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74
2014/9/4   热度:199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174 寅三十三、学增上心方便差别 又有四种学增上心方便:谓未离欲者为得不还果,或不还果依未至定求现法乐住,又为令他断诸恶法及往善趣,又为自己断诸烦恼得胜决择。 一共是三十九科,现在是第三十三科「学增上心方便差别」。 「又有四种学增上心方便」,前面有三十二种的四种法门,现在又有第三十三种,是四种人。这个「四种」应该说是四种人,有四种人学习增上心。「增上心」就是定,这个定是有强大的力量。我们的心散乱力量不是很大,若是得到了禅定,这个心的力量是特别大的,所以叫做「增上」。这个「方便」在这里说,应该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方法的意思,一个是行动。有四种人学习色界禅、色界四禅的方便。那四种人呢? 「谓未离欲者为得不还果」,这个「未离欲」这个话,就是这个人已经得圣道了,就是得到初果、得到二果这样的圣人;虽然是圣人,但是他还没有离欲,他还是有欲的烦恼的,就是欲界的这个色声香味触的五欲,他还是有。那麽这样的圣人,他现在有需要进一步的去修行,他现在的意思就要修色界四禅。他目的是什麽呢?「为得不还果」,就是希望成就第三果,叫阿那含果,中国话就是「不还果」。 「不还」就是往生到色界天去了,不回来欲界了,这叫做「不还」,不回来了。这个「还」就是由色界天来到欲界来,本来是欲界的人到色界天去,然后又由色界天回来。这个回来有两种事情:一个是他的业力、他的烦恼,他要回来,不回来不可以,他的烦恼就是逼迫他非回来不可。一个是,不是烦恼也不是业力,是他的愿力,他乘着神通,他从色界天来到人间,随时可以离开欲界回到色界天的,那个不在内。现在「不还」,就是他没有欲界的烦恼和业力逼迫他非回来不可,所以叫做「不还」。譬如说是地狱的世界,到地狱里去有两类的人:一个是自己有罪跑到地狱去了,一个是有慈悲心的圣人他也到地狱去,到地狱去不是有罪,是慈悲心乘着神通去了,随时也可以离开的。现在说这个「不还果」,就是指他没有欲界的烦恼了,所以他是很自在的,不需要回到欲界来。 「或不还果依未至定求现法乐住」,这是第二种人。这第二种人是谁呢?前面第一种人是初果、二果的圣人,现在就是已经成就三果的圣人。成就三果的圣人,这个三果圣人他没有得色界定,他是成就了未至定,就是超过了欲界定,可是还没有到色界定之间的那个定,也是未至定,是有定,但还没有到色界定的那个程度,他在这个定里面修色界定,在这个定里面修行。他的目的是「求现法乐住」,就是希求现在的生命体里面,就能够出现色界定,色界定就是叫做「乐住」,就是有强烈的轻安乐,这麽一个禅定,所以叫做「现法乐住」。 「依未至定求现法乐住」,这是第二种人。这个「依未至定」的「依」,当然可以说是依止,其实就是在的意思,在未至定里面修色界定、修初禅。像我们平常的人,我们做什麽事情,心里面也要静下来去思惟观察,虽然说是静下来,心里还是散乱心而不是禅定。现在这个三果圣人,他是在未至定里面去修学色界定的。所以从这个字样上看,不是出了定去修行什麽,而是在定里面,在定里面修。我们没得定的人的想法,入了定就是心里不分别了,心若一分别就是没有定了,所以说修行就是心里有分别,心一分别就是离开定了。所以说你修行时候是在定里面修呢?是出了定呢?就认为是出了定才修,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这个得定、没有得定的差别,就是前五识不动,第六识还能够有活动。那就是在定里面,他第六识虽然在活动,但是还是在定里面。怎麽知道呢?因为前五识不动,所以那是在定。这个在我们没得定的人,这件事好像是不可思议,好像是很矛盾,心里面一思惟观察就是乱了,就是那里还有定呢?但是不是,成就定的人前五识他不动,他心里面在思惟事情,但是还是在定里面,并没有这个困难的。 「又为令他断诸恶法及往善趣」,这是第三个人。第三个人也是修行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那麽他的目的是什麽呢?「为令他断诸恶法及往善趣」,就是为了使令其他的人能够断恶修善。那麽你修禅定对于他人断恶修善有什麽关係呢?