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72


2014/9/4    热度:253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72

 

  寅二十、明及解脱能证行别

  又由四行,当知能证明及解脱。由念、眼、慧能证于明;又由身故,能证不动及时解脱。

  一共是三十九科,这里是第二十科「明及解脱能证行别」。「又由四行」,又由于四种修行的不同,是「当知能证明及解脱」,所以知道能得到明。这个「证」就是成就的意思,能成就三种明及两种解脱。这个「明」和「解脱」是由四行成就的。那「四行」呢?「由念、眼、慧能证于明」,这先说三种行,由这个「念」的修行,和「眼」的修行,和「慧」的修行,就能够成就三种「明」。

  「又由身故」,「身」就是这个身体,又由于身体的缘故,也就是根性的不同,有利根、有钝根的不同。能证这个「不动」解脱的阿罗汉果,及「时解脱」阿罗汉果; 不动解脱是利根的阿罗汉,时解脱是钝根的。这个「时解脱」这个「时」字,就是各种因缘都俱备了的时候他才能得到,就是根性钝一点,就是要待缘。这个「不动」就是根性特别利,他不是一定所有的因缘都俱足,但是他也能得到。看《披寻记》。

  《披寻记》五○四页:

  由念眼慧能证于明等者:宿住智通,是名为念;死生智通,是名为眼;漏尽智通,是名为慧。如其次第,能治前际、后际、中际愚故,是故说言能证于明。即三种中所谓三明,俱在无学身中起故。又诸无学住最后有馀依未尽,是名为身。由住于此能般涅槃,而有钝根及利根别,是故说言能证不动及时解脱。

  「由念眼慧能证于明等者:宿住智通,是名为念」,「宿住」就是过去的生命,过去生命的情况,你有智慧能够明了就是宿命通,「是名为念」,这就叫做念。这是得到色界四禅以后,这个修行人已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你在禅里面修这个宿命通,就是忆念过去的事情,就能得到宿命通了,没得禅的人不行。这是「是名为念」。

  「死生智通,是名为眼」,这个「眼」就是天眼、天眼通。修天眼通怎麽修呢?就是在色界四禅里面忆念光明,忆念光明的时候就得到天眼通了,就能知道未来的事情,这个人死亡了是生到什麽地方去了,天眼通都能看得见。天眼通能看见未来的事情,这个宿命通它能够看见过去的事情。「是名为眼」。「漏尽智通,是名为慧」。这个「慧」这个字指什麽说的呢?就是「漏尽智通」,那就是修四念处,这个无我、我所的智慧,这个智慧成功了,能够消灭一切的见烦恼、爱烦恼,所以漏尽了。这个烦恼没有了,这个时候这个光明的智慧能见到真理了,那麽这叫做「慧」。

  这三个字,「如其次第,能治前际、后际、中际愚故,是故说言能证于明」,如前面的文所说的次第,先说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这个次第「能治前际、后际、中际愚故」,能够对治也就是能消除去过去世的煳涂,能消除去对过去世不明白的无明,能消除去。我们没有定、没有宿命通的人,对于过去的事情一无所知,那个无知就是个「愚」,但是你得到宿命通了,你就知道自己过去多少生是怎麽回事,也能知道他人过去生是怎麽回事。这个阿罗汉能通达过去八万劫,天眼通能见未来的八万劫都能知道,所以「能治前际、后际」。

  「后际」就是未来,对未来的事情也看得很清楚;「中际」就是现在。现在这就是有漏尽通,漏尽通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一切情况的时候,他心里面都是明明了了而不迷惑,所以叫做漏尽通。但是这个地方说是「能证于明」,明和通还是有差别。譬如说:这个人生天了,这个人死掉了,他的中阴身生到天上去了,天眼通是能看见。但是为什麽他能生天呢?天眼通不知道,天眼通看不出来。说这个人死掉了生到地狱去了,天眼通能看见,但是怎麽回事,什麽原因呢?不知道。这个天眼明就是知道,知道他为什麽生天。譬如说:这个人在世的时候品德并不好,那麽但是他生天了,这个时候天眼通就是迷迷煳煳的,天眼通能知道生天就容易说错了,他在世间的时候做恶事,这恶事能令他生天,就会这麽讲,就讲错了。但是天眼明就知道不是,不是做恶事,因为他还有宿命通、宿命明,所以知道过去世那一生的善业功德,所以使令它现在生到天上去,不是他前一生做恶事生天的。那麽这是天眼明和天眼通有这个差别的,有这样的差别。

  但是我们可能在这里面还有点疑惑,就是过去生他造了多少多少的功德,那麽他今生造了罪,但是他死掉以后生到天上去,那是怎麽回事呢?为什麽造罪不到三恶道去而生天呢?这地方有点问题。有问题,我们昨天曾经说过,也就是我们前面学的《瑜伽师地论》上也说了,这个临命终的时候,这一个人也有善业也有罪业,那一个业去得果报呢?那一个业力量最强,那一个业去得果报,是这麽回事。所以过去的业力比现在的业力强,那麽过去那个是善业或者罪业去得果报;你现在造的业不行,力量没有那个力量大,所以就潜伏在那里不发生作用了。

