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36
2014/9/4   热度:291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236 子五、乐听闻等 又依所知真实觉了欲故,爱乐听闻;依乐闻故、便发请问;依请问故,闻昔未闻甚深法义。 这是第三科能熟解脱慧之成熟裡边的第二科辨次第,分十科。第一科善友为依,第二科尸罗摄受,第三科觉真实欲,第四科堪忍讥论,现在是第五段乐听闻等。 「又依所知真实觉了欲故」,又这位修行人因为他有真实觉了的愿望,就是想要通达第一义谛,他有这样的愿望,这个愿望为他的依据,也就是愿望为他的主导者,所以他爱乐听闻正法。「依乐闻故」,因为他欢喜听闻正法,所以他的心常在这上思惟、观察。「便发请问」,所以他就会发出来问题,就会发觉一些问题,提出来请问。「依请问故,闻昔未闻甚深法义」,就会听闻到以前没有听闻过的甚深的法义。 子六、法义淨等 数数听闻无间断故,于彼法义转得明淨,又能除遣先所生疑。 「数数」地,一次又一次地「听闻」正法,没有「间断」地听闻正法,所以他会对这个甚深「法义」展「转」地「得明淨」。这个「明」就是智慧,数数地听闻正法,智慧得增长,所以叫「明」。智慧增长了,就没有误解的染污,自己不解认为是解了,那是染污的分别,现在这些事情都没有了,所以叫做「明淨」。「又能除遣先所生疑」,因为智慧得明淨,所以又能够破除去,排遣以前所有的疑问,也会消除了。 子七、厌离盛事 如是觉慧转明淨故,于诸世间所有盛事,能见过患,深心厌离。 这是第七科「厌离盛事」。「如是」,就是指前面这几段,这个「觉」悟正法的智「慧」,展「转」地增长「明淨」的关係,「于诸世间所有」的兴「盛」的「事」情,他「能」够看「见过患」,那裡边隐藏着过患。如果你智慧不明淨,你就见不出来,看不出来。现在于诸世间,所有世间的兴盛事,能看见过患。「深心厌离」,深刻地厌离世间的生死。 子八、不乐世间 如是厌心善作意故,于彼一切世间盛事,不生愿乐。 「如是厌心善作意故」,第八「不乐世间」。因为他的厌离心常常深入地观察,这样作意的关係,「于彼一切世间」的「盛事」,「不生愿乐」,不生欢喜心。对于世间的事不生欢喜心,所以他这个出离的愿力就强起来。 这第九科「愿断恶趣」。 子九、愿断恶趣 彼由如是于诸世间增上生道无愿心故,为欲断除诸恶趣法,心生正愿。 「彼由如是于诸世间增上生道无愿心故」,「彼」那位修行人,由于他能这样地深见过患,有厌离心,所以对于「世间」上的「增上生道无愿心故」,世间上的这些殊胜的事情,他心裡面不欢喜。世间人认为这个事情很荣耀,他不欢喜,不希望这些事情。「为欲断除诸恶趣法,心生正愿」,他心裡面,有什麽事情他注意呢?就是恐怕自己的思想行为有错误,将来到三恶道去,这件事他注意,所以他心裡面「为欲」,这个「欲」也就是「愿」,也就是注意要断除去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行为,不要到三恶道去,对于这件事,他特别注意。「心生正愿」,心裡面建立很正大的一个愿望,一个愿力。对于世间上的人天的增上生道不欢喜,但是又特别地注意不要到三恶道去。 《披寻记》七一八页: 于诸世间所有盛事者:谓若族姓、色力、寿量、财富、安乐、名称、辩才等增上,是名世间所有盛事。 「于诸世间所有盛事者」,世间什麽事情是兴盛的事情?是人所欢喜的呢?「谓若族姓,色力」,「族姓」,这个是贵族,是富贵的人家,这是世间上的盛事。「色力」,人的气色好,人的身体健康,这件事要注意。「寿量」,寿命长,不欢喜寿量短。还有世间上的「财富」,这也是世间上的盛事。如果族姓也好、色力也好、寿量也好、财富也好,心情就安乐了。「名称」,就是有很好的名誉,很多人讚歎,还有很好的「辩才等」。「增上」,就是族姓增上、色力增上,寿量、财富、安乐、名称、辩才等,这些事情都是特别殊胜的,「是名世间所有的盛事」;就是不提断惑证真的事情,不提,那不是世间上的事情了。 对于世间上的事情,心裡面不欢喜,这是第九「愿断恶趣」。第十科是「愿证圣果」。 子十、愿证圣果 又为修习能对治彼所有善法,修习一切烦恼对治所有善法,为欲证得彼对治果,亦为自心得清淨故,心生正愿。 「又」彼修行人,「为」了「修习能对治彼」到三恶道的这件事,心裡面有恶心、做恶事,这就是三恶道的因缘了。他为了对治这件事,就修习彼所有「善法」,就是四念处了,要注意修习这件事,这是一。「修习一切烦恼对治所有善法」;前面「修习能对治彼所有善法」,这是为了能够见道,就是得初果。「修习一切烦恼对治所有善法」,这是修道,见道以后,要继续地修习四念处来对治所有的烦恼,这一切这些爱烦恼,和俱生的这一切的分别烦恼。「所有善法」,也还是四念处。