有关係的,这个众生大概的说有两类:一类他不重视你有没有神通,他就是你讲的话有没有道理,你若有道理,没有神通我也相信;没有道理,你现神通我也不相信,他就是这样的众生。有的众生你讲得有没有道理,我不重视这件事,你讲的怎麽好我也不重视,你若有神通我就相信,你若有神通我就相信你说的话;没有神通,你那个话我就一个钱也不值。 所以这个地方,这个人「为令他断诸恶法及往善趣」,教化众生断恶修善,所以他要修禅定得神通,做这个事。「断诸恶法及往善趣」,这个「往善趣」,就是你做种种的善事,你造成的功德,这个功德的力量使令你能到安乐的地方去,叫「往善趣」。这就是指人间、天上叫做善趣,就是简别不是三恶道了,若做种种罪过的事情,就跑到三恶道去了。所以是「又为令他断诸恶法及往善趣」,所以这个人他要学习增上心,学习色界定;因为神通这件事,你欲界定、未至定都不能发出神通来,无色界定也不行,只有色界四禅才能够成就神通的。 「又为自己断诸烦恼得胜决择」,是又为自己,这个修襌定,这个第四个人他修禅定,他的目的是什麽呢?「为自己断诸烦恼」,前面是为他人,这底下是为自己。「为自己」,能够息灭自己内心的贪心、瞋心各式各样的烦恼,得到殊胜的智慧。这个「决择」就是智慧的意思。所以也要修禅定,修禅定这里面表示什麽呢?因为得到色界四禅之后,你心里面有定了,你的心的力量大,你依止这个定发出来的智慧去断烦恼容易。若是我们没得定的人,我们心里面散乱,用散乱心断烦恼很困难,很不容易。所以要得到禅定以后,是「断诸烦恼得胜决择」。 所以在这里面说,修色界定的人有这四种人,有这四种人各有各的目的,但是也可以合起来说。这个第一种人「未离欲者为得不还果」,实在他就是有断烦恼的意思,因为你若是得到色界定,你就可以断色界的烦恼、无色界的烦恼,断的就能够容易,比未至定的能力会大的多。那麽同时他若是成就了,也可以修学神通,那也就能令他「断诸恶法及往善趣」,也会有这种作用的。这是有四种人修学色界定有这样的不同。 寅三十四、转还所摄业相差别(分二科) 卯一、标摄 又有二业四相差别:谓转所摄业差别有三,还所摄业总立一种。 这底下第三十四科「转还所摄业相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标摄」,把这四种相标出来,又用「转」和「还」来摄这四种业,所以叫做「标」,也叫做「摄」。 「又有二业」,二种业合起来有四个相,四个相貌的不同。那两种呢?谓转和还,「转所摄业」、「还所摄业」这两种。这个「转所摄业」怎麽讲?怎麽叫做「转」呢?这个「转」就是活动,「转」就是流动,就是从这里到那里,从那里到这里,他是流动的,不能自主的。随所造业力去受苦乐的果报,说我不想去,不可以,你非去不可。谁愿意到地狱去,你不去也得要去,就是你造了这个业,这个业力就要控制你,所以叫做「转」。这个造了善业,我欢喜到人天去受乐,但是到时候又结束了,你还是要走,这个地方也不是一个久居的地方。总而言之是要动,所以叫做「转所摄业」,属于这个流动这种功能的业力,这个业力差别有三种。 「还所摄业总立一种」,「还」是什麽呢?「还」就是回来了,我回来的意思,就是从流动的境界里面,回到那个不流动的地方去了,不动就是自主的意思,我自己自在安乐的意思。「转」就是不是那麽自在;这个「还」就是从转的境界里面,回到那个自主自在的地方去。自主自在的地方是什麽?就是无为的境界,就是诸法实相的境界,回到那里去了。那麽属于这一方面的业力,那这就是无漏业;前面那个转所摄业,就是有漏业。这个「还所摄业总立一种」,这麽加起来就是四种。 卯二、释相 当知初业,一向能感不可爱果恶趣异熟;第二业,一向能感可爱乐果色无色界异熟;第三业,能感爱非爱果欲界天人异熟;第四业,能断前三业。 这底下第二科解释,「释相」解释这个转所摄业的三种相貌。 「当知初业」,这个三业里面第一种业,「一向能感不可爱果恶趣异熟」,这就是做恶事了,做杀盗YIN妄伤害人的事情。「一向」就是决定的意思,决定能够招感不可爱乐的果报,就是恶趣的果报。「异熟」就是果报。地狱、恶鬼、畜生的果报,这是第一种业,作这个五逆十恶的这一些业力,这是苦果。 「第二业,一向能感可爱乐果色无色界异熟」,第二种业,「业」这个字就是你心一动,业者动也,这个「业」当做动字讲。这个动当然是身口意,我们这个身体有了动作,或者语言上有什麽表示,都叫做动;但是主要是心动。因为身体的行动和发出来种种的语言,都是要以心为本的,心若不动,身口也不能有什麽表示的,所以还是心动。不管是作善业、作恶业,都是心在动作,所以称之为「业」。