  但是佛教徒有多少便宜,能佔到一些便宜。佛教徒有什麽便宜呢?因为有这麽多的好朋友大家在一起学习佛法,共同用功的这都是好朋友。这个好朋友在你有病的时候,你临死之前,你这第六意识还明瞭的时候,还可以见闻觉知的时候,给你做善知识,或者给你请了佛像,或者开导你很多的法语,能够帮助你的善业有力量,那麽就可能往生了,就是能往生,就是能佔这个便宜。如果世间不信佛的人没有好朋友,那就佔不到这个便宜。若是你自己造业的时候,造的本来就是力量很大,那就不需要别人帮助,别人帮助也没有用,你造的罪业特别强,你帮助他也没有用,他还是要去受果报了。所以这个因果还是有点差别。

  所以天眼通和天眼明有差别,这个宿命明、宿命通也是有差别,漏尽通、漏尽明也是有差别。因为你就是得阿罗汉,这件事是后得智,漏尽通里面有根本智、后得智的不同。现在说漏尽通、漏尽明里面是后得智有差别,根本智是无差别的,所以「是故说言能证于明」。当然这个天眼通、宿命通非佛教徒也能够成就,他也能知道,也能成就的。但是天眼明和宿命明这是佛教徒才可以的,因为佛教徒你学习了佛菩萨的经论了,佛菩萨告诉我们这些因果的道理,不可能善得恶报、恶得善报,不可能是这样子,所以他就会得到「明」。

  「即三种中所谓三明,俱在无学身中起故」,这个「即三种中所谓三明」,就是六种通里面这三种才说「明」。没有说天耳明,没有这个明,没有说神足通有神足明,没有这个;只有说天眼通有天眼明,宿命通有宿命明,漏尽通有漏尽明。这三明「俱在无学身中起故」,都是在阿罗汉,有神通的阿罗汉,他的色受想行识里面发动起来的,是修学所成就的。这一段解释完了。

  「又诸无学住最后有馀依未尽,是名为身」,这个「身」字怎麽讲呢?这个阿罗汉他的爱烦恼、见烦恼都消除了,所以他这个生命以后再没有这样的臭皮囊了,就是这个身体是最后的身体了,所以「住最后有」。「馀依未尽」,这个身体还存在,寿命没有到,它还继续生存,继续生存所以「未尽」,它还没有灭,还存在的时候。「是名为身」,这个「身」就是这麽回事,这和一般的身体还是不一样,是最后的这个色受想行识的身体。

  「由住于此能般涅槃」,这个是最后的一个身体了,因为它有无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功德,这是个最后有所以能般涅槃。「般」中国话就是入,能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入于涅槃的境界。「涅槃」就翻个圆寂,就是功德圆满了,一切的惑业苦都寂灭了,功德圆满了,这称为圆寂。这是阿罗汉才能到这个境界,阿罗汉以上的人可以入这个境界,三果以下的圣人还办不到,还是办不到的。所以有些给比丘写牌位的,庄严圆寂比丘某某,这是讚歎的很高了。如果你没得阿罗汉以上的功德,称之为圆寂是不合道理的,那是不合道理的。所以「由住于此能般涅槃」。

  「而有钝根及利根别」,虽然阿罗汉能入涅槃,但是有钝根、有利根的不同。这就是善根的栽培不一样,有的人精进,有的人懈怠,那麽善根栽培的就有钝有利,就不一样。「是故说言能证不动及时解脱」,所以这文上就是这麽说,若能证「不动」解脱的阿罗汉,那就是利根的阿罗汉;若「时」解脱阿罗汉,他就是钝根。但是得了阿罗汉果以后,得阿罗汉的时候有利钝的不同,但是他若继续用功修行也会改变,这钝根也就变成利根了,有这个情形。所以说四行「能证明及解脱」,这是第二十科。

  寅二十一、诸造色生依止差别

  复有四法,能为广大种种差别诸所造色生起依止。一者、坚性,二者、湿性,三者,煖性,四者、轻等动性。

  「复有四法」,这是第二十一科「诸造色生依止差别」。四种法「能为广大种种差别诸所造色生起依止」,这四种法有什麽作用呢?它能为广大的世界,广大的、很多很多的众生,种种不同的所造之色。这些物质是这四法所造,这四种法所创造成的,所造的色,所造的物质,这个所造的物质的现起,要依止这四种法才能够现起的。

  「一者、坚性,二者、湿性」,这「坚性」就是地大,地水火风这个地大,地大这句话的意思就表示它有坚固的一种体性。第二种是「湿性」,就是水大,这是湿。第三是「煖性」,就是温暖,就是热,当然也有程度的不同。「四者、轻等动性」,这个「轻」就是风,风是轻,但是它能动。那麽这就叫做坚、湿、煖、动,这个动是轻,这个四大是组织在一起,它能创造一切物质,一切物质,我们居住的世界乃至人的生命体上也都有物质,都是由这四种法所创造的。