「为欲证得彼对治果」,就是前面「为修习能对治彼所有善法」,你修学这个四念处就把三恶道能对治了,得了初果须陀洹。决定不到三恶道,初果圣人才办得到;你没有得初果,三恶道的门是开着的,随时就有可能会堕落的。所以「为欲证得彼对治果」就是得初果须陀洹果,这是一。 「亦为自心得清淨故」,就是第二个「修习一切烦恼对治所有善法」,那就是修道,修道能断除去这个爱烦恼,能断治一切的俱生的我执,得阿罗汉果的时候,心得清淨了。「心生正愿」,这个修行人,他对于世间上的盛事没有兴趣,有恐怖,怕堕落三恶道,所以他对于出世间的圣道「心生正愿」,有出离的愿望。 这是第十科「愿证圣果」有这样的愿望,这件事也很重要。尤其是我们出家人,一定要有一个圣道的愿望,不然的话,衣食无缺,住的地方也是现成的,一天就是悠悠地过生活,这是不合道理的! 癸三、结十种 如是十种能熟解脱慧成熟法,如先所说,渐次能令解脱圆满。 前边这是能熟解脱慧的成熟,辨别他的次第,这一共有十种。这下边就是第三科「结十种」,结束这一段。 「如是十种能熟解脱慧成熟法,如先所说,渐次能令解脱圆满」,由前面说这十种次第,你能按照它的次第,次第地学习,就能使令这个解脱慧成熟了,就圆满了,就得到涅槃了。 《披寻记》七一九页: 如是十种能熟解脱慧成熟法者:谓毘钵舍那支善友为依,是为第一。奢摩他支尸罗摄受,是为第二。于真实性有觉了欲,是为第三。于举罪等堪忍讥论,是为第四。爱乐听闻及与请问,闻昔未闻甚深法义,是为第五。法义明淨及除遣疑,是为第六。厌离世间所有盛事,是为第七。于彼盛事不生愿乐,是为第八。为断恶趣心生正愿,是为第九。为修善法及证彼果,是为第十。如是名为十种能熟解脱慧成熟法。 「如是十种能熟解脱慧成熟法者:谓毘钵舍那支善友为依」这是第一段。「奢摩他支尸罗摄受」,这个「摄受」是保护的意思,你想要奢摩他成就,要有戒律,清淨戒律的保护才能成就,「是为第二」。「于真实性有觉了欲」,就是于第一义谛,你有一个觉了的愿望,那麽你就会不断地学习佛法。因为你想要通达,就是要从文字上努力地去学习,你才能通达。如果没有「觉了欲」呢,那就不想学习了。这个「欲」,一个是文字上的学习,一个修止观,都是从「觉了欲」,从这裡发生的,从这裡才能建立出来;所以,没有觉了欲,那就没有事情做了,什麽也没有这兴趣了,所以「于真实性有觉了欲,是为第三」条。「于举罪等堪忍讥论,是为第四」,这也是修行的一个条件,你一定要堪忍,人家说你的毛病,你要堪忍这一点。「爱乐听闻及与请问,闻昔未闻甚深法义,是为第五」条。「法义明淨及除遣疑,是为第六」。「厌离世间所有盛事,是为第七」,如果对于世间的盛事你有爱着心,那就表示你对于圣道没有出离的愿望了,所以这上面说厌离世间的盛事,那就表示你有出离的愿望,这是第七。「于彼盛事不生愿乐,是为第八」,前面是厌离,这是不愿,不生愿乐。「为断恶趣心生正愿是为第九。为修善法及证彼果,是为第十。如是名为十种能熟解脱慧成熟法」。 庚二、总结(分二科) 辛一、明普摄义 又随次第已说三支。谓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熟解脱慧之成熟。如是三支,广圣教义,谓十种。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前面是「别显」,别显这三种,就是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熟解脱慧之成熟,这三种,别别地显示这三种、结束了。这下边第二科是「总结」,总结前面的文。分两科,第一科「明普摄义」。 「又随次第已说三支」,前面这一大段文,随着标列的次第,把这三支说完了,那三支呢?「谓闻正法圆满」,这是一支。「涅槃为上首」,这是一支。「能熟解脱慧之成熟」,又是一支。「如是三支,广圣教义」,这三支虽然是一、二、三的三,不算多,但是它能广摄一切圣教的道理,可见还是很重要。「谓十种,除此更无若过、若增」,这三支是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熟解脱慧之成熟,三支实在来说也就是一支。「谓十种」,这十种次第,就是「能熟解脱慧之成熟」有十种次第,所以,这十种也就包括了前两支,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也包括在内了。「除此更无若过,若增」。 辛二、名修因缘(分三科) 壬一、标 又此三支,当知即是修瑜伽因缘。 前面是「明普摄义」,现在这下面第二科「名修因缘」。分三科,第一科是「标」。这三支,当知即是修瑜伽的因缘。那四处摄裡面,有一个修瑜伽因缘,这麽样把它配合一下。 壬二、徵 何以故? 这是「徵」。 壬三、释 由依此次第、此因、此缘,修习瑜伽方得成满。谓依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熟解脱慧成熟故。 