现在这里面说「第二业,一向能感可爱乐果」,就是决定,你若创造了这样的业,就决定能令你得到可爱乐的果报,这个果报令你安乐自在,不会令你苦恼的。这个是什麽呢?「色无色界异熟」,就是色界天和无色界天的果报,这个色界天的果报、无色界天的果报,完全是安乐自在的,一点苦恼没有。那当然是要高深的襌定境界,人与人谁也不侵犯谁,都是安乐自在的,和欲界不同。那麽这是第二种业。 「第三业,能感爱非爱果欲界天人异熟」,这个第二种业就是修学禅定成功了的人,现在第三种业「能感爱非爱果」。第三种业是什麽业呢?你若创造这种业,就令你成就一种果报,这个果报又是可爱的、又是不可爱的,这个果报。是什麽呢?是「欲界天人异熟」,就是我们欲界的,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有人还有天,天上的果报和人间的果报,都有这「爱非爱」这两类事情,这种果报。人间的果报也有多少令人如意的事情,但是也有很多令人苦恼;天上的事情有很多令人快乐,但是也有苦恼的事情,所以是「爱非爱」有这两类。这个第三业就是修学五戒十善的人,修学五戒十善的人就得这种果报;修学禅定的人是第二业;作恶业的就是初业。说这三种业,就是罪业、福业、不动业,这三种业得这三种果报。 「第四业,能断前三业」,第四种业就是还所摄业。这就是佛教徒相信了佛法,他能够修学戒定慧,修学戒定慧就是能断前三业,能把前三种业都息灭了,得到更殊胜的果报。第二种业一向能感可爱乐果,是色界、无色界的异熟,虽然是可爱一点苦恼没有,但是还有个无常的问题,就是时间到了,这个可爱的果报又结束就没有了,所以也是不是太理想。所以若是修学佛法戒定慧的业,就没有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无常的问题了,就是永久的安乐自在了。这是佛菩萨的大智慧告诉我们,世间的业和出世间的业果报就是这样子,我们自己想一想,你愿意造那一种业呢?这样意思。 寅三十五、诸有情类增上勤务差别 又有四种诸有情类增上勤务:一、乐而非利益,二、利益而非乐,三、亦乐亦利益,四、非乐非利益。 这第三十五科「诸有情类增上勤务差别」。这个「增上」,或者是说他有强烈的愿望,有强烈的欲望。「勤」就是努力,这个愿望很强大,很努力的去做这个事情。「有四种」,有四种有情,有「增上勤务」的不同,对于这个事情努力地去做,这个肯努力就是因为有愿望的关係。如果他心里面不欢喜,他不会去努力,就是肯努力去做,也就是因为他有增上的愿望。那四种事情呢? 「一、乐而非利益」,这个「乐」就是我做了这个事情,能令我快乐,这个事情。那麽「而非利益」,这个利益和乐,利益其实也是乐。但是说「乐而非利益」,这话怎麽讲呢?就是这个乐是暂时的,但是我们人间的人说是,譬如人,我们人最多活到一百岁,活到一百二十岁,少数人可能活到二百岁也可能,你最多就是二百年的乐,就是为了这个乐,我努力地去工作,这是乐,这是一种。「而非利益」,不是永久的乐,不是永久,你这个乐就是这麽多,这什麽意思呢?这个乐就是短时间的如意,就是指现在说,也就是世间上我们做各行各业的这些人所希求的事情,就是这些事情。「非利益」这个「利益」是什麽?就是佛教徒修学圣道,修学圣道他将来能得到涅槃,那就是永久的自在的乐,也是「乐」,那叫做「利益」。所以「乐而非利益」,就是努力地去工作,就是欢喜世间的五欲乐,其实说得明白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个不是佛教徒所成就的出世间的圣道,不是这个。 「二、利益而非乐」,第二种人他努力地修学圣道,修学戒定慧,「而非乐」,而放弃了世间的五欲乐,我不要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是你费了很多的辛苦得到的成果,就是暂时的,顶多就是一百年。如果你三十岁成功了,活一百岁,你就还有七十年的乐,顶多就是这样子,到了临命终,命终的时候什麽都没有了。所以这一种人,我不求这种乐,我求永久的安乐,这就是佛教徒修学圣道的,「利益而非乐」。 「三、亦乐亦利益」,这个第三种人,就是他也是欢喜世间的五欲乐,努力地去求工作。「亦利益」,他也欢喜学习佛法,也要求圣道,这是一种人,这是第三种人。这第三种人,我们若看起来这第三种人是不错,兼而有之,世间上我也是求了,出世间也是有。这个人若我看,好过那个「乐而非利益」,好过这种人,因为他一方面也在佛法里面栽培,一方面不放弃世间的五欲。但这件事,实在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实在是不圆满的。 