  寅二十二、任持有情及摄益别

  又有四法,能持已生诸有情类令得久住,及能摄益寻求有者,(摄事分)中当广分别。

  这第二十二科「任持有情及摄益别」,能任持有情,还有摄益,这两件事的不同。

  「又有四法」,这四种法它是有什麽作用呢?「能持已生诸有情类」,「能持」就是能够保持已经出现的「诸有情类」。是凡有心意识的有情类能保持他的生命,「令得久住」,使令他一刹那不会灭,还继续的存在,这四种法有这个作用,这是一个作用。「及能摄益寻求有者」,还有一个作用「及能摄益」,「摄」是吸取的意思,或者没有,没有能够叫它有,吸取过来,能增长,能增加,有而又能增长叫它多起来,叫它有力量。这是什麽呢?「寻求有者」,「寻求有者」就是他心有所求,有所希求,是寻求我还要有。这话什麽意思呢?我们学习佛法,这佛教徒也是心有所求的,佛教徒心有所求是求什麽呢?求诸法寂灭相的。

  譬如说是真如,真如这个如者是离一切相的,就是诸法寂灭相名之为如,佛教徒是寻求这一件事的。这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归依法就是我们的内心学习无量无边的佛法,受了很多的辛苦,内心里面你的目的是想做什麽?就是要达到法的那个地方去,法就是诸法寂灭相。就是《金刚经》上说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这个「非相」就是寂灭相,观一切法空都是寂灭相了,这个心到那去是寻求寂灭相的,不是寻求有的。现在这「寻求有者」,就是不是佛教徒,当然如果他相信这个生命死掉了,还没有终断,还继续有生命的话,他就心里面希求,我将来的生命比现在再好一点,各方面都好一点,寿命长一点,身体健康一点,智慧大一点,福德大一点,乃至相貌也庄严一点,我的父亲也是好的,我的母亲也好,我的哥哥、弟弟都好,我的朋友也都是好的。总而言之,寻求有更好的有,「寻求有者」。

  「及能摄益寻求有者」,寻求有的这个人就依这四种法,你对这四种法,这四种法就能够满足你的希望,可以满足你,能令你将来有,将来死掉了以后还继续有生命,反正随你意,你愿意创造什麽样的生命,就给你什麽生命。我小孩子没出家的时候,在学校里面读书考试的时候,那个老师就…,大家有考试试卷,老师说了几句话,说:「你要多少分,我就给你多少分;你要一百分,我就给你一百分」,就是这麽意思。我当时听不懂这句话,后来才懂。但是这里面也是有这个意思,「摄益寻求有者」,你要你将来的生命是什麽样子,他就给你什麽样子,给你什麽样的生命,这叫「摄益寻求有者」,是这麽意思。「(摄事分)中当广分别」,这《瑜伽师地论》一共有五分,这是最后一分叫做(摄事分),在那里面说这个道理了,我们还是看看这个文也好。

  《披寻记》五○五页:

  又有四法至当广分别者:此说四食应知,谓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如是四食,能令已生有情安住,又令有情追求后有、爱乐后有,于其后有未能断者能摄后有、遍摄后有、随摄后有,名能摄益寻求有者。〈摄事分〉中别显其相应知。(陵本九十四卷十七页)

  「又有四法至当广分别者:此说四食」,「又有四法」,就是这四法是什麽呢?就是「四食应知,谓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这四种食。「如是四食,能令已生有情安住,又令有情追求后有、爱乐后有,于其后有未能断者能摄后有、遍摄后有、随摄后有,名能摄益寻求有者」,是这麽意思。这是这样,「如是四食,能令已生有情安住」,就是四大和合很安乐的生存,那麽就叫做「安住」,安乐的生存叫「安住」。

  这个四食第一个是「段食」,「段食」就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的饮食,就是有一个体相,有一段落、一段落这种饮食。这个饮食,这个段食能令我们有气力,你吃下去以后经过胃的消化,营养传播到全身各部分的细胞里面去,就有力量、有气力。这个气力就使令我们的诸根大种,就是身体各部分的组织得到增益,就是强壮起来了。所以我们人对于这个饮食必须要去追求,没有饮食不行了。其实饮食也就是财富了,我们需要穿衣服,要饮食、衣服,需要住的房子,坐的汽车,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饮食,都可以这麽说,那麽就要去追求。

  追求的时候,有的时候用合法的追求,有的时候非法的追求;因为你用法或非法的关係,就是造业了,就是造了善恶业了。造了善恶业,这个善恶业就是你将来生命的一个力量,能摄益将来生命的一个力量,就是后有的力量。你做有功德的业力,那麽你将来的生命就是美满一点;你造罪的话,将来的生命就糟糕了,就苦了,就是这麽回事。段食是这样子。

