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好色加瞋恚如同双斧伐孤树(文白对照)


2015/5/23    热度:372   

与胡作初居士书

原文

数日前,令甥崔澍萍来函,并将阁下与彼之函,亦并寄来,祈光为阁下寄各种书,已令寄矣。阁下一向有信心,而未遇通人,其所修持,乃外道炼丹运气之法。彼自诩性命双修,为得六祖之真传,实则但是保身之法,了无了生死之气分,彼何知性与命之意义哉。但世人不知正法,便无由决择真伪,难免盲从。彼之炼丹运气之法,用之好,则血脉周流,身体强健。用之不如法,则气滞不通,其害非小。有许多人,入同善社坐工,以致成痴呆、瘫痪,身体麻木者。皆由其法不善,以冀养身者,反以害身,可不哀哉。详察阁下之病,由于一向好胜,故每每因气受病,此其一。又以天性聪明,故带聪明人习气,致于女色,不加撙节。再加以忿怒之火,不时而起。譬如双斧伐孤树,已危险之极。又用同善社不良善之坐法,则又为病苦之助缘,以致种种现象,皆由之而生。今若肯依清心寡欲,摄心念佛之法行之,久而久之,宿业消灭,善根增长,一切失眠、鼻梁颤动等,当皆逐渐消灭矣。当先看嘉言录中修持方法,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绵绵密密,长时忆念。凡有忿怒、YIN欲、好胜、赌气、等念,偶尔萌动,即作念云,我念佛人,何可起此种心念乎。念起即息,久则凡一切劳神损身之念,皆无由而起。终日由佛不思议功德,加持身心,敢保不须十日,即见大效。若只偶尔念一句两句,便欲见效,则是自欺欺人,虽亦仍有功德,欲即由此愈病,即决不可得。凡事均以诚为本,修持可不用其诚,而欲得愈病灭苦之利益乎。又若习气深厚,尤当专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以菩萨救苦心切也。今附一函遍复,阅之,即可自知。光现在有甚急要之事,以后不须与光信,如有所商酌,当与澍萍信。然亦不许澍萍再来信,不过彼稍识门径,比阁下明白多矣。(民国二十二年)

白话文

数天前,阁下的外甥崔澍萍居士来信,并且把阁下和他自己的信一同寄来,请印光为阁下邮寄各种法宝善书,已经让人给你寄去了。

阁下一向对于修持有信心,可惜的是未遇到真正通达佛法的人,以至于所修持的方法,不过是外道炼丹药、练气功的方法而已。而那些自诩性命双修的人,自以为得到六祖真正的秘传,实则其修持不过是保养色身的方法而已,毫无了脱生死的旨趣。那些炼丹药、练气功的外道之人,怎么能懂得性和命的真理呢?

只是因为普通人不懂得正法,便没有办法决择真伪,因此难免会盲从炼丹药、练气功之人。炼丹药、练气功的修持方法,如果运用的好,便可以气血畅通,从而达到身体强健、延年益寿的功效;而如果运用的不如法,则便会气脉滞瘀,对于身体造成的危害实在不小。

有许多的人,加入同善社学习静坐,以至于最终导致痴呆、瘫痪还有身体麻木的,都是由于方法不如法造成的。希望因此养身的人,却反而因此害身,怎能不让人感到悲哀呢?

细心分析阁下的症候,是由于你一向好胜心强,所以每每因为生气致病,这是其一;又加上天生聪明,所以带有聪明人的习气;至于女色方面不加以节制,再加上经常发脾气,如此一来,就如同用两把利斧同时砍伐孤零零的一颗树一样,对于身体造成的伤害已经是危险之极了,又修习同善社不好的静坐方法,则又是为病苦作助缘,以致使身体种种的症候和怪现象,都由此而产生。

从今以后,如果肯依照清心寡欲、摄心念佛的方法修持,久而久之,就能使得过去世的罪业消除,现在世的善根增长,所有失眠、鼻梁颤动等等的症状,就都会逐渐消失了。

阁下应当先学习《嘉言录》中的修持方法,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绵绵不绝的长时间忆念。凡是愤怒、YIN欲、好胜、赌气等等念头,一旦偶尔萌动,就要应当这样想:“我是一个念佛的人,怎么能生起这种种不如法的念头呢?”念头起来的时候当即就要把他熄灭,时间长了,凡是所有劳神伤身的念头,就都会无从而起了。

整天由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加持身心,敢保不须十天,就能见到大的效果。如果只是偶尔念上一句二句,就想要见到效果,那么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虽然这样念佛也有功德,不过要想由此病好身安是不可能的。凡事都要以诚为本,修持如来大法怎么能不真诚,从而想要获得病愈灭苦的利益呢?

还有,如果习气深厚的话,尤其应当专心念颂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因为菩萨救苦救难之心非常真切。在此附上《一函遍复》,看了之后,对于菩萨救苦的道理自然晓得。

印光现在有很迫切很要紧的事情要办,所以以后不要给我写信,如果有所商谈,可以写信向澍萍请教。然而也不许澍萍给我再来信,不过是他稍微明白修持的门径,比你懂得多而已。——印光大师《文钞》之《与胡作初居士书》 佛弟子 敬译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净土经论净土圣贤早晚课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修行就是要针对那些坏的、恶的,那些逆因缘,会启发出我们的智慧与知识,成就我们的忍辱行,让我们处处无挂碍。当我们的智慧发展到某一程度时,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烦恼,所以,越是会修行的人,越是喜欢在逆境中修。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