「由依此次第」,这是第三科,是解「释」。由于这位修行人,他肯随顺这样的次第,他不违背这个次第。「此因、此缘,修习瑜伽方得成满」,用这个为因,用此为缘,你的瑜伽的止观,你才能成功,你才能修习得成满,成功了。这个「因、缘」,就是毘钵舍那这个慧是「因」,其馀的戒、定都是「缘」,所以,缘倒是很多。主要就是智慧,毘钵舍那观是「因」。「谓依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熟解脱慧成熟故」,这个「修习瑜伽方得成满」,也还是这样意思,就是先依闻正法圆满,然后你有涅槃的这样的意愿,你就能熟解脱慧成熟了。 己三、修习对治──第五支(分三科) 庚一、徵 云何修习对治? 这是第三科「修习对治」。前面是第一科是「生圆满」,「生圆满」裡面一共有十段。第二科是「次三支」,就是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熟解脱慧之成熟,这是第二科,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三科「修习对治」。一共有七支,现在这「修习对治」是第五支。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怎麽叫做「修习对治」呢?就是这个止观,修习奢摩他和毘钵舍那,它有能力使令你消除一切烦恼,能证悟真理,但是怎麽样修习这个止观呢?这是问。 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略说」,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 庚二、释(分二科) 辛一、略说(分二科) 壬一、总标 当知略说于三位中,有十种修习瑜伽所对治法。 这个「三位」就是三个阶段,略说有三个阶段裡面,合起来有十种修习瑜伽所对治法,所对治的法有十种不同。 这是「总标」。下面第二科是「别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这个「三位」,「略说三位」,「三位」是什麽? 壬二、别释(分二科) 癸一、三位 云何三位?一、在家位。二 、出家位。三、远离閒居修瑜伽位。 「云何三位?一、在家位」,就是在家人,你还没有出家,在家的阶段。第二个位就是「出家位」,出了家的这个阶段。第三是「远离閒居修瑜伽位」,远离愦闹,閒居静处,修学止观,就是修禅,这第三个位。这三个位说完了。 下面第二科说这个「十所治法」,分两科,第一科是「徵」。 癸二、十所治法(分二科) 子一、徵 云何十种修习瑜伽所对治法? 这是「徵」。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初二种」,十种先说初二种。「初二种」裡分两科,第一科出所对治的,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在家位」。 子二、释(分三科) 丑一、初二种 (分二科) 寅一、出所治(分二科) 卯一、在家位 谓在家位中,于诸妻室,有婬欲相应贪;于馀亲属及诸财宝,有受用相应爱。如是名为处在家位所对治法。由此障碍,于一切种不能出离。 「谓在家位」,就是这位佛徒他还没有出家,他还在家的时候,他有什麽问题呢?「于诸妻室有婬欲相应贪」,这是一个所对治的事情。「于馀亲属及诸财宝有受用相应爱」,对于其馀的父母、兄弟、姊妹这些亲爱的人。「及诸财宝,有受用相应爱」,彼此之间都有亲属爱,互相照顾,还有这个财富的「相应爱」、「受用相应爱」。这是有这两种所对治法。「如是名为处在家位所对治法」,这两种,上面所说的这两种事,是处在在家的时候,所应该对治的事情。 「由此障碍,于一切种不能出离」,这两件事为什麽要对治呢?「由此障碍」,「由」这两个爱能「障碍」你,「于一切种」苦、很多很多的苦恼,你「不能出离」,你不能解脱这个苦,你不能从很多的苦恼裡面跳出来。你有这个爱,就把你绑在苦恼裡面受苦了,所以你想要得圣道,这件事一定要对治。 卯二、出家位 设得出家;由此寻思之所扰动,为障碍故,不生喜乐。 这前面是「在家位」,现在说「出家位」。假「设」这个人,他能够从这个爱裡面出来了。出来了,「出家」以后,「由此寻思之所扰动」,由于他内心裡面……,表面上虽然出家了,但是内心裡面还有寻思,有不清淨的寻思。这个寻思扰乱他的心,使令他这个心老是掉动不安。「为障碍故,不生喜乐」,这样掉动的寻思,障碍他修学圣道,他对于修学圣道的事情不生喜乐,对于出家这件事情心裡也没有什麽喜乐的事情,心裡没有喜乐。 《披寻记》七二○页: 由此寻思之所扰动等者:此中寻思,谓亲属寻思、国土寻思。