  这个「触食」,其实我们以前讲过,这个「触食」是什麽呢?悦意触,顺乐受触。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和外边境界接触的时候,能够随顺我们的希望得到快乐,得到安乐,那麽这样的「触」也是一种饮食。譬如说:平常大家说话,这个人说话说得很有道理,很有道理的说话,你听见这个话以后心里快乐,这就是个饮食。如果那个人说出话令你心里苦恼,对你的生命就有一点伤害,就是有伤害了。所以我们说话尽量的温和一点,尽量的温和一点,使令人心情就算不是特别快乐,最低限度也是平和的;不要像刀似的,不要像箭似的过来了,使令人心里面痛,这个话要避免,要避免这件事。因为这个悦意的触食也一样,也能够增长你内心的喜乐。你内心有喜乐的时候,就是对你这个生理的组织,也就得到了力量,加强了你的体力,有这种作用。所以人也就欢喜听好听的话,不愿意听不好听的话,在这里面也容易发动一些事情,也可能是造了善业,也可能是造恶业,那善恶业对将来的生命也是有直接的影响的。这是「悦意触食」。

  第三个是「意思食」,意思食是什麽意思呢?于可爱的事情专注的希望,自己计划的,或者遇见某一种因缘,自己内心里想我要去做这个如意可爱的事情,是有希望能成就的。有希望能成就,这个欢喜心就来了,就去追求去;虽然那件事还没做好,没有做成功,但是你内心有希望,这也是一种饮食。这个饮食也能够加强你的体力,加强你的生命力,使令你强壮地安乐住,也有这种力量。这里面你去追求的时候也一样的,也就会造善业,也可能会造恶业,可能做福业,也可能造罪业。这个福业、罪业对于你将来的生命,就是你将来生命的因了,因此而得将来的生命的。所以叫做「摄益寻求有者」,对这个人将来的生命,也是有这样的意思。

  第四个就是「识食」,这个识食是什麽呢?就是我们的气力,由段食得到了气力,这个气力还是由顺乐受触得来的喜乐,由意思食于可爱事的专注希望的依止处。这三样以它为依止,以这个气力,你的喜乐,你这个希望,专注的希望,要依阿赖耶识为依止,你这三种境界才能够继续的存在下去,没有这阿赖耶识就不能存在的,所以这个「识」也是很重要,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它也对于你前三种食的成就,不管是善是恶,由它才能够延续下去,才能发生因果的作用的,所以也是一种食。

  「能令已生有情安住」,这是现在;「又令有情追求后有,爱乐后有」,追求将来的生命。实在这个话可以从两方面解释,就是今天这个生命是在今天,现在生命;明天就是可以说是后有,今年、后年只要在生存之间是将来的,那也叫做后有。但是这里面主要是说,这个生命体结束以后的生命叫后有。「追求后有、爱乐后有」,我现在已经感觉到不错,将来是更好,所以生了爱乐的心。

  「于其后有未能断者」,因为不知道生死是苦,所以于其后有没能断,他不知道把后有断了才是乐,不知道这个事情。「能摄后有」,所以你若是有段食、悦意触食,还有意思食于可爱事专注希望,还有这个识食,就「能摄后有」,能吸取将来的生命。将来实在来说是没有生命的,为什麽有了呢?就是你的业力要创造,创造出来一个生命的,「能摄后有」。「遍摄后有」,你这个业力,当然业力是各式各样的,各式各样里面有所谓引业,有所谓满业,这个业力能得到一个生命来,能得一个生命这其中有引、满的差别。

  引业就是强大的力量,从无所有中给你创造出来一个天的果报,天的生命出来;从无所有中创造出来一个地狱的果报,这个引业力量是很大的。这个满业就是力量没有那麽大,它要依靠引业发生作用,就是人得到人的果报,这个引业成功了;但是另外这个满业,使令这人身体健康,能使令他健康,能使令他长寿,能使令他有智慧、有学问,各式各样的,那麽这都是满业。所以这个「遍摄后有」,就是说这个引业是厉害的、普遍的,若是普遍的一切后有,完全是由这个引业才能创造的。「随摄后有」,满业它是顺着,「随」者顺也,顺着引业去成就你将来的生命,使令你那个引业得来的人的果报,那个满业再庄严,再把引业得来的果报再庄严一下,圆满一下。使令你眼根,你得到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各式各样情形都圆满一下,所以这是不同。「随摄后有,名能摄益寻求有者」,就是这样意思。「〈摄事分〉中别显其相」,各别地显出来它的行相,「应知。(陵本九十四卷十七页)」。