因为譬如你修学佛法,你又若到社会上工作,社会上工作也要时间,修学佛法也要时间,你就这麽多时间,一部分时间去做世间的事业,一部分修学佛法,反正把时间就分成两分。但是在两方面的成果互相伤害,我们说是修禅定这个事情,修禅定这个事情我们以前说过,这个定能破坏欲,欲也能破坏定,这是这样子。你若去修禅定,我去静坐,静坐的时候不可以有欲,静坐;静坐有了成就的时候,然后再回到社会上去的时候,回到尘劳的世界去的时候,又要去享受欲,那麽就是欲又破坏定了。那麽从尘劳的世界到佛法来修学定,定又去破坏欲,互相破坏,互相破坏最后你得到多少?你成就多少?可能不是很多,我看不是很多的。 「四、非乐非利益」,这是第四种人,这个人是不及格了。他也不努力地求世间的乐,他也不去努力地学习佛法,这种人。那麽这四种人里面,还是第二种比较理想一点,「利益而非乐」,因为这个是能成就的,他也能成就。这个第一种,第一种人比较多,多数是这种人,这种人如果是合法的,不违犯法律而去求世间的乐,假设他前生的栽培也不错,今生也应该能成功,在不违犯法律的范围内,他可能有多少成功。但是命终了以后就完了,什麽也没有了,唯有第二种这个是最理想。 寅三十六、轭及暴流诸门差别(分二科) 卯一、举四轭(分二科) 辰一、标列相 又有四门起诸烦恼,能令有情与生等苦和合不离。一、染着诸欲门,二、染着色无色等至门,三、外道诸见门,四、住此法中未得眼者无智门。 这第三十六科「轭及暴流诸门差别」,诸门的不同,分两科,第一科是「举四轭」。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列相」,标出这个四轭的相。这个「轭」,我这个本子上是木字边,但是在其他的经论上有时候是车,汽车的车,车字边叫做轭。这个「轭」是什麽呢?这个轭是旧时代,现在这个汽车可能没有这个轭,旧时代那个牛拉的车、马拉的车,那个车有一个辕,那个车前面有个辕,前面有一个弯的东西,或者是用木头做,或者是用什麽做,就套在马的脖子上,或者牛的脖子上,套上了这个牛就向前走,或者马向前走,就把车拉到前面去了,就是那个东西,那叫做「轭」。 现在这个「轭」在这上面的意思,牛若不拉车的时候自己随便走,应该是自在一点;若是一个几百斤、几千斤重的这一个车里面,载这麽多的东西,把这轭套在马的头上,或者牛的脖子上让牠向前拉,你看这是很辛苦,很辛苦你已经套上了,你就解脱不了,这个「轭」是这个意思。现在这上面是说什麽呢?这个「轭」就是种种的苦恼事情,套在你的身上了,套在你的身就是套在你的心上了,套在你心上你不能解脱,你非受不可,这就是和合的意思。苦恼的事情和你的身心合在一起了,和合的意思,这叫做「轭」,要你受苦,就是这个意思。四种,这有四种的不同,这第一种是「标列相」。 「又有四门起诸烦恼,能令有情与生等苦和合不离」,「又有四门」,有四个门不是一个门,这个「门」本来是房子有门,是有出有入的意思,又可以入,又可以出,在这里看也是有出有入的;但是还是以出的意思比较多,表达生出来的意思。「起诸烦恼」,从四个方面能令你生起来很多的烦恼,很多很多的烦恼令你心里不安,很多的烦恼。「能令有情与生等苦和合不离」,这个「起诸烦恼」是因,「能令有情与生等苦和合不离」是果;这个果是由自己烦恼的因来的,不然的话也没有这件事。 「有四门」,这四门生烦恼,有四门令这个「有情与生等苦和合不离」。「生」苦,生就是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还有一个怨憎会苦,还有求不得苦,还有一个五趣蕴苦,很多的苦恼。这麽多的苦恼同你和合不离,你就得受这个苦。这四门有两个作用,一个令你生烦恼,一个令你与苦和合不离,就是这麽两个作用。这是标,这是总标,底下别列出来。 「一、染着诸欲门」,第一个令你生烦恼的地方,「染着诸欲」。「诸欲」就是各式各样欢喜的事情,欢喜色声香味触就是这五种欲。「染着」就是心里面有染污心,爱着这个欲的境界。你这样子结果,这就是一个门,这个门令你生出了很多苦恼,「染着诸欲门」。 「二、染着色无色等至门」,第二个门就是…,「染着诸欲门」是我们欲界人的事情,这个「染着色无色等至门」,是色界定、无色界定的境界。这个色界定和无色界定叫做「等至」,等了就至。那麽这个「等」,就是静坐的时候也不昏沉、也不散乱,叫做「等」;你若能这样,就到了那个定的境界了,就到了安乐的境界了,这叫做「等至」。