「生」就是爱乐这个生命,就是像中阴身他要去投胎,他就是希望去得一个生命,那麽就是「爱乐生」。或者说也就是「爱乐自我」也可以,这道理是一样的:爱乐这个生命体为根本,就是我爱。「诸有漏行」,其实不只是爱乐这个生命体,他还不能停留在这里,他继续向前动,那麽就是造作出来种种的业力了──这些「有漏行」有烦恼的活动,也都是自己所欢喜的,你不欢喜能做这件事吗?这是指「爱乐」说的,「是名乐生本行」。 「造作生为根本诸有漏业」,你这样爱乐以后,就採取行动了,以生为根本的诸有漏业,这些有漏业令你去得果报,所以是「生为根本」。这个「生为根本」就是得生命体,你造的这个业力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业力令你得一个生命,这是「生为根本」。或者得人的生命、得天的生命、得三恶道的生命──这一切的有漏业,你造作这样的业力。「是名造生本业」,生为根本的一切的有漏业,这麽解释。 午三、后二句(分二科) 未一、徵 云何无纵逸者不死,纵逸者常死耶? 下面是后二句。前面两句解释完了,解释「后二句」,分两科,第一科是「徵」。怎麽叫作「无纵逸者不死,纵逸者常死耶?」这是「徵」。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列」。 未二、释(分二科) 申一、总标列 谓死有五种:一者、调善死,二者、不调善死,三者、过去死,四者、现在死,五者、未来死。 「谓死有五种」,有五种的死。一者、是调善之死,这就是佛教徒,你修学戒定慧的时候,你这个死是调善的,就是烦恼被调伏了,不是随着烦……死亡的时候,被调伏了。昨天曾经提过,这个初果圣人他还是有我爱的现行,但是他能调伏它;若凡夫就不能调伏,圣人能调伏。若是三果圣人,我爱不现行,这就叫做调善的死亡。若是阿罗汉,也是调善;但是后来就不再死亡了。「二者、不调善死」,那这就是一般的凡夫,或者造善业、或者造恶业,死亡的时候心里面苦恼。三者、过去的死亡。四者、是现在的死亡。五者、是未来的死亡,一共说这麽五种。这个《披寻记》念它一下。 《披寻记》六六四页: 死有五种等者:清淨解脱死者,名调善死。不清淨不解脱死者,名不调善死。如〈意地〉说。(陵本一卷十五页)过去死者,谓过去诸行没,乃至命根灭故死。现在死者,谓现在诸行没,乃至命根灭故死。如〈摄事分〉说。(陵本八十五卷十六页)未来死者,准前应说未来诸行没,乃至命根没故死。 「死有五种等者:清淨解脱死者,名调善死」,这个「清淨」就是指心清淨、心不染污,心里面没有烦恼的染污,那就叫做清淨死。这个「解脱死」就是心里面没有烦恼的繫缚,那就叫做「解脱死」,是这样意思。那这都是要有修行的人才能辨得到,「名调善死」。 「不清淨不解脱死者,名不调善死」,心里面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苦恼,不清淨、也不解脱,这样的死「名不调善死」。「如〈意地〉说。(陵本一卷十五页)」,我们讲过去了。 「过去死者,谓过去诸行没」,过去的色受想行识没,死没了,「乃至命根灭故」叫做死。「现在死者,谓现在诸行没」,就是诸行灭,「乃至命根灭故」叫做死。这样,这个「没」是指诸行说的;「灭」,是指命根说的。「如〈摄事分〉说。(陵本八十五卷十六页)未来死者,准前应说:未来诸行没,乃至命根灭故死」,也是这样子。 申二、别释句(分二科) 酉一、释第三句 若善修习此无纵逸补特伽罗,于现在世由调善死而正死时,由过去死已死,于过去世亦由不调善死;于现在世不由不调善死而死;于未来世不由调善死,不由不调善死而死,故名不死。 这底下第二科「别释句」。前面是「总标列」,标出来五种死。下面「别释句」,分两科,第一科解「释第三句」:「无逸者不死」。 「若善修习此无纵逸」的这个补特伽罗、这个人。「于现在世」,他现在的时候。「由调善死而正死时」,他现在这个戒定慧修得很成功,所以死亡的时候心里面很调善;而正死亡的时侯──这个人。「由过去死已死」,由于这个补特伽罗他过去生中也是有生命的,那个生命已经死掉了,所以有现在的生命。这个过去死,「于过去世亦由不调善死」,就是过去世这个圣道没有修成功,死亡的时候不调善死,所以有现在世的生命。