  所以「又有四法,能持已生诸有情类」,他的生命令他久住,这是现在;「及能摄益寻求有者」,这是未来后有。但是我们修学圣道的人,修学无漏戒定慧的人,和他不同。我们修学圣道的人,当然也有段食、悦意触食、意思食,也有识食,但是他是修学无漏的戒定慧,修学四念处的关係,不做那个罪业,也不去造那个福业。这个福业就是善业,一般的人做善业用爱见的心情,或者用贪心去做善业,或者用瞋心做善业,或者是高慢心、疑惑心做善业,都是属于有漏业。但是若是佛教徒,他若创造那个无漏业,那动机不同,他也是作业但是动机不同,动机不同就不属于这个「能摄益寻求」,和那个不同了。但是你圣道没得阿罗汉果,你还是有后有的,但是那个后有也不一样,也一样在人间或者天上受果报,可是和世间的福业不一样,不同的。

  寅二十三、于生死中诸识住别(分二科) 卯一、标

  又有四种,于生死中诸识流转所依足迹。

  这第二十三科「于生死中诸识住别」,就是我们没有入涅槃的时候,在这个生死苦恼的境界里面,我们这个识的住有差别,识的住有差别,看底下。

  「又有四种,于生死中诸识流转所依足迹」,「有四种」就是色、受、想、行这四种,这四种就是说一般人,不是说修学圣道的人,一般人在这个爱的环境里面。「于生死中」,实在换一个字来说,就是在爱的生活里面,除了修学圣道的人之外,谁能例外呢?都是在爱的生活里面。这里面就是「诸识流转」,你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个意识在爱的驱使之下的活动,活动的时候,「所依足释」。这个识的「所依」,依于这个境界就现出来种种的行相,现出来种种的差别。就像人走路的时候,在那个泥土路走路的时候,你走一步就有一个痕迹,迈出去一步就有痕迹。你这个心一动,我们内心里面,你没有断这个爱的时候,你心一动就有个痕迹,反正不是贪就是瞋,都是有行相的现出来,这就是这个意思。

  「又有四种,于生死中诸识流转所依足迹」,「转」就是色、受、想、行这四个。这句话这是「标」,把它要义标出来。这底下第二段是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举于诸色」。

  卯二、释(分二科) 辰一、举于诸色

  谓于诸色见已趣向,由贪爱故取为所缘、所依境界,俱有建立。

  「谓于诸色见已趣向」,「诸色」就是各式各样的形相,我们这个眼、耳、鼻、舌、身也是色,色声香味触也是色,各式各样的色。「见已趣向」,我们的心一接触的时候,心就向那去了。「趣向」,向那裡去了。你不能够无住,你若修学圣道的人,「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它就不趣向。就是因为有住,有住的人就是有爱的人,无论是可意的色也好,不可意的色也好,一定要同它接触,接触贪心就来了,瞋心就来了,你「趣」就是向,你不能无住。若无住的时候,可爱的境界也好,不可爱的境界也好,我心里面不着,不执着这个着,看我们现在学的《瑜伽师地论》后文,它用一个「捨」字来形容这个不着,什麽叫做不着?就是「捨」的意思。

  你读这个《瑜伽师地论》底下有很多好处,我们佛陀说无着、不执着,怎麽叫不执着呢?我们看初开始学习佛法的人,也不大容易这个字,这个字也不大容易懂。现在《瑜伽师地论》后文用个「捨」字,就是你的心和那个境界不着,捨了,不去执着它就是捨。「住最上捨」,那个字就是住,安住的住,最高上、最上,「住最上捨」。我们人有的时候也有捨,我不高兴了,我就弃捨不管了,不是这个捨。所以「住最上捨」这个「捨」,是圣道的捨,这个圣人有无分别的智慧了,他能安住在那里于一切法都不执着了,所以叫做「捨」,于一切法都是平等的、无分别的境界,叫做「捨」,那个时候就不趣向。

  「谓于诸色见已趣向」,因为我们有爱着的人都要取着,本来说好的我才去取着,坏的我不要。其实不是,凡夫是坏的也是要,所以这个瞋心就来了,如果你不要,应该是不要发瞋心,不!也就是因为你也要接触。不好的你不要接触,不要接触心里不分别,但是不是,我们凡夫也非要接触不可,接触的时候心里面就苦了,心里面就忿怒了,怎麽怎麽地。所以「见已趣向,由贪爱故」,为什麽要「趣向」呢?「由贪爱故」,由于那个人内心有贪爱。最初的动机,有爱欲的人就是要攀缘,攀缘的时候他的动机是要找可意的事情,不是要那个,不满意的事情是不要的,但是不能完全令你满意的。所以「由贪爱故」,就是遇见这些境界什麽都有了,贪瞋痴慢疑各式各样的烦恼都有了,「由贪爱故」。

  「取为所缘、所依境界,俱有建立」,「取为所缘」,取着这个所缘境界,取着这个所缘境界,不是眼、耳、鼻、舌、身,就是色声香味触这所缘,取为所缘境界。取为「所依境界」,「所依境界」,那当然识的所依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是识的「所依」境界,色声香味触就是「所缘」境界,取为所依境界,取为所缘境界。「俱有建立」,我们这个识和这些境界是同时的在一起活动,我们这个识不可能与这些境界分开的,不可能的,分不开。因为什麽呢?你就爱着它的关係,所以到了色界天第四禅的时候,修空无边处定的时候要破坏这个色,要破坏于色法的爱着,成功了他的身体就没有色了,只有受想行识。「所依境界,俱有建立」。