这个色界定也是等至,无色界定也是等至,这也是个门,也能令你生诸烦恼,当然这个和欲界不同,和欲界不一样。你染着这个,我们人世间的欲,在欲上引起烦恼;这个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人,是在定里面引起烦恼,也是有烦恼,当然是比我们人世间高明的多了,烦恼轻,但是也是有苦恼,也是染着。 「三、外道诸见门」,这是「染着诸欲门」、「染着色无色等至门」,这是我们一般的人是这样。这第三种是特别的一种人,「外道诸见门」是外道,就是佛法以外的道,不是佛教,其他的宗教,他们是「诸见门」,有各式各样的不同的思想。我们前面讲过不如理作意那个地方,有十六种外道的思想,就是「诸见门」,那里他们也会从他们的思想里面,也会生出来很多的烦恼,很多的苦恼,也有这个问题。 「四、住此法中未得眼者无智门」,这个住此法门中未得眼者无智门,就是前面第一种染着诸欲门,第二染着色无色等至门,第三外道诸见门,这三类人,你安住这个法中,安住诸欲中,安住色无色界定里面,你安住在外道的各式各类的邪知邪见里边,都是「未得眼者」,他们都没有佛的佛眼,法眼、慧眼都不具足。不具足都是没有智慧的,智慧不够,因为智慧不够所以引起了很多的烦恼,引起很多的苦恼,都是这样子。这个实在是一切苦恼的根本的一个原因,因为没有智慧就会有很多的事情,很多的错误的问题。那麽这加起来就是这四种,因为这四种就与生等苦和合不离,就是刚才说的那麽多苦恼在一起,你不能解脱。这是「标列相」,底下第二科「显对治」。 辰二、显对治 又修圣道,令此四门所生众苦速得离繫。 说是前面染着诸欲也会有生等苦和合不离,你染着色无色等至门,外道诸见门,住此法中未得眼者无智门,都会和很多的苦恼在一起而不得解脱。那怎麽办法呢?所以「又修圣道」,所以相信佛法的人,你修学佛法的圣道,这条道路能到圣人的世界去,所以叫做「圣道」,就是戒定慧了,简单说就是戒定慧。 「令此四门所生众苦速得离繫」,你修学圣道的时候,前面四门所生众苦都可以很迅速的都可以解除了,就没有繫缚了。这个很多的烦恼、很多的苦恼把你绑住了,叫做「繫」,绑住了你没有办法解脱。现在要修学圣道,为「速得离繫」,很快地就离开了这麽多的烦恼,就可以解脱很多的苦恼,使令你身心安乐自在,这修学圣道。这是「显对治」,对治前面的苦恼,是这样意思。 我们初开始对佛法有一点信心,然后我们就发心出家了,发心出家,但是要学习了佛法以后才能更清楚一点,更加明白就是这麽回事,有这麽四个门。说是我们在欲界的境界是这样;我们欢喜静坐放弃了欲,欢喜静坐得到色界定、无色界定感觉好,在佛法里面讲还是有问题;第三个是外道诸见也有问题,所以学习佛法还要得正知正见。那麽从佛法上看,前三个门最根本的原因在那里?就是没有智慧,就是这麽回事。这样子修学圣道,原来就是解脱这三个问题,「令此四门所生众苦速得离繫」。所以我们学习佛法,一方面得正知正见,才能够避免偏差跑到外道的世界去了,避免这件事。第二个说欢喜静坐,你还是有佛法的静坐,和世间人的静坐还是不一样,还是有不同的地方。世间上的人,欢喜静坐的人也会说殊途同归,也会说这个话。但是佛法的道理,从佛法的道理来看,殊途而不同归,途是不同,不同就是不同,而不是同归。但是我们同人谈话的时候,也不妨有一点方便。 卯二、例暴流 如能令有情与苦和合,能令顺流取后有业难可解脱,当知亦尔。 这是第二科「例暴流」,前面是四轭,主要是说四轭,就是很多的苦恼,这个烦恼引起的苦恼套在你的身上,没有办法解脱,说这个事情。现在这个「例暴流」,这个「暴流」就是大水非常的涌,漂流得很厉害,有情若是堕到那个流裡面,你是很难出来的,这个「暴流」就是譬喻我们的烦恼。前面这个「轭」是这样子,现在用「暴流」的这种境界与它相例,做一个比例也是这样子。 「如能令有情与苦和合」,前面说这个「四轭」能令有情与很多的苦恼合在一起,不得解脱。但是我们若学习佛法了的时候,用佛教的理论来观察这件事的时候,原来这件事是怎麽回事呢?很多的苦来困扰我们不得解脱,若在佛法的理论上来讲,就是你的心的分别问题,你不去分别没有事,所有的问题都是这样子,你心里面不做如是分别,就是没有事了。当然这个在理论上说很简单,但是你若不分别,你能不分别吗?还不是那麽容易,你能一念不生可以吗?不是的,那是要经过长时期的修行才可以的。说「如能令有情与苦和合」,这个你有这样的烦恼,你创造了这样的业,这个烦恼和业叫你和苦合在一起的时候,你很难解脱。 