谓因亲属及因国土或盛或衰,或离或合发欣慼行,心生筹虑等,是名亲属及与国土寻思。由是因缘,生忧恋心恶作追悔,此于出家障生喜乐。 「由此寻思之所扰动等者:此中寻思」,什麽寻思?「谓亲属」的「寻思」,或「国土」的「寻思」,其实也包括前面那两种爱的寻思。「谓因亲属」,这地方释什麽叫做「亲属寻思」、「国土寻思」?「谓因亲属及因国土或盛或衰」,就是亲属一些如意的事情来了就是「盛」,不如意的事情来了就是「衰」。「国土」的寻思,国土裡面也有「盛」、也有「衰」;用现代的话,那个地区经济繁荣,那麽就是盛,经济衰退了就是衰了。「或离或合发欣慼行,心生筹虑等」,这些亲友相爱的人,有因缘不能在一起,分离了,或者在一起,这些情形的变化,心随境转,所以就发出「欣」,发出欢喜心,发出来忧「慼」、忧愁心。「心生筹虑等」,心欢喜的时候、忧愁的时候,心裡面就有种种的分别,筹虑等,「是名叫做亲属寻思及与国土寻思」。 「由是因缘,生忧恋心」,生出忧愁爱恋的心。「恶作追悔」,「恶作追悔」我们讲过,就是不高兴自己做这种事情,就是后悔。「我为什麽要出家呢?我应该不要出家,和我父母在一起,和我亲爱的人在一起多好呢?」就是后悔出家。「此于出家障生喜乐」,这是出家位的时候所应该对治的事情。 前面说在家、说出家的所治。下面说能治。 寅二、明能治 如是二种所对治法,随其次第修不淨想,修无常想,当知是彼修习对治。 前面这「两种所对治法」,主要就是爱。那怎麽样能对治它呢?能消除它呢?「随其次第」,随前面文说的次第。「修不淨想」,你若有爱,要修这个不淨观,就能破除去这个爱。「修无常想」,也就能破除去这些受用相应爱,能破除去亲属的寻思,国土的寻思,这一切的问题,「当知是彼修习对治」。 世间上的这一切,这一些烦恼法都是无常的,它不可能随顺你的想法,永久地令你如意的,不可能的,你出家不出家都是这样子的。你不出家就能完全令你满意? 《披寻记》七二○页: 如是二种所对治法等者:如前所说YIN欲相应贪及与受用相应爱,是名二种所对治法。由修不淨想故,能正对治YIN欲相应贪。由修无常想故,能正对治受用相应爱。当知是名二种能对治法。 我们出家人,你不学习经论,然后师父收徒弟,师父诃斥徒弟:「你不可以这样子,不可以那样子!」这话说都是废话,说了等于没有说。佛、菩萨就是大智慧,告诉你一个方法,你这样做才能有效,它才能对治,光说「你不要这样子」没有用。无始劫来的熏习就那麽一句话会有效?不可能的事情嘛! 丑二、次四种(分三科) 寅一、举四所作(分二科) 卯二、略标 又出家者于出家位中,时时略有四种所作。 这前面是「初二种」;一个是在家,一个出家,这两种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次四种」,其次的四种,这四种法,分三科,第一科「举四所作」,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 「又出家者」,出了家的人,「于出家位中,时时略有四种所作」。你「出」了「家」了,你不是在家人,这个身分不同了,那麽应该做什麽事情呢?「时时」,你从早晨起来,乃至到晚间,昼三时、夜三时,除了中夜,其馀的从时至时,乃至从今天到明天,明天到后天,就是这一个月、下一个月,这一年、下一年,「时时中略有四种所作」,有四种事情你要做。 这是「略标」。下面第二科列出来这四种事,加以解释。分四科,第一科「常修善法所作」。这是你要做这件事。 卯二、列释(分四科) 辰一、常修善法所作 一、常方便修善法所作。谓我于诸法常方便修为依止故;当能制伏随爱味乐一切心识,又能如实觉了苦性。 「常方便修善法所作」,你要长时期,不是暂时的,这不是一日一夜就能毕业的,或是一天、两天就能毕业的。这要长时期的善巧方便,要修善法,你要做这件事。做这件事,你就会有成就。这个「方便修善法」后面解释,实在就是修禅定,你要修奢摩他,这样子。 「谓我于诸法常方便修为依止故」。前面这句话是标,「常方便修善法所作」这是标的题目,「谓我于诸法…」下面就是解释。 「谓我于诸法常方便」,这个「诸法」就是修禅定的方法,修习奢摩他的方法。你「常方便」,「常」是善巧「方便」地用智慧,修这个奢摩他,常常这样修。「为依止故」,你有这样的奢摩他作你的一个凭仗,你依仗他。「当能制伏随爱味乐一切心识」,你就会「能制伏随爱味乐一切心识」,我们的一切心识老是在五欲上追求乐。「爱味」是能、「乐」是所;所「爱味」的是「乐」。在五欲上,在色声香味触法上,常常就是……,我们这个心从无始劫来习惯了,一直地想要在这上追求乐,就是「随爱味乐一切心识」这样的问题「能制伏」。你常常修奢摩他,你就有力量把这种追求乐的心情,能调伏过来、能降伏过来,就有这个力量能制伏他。 「又能如实觉了苦性」,你常常静坐修奢摩他,能够制伏你追逐乐的这种爱着心。一个是止的力量,其中也有观的力量,就是裡面有智慧。