  这一段是「举于诸色」。这个色住,这个识在色上住、受住、想住、行住,这四识住。这个「住」在这个地方也有一个爱着的意思。这个识欢喜在色、受、想、行这四法上住,认为这是一个安乐的地方,欢喜在这里住,也就是执着的意思,这四处是它的爱着处,所以叫做「住」。这底下第二科「例于受等」。前面是说色住,这个识于诸色上住,就会现出来这些行相。

  辰二、例于受等

  如于诸色,于受、想、行当知亦尔。

  「如于诸色」是这样子,「于受、想、行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这个心里面见到一切事情,它也去取相,受、想、行看见这个地方是一个受,有可以好的乐受,也就取相。为什麽取相呢?由贪爱故,也是取为所缘、所依境界,是这样子。想也是,行也是,也是这样子,所以「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所以这就叫做四识住。这个《披寻记》读一读。

  《披寻记》五○五页:

  又有四种至当知亦尔者:当知此说色、受、想、行四种识住,如经中说:识随色住,缘色为境,依色而住。此中三句如次配释:由识随色住,故于诸色见已趣向;由缘色为境,故彼贪爱取为所缘;由依色而住,故有内身外境诸麤重苦之所随逐,是名所依境界俱有建立。如是于受、想、行亦有三别,故言亦尔。

  「又有四种至当知亦尔者:当知此说色、受、想、行四种识住,如经中说:识随色住,缘色为境,依色而住」这三句。「此中三句如次配释」,配释前面这句话;「谓于诸色见已趣向,由贪爱故」,这就是有「识随色住」的意思。「缘色为境,依色而住」,这个「所依」有「依色而住」的意思,「取为所缘」就是所缘的意思。「此中三句如次配释」,这底下解释。

  「由识随色住,故于诸色见已趣向;由缘色为境,故彼贪爱取为所缘」,这是解释这个缘色为境取为所缘。「由依色而住,故有内身外境诸麤重苦之所随逐」,这是最后第三句。「故有内身」依色而住,我们这个识,我们没有得到四空定,我们这个识就是不能自住,就是依色而住,一定要有这个物质的身体为所住处,「依色而住」,故有内身的物质,还有外境的这些物质;因为这样关係,「诸麤重苦之所随逐」,很粗重、很恶劣的苦随逐你不捨,随时令你苦恼。我们这个身体这个地水火风,随时叫你苦恼,你对它很好,给它沐浴,给它吃东西,招呼它很好,但是随时就会令你有病,你苦不苦?是这样子。

  「是名所依境界俱有建立」,就和你在一起,有的时候好像令你感觉到快乐也可能,但是有的时候也令你苦恼。「如是于受、想、行亦有三别」,也一样,识随受住,故于诸受见已取向;由缘色为境,故于彼贪爱取为所缘;由依受住,故有内身外境诸麤重的苦受之所随逐。想、行也是这样子,「故言亦尔」。

  寅二十四、有顾恋等诸爱差别(分二科) 卯一、别辨相

  又诸芯刍,顾恋现法身命为依止故,而于衣服、饮食、卧具生希求爱;顾恋后法身命为依止故,而于后有生希求爱;愚于涅槃为依止故,而于无有生希求爱。

  这底下第二十四科「有顾恋等诸爱差别」,这个「顾恋」就是爱,爱也是各式各样的不同。分两科,第一科「别辨相」,一样一样地说明爱的相貌。

  「又诸芯刍」,若是这个出家人,「顾恋现法身命为依止故」,你爱着你现在的这个色受想行识,「法」就指色受想行识,你爱着现在这个生命体的生命。「为依止故」,因为有爱为依止的关係,你的心以爱为依止的关係,「而于衣服、饮食、卧具生希求爱」,因为你爱着这个身体,这个身体生存的条件、生存所需要的,你就要爱,爱有衣服爱、有饮食爱、有卧具爱。因衣服而生出希求爱,希求衣服、希求饮食、希求卧具的爱,就是为了这个身体,也就是爱着这个身体的关係。

  「顾恋后法身命为依止故,而于后有生希求爱」,前面指现在的生命。如果你爱着将来的生命,「后法身命为依止故」,你对后有后来的也生希求爱,也是一样,你没有四念处的修行就是这样子。这个看《披寻记》。

  《披寻记》五○五页:

  顾恋后法身命为依止故等者:《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说:谓有一类愚于现在已得自体,于六触处为缘生受便起味着,由味着故希求当来,如是类受此说有爱,应如是知。