「能令顺流取后有业难可解脱,当知亦尔」,这前面「如能令有情与苦和合」,就是前面这个「四轭」是这样子,令你不能解脱;说「能令顺流取后有业难可解脱,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能令顺流取后有业」,这个「顺流取后有业」,这个「顺流」,这「流」是什麽?就是烦恼,就是四个暴流,这是个譬喻。这大水的流动力量是很大的,那麽说这个我们的贪瞋痴久远以来,从无始劫以来我们内心里面熏习这个贪瞋痴的烦恼,这个力量像大水的力量一样,你在那个流里面就顺这个流去了,你不能逆流,逆流而上,这是少数人的事情,多数的人都是顺着流下去,这个大环境大家都是这样子,我也是这样子,这是「顺流」。 这个顺这个流是怎麽回事呢?顺这个流当然就是造业,就是做了种种的行动,做种种行动,就是做医生的、做律师的、做建筑师的,做各式各样的这些人。做各式各样里面,做这些事情,然后这些人在这些大环境里面,就是做了很多的罪业了,做了很多的罪业。我在想一般的老百姓,业力比对、相比起来还不是很大,就是权力越大的人,业力是最大。这是对比起来是有轻有重,若不比起来,我看都是很厉害。那麽你造了这个业,这个业又怎麽样呢?「取后有」,就是拿到,「取」者是拿也,拿到后来的果报。你现在造了这个业,这个业还没有拿到果报,但是将来会拿到,「后」就是将来。因为你在造业的时候,是你有果报你才能造业的,这个果报是前生的业力得的果报;你现在造了这个业,这个业还没有得果报,所以就是「后有」,将来的,将来你这个业就会拿到一个果报。 这个「有」就是有果报,在将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果报结束了的时候,你所造的业发生作用,就是又得一个果报。又得一个果报,那个果报是什麽?就是生等苦,还是这个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很多很多的苦,来到人间就是这麽多苦,到了三恶道就是更不得了,很多的苦。「难可解脱」,你想解脱是不行的,很难的。「能令顺流取后有业难可解脱」,你已经得了果报,你不能解脱。说还没得果报,我造了的业,这个业也是困住你,你想要和这个业分开是不可以,很难。「当知亦尔」,也是不容易解脱的,不容易。 这是「例暴流」,前面是说四轭,这里说四暴流,四暴流和前面这话也是,就是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流也是。这四轭:就是欲轭,「染着诸欲门」是欲轭,「染着色无色等至门」是有轭,「外道诸见门」是见轭,底下第四个「住此法中未得眼者无智门」是无明轭,这四轭。第一个门和第二个门都可以说是欲,就是我们欲界的人在色声香味触上有欲,这个色界天、无色界天上是在禅定里边有欲,这个外道诸见门是见,所以加起来是一个欲、一个见,或者说是一个爱、一个见。对于欲上有爱,或者禅定里面有爱,所以这两个加起来是个爱,加上外道的见,就是一个爱、一个见。这个爱、见从那里来的呢?是无知,就是无明,就是煳涂不明白道理,所以这是个根本的,这个无明我是个根本的。这个四暴流也是名字还是这样子,就是叫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流,就是这样子。暴流在烦恼上说,四轭是在苦果上说;一个在因上说,一个在果上说,是这样子。 寅三十七、补特伽罗诸门差别(分四科) 卯一、依具不具缚等辨 复有四种补特伽罗,当知遍摄一切补特伽罗。一者、异生,二者、未离欲有学,三者、已离欲有学,四者、超萨迦耶见一切无学。 这是第三十七科「补特伽罗诸门差别」,分四科,第一科「依具不具」烦恼等辨,具足烦恼,不具足烦恼。我们没有修行的人什麽烦恼都有,所以叫做具;有修行的人但是还没成功,是这样的人他也有烦恼,但是不具足了,有一部分烦恼没有了,那叫做不具烦恼,有差别。 「复有四种补特伽罗」,补特伽罗翻到中国话就是数取趣,数取趣就是数数的一次又一次的去得果报。我们现在这个生命体是果报,我们得的果报,得这个果报是要死掉的,死掉了以后又去得果报,那个果报经过一个时期又死掉了,又再去得果报,叫做数取趣,一次又一次的得果报,也就是众生的意思。若人类来说就是人,就是有四种人,「当知遍摄一切补特伽罗」,就是这四种可以普遍的统摄一切众生都在这,都有了,加在一起了。这个众生很多很多可以分成四类,用这四类统摄了一切的众生,就是这样意思。那麽那四种呢? 「一者、异生」,第一种补特伽罗就是异生。这个「异」就是差别,就是这一类的众生,他有不同的见、不同的思想,有不同的烦恼,会创造不同的业力,会得不同的果报,他没得圣道,所以叫做「异生」,是这样意思。 