能调伏这个心,不但是止,也要有观察的力量才可以。「又能如实觉了苦性」,又能真实地不是虚浮地,这个「如实」是深刻地觉了色受想行识是苦。这苦的体性;有坏苦、苦苦还容易觉悟,这个行苦是不容易觉悟的。现在说「又能如实觉了苦性」,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七二○页: 常方便修善法所作等者:此中善法,谓定心品。无间修习加行故,名常方便修。于此修中,观一切行皆是无常,了知自心于长夜中由妙五欲积集长养,故于诸欲随生爱乐。观见此已,心生厌恶,不随彼转,是名制伏随爱味乐一切心识。又观无常故苦修习苦想,故能如实觉了苦性。 「常方便修善法所作等者:此中善法,谓定心品」,就是奢摩他这一类的心所法,心王、心所法。「无间修习加行故,名常方便修」,不间断地修习。我们在这个寺庙裡面当职事,去做这样、做那样,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主要的是修学奢摩他和毘钵舍那,这是我们第一件大事。其他的事情是,不得不去做;我要做监院、我要做知客,这是不得已的。所以,我们要知道轻重,知道这件事。「名常方便修」。 「于此修中,观一切行皆是无常」,你在奢摩他裡面,你还要修毘钵舍那观的呀!观这一切所爱乐的色声香味触,色受想行识这些境界皆是无常变异的。「了知自心于长夜中由妙五欲积集长养」,从无始劫来就爱着这个「妙五欲」,你的心一动爱的时候,就熏习了一个爱的种子,你一动,心就熏习,从无始劫来一直这样子长养这个爱的种子,这个爱着心是很有力量的,「积集长养」。「故于诸欲随生爱乐」,所以,好像不需要学习,也不需要别人来劝你,他任运地就对于诸欲随生爱乐,就是欢喜。「观见此已,心生厌恶」,你在修了奢摩他,你又能修习佛法,这毘钵舍那的智慧来了,你就能觉悟到这裡,「心生厌恶」,心裡面生厌恶心。厌恶这个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裡面有无量劫来熏习的爱种子,使令你要受苦去的呀!要「厌恶」。「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你若不学习这个生死流转是怎麽一个面貌,你就不知道那个阿赖耶识的境界是个大苦恼聚,就不知道,认为「我是圣人了,我是佛了」,就会有这样的颠倒。现在这裡是「观见此已心生厌恶」。「不随彼转」,不随这个爱欲心去活动,「是名制伏随爱味乐一切心识」。 「又观无常故苦」,又观察「无常故苦」,「修习苦想」。这个「苦」怎麽样修呢?由「无常故苦」,要这样修习。「故能如实觉了苦性」,「觉了苦性」,刚才说坏苦也容易明白,苦苦也容易明白,这个行苦是很深刻的苦,是不容易明白的。 辰二、信乐涅槃所作 二、于无戏论涅槃信解爱乐所作。谓我当于无戏论涅槃,心无退转,不生忧虑,谓我我今者,何所在耶? 「二、于无戏论涅槃信解爱乐所作。谓我当于无戏论涅槃,心无退转」,前面是第一科「常修善法所作」。现在第二科「信乐涅槃所作」,这一科的道理又深刻了一点。 「于无戏论」的「涅槃」你能够有信解心,应该有爱乐心,你就愿意向涅槃那裡去了。这一句话是标,下面解释。 「谓我当于无戏论涅槃心无退转,不生忧虑。谓我我今者,何所在耶?」「谓我当于无戏论」的「涅槃」,「心无退转」;这个无戏论涅槃是一个大安乐处,心裡面向前进,就生欢喜心,不会向后退,你要有这爱乐心。「不生忧虑」,你向涅槃那裡去,你认为那是大安乐聚,所以你就不会有忧虑;「这个地方是好地方吗?」你就不会有这种心情,因为你有信解心、有爱乐心的关係。「谓我我今者,何所在耶?」生忧虑,生什麽忧虑?就是「我我今者,何所在耶?」说是涅槃那种境界,离一切相,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都无,那个时候,我在什麽地方呢?还有没有我呢?就有这个顾虑。现在因为你有信乐心、有欢喜心,就没有这个顾虑了。 《披寻记》七二一页: 于无戏论涅槃等者:于无馀依涅槃界中若异不异死后当有或当无等一切戏论不能说故,名无戏论涅槃。于此爱乐,是故心无退转。于此信解,是故不生忧虑。由依世俗,建立差别:说圣者我,及异生我。若依胜义,决定无有二真实性。胜义伽他作如是说:我我定非有,由颠倒妄计。(陵本十六卷七页)若于无戏论涅槃生信胜解,便无如是颠倒妄计,是故不生忧虑,谓何所在? 「于无戏论涅槃等者:于无馀依涅槃界中若异不异死后当有或当无等一切戏论不能说故,名无戏论涅槃」,这是解释什麽叫做「无戏论」?「于无馀依涅槃界中」。这个,先得有馀依涅槃,就是他那个心裡面只有清淨的戒定慧,没有这个贪瞋痴、完全地断除去了,心裡面就是清淨的境界,只剩下了还有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裡面但是没有贪瞋痴,叫做「有馀依」。