  「顾恋后法身命为依止故等者:《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这部经上说:「谓有一类愚于现在已得自体,于六触处为缘生受便起味着」,这是说有这麽一类,不是说普遍的。「愚于现在已得自体」,就是现在已经成就的生命不明白,自己对它还有很多事情不明白;因为不明白的关係,你没能够观察这个生命的真实相,不认识它的真实相。「于六触处为缘生受」,于这个六触,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是六触。「为缘生受便起味着」,你一接触了它就有感觉,一有感觉的时候你就会爱着乐受,「便起味着」,如意的事情就起爱着心。

  「由味着故希求当来」,由于你有执着,你爱着这个乐受的关係,就希望将来还有乐受。「如是类受此说有爱」,这一类的受在这里说叫做「有爱」,就是爱着将来的生命。这因果的果这个字怎麽讲?就是受也,就是你的感觉,就是你得的果报。你对这个事,你感觉到乐,那就是乐的果报;你感觉到苦,就是苦的果报。所以「受」这个字在佛法里面,对于开导我们的因缘事情上,这个「受」字还是很重要的。「应如是知」,这个地方是衣服爱、饮食爱、卧具爱,这是指现在说;那麽将来的生命也是有爱,这是「而于后有生希求爱」,但是「后有」有两种爱,第一个是生希求爱是一种,这底下说第二种爱。

  「愚于涅槃为依止故,而于无有生希求爱」,「愚于涅槃」,这个「涅槃」就是现在这个生命,一刹那间结束死了,后一刹那不见了,后一刹那不生;现在这个生命到临终的时候一刹那间灭了,第二刹那不生,就是涅槃,就是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了,那叫做「涅槃」。但是这个涅槃是「愚于涅槃」,你对这个涅槃不明白,「为依止」这个「依止」,就是因为的意思,因为你不明白涅槃的道理。

  「而于无有生希求爱」,你就会有一种错觉,就认为我这个生命死了以后,再就不要有这个生命,我就希求这个境界,我希求这个就是得到涅槃了。「而于无有生希求爱」,希望我死了以后,再不要有色受想行识,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这样子,那麽这叫做「无有爱」。前面「于后有生希求爱」是「有爱」,这个是无有爱,所以加起来叫「有无有爱」。这样就是四个爱,衣服希求爱,饮食希求爱,卧具希求爱,还有无有的希求爱,这四种爱。这四种爱,这个「愚于涅槃」这个事情,这是一个错误的事情。这个《披寻记》有解释,这底下。

  卯二、略显义

  如是略有四种希求之爱:谓衣服爱、饮食爱、卧具爱、有无有爱。

  这是第二科「略显义」,略显这四种爱的义。这「四种希求之爱:谓衣服爱、饮食爱、卧具爱、有无有爱」这四种爱,这爱的差别。这底下是《披寻记》。

  《披寻记》五○五页:

  愚于涅槃为依止故等者:《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说:若复以其苦受为缘生无有爱,厌离俱行,非理所引,厌离相应;依止此爱,不正方便,求无有时,即便发起出离恶见、定期恶见,及此二种所依恶见,此无有爱应如是知。

  「愚于涅槃为依止故等者」,这一段文是什麽意思呢?「《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上有说:「若复以其苦受为缘生无有爱」,这个人他有很严重的痛苦,他有这种情况的时候,由这个因缘生「无有爱」,他就会生起我这个身体若没有了,我这个苦就没有了,所以愿意这个身体没有。「厌离俱行」,他的心和厌离在一块活动。「厌离」也是我们的心,但是你那个心,心是包括一切的明瞭性都叫做心,这个厌离是心一部分的分别,是心所法,「厌离俱行」。

  「非理所引」,这个「厌离俱行」,厌离这个身体,你身体有苦,你有厌离也是对,没有什麽错,但是你有不合道理的作意时候,就会发出来不合道理的事情。「非理所引,厌离相应;依止此爱,不正方便」,「非理所引,厌离相应」,不合道理的智慧,不合道理的分别,引出来的厌离相应,那会怎麽样呢?会有什麽不对呢?「依止此爱,不正方便」,依止这个无有爱,因为有严重的痛苦时候,我这个身体若是结束了,我就没有苦了,这是个错误的想法。由这个错误的想法,就会有一个「不正方便」,不合道理的行动。「求无有时」,那麽就想要自杀,明白一点说就是想要自杀。「求无有时」,希望我这个身体不要有了,这个身体把它破坏了,然后不继续有身体。

  「即便发起出离恶见」,他这时候若没有这个身体的时候,他就认为我这回得解脱了,我解脱离苦了。「即便发起出离恶见、定期恶见」,这两个恶见。这个「出离恶见」,认为没有身体的时候,就从这个苦恼的境界出离了,这是一个恶见;第二个恶见「定期恶见」,我决定要这样做,就是要自杀破坏这个身体。「及此二种所依恶见」,就是无有,这个无有爱。「此无有爱,应如是知」,这里说这个「无有爱」就是这麽回事,就是受到严重痛苦的人想要自杀,认为自杀了以后就是入涅槃了,就是得解脱了。其实不是,这个痛苦,人的痛苦是有严重的痛苦,是由自己的罪业招感造成的,这个罪业没有停下来,没有结束,这个痛苦是不能停下来的。所以你把这个身体破坏了,那个痛苦还不能结束,痛苦还是有,所以不要有这个无有爱是不对的,这是个邪知见,这是个邪知邪见。