「二者、未离欲有学」,第二种补特伽罗就是他不是异生了,这个人从异生里面除名了,不在内了,就是修学佛法他得了圣道了,就是刚才说过的,得了初果、二果的圣人。这个人虽然是圣人,但是还是有点欲,还是有欲的,未离欲,他还要继续要学习佛法。这个「学」有修行在内,继续还要学习佛法要修行,这一类众生,这已经很好了。 「三者、已离欲有学」,第三种补特伽罗就是没有欲了,他得到在小乘佛法说,就是阿那含果是三果圣人。「已离欲」,把欲界的欲全部地息灭了,没有欲了。但是他的圣道还没圆满,还要继续地修行,所以「有学」。 「四者、超萨迦耶见一切无学」,第四个补特伽罗「超萨迦耶」,萨迦耶就是执着有我、我所的这种知见,叫做「萨迦耶」。主要就是执着有「我」,执着这个身体是我;执着色受想行识是我;或者色受想行识里面,单独执着那一个是我;或者另外执着有个我,不是色受想行识,另外有一个我,另外有个我这个我,和色受想行识在一起,或者是不在一起。有这样思想的人,就叫做「萨迦耶见」。但这个有分别我执、有俱生我执的不同,是超越了萨迦耶见的,就是断除我见了,把这个我的执着没有了,「一切无学」,他的圣道完全圆满了,不需要再学习了。 我们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或者学习《大智度论》,或者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一派学派的佛法都是这样子,就是什麽叫做我见,什麽叫做法、法执、我执、有所得是无所得,什麽叫做智慧,什麽叫做凡夫,什麽叫做圣人,这样讲,总是这样说。所以需要破除这个我执,破除这个法执,得到根本智慧,得到后得智,得到无上菩提、三乘菩提的,这样子。说是这麽说,但是另外一个学派不是这麽说,众生就是佛,就是这样讲,即心就是佛,而不讲什麽我执、法执,也会说到这个话,说到这。但是修行的时候,不管什麽叫做我执、法执,不管,就是这样修行了,这就是一个问题,就是一个问题。 譬如说这个房子,我说这话好像我有了成见了。譬如这屋子里面,我在这屋子休息,这屋子现在有了毒蛇、有了勐虎在这里。这时候你在这儿不安,要把这个毒蛇、勐虎要赶走,我才住在这屋子比较安全。但是讲的时候这麽讲,可是做的时候把一个苍蝇拍死了,好了!我就世界太平了。这样子,这样修行是可以吗?这样修行是安全的吗?我是这样说,表示我有了成见了,是不是?不过这个事情可以再研究,继续地去思惟去观察。我刚才说「四者、超萨迦耶见一切无学」,可见这弥勒菩萨、无着菩萨这圣人,着重的、明显的标出来要灭除这个我、我所见,要做这个。在修行上一定要修无我观,一定要这样做的,你才能成为「无学」,不然的话,这个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不能解决。 我现在不要说名字,说名字就不对了。头几天啊,本来我很忙,但是我顺便的就…,有人给我一本《金刚经》,《金刚经》的注解,那位法师给我这个《金刚经》注解,说这位法师《金刚经》讲得非常好,但是我当时接过来了,我心里记住这句话,讲得好。后来我没时间看,头几天我坐在那裡,其实是很忙,但是顺便我心里头是有个问题,我就顺手就把这个《金刚经》注解就请过来了。请过来我一看,《金刚经》上:「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他不能讲这句话,他不能讲,真的讲很多地方很有发挥,但这句话他绝不能讲。但是他也有点学问,总是讲了多少话,绕了多少圈就过去了。为什麽呢?就是心里面有我,就不可以说: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是无定,无有定法,这个地方不能讲,一讲和自己的思想冲突,和自己思想冲突,所以就得绕圈子,绕绕圈子就过去了。这个如果你现在要有「超萨迦耶见」的思想,那麽「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这句话很容易就讲过了,就讲过去了,不是很难,不需要绕圈子,一下子就说明白了。 卯二、依戒见具不具辨 又有四种补特伽罗:一、自住律仪,不能为他宣说正法;二、自不住律仪,而能为他宣说正法;三、俱能作;四、俱不能作。 这又说有「依戒见具不具辨」,来辨别这个人的差别。「有四种补特伽罗:一、自住律仪」,这很难得,他自己能发心学习戒律,学习比丘戒、比丘尼戒,学习菩萨戒。