「无馀依」的时候,把那清淨的色受想行识也灭掉了,这个时候是离一切相的境界,这个境界「若异不异」,它与这个有为法是差别的?是无差别的?就是离开了有为的色受想行识另外有一个无馀依的涅槃,这是「若异」。「不异」就是即色受想行识就是无馀依涅槃,就叫做「不异」,「若异若不异?」「死后当有或当无等?」说是这个臭皮囊死掉了火化了,这个时候以后还有一个什麽?有个无馀依涅槃?有个什麽?若是离开了色受想行识另外有一个无馀依涅槃就是「当有」,若是即色受想行识是无馀依涅槃,那麽死后了以后,色受想行识火化了,没有了,「或当无等」,将来就什麽也没有了,无馀涅槃也没有了。就是这样子思惟分别,这都是「戏论」。「一切戏论,不能说故」,那无馀依涅槃的境界,你不能用这些名言来表示的,所以叫做「不能说故」,「名无戏论涅槃」。 「若异不异、死后当有或当无等」,这都是戏论,不能这样子戏论,所以叫做「无戏论涅槃」。 「于此爱乐是故心无退转」,心为什麽不退转?这个境界,你不向后退,你能向前进是因为你有爱乐心。这个是大安乐处,心裡欢喜,「是故心无退转」。「于此信解是故不生忧虑」,对于这个无馀依涅槃的境界,离一切相的这个境界,也就是胜义谛的境界,你不生忧虑,生信解。佛说「这是大安乐聚」,我有信解心,你就不会忧虑、不会恐怖了。 「由依世俗建立差别:说圣者我,及异生我」,现在解释「谓我我今者何所在耶?」这两个「我」是什麽意思呢?是「由依世俗谛」,就是名言,「由」名言去言说、去分别,在这个立场上说,就是安「立」了有「差别」相。什麽差别呢?「说圣者我及异生我」,圣人他也有色受想行识,这时候也可以名之为「我」,这是世俗谛假名为「我」。「及异生我」,我们没得圣道的凡夫也有色受想行识,也说是「我」,这也是「假名我」。这在世俗谛上,在名言上假名为「我」,有这两个「我」。「若依胜义决定无有二真实性」,如果从圣人的无分别慧的境界来看,决定没有这两个「我」的真实性。圣人也没有「我」的真实性,凡夫也没有「我」的真实性。 「胜义伽他作如是说:我我定非有,由颠倒妄计」,前面我们学习过了那个胜义伽他裡面有这麽两句话:「我我定非有,由颠倒妄计」,圣人也是无我的,凡夫也是无我的,那麽我们为什麽执着有我呢?「由颠倒妄计」,你煳涂了,你虚妄执着,所以你认为有我,这在十六卷七页上说的。 「若于无戏论涅槃生信胜解,便无如是颠倒妄计」,如果你能学习佛的法语,就是学习经论的时候,佛说的话你能够有信,加上长时期的奢摩他、毘钵舍那的学习,你的信心就深刻了,信解就深刻。「便无如是颠倒妄计」,就没有这颠倒妄想的执着了,不会执着有我了。「是故不生忧虑,谓何所在?」就不会再想、再顾虑:「哎呀!到那个时候我在什麽地方呢?」就生恐怖心了。所以说「不生忧虑,谓我我今者何所在耶?」到那个离一切相的时候,我在什麽地方呢?如果没有我还行吗? 辰三、游行乞食所作 三、于时时中游行聚落乞食所作。谓我乞食受用为因,身得久住有力调适,常能方便修诸善法。 这个「信乐涅槃所作」是第二科,实在这个呢,不只是文字上的佛法,而是从奢摩他、毘钵舍那的观察中,就接触到这个境界「那个时候,我在那裡呢?」就会这麽想,有这个顾虑。现在是第三科「游行乞食所作」。 「于时时中游行聚落乞食所作」这是第三个。因为出家人自己不生产,所以「时时中」要到「聚落」去,去「乞食」,作这件事。「谓我乞食受用为因」,我到聚落裡面去乞食,我「受用」这个食,受用这个饮食「为因」,所以使令我「身得久住有力调适」,使令我这个身体还可以继续活下去,身体还会有力量,有健康,四大调适,可以「常能方便修诸善法」。这个身体得久住有力调适了,我就能长期地修学圣道,就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是这样意思了。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七二一页: 身得久住有力调适者:〈声闻地〉说:谓饮食已,寿命得存,是名存养。若除飢赢,是名为力。若断故受,新受不生,是名为乐。(陵本二十三卷十六页)此中久住有力调适如次应知。 「身得久住有力调适者:声闻地说:谓饮食已,寿命得存」,你要吃饭这个寿命才能存在,「是名存养」,能够长养这个身体,这个身体才能存在。「若除飢赢,是名为力」,你受用饮食以后你就不会飢赢了,所以叫做「力」,有力量。「若断故受,新受不生,是名为乐」,这是解释这个「调适」。这个地方,这样解释就是深刻了一点。「若断故受」,你修习四念处最后修习无我观心裡面能离一切相了,这个时候就是没有「受」,不受一切法了。有能受、有所受,所受不可得,能受也不可得了,这时候是一个无受的境界,就是涅槃的境界了。说「新受不生」,次一刹那再没有觉受,没有这个受了,因为没有境界可受了。