  所以这上面说明这件事,「愚于涅槃为依止故,而于无有生希求爱」,这是错的。你还是需要假借这个身体的存在,你要努力的修四念处,断除去爱见的烦恼,才能够得涅槃。这个身体的有,是因为你有生死的业力,加上还有爱见的烦恼,帮助这个业力去得果报。若是把这个爱见的烦恼消灭了,这个生死的业力得不到帮助了,这个业力就停下来,这时果报就不起了。若是你有爱见的烦恼的存在,你只是把身体破坏了,还是有,它还继续有生命,不能没有的,也就是苦恼还不能停下来的。所以这个无有爱是个邪知见了,还不知前面那个求有爱,有爱还好一点。

  寅二十五、能令现行作不应作

  又有四法,能令有情现行造作所不应作。谓随顺可爱事,违逆不可爱事,怖畏彊敌其心颠倒,愚于现法及后法果。

  「又有四法,能令有情现行造作所不应作」,这是第二十五科「能令现行作不应作」。「能令有情现行造作所不应作」,就是能令这个众生「现行」,显现出来行动去造作不应该作的事情,你若有这种四法,你就会这样子。那「四法」呢?「谓随顺可爱事」,这个可爱的境界,或者是已经出现了,或者要出现,你认为有希望的时候,你随顺这个可爱的事情去活动,你就会作所不应作的事情。因为用贪心去作事情,当然是错误的,这个事情不应该作。「违逆不可爱事」,违背你可爱就是不可爱的事情了,他能破坏你所爱,就是你所不高兴的事情,你随顺这个事情採取行动的时候就是瞋心,瞋心去作的事情也是不应该的。

  「怖畏彊敌其心颠倒」,这个「怖畏」,前面是一个贪、一个瞋,这个怖畏有一个强大力量的敌人来了,你对他有所恐怖,有恐怖的动机去作一种事情,那也是颠倒,「其心颠倒」,也会作错事情,「其心颠倒」。这是一个贪、一个瞋、一个怖畏。「愚于现法及后法果」,这就是无明,你不明白现在的果报、现在的因缘,及将来的果报你不明白,不明白因果的道理,你随顺贪、瞋、怖畏去作事情,这是不应该作的。那说怎麽办呢?要用智慧,用智慧去作事情,就是你学习佛法,从佛法里面得到智慧,就是所谓正知正见,用正知正见去作事情,那就是作所应作的事情了。

  你不学习佛法,用一般的这种贪瞋痴的心情,这上面就是一个贪,第一个「随顺可爱事」是贪,「违逆不可爱事」是瞋,「怖畏彊散其心颠倒」是怖畏恐怖,「愚于现法及后法果」是愚痴,这四种心理。用这四种心理去作事情都是错误的,就作错事,做了错事将来得了不可爱的果报,就是得了苦恼的果报,不能得解脱了。这也看出来智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智慧从那里来呢?就是从佛菩萨的法语中来,用佛菩萨的法语是智慧,这也看出来还要学习佛法才行,不学习佛法不能得正见,不能得正见就是苦恼的境界了。

  我以前说过这一件事,现在再重複它说一遍。印度的外道有了神通,得了四禅八定,在禅定里面修神通,有了天眼通,我们一看这有了天眼通还了得,我们很羡慕。但是天眼通的人他有什麽事情呢?他看见人死了,就生到天上去了,享受天福这是很好。他就推求这件事,为什麽生到天上呢?因为他在人间作狗,狗的这个行为将来就是能生天,于是乎这个外道叫他的徒弟跟狗学;他看见一个牛,死了也生天了,哦!牛的行为也能生天,于是乎他叫他的徒弟跟牛学,是这样子。这可见这是什麽?这不是愚痴吗?实在是个愚痴。若有天眼明就好了,但是他没有天眼明就是有这个问题。所以这有神通事情,还是要有佛法的智慧,这神通才靠的住;只是有神通,没有佛法的智慧,那是愚痴,是不可以相信的。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起个念头,这里才动,就周遍法界,所以能够与诸佛菩萨立刻感应道交。我们起一个善念,跟佛菩萨、善神感应道交;起个恶念,跟魔王、妖魔鬼怪也起感应,他来帮助你,助长你的恶,来加持你,帮助你赶快堕三途。所以我们怎么敢起一个恶念头?怎么敢做一桩坏事?我们有什么能力能够瞒人?你所谓瞒人,无非是自欺欺人而已,不可能的事情。我们今天住的这个地球,天灾人祸愈来愈多,什么原因?众生不善的念头引起的。现在人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贪嗔痴慢。贪是水,嗔是火,痴是风,心里面的不平就是地震。灾难是由众生的不善业感召而来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