那麽他能安住在戒律上不违犯、不犯戒,轻重等持,重戒也受持不犯,轻戒也不犯,非常的殊胜。「不能为他宣说正法」,但是这件事办不到,为他宣说正法这件事办不到,不能,那麽这就是还有所不足为他宣说正法。 「二、自不住律仪」,他自己不能够,这个戒持得不是那麽圆满,「而能为他宣说正法」,能做这件事。「三、俱能作」,这第三个是,第三种是最好了,又能持戒清淨,又能为他宣说正法,这是最好。「四、俱不能作」,这两种都不能,又不能持戒,又不能宣说正法,都不能。那麽这是…,看这个小字,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五一○页: 又有四种补特伽罗等者:此中补特伽罗于戒及见随一具足,或俱具足,或俱不具足。如是说有四句差别:初句唯戒具足,第二唯见具足,第三二俱具足,第四二俱不具足。 「又有四种补特伽罗等者:此中补特伽罗于戒及见随一具足」,这个戒,这个宣说正法这件事是见,就是你对佛法有深入的见地,你有闻思的智慧。「随一具足」,你随一个,具足其中的一个。「或俱具足」,或者完全都具足,或者是都不具足。「如是说有四句差别:初句唯戒具足」,就是戒具足而见不具足;「第二唯见具足」,见具足而戒不具足;「第三」个两个都具足;「第四」个都不具足,是这个意思。 这个见,有的人破戒而不破见,我做这个事情是错是不对,承认是不对,那就是见没有破,承认这是善、这是恶,我现在做得是恶是不对的,不做这个事情是对的,这可见这个人的见没有破。有的人他是,是行为很好、很清淨,见破了,没有善恶的因果问题,做善和做恶都是一样的,做恶又不得恶报,做善也不得善报;这个人就是见破了,他的知见有问题,思想有错误,但是他的行为很好。你看就有这个事情,什麽样的人都有。 这个第三种人是最好,他的行为也特别好,思想也特别的正确,是最好。第四种人就是都不具足了,所以这是这四种补特伽罗的差别。所以这个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我们还没得到择法眼,我们不知道,不知道你去亲近一个善知识的时候,你怎麽样亲近?这个人是有这麽样四种的不同,你愿意亲近那一种人?亲近那一种人?这个我把这一段也讲了它。 卯三、依现后法有苦乐辨(分二科) 辰一、标列 又有四种补特伽罗:一、族姓卑下,现行白法;二、族姓尊高,现行恶法;三、族姓卑下,现行恶法;四、族姓尊高,现行白法。 这三十七门里分四科,现在是第三科「依现后法有苦乐辨」,第一科是「标列」,第二科「料简」。 「又有四种」人,第一个是「族姓卑下」,这个「族姓卑下」就是他这个族,这个族的里面是卑下,这按照一般人的说法,不是说佛法的态度。一般人说法,说这个人的职业不是那高贵,卑下,那麽就称之为卑下。「现行白法」,但是这个人品德很高尚,他不做恶事,他能做善法,所以叫做「白法」,就是善法的意思。 「二、族姓尊高,现行恶法」,还是这个人很高贵,他的父亲,他的这个家族里面,就是很多高尚的人,或者做皇帝的、做国王、做国务总理的,就是姑妄这麽说,高贵。但是这个人「现行恶法」,做了很多的坏事。「三、族姓卑下,现行恶法」,族姓卑下的人,他没有做好事,「现行恶法」。「四、族姓尊高,现行白法」,做了很多善法。有这麽四种人,这底下「料简」。 辰二、料简 此中最初现法有苦非于后法,第二后法有苦非于现法,第三二世俱苦,第四二世俱乐。 说是「最初」这个族姓卑下这个人,那这个人可能是贫苦的人,那他现在生活不是那麽自在,是「现法有苦」;「非于后法」,因为他现在的行为非常好,将来还是快乐的,就是「现法有苦非于后法」。「第二后法有苦非于现法」,第二种族姓尊高,这个是富贵中的人,富贵中的人他现在的福报大,他现在的生活没有问题;但是「后法有苦」,将来也是有问题,因为他现在做了罪过的事情了,所以是「后法有苦非于现法」。「第三」种族姓卑下现行恶法,「二世俱苦」,现在也苦恼,将来也苦恼。「第四二世俱乐」,第四种族姓尊高现行白法,现在也是快乐的,将来也是快乐的。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你家里有两尊活佛,那就是你的父母。不孝养父母,而去供养佛,佛不会接受。我们要以孝顺父母的心,来服务每位老人;以恭敬佛菩萨的心,来恭敬每位老人。要帮助父母破迷开悟,常生欢喜心。养父母的身,养父母的心,养父母的志;志做到圆满,孝道才圆满。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