所以这个,我们凡夫苦乐忧喜捨这些受很多,初禅、二禅、三禅有喜受、有乐受,四禅以后有捨受,到了灭尽定的时候是无受,捨受也没有了,这是圣人的境界了。这是这个〈声闻地〉这样解释,「(陵本二十三卷十六页)」。「此中久住有力调适」这三句话呢,「如次应知」,就如〈声闻地〉说的那个可以知道,就是那个「若断故受,新受不生」就解释那个「调适」的。 辰四、安住远离所作 四、于远离处安住所作。谓若爱乐与诸在家及出家众,杂居住者,便有种种世间相应见闻受用诸散乱事;勿我于彼正审观察心一境位,当作障碍。 这是第四科「安住远离所作」这件事。这出家了以后,你的第四样事要这样做。 「于远离处安住所作」,在「远离处安住」,然后作你「所作」的事情。「谓若爱乐与诸在家及出家众」,就是你出了家以后你还是欢喜和在家人在一起住,你还欢喜这样;或者和出家人在一起住,在一起住叫做「杂居住」。你欢喜这样的话,「便有种种世间相应见闻受用诸散乱事」,你若在一起住就有这些「有种种世间相应」的,「世间相应」是什麽?不是爱,就是恨,这是世间相应的事情。说是我出了家、你还是凡夫,如果你和人家在一起住,你也就自然地有世间相应的事情。「见闻受用诸散乱事」,这个「见闻」不是爱就是恨,心在爱和恨裡面散乱,就是这种境界,这是一般的境界。 另外还有一件事应该注意的,「勿我于彼正审观察心一境位,当作障碍」,在一起住的时候,大家都修学圣道,说那个修行人他能够跏趺坐一坐八小时、一坐几天。心裡面能正审观察诸法实相,还能够「心一境位」离一切分别相安住,这样境界,「当作障碍」,就不高兴就生嫉妒心了,说「那个人修学这麽好」,你若在一起住又生嫉妒心的时候,就会有这种分别心。「勿我于彼」,我若在一起住的时候,其他的放逸事情就不要说了,就说这个好事情,我不要对人家生嫉妒心「当作障碍」,障碍他修学止观。如果不在一起住,我没看见也就没有这件事。所以不在一起住有很多好处。 寅二、显四所治 于此四种所作事中,当知有四所对治法。于初所作,有赖惰懈怠。于第二所作,有萨迦耶见。于第三所作,有爱味贪。于第四所作,有世间种种乐欲贪爱。 前边有四种所作,这四科。第一科「常修善法所作」,第二科「信乐涅槃所作」,第三科「游行乞食所作」,第四科「安住远离所作」,这四科,这叫「举四所作」,这一科说完了。第二科「显四所治」,这四种所作对治四种过失。 「然于此四种所作事中,当知有四所对治法」,有四种过失被消除了。「于初所作,有赖惰懈怠」,第一个你常修善法那你就能够对治出去「懒惰懈怠」的过失,就不会懒惰懈怠。「于第二所作,有萨迦耶见」,就是信乐涅槃所作就能对治出去这个「我见」,无我的境界。「于第三所作,有爱味贪」,第三所作就是游行乞食所作,游行乞食的时候愿意乞来的饮食合乎我的口味、贪着滋味。现在乞食,你给什麽就要吃什麽。而你要对治这个「爱味贪」,爱味饮食这个贪着心要消除去它,不要执着这个事情。「于第四所作,有世间种种乐欲贪爱」,这就是心安住远离所作,这一个所作能对治什麽过失呢?就是「世间种种」的「乐欲」的「贪爱」,能对治这件事。 寅三、明四能治 如是四种所对治法,如其次第,亦有四种修习对治。一、于无常修习苦想。二、于众苦修无我想。三、于饮食修厌逆想。四、于一切世间修不可乐想。 「如是四种所对治法」,这是第三科「明四能治」,那个四法能对治这四种法。 「如是四种所对治法,如其次第,亦有四种修习」的能「对治」,是什麽呢?「一、于无常修习苦想」,这个第一个,常修习善法这裡边,有奢摩他的止,也有毘钵舍那的观,对于这个「无常」能「修习苦」,无常故苦,能这样子修习,其实就是四念处。「二、于众苦修无我想」,第二个呢?就是于「众」多的「苦」,色、受、想、行、识的苦法裡面「修无我想」,苦故无我。「三、于饮食修厌逆想」,乞来的「饮食」不执着这个味,修这「厌逆想」,虽然受用饮食,而不去爱着。「四、于一切世间修不可乐想」,就是第四个,心安住远离所作,就是对「一切世间修不可乐想」,所有的事情,所有的有为法,所有的相,心裡面都不爱着。再讲一段。 丑三、后四种(分二科) 寅一、举所治(分三科) 卯一、标 又于远离閒居方便作意位中,当知略有四种所治。 「又于远离闻居方便作意位中」,这是第三科「后四种」。前面讲了一个两种,讲了一个四种,就是讲了六种。一共十种,现在讲了后四种。分两科,第一科是「举所治」。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又于远离閒居」,「远离」愦闹「閒居」静处,「方便作意位中」,这时候在这个地方修止观的时候,「当知略有四种所」对「治」法。这是「标」。 卯二、徵 何等为四? 这是徵。下边是「列」。 卯三、列 一、于奢摩他毘钵舍那品,有暗昧心。 这是一个所对治法,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七二二页: 于奢摩他毘钵舍那品有暗昧心者:〈三摩呬多地〉说:由不如实知诸法故,于去来今多生疑惑,于佛法等亦复如是。