「于现在世,不由不调善死」,过去生中是由不调善死;可是现在世因为修学圣道了、心里面调善了,所以不由这个不调善而死。「于未来世不由调善死、不由不调善死而死,故名不死」,这就指阿罗汉说的了,阿罗汉他现在的色受想行识生命死掉了,未来世会怎麽样呢?「未来世不由调善死」、也「不由不调善死而死,故名不死」,他这个有漏的五蕴再不现前了,所以叫做「不死」。 酉二、释第四句 若有纵逸补特伽罗,于现在世由不调善死而正死时,于过去世亦由不调善死已死;于现在世即由不调善死而死,于未来世亦由不调善死当死。故名常死。 下面是解释第四句:「纵逸者常死」。「若有纵逸」,就是放纵自己的这样的众生,不修学戒定慧的。「于现在世由不调善死而正死时,于过去世亦由不调善死而死」,过去世也没修学圣道,现在世也不修学戒定慧,所以「于现在世即由不调善死而死」亡的。于未来世呢?「未来世亦由不调善死当死,故名常死」,所以就是常是流转生死。 巳二、略辨义(分二科) 午一、标说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 下面是:「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以四谛来解释。 午二、释义(分二科) 未一、依四谛辨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无纵逸者,道谛灭谛;有纵逸者,集谛苦谛。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无纵逸者,道谛、灭谛」,就是「无逸不死迹」,这是道谛;「无逸者不死」,这是灭谛──这是「无纵逸者」的道谛和灭谛。「有纵逸者」就是集谛和灭谛(注:口误,应为苦谛)。那就是「放逸为死迹」是集谛,「纵逸者常死」,这是苦谛。那麽这四句话就是四谛、约四谛说的。 未二、依二力辨(分二科) 申一、标 又略显示处非处性、自业作性。 这是第二科:依二力来辨。这「十力」──佛的十种智慧力量的前二种力,约那二种力来解释这一段文。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就是「又略显示处非处」智力性,自业智力叫「自业作性」。这是「标」,下面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配」。 申二、释(分二科) 酉一、别配 前半显示处非处性,后半显示自业作性。 「前半显示处非处性」,就是「无逸不死迹,放逸为死迹」,这是处非处智力。你修学圣道,那是涅槃的因;你若不修学圣道,放逸自己,那是流转生死的因缘,那麽这就是「处」的意思;如果相反的,就不是「处」了。这个「处」,就是道理为处,合乎道理就叫作「处」;不合乎道理叫作「非处」。现在无逸是不死迹,放逸为死迹,这是合道理的,所以是「处」。 「后半显示自业作性」,后半就是「无逸者不死,纵逸者常死」,就是显示:你的遭遇是你自己业力所创造的,所以叫「自业作性」,这叫业智力。佛知道一切众生所有的果报都是他自己的业力所成就的,是约这个意思说的。 酉二、辨义 又前半显示师于弟子作所应作,后半显示诸弟子等自所作义。 「又前半显示师于弟子作所应作」,这第二科是「辨义」,辨别这个道理。「前半显示」,就是「无逸不死迹,放逸为死迹」,这显示那个师长对于他弟子「作所应作」的事情,就是开导他这个道理:若修圣道是涅槃的因;你若是放纵自己,那是流转生死的因,这样开示他。「后半显示诸弟子等自所作义」:是「无逸者不死,纵逸者常死」,这后半显示诸弟子他自己努力的一个结果,是这样子,「自所作义」。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到最后的终极,就是放下。 祖师为什么要呵佛骂祖?就是要教你破相,教你不要着相。 自古以来,无着相的佛。 着相造善,着相造恶,皆是轮回。一定要契入空性的思想。 空的思想,是佛法与外道的根本区别。一慧律法师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