此中无明及疑,俱名黑暗。(陵本十一卷七页)此说有暗味心,义准应知。由下自释为法光明之所治故。 「于奢摩他毘钵舍那品有暗昧心者:〈三摩呬多地〉说:由不如实知诸法故」,因为你不能够真实知道一切缘起法故,「于去来今多生疑惑」,有过去世、有未来世,还有现在世,这件事你就生疑惑。死了以后还会有生命吗?这件事有因果的道理,真的吗?疑惑。「于佛法等亦复如是」,对于佛说的这个灭道,修学戒定慧的圣道能得涅槃,得声闻、缘觉,佛的三乘圣道,这话是真的吗?「亦复如是」也有疑惑。于世间法有疑惑就是苦集二谛,出世间法就是灭道二谛,有这种疑惑心。 「此中无明及疑,俱名黑暗」,是对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为法,于佛法你有所不了知叫「无明」。佛菩萨这样开示了,心裡有疑惑,这「无明」和「疑」,「俱名」叫做「黑暗」。这是「(陵本十一卷七页)」,我们都讲过了。「此说有暗味心,义准应知」,这个道理要准那一段文就可以知道。「由下自释」,下面有解释。「为法光明之所治故」,你修习奢摩他、毘钵舍那的时候,有时候还是有疑惑。所以我们没有成功的人,对于有神通的人羡慕,其实有神通的人有很多苦恼,他也是很多事还是不大明白的。 二、于诸定有随爱味。 「于诸定有随爱味」这句话怎麽讲呢? 《披寻记》七二二页: 于诸定有随爱味者:〈三摩呬多地〉说:爱味相应静虑等定,由唯得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于上出离不了知故,便生爱味,恋着坚住。(陵本十二卷三页)此应准知。 「〈三摩呬多地〉说:爱味相应静虑等」,「爱味相应静虑」、「见」相应静虑、「慢」相应的静虑,就是这麽多烦恼相应的定,就是世间的定。「由唯得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由于那个人,他只是听到说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第四静虑等,所有的功德。「于上出离不了知故」,对于超越了世间的禅有出世间的禅,「出离」世间的禅的境界,那殊胜的境界他没有学习过,他「不了知」故不明白。「便生爱味」,他就对于世间的禅生爱着心。「恋着坚住」,爱着这个禅定,因为成功了好,成功了以后他就很坚固地执着住在那个禅裡面,这叫「于诸定有随爱味」。 三、于生有随动相心。 这个地方很妙,「于生有随动相心」,看看《披寻记》怎麽解释。 《披寻记》七二二页: 于生有随动相心者:谓于五取蕴生,不能思惟无常及苦,故于后有心生希愿,由是随相扰动其心故。 「于生有随动相心者:谓于五取蕴生,不能思惟无常及苦,故于后有心生希愿,由是随相扰动其心故」。「谓于五取蕴生」。有「四有」,「五取蕴生」就是「生有」。生有以后;若人来说,一刹那间投胎,那一刹那间叫「生有」,以后就是「本有」,「本有」以后,就是「死有」,「死有」以后就是「中有」,「中有」以后就是「生有」。这样子说呢,就是在「中有」的时候,对于「生有」的那个境界「不能思惟无常及苦」,你不能思惟所见闻的一切境界都是无常、都是苦恼的境界,都有欺诳性。「故于后有心生希愿」,所以那个中阴,中有的境界,那个中阴身的时候,对于「后有心生希愿」,希望去得果报,去投胎去了。「由是随相扰动其心故」,随着所见的相,心就动了,就随着去了。你不能观察它是无常的、是苦、是毕竟空的,所以「于生有随动相心」。 所以有的中阴这个救渡的方法,告诉你那是什麽光、什麽光你要避免,到什麽光什麽光你就去。但是这个地方,不是这样态度。告诉你观察它毕竟空、是无常的,要你心不要动,这个态度是高尚的,你心裡不要去,不要到那儿去。 四、推后后日、顾待馀时,随不死寻,不能炽然勤修方便。 「四、推后后日、顾待馀时」,这是第四个过失。 「推后后日」,说是现应该静坐,或者应该念佛,应该栽培善根。「推」,把这一切推了它,等到后天再作,到了后天以后,再后天再作,老也不能作了。「顾待馀时」,它心裡面有顾恋,总是有个心爱的事情要作,修行的事情,等到以后再说。「随不死寻」,那这个人他有不死的感觉,其实到后天我还不死的,到后天再去修行,随不死的寻思。「不能炽然勤修方便」,这个人他不能勇勐精进地勤修圣道。勤修圣道是得圣道的方便,他不能这样作。这是不死寻思的一种过失。就讲到这裡好了。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的重要在断烦恼、了生死、离苦得乐。如果能明心见性,则烦恼不断而自断,生死不了而自了,众苦不灭而自灭,诸乐不求而自得。照此看来明心见性是修行人的一桩极重大的事件。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